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 (自动笺注)
欽定四庫全書
 黃氏日抄卷四十宋黄震
 讀本朝諸儒理學書(八)
  東萊先生文集
   詩
丘宗卿嘉禾簿書没人迎筆摧枯自許
 不豪歳晏終何如此乘快惻怛之心
   表
代張嚴州免丁錢表自邦家惟欲編氓繁阜
 今閭里反憂孫子衆多
   狀
為張嚴州免丁錢奏狀嚴州南軒本州平時
 每丁官給一斗五斤每斤計三十一文二分共計一百五十六文納絹一丈二尺八寸一半折錢一百六十文又折帛如其兩項共三百二十文以鹽價百五十六文比折外貼納百六十四文亦未見其害也蔡京鹽法賣客又復給丁鹽徒令納絹絹價復長舊每匹一貫二貫以故貧民規脫丁口不敢褁頭生子往往不舉旋奏減得請先生南軒免丁
   劄
乾道輪對第一聖學希進之人妄變典章第二
 論恢復大事不可輕信迎合
淳熈輪對劄謂獨運之說不可不察者五事又對劄謂
 國朝寛大忠厚禮遜節義逺過前代愛䕶勿替
篇次文海劄子文海元係書坊刋行先生乞就裁損
 斷自中興以前凡六十一門百五十卷
館職策謂賈誼先外後内治原殆未深講姚崇能格
 心而務力邀君埒之非匹矣詞鋒橫出讀之起人先生年三十
   記
台州修城記州歴慶厯之水宣和之盗乾道之火趙公
 汝愚為守新其城
公元1175年
撫州浮橋記橋作於乾道初郡守陳森淳熈二年水趙
 景明復新
秀州陸宣公祠堂城東橋以宣公名相傳公生之地
 學故有郡守吕正已復新
泰州桑子河記范文正捍海堰海陵鹽城
 百餘里淳熈初潮大上圯者半旋築之桑子以南如臯繚許氏莊後文正規略所未及歴陽魏欽緒併為之堰云
白鹿洞書院唐李渤隠居我太宗驛置九經俾諸
公元1179年
 生肄業嵩陽嶽麓睢陽四書院晦翁淳熈六年為守得廢址乃興今書院
重修釣臺記謂使先生微有意於傲世立名一再傳之
 後且將為西晉清虛至於節義之弊過於亢激特時無皇極之君均調消息造端者之過也(祠之前羊裘軒其東客星閣招隠堂)
   序
戴衍字序以在中之義字在伯
無競字序洪名裒然更名無競而字求仲盖不欲為
 科目是羡而求人所不求之坦途文意燁然
李仲南集古錄序堙罍沉鼎頽趺仆碣布濩莾蒼
 濵餘欵墜刻流落人間財以侑几案賔客而止耳歐陽公始輯之李丙著錄千卷文字陽予而陰抑之以觀物者必於其㑹為説尤精竒
公元前481年
大事記周敬王三十九年以下歴代
書薛畏翁詩後元諸公簡靜無求家法
書趙路分行實無所歆羡為善無所創艾不為
 惡此天下實德君子(路分當是福王之父)
宰臣御書崔實政論推明不可過嚴之意
通鑑本末後謂袁機仲躬其難而道學者以易學者
 毋徒樂其易而深思其所以難則幾矣
近思錄首卷陰陽性命之說特使之知有所嚮
 而已餘卷講學方具科級躐等陵節流於虚空則豈所謂近思者耶
許吏部詩後吏部去國極意探討前輩源委以旉殖
 經世久大之業非獨一時秦丞相異同為諒
紫微翁與曾信道手簡後謂吾家全盛時與江西
 賢特厚其歴叙曲折處極可觀有關世變
書所定古周易費氏易在漢最近古最見排擯而今
 存自康成輔嗣合彖象文言經學者遂不見古本近世嵩山晁氏編古周易以為未安今一以古為斷
   祭文
曾文清與祭南軒委折可觀
   行狀
待制王居正行狀其先後徙維揚不用三經
