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253-085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两汉刊误补遗卷四
            宋 吴仁杰 撰
  柏封
表列柏封与羲和同在第八仁杰按天问帝降夷羿革
孽夏民又云鸣珧利决封豨是射封豨谓伯封也左传
曰有仍氏生女黰甚美后夔取之实生伯封又曰曰后
缗逃归有仍生少康焉然则帝相与后夔皆取有仍氏
卷四 第 1b 页 WYG0253-0850b.png
之女而少康伯封同自出也伯封之亡虽其贪惏忿颣
有以自取后羿所为灭之者亦以其党于帝相而不附
已耶羿既获伯封而用之以祭故天问继之云何献蒸
肉之膏而后帝不若盖伯封虽不肖而以羿灭之则为
非辜此帝之所以不若而羿不旋踵亦见烹于其臣欤
  羿奡
表于第八列逢门子第九列羿浞奡师古曰羿有穷君
也奡音五到切楚辞所谓浇者也仁杰按说文羿射官
卷四 第 2a 页 WYG0253-0850c.png
也陶唐夏后氏各有一羿孟氏书逢蒙学射于羿思天
下惟羿为愈已而杀羿此尧时羿也寒浞虞羿于田杀
而烹之此有穷后羿也二人俱尝为射官又皆不得其
死故世或以为一人正自不然而奡亦非所谓浇者奡
在禹稷之前与尧时羿并世浇则寒浞因有穷后羿之
室而生者也书称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
罔水行舟朋淫于家按此文上云丹朱傲下又云傲虐
傲虽凶德一言足以尽之何至申言之乎陆德明音义
卷四 第 2b 页 WYG0253-0850d.png
于丹朱傲云字又作奡乃知丹朱奡为两人名朋淫云
者指此两人言之南宫适言奡荡舟则罔水行舟之事
是已奡在禹前故禹举之以戒舜南宫适举之亦先羿
奡而后禹稷然则表于尧世当列一羿自于夏世列有
穷后羿尧世列奡次于羿而夏世列浇次于浞如此为
允石林云南宫适言羿善射孟子言羿死于逢蒙特强
有力之人耳篡夏之事盖无有出于野人之言如石林
之说是合两羿为一人且不悟有穷后羿之为诸侯也
卷四 第 3a 页 WYG0253-0851a.png
书言其距太康于河则岂特一强有力之人而止耶
  太颠
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师古曰太颠以下文王之四
友仁杰曰表于四友后又列师尚父此误也太颠与师
尚父岂异人乎书大傅曰散宜生南宫适闳夭学于太
公望遂见西伯于羑里故孔子曰文王得四臣臣丘江
得四友郑康成谓周公曰君奭举虢叔以下五人而不
及太公者太公教文王以大德周公谦不可以自比误
卷四 第 3b 页 WYG0253-0851b.png
与表同
  五则
律历志以冬智为权夏礼为衡秋义为矩春仁为规中
央土信为绳仁杰按志言五则揆物有轻重圆方平直
且曰规矩相须准绳连体权衡合德而独置准不论其
可哉今易之曰冬为水水为礼礼者齐齐者平故为准
夏为火火为信信者诚诚者直故为绳秋为金金为义
义者成成者方故为矩春为木木为智智者动动者圜
卷四 第 4a 页 WYG0253-0851c.png
故为规中央土于时为四季于五常为仁仁者容容者
重故为权而衡附焉李寻曰水为准平说文水准也准
一音水志言权本起子黄钟之重而生规规准绳天文
志亦以黄龙为权实居中宫然则以准为水权为土非
臆论也五常配五行之说仁杰已著于洪范辨中兹弗
复载
  既生霸一
律历志惟四月既旁生霸粤六日庚戌颜注谓此今文
卷四 第 4b 页 WYG0253-0851d.png
尚书孔颖达云汉世谓之逸书仁杰按朔后月明生而
魄死望后月明死而魄生故记日者日在朔后则以朏
与死魄先之日在望后则以望与生魄先之武成曰厥
四月哉生明继之以丁未又继之以庚戌最后乃言既
生魄魄与霸同孔传以哉生明为四月三日丁未为十
九日庚戌为二十二日既生魄为十六日其先后失次
甚矣盖既生魄至受命于周此十四字在丁未祀于周
