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五代史纂误 卷中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1a 页 WYG0279-055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五代史纂误卷中
             宋 吴缜 撰
唐臣傅
  周德威一事
天祐七年秋梁遣王景仁击赵
 今按天祐七年即梁开平四年也以梁太祖纪唐庄
 宗纪王景仁王镕傅校之皆是开平四年冬十一月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1b 页 WYG0279-0553d.png
 独此傅以为秋误也
  史建瑭一事
晋王东追黄巢于冤句还过梁军其城北梁王置酒上
源驿
 今按本纪李克用追讨黄巢于冤句而还是时即中
 和四年甲辰岁也至光启二年丙午岁朱全忠始封
 沛郡王天复元年辛酉岁始封梁王当中和四年克
 用追黄巢还过梁时朱全忠未封梁王也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2a 页 WYG0279-0554a.png
  李严二事
同光三年使于蜀为王衍陈唐兴复功德之盛严自蜀
还具言可取之状于是决议伐蜀冬魏王继岌西伐
 今按王衍世家云乾德六年庄宗遣李严聘蜀衍与
 俱朝上清而蜀都士庶帘帷珠翠夹道不绝严见其
 人物富盛而衍骄淫归乃献策伐蜀明年唐魏王继
 岌郭崇韬伐蜀是岁衍改元曰咸康十月幸秦州至
 绵谷而唐师入其境又十国年谱云庄宗同光二年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2b 页 WYG0279-0554b.png
 甲申岁即王衍乾德六年而同光三年乙酉岁即王
 衍咸康元年仍注云是岁蜀亡盖严以二年使蜀次
 年西伐今严傅乃云同光三年使蜀是冬魏王西伐
 显误一年矣(案薛史作/三年伐蜀)
王衍告曰得李严来即降严闻之喜驰骑入益州
 今按成都唐初虽尝有益州之名寻即改为蜀郡自
 后遂升为府亦尝建为南京后复为府即不复有益
 州之称唐末王建既行蜀大顺二年十月唐以建为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3a 页 WYG0279-0554c.png
 检校司徒成都尹其后建遂以蜀王僭号开国衍既
 破亡而庄宗命孟知祥西来亦为成都尹剑南西川
 节度副大使守蜀然则成都自唐末历五代不复谓
 之益州况此正古蜀郡成都之地而古益州实不在
 此今遂呼为益州恐未可也(案称成都为益州欧/阳史系仍薛史之误)
  刘延朗三事
初帝与晋高祖俱事明宗而心不相悦帝既立高祖不
得已来朝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3b 页 WYG0279-0554d.png
 今按唐悯帝及晋高祖汉高祖纪王弘贽朱弘昭傅
 其高祖入朝事始因应顺元年正月中孟汉琼自魏
 来还朝遂徙范延光自德成镇魏石敬瑭自河东往
 成德而徙潞王从珂自凤翔往河东二月从珂反三
 月戊辰悯帝出如卫州遂与敬瑭相遇于卫州之东
 是时敬瑭已自称成德军节度使则是受命移镇后
 入朝邂逅与悯帝相遇也既而敬瑭尽杀悯帝从者
 留之卫州而身自入朝适会废帝入洛即位而留驻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4a 页 WYG0279-0555a.png
 耳非为废帝既入立不得已而来朝此甚非其实也
司天赵延义
 今按杂傅乃是赵延乂也
敬瑭上书言帝非明宗子而许王从益次当立帝得书
大怒手坏而投之召学士马胤孙为答诏曰宜以恶语
诋之
 今按废帝纪清泰三年三月丙午翰林学士马胤孙
 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节度使石敬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4b 页 WYG0279-0555b.png
 瑭反夏五月乙卯建雄军节度使张敬达为太原四
 面都招讨使晋高祖纪云天福元年即清泰三年也
 五月徙镇天平敬瑭果不受命今若以废帝纪言之
 则马胤孙以三月丙午为相而敬瑭继反至五月乃
 命张敬达讨之则敬瑭反后胤孙尚为学士草答诏
 三说参考互不相合是必有误者矣
  赵凤二事
晋取郓州庄宗闻凤名得之喜以为扈銮学士庄宗即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5a 页 WYG0279-0555c.png
位拜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今按庄宗纪云同光元年四月己巳皇帝即位闰月
