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六
卷五十六 第 1a 页 WYG0708-042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黄氏日抄卷五十六    宋 黄震 撰
 读诸子(二/)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者秦相吕不韦耻以贵显而不及荀卿子之
徒著书布天下使其宾客共著八览六论十二纪窃名
春秋高诱为之训解淳熙五年冬尚书韩彦直为之序
谓士之传于天下后世者非徒以其书夫子之圣则书
卷五十六 第 1b 页 WYG0708-0421b.png
宜传孟子之亚圣则书宜传过是而以书传者老聃以
虚无传庄周以假寓传屈原以骚传荀卿以刑名传司
马迁以史传扬雄以法言传班孟坚以续史迁传然槩
之孔孟宜无传而皆得并传者其人足与也吕氏春秋
言天地万物之故其书最为近古今独无传焉岂不以
吕不韦而因废其书耶愈久无传恐天下无有识此书
者于是序而传之栝苍蔡伯尹又跋其书之后曰汉兴
高堂生后仓二戴之徒取此书之十二纪为月令河间
卷五十六 第 2a 页 WYG0708-0422a.png
献王与其客取其大乐适音为乐记司马迁多取其说
为世家律历书孝武藏书以预九家之学刘向集书以
系七略之数今其书不得与诸子争衡者徒以不韦病
也然不知不韦固无与焉者也
    十二纪
孟春纪与月令孟春同字语则微有异如月令鸿雁来
此则云候雁北服苍玉则云服青玉草木萌动则云草
繁动草木蚤落则云草木早槁焱风暴雨总至则云疾
卷五十六 第 2b 页 WYG0708-0422b.png
风暴雨数至 孟春纪之次曰本生言生之者天地养
成之者人立官者所以全生多官而反害生则失所为
立意谓孟春为生之始因欲为人上者保其人之生也
次曰重己言以颐养性而保长生又欲人之各自保其
生也次曰贵公言处大官者不欲小察次曰去私以去
私而后能公也凡皆演所以生之之道也 此卷载荆
人遗弓而不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孔子闻之曰去
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
卷五十六 第 3a 页 WYG0708-0422c.png
公矣愚谓亡弓而索之者人情也事理也亡而不索己
非矣谓孔子为欲去其荆已度越而为好高之说孔子
必无此言谓老聃欲去其人又过高而为荡空之说老
聃亦未必有此言然层进一层览者脱然此后世旷达
之所从始以为至公之證误矣 元日注元善也日从
甲至癸也元辰注元善也辰从子至亥也(近世以正旦/为元日三命)
(家又有元辰/与此不同) 辇(人引车曰辇出/门乘车入用辇) 聋者之养婴儿也
方雷而窥之于堂 乌获疾引牛尾尾绝力殚(音单/尽也)
卷五十六 第 3b 页 WYG0708-0422d.png
牛不可行逆也五尺孺子引其捲而牛恣所以之顺也
 注之误 命之曰招蹶之机注云蹙机门内之位也
游翔至于蹙机愚按此章以车辇为招蹶之机以酒肉
为烂肠之食以声色为伐性之斧三条并列旨义甚明
蹙者蹙蹶颠踣之意若曰自佚太过乃招致蹙蹶之机
耳若以蹙机为门内之位则下文以肠食为一味以性
斧为一物可乎 声禁重色禁重禁声色太过耳注误
以声为声誉之声不欲虚名过实此说亦非
卷五十六 第 4a 页 WYG0708-0423a.png
仲春纪次曰贵生言耳目鼻口必有所制然谓不以天
 下国家害其生则老庄之说耳次曰情欲以早啬精
 神为说以春多雨则夏必为旱为喻此亦道家养生
 之说次曰当染因墨子叹染丝之说谓国亦有染学
 亦有染欲所染者得当次曰功名谓善钓者出鱼乎
 十仞之下饵香也善弋者下鸟乎百仞之上弓良也
 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其所以归凡又因贵生而展
 转其说者也 彭祖(注七/百岁) 缶醯黄蚋聚之徒水则
卷五十六 第 4b 页 WYG0708-0423b.png
 必不可以冰致蝇虽工不能以茹臭去蝇蝇愈至(茹/臭)
 (也读如茹/漏般之茹)舍采(舍犹置也初入学宫必礼先/师置米帛于前以贽神也)
季春纪次曰尽数谓当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
 生而年寿得长焉今世尚卜筮祷祠故疾病愈来次
 曰先已谓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身故诗曰执辔如
 组孔子曰审此言也可以为天下谓其为之于此而
 成文于彼也次曰论人谓无以害其天则知精次曰
 圜道谓精气一上一下无所稽留为天道圜圣王法
卷五十六 第 5a 页 WYG0708-0423c.png
 之而令圜则无所壅矣凡又因贵生尽数而展转其
 说者也 此月荐鞠衣注云春皆尚青荐鞠衣未通
 按月令注黄桑之服将蚕祈福也 (邕齆鼻窒/鼻不通)
孟夏纪次曰劝学谓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而
 始于尊师次曰尊师谓颜涿聚梁父之大盗也学于
 孔子段干木晋国之大驵也学于子夏高何县子石
 齐国之著者也学于墨子次曰诬徒谓人之情不能
 乐其所不安不能得于其所不乐反诸人情则得所
卷五十六 第 5b 页 WYG0708-0423d.png
 以劝学矣次曰用众谓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凡皆
 以学为说 魁士名人(魁大/也) 纣作胡粉(出用众/篇注)
仲夏纪次曰大乐谓音乐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道也
 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彊谓之太一次曰侈
 乐谓乱世之乐愈侈而民愈郁宋之衰也作为千钟
 (律/名)齐之衰也作为大吕楚之衰也作为巫音次曰适
 音谓欲之者耳目鼻口也乐之弗乐者心也太钜太
卷五十六 第 6a 页 WYG0708-0424a.png
 小太清太浊皆非适也次曰古乐谓古朱襄氏(炎帝/别号)
 多风而阳气畜积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气阴康
 氏阴多滞伏作为舞以宣道之黄帝命伶伦作律帝
 尧立瞽叟乃拌(分/也)五弦之瑟作十五弦之瑟命曰大
 章舜立又益之为二十三弦凡皆以乐为说长至
 日注云夏至之日昼漏刻六十五故日长至愚按月
 令称日长至此云长至日恐字误倒耳此书仲冬亦
 曰日短至可参證也长至者日长之极世俗多误冬
卷五十六 第 6b 页 WYG0708-0424b.png
 至为长至不知乃短至也 含桃(□桃也莺/鸟所含食)太一(勿/躬)
 (篇又曰神合乎太一见/上文此时未为神名也) 溪(虚也见适音篇云以/危听清其耳溪极)
 阕(终也见古乐/篇歌八阕注) 注之误(齐之衰作大吕注云阴律/十二愚按乐毅伐齐迁其)
 (大吕盖齐初为乐器之/大者非十二月之律名)
