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第 1a 页 WYG0253-084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两汉刊误补遗卷三
宋 吴仁杰 撰
前元年一
蓼侯孔丛侯状云以执盾前元年从砀师古曰前前元
年谓初起之年即秦胡亥元年后皆类此仁杰曰汉纪
二年沛公将砀郡兵西灌婴以中清从按婴侯状从起
砀与孔丛同则前元年谓胡亥之二年非元年也是岁
两汉刊误补遗卷三
宋 吴仁杰 撰
前元年一
蓼侯孔丛侯状云以执盾前元年从砀师古曰前前元
年谓初起之年即秦胡亥元年后皆类此仁杰曰汉纪
二年沛公将砀郡兵西灌婴以中清从按婴侯状从起
砀与孔丛同则前元年谓胡亥之二年非元年也是岁
卷三 第 1b 页 WYG0253-0841b.png
后九月楚怀王以沛公为砀郡长封武安侯方高祖之
起沛父老迎以为令耳徒以楚制故称公至是封武安
然后始有封爵列于诸侯以始封之岁称元年固其所
也其后王汉中乃以复至霸上之年为汉元年故谓胡
亥二年为前元年者所以别汉元年也颜说以初起为
元年按初起在胡亥元年九月史记本纪止载攻方与
一事而月表及汉书又以此事书于明年十月凡孔丛
以下十一月所从起之地皆不在此年
起沛父老迎以为令耳徒以楚制故称公至是封武安
然后始有封爵列于诸侯以始封之岁称元年固其所
也其后王汉中乃以复至霸上之年为汉元年故谓胡
亥二年为前元年者所以别汉元年也颜说以初起为
元年按初起在胡亥元年九月史记本纪止载攻方与
一事而月表及汉书又以此事书于明年十月凡孔丛
以下十一月所从起之地皆不在此年
卷三 第 2a 页 WYG0253-0842a.png
前元年二
侯状载元年年从起者孔丛之外都昌侯朱轸以舍人
从起沛厌次侯爰类以慎将从起留(案是书因避宋孝/字讳凡慎字皆作)
(谨此慎将今依/汉书原文改正)棘蒲侯陈武以将军将卒二千五百人
起薛费侯陈贺以舍人河阳侯陈涓以卒芒侯耏蹠以
门尉棘丘侯襄以队史皆从起砀阳夏侯陈豨以特将
从起宛朐阿侯郭亭以连敖卤侯张平以中尉皆从起
单父所云从起沛者非初起之日盖胡亥二年端月攻
侯状载元年年从起者孔丛之外都昌侯朱轸以舍人
从起沛厌次侯爰类以慎将从起留(案是书因避宋孝/字讳凡慎字皆作)
(谨此慎将今依/汉书原文改正)棘蒲侯陈武以将军将卒二千五百人
起薛费侯陈贺以舍人河阳侯陈涓以卒芒侯耏蹠以
门尉棘丘侯襄以队史皆从起砀阳夏侯陈豨以特将
从起宛朐阿侯郭亭以连敖卤侯张平以中尉皆从起
单父所云从起沛者非初起之日盖胡亥二年端月攻
卷三 第 2b 页 WYG0253-0842b.png
丰不能取而沛公以病还沛时也从起留者谓是月收
兵聚留时也起薛者谓是月项梁渡淮武以兵属梁也
从起砀者谓二月拔踢收兵得五六千人时也从起宛
朐者谓七月屠城阳之时城阳宛朐皆属济阴故也从
起单衣者亦在是年取宛朐之后周勃传云袭取宛朐
得单父令是也凡此皆胡亥之二年乃知前元年非胡
亥元年明甚
前元年三
兵聚留时也起薛者谓是月项梁渡淮武以兵属梁也
从起砀者谓二月拔踢收兵得五六千人时也从起宛
朐者谓七月屠城阳之时城阳宛朐皆属济阴故也从
起单衣者亦在是年取宛朐之后周勃传云袭取宛朐
得单父令是也凡此皆胡亥之二年乃知前元年非胡
亥元年明甚
