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一
卷四十一 第 1a 页 WYG0708-018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黄氏日抄卷四十一    宋 黄震 撰
 读本朝诸儒理学书(九/)
  龟山先生文集
   诗
此日不再得颓波注扶桑跹跹黄小群毛发忽已苍愿
 言媚学子共惜此日光术业贵及时勉之在青阳此
 示同学首章也足以警惰
卷四十一 第 1b 页 WYG0708-0182b.png
题钓台诗谓东汉不任三公故子陵不就其招恐未必
 然若子陵意果出此合为光武一言题吴国华钓台
 以璜溪严濑对起而总之云圣贤遇合自有时洁身
 乱伦非所知以国华自作记不取子陵也又恐贬子
 陵太过
江上夜行诗冰壶潋滟接天浮月色云光寸寸秋不用
 乘槎厉东海一江星汉拥行舟
望湖楼晚眺诗斜日侵帘上玉钩檐花飞动锦纹浮湖
卷四十一 第 2a 页 WYG0708-0183a.png
 光写出千峰秀天影融成十里秋翠鹬翻风窥浅水
 片云随意入沧洲留连更待东窗月注目晴云独倚
 楼
   书
上渊圣皇帝略云自崇宁迄宣和宽恤之诏岁一举
 之宣之通衢而人不听挂之墙壁而人不视以其文
 具而实不至故也祖宗时荆湖南北江东西漕米至
 真扬下卸即载盐而归自胡师文以籴本献羡馀而
卷四十一 第 2b 页 WYG0708-0183b.png
 籴本乃取之诸路昔每路盐课无虑数十万缗自钞
 法行盐课悉归𣙜货务诸路一无所得太宗尝谓倖
 门如鼠穴不可塞篙工柂师有少贩鬻但无妨公不
 必䆒问自直达钞盐之法行而回纲无所得愿捐数
 百万以为籴本弃回运以养舟人臣尝任萧山县令
 有钱清盐场亭户多逃亡至追捕拘系之盖盐之入
 官一斤不过四五钱计其工力之费十不偿其二三
 愚按龟山当时事之艰难而陈民情之纤悉如此救
卷四十一 第 3a 页 WYG0708-0183c.png
 时者可观矣
   奏状
靖康元年正月渊圣召先生置谏垣七月乞致仕得祠
 时年七十四明年高宗即位召赴行在除工部侍郎
 侍讲建炎庚戍致仕凡奏状皆其辞免状
   奏议
谓童贯为三路总帅弃军而归朝廷不问梁方平何灌
 相继而遁又置不问使敌人善觇国则胜负已决矣
卷四十一 第 3b 页 WYG0708-0183d.png
 又谓宰执首为窜逸自全之计亦宜稍正典刑比闻
 士民伏阙诟詈大臣无所不至盖国人之所共弃也
姚平仲杀略相当未为大衄宁忍坐视而不救姚古种
 师平刘光世皆一时名将乞召至榻前问以方略
李邦彦李邺皆国人所共弃今以平贼和议之功归此
 二人士庶读者皆衔恨乞收还榜示
乞罢茶盐云仁祖曾𣙜茶净利均为茶租使自兴贩
 今茶租如故而𣙜法愈密是𣙜之又𣙜也周世宗以
卷四十一 第 4a 页 WYG0708-0184a.png
 河朔盐息均之人户熙宁中有议再𣙜者朝廷不行
 今盐息如故而又设官置司与他路等江浙有蚕盐
 今蚕盐不支而偿绢不免宜一遵祖宗之法罢提举
 茶盐司
乞出师云金人驻兵磁相攻劫无有纪极吾虽欲专守
 和议不可得也彼见吾高城深池未易凌犯勤王之
 师四面而至姚平仲与之交兵忍而不敢怒朝廷割
 三镇二十州之地与之是助寇而自攻也
卷四十一 第 4b 页 WYG0708-0184b.png
乞罢赵野云今自李邦彦而下废罢殆尽独野居职如
 故乃建请士庶名字有犯天王君圣及以主字为称
 谓者悉禁上皇废格不行而野泰然自如
乞黜责王云等云童贯梁师成李彦皆天下所共嫉宇
 文虚中王云皆童贯腹心韩驹謟附李㲄献赋入仕
 寅缘师成躐典诰命王子献在京东与彦为姻好依
 势裒刻近见除向子韶为京东漕其人操守坚正凡
 李彦党与宜委之究治
卷四十一 第 5a 页 WYG0708-0184c.png
乞罢孙觌和州乞用朱震充博士乞追还元祐党人旧
 职乞诛姚古正其逗留不赴太原之罪以肃军政
谓王安石言陛下若以尧舜之道治天下虽竭天下以
 自奉不为过守财之言非正理其后王黼应奉花石
 竭天下自奉之说倡之也安石释凫鹥守成之诗谓
 以道守成者役使群众泰而不为骄宰制万物费而
 不为侈其后蔡京辈轻费妄用专以侈靡为事盖祖
 此说则安石邪说之害岂不甚哉望追夺王爵毁去
卷四十一 第 5b 页 WYG0708-0184d.png
 配享之像
王黼伏诛而蔡京父子止窜湖外望取京父子与邦彦
 大正典刑投之岭海其间为蔡氏邦彦所用之人当
 一视之察其贤而用不贤而去苟无事实概以党附
 为言者是欲中伤不可不察夫以二十馀年之间是