季夏纪次曰音律言十二律相生三分所生益之一分
 以上生三分所生去其一分以下生黄钟大吕太簇
 夹钟姑洗仲吕蕤宾为上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为下而分之十二月又极之十二月之人事殆月令
卷五十六 第 7a 页 WYG0708-0424c.png
 要语也 注云律吕相生上者上生下者下生次曰
 音初谓禹行功涂山氏女作歌为南音周公召公取
 风焉为周南召南昭王征荆涉汉梁败辛馀靡振王
 北济殷整甲徙宅西河犹思故处实始作为西音秦
 缪公取风焉实始作为秦音有娀氏饮九成之台二
 女争抟燕覆以玉筐少选𤼵燕遗二卵北飞不返二
 女作歌始为北音孔甲取民室之子以归斧斫其足
 曰命矣夫作破斧之歌始为北音凡皆载音之初也
卷五十六 第 7b 页 WYG0708-0424d.png
 恐未必然耳次曰制乐言周文王地动而享国五十
 一年宋景公荧惑守心而星退三舍次曰明理言天
 变妖孽亦皆以乐为说 蚈(马蚿也音如/蹊一曰萤火) 少选(须/臾)
 (也/) 盲风(盲暝/也) 榖生(此书/为汤)
孟秋纪次曰荡兵谓未有蚩尤之前民固剥林木以战
 胜者为长犹不足治故立君君又不足治故立天子
 天子之立也出于君君之立也出于长长之立也出
 于争愚谓此柳子厚封建论之所祖也次曰振乱谓
卷五十六 第 8a 页 WYG0708-0425a.png
 世浊已极兵当为义次曰禁塞谓救守之兵皆不义
 次曰怀宠谓先发声兵以救民以家听者禄之家以
 乡听者禄之乡以邑听者禄之邑凡以秋故言兵
仲秋纪次曰论威谓必反于已则三军可使一心次曰
 简选以汤武齐桓晋文吴阖闾为證次曰决胜以必
 义必智必勇为本次曰爱士谓秦缪公饮盗骏马者
 以酒而脱韩原之急赵简子以白骡救其臣阳城胥
 渠之疾而获翟人之首凡以秋故言兵
卷五十六 第 8b 页 WYG0708-0425b.png
季秋纪次曰顺民谓汤祷桑林以身为牺牲文王辞千
 里地为民请炮烙之刑句践有酒流之江与民共之
 然愚恐皆未必有此事耳次曰知士谓靖郭君善剂
 貌辨剂貌辨以死而回齐宣王之怒得再相齐恐亦
 战国策士之夸辞尔次曰审已谓湣王越授皆不知
 其所以亡次精通谓兔丝无根非无根也茯苓是已
 磁石召铁或引之也月望则蚌蛤实月晦则蚌蛤虚
 月形乎天而群阴化乎渊养由基射光中石矢乃饮
卷五十六 第 9a 页 WYG0708-0425c.png
 羽诚乎光也伯乐相马所见无非马诚乎马也庖丁
 解牛所见无非牛诚乎牛也钟子期夜闻击磬而知
 其悲申喜闻乞人歌于门而乃其母而精相得此岂
 待言哉凡又因兵而及感动之道也 射石没羽此
 以为养由基此事每载不同要皆野人相承之妄言
 耳此类甚众
孟冬纪次曰节丧戒侈葬也谓葬必于高陵以避狐狸
 之患水泉之湿而忘盗贼寇乱之难岂不惑哉侈葬
卷五十六 第 9b 页 WYG0708-0425d.png
 非为死者虑也生者以相矜尚也次曰安死谓天葬
 无不相也而世皆争为之岂不悲哉季孙有丧以玙
 璠收夫子曰以宝玉收譬犹暴骸中原也次曰异贤
 今以百金与抟黍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
 之璧与百金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
 道德之至言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次曰异用谓
 汤祝网文王葬枯骨孔子荷杖问人之公搏杖问其
 父母置杖问其兄弟皆得人心按冬藏也故言葬馀
卷五十六 第 10a 页 WYG0708-0426a.png
 皆衍此
仲冬纪次曰至忠谓子培射随兕文摰怒齐王(怒音弩/激之怒)
 (也/)皆代其君死次曰忠廉谓要离杀庆忌弘演报命
 于卫懿公之肝凡皆战国之言次曰当务谓齐人好
 勇者相饮相啖其肉至尽愚恐无此事次曰长见谓
 周公太王预知后世吴起知去魏而魏失西河之外
 公叔痤知卫□出境而魏不安凡以附仲冬之后不
 晓所谓
卷五十六 第 10b 页 WYG0708-0426b.png
季冬纪次曰士节谓北郭骚谒晏子辞金而受粟后以
 死报晏子愚恐士节不如是次曰介立以介子推逃
 去爰旌目吐盗之食而死为介次曰诚廉谓夷齐如
 周至岐阳而文王殁矣武王使周公盟胶鬲使召公
 盟微子开夷齐去之至首阳饿焉与正史绝不同次
 曰不侵谓公孙弘为孟尝君说秦昭王凡亦于季冬
 事无预右十二纪终而缀之以序意主豫让云
   八览
卷五十六 第 11a 页 WYG0708-0426c.png
有始览谓天地有始天微以成地塞以形天地合和生
 之大经也(注天虚而能施/地实而能化)天有九野中央曰钧天东
 曰苍天东北变天北方玄天西北幽天西方颢天西
 南朱天南方炎天东南阳天各以二十八宿分属之
 自钧天星角亢氐至阳天星张翼轸地有九州豫州
 周也冀晋也兖卫也青齐也徐鲁也扬越也荆楚也
 雍秦也幽燕也九山则会稽泰山王屋首山太华岐
 山太行羊肠孟门九塞则大汾冥阨荆阮方城殽井
卷五十六 第 11b 页 WYG0708-0426d.png
 陉令疵句注居庸九薮则越之具区楚之云梦秦之
 华阳晋之大陆梁之圃田宋之孟诸齐之海隅赵之
 钜鹿燕之大昭六川则河水赤水(河出昆崙东北/赤水出东南)
 水(出砥石山自/东北北东流)黑水(昆崙/西北)江水淮水凡四海之内东
 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次曰名类言帝王
 祯祥以及周尚火代火者必水水气至而不知数备
 将徒是为秦设也次曰去尤谓亡铁者意其邻之子
 动见其窃铁此尤也邾为甲裳以帛公息忌劝用组
卷五十六 第 12a 页 WYG0708-0427a.png
 因令其家为组人有伤之者邾君复下令为甲毋以
 组此亦尤也愚谓邾君固惑矣公息忌岂可身自建
 议而身自利之亦何怪人之伤而君之惑耶次曰听
 言谓攻无罪之国以索地诛不辜之民以求利而欲
 宗庙之安社稷之不危不亦难乎愚谓此语足尽战
 国之情次曰谨听谓天子已绝以兵相残今世当之
 矣次曰务本谓民之治乱在于有司次曰谕大谓山
 大则有虎豹水大则有蛟龙 此篇载禹一沐而三
卷五十六 第 12b 页 WYG0708-0427b.png
 捉发一食而三起以礼有道之士愚意此形容之语
 本无其事而世又以言周公
孝行览谓治必务本务本莫大于孝而载曾子言孝及
 乐正子春下堂伤足之事理正而文显可读也次曰
 本味载伊尹说汤以至味备物产之美皆傅会之言
 且曰非先为天子不可得而具是汤为口腹之故伐
 夏也次曰首时载墨者田鸠欲见秦惠王三年不得
 见往见楚王楚与将军之节以如秦因见惠王告人
卷五十六 第 13a 页 WYG0708-0427c.png
 曰之秦之道乃之楚乎物固有近之而远远之而近
 者时亦然次曰义赏载晋文公城濮之战用舅犯之
 言而赏先雍季以雍季不肯用诈百世之利也赵襄
 子晋阳之围用张孟谈之谋而赏先高赦以高赦危
 殆中独不失君臣之礼赏一人而为人臣者莫敢失
 礼也次曰长攻载越灭吴楚绐蔡灭息赵襄子以姊
 嫁代君饮酒而以大金斗击灭之然愚谓楚赵之事
 盗贼之事也次曰慎人谓功名大立天也为是故因
卷五十六 第 13b 页 WYG0708-0427d.png
