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五代史纂误 卷上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1a 页 WYG0279-054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五代史纂误卷上
             宋 吴缜 撰
梁本纪(案章如愚山堂考索云欧阳史前后舛误如梁/太祖纪作朱友谦而列傅作友谅此吴缜纂误)
(所为作也则纂误当有末帝/以前事而永乐大典阙之)
  末帝三事
帝与赵岩谋讨友圭自始谋以至即位事二百馀字文
多不录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1b 页 WYG0279-0541d.png
 今按此事既见于此纪而袁象先杨师厚赵岩傅又
 三见之象先傅亦二百馀字大旨皆与此纪同颇为
 重复师厚岩传比象先傅稍减然亦有繁词此宜刋
 定从一或见于此纪或象先傅馀人则取当记之要
 事约略载之可也如是则省文多矣
贞明二年春二月丙申杨涉罢
 今按杨涉之相及罢以本纪及傅考之颇有异同列
 之如左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2a 页 WYG0279-0542a.png
 太祖纪开平元年岁次丁卯四月皇帝即位五月以
 唐相杨涉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案今史/太祖本)
 (纪开平元年五月止以涉为门下/侍郎未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二年岁次戊辰四月杨涉罢十一月左仆射杨涉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
 三年岁次已已九月杨涉罢
 末帝纪贞明二年岁次丙子二月丙申杨涉罢
 涉本传云唐亡事梁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2b 页 WYG0279-0542b.png
 事在位三年俛首无所施为罢为左仆射知贡举后
 数年卒
  以上涉之再入再罢纪傅既已不同至于贞明二
  年二月丙申但书涉罢而不见其入之年月此尤
  为可疑无乃史遗其入欤或误书其罢欤注者亦
  不述其因莫知其说也
贞明四年泰宁军节度使张守进叛附于晋亳州团练
使刘鄩为兖州安抚制置以讨之五年冬十月刘鄩克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3a 页 WYG0279-0542c.png
兖州张守进伏诛
 今按刘鄩刘处让传皆为张万进纪傅不同未知孰
 是(案薛史梁本纪及张万进传俱云葛进降于梁/赐名守进欧阳史削去赐名一事故纪傅不同)
唐本纪
  庄宗一事
存勖年十一从克用破王行瑜遣献捷于京师
 今按唐书本纪并王行瑜傅克用以昭宗乾宁二年
 冬破斩王行瑜是年岁在乙卯若是时庄宗年十一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3b 页 WYG0279-0542d.png
 则当以乙巳生然庄宗纪末云同光四年四月庄宗
 崩其注云年四十三是岁丙戌推其生年则庄宗合
 以甲辰生此其證一也又唐废帝纪云庄宗呼帝小
 字曰阿三不徒与我同年其敢战亦类我按废帝崩
 时年五十三是岁丙申推其生年亦合是甲辰生此
 其二證也又按庄宗纪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还军
 上党置酒三垂冈时庄宗在侧方五岁而孟方立傅
 云文德元年方立乞兵于王镕以攻晋乃遣将奚忠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4a 页 WYG0279-0543a.png
 信攻晋辽州忠信大败晋兵乘胜攻之文德元年岁
 在戍申时庄宗方五岁推其生年则亦合是甲辰生
 此其證三也由此言之则庄宗从破王行瑜献捷时
 当为年十二也(案五代会要及薛史俱云庄宗以乙/巳年生年四十二是欧阳史本不误)
 (惟徐无党注作/四十三为误耳)
  明宗九事
三月壬子嗣源至魏
 今按庄宗纪四月丁亥朔庄宗崩则三月内不当有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4b 页 WYG0279-0543b.png
