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孟子卷四
孟子卷四 第 1a 页 WYG0197-013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卷四       宋 朱子 集注

  离娄章句上(凡二十八章)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
不能平治天下(离娄古之明目者公输子名班鲁之巧人也规所以为员之器也矩所以为方
之器也师旷晋之乐师知音者也六律截竹为筒阴阳各六以节五音之上下黄钟大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
为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为阴也五音宫商角徵羽也范氏曰此言治天下不可无法度仁政者治
孟子卷四 第 1b 页 WYG0197-0138b.png
天下之法度也)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
者不行先王之道也(闻去声○仁心爱人之心也仁闻者有爱人之声闻于人也先王之
道仁政是也范氏曰齐宣王不忍一牛之死以羊易之可谓有仁心梁武帝终日一食蔬素宗庙以面为牺牲
断死刑必为之涕泣天下知其慈仁可谓有仁闻然而宣王之时齐国不治武帝之末江南大乱其故何哉有
仁心仁闻而不行先王之道故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
自行(徒犹空也有其心无其政是谓徒善有其政无其心是谓徒法程子尝言为政须要有纲纪文章谨
权审量读法平价皆不可阙而又曰必有关雎麟趾之意然后可以行周官之法度正谓此也)诗云不
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诗大雅假
孟子卷四 第 2a 页 WYG0197-0138c.png
乐之篇愆过也率循也章典法也所行不过差不遗忘者以其循用旧典故也)圣人既竭目力
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
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
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胜平声○准所以为平绳所以为直
覆被也此言古之圣人既竭耳目心思之力然犹以为未足以遍天下及后世故制为法度以继续之则其用
不穷而仁之所被者广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
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丘陵本高川泽本下为高下者因之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矣邹氏曰自章首至此论以仁心仁闻行先王之道)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
孟子卷四 第 2b 页 WYG0197-0138d.png
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仁者有仁心仁闻而能扩而充之以行先王之道者
也播恶于众谓贻患于下也)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
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朝音潮○此言
不仁而在高位之祸也道义理也揆度也法制度也道揆谓以义理度量事物而制其宜法守谓以法度自守
工官也度即法也君子小人以位而言也由上无道揆故下无法守无道揆则朝不信道而君子犯义无法守
则工不信度而小人犯刑有此六者其国必亡其不亡者侥倖而已)故曰城郭不完兵甲
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
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辟与辟同丧去声○上不知礼则无以教民下
孟子卷四 第 3a 页 WYG0197-0139a.png
不知学则易与为乱邹氏曰自是以惟仁者至此所以责其君)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
泄(蹶居卫反泄弋制反○诗大雅板之篇蹶颠覆之意泄泄怠缓悦从之貌言天欲颠覆周室群臣无得泄
泄然不急救正之)泄泄犹沓沓也(沓徒合反○沓沓即泄泄之意盖孟子时人语如此)事
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非诋毁也)
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
之贼(范氏曰人臣以难事责于君使其君为尧舜之君者尊君之大也开陈善道以禁闭君之邪心惟恐
其君或陷于有过之地者敬君之至也谓其君不能行善道而不以告者贼害其君之甚也邹氏曰自诗云天
之方蹶至此所以责其臣○邹氏曰此章言为治者当有仁心仁闻以行先王之政而君臣又当各任其责也)
孟子卷四 第 3b 页 WYG0197-0139b.png
○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至极也人伦说
见前篇规矩尽所以为方员之理犹圣人尽所以为人之道)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
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己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
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
(法尧舜以尽君臣之道犹用规矩以尽方员之极此孟子所以道性善而称尧舜也)孔子曰道
二仁与不仁而己矣(法尧舜则尽君臣之道而仁矣不法尧舜则慢君贼民而不仁矣二
端之外更无他道出乎此则入乎彼矣可不谨哉)暴其民甚
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孟子卷四 第 4a 页 WYG0197-0139c.png
(幽暗厉虐皆恶谥也苟得其实则虽有孝子慈孙爱其祖考之甚者亦不得废公义而改之言不仁之祸必至
于此可惧之甚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诗大雅荡
之篇言商纣之所当鉴者近在夏桀之世而孟子引之又欲后人以幽厉为鉴也)○孟子曰三
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三代谓夏商周也禹汤文
武以仁得之桀纣幽厉以不仁失之)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国谓诸侯之国)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
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言必死亡)今恶死亡而乐
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恶去声乐音洛强上声○此承上文之意而推言之也)
孟子卷四 第 4b 页 WYG0197-0139d.png
