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八
卷五十八 第 1a 页 WYG0716-050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五十八    明 湛若水 撰
   学校一(礼乐政教附/)
易蒙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臣若水通曰初六以阴居下而不正下民之蒙者也
 爻言上之治蒙当有发之之道明刑以示之使知所
 畏惧而感悟其良知去其蒙蔽如脱去其桎梏焉然
 必有脱其桎梏之心乃可若过此而往专用刑法以
卷五十八 第 1b 页 WYG0716-0506b.png
 为治则民之蒙不能发矣故有吝也夫人性本然之
 善蔽于蒙昧犹桎梏也桎梏去而真性全惩之以威
 去其桎梏者也故书曰明于五刑以弼五教又曰伯
 夷降典折民惟刑教者以发蒙为功蒙之不亨教者
 之吝也故威以惩之使归于德化之中教得其道而
 蒙者亨矣贤才胥由是出国家曷胜其用耶
书虞书舜典舜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
敷五教在宽
卷五十八 第 2a 页 WYG0716-0506c.png
 臣若水通曰此帝舜命契以掌教之言也亲者相亲
 一体之义也五品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者之
 名位等级也逊顺也司徒掌教之官也敷布也五教
 者以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朋友
 之信布而为教令也敬者心之主一而教之本也宽
 谓宽裕以待之也盖五者之理出于人心之本然非
 假外求惟教学不明则无以开发其良心故不相亲
 不相顺教也者所以开发其良心而复其本然之理
卷五十八 第 2b 页 WYG0716-0506d.png
 也故舜因禹之让又申命契仍为司徒使之敬以敷
 教而又宽裕以待之使其优游浸渍以渐而入则其
 天性之真自然呈露不能自已矣臣谓由百姓不相
 亲各自以其心为心而无同胞共与之公各以其形
 骸分尔汝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皆如路人五品
 所以不顺其理也故舜命契敬敷五品之教所以明
 其相亲之理而使相逊则天下无事矣此唐虞三代
 之治必先于建学立师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
卷五十八 第 3a 页 WYG0716-0507a.png
 有司之所以选举朝廷之所以擢用皆在人伦物理
 德行道艺之实所养所用皆出于一后世立教或以
 诗赋或以训诂词章徒事口耳而不可推之天下国
 家此学问政事所以分为二事治之所以不古若也
 有志于治者尚其考之
舜典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帝曰俞咨
伯汝作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
 臣若水通曰此帝舜命伯夷典礼之言也典主也三
卷五十八 第 3b 页 WYG0716-0507b.png
 礼者祀天神享人鬼祭地祇之礼也秩宗者主叙次
 百神之官伯夷臣名夙早也寅敬也直者心无私曲
 也帝舜咨问于四岳在廷之臣有能典主我天神地
 祇人鬼之礼者乎四岳遂举伯夷舜乃然其举呼而
 命之曰尔作秩宗之官当早夜致敬敬则内直无有
 私曲之萌则其心洁清心洁清则德足以通神明而
 可以感格矣帝舜命伯夷专言祭祀而不及乎他者
 何耶盖事神实难而三千三百之礼皆本于敬也
卷五十八 第 4a 页 WYG0716-0507c.png
益稷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
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鸟兽跄跄
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臣若水通曰此夔述作乐之功用也戛击考击也鸣
 球玉磬也七弦为琴二十四弦为瑟咏者人歌声也
 虞宾丹朱也群后助祭诸侯也下堂下之乐也柷敔
 节乐之器也笙竹音镛钟金音也夔言乐之始作戛
 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合歌咏之声是时丹朱在陪祭
卷五十八 第 4b 页 WYG0716-0507d.png
