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716-004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四      明 湛若水 撰
   立志下
汉光武建武五年诏徵处士太原周党会稽严光等至
京师党入见伏而不谒自陈愿守所志诏曰自古明王
圣主必有不宾之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太原周党不
受朕禄亦各有志焉其赐帛四十匹罢之帝少与严光
同游学及即位以物色访之得于齐国屡徵乃至拜谏
卷四 第 1b 页 WYG0716-0041d.png
议大夫不肯受去耕钓于富春山中以寿终于家
 臣若水通曰党愿守所志所谓不降其志志于隐逸
 者也若子陵者非志道之士耶故子陵之不受谏议
 非为高者也其与鲁两生皆王佐才如用之礼乐其
 可兴乎是故抱天民之志不可以小成也故逃名以
 多修多修不可以诡俗同器也故违时以独善独善
 不可以忘世也故应物以观兆见兆不可以苟从也
 故全身以遂志是故怀仁辅义崇德致用道斯修矣
卷四 第 2a 页 WYG0716-0042a.png
 道德以崇礼乐具矣久要同游观由察微叵同器矣
 物色币聘感其几矣咄嗟谏议兆斯决矣耕钓富春
 志正终矣其处也龙蛰其出也云游其去也凤翔乐
 则行之忧则违之独立而不为离群见世而不为随
 时彼得汤武之君则伊吕何尚焉图谶之惑狂奴之
 鄙其如礼乐何哉此子陵之所以见几而作乎
晋悯帝建兴二年陶侃在广州无事朝运百甓于斋外
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
卷四 第 2b 页 WYG0716-0042b.png
恐不堪事故自劳耳
 臣若水通曰侃之运甓自励其亦卧薪尝胆之志乎
 以致夫平定中原之力其志大矣此其所以高出于
 王谢诸人之表哉
晋明帝太宁三年陶侃尝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
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
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臣若水通曰人之志励于勤而荒于惰故古之圣人
卷四 第 3a 页 WYG0716-0042c.png
 忧勤惕厉不敢懈惰荒宁为志故也晋之风俗惟尚
 清谈放达相高以至风颓俗败祸延国家侃乃慨然
 以忧勤自厉可谓超然自拔于流俗豪杰之士也哉
晋元帝永昌元年谯王氶曰吾志欲死于忠义岂可贪
生苟免为奔败之将乎事之不济令百姓知吾心耳乃
婴城固守(氶音/拯)
 臣若水通曰若氶所谓国君死社稷志士也孟子曰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氶也有焉后之
卷四 第 3b 页 WYG0716-0042d.png
 守土者望风而降或力竭势去甘为臣虏亦独何心
 哉
唐太宗贞观二年六月上曰梁武帝君臣惟谈苦空元
帝为周师所围犹讲老子朕所好者尧舜周孔之道以
为如鸟之有翼鱼之有水失之则死不可暂无尔
 臣若水通曰唐太宗自以好尧舜周孔之道似乎有
 志者矣又以为如鸟翼鱼水失之则死非有志而知
 道者能为此言乎然贞观之治不能并隆尧舜者何
卷四 第 4a 页 WYG0716-0043a.png
 也抑所志者徒区区于尧舜周孔文为之末而不讲
 于大道故邪孔子曰志于道夫道本诸身行诸人伦
 而达诸天下者其本则曰允执厥中而已一以贯之
 而已太宗所志尧舜周孔之文为与梁武所谈之空
 过犹不及尔故人君有志于学其所志可不讲乎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魏徵上疏以为陛下欲善之志不
及于昔时闻过必改少亏于曩日谴罚积多威怒微厉
乃知贵不期骄富不期侈非虚言也
卷四 第 4b 页 WYG0716-0043b.png
 臣若水通曰语称匹夫不可夺志而况人主乎而况
 志于道者乎苟志于道则凡迁善改过无一而非为
 志也夫然后富贵贫贱处之一确乎不可夺矣惜太
 宗不讲于此而徒以气质用事有时而易矣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上赐手诏褒美魏徵曰昔晋武平
吴之后志意骄怠何曾位极台司不能直谏乃私语子
孙自矜明智此不忠之大者凡得公之谏朕知过矣当
置之几案以比弦韦
卷四 第 5a 页 WYG0716-0043c.png
 臣若水通曰太宗知晋武平吴而志骄而不自知其
 志渐不克终于治定功成之时者何邪凡以志之不
 立也其志既立则不变塞焉至死不变何前后衡决
 邪大抵三代之下人主精一之学不讲而往往假仁
 义以行之无怪乎其不克终矣虽然弦韦之喻又后
 之世主所不及也
贾谊曰志有四兴朝廷之志渊然清以严祭祀之志愉
然思以和军旅之志怫然愠然精以厉丧纪之志漻然
卷四 第 5b 页 WYG0716-0043d.png
㵞然忧以愀
 臣若水通曰夫志一而已矣何也天理一而已矣天
 理存于中而为志流动而不居随处而发见在朝廷
 为清严在祭祀为思和在军旅为精厉在丧纪为忧
 愀无一而非天理也是故一志立而万善出矣为人
 君者可不务乎
资政殿学士汝南公范仲淹所学必以忠孝为本其所
志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有所为必
卷四 第 6a 页 WYG0716-0044a.png
尽其力曰为之自我者当如是其成与否有不在我者
虽圣贤不能必此诸葛武侯不计成败利钝之诚心也
 臣若水通曰所谓志者不可夺之谓也固不以成败
 利钝而易心矣其可以夺者谓之意气则可谓之志
 则不可仲淹所志以天下之忧乐为己之忧乐庶几
 伊尹之志矣顾其不能俾其君为尧舜而无一夫之
 不获者何邪岂一德之学未之讲邪使仲淹志伊尹
