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五 第 1a 页 WYG0716-075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八十五 明 湛若水 撰
漕运
汉文帝时贾谊上疏曰天子都长安而以淮南东道为
奉地镪道数千不轻致输郡或乃越诸侯而遂调均发
徵至无状也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输将繇
使远者不在五百里而至公侯地百里中之而为都输
将繇使远者不在五十里而至输者不苦其繇繇者不
格物通卷八十五 明 湛若水 撰
漕运
汉文帝时贾谊上疏曰天子都长安而以淮南东道为
奉地镪道数千不轻致输郡或乃越诸侯而遂调均发
徵至无状也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输将繇
使远者不在五百里而至公侯地百里中之而为都输
将繇使远者不在五十里而至输者不苦其繇繇者不
卷八十五 第 1b 页 WYG0716-0757b.png
伤其费故远人安及秦不能分人寸地欲自有之输将
起海上而来一钱之赋数十钱之费不轻而致也上之
所得甚少人之所苦甚多也
臣若水通曰此汉贾谊上文帝之疏也长安即关中
也夫关中汉之所都也汉都关中则固资淮南以为
奉地矣然自淮至关中数千里甚远地之输将类皆
费数十钱始能致一钱之赋其间或有越诸侯之境
而调均发徵者是以所费者多而所致者少至无谓
起海上而来一钱之赋数十钱之费不轻而致也上之
所得甚少人之所苦甚多也
臣若水通曰此汉贾谊上文帝之疏也长安即关中
也夫关中汉之所都也汉都关中则固资淮南以为
奉地矣然自淮至关中数千里甚远地之输将类皆
费数十钱始能致一钱之赋其间或有越诸侯之境
而调均发徵者是以所费者多而所致者少至无谓
卷八十五 第 2a 页 WYG0716-0758a.png
也夫古天子诸侯地不过千里百里都其中土四面
输将其道里天子止五百里诸侯止五十里尔至秦
并天下都关中去海有数千里之远其输将由边海
而至都又数十钱之费乃致一钱矣然则人君不可
不以节财用为先务也臣故揭之以为后世规焉
汉武帝元光六年春大司农郑当时言穿渭为渠下至
河漕关东粟径易又可以溉渠下民田万馀顷春诏发
卒数万人穿渠如当时策三岁而通人以为便
输将其道里天子止五百里诸侯止五十里尔至秦
并天下都关中去海有数千里之远其输将由边海
而至都又数十钱之费乃致一钱矣然则人君不可
不以节财用为先务也臣故揭之以为后世规焉
汉武帝元光六年春大司农郑当时言穿渭为渠下至
河漕关东粟径易又可以溉渠下民田万馀顷春诏发
卒数万人穿渠如当时策三岁而通人以为便
卷八十五 第 2b 页 WYG0716-0758b.png
臣若水通曰郑当时穿渠之利有二焉一则可以通
漕粟一则可以利溉田暂劳而永逸论者至今称之
盖由当时讲求水利毋邀近功无惜小费毅然任之
而不疑然非武帝之明决未必不沮之于群议废之
于虑始也然则启之者当时之功用之者武帝之明
是宜并书之
汉明帝永平十三年夏汴渠成河汴分流复其旧迹
臣若水通曰军国之储屯种为上漕运次之飞挽为
漕粟一则可以利溉田暂劳而永逸论者至今称之
盖由当时讲求水利毋邀近功无惜小费毅然任之
而不疑然非武帝之明决未必不沮之于群议废之
于虑始也然则启之者当时之功用之者武帝之明
是宜并书之
汉明帝永平十三年夏汴渠成河汴分流复其旧迹
臣若水通曰军国之储屯种为上漕运次之飞挽为
卷八十五 第 3a 页 WYG0716-0758c.png
下海运则不得已而用之也盖费力渐多则渐为下
策尔史称明帝时河汴决坏久而不修至是遣王景
发卒修汴渠堤十馀里堤既成则河东北入海而汴
东南入泗兖豫之民得以安居而运道通矣明帝之
为国计也不亦善哉
汉后主建兴十二年二月丞相诸葛亮劝农讲武作木
牛流马运米集斜谷口治斜谷邸阁息兵休士三年而
后用之
策尔史称明帝时河汴决坏久而不修至是遣王景
发卒修汴渠堤十馀里堤既成则河东北入海而汴
东南入泗兖豫之民得以安居而运道通矣明帝之
为国计也不亦善哉
汉后主建兴十二年二月丞相诸葛亮劝农讲武作木
牛流马运米集斜谷口治斜谷邸阁息兵休士三年而
后用之
卷八十五 第 3b 页 WYG0716-0758d.png
臣若水通曰蜀地出褒斜不通舟楫转运甚艰故亮
为木牛流马之法今其制不可考而蜀道崎岖飞挽
咸集要非寻常智谋所可办者非振古之奇才其孰
能神其术如是哉
晋惠帝永宁元年四月成都王颖表称大司马前在阳
翟与贼相持既久百姓困敝乞运河北邸阁米十五万
