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四 第 1a 页 WYG0708-023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黄氏日抄卷四十四 宋 黄震 撰
读本朝诸儒书(十一下/)
温公迂书
自序略曰譬之种木收愈远利愈大使狭道以求容利
止其身岂能及后世哉(释/迂)
愚恐更当参以不计功之说
天地不易日月无变道何为独变哉厌常而喜新求愈
黄氏日抄卷四十四 宋 黄震 撰
读本朝诸儒书(十一下/)
温公迂书
自序略曰譬之种木收愈远利愈大使狭道以求容利
止其身岂能及后世哉(释/迂)
愚恐更当参以不计功之说
天地不易日月无变道何为独变哉厌常而喜新求愈
卷四十四 第 1b 页 WYG0708-0232b.png
勤而愈远(辨/庸)
譬之钟鼓不扣自鸣孰不谓怪(言/戒)
天雨道泞蹊狭而高车不量力久妨众进能无覆乎
(饭/车)
童子至驩争凡芥而相伤天下之利大于凡芥者多矣
恃其驩而不知戒能无伤乎(拾/樵)
去恶而从善舍非而从是在我而已何难(回/心)
受恩而不负者为子必孝为臣必忠(负/恩)
譬之钟鼓不扣自鸣孰不谓怪(言/戒)
天雨道泞蹊狭而高车不量力久妨众进能无覆乎
(饭/车)
童子至驩争凡芥而相伤天下之利大于凡芥者多矣
恃其驩而不知戒能无伤乎(拾/樵)
去恶而从善舍非而从是在我而已何难(回/心)
受恩而不负者为子必孝为臣必忠(负/恩)
卷四十四 第 2a 页 WYG0708-0233a.png
厌其所有羡其所不可得(羡/厌)
治心以正保躬以静进退有义得失有命守道在已成
功在天夫复何为莫非自然(无为赞贻/邢和叔)
文胜而道不至犹朽屋而涂丹雘眢井而幕绮罗乌喙
而渍饴糖也(斥/庄)
果饵刻镂是以目食(官/失)
温公之书德人之言也择其尤切于后学者著此
元城语
治心以正保躬以静进退有义得失有命守道在已成
功在天夫复何为莫非自然(无为赞贻/邢和叔)
文胜而道不至犹朽屋而涂丹雘眢井而幕绮罗乌喙
而渍饴糖也(斥/庄)
果饵刻镂是以目食(官/失)
温公之书德人之言也择其尤切于后学者著此
元城语
卷四十四 第 2b 页 WYG0708-0233b.png
元城先生刘安世字器之大观间谪亳州寓永城县之
回车院年已六十馀维阳马永卿赴永城县主簿其舅
高邮张桐属使求教既至见先生雄伟闿爽谈论踰时
体无欹侧肩背耸直身不少动手足亦不移自是从之
学后二十六年当绍兴五年追录其语为元城语三卷
汉大臣于人主前说人短长各以其实如匡衡谓朱云
好勇数犯法亡命受易颇有师道是也攻金陵者谓
其为林甫卢杞王莽故人主不信此进言者之大戒
回车院年已六十馀维阳马永卿赴永城县主簿其舅
高邮张桐属使求教既至见先生雄伟闿爽谈论踰时
体无欹侧肩背耸直身不少动手足亦不移自是从之
学后二十六年当绍兴五年追录其语为元城语三卷
汉大臣于人主前说人短长各以其实如匡衡谓朱云
好勇数犯法亡命受易颇有师道是也攻金陵者谓
其为林甫卢杞王莽故人主不信此进言者之大戒
卷四十四 第 3a 页 WYG0708-0233c.png
五帝之法尚不同金陵乃以成周之法行于今我朝祖
宗所以不多为法令者正恐官吏缘此扰民也金陵
欲行新法恐州县慢易故擢用新进少年至于特旨
御前处分金字牌子一时指挥之类纷纷而出其柄
必为奸臣所窃天下欲不乱得乎
金陵三不足之说谓天变不足惧祖宗不足法人言不
足恤此三句为万世祸
赵清献欲绝欲挂父母像于卧床王羲之欲不仕自誓
