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第 1a 页 WYG0711-056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录卷二 明 薛瑄 撰
孔子所谓易有太极者言阴阳变易之中而有至极之
理是就气中指理以示人周子无极而太极言虽无形
之中而有至极之理则专以理言至太极动而生阳静
而生阴则亦兼以气言矣学者知无者太极之无形有
者太极之有理则有无合一
工夫切要在夙夜饮食男女衣服动静语默应事接物
读书录卷二 明 薛瑄 撰
孔子所谓易有太极者言阴阳变易之中而有至极之
理是就气中指理以示人周子无极而太极言虽无形
之中而有至极之理则专以理言至太极动而生阳静
而生阴则亦兼以气言矣学者知无者太极之无形有
者太极之有理则有无合一
工夫切要在夙夜饮食男女衣服动静语默应事接物
卷二 第 1b 页 WYG0711-0562b.png
之间于此事事皆合天则则道不外是矣
阳明者善也阴浊者恶也人见天气晴明则心意舒畅
见天气阴晦则心意黯惨亦可以验好善恶恶之一端
吉凶者贞胜者也治乱兴衰相寻无端气化之自然也
眼底万物不出水火木金土万善不出仁义礼智信凡
大小有形之物皆自理气至微至妙中生出来以至于
成形而著张子曰其来也几微易简其至也广大坚固
元无亏欠元无止息
阳明者善也阴浊者恶也人见天气晴明则心意舒畅
见天气阴晦则心意黯惨亦可以验好善恶恶之一端
吉凶者贞胜者也治乱兴衰相寻无端气化之自然也
眼底万物不出水火木金土万善不出仁义礼智信凡
大小有形之物皆自理气至微至妙中生出来以至于
成形而著张子曰其来也几微易简其至也广大坚固
元无亏欠元无止息
卷二 第 2a 页 WYG0711-0562c.png
念虑一毫杂妄即非仁便当克去
一念之差心即放才觉其差而心即正
心存则理见心放则理与我相忘矣
水清则见毫毛心清则见天理
斯须心不在而动即妄矣
习举业者借经书之文以徼利达而不知一言之可用
诚所谓侮圣人之言也
科目进身者有一第之后四书本经悉置而不观则身
一念之差心即放才觉其差而心即正
心存则理见心放则理与我相忘矣
水清则见毫毛心清则见天理
斯须心不在而动即妄矣
习举业者借经书之文以徼利达而不知一言之可用
诚所谓侮圣人之言也
科目进身者有一第之后四书本经悉置而不观则身
卷二 第 2b 页 WYG0711-0562d.png
心事业从可知矣
人伦明则礼乐兴
礼只是序乐只是和如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各得
其分而不相侵越所谓序也序则礼立矣君仁臣敬父
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妻听朋友有信所谓和也和则
乐生焉是则人伦礼乐之本人伦不序不和则礼乐何
自而兴哉
人有斯须之不敬则怠慢之心生而非礼矣有斯须之
人伦明则礼乐兴
礼只是序乐只是和如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各得
其分而不相侵越所谓序也序则礼立矣君仁臣敬父
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妻听朋友有信所谓和也和则
乐生焉是则人伦礼乐之本人伦不序不和则礼乐何
自而兴哉
人有斯须之不敬则怠慢之心生而非礼矣有斯须之
卷二 第 3a 页 WYG0711-0563a.png
不和则乖戾之心生而非乐矣故曰礼乐不可斯须去
身
礼者因天理之自然而品节之以为制也仁者天理也
人而不仁则天理亡矣礼何自而立哉
读书记得一句便寻一句之理务要见得下落方有益
先儒谓读书只怕寻思近看得寻思二字最好如圣贤
一句言语便反覆寻思在吾身心上何者为是在万物
上何者为是使圣贤言语皆有着落则知一言一语皆
身
礼者因天理之自然而品节之以为制也仁者天理也
人而不仁则天理亡矣礼何自而立哉
读书记得一句便寻一句之理务要见得下落方有益
先儒谓读书只怕寻思近看得寻思二字最好如圣贤
一句言语便反覆寻思在吾身心上何者为是在万物
上何者为是使圣贤言语皆有着落则知一言一语皆
卷二 第 3b 页 WYG0711-0563b.png
是实理而非空言矣
程子谓期月三年必世大国五年小国七年之类皆当
思其作为如何乃有益窃谓为学亦然凡读圣贤书于
其一字一句皆当思其作为如何乃有益也
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
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惟精心寻思体贴向身心事
物上来反覆考验其理则知圣贤之书一字一句皆有
用矣
程子谓期月三年必世大国五年小国七年之类皆当
思其作为如何乃有益窃谓为学亦然凡读圣贤书于
其一字一句皆当思其作为如何乃有益也
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
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惟精心寻思体贴向身心事
物上来反覆考验其理则知圣贤之书一字一句皆有
用矣
卷二 第 4a 页 WYG0711-0563c.png
天于善恶必有其报但人以浅近之见窥测天道便谓
茫昧差爽而不可信如夏商之后皆统承先王脩其礼
物作宾于王家虽改姓易物而宗庙血食子孙之封爵
皆与时王匹休而不泯非其先世有大德大功于民能
如是乎因是以观魏晋以来以及五胡南北朝杨坚五
代之世皆素无功德于天下徒以狙诈兵力窃命一时
皆不数传而子孙无容足之地庙祀遂以绝飨则天于
善恶之报岂不明甚矣乎
