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三
卷八十三 第 1a 页 WYG0716-073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八十三    明 湛若水 撰
   屯田下(授间田水利附/)
唐高祖武德六年十月壬戌并州大总管府长史窦静
表请于太原署屯田以省馈运议者以为烦扰不许静
切论不已敇徵静入朝使与裴寂萧瑀封德彝相论难
于上前寂等不能屈乃从静议岁收谷数千斛上善之
命检校并州大总管
卷八十三 第 1b 页 WYG0716-0739d.png
 臣若水通曰馈运之劳孰与坐食之安閒旷之兵孰
 与耕桑之利狃于苟且而病其更张天下国家之事
 无一可为者矣窦静之请屯田其虑远矣裴寂辈习
 于一时之安而欲沮之岂足与谋国者哉唐祖从静
 之议而行之岂特一时之利此万世之利也
唐高宗龙朔二年刘仁轨镇百济修屯田储糗粮训
士卒以图高丽
 臣若水通曰国之大事在戎而戎之大命在食修屯
卷八十三 第 2a 页 WYG0716-0740a.png
 田所以备食而即戎也如从仁轨之言高丽可以不
 图而坐制矣
唐中宗嗣圣十八年十一月以郭元振为凉州都督令
甘州刺史李汉通开置屯田尽水陆之利旧凉州粟麦
斛至数千至是一缣籴数十斛军粮支数十年
 臣若水通曰元振都督凉州率汉通修屯田之政尽
 水陆之利以收富实之效则天之时功显节完如元
 振者几何人哉
卷八十三 第 2b 页 WYG0716-0740b.png
唐玄宗开元五年宋庆礼为营州都督庆礼清勤严肃
开屯田八十馀所数年之间仓廪充实市里寖繁
 臣若水通曰屯田之设有古兵农之遗法且耕且守
 可以免内挽之劳可以严外侮之备农作相励守望
 相助寇敌相保以实待虚以逸待劳安边足用之策
 莫此为善者也庆礼营州之备可以为后世法矣
开元十二年五月制听逃户自首辟所在閒田随宜收
税毋得差科征役租庸一皆蠲免仍以兵部员外郎兼
卷八十三 第 3a 页 WYG0716-0740c.png
侍御史宇文融为劝农使巡行州县与吏民议定赋役
 臣若水通曰閒田而征科则民未获开垦之利而已
 苦督责之患矣玄宗听逃户自首所辟閒田随宜收
 税悉蠲租庸可谓善于治地舒于取利者矣户口之
 蕃宜哉
唐德宗贞元九年五月陆贽上奏谓宜罢诸道将士防
秋之制令本道但供衣粮募戍卒愿留及蕃汉子弟多
开屯田官为收籴寇至则人自为战时至则家自力农
卷八十三 第 3b 页 WYG0716-0740d.png
与夫倏来忽往者岂可同等而论哉
 臣若水通曰先王之时所恃以为万全取胜之计者
 以兵农为一也屯田之制食出于民亦备边之良法
 也陆贽所谓寇至则人自为战时至则家自力农其
 利一何博哉惜乎德宗徒善其言而不能尽用也后
 之有天下者必求其法顺天时因地利酌其宜而行
 之则财无不丰而兵无不足矣
贞元元年陆贽草大赦制曰朕悯念苍生务恤征讨频
卷八十三 第 4a 页 WYG0716-0741a.png
有诏命许其自新其归顺百姓仍委节度观察使刺史
给空閒地任便安居优复终身务令全济待事平已后
听归本贯
又曰诸道有解退官建州府长吏切务安存仍量以空
閒田地给付免其差役任自营生
 臣若水通曰帝王以好生为德法天因地以尽利者
 也是故閒地授于归顺之民而民乐其生閒田授于
 解退之官而官遂其性土膏无遗弃之利生人无丧
卷八十三 第 4b 页 WYG0716-0741b.png
 贫之叹王者之政也呜呼世称贽为王佐之才其近
 是耶
韩愈送水陆运使韩重华归所治序曰六年冬振武军
吏走驿马诣阙告饥公卿廷议以转运使不得其人宜
选才干之士往换之吾族子重华适当其任至则出赃
罪吏九百馀人脱其桎梏给耒耜与牛使耕其傍便近
地以偿所负释其粟之在吏者四十万斛不徵吏得去