 壬寅李嗣源取郓州今凤傅乃先得郓州而后即位
 误也
又云任圜为安重诲所杀而赵凤哭之次乃述周玄豹
事然后述朱守殷反事
 今按明宗纪天成二年十月朱守殷反已丑自杀乙
 未杀太子少保致仕任圜傅云朱守殷反于汴州重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5b 页 WYG0279-0555d.png
 诲诬圜与守殷连谋遣人矫制杀之而重诲傅亦同
 今赵凤传乃先述杀圜而后叙守殷反事失先后之
 序矣(案薛史赵凤傅先述朱守殷叛后/载安重诲杀任圜与欧阳史异)
汉臣傅
  苏逢吉一事
凤翔李永吉初朝京师逢吉以永吉故秦王从曮子家
世王侯
 今按李茂贞虽载其尝封秦王至从曮嗣位则不言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6a 页 WYG0279-0556a.png
 其袭封今逢吉傅称其王爵盖尝袭封而本傅阙书
 也且又本傅止叙至从曮之卒而不及永吉以至于
 入朝之事皆不载亦阙文也(案从曮袭封秦王/见薛史世袭傅)
  史弘肇一事
乾祐三年冬十月十三日弘肇与杨邠王章等入朝坐
广政殿东庑甲士数十人自内出擒弘肇邠章斩之并
族其三家
 今按汉隐帝纪是年冬十一月丙子杀杨邠及侍卫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6b 页 WYG0279-0556b.png
 亲军都指挥使史弘肇三司使王章皆灭族周太祖
 纪云十一月丁丑威遂举兵渡河然则史弘肇传以
 为十月十三日者误当为十一月也(案薛史史弘肇/傅作十一月与)
 (本纪/同)
周臣傅
  王朴一事
治君之用能置贤知于近
 今按其上下文意此治君之用当是治国之君傅写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7a 页 WYG0279-0556c.png
 之误尔
死事傅
  张源德二事
梁贞明三年魏博节度使杨师厚卒末帝分魏相等六
州为两镇
 今按梁本纪唐本纪贺德伦傅其分魏相六州为两
 镇乃贞明元年事(是岁乙亥即庄宗/天祐十一年也)此傅以为三年
 者误也(案通鉴考异辨欧阳史/三年之误与此书同)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7b 页 WYG0279-0556d.png
遣刘鄩将兵万人屯于魏以虞变
 今按贺德伦傅云六万未知孰是
唐六臣傅
  杨涉一事
祖收唐懿宗时宰相父严
 今按唐书杨收傅并宰相世系表叔父遗直生四子
 名发假收严盖取四时为义四人所生子其名亦然
 故发子名皆从木收子名皆从金严子名从水惟假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8a 页 WYG0279-0557a.png
 之子傅中表中皆不载然亦推而可知(案游宧纪闻/载杨氏家谱)
 (云假之子/名皆从火)以是言之则收与严乃兄弟非父子今书
 为涉祖则误矣
  赵光逢一事
事梁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累迁左仆射以
太子太保致仕末帝即位起为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复以司徒致仕
 今按梁本纪开平三年九月太常卿赵光逢为中书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8b 页 WYG0279-0557b.png
 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末帝贞明元年三月丁
 卯罢二年八月丁酉太子太保致仕赵光逢为司空
 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年四月罢与傅
 不同未知孰是
  苏循一事
梁兵攻杨行密大败于淠河明年梁太祖即位
 按唐以天祐四年丁卯岁四月禅位于梁今此傅云
 明年梁太祖即位则梁攻杨行蜜而败于淠河是天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9a 页 WYG0279-0557c.png
 祐三年丙寅岁也遍考唐书纪及行密傅并欧阳史
 梁本纪杨行密世家皆无天祐三年梁兵攻行密败
 于淠河之事且行密以天祐二年十一月巳卒矣安
 得有三年败梁兵之事耶此甚误矣按梁太祖凡四
 出兵攻淮南而皆败其初以大顺元年遣庞师古攻
 孙儒于淮南大败而还(是岁/庚戌)次以乾宁四年遣庞师
 古葛从周往攻杨行密而大败于清口淠河(是岁/丁巳)