 壬子日当为二月壬子也(案三月壬子嗣源至魏欧/阳史本于薛史据薛史庄)
 (宗纪同光四年三月丁未朔四月丁丑朔是三月内/当有壬子日矣而明宗纪又作四月丁亥朔以正月)
 (戊午朔五月丙辰朔推之则庄宗纪之三四两月朔/实误欧阳史分采两纪之文未尝总核月日遂致前)
 (后参差附/订于此)
甲寅军变嗣源入于魏与在礼合夕出止魏县
 今按霍彦威傅云明宗入城与赵在礼置酒大会而
 部兵在外者闻明宗反皆溃去独彦威所将五千人
 营城西北隅不动居二日明宗复出得彦威兵乃之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5a 页 WYG0279-0543c.png
 魏县今此乃云甲寅军变与魏叛兵合夕出魏县二
 说不同未知孰是
壬寅左骁卫大将军孔循为枢密使
 今按孔循傅止自左卫大将军为枢密使与此不同
 未知孰是
甲寅端明殿学士尚书兵部侍郎赵凤为门下侍郎兼
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今按赵凤傅凤以端明殿学士礼部侍郎拜门下侍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5b 页 WYG0279-0543d.png
 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无以兵部侍郎拜平章事及
 工部尚书之事况本傅叙事自宜比帝纪加详而此
 乃不然何也
壬寅杀捧圣都军使李行德十将张俭灭其族
 今按凡纪所书当杀与不当杀者其辞不同如梁开
 平二年六月己酉杀右金吾卫上将军王师范灭其
 族其注曰当杀曰伏诛不当杀者以两相杀为文此
 王师范不当杀者也故其辞如是又开平三年七月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6a 页 WYG0279-0544a.png
 襄州军乱杀其留后王班九月行营招讨使陈晖克
 襄州执其首恶李洪辛酉李洪伏诛此李洪当杀者
 也故其辞如此盖一史之例也今此李行德张俭二
 人以安重诲及赵凤傅考之乃以诬告枢密而被诛
 是其当杀者也而其辞乃与无罪不当杀者同使后
 世不知者则反以为无罪被杀此所未喻者一也又
 按重诲及凤傅此一时而族诛者三人谓李行德张
 俭边彦温也而此纪止书行德俭不述彦温此所未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6b 页 WYG0279-0544b.png
 喻者二也
长兴二年三月赵凤罢注云忘其日(案今本五代史无/此注疑有残阙)
 今按谓之亡或失其日可也忘则未可也
四年春正月庚寅端明殿学士兵部侍郎刘煦为中书
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今按刘煦傅乃是长兴三年拜中书侍郎兼刑部尚
 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非四年也而纪又不载兼官
 未知孰是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7a 页 WYG0279-0544c.png
壬申幸上和亭得疾十一月壬辰秦王从荣以兵入兴
圣宫不克伏诛
 今按秦王从荣傅云十一月戊子雪明宗幸宫西上
 和亭得伤寒疾已丑从荣与朱弘昭入问起居帝不
 能知人从荣等去宫中皆哭至夜半后帝蹶然自兴
 因进粥一器至旦疾小愈此即庚寅日也而从荣称
 疾不朝乃谋以兵入宫使押衙马处钧告弘昭弘昭
 大惧明日从荣遣马处钧告冯赟曰吾今日入居兴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7b 页 WYG0279-0544d.png
 圣宫此即辛卯日也是日从荣自河南府拥兵千人
 以出至天津桥陈兵桥北端门已闭见朱弘实率骑
 兵从北来从荣惊惧后军来者甚众从荣乃走归河
 南府安从益杀之然则明宗得疾之日纪傅既已不
 同而从荣作乱伏诛之日又亦不同今以从荣傅稍
 详且因而推之则是戊子雪明宗得疾已丑从荣问
 疾不应庚寅乃谋入宫辛卯旦引兵向端门而兵溃
 归河南府被杀其次序盖如此而纪傅乃尔交互且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8a 页 WYG0279-0545a.png
 又从荣傅云后六日而明宗崩明宗以戊戌崩而傅
 止据壬辰从荣死故云尔今若据此傅是辛卯死则
 自辛卯至戊戌乃七日也
其即位时春秋已高不迩声色不乐游畋在位十年
 今按明宗以同光四年丙戌岁四月即位长兴四年
 癸已岁十一月崩在位止七年七月可强名八年耳