罪死假种粮齿平人有以自效莫不涕泣感奋相率尽
卷八十三 第 5a 页 WYG0716-0741c.png
力以奉其令而又为之奔走经营相原隰之宜指授方
法故连二岁大熟吏得尽偿其所亡失四十万斛者而
私其赢馀得以苏息军不复饥君曰此未足为天子言
请益募人为十五屯屯置百三十人而种百顷令各就
高为堡东起振武转而西过云州界极于中受降城出
入河山之际六百馀里屯堡相望寇来不能为暴人得
肆耕其中少可以罢漕挽之费朝廷从其议秋果倍收
岁省度支钱千三百万八年诏拜殿中侍御史锡服朱
卷八十三 第 5b 页 WYG0716-0741d.png
银其冬来朝奏曰得益开田四千顷则尽可以给塞下
五城矣田五千顷法当用人七千臣令吏于无事时督
习弓矢为战守备因可以制敌庶几所谓兵农兼事务
一而两得者也大臣方持其议吾以为边军皆不知耕
作开口望哺有司常僦人以车船自他郡往输乘沙逆
河远者数千里人畜死蹄踵交道费不可胜计中国坐
耗而边吏恒苦食不继今君所请田皆故秦汉时郡县
地其课绩又已验白若从其言其利未可遽以一二数
卷八十三 第 6a 页 WYG0716-0742a.png

 臣若水通曰甚矣屯田之为务重而有关于国家之
 大利也今夫二人之斗必须之于力力之足否胜负
 之所由判力之足者食为之也况夫振武之告饥已
 非一人之命非一军之命而一国之命脉所由系也
 重华至则捐逋租释赃罪而使之尽力于农遂收其
 入以偿四十万斛之粟由是而推广之屯愈多而利
 益博使当时公卿不沮尽行其说其为国家之赖可
卷八十三 第 6b 页 WYG0716-0742b.png
 量也哉行之而不弛则唐至今犹存可也
宋太宗淳化四年三月以何承矩为河北屯田制置使
时契丹挠边承矩请于顺安砦西开易河蒲口导水东
注于海东西三百馀里南北五七十里资其陂泽筑堤
贮水为屯田以遏敌骑之奔轶俟期岁间关南诸河悉
壅阗即播为稻田其缘边州军临塘水者止留城守军
士不烦发兵广戍收地利以实边设险固以防塞春夏
课农秋冬习武休息民力以助国经将见彼弱我强彼
卷八十三 第 7a 页 WYG0716-0742c.png
劳我逸此禦边之要策也太宗嘉纳之
 臣若水通曰边陲之所需者兵而已矣兵之所急者
 食而已矣舍屯田以求足食之道舍足食而求足兵
 之策奚可得哉是故屯田有法则兵农合而守战利
 内挽之劳可省而外侮之备可严矣承矩之为屯田
 也兵农兼至而国家大赖其利安边之要策诚无以
 踰于此矣有天下者可不择是人而用之哉
宋仁宗天圣七年三月给契丹流民田契丹饥流民至
卷八十三 第 7b 页 WYG0716-0742d.png
境上帝曰皆吾赤子也诏给以唐邓州閒田仍令所过
给食
 臣若水通曰契丹饥而来以中国之有仁君也及境
 而给田赐食无内外彼此之私所谓既来之则安之
 者矣仁宗曰皆吾赤子则爱民之心又与天地同体
 矣吁其仁矣哉
宋高宗建炎三年七月广州教授林勋上本政书十三
篇言国朝兵农之政大抵因唐末今农贫而多失职兵
卷八十三 第 8a 页 WYG0716-0743a.png
骄而不可用地利多遗财用不足皆本政不修之故宜
仿古井田之制使民一夫占田五十亩其有羡田之家
毋得市田其无田与游惰末作者皆驱之使为𨽻农以
耕田之羡者而杂纽钱谷以为什一之税每十六夫为
一井每井赋二兵马一匹蚕妇之贡绢三尺绵一两非
蚕乡则布六尺麻二两其说甚备书奏诏以为桂州节
度掌书记其后朱熹甚爱其书陈亮亦曰此书考古验
今思虑周密世之为井田之学者无以加矣
卷八十三 第 8b 页 WYG0716-0743b.png
 臣若水通曰古者兵与农一三时务农一时讲武无
 事则耕有事则战皆出于井田之制尔后世则兵与
 农二故有屯田之名夫屯田固不若井田矣然今之
 所谓屯田者抑岂如赵充国诸葛亮之所经营者乎
 林勋痛知此弊欲复古制以井田为言可谓豪杰之
 士矣然井田之行在有君有臣尔高宗之时奸桧当
 国非其器矣惜哉