斛以振阳翟饥民
臣若水通曰国之储积为军国计也颖表运河北邸
为木牛流马之法今其制不可考而蜀道崎岖飞挽
咸集要非寻常智谋所可办者非振古之奇才其孰
能神其术如是哉
晋惠帝永宁元年四月成都王颖表称大司马前在阳
翟与贼相持既久百姓困敝乞运河北邸阁米十五万
斛以振阳翟饥民
臣若水通曰国之储积为军国计也颖表运河北邸
卷八十五 第 4a 页 WYG0716-0759a.png
阁之粟十五万以振阳翟饥民者何哉盖军国之所
以存亡胜败以其有民也故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
为轻而况军国之需乎颖之计可谓有深长之虑矣
后之人君为琼林大盈之积或乃多聚内帑以为私
财而不恤民饥者亦何心哉
晋惠帝永兴元年正月罗尚遣别驾李兴诣镇南将军
刘弘求粮弘纲纪以运道阻远且荆州自空乏欲以零
陵米五千斛与尚弘曰天下一家彼此无异吾今给之
以存亡胜败以其有民也故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
为轻而况军国之需乎颖之计可谓有深长之虑矣
后之人君为琼林大盈之积或乃多聚内帑以为私
财而不恤民饥者亦何心哉
晋惠帝永兴元年正月罗尚遣别驾李兴诣镇南将军
刘弘求粮弘纲纪以运道阻远且荆州自空乏欲以零
陵米五千斛与尚弘曰天下一家彼此无异吾今给之
卷八十五 第 4b 页 WYG0716-0759b.png
则无西顾之忧矣遂以三万斛给之又遣治中何松领
兵屯巴东为尚后继时流民在荆州者十馀万户羁旅
贫乏多为盗贼弘大给其田及种粮
臣若水通曰纲纪弘之幕官也夫天下如人之一身
四肢百骸气相通贯则为康强否则病且死矣世之
为人臣者多以分职自私不相应如痿痹之人血气
不贯其不误人国家者鲜矣荆州巴涪相为唇齿巴
涪军乏固荆州之忧也刘弘不以分职自私慷慨许
兵屯巴东为尚后继时流民在荆州者十馀万户羁旅
贫乏多为盗贼弘大给其田及种粮
臣若水通曰纲纪弘之幕官也夫天下如人之一身
四肢百骸气相通贯则为康强否则病且死矣世之
为人臣者多以分职自私不相应如痿痹之人血气
不贯其不误人国家者鲜矣荆州巴涪相为唇齿巴
涪军乏固荆州之忧也刘弘不以分职自私慷慨许
卷八十五 第 5a 页 WYG0716-0759c.png
尚以漕米三万可谓公以存心忠于所事矣噫贤矣
哉
唐都关中岁漕东南之粟高祖太宗之时用物有节而
易赡水陆漕运不过二十万石
臣若水通曰李唐创业之初漕运不若继世之多而
主国计者未尝以财屈告何也用之有节也是故天
之生财有限人之运力有穷不可不节也使用之无
节焉则虽罄民之赀竭民之膏而其用亦有所不足
哉
唐都关中岁漕东南之粟高祖太宗之时用物有节而
易赡水陆漕运不过二十万石
臣若水通曰李唐创业之初漕运不若继世之多而
主国计者未尝以财屈告何也用之有节也是故天
之生财有限人之运力有穷不可不节也使用之无
节焉则虽罄民之赀竭民之膏而其用亦有所不足
卷八十五 第 5b 页 WYG0716-0759d.png
矣故运事无善节用其善为人君者可不究心哉
唐太宗贞观十八年上将征高丽敕阎立德等诣洪饶
江三州造船四百艘以载军粮以韦挺为馈运使又命
萧锐运河南诸州粮入海
臣若水通曰太宗亲征远夷预为足食之计命官造
船置使督运可谓轻民命而暴民财矣夫以中国之
命之财而事帝王所不治之远夷譬犹竭心腹气血
而以益于指爪皮毛不可得也其不亡亦幸矣臣特
唐太宗贞观十八年上将征高丽敕阎立德等诣洪饶
江三州造船四百艘以载军粮以韦挺为馈运使又命
萧锐运河南诸州粮入海
臣若水通曰太宗亲征远夷预为足食之计命官造
船置使督运可谓轻民命而暴民财矣夫以中国之
命之财而事帝王所不治之远夷譬犹竭心腹气血
而以益于指爪皮毛不可得也其不亡亦幸矣臣特
卷八十五 第 6a 页 WYG0716-0760a.png
书以为人君远运虚内事外者之戒焉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关中久雨谷贵上将幸东都裴
耀卿谋之曰臣闻贞观永徽之际岁漕关中一二十万
石足以周赡今若使司农租米悉输东都自东都转漕
以实关中则关中有数年之储而水旱无忧矣且吴人
不习河漕请于河口置仓使吴船输米而去官自雇载
分入河洛或开山路车运而过则无留滞矣上深然其
言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关中久雨谷贵上将幸东都裴
耀卿谋之曰臣闻贞观永徽之际岁漕关中一二十万
石足以周赡今若使司农租米悉输东都自东都转漕