 以为十年则误也
  悯帝一事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8b 页 WYG0279-0545b.png
悯皇帝明宗第五子从厚也
 今按明宗家人傅明宗凡四子而悯帝第三今此乃
 谓之第五未知其说(案五代会要及薛/史俱作第三子)
  废帝五事
母魏氏少寡明宗为骑将过平山掠得之魏氏有子阿
三已十馀岁明宗养以为子名曰从珂
 今按明宗家人傅云魏氏初适平山民王氏生子十
 岁矣明宗为骑将掠平山得其子母以归又唐太祖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9a 页 WYG0279-0545c.png
 纪云景福二年克用出兵井陉击王镕急攻其平山
 景福二年岁在癸丑又废帝纪载庄宗之言曰阿三
 不徒与我同年盖庄宗亦甲辰岁生而又徐氏注废
 帝崩时年五十三推其生年亦是甲辰至癸丑正十
 年明宗掠平山得从珂时年十岁者明矣而纪云十
 馀岁者误也
巳巳次陜州康义诚叛于唐来降
 今按悯帝纪悯帝以三月戊辰如卫州而此乃书已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9b 页 WYG0279-0545d.png
 巳日事讫方书悯帝之出又傅义诚行至新安而降
 从珂今乃书云降于陜皆误也
雄武军节度使张延朗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

 今按延朗传云延朗历泰宁雄武军节度使废帝以
 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三司殊不言其
 为中书侍郎也
翰林学士礼部侍郎马胤孙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10a 页 WYG0279-0546a.png
平章事
 今按胤孙傅云废帝入立以为户部郎中翰林学士
 久之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殊不言其自
 礼部侍郎拜平章事也
三月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夏五月乙卯建雄军节度
使张敬达为太原四面都招讨使
 今按晋高祖纪云天福元年即清泰三年也五月徙
 镇天平敬瑭果不受命今此乃书敬瑭反于三月马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10b 页 WYG0279-0546b.png
 胤孙为平章事之下然后书五月乙卯命张敬达讨
 之此二纪不同必有误者
晋本纪
  高祖六事
晋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
 今按出帝纪止云圣文章武孝皇帝二者不同未知
 孰是
悯帝即位加中书令三月徒镇成德清泰元年五月复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11a 页 WYG0279-0546c.png
 镇太原来朝京师潞王从珂反于凤翔悯帝出奔遇敬
 瑭于道
 今按悯帝纪潞王以悯帝应顺元年二月庚寅反于
 凤翔三月丁巳以兵东四月壬申入京师其初盖因
 是年正月中孟汉琼自魏请入朝乃议徙成德范延
 光代汉琼而北京留守(北京即/太原也)石敬瑭代延光凤翔
 潞王从珂代敬瑭三人者皆唐大臣以汉琼故轻易
 其地又不降制书第遣使者监其上道从珂由此遂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11b 页 WYG0279-0546d.png
 反以上见朱弘昭傅然则从珂正与敬瑭同时易地
 从珂既以二月反何缘敬瑭却以三月徙镇成德乎
 此其误一也且潞王既以三月丁巳东来而悯帝以
 是月戊辰出如卫州潞王以四月壬申入京师乙亥
 即皇帝位悯帝以戊寅遇弑矣安得有五月复镇太
 原来朝京师与悯帝相遇于道之事乎其事皆颠倒
 交互此其误二也此徙镇成德事当具于正月其次
 书三月中入朝京师与悯帝相遇事然后书废帝即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12a 页 WYG0279-0547a.png
 位清泰元年五月复镇太原如此方得其序(案薛史/作三月)
 (移镇常山及岐阳兵乱闵帝急诏帝赴阙清/泰元年五月复授太原节度使与欧阳史异)
废帝即位疑敬瑭必反天福元年五月徙镇天平敬瑭
果不受命