茫昧差爽而不可信如夏商之后皆统承先王脩其礼
物作宾于王家虽改姓易物而宗庙血食子孙之封爵
皆与时王匹休而不泯非其先世有大德大功于民能
如是乎因是以观魏晋以来以及五胡南北朝杨坚五
代之世皆素无功德于天下徒以狙诈兵力窃命一时
皆不数传而子孙无容足之地庙祀遂以绝飨则天于
善恶之报岂不明甚矣乎
卷二 第 4b 页 WYG0711-0563d.png
颜子终日不违如愚喋喋多言而能存者寡矣
人性分而言之有五合而言之则一一不可见而五则因
发见者可默识也
咸其辅颊舌人未信不可强以言聒之
先儒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小人处则动心忍性增
脩豫防而德乃进
人未已知不可急求其知人未已合不可急与之合
闻人毁已而怒则誉己者至矣
人性分而言之有五合而言之则一一不可见而五则因
发见者可默识也
咸其辅颊舌人未信不可强以言聒之
先儒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小人处则动心忍性增
脩豫防而德乃进
人未已知不可急求其知人未已合不可急与之合
闻人毁已而怒则誉己者至矣
卷二 第 5a 页 WYG0711-0564a.png
人誉己果有善但当持其善不可有自喜之心无善则
增脩焉可也人毁己果有恶即当去其恶不可有恶闻
之意无恶则加勉焉可也
闻人毁己即怫然怒是水不可矶也其小也固矣
颜子犯而不校乃其量大无所不包譬以寸莛而撞千
石之钟固不能使之鸣也
中庸不可能犹颜子所谓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
由也己之意
增脩焉可也人毁己果有恶即当去其恶不可有恶闻
之意无恶则加勉焉可也
闻人毁己即怫然怒是水不可矶也其小也固矣
颜子犯而不校乃其量大无所不包譬以寸莛而撞千
石之钟固不能使之鸣也
中庸不可能犹颜子所谓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
由也己之意
卷二 第 5b 页 WYG0711-0564b.png
程子曰克己最难诚哉斯言也
易摇而难定易昏而难明者人心也惟主敬则定而明
荀子性恶之论先儒固已辨其非然粹而王驳而霸之
语则甚当其他犹知尊二帝三王之法屡举以为言以
圣学律之固极偏驳在战国时言之视纵横之徒为近
醇韩子所以取之者以是欤
荀子为人意必刚愎咈戾观其书其气象可见果为时
用未必不贻害于生人
易摇而难定易昏而难明者人心也惟主敬则定而明
荀子性恶之论先儒固已辨其非然粹而王驳而霸之
语则甚当其他犹知尊二帝三王之法屡举以为言以
圣学律之固极偏驳在战国时言之视纵横之徒为近
醇韩子所以取之者以是欤
荀子为人意必刚愎咈戾观其书其气象可见果为时
用未必不贻害于生人
卷二 第 6a 页 WYG0711-0564c.png
知莫先于知人荀子不取孟子子思则是以二子为非
贤也使其见用于时有若孟子子思尚不为所取则其
所取者又何等人邪既无知人之明而欲成治功也难
矣
仰不愧俯不怍心广体胖人欲净尽天理浑全则颜氏
之乐可识矣
虽富累千金而心为物役寒冰焦火犹不乐也颜子虽
箪瓢陋巷之窭而举天下之物不足以动其中俯仰无
贤也使其见用于时有若孟子子思尚不为所取则其
所取者又何等人邪既无知人之明而欲成治功也难
矣
仰不愧俯不怍心广体胖人欲净尽天理浑全则颜氏
之乐可识矣
虽富累千金而心为物役寒冰焦火犹不乐也颜子虽
箪瓢陋巷之窭而举天下之物不足以动其中俯仰无
卷二 第 6b 页 WYG0711-0564d.png
愧胸次洒然乐可知矣
尝验之天下之人虽至富者求无不遂欲无不得自他
人观之不啻足矣自其心察之彼方愈富愈不足计较
得失之私日夜汲汲无须臾宁息是曷尝有泰然之乐
耶
实尝用力于颜子之学则能知颜子之所乐不然但得
其乐之之名而未知其乐之实也譬之泰山人皆知其
高然必亲至其处方知其所以高若听人传说泰山之
尝验之天下之人虽至富者求无不遂欲无不得自他
人观之不啻足矣自其心察之彼方愈富愈不足计较
得失之私日夜汲汲无须臾宁息是曷尝有泰然之乐
耶
实尝用力于颜子之学则能知颜子之所乐不然但得
其乐之之名而未知其乐之实也譬之泰山人皆知其
高然必亲至其处方知其所以高若听人传说泰山之
卷二 第 7a 页 WYG0711-0565a.png
高而未尝亲至其处则亦臆想而已实未见其高之实
也
主一则作事不差才二三则动作小事亦差矣况大事
乎
中庸不可能即化不可为也
孔子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皆
兼理气而言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一以贯之
也
主一则作事不差才二三则动作小事亦差矣况大事
乎
中庸不可能即化不可为也
孔子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皆
兼理气而言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一以贯之
卷二 第 7b 页 WYG0711-0565b.png
须知己与物皆从阴阳造化中来则知天地万物为一
体矣
孟子曰天之生物也一本知易者莫若孟子
处事不可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怒
夫子所谓一即统体之太极也夫子之所谓贯即各具
之太极也
太极即理也合天地万物之理言之万物统体一太极
也就天地万物之理言之一物各具一太极也统体者
体矣
孟子曰天之生物也一本知易者莫若孟子
处事不可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怒