前元年三
卷三 第 3a 页 WYG0253-0842c.png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秦二世元年九月沛公初起索隐
曰凡十四年怀王封沛公为武安侯仁杰按沛公之十
四月则二世二年后之九月也是月怀王封沛公为武
安侯表当以是岁书武安侯元年可也乃复以月累之
至二十七月而书汉元年二十九月而书正月初不载
前元年事独于功臣表言之意此为当时诸臣伐阅本
语以别武安之元与汉元者也汉纪于胡亥亥二年书
沛公二年于胡亥三年书沛公三年于明年十月书汉
曰凡十四年怀王封沛公为武安侯仁杰按沛公之十
四月则二世二年后之九月也是月怀王封沛公为武
安侯表当以是岁书武安侯元年可也乃复以月累之
至二十七月而书汉元年二十九月而书正月初不载
前元年事独于功臣表言之意此为当时诸臣伐阅本
语以别武安之元与汉元者也汉纪于胡亥亥二年书
沛公二年于胡亥三年书沛公三年于明年十月书汉
卷三 第 3b 页 WYG0253-0842d.png
元年与表不协又于胡亥元年不书沛公元年皆缺误
也
前三年
表载汁防侯雍齿以赵将前三年为前诸侯仁杰按表
以胡亥二年为前元年胡亥三年为前二年至是年九
月子婴即位月表于十月已书汉元年则武安有元年
二年而无所谓前三年者意齿侯状所云亦当时伐阅
本语谓本王汉以前十月至十二月为前三年耳月表
也
前三年
表载汁防侯雍齿以赵将前三年为前诸侯仁杰按表
以胡亥二年为前元年胡亥三年为前二年至是年九
月子婴即位月表于十月已书汉元年则武安有元年
二年而无所谓前三年者意齿侯状所云亦当时伐阅
本语谓本王汉以前十月至十二月为前三年耳月表
卷三 第 4a 页 WYG0253-0843a.png
于十月书汉元年自是史家追书
搏掩
安丘侯坐搏掩为城旦师古曰搏掩谓击袭人而夺其
物也搏字或作博六博也掩意钱之属也又货殖传掘
家博掩犯奸成富颜注同上仁杰按潜夫论今人奢衣
服侈饮食或以游博持掩为事则搏当作博颜注谓戏
面赌取财物此说是也或疑史以博掩与掘冢并言之
郭解传亦云作奸剽攻铸钱掘冢则击袭之义为长按
搏掩
安丘侯坐搏掩为城旦师古曰搏掩谓击袭人而夺其
物也搏字或作博六博也掩意钱之属也又货殖传掘
家博掩犯奸成富颜注同上仁杰按潜夫论今人奢衣
服侈饮食或以游博持掩为事则搏当作博颜注谓戏
面赌取财物此说是也或疑史以博掩与掘冢并言之
郭解传亦云作奸剽攻铸钱掘冢则击袭之义为长按
卷三 第 4b 页 WYG0253-0843b.png
货殖传所云非发丘抔土之谓亦博戏之名名耳事固
有名齐而实不同者洪庆善论韩文公诗棋槊之相娱
引唐人冢子地掘槊之句为證得非掘冢之遗戏乎不
然斯盗而已何名为贷殖哉其言犯奸成富盖汉制博
戏犯令则充徒役元鼎中初严此禁命曰株送徒列侯
坐此为城旦者邔侯樊侯安丘凡三人王符言游博即
用庄周书所谓博塞以游者又具之浮侈篇决非剽攻
类也搏掩本汉人语符汉人宜得其实
有名齐而实不同者洪庆善论韩文公诗棋槊之相娱
引唐人冢子地掘槊之句为證得非掘冢之遗戏乎不
然斯盗而已何名为贷殖哉其言犯奸成富盖汉制博
戏犯令则充徒役元鼎中初严此禁命曰株送徒列侯
坐此为城旦者邔侯樊侯安丘凡三人王符言游博即
用庄周书所谓博塞以游者又具之浮侈篇决非剽攻
类也搏掩本汉人语符汉人宜得其实