孟子曰爱人不亲友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
反其敬(治人之治平声不治之治去声○我爱人而人不亲我则反求诸己恐我之仁未至也智敬放
此)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不得谓不
得其所欲如不亲不治不答是也反求诸己谓反其仁反其智反其敬也如此则其自治益详而身无不正矣
天下归之极言其效也)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解见前篇○亦承上章而言)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
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恒胡登反○恒常也虽常言之而未必知其言之有序也故推
言之而又以家本乎身也此亦承上章而推言之大学所谓自天子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为是故也)
孟子卷四 第 5a 页 WYG0197-0140a.png
○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国
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巨室
世臣大家也得罪谓身不正而取怨怒也麦邱邑人祝齐桓公曰愿主君无得罪于群臣百姓意盖如此慕向
也心悦诚服之谓也沛然盛大流行之貌溢充满也盖巨室之心难以力服而国人素所取信今既悦服则国
人皆服而吾德教之所施可以无远而不至矣此亦承上章而言盖君子不患人心之不服而患吾身之不修
吾身既修则人心之难服者先服而无一人之不服矣○林氏曰战国之世诸侯失德巨室擅权为患甚矣然
或者不修其本而遽欲胜之则未必能胜而适以取祸故孟子推本而言惟务修德以服其心彼既悦服则吾
之德教无所留碍可以及乎天下矣裴度所谓韩弘舆疾讨贼承宗敛手削地非朝廷之力能制其死命特以
孟子卷四 第 5b 页 WYG0197-0140b.png
处置得宜能服其心故尔正此类也)○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
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
者存逆天者亡(有道之世人皆修德而位必称其德之大小天下无道人不修德则但以力相
役而已天者理势之当然也)齐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
也涕出而女于吴(女去声○引此以言小役大弱役强之事也令出令以使人也受命听命
于人也物犹人也女以女与人也吴蛮夷之国也景公羞与为昏而畏其强故涕泣而以女与之)今也
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
(言小国不修德以自强其般乐怠敖皆若效大国之所为者而独耻受其教命不可得也)如耻之
孟子卷四 第 6a 页 WYG0197-0140c.png
莫若师文王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
下矣(此因其愧耻之心而勉以修德也文王之政布在方策举而行之所谓师文王也五年七年以其所
乘之势不同为差盖天下虽无道然修德之至则道自我行而大国反为吾役矣程子曰五年七年圣人度其
时则可矣然凡此类学者皆当思其作为如何乃有益耳)诗云商之孙子其丽不亿
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祼
将于京孔子曰仁不可为众也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祼音灌夫音扶好去声○诗大雅文王之篇孟子引此诗及孔子之言以言文王之事丽数也十万曰亿侯维
也商士商孙子之臣也肤大也敏达也祼宗庙之祭以郁鬯之酒灌地而降神也将助也言商之孙子众多其
孟子卷四 第 6b 页 WYG0197-0140d.png
数不但十万而已上帝既命周以天下则凡此商之孙子皆臣服于周矣所以然者以天命不常归于有德故
也是以商士之肤大而敏达者皆执祼献之礼助王祭事于周之京师也孔子因读此诗而言有仁者则虽有
十万之众不能当之故国君好仁则必无敌于天下也不可为众犹所谓难为兄难为弟云尔)今也欲
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诗云谁
能执热逝不以濯(耻受命于大国是欲无敌于天下也乃师大国而不师文王是不以仁也
诗大雅桑柔之篇逝语辞也言谁能执持热物而不以水自濯其手乎○此章言不能自强则听天所命修德
行仁则天命在我)○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
菑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
孟子卷四 第 7a 页 WYG0197-0141a.png
(菑与灾同乐音洛○安其危利其菑者不知其为危菑而反以为安利也所以亡者谓荒淫暴虐所以致亡之
道也不仁之人私欲固蔽失其本心故其颠倒错乱至于如此所以不可告以忠言而卒至于败亡也)有
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我足(浪音郎○沧浪水名缨冠系也)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
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言水之清浊有以自取之也圣人声入心通无非至理此
类见)可失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夫音扶○所谓自取之者)太甲曰天作孽犹
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解见前篇○此章言心存则有以审夫得失之
孟子卷四 第 7b 页 WYG0197-0141b.png
几不存则无以辨于存亡之著祸福之来皆其自取)○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
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
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
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恶去声○民之所欲皆为致之如聚敛然民之
所恶则勿施于民晁错所谓人情莫不欲寿三王生之而不伤人情莫不欲富三王厚之而不困人情莫不欲
安三王扶之而不危人情莫不欲逸三王节其力而不尽此类之谓也)民之归仁也犹水
之就下兽之走圹也(走音奏○圹广野也言民之所以归乎此以其所欲之在乎此也)
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
孟子卷四 第 8a 页 WYG0197-0141c.png
桀与纣也(为去声驱与驱同獭音闼爵与雀同鹯诸延反○渊深水也獭食鱼者也丛茂林也鹯食
雀者也言民之所以去此以其所欲在彼而所畏在此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
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好为王并去声)今之欲
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王去声○艾草名所以灸者乾久益
