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220-029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竟山乐录卷一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
竟山者先检讨臣字也先检纣臣曾受乐说于先汀州
司马臣公毅而未著为书逮死口授诸说于先兄仁和
教谕臣万龄而万龄又死顾其死时拊其额曰乐之存
亡岂有数存其间乎则又翘首北向曰闻之圣人生古
乐兴圣人作古乐发今
天子神圣远轶三代当为天地开制作之事古乐沦亡
卷一 第 1b 页 WYG0220-0292d.png
应必有起而肇造之者吾弟在京其能述先臣遗志以
对扬此万一否也臣尝闻其言而憬然于心暨臣请急
归以痹病僵居里门将具忆前言以赞勷此事而依俙
慌惚不能成说然尝梦先教谕臣执大招一篇指示臣
曰二八四上古乐经也汝知之乎臣寤而大惊急取大
招谛视之一八者人声也人声十六(见后条)二八十六声
也四上者笛声也笛色谱曰四上尺工六为宫商角徵
卷一 第 2a 页 WYG0220-0293a.png
羽四上宫与商也其前章曰赵箫倡只是也(大招曰讴和扬阿赵)
(箫倡只言和阳阿之歌当以箫为倡凡弦匏钟磬皆从箫倡之故又曰定空桑只言自此可定弦也犹今鼓筝)
(瑟者必先吹笛以奠其声是也其曰二八接舞者言人声十六可继舞而歌也四上竞气极声变只者言宫声)
(由商而争上至极而变则四清声生焉盖五声之上又加四声为九声即变声也旧乐书曰笛色谱共十字载)
(籍无可考然必有所自来惟楚词大招有二八四上字注四上未详实则四上即笛色谱中四与上也但其注)
(四上指宫与角与此不同)恍然悟乐以声为主乐之声以人声为主
声以调为准声之调以宫调为准而皆于笛乎推之盖
八音革木皆主节乐无与五声金石司五声而编钟编
磬专一难转弦以一丝典一声则犹之金与石也惟竹
卷一 第 2b 页 WYG0220-0293b.png
兼匏土以篪箫管笛而兼埙簧于其间其于五声之留
转递代环至不竭了无捍格且行所无事必无弇庳博
狭燥湿缓急得以参互其短长而神明变化足为乐准
故黄帝制乐断自伐竹而舜乐之妙称为箫韶窃尝入
太常观古宫悬亲见
世祖章皇帝改造埙篪二乐器辟古之谬而
皇上重修乐章辨定考搏似独于管笙之间别有指授
卷一 第 3a 页 WYG0220-0293c.png

圣人既出实能抉其微而剔其奥而世鲜识声终无词
官太常可与语伦夔而敕闻在者因述先臣之所言而
错杂以记之仍署之曰竟山乐录以为此岂末臣所能
言焉
先臣尝曰乐未尝亡也乐者人声也天下几有人声而
亡之之理自汉后论乐不解求之声而纷纶错出人各
为说而乐遂以亡如乐之有五声亦言其声有五耳其
名曰宫曰商亦就其声之不同而强名之作表识耳自
卷一 第 3b 页 WYG0220-0293d.png
说者推原元本妄求繇历溷元太乙必溯其声之所自
名之所创而至于何声为宫何调为商仍不之解至有
分配五行旁参五事间合五情五气五时五土五位五
色神奇窈眇聆其说非不卓然可听而究之与声律之
事绝不相关此何为也故徐仲山曰吾遍观乐书而深
恨乐亡之有由也乐书逾备则乐逾不明初求五声惊
为五声所始如是奥谧而究竟观之仍不识五声何在
卷一 第 4a 页 WYG0220-0294a.png
继寻六律叹为六律所极又如是变化而究竟推之仍
不审六律何等则然后掩卷而慨废书而沈吟束其篇
帙使高阁而重有恨于前此之为说者也则意者乐之
亡即亡于为说者乎故凡为乐书者多画一元两仪三
才五行十二辰六十四卦三百六十五度之图斐然成
文而又畅为之说以引證诸黄钟太簇阴阳生死上下
顺逆增减以及时气卦位历数之学凿凿配合者则其
书必可废何者使观其书而乐由以明五声由以著六
律十二律皆由之而晓然以晰则传之可也乃毕力求
卷一 第 4b 页 WYG0220-0294b.png
之穷竟篇帙而按之声而声茫然按之律而律茫然则
虽欲不废而何待已故未求声而求器未求器而求数
未求数而先求之度量衡之铢两丝黍百千万亿之璅
璅是皆亡乐之具尝与杨卧论乐杨卧曰曾延一工归
除者踊跃操算剖判尘眇以为能事及算竟而乐殊不
然于是呼工师截竹把绳弹絙摹揣雕琢以受声且牵
合古尺考覈旧琯备尽心想耳目之巧裁设管器甚以
卷一 第 5a 页 WYG0220-0294c.png
为得计及裁竟而乐又不然然后知迁固以后京房郑
玄张华荀勖范镇房庶王朴李照陈旸以及近代之韩
尚书郑恭王杨主事辈凡言铸钟均弦造器算数皆欺
人之学不足道也即扬主事自谓能造器可兴古乐然
就其说必不能何者其所言者皆韩尚书习说也尚书
为主事师且在世宗朝盛言乐事然乐究不明他可知

