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1a 页 WYG0200-071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八

  中庸指归       四书类

  中庸分章       四书类

  大学发微       四书类

  大学本旨       四书类

  提要

  (臣)等谨案中庸指归一卷中庸分章一卷大
学发微一卷大学本旨一卷宋黎立武撰立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1b 页 WYG0200-0713b.png
武字以常新喻人咸淳中举进士第三仕至
军器少监国子司业宋亡不仕閒居三十年
以终立武官抚州时校文举吴澄充贡士故
澄志其墓自称曰门人又称立武官秘省时
阅官书爱二郭氏中庸郭游程门新喻谢尚
书仕夷陵尝传其学将由谢溯程以嗣其传
故言大学中庸等书间与世所崇尚者异义
盖中庸之学传自程子后诸弟子各述师说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2a 页 WYG0200-0714a.png
门径遂岐游酢杨时之说为朱子所取而郭
忠孝中庸说以中为性以庸为道亦云程子
晚年之定论立武中庸指归皆阐此旨至其
中庸分章则以天命之谓性以下为一章仲
尼曰以下为二章君子之道费而隐以下为
三章道不远人以下为四章君子素其位而
行以下为五章君子之道辟如行远以下为
六章鬼神之为德以下为七章哀公问政以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2b 页 WYG0200-0714b.png
下为八章诚者天之道也以下为九章惟天
下至诚以下为十章诚者自成以下为十一
章大哉圣人之道以下为十二章仲尼祖述
尧舜以下为十三章惟天下至圣以下为十
四章诗曰衣锦尚絅以下为十五章皆发明
郭氏之旨所言亦具有条理其大学则发微
一卷谓曾子传道在一贯悟道在忠恕造道
在易之艮大旨以止至善为归而以诚意为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3a 页 WYG0200-0714c.png
要本旨一卷仍用古本皆以为曾子之书不
分经传而以所称曾子为曾晰之言要其归
宿与程朱亦未为牴牾异乎王守仁等借古
本以伸己说者也惟其谓中庸大学皆通于
易列图立说丝连绳贯而排之则未免务为
高论耳此四书本合编前有大德八年赵秉
政序其先中庸后大学盖亦从礼记原次此
本从今本四书之序移大学于中庸前而以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3b 页 WYG0200-0714d.png
秉政之序介于四书之间殊失本旨今釐正
之还其旧第焉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4a 页 WYG0200-071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中庸指归

  宋 黎立武 撰

  ○中者在中之义正位居体之名也先天大易本无方
体所以肇太极而生两仪既有太极易立乎其中而中
之体立两仪既判易行乎其中而中之体明然则所谓
中之体者易也易者生生之谓生生之易曰仁体仁之
道曰诚夫妙体之谓易本体之谓仁贯全体大用之谓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4b 页 WYG0200-0715b.png
诚中庸之道出于易本于仁极于诚至道不可以名也
故取正位居体名之曰中寔古今道体攸存书曰帝降传
曰民受中降受之初具天地之全涵先天之妙在乾九
二人道之始故曰龙德正中而进乎天德此中之体也
在坤六五心君之位故曰黄中通理正位居体此中之
位也乾画中实坤画中虚坤中之虚乃所以居乾
体也乾之妙体无乎不在非坤位无以居此体非坤土
无以成此位其在人也所谓心者性之郛郭心之中虚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5a 页 WYG0200-0715c.png
而性存焉先天一理居中位正而为有物之则万事万
化何莫由斯曰成位乎其中曰立天下正位曰思不出
其位皆以正位居体言之古之人莫不于喜怒哀乐之
未发而养于中莫不于喜怒哀乐之欲发而执此中所谓
存心养性所谓闲邪存诚皆所以养此中也建中也建
极也守约也慎独也一贯也止至善也克己复礼也反
身而诚也皆所以执此中也在书曰执中在中庸曰时
中执中者持守于人心道心之几时中者权宜于由体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5b 页 WYG0200-0715d.png
达用之际性之身之者以执中言率性尽性者以时中
言兹百圣传心之大法也

  ○庸之为义常也用也(虞书凡言庸皆以用言商书曰思庸惟庸皆以常道言合而言之
盖日用之常道也)常道之用大无不该妙不可穷而喜怒哀乐
之发诚形明动之验寔自言行始乾九二曰庸言之信
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系辞于
中孚九二爻辞广之曰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
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可不慎乎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6a 页 WYG0200-0716a.png
中庸一书始曰庸德之行庸言之谨言顾行行顾言者
出乎身发乎迩也继曰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
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又曰见而民莫不敬言而
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悦者加乎民见乎远也此修道
谓教之事篇末申之曰闇而章曰潜之昭曰不动而敬
不言而信曰不赏而劝不怒而威曰不显惟德而百辟
刑曰不大声色而民化终之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
矣此则至诚能化之事所谓庸也者用也谓是不用而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6b 页 WYG0200-0716b.png
寓诸庸者欤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至矣云者赞昔人
名道之旨微久矣云者嗟斯人昧道之日远然则中庸
者自执中相传以来古有是名矣夫子推原斯道体用
之妙本诸造化故于乾九二文言发明之于是子思之
书以中庸名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者天下之大
本所谓中者以此曰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所谓庸者以
此成性内存寂然未发正位居体是之谓中发于言行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7a 页 WYG0200-0716c.png
中节而和日用常道是之谓庸中以正位言庸以常道
言盖合全体大用而名之也尧舜授受道用斯溥揭执
中以明其体孔门讲贯道体斯存合中庸以该其用名
之立道之显焉周德衰而大德隐夫子没而微言绝子
思忧之乃取平日所闻于父师者著而为书首之曰命
性曰道教者所以著名篇之旨也命性中也道教庸也
继之曰中和曰大本达道者所以明性道之蕴也篇首
言性而此言中者喜怒哀乐未发即性也而中以正位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7b 页 WYG0200-0716d.png
居体言名篇言庸而此言和者言行之发即庸也而和
以发皆中节言其曰忠恕曰诚化忠者执中于心诚者
致中和之道皆所以尽已之性所谓中也恕者道之推
化者教之至皆所以尽人物之性所谓庸也合而言之
曰仁则已立立人已达达人仁者中庸之本体也贯而
通之曰一则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一者中庸之妙贯也
此书之作所以传先圣之道而著之万世法言大训毕
备于此其为教也盖以中庸之道虽布在天下而有至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8a 页 WYG0200-0717a.png
微至隐者存中庸之理虽具在人心而能与知与行者
鲜故发明而诚诚而明之义尊贤取友相与博学审问
慎思明辨而笃行之慎之于独而达之君臣父子夫妇
昆弟朋友诚之于身而推之国家天下为书十有五章
首章统论一篇之大旨二章备著夫子之格言三章而
下明率性谓道修道谓教之事九章而下明至诚尽性
至诚能化之事末乃伤今思古以道统绝续之会帝王
授受之真寔在夫子且反覆推明仁诚之道以俟后之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8b 页 WYG0200-0717b.png
圣人末章则穷理尽性至命之学也其为书也大周乎
天地微极乎物理幽贯乎神明而卒归之无声无臭焉
广大精微盖本诸易

