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三续卷下
三续卷下 第 1a 页 WYG0210-046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四书释地三续卷下
             太原阎若璩撰
子游子夏

按孔子厄于陈蔡年六十三时子游年才十八子夏年
十九耳而既以文学名

樲棘

孟子集注樲棘小枣非也案尔雅樲酸枣说文棘小枣
惟诗诂方合而一之实酸者为樲棘然亦曰酸枣非小
三续卷下 第 1b 页 WYG0210-0468b.png
枣也赵岐注樲棘小棘所谓酸枣是也

舜禹益避位

苏子由古史疑舜禹益避位之说为妄孟子或问亦尝
辩之然不及所作馀论为尤精愚故备录焉朱子曰舜
禹避朱均而天下归之苏子虑其避之足以致天下之
逆至益避启而天下归启苏子又讥其避之为不度而
无耻于是凡孟子史迁之所传者皆以为诞妄而不之
三续卷下 第 2a 页 WYG0210-0468c.png
信今固未暇质其有无然苏子之所以为说者类皆以
世俗不诚之心度圣贤则不可以不之辩也圣贤之心
淡然无欲岂有取天下之意哉顾辞让之发则有根于
所性而不能已者苟非所据则虽卮酒豆肉犹知避之
况乎东权据重而天下有归己之势则亦安能无所惕
然于中而不远引以避之哉避之而彼不吾释则不获
已而受之何病于逆避之而幸其舍则固得吾本心之
所欲而又何耻焉唯不避而强取之乃为逆俨然当之
而彼不吾归乃可耻耳如苏子之言则是凡世之为辞
三续卷下 第 2b 页 WYG0210-0468d.png
让者皆阴欲取之而阳为逊避是以其言反于事实至
于如此而不自知其非也舜禹之事世固不以为疑今
不复论至益之事则亦有不能无惑于其说者殊不知
若太甲贤而伊尹告归成王冠而周公还政宣王有志
而共和罢此类多矣当行而行当止而止而又何耻焉
苏子盖贤共伯而尚何疑于益哉若曰受人之寄则当
遂有之而不可归归之则为不度而无耻则是王莽曹
三续卷下 第 3a 页 WYG0210-0469a.png
操司马懿父子之心而杨坚夫妇所谓骑虎之势也乃
欲以是而言圣贤之事其误甚矣

序说注赵氏曰

赵氏曰孟子通五经尤长于诗书程子以为孟子云可
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
圣之时者也故知易者莫如孟子又云王者之迹熄而
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与春秋无义战春秋天子之事
故知春秋者莫如孟子尹氏曰以此而言则赵氏谓孟
子长于诗书而已岂知孟子者哉愚谓是固然矣然终
三续卷下 第 3b 页 WYG0210-0469b.png
未及孟子之知礼请举孟子之知礼者当以何语人多
未应愚曰观任人有问屋庐子一章可谓知礼者莫如
孟子矣

狗彘食人食二句

陈止斋曰人多言常平出汉耿中亟颜师古以寿昌为
权道岂知常平盖古制孟氏言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今文作检班氏食货志赞作敛是
三续卷下 第 4a 页 WYG0210-0469c.png
也夫丰岁不敛饥岁不发岂所谓无常平乎愚谓从此
看出常平法可谓妙解然苦未确古虽丰穰未有以人
食予狗彘者狗彘食人食二语即下章庖有肥肉四语
意注所谓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者耳正不必泥班志

徐氏曰下士二句

集注徐氏曰下士与庶人在官者田百亩可食九人至
五人按礼王制曰诸侯之下士禄食九人中士食十八
人云云又曰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禄足以代其耕中
士倍下士云云可见下士之禄有定数不比庶人在官
三续卷下 第 4b 页 WYG0210-0469d.png
者受禄于官其禄之多寡则视事之烦简也至惟士无
田则亦不祭此自断主圭田而言朱子引入此注中似


牵牛章

宁都魏叔子禧手评孟子牵牛章一篇又曰此篇得力
从哀公问政章来问政章结穴在一诚字有许多含蓄
顿挫如前说五达道三达德却下一句所以行之者一
三续卷下 第 5a 页 WYG0210-0470a.png
也便住后说九经又下一句所以行之者一也便住更
特起峰峦添出凡事豫则立一节然后从获上信友一
路推出诚字牵牛章前后两个则盍反其本矣及赞叹
君制民之产处正与相似特圣人规模气象又不同
耳然作用才情到孟子方发皇精采学致君者当以孟
子此篇为本