卷三 第 5a 页 WYG0253-0843c.png
亚谷
亚谷简侯卢绾传作恶谷避暑录云有获周恶夫印者
刘原父曰此汉条侯印也古亚恶二字通用史记亚谷
侯汉书作恶谷叶左丞因疑条侯名作亚夫之亚音未
必然春秋卫有丑夫盖古人命名亦多以恶名者安知
亚夫不为恶夫也仁杰按书大傅武王升舟入水钟鼓
恶观台恶将舟恶宗庙恶郑庙成谓恶为亚则恶夫正
应与亚夫之亚一音耳然水经栎阳县汉丞相周勃冢
亚谷简侯卢绾传作恶谷避暑录云有获周恶夫印者
刘原父曰此汉条侯印也古亚恶二字通用史记亚谷
侯汉书作恶谷叶左丞因疑条侯名作亚夫之亚音未
必然春秋卫有丑夫盖古人命名亦多以恶名者安知
亚夫不为恶夫也仁杰按书大傅武王升舟入水钟鼓
恶观台恶将舟恶宗庙恶郑庙成谓恶为亚则恶夫正
应与亚夫之亚一音耳然水经栎阳县汉丞相周勃冢
卷三 第 5b 页 WYG0253-0843d.png
北有弱夫冢恶弱名复相类所未详也
相国
百官表序高帝置一丞相更名相国表载元年萧何为
丞相九年迁为相国也史记秦惠王使拜丞相相为相
国盖自丞相迁相国也史记秦惠王以张仪为相秦初
但有相耳至武王二年初置丞相以樗里疾甘茂为左
右丞相是外复置此员其后庄襄王襄王以吕不韦为
丞相太子政立尊之为相国则丞相之上自有相国非
相国
百官表序高帝置一丞相更名相国表载元年萧何为
丞相九年迁为相国也史记秦惠王使拜丞相相为相
国盖自丞相迁相国也史记秦惠王以张仪为相秦初
但有相耳至武王二年初置丞相以樗里疾甘茂为左
右丞相是外复置此员其后庄襄王襄王以吕不韦为
丞相太子政立尊之为相国则丞相之上自有相国非
卷三 第 6a 页 WYG0253-0844a.png
丞相即相国也应劭释丞相曰丞者承也春秋传楚使
公孙宁帅师请承杜预曰承佐也秦汉以来凡设官而
置佐必曰丞然则丞相以丞名非以其佐相国耶表谓
其佐天子虽于义为通而设官之意则有在也昔伊尹
相汤仲虺为左相崔子相齐庆封为左相楚公子午为
令尹公子罢戎为右尹左相之于相右尹之于令尹则
左右丞相之于相国也相国为百僚之长而丞相特佐
助相国焉耳通鉴载是岁更以丞相何为相国是殆因
公孙宁帅师请承杜预曰承佐也秦汉以来凡设官而
置佐必曰丞然则丞相以丞名非以其佐相国耶表谓
其佐天子虽于义为通而设官之意则有在也昔伊尹
相汤仲虺为左相崔子相齐庆封为左相楚公子午为
令尹公子罢戎为右尹左相之于相右尹之于令尹则
左右丞相之于相国也相国为百僚之长而丞相特佐
助相国焉耳通鉴载是岁更以丞相何为相国是殆因
卷三 第 6b 页 WYG0253-0844b.png
表序之误按何自丞相迁相国不得谓之更若孝惠元
年除诸侯相国法更以曹参为齐丞相于此用更字则
宜
御史丞史
百官表御史大夫更名大司空禄比丞相置长史如中
丞官职如故刊误曰多一如字仁杰曰此言是也表称
御史大夫有两丞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
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
年除诸侯相国法更以曹参为齐丞相于此用更字则
宜
御史丞史
百官表御史大夫更名大司空禄比丞相置长史如中
丞官职如故刊误曰多一如字仁杰曰此言是也表称
御史大夫有两丞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
