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尊孟辨 第 1a 页 WYG0196-051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八
尊孟辨 四书类
提要
(臣)等谨案尊孟辨三卷续辨二卷别录一卷
宋余允文撰允文字隐之建安人陈振孙直
斋书录解题载是书卷数与今本合朱彝尊
经义考仅云附载朱子全集中而条下注阙
字盖自明中叶以后已无完本矣今考永乐
尊孟辨 四书类
提要
(臣)等谨案尊孟辨三卷续辨二卷别录一卷
宋余允文撰允文字隐之建安人陈振孙直
斋书录解题载是书卷数与今本合朱彝尊
经义考仅云附载朱子全集中而条下注阙
字盖自明中叶以后已无完本矣今考永乐
尊孟辨 第 1b 页 WYG0196-0517b.png
大典所载凡辨司马光疑孟者十一条附史
剡一条辨李觏常语者十七条郑叔友艺圃
折衷者十条续辨则辨王充论衡刺孟者十
条辨苏轼论语说者八条此后又有原孟三
篇总括大意以反覆申明之其尊孟辨及续
辨别录之名亦釐然具有条理盖犹完书今
约略篇页以尊孟辨为三卷续辨为二卷别
录为一卷冠原序于前而系朱子读余氏尊
剡一条辨李觏常语者十七条郑叔友艺圃
折衷者十条续辨则辨王充论衡刺孟者十
条辨苏轼论语说者八条此后又有原孟三
篇总括大意以反覆申明之其尊孟辨及续
辨别录之名亦釐然具有条理盖犹完书今
约略篇页以尊孟辨为三卷续辨为二卷别
录为一卷冠原序于前而系朱子读余氏尊
尊孟辨 第 2a 页 WYG0196-0518a.png
孟辨说于后首尾完具复还旧观亦可谓久
湮复显之秘帙矣考朱子集中有与刘共父
书称允文干预宋家产业出言不逊恐引惹
方氏复来生事今陈吴二妇作状经府告之
则允文盖武断于乡里者其人品殊不足重
又周密癸辛杂识载晁说之著论非孟子建
炎中宰相进拟除官高宗以孟子𤼵挥王道
说之何人乃敢非之勒令致仕然则允文此
湮复显之秘帙矣考朱子集中有与刘共父
书称允文干预宋家产业出言不逊恐引惹
方氏复来生事今陈吴二妇作状经府告之
则允文盖武断于乡里者其人品殊不足重
又周密癸辛杂识载晁说之著论非孟子建
炎中宰相进拟除官高宗以孟子𤼵挥王道
说之何人乃敢非之勒令致仕然则允文此
尊孟辨 第 2b 页 WYG0196-0518b.png
书其亦窥伺意旨迎合风气而作非真能辟
邪卫道者欤然当群疑蜂起之日能别白是
非而定一尊于经籍不为无功但就其书而
观固卓然不磨之论也乾隆四十六年九月
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邪卫道者欤然当群疑蜂起之日能别白是
非而定一尊于经籍不为无功但就其书而
观固卓然不磨之论也乾隆四十六年九月
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尊孟辨 第 3a 页 WYG0196-0518c.png
尊孟辨原序
道不明由无公议也议不公由无真儒也冠圆履方孰
不为儒诵诗读书孰不学道必有得焉而后能自信必
自信焉而后信于人目或蔽于所见耳或蔽于所闻耳
目之蔽心之蔽也公议何有哉易曰问以辩之中庸曰
辩之弗明弗措也道之不明久矣辩其可已乎昔战国
有孟轲氏愿学孔子术儒术道王道言称尧舜辞辟杨
墨倡天下以仁义圣人之道蚀而复明孟子力也孟氏
道不明由无公议也议不公由无真儒也冠圆履方孰
不为儒诵诗读书孰不学道必有得焉而后能自信必
自信焉而后信于人目或蔽于所见耳或蔽于所闻耳
目之蔽心之蔽也公议何有哉易曰问以辩之中庸曰
辩之弗明弗措也道之不明久矣辩其可已乎昔战国
有孟轲氏愿学孔子术儒术道王道言称尧舜辞辟杨
墨倡天下以仁义圣人之道蚀而复明孟子力也孟氏
尊孟辨 第 3b 页 WYG0196-0518d.png
没斯道将晦七篇之书幸免秦火后之读其书者虽于
时措之宜未能尽识至其翕然称曰孔孟岂可厚诬天
下后世以为无真儒无公议哉噫道同则相知道不同
则不相知兰陵荀卿大儒也以性为恶以礼为伪异哉
其所谓道无惑乎不知孟氏并七十二子而非之也夲
朝先正司马温公与夫李君泰伯郑君叔友皆一时名
儒意其交臂孟氏而笃信其书矣温公则疑而不敢非
泰伯非之而近于诋叔友诋之而逮乎骂夫温公之疑
时措之宜未能尽识至其翕然称曰孔孟岂可厚诬天
下后世以为无真儒无公议哉噫道同则相知道不同
则不相知兰陵荀卿大儒也以性为恶以礼为伪异哉
其所谓道无惑乎不知孟氏并七十二子而非之也夲
朝先正司马温公与夫李君泰伯郑君叔友皆一时名
儒意其交臂孟氏而笃信其书矣温公则疑而不敢非
泰伯非之而近于诋叔友诋之而逮乎骂夫温公之疑
尊孟辨 第 4a 页 WYG0196-0519a.png
疑信也俟后学有以辩明之彼二君子昧是意其失至
此人之讥诮不恤也岂以少年豪迈之气攻呵古人而
追悔不及欤伊川程先生谓孟子有泰山岩岩之气象
乃知非而诋诋而骂者殆犹烟雾蓊兴时焉蔽之耳何
损于岩岩余惧世之学者随波逐流荡其心术仁义之
道益泯于是取三家之说折以公议而辩之非敢必人
之信姑以自信而已命之曰尊孟辨俟有道者就而正
焉隆兴纪元初春望日建安余允文隐之序
此人之讥诮不恤也岂以少年豪迈之气攻呵古人而
追悔不及欤伊川程先生谓孟子有泰山岩岩之气象
乃知非而诋诋而骂者殆犹烟雾蓊兴时焉蔽之耳何
损于岩岩余惧世之学者随波逐流荡其心术仁义之
道益泯于是取三家之说折以公议而辩之非敢必人
之信姑以自信而已命之曰尊孟辨俟有道者就而正
焉隆兴纪元初春望日建安余允文隐之序
尊孟辨 第 4b 页 WYG0196-0519b.png
尊孟辨 第 5a 页 WYG0196-051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尊孟辨卷上 宋 余允文 撰温公疑孟
疑曰孟子称所愿者学孔子然则君子之行孰先于
孔子孔子历聘七十馀国皆以道不合而去岂非非
其君不事欤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岂非非其