  ○道之大原出于天自龙图出而人文阐羲画具而文
籍生故易者群经宗祖也乾九二曰龙德而正中庸言
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德博而化又曰学以聚之
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然则中庸之所以名与
夫诚以尽中庸之性化以极中庸之功学问思辨以明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9a 页 WYG0200-0717c.png
中庸之道盖本诸此中庸之道独于乾九二明之何也
乾二人道之始也中庸人道之本也卦列三画以象三
才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自卦之象言之则人为中自卦
之体言之则君位为中自卦之德言之则大本为中一
爻具三义其寔相为表里也(人事首性之表也)龙德而正中者
龙之为物灵妙神化其静养也深其动变也大以喻性
之德如此而居中位正为万事万物之则焉由九二之
正中存诚而为君德由九五之至诚尽性而进天德中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9b 页 WYG0200-0717d.png
庸以率性尽性为体故曰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中者
天下之大本也二爻动为庸庸者中之用也用之言必
信用之行必谨中庸以言行为用故曰庸德之行庸言
之谨也乾中爻变坤成坎坎有孚者诚也坤中爻变乾
成离离中虚者明也乾二爻变重坤成师师者师也坤
二爻变重乾成同人同人者友也乾坤坎离之交明诚
诚明之妙而万化由之出是以由明而诚者尊贤信友学
问思辨以明中庸之教由诚而明者尽已尽物形著动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10a 页 WYG0200-0718a.png
变以成中庸之化焉所谓遁世不见知而不悔者即初
九龙德而隐之事(初九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盖依中庸者也所谓
尊德问学不骄不悖者即九三乾乾进修之事(九三君子进德
修业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盖道中庸者也所谓赞化育配天地
者即九五合德之事也所谓至诚无息纯亦不已者即
中正纯粹自强不息之事乃若时中心法盖出于易之
蒙以泉行而山止也惟止而得所养则其行也亨果行必
资乎育德达道必由乎大本故皆以时中言之是知易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10b 页 WYG0200-0718b.png
与中庸相为经纬非深造者孰能知之

  ○中庸之道始于尧舜授受大明于孔子舜受执中之
传而曰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孔子于易明龙
德正中而曰庸言之信庸行之谨中庸所以详于舜孔
子焉然二圣人于中庸所同者德所不同者位也乾之
六爻曰德曰位而已中庸十二章备论之德者所以明
中庸之道位者所以行中庸之事乾之五曰天德二曰
君德天以德言君以位言二非君位而曰君德者以龙德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11a 页 WYG0200-0718c.png
正中之进乎乾五也五曰天德而不曰大位者以正位
居体之存乎坤五也君固属乎乾五然有德得位二虽
非君其德可以君位曷资乎坤五盖有土有民乾非坤
土无以成其位舜以大德得位好问察言用中于民乾
九五事也然自侧微升闻徵庸历试其于潜也见也跃
也飞也寔备纯乾之体焉孔子有德无位明中庸之道
以垂世立教乾九二事也然授业洙泗之间系易发天
地之藏作春秋行王者之事删诗定书明礼正乐以垂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11b 页 WYG0200-0718d.png
百世法其于初之遁世三之修辞四之德业五之德造
亦备纯乾之体焉故子思以舜德为圣人尊为天子覆
载之内莫不尊亲者德与位之皆造也以夫子祖述尧
舜宪章文武如天覆地载日月照而四时行特位俭于
德耳中庸内圣外王之道也因二圣人明之

  ○经之作至中庸止矣故中庸者群经之统会枢要也
书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
传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12a 页 WYG0200-0719a.png
威仪之则以定命也夫恒性之秉谓命之中即此中也
即所谓天命谓性也顺性以绥猷有则以定命即庸也
即所谓修道谓教也在洪范曰建用皇极而敛福锡民
在周诗曰有物有则而秉彝好懿莫不体立而用著尽
已以尽人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思盖得于
曾子者也孟子曰守约而施博曰至诚而能动曰立正
位行大道孟子学于子思故论著益明焉

  ○洙泗而后数千百年中庸之学复大明于伊洛尝考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12b 页 WYG0200-0719b.png
郑注庸用也以其记中和之为用又曰庸常也用中为
常道也乃知体用之说自昔己然然汉儒去古未远己
不知中为何物噫道之不明也久矣濂溪周子太极有图
易通有书深探天地之蕴发明一中之传二程继出而
中庸之道盛独名篇之义有当详者今学者所取以
为据者皆杨氏游氏之说也杨氏曰不偏之谓中不易
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游氏曰以
德行言曰中庸以性情言曰中和二子以为所得于师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13a 页 WYG0200-0719c.png
者如此蓝田吕氏则曰天命之谓性即所谓中修道之
谓教即所谓庸中者道之所自出庸者由道而后立盖
中者天道也天德也降而在人人禀而受之是谓之性
书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传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此人性所以必善又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中者
天下之大本和者天下之达道则性与道岂有二乎又
曰中即性也在天为命在人为性由中而出莫非道故
曰中者道所由出又曰喜怒哀乐之未发则赤子之心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13b 页 WYG0200-0719d.png
大人不失其赤子之心乃所谓允执厥中也而与程子
论难甚详(程子曰中者道之所由出此语有病又曰中即道也若谓道出于中则道在中内别为一
物矣若谓性与道大本与达道可混而为一即未安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循性曰道性也命也道也各有所当
大本言其体达道言其用体用自殊安得不为二乎又曰中即性也此语亦未安又曰不偏之谓中道无不中
故以中形道若谓道出于中则天圆地方谓方圆者天地所自出可乎如中既不可谓之性则道何从称出于
中盖中之为义自过不及而立名若只以中为性则中与性不合与率性之谓道其义自异性道不可合一而
言子居对以中者性之德却为近之又曰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赤子之心发而未远乎中若便谓之中是不
识大本也)盖中庸之学初兴议论然尔兼山继登程门终始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14a 页 WYG0200-0720a.png
中庸之道体用之说寔得于心传面命者也程子尝为
中庸作注至是焚槁而属兼山以书传之乃知游氏杨
氏所得于师者初年之论也吕氏以深潜缜密称寔颇
融贯而其师始未然之者未定之论也盖至兼山则师
弟子之讲贯熟决择审矣然则求中庸之道于伊洛微
兼山氏吾谁与归

  ○兼山氏曰极天下至正谓之中通天下至变谓
之庸中其体也庸其用也圣人得于中用于天下得于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14b 页 WYG0200-0720b.png
中者合性命言之用于天下者兼道教言之皆主人道
为言也尝求数之未形见天地之数起于中合中合之变
起于自然而不可推移故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性
者本于天命而物之大原尽性则无馀事矣循是而行焉谓
道修是而行焉谓教性也道也教也内外相成之道是三
者得之然后为中庸之道又本之易以依乎中庸遁世
不悔为潜龙之事以庸德之行庸言之谨为龙德正中
之事学问思辨笃行即聚辨居行之旨也故以见龙在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15a 页 WYG0200-0720c.png
田为诚之者之事参配天地即大人合德之旨也故以
飞龙在天为诚者之事于乾之二爻则曰此中庸诚形
明动变化之序也程氏学以性为本以中庸易为先盖
二书皆尽性之道程门惟兼山深于易故得中庸之义
焉又考汉上朱氏易说于乾九二曰二为中中动为庸
初九依乎中庸九二龙德而正中庸者中之用也言行
变化不失其中故谓之庸汉上闻道于游氏且与兼山
接丽泽所渐至当归一艮斋谢氏尝叙所授郭氏中庸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15b 页 WYG0200-0720d.png
说谓中为人道之大以之用于天下国家是子和所以
学而伊川兼山之渊源也然则中庸大旨寔程郭口传
心授探本穷源而得之正位常道之义全体大用之名
庶乎为定论

  中庸之学太抵皆祖程门初年之说且于事物取中
是不无遗论窃谓子思以中庸名篇而首揭命性道
教者所以明中庸之旨次释中和大本达道者所以
错综中庸性道之义篇目经文纲举而目张也今而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16a 页 WYG0200-0721a.png
曰篇名一义经文又一义中庸一中中和又一中何
耶孟子言称尧舜而性之一语万世格言尧舜以天
下与人而执中片言实居其要谓之中者必有事焉
夫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是中指性无疑自
中而发无非顺性命之理而见诸庸言庸行人道所
共由者不越乎合君臣父子昆弟夫妇朋友之交而
已是庸指道无疑其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者盖发
而中节之名所谓和也是求中于用不曰中有体乎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16b 页 WYG0200-0721b.png
其曰不易也定理也盖何莫由斯之义所谓常也是
知庸为常不曰庸为用乎兹所以详说说约而求其
指归也六经四书名义微奥惟见于易与中庸贯先天
后天之道曰易该全体大用之道曰中庸可谓易简
而天下之理得故曰易其至矣乎曰中庸其至矣乎