夫子所谓一即统体之太极也夫子之所谓贯即各具
之太极也
太极即理也合天地万物之理言之万物统体一太极
也就天地万物之理言之一物各具一太极也统体者
卷二 第 8a 页 WYG0711-0565c.png
所以涵夫各具者似合矣而未尝不分也各具者所以
分夫统体者似分矣而未尝不合也
太极中阴阳五行男女万物之理无所不有所谓冲漠
无朕之中万象森然已具也无极是虚字正以无声无
臭明太极之无形耳
天地万物惟性之一字括尽
思无疆为学思索义理者当深体之盖义理深远无穷
苟思虑浅近则不足以造其蕴惟思虑无疆则可以得
分夫统体者似分矣而未尝不合也
太极中阴阳五行男女万物之理无所不有所谓冲漠
无朕之中万象森然已具也无极是虚字正以无声无
臭明太极之无形耳
天地万物惟性之一字括尽
思无疆为学思索义理者当深体之盖义理深远无穷
苟思虑浅近则不足以造其蕴惟思虑无疆则可以得
卷二 第 8b 页 WYG0711-0565d.png
高深玄远之旨易曰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万理之
名虽多不过一性
性之一言足以该众理
朱子谓孟子七篇皆不能外性善之一言窃意岂独孟
子七篇哉学者默识而旁通之则虽诸经之所言皆不
外于是理矣
秉心塞渊可以为积德之要思无疆思无斁可以为进
学之要
名虽多不过一性
性之一言足以该众理
朱子谓孟子七篇皆不能外性善之一言窃意岂独孟
子七篇哉学者默识而旁通之则虽诸经之所言皆不
外于是理矣
秉心塞渊可以为积德之要思无疆思无斁可以为进
学之要
卷二 第 9a 页 WYG0711-0566a.png
思无邪乃诚身之要
圣贤之书神而明之在乎人
凡读书必虚心定气缓声以诵之则可以密察其意若
心杂气粗急声以诵之真村学小儿读诵斗高声又岂
能识其旨趣之所在邪
读书当出己之口入己之耳
观书惟宁静宽徐缜密则心入其中而可得其妙若躁
扰𥚹急粗略以求之所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
圣贤之书神而明之在乎人
凡读书必虚心定气缓声以诵之则可以密察其意若
心杂气粗急声以诵之真村学小儿读诵斗高声又岂
能识其旨趣之所在邪
读书当出己之口入己之耳
观书惟宁静宽徐缜密则心入其中而可得其妙若躁
扰𥚹急粗略以求之所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
卷二 第 9b 页 WYG0711-0566b.png
知其味者也焉足以得其妙乎
口念书而心他驰难乎有得矣
惟敬足以神明其德
耳目口天下之善由于此而恶亦由于此阴符经所谓
三要也
主一则气象清明二三则昏昧矣
各安其分而天下平矣
宋太祖取天下与五代无异然能用赵普之谋收宿将
口念书而心他驰难乎有得矣
惟敬足以神明其德
耳目口天下之善由于此而恶亦由于此阴符经所谓
三要也
主一则气象清明二三则昏昧矣
各安其分而天下平矣
宋太祖取天下与五代无异然能用赵普之谋收宿将
卷二 第 10a 页 WYG0711-0566c.png
之柄削藩镇之势挈数百年涂炭之生民置诸衽席之
上其功大矣
宋祖取天下之失安天下之功不相掩焉可也
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又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道者何
太极是也
读书不体贴向自家身心上做工夫虽尽读古今天下
之书犹无益也
赵普功之首罪之魁
上其功大矣
宋祖取天下之失安天下之功不相掩焉可也
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又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道者何
太极是也
读书不体贴向自家身心上做工夫虽尽读古今天下
之书犹无益也
赵普功之首罪之魁
卷二 第 10b 页 WYG0711-0566d.png
自家一个身心尚不能整理更论甚政治
后人开口论天下事若指诸掌然自治空疏作事无本
果能有成乎
将圣贤言语作一场话说学者之通患
当官不接异色人最好不止巫祝尼媪宜疏绝至于匠艺
之人虽不可缺亦当用之以时大不宜久留于家与之亲
狎皆能变易听闻簸弄是非儒士固当礼接亦有本非儒
者或假文辞或假字画以媒进一与之款洽即堕其术中
后人开口论天下事若指诸掌然自治空疏作事无本
果能有成乎
将圣贤言语作一场话说学者之通患
当官不接异色人最好不止巫祝尼媪宜疏绝至于匠艺
之人虽不可缺亦当用之以时大不宜久留于家与之亲
狎皆能变易听闻簸弄是非儒士固当礼接亦有本非儒
者或假文辞或假字画以媒进一与之款洽即堕其术中
卷二 第 11a 页 WYG0711-0567a.png
如房琯为相因一琴工董庭兰出入门下依倚为非遂为
相业之玷若此之类能审察疏节亦清心省事之一助
心不可有一毫之偏向有则人必窥而知之余尝使一
走卒见其颇敏捷使之稍勤下人即有趋重之意余遂
逐去之此虽小事以此知当官者当正大明白不可有
一毫之偏向
清心省事居官守身之要
申公曰为治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余谓为学不在
相业之玷若此之类能审察疏节亦清心省事之一助
心不可有一毫之偏向有则人必窥而知之余尝使一
走卒见其颇敏捷使之稍勤下人即有趋重之意余遂
逐去之此虽小事以此知当官者当正大明白不可有
一毫之偏向
清心省事居官守身之要
申公曰为治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余谓为学不在
卷二 第 11b 页 WYG0711-0567b.png