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
卷三 第 7a 页 WYG0253-0844c.png
章按晁错为御史大夫谓丞史云云如淳曰丞史丞及
史一曰内史掌秘书汉纪始有之一曰中丞外督部刺
史一曰内史掌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然则表有
缺文者矣督部刺史下当云一曰内史内领侍御史今
缺四字置长史下当云省内中丞官职如故故今缺三
字不然有两丞而止著其一两丞之外丞之外复置长
史非缺则赘其义安在
騪粟
史一曰内史掌秘书汉纪始有之一曰中丞外督部刺
史一曰内史掌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然则表有
缺文者矣督部刺史下当云一曰内史内领侍御史今
缺四字置长史下当云省内中丞官职如故故今缺三
字不然有两丞而止著其一两丞之外丞之外复置长
史非缺则赘其义安在
騪粟
卷三 第 7b 页 WYG0253-0844d.png
騪粟都尉服虔曰音蒐狩之蒐蒐索也仁杰按武帝末
年悔征伐之事封丞相为富民侯下诏曰方今之务在
于力农乃以赵过为騪都尉(案汉书百官表表有騪粟/都尉食货志作作搜都都)
(尉刊本岐异据此/则搜字之误无疑)使教田太常之所以用所以用过者
其指如此若以索粟名官是与摸金之号何以异哉以
字书考之騪騪胡马名贡禹言厩马食粟将万匹杜子
盖诗国马并粟豆自汴其下云汉有太常三辅粟豆乃
知所谓騪粟者以其职掌太常三辅食马之粟耳故过
年悔征伐之事封丞相为富民侯下诏曰方今之务在
于力农乃以赵过为騪都尉(案汉书百官表表有騪粟/都尉食货志作作搜都都)
(尉刊本岐异据此/则搜字之误无疑)使教田太常之所以用所以用过者
其指如此若以索粟名官是与摸金之号何以异哉以
字书考之騪騪胡马名贡禹言厩马食粟将万匹杜子
盖诗国马并粟豆自汴其下云汉有太常三辅粟豆乃
知所谓騪粟者以其职掌太常三辅食马之粟耳故过
卷三 第 8a 页 WYG0253-0845a.png
代田之法首行于此至昭帝元凤中省乘舆马及苑马
以三辅太常榖减贾令得以叔粟当赋盖国马既省粟
豆无所用则贾自减榖贾减则伤农故使得以当赋钱
云
京兆
右内史太初元年更名京兆尹张晏曰地绝高曰京师
古曰京大也兆者众数言大众所在蔡邕云天子所都
曰京师大水也地下之众者莫过于水仁杰按颜蔡之
以三辅太常榖减贾令得以叔粟当赋盖国马既省粟
豆无所用则贾自减榖贾减则伤农故使得以当赋钱
云
京兆
右内史太初元年更名京兆尹张晏曰地绝高曰京师
古曰京大也兆者众数言大众所在蔡邕云天子所都
曰京师大水也地下之众者莫过于水仁杰按颜蔡之
卷三 第 8b 页 WYG0253-0845b.png
说本于公羊传所谓天子所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者
其究为不然京者地名师都邑之称如洛邑为洛师是
也周自公刘居豳其诗曰于豳斯馆又曰于京斯依又
曰京师之野则京者豳土之别名公刘之世已称京师
矣其必天子所居而后以是为言其后周虽屡迁而都
邑之称不改其旧曰京师京周京室周京镐京此与陶
唐亳商同义颂曰商邑翼翼毛公谓商邑为京师借周