 字說流落不偶十年其後登朝三經辨學力排王氏嘗論省費謂於一二日少駐蹕之頃以數路數十州土地所出欲盡為向者一百七十三年之事不忍暫有所廢革嘗知婺州力請免貢羅及辦供御炭用胡桃鵓鴿文之說初善秦丞相後排屏居羡陽而終亦嘗排坐講之議云
   誌銘
公元1136年
朝散好古墓誌紹興丙辰歳侵公既發廪復致他郡
 下其直之三以貸之秋稔民勸趣償視初貸復詘其一甲子舟人獨載公公舟人先載餘人婺田恃陂塘公有塘曰葉亞聽民取之斥田以廣瀦蓄景憲景愈知名
義烏徐君誌言擇地失葬之弊
祔韓氏誌先生兩娶韓元吉之女
常州墓誌銘公名季宣字士龍其父徽言胡文定
 學終起居舍人公少孤妻父荆帥孫汝翼袁溉為之師登程夫子門公少為武昌金亮叛盟公說汪澈成閔乘得蔡破竹之勢潁昌徑陳汝趨汴都内顧驚潰不能用而陳蔡新附諸城接踵復為敵矣江淮仕者大扺無固志獨留不遣念除盗莫如聨保疆陲有事惟素整者可不所以整教者甚悉訖敵退人心不摇嘗部餫信陽五次舍悉倣行軍役死者一人虞丞相允文白遣公行淮西安流授田墾築具有入覲言外無足道深憂近侍陰擠正士出守湖州禁祠傷神死獄大減初陳亨伯割諸道留州錢輸大農經制翁彦國總制至是戸部提刑司以厯付場務一錢以上皆分𨽻經總獨言於朝曰自經總制立額州郡鑿空取盈若復𨽻額外征掇其强半調度安所取殆復為他謬巧何以戸部鐫譙愈㥯公爭愈强遂収前令不布改知常州未上卒於家年四十公之學愽精思於經無不合於無不可行言兵變化若神詩書春秋中庸大學論語皆有義訓九州圖志之属藁方立而未究云
金華王氏誌言氏族反為婚姻病由卑援高者厥咎僭
 厥罰常辱厥妖婦乘夫由高耦卑者厥咎貪厥罰常驕厥妖夫虐婦
金華汪君誌言義役
嚴陵方君誌唐末處士方干白雲至今一原數百
 家衣冠人物為盛銘云雲四世愚恐雲來四世之外
金華曹將仕司録而下三傳曰隨曰傳曰介五傳
 韶六傳而得公余謂此叙世系省文法也公嘗升辟雍三舍法之制
永康王君誌太學生王頥之父名恬自少至老以畏謹
 持門戸奪攘者曰吾豈以尺寸地敗宗姻恩意
時德誌德輔名汝翼先墓蕪廢次第經緝自始祖
 下十餘處春秋帥其族灑掃
邢邦用誌既舉進士得官盡棄故學徧從先生長者游
 汲汲求踐其所自任者厚
朝散潘好謙誌娶陳少陽得官靖厚淳質陸九淵
 之碣銘
陸先生誌銘先生九齡陸出媯姓陳敬仲適齊别其
公元1168年
 氏為田田氏有國宣王少子於陸鄉又别為陸唐乾寧宰相希聲之後居撫之金谿居士賀者以學行里人所宗有子六人先生第五秦檜當國無道程氏學者先生委心焉為太學錄先之以身正之以漸行之以無事跌宕鐫譙者退亦心服乾道四年進士第教授興國軍家難去官調全州未上以疾終先生和順不違物而非意自不能干簡直不狥人而與居久益有味方其勇於求道憤悱直前盖有不由階序者矣然其所志者大所據者實公聽並觀却立四顧弗造於至平粹之弗措所謂以為己任於此見之
金華時□母陳誌母囑毋循葬師先生因而歴序古禮
 及後世卜葬之弊
   家傳
東萊公家傳國朝泗州龜圖生蒙正相太宗眞宗
公元1150年
 龜圖龜祥壽州大理丞蒙亨蒙亨夷簡三相仁宗夷簡生公著相宗公著生希哲滎陽希哲好問是為東萊公好問生子本中而下五人大器而下九人曾孫祖謙而下十六人祖謙東萊先生也自滎陽公以道學世宗東萊公早得其傳黨論起嘗阨困者二十年欽宗立驟用之圍城備嘗艱難力勸張邦昌復辟嘗受邦昌偽命論者及之迨三世而後先生為之傳盖白其本心