善夫病已深而欲求乾久之艾固难卒办然自今畜之则犹或可及不然则病日益深死日益迫而艾终不可
得矣)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诗大雅桑柔之篇淑善也载则
也胥相也言今之所为其何能善则相引以陷于乱亡而已)○孟子曰自暴者不可
孟子卷四 第 8b 页 WYG0197-0141d.png
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
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暴犹害也非犹毁也自害其身者不
知礼义之为美而非毁之虽与之言必不见信也自弃其身者犹知仁义之为美但溺于怠惰自谓必不能行
与之有为必不能勉也程子曰人苟以善自治则无不可移者虽昏愚之至皆可渐磨而进也惟自暴者拒之
以不信自弃者绝之以不为虽圣人与居不能化而入也此所谓下愚之不移也)仁人之安宅
也义人之正路也(仁宅己见前篇义者宜也乃天理之当行无人欲之邪曲故曰正路)
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舍上声○旷空也由行也○此章言道本
固有而人自绝之是可哀也此圣贤之深戒学者所常猛省也)○孟子曰道在尔而求
孟子卷四 第 9a 页 WYG0197-0142a.png
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尔迩古字通用易去声长上声○亲长在人为甚尔亲之长之在人为甚易而道初不外是也舍此而他求则
远且难而反失之但人人各亲其亲各长其长则天下自平矣)○孟子曰居下位而不
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
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
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
矣(获于上得其上之信任也诚实也反身不诚反求诸身而其所以为善之心有不实也不明乎善不能即
事以穷理无以真知善之所在也游氏曰欲诚其意先致其知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学至于诚身则安往而
孟子卷四 第 9b 页 WYG0197-0142b.png
不致其极哉以内则顺乎亲以外则信乎友以上则可以得君以下则可以得民矣)是故诚者天
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者理之在我者皆实而无伪天道之本然也思诚者欲
此理之在我者皆实而无伪人道之当然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
未有能动者也(至极也杨氏曰动便是验处若获乎上信乎友悦于亲之类是也○此章述中
庸孔子之言见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乃子思所闻于曾子而孟子所受乎子思者亦与大
学相表里学者宜潜心焉)○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
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
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辟去
孟子卷四 第 10a 页 WYG0197-0142c.png
声○作兴皆起也盍何不也西伯即文王也纣命为西方诸侯之长得专征伐故称西伯太公姜姓吕氏名尚
文王发政必先鳏寡孤独庶人之老皆无冻馁故伯夷太公来就其养非求仕也)二老者天下
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
其子焉往(焉于虔反○二老伯夷太公也大老言非常人之老者天下之父言齿德皆尊如众父然
既得其心则天下之心不能外矣萧何所谓养民致贤以图天下者其意暗与此合但其意则有公私之辨学
者又不可以不察也)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
天下矣(七年以小国而言也大国五年在其中矣)○孟子曰求也为季氏宰
无能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
孟子卷四 第 10b 页 WYG0197-0142d.png
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求孔子弟子冉求季氏鲁卿宰家臣赋犹取也取民之粟倍于他日
也小子弟子也鸣鼓而攻之声其罪而责之也)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
皆弃于孔子者也况于为之强战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
于死(为去声○林氏曰富其君者夺民之财耳而夫子犹恶之况为土地之故而杀人使其肝脑涂地则
是率土地而食人之肉其罪之大虽至于死犹不足以容之也)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
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辟与辟同○善战如孙膑吴起之徒连结
诸侯如苏秦张仪之类辟开垦也任土地谓分土授民使任耕稼之责如李悝尽地力商鞅开阡陌之类也)
孟子卷四 第 11a 页 WYG0197-0143a.png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
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眸音牟瞭音了眊音耄○
良善也眸子目瞳子也瞭明也眊者蒙蒙目不明之貌盖人与物接之时其神在目故胸中正则神精而明不
正则神散而昏)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焉于虔反廋音搜○廋匿也言
亦心之所发故并此以观则人之邪正不可匿矣然言犹可以伪为眸子则有不容伪者)○孟子曰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
得为恭俭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恶平声○惟恐不顺言恐人之
不顺已声音笑貌伪为于外也)○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
孟子卷四 第 11b 页 WYG0197-0143b.png
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
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与平声援音爰○淳
于姓髡名齐之辩士授与也受取也古礼男女不亲授受以远别也援救之也权称锤也称物轻重而往来以
取中者也权而得中是乃礼也)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言今天下
大乱民遭陷溺亦当从权以援之不可守先王之正道也)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
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言天下溺惟道可以援之非若嫂溺可手援也今子