以实关中则关中有数年之储而水旱无忧矣且吴人
不习河漕请于河口置仓使吴船输米而去官自雇载
分入河洛或开山路车运而过则无留滞矣上深然其
言
卷八十五 第 6b 页 WYG0716-0760b.png
臣若水通曰耀卿此谋节级转运不滞于远船不疲
于远辇虽用民力而民不知其劳诚为转运之良法
也开元之盛君子汇进虽转运之司而其建明有如
此者其可嘉也夫
开元二十二年裴耀卿为江淮河南转运使于河口置
输场于输场东置河阴仓西置柏崖仓三门东置集津
仓西置盐仓又令江淮舟运悉输河阴仓更用河舟运
至含嘉仓及太原仓自太原仓入渭输关中凡三岁运
于远辇虽用民力而民不知其劳诚为转运之良法
也开元之盛君子汇进虽转运之司而其建明有如
此者其可嘉也夫
开元二十二年裴耀卿为江淮河南转运使于河口置
输场于输场东置河阴仓西置柏崖仓三门东置集津
仓西置盐仓又令江淮舟运悉输河阴仓更用河舟运
至含嘉仓及太原仓自太原仓入渭输关中凡三岁运
卷八十五 第 7a 页 WYG0716-0760c.png
米七百万斛省僦车钱三十万缗
臣若水通曰耀卿转运之计善矣省僦车钱三十万
而官不告乏凡三四递运而民不告劳其获效多而
所费少自汉以来莫之过也开元天宝间海内富实
而京师之府库益充非斯人之功也哉
天宝元年正月陜州刺史季齐物穿三门运渠
臣若水通曰齐物凿砥柱为门以通漕开其山巅以
为挽路自以为计得矣至于弃石激水舟不得入乃
臣若水通曰耀卿转运之计善矣省僦车钱三十万
而官不告乏凡三四递运而民不告劳其获效多而
所费少自汉以来莫之过也开元天宝间海内富实
而京师之府库益充非斯人之功也哉
天宝元年正月陜州刺史季齐物穿三门运渠
臣若水通曰齐物凿砥柱为门以通漕开其山巅以
为挽路自以为计得矣至于弃石激水舟不得入乃
卷八十五 第 7b 页 WYG0716-0760d.png
候水涨而以人挽之旷日久而用力多非徒无益而
又害之也卒之赂宦官以蔽主其人乌足齿哉臣故
书之以为后戒
天宝二年江淮租庸等使韦坚引浐水抵苑东望春楼
下为潭以聚江淮运船役夫匠通漕渠发人丘垄自江
淮至京城民间萧然愁怨
臣若水通曰坚之计非欲便于国益于民将以饰观
视之美而逢君之欲也玄宗见其连樯数里珍货满
又害之也卒之赂宦官以蔽主其人乌足齿哉臣故
书之以为后戒
天宝二年江淮租庸等使韦坚引浐水抵苑东望春楼
下为潭以聚江淮运船役夫匠通漕渠发人丘垄自江
淮至京城民间萧然愁怨
臣若水通曰坚之计非欲便于国益于民将以饰观
视之美而逢君之欲也玄宗见其连樯数里珍货满
卷八十五 第 8a 页 WYG0716-0761a.png
目则侈然自足矣而复恤其民怨而国危乎天宝去
开元无几而转运之弊如此乘舆播迁岂徒归诸天
哉噫可以为世鉴矣
唐肃宗乾元二年诸军屯戍日久财竭粮尽段秀实独
运刍粟以奉镇西行营相继于道
臣若水通曰兵以食彊也食足则兵足而民信之斯
无往不利矣食尽则兵惫士心必贰其果能信乎秀
实独运刍粮以给行营其知当务之急者欤
开元无几而转运之弊如此乘舆播迁岂徒归诸天
哉噫可以为世鉴矣
唐肃宗乾元二年诸军屯戍日久财竭粮尽段秀实独
运刍粟以奉镇西行营相继于道
臣若水通曰兵以食彊也食足则兵足而民信之斯
无往不利矣食尽则兵惫士心必贰其果能信乎秀
实独运刍粮以给行营其知当务之急者欤
卷八十五 第 8b 页 WYG0716-0761b.png
唐代宗广德二年三月刘晏为转运使以江汴河渭水
力不同各随便宜造运船教漕卒江船达扬州汴船达
河阴河船达渭口渭口达太仓其间缘水置仓转相受
给自是每岁运谷或至百馀万斛无升斗沉覆者
臣若水通曰刘晏转运之法世称理财之善也盖由
躬执筹算自昕逮晦虽休浣不费务其专精于此也
久矣而又取济于盐利宜其事之易办而成其功也
虽然大学曰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
力不同各随便宜造运船教漕卒江船达扬州汴船达
河阴河船达渭口渭口达太仓其间缘水置仓转相受
给自是每岁运谷或至百馀万斛无升斗沉覆者
臣若水通曰刘晏转运之法世称理财之善也盖由
躬执筹算自昕逮晦虽休浣不费务其专精于此也
久矣而又取济于盐利宜其事之易办而成其功也
虽然大学曰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
卷八十五 第 9a 页 WYG0716-0761c.png
义其事不终者也晏亦专利之臣尔未闻以仁义之
利事其君者故曰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
然则晏亦非国家之大利也
唐德宗贞元二年四月关中仓廪竭禁军或自脱巾呼