庙之前当云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既生魄
卷四 第 5a 页 WYG0253-0852a.png
庶邦冢君暨百工受命于周丁未祀于周庙先言既生
魄而后继之以丁未庚戌如此乃当于义不然反不若
逸书之为有序也
  既生霸二
乙巳旁之故武成篇曰惟四月既旁生霸粤六日庚戌
仁杰按自乙巳至庚戌是为六月书作丁未祀于周庙
越三日庚戌自丁未至庚戌乃四日也孔颖达云召诰
言越三日者皆从前至今为三日此从丁未数之日为
卷四 第 5b 页 WYG0253-0852b.png
四日三当为四由字积画之误隶续云丁未越三日庚
戌则是去丁而不数处士严发碑云戊申朔五日癸丑
者正用武成句法授此碑舍召诰之正理而从武成之
之误文亦汉人好奇之过
  既生霸三
志言四月甲辰望则丁未为十八日庚戌为二十一日
与孔传不同(案前篇言孔传以丁未为十九日庚戌为/二十三日既生魄为十六日其先后失次)
(考汉志谓四月己丑朔为月甲辰望则甲辰乃十六日/丁未为十九日庚戌乃二十二日未尝与孔传不同惟)
卷四 第 6a 页 WYG0253-0852c.png
(谓乙巳旁之则是十七日非十六日耳此十八日二十/一日云云未审朔在己丑望不在十五日与汉志差一)
(日其误亦/不可不辨)仁杰按此志上文引武成篇粤若来二月既
死霸(案三月汉书作三月考尚书孔颖达疏/引志文亦作二月与此可并證其證)粤五日甲
子咸刘商王纣孔传以甲子为二月四日今逸书以为
五日志据历而言谓庚申二月朔四日癸亥如此则逸
书所云是也逸书此一节书皆无之无考书所载始言
一日是继之以四月始言于征伐商便继之以王来自
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中间克讨事迹月日都不及之
卷四 第 6b 页 WYG0253-0852d.png
亦太疏略矣逸书二月甲子朔虽未必本真岂尚得其
彷佛耶
  方明
诞资有牧方明如淳引觐礼方明事仁杰按仪礼诸侯
觐于天子为宫方三百步四门坛十有二寻深四尺加
方明于其上方明者木也设六色东方青南方赤西方
自北方黑上玄下黄此盖明堂之制也郑康成但以为
会盟之仪夫明堂所以祀上帝及五帝而因以觐诸侯
卷四 第 7a 页 WYG0253-0853a.png
者也今知其为会盟之仪而不知其为明堂是知二五
而不识十也明堂者以其加方明于其上坛而不屋故
曰明堂宫谓壝土为埒而已荀卿书曰虽为之筑明堂
于塞外使治可矣杨倞注明堂坛也谓巡守至方岳之
下会诸侯为坛加方明于其上然则方明之为明堂先
儒其知之矣觐礼一篇载明堂之制为宫为门为坛高
深广袤与夫神明之象圭币之仪车旂之制诸侯及上
介之位天子祀方明拜日礼月祭天祭山丘陵祭川祭
卷四 第 7b 页 WYG0253-0853b.png
地之礼莫不具备且其制简而易行若举而行之使天
下之人复见三代之盛礼岂不甚可喜仁杰绍兴中尝
以先人治命为图以献今藏之秘府云
  乐师
礼乐志殷纣云云乐官师瞽抱其器而奔散或适诸侯
或适河海师古曰论语云太师挚齐云云少师师阳击
罄襄入于海云诸侯者追系其地刊误曰颜云追系其
地是谓周以来未有齐楚秦蔡也不亦谬乎仁杰按地
卷四 第 8a 页 WYG0253-0853c.png
名齐楚秦蔡虽商纣世固已有之但未为国号尔然摰
干缭缺等实非商人史记礼书言仲尼没后受业之徒
沈湮而不举或适齐楚或入河海用是考之受业之徒
盖鲁乐师实以雅乐受业于孔子者也故称师摰之始
洋洋盈耳又语鲁太师乐此太师摰也学师于琴襄此
击罄襄也按殷本纪纣世固尝有太师少师抱乐器立
奔者矣然非摰与阳盖太师疵少师彊也人表亦列此
二人于师摰八人之后然则志文言乐师奔散未为失
卷四 第 8b 页 WYG0253-0853d.png
之第误合两事为一不当又云或适诸侯或适河海耳
  方丘
礼乐志祭后土于汾阴泽中方丘也师古曰祭地以方
象地形仁杰按郊祀志祠官宽舒议亲祠后土宜于泽
中圜丘于是立后土祠于汾阴然则汾阴之祠实用圜