欲援天下乃欲使我枉道求合则先失其所以援之之其矣是欲使我以手援天下乎○此章言直已守道所
以济时枉道徇人徒为失已)○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不亲教也)
孟子卷四 第 12a 页 WYG0197-0143c.png
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
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
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夷伤也教子者本为爱其子也继之以怒
则反伤其子矣父既伤其子子之心又责其父曰夫子教我以正道而夫子之身未必自行正道则是子又伤
其父也)古者易子而教之(易子而教所以全父子之恩而亦不失其为教)父子之
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责善朋友之道也○王氏曰父
有争子何也所谓争者非责善也当不义则争之而己矣父之于子也如何曰当不义则亦戒之而己矣)○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
孟子卷四 第 12b 页 WYG0197-0143d.png
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
吾未之闻也(守身持守其身使不陷于不义也一失其身则亏体辱亲虽日用三牲之养亦不足
以为孝矣)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
(事亲孝则忠可移于君顺可移于长身正则家齐国治而天下平)曾子养曾晰必有
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馀必曰有曾晰死曾元养曾
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馀曰亡矣将以复进
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养去声复扶又
反○此承上文事亲言之曾晰名点曾子父也曾元曾子子也曾子养其父每食必有酒肉食毕将彻去必请
孟子卷四 第 13a 页 WYG0197-0144a.png
于父曰此馀者与谁或父问此物尚有馀否必曰有恐亲意更欲与人也曾元不请所与虽有言无其意将以
复进于亲不欲其与人也此但能养父母之口体而已曾子则能承顺父母之志而不忍复之也)事亲
若曾子者可也(言当如曾子之养志不可如曾元但养口体程子曰子之身所能为者皆所当
为无过分之事也故事亲若曾子可谓至矣而孟子止曰可也岂以曾子之孝为有馀哉)○孟子曰
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閒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
矣(适音谪閒去声○赵氏曰适过也閒非也格正也徐氏曰格者物之所取正也书曰格其非心愚谓闻字
上亦当有与字言人君用人之非不足过谪行政之失不足非閒惟有大人之德则能格其君心之不正以归
孟子卷四 第 13b 页 WYG0197-0144b.png
于正而国无不治矣大人者大德之人正已而物正者也○程子曰天下之治乱系乎人君之仁与不仁耳心
之非即害于政不待乎发之于外也昔者孟子三见齐王而不言事门人疑之孟子曰我先攻其邪心心既正
而后天下之事可从而理也夫政事之失用人之非智者能更之直者能谏之然非心存焉则事事而更之后
复有其事将不胜其更矣人人而去之后复用其人将不胜其去矣是以辅相之职必在乎格君心之非然后
无所不正而欲格君心之非者非有大人之德则亦莫之能也)○孟子曰有不虞之誉
有求全之毁(虞度也吕氏曰行不足以致誉而偶得誉是谓不虞之誉求免于毁而反致毁是谓
求全之毁言毁誉之言未必皆实修己者不可以是遽为忧喜观人者不可以是轻为进退)○孟子
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易去声○人之所以轻易其言者以其未遭失言之
孟子卷四 第 14a 页 WYG0197-0144c.png
责故耳盖常人之情无所惩于前则无所警于后非以为君子之学必俟有责而后不敢易其言也然此岂亦
有为而言之与)○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好去声○王勉曰学问有馀人
资于己不得已而应之可也若好为人师则自足而不复有进矣此人之大患也)○乐正子从
于子敖之齐(子敖王驩字)乐正子见孟子孟子曰子亦来见
我乎曰先生何为出此言也曰子来几日矣曰昔者曰
昔者则我出此言也不亦宜乎曰舍馆未定曰子闻之
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长上声○昔者前日也馆客舍也王驩孟子所不与
言者则其人可知矣乐正子乃从之行其失身之罪大矣又不早见长者则其罪又有甚者焉故孟子姑以此
孟子卷四 第 14b 页 WYG0197-0144d.png
责之)曰克有罪(陈氏曰乐正子固不能无罪矣然其勇于受责如此非好善而笃信之其能若是乎
世有强辩饰非闻谏愈甚者又乐正子之罪人也)○孟子谓乐正子曰子之从
于子敖来徒餔啜也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餔啜也
(餔博孤反啜昌悦反○徒但也餔食也啜饮也言其不择所从但求食耳此乃正其罪而切青之)○孟
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赵氏曰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也
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
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为无之为去声○舜告焉则不得娶而终于无后矣告者礼也
不告者权也犹告言与告同也盖权而得中则不离于正矣○范氏曰天下之道有正有权正者万世之常权
孟子卷四 第 15a 页 WYG0197-0145a.png
者一时之用常道人皆可守权非体道者不能用也盖权出于不得已者也若父非瞽瞍子非大舜而欲不告
而娶则天下之罪人也)○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
是也(仁主于爱而爱莫切于事亲义主于敬而敬莫先于从兄故仁义之道其用至广而其实不越于事
亲从兄之间盖良心之发最为切近而精实者有子以孝弟为为仁之本其意亦犹此也)智之实知
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
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己也恶可己则不知足之
蹈之手之舞之(乐斯乐则之乐音洛恶平声○斯二者指事亲从兄而言知而弗去则见之明
而守之固矣节文谓品节文章乐则生矣谓和顺从容无所勉强事亲从兄之意油然自生如草木之有生意
孟子卷四 第 15b 页 WYG0197-0145b.png
也既有生意则其畅茂条达自有不可遏者所谓恶可己也其又盛则至于手舞足蹈而不自知矣○此章言
事亲从兄良心真切天下之道皆原于此然必知之明而守之固然后节之密而乐之深也)○孟子
曰天下大悦而将归己视天下悦而归已犹草芥也惟
舜为然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言舜视天下之归已如草芥而惟欲得其亲而顺之也得者曲为承顺以得其心之悦而已顺则有以谕之于
道心与之一而未始有违尤人所难也为人盖泛言之为子则愈密矣)舜尽事亲之道而