宗所以不多为法令者正恐官吏缘此扰民也金陵
欲行新法恐州县慢易故擢用新进少年至于特旨
御前处分金字牌子一时指挥之类纷纷而出其柄
必为奸臣所窃天下欲不乱得乎
金陵三不足之说谓天变不足惧祖宗不足法人言不
足恤此三句为万世祸
赵清献欲绝欲挂父母像于卧床王羲之欲不仕自誓
卷四十四 第 3b 页 WYG0708-0233d.png
于父母坟前且士大夫不为则止耳何必尔
温公戒金陵用小人介甫曰法行即逐之公曰误矣小
人得路岂可去也他日将悔之
哲宗初锐意于学一日讲毕会茶上起折柳一枝有谏
以方春万物生荣不可无故摧折上掷之色不平温
公闻之不悦曰使人主不欲亲近儒生者正此等人
也
祖宗以仁慈治天下至嘉祐末似乎舒缓不振故神庙
温公戒金陵用小人介甫曰法行即逐之公曰误矣小
人得路岂可去也他日将悔之
哲宗初锐意于学一日讲毕会茶上起折柳一枝有谏
以方春万物生荣不可无故摧折上掷之色不平温
公闻之不悦曰使人主不欲亲近儒生者正此等人
也
祖宗以仁慈治天下至嘉祐末似乎舒缓不振故神庙
卷四十四 第 4a 页 WYG0708-0234a.png
必欲变法金陵揣知上意以一身当之又有虚名实
行强辨坚志不可动反复诘难使人主伏弱乃已及
元丰初主德已成天容毅然正君臣之分非熙宁初
比矣
明皇即位初焚锦绣珠玉于前殿已不好之则不用何
至焚之焚之必于前殿此好名也故有末年之敝若
仁庙则不然非大臣问疾则无由见其黄絁被漆唾
壶
行强辨坚志不可动反复诘难使人主伏弱乃已及
元丰初主德已成天容毅然正君臣之分非熙宁初
比矣
明皇即位初焚锦绣珠玉于前殿已不好之则不用何
至焚之焚之必于前殿此好名也故有末年之敝若
仁庙则不然非大臣问疾则无由见其黄絁被漆唾
壶
卷四十四 第 4b 页 WYG0708-0234b.png
人主之去宰相必积怒非一日奸臣必交结佞倖才觉
怒必急急收救故不至积怒而去李林甫所以作相
二十年正缘得高力士安禄山陈希烈等内外赞助
太祖即位造薰笼数日不至而怒左右对以事下尚书
省尚书省下本部本部下本局覆奏得旨复依方制
造太祖怒曰谁做条贯曰可问宰相普至对曰此自
来条贯不为陛下设为陛下子孙设后代若非礼制
造奢侈之物经诸处行遣必有台谏理会此条贯深
怒必急急收救故不至积怒而去李林甫所以作相
二十年正缘得高力士安禄山陈希烈等内外赞助
太祖即位造薰笼数日不至而怒左右对以事下尚书
省尚书省下本部本部下本局覆奏得旨复依方制
造太祖怒曰谁做条贯曰可问宰相普至对曰此自
来条贯不为陛下设为陛下子孙设后代若非礼制
造奢侈之物经诸处行遣必有台谏理会此条贯深
卷四十四 第 5a 页 WYG0708-0234c.png
意也上大喜曰此条贯极妙无薰笼是小事其后法
坏自御前直下后苑作更不经由朝廷至今为例
河东折氏灵武李氏自五代世守两蕃畏之太祖故令
世袭其后移李氏为陜西两镇遂失灵夏至今为患
太祖未尝文谈盖欲激厉将士之气太宗未平晋已为
平晋诗赋未平燕山已为平燕山诗赋群臣属和将
士歆艳而于武事不竞故有潘美之败澶渊之役渡
河桥至半高琼曰此处好唤丞相吟两首诗盖平日
坏自御前直下后苑作更不经由朝廷至今为例
河东折氏灵武李氏自五代世守两蕃畏之太祖故令
世袭其后移李氏为陜西两镇遂失灵夏至今为患
太祖未尝文谈盖欲激厉将士之气太宗未平晋已为
平晋诗赋未平燕山已为平燕山诗赋群臣属和将
士歆艳而于武事不竞故有潘美之败澶渊之役渡
河桥至半高琼曰此处好唤丞相吟两首诗盖平日
卷四十四 第 5b 页 WYG0708-0234d.png
憾之有此语