于道曰拘吾于军而不给粮吾罪人也帝忧之甚会韩
滉运米三万石至陜李泌即奏之帝喜遽谓左右曰米
已至陜吾父子得生矣时禁中不酿命吴坊市取酒为
乐又遣中使谕神策六军军士皆呼万岁时比岁饥馑
利事其君者故曰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
然则晏亦非国家之大利也
唐德宗贞元二年四月关中仓廪竭禁军或自脱巾呼
于道曰拘吾于军而不给粮吾罪人也帝忧之甚会韩
滉运米三万石至陜李泌即奏之帝喜遽谓左右曰米
已至陜吾父子得生矣时禁中不酿命吴坊市取酒为
乐又遣中使谕神策六军军士皆呼万岁时比岁饥馑
卷八十五 第 9b 页 WYG0716-0761d.png
兵民皆瘦黑至是麦始熟市有醉人当时以为嘉瑞人
作饱食死者复五之一数月人肤色乃如故矣
臣若水通曰经曰制节谨度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
也德宗以聚敛为良臣以掊克为长策而不节无度
既已久失人心而肇祸乱矣播迁之馀乃至仓廪匮
竭上下乏食是不守其富矣韩滉运米至陜而帝有
得生之喜军有万岁之呼然则非良运则冤怨生变
即有不得生之祸矣转运之利于国家岂小也哉昔
作饱食死者复五之一数月人肤色乃如故矣
臣若水通曰经曰制节谨度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
也德宗以聚敛为良臣以掊克为长策而不节无度
既已久失人心而肇祸乱矣播迁之馀乃至仓廪匮
竭上下乏食是不守其富矣韩滉运米至陜而帝有
得生之喜军有万岁之呼然则非良运则冤怨生变
即有不得生之祸矣转运之利于国家岂小也哉昔
卷八十五 第 10a 页 WYG0716-0762a.png
者公刘好货诗曰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
戢用光帝之好与公刘同而其效相反者盖天理人
欲之不同情尔人君可不以德宗为戒而以公刘为
法哉
陆贽奏议贽告德宗曰陛下诚能听臣愚计不受沮伤
百日之间收贮总毕转运常行之务既无失于旧规太
仓岁入之储亦不阙其恒数图虑至熟更无所妨谨具
杨𣙜上陈惟陛下留意省察旧制以关中王者所都万
戢用光帝之好与公刘同而其效相反者盖天理人
欲之不同情尔人君可不以德宗为戒而以公刘为
法哉
陆贽奏议贽告德宗曰陛下诚能听臣愚计不受沮伤
百日之间收贮总毕转运常行之务既无失于旧规太
仓岁入之储亦不阙其恒数图虑至熟更无所妨谨具
杨𣙜上陈惟陛下留意省察旧制以关中王者所都万
卷八十五 第 10b 页 WYG0716-0762b.png
方辐辏人殷地狭不足相资加以六师糗粮百官禄廪
邦畿之税给用不充所以控引东方岁运租米冒淮湖
风浪之弊溯河渭湍险之艰所费至多所济盖寡习闻
见而不达时宜者则曰国之大事不计费损故承前有
用一斗钱运一斗米之言虽知劳烦不可废也习近利
而不防远患者则曰每至秋之时但令畿内和籴既易
集事又足劝农何必转输徒耗财赋臣以两家之论互
有短长各申偏执之怀俱昧变通之术其于事理可得
邦畿之税给用不充所以控引东方岁运租米冒淮湖
风浪之弊溯河渭湍险之艰所费至多所济盖寡习闻
见而不达时宜者则曰国之大事不计费损故承前有
用一斗钱运一斗米之言虽知劳烦不可废也习近利
而不防远患者则曰每至秋之时但令畿内和籴既易
集事又足劝农何必转输徒耗财赋臣以两家之论互
有短长各申偏执之怀俱昧变通之术其于事理可得
卷八十五 第 11a 页 WYG0716-0762c.png
粗言夫聚人以财而人命在食将制国用须权重轻食
不足而财有馀则弛于积财而务实仓廪食有馀而财
不足则缓于积食而啬用货泉若国家理安钱谷俱富
烝黎蕃息力役靡弛然后可操羡财益广漕运虽有厚
费适资贫人三者不失其时之所宜则轻重中权而国
用有制矣开元天宝之际承平日久财力阜殷禄食所
颁给用亦广所以不计縻耗励赡军储至使流俗过言
有用一斗钱运一斗米之说然且散有馀而备所乏虽
不足而财有馀则弛于积财而务实仓廪食有馀而财
不足则缓于积食而啬用货泉若国家理安钱谷俱富
烝黎蕃息力役靡弛然后可操羡财益广漕运虽有厚
费适资贫人三者不失其时之所宜则轻重中权而国
用有制矣开元天宝之际承平日久财力阜殷禄食所
颁给用亦广所以不计縻耗励赡军储至使流俗过言
有用一斗钱运一斗米之说然且散有馀而备所乏虽
卷八十五 第 11b 页 WYG0716-0762d.png
费何害焉斯所谓操羡财以广漕运者也贞元之始巨
盗初平太仓无兼月之储关辅遇连年之旱而有司奏
停水运务省脚钱至使郊畿之间烟火殆绝都市之内