友不友乎阳货为政于鲁孔子不肯仕岂非不立于
恶人之朝乎为定哀之臣岂非不羞污君乎为委吏
尊孟辨卷上 宋 余允文 撰温公疑孟
疑曰孟子称所愿者学孔子然则君子之行孰先于
孔子孔子历聘七十馀国皆以道不合而去岂非非
其君不事欤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岂非非其
友不友乎阳货为政于鲁孔子不肯仕岂非不立于
恶人之朝乎为定哀之臣岂非不羞污君乎为委吏
尊孟辨 第 5b 页 WYG0196-0519d.png
为乘田岂非不卑小官乎举世莫知之不怨天不尤
人岂非遗佚而不怨乎饮水曲肱乐在其中岂非阨
穷而不悯乎居乡党恂恂似不能言岂非由由然与
之偕而不自失乎是故君子邦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非隘也和而不同
遁世无闷非不恭也苟无失其中虽孔子由之何得
云君子不由乎
余氏辨曰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
人岂非遗佚而不怨乎饮水曲肱乐在其中岂非阨
穷而不悯乎居乡党恂恂似不能言岂非由由然与
之偕而不自失乎是故君子邦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非隘也和而不同
遁世无闷非不恭也苟无失其中虽孔子由之何得
云君子不由乎
余氏辨曰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
尊孟辨 第 6a 页 WYG0196-0520a.png
不由原孟子之言非是瑕疵夷惠也而清和之弊必至
于此盖以一于清其流必至于隘一于和其流必至于
不恭其弊如是君子岂由之乎苟得其中虽圣人亦由
之矣观吾孔子之行时乎清而清时乎和而和仕止久
速当其可而已是乃所谓时中也是圣人之时者也讵
可与夷惠同日而语哉或谓伯夷制行以清惠则制行
以和救时之弊不得不然亦非知夷惠者苟有心于制
行则清也和也岂得至于圣哉夷之清惠之和盖出于
于此盖以一于清其流必至于隘一于和其流必至于
不恭其弊如是君子岂由之乎苟得其中虽圣人亦由
之矣观吾孔子之行时乎清而清时乎和而和仕止久
速当其可而已是乃所谓时中也是圣人之时者也讵
可与夷惠同日而语哉或谓伯夷制行以清惠则制行
以和救时之弊不得不然亦非知夷惠者苟有心于制
行则清也和也岂得至于圣哉夷之清惠之和盖出于
尊孟辨 第 6b 页 WYG0196-0520b.png
天性之自然特立独行而不变遂臻其极致此其所以
为圣之清圣之和也孟子固尝以百世之师许之矣虑
后之学者慕其清和而失之偏于是立言深救清和之
弊大有功于名教疑之者误矣(朱子曰观吾夫子之行时乎清而清时乎和而
和仕止久速当其可而已是乃所谓时中也是圣人之时者也讵可与夷惠同日而语哉五十八字愚欲删去
而补之曰然此不待别求左验而是非乃明也姑即温公之所援以为说者论之固已晓然矣如温公之说岂
非吾夫子一人之身而兼二子之长欤然则时乎清而非一于清矣是以清而不隘时乎和而非一于和矣是
以和而未尝不恭其曰圣之时者如四时之运温凉和燠各以其序非若伯夷之清则一于寒凉柳下惠之和
为圣之清圣之和也孟子固尝以百世之师许之矣虑
后之学者慕其清和而失之偏于是立言深救清和之
弊大有功于名教疑之者误矣(朱子曰观吾夫子之行时乎清而清时乎和而
和仕止久速当其可而已是乃所谓时中也是圣人之时者也讵可与夷惠同日而语哉五十八字愚欲删去
而补之曰然此不待别求左验而是非乃明也姑即温公之所援以为说者论之固已晓然矣如温公之说岂
非吾夫子一人之身而兼二子之长欤然则时乎清而非一于清矣是以清而不隘时乎和而非一于和矣是
以和而未尝不恭其曰圣之时者如四时之运温凉和燠各以其序非若伯夷之清则一于寒凉柳下惠之和
尊孟辨 第 7a 页 WYG0196-0520c.png
则一于温燠而不能相通也以是言之则是温公之所援以为说者乃所以助孟子而非攻也又曰苟有心于
制行至章末愚欲删去而易之曰使夷惠有心于制行则方且勉强脩为之不暇尚何以为圣人之清和也欤
彼其清且和也盖得于不思不勉之自然是以特立独行终其身而不变此孟子所以直以为圣人而有同于
孔子也又恐后之学者慕其清和而失之一偏于是立言以救其末流之弊而又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其抑
扬开示至深切矣亦何疑之有)
疑曰仲子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盖谓不以其道事
君而得之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盖谓不以其道
取于人而成之也仲子盖尝谏其兄矣而兄不用也
制行至章末愚欲删去而易之曰使夷惠有心于制行则方且勉强脩为之不暇尚何以为圣人之清和也欤
彼其清且和也盖得于不思不勉之自然是以特立独行终其身而不变此孟子所以直以为圣人而有同于
孔子也又恐后之学者慕其清和而失之一偏于是立言以救其末流之弊而又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其抑
扬开示至深切矣亦何疑之有)
疑曰仲子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盖谓不以其道事
君而得之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盖谓不以其道
取于人而成之也仲子盖尝谏其兄矣而兄不用也
尊孟辨 第 7b 页 WYG0196-0520d.png
仲子之志以为吾既知其不义矣然且食而居之是
口非之而身享之也故避之居于于陵于陵之室与
粟身织屦妻辟纑而得之也非不义也岂当更问其
筑与种者谁欤以所食之鹅兄所受之馈也故哇之
岂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耶君子之责人当探其