   集録
入越集陰暗變化一草一木接於見聞無不模寫
 其生意如曰老梧離立道旁茂灌青玉榦如曰雲風葉鮮鮮有生意如曰秋水平岸菰蒲青蒼㑹稽望雲門諸山互相映發城堞樓觀跨空入雲耳目應接不暇凡皆其游樂之趣也謂蘭亭曲水必非流觴之舊謂禹穴大石中斷成鏬殆非司馬子長所探此為考古謂大能仁寺宏壯光麗益知民力之困也此為警語謂目五雲門重堤隱然曹娥五六十里為省塘異時有意復湖者第修省塘則盜湖之田不待廢而自為陂濼矣此為有益世道盖可補南豊鑑湖記之所未及
入閩録訪晦翁五夫而録不全
   日記
庚子辛丑日記盖病中編詩記大事記晦翁其後
 云氣候之暄凉草木榮悴亦必謹焉
   宗法
大傳曾子問及橫渠記解為之謂上治祖禰尊尊也
 下治子孫親親旁治昆弟治整齊也五世袒免六世親屬竭但同姓而已欲約小宗之法異宫同財又為宗法條目家廟為主日與朔望時祭皆約為定式
   葬儀
古禮哀子不稱孤子非有親服不致奠凡讀祝吉禮
 出左東向㓙禮出右西向卒哭後用吉禮
古者設奠具漢以來酒食自唐藩鎮侈靡始縛
 祭帷至高數丈廣數十歩作鳥獸花木輿馬侍從衣以繒綺靈輀過則之國朝令勑不得街衢致祭右先生嚴陵潘叔度儀禮開元禮書儀參定各有條目
   廟制
一廟且於所居之左盖祠堂一間兩厦祭用分至
 氣之中時之均
   學規
公元1168年
乾道四年規約以孝忠信為本五年規約明理
 行為
   官箴
覔舉求庇獻書第一以下條目甚詳
事渉權貴平心看理舍人官箴尤詳云當官先以暴
 怒為戒
   擇善
先生舊所編書名也録左傳以下諸史謙厚之事如薛
 宣密封楊湛姦贓狀使自圖進退卓茂舉善而教訴亭長米肉者云遺之而何故言如史弼鈎黨云它郡自有平原自無其它甚多一一可觀為法
   尺牘
南軒晦庵講義理者極可玩味而與晦庵尤多
 與南軒自反之說若曰於要的處或鹵莾領略凝滯處或遮䕶覆藏為學不進咎實由此又曰積蓄未厚而發用太遽涵泳未足談說有餘其與晦庵相規之說如曰頗乏廣大温潤氣象如曰最當於矯揉氣質做工夫如曰齟齬頗多誠意未孚之咎如曰吾徒學政須於日用就事商量如曰禀賦偏處融化得盡方可若其論理說經往往質難之辭愚按先生南軒嚴陵同寅朝列同巷平居相得晦庵彼此訪求以求真是晦庵千載道統己任排斥異說毫髪不恕禍福是非一切以之有泰山巖巖氣象先生并包融㑹以和為主故常規警晦庵然道不直不見一時紛紛之辨者晦翁也垂萬世昭昭之訓者亦晦翁顧後於諸自當參觀若其他人書則極為晦庵回䕶
周丞相子充諸書勸勉丞相從容調娯禆益
 氣非若匹士潔身為諒又謂實有禆益則不必蹟之外見事次第則不必人之遽孚又謂消長安危所繫當念兹在兹其自謂則曰讀書視舊頗不鹵莾又曰至五十以後乃稍趨約其言晦翁則曰度不能俯仰沈叔晦直諒確實陸務觀
陳君舉所見少差流弊無窮往往高明之士與陳同甫書云建寧兩月餘復朱元晦鵝湖
 二陸劉子澄諸公相聚切磋甚覺有益元晦英邁剛明工夫就實入細殊未易量子靜堅實有力但欠開闊耳又嘗與邢邦用書云朱元晦相聚四十餘日復同出鵝湖二陸子澄諸兄皆集甚有講論之益近嘗與子靜詳言講貫誦繹百代為學通法學者緣此支離泛濫自是人病非是法病見此而欲盡廢之正是因噎廢食