  中庸指归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17a 页 WYG0200-072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中庸分章

  宋 黎立武 撰

  中庸之书浩博深远若不可涯其寔绳联而珠贯也
诸家虽字论句析然于大旨未明读之使人茫然分
章所以原作者之意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
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17b 页 WYG0200-0721d.png
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
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
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
物育焉

  中庸之德至矣而其义微矣首章以命性道教明中
庸之义以戒惧谨独明执中之道以中和明体用之
一贯以位育明仁诚之极功何谓天命之谓性人受
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盖自无极之真二五之精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18a 页 WYG0200-0722a.png
妙合而凝而人生焉无极之真乃先天大易生生之
理为天地之中人得之以成性二五之精乃后天形气
变合化生钟秀于人人得之以成质性形而上也质
形而下也命也者其理气合凝之初天人赋受之际
乎然气有清浊厚薄故质有高下美恶惟性初一真
灵明静虚人人之所同得万理根于斯万善萌于斯
盖维天之命于穆不已者也何谓率性之谓道性者
道之体也其本体曰仁而已其变体曰五常道存乎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18b 页 WYG0200-0722b.png
五常达道存乎五典五常备诸己五典施诸人尽己
尽人惟至诚合内外之道仁始于父子而胞与推焉
义始于君臣而絜矩推焉礼始于夫妇三千三百推
焉知始于长幼而亲疏隆杀推焉信始于朋友而与
国人交推焉未发存诸己发则施诸人存诸己者性
初固有之真施诸人者性分当然之则此大本所以
为达道率性所以谓之道也何谓修道之谓教人同
此性则同此道然或气禀不齐不能知其固有不能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19a 页 WYG0200-0722c.png
全其本然所贵乎为圣为贤为君为师尽己之性以
尽人之性言行以为法则礼制以为品节政令以为
范防使斯民节其情复其性而由其道是之谓教夫
天命谓性者太极所以行也率性谓道者人极所以
立也修道谓教者皇极所以建也此中庸之义也所
谓道不可须臾离何也循性道也违性非道也天下
岂有性外之道哉章首言命性道教此以下专以道
言举一以该三也所谓戒慎不睹恐惧不闻见乎隐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19b 页 WYG0200-0722d.png
显乎微必慎其独何也常人有睹而动于中则戒有
闻而动于中则恐君子存诚岂在乎耳目闻见间哉
渊乎收视返听之密凛乎十指十视之严勿谓隐也
曰费而隐见莫甚焉勿谓微也曰微而显显莫甚焉
隐微者人所难知亦人所易忽故以独名之独者非
止闇室屋漏之谓静养于未发之中默存乎将动之
几当是之时在我而已可不慎乎此率性之方而执中
之道也(慎独大学诚意之道也中庸以诚为本故首发此义)其曰喜怒哀乐之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20a 页 WYG0200-0723a.png
未发谓之中中者天下之大本子思以此释中之名
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寂然不动混然在中
此正位居体之谓其曰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者天
下之达道子思以此释庸之义惟和则庸不和非庸
也发而中节事事合宜此日用常道之谓所以明体
用之一贯也(未发为中发而中节为和自言中伦行中虑以至从容中道则诚者之事也)
致中和者即所谓至诚尽性天地位万物育者即所
谓赞化育与天地参此由乾九二之君德而位乎九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20b 页 WYG0200-0723b.png
五之天德也天位乎上地位乎下圣人至诚尽性而
成位乎其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圣人至诚尽性而
能尽人物之性然则致中和者非诚之至乎参天地赞
化育者非仁之至乎所以明仁诚之极功也中庸一
篇大旨皆备于此次章述夫子平日中庸之教三章
而下节节相生首尾相应推明首章之义至矣通为
十有五章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21a 页 WYG0200-0723c.png
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子曰中庸其
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
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
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子曰道
其不行矣夫○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
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子曰人皆曰子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
知避也人皆曰子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子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21b 页 WYG0200-0723d.png
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
之矣○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
也中庸不可能也○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
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
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
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
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子曰素隐
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22a 页 WYG0200-0724a.png
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惟
圣者能之

  次章集夫子平日论中庸者推原作中庸之意凡六节
第一节谓中庸之道不以君子而有不以小人而
无君子之有此中庸也循性而行须臾不离于道故
曰时中小人之有此中庸也违性而行无所不至故曰
无忌惮大哉时中之义乎易曰蒙亨以亨行时中也
蒙昧而求通纯一而无伪赤子之心也惟大人者不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22b 页 WYG0200-0724b.png
失其赤子之心方其未发浑然在中是为大本之中
迨其将发动必由中是为时中之中所谓戒惧谨独
所谓执端用中所谓择乎中庸莫不致察乎危微之
几权宜乎发未发之际是谓不失赤子之心是谓允
执其中也圣贤心法惟在乎此故此章首揭时中之
义第二节叹至道至德人皆可能世衰道微久矣斯
民之鲜也又叹知者愚者不知择中庸知不真则行
不笃故道不行贤不肖者不能守中庸守不固则行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23a 页 WYG0200-0724c.png
不著故道不明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谓中人之性
何莫由斯而不知其道者众也虽或甘食甘饮未得
其正者饥渴害之然饥食渴饮人之至性存焉不可一
日废中庸之道固原于性也其终不行矣夫盖三叹
焉第三节求之古人宜莫如舜所以受之尧授之禹
即此中也虞书备之矣端者发端之始孟子以恻隐
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为四端此所谓两端者即人心
道心之发危微之几也几动之初知所持守则发皆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23b 页 WYG0200-0724d.png
中节以之建用皇极于天下此舜所以为大知欤好
问察言即听言询谋之旨也第四节以乾之象推之
乾之九二体为中用为庸惟明则知所择惟诚则知
所守二爻之变为离坎得之则为离之明坎之诚失
之则为离之罟坎之陷存乎知与不知而已知莫大
于舜执两端而用中其次莫如颜渊择中庸而能守
舜达而在上乾九五事也颜子穷而在下乾初九事
也故中庸兼举以明之第五节子路尝因夫子以蹈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24a 页 WYG0200-0725a.png
白刃为能事安于中庸不可能也而自负其勇遂以
强问夫子之诲之也卒归之中和之教外和而内不
流内有所立则外无所倚处平世不以安荣易其充
实之美居乱邦不以患难易其死生之节此四强者
不动心之勇也第六节素隐行怪是违性而行不能
择中庸圣人弗为也半途而废是中道而画不能守
中庸圣人弗已也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依乎九二之
中庸初九潜龙勿用之事也故曰圣者能之通六节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24b 页 WYG0200-0725b.png
而观则中庸之至德中庸之难能与夫圣贤之所以
执中用中者浅深次第历历可见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
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
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
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
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
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25a 页 WYG0200-0725c.png
  三章以下皆发首章之意此章明率性之谓道也费道
之用也庸也显见也发而中节也隐道之体也中也
隐也未发也道者性而已然而有率性焉有尽性焉
夫妇之愚不肖而能知能行者率性而已率性者夫
人而可能由愚不肖推之则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万
物亦循其性之自然耳圣人之不能知不能行者尽
性之事也尽性者圣人而犹病由圣人而推之则天
地之大人犹有憾是天地亦有不能尽者道之全体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25b 页 WYG0200-0725d.png
本乎一性而塞乎两间大无外小无内也故因愚不
肖而论圣人之知能因鸢鱼而致天地之明察可谓
费而隐矣旨微哉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
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
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
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
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26a 页 WYG0200-0726a.png
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
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馀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
子胡不慥慥尔