 数人者实秉国柄天下之士不仕则已其仕于朝者
 皆其荐引也非蔡则王非王则李若尽指以为党而
 逐之是将空国无人矣
卷四十一 第 6a 页 WYG0708-0185a.png
与宰执劄子慎令当于其始
诸犯𣙜货不得根究来历违者以故入人罪论自祖宗
 至熙丰未之有改今茶法独许根究
   书
答吴国华王氏奉佛至舍其居以为佛寺其徒有为僧
 者则作诗以奖就其志若有羡而不及者
寄俞仲宽建剑汀邵之民多计产育子吾郡吾邑惟顺
 昌独甚富家不过二男一女中下一男而已
卷四十一 第 6b 页 WYG0708-0185b.png
答吴仲敢韩子曰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道固
 有仁义而仁义不足以尽道则以道德为虚位者亦
 非也愚按吾儒言仁义道德异端搥提仁义而专称
 道德故韩子之辟异端专于此辨之天下无不善之
 仁义故曰定名道有君子之道有小人之道德有吉
 德有凶德故曰虚位虚位云者如一空椅子好人也
 可坐不好人也可坐吾儒由仁义而为道德则实此
 虚位道为君子之道德为吉德异端弃仁义而居之
卷四十一 第 7a 页 WYG0708-0185c.png
 则反是矣其说可谓工甚而程门或以为非今龟山
 之说专卑仁义而尊道是正溺于老子之学耳
答练子安书古之为贫者岂特耕稼陶渔而已今使吾
 徒耕稼能之乎不能也使之陶渔能之乎不能也今
 是数者不能将坐待为沟中瘠而可乎不然则未免
 有求于人如墦间之为也与其屈己以求人孰若以
 义受禄于吾君为安乎
先生语录其间颇有失真者(与游/定夫)伊川语录旧惟罗仲
卷四十一 第 7b 页 WYG0708-0185d.png
 素编今行李已遭贼火(与胡/康侯)
与陆恩仲闻吾友欲削发为僧甚乖所期中夜思之寐
 不交睫世之为佛之徒者将以为道邪则废人伦逆
 天理将以求福田利益则与世之行谒公门以邀名
 逐利者无以异也
上提举元祐差役自二百五十亩以上充弓手大抵十
 年两役
与刘器之夫物我异观不能通天下为一正今日学者
卷四十一 第 8a 页 WYG0708-0186a.png
 之失与翁子静书云会佛于一盖心传自到之学愚
 按龟山之学专欲物我为一此溺于佛氏无人相我
 相之说耳
答陈莹中康节先天之学不传于世八卦有定位而先
 天以乾巽居南坤震居北离兑居东坎艮居西又以
 十数分配八卦独艮坎同为三数此必有说也以爻
 当期其原出于系辞而以星日气候分布诸爻易未
 有也其流详于纬书世传稽览图是也扬子草玄盖
卷四十一 第 8b 页 WYG0708-0186b.png
 用此耳卦气起于中孚冬至卦也太玄以中准之其
 次复卦太玄以周准之升大寒卦也太玄以千准之
 今之历书亦然则自汉迄今同用此说也而先天以
 复为冬至噬嗑为大寒又谓八卦与文王异若此类
 皆莫能晓也又书云太玄之书子云覃思浑元三摹
 而四分之极于八十一首旁则三摹九据极之七百
 二十九赞当期之日又为畸赢二赞以尽馀分之数
 其用自天元推一昼一夜阴阳数度星日之纪与泰
卷四十一 第 9a 页 WYG0708-0186c.png
 初历相应其为书盖欲自成一家初无意于赞易也
 恐其书特易中之一事与易经不尽相涉也又云温
 公自孔子而下独谓扬雄为知道雄之论孟子曰知
 言之要知德之奥又曰诸子者以其异于孔子也孟
 子异乎不异夫雄以孟子不异于孔子温公于孟子
 乃疑之则虽以雄为知道而于雄书亦未尽信也
与李泰发车驾驻永嘉若入闽中则是举中原弃之近
 虔州又大扰焚毁庐舍十八九不知隆祐可以安居
卷四十一 第 9b 页 WYG0708-0186d.png
 彼否
与廖用中上四州军残破特甚亦不免科敷每一钱产
 科借三文福州为不经残破每一钱产科借百文
与吴守书虽有船由海道去不知领之者为谁一非其
 人则有害无补
与胡康侯斗纲之瑞连贯营室织女之纪指牵牛之初
 以纪日月故曰星纪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其时
 为冬至其辰为丑三代各据一统明三统常合而迭
卷四十一 第 10a 页 WYG0708-0187a.png
 为首而还五行之道也周据天统以时言也商据地
 统以辰言也夏据人统以人事言也 又云若谓以
 夏时冠月如定公元年冬十月陨霜杀菽若以夏时
 言之则十月陨霜乃其时也不足为灾异愚意灾在
 杀菽不在陨霜也
朝廷著令收税不许过三分是预为罔民之具以资裒
 刻之吏耳非令之善也
答练质夫向在谏垣尝论王氏之失太学诸生安于所