今兹未能

兹年也左传僖十六年今兹鲁多大丧明年齐有乱杜
注云今兹此岁吕氏春秋今兹美禾来兹美麦史记苏
三续卷下 第 5b 页 WYG0210-0470b.png
秦传今兹效之明年又复求割地后汉明帝纪昔岁五
谷登衍今兹蚕麦善收刘敬叔异苑太康二年冬鹤言
曰今兹寒不减尧崩年(按赵注亦云今年未能尽去)

易耨

赵氏注易耨芸苗令简易也愚谓即朱虚侯刘章为高
后言田立苗欲疏之意与上深耕字相对赵说为长(按吕)
(氏春秋载后稷曰耨柄尺此其度也其耨六寸所以间稼也亦此意)
三续卷下 第 6a 页 WYG0210-0470c.png

巫匠亦然

汉书刑法志引谚曰鬻棺者欲岁之疫非憎人欲杀之
利在于人死也即孟子巫匠亦然意又云今治狱吏欲
陷害人亦犹此矣是岂术驱之乎抑法使之然嗟乎柰
何治天下而用此等法哉

昔者

昔者有昨日解无前日解解之自乐正子章始非也赵
氏注谓昔者往也数日之间也尤非盖昔者仍昨日耳
弟子于先生自宜朝至而朝见暮至而暮见越翼日已
三续卷下 第 6b 页 WYG0210-0470d.png
不恭岂有乐正子而至迟三日者乎犹不自觉乎

孟子将朝王

古者鸡鸣而起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视之以知孟子
将朝王盖鸡鸣之后辨色之前朝将之朝则日出时也
愚初解如此复阅赵注云寡人若就孟子之馆相见也
有恶寒之疾不可以风傥可来朝欲力疾临视朝因得
见孟子不知可使寡人得相见否视朝内仍带有力疾
三续卷下 第 7a 页 WYG0210-0471a.png
不得已之意颇妙不然既恶寒大廷之上与道涂奚别
焉而为此日出视朝之常语邪(案此上朝字当读住齐王以孟子肯来朝方视)
(朝不然仍以疾罢语颇婉切孟子则不悦其来召以疾辞语颇直切一时情事可想)

五伯

昆山顾宁人炎武谓五伯有二有三代之五伯杜元凯
注左传成二年者是(昆吾大彭承韦齐桓晋文)有春秋之五伯赵台
卿注孟子五霸章是今焦注并列二说而无折衷非是
当止存赵注盖孟子止就东周后言之而以桓为盛如
严安所谓周之衰三百馀岁而五伯更起者也然宁人
三续卷下 第 7b 页 WYG0210-0471b.png
欲去宋襄而进句践亦未允襄虽未成霸然当时以其
有志承桓故并数为五有是称谓云尔岂惟赵氏即董
仲舒亦云然矣仲舒云仲尼之门五尺童子皆羞称五
伯夫惟宋襄辈在仲尼之前故言羞称不然句践也霸
且不出仲尼后哉

博士

赵歧序孟子孝文皇帝欲广游学之路论语孝经孟子
三续卷下 第 8a 页 WYG0210-0471c.png
尔雅皆置博士后罢传记博士独立五经朱子谓此事
在汉书并无可考愚谓汉书固有是说但未见儒林传
不观刘歆移书太博士乎书云孝文世尚书初出于
屋壁诗始萌牙天下众书往往颇出皆诸子传说犹广
立于学博士诸子传说即孟子等书也后罢之
则以董仲舒对策专崇六艺云(案皮日休亦云汉得孟子置博士以专其学)

谗谄面谀

魏叔子日录曰与诸生论谗谄面䛕四字面䛕者称誉
顺从而已谄则加甚焉卑污曲媚无廉耻矣谗则又甚
三续卷下 第 8b 页 WYG0210-0471d.png
焉乱是非排忠良害人误国矣然其端皆自面䛕始人
只一好人顺已流弊便无所不至其在己身也初好面
谀久之性习骄恣好谄矣又久之蒙蔽昏昧好谗矣其
在众人也初面䛕者得售闻风而谄者来矣谄者得售
闻风而谗者来矣其在一人也初投我以面䛕我安其
谀而彼更进其谄矣我安其谄而彼更进其谗矣此皆
人已必至之势故君子慎其端焉或问何以不言面䛕
三续卷下 第 9a 页 WYG0210-0472a.png
谄谗曰谗谄面谀其犹恒言天下国家之义乎