情仲子之避兄离母岂所愿耶若仲子者诚非中行
亦狷者有所不为也孟子过之何其甚耶
余氏辩曰陈仲子弗居不义之室弗食不义之禄夫孰
口非之而身享之也故避之居于于陵于陵之室与
粟身织屦妻辟纑而得之也非不义也岂当更问其
筑与种者谁欤以所食之鹅兄所受之馈也故哇之
岂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耶君子之责人当探其
情仲子之避兄离母岂所愿耶若仲子者诚非中行
亦狷者有所不为也孟子过之何其甚耶
余氏辩曰陈仲子弗居不义之室弗食不义之禄夫孰
尊孟辨 第 8a 页 WYG0196-0521a.png
得而非之居于于陵以彰兄之过与妻同处而离其母
人则不为也而谓仲子避兄离母岂所愿耶殊不晓其
说仲子之兄非不友孰使之避仲子之母非不慈孰使
之离乌得谓之岂所愿耶仲子齐之世家万钟之禄世
有之矣不知何为諌其兄以其禄与室为不义而弗食
弗居也谓仲子为狷者有所不为避兄离母可谓狷乎
孟子深辟之者以离母则不孝避兄则不恭也使仲子
之道行则天下之人不知义之所在谓兄可避母可离
人则不为也而谓仲子避兄离母岂所愿耶殊不晓其
说仲子之兄非不友孰使之避仲子之母非不慈孰使
之离乌得谓之岂所愿耶仲子齐之世家万钟之禄世
有之矣不知何为諌其兄以其禄与室为不义而弗食
弗居也谓仲子为狷者有所不为避兄离母可谓狷乎
孟子深辟之者以离母则不孝避兄则不恭也使仲子
之道行则天下之人不知义之所在谓兄可避母可离
尊孟辨 第 8b 页 WYG0196-0521b.png
其害教也大矣孟子之言履霜之戒也欤(朱子曰温公云仲子尝谏
其兄而兄不用然且食而居之是口非之而身享之也故避之又曰仲子狷者有所不为者也愚谓口非之而
身享之一时之小嫌狷者之不为一身之小节至于父子兄弟乃人之大伦天地之大义一日去之则禽兽无
异矣虽复谨小嫌守小节亦将安所施哉此孟子绝仲子之本意隐之云仲子之兄非不友孰使之避仲子之
母非不慈孰使之离愚谓政使不慈不友亦无逃去之理观舜之为法于天下者则知之矣)
疑曰孔子圣人也定哀庸君也然定哀召孔子孔子
不俟驾而行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过虚位且不
敢不恭况召之有不往而他适乎孟子学孔子者也
其兄而兄不用然且食而居之是口非之而身享之也故避之又曰仲子狷者有所不为者也愚谓口非之而
身享之一时之小嫌狷者之不为一身之小节至于父子兄弟乃人之大伦天地之大义一日去之则禽兽无
异矣虽复谨小嫌守小节亦将安所施哉此孟子绝仲子之本意隐之云仲子之兄非不友孰使之避仲子之
母非不慈孰使之离愚谓政使不慈不友亦无逃去之理观舜之为法于天下者则知之矣)
疑曰孔子圣人也定哀庸君也然定哀召孔子孔子
不俟驾而行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过虚位且不
敢不恭况召之有不往而他适乎孟子学孔子者也
尊孟辨 第 9a 页 WYG0196-0521c.png
其道岂异乎夫君臣之义人之大伦也孟子之德孰
与周公其齿之长孰与周公周公之于成王成王幼
周公负之以朝诸侯及长而归政北面稽首畏事之
与事文武无异也岂得云彼有爵我有德齿可慢彼
哉孟子谓蚳蛙居其位不可以不言言而不用不可
以不去已无官守无言责进退可以有馀裕孟子居
齐齐王师之夫师者导人以善而救其恶者也岂得
谓之无官守无言责乎若谓之为贪而仕耶则后车
与周公其齿之长孰与周公周公之于成王成王幼
周公负之以朝诸侯及长而归政北面稽首畏事之
与事文武无异也岂得云彼有爵我有德齿可慢彼
哉孟子谓蚳蛙居其位不可以不言言而不用不可
以不去已无官守无言责进退可以有馀裕孟子居
齐齐王师之夫师者导人以善而救其恶者也岂得
谓之无官守无言责乎若谓之为贪而仕耶则后车
尊孟辨 第 9b 页 WYG0196-0521d.png
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仰食于齐非抱关击柝之比也
诗云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夫贤者所为百世之法也
余惧后之人挟其有以骄其君无所事而贪禄位者
皆援孟子以自况故不得不疑
余氏辩曰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
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探
王之意未尝知以尊德乐道为事方且恃万乘之尊不
肯先贤者之屈故辞以疾欲使孟子屈身先之也孟子
诗云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夫贤者所为百世之法也
余惧后之人挟其有以骄其君无所事而贪禄位者
皆援孟子以自况故不得不疑
余氏辩曰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
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探
王之意未尝知以尊德乐道为事方且恃万乘之尊不
肯先贤者之屈故辞以疾欲使孟子屈身先之也孟子
尊孟辨 第 10a 页 WYG0196-0522a.png
知其意亦辞以疾者非骄之也身可屈道其可屈乎其
与君命召不俟驾而行异矣又孟子曰天下有达尊三
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夫尊有德
敬耆老乃自古人君通行之道也人君所贵者爵尔岂
可慢夫齿与德哉若夫伊尹之于太甲周公之于成王
此乃大臣辅导幼主非可与达尊概而论也又孟子谓
蚳蛙为士师职所当谏谏之不行则当去为臣之道当
如是也为王之师则异矣记曰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
与君命召不俟驾而行异矣又孟子曰天下有达尊三