馁殍相望斯所谓睹近利而不防远患者也近岁关辅
之地年谷屡登数减百姓税钱许其折纳粟麦公储委
积足给数年田农之家犹困谷贱今夏江淮水潦漂损
田苗比于常时米贵加倍氓庶匮乏流痡颇多关辅以
谷贱伤农宜加价籴谷以劝稼穑江淮以谷贵民困宜
盗初平太仓无兼月之储关辅遇连年之旱而有司奏
停水运务省脚钱至使郊畿之间烟火殆绝都市之内
馁殍相望斯所谓睹近利而不防远患者也近岁关辅
之地年谷屡登数减百姓税钱许其折纳粟麦公储委
积足给数年田农之家犹困谷贱今夏江淮水潦漂损
田苗比于常时米贵加倍氓庶匮乏流痡颇多关辅以
谷贱伤农宜加价籴谷以劝稼穑江淮以谷贵民困宜
卷八十五 第 12a 页 WYG0716-0763a.png
减价粜米以救凶灾今宜籴之处则无钱宜粜之处则
无米而又运彼所乏益此所馀斯所谓习见闻而不达
时宜者也今淮南诸州米每斗当钱一百五十文从淮
南转运至东渭桥每斗船脚又约用钱二百文计运米一
斗总当钱三百五十文其米既糙且陈尤为京邑所贱今
据市司月估每斗只粜得钱三十七文而已耗其九而
存其一馁彼人而伤此农制事若斯可谓失矣顷者每
年从江西湖南浙东浙西淮南等道运米一百一十万
无米而又运彼所乏益此所馀斯所谓习见闻而不达
时宜者也今淮南诸州米每斗当钱一百五十文从淮
南转运至东渭桥每斗船脚又约用钱二百文计运米一
斗总当钱三百五十文其米既糙且陈尤为京邑所贱今
据市司月估每斗只粜得钱三十七文而已耗其九而
存其一馁彼人而伤此农制事若斯可谓失矣顷者每
年从江西湖南浙东浙西淮南等道运米一百一十万
卷八十五 第 12b 页 WYG0716-0763b.png
石送至河阴其中减四十万石留贮河阴仓馀七十万
石送至陜州又减三十万石留贮太原仓唯馀四十万
石送赴渭桥输纳臣详问河阴太原等仓留贮之意盖
因往年虫旱关辅荐饥当崔浩作相之初惩元琇罢运
之失遂请每年转漕米一百万石以赡京师比之中途
力殚岁尽所以节级停减分贮诸仓每至春水初通江
淮所般未到便取此米入运免其停滞舟船江淮新米
至仓还复留纳填数轮环贮运颇亦恊宜不必每岁加
石送至陜州又减三十万石留贮太原仓唯馀四十万
石送赴渭桥输纳臣详问河阴太原等仓留贮之意盖
因往年虫旱关辅荐饥当崔浩作相之初惩元琇罢运
之失遂请每年转漕米一百万石以赡京师比之中途
力殚岁尽所以节级停减分贮诸仓每至春水初通江
淮所般未到便取此米入运免其停滞舟船江淮新米
至仓还复留纳填数轮环贮运颇亦恊宜不必每岁加
卷八十五 第 13a 页 WYG0716-0763c.png
般以增不给之费所司但遵旧例曾不详究源由迩来
七年积数滋广臣近勘河阴太原等仓见米犹有三百
二十馀万石河阴一县所贮尤多仓廪充盈随便露积
旧者未尽新者转加岁月渐深耗损增甚纵绝江淮转
输且运此米入关七八年间计犹未尽况江淮转输船
次不停但恐过多不虑有阙今岁关中之地百谷丰登
京尹及诸县令频以此事为言忧在京米粟大贱请广
和籴以救农人臣今计料所籴多少皆云可至百馀万
七年积数滋广臣近勘河阴太原等仓见米犹有三百
二十馀万石河阴一县所贮尤多仓廪充盈随便露积
旧者未尽新者转加岁月渐深耗损增甚纵绝江淮转
输且运此米入关七八年间计犹未尽况江淮转输船
次不停但恐过多不虑有阙今岁关中之地百谷丰登
京尹及诸县令频以此事为言忧在京米粟大贱请广
和籴以救农人臣今计料所籴多少皆云可至百馀万
卷八十五 第 13b 页 WYG0716-0763d.png
石又令量定所籴估价通计诸县贵贱并雇船车般至
太仓谷价约四十有馀米价七十以下则一年和籴之数
足当转运二年一斗转运之资足以和籴五斗比较即
时利害运务且合悉停臣窃虑运务若停则舟船无用
舟船无用则坏烂莫修傥遇灾凶复须转漕临时鸠集
理必淹迟夫立法裁规久必生弊经略之念始虑贵周
不以积习害机宜不以近利隳永制不贵功于当代不
流患于他时虑远防微是其均济臣今所献庶近于斯
太仓谷价约四十有馀米价七十以下则一年和籴之数
足当转运二年一斗转运之资足以和籴五斗比较即
时利害运务且合悉停臣窃虑运务若停则舟船无用
舟船无用则坏烂莫修傥遇灾凶复须转漕临时鸠集
理必淹迟夫立法裁规久必生弊经略之念始虑贵周
不以积习害机宜不以近利隳永制不贵功于当代不
流患于他时虑远防微是其均济臣今所献庶近于斯
卷八十五 第 14a 页 WYG0716-0764a.png
减所运之数以实边储存转运之务以备时要其于详
审必免贻忧
臣若水通曰陆贽论转运一事变通尽利至为详悉
视此处岁谷之丰歉馀乏以为彼处转运之盈缩多
寡达时宜而不溺于见闻防远患而不狃于近利贽
可谓通达国体者矣后之人君讲运事者宜采择焉
宋定都于汴漕运之法分为四路江南淮南浙东西荆