左传襄十二年同宗于祖庙注始封之庙同族于祢庙
注父庙然则宗远而族近也政和中大臣不学以郡
主为宗姬以县主为族姬又姬周姓也自汉初取为
嫔嫱之号已可笑今乃以嫔嫱之号名其女尤可笑
(语/上)
熙宁仞温公谏用兵不留藁大略以富人与贫人邻居
为喻此录中载其语意
左传襄十二年同宗于祖庙注始封之庙同族于祢庙
注父庙然则宗远而族近也政和中大臣不学以郡
主为宗姬以县主为族姬又姬周姓也自汉初取为
嫔嫱之号已可笑今乃以嫔嫱之号名其女尤可笑
(语/上)
熙宁仞温公谏用兵不留藁大略以富人与贫人邻居
为喻此录中载其语意
卷四十四 第 6a 页 WYG0708-0235a.png
汉藩王入继必亲信本国之臣霍光立宣帝正以其无
党
国初钱王入朝晋王赵丞相以下皆欲留之上曰我平
生不曾欺善怕恶
金陵以两府啖温公不可台谏党金陵者遂诬之(如霍/光事)
神宗曰司马某岂有此事元祐遂获其用皆神宗保
养成就之力
谓啖助作怪以左氏非邱明乃论语孔子所引前世人
党
国初钱王入朝晋王赵丞相以下皆欲留之上曰我平
生不曾欺善怕恶
金陵以两府啖温公不可台谏党金陵者遂诬之(如霍/光事)
神宗曰司马某岂有此事元祐遂获其用皆神宗保
养成就之力
谓啖助作怪以左氏非邱明乃论语孔子所引前世人
卷四十四 第 6b 页 WYG0708-0235b.png
如老彭伯夷等类然愚按前世诸儒考究多与
啖助之说同元城最考古而非之如此何也(左/丘)
(明姓/左丘)
仁宗时蕃商没官真珠入禁中张贵妃乞私买得之一
日赏牡丹贵妃以为首饰誇同辈上以袖掩面曰满
头白纷纷地更没些忌讳贵妃惭赧起易之乃大悦
命人各簪牡丹自是宫中不戴珠珠价大减
公孙虽诈以卜式输财助边非人情以睚眦杀人郭解
啖助之说同元城最考古而非之如此何也(左/丘)
(明姓/左丘)
仁宗时蕃商没官真珠入禁中张贵妃乞私买得之一
日赏牡丹贵妃以为首饰誇同辈上以袖掩面曰满
头白纷纷地更没些忌讳贵妃惭赧起易之乃大悦
命人各簪牡丹自是宫中不戴珠珠价大减
公孙虽诈以卜式输财助边非人情以睚眦杀人郭解
卷四十四 第 7a 页 WYG0708-0235c.png
不知甚于解知此弘长处
曹操遗令至分香卖履无不处置无一语及禅代之事
是实以天下遗子孙而身享汉臣之名温公偶窥破
有喜色元城谓操平生事无不如此夜枕圆枕啖野
葛至尺许饮酖酒至一杯
本朝名相惟李氏沆人上利害一切不行而日奏四方
盗贼水旱在汉惟魏相能然后之为相者则喜变祖
宗法度恶闻天下灾异
曹操遗令至分香卖履无不处置无一语及禅代之事
是实以天下遗子孙而身享汉臣之名温公偶窥破
有喜色元城谓操平生事无不如此夜枕圆枕啖野
葛至尺许饮酖酒至一杯
本朝名相惟李氏沆人上利害一切不行而日奏四方
盗贼水旱在汉惟魏相能然后之为相者则喜变祖
宗法度恶闻天下灾异
卷四十四 第 7b 页 WYG0708-0235d.png
温公创独乐园自伤不得与众同也洛俗春月放园园
子得茶汤钱与主人平分一日园子吕直纳公钱十
千公令持去再三欲留公怒乃持去回顾曰只端明
不爱钱后十馀日吕直创一井亭问之乃用前日不
受十千也
昔高辛氏迁阏伯于商丘主辰今为应天府实我宋受
命之地迁实沈于大夏主参今为太原府实河东刘
氏旧地参商不相能物莫能两大故国初但谓河东
子得茶汤钱与主人平分一日园子吕直纳公钱十
千公令持去再三欲留公怒乃持去回顾曰只端明
不爱钱后十馀日吕直创一井亭问之乃用前日不
受十千也
昔高辛氏迁阏伯于商丘主辰今为应天府实我宋受
命之地迁实沈于大夏主参今为太原府实河东刘
氏旧地参商不相能物莫能两大故国初但谓河东