丘今云方丘传写误也封禅书曰天好阴祸之必于高
山之下畤地贵阳祭之必于泽中圜丘乃知汾阴之议
盖有所祖学者但见周官书奏乐于圜丘方丘以礼神
卷四 第 9a 页 WYG0253-0854a.png
示谓圜丘以象天圜方丘以象地方于是改汉史之文
以从周官之制不知武帝祠汾阴之日周官书犹未出
也颜监依文解释不以宽舒本议及八神之说考订其
误通鉴元鼎四年载立后土祠于泽中圜丘此为不失
其实(案是篇旧列第八卷货殖传荅/布篇后今依汉书次序移此)
  房中歌
安世房中歌十七章刊误为区分之一章多或十句八
句六或六句四句未有用奇数者独王侯秉德章一章
卷四 第 9b 页 WYG0253-0854b.png
七句仁杰按既醉诗及下文安其所章皆用叠句此章
当云王侯秉德其邻翼翼其邻翼翼显明昭式书本脱
误今改定作八句又大海荡今贤愉刊误曰依注当有
荡荡愉愉字故定作大海荡荡章一章六句仁杰按大
海荡与大山崔相偶成文又安其所章亦云高监愉乐
民人注言有愉愉之德然则解荡为荡荡愉为愉愉自
是文势如此恐只当用三字句读之亦与下文叶今改
定作富句
卷四 第 10a 页 WYG0253-0854c.png
  富媪
后土富媪张晏曰坤为母故称媪刊误曰言后土富媪
者由汉以土德也仁杰曰媪当作煴字之误也见贾谊
新书按字书煴有两义一曰烟煴天地合气也一曰郁
烟也富煴以烟煴为义后土富媪昭明三光即新书天
清澈地富煴物时熟之意晏谬说矣志载泰一坛三陔
五帝坛环居其下各如其方此章言帝临中坛继之以
青阳朱明西颢玄冥四章盖祠五方帝所歌也师古以
卷四 第 10b 页 WYG0253-0854d.png
帝为天神刊误以为天子皆与志不合此帝谓下方以
帝月令中央土是也
  媪神
惟泰元尊媪神蕃釐师古曰泰元天也媪神地也仁杰
曰秦元媪神果如颜说下文何为复言经纬天地乎泰
元者泰一也泰一与天地并而非天也志载天子祠三
一天一地一泰一又载其赞飨曰天增授皇帝泰元神
筮皇帝敬拜泰一又为泰一峰旗命曰灵于故此章颠
卷四 第 11a 页 WYG0253-0855a.png
末有泰元及灵旗之文然则媪神字亦当作煴而以郁
烟为义可也煴神者郁烟以祀神东京赋所谓致高烟
乎泰一是已礼祭者以烟为歆神始祀泰一之礼可乎
祀天故燎熏皇天皋摇泰一扬子云以为并称云
  铫
礼乐志铫四会员李奇曰疑是鼗韦昭曰铫国名师古
曰韦说是也铫音姚仁杰按韦以铫为国名遍考诸书
不知所出说文但谓铫为田器世本乖作铫庄周书铫
卷四 第 11b 页 WYG0253-0855b.png
耨于是乎始修诗痔乃钱镈又其镈斯赵毛注谓钱为
铫铫与镈相须为用者故诗人言镈必以是兼之疑古
铫赵通时所罢四会员楚巴齐蔡皆国名则铫之为赵
理或近之或谓前己言邯郸鼓员此不应骈出按前有
淮南鼓员后有楚四会员淮南故楚地其比也
  仟伯
食货志商者壤井田开仟伯师古曰仟伯田间之道也
张晏曰商觐闲立仟伯令民各有常制仁杰曰晏说误
卷四 第 12a 页 WYG0253-0855c.png
也仟伯开而井田壤正以无常制耳董仲舒曰商鞅除
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仟伯贫者无立锥之地故欲
限民名田盖为是也按井田之制受之于公毋得粥卖
故王制有田里不粥之文一夫所耕不出百亩故受田
以此为率二者之制所以使民均一而无贫富富之殊
至泰不然民田既得卖买又战得甲首者益田宅五甲
首而隶役五家兼并之患自是而起民田多者至以千
亩为畔少者乃以百亩为畔无复限制而井田坏矣志
卷四 第 12b 页 WYG0253-0855d.png
又曰商贾亡农夫之苦有仟伯之得师古曰仟谓千钱
伯谓百钱按此亦田亩之仟伯耳盖百亩之收不过百
石千亩之收不过千石而商贾操奇赢取倍息其所入
岂止百亩千石之得哉过秦论起仟伯之中言其技起
于陇亩正前所谓仟伯而史记索隐乃以为千人百人
之长亦非也
  圳袭
食货志赵过为代田一亩三圳师古曰圳垄也仁杰按
卷四 第 13a 页 WYG0253-0856a.png