 今按刘延朗傅云帝既入立高祖不得已来朝而心
 颇自疑欲求归镇且难言之乃阳为羸疾炙灼满身
 冀帝怜而遣之延朗等多言敬瑭可留京师韩昭胤
 李专美曰敬瑭与赵延寿皆尚唐公主不可独留复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12b 页 WYG0279-0547b.png
 授高祖河东而遣之是时契丹数寇北边以高祖为
 大同振武威塞彰国等军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屯于
 忻州而屯兵忽变拥高祖呼万岁高祖惧斩三十馀
 人而后止于是帝益疑之罢高祖总管徙镇郓州又
 张敬达傅云清泰二年契丹数犯边废帝以河东节
 度使石敬瑭兼大同彰国振武威塞等军蕃汉马步
 军总管屯于忻州明年夏徙敬瑭镇天平敬瑭遂反
 废帝纪清泰元年九月契丹寇边十二月契丹寇云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13a 页 WYG0279-0547c.png
 州二年五月契丹寇边此即契丹数寇之验也由此
 言之则晋高祖自废帝即位之初即已入朝是年五
 月复得镇太原至清泰二年以契丹数寇边始兼大
 同振武等都总管既而有军变之事至清泰三年五
 月徙镇天平遂不受命其事之次序当如此而纪傅
 中皆参错互见不能明了故次第之
从宾寇河阳杀皇子重乂寇河南杀皇子重信
 今按晋家人傅云重信天福二年二月拜河阳三城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13b 页 WYG0279-0547d.png
 节度使是岁范延光反诏前灵武节度使张从宾发
 河阳兵讨延光从宾亦反重信见杀又云重乂高祖
 幸汴州以为东都留守张从宾反攻河南见杀又刘
 煦傅亦云从宾杀重乂于洛以此三傅而考于纪则
 正相违舛疑纪之讹也(案薛史晋高祖本纪张从宾/叛害皇子河阳节度使重信)
 (皇子东都留守/重乂与列傅同)
西京留守杨光远杀太子太师范延光
 今按范延光傅延光时已致仕而纪不书盖脱漏也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14a 页 WYG0279-0548a.png
 (案薛史作太子太/师致仕范延光)
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反十一月丁丑西京留守高
行周为南面军前都部署以讨之十二月丙戌朔郑王
重贵为广晋尹徙封齐王先锋都指挥使郭海金及安
从进战于唐州败之
 今按安从进傅云从进反郑王以空名刺授李建崇
 郭金海等讨之从进引兵攻邓州不克进至湖阳遇
 建崇等大骇以为神速复为野火所烧遂大败从进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14b 页 WYG0279-0548b.png
 以数十骑奔还襄阳高祖遣高行周围之踰年粮尽
 从进自焚和凝傅云从进以高祖方幸邺不意晋兵
 之速也行至花山遇建崇等兵以为神遂败走以本
 纪言之则是从进既反先命高行周讨之次即先锋
 郭海金与战于唐州败之既而围襄州至次年八月
 克之以从进和凝傅言之则是从进反先遇郭金海
 李建崇于湖战败而后遣高行周围之踰年而破死
 事王清传亦云踰年二者各有不同且和凝傅又有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15a 页 WYG0279-0548c.png
 花山之败高行傅传云为襄州行营都部署亦与本
 纪及从进傅不同皆未知孰是其郭海金金海之类
 览者自见不复云也(案薛史晋纪襄州安从进举兵/叛以西京留守高行周为南面)
 (行营都部署率兵讨之以前同州节度使宋彦筠为/副以宣徽南院使张从恩监护焉时郭金海为从恩)
 (先锋使是从进初叛已命行周进讨欧阳史安从进/传未及详言耳又考薛史从进既败以行周权知襄)
 (州军州事故亦称襄州行营都部署欧阳/史不载权知军州事遂至纪傅叙官互异)
  出帝一事
六月丁卯射雁于繁台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15b 页 WYG0279-0548d.png
 今按前后文皆作射兔此盖亦兔字也(案今本欧阳/史作射于繁)
 (台无/雁字)
周本纪
  太祖二事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
 今按世宗纪云圣神文武恭肃孝皇帝二者不同未
 知孰是
