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1254-000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枫山集卷一       明 章懋 撰
  奏疏
   谏元宵灯火疏
翰林院编修臣章懋臣黄仲昭检讨臣庄昶谨奏为培
养圣德事成化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内阁遣郎中韩
定持小揭帖到于东阁及史馆分与太常寺卿兼翰林
院侍读学士吴节等令各赋烟火等诗以为上元赏玩
卷一 第 1b 页 WYG1254-0003b.png
之具臣等各授一帖内开烟火花灯等项面贴诗赞题
目仍令照依旧诗格式拟述进呈及观旧式俱是玩好
之物鄙亵之词甚非所以养圣心崇圣德也臣等窃议
以为此事必非陛下所为陛下以天纵之圣日新之学
游心经术迈迹尧舜凡所举动必欲为法于天下可传
于后世方即位之初首下温诏赦田租绝贡献蠲逋负
停不急之务与民息肩又开言路凡朝廷政治得失军
民利病许诸人直言无隐天下欣然以为陛下应天心
卷一 第 2a 页 WYG1254-0003c.png
承祖德而所以太平万世者在是矣及观去年以来如
遣人造楮国家旧制也一闻大臣之言而遂寝节令宴
乐每岁常例也一闻廷臣之疏而随罢顷因灾异敕谕
群臣同加修省凡此数事皆臣等目击耳闻未尝不拜
手稽首称颂以为陛下从善如流改过不吝自禹汤以
来未之有也在彼者既皆陛下所不为则烟火之事臣
等又决知陛下之不乐于此也今日之举或者两宫皇
太后在上陛下欲极孝养奉其欢心非为一身娱乐之
卷一 第 2b 页 WYG1254-0003d.png
计然大孝在乎养志不可徒供耳目之玩好以为养也
臣伏睹两宫母后恭俭慈仁之德著于天下坤仪贞静
举天下之珍奇玩好皆不足以动其心岂以烟火为乐
哉况今两广弗靖四川未宁辽东虽云告捷然敌情难
测尚费区处不可置之度外北敌摩啰欢包藏启疆之
心窥伺閒隙尤当深虑江西湖广一旱数千里民不聊
生其他灾伤处所尤多未易悉举生灵嗷嗷张口待哺
虽蒙优诏赈恤然公私匮乏计无所出可为寒心此正
卷一 第 3a 页 WYG1254-0004a.png
陛下宵旰焦劳不遑暇食两宫母后同忧天下之日臣
等又知陛下之不暇为此也至如翰林之官以论思代
言为职虽曰供奉文字然鄙俚不经之辞岂宜进于君
上若不取法于圣贤而曲引宋祁苏轼之教坊致语以
为之比是以三代以下之君望陛下而不以三代以上
之君望陛下也臣等遭遇圣明发身黄甲叨与庶吉士
之选陛下养之翰林教之诵习六经师法孔孟二年于
兹矣近又授以今职感冒国恩至隆极厚夙夜惓惓相
卷一 第 3b 页 WYG1254-0004b.png
与戒饬惟恐曲学阿世无以补报于万一何敢为此鄙
词上渎天听以自取悔慢不敬之罪哉臣等又尝伏读
宣宗章皇帝御制翰林院箴有曰启沃之言惟义与仁
尧舜之道邹孟以陈若今烟火之举恐非尧舜之道烟
火之诗恐非仁义之言臣等知陛下之心即祖宗之心
故不敢以是妄陈于陛下之前且知其不可犹顺而为
之是不忠也知不可为而不以实闻是不直也不忠不
直臣罪大矣古之帝王盘盂有戒几杖有铭目不视非
卷一 第 4a 页 WYG1254-0004c.png
礼之色耳不听非礼之声兢兢业业惟怀永图虽在纷
华靡丽之中幽独得肆之地而所以戒谨恐惧操存省
察以致其精一之功者无所不用其极诚以人主一心
攻之者众一惑于耳则凡侈靡之声皆乘间而入矣一
惑于目则凡侈靡之色皆抵隙而进矣人心愈危则道
心愈微矣天理人欲不容并立若曰上元之乐乃微事
耳烟火之举乃细故耳此不足为圣明之累是殆不然
书曰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又曰不役耳目百度惟贞若
卷一 第 4b 页 WYG1254-0004d.png
于此一事厌常喜新之念兴则他日之甚于此者将无
不至不可以微事细故而不知谨也且漆器之作何损
于德而舜则止之旨酒之甘何害于事而禹则绝之露
台之费不足为奢而汉文则已之彼圣贤之君何汲汲
于是哉正以欲不可纵渐不可长故耳臣等伏愿陛下
宽斧钺之诛采刍荛之语将此烟火等事一概禁止不使
接于耳目而移此视听为文王之视民如伤为大舜之
闻善若决江河省此冗费以活流离困苦之民赏征伐
卷一 第 5a 页 WYG1254-0005a.png
劳役之士则干戈可息灾旱可消百姓可以富庶四夷
可以宾服亿千万年享太平无疆之休则陛下之所以
奉养两宫者其孝岂有大于此哉陛下深思而力行之
不以臣言为沽矫不以臣等为迂阔使天下后世知大
圣人之作为出于寻常万万是非臣等之幸实宗社生
灵之大幸也臣等昧死以闻
   辞免升任祭酒疏
臣于弘治十四年八月二十四日承奉吏部劄付钦奉
卷一 第 5b 页 WYG1254-0005b.png
六月初六日圣旨升臣南京国子监祭酒自天有命无
地措躬伏念臣一介草茅初无学术庸陋迂疏弗堪世
用自少应举为亲干禄偶合主司滥登科第荷蒙宪宗
皇帝天地覆载之恩父母生成之德储之翰苑俾读中
秘之书授以史官叨陪侍从之列虽以狂言获罪犹加
矜贷改评刑于大理升佐宪于南闽盖尝有志于澄清
以图补报而才识弗逮劳效蔑闻忽瘴岚之侵染遽疾
疢之交攻惧瘝官而贻谴僣陈词以乞身又蒙恩旨允
卷一 第 6a 页 WYG1254-0005c.png
臣休致以养孱躯幸存喘息二纪于兹每怀忠于畎亩
愧莫报于涓埃初不敢过为矫激以退为高亦未尝妄
有觊觎以进为望自分山林之终老敢图日月之照临
兹幸圣明在上厉精治理寤寐英猷故老旧臣悉皆起
用寸长片善器使无遗岂意妄庸亦叨甄擢感恩弥厚
捧戴难胜虽愚无状岂敢有辞以孤奖拔之意以取不
恭之罪切缘臣未拜恩命之先今年二月初四日遭值
父丧例应守制虽蒙圣慈容臣服阕赴任然计免丧之
卷一 第 6b 页 WYG1254-0005d.png
期犹须二载而久旷官守以待微臣不无隳废职务有
误教养于法既为未便于义尤所未安此臣所以踧踖
靡遑不容不沥诚以上请也臣载惟国学为教化之源
祭酒乃学官之长非有宿儒重望难膺厥任臣顾何人
敢承其乏虽词章粗习昔尝待罪于禁林而道德无闻
讵可仪刑于璧水况乃越资而授揣分奚堪负乘之愧
倍切愚衷躁进之嫌难逃物论又臣今年犬马之齿六
十有五桑榆已迫蒲柳早零加以祸罚之馀摧咽悲伤
卷一 第 7a 页 WYG1254-0006a.png
气血凋耗心志健忘须发尽白筋力衰惫目昏足弱老
病侵寻虽使在官亦宜纳禄岂容冒昧复事弹冠以窃