  四章引夫子之言明修道之教与道不可离之意道
者率性而已岂远于人哉为道行道也行道而远于
人是违性非道也已之性即人之性尽已斯尽人矣
以人治人谓修道之教不假外求非如伐柯之取则
犹远也达道存乎君臣父子昆弟夫妇朋友之伦为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26b 页 WYG0200-0726b.png
道存乎事父事君事兄施友之际仁义礼智之端喜怒
哀乐之发非言无以宣非行无以著故曰庸德之行
庸言之谨曰言顾行行顾言言行之发可不谨乎庸
德庸言亦乾九二之言也引此释庸之名以明中节之
和修道之教也以人治人忠恕之道也忠恕者中庸
之异名尽己忠也推己恕也其本体曰仁其大本曰
诚仁者已立立人已达达人诚者尽性以尽人物之
性是也然论语言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此言忠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27a 页 WYG0200-0726c.png
恕违道不远何也曾子教人明道者也以全体
大用之名言之是指出忠恕之义子思教人为
道者也以尽已推已之事言之是为行忠恕者
言施己施人盖为道而行忠恕者也由忠恕行虽或
违于道亦不中不远矣孟子曰强恕而行求仁莫近
焉前章言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此言君子之道四而
五伦备矣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27b 页 WYG0200-0726d.png
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
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已
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
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
鹄反求诸其身

  第五章以下皆教之序也立教以身为本九经以修
身为先行有不得则反诸己犹之射焉发而不中亦
必反诸其身所谓素位而行不陵不援不怨不尤居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28a 页 WYG0200-0727a.png
易俟命皆正己之事也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娄
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
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第六章于九经为亲亲之教行远自迩登高自卑自
家而国也惟顺于父母宜于妻子和于兄弟是所谓
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矣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28b 页 WYG0200-0727b.png
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
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
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子曰舜其大
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
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
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
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
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子曰无忧者其惟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29a 页 WYG0200-0727c.png
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
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
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
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
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
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
母之丧无贵贱一也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29b 页 WYG0200-0727d.png
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陈
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
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
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
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
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第七章亦亲亲之教也亲亲之道尤严于宗庙先王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30a 页 WYG0200-0728a.png
所以教孝者莫尚乎此此章详于宗庙之事而先之
以交神明之道焉书曰鬼神无常飨飨于克诚此六
经言诚之始也中庸一书以诚为本亦首于事鬼神
明之首章戒不睹惧不闻盖言君子存诚无时不然
非有所为也乃若常人之情其于祀鬼神也则亦视
无所见听无所闻然陈器设衣体物而不遗齐明盛服
承祭而如在莫敢不尽其诚是虽有为而然然隐而
见微而显道一而已岂非诚之至欤舜尽孝于瞽瞍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30b 页 WYG0200-0728b.png
移孝于承尧推其行于家者行于国天下故称大孝
武王缵绪兴周周公追王周之先祖以尽孝思且锡
类于臣庶三者之达俾各伸其追远之情故称达孝
自夫孝者以下总论孝之善且至者夫所以事宗庙
者有二惟先德是飨焉惟先绪是缵焉此继述志事
之孝也事以天子之礼达乎三年之丧与夫春秋之
礼乐亲尊之爱敬此事亡如存之孝也亲亲以孝尽
孝以诚推此诚以往可以事帝推此诚以往可以治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31a 页 WYG0200-0728c.png
天下国家故曰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
示诸掌乎此即论语问禘之旨礼运已极论之鲁之
郊禘非礼圣门所深病病其越常黩典非诚也后章
礼乐等论皆此意也夫宗庙飨鬼也郊社事神也故
章首并论鬼神章末兼明郊禘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
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
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31b 页 WYG0200-0728d.png
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
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
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
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
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
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
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
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32a 页 WYG0200-0729a.png
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
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
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凡为天下国
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
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
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
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
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齐明盛服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32b 页 WYG0200-0729b.png
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
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
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
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
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
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
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则立不豫则
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33a 页 WYG0200-0729c.png
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
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
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
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八章合九经论之盖由五者达道以明修道谓教而
施于政者也章首凡八言人互发以人治人之意中
庸始言率性修道此言修道以仁则性者仁而已矣
嗟夫微言绪绝而复传者赖有此书存焉修道谓教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33b 页 WYG0200-0729d.png
仁之用也故曰修道以仁天命谓性仁之体也故曰
仁者人也中庸之道一言以蔽之曰仁而已天下之
达道五人之大伦也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教之大经也
前章既明修身亲亲之教矣然必尊贤信友相与学
问思辨而行之故章首以修身亲亲尊贤为要末以
信友顺亲诚身为归斯三者反覆致意焉九经之教
此其枢也夫仁以亲亲为大义以尊贤为大亲亲者父
子夫妇昆弟之道也杀之则亲疏有间而礼生焉尊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34a 页 WYG0200-0730a.png
贤者君臣朋友之道也等之则师友异待而礼生焉
敬大臣者尊贤之义所推也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
柔远人怀诸侯者亲亲之仁所推也其或上也而弗
获民也而弗治友也而弗信亲也而弗顺亦惟曰反
求诸其身而已天下之达道五即和者天下之达道即率
性之道盖人道不外乎五者五者实根于一性本然
之性即本体之仁凡相生相养相亲相爱相须相成
痛痒而切身颠连而同气自孩提亲爱以至仁民爱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34b 页 WYG0200-0730b.png
物自事亲之孝以达之为天下国家无非顺天性尽
人道而已道出于性不知人不能率性以修道若何
而治人性出于命不知天不能尽性以至命若何而
配天曰生知学知困知知之事也曰安行利行勉行
勇之事也夫五达道九经本乎一性之仁知者知乎此
勇者行乎此故皆曰行之者一曰豫焉曰定焉言也
事也行也何莫由斯道道者率性之谓而不可须臾
离即造次颠沛之不违仁是故应万变而不穷周万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35a 页 WYG0200-0730c.png
事而不匮视世之事逐物迁矫揉于旦暮颠冥于酬
应者大有径庭焉所谓一以贯之也一者诚也然而
曰不明乎善不诚乎身大学之修齐治平在先诚意
存乎止善而知止七篇道性善曰道一而已推极乎
诚与思诚之道亦曰不明乎善不诚乎身性仁也仁
无有不善行著习察一有觉焉知性无疑信道自笃
或疑于善或疑于恶则是不诚于中于形著明动变化
何有此章首之以仁终之以诚仁以性善言诚以尽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35b 页 WYG0200-0730d.png
  性言忠恕之道于是乎在中庸之教于是乎备矣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
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
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
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
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
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
愚必明虽柔必强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36a 页 WYG0200-0731a.png
明矣明则诚矣