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夫尊有德
敬耆老乃自古人君通行之道也人君所贵者爵尔岂
可慢夫齿与德哉若夫伊尹之于太甲周公之于成王
此乃大臣辅导幼主非可与达尊概而论也又孟子谓
蚳蛙为士师职所当谏谏之不行则当去为臣之道当
如是也为王之师则异矣记曰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
尊孟辨 第 10b 页 WYG0196-0522b.png
二而师处其一尊师之礼诏于天子无北面非所谓有
官守有言责者也其进退岂不绰绰然有馀裕哉孟子
以道自任一言一行未尝少戾于道意谓人君尊德乐
道不如是则不足与有为而谓挟其有以骄其君无所
事而贪禄位者过矣(朱子曰温公云孔子圣人也定哀庸君也然定哀召孔子孔子不俟
驾而行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过虚位且不敢不恭况召之有不往而他适乎孟子学孔子者也其道岂异
乎夫君臣之义人之大伦也孟子之德孰与周公其齿之长孰与周公周公之于成王成王幼周公负之以朝
诸侯及长而归政北面稽首畏事之与事文武无异也岂得云彼有爵我有齿德可慢彼哉愚谓孟子固将朝
官守有言责者也其进退岂不绰绰然有馀裕哉孟子
以道自任一言一行未尝少戾于道意谓人君尊德乐
道不如是则不足与有为而谓挟其有以骄其君无所
事而贪禄位者过矣(朱子曰温公云孔子圣人也定哀庸君也然定哀召孔子孔子不俟
驾而行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过虚位且不敢不恭况召之有不往而他适乎孟子学孔子者也其道岂异
乎夫君臣之义人之大伦也孟子之德孰与周公其齿之长孰与周公周公之于成王成王幼周公负之以朝
诸侯及长而归政北面稽首畏事之与事文武无异也岂得云彼有爵我有齿德可慢彼哉愚谓孟子固将朝
尊孟辨 第 11a 页 WYG0196-0522c.png
王矣而王以疾要之则孟子辞而不往其意若曰自我而朝王则贵贵也贵贵义也而何不可之有以王召我
则非尊贤之礼矣如是而往于义何所当哉若其所以与孔子异者则孟子言之详矣恐温公亦未深考耳孟
子达尊之义愚谓达者通也三者不相值则各伸其尊而无所屈一或相值则通视其重之所在而致隆焉故
朝廷之上以伊尹周公之忠圣耆老而祗奉嗣王左右孺子不敢以其齿德加焉至论辅世长民之任则太甲
成王固拜手稽首于伊尹周公之前矣其迭为屈伸以致崇极之义不异于孟子之言也故曰通视其重之所
在而致隆焉唯可与权者知之矣官守言责一职之守耳其进退去就决于一事之得失一言之从违者也若
为师则异于是矣然亦岂不问其道之行否而食其禄耶观孟子卒致为臣而归齐王以万钟留之而不可得
则可见其出处大概矣)
则非尊贤之礼矣如是而往于义何所当哉若其所以与孔子异者则孟子言之详矣恐温公亦未深考耳孟
子达尊之义愚谓达者通也三者不相值则各伸其尊而无所屈一或相值则通视其重之所在而致隆焉故
朝廷之上以伊尹周公之忠圣耆老而祗奉嗣王左右孺子不敢以其齿德加焉至论辅世长民之任则太甲
成王固拜手稽首于伊尹周公之前矣其迭为屈伸以致崇极之义不异于孟子之言也故曰通视其重之所
在而致隆焉唯可与权者知之矣官守言责一职之守耳其进退去就决于一事之得失一言之从违者也若
为师则异于是矣然亦岂不问其道之行否而食其禄耶观孟子卒致为臣而归齐王以万钟留之而不可得
则可见其出处大概矣)
尊孟辨 第 11b 页 WYG0196-0522d.png
疑曰孟子知燕之可伐而必待能行仁政者乃可伐
之齐无仁政伐燕非其任也使齐之君臣不谋于孟
子孟子勿预知可也沈同既以孟子之言劝王伐燕
孟子之言尚有怀而未尽者安得不告王而止之乎
夫军旅大事民之死生国之存亡皆系焉苟动而不
得其宜则民残而国危仁者可忍坐视其终委乎
余氏辨曰沈同问燕可伐孟子荅之曰可伐者言燕之
君臣擅以国而私与受其罪可伐沈同亦未尝谓齐将
之齐无仁政伐燕非其任也使齐之君臣不谋于孟
子孟子勿预知可也沈同既以孟子之言劝王伐燕
孟子之言尚有怀而未尽者安得不告王而止之乎
夫军旅大事民之死生国之存亡皆系焉苟动而不
得其宜则民残而国危仁者可忍坐视其终委乎
余氏辨曰沈同问燕可伐孟子荅之曰可伐者言燕之
君臣擅以国而私与受其罪可伐沈同亦未尝谓齐将
尊孟辨 第 12a 页 WYG0196-0523a.png
伐之也岂可臆度其意预告之曰以齐无善政不可伐
燕欤且言之不可不慎也久矣彼欲伐人之国未尝与
己谋苟逆探其意而沮其谋政恐不免贻祸矣或谓其
劝齐伐燕孟子已尝自明其说意在激劝宣王使之感
悟而行仁政尔孟子答问之际抑扬高下莫不有法读
其书者当求其立言垂训之意而究其本末可也(朱子曰圣
贤之心如明鉴止水来者照之然亦照其面我者而已固不能探其背而逆照之也沈同之问以私而不及公
问燕而不及齐惟以私而问燕故燕之可伐孟子之所宜知也惟不以公而问齐故齐之不可伐孟子之所不
燕欤且言之不可不慎也久矣彼欲伐人之国未尝与
己谋苟逆探其意而沮其谋政恐不免贻祸矣或谓其
劝齐伐燕孟子已尝自明其说意在激劝宣王使之感
悟而行仁政尔孟子答问之际抑扬高下莫不有法读
其书者当求其立言垂训之意而究其本末可也(朱子曰圣
贤之心如明鉴止水来者照之然亦照其面我者而已固不能探其背而逆照之也沈同之问以私而不及公
问燕而不及齐惟以私而问燕故燕之可伐孟子之所宜知也惟不以公而问齐故齐之不可伐孟子之所不
尊孟辨 第 12b 页 WYG0196-0523b.png
宜对也温公疑孟子坐视齐伐燕而不諌隐之以为孟子恐不免贻祸故不谏温公之疑固未当而隐之又大
失之观孟子言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然燕之可取不可取决于民之悦否而已使
齐能诛君吊民拯之于水火之中则乌乎而不可取哉)
疑曰经云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传云爱子教