 之位与助祭诸侯以德相让则人无不和可知矣始
 则击柷以合之终则栎敔以止之笙镛之音与咏歌
 而迭奏是时则见鸟兽无知亦跄跄行动相率而舞
 箫韶至九变则见凤凰灵鸟亦且来舞而有仪容则
 物无不和可知矣夫感神人和上下格鸟兽致祥瑞
 作乐功效之大感通之妙如此为人君欲化成天下
 位育天地万物者可不讲求之乎
周书武成重民五教惟食丧祭
卷五十八 第 5a 页 WYG0716-0508a.png
 臣若水通曰此周史臣述武王政治之大事也五教
 者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五典之教也教以厚伦
 食以养生丧以送死祭以追远皆所以立人纪而厚
 风俗圣人之所以甚重焉者也孟子论王道使民养
 生送死无憾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义其言盖
 本于此人君欲行王道者盍于此求之哉
洪范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汝则念之不协于极不
罹于咎皇则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则锡之福
卷五十八 第 5b 页 WYG0716-0508b.png
时人斯其惟皇之极
 臣若水通曰箕子衍洪范皇极之畴此言庶民也有
 猷谓有谋虑者有为谓有设施者有守谓有操守者
 念之不忘之谓也不恊于极未合于善者也不罹于
 咎不陷于恶者也受之者受教之也攸所也锡与也
 福爵禄也有猷有为有守三者其材质可进于大道
 君之所当念念不忘而进之也未合于善不陷于恶
 材质中人也进之则可以为善弃之则流于恶君所
卷五十八 第 6a 页 WYG0716-0508c.png
 当受教之而不拒也念而深进之受而与进之各随
 其才而轻重以成就之也由前二等之人而造就见
 于外而有安和之色发于中而有好德之言汝于是
 既观其色又听其言知其为善则锡之以爵禄而是
 人斯其惟皇之极矣宋儒程颢言于朝曰治天下以
 正风俗得贤才为本夫人君于天下之人当随其材
 而成就之使贤者能者各以时见用于朝则风俗日
 厚而王道可几矣后之人君有志于图治者可不务
卷五十八 第 6b 页 WYG0716-0508d.png
 乎
诗大雅棫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周王寿考遐不作人
 臣若水通曰倬大云汉天河也章文章也周王谓文
 王也文王九十七乃终故言寿考遐何也作者鼓舞
 振德之意此诗美文王教化成贤之隆也言云汉之
 大则为章于天矣文王寿考何不作成人才如是乎
 养士莫大于学校学校者固教化之地其所以鼓舞
 而作兴之者实本于君心之德尔故棫朴咏峨峨髦
卷五十八 第 7a 页 WYG0716-0509a.png
 士桓桓六师人才可谓盛矣而必曰周王寿考遐不
 作人盖必有文王之德享文王之寿而久于其道则
 在位一日圣德薰蒸于一日在位百年圣德薰蒸于
 百年然后礼乐兴而教化成贤才出而天下治矣不
 然徒有学校之设苟无圣德以为鼓舞作兴之本如
 汉明帝开辟廱衣冠缙绅环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
 计而卒无以成教化之功学校之设徒为粉饰虚文
 而已安得真才以为实用哉
卷五十八 第 7b 页 WYG0716-0509b.png
大雅灵台虡业维枞贲鼓维镛于论鼓钟于乐辟廱
 臣若水通曰此咏文王教化之诗也虡者植木以悬
 钟磬其横者曰栒业者栒上大版刻之捷业如锯齿
 者也枞者业上悬钟磬处以䌽色为崇牙其状枞枞
 然也贲鼓大鼓也镛大钟也于叹辞论伦理也廱泽
 也辟廱天子之学也言文王之乐于其虡业则枞枞
 然其贲鼓与大钟既作而有伦文王则乐于辟廱矣
 文王钟鼓之乐作于辟廱者何盖古者首以礼乐而
卷五十八 第 8a 页 WYG0716-0509c.png
 教胄子也故文王于辟廱之中既教之养老习射之
 礼矣犹惧其一于严而情不通则其教有难入矣故
 又考钟击鼓秩然有伦使入乎耳感乎心而辟廱之
 乐蔼如春风和气之薰蒸所以涵养其性情荡涤其
 邪秽优游变化自成其德尔虽然礼乐本于人心非
 自外也故曰论曰乐文王本之此心一天理中和之
 极故发之于礼乐自然中正和平有以感人心于和
 乐也苟无中和之本而徒事其文焉其如礼乐何故
卷五十八 第 8b 页 WYG0716-0509d.png
 曰履中正而乐和平可谓达礼乐之本矣
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藻鲁侯戾止其马蹻蹻其
马蹻蹻其音昭昭载色载笑匪怒伊教