(诸经言声)诸经论乐但有声而无数以其但言声律并未言
生娶损益及管籥尺度也孟子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
卷一 第 5b 页 WYG0220-0294d.png
音六律五音皆乐之声故周礼春官大师掌六律六同
以合阴阳之声阳声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
声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皆文之以五声宫商
角徵羽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虞书曰我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又曰诗言志歌永言声
依永律和声声即五声律即十二律与周礼同
(诸书言数)管子言五音之数即史记律书所本然不及十二
卷一 第 6a 页 WYG0220-0295a.png
律而律书并及之律书者历书也迁本太史令系作历
之官作历者必及律徒以午通于声辰通于律往往参
互言之然要是历律与乐律不同故既作律书复作乐
书以别之而汉书分乐律二志直名律志为律历(即历)
可验也蔡元定误认律字乃以律历为律吕且遍援刘
歆备数之学以为和声审度权衡皆算数之实乌知歆
本羲和典领数学正职历官耶
前后汉俱有律历志俱言历数而蔡元定窃志中黄钟
之实与林钟之实诸语即以算数名书开手即曰黄钟
卷一 第 6b 页 WYG0220-0295b.png
之实究之算数不明明亦无用原其受误纯以律历五
音相生之数为之根柢而以司马迁十二律数与范蔚
宗所载京房六十律数两大算法合作一书其为谬可
不再计决耳
先教谕谓算乐起于律书并前后律历志三书而算管
则律书与前志不同(史以九为数前以十为数)算五音相生之数与
十二律相生之数则律书自不同(如五音相生以林钟五十四为徵而十二)
卷一 第 7a 页 WYG0220-0295c.png
(律相生又以林钟五寸四分为角类)究之以五数七数乘十二数则后志
与律书前志总不同(如以五声乘十二律祇得六十律以五声二变合七声乘十二律当)
(得八十四律类)
三古鲜言算数西京以后其专言算数者两人一司马
迁一京房也先臣尝言汉代定乐尽在武帝之世其时
备箫管之数者乐府令夏侯宽也造乐章者司马相如
公孙弘也造新声者李延年也独司马迁者以太史令
而职算律之法向使其说有效则西汉之乐当及三古
不惟超晋唐而上之亦何难直臻咸濩为古乐复兴之
卷一 第 7b 页 WYG0220-0295d.png
候而乃西京言乐殊失古法后世淹淹略无祖述其故
何也以为汉武用迁而迁之所用不过如此则固无可
用者也以为不用迁而迁之立说即在当时已不能实
见其可行况后世也若京房六十律之数则正当汉元
知音好乐之时且已识房名特遣太子太傅韦玄成及
谏议大夫章杂试问房而房之所对见后汉志者其术
但可施行于史官候郊之用而于声音多不解遂罢则
卷一 第 8a 页 WYG0220-0296a.png
是面试之而不效者矣其后元和元年待诏候钟律殷
彤上言官无晓六十律以准调者惟故待诏严崇具以
准法教子男宣遂补学官主调乐器而太史丞弘试十
二律不惟不中且不知何律至熹平六年东观间典律
者太子舍人张光等皆不能晓即归阅旧藏得其器形
制如房书亦不能定则其无用更为可知而元定以此
为指归此何说也且元定所据惟刘歆条奏一篇所谓
一曰备数二曰和声三曰审度四曰嘉量五曰权衡者
其说本以为备数既得可以为律度量衡四者之用原
卷一 第 8b 页 WYG0220-0296b.png
非为数能立律志文所载彰彰也况志文明云王莽秉
政欲耀文誉徵天下知钟律之士而使羲和刘歆典领
条奏故志又云删其伪辞是志明明斥其辞为伪而元
定且从而据之本之不明徒矜算术使徵租胥吏得以
傲其所不知不亦羞乎
(声律)乐只五声加四清声为九声加二变声为七声合七
声四清声一变清声为十二声故五声十二律而声尽
卷一 第 9a 页 WYG0220-0296c.png
矣若六十律则人声无此数曲调无此数器色无此数
此妄人所为而祖其说者又推而至百四十律二百十
六律三百律三百六十律一千八律夫推至万律亦又
何难而世无此声当奈之何
(五声)或问先臣曰五声者何宫商角徵羽也宫商角徵羽
者何一二三四五也据天地生数则羽一(天一生水)徵二(地二)
(生火)角三(天三生木)商四(地四生金)宫五(天五生土)曰羽徵角商宫据五
声自生之数则宫一(最下)商二(次下)角三(半下半高)徵四(次高)羽五
(最高)曰宫商角徵羽然而宫声中声也其声虽最下而常
卷一 第 9b 页 WYG0220-0296d.png
居高下之中此于五行相生之数所云木火土金水四
时相生之序所云春夏中秋冬者每以宫声居中而以
商角徵羽为环生之数则商角在宫上徵羽在宫下即
至下者而至高生焉环宫所谓以下作高以高作下箫
笛色所谓以宫四居中而上尺在上工六在下者正宫
调谱云四一上二尺三工四六五为五声是也盖五声
兼高下清浊为言而实则有高下而无清浊其声本五
卷一 第 10a 页 WYG0220-0297a.png
层竖列由下而高若清浊则一层之中皆兼之如宫本
下浊商本次浊然有宫清商清与浊声并出如宫字是
宫声中浊音宗字是宫声中清音可验也
(五声不宜阙商徵调)五声无阙每一矢歌而五声具焉其曰宫调
曲者谓自一至五之一调也曰商调曲者谓自二至一
之一调也周礼大司乐所载凡祀天神地祗四望山川
祖妣其于六乐皆无商声先儒谓非无商声无商调也
不知无商调亦非是还宫之法变宫以后即当继以商
调焉能阙之周礼所定不主还宫而第就各宫自为用
卷一 第 10b 页 WYG0220-0297b.png
则阙一阙二悉听之耳隋唐后不晓其义凡乐各阙徵
调以仿周礼阙商之例此竖儒最可笑处而熹事小说
家复造言隋时万宝常善听乐声炀帝江都之幸叹曰
宫声不复返矣后果验此皆不识声而妄为晓事以诬
乐者儒者采入正史而不之察毋论万生庸工但晓京
氏六十律而不知用者即以宫声言之谓宫乱则荒其
声近荒散则有之谓为不返则宫声未亡何能一往不
卷一 第 11a 页 WYG0220-0297c.png
返也
 五声图
(第三声)(第二声)(第一声)(第五声)(第四声)