东里

东里子产当补注曰列禦寇称东里多才其被子产之
流风乎

奄飞廉

郑康成曰奄国在淮夷之北成王初犹与三监淮夷徐
戎并叛至复与淮夷叛故书数其罪至于再至于三盖
奄夷也秦本纪柏翳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中潏在
西戎实生蜚廉则飞廉亦夷也当于周公相武王节注
三续卷下 第 9b 页 WYG0210-0472b.png
出以为下文兼之张本

子见南子节

金仁山曰按圣人道大德全其见恶人固谓在我有可
见之礼彼之不善我何与焉而此意有难以明言者盖
孔子居是邦不非其大夫况其君夫人乎且此行也在
圣人则可苟明言其为可则侧媚由径之人皆可借此
说以藉口矣故但重言以誓之其誓之以天何也夫事
三续卷下 第 10a 页 WYG0210-0472c.png
一也而在圣人则可在他人则不可者亦论其心而已
圣人此心光明正大上通乎天故无不可彼无是心而
假是事以自文者其如天何哉圣人指天以为誓欲学
者知反此心也
见南子礼之所有故孔子可以久则久为次乘礼之所
无故孔子可以速则速虽然孔子去鲁为女乐也而以
膰肉去孔子去卫为次乘也而以问陈行皆不欲昭其
君之恶而以微罪行尔此夫子义之尽而仁之至也
三续卷下 第 10b 页 WYG0210-0472d.png
曾西

王伯厚困学纪闻曰曾西注以为曾子之孙集注因之
经典序录曾申字子西曾参之子子夏以诗传曾申左
邱明作传以授曾申(曾西之学于此可考)楚斗宜申公子申皆字
子西则曾西之为曾申无疑愚谓按此足正集注之误
以齐桓为兄亦然

问津

水经注南阳叶邑方城西有黄城山是长沮桀溺耦耕
三续卷下 第 11a 页 WYG0210-0473a.png
之所有东流水则子路问津处注宜采入

今之乐由古之乐

或谓愚子解今之乐由古之乐为欢乐之乐但古之乐
三字别未见愚曰左传昭二十年晏子曰古而无死则
古之乐也非与因忆韩文考异送孟东野序三子者之
鸣信善矣下朱子曰方本无信字或作善鸣皆非是盖
左传克已复礼仁也信善哉公似偶用此语朱子之博
极群书而复细致如此
三续卷下 第 11b 页 WYG0210-0473b.png
而居尧之宫

炳烛斋随笔曰陆德明论语音之失曰北人则而如靡
异今经传中多有之孟子而居尧之宫而当作如小雅
绸直如发如当作而是也

不挟兄弟而友

魏叔子日录曰与诸生论不挟兄弟而友可见兄弟不
但天伦乐事亦是势利妙物竟与长贵一般可挟阿柴
折箭之喻最为明确
三续卷下 第 12a 页 WYG0210-0473c.png

五亩之宅

炳烛斋随笔曰五亩之宅说者皆云古者受宅二亩半
在田二亩半在邑此说之极不通者古今皆习闻而莫
知其非可笑也匠人营国不过方九里九九八十一为
方一里者八十一方一里之地为九百亩以八十一倍
笇不过七万二千九百亩耳其中有王宫有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又道涂九经九纬每经涂阔九轨又六卿以
至于三百六十官各有公署自公卿而下至于上中下
士各有馆舍如诗所云退食自公适子之馆兮者又有
三续卷下 第 12b 页 WYG0210-0473d.png
宾馆神祠作坊仓库狱囚以上诸项处于王国之中必
三分去二所存不过二三万亩耳而六乡之民已七万
五千家工商各不下万家即人受半亩势必不给况二
亩半乎孟子云愿受一廛而为氓礼记云儒有一亩之
宫参观之足知二亩半之说为妄矣以今世数目验之
民有地二十步便可造屋三四间足以成家矣则古者
一亩百步之地当必容四五家二亩半之地当必容十
三续卷下 第 13a 页 WYG0210-0474a.png
馀家也愚案此说煞是可疑存之以待博雅君子(案古者步)
(百为亩古之百亩为今四十一亩一百六十步则古之五亩仅当今二亩零二十步耳仲恭似未晓此又案步)
(有二义一举足日步司马法六尺为步仲恭有地二十步乃一举足步之步非古司马法田用司马法建步立)
(亩正其经界见汉食货志)