 不慎其人不可次曰遇合载客善吹籁见越王越王
 不善为野音而反善之人有大臭者亲戚兄弟妻妾
 知识无能与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说其臭者
 昼夜随之而弗能去陈有恶人曰敦治雠糜陈侯甚
 悦之使之楚楚王怒兴师伐陈次曰必已载单豹好
 术离俗弃尘不食榖实不衣芮温(芮絮/也)身处山林岩
 窟以全其生不尽其年而虎食之 此篇载伊尹生
 于空桑谓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出
卷五十六 第 14a 页 WYG0708-0428a.png
 水而东走母明日视臼水出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
 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故命之曰空桑愚意空
 桑地名好事者因为之说耳此书第五纪云颛顼生
 自若水实处空桑则前乎伊尹之未生已有空桑之
 地矣何一书而自相背驰耶 此篇载郢人以两阪
 垣也吴起变之(教之/用四)而见恶氐羌之民其虏也不忧
 系累而忧死不得焚凡言风俗之难变又载赵襄子
 击智伯断其头以为觞愚按正史云漆为饮器非酒
卷五十六 第 14b 页 WYG0708-0428b.png
 具也此恐弗考又载舜自为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
 土(云云/)不知何故
慎大览载汤令伊尹往视夏恐其不信汤亲自射伊尹
 愚恐未必然又载赵襄子攻翟一朝而两城下有忧
 色孔子贤之愚恐襄子之诈术孔子未必为其所欺
 也次曰权勋以竖阳榖进子反以酒为小忠大忠之
 贼虞受晋赂而假道为小利大利之残又智伯欲伐
 中山铸大钟以遗之次曰下贤载周公齐桓子产魏
卷五十六 第 15a 页 WYG0708-0428c.png
 文侯为证次曰报更载翳桑饿人之言曰臣宦于绛
 归而绝粮羞行乞而憎自取故至于此又载淳于髡
 为孟尝君说齐救薛云薛不量力为先王立清庙故
 善说者陈其势言其方岂用强力哉次曰顺说云顺
 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
 也次曰不广载北方有兽曰蹶鼠前而兔后趋则跲
 走则颠常为蛩蛩距虚取甘草蹶有患也蛩蛩距虚
 必负而走此以其所能托其所不能又载鲍叔管仲
卷五十六 第 15b 页 WYG0708-0428d.png
 召忽三人谋独管仲谓小白无母国人怜之事未可
 知故使鲍叔傅小白次曰贵因云如秦者立而至有
 车也适越者坐而至有舟也秦越远涂也竫立安坐
 而至者因其械也审天者察列星而知四时因也推
 历者视月行而知晦朔因也次曰察今云有道之士
 以近知远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
 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肘肉而
 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楚人有涉江者剑自舟坠水
卷五十六 第 16a 页 WYG0708-0429a.png
 遽刻其舟从其刻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欲
 投之江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善游
 其子岂遽善游哉此篇载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
 不肯以力闻墨子为宋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知
 愚按此言孔子虽未详而其说可以训 齐王知颜
 色注知犹发也出报更篇又此书不苟论云文侯不
 说知于颜色愚谓此见于颜面之意左传喜可知也
卷五十六 第 16b 页 WYG0708-0429b.png
 之证 车依辅辅亦依车(注车牙也/辅颊也)
先识览载夏将亡也太史令终古执图法奔商殷将亡
 也内史向挚载图法亡周晋太史屠黍见晋乱以图
 法归周周威公问孰先亡曰晋先亡居二年晋果亡
 又问孰次之曰中山居二年中山果亡又问孰次之
 不对固问焉曰君次之威公惧求谏臣去苛令以告
 屠黍对曰其尚终君之身乎威公薨周分为子白圭
 之中山辞去之齐又辞曰之二国皆将亡次曰观世
卷五十六 第 17a 页 WYG0708-0429c.png
 云登山者处已高矣左右视尚巍巍然山在其上贤
 者之所与处有似于此身已贤矣行已高矣左右视
 尚尽贤于已因载晏子礼越石父为客列子辞郑子
 阳之粟次曰知接载桓公问疾管仲言竖刁易牙开
 方不可用之详其文可诵次曰悔过秦缪公违蹇叔
 败殽之谏其文亦可诵次曰乐成载孔子用鲁子产
 治郑民皆始毁而终誉魏文侯匿谤书乐羊得成中
 山之功魏襄王信史起邺令得成决鄣水之功故哅
卷五十六 第 17b 页 WYG0708-0429d.png
 哅之中不可不味也次曰察微载子贡赎鲁人于诸
 侯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鲁人不赎
 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
 鲁人必拯溺者矣愚谓此可与论语所记辞粟请益
 事参看又载女子争桑而吴楚连兵羊斟争羊而败
 宋之师郈氏介鸡而召季氏之乱次曰去宥载邻父
 有言邻之梧树不善者邻人伐之邻父因续以为薪
 其人不说曰邻者若此其险也齐人有清旦衣冠往
卷五十六 第 18a 页 WYG0708-0430a.png
 鬻金之所攫之者吏縳之问曰人皆在子攫人之金
 何故对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次曰正名谓齐者太
 公之所宅也桓公尝以此霸矣湣王知说士而不知
 其所谓士国残身危先识览载武王言纣辟远其子
 爰近姑与息然则姑息二字也 此篇又载孝经曰
 高而不危(之/)和其民人然则孝经固古书也
审分览谓人与骥俱走则人不胜骥居于车上而任骥
 则骥不胜人人主好治人臣之事是与骥俱走也次
卷五十六 第 18b 页 WYG0708-0430b.png
 曰君守以静而无知为君道次曰任数以耳目心智
 为不足时次曰勿躬谓圣人之所不能所以能之也
 管仲人臣也不任己之能以尽五子之能况人主乎
 次曰知度言去想去意静虚以待愚按此虚无之说
 而近世张横浦诸人主之者也次曰慎势言吞舟之
 鱼陆处则不胜蝼蚁又载慎子之言曰一兔走百人
 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未定也积兔满市过者
 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故治在乎定分次曰不
卷五十六 第 19a 页 WYG0708-0430c.png