多言亦顾力行何如耳
读书体贴到自己身心上方有味
皆实理也圣贤岂欺我哉
诗曰至于太王实始剪商朱子论语集注用旧说最是
唯如此则与三以天下让之言相合通考中金履祥熊
禾皆力辨诗人之言谓姑取其王迹之所由始耳太王
实未始有剪商之志若如其说则泰伯三以天下让之
言为不通矣
读书体贴到自己身心上方有味
皆实理也圣贤岂欺我哉
诗曰至于太王实始剪商朱子论语集注用旧说最是
唯如此则与三以天下让之言相合通考中金履祥熊
禾皆力辨诗人之言谓姑取其王迹之所由始耳太王
实未始有剪商之志若如其说则泰伯三以天下让之
言为不通矣
卷二 第 12a 页 WYG0711-0567c.png
夫子既称泰伯三以天下让则诗人之言为有自太王
果无剪商之志则必不称泰伯三以天下让
只泰伯之逃便见与太王之志有不合处
使太王无剪商之志天下无归周之势周一侯国耳泰
伯之去夫子当称其三以国让足矣何至称其三以天
下让邪以夫子之言證诗人之语则集注尤为确论而
通考金熊之说有不然矣
金氏熊氏辨太王事所以为名教虑其意固美但以夫
果无剪商之志则必不称泰伯三以天下让
只泰伯之逃便见与太王之志有不合处
使太王无剪商之志天下无归周之势周一侯国耳泰
伯之去夫子当称其三以国让足矣何至称其三以天
下让邪以夫子之言證诗人之语则集注尤为确论而
通考金熊之说有不然矣
金氏熊氏辨太王事所以为名教虑其意固美但以夫
卷二 第 12b 页 WYG0711-0567d.png
子称泰伯三以天下让之语观之则当时天下盖有归
周之渐周之子孙又多贤圣太王亦已逆知天命人心
之微矣故欲传位季历以及昌泰伯知之遂逃去若如
金氏之说诗人皆假设张大之词则太王欲传季历以
及昌之意又何为邪
书言太王肇基王迹诗言实始剪商皆相合
生天生地神鬼神帝太极也
学力未能胜旧习正如药力未能除旧病顷刻学力不
周之渐周之子孙又多贤圣太王亦已逆知天命人心
之微矣故欲传位季历以及昌泰伯知之遂逃去若如
金氏之说诗人皆假设张大之词则太王欲传季历以
及昌之意又何为邪
书言太王肇基王迹诗言实始剪商皆相合
生天生地神鬼神帝太极也
学力未能胜旧习正如药力未能除旧病顷刻学力不
卷二 第 13a 页 WYG0711-0568a.png
至则旧习仍在一日不服药则旧病复作学力胜则无
此病矣
志动气多为理气动志多为欲
不可以色词说人
求民而不已者其东野稷之御乎
下学上达如事君事亲事长皆人事也能尽事之之道
则仁义之理不外于是所谓上达也以至视听言动饮
食男女之类皆人事也于是而处之各得其宜则天理
此病矣
志动气多为理气动志多为欲
不可以色词说人
求民而不已者其东野稷之御乎
下学上达如事君事亲事长皆人事也能尽事之之道
则仁义之理不外于是所谓上达也以至视听言动饮
食男女之类皆人事也于是而处之各得其宜则天理
卷二 第 13b 页 WYG0711-0568b.png
也下学人事形而下之器也上达天理形而上之道也
有是事则有是理有是器则有是道精粗本末无二致
也程子所谓意在言表者在人因人事而默识天理耳
人皆知夫子为圣而不知夫子所以为圣欲知夫子所
以圣则默契化育之妙有非言语所能及也故曰知我
者其天乎
洗心退藏于密以约失之者鲜矣
循理则事自简
有是事则有是理有是器则有是道精粗本末无二致
也程子所谓意在言表者在人因人事而默识天理耳
人皆知夫子为圣而不知夫子所以为圣欲知夫子所
以圣则默契化育之妙有非言语所能及也故曰知我
者其天乎
洗心退藏于密以约失之者鲜矣
循理则事自简
卷二 第 14a 页 WYG0711-0568c.png
虽数十年务学之功苟有一日之间则前功尽弃故曰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德性之学须要时时刻刻提撕警省则天理常存而人
欲消熄苟有一息之间则人欲长而天理微矣
不察理之有无而泛读一切不经驳杂之书务以闻见
该博取胜于人吾知其记愈多而心愈窒志愈荒而识
愈昏矣如此读书非徒无益是又适所以为心术之害
也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德性之学须要时时刻刻提撕警省则天理常存而人
欲消熄苟有一息之间则人欲长而天理微矣
不察理之有无而泛读一切不经驳杂之书务以闻见
该博取胜于人吾知其记愈多而心愈窒志愈荒而识
愈昏矣如此读书非徒无益是又适所以为心术之害
也
卷二 第 14b 页 WYG0711-0568d.png
学至于心中无一物则有得矣
自有文籍以来汗牛充栋之书日益多要当择其是而
去其非可也
郑声乱雅乐杂书乱圣经
诗困于小序之牵强晦于诸家之穿凿至朱子集传一
洗相沿之陋习洞开千古之光明真所谓豁云雾而睹
青天也
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继之者善也
自有文籍以来汗牛充栋之书日益多要当择其是而
去其非可也
郑声乱雅乐杂书乱圣经
诗困于小序之牵强晦于诸家之穿凿至朱子集传一
洗相沿之陋习洞开千古之光明真所谓豁云雾而睹
青天也
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继之者善也
卷二 第 15a 页 WYG0711-0569a.png
曰命曰性曰诚曰道曰理曰太极一也
一念不谨即作狂之端兆一念能谨即作圣之端兆充
其极则尧桀分矣
于圣贤言理处若天理若人心若性命道德诚善忠恕
一贯太极之类要当各随其旨而知所以异又当旁通
其义而知所以同也
鸟雀巢茂林蛟龙潜深渊圣人洗心退藏于密
言不谨者心不存也心存则言谨矣
一念不谨即作狂之端兆一念能谨即作圣之端兆充
其极则尧桀分矣
于圣贤言理处若天理若人心若性命道德诚善忠恕
一贯太极之类要当各随其旨而知所以异又当旁通
其义而知所以同也