   己丑課程
趙良五羖大夫相秦六七年三置晉君注云納晉
公元1173年
 惠在僖九年納晉文在二十四年相距十九年
樂毅伐齊曰若不遂乘之待彼改過䘏下則難慮注云
 推此言則世之論其然
   春秋講義
少年之作但不至如慱議之太刻耳
   左傳手記
講義稍不衍文
   讀史綱目
紀綱體統機括為說辨史記十篇有錄無書謂非皆
 無書余嘗附其畧於古今紀要
   讀史手筆
所記及賊莽之奸欺豈以示有國家警戒耶然愚嘗
 謂君尊天地無成天下之功皆人君有人固無預也漢末名為諸儒者苟順成風頌莽功德置君何地末流之弊勢有必至者雖莽初心不至是也此亦不可不揭之為萬世戒謂文帝匈奴來則禦之未嘗窮追嚴尤所謂中策獨遺文帝何哉愚謂文帝三代所以夷狄者也
陸賈使其子析居分財敗俗傷化愚謂不忍仕扵
 吕氏分財兒曹東西遊息此寓之飲食燕樂而誅吕安劉之功藏焉者也觀豪傑自不當責其細
公元712年
晦庵太極中庸處東萊質難但出於平心講求
 答朱子問仁謂愛指其用公指其理覺指其端孟子仁人心也此仁之體程子以為性者特仁属性爾答南軒語孟疑
簡明玩味
   答學者所問
其說多可觀惟云陳平之雖使未濟而死獲謗後世
 君子不憾也此說却須契勘吕氏東萊公失節張邦昌先生議論古今出處名節率多陰為回䕶使不相形迹縁此習熟之久亦每覺弱了一兩下筆時亦覺放寛一兩分此意熟味自見然用之於處世接物極為和平論事極處則當觀晦庵南軒之說陳平何人斯而乃謂世之譏其阿意諸吕者為謗耶不寧惟是吕許公名相也而不免權術吕原明名儒也而不免佛學先生文字議論未嘗權術佛老雖其德性寛和必亦陰有所礙學者所當諒其心
   䇿問
一問晉之北伐二唐之方鎮三晉人物四立之官
 周官所無及春秋官稱亦與周官不合皆稽其顛末而詰以意所可疑
問淮之水利夫差城䢴溝自南通北今射陽湖末口廣
 陵韓江不可不魏文自譙循渦自北通南今精湖廣陵故城皆不可不察曹之芍陂孫之濡須齊垣崇祖之守壽陽而堰淝水梁武帝之堰淮水以灌壽陽他如雞鳴召伯西陵柳浦海陵之堰皆淮之水當考
周之天官舍其鄉士大夫計府史胥徒三千六百有
 竒以一例六殆踰數萬千里之入何以贍之至於賔客之費歳以三百子男國計之為斛者六十四萬有竒為束者八十一萬上之為公侯伯加之為飱饔餼費益不可勝計漢自佐史丞相九十二萬二百八十五員月廪百斛他費尤行(闕)可計而貫朽粟腐復大可疑
   宏詞進卷
建隆編勑序五代一切之法以求勝千機萬穽罔
 民而納之死藝祖四卷之簡而馭億萬生齒之繁昔之法多而犯亦少果在此不在彼也
   拾遺
佚老庵記勸富人鄰里為人作論旱劄子云困厄
 之狀十僅達其三四自朝廷觀之則似過甚旱荒之邦觀之則猶恨其有所未盡
   附録年譜
公元1137年
紹興七年丁巳外祖文清公曾幾轉運廣西公之父
 倉部侍游三月十七日公生於桂林甥館年十二歳以祖駕部致仕恩補將仕郎十九歳從三山林少頴游二十歳魁福建漕薦明年中銓岳祠二十四歳從藉溪胡原仲汪公應辰二十六歳薦於淅漕明年中禮第六賜及第又中宏詞科睦宗院教授三十一歳講授昭明寺明年作慱議三十三嵗添嚴州三十四嵗除太學愽士國史編修三十五歳改宣教郎館職明年考省試以病歸明年習講尚書明年編讀詩記三十九歳訪晦翁近思録同㑹諸儒於信州鵝湖四十歳再㑹晦翁三衢復編詩記秘書郎四十一歳校文海四十三嵗考殿試著作佐郎尋遷禮部郎凡除皆兼史如舊明年以病歸復修讀詩記四十歳初大事記四十五歲當淳熈八年辛丑七月二十九日終弟祖儉誌其壙