甲辰及泰宁军节度使慕容彦超战于刘子陂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16a 页 WYG0279-0549a.png
 今按隐帝纪乃是甲申其辰字误也(案今本欧阳史/作甲申疑吴氏)
 (所见非当/时善本也)
  世宗三事
显德元年三月癸巳及刘旻战于高原败之追及于高
平又败之
 今按刘旻世家止云显德元年三月亲征甲戌战于
 高平而已
显德元年五月丙子代州守将郑处谦叛于汉来附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16b 页 WYG0279-0549b.png
 今按刘旻世家云旻遣王得中送杨衮归契丹至代
 州将桑圭杀防禦使郑处谦以城降周并送得中于
 周今本纪止书郑处谦叛汉而来附二者不同未知
 孰是
显德六年六月封子宗谊燕国公
 今按家人传乃是封宗让其名谊者虽亦世宗子然
 已先亡矣
唐家人傅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17a 页 WYG0279-0549c.png
  庄宗刘皇后四事
自下魏博战河上十馀年独以刘氏从
 今按本纪梁末帝贞明元年(岁次/乙亥)魏博诸州入于晋
 至龙德三年(岁次/癸未)梁亡首尾共九年不得为十馀年
 也
同光二年四月己卯皇帝御文明殿遣使册刘氏为皇

 今按庄宗纪乃是同光二年二月癸未立皇后刘氏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17b 页 WYG0279-0549d.png
 与此不同未知孰是
明年三月(同光/四年)客星犯天库有星流于天棓占星者言
御前当有急兵宜散积聚以禳之宰相请出库物以给
军庄宗许之后不肯宰相论于延英惶恐而退及赵在
礼作乱出兵讨魏始出物以赉军
 今按庄宗纪赵在礼以同光四年二月癸巳反于贝
 州甲午陷邺都甲辰李嗣源讨在礼三月嗣源反然
 则赵在礼反及嗣源讨之皆在一月而星变在三月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18a 页 WYG0279-0550a.png
 今此先叙三月星变之事而后乃及赵在礼作乱则
 颠倒失序矣
庄宗东幸汴州从驾兵二万五千及至万胜不得进而
还军士离散所亡大半
 今按郭从谦傅云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
 州而嗣源先入庄宗至万胜不进而还军士离散尚
 有二万馀人且古人每谓三分之二为大半今东幸
 从兵二万五千去其大半则有八九千人耳假令尚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18b 页 WYG0279-0550b.png
 及万人而从谦傅乃云尚及二万馀人则二说自不
 相合也
晋家人傅
  李太后一事
开运三年十二月耶律德光犯阙等事数百字文多不

 今按其事既见于此傅又见于张彦泽傅及契丹附
 录皆数百字其间亦有异同如此傅云四年正月丁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19a 页 WYG0279-0550c.png
 亥朔德光入京师帝与太后肩舆至郊外德光不见
 馆于封禅寺而附录亦云出帝与太后出郊奉迎德
 光辞不见曰岂有两天子相见于道路耶四年正月
 丁亥朔旦晋文武百官班于都城北望帝拜辞素服
 纱帽以待德光德光入自封丘门此则是帝与太后
 尝出北郊迎之而不得见也而张彦泽傅云德光遣
 彦泽以二千骑先入京师壬申夜五鼓自封丘门斩
 关而入明日迁帝于开封府以兵监守内外不通帝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19b 页 WYG0279-0550d.png
 与太后所上德光表章皆先示彦泽乃敢遣德光渡
 河帝欲郊迎彦泽不听遣白德光德光报曰天无二
 日岂有两天子相见于道路耶乃止则是帝与太后
 未尝出郊以迎之也又如出帝与太后奉表谢罪而
 德光报使勿忧之语此傅与附录皆载既重复而又
 不同又封出帝为负义侯迁黄龙府之事亦皆两载
 如此之类傥能刋定从一则其繁冗之辞省去多矣
 非惟简要且免异同之惑也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20a 页 WYG0279-0551a.png
汉家人傅
  李皇后二事
周高祖起兵向京师慕容彦超败于刘子陂帝欲出自
临兵太后止之曰郭威本吾家人非其危疑何肯至此
今若按兵无动以诏谕威威必有说则君臣之际庶几
尚全帝不从以出遂及于难
 今按汉隐帝纪乾祐三年十一月壬午郭威犯封丘