郑氏注考工记曰古者圳遂之间通水又曰圳上高土
谓之伐其垄中曰圳由是言之垄者圳上高土圳者垄
中通水之道而非垄也颜于刘向传忠臣虽在圳亩释
云圳者田中之沟也此以为垄何哉疑有脱文当云圳
垄中沟也
  上寿一
郊祀志天子还坐明堂群臣更上寿仁杰按儿宽传议
巡守封禅之事上以问宽乃自制仪既成拜宽为御史
卷四 第 13b 页 WYG0253-0856b.png
大夫还登明堂宽上寿云云事在元丰元年与志相应
然此年祀太山用乙卯丙辰而宽上寿之辞乃云癸亥
甲子则似可疑宽之言曰臣闻三代改制属象相因间
者圣统废绝陛下发愤合指天地志载元封七年改议
正朔宽与博士议云云与宽上寿辞大略相似议既上
乃改元太初然则以宽上寿为元封之元年者非也臣
瓒解武纪降坐明堂云泰山东北阯古时有明堂处盖
元封初元犹未有明堂故瓒以古明堂曲为之解
卷四 第 14a 页 WYG0253-0856c.png
  上寿二
宽上寿之辞所当堂时事日月可以考见大抵皆在元
封二年以后如祖立明堂辟雍宗祀太一此谓作堂汶
上祠泰一五帝于明堂也事在元封二年又曰六律五
声幽赞圣意神乐四合各有方象此谓立乐府协音律
也事在太初元年又曰发祉闿门以候景至癸亥宗祀
日宣重光此谓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冬至前一夕也
又曰上元甲子肃邕永享此谓甲子朔旦祀上帝于明
卷四 第 14b 页 WYG0253-0856d.png
堂也然则宽之上寿不在元封元年而在太初元年非
四月丙辰而实十一月甲子也通鉴亦误书于元封改
元之岁
  南岳
舜五月巡狩至南岳南岳者衡山也禹遵之又曰上登
礼灊之天杜山号曰南岳师古曰武帝以天柱山为南
岳郭景纯注尔雅霍山云即天柱山仁杰曰如志文及
注所云是谓南岳之称在虞夏则衡在汉则霍也要其
卷四 第 15a 页 WYG0253-0857a.png
实不然虞夏所祠在霍所衡伏生虞传曰中祀大交霍
山郑康成注谓五月南巡守所祭夏传曰禹奠南方霍
山郑注谓奠祭也然则天柱之为南岳非武帝创祀兹
山特修虞夏之旧耳其后孝宣诏祠官岁祠肃宗巡守
望祀亦皆在灊晋升平中何琦上疏曰五岳惟灊之天
柱在王略之内旧台选百户吏卒以奉其职中兴之际
常遣祷赛宜修旧典隋志方泽从祀衡山尔太史公班
讫隋南岳之祀常在灊霍至唐始祠衡山尔太史公班
卷四 第 15b 页 WYG0253-0857b.png
孟坚及孔安国书传皆注衡山者殆是祖述职方九州
之镇而云不知岳与镇固自有别也尔雅释山首言五
山之名江南衡河南岳此盖五方之镇同于职方所载
者至后言五岳则南曰霍西曰华而衡与太岳不与焉
故隋志从祀霍岳华岳之外又有衡镇太岳镇最为得
礼也或谓衡山一名霍山斯又不然尔雅谓山大而高
曰嵩大山宫小山曰霍二岳正以是得名今天柱一峰
介于众山之间若小而独高四望绵互数百里皆大山
卷四 第 16a 页 WYG0253-0857c.png
相与环拱其下此岂他山所得而名者哉景纯云衡山
自别名岣嵝王彦宾考订弗审妄下雌黄谓灊霍因武
帝殚远始以为南岳尔雅当举衡山而反举霍山是以
知此书非周公之作秕哉斯言也
  昆仑
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为复道上有楼名曰昆仑于
是作明堂汶上如带图仁杰按明堂者坛也司仪职曰
将会诸侯则命为坛三成郑康成曰成犹重也三重者
卷四 第 16b 页 WYG0253-0857d.png
自下差之为上等中等下等尔雅丘三成为昆仑古之
所谓昆仑者盖如此而公玉带乃为复道上有楼甚者
纷争于阶闼户牖之间与夫依仿象数之类不知古所
谓明堂者未始施屋室也书曰厥子弗肯堂堂矧肯室
盖公玉带之前堂未为屋室之称如玉堂殿止谓以玉
石为基耳是后乃以画堂至新莽遂改于未央殿殿曰
王路堂而名实自此舛矣
 两汉刊误补遗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