非据乎此又臣所深惧而循墙伛偻尤不容不吁天以
祈免也敢陈愚悃冒渎宸聪伏望圣明察臣真忱怜臣
衰病特敕该部追寝己行之成命别推可用之实才以
充厥位容臣仍以旧官致仕庶使职无久旷禄不虚縻
而无用小臣获安愚分以全素履以毕馀年为幸大矣
臣不胜激切恳祈之至
卷一 第 7b 页 WYG1254-0006b.png
   再辞祭酒疏
臣于弘治十四年八月内承奉吏部劄付钦蒙圣恩升
臣南京国子监祭酒臣时方值父丧例应守制又以道
德无闻难膺重任老病侵寻不堪从宦已具奏牍备陈
愚悃冒干洪造祈免新任以终致仕而俯听踰时未蒙
俞允至弘治十五年七月十五日又蒙吏部劄付钦蒙
四月初二日圣旨章懋不准辞待服满日着到任管事
涣渥自天震惊无地伏念臣猥以庸材遭逢盛世偶玷
卷一 第 8a 页 WYG1254-0006c.png
儒科滥膺器使顷缘衰病久辞荣禄分甘守于寂寥念
不萌于利达敢谓下臣之卑贱叨蒙上圣之简知擢从
闲退进长成均既旷官以俟其终制复除贰以摄其职
守是皆殊异之恩希阔之典非疏远小臣所宜蒙者臣
感激涕零碎身难报固当不俟驾而行讵可复循墙而
避第以宠恩过厚私义未安有不容不沥诚以控诉者
盖祭酒为国学长官非侍从词臣久历清要者不迁而
臣之资浅望轻岂可躐居是职乎祭酒为诸生师表必
卷一 第 8b 页 WYG1254-0006d.png
有钜儒若唐韩愈宋杨时元许衡者庶协舆望而臣之
学术寡陋行能浅薄岂可冒居是职乎臣今犬马之齿
逾六望七己及挂冠之日又当泣血之馀心志凋耗筋
力衰颓目昏齿痛腰酸足弱百病交攻馀生无几虽欲
就列莫能陈力而祭酒之责任匪轻又岂臣之老病者
所能胜哉臣前所奏己具此情而陈述不详衷诚未达
致蒙恩命再颁臣夙夜忧危进退维谷展转于心筹思
累日愈不自安虽知烦渎之为罪而贪冒宠荣不知逊
卷一 第 9a 页 WYG1254-0007a.png
避躁进苟得以干尸素之诛则不惟有累圣主知人之
明且妨朝廷进贤之路而为罪大矣故不得已复冒斧
钺之威以申前恳伏望圣慈曲赐矜怜收回成命特敕
该部别选贤能以补祭酒员缺容臣仍旧致仕以安愚
分终老山林赓歌衢壤此臣之至愿也臣不胜战慄待
罪之至
   谢恩疏
臣先于弘治十四年六月内钦蒙圣恩升臣前职臣以
卷一 第 9b 页 WYG1254-0007b.png
遭值父丧例应守制及才德浅薄老病衰颓弗堪重任
两具奏牍祈免升职又两承圣旨允臣终制而不容逊
避恩厚命严臣不敢有违己于弘治十六年八月初六
日到任管事讫伏念臣素无实学谬忝虚名始列近臣
而论思无状继迁宪职而善最弗闻每愧非才而窃禄
遂缘多病以乞身仰荷鸿私获全素履自退栖于环堵
已梦断于钧天岂意馀年复叨殊奖恭惟皇上恩同天
覆德与日新法尧舜之知人致文王之多士既宏大业
卷一 第 10a 页 WYG1254-0007c.png
尤怀远图谓贤才为致治之基而监学乃育材之地欲
臻汉室桥门之盛久虚周官师氏之员宜求儒硕以造
就俊髦乃起衰庸而摄承阙乏虽抱赤心而欲奋其如
白首以何堪人言遭际之非常臣惧宠荣之过分拜恩
跼蹐就职凌兢臣敢不磨砺已灰之心温寻久废之学
以安定之经事为教非阳城之忠孝不谈勉脩职业仰
副忧勤但虞旷败有误明扬尚祈早赐归田庶不久妨
贤路臣不胜感恩激切战慄待罪之至
卷一 第 10b 页 WYG1254-0007d.png
   奏脩举学政疏
臣窃闻古者太学所养皆天下之俊秀其资既可与共
学其学必抵于大成故人材盛而风俗美也我国家稽
古制治尤重太学以敦化原洪武永乐年间在太学生
徒动数千计其人类多少俊而教育之法至为周详计
日以通经积分以出仕布列庶位大抵得人爰及近年
生徒渐少计今本监见在之数科贡两行共止六百馀
人其岁贡一行非无可与共学之资而衰迟不振者十
卷一 第 11a 页 WYG1254-0008a.png
常八九盖由积累岁月挨次而升故也诲诱虽勤不无
捍格近又该南京户部题准事例合用监生三百五十
名前去后湖清理黄册除别项差占外尽行拨去止及
前数之半而堂舍顿空每班止馀举人三五名而已其
举人一行节该南京礼部劄付开送新旧举人共该六
七百人又多顾恋家乡不肯前来坐监罚虽严于违限
彼亦视为泛常直至会试及期方来告请起送逮其下
第又复还乡因循岁时坐成老大其间固有厄于贫难
卷一 第 11b 页 WYG1254-0008b.png
而安于小成者亦不少矣夫岁贡之入监既由挨次而
举人之坐监又每后时故差拨常患于不敷而教养尤
难于见效本末胥病官使乏材有养士之名而无得人
之实此臣之所甚惧而夙夜不宁者也揆之理势合有
变通缘岁贡已是常规未敢辄申他议虽近年有增贡
之举而所拔亦挨次之人资格所拘英才多滞臣愚见
欲乞于常贡外间令提学宪臣于人材素多去处行选
贡之法不分廪膳增广生员通行精加考选务求行著
卷一 第 12a 页 WYG1254-0008c.png
乡闾学通经术年富力强累试优等者乃以充贡通计
天下之广约取五七百人照依地方分送两监今年首
行一次以后或三年或五年量在监人材多少间一行
之更乞自弘治十八年以后会试下第举人该送南监
者宽其违限之条要以坐堂之实如系初到人数须令
实坐堂一年之上方准起送会试如系复监人数须令
实坐堂二年之上方准再送会试非有父母之丧而不
及期者不准起送如此则生徒之数可以渐及往年且
卷一 第 12b 页 WYG1254-0008d.png
多精锐可进之资鲜成因循自误之悔臣虽不知所以
为教然亦安敢不尽其心勤用提撕严加程督稍放积
分之意用申激励之方务令文行兼脩政教粗举成材
有望附选及时岂惟差拨恒充固将官使克称庶乎国
家有以收养士之效而臣亦少逭尸素之愆也其选贡
合有防范覈实科条臣未敢轻预如蒙乞敕礼部详加
议处杜绝徼倖务求得人其举人坐监事宜乞因下第
之时通行晓谕俾知遵守实为便益
卷一 第 13a 页 WYG1254-0009a.png
   乞放归田疏
臣以一介庸陋遭值圣明夙膺器使屡试罔功辞禄养
疴久偷安于农圃蒙恩起废复待罪于成均学不足以
启迪群蒙行不足以范模后进侥踰过分补报无由欲
淑士心而奔竞贪鄙之风未变欲新士习而浇伪浮薄
之态尚存涖任己踰期月课绩全无毫分职既旷瘝罪
宜罢黜又臣犬马之年六十有八衰颓日甚百病交攻
耳目昏重而视听不明腰足痿弱而拜起弗便加以旧
卷一 第 13b 页 WYG1254-0009b.png
患咳逆脾泄等證不时举发气血凋耗心志健忘处事
则失后迷前动作则神昏头眩羸败弗堪死亡无日虽
欲勉加鞭策终是不任使令臣既奉职无状而又疢疾
荐臻若复贪荣嗜利久妨贤路则为罪益大矣敢陈卑
悃上渎宸聪伏望圣慈察臣衷诚悯臣老病特敕该部
