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第 1a 页 WYG0210-029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学證文卷三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
宋程氏明道改本(不分章节)
九经考异曰大学原无经传之分其章次亦与今异宋儒疑有错简各以其意更之即二程定本亦不相一见二程全书中又曰今所定本盖本伊川程氏而经传之分则朱子为之又曰伊川定本即是今本所
大学證文卷三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
宋程氏明道改本(不分章节)
九经考异曰大学原无经传之分其章次亦与今异宋儒疑有错简各以其意更之即二程定本亦不相一见二程全书中又曰今所定本盖本伊川程氏而经传之分则朱子为之又曰伊川定本即是今本所
卷三 第 1b 页 WYG0210-0295b.png
称经一章传十章次序是也其分章次则始于朱子夫二程改本并见二程全书中既见全书则二人改本并在也乃又云今所定本本于伊川氏又云伊川定本即今本则又似未尝见全书者且其列诸改本则但有明道而无伊川岂其所见之全书偶遗伊川抑亦过信朱子今因程子所定之言而故为之卫其说与(其中考异所列有伊川云一本作彼为不善之小人使为国家则又实见伊川本者)柴氏绍炳家诫曰春秋载夏五郭公杞子伯甲戌巳
卷三 第 2a 页 WYG0210-0296a.png
丒之类以其传疑未尝辄加增损论语曰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至宋代儒者多以己意删订经文二程改大学朱子作孝经刋误将旧文并省分属经传而删其句字夫程朱虽贤不能踰仲尼仲尼不敢改鲁史而程朱敢改孝经大学此等事姑听先儒自为之勿效之也(见柴氏家训三十一则)新安姚氏际恒曰宋赵明诚作金石录其论石经文有云汉石经遗字盖灵帝熹平四年所立蔡邕小字
卷三 第 2b 页 WYG0210-0296b.png
八分书也今所存才数千字以世所传经书本校此遗字其不同者已数百言又篇第亦时有小异使完本具存则其异同又可胜言耶而后世学者于去古数千百岁之后尽绌前代诸儒之论欲以己之私意悉通其说难矣按明诚为靖康时人其时朱本未行所指者盖程子书也夫即程子书而当时儒者其往往不服于心而见于言论如此况改之又改或删或增甚至尽没其原文而不使行岂可为训夫程朱皆
卷三 第 3a 页 WYG0210-0296c.png
儒者其二程兄弟亦难优劣而其指误处则皆非三人之共指为疑而必不可存者则其不必误而宜倖存又可知也不然二程兄弟早宜自立为门户而二程与朱又当如方圜枘凿之必不相合而程改经而非违经弟改兄而非悖兄朱改程而非有戾于程今但执旧本以参考同异而便以为与朱不合何也(按明诚录云遗字不同数百言其篇第亦时小异皆指他经言之非大学本)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
卷三 第 3b 页 WYG0210-0296d.png
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康诰曰克明
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
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
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
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
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
卷三 第 4a 页 WYG0210-0297a.png
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古之欲明明德于天
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
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
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身脩而后
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
庶人壹是皆以脩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
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
卷三 第 4b 页 WYG0210-0297b.png
至也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
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閒居为不善无所
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
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
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
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所谓脩身在正
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
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
卷三 第 5a 页 WYG0210-0297c.png
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脩身在
正其心所谓齐其家在脩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
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
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
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
其苗之硕此谓身不脩不可以齐其家所谓治国必先
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
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
卷三 第 5b 页 WYG0210-0297d.png
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
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
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
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
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
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
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
卷三 第 6a 页 WYG0210-0298a.png
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
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
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所谓平天下在治其
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
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
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
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
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
卷三 第 6b 页 WYG0210-0298b.png
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
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
为天下僇矣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
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
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脩也瑟兮僩
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
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
卷三 第 7a 页 WYG0210-0298c.png
世不忘也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
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诗云殷之未丧师克
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
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
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
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
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
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
卷三 第 7b 页 WYG0210-0298d.png
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
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
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
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
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
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
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
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
卷三 第 8a 页 WYG0210-0299a.png
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
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
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
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
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
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
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
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卷三 第 8b 页 WYG0210-0299b.png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
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
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程氏伊川改本(不分章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当作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
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
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
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
卷三 第 9a 页 WYG0210-0299c.png
齐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
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
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脩身脩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
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脩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
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子曰听
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
民志此谓知本此谓知本(四字衍)此谓知之至也
卷三 第 9b 页 WYG0210-0299d.png
二程改本俱以知本为知至知本即格物也格物本末即物格而知至也何尝谓诚意之先当补穷理观伊川重将听讼节提近知至正谓致知在知本耳然则脩身为齐治之本诚意为脩身之本抑何直捷而明快与王氏阳明刻古本大学犹不得其旨一曰格正事物一曰格去物欲至门人王心斋氏然后有格本末之物致先后之知语早知灯是火饭熟已多时为之畅然(證人书院示学语)
卷三 第 10a 页 WYG0210-0300a.png
大学首诚意中庸首诚身诚意而归于至善诚身而进于至诚故尧本钦明文秉抑畏易言闲邪而存诚礼首称俨若而无不敬千圣百王未有不始于诚者(益都冯易斋先生集)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
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
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
用其极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
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
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
用其极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
卷三 第 10b 页 WYG0210-0300b.png
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
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
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所谓诚
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
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閒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
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
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
卷三 第 11a 页 WYG0210-0300c.png
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所谓脩身在正其心者身有
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
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
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脩身在正其心所谓
齐其(其字衍)家在脩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
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
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
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
卷三 第 11b 页 WYG0210-0300d.png
硕此谓身不脩不可以齐其家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
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
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
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
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
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
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
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
卷三 第 12a 页 WYG0210-0301a.png
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
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
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
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
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
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
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
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
卷三 第 12b 页 WYG0210-0301b.png
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
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
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
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
僇矣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瑳如
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
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脩也瑟兮僩兮者恂
卷三 第 13a 页 WYG0210-0301c.png
慄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
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
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
也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诗
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
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
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
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
卷三 第 13b 页 WYG0210-0301d.png
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
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
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彦
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
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
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
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
卷三 第 14a 页 WYG0210-0302a.png
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命怠之误也)
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
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
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
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
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
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
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代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
卷三 第 14b 页 WYG0210-0302b.png
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
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一本云彼为不善之小人使为国家)
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
利以义为利也
大学證文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