卷四十四 第 8a 页 WYG0708-0236a.png
并州不加府号本朝初收河东在戊寅年重午日乃
火土旺日参水神所忌故尅之时宋兴已十九年盛
则后服衰则先陷靖康元年丙午岁重九日太原陷
其属本朝才一百四十九年丙午为天水故火最大
忌九为阳数之极故太原以重九日陷又渊圣为第
九世而即位之年正一百六十六年此汉书所谓阳
九之厄百六之会
卜世卜年盖王孙满当楚问鼎假天命神告之事以拒
火土旺日参水神所忌故尅之时宋兴已十九年盛
则后服衰则先陷靖康元年丙午岁重九日太原陷
其属本朝才一百四十九年丙午为天水故火最大
忌九为阳数之极故太原以重九日陷又渊圣为第
九世而即位之年正一百六十六年此汉书所谓阳
九之厄百六之会
卜世卜年盖王孙满当楚问鼎假天命神告之事以拒
卷四十四 第 8b 页 WYG0708-0236b.png
之故史记云王使王孙满应设以辞
元城初求教温公曰诚思之三日问从何而入曰不妄
语又韩瓘谭录载此事云力行七年而后成自此言
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又瓘乞言元城曰惟在
力行古人云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说得一尺不
如行得一寸故以行为贵
汉四家诗各有长短
酷吏传班氏不入杜张盖张汤之后至后汉犹盛故班
元城初求教温公曰诚思之三日问从何而入曰不妄
语又韩瓘谭录载此事云力行七年而后成自此言
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又瓘乞言元城曰惟在
力行古人云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说得一尺不
如行得一寸故以行为贵
汉四家诗各有长短
酷吏传班氏不入杜张盖张汤之后至后汉犹盛故班
卷四十四 第 9a 页 WYG0708-0236c.png
氏以张纯之故不入酷吏传而并贷杜周此子产立
公孙泄之义
汉武用兵胜负皆以实闻不为左右欺罔
子产相郑晋悼已薨楚亦衰子产又能得晋楚大夫之
心许其更相朝晋楚亦值其时也
缯慈陵切与饧相近而不同音(语/中)
汉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秋分行郡国秩六百
石而县令万户以上秩反千石至六百石然刺史权
公孙泄之义
汉武用兵胜负皆以实闻不为左右欺罔
子产相郑晋悼已薨楚亦衰子产又能得晋楚大夫之
心许其更相朝晋楚亦值其时也
缯慈陵切与饧相近而不同音(语/中)
汉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秋分行郡国秩六百
石而县令万户以上秩反千石至六百石然刺史权
卷四十四 第 9b 页 WYG0708-0236d.png
极重按察六条一谓强宗豪右五条皆谓二千石不
法秩卑则其人激昂权重则能行志至成帝绥和元
年更名牧秩二千石其法隳矣唐制诸道帅司兼观
察之权故藩镇擅权无人纠举本朝官制多循唐旧
独前宰执侍从为帅监司得纠之故不敢为非
原乃天子之邑不欲属晋文公伐原乃不美之事而左
氏反称之盖宗周镐京地方八百里八八六十四为
方百里者六十四雒邑成周地方六百里六六三十
法秩卑则其人激昂权重则能行志至成帝绥和元
年更名牧秩二千石其法隳矣唐制诸道帅司兼观
察之权故藩镇擅权无人纠举本朝官制多循唐旧
独前宰执侍从为帅监司得纠之故不敢为非