鸟雀巢茂林蛟龙潜深渊圣人洗心退藏于密
言不谨者心不存也心存则言谨矣
卷二 第 15b 页 WYG0711-0569b.png
谨言乃为学第一工夫言不谨而能存心者鲜矣
文言曰脩辞以立其诚为学不能立诚皆不能谨言也
能谨言斯能立诚谨言之功大矣
一语妄发即有悔可不慎哉
易有修辞立诚之训书有惟口出好兴戎之训春秋有
食言之讥礼有安定辞之训金人有三缄之诫论语孟
子与凡圣贤之书谨言之训尤多以是知谨言乃脩德
之切要所当服膺其训而勿失也
文言曰脩辞以立其诚为学不能立诚皆不能谨言也
能谨言斯能立诚谨言之功大矣
一语妄发即有悔可不慎哉
易有修辞立诚之训书有惟口出好兴戎之训春秋有
食言之讥礼有安定辞之训金人有三缄之诫论语孟
子与凡圣贤之书谨言之训尤多以是知谨言乃脩德
之切要所当服膺其训而勿失也
卷二 第 16a 页 WYG0711-0569c.png
余于坐立方向器用安顿之类稍有不正即不乐必正
而后已非作意为之亦其性然
公则一私则殊
正则大邪则小
众人非不视也而圣人则异乎众人之视众人非不听
也而圣人则异乎众人之听盖众人之视听徒得其形
声而圣人之视听则独得其所以为形声此圣人聪明
睿知卓冠群伦也欤
而后已非作意为之亦其性然
公则一私则殊
正则大邪则小
众人非不视也而圣人则异乎众人之视众人非不听
也而圣人则异乎众人之听盖众人之视听徒得其形
声而圣人之视听则独得其所以为形声此圣人聪明
睿知卓冠群伦也欤
卷二 第 16b 页 WYG0711-0569d.png
四方八面之声无不闻者窍虽在耳神则在心不行而
至不疾而速心之谓欤
易曰君子行此四德故曰乾元亨利贞阴符经曰观天
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天地之所以大日月之所以明四时之所以运鬼神之
所以灵是皆理之自然也圣人体道无二与天地合其
德矣知周万物与日月合其明矣动静以时则与四时
合其序矣屈伸以正则与鬼神合其吉凶矣天地也日
至不疾而速心之谓欤
易曰君子行此四德故曰乾元亨利贞阴符经曰观天
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天地之所以大日月之所以明四时之所以运鬼神之
所以灵是皆理之自然也圣人体道无二与天地合其
德矣知周万物与日月合其明矣动静以时则与四时
合其序矣屈伸以正则与鬼神合其吉凶矣天地也日
卷二 第 17a 页 WYG0711-0570a.png
月也四时也鬼神也圣人也形虽有异而道则无间是
皆自然一致夫岂有一毫强合之私哉惟其自然一致
是以圣人之心即天地之心圣人意之所为与天无毫
忽之差爽所谓先天而天弗违也天理所在圣人率而
循之无一息之差缪所谓后天而奉天时也天且不违
则人与鬼神之不违者从可知矣此圣人之所以为圣
人也欤
从心所欲不踰矩先天而天弗违也上律天时后天而
皆自然一致夫岂有一毫强合之私哉惟其自然一致
是以圣人之心即天地之心圣人意之所为与天无毫
忽之差爽所谓先天而天弗违也天理所在圣人率而
循之无一息之差缪所谓后天而奉天时也天且不违
则人与鬼神之不违者从可知矣此圣人之所以为圣
人也欤
从心所欲不踰矩先天而天弗违也上律天时后天而
卷二 第 17b 页 WYG0711-0570b.png
奉天时也
○太极第二圈□太极阴阳皆具道器合一上以包无
极而太极下以包五行男女万物故朱子于解剥图意
终曰易有太极□之谓也道器精粗本末此圈尽之
周子作太极图乃心得之妙画出造化以示人
为学于应事接物处尤当详审每日不问大事小事处
置悉使合宜积久则业广矣
言动举止至微至粗之事皆当合理一事不可苟先儒
○太极第二圈□太极阴阳皆具道器合一上以包无
极而太极下以包五行男女万物故朱子于解剥图意
终曰易有太极□之谓也道器精粗本末此圈尽之
周子作太极图乃心得之妙画出造化以示人
为学于应事接物处尤当详审每日不问大事小事处
置悉使合宜积久则业广矣
言动举止至微至粗之事皆当合理一事不可苟先儒
卷二 第 18a 页 WYG0711-0570c.png
谓一事苟其馀皆苟矣
目欲视即当思其邪与正耳欲听即当思其是与非口
欲言即当思其可与否正焉是焉可焉则视之听之言
之邪焉非焉否焉则勿以止之此之谓三要
观太极中无一物则性善可知有不善者皆阴阳杂糅
之渣滓也
无极而太极天地之性也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气
质之性也天地之性以不杂者言之故曰无极而太极
目欲视即当思其邪与正耳欲听即当思其是与非口
欲言即当思其可与否正焉是焉可焉则视之听之言
之邪焉非焉否焉则勿以止之此之谓三要
观太极中无一物则性善可知有不善者皆阴阳杂糅
之渣滓也
无极而太极天地之性也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气
质之性也天地之性以不杂者言之故曰无极而太极
卷二 第 18b 页 WYG0711-0570d.png
○是也气质之性以不离者言之故曰太极动而生阳
静而生阴□是也然无极而太极即阴阳中之太极阴
阳中太极即无极而太极太极虽不杂乎阴阳亦不离
乎阴阳天地之性气质之性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无极而太极气未用事故纯粹至善而无恶及动而生
阳静而生阴则善恶分矣
见事贵乎理明处事贵乎心公理不明则不能辨别是
非心不公则不能裁度可否惟理明心公则于事无所
静而生阴□是也然无极而太极即阴阳中之太极阴
阳中太极即无极而太极太极虽不杂乎阴阳亦不离
乎阴阳天地之性气质之性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无极而太极气未用事故纯粹至善而无恶及动而生
阳静而生阴则善恶分矣