集注援引多误

按张南轩有言为治者多不本于学而为道者反不涉
于事说者谓括尽汉以来俗吏儒生之病余谓儒生不
独如是即生平所撰之传注一涉事援引多误朱子犹
不能免故余少尝习集注时心生疑议今老矣当为世
三续卷下 第 13b 页 WYG0210-0474b.png
历数之如季文子实始专国不待武子蘧伯玉不对而
出无关宁殖子纠兄而非弟曾西子而非孙武丁至纣
凡九世而非七世昭阳败魏亡八邑而非七邑桓公独
任管仲四十馀年馀当作一孔子卒至孟子游梁百四
十馀年馀当作四自文武至此七百馀年当作八百五
十年程子生乎千四百年后当作千三百四十馀年定
公十三年去鲁三当作四哀公之十年自楚十当作六
三续卷下 第 14a 页 WYG0210-0474c.png
劳心四句皆古语四当作六梁惠上下本一篇一讹作
二七尺曰仞用包咸说柰与赵歧八尺曰仞不合二十
两为镒用赵歧说柰与国语为镒不合六尺
之孤谓年十五今但曰幼五尺之童谓年十岁今但曰
幼小不衣冠处讹说苑而为家语农家者流讹班固而
为史迁至于文武改文武而为文王行年五十同六十
而为庄周先发后闻胡传原非谓仲尼练冠縓缘仪礼
何曾以嫡母灭夏后相乃寒浞而非羿去鲁司寇则适
卫而非齐蹙頞之頞谓鼻茎折枝之枝谓肢体北牖宜
三续卷下 第 14b 页 WYG0210-0474d.png
依仪礼牖作墉麻衣宜依仪礼上增麻昼邑宜依史记
为画洁河宜依尔雅为絜沂水之内无温泉鲁城之东
无高山史鱼史氏也非官名柳下惠柳下食邑也非居
周公以圣人为兄弟所宗故曰宗国云为长者非虞仲
非仲雍为句吴君长者故曰逸民疑别一人是曹交以
国为氏非君弟也惠公小君非费邑也盈之为戴
不胜字胜音升见孙氏疏公叔文子为公孙拔写作枝
三续卷下 第 15a 页 WYG0210-0475a.png
见陆氏释文储子齐人也与后齐相也几二人所从学
琴者本卫师襄子乃二人敬叔弟也非懿子之凡颛臾
近也非远人之谓盘沐浴之盘本孔疏何如用韦昭注
槃承盥器邑有先君之庙曰都本左传何如用毛苌诗
传下邑曰都矶石激水改作水激石非蓧芸田器相承为
竹器非毛老也见周礼非发色之谓胖大也见郑注非
安舒之谓厉者辞之确厉严正也字训无确义也辞者
说之详辞亦说也古语不厌复也戟有枝兵戈平头戟
其器各别不得即以戈作戟解麋泽兽阴鹿山兽阳其
三续卷下 第 15b 页 WYG0210-0475b.png
类各别不得如鸿雁作大小解符节本二不尽以玉为
之辂名起虞不待至商有之中庸帑指子孙孟子帑指
妻子此随文解之为得楚辞幼艾指女色战国策幼艾
指男色义与此同乌乎同中庸期月指一月论语期月
指一岁各随文解之为得上孟昔者指昨日下孟昔者
亦指昨日忽易作前日失之庄子引墨生不歌于治丧
何与列子引伯成子高于杨朱何与宰我短丧章已止
三续卷下 第 16a 页 WYG0210-0475c.png
也齐宣短丧章已犹止也犹字不必子谓子贡章愈胜
也子贡问师章愈犹胜也犹字不必未信以为厉已厉
犹病也厉民而以自养厉病也犹字不可省民之从之
也轻轻犹易也轻千里告以善轻易也犹字不可省杠
方桥也方字宜衍蹝草履也草字宜衍君宜注
前不宜注后择不处仁何注孟异乎注论散宜为古二
字之氏非名宜生子叔为鲁文公之族自宜注出不害
非告子之名叔父岂微子之误以鲁有少施氏安知孟
施非其氏谓施发语声非至子夏氏卜子禽氏陈子游
三续卷下 第 16b 页 WYG0210-0475d.png
氏言子贡氏端木子张氏颛孙子华氏公西皆非姓古
男子无称姓者独不闻乎甚至有明明姓可考而仍以
氏作姓总缘不识姓与氏之别若令尹子文姓不曰芈
而曰斗齐宣王之姓不曰妫而曰田是也