卷四十一 第 10b 页 WYG0708-0187b.png
 习閧然群起而非之
   记 序
陈谏议祠堂记初蔡京为翰林学士承旨潜奸隐慝未
 形于事虽位通显世人莫知其非也陈公莹中力言
 京不可用用之必为腹心患
邓文伯自序文伯初名平梦神人曰子之名平其字倒
 土使子之困穷也乃以洵武易之而先生字之文伯
送吴子正序云古之时六籍未具不害其善学后世文
卷四十一 第 11a 页 WYG0708-0187c.png
 籍虽多无益于得此篇序述极赡
应用两字见吾田曹文集序
论语序以伯乐论马为證谓道不可以言传愚恐以禅
 学阴移正论也
子夏之后有田子方子方之后为庄周见中庸义序
   策问
一乡二千五百家而卿大夫士列于其间无虑数千人
 不冗且多乎
卷四十一 第 11b 页 WYG0708-0187d.png
   答问
原壤盖庄生所谓游方之外者故敢以夷俟孔子然谓
 之为贼而叩其胫不已甚乎而彼皆受之而不辞非
 不以毁誉动其心孰能至是愚按孔子告以幼不逊
 悌至老而不死是为贼训之也非詈之为贼也以杖
 叩其胫者蹙其夷踞彼之起也非杖之也原壤放肆
 而孔子爱之以德非毁誉也龟山之尊原壤如此盖
 溺于方外之说然方岂有外耶
卷四十一 第 12a 页 WYG0708-0188a.png
   日录论(辨王/安石)
上问张端河北盐议对曰今且以变通财利为先凡利
 者阴也阴当隐伏义者阳也阳当宣著论曰取其所
 当取则利即义矣何宣著隐伏之有若宣著为善之
 名而隐收为利之实此五伯假仁义之术王者不为
 也故青苗意在取息而以补助为名市易欲尽笼商
 贾之利而以均济贫苦为说正此意
若不循理之人敢为妄言以阻乱政事诚宜示之以好
卷四十一 第 12b 页 WYG0708-0188b.png
 恶陛下救今日之弊诚恐不可以不勇论曰立法造
 事不为众论所与以力胜之而欲成天下之务未之
 有也
上问程颢言不可卖祠部添常平本钱事如何余曰颢
 所言未达王道之权卖祠部所剃三千人头而活十
 五万人性命论曰鬻祠部取之力本之民其徒益繁
 其蠹益甚未及赈饥先困吾民
上问诚明余曰能不以外物累其心者诚也论曰诚者
卷四十一 第 13a 页 WYG0708-0188c.png
 天之道非外物不以累其心者所能尽也
陈升之不肯签条例司余曰于文反后为司后者君道
 也司者臣道也人臣称司何害于理论曰口给禦人
兴事造业不顾流俗周公彰善瘅恶柴世宗斩大将二
 十七人论曰一有异已则指为流俗而妄引周公世
 宗以惑圣听
朱越知建州上曰若在京好一见之余曰建州知州自
 来中书差遣不足挂圣虑若臣不足信便改命忠信
卷四十一 第 13b 页 WYG0708-0188d.png
 之人论曰于君臣之间很愎如此
永叔以韩琦为社稷臣不免附丽邪人如吕公著象恭
 滔天又云陈襄附下罔上虽放流窜殛自其常分又
 谓永叔与一州即坏一州留在朝廷则专主流俗又
 云鲧以方命殛共工以象恭流富弼兼此二罪止夺
 使相诚未尽法论曰自韩富而下皆元勋世臣名儒
 硕德天下仰之如泰山北斗一有异己则指为奸邪
 待以四凶诋诬大臣颠倒邪正盖自此始
卷四十一 第 14a 页 WYG0708-0189a.png
保甲论曰井田法废民无常产今欲什伍其民以代募
 兵则富者骄脆而不可用贫者更番月阅转为沟中
 瘠惰游奸凶散而为盗皆理之必至也
人主若能以尧舜之政泽天下之民虽竭天下之力以
 奉乘舆不为过当论曰虽庸人知其不可
天地之大德曰生然河决以坏民屋而天不恤任理而
 无情故也尧使鲧治水汨陈其五行九载而尧晏然
 不以为虑此能为天之所为任理而无情故也论曰
卷四十一 第 14b 页 WYG0708-0189b.png
 不知何所据也以陛下忧恤百姓为不知天所为则
 文王视民如伤其不知天甚矣愚按安石劝人主以
 诛殛贤人罔取民财竭天下之力以为奉盖备极自
 古小人之凶德矣世犹以其诗文而列之士人谓其
 清苦而目以贤者不知正其济奸之具也中原倾覆
 实由于此何忍言之
   字说论
蟋蟀字阴阳帅万物以出入蟋蟀能帅阴阳之悉者也
卷四十一 第 15a 页 WYG0708-0189c.png
 论曰阴阳非蟋蟀所能帅也红紫字红以白入赤火
 革金从工凡色以系染也夫有彼也乃有此也道所
 贵故在系上论曰不知此者何义愚按字法不一大
 要以音义合而成之从悉从率者音也以其为虫故
 从虫者义也工与红声近此与紫声近从工从此者
 音也从系者义也何有他说而安石纷纷如此如笼
 字从竹从龙亦以音义共成之安石谓若龙者亦可
 笼焉而龟山辨云龙非可笼之物愚其闻真龙友对
卷四十一 第 15b 页 WYG0708-0189d.png