将臣放归田里别选硕儒以典国学庶几师道可立教
化可成则朝廷黜陟之典愈明而微臣进退之义亦无
所失矣臣不胜激切恳祈之至
卷一 第 14a 页 WYG1254-0009c.png
   举本监弊政疏
弘治十七年闰四月二十二日该司礼监太监陈宽传
奉圣旨近来内外各衙门弊政多端军民受害以致上
干和气深切朕怀合行紧要革弊事宜各该衙门便查
议明白开具来说钦此钦遵臣有以仰见陛下敬天爱
民孜孜图治即二帝三王之用心宗社生民之大幸也
敢不夙夜匪懈讲求弊政之所当革与时变之所宜通
者以为圣治涓埃之助哉窃谓法无古今便民者为良
卷一 第 14b 页 WYG1254-0009d.png
法论无当否利民者为至论今天下承平日久文恬武
熙政出因循事多积弊以言乎国用则不充以言乎兵
力则不强以言乎国论则不定以言乎纪纲则不肃以
言乎刑罚则不清以言乎俗尚则奢僣而无节以言乎
士习则奔竞而嗜利以言乎官吏则诞慢而具文浇伪
日滋而闾阎穷困奸宄窃发而边鄙失宁所以上干和
气灾异迭见而廑陛下宵旰之忧也其大本之未正而
万弊之所由生者在廷大臣暨言路诸臣必能一一为
卷一 第 15a 页 WYG1254-0010a.png
陛下陈之臣固未敢出位而僭言也姑就职司之所及
者而论之虽云细务非大体所关然亦积弊之久为民
之害有不容不为之区处者敢陈鄙见上渎宸聪伏望
圣明深恤民隐俯察迩言通变宜民勿拘故常之见更
化善治用垂久远之规庶几宿蠹可祛而民困可苏天
下幸甚为此今将本监合行革弊事宜具本专差办事
吏某赍捧谨具奏闻一本监岁贡诸生先在各处府州
县学为附学为增广亦既有年然后得廪其廪膳必二
卷一 第 15b 页 WYG1254-0010b.png
十馀年或三十年而后得贡迨贡入国学远者十馀年
近亦三五年而后拨历又历事一年而挂选通计前后
年数己及五六十岁又待选十馀年而后得官则其人
已老多不堪用因而死亡者亦不少矣是国家虚费廪
米数百石以养一人而不得其一日之用岂不重可惜
哉此今日积弊之大者不可不早为之所也如蒙乞敕
该部计议先清之于学校责任提学宪臣严加考选凡
材之庸下年之老迈不堪作养者不许食廪充贡次清
卷一 第 16a 页 WYG1254-0010c.png
之于国学照依先年命大臣拣选之法而加严凡材之
庸下年之老耋不堪任用者不容在监待其挂选之时
吏部就行考定高下或赐冠带或授合得品级散官使
之待选于家而行各处巡抚巡按分巡分守及司府正
官凡有公事委之干办既可使之习于政事又可验其
能否每岁终各该上司开具差委过各人干办实迹第
其材识高下造册奏闻其材识优长堪任用者即行取
选年老无材不堪用者就令致仕况洪武中尝差监生
卷一 第 16b 页 WYG1254-0010d.png
各处丈量田土亦欲验其能否而授职也明试以功如
此则官使得人而民皆受其惠矣此贤愚同滞之弊所
当革者也一本监旧制博士助教学正学录等官共三
十七员盖国初天下人材共入一监作养故设官之多
如是后因添设北监颇行裁减查得成化初年本监止
有慱士三员助教十员学正学录共七员耳今在监诸
生不过七八百人而慱助正录等官馀三十员又会馔
久停掌馔一员已为虚设而今乃有两员似乎过冗且
卷一 第 17a 页 WYG1254-0011a.png
各官所食之廪禄所役之皂𨽻皆生民之膏血而国家
大农之经费也冗食不节国用虚矣臣窃闻官不必备
惟在得人各官为诸生表率后学范模苟非其人则师
道不立教难成效又况近奉新例风宪有缺许于慱士
助教等官内选补则此各官者不惟风教所系抑乃风
宪之储尤宜慎选其人不以备员为贵也如蒙乞敕该
部参酌所宜量为裁减略如成化初年之数以后遇有
缺员合无行令巡抚巡按提学等官推选学行超卓教
卷一 第 17b 页 WYG1254-0011b.png
诲有方者列函举奏及九年考满教官内有功绩而兼
著时名者以补其缺庶几用不失人既有以佐风教而
备迪简员不至冗又可以宽民力而纾国用矣此冗食
之弊所当革者也一本监官吏俸粮及监生家小月粮
俱系糙米师生会馔系熟米每岁预先会数具呈南京
户部坐派苏常等府解纳本色近奉南京户部劄付判
到弘治十六年分折纳糙熟米共三千八百石计银二
千六百六十两不分糙米熟米俱作七钱一石臣查得
卷一 第 18a 页 WYG1254-0011c.png
南京部院等衙门官吏监生俸粮近年俱是折价每石
纳银七钱今将本监俸月粮糙米亦作七钱一石折纳
委实事体相同经久可行惟有会馔白熟米亦系按月
关支每人多者不过三斗少则七八升者有之三五升
者有之若将银两碎分不免亏折之患又后湖查册监
生数多所有馔米乃日用不可缺者虽云有银可籴而
米价贵时熟米一石不止七钱欲从本监籴买供应又
不免陪补之患若止将银两送湖则湖上亦费区处臣
卷一 第 18b 页 WYG1254-0011d.png
愚见此项粮米只合收受本色已具呈南京户部定夺
该部称系巡抚衙门奏准事例难擅改移只得遵依收
受讫但恐遂为永例则二患未有己也如蒙乞敕该部
查议合无将本监官吏监生俸粮月米以后年分照依
各衙门事例折纳价银使民获轻赍之便其馔米仍纳
本色则官免亏折陪补之患此则预防其弊官民两便
之事也一本监旧额膳夫一百名皆应天府所属各县
编审均徭人户充役为因节有逃亡不便成化二十二
卷一 第 19a 页 WYG1254-0012a.png
年该钦差巡抚南直𨽻右副都御史王克复始行改派
苏松常徽宁国五府每名一年解银一十二两有闰加
一两以充顾役之用本监先前收获前项银两顾人应
役自文庙六堂及慱士厅并内外各号看守洒扫及杂
用工役等项共顾七十馀人该用工食银四百五十馀
两其馀各派各官名下顾人跟用及本监一应公用如
办纳内府浣衣局湿小粉等项皆于此取给先任祭酒
刘某颇尝积有嬴馀奏准修理号舍讫自臣到任以来
卷一 第 19b 页 WYG1254-0012b.png
所收弘治十五年十六年银两除顾人应役外比照北
监见行事例止给与慱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籍掌馔职
卑禄薄官员各一名共用二十二名其馀公用随宜节
缩亦颇有馀均给六堂监生俱有文案簿籍惟是未经
奏请于义未安今弘治十七年苏松常三府共该膳夫
七十名每名止解银十两其来文开称系巡按冯御史
议处事例而徽宁二府却照例解发多寡不齐欲便听
从轻减以宽民力义无不可但亦未经奏请未敢擅便
卷一 第 20a 页 WYG1254-0012c.png
定夺又今后湖查册例该兼拨膳夫徒夫到彼供役缘
法司近年问拟囚徒并无一名到监无从差拨已曾具