瞽瞍底豫瞽瞍底豫而天下化瞽瞍底豫而天下之为
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瞽瞍舜父名底致也豫悦乐也瞽瞍至顽尝欲杀舜至是而底
孟子卷四 第 16a 页 WYG0197-0145c.png
豫焉书所谓不格奸亦允若是也盖舜至此而有以顺乎亲矣是以天下之为子者知天下无不可事之亲顾
吾所以事之者未若舜耳于是莫不勉而为孝至于其亲亦底豫焉则天下之为父者亦莫不慈所谓化也子
孝父慈各止其所而无不安其位之意所谓定也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非止一身一家之孝而已此所以
为大孝也○李氏曰舜之所以能使瞽瞍底豫者尽事亲之道共为子职不见父母之非而已昔罗仲素语此
云只为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丫翁闻而善之曰惟如此而后天下之为父子者定彼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者常
始于见其有不是处耳)

  离娄章句下(凡三十三章)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孟子卷四 第 16b 页 WYG0197-0145d.png
(诸冯负夏鸣条皆地名在东方夷服之地)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
人也(岐周岐山下周旧邑近畎夷毕郢近丰镐今有文王墓)地之相去也千有馀
里世之相后也千有馀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得志
行乎中国谓舜为天子文王为方伯得行其道于天下也符节以玉为之篆刻文字而中分之彼此各藏其半
有故则左右相合以为信也若合符节言其同也)先圣后圣其揆一也(揆度也其揆一
者言度之而其道无不同也○范氏曰言圣人之生虽有远近先后之不同然其道则一也)○子产
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乘去声溱音臻洧荣美反○子产郑
大夫公孙侨也溱洧二水名也子产见人有徒涉此水者以其所乘之车载而渡之)孟子曰惠而
孟子卷四 第 17a 页 WYG0197-0146a.png
不知为政(惠谓私恩小利政则有公平正大之体纲纪法度之施焉)岁十一月徒杠
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杠音江○杠方桥也徒杠可通徒行者梁亦桥
也舆梁可通车舆者周十一月夏九月也周十二月夏十月也夏令曰十月成梁盖农功已毕可用民力又时
将寒冱水有桥梁则民不患于徒涉亦王政之一事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
焉得人人而济之(辟与辟同焉于虔反○辟辟除也如周礼阍人为之辟之辟言能平其政
则出行之际辟除行人使之避已亦不为过况国中之水当涉者众岂能悉以乘舆济之哉)故为政
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言每人皆欲致私恩以悦其意则人多日少亦不足
于用矣诸葛武侯尝言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得孟子之意矣)○孟子告齐宣王曰君
孟子卷四 第 17b 页 WYG0197-0146b.png
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
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孔氏
曰宣王之遇臣下恩礼衰薄至于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则其于群臣可谓邈然无敬矣故孟子告之以此
手足腹心相待一体恩义之至也如犬马则轻贱之然犹有豢养之恩焉国人犹言路人言无怨无德也土芥
则践踏之而已矣斩艾之而已矣其贱恶之又甚矣寇雠之报不亦宜乎)王曰礼为旧君有
服何如斯可为服矣(为去声下为之同○仪礼曰以道去君而未绝者服齐衰三月王疑
孟子之言太甚故以此礼为问)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
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
孟子卷四 第 18a 页 WYG0197-0146c.png
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导之出疆防剽掠也
先于其所往称道其贤欲其收用之也三年而后收其田禄里居前此犹望其归也)今也为臣谏
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
之又极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雠
寇雠何服之有(极穷也穷之于其所往之国如晋锢栾盈也○潘兴嗣曰孟子告齐王之言犹
孔子对定公之意也而其言有迹不若孔子之浑然也盖圣贤之别如此杨氏曰君臣以义合者也故孟子为
齐王深言报施之道使知为君者不可不以礼遇其臣耳若君子之自处则岂处其薄乎孟子曰王庶几改之
予日望之君子之言盖如此)○孟子曰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
孟子卷四 第 18b 页 WYG0197-0146d.png
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言君子当见几而作祸已迫则不能去矣)○孟子
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张氏曰此章重出然上篇主言人臣当以正君为急
此章直戒人君义亦小异耳)○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
(察理不精故有二者之蔽大人则随事而顺理因时而制宜岂为是哉)○孟子曰中也
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
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閒不能以寸(乐音洛○
无过不及之谓中足以有为之谓才养谓涵育熏陶俟其自化也贤谓中而才者也乐有贤父兄者乐其终能
成己也为父兄者若以子弟之不贤遂遽绝之而不能教则吾亦过中而不才矣其相去之閒能几何哉)○
孟子卷四 第 19a 页 WYG0197-0147a.png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程子曰有不为知所择也惟能有不
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邪)○孟子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
患何(此亦有为而言)○孟子曰仲尼不为己甚者(己犹太也杨氏曰言圣人
所为本分之外不加毫末非孟子真知孔子不能以是称之)○孟子曰大人者言不
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行去声○必犹期也大人言行不先期于信果但义之所
在则必从之卒亦未尝不信果也○尹氏曰主于义则信果在其中矣主于信果则未必合义王勉曰若不合
于义而不信不果则妄人尔)○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