孟子生卒年月考

按孔子生卒出处年月具见史记孔子世家而孟子独
略于是说者纷纭余尝以七篇为主参以史记等书然
三续卷下 第 17a 页 WYG0210-0476a.png
后历历可考盖生为邹人晚始游梁继仕齐为卿久之
归邹又如宋以乐正子故至鲁终之滕道不行归而作
书七篇卒当在赧王之世卒后书为门人所叙定故诸
侯王皆加谥焉
又按史记孟子列传孟轲邹人也邹为今山东兖州府
邹县张尔公大全辨载一说曰孟子所生之邹非战国
穆公之邹国乃春秋孔子之邹邑也故说文云鄹孔子
之乡索隐云邹鲁地名又云本邾人徙邹故其證也又
曰史记称孟子邹人犹称子路卞人也之类又引自齐
三续卷下 第 17b 页 WYG0210-0476b.png
葬于鲁为鲁人之證余请一言以折之曰吾之不遇鲁
侯岂有本国之臣民而敢斥言其国与爵哉儿子咏方
十岁前对曰祇云近圣人之居未尝云生圣人之乡殆
又一切證云
或难余曰邹在春秋为邾左氏僖二十一年成风曰蛮
夷猾夏谓邾也昭二十三年叔孙婼曰邾又夷也杜注
云邾杂有东夷之风然则孟子亦生于夷乎余曰三代
三续卷下 第 18a 页 WYG0210-0476c.png
以下华与夷有定三代以上华与夷无定盖三代以上
唯其人不惟其地地本华也而人夷则从而夷之如陆
浑伊雒之为戎是也地本夷也而人华则能变夷焉如
太伯适荆蛮端委以治周礼是也故舜与文王为东夷
西夷之人不必曲为解说舜生卒地名犹莫有的据若
文王则实在今凤翔西安两府矣非当日西夷地乎当
日所纯乎中国者仅兖豫二州冀虽为帝畿犹岛夷错
处况雍州之僻远哉总之有圣人出得志大行虽以江
汉极南之国犹风俗茂美比于诸华否则世衰教泯虽
三续卷下 第 18b 页 WYG0210-0476d.png
以二王之后有终行夷礼而不克自拔者矣夫何常之
有学者得是说而通之则于古今天下局势亦思过半