为喻犹未害理至汉纪载匡衡疏引韩诗之文乃云京
其究为不然京者地名师都邑之称如洛邑为洛师是
也周自公刘居豳其诗曰于豳斯馆又曰于京斯依又
曰京师之野则京者豳土之别名公刘之世已称京师
矣其必天子所居而后以是为言其后周虽屡迁而都
邑之称不改其旧曰京师京周京室周京镐京此与陶
唐亳商同义颂曰商邑翼翼毛公谓商邑为京师借周
为喻犹未害理至汉纪载匡衡疏引韩诗之文乃云京
卷三 第 9a 页 WYG0253-0845c.png
邑翼翼是以周都而名商邑也其可哉
张廷尉一
文帝三年张释之为廷尉通鉴于文帝前三年书是岁
释之为廷尉仁杰按本传载释之初申中郎将袁盎荐
为谒者盎为中郎将谏徙淮南厉王事在六年又载释
之为中郎将从行至霸陵陵史记以芷阳乡为霸陵事
在九年皆与表不合又本传明言释之事文帝十年不
调自骑郎迁谒者又为谒者仆射历公车令中大夫中
张廷尉一
文帝三年张释之为廷尉通鉴于文帝前三年书是岁
释之为廷尉仁杰按本传载释之初申中郎将袁盎荐
为谒者盎为中郎将谏徙淮南厉王事在六年又载释
之为中郎将从行至霸陵陵史记以芷阳乡为霸陵事
在九年皆与表不合又本传明言释之事文帝十年不
调自骑郎迁谒者又为谒者仆射历公车令中大夫中
卷三 第 9b 页 WYG0253-0845d.png
郎将最后乃为廷尉据此则释之所历岁月为甚久其
为廷尉似是后三年表既汉而通鉴亦失于订正
张廷尉二
汉纪载释之为尉尉在十三年仁杰按释之为公车令
劾太子梁王共车入朝不敬文帝子有两梁王此谓孝
王武也文帝十二年始徙王梁十四年入朝后元年二
年比年入朝释之之劾当在十四年以后是时方公车
令耳其为廷尉决不在十三年
为廷尉似是后三年表既汉而通鉴亦失于订正
张廷尉二
汉纪载释之为尉尉在十三年仁杰按释之为公车令
劾太子梁王共车入朝不敬文帝子有两梁王此谓孝
王武也文帝十二年始徙王梁十四年入朝后元年二
年比年入朝释之之劾当在十四年以后是时方公车
令耳其为廷尉决不在十三年
卷三 第 10a 页 WYG0253-0846a.png
山都侯一
释之传称中尉条候与梁相山都侯王恬开见释之持
议平结为亲友仁杰按亚夫为中尉在后六年是时释
之固在廷尉若山都侯之卒乃在孝文前四年距释之
为廷尉凡十六岁相去远甚疑恬开以后四年卒史文
脱一后字耳恬开卒于后四年则其同朝正释之为廷
尉日也
山都侯二
释之传称中尉条候与梁相山都侯王恬开见释之持
议平结为亲友仁杰按亚夫为中尉在后六年是时释
之固在廷尉若山都侯之卒乃在孝文前四年距释之
为廷尉凡十六岁相去远甚疑恬开以后四年卒史文
脱一后字耳恬开卒于后四年则其同朝正释之为廷
尉日也
山都侯二
卷三 第 10b 页 WYG0253-0846b.png
或谓恬开与其子为侯岁数年表纪之甚详不应有误
是不然史记表文初脱一字以后四年为四年后人不
知其脱字也遂改易岁数迁就其说疑年表年开下书
五三二十当作五二十三其书五者恬开在高后朝为
侯之岁书二十者恬开在文帝朝为侯之岁又书三者
中黄在文帝朝嗣侯岁数也至班书年表不能考正遂
总之云恬开八年薨以释之传推之其实二十五年然
后薨也不然则释之传误书恬开姓名亦不名知之者
是不然史记表文初脱一字以后四年为四年后人不
知其脱字也遂改易岁数迁就其说疑年表年开下书
五三二十当作五二十三其书五者恬开在高后朝为
侯之岁书二十者恬开在文帝朝为侯之岁又书三者