宋高宗绍兴四年七月岳飞复襄阳等六郡因奏金人
卷八十三 第 9a 页 WYG0716-0743c.png
所爱惟子女金帛志已骄惰刘豫僣伪人心终不忘宋
如以精兵二十万直捣中原恢复故疆诚易为力襄阳
随郢地皆膏腴苟行营田其利甚厚臣候粮足即过江
北𠞰敌时方重深入之举而营田之议自是兴矣
 臣若水通曰岳飞以恢复为己任此大事也而以营
 田厚利为请必候粮足而后动其虑远矣及其用兵
 规置乌珠屡踬至以父呼岂非屯田之利助之也乎
 使其志得行不困于和议之非恢复中原特易易尔
卷八十三 第 9b 页 WYG0716-0743d.png
宋高宗时陈规守德安尝条上营屯田事宜欲仿古屯
田之制合射士民兵分地耕垦军士所屯之田皆相险
隘立堡砦寇至则保聚捍禦无事则乘时田作射士皆
分半以耕屯田民户所营之田水田亩赋粳米一斗陆
田赋麦豆各五升满三年无逋输给为永业流民自归
者以田还之凡屯田事营田司兼行营田事府县官兼
行皆不更置吏诏嘉奖之仍下其法于诸镇
 臣若水通曰营田屯田名虽不同其为足国之道一
卷八十三 第 10a 页 WYG0716-0744a.png
 也规守德安条陈营屯田事其说善矣高宗既嘉奖
 之又下其法于诸镇可不谓从善之君乎
宋儒杨时边事劄子有云闻燕地尚多閒田不若募边
民为弓箭手如陜西例蠲其租赋使习骑射亦足杀常
胜军之势仍立定额无使增置不三五年可渐消矣
 臣若水通曰张阐有言非田之不可耕也无耕田之
 民也此所以地多閒田乎弃地之利失民之天祸莫
 甚焉故募边民以耕之而因之以习骑射开衣食之
卷八十三 第 10b 页 WYG0716-0744b.png
 源为战守之备孔子所谓足食足兵尽在于是矣后
 之人君之制四夷主将之为边备盍亦效法于是乎
张栻云持节利路兴洋间多营田与民田错官军怙强
为扰田且多荒张棁上其事于宣抚使请令民亦得佃
耕谷用以广
 臣若水通曰军民皆耕足用之道也然而民田与营
 田杂错则不无侵扰之患矣所以治之者必得以军
 法行之则军民皆和畏法而各安其业矣
卷八十三 第 11a 页 WYG0716-0744c.png
张栻述吏部侍郎李浩奏曰臣亲见两淮可耕之田尽
为废地心实痛之条画营田便利甚悉
 臣若水通曰土地之生物也力勤者穰力惰者荒是
 故有沃人而无沃地矣夫以两淮之沃壤弃而不耕
 遂为废土是天之所以养民者而使民弃之此仁人
 之所宜痛心也及其条画营田便利仁人君子之用
 心固如是乎孟子曰仁者宜在高位人君得若人而
 用之则民物各得其所矣
卷八十三 第 11b 页 WYG0716-0744d.png
国朝洪武十九年九月庚申西平侯沐英奏云南土地
甚广而荒芜居多宜置屯令军士开耕以备储偫上谕
户部曰屯田之攻可以纾民力足兵食边防之计莫善
于此赵充国始屯金城而储蓄充实汉享其利后之有
天下者亦莫能废英之是谋可谓尽心有志古人宜如
所言然边城久荒榛莽蔽翳用力实难宜缓其岁限之
粟使彼乐于耕作数年之后徵之可也
 臣若水通曰屯田内有不费之惠外有守禦之备古
卷八十三 第 12a 页 WYG0716-0745a.png
 今足兵食守边境之良法莫有过焉者也是以善为
 国者必因天时尽地利不以边荒之地而辍人为之
 功废天地自然之利也云南地广而荒沐英首建开
 垦置屯之议可谓有志复古矣皇祖知屯田之利而
 善之可谓能用善谋矣至于缓其岁徵之例则又一
 念之仁而为生财之本矣惟圣明留意聿修祖德俾
 守在四夷社稷幸甚
洪武三十二年己卯诏遣延安侯唐胜宗长兴侯耿炳
卷八十三 第 12b 页 WYG0716-0745b.png
文巡视陜西城督军屯田
 臣若水通曰边守者中国外夷之大防而天下安危
 之所关也边兵之不足以食之不给也道路之远输将
 之难率数十倍而致其一此晁错所以谓守边备塞
 劝农力本为当世之急务也我皇祖拨乱反治安内
 备外之事靡不悉举其屯田之制则于閒旷之土分