湖南北六路之粟自淮入汴至京师陜西之粟自三门
审必免贻忧
臣若水通曰陆贽论转运一事变通尽利至为详悉
视此处岁谷之丰歉馀乏以为彼处转运之盈缩多
寡达时宜而不溺于见闻防远患而不狃于近利贽
可谓通达国体者矣后之人君讲运事者宜采择焉
宋定都于汴漕运之法分为四路江南淮南浙东西荆
湖南北六路之粟自淮入汴至京师陜西之粟自三门
卷八十五 第 14b 页 WYG0716-0764b.png
白波转黄河入汴至京师陈蔡之粟自闵河蔡河入汴
至京师京东之粟历曹济及郓入五大渠至京师四河
惟汴最重
臣若水通曰汴梁四冲八达之地也宋建鼎于此故
其运道所至凡四路盖因其势而为之也若汉漕仰
于山东唐漕仰于江淮则异于是矣是故法无古今
便民者为良法也
元史食货志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
至京师京东之粟历曹济及郓入五大渠至京师四河
惟汴最重
臣若水通曰汴梁四冲八达之地也宋建鼎于此故
其运道所至凡四路盖因其势而为之也若汉漕仰
于山东唐漕仰于江淮则异于是矣是故法无古今
便民者为良法也
元史食货志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
卷八十五 第 15a 页 WYG0716-0764c.png
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自伯颜献海运之言
而江南之粮分为春夏二运盖至于京师者岁多至三
百万馀石民无挽输之劳国有储蓄之富岂非一代良
法欤
臣若水通曰虞集云至元十二年既平宋始运江南
粮以河运弗便至元二十九年用伯颜言初通海道
漕运抵直沽以达京城立运粮万户府三以南人朱
清张瑄罗璧为之初岁运四万馀石后累增及三百
而江南之粮分为春夏二运盖至于京师者岁多至三
百万馀石民无挽输之劳国有储蓄之富岂非一代良
法欤
臣若水通曰虞集云至元十二年既平宋始运江南
粮以河运弗便至元二十九年用伯颜言初通海道
漕运抵直沽以达京城立运粮万户府三以南人朱
清张瑄罗璧为之初岁运四万馀石后累增及三百
卷八十五 第 15b 页 WYG0716-0764d.png
馀万石春夏分二运至舟行风迅有时自浙西不旬
日而达于京师内外官府大小吏士至于细民无不
仰给于此臣愚亦以为此一代之良法也夫所谓法
之良者岂直以为足国之用而已乎盖其法有三利
焉夫漕河系于地者也舟挽系于人者也海运系于
天者也系于地者地或得以阻之系于人者人亦得
以玩之系于天者惟能顺天之时地阻人力不得而
与焉是故有顺天之利一也无漕河之阻二也免挽
日而达于京师内外官府大小吏士至于细民无不
仰给于此臣愚亦以为此一代之良法也夫所谓法
之良者岂直以为足国之用而已乎盖其法有三利
焉夫漕河系于地者也舟挽系于人者也海运系于
天者也系于地者地或得以阻之系于人者人亦得
以玩之系于天者惟能顺天之时地阻人力不得而
与焉是故有顺天之利一也无漕河之阻二也免挽
卷八十五 第 16a 页 WYG0716-0765a.png
舟之劳三也此所以为良法也虽然今之漕河疏浚
地利已非元之比矣督运严密人事已非元之比矣
此其万世之经也若夫海运之法费力甚少而致粟
甚多其说亦不可废必不得已而用之其亦权一时
之变乎
程颢曰馈运之术虽自古亦无不烦民不动摇而足者
然于古则有兵车其中载糗粮百人破二十五人然古
者行兵在中国又不远敌若是深入远处则决无省力
地利已非元之比矣督运严密人事已非元之比矣
此其万世之经也若夫海运之法费力甚少而致粟
甚多其说亦不可废必不得已而用之其亦权一时
之变乎
程颢曰馈运之术虽自古亦无不烦民不动摇而足者
然于古则有兵车其中载糗粮百人破二十五人然古
者行兵在中国又不远敌若是深入远处则决无省力
卷八十五 第 16b 页 WYG0716-0765b.png
且如秦运海隅之粟以馈边率三十钟而致一石是二
百倍以来今日师行一兵行一夫馈只可供七日其馀
日必俱乏食也且计之须三夫而助一兵仍须十五日
便回一日不回则一日乏食以此较之无善术故兵也
者古人必不得已而用者知此尔
臣若水通曰程颢谓一夫可馈一兵七日而计三夫
助一兵盖有见乎运饷之难至精密矣是故古者慎
于用兵非独不忍驱无罪之民而置之锋镝之下也
百倍以来今日师行一兵行一夫馈只可供七日其馀
日必俱乏食也且计之须三夫而助一兵仍须十五日
便回一日不回则一日乏食以此较之无善术故兵也
者古人必不得已而用者知此尔
臣若水通曰程颢谓一夫可馈一兵七日而计三夫
助一兵盖有见乎运饷之难至精密矣是故古者慎