 臣若水通曰此诗颂鲁僖公修泮宫之教也教以和
 乐为主和乐则感人心于易从易从则教化行而人
 才出矣故舜命契曰敬敷五教在宽谓之宽者即和
 乐之意也泮水之诗言鲁侯莅止载色载笑匪怒伊
 教方其莅学敷教之时假之言笑以通其情斯时也
卷五十八 第 9a 页 WYG0716-0510a.png
 威怒为之泯然惟循循善诱而教养之尔然和乐岂
 假于外哉实本诸心尔故记曰中心斯须不和不乐
 则鄙诈之心入之矣鄙诈一入中心安得和乐心不
 和乐施之教者又安得而和乐哉故心敬而后鄙诈
 消鄙诈消而后中心自然和乐而施之教者亦无不
 和不乐优而游之使自求之如春风着物生意勃然
 矣故人主之和德实学校教化之本也
礼记王制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
卷五十八 第 9b 页 WYG0716-0510b.png
大学在郊天子曰辟廱诸侯曰頖宫
 臣若水通曰凡教自上出者也天子天下之主故必
 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也小学者小子之学也公宫
 南之左者东南方也生长之地也大学者大人之学
 也十五岁入焉郊者郭门之外也辟璧也辟廱环学
 宫皆水如璧之象頖宫者半水也
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
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王大子王子群后之大子
卷五十八 第 10a 页 WYG0716-0510c.png
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之俊选皆造焉凡入学以齿
 臣若水通曰乐正掌教之官也术者道路之名也诗
 书礼乐四者皆入德之路也故谓之四术造士者造
 就选士俊士而成之也乐主发礼主收故宜于春秋
 也诗主畅书主藏故宜于冬夏也主乎一而三者辅
 之也王大子适子也王子支子也群后诸侯也适子
 长子也俊升于学者选升于司徒者也以齿不以贵
 所以兴让也
卷五十八 第 10b 页 WYG0716-0510d.png
文王世子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
事举或以言扬曲艺皆誓之以待又语
 臣若水通曰语论才也郊太学也有德者谓之贤有
 能者谓之才即事也言者敷奏之言也曲艺有一长
 者也又语再论也古者即学论人之法尚贤而用才
 故德进为先事举次之言者事之绪馀故又次之曲
 艺则仅能一技故为下此论人之序也虽然以德以
 事以言以曲艺有立贤无方随材器使圣人之仁不
卷五十八 第 11a 页 WYG0716-0511a.png
 遗乎物也惟我圣明之教如天地之覆载大以成大
 小以成小无物不育如大匠之于群材大则大用小
 则小用而无遗与成周之法同一揆矣
文王世子天子视学大昕鼓徵所以警众也众至然后
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祭先师先圣焉
 臣若水通曰此天子视学之礼也于大明之时鼓徵
 召大众之至而后天子至焉遂命有司行事举礼以
 祭先师先圣所以报本不忘学之所自致崇儒重道
卷五十八 第 11b 页 WYG0716-0511b.png
 之诚而身亲学焉以为教者也自汉以来目视学为
 异事故不曰视学而曰幸学视者亲临之辞所以著
 重教也幸者宠遇之辞所以见尊君也君尊而崇师
 重道之意杀矣为人君者可不知所重乎
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臣若水通曰古人立学二十五家之闾曰(阙/)
卷五十八 第 12a 页 WYG0716-0511c.png
 
 
 
 
 
 
 
 
卷五十八 第 12b 页 WYG0716-0511d.png
 
 
 
 
 臣若水通曰中年间一年也离绝也群者朋侪也古
 者学校逐年比较之法每一年必有入学之人间一
 年则进退可知矣于是考其进否之艺即又申其说
 以为一年所视者离绝其经书之句读辨别其志向
卷五十八 第 13a 页 WYG0716-0512a.png
 之邪正三年所视者敬其所习而无怠忽乐其朋徒
 而无暌贰五年所视者博习而无限制亲师而知嗜
 好七年所视者论学之微取友之益夫然则学巳小
 成者也至于九年知类通达而义理无不明卓然强
 立而外物不能反此之谓大成夫曰经曰业曰群曰
 习曰学曰类是所谓业也曰志曰敬曰乐曰博曰亲
 曰通达曰强立是所谓德也德业合一先王之所以
 教而学者之所以学而成其贤者也今之所教学者
卷五十八 第 13b 页 WYG0716-0512b.png