呈南京礼部转行取拨而法司回文须要申请方准拨
送以此本监只得尽用前项银两多顾人役前去供应
但恐从此遂废旧规未便如蒙乞敕该部查议前项膳
夫应该纳银若干通行各府遵守庶几事体归一仍乞
查照祖宗旧制及今北监事例行南京法司照前问发
囚徒送监应役庶使百年成规不至隳废所有前项膳
卷一 第 20b 页 WYG1254-0012d.png
夫银两除顾役外合无给与慱士等官各一名及公用
或有剩馀合无均给诸生惟复用以修理公廨或刋补书
板亦乞斟酌所宜立为定制以便遵守仍将收支数目
明立文案随卷照刷以防奸弊庶几财无妄费民免重
困此又革弊恤民之一端也一本监会馔乾鱼每年预
先会数具呈南京户部行湖广布政司坐派所属各该
河泊所办纳猪肉则每三日一次会数行应天府都税
等司办纳行之岁久积弊多端当鱼贵时则输纳后期而
卷一 第 21a 页 WYG1254-0013a.png
支用多缺及鱼贱时则一年并至而给散有馀堆积在
库一经暑雨则臭腐溃烂化为灰土人不可食不无暴
殄天物其馔肉每当暑月送纳之际亦多臭败退换则
买补不便收受则日用不堪彼此皆以为患本年五月
内据应天府都税等司连申自愿折纳肉价铜钱行据
各班堂友长呈称若如所申委得两便随呈南京礼部
定夺未蒙施行臣查得国子监通志监生每人每日乾
鱼二两而本监案卷数十年间止是三日二两又查得
卷一 第 21b 页 WYG1254-0013b.png
北监有给钱钞事例馔肉亦系折纳如蒙乞敕该部从
长计议即今在库腐鱼数多合无从每日二两之例分
给以后各该河泊所岁办乾鱼欲乞酌量中价止令折
纳银两则民免装运输纳之费而在官亦免堆积腐坏
之患其馔肉每年自四月初起至八月终止暑热易败
之时合无准其照依时估折纳铜钱庶得官民两便此
事虽无关于大体实亦积弊之不容坐视者也一近因
户部奏准取拨监生往后湖查册缘彼处冬月苦寒夜
卷一 第 22a 页 WYG1254-0013c.png
不灯火夏月盛暑又多蚊蚋兼以土地卑湿水泉污浊
监生到彼多致疾病而死者以故畏难而不肯去往往
告求养病及搬取毕姻依亲就教职等项以避其差查
得先年查册之时监中人多尝拨七百名分作两班往
来替换犹以为苦臣窃谓好逸恶劳人情之常查册一
事比之其他短差及坐班委的劳逸相悬不可不为之
所也如蒙乞敕该部计议合无将查册一月者准算坐
班两月使人有所激劝而忘其劳或别作区处以增添
卷一 第 22b 页 WYG1254-0013d.png
监生如先年之数使得分番更换庶几公务易完而人
情乐从此又优恤监生之一事也
   力求去位疏
臣本庸流滥膺简命擢从休退之馀处以师儒之任位
重而才不充身衰而病相迫奉职弗堪素飧是愧昨因
具疏陈情乞归田里冒干天听仰冀矜从不意复蒙恩
旨曲赐褒嘉着尽心职务以副委任不准放归臣闻命
惊惶拜恩踧踖感极涕零罔知攸措固当夙夜匪躬勉
卷一 第 23a 页 WYG1254-0014a.png
竭驽钝以图报称岂敢复有辞避但臣自今春以来身
日益衰病日益甚目昏而困于佥书头眩而惮于动作
旧患心脾呕泄举发无时新加臂指风痹屈伸殊苦精
神凋耗而健忘筋骨支离而不束虽力疾以视事每失
前而迷后岂能尽所职而副陛下之委任乎此臣之不
容不去者一也古人为太学之师者德尊望重而进退
作则言动是效故人化其德而㬥傲革面柔懦有立礼
顺克彰孝弟兴行乃为不负上之委任焉今臣言无足
卷一 第 23b 页 WYG1254-0014b.png
取行无可法资浅望轻不模不范无以作新士习造就
人才涖任己经二载而成效未有毫分虽使久于其职
亦恐终于无补又岂能尽职而副陛下之委任乎此臣
之不容不去者二也今六馆生徒有年虽老耄犹欲挨
岁月以出身者有才虽庸劣亦将干利禄以肥己者纷
然希进充塞选途寡廉鲜耻可贱可恶皆由臣等之为
师者老不知休病犹固位昧周任不能之训忘圣人在
得之戒以致其然不正其本曷齐其末昔晋之范宣子
卷一 第 24a 页 WYG1254-0014c.png
让而其下皆让臣既他无所能辄欲以身为教恳求避
位使后学皆知无能不可以妨贤老病不容于窃禄有
所视效而兴其廉耻庶或有补于风教即臣所以尽职
而副陛下委任之万一焉此臣之不容不去者三也臣
有是三者义所当去而縻禄不去则为上负天子下负
所学得罪于名教大矣故敢不避鈇钺之严而再申前
恳伏望圣慈察臣衷诚非由外饰俯赐矜怜特敕该部
照依考察事例放臣回还致仕或与闲住使得养疴林
卷一 第 24b 页 WYG1254-0014d.png
下待尽馀年庶全圣主始终之恩成微臣进退之义矣
   乞照例休致疏
臣窃惟旧制凡官年七十以上精神衰倦许令致仕而
考诸礼经亦有大夫七十致事之典盖引年纳禄乃古
今之通义也臣以疏贱遭值圣明素乏材猷滥应器使
历官四任而劳效蔑闻窃禄三朝而涓埃无补桑榆未
奋蒲柳遽零年已满乎七旬身尤困于二竖两目昏花
视物如隔烟雾何能鉴别乎文词双足痿弱平行若步
卷一 第 25a 页 WYG1254-0015a.png
山坡安可周旋于礼度久患心脾呕泄已属沉疴时常
臂指风痹将成痼疾虽图报之丹心未尝敢替而已衰
之筋力卒难复强奉职弗堪妨贤是愧若复贪縻宠利
未免违犯宪章臣于昨岁已将老病不职缘由两具奏
疏冒干天听乞放归田而未奉俞音曷胜悚惧今臣老
病日增衰颓益甚馀生无几自知难恋圣朝于例合乞
致仕故敢不避烦渎之诛复致迫切之恳伏望圣慈怜
悯察臣前后所陈皆揣分而发于真忱非慕名而过为
卷一 第 25b 页 WYG1254-0015b.png
矫激俯从私愿率由旧章特敕该部检会臣前二奏及
查考臣出身脚色年岁容令致仕或与养病闲住使得
生还故里终老首丘不胜万幸
   乞放归田疏
臣学非适用才不逮人偶玷科名屡叨官使思致身以
图报惧陈力之不能久谢病以归休忽蒙恩而起用强
扶老病之躯冒处师儒之任涖官三载而绩用无成行
年七十而衰颓益甚既抱素飧之愧又当纳禄之时目
卷一 第 26a 页 WYG1254-0015c.png
昏齿痛手痹足软夜卧而痰嗽不宁晨兴而脾泄为患
疾苦多端馀生无几实难任职非敢饰词爰自前岁以
及今春已曾三具奏牍备陈老疾不堪奉职无状情由
冒干洪造乞容依例致仕而未奉俞音倍增惊惕臣又
查得先年本监祭酒陈敬宗曾以年满七旬奏蒙钦准
致仕今臣才行不逮敬宗远甚而年同于彼病加于彼
若复强颜窃禄则旷职妨贤罪益大矣故敢不避烦渎
之诛复致哀鸣之恳伏望圣慈俯顺下情申明旧制乞
卷一 第 26b 页 WYG1254-0015d.png
敕该部检会臣三奏查照前祭酒陈敬宗事例将臣放
回致仕俾得生还故里待尽馀年不胜感戴
   陈言治道要务疏