中黄在文帝朝嗣侯岁数也至班书年表不能考正遂
总之云恬开八年薨以释之传推之其实二十五年然
后薨也不然则释之传误书恬开姓名亦不名知之者
卷三 第 11a 页 WYG0253-0846c.png
必有一谬
元恺一
古今人表仓舒隤敱梼㪦大临尨降咎繇仲容叔达柏
奋仲堪叔献季仲柏虎仲熊叔豹季熊禹卨垂朱斨相
誉柏益龙夔仁杰按自仓舒至季熊即左传所谓八恺
八元者也自禹至夔即书所谓九官者也杜氏解八恺
曰此垂益禹皋陶之伦八元曰此稷契朱虎熊罴之伦
然不能枚举其人以合左氏之数观舜命九官之外有
元恺一
古今人表仓舒隤敱梼㪦大临尨降咎繇仲容叔达柏
奋仲堪叔献季仲柏虎仲熊叔豹季熊禹卨垂朱斨相
誉柏益龙夔仁杰按自仓舒至季熊即左传所谓八恺
八元者也自禹至夔即书所谓九官者也杜氏解八恺
曰此垂益禹皋陶之伦八元曰此稷契朱虎熊罴之伦
然不能枚举其人以合左氏之数观舜命九官之外有
卷三 第 11b 页 WYG0253-0846d.png
殳斨伯与朱虎熊罴古今传注皆以殳斨伯与为二臣
朱虎熊罴为二臣窃谓垂逊于殳斨伯与益逊于朱虎
熊罴若均为二臣史无异辞可也今于殳斨伯与加暨
字于其间而朱虎熊罴则不然者盖有谓也殳斨为二
人伯与为一人故加暨字以别之故逊于稷契暨皋陶
也朱虎熊罴为四人故连文称之如逊于夔龙也如此
则殳斨伯与朱虎熊罴为七人合九官之数而为十六
所所谓八恺八元者也
朱虎熊罴为二臣窃谓垂逊于殳斨伯与益逊于朱虎
熊罴若均为二臣史无异辞可也今于殳斨伯与加暨
字于其间而朱虎熊罴则不然者盖有谓也殳斨为二
人伯与为一人故加暨字以别之故逊于稷契暨皋陶
也朱虎熊罴为四人故连文称之如逊于夔龙也如此
则殳斨伯与朱虎熊罴为七人合九官之数而为十六
所所谓八恺八元者也
卷三 第 12a 页 WYG0253-0847a.png
元恺二
季熊师古曰即传所谓季狸者仁杰按熊当作罴以季
狸为季罴则熊罴为两人益昭昭矣意孟坚所见传文
与此小异又元恺均以相名而九官分职之外七人无
所命者按史记舜以益为虞益逊于朱虎熊罴舜曰往
矣汝谐遂以朱虎熊罴为佐推此类言之则垂为共工
逊于殳斨伯与此三人亦当为垂之佐然书不载其事
以其非九官之长在所略也安有才如元恺而不得尽
季熊师古曰即传所谓季狸者仁杰按熊当作罴以季
狸为季罴则熊罴为两人益昭昭矣意孟坚所见传文
与此小异又元恺均以相名而九官分职之外七人无
所命者按史记舜以益为虞益逊于朱虎熊罴舜曰往
矣汝谐遂以朱虎熊罴为佐推此类言之则垂为共工
逊于殳斨伯与此三人亦当为垂之佐然书不载其事
以其非九官之长在所略也安有才如元恺而不得尽
卷三 第 12b 页 WYG0253-0847b.png
用于舜世者哉
元恺三
表于十六相去庭坚而列咎繇去虎熊罴而列柏虎仲
熊季罴盖以庭坚为皋陶字以相虎仲熊季罴为虎熊
罴字也左传皋陶庭坚杜氏谓庭坚为皋陶字盖出于
此又载水经益字隤敱不知何以知之此外推禹契二
人其字可考传称使八恺主后土八元布五教禹在八
恺之中以司空平水土契在八元之中以司徒敷五教
元恺三
表于十六相去庭坚而列咎繇去虎熊罴而列柏虎仲
熊季罴盖以庭坚为皋陶字以相虎仲熊季罴为虎熊
罴字也左传皋陶庭坚杜氏谓庭坚为皋陶字盖出于
此又载水经益字隤敱不知何以知之此外推禹契二
人其字可考传称使八恺主后土八元布五教禹在八
恺之中以司空平水土契在八元之中以司徒敷五教