 不越乎记诵辞章之间岂可谓之成贤哉
学记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
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
也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
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
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臣若水通曰学之所由兴者有四焉属于师者三曰
 禁止其未发之非一也告之以当可之时二也不陵
卷五十八 第 14a 页 WYG0716-0512c.png
 犯节次而施之有序三也属于友者一曰彼此相观
 而摩厉以善是也学之所由废有六焉属于师者三
 其一曰发然后禁而捍格不胜其二曰过然后学而
 勤苦难成其三曰杂施而使之坏乱属于友者三焉
 一曰孤陋而寡闻二曰燕私为朋以逆其师三曰燕
 游邪僻以废其学由是观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
 有不由师而成者然师之为教止于大纲而朋友讲
 习之益尤多也古人重朋友之乐其以此夫
卷五十八 第 14b 页 WYG0716-0512d.png
礼运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也
 臣若水通曰十二律管者正五音之具也五音者作
 乐之本也乐之本由人声起也五声者宫商角徵羽
 也六律者黄钟大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为六阳律
 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为六阴吕均之皆可
 以言律此云六律者阳可以该阴也十二管者十二
 律吕之管所以候气者也还相为宫者以十二律吹
 之而为声迭相为宫也夫十二律有吹有候吹之以
卷五十八 第 15a 页 WYG0716-0513a.png
 审声之高下候之以审阳气之升而为之调燮以取
 中也吹以审于声候以审于气则无不和而可被于
 八音为乐其管止于十二者律之正管十二也变律
 非正律闰月无中气故不候也候气应而吹其管则
 中声在是矣其为宫也惟十二正律各自为宫以偕
 五声之正而周流以遍故为六十调盖六十调者十
 二宫也然每宫起调毕曲乃以二变声济五声之不
 和以六变律续蕤宾以下之不及所以然者无非欲
卷五十八 第 15b 页 WYG0716-0513b.png
 其声之和夫宫者君也十二宫者皆君德之所吹也
 故律管之灰半出者为和气全出者为猛气不能出
 者为衰气和气者其政平猛气者其臣纵衰气者其
 君暴日别月异以其天与人君交相感应如影响然
 也作乐之功用岂小也哉
乐记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
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政刑其极一也所
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卷五十八 第 16a 页 WYG0716-0513c.png
 臣若水通曰道犹理也君民相感之际微矣故先王
 于感人心之道必致其谨焉是故礼乐政刑不同而
 理同归于感人心而已尔夫恭敬辞让人皆有是心
 也而无以理之或失则过或失则不及矣故礼以理
 之使无过不及而志正矣既有是志不能无声声而
 不和至于乖戾则无以宣其志之中和故乐所以和
 其声也礼制乐作感人者具矣其有不一者于是乎
 有法制禁令之政焉以一之又不齐则有墨劓剕宫
卷五十八 第 16b 页 WYG0716-0513d.png
 大辟之刑焉以防之夫礼以道之乐以和之政以一
 之刑以防之果为何物盖事虽殊而所以为民使循
 乎天理之正其极则一也后世废弃礼乐专尚政刑
 是驱民于罪戾之归岂先王之意哉呜呼礼乐政刑
 出于一此先王之世所以治也礼乐政刑岐而为二
 此后世之所以乱也为人君者可不慎乎
乐记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
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卷五十八 第 17a 页 WYG0716-0514a.png