臣闻天道以元生万物而圣人体元以治万民故即位
必称元年而建元必殊徽号盖与天下更新示其所以
为治之意使人心知所向望也洪惟宪祖以成化纪元
盖欲治化之成就而先帝以弘治纪元则欲治道之恢
弘皆即为治之大效而言其规模固己弘远矣今皇上
卷一 第 27a 页 WYG1254-0016a.png
龙飞御极绍承大统而建元独取于正德乃究其为治
之大本以寓继述之意能正其德则何患乎化之不成
而治之不弘也哉臣有以知陛下真不世出之主负大
有为之志可以四三王六五帝而增光于列圣矣然以
正德为名当求正德之实必如唐刘蕡所谓居正位亲
正人发正言行正道而后可以正德必如董仲舒所谓
正心正朝廷正百官正万民而后谓之正德苟德有未
正则虽令不从欲求治化弘成庸可得乎臣以菲才待
卷一 第 27b 页 WYG1254-0016b.png
罪胄监而老病衰颓不能久事陛下无以补报大恩兹
已具疏乞骸将归死首丘而犬马之诚耿耿不能自已
敢摅一得之愚以正德之所当务者条为五事效野人
炙背食芹之献以为新政涓埃之助伏惟圣明择其可
行者而见之施行则宗社无疆之休生灵莫大之幸也
为此开坐具本谨具奏闻一曰勤圣学臣闻明君以务
学为急圣学以正心为要若尧舜禹汤文武之圣商高
宗周成王之贤莫不孜孜于学讲明义理正其心术以
卷一 第 28a 页 WYG1254-0016c.png
为修齐治平之本又设师傅保之官有诵训箴谏之臣
朝夕左右责难陈善以潜格非心而薰陶成性故其圣
德隆茂王猷允塞而致雍熙泰和之治也下而汉唐宋
之英君谊辟亦莫不然但其学有未至故其治不古若
洪惟我太祖高皇帝于退朝之暇延接儒臣讲论经典
又书大学衍义于内殿两庑及书洪范揭于座右以备
观览盖虽生知之圣必从事于学也列圣相承率由是
道今陛下出震继离始登大位即以正德纪元而又开
卷一 第 28b 页 WYG1254-0016d.png
经筵亲儒臣以讲读经史阐明圣道固有志于学矣但
经筵之开讲有日而儒臣之进见有时学问工夫未免
间断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有剪桐之戏而莫与箴规违
持养之方而无从谏止则所以辅成圣德者或未备也
臣愿陛下经筵之外听政之馀时召师保大臣侍从文
臣引之便坐讲论经术咨询治道照依唐太宗引十八
学士于禁中故事不必限其日时烦其礼貌接以诚意
假以温颜使人人得尽言以输其忠循习既久化与心
卷一 第 29a 页 WYG1254-0017a.png
成则出入起居罔有不钦发号施令罔有不臧施之任
人而邪正以辩以之立政而事皆可法其于盛德岂小
补哉董子曰勉强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勉强行道
则德日起而大有功此今日正德之先务也惟圣明留
意焉天下幸甚二曰隆继述臣闻武王周公善继人之
志善述人之事而夫子赞其达孝孟庄子不改父之臣
与父之政而孔子称为难能则为嗣世之君者不可不
从事于继述也昔我太祖开创之功比迹汤武其立法
卷一 第 29b 页 WYG1254-0017b.png
制度以垂训于后人者至备先帝守成致治之美恊德
成康其盛德大业之增光于前烈者尤盛岂非陛下之
所当继述者乎先帝在位之日尊养两宫备殚孝敬亲
任大臣延问治道宽假言官乐闻谠论罢工役而止贡
献放鹰犬而出宫人不荒声色不事游田皆其善行之
可法者陛下所当遵守而不变又尝念户口之消耗而
议抚恤之宜以盐法之废弛而求拯弊之方清查禁军
以革滥冒沙汰冗官以节财用皆其志之欲为而未成
卷一 第 30a 页 WYG1254-0017c.png
者陛下所宜继成以终其志其纂脩会典则欲举祖宗
之旧章而见诸施行其节脩通鉴则欲考前代之成败以为
法戒尤陛下所当究心而从事于其间也不独是焉又
当取圣祖之皇明宝训洪武圣政诸书置诸座右日与
大臣讲议举其彝典而施诸今日则为能尽继述之道
而见陛下正德之实矣昔启能敬承继禹之道而建四
百年之夏成王能式刑文王之典而衍八百年之周惟
圣明留意焉天下幸甚三曰谨大婚臣闻天子之与后
卷一 第 30b 页 WYG1254-0017d.png
犹日之与月阳之与阴相须而成者也故礼以大婚为
重自古圣王于婚姻之始皆博访令族简求淑德然后
昭告宗庙成以婚礼而未婚之前又必教于公宫有师
傅保姆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而祭所以成妇
顺也昔宋哲宗以幼冲嗣位将行纳聘其臣范祖禹上
奏宣仁太后论纳后所宜先知者四事一曰族姓二曰
女德三曰隆礼四曰博议吕希纯则言当采德阀不宜
参用阴阳数术以男女年命而勘婚而彭汝砺又言当
卷一 第 31a 页 WYG1254-0018a.png
蚤择而素教之盖王化之始万福之原选之不可不精
教之不可不预而礼尤不可不正也伏惟圣朝列圣皆
有内德之助以成重熙累洽之治非偶然也今皇上圣
德英明睿质纯粹天命降鉴必釐圣女以佑皇家近闻
分遣内臣各处采择所得必非一人伏望陛下远稽先
王之礼近取宋臣之言上思天地宗庙之奉下为万世
子孙之计乞命内阁及该部大臣考究典礼审处事宜
必由德选不以色进当此谅阴之时姑缓册立之期俟
卷一 第 31b 页 WYG1254-0018b.png
毕祥禫以成嘉会照依宋哲宗故事将所选者暂处太
皇太后宫中使之观法壸仪择师傅保姆之贤脩言德
功容之教严服饰之节陈图史之戒凡寝食坐立视听
动作一皆约之以礼而弗纳于邪教之既成又以四事
察之必有关雎鹊巢之德葛覃樛木之行足以母仪万
国表正六宫然后设幄于内成以六礼以定后妃之位
以正天下之本以对上天之丕显休命则礼行告庙史
无愧辞非惟古训不违尤于孝道有光仪刑四海垂法
卷一 第 32a 页 WYG1254-0018c.png
万世而文王二南之化复见于今日矣陛下之正德孰
有大于是乎臣老且耄不达时宜而惓惓爱君之念夙
夜不忘敢昧万死冒进狂言惟圣明留意焉天下幸甚
万世幸甚四曰重诏令臣闻人君所以鼓动天下者在
乎诏令而诏令所以行于天下者由其信孚所谓大哉
王言者也苟发之不妄而持以必行坚如金石信如四
时则敷天之下莫不耸听而厌服书曰令出惟行传曰
令重则君尊诏令其可以不重乎乃者陛下登极之初
卷一 第 32b 页 WYG1254-0018d.png
涣颁明诏布告天下有谓国家财赋有限而议裁减文
武冗食之员及裁取各门房仓库与各处添设之内宫
又谓盐粮为国用所急不许势要之求讨占窝所以节
国用也又谓皇亲势要之受献地土侵夺民利而治以
重罪又谓内外势要占夺军民地土而限令改正退还