 之志以一其德则以其忧乐扩而充之将与天地万
卷四 第 6b 页 WYG0716-0044b.png
 物同体而王道可行矣故君子之学以志道为至
宋徽宗政和五年置太子詹事陈邦光于池州蔡京献
太子以大食国琉璃酒器罗列宫廷太子怒曰天子大
臣不闻以道义相训乃持玩好之具荡吾志邪命左右
碎之京闻邦光实激太子讽言者击逐之
 臣若水通曰太子不以蔡京所献琉璃酒器荡其志
 诚若有志矣惜乎其明知京之奸邪而不能去反听
 京以计逐邦光有志之主固如是乎书云任贤勿贰
卷四 第 7a 页 WYG0716-0044c.png
 去邪勿疑必百志惟熙之主而后可然则为人君者
 可不以立志为先务乎
宋孝宗淳熙八年著作郎吕祖谦卒祖谦既卧病而任
重道远之志不衰
 臣若水通曰伯恭任道之志卧病而不衰庶乎曾子
 所谓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己者矣独不知其当时所
 任重者果孔门之所谓仁乎否也虽然世之人君以
 思得颇牧之心而思得如伯恭志道之流以与之游
卷四 第 7b 页 WYG0716-0044d.png
 从讲习亦庶几能引君当道志于仁者矣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杀宋少保枢密使信国公文天祥
初天祥开督府置僚属一时知名者四十馀人而遥请
号令称幕府文武士者不可悉数然皆一念向正至死
靡悔庐陵邓光荐曰天祥奉诏勤王独行其志屡踬而
愈奋故其军日败势日蹙而归附日众从之者亡家沈
族而不悔虽人心向中国思赵氏亦由天祥之神气意
度足以感悟之也
卷四 第 8a 页 WYG0716-0045a.png
 臣若水通曰天祥其古之所谓志士者邪彼其一念
 恢复之志起而踣踣而复起故其开府南剑而忠义
 所激虽勤王之师不少得志于元而众志不挫有以
 也夫观其就义数语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
 所以仁至盖其所志有素定也宋之人主使天祥得
 行其志于初年则董宋臣迁都之论必不行贾似道
 之奸必斥宋之国家岂至乱亡哉宋不出此如久病
 之人气息奄奄扁鹊望之而走者而使忠节之臣抱
卷四 第 8b 页 WYG0716-0045b.png
 志与国同毙不能不掩卷为之太息流涕
宋儒周惇颐通书曰志伊尹之所志
 臣若水通曰伊尹之志志于仁者也伊尹耻君不为
 尧舜一夫不获以为已辜与物同体矣推其本自乐
 尧舜之道中来也是故君子欲志伊尹之志者当先
 志于道夫伊尹王佐也人君欲复三王之治者宜求
 如伊尹之臣同其志而咸有一德焉可也
张载理窟曰学者所志至大犹恐所得浅况可便志其
卷四 第 9a 页 WYG0716-0045c.png
小苟志其小志在行一节而已
 臣若水通曰心之本体与天地同大也君子之学复
 其初焉尔矣故必见大然后能志大所志系于所见
 也志于大而局于小者有之矣未有志于小而能大
 者也故子贡曰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孟
 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君子小人
 贤否之别顾其所识所从大小之辨尔故志不可不
 早定也
卷四 第 9b 页 WYG0716-0045d.png
程颢上殿劄子有云君道之大在乎稽古正学明善恶
之归辨忠邪之分晓然趋道之正故在乎君志先定君
志定而天下之治成矣所谓定志者一心诚意择善而
固执之也夫义理不先定则多听而易惑志意不先定
则守善而或移惟在以圣人之训为必当从先王之治
为必可法不为后世驳杂之政所牵制不为流俗因循
之论所迁惑自知极于明信道极于笃任贤勿贰去邪
勿疑必期致世如三代之隆而后己也
卷四 第 10a 页 WYG0716-0046a.png
 臣若水通曰万化生于心故万善始于志也志定而
 不能善其事者未之有也志不定而能善其事者亦
 未之有也故君子定志之为贵一定志而天下之治
 成矣程子斯言万世人君所当服膺而从事者也
问人有少而勇老而怯少而廉老而贪何为其然也程
子曰志不立为气所使故也志胜气则一定而不可变
也曾子易箦之际其气微可知也惟其志既坚定则虽
死生之际亦不为之动也况老少之异乎
卷四 第 10b 页 WYG0716-0046b.png
 臣若水通曰人有恒言志其帅也气其卒徒也帅欲
 进则进欲止则止此其机犹非一身也志其心也气
 其手足也心欲持则持欲行则行在我而已矣故君
 子养其志而气斯至焉故志立而气随则老少死生
 不能移矣
程颐应诏上英宗皇帝书曰今言当世之务者必曰所
先者宽赋役也劝农桑也实仓廪也备灾害也修武备
也明教化也此诚要务然犹未知其本也臣以为所尤
卷四 第 11a 页 WYG0716-0046c.png
先者有三焉请为陛下陈之一曰立志二曰责任三曰
求贤今虽纳嘉谋陈善算非君志先立其能听而用之
乎君欲用之非责任宰辅其孰承而行之乎君相恊心
非贤者任职其能施于天下乎三者本也制于事者用
也有其本不患无其用三者之中复以立志为本君志
立而天下治矣所谓立志者至诚一心以道自任以圣
人之训为可必信先王之治为可必行不狃滞于近规
不迁惑于众口必期致天下如三代之世也
卷四 第 11b 页 WYG0716-0046d.png
 臣若水通曰孔子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是故庶政
 之务本于责任求贤而求贤责任又本于立志立志
 在于求道而体道在乎诚心志道要矣诚心急焉人
 君务学以致治可不知乎
真德秀曰志者进德之基若圣若贤莫不发轫乎此志
之所趋无远不达穷山穷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
不入锐兵精甲不能禦也善恶二途惟道与利而已志
乎道则理义为之主而物欲不能移志乎利则物欲为
卷四 第 12a 页 WYG0716-0047a.png
之主而理义不能入尧桀舜蹠之所繇以异也可不谨