也(大人之心通达万变赤子之心则纯一无伪而已然大人之所以为大人正以其不为物诱而有以全其
孟子卷四 第 19b 页 WYG0197-0147b.png
纯一无伪之本然是以扩而充之则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极其大也)○孟子曰养生者
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养去声○事生固当爱敬然亦人道
之常耳至于送死则人道之大变孝子之事亲舍是无以用其力矣故尤以为大事而必诚必信不使少有后
日之悔也)○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
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
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造七到反○造诣也深造之者进而不已之意道则
其进为之方也资犹藉也左右身之两旁言至近而非一处也逢犹值也原本也水之来处也言君子务于深
造而必以其道者欲其有所持循以俟夫默识心通自然而得之于己也自得于己则所以处之者安固而不
孟子卷四 第 20a 页 WYG0197-0147c.png
摇处之安固则所藉者深远而无尽所藉者深则日用之间取之至近无所往而不值其所资之本也○程子
曰学不言而自得者乃自得也有安排布置者皆非自得也然必潜心积虑优游厌饫于其间然后可以有得
若急迫求之则是私己而已终不足以得之也)○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
反说约也(言所以博学于文而详说其理者非欲以誇多而斗靡也欲其融会贯通有以反而说到
至约之地耳盖承上章之意而言学非欲其徒博而亦不可以径约也)○孟子曰以善服
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
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王去声○服人者欲以取胜于人养人者欲其同归于善
盖心之公私小异而人之向背顿殊学者于此不可以不审也)○孟子曰言无实不祥
孟子卷四 第 20b 页 WYG0197-0147d.png
不祥之实蔽贤者当之(或曰天下之言无有实不祥者惟蔽贤为不祥之实或曰言而
无实者不祥故蔽贤为不祥之实二说不同未知孰是疑或有阙文焉)○徐子曰仲尼亟
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亟去吏反○亟数也水哉水哉叹美之辞)
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
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舍放皆上声○原泉有原之水也混混涌出之貌不舍昼夜言常出
不竭也盈满也科坎也言其进以渐也放至也言水有原本不已而渐进以至于海如人有实行则亦不已而
渐进以至于极也)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
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浍古外反涸下各反闻去声○
孟子卷四 第 21a 页 WYG0197-0148a.png
集聚也浍田间水道也涸乾也如人无实行而暴得虚誉不能长久也声闻名誉也情实也耻者耻其无实而
将不继也林氏曰徐子之为人必有躐等干誉之病故孟子以是答之○邹氏曰孔子之称水其旨微矣孟子
独取此者自徐子之所急者言之也夫子尝以闻达告子张矣达者有本之谓也闻则无本之谓也然则学者
其可以不务本乎)○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
去之君子存之(几希少也庶众也人物之生同得天地之理以为性同得天地之气以为形其
不同者独人于其间得形气之正而能有以全其性为少异耳虽曰少异然人物之所以分实在于此众人不
知此而去之则名虽为人而实无以异于禽兽君子知此而存之是以战兢惕厉而卒能有以全其所受之正
也)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物事物也
孟子卷四 第 21b 页 WYG0197-0148b.png
明则有以识其理也人伦说见前篇察则有以尽其理之详也物理固非度外而人伦尤切于身故其知之有
详略之异在舜则皆生而知之也由仁义行非行仁义则仁义已根于心而所行皆从此出非以仁义为美而
后勉强行之所谓安而行之也此则圣人之事不待存之而无不存矣 尹氏曰存之者君子也存者圣人也
君子所存存天理也由仁义行存者能之)○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恶好
皆去声○战国策曰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书曰禹拜昌言)
汤执中立贤无方(执谓守而不失中者无过不及之名方犹类也立贤无方惟贤则立之于
位不问其类也)
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而读为如古字通用○民已安
矣而视之犹若有伤道已至矣而望之犹若未见圣人之爱民深而求道切如此不自满足终日乾乾之心也)
孟子卷四 第 22a 页 WYG0197-0148c.png
武王不泄迩不忘远(泄狎也迩者人所易狎而不泄远者人所易忘而不忘德之盛仁之
至也)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
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三王禹也汤也文武也四事上四条之事也时异势
殊故其事或有所不合思而得之则其理初不异矣坐以待旦急于行也○此承上章言舜因历叙群圣以继
之而各举其一事以见其忧勤惕厉之意盖天理之所以常存而人心之所以不死也○程子曰孟子所称各
因其一事而言非谓武王不能执中立贤汤却泄迩忘远也人谓各举其盛亦非也圣人亦无不盛)○孟
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王者之迹熄谓平王
东迁而政教号令不及于天下也诗亡谓黍离降为国风而雅亡也春秋鲁史记之名孔子因而笔削之始于
孟子卷四 第 22b 页 WYG0197-0148d.png
鲁隐公之元年实平王之四十九年也)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乘去声梼音逃杌音兀○乘义未详赵氏以为兴于田赋乘马之事或曰取记载当时行事而名之也梼杌恶
兽名古者因以为凶人之号取记恶垂戒之义也春秋者记事者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
之名也古者列国皆有史官掌记时事此三者皆其所记册书之名也)其事则齐桓晋文
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春秋之时五霸迭兴而桓文为
盛史史官也窃取者谦辞也公羊传作其辞则丘有罪焉尔意亦如此盖言断之在已所谓笔则笔削则削游
夏不能赞一辞者也尹氏曰言孔子作春秋亦以史之文载当时之事也而其义则定天下之邪正为百王之
大法○此又承上章历叙群圣因以孔子之事继之而孔子之事莫大于春秋故特言之)○孟子曰
孟子卷四 第 23a 页 WYG0197-0149a.png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泽犹言流风馀韵也父子
相继为一世三十年亦为一世斩绝也大约君子小人之泽五世而绝也杨氏曰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袒