 上以聋字为龙重听事出山海经不知作山海经
 者人也未尝与龙接谈何以知其重听如丘陇之陇
 从阝龙岂在阝朦胧之胧从月龙岂近月耶观此可
 以类推
跋贺仙翁亲笔诗诗即有客来相问四句
身教者从言教者讼了翁训诸子语
   行状
先君行状南剑州将乐县人世为农家至先君始励其
卷四十一 第 16a 页 WYG0708-0190a.png
 子以学葬石龟山
李子均为馀姚县主簿有茶商夜遇海船钲鼓皆鸣更
 相疑为盗格斗杀伤十馀人系萧山狱吏求主名不
 得连年不决赵清献檄公治之公曰犯时不知在律
 勿问具闻于州杖遣之
李资政黄履之甥丞相李纲之父爵至陇西开国有政
 绩
御史游定夫名酢与兄醇俱以文行知名历守四郡从
卷四十一 第 16b 页 WYG0708-0190b.png
 二程有中庸义二南义语孟杂解文集藏于家
忠定公钱即吴越之宗属毗陵宜兴人守西边有功诋
 童贯均籴法永州安置上思其忠起知青州太原府
 量敌虑胜动中机会盖边将材
陆少卿恺既第荐试学官公曰吾困科举二十馀年晚
 得一官朝廷不吾知欲使之裹饭复入场屋吾不能
 也
士不之教官之庐而公之户外屦常满
卷四十一 第 17a 页 WYG0708-0190c.png
向子韶文简曾孙以相门后族富贵闻天下二郡王日
 奉朝请公幼游贤关苦学不少懈曰家门衰替敢自
 惰乎知苏州吴江县太守孙公杰欲一大保置一鼓
 楼保丁五人以备巡警盗发则鸣鼓相闻公执不可
 曰斗争自此始矣除开封右曹簿李彪欲论蔡京之
 罚除夔路运判力止开溪州及止移筑瞿关其后守
 陈州巷战骂贼死谥忠毅
周宪之力疏童贯蔡攸之罪忤王黼不交梁师成
卷四十一 第 17b 页 WYG0708-0190d.png
枢密曹辅初为正字言时政王黼诘之编管郴州渊圣
 召为御史六迁至枢密每争和议及请决水灌敌营
 唐恪不可何㮚信妖人郭京用六甲兵公力争不从
 敌以康王在外令还京师公密启上止之张邦昌胁
 公不从扈驾至南京薨
  按先生为志铭多浑雄平实往往类欧曾独其载
  人学佛许以善知识不可晓耳
   经解
卷四十一 第 18a 页 WYG0708-0191a.png
易自升卦以后阙馀皆全书盖先生平生最用工于易
 于程门理义之学多有发明惟其以潜龙为颜子事
 见龙为孔子事九三为周公居摄事九四为颜渊未
 见其止飞龙为孔子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似颇拘又
 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谓乾象非圣人不足以
 尽故取其行健而已似不必于本意上更探高一等
 耳圣经何以求加为哉
诗春秋孟子略说数章论语则经筵讲义每章归君道
卷四十一 第 18b 页 WYG0708-0191b.png
 言之
  世多疑龟山晚年一出无益于事甚至谓其不必
  出者不知我宋之所以中兴多龟山之出之力
  也方宣靖间群小满朝横政四出夷狄乘隙反欲
  以问罪借名龟山一出而尽逐小人尽革弊政夷
  狄所欲以问罪借名者至则尽无之矣故虽无救
  一时已成之祸而开明正论慰怿人心已足以肇
  异日中天之业国于天地必有与立不有君子其
卷四十一 第 19a 页 WYG0708-0191c.png
  能国乎于斯信矣蔡京小人误国大罪尚能因张
  觷讥切之语起龟山于羁困之极盖京之进身本
  以士人天理之在其心尚有豪发不可泯没者近
  世误国者至狼狈而(阙/)         者读龟
  (阙/)
   龟山先生语录
学以圣人为师犹学射而立的○为仁必自孝弟推之
 ○六经不言无心
卷四十一 第 19b 页 WYG0708-0191d.png
管仲之功子路未必能之然子路范我驰驱者也管仲诡遇耳
  愚按此论甚正
庄子逍遥游一篇子思所谓无入不自得养生主一篇
 孟子所谓行其所无事
  按庄子寓言荡空世事与思孟正相反不知龟山
  何见言此
古人宁道不行不轻去就○苟害于义一介与万钟皆
 不可○诸葛亮李靖之兵不务侥倖○陆宣公当扰
卷四十一 第 20a 页 WYG0708-0192a.png
 攘之际说君未尝用数○马周言事每开人主一线
 路终不如魏徵之正
  右皆正论可振流俗
常平法寺舍岁用有馀以归官赈民
  按此法可救民命之万一今士大夫不惟不能行
  反务党僧寺以夺民产
先生不敢解经曰有劝正叔出易传者正叔曰独不望
 某之进乎
卷四十一 第 20b 页 WYG0708-0192b.png