原乃天子之邑不欲属晋文公伐原乃不美之事而左
氏反称之盖宗周镐京地方八百里八八六十四为
方百里者六十四雒邑成周地方六百里六六三十
卷四十四 第 10a 页 WYG0708-0237a.png
六为方百里者三十六合二都言之是为邦畿千里
至幽王时宗周灭方八百里者失之平王东迁仅六
百里尔襄王以河内赐文侯又为诸侯所侵故其地
至小矣
熙宁殿试改用策谓比诗赋有用不知士人计较得失
岂敢极言时政自取黜落是初入仕已教之謟也况
登科之初未见人材及后仕宦则材智声名君子小
人贵贱分矣不必须殿试策以别人材人主燕閒时
至幽王时宗周灭方八百里者失之平王东迁仅六
百里尔襄王以河内赐文侯又为诸侯所侵故其地
至小矣
熙宁殿试改用策谓比诗赋有用不知士人计较得失
岂敢极言时政自取黜落是初入仕已教之謟也况
登科之初未见人材及后仕宦则材智声名君子小
人贵贱分矣不必须殿试策以别人材人主燕閒时
卷四十四 第 10b 页 WYG0708-0237b.png
于其等辈广访备问然后博记而审察之天下无遗
材矣
鲁襄三年晋祈奚请老而举解狐祈午襄二十一年叔
向见囚曰救我者必祈大夫于是祈奚老矣闻之见
宣子而免之不若史记晋世家止载举解狐祈午左
氏载请老非也愚按襄二十一年既曰于是祈奚老
矣则是请老在前恐无可疑
新唐书好简略事多郁而不明其进表云其事则增于
材矣
鲁襄三年晋祈奚请老而举解狐祈午襄二十一年叔
向见囚曰救我者必祈大夫于是祈奚老矣闻之见
宣子而免之不若史记晋世家止载举解狐祈午左
氏载请老非也愚按襄二十一年既曰于是祈奚老
矣则是请老在前恐无可疑
新唐书好简略事多郁而不明其进表云其事则增于
卷四十四 第 11a 页 WYG0708-0237c.png
前其文则省于旧其病正在此仄以为工何哉
汉所传六经与今不同如今尚书云无教逸欲有邦王
嘉奏封事云亡敖佚欲有国恐敖字转写作教字
萧望之傅元帝八九年当深知元帝为人及帝即位乃
欲逐恭显为其谮下狱帝至不省其为下狱不知八
九年间辅之者何事
太宗尝飞白题翰林学士院曰玉堂之庐此四字出李
寻传玉堂者殿名也而待诏者有直庐在其侧李寻
汉所传六经与今不同如今尚书云无教逸欲有邦王
嘉奏封事云亡敖佚欲有国恐敖字转写作教字
萧望之傅元帝八九年当深知元帝为人及帝即位乃
欲逐恭显为其谮下狱帝至不省其为下狱不知八
九年间辅之者何事
太宗尝飞白题翰林学士院曰玉堂之庐此四字出李
寻传玉堂者殿名也而待诏者有直庐在其侧李寻
卷四十四 第 11b 页 WYG0708-0237d.png
时待诏黄门故曰久污玉堂之庐至英庙嗣位乃撤
去及元丰中有学士上言乞摘去二字使榜院门以
为光宠诏可是以殿名名其院也不逊甚矣师古曰
玉堂在未央宫又翼奉言文帝恭俭未央宫无高门
武台麒麟凤凰玉堂金华之殿独有前殿曲台渐台
宣室承明耳则玉堂殿乃武帝所造
萧何治未央宫高帝都长安之心方定何之意深矣
后生未可遽立议论以褒贬古今盖见闻未广涉世浅
去及元丰中有学士上言乞摘去二字使榜院门以
为光宠诏可是以殿名名其院也不逊甚矣师古曰
玉堂在未央宫又翼奉言文帝恭俭未央宫无高门
武台麒麟凤凰玉堂金华之殿独有前殿曲台渐台
宣室承明耳则玉堂殿乃武帝所造
萧何治未央宫高帝都长安之心方定何之意深矣
后生未可遽立议论以褒贬古今盖见闻未广涉世浅
卷四十四 第 12a 页 WYG0708-0238a.png
也孔子年六十三岁乃始删诗定书系周易作春秋
文言未必皆孔子之作孔子生于襄二十二年而襄三
年穆姜言元体之长也至正固足以干事时孔子未
生又左氏以解随卦周易以解乾卦