 泰宁军节度使慕容彦超军于七里店癸未劳军于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20b 页 WYG0279-0551b.png
 北郊甲申劳军于刘子陂慕容彦超及郭威战败绩
 则是帝先出劳军而后慕容彦超战败之次日帝崩
 矣今此乃先云彦超败于刘子陂而帝欲出自临兵
 失其序矣况李后所言皆未战前之意也
周高祖起兵向京师
 今按周本纪郭威庙号太祖今呼高祖误
周家人傅
  德妃一事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21a 页 WYG0279-0551c.png
太祖即位诏故第二子青哥赠太尉赐名侗
 今按其后显德四年四月诏故皇弟赠太保侗赠太
 傅则此处似误矣
  世宗子一事
群臣请封宗室世宗以谓为国日浅恩信未及于人须
功德大臣庆流于世而后议之可也
 今按功德大臣未晓其语无乃功德大成之误耶
梁臣傅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21b 页 WYG0279-0551d.png
  敬翔二事
太祖取荆襄遂攻淮南翔谏不听兵出光州攻寿州不
克太祖始大悔恨归而忿躁杀唐大臣几尽
 今按此傅称杀唐大臣几尽所杀果何人耶以为裴
 枢等耶则杀枢等乃天祐二年六月中而全忠攻淮
 南日是其年九月后与裴枢等事不相连属以为别
 有大臣耶则欧阳五代史本纪及唐本纪各不略载
 既云大臣则名字必有著者无容漫无姓名况其年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22a 页 WYG0279-0552a.png
 六月方杀裴枢等而贬死者数百人朝廷为之一空
 (见唐六/臣傅)岂有九月又以用兵失利归而忿躁又杀大
 臣几至于尽虽全忠凶贼悖戾亦当不至于此忿躁
 杀大臣事无所指归盖误书也
从太祖用兵三十馀年
 今按朱全忠以中和三年癸卯岁为汴州节度使至
 建国受禅迄于乾化二年壬申岁遇弑正三十年不
 得云三十馀年也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22b 页 WYG0279-0552b.png
  杨帅厚二事
刘知俊叛晋周德威攻晋州以应知俊师厚败之于蒙

 今按唐本纪庄宗天祐六年刘知俊自梁来乞师王
 自将至阴地关遣周德威攻晋州败梁军于蒙坑此
 一事在梁臣傅则称败晋军在唐纪则称败梁军二
 者不同未知孰是
晋军攻燕燕王刘守光求援于梁太祖为之击赵以牵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23a 页 WYG0279-0552c.png
晋屯于龙花遣师厚攻枣强三日不能下太祖怒自往
督战乃破屠之进围蓨县晋史建瑭以轻兵夜击梁军
梁军大扰太祖与师厚皆弃辎重南走太祖还东都师
厚留屯魏州明年太祖遇弑
 今按梁太祖本纪乾化二年三月丙戌屠枣强(是年/壬申)
 (即唐庄宗天/祐九年也)六月郢王友圭反太祖崩同是一年之
 事此傅言明年误也(案薛史无/明年二字)
  王景仁三事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23b 页 WYG0279-0552d.png
梁太祖遣子友宁攻王师范于青州是时梁太祖方攻
郓州闻子友宁死
 今按家人傅友宁乃梁祖兄存之子其后中书上议
 亦皆谓之皇侄今此以子名之误也
乾化元年正月庚寅日有食之崇政使敬翔白太祖曰
兵可忧矣太祖为之旰食是日景仁及晋人战大败于
柏乡
 今按梁太祖纪云乾化元年春正月丁亥王景仁及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24a 页 WYG0279-0553a.png
 晋人战于柏乡败绩又司天考云乾化元年春正月
 丙戌朔日有食之然则史之所纪者二事日食与战
 败也今司天考则云正月丙戌朔日食本纪则书正
 月丁亥战败而景仁傅则书正月庚寅日食是日战
 败三者所书皆不同未知何者为是再其间丙戌唐
 寅相距五日而皆书日食此为甚误也
末帝命景仁伐淮南战于霍山景仁败
 今按杨隆演世家乃是徐温与景仁战于霍丘非霍
五代史纂误 卷上 第 24b 页 WYG0279-0553b.png
 山也(案薛史及通/鉴并作霍丘)
  王虔裕一事
太祖遣虔裕以精兵百人疾驰夜破晋围入邢州
 今按孟迁傅云梁太祖遣虔裕将骑兵三百助迁守
 二者不同未知孰是
 
 
 五代史纂误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