于用兵非独不忍驱无罪之民而置之锋镝之下也
卷八十五 第 17a 页 WYG0716-0765c.png
亦以馈运之难耳盖用兵所以利民也至于疲其力
伤其财则是以其所利之者反害之矣故古之用兵
须精而少静而制动盖为省馈饷之费尔
张栻云北边方用兵总财赋者议调西州民转饷张棁
谓有三不可西州赋重于三路不待调夫民力已疲矣
自蜀至利役夫徒手走千里始得负粮而行又千里乃
至西和古人以为千里馈粮士有饥色今且倍矣独奈
何且剑利调夫一人之费为钱八万西州道远费必倍
伤其财则是以其所利之者反害之矣故古之用兵
须精而少静而制动盖为省馈饷之费尔
张栻云北边方用兵总财赋者议调西州民转饷张棁
谓有三不可西州赋重于三路不待调夫民力已疲矣
自蜀至利役夫徒手走千里始得负粮而行又千里乃
至西和古人以为千里馈粮士有饥色今且倍矣独奈
何且剑利调夫一人之费为钱八万西州道远费必倍
卷八十五 第 17b 页 WYG0716-0765d.png
以一夫十六万钱计之直米五十石致六斗之粟利害
又相绝矣卒寝其议
臣若水通曰转饷之役病民以二千里之远而转饷
又病民之至者也张棁三不可之说深见其病可谓
能知时务者矣若以为不达时务而泥于守常者岂
知棁者哉后之为国计者当如棁之深稽其弊然后
可以谓之永图也
列传记杨时陈时政之弊有曰燕云之师宜退守内地
又相绝矣卒寝其议
臣若水通曰转饷之役病民以二千里之远而转饷
又病民之至者也张棁三不可之说深见其病可谓
能知时务者矣若以为不达时务而泥于守常者岂
知棁者哉后之为国计者当如棁之深稽其弊然后
可以谓之永图也
列传记杨时陈时政之弊有曰燕云之师宜退守内地
卷八十五 第 18a 页 WYG0716-0766a.png
以省转输之劳募边民为弓弩手以杀常胜军之势
臣若水通曰转输之事用民力则病民者也地愈远
则为病愈甚宋运江淮以南之米去燕云甚远矣时
言退守以省民劳募边民以为弓弩手可谓知兵食
之至计者矣
杨时上渊圣皇帝书其略曰祖宗设制置发运司盖得
刘晏之遗意朝廷捐数百万缗与为籴本使总六路之
计通融移用以给中都之费六路丰凶更有不常一路
臣若水通曰转输之事用民力则病民者也地愈远
则为病愈甚宋运江淮以南之米去燕云甚远矣时
言退守以省民劳募边民以为弓弩手可谓知兵食
之至计者矣
杨时上渊圣皇帝书其略曰祖宗设制置发运司盖得
刘晏之遗意朝廷捐数百万缗与为籴本使总六路之
计通融移用以给中都之费六路丰凶更有不常一路
卷八十五 第 18b 页 WYG0716-0766b.png
丰稔则增籴以充漕计饥凶去处则罢籴使输折斛钱
而已故上下俱宽而中都不乏最为良法自胡师文以
籴本为羡馀以献而制置发运司拱手无可为者此直
达之议所从起也今复转般而籴本乃取之诸路昔者
诸路每岁一路所得盐课无虑数十万缗自钞法行盐
课悉归𣙜货务诸路一无所得漕计日已不给今又敛
取之非出于漕臣之家亦取诸民而已
臣若水通曰运饷之法莫善于转般莫不善于直达
而已故上下俱宽而中都不乏最为良法自胡师文以
籴本为羡馀以献而制置发运司拱手无可为者此直
达之议所从起也今复转般而籴本乃取之诸路昔者
诸路每岁一路所得盐课无虑数十万缗自钞法行盐
课悉归𣙜货务诸路一无所得漕计日已不给今又敛
取之非出于漕臣之家亦取诸民而已
臣若水通曰运饷之法莫善于转般莫不善于直达
卷八十五 第 19a 页 WYG0716-0766c.png
是时虽复转般之名而直达之实犹在诸路漕米至
真扬楚泗未尝入廒徒为取支文具而已夫盐法与
转般相因以为利也久矣自直达行而盐法随变所
谓相因为利者咸失之矣今复转般之名而无转般
之实岂非徒然哉此杨时之论所以有感于时弊而
为后世变法者之戒矣
国朝洪武二十六年八月上命崇山侯李新往溧水县督视
有司开胭脂河上谕之曰两浙赋税漕运京师岁实浩繁一
真扬楚泗未尝入廒徒为取支文具而已夫盐法与
转般相因以为利也久矣自直达行而盐法随变所
谓相因为利者咸失之矣今复转般之名而无转般
之实岂非徒然哉此杨时之论所以有感于时弊而
为后世变法者之戒矣
国朝洪武二十六年八月上命崇山侯李新往溧水县督视
有司开胭脂河上谕之曰两浙赋税漕运京师岁实浩繁一
卷八十五 第 19b 页 WYG0716-0766d.png
自浙河至丹阳舍舟登陆转输甚劳一自大江溯流而上风
涛之险覆溺者多朕甚悯之今欲自畿甸疏凿河流以通
于浙俾运输者不劳商旅获便故特命尔往督其事尔其
临事虽勤役民勿暴新顿首受命而行暨河成人皆便之
臣若水通曰食者军民之大命而漕运又朝廷之大
命也圣祖命李新往督开胭脂河且谕之以转输之
浩繁与夫输挽覆溺之劳苦遂欲河流大通往来获
便所以利国计而宽民力者至矣然是特运于南都