   祭文
晦翁𤼵明盡之一時諸儒或各主所見辛稼軒本以吏
公元1182年
 能稱其言獨曰厥今上伊洛逺泝洙泗朱張東萊鼎立一世陸象山則曰鵝湖之集適後一歳輒復妄發宛爾故態公雖未言意獨至又曰更嘗頗多觀省加細追惟曩昔麄心浮氣徒致參辰豈足酬議於此足以象山所與鵝湖㑹議不同而世之承襲者尚祖初說自外正論亦弗思矣善乎陳謙之祭有曰諸老異同兼包并容於是當時東萊平心調護之功居多而後學者所當遐想
   賜諡
婺州丘壽舊申請朱張為此孔煒諡議亦謂朱張
公元1215年
 與公互相劘切其曰有自負其能高視一世壁立倚天者及見公降心屏氣斂鍔藏鋒脫去故習未嘗有挾者焉此言公調象山最為切覆議丁端祖則曰得晦庵朱氏南軒張氏東萊吕氏濂溪二程之傳而大道明人心以正諡法開物濟務曰成通達强立曰成諡之以成夫何慊此萬世公論異端自高退聽矣實嘉定八年指揮
   易説
諸卦皆備殆類全多是發明義理可以玩味特出
 門人集録先生親筆間有語未瑩處如天在山中大畜云山安能畜天以方寸能留藏八荒則亦有此理愚恐經文只是山中見天耳非必包天於山如洞天之云也如大過獨立不懼云常人百年所不必大驚駭一人以我為是大力何以當之愚恐經文只說自守之堅耳若人大驚駭而我獨不懼王金陵執拗可監也如君子以虚受人云聖人無邪無正皆受之語亦微過於寛邪正恐難兼受學者所當斟酌至若首句云讀易當觀其生生不窮處極後觧繫生生之謂易云生新鮮變動之意此先生看易之大綱學者隨事意㑹
   詩説
首句云詩者人之性情而已只以平易觀之此深得說
 詩之法然皆其門人所録語亦有未瑩如漢廣秣其馬秣其駒此正思以禮而云欲念數起如栢舟不能奮飛此正其鬰悶而云非不奮飛不忍去如還詩刺荒而云田獵中自有精神不知精神正是荒處也如碩䑕詩誰之永號而云它處無復號泣不知預言去後無永號於此者乃惻怛戀舊之心非言他處其他生意義皆平易之反先生本說未必如此將仲子一詩莊公待其弟之惡稔却是先生春秋説詩用法深處竊意莊公當其母偏愛叔段事極難處隱忍順從乃其真情事變至極豈能預料後世徒見其後來之克段遂逆料初心之殺段不知莊公不幸母子兄弟之變當人天理未變之初其情有可念者讀將仲子之詩可見
   周禮
比閭族黨州鄉成周疆理天下之法言大司徒
 政十有二如散利須更考太府天府等掌錢之官薄征九賦九貢緩刑考司冦士師言土均所均即大司徒所掌之士而斟酌損益之又言師氏詔以德教國子大司樂成均之法以樂德國子甚詳
   禮記
多説曲禮學記進修之法於㓜子常示毋誑一章
 孟母買肉啖子一誑成兩誑最是入小人徑路其論精矣然孟母當時買肉以實其戱言乃是悔過善處所謂仁術之類入君子徑路也其觧五帝三王乞言一章極精有味云憲者瞻儀容觀起居不待乞言三王從容欵曲忠敬誠慤其說學記七者之教云九分動容周旋洒掃應對一分誦說今全在誦說了無涵畜工夫反本之論訓學者最為深切
   論語
愚嘗謂聖人言語分曉所待訓釋字義耳又天下