卷三 第 13a 页 WYG0253-0847c.png
二人实为之首则仓舒伯奋为禹契字矣大抵书所载
禹皋陶弃契之类皆斥其名而传所云仓舒隤敱之类
乃其字也表既列仓舒以下十六人又列禹卨以下八
人知庭坚柏虎仲熊季罴为四人字则此八人者亦在
元恺之数矣再列之何哉
羲和一
羲和斟灌斟寻师古曰羲和即胤征征之者也二国即
奡所灭也仁杰按国语尧复育重黎之后以至夏商又
禹皋陶弃契之类皆斥其名而传所云仓舒隤敱之类
乃其字也表既列仓舒以下十六人又列禹卨以下八
人知庭坚柏虎仲熊季罴为四人字则此八人者亦在
元恺之数矣再列之何哉
羲和一
羲和斟灌斟寻师古曰羲和即胤征征之者也二国即
奡所灭也仁杰按国语尧复育重黎之后以至夏商又
卷三 第 13b 页 WYG0253-0847d.png
云黎之后有斟姓则知尧所命羲和即重黎之后而斟
灌斟寻即胤所征羲征也书言羲和湎淫左传言浇杀
斟灌以伐斟鄩书举其官而传举其姓耳羲与和本二
人其一为斟灌其一为斟寻衣既以羲和为一又别列
斟灌斟寻是有二误
羲和二
地理志北海郡平寿应劭曰故㘰寻禹后今㘰城是也
臣瓒曰㘰寻在河南不在此周书度邑篇武王将因有
灌斟寻即胤所征羲征也书言羲和湎淫左传言浇杀
斟灌以伐斟鄩书举其官而传举其姓耳羲与和本二
人其一为斟灌其一为斟寻衣既以羲和为一又别列
斟灌斟寻是有二误
羲和二
地理志北海郡平寿应劭曰故㘰寻禹后今㘰城是也
臣瓒曰㘰寻在河南不在此周书度邑篇武王将因有
卷三 第 14a 页 WYG0253-0848a.png
夏之居即河南也师古曰应氏止言㘰寻本禹后耳何
预夏国之都乎仁杰按史伯曰黎为高辛氏祝融其后
八姓斟姓无后观此即二斟非禹后盖黎之后也此误
由夏本纪云其后有斟寻氏斟氏故邵因之瓒论㘰寻
在河南不在北海故引有夏之居即河南为据颜氏乃
曰何预夏国之都岂未喻瑜意耶
羲和三
寿光应邵曰古㘰灌今灌亭是仁杰按水经云斟灌东
预夏国之都乎仁杰按史伯曰黎为高辛氏祝融其后
八姓斟姓无后观此即二斟非禹后盖黎之后也此误
由夏本纪云其后有斟寻氏斟氏故邵因之瓒论㘰寻
在河南不在北海故引有夏之居即河南为据颜氏乃
曰何预夏国之都岂未喻瑜意耶
羲和三
寿光应邵曰古㘰灌今灌亭是仁杰按水经云斟灌东
卷三 第 14b 页 WYG0253-0848b.png
郡灌是也原二斟故都盖不一处应氏以为在寿光平
寿按夏之遗臣靡奔有鬲氏杜征南谓今平原鬲县平
原与北海为近则应说为是瓒以为在东郡东郡去河
南为近则瓒说亦是然则其归奈何曰汲冢书有之太
康居斟寻羿亦居之相居斟灌盖太康失邦而奔斟寻
相奔斟灌初斟寻故国在河南羿遣胤侯伐之乃弃国
而保平寿此所为斟寻有二城欤不然斟寻未灭羿安
得而居之相之所居在东郡灌而北海复有灌亭亦类
寿按夏之遗臣靡奔有鬲氏杜征南谓今平原鬲县平
原与北海为近则应说为是瓒以为在东郡东郡去河
南为近则瓒说亦是然则其归奈何曰汲冢书有之太
康居斟寻羿亦居之相居斟灌盖太康失邦而奔斟寻
相奔斟灌初斟寻故国在河南羿遣胤侯伐之乃弃国
而保平寿此所为斟寻有二城欤不然斟寻未灭羿安
得而居之相之所居在东郡灌而北海复有灌亭亦类
卷三 第 15a 页 WYG0253-0848c.png
是也或谓汲冢书恐未足深据是不然其书言桀亦居
斟寻按天问汤谋易旅何以厚之覆舟斟寻何道取之
则桀盖居斟寻而为商人所取其言与汲冢书若符契