所以恤民隐也凡此数条皆经国之远猷为当今之急
务天下闻之莫不歌颂圣德以为军民困苦庶其有瘳
逮今已期月矣而冗员之裁减取回者无几势要之治
卷一 第 33a 页 WYG1254-0019a.png
罪退还者未闻故内阁大臣有政壅不行而诏书所载
尽为虚言之奏六科诤臣亦有冗员复留传奉复作而
号令不信之章则陛下之诏令耳目所及己有牵制而
不能行者矣何以行之天下乎成汤之所谓朕不食言
者其道何如而汉之吏不奉诏者其罪当何如耶臣愿
陛下主之以刚果守之以坚凝勿以巨室而宽假勿以
嬖媟而姑息从群臣之言而治不奉诏之罪则法行自
近泽被生民而四夷莫敢不服矣此系正德之要务也
卷一 第 33b 页 WYG1254-0019b.png
惟圣明留意焉天下幸甚五曰敬天戒臣闻天生圣哲
非常之君必遭非常之变以警动其心使之忧勤惕厉
脩政立事以致非常之治若尧汤之水旱成王之风雷
与宣王云汉之虐莫非天心仁爱之所在故尧舜以儆
予为念成汤以六事自责成王悔过出郊宣王侧身脩
行皆能变灾为祥转祸为福以其能致敬天之诚也臣
又伏读五伦书所载我太祖皇帝开基之初屡遭亢旱
而圣谕以为欲弭天灾但当谨于修己诚以爱民故减
卷一 第 34a 页 WYG1254-0019c.png
膳素食宫中皆然而免民之田租既尝素服徒步诣山
川坛设藁席昼曝于日夜卧于地三日而大雨沾足又
尝躬祀百神而曰苟有罪责宜加朕躬毋为民灾其罪
己修德如是故能开创大业聿政隆平而垂无疆之休
非偶然也今皇上天生圣哲初政清明求言图治孜孜
不倦固宜其治效益隆而休徵毕至也奈何即位以来
星文示变霪雨为灾天鸣于西土地震于南京而陜西
又有灾伤之患生灵嗷嗷有识凛凛深怀不测之虞所
卷一 第 34b 页 WYG1254-0019d.png
谓非常之变岂非天心仁爱而欲陛下厉非常之志行
非常之事以济其变乎书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
民听凡国家之行政用人但不合乎众情即有违于天
意如有罪而不诛无功而滥赏或倖门旁出而大臣不
得行其志或势要把持而百司不能举其职民已穷而
征求之愈急财已匮而侈费之无节若此类皆天心之
所不豫而灾变之所由生不可以不察也伏望陛下远
师帝王近法圣祖先以侧身脩行之诚解谢上苍又以
卷一 第 35a 页 WYG1254-0020a.png
罪已求言之意敷告下土日与在廷大臣讲求致灾之
由以尽弭灾之道凡用人行政之有违于天意者悉从
纠正内外恊心上下交脩以承天心仁爱之意庶几精
神潜通和气感召民心悦而天意得则陛下之正德不
为虚文矣惟圣明留意焉天下幸甚
   乞恩致仕疏
臣近以身衰多病不堪奉职而年满七旬谊当纳禄己
经节具奏牍丐求放老归田冀蒙矜允不意叠承恩旨
卷一 第 35b 页 WYG1254-0020b.png
曲赐勉留顾惟疏贱小臣何敢上当隆眷感极泪零曷
伸报称固知臣子所当尽瘁君父不容再渎但臣待罪
胄监窃禄无补于今秋七月初五日三年考满例该赴
京给由况当龙飞御极之初克脩虎拜稽首之礼以瞻
天日之光以际风云之会此臣夙昔之至愿也奈何事
与心违命不时偶顷因四五月间感冒雨湿忽患膝胫
疼痛而拜跪步趋之弗便迨及六月以后又伤酷暑加
患烦渴痎疟等證而昼夜寝食之不宁比之前奏所陈
卷一 第 36a 页 WYG1254-0020c.png
诸病尤觉沉困亦曾具呈南京吏部为因本监缺官一
向扶病管事今欲勉为考绩之行躬致乞骸之请而疾
势日增砭剂靡效惟恐困毙道途莫能趋诣阙庭苟不
早谋所处未免重贻后悔思得近者南京工部尚书李
孟旸三年考满及前南京吏部左侍郎杨守阯六年考
满以老病不能给由并荷圣恩钦准致仕臣虽名位才
德弗敢僣儗二臣而年老多病事体相同兹不能己敢
用援例申恳除将考满公文呈缴吏部离任访医调治
卷一 第 36b 页 WYG1254-0020d.png
听候外伏望圣慈弘敷一视之仁俯从群下之愿特敕
该部检会臣前后所奏免臣赴部给由亦容照例致仕
庶得休养沉疴少延残喘则臣未填沟壑之前皆感戴
恩波之日也臣不胜祈天俟命屏息待罪之至
   乞恩养病疏
臣以菲才待罪胄监而年馀七十身婴百病乞骸章疏
己四五上矣上年七月初五日三年考满蒙南京吏部
咨送给由因患膝胫疼痛烦渴痎疟等疾势甚危困不
卷一 第 37a 页 WYG1254-0021a.png
能趋诣阙庭又经具疏陈情乞照尚书李孟旸侍郎杨
守阯事例放回休致当将考满公文呈缴吏部而离任
访医调治冀蒙矜允敢谓圣慈怜念衰残未即捐弃累
降恩旨曲赐勉留且复谕臣有疾善加调理不必固辞
是虽天地大造之仁父母罔极之恩不能过也臣虽至
愚岂不知感谨己照依奏奉钦依事理未敢再词陈乞
惟务悉心调理但在外访医事多不便卒难调理恐致
伤生不得已暂回原籍以便汤药之奉急欲病痊给由
卷一 第 37b 页 WYG1254-0021b.png
以尽臣子之恭不意二竖相困众疾交缠砭剂虽勤功
效难见历秋徂冬病随时变自十二月以来忽患脐腹
绞痛泄痢大作昼夜无度血气顿虚而手足风痹之病
滋甚头目旋晕之疾又加气喘逆而痰嗽不止齿摇动
而肿痛难堪目全昏眊腰苦酸疼视履动作皆有所妨
精神志虑俱己凋耗惟堪偃息在床不能起发上道顾
形骸之若此縻宠禄以何安谊当再疏乞休而以累奉
诏旨丁宁不容固辞又复中止历访诸医咸谓病根深
卷一 第 38a 页 WYG1254-0021c.png
痼须当稍宽以岁月不能责效于旬时复念臣当考满
离任之后给由在告之时身虽不当事任心犹不敢自
安今病之痊否既未可期而本监缺官已踰半载若不
举奏铨补不无隳废职务有误教养则臣之上负国恩
下妨贤路罪益大矣故虽休老之牍未敢重陈而久病
尤不容不沥诚以上请也伏望圣明以敷教为重以作
人为务念贤关非可以养疴而师范讵容于旷职敕该
部别推儒彦往司国学容臣在于原籍从容调理俟有
卷一 第 38b 页 WYG1254-0021d.png
痊可之日另行赴部给由以终考绩之事以听黜幽之
命则官职不至于久旷馀生或赖以保全臣不胜感戴
天恩之至
   恳乞休致疏
臣自少时身多疾病暨乎中岁发白早衰出身踰四十
年历任仅满三考卧病之日常多居官之日常少盖小
材不可大受而薄命难胜重禄故往往在职而身困去
位而身安昔佥闽宪既缘瘴疾而乞休昨长成均又以
卷一 第 39a 页 WYG1254-0022a.png
衰颓而废事臣量能度分自知止足故尝以年满七旬
而身婴百病弗堪奉职居官已经五上乞骸之疏荷蒙
圣慈屡赐勉留未即俞允继因三年考满而衰疾荐增
不能赴部给由又经再陈谢病之章幸蒙恩旨谓臣累