 之義理無窮前賢天資高則領㑹又别故書之以詔後世若此衍說則不必也朱張論語說皆有成書東萊數條僅出於門人集錄然猶頼此可與朱張參考互發獨其說始吾於人今吾於人與先進禮樂後進禮樂深則厲淺則揭於本文明白之中别生新意集録者之誤又鄉原德之賊不過鄉黨謹愿之人見善非用心非剛而柔善為衆所恱或者以為然則反為德之賊今直謂鄉原心要牢籠天下人不獨鄉原本心不如此竊意夫子鄉原意亦未必如此前軰各為辨說雖皆義理所在足以警世而後學因之為新說近世尤甚謹書以自防
   孟子
見梁惠一章云以仁義天下何利之足言王天下
 自是正理
太王事狄一段人事盡然可以付之天
子路人告以有過子路心專是求益
孟子為臣歸一段云方其未出使人君欲見不可
 得及言不用道不行使人君欲留不可得如是然後可任道之輕重保社稷之安危自古人君未嘗輕士自是士自輕
他如謂匡章能有悔心獨處自省謂易之消息盈虚
 春秋褒貶是非為時中之義謂孔子不與陽貨辨而與少正卯孟子不與申韓辨而與楊墨辨為深明疑似之際皆警切簡明不勝記但謂正子一為餔啜已入䧟穽則似未安蓋正子孟氏高弟孟子所望救世道者從子敖來而不能有益子敖孟子甚言以警之曰徒餔啜徒者止於如此而他無所補之辭如飲食而已素餐之謂也今世輕薄借以譏嘲誤以徒然之徒為圖求之圖而集錄亦意其貧乏依附干禄為比幾何不實世俗之誤耶善乎先生之諸子喬年題其卷曰聽者深淺記者工拙則覽者當自得蓋必有窺門人之誤者矣然一仍其舊不敢竄易足以先生家法之厚而吕氏之代有人先生又載陳瑩中說使王氏之門有負恩士則漢之宗社不至於亡謂了翁蔡卞所薦其後毎事力爭云漢闕下之士皆以莽為周公再生而讀漢史手筆終始新莽事獨詳焉先生豈以士風浸弱頗類西漢因以寓其憂患之心者乎
   集録史記
云温通鑑正欲續左氏編年左傳之終云知伯貪而
 愎故韓魏反而䘮之左氏終於此故通鑑於此
云温公論才德分明愚謂尚有當推廣未可
 其分明不察也盖才德皆天所賦之善以其有用則謂之才如所謂天之䧏才元凱謂之才子而吾夫子才難是也以其自得則謂之德如謂有諸已無待於外之謂德顔閔謂之德行而吾夫子崇德是也才德可分賢否智巧小人於德謂之凶德則於才謂之不才四凶不才是也今温公以智伯為才而以才專属之小人以智伯無德而以德專歸之君子此恐指後世誤認不才為才者言之耳况謂德勝為君子才勝為小人則是君子亦有小人之才小人亦有君子之德特以分數多寡為君子小人之分而才不才之辨吉德㐫德之異殆不暇察此又公因智伯之聰察一時立論云爾且以才德兼全為聖人聖人為君子之魁又為小人之魁乎世之賢者固多兼有才德而分量尚有差等豈得盡之聖人愚人亦何才德之兼亡耶農工之業一有濟於用皆才之類而家庭之事一有合於理皆德之属區區之見如此尚得俟明師而請之
李克魏文侯相云不在朝廷而論朝廷事正可
 泛論大體對(闕)
  言亦然
左原為郡學生犯法見斥郭林宗慰之謂蘧顔不能無
 過先生云所以開其善心
華歆少與避亂獨行者願俱獨曰無故受人不
 知其義及其人墜井又獨曰已與俱矣棄之不義先生少年處事仔細然其輔操傾漢有資質無學問也
邴原遼東清議格物管寧恐其招禍密遣西還
 善處朋友
劉巴張飛武人孔明戒之先生云文武只一道
 東京末高自標榜故劉巴猶有餘風宜見棄劉備
孔明蔣琬董允費禕先生云後之
公元1150年
 為相者身在尚不能無失死後猶足以維持二十年當初収得人才
王昶戒子願其效徐偉長毋效郭伯益略如馬援先生