  九章承上诚身之说极论诚之道人有圣愚诚则无
二而造诚之阃域有天之道焉人之道焉不勉不思
从容中道生知安行者也诚者事也学问思辨择善
固执学知利行者也人一已百人十已千困知勉行
者也诚之者事也由诚者言之则自诚明者性之也
诚则形形则著也谓之性者圣贤尽性之事也由诚
之者言之则自明诚者反之也明善诚身也谓之教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36b 页 WYG0200-0731b.png
者圣贤九经之教以修身为本使学者由明而达于
诚也窃尝反覆是书以为中庸之道人所同得然而
曰鲜能曰不行不明曰不能守曰不可能及其至则
圣人有所不能知不能行若甚高而难行者何也要
知道体微妙古人难言之故曰见乎隐显乎微曰费
而隐曰于穆不已曰不显曰无声无臭惟圣人生知
安行以至悠久不息下此者必资学问思辨笃行之
功圣贤引而不发欲学者深造而自得之也然得有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37a 页 WYG0200-0731c.png
难易存乎资质之高下功力之浅深惟知之明则择
之审守之固则行之力此乾九二学聚问辨而进乎
九三进德修业知至知终之事也中庸之教至诚身
而备矣教之至则化矣此以下皆诚而化之事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
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
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其次
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37b 页 WYG0200-0731d.png
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
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
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乃尽性之事中庸之极功十章
以下皆发此意以明首章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盖
乾九五大人位天德之事也率性诚也惟尽性为至
诚修道教也唯至诚为能化至诚天之道也致曲人
之道也其于参赞化育之功形著明动变化之妙其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38a 页 WYG0200-0732a.png
至一也赞化育则与天地合其德前知如神则与鬼
神合其吉凶皆尽性之效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
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
之宜也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徵徵则悠远悠远
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
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38b 页 WYG0200-0732b.png
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
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
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
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
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
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
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
殖焉诗云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39a 页 WYG0200-0732c.png
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
亦不已

  维天之命于穆不己忠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恕也
天之忠恕即乾之中庸即乾之诚化即乾元之仁惟
至诚尽性参天地赞化育天道在圣人矣上章言尽
性能尽人物之性盖以尽己为先十一章言成己所
以成物实以成物为重天地圣人之能事有出于成
物之外乎诚者尽己之性故曰自成率性之谓道故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39b 页 WYG0200-0732d.png
曰自道此所以成己尽己之性矣推之于人于物皆
所谓尽性也率性谓道矣修之为教为化皆所以成
物也有天地而万物生焉天地所以终万物始万物
者其功在艮艮反身之义也君子反身而诚有取于
艮故曰诚者物之终始凡物之自形自色皆在吾仁
中则孰有出吾性外身如日之光有色皆烛日入光
晦色非其色矣如鉴之明有形皆照鉴昏明隐形失
其形矣故曰不诚无物宇宙间惟已与物耳民胞物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40a 页 WYG0200-0733a.png
与气均体同苟有我之私一萌物我异矣何者诚不
存也诚而不存失其为我何有于物故曰一日克己
复礼天下归仁焉故曰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
莫大焉本体为仁仁先成已变体为知知能及物仁
知备而性之德全已物兼尽而内外之道合已内也
物外也何合焉物因诚而有诚因物而形已物一致
焉无彼此无物我斯合矣若夫时措之宜妙用固如
此也至诚无息所谓行之者一也天地之成物亦惟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40b 页 WYG0200-0733b.png
不息不息故不贰不贰故一无穷一昭昭也不一何
以覆万物系日星广厚一撮也不一何以载华岳振
河海广大一卷也不一何以生草木居禽兽不测一
勺也不一何以产蛟龙殖货财故曰天得一以清地
得一以宁一者诚也诚者尽性而已由天地观圣人
高明不论也博厚不论也独所谓不见而章不动而
变无为而成者隐见显微之妙悠久之功曰一曰诚
而已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天此诚也于乎不显文德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41a 页 WYG0200-0733c.png
之纯圣人此诚也曰于穆曰不显皆所谓隐微者也
曰不已曰纯皆所谓一者也由至诚尽性言之圣
人天也故曰诚者天之道也呜呼天命谓性是为群
言之首子思于此引诗明之非至诚其孰能与于此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
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
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41b 页 WYG0200-0733d.png
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
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子曰愚而好
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
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
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
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子曰吾说夏礼
杞不足徵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
从周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徵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42a 页 WYG0200-0734a.png
无徵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
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徵诸庶民考诸三王而
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
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
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
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诗曰
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
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42b 页 WYG0200-0734b.png
  十二章子思叹中庸之道未尝一日不在天下可以
参天地育万物伤时君不足与有为圣贤之在下者
又不得以行其事于是阐道德明教化以俟其人性
得诸天以成已德故曰德性尊者何谓也居中位正
而为心身之主尊莫加焉性即理也理与欲对则理
为大在周是文武周公之周有文武周公之礼乐在鲁
而郊禘则对越也严配也于诚何有圣门所以重叹
其失而病于不能有以正之王天下有三重即所谓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43a 页 WYG0200-0734c.png
本身徵民考古也自上文至此凡三节明之愚而自
用是居上而骄也有位无德虽善无徵何本身之可
言贱而自专是居下而倍也有德无位不尊不信何
徵民之可言生今之世反古之道是夏殷周之礼无
所徵也无徵不信何考古之可言惟本诸身徵诸民
考诸古于此三者慎重之无有谬乱之失则建天地
质鬼神百世俟圣不悖不疑不惑矣充是以往不特
为法于天下而蚤有誉抑传之后世而永终誉斯寡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43b 页 WYG0200-0734d.png
过矣乎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
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
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
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上章有德无位伤夫子之不遇也十三章谓仲尼虽
不得位然上传尧舜文武之心述诗书正礼乐系周
易作春秋明中庸之道以垂教万世成小成大其化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44a 页 WYG0200-0735a.png
(阙)其功莫名天覆地载日月照四时行所以喻其
道万物之理并育而不相害者以天无不覆地无不
载也一阴一阳之道并行而不相悖者以日月不过
四时不忒也此乾九五大人合德合明合序之事小
德渊泉故曰川流大德溥博故曰敦化兹天地所以
为大欤观天地则见夫子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
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44b 页 WYG0200-0735b.png
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
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
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
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
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
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
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
德者其孰能知之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45a 页 WYG0200-0735c.png
  十四章子思感时王之莫为伤圣人之不遇思昔帝
王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其知也有临其仁也有容其
勇也有执敬以持身明以察物具此全德周遍静深
发当其可民敬信而说之以至中国之外蛮貊之间
覆载照临之表凡有血气涵濡至化莫不尊之如天
亲之如父母惟见圣与天一耳抑由运乎中者有至
诚焉大经者庸也非诚无以经大本者中也非诚无
以立天地化育即中和位育之功也非诚无以知三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45b 页 WYG0200-0735d.png
者何也仁也曰中庸曰命性道教曰忠恕皆合仁之
全体大用名之八章论明善诚身之始曰仁者人也
以天命谓性言之所以名仁之本体十四章论至诚
尽性之功曰肫肫其仁以圣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言之所以明仁之全体仁之本体犹可名也仁之全
体不可名也道莫大于仁莫极于诚此一书之大旨
也惟圣则溥博如天诚则浩浩其天不可涯矣惟圣
则渊泉如渊诚则渊渊其渊不可测矣诚化之功如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46a 页 WYG0200-0736a.png
此夫固聪明圣知者举上文至圣全德而言天德即
所谓溥博渊泉渊渊浩浩曰诚而已苟非固有至圣
之资达乎至诚之天德孰能知此哉此圣诚互融之
妙也夫至圣者天禀之高至诚者人道之极濂溪周
子有言诚者圣人之本是之谓乎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
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
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诗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46b 页 WYG0200-0736b.png
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
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
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曰奏假
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
鈇钺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
下平诗曰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
民末也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至矣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47a 页 WYG0200-0736c.png
  天命谓性一语十一章已深明其妙末章复会而归
之知人知天之学备矣人以七尺之躯而欲参赞天
地发育万物散之弥满六合敛之退藏于密庸非一
中之妙非尽性至命索隐知微何足以知此中庸一
书隐见显微之论悉矣自费而隐达之高明博厚进
之于穆不已之天自微而显达之明动变化进之于
乎不显之域隐而见见而隐微而显显而微全体妙
用盖有不可名言者末凡八引诗以明之曰不愧屋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47b 页 WYG0200-0736d.png
漏者谨独之功也曰奏假无言者戒不睹惧不闻之
验也曰不显惟德则犹显也不大声色则微矣德輶
如毛则愈微矣曰衣锦尚絅则犹见也潜之伏则隐
矣无声无臭则愈隐矣呜呼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
可得而闻也至矣云者其于中庸之德固有不容言
者欤