 臣若水通曰真德秀论志之言可谓切至矣然以为
 基以为发轫则似若以为始而未究其终者夫志者
 人道始终之贯也故孔子自十五志学至于不踰矩
 皆一志之所至也后之学者可不辨志以为终身之
 地乎
张栻作桂阳军学记有云学者当以立志为先不为异
卷四 第 12b 页 WYG0716-0047b.png
端訹不为文采眩不为利禄汩而后庶几可以言读书

 臣若水通曰异端利禄之夺志夫人皆知之也文采
 读书之夺志虽宿学者未必知之也志立而读书以
 发于文采犹树木之根发于枝叶花实皆一气之贯
 尔周惇颐曰圣人之训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
 行之为事业程颢谓谢显道曰玩物丧志黄鲁直曰
 以我观书处处得益夫志立则我立我立则读书文
卷四 第 13a 页 WYG0716-0047c.png
 采不能丧志而皆可以养志矣惟圣明留神焉
国朝永乐三年正月壬子先是太宗皇帝命翰林院学
士兼右春坊大学士解缙等于新进士中选才质英敏
者俾就文渊阁进其学至是缙等选修撰曾棨等二十
八人入见太宗谕勉之曰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天下
古今之人未有无志而能建功成事者汝等简拔于千
百人中为进士又简拔于进士中至此固皆今之英俊
然当立志远大不可安于小成为学必造道德之微必
卷四 第 13b 页 WYG0716-0047d.png
具体用之全为文必并驱班马韩欧之间如此立心日
进不己未有不成者古之文学之至岂皆天成亦积功
所致也汝等勉之朕不任尔以事文渊阁古今载籍所
萃尔各食其禄日就阁中恣尔玩索务实得于己庶国
家将来皆得尔用不可自怠以孤朕期待之意
 臣若水通曰臣伏睹太宗文皇帝选庶吉士教之于
 秘阁而进其学先之以立志本之以道德全之以体
 用发之以文章可谓知本矣大哉皇言至矣皇教其
卷四 第 14a 页 WYG0716-0048a.png
 后诸臣往往事业有可观但未闻以道德显名者岂
 亦未尽副圣教期望之盛心乎洪惟圣子神孙法祖
 立教拳拳于庶吉士之训甚盛典也为庶吉士者宜
 以圣贤为志以道德为本以文艺为末庶无负于列
 圣相传教养之本意也
 
 
 
卷四 第 14b 页 WYG0716-0048b.png
 
 
 
 
 
 
 
 格物通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