 以天祐元年(甲/子)十一月又攻淮南取光州攻寿州不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9b 页 WYG0279-0557d.png
 克而旋(此三败并见梁太祖纪/及庞师古葛从周傅)其次以天祐二年(乙/丑)
 九月又出光州攻寿州不克大败而归(见梁祖纪及/孔循敬翔傅)
 而欧阳公以天祐二年寿州之败为淠河之败故有
 是说殊不知淠河之败去此已九年矣其实天祐二
 年攻寿州败归至天祐四年唐始逊位其所谓明年
 梁祖即位者亦误也
  杜晓二事
父让能为唐相昭宗时王行瑜李茂贞兵犯京师昭宗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10a 页 WYG0279-0558a.png
杀让能于临皋以自解晓以父死无罪居丧哀毁服除
布衣幅巾自废十馀年崔胤判盐铁辟巡官除畿县尉
直昭文馆皆不起崔远判户部又辟巡官
 按唐本纪杜让能以景福二年死是后推晓服除及
 宰相表崔胤崔远判盐铁户部年数次序校之各与
 此傅不相应其杜晓布衣幅巾自废显无十馀年盖
 此误记今各依年次编列之庶览者易悟
 癸丑景福二年十月让能死(九月崔胤自御史中丞/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10b 页 WYG0279-0558b.png
 (下平/章事)
 甲寅乾宁元年(六月崔胤为/中书侍郎)
 乙卯二年(三月崔胤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护国军/节度使七月为中书侍郎户部尚书同平)
 (章事九月/判户部)
 丙辰三年(此年春晓当除服七月崔胤检校礼部尚/书同平章事武安军节度使九月为中书)
 (侍郎户部尚书平章事九月崔远自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本官同平章事)
 丁已四年(六月崔胤兼户部尚书三月崔远判户/部四月为兵部尚书六月为中书侍郎)
 戊午光化元年(正月崔胤兼吏部尚/书崔远兼工部尚书)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11a 页 WYG0279-0558c.png
 己未二年(正月崔胤罢/守吏部尚书)
 庚申三年(六月崔胤为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诸道盐铁转运等使四月崔远兼吏部尚)
 (书九月罢为/兵部尚书)
 辛酉天复元年(正月崔胤为司空十/一月罢守工部尚书)
 壬戌二年(正月崔胤守司空兼门下/侍郎平章事判使如故)
 癸亥三年(二月丙子崔胤兼/侍中庚辰守司空)
 甲子天祐元年(正月崔胤罢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是月为朱全忠所杀正月崔远自兵)
 (部尚书为中书侍郎平章/事闰四月兼兵部尚书)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11b 页 WYG0279-0558d.png
 乙丑二年(三月崔远罢为右仆射/六月为朱全忠所杀)
开平二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今按本纪开平三年九月辛亥翰林学士承旨工部
 侍郎杜晓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傅不
 同未知孰是
义儿傅
  李嗣昭一事
嗣昭初喜嗜酒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12a 页 WYG0279-0559a.png
 今按喜即嗜也疑剩喜字(案薛史作初/嗜酒好乐)
  存孝二事
求救于幽州李斥威斥威兵至
 今按王镕傅乃是李匡威作斥则非也
儿蒙主恩位至将相
 今按本傅存孝止是为邢州留后乂未尝为平
 何故云位至将相耶意谓傅载其所历之官必有脱
 漏者矣(案薛史作位至将帅欧阳史误作/将相非存孝所历之官有脱漏也)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12b 页 WYG0279-0559b.png
  存贤一事
天祐十八年梁兵攻朱友谦于河中庄宗遣存贤援友
谦是时友谦新叛梁归晋而河中食少人心多贰谍者
因谓存贤曰河中人欲杀子以归梁宜亟去存贤曰死
王事吾志也复何恨哉卒击走梁兵(天祐十八年辛巳/即梁末帝龙德元)
(年/也)
 今按梁末帝纪贞明六年夏河中节度使朱友谦袭
 同州杀其节度使程全晖叛附于晋泰宁军节度使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13a 页 WYG0279-0559c.png