 二谓听群众议以治国国危愚按此近世国是说所
 由出也次曰报一谓一则治两则乱 此篇载颜回
 攫食事谓孔子望见与家语所载不同 选间(选间/须臾)
 (也意与/少选同) 二十官(自大挠以下/皆作始之人) 象译狄鞮(东方曰/羁南曰)
 (象西曰狄鞮北曰/译皆传通其言也) 神农十七世有天下
审应览谓人主言不欲先所执要矣次曰重言谓人主
 言不可不慎次曰精谕载齐桓公欲伐卫而卫姬先
 知晋襄公欲袭周而苌弘先知与前篇所载管仲欲
卷五十六 第 19b 页 WYG0708-0430d.png
 伐莒东郭先知同次曰离谓载郑之富人有溺者人
 得之富人请赎之其人求金甚多以告邓析析曰安
 之人必莫之买矣其人又患之以告邓析析曰安之
 此必无所更买矣析之反覆一事而两为之谋如此
 子产治郑邓析务难之与民之有狱者约大狱一衣
 小狱𥜗裤民之献衣𥜗裤而举讼者不可胜数以非
 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而可与不可日变郑国大
 乱民口欢哗子产患之于是杀邓析而戮之然则析
卷五十六 第 20a 页 WYG0708-0431a.png
 盖世所谓教唆者之祖矣次曰淫辞载孔穿析公孙
 龙之辨唐鞅劝宋王不辨善恶皆罪之而宋君杀唐
 鞅举大木者前呼舆(舆䛣歌/声也)后亦应之此其于举
 大木者善矣岂无郑卫之音哉然不若其宜也夫国
 亦木之大者也次曰不屈载魏惠王欲传国惠子是
 欲惠子之为舜也是惠王欲为尧也尧舜之作他行
 称此今无其他而欲为尧舜次曰应言载魏敬谏魏
 王入秦及凡辨说之事次曰具备载宓子贱治单父
卷五十六 第 20b 页 WYG0708-0431b.png
 请吏二人书而动掣其肘鲁君使其自为之三年而
 渔人不敢欺于闇行 此篇载海上之人有好蜻者每
 朝居海上蜻之至者百数而不止其父告之取而来
 明日之海上蜻无至者矣愚谓此即海鸥之说移用
 未必有其事也 呿而不唫(呿开/唫闭) 烟视媚行(言新/妇)
离俗览载舜让石户之农又让北人无择汤让卞随
 又让务光愚谓因庄子寓言尧让许由而世因增衍
 至此(又载齐平阿之馀子亡载得矛不自快战而死/令此将众必不北矣齐之宾毕聚梦有唾其面)
卷五十六 第 21a 页 WYG0708-0431c.png
 (不自快索其形不得死之谓此当/务则未也其心之不辱有以加乎)次曰高义载子囊
 石渚之死然愚以为义则未也次曰上德载墨者孟
 胜为楚之阳城君而死弟子死之者百八十三人次
 曰用民载阖闾试其民于五湖地流血几不可止句
 践试其民于寝官民争入水火次曰逼威言桀纣之
 禁不可胜数言令烦也次曰为欲谓群狗相与居投
 以炙鸡则争矣次曰贵信以齐桓不背曹刿之盟为
 证次曰举难以齐桓举宁戚为證 此篇载曹共公
卷五十六 第 21b 页 WYG0708-0431d.png
 欲观重耳骈胁使袒而捕池鱼与左传不同然恐无
 此理当从左氏 禹时万国汤三千馀国
侍君览谓人之所以群者以君道立也次曰长利谓利
 虽倍于今而不便于后弗为也次曰知分载次飞刺
 蛟禹济江黄龙负舟之事次曰召类宋司城子罕南
 家之墙犨于前而不直西家之潦径其宫而不止而
 弗徙也次曰达郁谓人皆说镜之明己也次曰行论
 谓人主不得以快志为事次曰骄恣载魏武侯矜谋
卷五十六 第 22a 页 WYG0708-0432a.png
 事之当李悝谏之齐宣为太室春居谏之次曰观表
 载郈成子受右宰榖臣之璧榖臣死于宁喜之难使
 人迎其妻子隔宅而异之分禄而食之其子长而返
 其璧 此篇载列精子高颡推之履注弊履也祛步
 堂下注祛步举衣而行也
   六论
开春论以春始雷而蛰虫动为善说者之谕惠施说魏
 太子缓葬期封人子高说段乔缓城筑祈奚说范宣
卷五十六 第 22b 页 WYG0708-0432b.png
 子释叔向皆善说者次曰察贤言魏文侯礼贤国治
 身逸宓子贱鸣琴不下堂巫马期以星出入巫马期
 问故宓子曰我任人子任力次曰期贤谓爚蝉者务
 明其火振其树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天下之士归之
 若蝉之走明火也次曰审为载子华子谏韩昭釐愁
 身伤生以忧争地中山公子牟谓詹子曰身在江海
 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詹子曰重生次曰爱类
 载公输般设攻宋之机墨子设守宋之备九攻之不
卷五十六 第 23a 页 WYG0708-0432c.png
 入楚辍不攻宋次曰贵卒谓所为贵骥者为其一日
 千里也旬月取之与驽骀同荆王死贵人相与射吴
 起起伏尸插矢而疾言曰群臣乱王吴起死矣公子
 纠与小白争先入管仲射小白中钩鲍叔御小白僵
 管仲以为小白死矣鲍叔因疾驱先入鲍叔之智应
 射而令凡所载皆捷于应变者然则贵卒之卒音猝
  此篇魏阙注巍巍高大故曰魏阙 又载禹疏河
 决江为彭蠡之障愚按于地理不合
卷五十六 第 23b 页 WYG0708-0432d.png
慎行论载费无极谗太子建庆封与崔杼弑君而又杀
 崔杼之恶后皆族灭次曰无义载公孙鞅诈其友公
 子邛而擒之郑平欺其交应侯去秦而莫之与续经
 欺公孙与仕赵而人莫与同朝次曰疑似载黎邱丈
 人遇奇鬼似其子而至杀真子次曰壹行谓行人见
 大树必解衣悬冠倚剑而寝其下大树非人之情亲
 知交也而安之若此者信也陵上巨木人以为期易
 知故也而况士乎次曰求人载尧让天下于许由由
卷五十六 第 24a 页 WYG0708-0433a.png
 曰鹪鹩巢林不过一枝鼠饮于河不过满腹归已君
 乎恶用天下此虽寓言然已卑矣不过匹夫知足耳
 次曰察传载舜称夔者一而足矣而世因谓夔一足
 宋丁氏穿井免人外汲如得一人之使而世因谓穿
 井得一人卫有读晋师三豕渡河子夏证其为己亥
 愚谓此则有合于察传之义 此篇载舜为御尧为
 左禹为右入于泽而问牧童入于水而问渔师奚故
 也其知之审也愚谓此即管仲知路不如老马之喻
卷五十六 第 24b 页 WYG0708-0433b.png
 也 铭乎金石(注金钟鼎也/石丰碑也)
贵直论谓所以贵士为其直言也载能意于齐宣狐援
 于齐湣烛过于赵简子皆直言然亦粗厉矣次曰直
 谏载鲍叔奉杯为寿劝桓公无忘在莒管仲无忘在
 鲁宁戚无忘在车下此可言直諌若葆申谓楚文王
 罪当笞愚恐晓人不当如是也次曰知化载子胥谏
 夫差不从次曰过理载齐湣王亡国居卫带益三围
 次曰壅塞载亡国之主不可有言之事次曰原乱载
卷五十六 第 25a 页 WYG0708-0433c.png
 骊姬之祸
不苟论公孙枝请秦缪公见齐晋之使以非其事而擅
 请也罪之赵衰辞伐邺之赏曰赏其本乎赏其末乎
 赏其末则骑从者存赏其本则臣闻之郤子虎文公
 召子虎将赏之曰言之易行之难次曰赞能谓得十
 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如得一欧冶鲍叔
 荐管仲而齐霸沈尹茎荐孙叔敖而楚霸次曰自知
 谓败莫大于不自知有得钟者欲负而走不可以椎
卷五十六 第 25b 页 WYG0708-0433d.png
 毁之钟镗然有声恐人之夺已也遽掩其耳恶人闻
 之可也恶已自闻之悖矣次曰当赏民无道知天民
 以四时寒暑日月星辰之行知天四时寒暑日月星
 辰之行当则诸生有血气之类皆得其处而安其产
 人臣亦无道知主人臣以赏罚爵禄之所加知主主