  按此说则近世纷纷解经者可戒矣
试教授宏词科是以文字自售既得官矣又倖求荣进
  按此可警流俗
象杀舜事是万章所传之谬据书但云象傲而已○太
 公进退隐显各得其当○黄叔度学充其德虽颜子
 可至
  按此皆审理不以经史为轻重
聪明宪天任理而已揣知情状失君之道谓之不聪明
卷四十一 第 21a 页 WYG0708-0192c.png
 可也
  按此论人主可以深省
谢安折屐安知非偶然乎○人当无利心以此自为可
 也以此责人恐不胜责○君子以天地为量
  按此皆厚德之语
维摩经云真心是道场儒佛至此实无二理
  按龟山以伊川为师学孔子者也其说如此何哉
  然世之不为龟山者寡矣(右荆州/所闻)
卷四十一 第 21b 页 WYG0708-0192d.png
论语言仁处皆仁之方孟子言仁人心也最亲切
  按此提掇最得要
丰尚书稷言雪窦教人惜福云人无寿天禄尽则止元
 厚之一饭亦先减而后食寿逾七十以为雪窦之言
 之验龟山曰此犹以利言也
  按龟山之言善矣然人以气之聚散为死生修短
  有数已一定于此气禀赋之初非奉养之厚薄能
  为伸缩而所养之厚薄亦自有定分人不过顺受
卷四十一 第 22a 页 WYG0708-0193a.png
  其正但奉养菲薄自是有德之事岂缘是而身可
  久存乎元厚之减饭寿亦不过七十世享期颐之
  寿者未闻皆因减饭而致然则礼尚书不惟不当
  言利初亦无利之可言特信异端致泥耳
易难解圣人尝释其义即解易之法
  按易即是解矣伊川附以义理晦庵原其本始易
  大彰明矣今之解易者满天下是皆未知先生所
  谓难者耳
卷四十一 第 22b 页 WYG0708-0193b.png
尧夫言画前有易龟山以十三卦为證言此时十三卦
 未画也
  按系辞作于十三卦已具之后所云盖取诸乾坤
  云者殆谓其义合于此耳盖者非定辞也尧舜虽
  圣岂能未有此卦而预指定名以取象之乎且尧
  舜之时八卦已画亦不可言画前之易而十三卦
  乃演卦非画卦也画前有易尧夫不过言此理素
  具耳何以證为
卷四十一 第 23a 页 WYG0708-0193c.png
鲁桓公六年生庄公十八年始书夫人姜氏如齐与诗
 序人以为齐侯之子不合
  按诗序乃后汉卫宏所作不可据纵当时鲁有此
  言亦因而指斥以讥之耳岂真以为齐侯之子哉
今日学法荆公之法由今之道虽贤者为教官亦不能
 善人心
  按学法始于李定荆公所任也再增于蔡京久而
  弊益甚岂但不能善人心而已哉
卷四十一 第 23b 页 WYG0708-0193d.png
宰我问三年之丧此其所以为宰我
  按龟山尝称齐宣王自言好货好色故孟子言足
  用为善古人朴实不欺如此后世饰伪耳
颜子屡空圣人则一物不留于胸次亿则屡中非至诚
 前知故不取
  按一物不留恐类禅学亿则屡中孔子亦取其中
  非不取也至诚可以前知其义又别孔子亦必不
  尽以此律人
卷四十一 第 24a 页 WYG0708-0194a.png
易言利见利用终不言所以利故孔子罕言利
  按利见利用止言卦爻宜如此耳恐与罕言利之
  利不同(右京师/所闻)
王氏修身宜足化民然卒不迨王文正吕晦叔司马君
 实诸人者以其无诚意也○先王经纶本之诚意今
 鹿鸣四牡诸诗皆在若徒取而歌之其有效乎
  按论治如此得其本矣
平勃两人俛首以事吕后其在平则或有谋在勃驱之
卷四十一 第 24b 页 WYG0708-0194b.png
 为乱亦固从之矣此何可保
  按龟山极守正此论乃黜周勃之守正容陈平之
  诡随恐亦一时偶然之言否则录者误耳
章郇公中书坐处地陷徐起使人填之还家亦不言
  按此真有大臣器度闻风者亦可黾勉要在有定
  见
权柄在手不是使性气处何尝见百姓不畏官人但见
 官人多虐百姓耳伯淳作县常于坐右书视民如伤
卷四十一 第 25a 页 WYG0708-0194c.png
 四字每曰常有愧于此观其用心应是不错决挞了
 人
  按此最为士大夫从政之要
中书偶倒用印莱公勾吏人行遣密院亦偶倒用印王
 文正公不勾吏人云不可学他不是
  按此平心处事一惟其理不特善处同官窒嫌隙
  也
东坡影答形诗云君如烟上火火尽君乃别此说本佛
卷四十一 第 25b 页 WYG0708-0194d.png
 梦幻之说九层台铭以众窍呼吸为天籁此说本庄
 周地籁之说
  按东坡才高而熟于释老遂成左右逢原如赤壁
  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亦本于佛氏之言性
居养安济良民而养游手