东坡下御史狱张安道上书遣子恕救之恕愚懦不敢
投后东坡见之吐舌色动盖安道书云其实天下之
奇材也岂不激人主之怒元城曰但当言本朝未尝
杀士大夫
文言未必皆孔子之作孔子生于襄二十二年而襄三
年穆姜言元体之长也至正固足以干事时孔子未
生又左氏以解随卦周易以解乾卦
东坡下御史狱张安道上书遣子恕救之恕愚懦不敢
投后东坡见之吐舌色动盖安道书云其实天下之
奇材也岂不激人主之怒元城曰但当言本朝未尝
杀士大夫
卷四十四 第 12b 页 WYG0708-0238b.png
富郑公使敌说以用兵则国家受其害人臣享其利老
苏谓二子曰古人有此意否东坡对曰严安亦有此
意但不如此明白老苏笑以为然盖取严安谏用兵
曰此人臣之利非天下之长策也前辈读书必见于
用郑公之言其源出此
秦用颛帝历十月为岁首遇闰即谓之后九月盖取左
氏归馀于终之意汉初因而不改秦二世二年后九
月应建酉汉二年后九月建已五年九月建寅高后
苏谓二子曰古人有此意否东坡对曰严安亦有此
意但不如此明白老苏笑以为然盖取严安谏用兵
曰此人臣之利非天下之长策也前辈读书必见于
用郑公之言其源出此
秦用颛帝历十月为岁首遇闰即谓之后九月盖取左
氏归馀于终之意汉初因而不改秦二世二年后九
月应建酉汉二年后九月建已五年九月建寅高后
卷四十四 第 13a 页 WYG0708-0238c.png
八年闰月己酉代王即皇帝位元年十月辛亥皇帝
见高庙己酉辛亥相去三月是闰月亦后九月也愚
按徐广注建酉建已止合云闰八月四月不当言酉
言已盖闰月无建斗指两辰之间
魏徵卒停昏仆碑其家衰矣郑公之德何赖于碑而停
叔玉婚乃天以佑魏氏也房元龄之子尚主始败其
家法终灭其族郑公四子叔玉叔瑜叔琬叔圭而叔
瑜生华华生商商生明明生冯冯生谟其家再振
见高庙己酉辛亥相去三月是闰月亦后九月也愚
按徐广注建酉建已止合云闰八月四月不当言酉
言已盖闰月无建斗指两辰之间
魏徵卒停昏仆碑其家衰矣郑公之德何赖于碑而停
叔玉婚乃天以佑魏氏也房元龄之子尚主始败其
家法终灭其族郑公四子叔玉叔瑜叔琬叔圭而叔
瑜生华华生商商生明明生冯冯生谟其家再振
卷四十四 第 13b 页 WYG0708-0238d.png
杨绾为相才一百八日故名望如此
绛县老人云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
也史赵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士文
伯曰然则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也亥字二画在上
其下六画如算子三个六数也如者往也移下亥上
二画往亥时身仄则当如移写其左竖二画乃二万
也其右六画乃三个算子六数则六千六百六旬也
季末也今今日也已得四百四十四全甲子其末一
绛县老人云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
也史赵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士文
伯曰然则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也亥字二画在上
其下六画如算子三个六数也如者往也移下亥上
二画往亥时身仄则当如移写其左竖二画乃二万
也其右六画乃三个算子六数则六千六百六旬也
季末也今今日也已得四百四十四全甲子其末一