然岂可谓诬也哉王逸注天问云少康灭斟寻洪庆善
郎中云取斟寻者乃有鬲浇天对云康复旧物寻焉保
之覆舟喻易尚或艰之承逸之误也今以汲冢书考之
天问所言斟寻自是汤伐桀事王逸柳子厚固失之洪
说亦未为得
斟寻按天问汤谋易旅何以厚之覆舟斟寻何道取之
则桀盖居斟寻而为商人所取其言与汲冢书若符契
然岂可谓诬也哉王逸注天问云少康灭斟寻洪庆善
郎中云取斟寻者乃有鬲浇天对云康复旧物寻焉保
之覆舟喻易尚或艰之承逸之误也今以汲冢书考之
天问所言斟寻自是汤伐桀事王逸柳子厚固失之洪
说亦未为得
卷三 第 15b 页 WYG0253-0848d.png
羲和四
表以羲和为下中斟灌斟寻为下上仁杰按孟坚以仲
康声羲和畔官之罪而二斟为浇所灭故皆列之下愚
此大误也两人盖夏之忠臣党于太康与相者何名为
愚哉坡公胤征传云羿远太康立仲康而羿为政则太
康失国之后至少传祀夏之前此羿传政之年如曹操
司马仲达也羲和贰于羿而忠于夏故羿假仲康之命
征之公言当矣按羲和官次当在天子之都今曰畔官
表以羲和为下中斟灌斟寻为下上仁杰按孟坚以仲
康声羲和畔官之罪而二斟为浇所灭故皆列之下愚
此大误也两人盖夏之忠臣党于太康与相者何名为
愚哉坡公胤征传云羿远太康立仲康而羿为政则太
康失国之后至少传祀夏之前此羿传政之年如曹操
司马仲达也羲和贰于羿而忠于夏故羿假仲康之命
征之公言当矣按羲和官次当在天子之都今曰畔官
卷三 第 16a 页 WYG0253-0849a.png
离次者盖二人国邑在灌与寻太康父子失国而往依
之羿浞两世所以伐二斟不置者正以太康相在焉耳
羿虽伐夏而传不言夏灭至二斟亡然后书曰灭夏后
相二斟之为国其有夏存亡之所系乎
羲和五
羲和之忠于夏城公新之其事甚白叶左丞书传曰学
者疑羲和不附羿而诛之以叙书者令胤往征为證至
孔子删而列之经则不言其义仁杰按欧阳公论五代
之羿浞两世所以伐二斟不置者正以太康相在焉耳
羿虽伐夏而传不言夏灭至二斟亡然后书曰灭夏后
相二斟之为国其有夏存亡之所系乎
羲和五
羲和之忠于夏城公新之其事甚白叶左丞书传曰学
者疑羲和不附羿而诛之以叙书者令胤往征为證至
孔子删而列之经则不言其义仁杰按欧阳公论五代
卷三 第 16b 页 WYG0253-0849b.png
史不伪梁之旨以为春秋不诛绝大恶之君者惟不没
其实以著其罪使人知恶名之不可逃观此则知胤征
之书所以删而列之经者固有为而然也胤征作于羿
之史官故其本序称胤后承王命徂征此欺天下后世
之辞如司马氏讨诸葛诞而假魏帝诏以为恭行天罚
也孔子序言胤往征之此所以正羿专命之罪如春秋
一字之贬也石林据承王命之文以明非自专者不知
此出于羿之史官岂可谓为实录也哉
其实以著其罪使人知恶名之不可逃观此则知胤征
之书所以删而列之经者固有为而然也胤征作于羿
之史官故其本序称胤后承王命徂征此欺天下后世
之辞如司马氏讨诸葛诞而假魏帝诏以为恭行天罚
也孔子序言胤往征之此所以正羿专命之罪如春秋
一字之贬也石林据承王命之文以明非自专者不知
此出于羿之史官岂可谓为实录也哉
卷三 第 17a 页 WYG0253-0849c.png
卷三 第 17b 页 WYG0253-0849d.png
两汉刊误补遗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