又按大兴王源昆绳谓余子既證孟子为邹人非鲁人
曷为母葬于鲁何不并为辨析焉余曰孟子盖鲁公族
孟孙之后不知何时分适邹遂为邹人犹葬归于鲁者
大公子孙反葬周之义也然考今孟母墓碑墓在邹县
三续卷下 第 19a 页 WYG0210-0477a.png
北二十里马鞍山阳又非鲁地疑古为鲁地犹鲁邹邑
今亦在邹县界内二国密迩左传鲁击柝闻于邾是也
又按史记六国表魏世家并云惠王在位三十六年始
辛亥终丙戌襄王十六年始丁亥终壬寅哀王二十三
年始癸卯终乙丑竹书纪年则以襄王十六年上系于
惠成王以为其改元后之年而自癸卯以后记二十年
事谓之今王今王者杜预以为哀王是是竹书纪年有
哀王而无襄王史记有襄王又有哀王世本则又有襄
王而无哀王通鉴从竹书纪年而不从史记故以惠王
三续卷下 第 19b 页 WYG0210-0477b.png
在位凡五十二年始辛亥终壬寅又不从杜预所云之
哀王而从世本所有之襄王故以襄王在位为二十三
年始癸卯终乙丑其说己备载于考异矣独余以孟子
證之而觉史记为近是者何也魏世家云惠王三十一
年辛巳徙都大梁三十五年乙酉卑礼厚币以招贤者
孟轲等至梁故六国表于三十五年特书曰孟子来王
问君不可言利三十六年丙戌惠王卒子嗣
三续卷下 第 20a 页 WYG0210-0477c.png
立是为襄王孟子入而见王出而告人有不似人君之
语盖君初即位之辞不然必如通鉴五十二年壬寅惠
始卒而襄立孟子入见岂孟子竟久淹于梁如是邪不
然以襄王之庸岂能以礼聘孟子而复至梁邪不以礼
聘孟子而孟子肯枉见邪果受其礼聘至而初见时即
讥议之邪皆非人情朱子曰七篇之中无更与襄王言
者岂孟子自是不复久于梁邪余谓不特不久于梁实
生平未尝复至梁也史记所以可信也或曰竹书纪年
彼既魏史所书魏事司马公以为必得其真故从焉余
三续卷下 第 20b 页 WYG0210-0477d.png
曰不然纪年云惠成王九年四月甲寅徙都大梁不知
是年秦孝公甫立卫公孙鞅未相魏公子卬未虏地不
割秦不偪魏何遽徙都以避之邪即一徙都事如此尚
谓其生卒年月尽足信邪此余之所以信史记以信孟
子也(按六国表魏世家并云子罃生于魏文侯二十五年辛巳三十八年文侯卒武侯立凡十六年而后)
(惠王立是年已三十矣若如纪年文侯五十年卒武侯二十六年卒以生辛巳讣之惠王元年已五十三立三)
(十六年卒已八十八更以襄王十六年为改元后之年不一百有四岁乎纪年之不可信如此)
三续卷下 第 21a 页 WYG0210-0478a.png
又按吕成公大事记周赧王元年孟轲致为臣而归通
鉴纲目亦因之余谓孟子去齐明云由周而来七百有
馀岁若果在赧王元年丁未逆数至武王有天下岁在
己卯当得八百有九年孟子方欲言其多岂肯少言之
也然则不独不在赧王时亦不在慎靓王时当在显王
四十五年丁酉未满八百岁以前耳孟子于显王三十
三年乙酉至梁明年丙戌惠卒而襄立而即去梁是为
齐宣王之八年孟子游事齐当即从丙戌起何则由大
梁至临淄千有馀里故曰千里而见王若由邹以往仅
三续卷下 第 21b 页 WYG0210-0478b.png
得半耳既仕齐中间遭三年之丧归邹丧卑复仕齐终
不合而去须在此十二年内孟子于齐行踪岁月约略
可知者如此(按齐宣王在位十九年史记通鉴并同但史始己卯终丁酉鉴始己丒终丁未较后)
(十年此从史记说详见后)
又按史记与孟子不同者惟伐燕一事史记以为湣王
孟子以为宣王然就史记燕世家载哙初立有齐宣王
复用苏代之文是哙与宣王同时与孟子合而与六国
三续卷下 第 22a 页 WYG0210-0478c.png
表异通鉴从孟子不从史记是矣但系伐燕事于宣王
十九年当赧王元年丁未余谓此时孟子去齐已久安
得见其取之与复畔也且以宣王为卒是年故改元己
丑当显王三十七年于是上而威王立三十六年淳于
髡传所谓威行二十六年者增为四十六年矣下而湣
王立四十年世家所谓四十年燕秦楚三晋各出锐师
以伐我者减为三十年矣纷纷迁就凑合纲目曰未详
所据也余谓此不过欲以伐燕事属诸宣王以信孟子
耳然与屈齐之年数以从燕曷若屈燕之年数以从齐
三续卷下 第 22b 页 WYG0210-0478d.png