 军以立屯堡俾其且耕且守守者十七耕者十三而
 更番之遇有儆急朝发夕至是于守禦之中而收耕
卷八十三 第 13a 页 WYG0716-0745c.png
 穫之利一举而两得矣至是诏遣二侯巡视城池督
 军屯种其督责之法何其严也臣窃以为每人受田
 二十亩出租六石比之民为重恐军人不堪而屯法
 易废也伏愿圣明体皇祖之心扩优恤之令较其腴
 瘠之分均其轻重之入宜稍仿井田之制岁收公田
 之入上无科徵之促下无逋负之患则屯种之军乐
 于耕勇于战既得以足军国之储又得以遂室家之
 乐公私两便上下俱足矣
卷八十三 第 13b 页 WYG0716-0745d.png
国朝诸司职掌凡边防郡县守禦去处新立卫分拨军
开垦荒田屯种须计算顷亩数目及田地肥瘠人力勤
惰务在不旷征徭不失军饷合用农器有司铸造发用
木植自行采办牛只不敷移文索取官厩数多发遣如
果路远官价收买给用
国朝问刑条例凡用强占种屯田者问罪官调边卫
带俸差操旗军军丁人等发边卫充军民发口外为民
管屯等官不行用心清查者纠奏治罪
卷八十三 第 14a 页 WYG0716-0746a.png
 臣若水通曰古者寓兵于农屯田之设其遗意与语
 曰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故赵充国屯田金城孔明屯
 田渭上诚足食足兵之要道也然必广设而多聚之
 严禁而勤督之其庶几行而不废收久远之利焉
永乐十一年四月太宗皇帝坐御幄中召问足食足兵
之策大学士杨荣对宜择将帅力屯田将得人则军士
弗扰军士既安则耕不违时何患兵食之不足哉
 臣若水通曰屯田者富国强兵自然之利也然或将
卷八十三 第 14b 页 WYG0716-0746b.png
 帅不得其人则占役以违其时刻剥以侵其利而法
 遂废尔苟得其人则军士弗扰而均得以力于农将
 见食不求足而自足兵不求强而自强矣若大学士
 杨荣者岂非谋国之善者哉伏惟圣明为经国久远
 之图宜体太宗之意而推行之如有占役侵利之将
 即以军法从事则其事可修举而不坏矣
永乐二十二年十一月仁庙谕户部尚书夏原吉曰古
者寓兵于农而不夺其时所以民无转输之劳而兵食
卷八十三 第 15a 页 WYG0716-0746c.png
足后世莫善于汉之屯田先帝所立屯田法甚善盖用
心亦甚至但后来所司数以征徭扰之既失其时遂无
其效所储蓄十不及二三有事不免劳民转输矣其令
天下卫所凡屯田军士自今不许擅差妨其农务违者
处以重法
 臣若水通曰兵农一则所谓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孟
 子云不违民时榖不可胜食也是以古之圣王必以
 农事为重而不可轻役其民焉我朝屯田之制甚善
卷八十三 第 15b 页 WYG0716-0746d.png
 其效不著以征役妨其时而不得以尽力于南亩故
 也仁庙之谕洞见弊端修举善政且严其法禁可谓
 知务之急矣臣窃观今日屯田之士其困盖有不止
 于昔时者惟圣明深念之
国朝宪纲一荒閒田土行属正官设法召民开垦趁时
布种其合纳钱粮须候年限满日科徵毋致抛荒
国朝问刑条例河南北直𨽻各处空閒地土祖宗朝俱
听民尽力开耕永不起科若有占夺投献者照屯田及
卷八十三 第 16a 页 WYG0716-0747a.png
民田寺观田例问发
 臣若水通曰国以民保民以土养故易曰何以守位
 曰仁何以聚人曰财郊野之有閒田而使民得以耕
 焉或徵收以限或永不起科恤其时而不妨其功严
 其令使不夺其利此我祖宗之仁敬天勤民之意其
 出于寻常万万矣圣子神孙宜深体焉
 
 
卷八十三 第 16b 页 WYG0716-0747b.png
 
 
 
 
 
 
 
 格物通卷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