之以义方孟子云父子之间不责善不责善是不谏
不教也可乎
余氏辩曰孟子曰古者易子而教之非谓其不教也又
曰父子之间不责善父为不义则争之非责善之谓也
失之观孟子言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然燕之可取不可取决于民之悦否而已使
齐能诛君吊民拯之于水火之中则乌乎而不可取哉)
疑曰经云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传云爱子教
之以义方孟子云父子之间不责善不责善是不谏
不教也可乎
余氏辩曰孟子曰古者易子而教之非谓其不教也又
曰父子之间不责善父为不义则争之非责善之谓也
尊孟辨 第 13a 页 WYG0196-0523c.png
传云爱子教之以义方岂自教也哉胡不以吾夫子观
之鲤趋而过庭孔子告之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
立鲤退而学诗与礼非孔子自以诗礼训之也陈亢喜
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孟子之言
正与孔子不约而同其亦有所受而言之乎(朱子曰子虽不可以
不争于父观内则论语之言则其諌也以微隐之说已尽更𤼵此意尤佳)
疑曰告子云性之无分于善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
西此告子之言失也水之无分于东西谓平地也使
之鲤趋而过庭孔子告之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
立鲤退而学诗与礼非孔子自以诗礼训之也陈亢喜
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孟子之言
正与孔子不约而同其亦有所受而言之乎(朱子曰子虽不可以
不争于父观内则论语之言则其諌也以微隐之说已尽更𤼵此意尤佳)
疑曰告子云性之无分于善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
西此告子之言失也水之无分于东西谓平地也使
尊孟辨 第 13b 页 WYG0196-0523d.png
其地东高而西下西高而东下岂决导所能致乎性
之无分于善不善谓中人也瞽瞍生舜舜生商均岂
陶染所能变乎孟子云人无有不善此孟子之言失
也丹朱商均自幼及长所日见者尧舜也不能移其
恶岂人之性无不善乎
余氏辨曰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下也人无有不
善水无有不下盖言人之性皆善也系辞曰一阴一阳
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是则孔子尝有性善
之无分于善不善谓中人也瞽瞍生舜舜生商均岂
陶染所能变乎孟子云人无有不善此孟子之言失
也丹朱商均自幼及长所日见者尧舜也不能移其
恶岂人之性无不善乎
余氏辨曰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下也人无有不
善水无有不下盖言人之性皆善也系辞曰一阴一阳
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是则孔子尝有性善
尊孟辨 第 14a 页 WYG0196-0524a.png
之言矣中庸曰天命之谓性乐记曰人生而静天之性
也人之性禀于天曷尝有不善哉荀子曰性恶扬子曰
善恶混韩子曰性有三品皆非知性者也牺生犁胎龙
寄蛇腹岂常也哉性一也人与鸟兽草木所受之初皆
均而人为最灵尔由气习之异故有善恶之分上古圣
人固有禀天地刚健纯粹之性生而神灵者后世之人
或善或恶或圣或狂各随气习而成其所由来也远矣
尧舜之圣性也朱均之恶岂性也哉夫子不云乎唯上
也人之性禀于天曷尝有不善哉荀子曰性恶扬子曰
善恶混韩子曰性有三品皆非知性者也牺生犁胎龙
寄蛇腹岂常也哉性一也人与鸟兽草木所受之初皆
均而人为最灵尔由气习之异故有善恶之分上古圣
人固有禀天地刚健纯粹之性生而神灵者后世之人
或善或恶或圣或狂各随气习而成其所由来也远矣
尧舜之圣性也朱均之恶岂性也哉夫子不云乎唯上
尊孟辨 第 14b 页 WYG0196-0524b.png
智与下愚不移非谓不可移也气习渐染之久而欲移
下愚而为上智未见其遽能也讵可以此便谓人之性
有不善乎
疑曰孟子云白羽之白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
玉之白告子当应之云色则同矣性则殊矣羽性轻
雪性弱玉性坚而告子亦皆然之此所以来犬牛人
之难也孟子亦可谓以辨胜人矣
余氏辨曰孟子白羽之白与白雪白玉之同异者盖以
下愚而为上智未见其遽能也讵可以此便谓人之性
有不善乎
疑曰孟子云白羽之白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
玉之白告子当应之云色则同矣性则殊矣羽性轻
雪性弱玉性坚而告子亦皆然之此所以来犬牛人
之难也孟子亦可谓以辨胜人矣
余氏辨曰孟子白羽之白与白雪白玉之同异者盖以
尊孟辨 第 15a 页 WYG0196-0524c.png
难告子生之谓性之说也告子徒知生之谓性言人之
为人有生而善生而恶者殊不知惟民生厚因物有迁
所习不慎流浪生死而其所禀受亦从以异故有犬牛
人性之不同而其本性未始不善也犹之水也其本未
尝不清所以浊者土汨之耳澄其土则水复清矣谓水
之性自有清浊可乎孟子非以辨胜人也惧人不知性
而贼仁害义灭其天理不得已而为之辨孝经曰天地
之性人为贵以言万物之性均惟人为贵耳性之学不
为人有生而善生而恶者殊不知惟民生厚因物有迁
所习不慎流浪生死而其所禀受亦从以异故有犬牛
人性之不同而其本性未始不善也犹之水也其本未
尝不清所以浊者土汨之耳澄其土则水复清矣谓水
之性自有清浊可乎孟子非以辨胜人也惧人不知性