  按近世真有此弊士大夫好名者多为之往往流
  患但名曰惠政革之亦难
今法太严密如何行得
卷四十一 第 26a 页 WYG0708-0195a.png
  按此语极中时弊故愚从政以来惟有酌情而已
有僧入僧堂不言而出或曰莫道不言其声如雷
  按龟山以此證知微之显却恐未然近世徐霖以
  不语为传道未必非此等语误之
苏明允权书衡论意欲扫荡二敌然后致太平龟山谓
 用兵只见搔扰天下何时息肩○秦少游进卷欲以
 五路岁出一路扰夏人龟山谓五路合攻尚有不支
 岁出一路其可当之乎○神考问朱公掞欲再举安
卷四十一 第 26b 页 WYG0708-0195b.png
 南之师公掞对愿陛下禽兽畜之
  按载此三事言兵者可以观矣
荆公以赐金付蒋山寺龟山谓其贱君之赐
  按龟山事佛者也其言犹若此可谓公论矣然亦
  岂惟贱君之赐而已哉厚夷狄以祸中国自古惟
  武夫多杀与权臣多私自视慊然妄意福田为可
  免罪而为之如两浙田庄多归僧寺吾民无所谋
  衣食又反为其所残其祸始于吴越王盛于张俊
卷四十一 第 27a 页 WYG0708-0195c.png
  杨沂中及韩蕲王而增壮于嘉定之权相未有清
  修士人而为之者也荆公士人而亦为之岂不悲
  哉虽然彼方以为善用其君之赐本非有贱之之
  心也但蒋山兴而王氏灭福田其安在世俗终不
  反思此为可怜耳
正叔云古者四十而仕今十四五便学缀文觅官岂尝
 有意为己之学夫以不学之人一旦授之官使之事
 君长民治事故多凡下不足道
卷四十一 第 27b 页 WYG0708-0195d.png
  按此极中时病士大夫宜反求其所谓学
作文字要只说目前说话令自分明孟子谓言近非圣
 贤不能
  按此亦切中时病要以明理为主
天下之习不能蔽程正叔一人而已只一个是自然不
 堕流俗
  按此提要处指示人极明切(右馀杭/所闻)
圆觉经言作止任灭是四病作即所谓助长止即所谓
卷四十一 第 28a 页 WYG0708-0196a.png
 不芸苗任灭即是无事
谓形色为天性亦犹所谓色即是空
揔老言经中说十识第八庵摩罗识唐言白净无垢第
 九阿赖耶识唐言善恶种子白净无垢即孟子之言
 性善是也(毗陵/所闻)
庞居士云神通并妙用运水与般柴如许尧舜之道只
 于行止疾徐之间教人做了(萧山/所闻)
  按附会至此可怪可骇人心一至陷溺是非即成
卷四十一 第 28b 页 WYG0708-0196b.png
  颠倒前辈尚不能免后学可不自惧乎夫龟山本
  程门之高弟也
   龟山气象和平议论醇正说经旨极切论人物
   极严事必于其正理而凡挟数用术苟就功名
   者决不许之可以垂训万世使不间流于异端
   岂不诚醇儒哉横渠思索高深往往庄后学之
   所宜先似不若龟山之平直动可人意然其精
   到之语必前此圣贤之所未发斥绝异端一语
卷四十一 第 29a 页 WYG0708-0196c.png
   不流高明者多自立浑厚者易迁变此任道之
   有贵于刚大哉
  上蔡语录
问学佛者欲免轮回超三界于意云何
  按此上蔡语录第一条首句也异哉
曰孟子没天下学者不识自家宝藏彼佛氏窥见一斑
 半点遂将擎拳竖拂底事把持在手敢自尊大轻视
 中国学士大夫而世人莫敢与争又信向归依之
卷四十一 第 29b 页 WYG0708-0196d.png
  按此何等法语而发于程门弟子之口乎舍曰尊
  佛辟儒而姑归罪于天下学者其亦本心之理义
  有终不可磨灭而婉其辞者乎
孔子事君尽礼当时诸国怎心当得圣人恁地礼数
  按此人道之常孔子安行何张皇为
横渠教人以礼为先然其门人下梢头溺于刑名度数
 之间明道则不然却从敬入
  按教人以礼非误人之事溺于刑名度数门人过
卷四十一 第 30a 页 WYG0708-0197a.png
  耳程门教人以敬而上蔡谈禅又将谁咎且刑名
  度数特不可专于此而流于刻耳要亦天下治具
  所不可废之事岂不尚愈于谈禅乎
所谓有知识须是穷物理庄子曰去智与故循天之理
 天者理而已诸子百家人人生出一般见解欺诳众
 生佛氏却不敢恁地做大
  按知识亦佛说与致知之知似是而非去智乃异
  端黜聪明之说与天理人欲之分亦似是而非欺
卷四十一 第 30b 页 WYG0708-0197b.png
  诳众生非士人语佛氏不敢做大与前条称佛氏
  敢自尊大之说又自相反
温公欲变法伊川使人语之曰切未可未几变之果纷
 纷不能定
  按温公若不变新法恐天下遂乱其后纷纷却是
  温公不久而薨然虽纷纷终赖元祐收回天下戴