卷四十四 第 14a 页 WYG0708-0239a.png
甲子六十日今才得二十日故曰其季于今三之一
也
易取诸益取诸暌之类非谓当时已有此卦也伏羲造
书契取夬之义也今系辞汉名大传见司马迁传爻
谓系辞以系于一卦之下易曰系辞焉以断吉凶故
谓之爻吉凶生大业盖谓有兴有废汤武秦汉之事
是也欧公非系辞韩魏公与同政府甚久无事不言
独不与言系辞(语/中)
也
易取诸益取诸暌之类非谓当时已有此卦也伏羲造
书契取夬之义也今系辞汉名大传见司马迁传爻
谓系辞以系于一卦之下易曰系辞焉以断吉凶故
谓之爻吉凶生大业盖谓有兴有废汤武秦汉之事
是也欧公非系辞韩魏公与同政府甚久无事不言
独不与言系辞(语/中)
卷四十四 第 14b 页 WYG0708-0239b.png
元城谭录
具茨韩瓘官二浙往来必维舟河梁侍元城谭诲录其
系邪正得失者二十一条名刘先生谭录元城先翁与
温公同年故遣元城从温公学
元城终身未尝草字书尺未尝使人代
元城作待制道遇丞相吕微仲去席帽凉衫敛马于浚
沟庙下微仲问法吏无两制避丞相之法然终不乐
范相由元城章疏而出已而复拜微仲遂拟元城真
具茨韩瓘官二浙往来必维舟河梁侍元城谭诲录其
系邪正得失者二十一条名刘先生谭录元城先翁与
温公同年故遣元城从温公学
元城终身未尝草字书尺未尝使人代
元城作待制道遇丞相吕微仲去席帽凉衫敛马于浚
沟庙下微仲问法吏无两制避丞相之法然终不乐
范相由元城章疏而出已而复拜微仲遂拟元城真
卷四十四 第 15a 页 WYG0708-0239c.png
定宣仁曰如此正人且宜留朝廷
韩魏公镇北门朝臣令决守把兵士不伏以解府公问
汝骂长官信否曰实有曰汝为禁兵既差在彼便有
阶级判市曹处斩略不变色潞公镇北门有外镇解
一卒如前者公震怒问之亦判处斩而掷笔潞公气
禀雄杰而非傲物魏公和平略无崖岸遇事迎刃而
解至疑虑难处者研墨运思从容之间已了于胸中
便下笔天资明敏绝人远甚
韩魏公镇北门朝臣令决守把兵士不伏以解府公问
汝骂长官信否曰实有曰汝为禁兵既差在彼便有
阶级判市曹处斩略不变色潞公镇北门有外镇解
一卒如前者公震怒问之亦判处斩而掷笔潞公气
禀雄杰而非傲物魏公和平略无崖岸遇事迎刃而
解至疑虑难处者研墨运思从容之间已了于胸中
便下笔天资明敏绝人远甚
卷四十四 第 15b 页 WYG0708-0239d.png
元丰末京东剧寇欲取剖尅吏吴居厚投铸冶中居厚
觉蚤遁去
刘道原之子羲仲每有书译数四不能晓
王巩定国多识前言往行乃服林灵素丹药暴得疾苦
楚死
王介甫求去潞公谓后人如何可为元城对曰相公当
之去所害兴所利反掌间耳
元城曰陈莹中某尝荐自代而未尝识面莹中多失之
觉蚤遁去
刘道原之子羲仲每有书译数四不能晓
王巩定国多识前言往行乃服林灵素丹药暴得疾苦
楚死
王介甫求去潞公谓后人如何可为元城对曰相公当
之去所害兴所利反掌间耳
元城曰陈莹中某尝荐自代而未尝识面莹中多失之
卷四十四 第 16a 页 WYG0708-0240a.png
过如尊尧集先评荆公为伊吕圣人之耦而后纳诸
僣叛不轨之域此学术不粹也
王安石荐李定时陈襄弹之未行已擢监察御史里行
宋次道封还词头辞职罢之次直李大临再封还之
最后付宋子容又封还之更奏复下至于七八子容
与大临俱落职奉朝请名誉赫然此乃祖宗德泽百
馀年间养成风俗与齐太史见杀三人而执笔如初
者何异其后摄官修起居注章衡行之贤不肖于此
僣叛不轨之域此学术不粹也
王安石荐李定时陈襄弹之未行已擢监察御史里行
宋次道封还词头辞职罢之次直李大临再封还之
最后付宋子容又封还之更奏复下至于七八子容