 之赏罚爵禄之所加者宜则亲疏远近贤不肖皆尽
 其力而以为用次曰博志谓精而熟之鬼将告之宁
 越之学人休吾不敢休人卧吾不敢卧步之速也而
卷五十六 第 26a 页 WYG0708-0434a.png
 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次曰贵当
 载荆有善相者谓非能相人也能观人之友也齐人
 有好猎者不得兽则狗恶也欲得良马则家贫无以
 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
 则数得兽矣
似顺论事多似倒而顺如尹铎为晋阳简子曰往夷而
 垒铎往增之卒以免难之赏赏尹铎次曰别类草有
 萃有藟独食之则杀人合而食之则益寿高阳应将
卷五十六 第 26b 页 WYG0708-0434b.png
 为室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加涂其上必将桡以生
 为室今虽善后必败高阳应曰缘子之言则室不败
 也木益枯则劲涂益乾则轻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
 匠人无辞以对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骥
 骜绿耳背日而西走至乎夕则日在其前矣次曰有
 度言贤主有度而听故不过次曰分职夫马者伯乐
 相之造父御之贤主乘之一日千里无御相之劳而
 有其功则知所乘矣次曰处方章子为齐将攻荆六
卷五十六 第 27a 页 WYG0708-0434c.png
 月而不战齐使周最趣之章子对曰杀之免之残其
 家王能得此于臣不可以战而战可以战而不战王
 不能得此于臣次曰慎小巨防容蚁而漂邑杀人突
 泄一熛而焚宫烧积人之情不蹙于山而蹙于垤
士容论谓士之柔而坚虚而实者其状㫰然不儇次曰
 务大燕爵争善处于一屋之下突决栋焚而不知变
 为人臣而免于燕爵之智者寡矣次曰士农男女贸
 功以长生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次曰任地
卷五十六 第 27b 页 WYG0708-0434d.png
 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于
 是始耕(菖蒲水草也冬至后五十/七日始生则土𤼵故耕)次曰辨土谓地窃
 苗相窃草窃为三盗去三盗而后粟可多次曰审时
 谓禾麻菽麦各欲得时 此篇载唐尚敌年为史敌
 年者年相若之名也 肥者欲棘注棘羸瘠也诗云
 棘人栾栾 六尽耜所以成亩其博八寸所以成圳
 注耜六尺其刃广八寸古者以耜耕广六尺为亩三
 尺为圳愚意耜者今之犁广六尺旋转以耕土其块
卷五十六 第 28a 页 WYG0708-0435a.png
 彼此相向亦广六尺而成一疄此之为步而百步为
 亩总亩之四围总名其博八寸所以成圳者犁头之
 刃逐块随刃而起其长竟亩云起而空之处与刃同
 其阔此之谓圳注以三尺为圳恐于正文不合又云
 耨柄尺其耨六寸注耘器也愚按今浙西耘尚用苗
 间之器
   黄石公素书
素书六篇曰原始曰正道曰求人之志曰本德宗道曰
卷五十六 第 28b 页 WYG0708-0435b.png
 遵义曰安礼其说以道德仁义礼五者为一体虽于
 指要无所取而其间言语杂出多生于卑谦损节背
 理者寡特非圯上老人授子房手乱世之书耳张商
 英乃妄为训释取老子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
 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之说以言之与本书五者一
 体之说正相反甚至为之后序谓晋乱有盗发子房
 冢于玉枕中获此书何其鄙欤幸此言出于商英识
 者固所不屑观尔
卷五十六 第 29a 页 WYG0708-0435c.png
   陆贾新语
新语十二篇汉太中大夫陆贾所撰一曰道基言天地
 既位而列圣制作之功次曰术事言帝王之功当思
 之于身舜弃黄金禹捐珠玉道取其至要三曰辅政
 言用贤四曰无为言舜周五曰辨惑言不苟合六曰
 慎微言谨内行七曰资质言质美者在遇合八曰至
 德言善治者不尚刑九曰怀虑言立功当专一十曰
 本行言立行本仁义十一曰明试言君臣当谨言行
卷五十六 第 29b 页 WYG0708-0435d.png
 十二曰思务言闻见当务执守此其大略也往往多
 合于理而又黜神仙之妄言墨子之非则亦有识之
 言矣然其文烦细不类陆贾豪杰士所言贾本以诗
 书革汉高帝马上之习每陈前代行事帝辄称善恐
 不如此书组织以为文又第五篇云今上无明正圣
 主下无贞正诸侯锄奸臣贼子之党考其上文虽为
 鲁定公而发岂所宜言于大汉方隆之日乎若贾本
 旨谓天下可以马上得不可以马上治之意十二篇
卷五十六 第 30a 页 WYG0708-0436a.png
 咸无焉则此书似非陆贾之本真也
   贾谊新书
过秦上 论秦兴亡始末而归之仁义不施攻守之势
 异论正而语卓 过秦下 谓天下向秦冀得安其
 性命使秦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犹未倾危使二
 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即海内欢然各自安其处
 使子婴有庸行之材而仅得中佐山东虽乱三秦之
 地可全愚谓秦以威并天下非天下向风子婴之世
卷五十六 第 30b 页 WYG0708-0436b.png
 大势已去三秦无可全之理惟二世能反秦政天下
 或可未乱然千百年战争势至此极秦亦不容不亡
 秦之事非可以古帝王常道论也
宗首 系治安策今或亲弟谋为东帝一段文有略增
 处
数宁 系治安策窃惟事势可为痛哭流涕太息至
 射猎之娱一段而其文有增又痛哭作痛惜
藩伤 系治安策分建一段而文不同
卷五十六 第 31a 页 WYG0708-0436c.png
藩彊 系治安策彊者最先反一段
大都 系治安策尾大不掉一段而先引楚灵王大城
 陈蔡叶与不羹四邑后遂作乱之事为证终之曰可
 痛哭者此病是也
等齐 言汉天子与诸侯无别天子列卿秩二千石诸
 侯列卿秩二千石则臣已同天子之御号太仆银印
 秩二千石诸侯之御号太仆银印二千石则御已齐
 天子亲云太后诸侯亲云太后天子妃曰后诸侯妃
卷五十六 第 31b 页 WYG0708-0436d.png
 曰后宫门皆曰司马阑入者皆为城旦殿门俱为殿
 门阑入之罪俱弃市曰今曰陛下曰乘舆皆同可谓
 长太息者此也
服疑 言天子之于其下也加五等已往则为臣例臣
 之于下也加五等以往则为仆仆亦臣礼也然称仆
 而不敢称臣者尊天子避嫌疑也是以高下异则名
 号异则权力异则事势异则旗章异则符瑞异则礼
 宠异则秩禄异则冠履异则衣带异则环佩异则车
卷五十六 第 32a 页 WYG0708-0437a.png
 马异则妻妾异则泽厚异则宫室异则床席异则器
 皿异则食饮异则祭祀异则死丧异
益壤 请割淮阳北边二三列城与东郡以益梁梁足
 以捍齐赵淮阳足以禁吴楚则陛下无山东之忧
权重 诸侯势足以专制力足以行逆虽令冠处女勿