(九声四清声)声祗有五而歌曲者每一调之中其声必不止
于五而于是清声生焉如歌者五声既周欲再上一声
则第六声也又再上一声则第七声也第六第七则何
以但止于五曰第六声即第一声也第七声即第二声
也声有高下而五声既周则虽设层次而声之高下正
同谓之清声此即师旷所谓清徵清角杜预所谓四清
卷一 第 11b 页 WYG0220-0297d.png
声唐乐所谓十二清声者如第一声为宫声则第六声
为宫清第二声为商声则第七声为商清推而至于第
八第九皆然然而止于第九声无第十声者以羽声无
清凡歌声曲调器色无不止于是而不可上也再上则
出调矣故曲调名九宫不名十宫以是也此即古所称
九歌九则楚词所称九章九辨九叹者此亦自然之成
数不可强也
卷一 第 12a 页 WYG0220-0298a.png
 九声四清图

(三) 商(二) 变宫宫(一) 羽(五) 变徵徵(四)


(八) 清 七    清 六      清(九)

 (笛色谱)(三) 上(二) 乙四(一) 六(五) 凡工(四)

(八) 仩 七    侐 六       仜(九)

(七声二变声)若古乐相传又有七声七声者即国语所云七
律汉书所云七始也大抵五声次第皆相隔均等独宫
商之间与徵羽之间相隔较倍然又非他声可间于是
于倍隔之次仍立宫徵二声以实之其不竟去此二刌
卷一 第 12b 页 WYG0220-0298b.png
者以旋宫之法由渐而移傥移商角于二刌之间则必
用其声故存之所谓五声为声用七声为调用是也其
名为变声者非周礼再变三变四变五变之变(此以换调为变)
又非三阳三阴上生下生不及正数为六变之变(三阳律下)
(生三阴律上生不及正数者有六变)又非倍声半声以倍为正以半为变
之变(倍者正律如黄钟九寸变者半律如黄钟之变为四寸半)不过以二律与五声
不谐故曰变耳如箫笛色每七穴祇用五穴不过五声
卷一 第 13a 页 WYG0220-0298c.png
而二穴尝閟而不用如宫调以四为宫则乙凡不用可
验旧列变宫在宫右为宫前一位变徵在徵右为徵前
一位此与隔八相生旋相为宫之法俱不合今正之
(二变沿误)二变者变宫变徵也旧以应钟为变宫蕤宾为变
徵则三代典籍从无明文惟淮南子有姑洗生应钟比
于正音故为和应钟生蕤宾不比于正音故为缪二语
(应钟变宫在南吕羽之后不杂五声正音中故和蕤宾变徵杂入正音角羽之间故缪)而范蔚宗
后汉志中则亦载入之此沿误之所由始而世从未之
考正也按其说则以宫生徵徵生商商生羽羽生角五
卷一 第 13b 页 WYG0220-0298d.png
声相生之次已穷则须仍从宫始而以徵继之但五声
既周则此宫徵嫌于重复故以此当二变之名不知五
声既穷则仍生五声所谓还相为宫者未尝重复且重
复非变也若谓蕤宾不能下生大吕于此有变(大吕为丑位列)
(在前为上蕤宾为午位列在后为下故蕤宾生大吕不能下生为变)则变从大吕起不从
应钟蕤宾起也若谓姑洗生应钟时于三分损一之数
尚馀一分为变(姑洗六十有四三分损一每分各得二十有一尚馀一分故五声之正至此而)
卷一 第 14a 页 WYG0220-0299a.png
(穷谓之变)则损益之法推算不穷既馀一分则将此所馀一
分又三分而损其一未为变也(即将所馀一分析而为九损其三分之一乃得)