与大临俱落职奉朝请名誉赫然此乃祖宗德泽百
馀年间养成风俗与齐太史见杀三人而执笔如初
者何异其后摄官修起居注章衡行之贤不肖于此
卷四十四 第 16b 页 WYG0708-0240b.png
可见
元城窜岭南一日使厚士类泣告以闻朝廷遣使入郡
将不利于公请早自裁公从容留饭卒不为动而使
者乃过旁郡
元城道护录
道护录者珵所集不著姓氏珵以宣和六年春介杨龟
山书谒元城于南都而录其说
元城初除谏官以母老辞母勉使为之乃供职论胡宗
元城窜岭南一日使厚士类泣告以闻朝廷遣使入郡
将不利于公请早自裁公从容留饭卒不为动而使
者乃过旁郡
元城道护录
道护录者珵所集不著姓氏珵以宣和六年春介杨龟
山书谒元城于南都而录其说
元城初除谏官以母老辞母勉使为之乃供职论胡宗
卷四十四 第 17a 页 WYG0708-0240c.png
愈二十四章又论章子厚十九章子厚欲杀之春循
梅新高廉雷化八州历其七
元祐党人只七十八人后来附益者不是
龟山有除命闻是蔡攸所引不知肯来否李光好官员
可惜为蔡攸所引此人拨着便省后来罢去
若象数可废则无易矣若不说义理又非通论两者兼
通始得
学者所守要道只一勤字勤则邪僻无自而生才有间
梅新高廉雷化八州历其七
元祐党人只七十八人后来附益者不是
龟山有除命闻是蔡攸所引不知肯来否李光好官员
可惜为蔡攸所引此人拨着便省后来罢去
若象数可废则无易矣若不说义理又非通论两者兼
通始得
学者所守要道只一勤字勤则邪僻无自而生才有间
卷四十四 第 17b 页 WYG0708-0240d.png
断便不可谓勤
狱贵初情每一行若干人即时分牢异处亲往遍问私
置一簿随所语记之其后结正无能出初语者
致曲者至诚之道无处不在着一事上便是曲致曲以
通之也
元城刘先生初事司马温公五年而后教之以诚
思之三日不知所从入而后教之以不妄语力行
七年而后言行相应故能不动如山当宣和大观
狱贵初情每一行若干人即时分牢异处亲往遍问私
置一簿随所语记之其后结正无能出初语者
致曲者至诚之道无处不在着一事上便是曲致曲以
通之也
元城刘先生初事司马温公五年而后教之以诚
思之三日不知所从入而后教之以不妄语力行
七年而后言行相应故能不动如山当宣和大观
卷四十四 第 18a 页 WYG0708-0241a.png
间岿然独为善类宗主至今诵其遗言无不笃实
重厚使人鄙吝之心为消呜呼岂不诚大丈夫哉
独因笃信之深而佛氏之说先入为主至谓儒释
道神其心皆一又谓法华经临刑刀坏之说为说
性而證以楞严经云使众生六根销复临刑刀如
割水且并以其师温公诋佛为非若自程门讲明
圣人之学观之虽温公之诋佛犹未免于誉敌而
元城并以为未然何哉或者知终终之之勇卓冠
重厚使人鄙吝之心为消呜呼岂不诚大丈夫哉
独因笃信之深而佛氏之说先入为主至谓儒释
道神其心皆一又谓法华经临刑刀坏之说为说
性而證以楞严经云使众生六根销复临刑刀如
割水且并以其师温公诋佛为非若自程门讲明
圣人之学观之虽温公之诋佛犹未免于誉敌而
元城并以为未然何哉或者知终终之之勇卓冠
卷四十四 第 18b 页 WYG0708-0241b.png
一世而知至至之之智尚差毫釐耶此中庸之言
诚必贵于自明而诚也虽然先生他日亦言释老
之道皆未免入邪则其本心固未尝不明也学者
宜审焉
黄氏日抄卷四十四
诚必贵于自明而诚也虽然先生他日亦言释老
之道皆未免入邪则其本心固未尝不明也学者
宜审焉
黄氏日抄卷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