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矣服穷则遗泽寖微故五世而斩)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
私淑诸人也(私犹窃也淑善也李氏以为方言是也人谓子思之徒也自孔子卒至孟子游梁时
方百四十馀年而孟子已老然则孟子之生去孔子未百年也故孟子言予虽未得亲受业于孔子之门然圣
人之泽尚存犹有能传其学者故我得闻孔子之道于人而私窃以善其身盖推尊孔子而自谦之辞也○此
又承上三章历叙舜禹至于周孔而以是终之其辞虽谦然其所以自任之重亦有不得而辞者矣)○孟
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
孟子卷四 第 23b 页 WYG0197-0149b.png
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先言可以者略见而自许之辞也后言可以无者深
察而自疑之辞也过取固害于廉然过与亦反害其惠过死亦反害其勇盖过犹不及之意也林氏曰公西华
受五秉之粟是伤廉也冉子与之是伤惠也子路之死于卫是伤勇也)○逢蒙学射于羿
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已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
羿有罪焉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曰薄乎云尔恶得无
罪(逢薄江反恶平声○羿有穷后羿也逢蒙羿之家众也羿善射篡夏自立后为家众所杀愈犹胜也薄言
其罪差薄耳)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子
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允矣夫问其仆
孟子卷四 第 24a 页 WYG0197-0149c.png
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
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庾公
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夫尹公之
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笑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
执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曰小人学射于尹公
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
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抽矢扣轮去其
金发乘矢而后反(他徒河反矣夫夫尹之夫并音扶去上声乘去声○之语助也仆御也尹
孟子卷四 第 24b 页 WYG0197-0149d.png
公他亦卫人也端正也孺子以尹公正人知其取友必正故度庾公必不害己小人庾公自称也金镞也扣轮
出镞令不害人乃以射也乘矢四矢也孟子言使羿如子濯孺子得尹公他而教之则必无逢蒙之祸然夷羿
篡弑之贼蒙乃逆俦庾斯虽全私恩亦废公义其事皆无足论者孟子盖特以取友而言耳)○孟子
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西子美妇人蒙犹冒也不洁污秽之
物也掩鼻恶其臭也)虽有恶人齐戒沐浴则可以事上帝(齐侧皆反○恶
人丑貌者也○尹氏曰此章戒人之丧善而勉人以自新也)○孟子曰天下之言性
也则故而己矣故者以利为本(性者人物所得以生之理也故者其巳然之迹
若所谓天下之故者也利犹顺也语其自然之势也言事物之理虽若无形而难知然其发见之已然则必有
孟子卷四 第 25a 页 WYG0197-0150a.png
迹而易见故天下之言性者但言其故而理自明犹所谓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也然其所谓故者又必本其
自然之势如人之善水之下非有所矫揉造作而然者也若人之为恶水之在山则非自然之故矣)所恶
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
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
则智亦大矣(恶为并去声○天下之理本皆利顺小智之人务为穿凿所以失之禹之行水则因
其自然之势而导之未尝以私智穿凿而有所事是以水得其润下之性而不为害也)天之高也
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天虽高星
辰虽远然求其已然之迹则其运有常虽千岁之久其日至之度可坐而得况于事物之近若因其故而求之
孟子卷四 第 25b 页 WYG0197-0150b.png
岂有不得其理者而何以穿凿为哉必言日至者造历者以上古十一月甲子朔夜半冬至为历元也○程子
曰此章专为智而发愚谓事物之理莫非自然顺而循之则为大智若用小智而凿以自私则害于性而反为
不智程子之言可谓深得此章之旨矣)○公行子有子之丧右师往吊入
门有进而与右师言者有就右师之位而与右师言者
(公行子齐大夫右师王驩也)孟子不与右师言右师不悦曰诸君子
皆与驩言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驩也(简略也)孟子闻之
曰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踰阶而相揖也我欲行
礼子敖以我为简不亦异乎(朝音潮○是时齐卿大夫以君命吊各有位次若周
孟子卷四 第 26a 页 WYG0197-0150c.png
礼凡有爵者之丧礼则职丧涖其禁令序其事故云朝廷也历更涉也位他人之位也右师未就位而进与之
言则右师历己之位矣右师巳就位而就与之言则已历右师之位矣孟子右师之位又不同阶孟子不敢失
此礼故不与右师言也)○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
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以仁礼存心言以是存于心而不忘也)仁者
爱人有礼者敬人(此仁礼之施)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
恒敬之(恒胡登反○此仁礼之验)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
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横去声下
同○横逆谓强暴不顺理也物事也)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
孟子卷四 第 26b 页 WYG0197-0150d.png
逆犹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由与犹同下放此○忠者尽己之谓
我必不忠恐所以爱敬人者有所不尽其心也)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
子曰此亦妄人也己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