陈有疾情词恳切准回原籍调理病痊之日有司来说
起用圣明之拳拳下臣而曲加体貌未忍捐弃恩意无
不至矣臣虽愚无状知感实深爰自去春以迄今岁四
处求医百方治疗冀获有瘳殒身图报奈何年命穷促
卷一 第 39b 页 WYG1254-0022b.png
二竖缠绵病切膏肓难望收功于药石疾成残废何能
奋志于桑榆顾犹赘名仕籍之中未尽纳禄之义虽无
责任亦所未安臣尝窃考祖宗之法揆以先王之礼凡
官员七十以上皆许致仕迩者廷臣建议又欲申严致
仕条限盖以是为人臣进退之大闲不可违越也臣今
年七十有二假令无病亦合告休况又加沉痼之疾久
伏床枕崦嵫己迫决知无补于明时钟漏有期讵可更亏
于晚节设不自陈岂能免于违戾圣制干犯名教之罪
卷一 第 40a 页 WYG1254-0022c.png
乎敢殚愚悃重有哀祈伏望圣慈弘天地之仁垂日月
之照悯臣疾惫俯赐矜从特敕该部申明旧章查考臣
出身以来年岁容令依例致仕以全素履怅馀生之无
几惟冀首丘顾洪造之未酬敢忘结草愿从衢壤之民
同效华嵩之祝则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臣不胜感
激恳祈之至
   辞太常卿疏
臣先任南京国子监祭酒三年考满为因年满七十身
卷一 第 40b 页 WYG1254-0022d.png
婴百病不能赴部给由己于正德二年二月内奏蒙恩
旨许回养病继因病久不痊弗堪奉职于正德三年二
月内奏蒙恩旨准令致仕养疴待尽三载于兹忽于正
德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蒙吏部差办事官孟伟赍到
急字一百七十八号劄付升臣南京太常寺卿荣命下
颁惊魂失措伏念臣少无学术老更衰疲虽叨过实之
名初非适用之器分甘守于贫寒念不萌于荣进岂期
休退之馀复拜优殊之命擢授奉常之长兼领夷夔之
卷一 第 41a 页 WYG1254-0023a.png
任典司礼乐孚和神人职务虽简而责任尤重非有硕
德雅望如汉桓荣唐杨绾宋范镇者莫膺是选臣顾何
人敢承其乏资浅望轻揣分非所当得才庸德薄度义
尤所不堪昔为祭酒四品之官且不能负荷而丐休今
进太常正卿之位又安敢侥觎而冒处第深维谷之忧
庸致循墙之避况在纳禄挂冠之后又当逾七望八之
年非惟礼当谢事抑且病难从政心膈烦疼腰脊酸痛
夜卧频苦于痰嗽晨兴每患于脾泄兼以目昏头眩手
卷一 第 41b 页 WYG1254-0023b.png
战足痿行必柱杖而后能步拜必待扶而后可起嗟大
耋之将至岂荣禄之可縻惟欲倚床而伏枕焉能赴官
而供职此臣所以忧遑迫切不能不吁天而祈免也敢
陈卑悃上渎宸聪伏望圣明曲加仁恻俯赐矜从收回
新命特敕该部别选名德以充厥任则名器不至于滥
授职务亦免于旷瘝容臣仍以旧官致仕庶凭药石之
功少延蝼蚁之命臣无任激切恳祈待罪之至
   辞升侍郎疏
卷一 第 42a 页 WYG1254-0023c.png
臣近承吏部咨文正德六年四月十一日钦奉圣旨升
臣南京礼部右侍郎闻命惊惶殒越无地缘臣先蒙圣
恩赐老归休养疴待尽己越四载忽于上年十二月内
蒙吏部劄付升臣南京太常寺卿臣旧患未瘳强扶拜
命心踧踖以不安颜忸怩而罔措自惟才庸德薄弗堪
器使而年衰疾惫难勤职务己经沥诚具疏上渎宸聪
乞赐寝罢恩命仍前休致俯伏以俟冀蒙矜允岂谓愚
诚未达而睿眷加隆奉常之除才经数月而贰卿之命
卷一 第 42b 页 WYG1254-0023d.png
复下九天恩厚踰涯感深次骨窃惟礼部古号清曹而
侍郎今为显仕班联禁从位应文昌政佐秩宗职兼献
纳非素负一时之望岂能恊众论之公有如臣者学不
足以知方才不足以应务徒持衰惫之身敢玷清华之
选且奉常春官之属既非小材之所能堪况侍郎春官
之亚又岂愚分之所当得宜黜而升在舆情固为未惬
而求退得进使臣心何以自安非惟覆餗之可虞抑亦
妨贤之是惧若躐承于新渥必深负于隆恩臣又年踰
卷一 第 43a 页 WYG1254-0024a.png
七十患在膏肓内有心疼脾泄眩晕痰嗽诸疾不时举
发而血气久衰形骸疲瘁弗能促程而赴任外有目昏
手战腰痛足痿等證日增月盛而众体皆废神识昏眊
莫能居官而治事虽赤心之未忘顾馀生之无几苟不
恳休退避必将自速颠跻是用再沥丹诚重干洪造伏
望圣明矜察愚衷收回成命特敕该部别推英彦以佐
春官容臣仍以旧官致仕使得栖息衡门少延残喘而
咏歌圣化为太平之散民不胜幸甚臣无任激切恳祈
卷一 第 43b 页 WYG1254-0024b.png
之至
   谢存问恩疏
正德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钦奉圣旨章懋学行纯正
年高望重著有司时加存问以副朝廷优礼耆宿之意
钦此钦遵蒙吏部勘合类行浙江布政司转行本县仍
行与臣知会臣即于九月二十日望阙谢恩讫闻命自
天措身无地伏念臣先任南京国子监祭酒为因年满
七十身婴百病不能赴部给由累七疏以乞骸历三载
卷一 第 44a 页 WYG1254-0024c.png
而得请至正德三年正月内荷蒙圣恩钦准致仕继因
皇上更新大化召用故臣猥及衰庸亦蒙甄拔既起臣
为南京太常寺卿复升南京礼部右侍郎臣以病衰日
甚不堪供职再疏陈情乞仍旧官致仕又蒙恩旨还著
做侍郎致仕臣叨荣过望图报无由苟非仰荷于生成
宁获退安于田里今养疴又几十稔而颓龄已越八旬
岂图垂尽之年复拜殊常之宠涣颁温旨假以学行之
褒仍令有司加以存问之礼是即文王善养老之仁政
卷一 第 44b 页 WYG1254-0024d.png
武王不忘远之盛心也但优礼甚非薄福所能堪而褒
词亦非愚分所当得愧无劳效滥冒洪私宠至而惕尔
惊心感极而泚然汗背省循无谓拜受何安盖由恭遇
皇帝陛下明同日月之照临幽微必察德并乾坤之覆
载巨细不遗溥先王仁民爱物之心崇前代尚齿尊年
之典遂令衰耄自此侥踰臣敢不仰体深仁益坚晚节
虽驽骀已病难效力于驱驰而葵藿未残肯忘情于倾
向戚戚动江湖之虑惓惓怀畎亩之忠伏愿陛下清心
卷一 第 45a 页 WYG1254-0025a.png
寡欲以养圣躬明目达聪以隆重治壮皇图而求固绵
国祚于无疆臣无任激切感恩之至
   辞升尚书疏
奏为辞免升职事臣于今年六月内准吏部咨文钦奉
五月初二日圣旨章懋德望隆重升南京礼部尚书仍
旧致仕著令有司以时存问钦此钦遵当即望阙谢恩
外叨荣过望闻命惊心伏念臣素无实学谬沗虚名昔
尝备员国学既以年及挂冠而丐休继蒙起佐春官复
卷一 第 45b 页 WYG1254-0025b.png