为尤信孟子乎何则六国表燕王哙五年乙巳让国于
子之当湣王八年七年丁未哙及子之死当湣王十年
后二年己酉燕立太子平是为昭王当湣王十二年若
移此五年事置于宣王八年丙戌后丁酉前以合孟子
游齐之岁月则战国策载储子谓宣王宜仆燕而储子
正为相者也王令章子将五都兵以伐燕而章子正与
游者也三十日而举燕国即五旬而举之之谓五偶讹
三续卷下 第 23a 页 WYG0210-0479a.png
为三也种种皆合安得起文正于九原而面告之
又按京山郝氏解尹士章有曰孟子仕齐丧母归鲁终
丧复之齐与齐王相习久故尹士讥孟子不明也然且
至迁就顾望也余谓此孟子复至齐之切證闻所未闻
按继而有师命乃复至齐后国被兵革不可以请遂尔
淹留若以一至齐而分两截则当作既而不当作继而
文义甚别不然齐宣就孟子之辞今又弃寡人而归胡
为乎又之哉
或问于余曰养弟子以万钟齐宣亦自侈其厚矣而孟
三续卷下 第 23b 页 WYG0210-0479b.png
子又云曾辞十万钟然则齐卿之禄厚至此与余应之
曰此盖孟子通计仕齐所辞之数非一岁有也或讶余
为无稽余曰盖尝以臆度之以古参之而后为是说也
请为子备陈之晏子曰齐旧四量豆区釜钟为豆
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然则区一斗六升也釜
六斗也钟六石四斗也万钟则六万四千石矣十
万钟则六十四万石矣此岂齐卿一岁所能有哉或又
三续卷下 第 24a 页 WYG0210-0479c.png
问曰子知古之量与今同邪异邪余曰古量甚小汉二
斗当今四合然则古之五才当今之一也即
古五当今一而六万四千石犹一万二千八百石也六
十四万石犹十二万八千石也此亦岂齐卿一岁所能
有哉或问孟子仕齐之岁几何果得其岁数则齐卿之
禄可坐而定也余曰今不可的考矣姑以孟子所云陈
戴盖禄万钟戴为齐公族禄所入如此而孟子在三卿
之中使其禄同于陈戴邪则仕齐当十年矣倍于陈戴
邪则仕齐当五年矣或少倍于陈戴邪当亦不下六七
三续卷下 第 24b 页 WYG0210-0479d.png
年矣夫燕哙让君臣被戮太子复兴俱孟子仕齐所
见闻者则固已历五年矣又况于崇见王丧母后归又
必有一二年故曰当不下六七年也至古今禄秩或粟
或米或麦或钱与或名存而未必实给(汉三公号岁食万石实月俸三)
(百五十斛斛即石也)纷错难齐要就米讣之一岁当一万八九千
石视周大君食二千八百八十人者足食四千人
有奇(照周礼廪人人月食三釜算釜即釜也)此岂非孟子所谓灭古踰制
三续卷下 第 25a 页 WYG0210-0480a.png
奢侈成风而百姓虽竭庐空柚犹不足以供其求呜呼
古今之变至战国可胜慨哉
或问于余曰齐馈兼金一百镒赵岐注云古者以一镒
为一金一镒是为也按古所谓金乃黄金非
今之银黄金至无乃过于厚与余应之曰
否淮南子曰秦以一镒为一金而重一斤汉以一斤为
一金考之汉律历志斤然则秦之斤溢汉之斤
三之一也又考汉食货志黄金一斤直钱万是直今之
银然则秦之一镒直今之银可知也当战
三续卷下 第 25b 页 WYG0210-0480b.png
国时淳于髡传梁送黄金百镒君传秦载黄金百
镒虞卿传赵赐黄金百镒聂政传严仲子奉黄金百镒
荆轲传夏无且赐黄金二百镒至越世家陶朱公以黄
金千镒进庄生苏秦传赵肃侯以黄金千镒约诸侯田
单传即墨富豪以金千镒遗燕将即君为鲁连寿
亦以千金吕不韦令能增损其书一字予千全固尚有
什倍于齐馈者安在其遂过于厚邪或又问曰子知古
三续卷下 第 26a 页 WYG0210-0480c.png
之权与今同邪异邪金之价视今轻邪重邪余曰汉四
十斤当宋十五斤孔颖达曰今一百二十斤于古称三
百六十斤亦各说不同要秦之斤虽重于汉而较唐宋
以后犹悬殊也何休注公羊传百金之鱼亦谓古金重
一斤若今万钱则知自三代以迄两汉金价一律如此
若在今日汉黄金一斤重当金重至六两足直钱
六十缗奚啻倍蓰于万钱岂非古黄金多而价廉故赠
遗者亦多今黄金少而价昂故赠遗者亦少与(按滑稽列传齐)