 刘鄩讨之(贞明六年庚辰即/天祐十七年也)又唐庄宗纪天祐十七
 年朱友谦袭同州梁遣刘鄩击友谦李存审败梁军
 于同州(存审本/姓符)梁纪与唐纪皆云十七年而存贤傅
 以为十八年者误也(案薛史作十八/年与欧阳史同)又按朱友谦符
 存审刘鄩傅载鄩讨友谦存审救之而鄩败其事始
 末甚明即无存贤击走梁兵之事况大将自是存审
 安得隐其姓名而存贤独有其功乎(案薛史李存贤/傅止作汴军退)
 (不言其击/退梁军)盖存贤当时止是别将一兵助守河中是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13b 页 WYG0279-0559d.png
 以有谍者劝其亟去之事而存贤能与存审协力同
 破刘鄩史氏欲多存贤之功故于其傅言之如其自
 能破敌然其实击走梁兵者乃符存审其功非存贤
 所得专有也
杂传
  罗绍威二事
魏博自田承嗣始有牙军牙军岁久益骄至绍威时已
二百年父子世相婚姻以自固结绍威乃间遣使告梁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14a 页 WYG0279-0560a.png
乞兵欲尽诛牙军梁太祖许之
 今按梁本纪绍威与太祖谋诛牙军时天祐三年丙
 寅岁也又按唐本纪代宗广德元年史朝义将田承
 嗣以魏州降自后田氏据有魏博者累世广德元年
 岁在癸卯至天祐三年实一百四十四年尔谓之二
 百年则误也
燕王刘守光囚其父仁恭与其弟守文有隙
 今按守光傅守文乃其兄也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14b 页 WYG0279-0560b.png
  李茂贞二事
傅中载茂贞犯京师屯于三桥昭宗杀杜让能茂贞乃
罢兵等事且云明年河中节度使王重盈卒其诸子珂
珙争立
 今按本纪此茂贞犯京师杀杜让能乃景福二年癸
 丑事次年改乾宁元年甲寅今既述景福二年事讫
 便云明年王重盈卒则是乾宁元年重盈卒也然据
 本史李克用纪云乾宁二年河中王重盈卒其诸子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15a 页 WYG0279-0560c.png
 珂珙争立而又唐昭宗本纪亦云乾宁二年乙卯正
 月壬申护国军节度使王重盈卒其子珂自称留后
 正与克用纪相符则茂贞传所谓明年者误也当为
 乾宁二年
又云昭宗自石门还益募安圣捧宸等军万馀人以诸
王将之茂贞谓唐将讨已遂犯京师昭宗遣覃王拒之
覃王至三桥军溃昭宗出居于华州
 今按韩建傅云乾宁三年李茂贞复犯京师昭宗将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15b 页 WYG0279-0560d.png
 奔太原次渭北建遣子允请幸华州又唐昭宗本纪
 云乾宁三年六月庚戌李茂贞犯京师嗣延王戒丕
 禦之丙寅及茂贞战于娄馆败绩七月癸巳行在渭
 北甲午韩建来朝次华州以是言之则茂贞犯京师
 而唐使拒之者延王戒丕而其败在娄馆昭宗因而
 幸华州者也欧阳史谓覃王拒之而溃于三桥者误
 也考唐书茂贞凡以兵犯京师来朝及与王师战前
 后共五至其初景福二年则嗣覃王嗣周为招讨使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16a 页 WYG0279-0561a.png
 战于兴平败绩茂贞遂犯京师一也即欧阳史所谓
 战于盩厔屯于三桥者是也乾宁元年正月以兵来
 朝二也乾宁二年与王行瑜韩建同犯京师闻李克
 用起兵乃去三也乾宁三年疑唐募兵讨已治兵请
 觐遂犯京师遣嗣延王戒丕禦之战于娄馆败绩昭
 宗为之幸华州四也乾宁四年以茂贞为西川节度
 使嗣覃王嗣周为凤翔陇右节度使茂贞不受命嗣
 周及茂贞战于奉天败绩五也此唐本纪具载甚明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16b 页 WYG0279-0561b.png
 而欧阳史茂贞本傅止书其三而其所遣亲王及战
 之地又皆交错不明此其误也
  李仁福一事
当僖宗时有拓拔恩恭者为夏州偏将后以与破黄巢
功赐姓李氏拜夏州节度使思恭卒乾宁二年以其弟
思谏为节度使自唐末天下大乱史官实录多阙朱玫
之乱思恭与鄜州李思孝皆以兵屯渭桥其后黄巢陷
京师思恭与复京师然皆未尝有所可称故思恭之世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17a 页 WYG0279-0561c.png
次功过不显而无傅梁开平二年思恭卒
 今按唐本纪黄巢以广明元年庚子十一月入京师
 中和三年癸卯四月复京师四年甲辰七月巢伏诛
 光启二年丙午正月朱玫叛乾宁二年乙卯李克用
 讨王行瑜时保大军节度使李思孝为北面招讨使
 定难军节度使李思谏为东北面招讨使二人姓名
 至此方见于纪其次第如是今此傅所叙如朱玫黄