以病难就职而纳禄自获退安于田里无非仰荷于生
成今颓龄已越八旬而养疴又逾一纪敢期末路复际
昌辰恭惟皇帝陛下以宪祖之文孙承孝宗之大统聪
明天纵英睿夙成革故鼎新补弊兴治元凯登庸共兜
流放欲风厉于四方之士庸假宠于一介之臣遂令朽
质荷此殊恩误称德望而升以尚书职名重于华衮之
褒仍容致仕而著有司存问过于安车之宠臣抚躬非
据度义奚堪倘复贪荣而不知止足必将踰分而自取
卷一 第 46a 页 WYG1254-0025c.png
悔尤反覆以思凌兢而惧不容不吁天以祈免也伏望
圣慈特敕该部追寝尚书成命容令仍以旧官致仕俾
臣生无愧容死无遗憾为幸大矣伏愿陛下当此造化
阳复之时益修人事大来之泰亲君子而远小人崇正
道而息邪说独揽朝纲毋使大权旁落坚持国论罔俾
士气摧伤以帝王之道为必可行以圣贤之言为必可
信不迩声色无殖货利言思可复事必有终广言路以
开贤路结民心以顺天心巩皇图于不拔绵国祚于无
卷一 第 46b 页 WYG1254-0025d.png
疆臣苟延残喘获睹太平尚从击壤之民同致华封之
祝臣不胜感激恳祈之至
   议处盐法事宜奏状(代某中丞作/)
谨题为议处盐法利弊以裨国用事臣闻盐之为用乃
生民食味之所急而国家经费之所资为物虽微其利
甚博不可以一日而缺焉者也然在虞夏之时不过以
盐充贡而未尝或专利于上成周之盛虽或以盐名官
而未尝不同利于民因齐相管仲而盐筴始正汉用桑
卷一 第 47a 页 WYG1254-0026a.png
孔而盐禁始重其源一开末流无所不至矣臣以菲才
叨官台察钦蒙圣恩差往两浙等处巡视盐课按行属
郡访求民隐得其所当行者数事一曰存恤灶户夫盐
之所出虽由土产而其成用必资人力海滨之民以煎
盐为业者谓之灶户其采办薪刍朝夕烹炼不胜劳苦
固皆在所当恤而单丁老弱家计贫难者煎办不前课
入不敷屡遭鞭挞之苦而盐入于官或被雨水销镕又
有追陪之患此穷户之尤可哀矜者也若蒙轻其岁课
卷一 第 47b 页 WYG1254-0026b.png
使纳折色庶几宽民一分使之稍可存活是即生死骨
肉之恩也其有丁力众多家道殷富为总催大户者煎
盐既多私卖尤广亦宜有以处之合照黄册事例凡民
户之里甲有缺就将啚内丁粮高大者析户当差以补
其数若以灶户之丁多家富者亦行析户充役照丁办
课以补灶籍逃绝皆免杂泛均徭则差役均平而岁课
不亏矣二曰轻减盐粮国初尝命盐司以掣下馀盐行
令各县差人赴司关领回县分给小民计口食盐而纳
卷一 第 48a 页 WYG1254-0026c.png
钞以偿盐价民感上恩得盐而纳钞固所乐也厥后盐
司久无馀盐关给而盐钞又改为盐粮惟市民仍许纳
钞而乡民皆纳盐粮又使之远输外郡则不惟米价高
贵而远输劳费十倍于纳钞则乡民之受困甚矣若得
照依市民一体纳钞固为大幸如或不能即改亦乞照
依秋粮折色事例纳银准钞使民受一分之赐又若大
旱之遇时雨亦为幸矣三曰申禁盐窝昔我圣祖以边
城险远兵饷不充而粮运劳费乃命商人输粟边仓而
卷一 第 48b 页 WYG1254-0026d.png
多给引盐以偿其费商人喜得厚利乐输边饷公私两
便最为良法近年以来法久弊生每遇开中之时权豪
势要之家诡名请托占窝转卖商人不求于彼无路中
纳以故中盐者少边饷不充而国家失利为害非轻先
朝虽有禁例而权豪玩法仍袭前非未能尽革伏望特
赐宸断申严前例有犯必诛使人知警惧则其害可除
而边饷无不足矣四曰盐商挟私夫商人输粟饷兵受
盐于官出外平卖利亦厚矣而有贪得无厌者乃于正
卷一 第 49a 页 WYG1254-0027a.png
数之外贿求场官私加斤数有一引至三百馀斤者而
掣盐之后运入江船又买私盐夹带在船混同发卖亦
有经过关津贿求批验盘诘人员不行照引截角或十
中止截一二径自越关到于所往地方发卖而卖盐已
讫不即缴引再买私盐仍将前引影射过关随处发卖
往复数次多取价利直待上司催取然后缴引其载盐
船户亦买私盐夹带前去混同货卖此皆商人之倚官
挟私所当禁治者也臣于前项奸弊虽闻人言未得实
卷一 第 49b 页 WYG1254-0027b.png
迹难便究治律中己有夹带馀盐及旧引影射之文则
必先尝有是事矣与其治之于己然孰若禁之于未然
乞敕该部移文各处巡盐风宪选取廉能官员照依出
场盐数从实称掣就行责取商人重甘结状如有前项
奸弊甘当重罪尽将财本没官而载盐船户有犯者亦
将船只没官及行访察沿路关津经该官吏凡有容令
引不截角及旧引影射不行举觉者皆问赃罪则人知
警惧不敢挟私而官盐不至于阻滞矣五曰禁治盐徒
卷一 第 50a 页 WYG1254-0027c.png
盐商之倚官挟私而夹带影射者臣既己言之矣其有
肩挑步担而沿街货卖者亦私盐也又有座船红船水
夫及各处船户到于杭州揽载钦差内外官及各处经
过官员行李在船昏夜收买私盐藏在船内经过关津
不敢盘问随其所往地方货卖此皆所得不多为害亦
小若严加巡察则不敢为矣惟有一种游手无赖之徒
不务本等生理什五为群乘驾小船出没江上其船多
置篙楫满载私盐沿江上下卖与往来客旅百杂人等
卷一 第 50b 页 WYG1254-0027d.png
有不肯买者则将私盐一包去入船内口称巡捕恐吓
取财得财即去其私盐卖尽浮游江中遇有客船遭风
著浅不能行动窥见船中人少孤舟无侣即便拥众上
船肆行抢掠舟人见其势凶力不能敌任其所取不敢
与抗抗则必被伤害掠得财物回船众手举棹运船疾
行江面阔远顷刻之间不知行往何处失其所在无处
跟寻惟有呼天痛哭而己又有船行遇晚未及止宿或
船行太早天色未明亦与遭风遇浅者同皆被劫夺此
卷一 第 51a 页 WYG1254-0028a.png
等盐徒肆无忌惮积习成风恐生他变若唐末之王仙
芝黄巢元末之张士诚皆盐徒也不可不早为之所乞
敕巡盐御史选差府卫佐贰官各一员带领巡捕军馀
及应捕人等以巡江为名沿江上下往来巡察上至桐
江下至曹娥及江之两岸小港一皆遍历务使盐徒尽
散官盐通流而国家常获其利矣凡此数事皆为国之
要务其前二事见民患之不可不恤盖以民为邦之本
也其后三事明财用之不可不理盖以财为民之心也
卷一 第 51b 页 WYG1254-0028b.png
能举仁民之政使民无失所则尊君亲上事必有终而
国本固矣能尽理财之道使财无散失则聚人得众生
财有道而国用足矣长治久安之道岂有外于是哉臣
学识寡陋不能有所建明但以职居言责不容缄默敢
以一得之愚上渎宸聪如蒙准言乞敕该部看详事理
参酌时宜择其可行者赐之施行则天下幸甚
 
 枫山集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