 谓无敢势不足以专制力不足以行逆虽生夏育有
 仇雠之怨犹之无伤也
五美 系治安策分王子弟使天下咸知陛下之明之
卷五十六 第 32b 页 WYG0708-0437b.png
 廉之仁之义而诵圣一段
制不定 系治安策髋髀之喻一段先引黄帝诛同父
 母亲弟炎帝以定天下为证
审微 引孔子谓不如多予邑及宓子宁使齐寇得麦
 母使不耕者得穫为证
阶级 系治安策体貌大臣一段
俗激 系治安策定经制一段
时变 系治安策家贫子壮出赘一段文稍增
卷五十六 第 33a 页 WYG0708-0437c.png
瑰玮 谓瑰政予民而民愈贫玮术夺民而民益富盖
 以抑末趋本为说
孽产子 系治安策墙屋被文绣一段而此尤详结云
 可为长太息者此也
铜布 系议铸钱禁之文亦结之曰可为长大息者此
 其一也
壹通 谓建武开函谷临晋关为备山东诸侯岂若定
 地势
卷五十六 第 33b 页 WYG0708-0437d.png
属远 谓远徭之弊
亲疏危乱 系治安策言诸侯王二段
忧民 系蓄积疏言三年耕馀一年食
解悬 系治安策天下之势方倒悬一段结云可为流
 涕者此也
匈奴 谓匈奴不过汉一大县建三表设五饵以此与
 单于争其民则下匈奴犹振槁也一表谕陛下之爱
 一表谕陛下之好一表爱人之状好人之技此谓三
卷五十六 第 34a 页 WYG0708-0438a.png
 表锦绣车骑以坏其目一饵饮食醯醢以坏其口一
 饵妇人乐舞以坏其耳一饵堂宇囷蓄以坏其腹一
 饵佐酒戏弄以坏其心一饵凡以施之降者以诱其
 众来下此谓五饵三表已谕五饵既明南乡归汉犹
 水流下单于无臣之使无民之守远期五岁近期三
 年匈奴亡矣
势卑 岁致金缯是入贡职于蛮夷也势既卑辱祸且
 不息以臣为属国行臣之计休屠系颈以草膝行顿
卷五十六 第 34b 页 WYG0708-0438b.png
 颡请归陛下之义臣归田庐不复洿末庭忠臣之志
 快矣
淮难 恐接王淮南王子以白公胜报父仇为戒
无蓄 系积贮疏亦终之曰可为流涕者又是也
铸钱 欲使天下公得顾租铸钱
傅职 保傅皆言教太子而保傅之文则治安策之文
 也
连證 说主从谏以纣死左右弗助为戒以陶朱公决
卷五十六 第 35a 页 WYG0708-0438c.png
 梁疑狱上璧异价厚者价贵为劝
辅佐 有上执政中执政下执政之分
礼 首载周文王使太公望傅太子发嗜鲍鱼而公弗
 与曰礼鲍鱼不登于俎又曲礼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至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一章在焉又训释诗一𤼵
 五豝于嗟乎驺虞驺者天子之囿也虞者囿之司兽
 者也天子佐舆十乘以明贵也贰牲而食以优饱也
 虞人翼五豝以待一发所以复中也人臣于是所尊
卷五十六 第 35b 页 WYG0708-0438d.png
 敬不敢以节待敬之至也甚尊其主敬慎其所掌职
 而志厚尽矣故其叹之也长曰于嗟乎古之善为臣
 者亦若此而已
容经 志有四兴容有四志言有四术朝廷祭祀军旅
 丧纪四者也 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声
 曰共立因以罄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早立(言立/容)
 胻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
 曰共坐仰首视不坐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
卷五十六 第 36a 页 WYG0708-0439a.png
 早坐(言坐/容) 行以微磬之容臂不摇掉肩不下上身
 似不则从之而任(言行/容) 趋以微磬之容飘然翼然
 肩状若不足如射箭(言趋/容) 旋以微磬之容其始动
 也穆如惊倏其固复也旄如濯丝(跘旋之容/跘蒲官切) 跪以
 微磬之容揄右而下进左而起手有抑扬各尊其纪
 (言跪/容) 拜以磬折之容吉事尚左凶事尚右随前以
 举项衡以下宁远无迟背项之状如屋之玄(言拜/容)
 拜而未起(言伏/容)
卷五十六 第 36b 页 WYG0708-0439b.png
佩玉 上有双珩下有双璜冲耳捍珠以细其间琚瑀
 以悴之 盖圜以象天二十八撩以象列星轸方以
 象地三十辐以象月
春秋 楚惠王食寒菹得蛭而吞之邹穆公食凫雁必
 以秕宁二石粟以易一石秕晋文公见大蛇横道不
 忍攻之三日梦天诛蛇视之蛇鱼烂矣胡亥为公子
 飨群臣视其履状善者因行残败及即位皆知天下
 之弃也
卷五十六 第 37a 页 WYG0708-0439c.png
先醒 怀王问贾君曰人谓知道者先生何也对曰为
 先醒也世主未学忳忳然犹醉也学问不倦昭然先
 寤故曰先醒故世主有先醒者有后醒者有不醒者
耳痹 载子胥吴越事
谕诫 文王昼卧梦人登城而呼已曰我东北陬之槁
 骨也速以王礼葬我文王曰诺召吏视之信有之文
 王曰速以人君礼葬之吏曰此无主矣请以五大夫
 文王曰吾梦中已许之矣奈何其倍民也士民闻之
卷五十六 第 37b 页 WYG0708-0439d.png
 曰我君不以梦之故不背槁骨况生人乎
退让 梁大夫宋就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楚之边亭
 皆种瓜梁数灌瓜美楚希灌瓜恶亭恶梁亭之贤已
 夜窃梁亭之瓜有死焦者梁亭请其尉亦欲窃往敖
 搔楚亭之瓜宋就教令人往为楚亭夜善灌瓜楚亭
 旦而往瓜已灌矣瓜日以美察之乃梁亭也楚王闻
 之乃谢重币以交于梁梁楚之驩由宋就始
劝学 以南荣千里重茧以问老聃为证
卷五十六 第 38a 页 WYG0708-0440a.png
道术 谓其本谓之虚其末谓之术
六术 谓道德性神明命六者德之理也他事亦皆以
 六为度六亲始于父父有二父之昆弟以至从父兄弟
 从祖兄弟曾祖兄弟曾祖兄弟又有子为族兄弟凡六
 故六为制而止矣愚按此说则六亲者诸父也诸父
 兄弟也从父兄弟也从祖兄弟也曾祖兄弟也族兄
 弟也
大政 脩政 叙黄帝至成王之言皆诸子之说
卷五十六 第 38b 页 WYG0708-0440b.png
礼容语 载鲁晋礼容之事多左传所载者
胎教 言教子
立后义 言立子
  右贾谊新书十卷淳熙辛丑岁湖南漕使程公以
  家藏本刋于长沙所论汉事皆于治安策及论积
  贮谏禁铸钱者殆平日杂著所见而他日总之以
  告君欤三表五饵之说详见此书谓可坐威匈奴
  至今疑其大言然不过欲诱致降者使其众渐空
卷五十六 第 39a 页 WYG0708-0440c.png
  非谓必以兵胜以谊奇才得为典属国以试之匈
  奴虽无可灭之理势须渐弱未可以大言而少之
  若其分王诸侯施行汉事后多卒如其说真洞识
  天下之势者也然要其本说以道为虚以术为用
  则无得于孔子之学盖不过以智略之资战国之
  习欲措置汉天下尔 文王葬槁骨之言世多以
  为凿灵沼得之此以为梦意古有此说而传者不
  同未必有其实若于事情则此事为近之
卷五十六 第 39b 页 WYG0708-0440d.png
   新序
新序十卷汉刘向之所集本朝曾巩之所校者也周秦