涛之险覆溺者多朕甚悯之今欲自畿甸疏凿河流以通
于浙俾运输者不劳商旅获便故特命尔往督其事尔其
临事虽勤役民勿暴新顿首受命而行暨河成人皆便之
臣若水通曰食者军民之大命而漕运又朝廷之大
命也圣祖命李新往督开胭脂河且谕之以转输之
浩繁与夫输挽覆溺之劳苦遂欲河流大通往来获
便所以利国计而宽民力者至矣然是特运于南都
卷八十五 第 20a 页 WYG0716-0767a.png
者尔今日都北自扬淮至于会通而达京师其道路
之遥洪闸之险浩繁劳苦又不可胜言者矣圣明宜
体皇祖之心以备国而恤民使其所养者皆有功于
国有益于民之人不徒费可也不然何以苦我有用
之民而养彼无用之人为彼无益之事哉诚使授一
官兴一役费一物必以此为念而痛为之撙节焉国
用其有不给民生其有不安者乎伏惟圣明留意焉
洪武三十年海内运粮七十万石给辽东军饷永乐初
之遥洪闸之险浩繁劳苦又不可胜言者矣圣明宜
体皇祖之心以备国而恤民使其所养者皆有功于
国有益于民之人不徒费可也不然何以苦我有用
之民而养彼无用之人为彼无益之事哉诚使授一
官兴一役费一物必以此为念而痛为之撙节焉国
用其有不给民生其有不安者乎伏惟圣明留意焉
洪武三十年海内运粮七十万石给辽东军饷永乐初
卷八十五 第 20b 页 WYG0716-0767b.png
海运七十万石至北京至十三年会通河通利始罢海
运
臣若水通曰此国朝罢海运之始也夫转运粮米取
以资京师而已今之漕运尽善而尽美也至于海运
一切罢之臣窃以为非所以备意外之虞而示人以
不可穷之计也故漕运以为万世之经海运所以备
一时之变二者并存斯得之矣然欲举海运必属之
近海之藩司庶乎知海港之势而为操舟趋避之方
运
臣若水通曰此国朝罢海运之始也夫转运粮米取
以资京师而已今之漕运尽善而尽美也至于海运
一切罢之臣窃以为非所以备意外之虞而示人以
不可穷之计也故漕运以为万世之经海运所以备
一时之变二者并存斯得之矣然欲举海运必属之
近海之藩司庶乎知海港之势而为操舟趋避之方
卷八十五 第 21a 页 WYG0716-0767c.png
则万全无失可使一费而收百利矣
国朝诸司职掌凡有军马去处所需钱粮等项本部必
先查考某处蓄积有馀某处岁用不给量其水陆路程
地里远近难易计其人夫多寡明白具奏差官于粮多
去处拨运缺粮卫分支用
臣若水通曰转运之法国家大计其在历代行之其
法不同然大要不过随其地之丰歉量其里之远近
难易而权宜之而已矣此不易之法也我朝著为法
国朝诸司职掌凡有军马去处所需钱粮等项本部必
先查考某处蓄积有馀某处岁用不给量其水陆路程
地里远近难易计其人夫多寡明白具奏差官于粮多
去处拨运缺粮卫分支用
臣若水通曰转运之法国家大计其在历代行之其
法不同然大要不过随其地之丰歉量其里之远近
难易而权宜之而已矣此不易之法也我朝著为法
卷八十五 第 21b 页 WYG0716-0767d.png
令提其大纲挈其要领可谓至约而博矣
永乐四年六月广东布政司奏每岁海外番夷入贡方
物水路以舟楫运载惟南雄至南安舟楫不通自今请
用民力接运太宗曰为君务养民今番贡无定期而农
少暇日假令自春至秋番夷入贡不绝皆役民接运岂
不妨其农事自今番夷入贡如值农务之时其方物并
于南雄收贮俟十一月农隙却令运赴南安著为令复
顾侍臣曰民不失其养虽劳之鲜怨民失所养虽休之
永乐四年六月广东布政司奏每岁海外番夷入贡方
物水路以舟楫运载惟南雄至南安舟楫不通自今请
用民力接运太宗曰为君务养民今番贡无定期而农
少暇日假令自春至秋番夷入贡不绝皆役民接运岂
不妨其农事自今番夷入贡如值农务之时其方物并
于南雄收贮俟十一月农隙却令运赴南安著为令复
顾侍臣曰民不失其养虽劳之鲜怨民失所养虽休之
卷八十五 第 22a 页 WYG0716-0768a.png
不德
臣若水通曰古之王者不以边远穷人之力故禹贡
之制止于甸服千里之内犹曰百里赋纳总二百里
纳铚三百里纳秸四百里粟五百里米因其地之远
近为之轻重而于侯绥要荒之外则无赋也晁错曰
人情莫不欲逸三王节其力而不尽盖以为民也观
我太宗之言诚有以合古帝王之意继世而有天下
盍以太宗为法乎
臣若水通曰古之王者不以边远穷人之力故禹贡
之制止于甸服千里之内犹曰百里赋纳总二百里
纳铚三百里纳秸四百里粟五百里米因其地之远
近为之轻重而于侯绥要荒之外则无赋也晁错曰
人情莫不欲逸三王节其力而不尽盖以为民也观
我太宗之言诚有以合古帝王之意继世而有天下
盍以太宗为法乎
卷八十五 第 22b 页 WYG0716-0768b.png
格物通卷八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