而贼仁害义灭其天理不得已而为之辨孝经曰天地
之性人为贵以言万物之性均惟人为贵耳性之学不
尊孟辨 第 15b 页 WYG0196-0524d.png
明人岂知自贵哉此孟子所以不惮谆谆也(朱子曰此二章熹未
甚晓恐隐之之辨亦有未明处)
疑曰礼君不与同姓同车与异姓同车嫌其偪也为
卿者无贵戚异姓皆人臣也人臣之义諌于君而不
听去之可也死之可也若之何以其贵戚之故敢易
位而处也孟子之言过矣君有大过无若纣纣之卿
士莫若王子比干箕子微子之亲且贵也微子去之
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商有三仁焉夫以
甚晓恐隐之之辨亦有未明处)
疑曰礼君不与同姓同车与异姓同车嫌其偪也为
卿者无贵戚异姓皆人臣也人臣之义諌于君而不
听去之可也死之可也若之何以其贵戚之故敢易
位而处也孟子之言过矣君有大过无若纣纣之卿
士莫若王子比干箕子微子之亲且贵也微子去之
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商有三仁焉夫以
尊孟辨 第 16a 页 WYG0196-0525a.png
纣之过大而三子之贤犹且不敢易位也况过不及
纣而贤不及三子者乎必也使后世有贵戚之臣谏
其君而不听遂废而代之曰吾用孟子之言也非篡
也义也其可乎或曰孟子之志欲以惧齐王也是又
不然齐王若闻孟子之言而惧则将愈忌恶其贵戚
闻谏而诛之贵戚闻孟子之言又将起而蹈之则孟
子之言不足以格骄君之非而适足以为篡乱之资
也其可乎
纣而贤不及三子者乎必也使后世有贵戚之臣谏
其君而不听遂废而代之曰吾用孟子之言也非篡
也义也其可乎或曰孟子之志欲以惧齐王也是又
不然齐王若闻孟子之言而惧则将愈忌恶其贵戚
闻谏而诛之贵戚闻孟子之言又将起而蹈之则孟
子之言不足以格骄君之非而适足以为篡乱之资
也其可乎
尊孟辨 第 16b 页 WYG0196-0525b.png
余氏辨曰道之在天下有正有变尧舜之让汤武之伐
皆变也或谓尧舜不慈汤武不义是皆圣人之不幸而
处其变也禅逊之事尧舜行之则尽善子哙行之则不
善矣征伐之事汤武行之则尽美魏晋行之则不美矣
伊尹之放太甲霍光之易昌邑岂得已哉为人臣者非
不知正之为美或曰从正则天下危从变则天下安然
则孰可苟以安天下为大则必曰从变可唯此最难处
非通儒莫能知也尹光异姓之卿擅自废立后世犹不
皆变也或谓尧舜不慈汤武不义是皆圣人之不幸而
处其变也禅逊之事尧舜行之则尽善子哙行之则不
善矣征伐之事汤武行之则尽美魏晋行之则不美矣
伊尹之放太甲霍光之易昌邑岂得已哉为人臣者非
不知正之为美或曰从正则天下危从变则天下安然
则孰可苟以安天下为大则必曰从变可唯此最难处
非通儒莫能知也尹光异姓之卿擅自废立后世犹不
尊孟辨 第 17a 页 WYG0196-0525c.png
得而非之况贵戚之卿乎纣为无道贵戚如微子箕子
比干不忍坐视商之亡而覆宗绝祀反覆谏之不听易
其君之位孰有非之者或去或奴或谏而死孔子称之
曰商有三仁焉以仁许之者疑于大义犹有所阙也三
仁固仁矣其如商祚之绝何季札辞国而生乱孔子因
其来聘贬而书名所以示法春秋明大义书法甚严可
以监矣君有大过贵戚之卿反覆諌而不听则易其位
此乃为宗庙社稷计有所不得已也若进退废立出群
比干不忍坐视商之亡而覆宗绝祀反覆谏之不听易
其君之位孰有非之者或去或奴或谏而死孔子称之
曰商有三仁焉以仁许之者疑于大义犹有所阙也三
仁固仁矣其如商祚之绝何季札辞国而生乱孔子因
其来聘贬而书名所以示法春秋明大义书法甚严可
以监矣君有大过贵戚之卿反覆諌而不听则易其位
此乃为宗庙社稷计有所不得已也若进退废立出群
尊孟辨 第 17b 页 WYG0196-0525d.png
小阍寺而当国大臣不与焉用彼卿哉是故公子光使
专诸弑其君僚春秋书吴以弑不称其人而称其国者
归罪于大臣也其经世之虑深矣此孟子之言亦得夫
春秋之遗意欤(朱子曰隐之云三仁于大义有阙此恐未然盖三仁之事不期于同自靖以献
于先王而已以三仁之心行孟子之言孰曰不可然以其不期同也故不可以一方论之况圣人之言仁义未
尝备举言仁则义在其中矣今徒见其目之以仁而不及义遂以为三子犹有偏焉恐失之蔽也此篇大意已
正只此数句未安)
疑曰君子之仕行其道也非为礼貌与饮食也昔伊
专诸弑其君僚春秋书吴以弑不称其人而称其国者
归罪于大臣也其经世之虑深矣此孟子之言亦得夫
春秋之遗意欤(朱子曰隐之云三仁于大义有阙此恐未然盖三仁之事不期于同自靖以献
于先王而已以三仁之心行孟子之言孰曰不可然以其不期同也故不可以一方论之况圣人之言仁义未
尝备举言仁则义在其中矣今徒见其目之以仁而不及义遂以为三子犹有偏焉恐失之蔽也此篇大意已
正只此数句未安)
疑曰君子之仕行其道也非为礼貌与饮食也昔伊
尊孟辨 第 18a 页 WYG0196-0526a.png
尹去汤就桀岂能迎之以礼哉孔子栖栖皇皇周游
天下佛肸召欲往公山弗扰召欲往彼岂为礼貌与
饮食哉急于行道也今孟子之言曰虽未行其言也
迎之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是为礼貌而仕也
又曰朝不食夕不食君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
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周之亦可受
也是为饮食而仕也必如是是不免于鬻先王之道
以售其身也古之君子之仕也殆不如此
天下佛肸召欲往公山弗扰召欲往彼岂为礼貌与
饮食哉急于行道也今孟子之言曰虽未行其言也
迎之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是为礼貌而仕也
又曰朝不食夕不食君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
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周之亦可受