  中庸分章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48a 页 WYG0200-073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学发微

  宋 黎立武 撰

  圣贤身系道统莫不有书以明授受之旨大学其曾子
之书乎曾子传道在一贯悟道在忠恕造道在易之艮
曾子尝曰君子思不出其位此艮象也学大学者其以
是求之大学之道其要有三曰明明德曰新民曰止至
善申之以知止又申之以于止知其所止者所谓致其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48b 页 WYG0200-0737b.png
知知之至也是知止善为三要之基其大法存乎止大
学之事其条有八始之以致知格物而道以明终之以
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道以行中之以诚意正心修身者
其本也存诸我为诚于中推诸物为心诚求之是知诚
意为八条之的其大旨存乎诚诚所以尽性止所以存
诚止其所止非所谓贯于一乎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
也非所谓忠乎齐家以下新民之事也非所谓恕乎八
条未陈三要既举首揭知止片言继之以定静安继之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49a 页 WYG0200-0737c.png
以虑而得定静安则止得其所可知虑而得则意诚而
心正可知又非所谓思不出位乎治平二章皆发明恕
义谓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且拳拳
乎藏身不恕之戒充而广之以极夫仁人之道仁者之
事由家而国则孝事君弟事长慈使众仁兴仁让兴让
宜家以教国人曰有其机焉由国而天下则老老而兴
孝长长而兴弟恤孤而民不倍以任贤去邪通天下好
恶之公以聚民聚财明公私义利之辨曰有絜矩焉机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49b 页 WYG0200-0737d.png
者视仪听倡之至速矩者通乎上下前后左右而一致
噫此皆推己及人恕之事也然则尽己之忠其道安在
毋亦于修身正心求之乎然二章言身不修不曰修之
者何说言心不正不曰正之者何为惟诚意章首言毋
自欺两言必慎其独修身正心之道其在是乎亦曰诚
而已矣夫尽己之忠推已之恕非诚何以先儒论一贯
忠恕无不归之于诚诚者何中庸孟子皆曰不明乎善
不诚乎身善则诚之源止善则诚斯立此大学所以教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50a 页 WYG0200-0738a.png
而曾子守约之学是在夫物有本末本其本者非物也
事有终始始其始者非事也曰本曰始不在我乎如或
昧其本始事而事之物而物之此盖多学而识之非所
谓一以贯之也为格物致知之学者不于知止片言求
之何以识圣贤之蕴伊川曰止如君止仁臣止敬之类
易所谓艮其止止其所也兼山氏论知止亦曰止之义
出于易之艮止也如之何本于诚而已诚立则性尽性
尽则人物之性皆尽其于应物也何有旨哉言乎艮之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50b 页 WYG0200-0738b.png
彖曰止其所象曰思不出位位以所言不出以止言尝
观诸艮其象山其体止而艮土也五行之土于五常为
信于五事为思信者诚也仁义礼智之性以诚为本思
者几也危微精一之心其几甚微然以位言者五行之
主曰土实居中虚之位五事之主曰思亦宜不出中虚
之位诚性中存正位居体至善之所也心官中主思不
出位诚意之端也知至善所止则定不妄动能静能安
是为万善之本知意之先诚则动必由中能虑能得是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51a 页 WYG0200-0738c.png
为万化之原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惟敬是止内也而
非外也有如仁敬孝慈信莫不根原人性之至善而得
所止审察吾意之方动而致其诚由五行五常五事论
之艮有思诚之道焉圣贤体易是以有穷理尽性之学
吾不得不究其说夏建寅为人统易首艮曰连山艮人
道也为人则有身身艮一也艮向为身身背为艮故观
身于艮而得不获其身之理则复乎正位而造乎诚中
此汤武身之而颜子之复也凡人之身所向者明耳目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51b 页 WYG0200-0738d.png
之所感境物之所迁意马心猿何有底止动而之妄则
天君主宰离位失所矧以家国天下之身毫釐千里得
不致谨于几善恶之间诚形动之际此艮所以深明夫
诚身之道吾观大学以修身为本故知有得于思不出
位之艮也虽然止不徒止又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
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时止则止诚性内彻理明欲净
不累于形骸故曰艮其背不获其身时行则行诚明外
融八荒我闼不累于境物故曰行其庭不见其人由一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52a 页 WYG0200-0739a.png
身之外言之庭之于家国天下一也圣人举而措之皆
行其庭之事也内则自明明德外则明明德于天下动
静一道光明可知艮之妙旨盖如此其在虞书精一之
旨曰允执厥中几康之戒曰安汝止隆古三圣人口传
心授为百王出治大法曰中曰止之外无他道也易以
止大学以知止盖至孔门而大明焉此书读者所先以
为明白简易然道关于天下国家者至大统系乎古今
原传者至重殆未敢以浅窥由圣贤之微言溯帝王之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52b 页 WYG0200-0739b.png
心法道理有不由造化出者乎故以曾子所造言之吾
知大学之道出于易











  大学发微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53a 页 WYG0200-0739c.png
  古大学本旨图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53b 页 WYG0200-0739d.png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54a 页 WYG0200-074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学本旨

  宋 黎立武 撰

  大学一书学者皆以先儒更定错简为据本旨之述
则因本文次序讲寻厥旨将以备考订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亲作新)

  大学者大成之学也学记云知类强立谓之大成是
以化民易俗此大学之道也道亦大矣学所以明道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54b 页 WYG0200-0740b.png
也行道也岂小成哉故曰大成之学明德者何在天
曰命在人曰性率性曰道德者得也五常具于人其
性得诸天其道得诸己虚灵内彻而辉光外著也明
明德者缉熙光明之义使内无间断而明益彻外无
壅蔽而明益著也新民者民同此性同此德但气拘
习染不能全其本然圣贤以道觉民使人知有此明
德变化气质洗涤习俗而新其德盖因其自有而觉
之如因物之旧而新之也至善极至之理盖指物则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55a 页 WYG0200-0740c.png
而言夫有物必有则乃理之至极者至真而无伪至
美而无恶至纯而不杂至公平正直而无私诐邪枉
善之至也然此极至之理根于天性隐于人心是为
至善之所何谓止有坚凝而无转移诚存妄去在得
其所而止之程子谓止于至善反己守约是也夫明
德者天命之本然至善者天则之当然明明德即自
明之道也新民即明明德于天下率仁兴孝之类明
民之道也止于至善即敬止止仁之类诚之道也通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55b 页 WYG0200-0740d.png
三要论之所谓至诚能尽其性则能尽人物之性诚
而明也欤○又曰善之为义至矣此书终始以之曰
至善曰为善曰不善曰伪善明乎此则一书大旨昭
然至善善之根于性者性仁也仁无有不善其本体
仁而已其变体为四端静而成性存存是为道体动
而四端发见是为道心道体不可名也惟于道心而
识其端名之曰善何以验之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
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物伤于彼情动于此微见其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56a 页 WYG0200-0741a.png
端而仁之体显矣是乃出于人之诚心而知性分所
当然者也后章明止之义首之以止仁斯止善之大
者以及止敬止孝止慈止信皆其变体也皆有物之
则极至之理也诚中形外斯为至善也欤彼为不善
者是违性也为伪善者是贼性也是不诚之甚者试
以木喻果核之仁中藏生意此至善也根萌华实各
遂其性此为善也天时地利人事之不齐枯瘁蠹蚀
夭折之有害此不善也揠苗助长刻楮夺真此伪善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56b 页 WYG0200-0741b.png
也惟能去不善戒伪善以止于善则何往而不为善
哉故明乎善者所以诚乎身也大学之道在止至善
止至善之道在诚其意而已夫性者心之主情者心之
动而意者心所向也意之所向在谨厥初诚妄一分
毫釐千里安危存亡之几系焉要当觉之于始萌复
之于未远俾凡喜怒哀乐之发不离乎仁义礼智之
端天则昭存动无妄矣由得其所止也盖自帝王之
传心圣贤之立教大经大本举不外此凡曰执中曰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57a 页 WYG0200-0741c.png
时中曰率性尽性曰择处仁曰不违仁曰思诚曰闲
邪存诚曰反身而诚曰持敬曰毋不敬曰择善曰强
恕曰持志曰克念曰思无邪曰存心收放心曰不失
赤子之心曰惟几曰无冒贡于非几皆是道也岂非
善之至极而止得其所欤究而言之明明德而止至善
者建用皇极之道新民而止至善者会归有极之道
至矣哉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57b 页 WYG0200-0741d.png
虑而后能得