  宋之心迄济中兴伊川若用事势须别有斟酌
  以此少温公则未可
卷四十一 第 31a 页 WYG0708-0197c.png
王荆公作宰相只吃鱼羹饭拟除人不允下殿便乞去
  按一语不合即乞去伊川以山林士召入则可荆
  公大臣也除拟未合宜如赵韩王事太祖再三
  以进可也鱼羹饭自是儒生之常非要君之具如
  荆公下殿便乞去此无礼耳执拗耳上蔡谓其养
  得气完也奇特血气何足尚而奇之耶
吕晋伯与上蔡言仁晋伯因悟曰公说这仁字正与尊
 宿门说禅一般
卷四十一 第 31b 页 WYG0708-0197d.png
  按上蔡之门儒其衣冠而讲说如此
尧夫诗天向一中分体用此句有病
  按今本作分造化
尧夫见得天地进退万物消长之理便敢做大于下学
 上达底事更不施工尧夫精易然二程不贵其术尧
 夫问今年雷从甚处起伊川曰起处起如尧夫必用
 推算某更无许多事邵即默然明道云要传与某兄
 弟某兄弟那得工夫明道闻说甚熟一日因监试无
卷四十一 第 32a 页 WYG0708-0198a.png
 事以其说推算之皆合出谓尧夫曰尧夫之数只是
 加一倍法尧夫惊他日伊川问明道曰加倍之数如
 何曰都忘之矣
  按上蔡论尧夫极公所载二程语极有益学者
明道善言诗但优游玩味吟哦上下便使人有得处瞻
 彼日月云云思之切矣终曰百尔君子云云归于正
 也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犹韩愈谓鱼水泳而鸟
 云飞上下自然各得其所也
卷四十一 第 32b 页 WYG0708-0198b.png
  按此最得诗人之趣但上蔡以上下察为察见天
  理不用私意恐察非察见之察察乃昭著之义耳
  孝经曰天地明察
只如喜怒逐日消磨任意喜怒都是人欲
  按此上蔡自言用工处极切
子路冉子被曾子将冷眼看他只管独对春风吟咏肚
 皮里浑没些能解岂不快活
  按孔子本以行道济世为心故使二三子言志子
卷四十一 第 33a 页 WYG0708-0198c.png
  路冉子之对皆正也曾点孔门之狂者也无心于
  仕而自言中心之乐其说虽潇洒出尘然非当时
  问答之正也孔子当道不行私相讲明而忽闻其
  言独异故一时叹赏之已即历举子路冉有之说
  皆足为邦孔子之本心终在此而不在彼学者必
  尽取一章玩味始末然后孔子之本心可得而见
  自禅学既兴黜实崇虚尽论语二十篇皆无可为
  禅学之證独曾子浴沂咏归数语迹类脱去世俗
卷四十一 第 33b 页 WYG0708-0198d.png
  者遂除去一章之始末独摘数语牵合影傍好异
  慕高之士翕然附和之上蔡又演为独对春风没
  些能解之言且曾点此时时自言意欲如此而已
  何尝果对春风曾点又岂没些能解者耶善乎近
  世南轩先生作风雩亭之词曰希踪兮奈何盍务
  勉乎敬恭必若此斯可明孔门之本旨绝异端之
  影借
佛家说大乘顿教一闻便悟将乍见孺子底心一切扫
卷四十一 第 34a 页 WYG0708-0199a.png
 除须是他颜雍已上底资质始得
  按此谓天资如孔子方可学禅余不知禅不晓其
  然否然乍见孺子之心若何而可扫除耶上蔡他
  日尝告吕晋叔世人说仁只管说爱上怎生得仁
  是则佛学欲割爱故不欲以爱言仁奈何孔子对
  问仁亦曰爱人即程子以爱为情可也情非心之
  发而性非心之所具者乎自程子一语学者閧然
  谓博爱非仁恐亦为缁徒报仇昌黎耳恻隐之心
卷四十一 第 34b 页 WYG0708-0199b.png
  与生俱生恐无可扫除之日如可扫除是无人心
  也
与伊川别一年只去个矜字伊川谓此切问近思者也
  按于进学为切
出辞气犹佛所谓从此心中流出○释氏以性为日以
 念为云去念见性犹披云见日○儒之仁佛之觉○
 佛家有小歇场大歇场到孟子处更一作便是好歇
 ○释与吾儒有非同非不同处○曾点有甚事列子
卷四十一 第 35a 页 WYG0708-0199c.png
 御风事近之○儒异于禅正在下学处
  按凡皆以禅说儒
嘿而识之与书绅者异矣
  按书绅是学者力行之事不可以嘿识为贤而少
  此又嘿识是常在心亦与禅学废言语者不同学
  者宜辨之
四十万人死于长平皆命乎曰可知皆是命只被人眼
 孔小
卷四十一 第 35b 页 WYG0708-0199d.png
  按此语亦忍矣上蔡本儒者而其言若此正因禅
  以觉为仁而尽扫除乍见孺子恻隐之心故不自
  知其言之至此杀人之事岂宜眼孔大耶
荆公胜流俗之说人能用此以行其所学为补不细
  按天下之理一也荆公胜流俗之说既不可施之