也是为饮食而仕也必如是是不免于鬻先王之道
以售其身也古之君子之仕也殆不如此
尊孟辨 第 18b 页 WYG0196-0526b.png
余氏辨曰孔子之于鲁卫始接之以礼则仕及不见悦
于其君则去岂可谓不为礼貌而仕欤为鲁司寇不用
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岂可谓不为饮食而仕
欤孔子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孰谓孔子栖
栖皇皇不为礼貌与饮食哉孟子曰迎之有礼则就礼
貌衰则去又曰朝不食夕不食周之亦可受者则是言
也未尝或戾于吾孔子之所行如曰不为饮食则当慕
夷齐可也又何仕为圣贤固不专为饮食其所以为饮
于其君则去岂可谓不为礼貌而仕欤为鲁司寇不用
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岂可谓不为饮食而仕
欤孔子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孰谓孔子栖
栖皇皇不为礼貌与饮食哉孟子曰迎之有礼则就礼
貌衰则去又曰朝不食夕不食周之亦可受者则是言
也未尝或戾于吾孔子之所行如曰不为饮食则当慕
夷齐可也又何仕为圣贤固不专为饮食其所以为饮
尊孟辨 第 19a 页 WYG0196-0526c.png
食云者为礼貌耳而谓古之君子能辟榖者耶不顾廉
耻而苟容者耶诵孟子之言而不量其轻重之可否何
说而不可疑(朱子曰孟子言所就三所去三其上以言之行不行为去就此仕之正也其次以礼
貌衰未衰为去就又其次至于不得已而受其赐则岂君子之夲心哉盖当是时举天下莫能行吾言矣则有
能接我以礼貌而周我之困穷者岂不善于彼哉是以君子以为犹可就也然孟子盖通上下言之若君子之
自处则在所择矣孟子于其受赐之节又尝究言之曰饥饿不能出门户则周之亦可受也明至如
免死而已矣以是而观则温公可以无疑于孟子矣而隐之所
辨引孔子事为證恐未然也)
耻而苟容者耶诵孟子之言而不量其轻重之可否何
说而不可疑(朱子曰孟子言所就三所去三其上以言之行不行为去就此仕之正也其次以礼
貌衰未衰为去就又其次至于不得已而受其赐则岂君子之夲心哉盖当是时举天下莫能行吾言矣则有
能接我以礼貌而周我之困穷者岂不善于彼哉是以君子以为犹可就也然孟子盖通上下言之若君子之
自处则在所择矣孟子于其受赐之节又尝究言之曰饥饿不能出门户则周之亦可受也明至如
免死而已矣以是而观则温公可以无疑于孟子矣而隐之所
辨引孔子事为證恐未然也)
尊孟辨 第 19b 页 WYG0196-0526d.png
疑曰所谓性之者天与之也身之者亲行之也假之
者外有之而内实亡也尧舜汤武之于仁义也皆性
得而身行之也五霸则强焉而已夫仁所以治国家
而服诸侯也皇帝王霸皆用之顾其所以殊者大小
高下远近多寡之间耳假者文具而实不从之谓也
文具而实不从其国家且不可保况于霸乎虽久假
而不归犹非其有也
余氏辨曰仁之为道有生者皆具有性者同得顾所行
者外有之而内实亡也尧舜汤武之于仁义也皆性
得而身行之也五霸则强焉而已夫仁所以治国家
而服诸侯也皇帝王霸皆用之顾其所以殊者大小
高下远近多寡之间耳假者文具而实不从之谓也
文具而实不从其国家且不可保况于霸乎虽久假
而不归犹非其有也
余氏辨曰仁之为道有生者皆具有性者同得顾所行
尊孟辨 第 20a 页 WYG0196-0527a.png
如何耳尧舜之于仁生而知之率性而行也汤武之于
仁学而知之体仁而行也五伯之于仁困而知之意谓
非仁则不足以治国家服诸侯于是假而行之其实非
仁也而谓皇帝王霸皆用之顾其所以殊者大小高卑
远近多寡之间耳何所见之异也孟子之言曰尧舜性
之汤武身之五伯假之假之而不归乌知其非有正合
中庸所谓或安而行或利而行或勉强而行及其成功
一也孟子之意以勉其君为仁耳惜乎五伯假之而不
仁学而知之体仁而行也五伯之于仁困而知之意谓
非仁则不足以治国家服诸侯于是假而行之其实非
仁也而谓皇帝王霸皆用之顾其所以殊者大小高卑
远近多寡之间耳何所见之异也孟子之言曰尧舜性
之汤武身之五伯假之假之而不归乌知其非有正合
中庸所谓或安而行或利而行或勉强而行及其成功
一也孟子之意以勉其君为仁耳惜乎五伯假之而不
尊孟辨 第 20b 页 WYG0196-0527b.png
能久也(朱子曰隐之以五伯为困知勉行者愚谓此七十子之事非五伯所及也假之之情与勉行固
异而彼于仁义亦习闻其号云尔岂真知之者哉温公云假者文具而实不从之谓也文具而实不从其国家
且不可保况于霸乎虽久假而不归犹非其有也愚谓当时诸侯之于仁义文实俱丧惟五伯能具其文耳亦
彼善于此之谓也又有大国资强辅因窃仁义之号以令诸侯则孰敢不从之也哉使其有王者作而以仁义
之实施焉则爝火之光其息久矣孟子谓久假不归乌知其非有正谓当时之人不能察其假之之情而遂以
为真有之耳此正温公所惑而反以病孟子不亦误哉)
疑曰虞书称舜之德曰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烝
烝乂不格奸所贵乎舜者为其能以孝和谐其亲使
异而彼于仁义亦习闻其号云尔岂真知之者哉温公云假者文具而实不从之谓也文具而实不从其国家
且不可保况于霸乎虽久假而不归犹非其有也愚谓当时诸侯之于仁义文实俱丧惟五伯能具其文耳亦
彼善于此之谓也又有大国资强辅因窃仁义之号以令诸侯则孰敢不从之也哉使其有王者作而以仁义
之实施焉则爝火之光其息久矣孟子谓久假不归乌知其非有正谓当时之人不能察其假之之情而遂以
为真有之耳此正温公所惑而反以病孟子不亦误哉)
疑曰虞书称舜之德曰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烝
烝乂不格奸所贵乎舜者为其能以孝和谐其亲使
尊孟辨 第 21a 页 WYG0196-0527c.png
之进进以善自治而不至于恶也如是则舜为子瞽
瞍必不杀人矣若不能止其未然使至于杀人执于
有司乃弃天下窃之以逃狂夫且犹不为而谓舜为