见事贵乎理明处事贵乎心公理不明则不能辨别是
非心不公则不能裁度可否惟理明心公则于事无所
卷二 第 19a 页 WYG0711-0571a.png
疑惑而处得其当矣
暑不生于暑而生于寒寒不生于寒而生于暑动不生
于动而生于静静不生于静而生于动治不生于治而
生于乱乱不生于乱而生于治盛衰相根之理微矣
细看万物皆自冲漠无朕之微以至于形著坚固
天地之气相感而物乃成形如星在天乃气之精英耳
及陨于地得地气遂凝而为石
才资始即资生无纤毫之间也
暑不生于暑而生于寒寒不生于寒而生于暑动不生
于动而生于静静不生于静而生于动治不生于治而
生于乱乱不生于乱而生于治盛衰相根之理微矣
细看万物皆自冲漠无朕之微以至于形著坚固
天地之气相感而物乃成形如星在天乃气之精英耳
及陨于地得地气遂凝而为石
才资始即资生无纤毫之间也
卷二 第 19b 页 WYG0711-0571b.png
天之气一着地之气即成形如雪霜雨露天气也得地
气则成形矣
雨露霜雪近地方有形若太虚至高则气愈清而不能
凝聚尝在湖南登山之极高处日色晴霁俯视山下则
云合而雨以此知雨露霜雪之类皆得地气而成形也
观阴阳互根之微则知治乱盛衰之端其来远矣
有意悦人便失其本心
才敬便渣滓融化而不胜其大不敬则鄙吝即萌而不
气则成形矣
雨露霜雪近地方有形若太虚至高则气愈清而不能
凝聚尝在湖南登山之极高处日色晴霁俯视山下则
云合而雨以此知雨露霜雪之类皆得地气而成形也
观阴阳互根之微则知治乱盛衰之端其来远矣
有意悦人便失其本心
才敬便渣滓融化而不胜其大不敬则鄙吝即萌而不
卷二 第 20a 页 WYG0711-0571c.png
胜其小矣
人外无道道外无人见天人之合一也才有间即非道
矣
动为静根故父生长女而为姤静为动根故母孕长男
而为复
造化一岁一番新往者既过则草木之枯落者皆煨烬
糟粕也
万物之始终虽有迟速不同其理皆然
人外无道道外无人见天人之合一也才有间即非道
矣
动为静根故父生长女而为姤静为动根故母孕长男
而为复
造化一岁一番新往者既过则草木之枯落者皆煨烬
糟粕也
万物之始终虽有迟速不同其理皆然
卷二 第 20b 页 WYG0711-0571d.png
非力所及而思者妄也故君子思不出其位
知止所包者广就身言之如心之止德目之止明耳之
止聪手之止恭足之止重之类皆是就物言之如子之
止孝父之止慈君之止仁臣之止敬兄之止友弟之止
恭之类皆是盖止者止于事物当然之则则即至善之
所在知止则定静安虑得相次而见矣
不能知止则耳目无所加手足无所措
知止即智者不惑之事
知止所包者广就身言之如心之止德目之止明耳之
止聪手之止恭足之止重之类皆是就物言之如子之
止孝父之止慈君之止仁臣之止敬兄之止友弟之止
恭之类皆是盖止者止于事物当然之则则即至善之
所在知止则定静安虑得相次而见矣
不能知止则耳目无所加手足无所措
知止即智者不惑之事
卷二 第 21a 页 WYG0711-0572a.png
知止则万理明而心自定矣
不能知止犹迷方之人心摇摇而莫知所之也
知止则能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矣
知止则动静各当乎理
万物不能碍天之大万事不能碍心之虚
朱子作濂溪赞其曰风月无边以言乎远则不禦也其
曰庭草交翠以言乎近则静而正也其曰书不尽言图
不尽意此理之微妙诚有非图书所能尽者
不能知止犹迷方之人心摇摇而莫知所之也
知止则能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矣
知止则动静各当乎理
万物不能碍天之大万事不能碍心之虚
朱子作濂溪赞其曰风月无边以言乎远则不禦也其
曰庭草交翠以言乎近则静而正也其曰书不尽言图
不尽意此理之微妙诚有非图书所能尽者
卷二 第 21b 页 WYG0711-0572b.png
心静能处事
平旦虚明气象最可观使一日之间常如平旦之时则
心无不存矣
平旦虚明之气象有难以语人者惟无欲者能识之
平旦未与物接之时虚明洞彻胸次超然真所谓清明
在躬志气如神者此盖夜气澄静之验苟一日之间勿
使物欲汩杂而神清气定常如平旦之时则心恒存而
处事无过不及之差矣
平旦虚明气象最可观使一日之间常如平旦之时则
心无不存矣
平旦虚明之气象有难以语人者惟无欲者能识之
平旦未与物接之时虚明洞彻胸次超然真所谓清明
在躬志气如神者此盖夜气澄静之验苟一日之间勿
使物欲汩杂而神清气定常如平旦之时则心恒存而
处事无过不及之差矣
卷二 第 22a 页 WYG0711-0572c.png
瑄因忆少年时晚间诵书愈数而不能诵至来早即心
志豁然昨晚所读之书悉能成诵今思之晚间诵多不
能记者气昏也早间能背诵者气清也此亦可验夜气
之说
因思古来事势之去有非人力所能及虽圣贤亦无如
之何
理盛则能胜气气盛亦能胜理
因思古来治乱盛衰固有因人事得失所致然所以或
志豁然昨晚所读之书悉能成诵今思之晚间诵多不
能记者气昏也早间能背诵者气清也此亦可验夜气
之说
因思古来事势之去有非人力所能及虽圣贤亦无如
之何
理盛则能胜气气盛亦能胜理
因思古来治乱盛衰固有因人事得失所致然所以或
卷二 第 22b 页 WYG0711-0572d.png
生贤哲而人事脩或生昏暴而人道乖亦莫非气运之
自然有非人力所能与也
治世之音文武成康而已下此则变风变雅盛焉人事
之得失气化之盛衰于此可考矣
亢极之治惟圣人有道以持之使不至于倾如尧之治
极矣时当衰也有舜则能持其盛舜之治极矣时当衰
也有禹则能保其治使尧之后无舜舜之后无禹则鸣
条牧野之事不待后世而后见也乃知治乱盛衰相寻
自然有非人力所能与也
治世之音文武成康而已下此则变风变雅盛焉人事
之得失气化之盛衰于此可考矣
亢极之治惟圣人有道以持之使不至于倾如尧之治
极矣时当衰也有舜则能持其盛舜之治极矣时当衰
也有禹则能保其治使尧之后无舜舜之后无禹则鸣