  上承三要存乎止下开八条存乎知道存乎止至善
明道存乎致知下文所谓致其知知之至者正在乎
此所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是也夫明新之在乎止
至善者诚则明也止至善之存乎知止者明则诚也故于
此首揭知止二字以及定静安虑得之序乃一篇之
枢要在易之艮思不出位之象也定则止于其所静
则不扰于物安则成于自然虑则无妄于思得则无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58a 页 WYG0200-0742a.png
失于事故曰弗虑胡获然苟不知所止则动而之
妄安能有得故又曰虑善以动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物有本末指心身家国天下而言事有终始指格致
诚正修齐治平而言由心身而推之天下自本而末
也由平治而溯之格物终必有始也先字总下六先
后字总下七后行之则尽道知之则近道也道者总
三要八条言之所谓大学之道也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58b 页 WYG0200-0742b.png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
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
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
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
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
下平

  格物即物有本末之物致知即知所先后之知盖通
彻物之本末事之终始而知用力之先后耳夫物孰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59a 页 WYG0200-0742c.png
有出于身心家国天下之外者哉天下之本在国国
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身之主在心心之发为意此
物之本末也诚而正正而修修而齐齐而治治而平
此事之终始也本始先也末终后也而曰知所先后
者其究在乎知止而已然是道也或生而知之或学
而知之其知一也今于物必曰格于知必曰致者何
哉诗云天生蒸民有物有则物之本存乎有物之则
不格则不能知有物之则存乎止善不致其知则不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59b 页 WYG0200-0742d.png
能得所止也既曰天下平又曰平天下而此首曰明
明德于天下者合明明德新民言之盖以道觉民之
事使斯民止于善兴于德昭然化之犹日月有明容
光必照物物皆被其辉光此则新民之道而治平之
要务也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
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天下国家之本在身故揭一言曰壹是皆以脩身为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60a 页 WYG0200-0743a.png
本是为八条总会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乃修身
中事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又修身所推也中庸以率
性为道修道为教而九经亦自修身始本末云者非谓重
本轻末也枝叶华实所谓末也然皆本根之发见未
有本丰而末不茂者未有薄于本而能厚于末者本
正则末治矣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知物之有本在于修身知修身之道在于诚意以正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60b 页 WYG0200-0743b.png
其心知诚之在乎止至善知止至善之在乎知所止
可谓知之本可谓知之至也经曰欲诚其意者先致
其知自知止以下发明格物致知之义已尽下章先
揭诚意一条继之此知至而后意诚之序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
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閒居为不善无所不至
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
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61a 页 WYG0200-0743c.png
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
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毋自欺三语诚意之针砭也人心天理自有当然之
则要在审其善恶之几而明取舍如恶臭好色之于
人出于好恶之真在得所好去所恶则已有自谦毋
自欺也彼小人者孰不知善之当为哉然为不善者
往往知诱物化明知不善而故为之又惧人之议已
也伪为之善以掩之人不可欺也心可欺乎哉独者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61b 页 WYG0200-0743d.png
非止閒居屋漏之谓意之初萌人不知己独觉之时
也意动而敬以直内凛乎指视之甚严者君子而时
中也意肆而事见于外瞭然肺肝之如见者小人而
无忌惮也然则欺事未著于人已相形之时欺心或
萌于意必固我之际则首言毋者得不戒其欺于自
两言必者得不严其慎于独哉富润德润心广体胖
此诚中形外之验诚其意所谓诚之也诚于中形于
外此即诚形著明动变之道盖由慎独之功造乎诚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62a 页 WYG0200-0744a.png
者之域矣中庸以诚为本亦于首章明慎独之意(心身
家国章皆兼修齐治平举其目惟诚意章单举于此亦以心身家国天下皆本于诚故也○所引曾子曰
或谓曾晰之言)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
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
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
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62b 页 WYG0200-0744b.png
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此章明篇首大学之道按孔业子孔子观诗喟然
叹曰吾于淇澳见学之可为君子也竹之为物
中虚外直喻君子之诚中形外也切磋以学言琢磨
以自修言诚于中也瑟僩之著于恂慄赫喧之见于
威仪形于外也不諠不忘者盛德至善入人也深君
子小人各得其所又以道觉民之功也篇首以一言
总三要故曰德曰民曰善兼举焉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63a 页 WYG0200-0744c.png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三要之首曰明明德此三引书明之于明德曰克于
明命曰顾諟于峻德曰克明终之曰皆自明也然则
人之明明德者可不致其力乎惟求诸自而已自即慎
独之谓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
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63b 页 WYG0200-0744d.png
此节为亲民言之言新民而加以作实在上之人兴
起之盘铭日新云者谓旧染污俗洗而新之若澡身
也旧邦新命云者谓因民性善而新其德非能有加
也故二者取义如此结文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此
建用皇极之道也君民一极耳其性同故其德同民
德之新孰其新之由我之自明耳亦曰立我烝民莫
匪尔极皆至善之谓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64a 页 WYG0200-0745a.png
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
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
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曰止于至善曰知止大学一书之枢要也故此章明
止之义甚备取义邦畿之止丘隅之止谓民与物各
得其所而为归宿也复引夫子之言曰于止知其所止
又在乎致知而知所止焉于艮有之艮其止止其所
也所者何曰王敬作所敬所以入诚斯文王所止也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64b 页 WYG0200-0745b.png
止得其所故穆穆言其深远缉则续续则无息熙则
明明而愈广文王我师也人伦物理皆吾性分所固
有四端万善皆吾天则所当然不诚无物何有于物
则哉君止仁臣止敬子止孝父止慈交止信皆以止
言者一本于诚而已诚则不离其所所谓思不出位
也五伦之目此著其三馀二述诸齐家章其义互见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
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65a 页 WYG0200-0745c.png
  自篇首大学之道句而释之以序则格物致知诚意
三条当著于此然自物有本末至修身为本百六十
馀言于物格而后知至其说已尽继之以诚意章于
知至而后意诚其序甚明详于前而略于后故此不
复条释独揭此谓知本一语而引听讼无讼明之三
条之义融贯无遗矣自明而诚言之则物格知至而
后意诚自诚而明言之则至诚为能尽人物之性夫
听讼而得其情者诚求之也民不敢矫情饰辞以欺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65b 页 WYG0200-0745d.png
其上心悦诚服而至无讼者诚应之也上以诚求下
以诚应曾子尝曰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诚之至
也夫修身本也诚者又修身之本也知之至者莫尚
乎此故曰此谓知本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
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
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
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66a 页 WYG0200-0746a.png
  心身之主也忿懥恐惧好乐忧患要非喜怒忧惧之
正者其发诸身皆本诸心往往为事所动为境所迁
谬迷当然之则故尔无是四者本心之正存焉一或
有之鲜得其正甚者失其本心矣然人苦不自觉
故以人所常自觉者明之凡目之于色耳之于声口
之于味人心所同者其或视不见听不闻食不知味
岂非诚之不存而心失其正也欤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66b 页 WYG0200-0746b.png
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
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
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
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修身之道不止五者此则对齐家言之人指家之人
之犹于其谓我也夫亲爱贱恶当其情可也畏敬哀
矜尽其道可也接下宜无敖勤物宜不惰方人人思
得其分愿于我于我之所处何如也而辟焉可乎辟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67a 页 WYG0200-0746c.png
犹言邪辟颇辟肆意所为而不合乎人心天理当然
之则过与不及皆谓之辟一家之内物情不齐施得
其宜躬帅以正乃所以齐之也五者之下既以好恶
总之好恶之下又以谚语喻之谓溺爱而事姑息者
不知子之恶为可忧是好而忘其恶也恶劳而惰力
穑者不知苗之硕为可美是恶而忘其美也二喻所
以甚言好恶之辟身者家之则也其身不正虽令不
从何以行于家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67b 页 WYG0200-0746d.png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
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
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
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孝弟慈所以修身而教于家也孝事君弟事长慈使
众所以推之治国而教于国也引书如保赤子而曰
心诚求之大学言诚此最深切著明处愚夫妇之所
能知能行盖良知良能也其于诚明之道亦暗合矣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68a 页 WYG0200-0747a.png
苟扩充之所谓惟天下至诚能尽其性则能尽人物
之性无二道也实自诚意始○又曰治平章言孝弟
慈仁让忠信与夫恕藏乎身义以为利道在絜矩曰
慎德曰宝善皆物则也皆所止之善而明明德之著
见于家国天下所以新民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
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仁让贪戾承上文孝弟慈言之家之于国此作则彼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68b 页 WYG0200-0747b.png
应一言系乎兴丧一身系乎安危至为神速故以机
言之机者意为之始而善恶之几也此机之发在我
而已可不慎哉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
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
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
未之有也