 臣若水通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性本无不正也情
 荡之也情本无不中也欲诱之也欲非自内生也形
 累之也是故有形而后有欲有欲而后失其情情荡
 而性凿性凿而人道乖欲动情胜贼灭无伦此大乱
 之道也是故先王有忧之制以礼乐推而达之天下
 使自得之礼以制心乐以乐心则口腹耳目之欲不
 流矣欲不流则好恶之情以平而不荡各得其中正
 而性复人道其有兴矣此礼乐之用所以为大也哉
卷五十八 第 17b 页 WYG0716-0514b.png
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万物皆
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
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
 臣若水通曰天高地下万物散殊天地之序也流而
 不息合同而化天地之和也和故气行而物化序故
 质定而物分此天地自然之礼乐也先王仰观俯察
 而有得焉礼乐所以兴乎礼乐何以由天地制作也
 乐也者声也气之所为也是故拟之天道焉礼也者
卷五十八 第 18a 页 WYG0716-0514c.png
 形也质之所为也是故拟之地道焉天地之和序尽
 形于此由是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天
 地奠位而万物生参赞之能事毕矣夫何以致于是
 也天地圣人之道一也先王得天地之道焉合气与
 质道之至也和序生于其心继之以器以文而礼乐
 出矣礼乐出而和序之心尽矣先王之教何莫而非
 天地之所为哉是故其始也则深体之其中也则效
 法之而其终也则参赞之天地圣人其体一也而礼
卷五十八 第 18b 页 WYG0716-0514d.png
 乐也者所以合天人之蕴者也噫不闻性与天道而
 能制礼作乐者末矣过则暴乱其斯之谓欤
乐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
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
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
心者也致礼以治躬则庄敬庄敬则威严中心斯须不
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易
慢之心入之矣
卷五十八 第 19a 页 WYG0716-0515a.png
 臣若水通曰斯须暂时也致者中庸致中和春秋致
 女礼致爵之致言推而达之于彼也子谅慈良也入
 谓主之也先王礼乐之化神矣哉盖先王不能斯须
 去身推而达之天下亦不欲其斯须去焉广礼乐之
 教以成其化也是故乐由中出故推乐于民以治心
 礼自外作故推礼于民以治躬乐推则民化之易直
 慈良之心生矣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
 神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矣礼推则民法之故庄敬庄
卷五十八 第 19b 页 WYG0716-0515b.png
 敬则威严而无易慢之心矣威严则和乐而无鄙诈
 之心矣夫易直慈良之生也心之治也和也而乐而
 安而久以至信且威焉躬其有不庄敬者乎庄敬威
 严之著也敬也而和而乐以至易慢鄙诈皆泯焉心
 其有不和乐者乎易直慈良之或未至也则安久天
 神之机或几乎息鄙诈易慢之或主于内也则庄敬
 和乐之著必有泯然而灭者矣是故心所生也治心
 也亦所以治躬也治躬也亦所以治心也合内外之
卷五十八 第 20a 页 WYG0716-0515c.png
 道也知内外之合一斯可与语礼乐之全教化之备
 矣
礼运曰先王修礼以达义体信以达顺故此顺之实也
 臣若水通曰天地间之祥瑞无不至焉者岂无故哉
 其礼乐之感应也是故先王修天理秩然之礼于心
 以达其适宜之义于事体真实之信于心以达其和
 德之顺于事忠信者礼之本也顺宜者义之道也修
 礼所以体信适义所以达顺体用之谓也故其瑞应
卷五十八 第 20b 页 WYG0716-0515d.png
 即顺气之实而可见者抑体信达顺之道程颐推原
 上下一于恭敬是也信顺者恭敬之谓也以此恭敬
 修其礼节于吾身则谓之体信以此恭敬达其事宜
 于天下则谓之达顺朱熹亦曰体信者致中也达顺
 者致和也要之一恭敬与致中和皆不外夫先王之
 礼义也
 
 格物通卷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