之乎是特委巷之言也殆非孟子之言也且瞽瞍既
执于皋陶矣舜乌得而窃之使负而逃于海滨皋陶
外虽执之以正其法而内实纵之以予舜是君臣相
与为伪以欺天下也恶得为舜与皋陶哉又舜既为
天子矣天下之民戴之如父母虽欲遵海滨而处民
瞍必不杀人矣若不能止其未然使至于杀人执于
有司乃弃天下窃之以逃狂夫且犹不为而谓舜为
之乎是特委巷之言也殆非孟子之言也且瞽瞍既
执于皋陶矣舜乌得而窃之使负而逃于海滨皋陶
外虽执之以正其法而内实纵之以予舜是君臣相
与为伪以欺天下也恶得为舜与皋陶哉又舜既为
天子矣天下之民戴之如父母虽欲遵海滨而处民
尊孟辨 第 21b 页 WYG0196-0527d.png
岂听之哉是皋陶之执瞽瞍得法而亡舜也所亡益
多矣故曰是特委巷之言殆非孟子之言也
余氏辩曰桃应之问乃设事耳非谓已有是事也桃应
之意盖谓法者天下之大公舜制法者也皋陶守法者
也脱或舜之父杀人则如之何孟子答之曰执之者士
之职所当然也舜不敢禁者不以私恩废天下之公法
也夫有所受云者正如为将阃外之权则专之君命有
所不受士之守法亦然盖以法者先王之制与天下公
多矣故曰是特委巷之言殆非孟子之言也
余氏辩曰桃应之问乃设事耳非谓已有是事也桃应
之意盖谓法者天下之大公舜制法者也皋陶守法者
也脱或舜之父杀人则如之何孟子答之曰执之者士
之职所当然也舜不敢禁者不以私恩废天下之公法
也夫有所受云者正如为将阃外之权则专之君命有
所不受士之守法亦然盖以法者先王之制与天下公
尊孟辨 第 22a 页 WYG0196-0528a.png
共为之士者受法于先王非可为一人而私之舜既不
得私其父将寘之于法则失为人子之道将寘而不问
则废天下之法宁并弃天下愿得窃负而逃处于海滨
乐以终其身焉更忘其为天子之贵也当时固无是事
彼既设为问目使孟子不答则其理不明孟子之意谓
天下之富天子之贵不能易事父之孝遂答之以天下
可忘而父不可暂舍所以明父子之道也其于名教岂
曰小补之哉(朱子曰龟山先生尝言固无是事此只是论舜心耳愚谓执之而已矣非洞见皋陶
得私其父将寘之于法则失为人子之道将寘而不问
则废天下之法宁并弃天下愿得窃负而逃处于海滨
乐以终其身焉更忘其为天子之贵也当时固无是事
彼既设为问目使孟子不答则其理不明孟子之意谓
天下之富天子之贵不能易事父之孝遂答之以天下
可忘而父不可暂舍所以明父子之道也其于名教岂
曰小补之哉(朱子曰龟山先生尝言固无是事此只是论舜心耳愚谓执之而已矣非洞见皋陶
尊孟辨 第 22b 页 WYG0196-0528b.png
之心者不能言也此一章之义见圣贤所处无所不用其极所谓止于至善者也隐之之辨专以父子之道为
言却似实有此事于义未莹)
史剡曰尧以二女妻舜百官牛羊事舜于畎亩之中
瞽瞍与象犹欲杀之使舜涂廪而纵火舜以两笠自
捍而下又使舜穿井而实以土舜为匿空出他人井
剡曰顽嚚之人不入德义则有之矣其好利而畏害
则与众不殊也或者舜未为尧知而瞽瞍欲杀之则
可矣尧已知之四岳举之妻以二女养以百官方且
言却似实有此事于义未莹)
史剡曰尧以二女妻舜百官牛羊事舜于畎亩之中
瞽瞍与象犹欲杀之使舜涂廪而纵火舜以两笠自
捍而下又使舜穿井而实以土舜为匿空出他人井
剡曰顽嚚之人不入德义则有之矣其好利而畏害
则与众不殊也或者舜未为尧知而瞽瞍欲杀之则
可矣尧已知之四岳举之妻以二女养以百官方且
尊孟辨 第 23a 页 WYG0196-0528c.png
试以百揆而禅天下焉则瞽瞍岂不欲利其子为天
子而尚欲杀之乎虽欲杀之亦不可得已藉使得杀
之瞽瞍与象将随踵而诛虽甚愚人必不为也此特
闾父里妪之言而孟子信之过矣后世又承以为实
岂不过甚矣哉(史剡又一篇疑舜与益无避之之事辨在后常语中)
余氏辨曰万章问曰父母使舜完廪捐阶瞽瞍焚廪使
浚井出从而掩之象曰谟盖都君咸我绩牛羊父母仓
廪父母干戈朕琴朕弤朕二嫂使治朕栖象往入舜宫
子而尚欲杀之乎虽欲杀之亦不可得已藉使得杀
之瞽瞍与象将随踵而诛虽甚愚人必不为也此特
闾父里妪之言而孟子信之过矣后世又承以为实
岂不过甚矣哉(史剡又一篇疑舜与益无避之之事辨在后常语中)
余氏辨曰万章问曰父母使舜完廪捐阶瞽瞍焚廪使
浚井出从而掩之象曰谟盖都君咸我绩牛羊父母仓
廪父母干戈朕琴朕弤朕二嫂使治朕栖象往入舜宫
尊孟辨 第 23b 页 WYG0196-0528d.png
舜在床琴象曰郁陶思君尔忸怩舜曰惟兹臣庶汝其
与予治即继曰不识舜不知象之将杀已欤孟子答曰
奚而不知也象忧亦忧象喜亦喜又问曰然则舜伪喜
者欤答曰彼以爱兄之道来故诚信而喜之奚伪焉且
夫舜未为尧知瞽瞍与象杀之可也尧既知之象焉得
而杀之温公云闾父里妪之言固然矣万章既以为诚
有是事如谓其必无而不答则兄弟之道孰与明之乎
孟子答之云云者以见圣人之心不藏怒不宿怨唯知
与予治即继曰不识舜不知象之将杀已欤孟子答曰
奚而不知也象忧亦忧象喜亦喜又问曰然则舜伪喜
者欤答曰彼以爱兄之道来故诚信而喜之奚伪焉且
夫舜未为尧知瞽瞍与象杀之可也尧既知之象焉得
而杀之温公云闾父里妪之言固然矣万章既以为诚
有是事如谓其必无而不答则兄弟之道孰与明之乎
孟子答之云云者以见圣人之心不藏怒不宿怨唯知
尊孟辨 第 24a 页 WYG0196-0529a.png
有兄弟之爱而已使天下后世明兄弟之道者孟子之
功大矣读孟子者不求其明教之意而谓其信之过是
亦不思之甚也(朱子曰则兄弟之道孰与明之乎以下至终篇愚欲易之曰不如因其所问而
告之亦可以见仁人之于兄弟之心矣盖仁人之于兄弟不藏怒不宿怨唯知有兄弟之爱而已今不求孟子
之意而以信之太过疑之是以筋骨形容之不善而弃天下马也)
功大矣读孟子者不求其明教之意而谓其信之过是
亦不思之甚也(朱子曰则兄弟之道孰与明之乎以下至终篇愚欲易之曰不如因其所问而
告之亦可以见仁人之于兄弟之心矣盖仁人之于兄弟不藏怒不宿怨唯知有兄弟之爱而已今不求孟子
之意而以信之太过疑之是以筋骨形容之不善而弃天下马也)
尊孟辨 第 24b 页 WYG0196-0529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