条牧野之事不待后世而后见也乃知治乱盛衰相寻
卷二 第 23a 页 WYG0711-0573a.png
无端者理之常然或当衰不衰当乱不乱者则圣人斡
旋造化之功也
伪学之谤正如毁日月者初何损其明
法立贵乎必行立而不行徒为虚文适足以启下人之
玩而已故论事当永终知敝
立法之初贵乎参酌事情必轻重得宜可行而无敝者
则播告之脩既立之后谨守勿失信如四时坚如金石
则民知所畏而不敢犯矣或立法之初不能参酌事情
旋造化之功也
伪学之谤正如毁日月者初何损其明
法立贵乎必行立而不行徒为虚文适足以启下人之
玩而已故论事当永终知敝
立法之初贵乎参酌事情必轻重得宜可行而无敝者
则播告之脩既立之后谨守勿失信如四时坚如金石
则民知所畏而不敢犯矣或立法之初不能参酌事情
卷二 第 23b 页 WYG0711-0573b.png
轻重不伦遽施于下既而见其有不可行者复遂废格
则后有良法人将视为不信之具矣令何自而行禁何
自而止乎
中者立法之本信者行法之要
为政以爱人为本
法者因天理顺人情而为之防范禁制也当以公平正
大之心制其轻重之宜不可因一时之喜怒而立法若
然则不得其平者多矣
则后有良法人将视为不信之具矣令何自而行禁何
自而止乎
中者立法之本信者行法之要
为政以爱人为本
法者因天理顺人情而为之防范禁制也当以公平正
大之心制其轻重之宜不可因一时之喜怒而立法若
然则不得其平者多矣
卷二 第 24a 页 WYG0711-0573c.png
论事不可趋一时之轻重当思其久而远者
日入而群动息者气机阖也日出而群动作者气机辟
也一阖一辟至理昭然
人之性与气有则一时俱有非有先后也
望道未见之心即求道不己之心学者以是自励则其
进自不能止矣
许鲁斋力行之意多
不力行只是学人说话
日入而群动息者气机阖也日出而群动作者气机辟
也一阖一辟至理昭然
人之性与气有则一时俱有非有先后也
望道未见之心即求道不己之心学者以是自励则其
进自不能止矣
许鲁斋力行之意多
不力行只是学人说话
卷二 第 24b 页 WYG0711-0573d.png
文士学做圣贤文词如中国人学外国人言语学得虽
是自身却只是中国人做得虽是自身却只是庸众人
禽鸟得气之先者也丑则鸡先鸣者阳气动也午中鸡
亦鸣者阴气动也是皆天机之自然玄鸟鸿雁往来亦
如此
鲁斋不陈伐宋之谋其志大矣
鲁斋不对伐宋之谋伐国不问仁人之意也
鲁斋出处合乎圣人之道
是自身却只是中国人做得虽是自身却只是庸众人
禽鸟得气之先者也丑则鸡先鸣者阳气动也午中鸡
亦鸣者阴气动也是皆天机之自然玄鸟鸿雁往来亦
如此
鲁斋不陈伐宋之谋其志大矣
鲁斋不对伐宋之谋伐国不问仁人之意也
鲁斋出处合乎圣人之道
卷二 第 25a 页 WYG0711-0574a.png
鲁斋以王道望其君不合则去未尝少贬以徇世真圣
人之学也
世祖虽不能尽行鲁斋之道然待之之心极诚接之之
礼极厚自三代以下道学君子未有际遇之若此也
鲁斋学徒在当时为名臣则有之得其传者则未之闻
也
程朱之外诸儒性理杂论尤当大著眼力以辨其真是
真非不可执以为先儒成说而悉从其言鲁斋谓其言
人之学也
世祖虽不能尽行鲁斋之道然待之之心极诚接之之
礼极厚自三代以下道学君子未有际遇之若此也
鲁斋学徒在当时为名臣则有之得其传者则未之闻
也
程朱之外诸儒性理杂论尤当大著眼力以辨其真是
真非不可执以为先儒成说而悉从其言鲁斋谓其言
卷二 第 25b 页 WYG0711-0574b.png
有弥近理而大乱真者盖谓是也
鲁斋厌宋末文弊有从先进之意
处事即求是处格物致知之一端
格物所包者广自一身言之耳目口鼻身心皆物也如
耳则当格其聪之理目当格其明之理口鼻四肢则当
格其止肃恭重之理身心则当格其动静性情之理推
而至于天地万物皆物也天地则当格其健顺之理人
伦则当格其慈孝仁敬智信之理鬼神则当格其屈伸
鲁斋厌宋末文弊有从先进之意
处事即求是处格物致知之一端
格物所包者广自一身言之耳目口鼻身心皆物也如
耳则当格其聪之理目当格其明之理口鼻四肢则当
格其止肃恭重之理身心则当格其动静性情之理推
而至于天地万物皆物也天地则当格其健顺之理人
伦则当格其慈孝仁敬智信之理鬼神则当格其屈伸
卷二 第 26a 页 WYG0711-0574c.png
变化之理以至草木鸟兽昆虫则当格其各具之理又
推而至于圣贤之书六艺之文历代之政治皆所谓物
也又当各求其义理精粗本末是非得失皆所谓格物
也然天下之物众矣岂能遍格而尽识哉惟因其所接
者量力循序以格之不疏以略不密以穷澄心精意以
徐察其极今日格之明日格之明日又格之无日不格
之潜体积玩之久沉思力探之深已格者不敢以为是
而自足未格者不敢以为难而遂厌如是之久则塞者
推而至于圣贤之书六艺之文历代之政治皆所谓物
也又当各求其义理精粗本末是非得失皆所谓格物
也然天下之物众矣岂能遍格而尽识哉惟因其所接
者量力循序以格之不疏以略不密以穷澄心精意以
徐察其极今日格之明日格之明日又格之无日不格
之潜体积玩之久沉思力探之深已格者不敢以为是
而自足未格者不敢以为难而遂厌如是之久则塞者
卷二 第 26b 页 WYG0711-0574d.png
开蔽者明理虽在物而吾心之理则与之潜会而无不
通始之通也见一物各一理通之极也则见千万物为
一理朱子所谓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
体大用无不明者可得而识矣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处横逆之道也
人非尧舜安能每事尽善真名言也
学贵乎日新
履端者时之新也为学亦当与时俱新宣德辛亥元日
通始之通也见一物各一理通之极也则见千万物为
一理朱子所谓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