(四十二分馀九分分之六)若谓黄钟宫与太簇商太簇商与姑洗角
各隔一宫林钟徵与南吕羽亦隔一宫惟姑洗角与林
钟徵隔二宫南吕羽与黄钟宫亦隔二宫故为变(谓黄钟太)
(簇姑洗林钟南吕相去各一律则音节和姑洗与林钟南吕与黄钟相去隔二律则音节变今蕤宾应钟适居)
(二律之间为二变)则角徵之间当先从角羽宫之间当先从羽
宜曰变角变羽不宜曰变宫变徵也盖有正始有变岂
有正未及而先有变者况黄钟至中吕为上六辰(自黄钟子)
卷一 第 14b 页 WYG0220-0299b.png
(至中吕已止)蕤宾至应钟为下六辰(自蕤宾午至应钟亥止)上下相生
则每于上下相界之次多隔一宫(中吕蕤宾在己午相交之际应钟黄钟在)
(亥子相交之际皆阴阳相嬗处各隔一宫)此亦天地自然之数非有强者然
而不碍者以声不随数转也惟史记配法硬以姑洗配
角林钟配徵南吕配羽则五声相周次第有碍(与还宫相生二)
(法不合)若以姑洗为徵蕤宾为羽则自无此病(此是相生正数)
史记律书又自以姑洗为羽南吕为徵林钟为角则其
卷一 第 15a 页 WYG0220-0299c.png
自相矛盾全然不执可知矣假若以应钟为变徵则七
声已毕自大吕起当必又以宫徵商羽角为度而自大
吕至中吕自中吕至黄钟皆隔一宫则岂有同是五声
相旋而一有变一无变之理(以十二律配七声则所馀五律止五声矣五声无二)
(变矣)同是五声增为七律而五声可再七律不可再之理
(五声加二变是增为七律也然自大吕起祗馀五律则再周祗有五律无七律矣)且凡事须有
实落声音之道既已虚眇难明故千古昧昧则必先将
声之所次考验实落庶可言乐今于宫前徵前有何变
声试于人声考之有是否于箫笛色按之有是否于琴
卷一 第 15b 页 WYG0220-0299d.png
瑟钟石历历推求之有是否且必实考其变声端在何
处于人声于曲调于器色皆齐一均等无所差误然后
可也不然是妄也故其妄有五无着落一也次第乱二
也可一不可再三也十二律不得周全四也无旋宫之
法五也
(二变隔二律之误)或问律吕新书以隔二律为二变之说先教
谕曰此是妄语十二律阴阳相间阴从阴阳从阳皆隔
卷一 第 16a 页 WYG0220-0300a.png
一律故黄钟与太簇则中隔一阴律林钟与南吕则中
隔一阳律至阳又从阴阴又从阳则皆隔二律故以姑
洗从林钟则中隔阴阳二律以南吕从黄钟则中隔阳
阴二律此皆一定之数无正变者今以黄钟太簇祇隔
一律谓之正姑洗林钟相隔二律谓之变则自黄钟至
应钟以为阴从阴阳从阳则皆隔一律以为阴阳相从
则皆隔二律以为正则皆正以为变则皆变矣或曰不
然黄钟至太簇林钟至南吕则皆值五声之名若姑洗
至蕤宾南吕至应钟则蕤宾应钟并于宫角无所名也
卷一 第 16b 页 WYG0220-0300b.png
无所名则不得不以变目之则又非是夫蕤宾应钟亦
不幸而遇算律者祇以五声配十二律耳考相生之法
则五声之外各有所配未见蕤宾应钟便无名也且五
声所配祇得五律即加二变亦祇七律其馀五律尚閒
也先王造律特设十二名而悬此五律将安所用即旧
时算律者亦何以耐之而不之计此真不可解者
 七律二变声图
卷一 第 17a 页 WYG0220-0300c.png
      变徵(第六声)(第七声)