(威王使淳于髡之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髡仰天大笑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车马百驷盖十倍也则知齐亦以)
三续卷下 第 26b 页 WYG0210-0480d.png
(一镒为一斤)
又按朱子谓孟子之所以去齐其事虽不可考意王驩
为齐王幸臣尝欲自托于孟子以取重而王亦使驩为
介与往吊公行子皆未尝与言即从之来者亦正言以
折焉则所以绝之者深矣疑驩以是积憾而去之余谓
是固然矣然系致为臣章于燕畔王惭之君臣之
隙既开有不可以复合者矣故孟子决然请去集注云
三续卷下 第 27a 页 WYG0210-0481a.png
王庶几改之改必指一事言今不可考矣窃谓改之即
前章过则改之之改恐指燕人事岂必别有一事乎郝
仲舆亦曰孟子去齐在宣王伐燕后湣王之祸实兆于
此湣王死而齐遂不振孟子之见几早矣又曰取燕一
事尤不改兴兵构怨之习燕人已畔而邪臣犹为文饰
孟子知齐祸始此故致臣去王能改图援止犹可而不
悟焉殆哉
又按大全辨载一说曰或问一见思去出昼何独迟迟
答曰圣贤之救乱世如慈母之伏死子一息未绝尚冀
三续卷下 第 27b 页 WYG0210-0481b.png
复苏岂忍恝置此便是孔子知不可为而为之家法此
段取喻悲闵可为刺心
又按金仁山本大事记谓孟子赧王元年自齐归邹二
耳即如宋有与宋臣戴不胜语按系如宋于去齐后固
是但即在元二间殊无据所可据者宋初称王于慎靓
王三年癸卯孟子谓戴不胜为子之王不似在滕谓毕
战为子之君则应在癸卯后可知越明年甲辰鲁景公
三续卷下 第 28a 页 WYG0210-0481c.png
卒子平公旅立平公欲见孟子又应在甲辰后至在宋
与滕世子言世子继世即位然后之滕又应为赧王初
年事说者疑孟子或卒于赧王之初亦有故云(按鲁平公之年)
(六国表鲁世家差互此从通鉴详见安王二十五年下考异)
又按春秋君存称世子君薨称子某既葬称子
踰年称公左氏例则未葬称子既葬称君不待踰年始
称君此二传之同异也及余以孟子證而又有异君存
称世子滕文公为世子是君薨亦称世子滕定公薨世
子谓然友是未葬称子不独既葬为然至于子之身而
三续卷下 第 28b 页 WYG0210-0481d.png
反之是若孟子所称子力行之则在既葬之后但未踰
年耳何以验之滕文公既定为三年丧五月居庐未有
命戒则亦无礼聘贤人之事可知惟至葬后始以礼聘
孟子至滕而问国事焉故孟子犹称之为子直至踰年
改元然后两称为君曰君如彼君请择于斯二
者然则孟子于滕行踪岁月亦略可睹矣
或献疑曰魏惠卑礼招贤孟子往答齐宣质美好士孟
三续卷下 第 29a 页 WYG0210-0482a.png
子久游滕文则受其币聘而馆上宫者虽以区区之宋
偃初年号行王政亦尝一处其国焉若当君固
未有愈于燕昭者也虽其志趣或殊然邹衍自齐往矣
剧辛自赵往矣乐毅自魏往矣纷纷皆见尊礼何孟子
裹足而不一至燕乎余应之曰燕昭之礼士以复雠也
复雠则于齐矣孟子曾为齐卿宣虽薨而湣尚存所谓
复得罪在他国终身不敢谋赵之奴隶况子孙乎故宁
终不遇而不一至燕也与
又按孟子于梁惠王卒后犹讥其不仁梁襄王初即位
三续卷下 第 29b 页 WYG0210-0482b.png
讥其不似人君盖梁未尝为之臣也至于滕不特非臣
且不自称臣第曰吾分益亢矣朱子注楚辞涉江篇此
多以余吾并称详其文意余平而吾倨是也
又按左氏非左邱明先儒辨之已悉然莫妙于朱子曰
观左邱明所耻如此而左传必非其所作余亦有一證
左邱其氏也明其名也犹春秋之闾邱明闾邱明不单
氏闾则单氏左自非左邱明七篇为孟子自作止韩昌
三续卷下 第 30a 页 WYG0210-0482c.png
黎故乱其说亦莫妙于朱子曰观七篇笔势如镕铸而
成非缀缉可就余亦有一證论语成于门人之手故记
圣人容貌甚悉七篇成于己手故但记言语或出处耳
 四书释地三续卷下
三续卷下 第 30b 页 WYG0210-0482d.png
三续卷下 第 3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