体大用无不明者可得而识矣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处横逆之道也
人非尧舜安能每事尽善真名言也
学贵乎日新
履端者时之新也为学亦当与时俱新宣德辛亥元日
卷二 第 27a 页 WYG0711-0575a.png
书于辰溪分司
一语一默一坐一行事无大小皆不可苟处之必尽其
方
程子作字甚敬曰只此是学盖事有大小理无大小大
事谨而小事不谨则天理即有欠缺间断故作字虽小
事必敬者所以存天理也
勿起一念之妄诚可存矣
观经书所载之道即当求吾身固有之道心常存则因
一语一默一坐一行事无大小皆不可苟处之必尽其
方
程子作字甚敬曰只此是学盖事有大小理无大小大
事谨而小事不谨则天理即有欠缺间断故作字虽小
事必敬者所以存天理也
勿起一念之妄诚可存矣
观经书所载之道即当求吾身固有之道心常存则因
卷二 第 27b 页 WYG0711-0575b.png
事触发有开悟处所谓左右逢原者可见心不存则与
理相忘虽至近至明之理亦无觉无见也
圣贤知觉运动虽不能不以气而理则为主众人知觉
运动但气之所为漫不知理为何物
斯须无序即非礼斯须不和即非乐然不和由于无序
是知礼又乐之本也
如数人在坐尊卑贵贱各得其序自无乖争失序则争
矣以是知礼先而乐后
理相忘虽至近至明之理亦无觉无见也
圣贤知觉运动虽不能不以气而理则为主众人知觉
运动但气之所为漫不知理为何物
斯须无序即非礼斯须不和即非乐然不和由于无序
是知礼又乐之本也
如数人在坐尊卑贵贱各得其序自无乖争失序则争
矣以是知礼先而乐后
卷二 第 28a 页 WYG0711-0575c.png
度数所以辨人伦自然之序声音所以发人伦自然之
和无序不和礼云礼云度数云乎哉乐云乐云声音云
乎哉
古之乐正人心后之乐荡人心
古称唐太宗语及礼乐房杜有愧论者因谓房杜无制
作之才余谓非特房杜有愧盖太宗有愧也上有虞舜
之德则天叙天秩明而上下和由是伯夷后夔得以推
其序与和形之度数播之声音而为礼乐太宗之德果
和无序不和礼云礼云度数云乎哉乐云乐云声音云
乎哉
古之乐正人心后之乐荡人心
古称唐太宗语及礼乐房杜有愧论者因谓房杜无制
作之才余谓非特房杜有愧盖太宗有愧也上有虞舜
之德则天叙天秩明而上下和由是伯夷后夔得以推
其序与和形之度数播之声音而为礼乐太宗之德果
卷二 第 28b 页 WYG0711-0575d.png
如有虞之盛乎天叙天秩果明而上下和乎不然虽使伯
夷后夔生于其时亦无如礼乐何矣是又不得为房杜
病也
用人当取其长而舍其短若求备于一人则世无可用
之才矣
凡取人当舍其旧而图其新自贤人以下皆不能无过
或早年有过中年能改或中年有过晚年能改当不追
其往而图其新可也若追咎其往日之过并弃其后来
夷后夔生于其时亦无如礼乐何矣是又不得为房杜
病也
用人当取其长而舍其短若求备于一人则世无可用
之才矣
凡取人当舍其旧而图其新自贤人以下皆不能无过
或早年有过中年能改或中年有过晚年能改当不追
其往而图其新可也若追咎其往日之过并弃其后来
卷二 第 29a 页 WYG0711-0576a.png
之善将使人无迁善之门而世无可用之才也以是处
心刻亦甚矣
大抵常人之情责人太详而自责太略是所谓以圣人
望人以众人自待也惑之甚矣
作诗作文写字皆非本领工夫惟于身心上用力最要
身心之功有馀力游焉可也
作诗作文写字疲弊精神荒耗志气而无得于己惟从
事于心学则气完体胖有休休自得之趣惟亲历者知
心刻亦甚矣
大抵常人之情责人太详而自责太略是所谓以圣人
望人以众人自待也惑之甚矣
作诗作文写字皆非本领工夫惟于身心上用力最要
身心之功有馀力游焉可也
作诗作文写字疲弊精神荒耗志气而无得于己惟从
事于心学则气完体胖有休休自得之趣惟亲历者知
卷二 第 29b 页 WYG0711-0576b.png
其味殆难以语人也
养深则发于文词者沛然矣有德者必有言是也
明德指此心昭然不昧而言盖心明则理亦明故朱子
释明德曰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
理而应万事者也重在虚灵不昧上其曰具曰应皆虚
灵之所为所谓心统性情者也
求在外者未可必求在内者必可得未可必者一听于
天必可得者当责之已
养深则发于文词者沛然矣有德者必有言是也
明德指此心昭然不昧而言盖心明则理亦明故朱子
释明德曰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
理而应万事者也重在虚灵不昧上其曰具曰应皆虚
灵之所为所谓心统性情者也
求在外者未可必求在内者必可得未可必者一听于
天必可得者当责之已
卷二 第 30a 页 WYG0711-0576c.png
万金之富不以易吾一日读书之乐也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而不知厌也
酒色之类使人志气昏酣荒耗伤生败德莫此为甚俗
以为乐余不知果何乐也惟心清欲寡则气平体胖乐
可知矣
事无小大即求合理
听言杂则与之俱化遂失其正故贵乎听德惟聪
理气本不可分先后但语其微显则若理在气先其实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而不知厌也
酒色之类使人志气昏酣荒耗伤生败德莫此为甚俗
以为乐余不知果何乐也惟心清欲寡则气平体胖乐
可知矣
事无小大即求合理
听言杂则与之俱化遂失其正故贵乎听德惟聪
理气本不可分先后但语其微显则若理在气先其实
卷二 第 30b 页 WYG0711-0576d.png
有则俱有不可以先后论也
理气决不可分先后
读书录卷二
理气决不可分先后
读书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