又何难焉(难去声○奚择何异也又何难焉言不足与之校也)是故君子有终身
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
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
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己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
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
孟子卷四 第 27a 页 WYG0197-0151a.png
患矣(夫音扶○乡人乡里之常人也君子存心不苟故无后忧)○禹稷当平世三过
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事见前篇)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
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食音
嗣乐音洛)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圣贤之道进则救民退则修已其心一而己矣)禹
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
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由与犹同○禹稷身任其职故以为巳责而救之急也)
稷颜子易地则皆然(圣贤之心无所偏倚随感而应各尽其道故使禹稷居颜子之地则
亦能乐颜子之乐使颜子居禹稷之任亦能忧禹稷之忧也)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
孟子卷四 第 27b 页 WYG0197-0151b.png
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不暇束发而结缨往救言急也以喻禹稷)乡邻
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喻颜子也
○此章言圣贤心无不同事则所遭或异然处之各当其理是乃所以为同也尹氏曰当其可之谓时前圣后
圣其心一也故所遇皆尽善)○公都子曰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
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匡章齐人通国尽一国之人也礼貌
敬之也)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
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
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
孟子卷四 第 28a 页 WYG0197-0151c.png
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章子有一于是乎(好养从皆去声狠胡恳反○戮羞辱也狠忿戾也)夫章子子
父责善而不相遇也(夫音扶○遇合也相责以善而不相合故为父所逐也)责善
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贼害也朋友当相责以善父子行之
则害天性之恩也)夫章子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为得罪
于父不得近出妻屏子终身不养焉其设心以为不若
是是则罪之大者是则章子己矣(夫章之夫音扶为去声屏必井反养去声
○言章子非不欲身有夫妻之配子有子母之属但为身不得近于父故不敢受妻子之养以自责罚其心以
孟子卷四 第 28b 页 WYG0197-0151d.png
为不如此则其罪益大也○此章之旨于众所恶而必察焉可以见圣贤至公至仁之心矣杨氏曰章子之行
孟子非取之也特哀其志而不与之绝耳)○曾子居武城有越寇或曰寇至
盍去诸曰无寓人于我室毁伤其薪木寇退则曰修我
墙屋我将反寇退曾子反左右曰待先生如此其忠且
敬也寇至则先去以为民望寇退则反殆于不可沈犹
行曰是非汝所知也昔沈犹有负刍之祸从先生者七
十人未有与焉(与去声○武城鲁邑名盍何不也左右曾子之门人也忠敬言武城之大夫事
曾子忠诚恭敬也为民望言使民望而效之沈犹行弟子姓名也言曾子尝舍于沈犹氏时有负刍者作乱来
孟子卷四 第 29a 页 WYG0197-0152a.png
攻沈犹氏曾子率其弟子去之不与其难言师宾不与臣同)子思居于卫有齐寇或
曰寇至盍去诸子思曰如伋去君谁与守(言所以不去之意如此)
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师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
也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微犹贱也尹氏曰或远害或死难其事不同者所处之地
不同也君子之心不系于利害惟其是而已故易地则皆能为之○孔氏曰古之圣贤言行不同事业亦异而
其道未始不同也学者知此则因所遇而应之若权衡之称物低昂屡变而不害其为同也)○储子
曰王使人瞰夫子果有以异于人乎孟子曰何以异于
人哉尧舜与人同耳(瞰古苋反○储子齐人也瞰窃视也圣人亦人耳岂有异于人哉)
孟子卷四 第 29b 页 WYG0197-0152b.png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
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
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
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瞰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
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閒之祭
者乞其馀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
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
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
孟子卷四 第 30a 页 WYG0197-0152c.png
来骄其妻妾(施音迤又音异墦音燔施施如字○章首当有孟子曰字阙文也良人夫也餍饱也
显者富贵人也施邪施而行不使良人知也墦冢也顾望也讪怨詈也施施喜悦自得之貌)由君子
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
相泣者几希矣(孟子言自君子而观今之求富贵者皆若此人耳使其妻妾见之不羞而泣者
少矣言可羞之甚也○赵氏曰言今之求富贵者皆以枉曲之道昏夜乞哀以求之而以骄人于白日与斯人
何以异哉)


孟子卷四 第 30b 页 WYG0197-0152d.png

















  孟子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