 云教子本不欲其言人過而已反自言
孫權張温名盛而駱統表理之裴以為揚膏熾燎
 先生田蚡正怒灌夫竇嬰乃言勇冠三軍宣帝正怒蓋寛饒鄭昌乃言猛虎在山藜藿不採不善解人霍光田千秋擅召中二千石杜延年歴數其罪然後言丞相用事不可遂棄鍾期不中以琴撞秦始皇始皇或曰悍人也又曰幸遇明君如遇桀紂則不免禍此善觧人
後魏源懷北邊故人元尼須為鎮將飲酒明日
 檢其罪與蘇章同先生謂不覆䕶哀矜見其刻薄
楊椿戒子孫有忠厚遺風後魏楊氏累世孝友
   雜説
左右廂起於唐本李靖兵法府兵變為彍騎謂之禁
 兵諸道變為長鎮謂之鎮兵昭宗之亡禁旅盡矣朱全忠以鎮兵得國京師始分四廂諸軍分兩廂自周丗宗方鎮寄招禁軍由是州郡始有禁軍太祖治禁軍而廂浸廢為卒
孔子顔子仲弓問仁先生謂亦不是孔子自說出於
 左氏愚意左氏似後於孔子安知非引孔子之言耶
王湛年三十宗族以為王述年三十未知名人
 謂之癡先生稱其質厚韜晦
君臣之間不是不可說話此皆士大夫愛身太重量主
 太淺
殺百萬生靈亡數百年社稷皆生於士大夫患失
王韶初下西邊魚行水面彼人不食故也國是二字不祥之語
錢荒當以力農粟帛救之
管仲才高只是不得个不做
本朝大綱目如不殺如䘏力役如賑㓙荒納諫諍如
 幸大臣其中仁厚寛䘏皆是熈寧王氏用事掃去盡矣(闕)
 
楊炎租庸調二稅二稅不許誅求一錢却不
 知保不得後來大凡治財最不可舊法不可併省名目
不愧屋漏凡口然而不然念慮間有萌動皆是
辭受之際不須與人商量若受却商量
人二三年讀聖人一旦遇事便與閭巷無異或有
 一聽老成人之語便能終身服行老成之言過於六經只縁讀書不作有用看故也或問為學多為事廢曰事未到時心先忙事已過後心不定所以時節
荆州教人聖賢語言見之行事行事復求聖賢
 之語言
為學須是一鼓作氣間斷便非學所謂再而衰也用工
 夫人纔做便覺得不覺得不是便是良心
人有干求可不可便
處兩不足之間凡應和語須對兩人可說
聽人不中節者擇其略可應一語推說應之
權職便當正官自處不可妄有支用
南軒曰心在焉謂之敬
處家不可不正且肅然不可不一分
公元1168年
  先生理學朱張鼎立世師其精辭奥義後學所能窺其萬分一然嘗觀之晦翁先生同心先生辨詰不少象山晦翁異論先生容下之不少鵝湖之㑹先生元晦英邁剛明工夫就實入細殊未易量謂子靜堅實有力但欠開闊後象山祭先生文亦自悔鵝湖之㑹麄心浮氣然則先生忠厚至一時調其間有功於斯何如若其講學之要尤有切於今日者學者不可不亟自思也蓋理雖歴萬世而無變講之者每隨世變而輒易要當常以孔子凖的孔子教人以孝忠信躬行為本至子思則言誠至孟子則言性已漸發其祕視孔子之說為已深至濓溪則言太極橫渠則言太虚又盡𤼵其秘視子思孟子之說為益深一議論一士習變至晦庵先生出始㑹萃濓洛之說以上洙泗之傳取本朝諸儒議論之切於後學者為近思録矣然猶以無極太極隂陽造化冠之篇首則亦以本朝議論為本也東萊先生乾道四年規約以孝忠信為本明年規約明理躬行為本至其題近思録卷首則謂隂陽性命特使之知所嚮講學具有科級躐等陵節流於虚空所謂近思嗚呼學者可以觀矣然人情好高誰守科級先生垂訓雖嚴而學者談虚滋甚嗚呼此吾孔子所以不輕泄其秘與抑諸儒亦豈得已而泄其秘歟嗚呼士乎奈之何近思