(第五声)       第一 

           宫

角 第四      (声声)

      商(第三声)变宫(第二声)
(十二律)十二律者以五声加二变为七律又加四清声为
十一律又加一变清为十二律五声四清共九声谓之
声七律一变清共八声谓之调
(六律)十二律即六律以阴阳各六也阳律黄钟太簇姑洗
卷一 第 17b 页 WYG0220-0300d.png
蕤宾夷则无射此在诸书尽同者若阴律则国语为大
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而周礼又作大吕应钟南
吕林钟仲吕夹钟汉书又作林钟南吕应钟大吕夹钟
仲吕各不同又周礼以夹钟为圜钟林钟为函钟中吕
为小吕要是无所表识故立诸名无关系者又阴律国
语曰间周礼曰同汉书曰吕
(五声配十二律)十二律配五声古无明文惟吕览有上下相生
之法管子有三分益去之数然于十二律未尝明分何
卷一 第 18a 页 WYG0220-0301a.png
律为宫何律为商其历作配合自史记始但史记又自
相矛盾不可为训按史律书初以九九八十一为宫则
黄钟也(配五音自此始)五十四以为徵则林钟也七十二以为
商则太簇也四十八以为羽则南吕也六十四以为角
则姑洗也随又云黄钟长八寸十(旧误作七)分一宫八寸十
分一者正九九八十一也此黄钟之数与宫数相合者
也至于大吕长七寸五分三分一无五声所属之名太
簇长七寸十(旧误作七)分二角所云七寸十分二者太簇八
寸八九七十二也然而初为商此为角何也夹钟长六
卷一 第 18b 页 WYG0220-0301b.png
寸一分三分一又无五声名姑洗长六寸十(旧误作七)分四
羽所云六寸十分四者姑洗长七寸一分七九六十三
加一为四正姑洗数也而初为角此为羽何也若夫仲
吕长五寸九分三分二徵则前以林钟为徵矣此又以
仲吕为徵蕤宾长五寸六分三分一无名林钟长五寸
(旧误为七)分四角所云五寸十分四者林钟六寸六九五
十四正林钟数也林钟为徵此为角何也夷则长五寸
卷一 第 19a 页 WYG0220-0301c.png
四分三分二商初以太簇为商矣此又以夷则为商南
吕长四寸十(旧误为七)分八徵所云四寸十分八者南吕长
五寸三分五九四十五又加三分正四十八南吕数也
初为羽此为徵何也无射长四寸四分三又无名若应
钟长四寸二分三分二羽则初以南吕为羽矣此又以
应钟为羽然则历书所谓太簇商姑洗角林钟徵南吕
羽者皆并非定辞而举世奉之以为不易之数牢不可
破真悖诞之甚者也至其又云上九商八羽七角六宫
五徵九夫既以宫为九寸而又以上为九以宫为五此
卷一 第 19b 页 WYG0220-0301d.png
或有误至于商八则仍用太簇八寸不用夷则羽七则
又用姑洗七寸不用南吕角六则又用林钟六寸不用
姑洗展转紏繣都不可解
 十二律图