至汉君臣言行苟足为世教者类在焉其前五卷皆曰
杂事警戒居多惟江乙谓昭奚恤为狐假虎威此乃小
臣离间之言恐不当录使昭奚恤非其人而楚用之并
楚君亦且与之俱轻矣北方岂其以君之故而畏之哉
乐毅挟四国之兵屠齐七十馀城掠重器货宝而去之
此盗也纵惠王不信谗而易将毅亦必无以胜二城必
卷五十六 第 40a 页 WYG0708-0441a.png
死之守世乃以毅与管仲同称何哉次六曰刺奢自桀
纣以来戒之详矣惟孟献子誇得颜回兹无虚二生为
富则未必然盖颜子未尝仕于大夫之家也次七次八
曰节士曹子臧致国于杀夺之成公亦异于太伯伯夷
之让矣季札乃慕而效之宁灭其宗国若鲁公子肸不
义宣公之杀夺而终身不食其食此为能审所处尔晋
太子避蛇祥而伏剑石奢以不私其父而刎颈李离多
杀不辜而自戕介之推怨怼而就焚申徒狄嫉世而沉
卷五十六 第 40b 页 WYG0708-0441b.png
河果其轻生如此此皆死非其所不可言节齐太史死
于职此真足言守节之士屈平不忍宗国之将亡而自
殒其志为可悲而饿者不食嗟来之食袁族自欲呕出
其盗之食书之亦可厉天下后世之无耻者矣程婴既
立赵后自杀以下报杵臼刘向以为过然使果有此事
而事定婴不死是绐杵臼使之先死也于义亦合有所
处次八曰义勇晏子独免崔杼之盟王子闾不受白公
之立最为得义如弘演辈死非其所当死矣次九次十
卷五十六 第 41a 页 WYG0708-0441c.png
曰善谋战国谋臣皆苟焉一时耳至汉张良始多善谋
然封信越以分地所能助帝灭楚者此谋而杀信越者
亦此谋召四皓以辅太子所能护惠帝者此谋而杀戚
夫人者亦此谋以偶语沙上者为谋反所能封雍齿安
一时者此谋而启帝疑心叛者九起致帝卒毙于行者
亦此谋大抵机动于此功成于彼成其一必不能保其
二未尝明白一言以义理而折衷之俾相安无后患焉
殆亦权谋耳亦未得为尽善也
卷五十六 第 41b 页 WYG0708-0441d.png
  偏袒(一卷赵/臣推车)陇种(陇种而退/第三卷)二子乘舟诗 黍离
  (以为寿闵其兄/而作皆第七卷)
   说苑
说苑者刘向之所校雠去其复重与凡己见新序者而
定为二十卷名说苑然自今观之其间烦重与新序混
淆者尚亦多有且亦多傅会如唐虞三代孔门问荅其
词旨议论殊非圣贤气象楚庄王贤君而谓其筑台杀
谏者七十二人秦皇严诽谤之诛而反谓其能受茅焦
卷五十六 第 42a 页 WYG0708-0442a.png
鲍白令与侯生三人之极谏凡欲言其臣之节必先甚
其君之恶形容文致殆非人情曾晰大贤谓其因耘瓜
而击其子几死子路高弟谓其欲释古学揆之事理皆
未必然又桑榖之祥既以为太戊又以为武丁于书则
武丁乃鼎雉之事耳龙蛇之章既以为介之推又以为
舟之侨于传则侨乃戮于城濮之役耳鸿鹄六翮之喻
新序以为因桑告晋平公说苑以为古乘告赵简子不
屑扶君之事新序以为虎会事赵简子说苑以为隋会
卷五十六 第 42b 页 WYG0708-0442b.png
事晋文侯君不能致士之说新序以为大夫对卫相说
苑以为田饶对齐相宗卫解衣就鼎以谏佛肸之说新
序以为田单说苑以为田基是二书定于一人而自为
异同若严则音聋之讼一以为公叔文子告楚说苑以
为晏子告齐是一书重出而亦自异同刘向自以为去
其复重而尚若是何哉方南丰编集时官书仅有五卷
后于士大夫间得十五卷以足之则后世之残断错误
非必皆刘向本文耳然其指归皆出于劝善惩恶冀扶
卷五十六 第 43a 页 WYG0708-0442c.png
世教虽不尽纯而最多精语过于诸子之杂书横议远
矣君子亦不可以不观也而南丰乃讥其徇物者多自
为者少
  一枝梅(越使送/梁王子)半弃酒(管仲/十卷)免相(谓旧相也/见十一卷)蟨与
  蛩蛩巨虚二者相假相爱 龙化为鱼被射天帝
  不罪射者(九卷/)枭不更鸣东徙亦恶子之声(十五/卷)
  御呼骖亦呼(同忧也/十一卷)承明(承明堂/之后)率礼不越(今诗/礼作)
  (履/)太公望老妇之弃夫(八卷/)长年(尊上之称/第四卷)孔子
卷五十六 第 43b 页 WYG0708-0442d.png
  誉赵襄子管仲哭鲍叔(此二事岁月/先后皆合考)三归之台(管/仲)
  (以避得/民而作)祠田之祝(礼少求多/淳于髡云)
   春秋繁露
楚庄王 楚庄王杀陈夏徵舒不予专讨也灵王杀齐
 庆封而直称楚子何也曰齐桓不予专地而封晋文
 不予致王而朝楚庄弗予专杀而讨此楚灵所以称
 子而讨也愚谓诸侯专杀直书而罪自见子者楚之
 爵非称子以讨其罪也凡例之陋说耳 此篇又载
卷五十六 第 44a 页 WYG0708-0443a.png
 春秋分十二世为三等哀定昭三世君子之所见也
 襄成宣文四世君子之所闻也僖闵庄桓隐五世君
 子之所传闻 又援诗率由仇匹今诗作群匹
竹林 谓邲之战楚庄舍郑美矣而晋欲击之故晋变
 为夷狄楚变为君子 谓司马子反为其君使废君
 命与宋平是内专政而外擅名 谓鞍之战齐顷公
 被获自是恐惧不听声乐不食酒肉内爱百姓外敬
 诸侯终其身安宁是福生于忧 谓郑伐许伐丧叛
卷五十六 第 44b 页 WYG0708-0443b.png
 盟故夷狄之
玉杯 谓讥文公以丧娶公乃四十一月方娶纳币之
 月在丧之分也 谓赵盾杀君四年而后别牍复见
 在不讨贼而已犹子不尝药加之弑父
玉英 谓为善不法不可取亦不可弃如公子目夷之
 类
精华 谓小夷言伐而不得言战大夷言战而不得言
 获中国言获而不得言执 谓大旱者阳灭阴也拜
卷五十六 第 45a 页 WYG0708-0443c.png
 请之而已大水者阴灭阳也故鸣鼓攻之 谓齐桓
 五年不能致一诸侯柯之盟见大信一年而近国之
 君毕至鄄幽之会是也后二十年尚未能大合诸侯
 救卫邢见存亡继绝之义明年而远国之君毕至贯
 泽阳榖之会是也其后矜功而不修德楚人灭弦而
 不忧江黄伐陈而不救不救陈而责陈不离不安郑
 而必之以兵自是日衰九国叛矣 谓晋僖以乱即
 位亲任季子而二十年安宁
卷五十六 第 45b 页 WYG0708-0443d.png
王道 历言五帝三王之治桀纣之暴以及周衰而举
 春秋灾异为言 又历举春秋君臣行事而总以观
 乎二字条举而断之凡连用二十三观乎字此篇粗
 有文法
灭国 言春秋失国之君三十一亡国之君五十二主
 天地之间根本微者不可遭大风疾雨
服制象 剑在左青龙之象刀在右白虎之象軷在前
 赤鸟之象冠在首后玄武之象
卷五十六 第 46a 页 WYG0708-0444a.png
考功名 圣人之为天下兴利也其犹春气之生草也
 各因其生之小大其为天下除害也若川渎泻之于
 海也各随其势之倾侧
官制象天 天之大经三起而成三日而成规三旬而
 成月三月而成时三时而成功寒暑与和三而成物
 日月与星三而成光天地与人三而成德 人之身
 有四肢每肢有三节十二节相持而形体立矣天有
 四时每时有三月十二月相受而岁数终矣官有四
卷五十六 第 46b 页 WYG0708-0444b.png
 选每选有三人十二臣相参而事治行矣四选者公
 卿大夫士
调均 凡衣裳为盖形煖身也然而染五采饰文章者
 非以为有益于养肌肤血气也将以贵贵尊贤而明
 别上下之伦为治也
爵国 谓天子千里公侯百伯七十子男五十附庸字
 者三十名者二十氏者十五里 万人曰英千人曰
 俊百人曰杰十人曰豪
卷五十六 第 47a 页 WYG0708-0444c.png