  此一节乃修身之事而系之齐家章盖承上文一人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69a 页 WYG0200-0747c.png
定国衍而伸之也仁以仁让言暴以贪戾言民惟好
是从者不从其令而从其意也意之诚不诚仁暴异
焉尧桀分焉吁可畏哉一贯之传悟于一唯忠恕二
字体用兼该此书于此揭出恕义有诸己无诸己皆
尽己之道所谓忠也恕本以推己言此以藏乎身言
之者兼忠也子贡尝求一言以终身夫子止语之恕
而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后子贡有谓我不欲人
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则曰非尔所及盖知恕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69b 页 WYG0200-0747d.png
而未知忠也无忠何以行恕圣门之教引而不发欲
学者深造自得之

  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
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桃夭周南之诗正始之道系焉是为齐家之首若夫
同父之人同胞之子孩提亲爱出于天性妻子具而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70a 页 WYG0200-0748a.png
情渐薄支派衍而分日疏讵知其初一人之身哉友
恭之道又齐家所重者仪所以取法是在此身为人
之父子兄弟俱尽其道而已宜主和不忒主肃和以
教国人肃以正四国兼济之道所引三诗即文王刑
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也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
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
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70b 页 WYG0200-0748b.png
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
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上章言孝事君弟事长慈使众此章言老老长长恤
孤而民兴家国天下有出三者之外哉大学发明絜
矩之义盖物则之公道器之合使人有所持循而求
圣贤心法以已度物曰絜为方之则曰矩上下四方
均齐方正矩之至用也道者忠恕而已矣尽己尽人
至诚合内外之道止至善者以之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71a 页 WYG0200-0748c.png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
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
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
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
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承上六者所恶而言为君子者当同民之好恶若保
赤子心诚求之故曰民之父母夫贤者民之所同好
不贤者民之所同恶惟用贤可以得民无若尹氏之不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71b 页 WYG0200-0748d.png
平惟得民可以永命厥有殷监之不远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
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
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
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承上得众失众而明理财之道在乎得民得民之道
在乎慎德以德本言即修身为本之义以财末言则
外本内末以致争夺之兴聚散之失出入之悖又与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72a 页 WYG0200-0749a.png
前本末治乱厚薄之说相应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
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
仁亲以为宝

  合前二节三引经传以终其意而归之善篇首言止
于至善诚意章言小人之不善伪善淇澳章言盛德
至善至此又言善不善之得失与所宝者善人善一
也或以诚中言或以形外言或以己言或以人言明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72b 页 WYG0200-0749b.png
与新同所止也曰惟善为宝曰仁亲为宝二宝字又
因上货财论之以明轻财重德之意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
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
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
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
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惟仁人放流
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惟仁人为能爱人能恶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73a 页 WYG0200-0749c.png
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
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
之性菑必逮夫身

  此一节又明用贤之可以得民一贤用而众贤随一
不肖用而众贤违如上所谓师尹之任尤所当慎人
才有真贤否人心有公是非好善恶不善当通天下
好恶之公此仁人之事也其或贤不能举勉循众心
之所向而举之又不先命以事任如晋平公之尊亥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73b 页 WYG0200-0749d.png
唐天职弗共也或不善不能退知畏清议之不与而
退之犹循习其过举如秦之诛商鞅苛法固在也是
皆不能通天下之好恶岂仁也哉○又曰此书以好
恶言至于六七善与不善在乎知所止好善恶恶在
乎意之诚诚意章恶臭好色之喻专以尽其性言之
其后曰好知恶恶知美曰所令所好曰民好好民恶
恶兼尽己之性尽人之性言之盖至于好所恶恶所
好则拂人之性而尽己尽人两失之矣噫是不诚也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74a 页 WYG0200-0750a.png
于止善何有哉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
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
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
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
非其财者也

  此节又明理财在乎得民大公至正之道得之忠信
者诚也失之骄泰者不诚也与上得众失众善不善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74b 页 WYG0200-0750b.png
之得失相应生财亦有大公至正之道四焉其或轻
财以发身或危身以徇货此则仁不仁之分上仁则
下义民既知义孰不毕力于所事者凡府库惟正之
供何莫非民之出所谓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曾
子论弘毅之士任重道远而归之仁然则身斯道之
传岂不以仁为己任是书也一言以蔽之曰仁盖一
贯忠恕之全体尽己尽物之全能内圣外王之道也
止善之中仁其大者始之以君止仁以至兴仁也率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75a 页 WYG0200-0750c.png
仁也仁亲也如是为仁人如是为仁者又终之以上
好仁皆以君道言之于国曰治使民兴仁也以机言
者下之人感发于孝弟慈之化兴起其良心如机之
速何有乎不治于天下曰平所以仁民也以矩言者
上之人求贤以安之富民而教之同好恶通愿欲若
矩之为方何有乎不平皆仁之事也然有诚焉诚中
形外而则动则化机之神也心诚求之而不中不远矩
之妙也寔自诚意始仁诚两尽大学之能事毕矣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75b 页 WYG0200-0750d.png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
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
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
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
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章末又合用人理财而论之谓用贤则以得民为先
用小人则以聚财为急此义利之判治乱之分若孟
献子诚贤矣诚意章谓小人閒居为不善无所不至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76a 页 WYG0200-0751a.png
见君子而后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此所谓为善之小
人非恶其为善也恶其不诚也夫君子有诚以欺为
耻小人饰伪以欺为能彼小人者苟有不义之名则
人弃之矣惟其矫饰伪善足以盗名欺世有国家者
谓其为善而进之一售其欺则患得患失将无所不
至其流毒稔祸有不可救药者矣此章于义利之界
君子小人之辨最详而其终也以意之不诚为深戒
有国家者可不谨诸
中庸指归 中庸分章 大学发微 大学本旨 第 76b 页 WYG0200-0751b.png















  大学本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