蕤宾中吕姑洗夹钟太簇大吕黄钟

     羽变徵 徵 角 商变宫(宫七)六 五 四 三 二 一 
       应钟无射南吕夷则林钟
卷一 第 20a 页 WYG0220-0302a.png
         清 清 清 清(清十二十一)十 九 八 
(十二律配七律)十二律配七律自吕览始然所配恰合此周末
言乐犹较胜于西京者也其以七调列上层谓之上以
五调列下层谓之下上为正调下为清调上之生下下
之生上与三分损益隔八相生之数俱甚相符三代之
乐迄今犹可捉摩者藉此而已间尝究推之以黄钟大
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七律列上层者正七调也
一黄钟为宫二大吕为变宫三太簇为商四夹钟为角
五姑洗为徵六中吕为变徵七蕤宾为羽为七调其馀
卷一 第 20b 页 WYG0220-0302b.png
五声列下层不立调为七调之清声一林钟为宫清(列黄)
(钟宫下)二夷则为变宫清(列大吕变宫下)三南吕为商清(列太簇商下)
四无射为角清(列夹钟角下)五应钟为徵清(列姑洗徵下)共五清
而中吕变徵与蕤宾羽皆高而无清而十二律终焉以
此相生则上生下皆隔八而生清下生上皆隔八而生
正无所参变以此旋宫则自黄钟至蕤宾自大吕至林
钟凡七周而仍返之黄钟之始无少间断此真三古相
卷一 第 21a 页 WYG0220-0302c.png
传之遗法而西京以还徒知史迁京房二学而不明吕
览宜其戾也
 十二律上下相生图

黄钟 宫(隔八下) 生林钟   林钟 宫(隔八上清)生太簇 


大吕 变(隔八下宫)生夷则   夷则(变宫隔八上清)生夹钟 


太簇 商(隔八下) 生南吕   南吕 商(隔八上清)生姑洗 


夹钟 角(隔八下) 生无射   无射 角(隔八上清)生中吕 


姑洗 徵(隔八下) 生应钟   应钟 徵(隔八上清)生蕤宾 

卷一 第 21b 页 WYG0220-0302d.png
中吕 变(隔八无徵)下生 


蕤宾 羽(隔八无) 下生 

(隔八隔六)或问先臣曰隔八者何也曰隔八者所以周七声
也七声周则得八矣曰何以不周五声曰左则周七声
右则周五声(此左右以环图言之若如前图则顺为左逆为右)今以相生考之
左数则隔八右数则隔六(谓从黄钟起逆数至林钟刚得六位)隔六者周
五声也
(隔八不宜生六十律)隔八相生除七得八正以有二变在中故以
卷一 第 22a 页 WYG0220-0303a.png
七为度所谓七律也京房以隔八相生造六十律从无
二变则何不隔六相生乎以五乘十二则为六十以七
乘十二则为八十四隋唐间有以七律周十二宫为八
十四调此稍知六十律之谬而更为之者特调数无是
多耳若京房之法则于从来设七律十二律之本意并
隔八相生之本法一概荡尽而作律吕新书者必禀之
为程宪可叹也已
 竟山乐录卷一
卷一 第 22b 页 WYG0220-0303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