 巢之类先后错乱年时交互殆不可考且又按王建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17b 页 WYG0279-0561d.png
 世家天祐中有武信军节度使洋州拓拔思敬以地
 降于建建遂有山南道岂亦思恭之族耶而唐书昭
 宗纪则亦书为思恭此又何耶岂本是一人而所从
 书之异耶
  朱宣一事
宣瑾既还乃驰檄兖郓言宣瑾多诱宣武军卒亡以东
乃发兵收亡卒因攻之
 今按梁本纪云朱宣朱瑾兵助汴以破宗权东归王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18a 页 WYG0279-0562a.png
 移檄兖郓诬其诱汴亡卒以东乃发兵攻之然则宣
 傅所谓卒亡以东乃误也当为亡卒以东
  李振一事
振奏事长安舍梁邸宧官刘季述谋废昭宗因邸吏程
岩见振谋之振骇然曰百岁奴事三岁主而敢尔耶今
梁王百万之师方仗大义尊天子君等无为此不祥也
振还季述卒废昭帝
 今按李振乃全忠逆党全忠之篡与敬翔为谋主昭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18b 页 WYG0279-0562b.png
 宗被弑实振同谋故当时有鸱枭之名盖其好乱乐
 祸之心著于世久矣方幸王室之灾变得以逞其凶
 志安有如是之言哉今傅中所载决非振之辞也何
 哉盖季述被诛之后全忠方封梁王当其议废立之
 际安得先有梁王之称耶斯言诬妄质此可以具见
 此盖振在梁贵显之日史官畏其权势及凶险之素
 为撰此言欲文掩其恶以佞之而欧阳公亦从而误
 载之尔(案欧阳史本于薛史通/鉴考异亦疑薛史为误)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19a 页 WYG0279-0562c.png
  刘知俊一事
知俊奔蜀王建以为武信军节度使返攻茂贞取秦凤
阶成四州
 今按王建世家云永平五年遣王宗俦攻岐取其秦
 凤阶成四州至大散关梁叛将刘知俊在岐于是以
 其族来由此言之则是王建先巳得秦凤阶成四州
 而后知俊来奔其说与知俊本傅不同必有误者也
  张全义一事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19b 页 WYG0279-0562d.png
梁亡庄宗入汴全义自洛来朝泥首待罪庄宗劳之全
义因请幸洛阳曰南郊仪物已具庄宗大悦加拜全义
太师尚书令明年十一月庄宗幸洛阳南郊而礼物不
具因改用来年十二月然不以前语责全义
 今按本纪庄宗以同光元年四月即皇帝位是岁癸
 未十月己卯灭梁十一月甲子如洛阳十二月庚午
 朔至自汴州二年是岁甲申二月已已朔有事南郊
 由此观之则庄宗以元年十月灭梁入汴十一月入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20a 页 WYG0279-0563a.png
 洛次年二月即南郊也而全义傅乃云庄宗入汴全
 义来朝明年十一月幸洛阳而又改用来年二月南
 郊显差一年盖傅内剩明年二字致此误也(案薛史/无明年)
 (二/字)
  朱友谦二事
徙镇河中累迁中书令封冀王太祖遇弑友圭立加友
谦侍中
 今按友圭傅云既即位以河中朱友谦为中书令友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20b 页 WYG0279-0563b.png
 谦不受命即无加侍中之事友谦本傅则友谦当太
 祖时先为中书令矣二说不同未知孰是
庄宗既杀友谦又杀其子令德令锡
 今按伶官史彦琼傅则友谦仍有子建徽被杀今傅
 内止述二子亦阙文也
  朱汉宾一事
父元礼为军校从梁军战殁于清口梁太祖以其父死
战怜之以为养子是时梁方东攻兖郓州朱瑾募其军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21a 页 WYG0279-0563c.png
中骁勇者黥双雁于其颊号雁子都太祖闻之乃更选
勇士数百人号落雁都以朱汉宾为指挥使汉宾贵人
犹以为朱落雁
 今按梁太祖纪及朱宣朱瑾傅考之则此节尽皆参
 错按太祖纪乾宁四年正月克郓斩朱宣又克兖州
 朱瑾奔淮南至九月梁兵方败于清口盖杨行密用
 朱瑾而败梁兵也若元礼以此时战殁则兖郓先巳
 破亡久矣与此傅全不相符况兖是朱瑾郓是朱宣
五代史纂误 卷中 第 21b 页 WYG0279-0563d.png
 今则云郓州朱瑾又甚误矣(案薛史朱汉宾傅本言/初梁祖之攻兖郓也朱)
 (瑾募勇士为雁子都梁祖更选勇士为落/雁都欧阳史改用是时二字遂有此误)
  周知裕一事
事刘守光兄守文守光攻杀守文
 今按守光傅守文因讨守光战而被杀非被攻也
 
 
 五代史纂误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