仁义法 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仁之为言人也义之为
 言我也我无之而求诸人我有之而非之人人所不
 能受也 目弗视不见心弗虑不得虽有天下之至
 味弗嚼弗知其旨也虽有圣人之至道弗论弗知其
 义也
身之养莫重于义体莫贵于心养莫重于义有义者
 虽贫能自乐无义者虽富其能自存忘义而徇利以
 贱其身而祸其家此非其自为计不忠也知之不能
卷五十六 第 47b 页 WYG0708-0444d.png
 明也今握枣与错金示婴儿婴儿必取枣而不取金
 也握一斤金与千万之珠以示野人野人必取金而
 不取珠也故物之于人小者易知也其于大者难知
 也今利之于人小而义之于人大无怪民之皆趋利
 而不趋义也固其所闇也
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
 道不计其功诈其人而胜之虽有功君子弗为
实性 谓性已善不几于无教性有善姿惟待渐于教
卷五十六 第 48a 页 WYG0708-0445a.png
 训而后能为善圣人言善人吾不得见使民性皆善
 何为不见也
深察名号 阴之行不得于春夏而月之常厌于日光
 乍伤乍全天之禁阴如此
五行 地出云为雨气为风地不敢有其功一归于天
为人者天 云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五行 为木五行之始水五行之终以相生而言
阳尊阴卑 谓天之大数毕于十旬阳气以正月始出
卷五十六 第 48b 页 WYG0708-0445b.png
 于地至其功必成也积于十月人亦十月而生
王道通三 谓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
 画者天地人而连其中者通其道
天容 谓圣人祖天而行
天辨在人 谓阴阳之会遇于南方以中夏遇于北方
 以中冬者金木水火各奉所主以从阴阳相与一力
 而并功故少阳因木而起助春之生也太阳因火而
 起助夏之养也少阴因金而起助秋之成也太阴因
卷五十六 第 49a 页 WYG0708-0445c.png
 水而起助冬之藏也
阴阳位 阳以南方为位北方为休阴以北方为位南
 方为休
阴阳终始 北方者天之所终始也
阴阳义阳者天之德阴者天之刑
阴阳出入上下 春出阳而入阴秋出阴而入阳夏右
 阳而左阴冬右阴而左阳
天道无二 一而不二者天之行也
卷五十六 第 49b 页 WYG0708-0445d.png
煖燠 天之道出阳为煖以生之出阴为清以成之
基义 谓凡物必有合
四时之副 谓煖暑清寒异气而同功
人副天数 谓天德施地德生人德义
同类相勤 平地注水去燥就湿均薪施火去湿就燥
五行相胜 五行相生 五行逆顺 水治五行并言
 随时施政
治乱五行 言相干则灾
卷五十六 第 50a 页 WYG0708-0446a.png
五行变救 云木冰春多雨之类皆以人事救之
五行五事 言證应
郊语 言事天子之义有缺文
郊义 言王者岁一祭天必于正月上辛
郊祭 言丧不废郊祭
四祭 四时祭先祖父母此篇云已受命而王必先祭
 天乃行王事文王之伐崇是也诗曰济济辟王左右
 奉璋此文王之郊也周王于迈六师及之此文王之
卷五十六 第 50b 页 WYG0708-0446b.png
 伐崇也
郊祀 言文王受命伐崇又證以文王受命有此武功
顺命 言天子之义畏天之说
郊事对 载汉遣廷尉汤问仲舒郊事问荅
执贽 谓雁有行列之治羔有角而不任类仁杀之不
 谛类死义者跪乳类知礼者羊之言犹祥王有似乎
 君子
山川颂 山则巃嵷𡾋□□嵬㠑巍久不崩弛似仁人
卷五十六 第 51a 页 WYG0708-0446c.png
 志士水则源泉混混沄沄昼夜不竭或养万里而必
 至
求雨 四时各以其日与其方随其色为土龙阖南门
 置水其外而开北门 又止雨反北
祭义 五榖天所以赐人受赐而荐之宗庙
循天之道 天有两和谓中春中秋
天地之行 言服食当顺时
威德所生 春者天之和夏者天之德秋者天之平冬
卷五十六 第 51b 页 WYG0708-0446d.png
 者天之威为政不可不察
如天之为 阴阳之气在上天亦在人在天者未尝滞
 郁在人亦宜行而无留若四时之条条者也
天地阴阳 谓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与人而十人超
 然万物之上最为天下贵
天道施 圣人见端而知本得一而应万
  董仲舒传说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繁露清明竹
  林之属数十篇十馀万言颜师古注皆其所著书
卷五十六 第 52a 页 WYG0708-0447a.png
  名本朝崇文总目繁露七十卷八十二篇与隋唐
  志卷目同目谓其义引宏博非出近世然总以繁
  露为名又即用玉杯竹林题篇已疑后人附著矣
  及中兴馆阁书目止存十卷三十七篇新安程大
  昌读太平寰宇记及杜佑通典见所引繁露语言
  今书皆无之因知今书之非本真又读太平御览
  古繁露语特多御览太平兴国间编葺此时繁露
  尚存今遂逸不传合此三说观之是隋唐国初繁
卷五十六 第 52b 页 WYG0708-0447b.png
  露已未必皆董仲舒之旧中兴后繁露又非隋唐
  国初之繁露矣近世胡尚书矩为萍乡宰日刋之
  县斋仅此三十七篇而已其后得攻愧楼参政校
  定本十七卷八十二篇之旧复全其兄胡槻既刋
  之江东漕司其后岳尚书珂复刋之嘉禾郡斋世
  遂以为定本攻愧谓为仲舒所著无疑而取楚庄
  篇第一谓为潘氏本有之至于调均一篇萍乡本
  列置第二十五及攻愧再定本乃不及此篇则不
卷五十六 第 53a 页 WYG0708-0447c.png
  知何说也又程氏谓通典载剑在左青龙象刀在
  右白虎象軷在前朱雀象冠在首玄武象谓此数
  语今书所无而今书服制象篇此语实具存程氏
  以为无之不知又何也愚按今书惟对胶西王越
  大夫之问辞约义精而具在本传馀多烦猥甚至
  于理不驯者有之如云宋襄公由其道而败春秋
  责之襄公岂由其道者耶如云周无道而秦伐之
  以与殷周之伐并言秦果伐无道者耶如云志如
卷五十六 第 53b 页 WYG0708-0447d.png
  死灰以不问问以不对对恐非儒者之言如以王
  正月之王为文王恐春秋无此意如谓黄帝之先
  谥四帝之后恐隆古未有谥如谓舜主天法商禹
  主地法夏汤主天法质文王主地法文于理皆未
  见其有当如谓楚庄王以天不见灾而祷之于山
  川不见灾而惧可矣祷于山川以求天灾岂人情
  乎若其谓性有善姿而未能为善惟待教训而后
  能为善谓性已善几于无教孔子言善人吾不得
卷五十六 第 54a 页 WYG0708-0448a.png
  而见之而孟子言人性皆善过矣是又未明乎本
  然之性也汉世之儒惟仲舒仁义三策炳炳万世
  曾谓仲舒之繁露而有是乎欧阳公读繁露不言
  其非真而讥其不能高其论以明圣人之道且有
  惜哉惜哉之叹夫仲舒纯儒欧公文人此又学者
  所宜审也
 
 
卷五十六 第 54b 页 WYG0708-0448b.png
 
 
 
 
 
 
 
 黄氏日抄卷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