  政岂可施之学耶其弊盖自告子不动心来矣
揔老尝问一官员云嘿而识之是识个甚无入而不自
 得是得个甚
卷四十一 第 36a 页 WYG0708-0200a.png
  按识是志其所学而不忘非识个禅也自得是中
  心义理不为富贵贫贱所移非得个禅也圣贤之
  言明白如日月揔老欲移就阴暗处变为歇后险
  语作禅家影子耶龟山再见明道而归揔老曰必
  曾遇异人来更不敢与争辨不知上蔡竟何如耶
  上蔡语录始于于意云何一条终于此一条录者
  何人注意如此
   上蔡信得命及养得气完力去矜誇名利不得
卷四十一 第 36b 页 WYG0708-0200b.png
   而动殆为百世师可也第因天资之高必欲不
   用其心遂为禅学所入虽自谓得伊川一语之
   救不入禅学而终身常以禅之说證儒未见其
   不入也然上蔡以禅證儒是非判然后世学者
   尚能辨之上蔡既殁往往羞于言禅阴移禅学
   之说托名儒学之说其说愈高其术愈精人见
   其儒也习之不知已陷于禅此其弊则又甚矣
   上蔡语录虽多异于程门而程门兄弟之格言
卷四十一 第 37a 页 WYG0708-0200c.png
   多载焉朱吕二先生已取之入近思录矣
  尹和靖文集
和靖讳焞河南人尹师鲁之从孙也八岁而孤年十七
苏炳告以科举外更有学遂往从伊川先生十九应举
策问诛元祐党籍不答而出即弃科举大观元年年三
十七谏官范致虚攻其为程颐羽翼靖康元年年五十
五种师道荐寘经筵辞赐和靖处士明年金人陷洛阳
其家歼焉先生死而复苏匿山谷间建炎二年刘豫劫
卷四十一 第 37b 页 WYG0708-0200d.png
之不屈匿黑水谷中绍兴二年随杨彦中入蜀五年范
冲再荐除崇政殿说书屡诏津发至七年入见行在所
时年六十七屡迁至权礼部侍郎兼侍讲屡辞得差提
举太平观寓平江虎丘西庵明年七十致仕子婿程炜
为桐庐令往依之是年冬子婿邢纯为浙东抚属又往
依之竟殁于会稽寓舍年七十三凡先生之始末如此
文集不过辞免状与尝手书圣贤之训于壁者其所谓
文不过诗六首书简跋语数首耳盖先生平生未尝为
卷四十一 第 38a 页 WYG0708-0201a.png
文此外仅尝承诏解语孟其进论语序有曰先圣遗书
虽以讲诵而传或以解说而陋况其所论所趋不无差
误岂惟无益害又益焉盖和靖恪守师训惟事躬行程
门之传最得其正其馀论说盛行者率染异端先生此
语盖有为而发然天生人才分量各殊如先生者实德
有馀历死生患难不变惟兢兢然保其身于无过使当
承平羽仪天朝表厉风俗可矣南渡何时忠臣勇将废
置不用坐观中原之倾覆而不救一时大臣方且连年
卷四十一 第 38b 页 WYG0708-0201b.png
趣迫强致先生以文太平建武投戈讲艺之实恐不其
然是岂先生之所乐闻哉故其第十五辞免状有曰方
今国步尚艰中原未复进退人才当明缓急今日之务
无非繁剧宜先俊杰以济艰难白首书(阙/)
卷四十一 第 39a 页 WYG0708-0201c.png
 
 
 
 
 
 
 
 
卷四十一 第 39b 页 WYG0708-0201d.png
生何益事功呜呼此先生痛心之言岂寻常辞免之云
读之令人太息然先生去国赖有争和议一书尝与秦
桧忤
  本朝理学发于周子盛于程子程子之门人以其
  学传世者龟山杨氏上蔡谢氏和靖尹氏为最显
  龟山不免杂于佛幸而传之罗仲素罗仲素传之
  李愿中李愿中传之朱晦翁晦翁遂能大明程子
  之学故以晦翁继程子而次龟山于此以明其自
卷四十一 第 40a 页 WYG0708-0202a.png
  来焉上蔡才尤高而弊尤甚其于佛学殆不止杂
  而已盖其所资者僧揔老其后横浦张氏又复资
  僧杲老一脉相承非复程学矣故以上蔡次龟山
  以明源流益别之自始焉和靖虽亦以母命诵佛
  书而未尝谈禅能恪守其师说而不变且高宗中
  兴崇尚儒学之初程门弟子惟和靖在故以和靖
  次上蔡以明斯道之硕果不食而程门之学固有
  不流于佛者焉和靖力辨程门之语录为非其后
卷四十一 第 40b 页 WYG0708-0202b.png
  晦翁追编语录又力辨和靖之说为非然晦翁搜
  拾于散亡其功固大和靖亲得于见闻其说尤的
  今观程录凡禅学之所有而孔门之所无者往往
  窜入其间安知非程氏既殁杨谢诸人附益耶是
  虽晦翁不敢自保其于编录犹深致其意谓失之
  毫釐其弊将有不可胜言者然则和靖力辨语录
  之说其可废也哉
 黄氏日抄卷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