  象山天資超悟才辨雄絶眼空萬古無可人而獨靡然東萊徳性和平感召亦其識象山文於數千稠衆中擢上第稔習之機有漸而邁往之氣為消東萊因得而調娱之斯道之賴為多嗚呼非天歟勉齋先生文集
   書
李敬子博文易而約禮後來學者專務其所易而
 常憚其所難人藏其心不可測度欲一窮之舍禮何以詞氣容止之間應事接物之際察其中不中十得七八矣愚按此本為琢磨朋友而𤼵然後學可用以自治故錄之
葉味道語錄所載與四書不同者便徑削去則朱先生
 所集程先生語録胡為兩説不同而亦皆采之耶朱先生不敢自安學者率然如此朱先生一部論語直解到死今亦有未安處不亦君子乎是第一幾番改今觀程子不見是而無悶乃謂君子不愠然後君子朱先生云故惟成德者能之則是君子然後不愠如敏於事而慎於言朱先生者勉其所不足慎者不敢其所有餘用中庸有餘不敢盡之語然慎字無不盡之意事難行故當言易故當謹耳志道據德依仁不當次第説若作次第游藝所不通此一段乃近見一朋語録中所載又可以其與四書不合而刪之乎
李制帥招軍不若使自結保伍頭目人命之以
 官且使守䕶鄉井有急則調發應援敵中所謂千戸想亦如此世宗兩淮遣策應軍以數萬計不知其幾今兵弱如此可不早圖之乎又悉起諸郡配𨽻之人自為一軍
楊志仁形容此身只是形氣神理四字形則一定
 氣能呼吸冷暖神則有知覺能運用理則知覺運用許多道理有形有氣有氣有神有神有理只是一物○又書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氏所謂道非吾儒之所謂天下之物無獨必有對若生一是獨也一隂一陽之謂道道何嘗一之先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易即陰陽何嘗生一而後生二一動一靜生死呼吸無徃非二二各有本末終始故二分為四而五行立矣○又書教官鑒别不來極善此間朋友留戀椀飯有乞人所不屑者甚可鄙
復甘吉父五行有生有行數某嘗疑其只是一様
公元1169年
 得竒為水故曰一生一之極而為三故曰三生木地得偶而為火故曰二生火二之極而為四故曰四生金水初生陽木者極感之陽火初生之陰金者極感之陰水木火金土五行之序也水火木金土分其竒耦初終而言也去私兄以為火能克金不應生金何故之後便為耶借曰中央有戊巳土不知月日属戊巳耶土旺四季何物非土所生豈特金耶金本土也以秋燥熱而生金謂之火生惟其能生所以能尅又何疑焉某欲作三句論之曰論得數奇耦多寡則曰水火木金土論始生之序則曰水木金土論相生之序則曰木火金水如此庻幾乎若謂先有水火後有木金不成道理不成造化矣愚按勉齋此說與其晦庵不同晦庵論生之序似推測造化之初開闢而言謂天地混水始生而蕩滌其間是為天開極則䧏而為山川水生火炎爍其間為地闢其極則升而為日星於是陰陽相摩其間五行人物生矣今勉齋則主天地間造化運行言意恐各在也
李公晦綱目舊本威烈前諸國征伐至殺十數萬人
 者皆不載嘗以禀先生得數段後欲重修未暇如此大部其間豈無疎漏然其大法正大的確前軰諸儒所能及
胡叔器進道之要固多端且刋落世間許多利欲
 慕見得榮辱是非得失利害不足道只有直截此心無懼見之動靜語嘿皆是道理
潘謙之天地之間無獨必有對以天言之則貧對富
 貴對賤窮通泰對否以人言之則出對處進對退隱對見仕對止古之人惟義所在未嘗有所擇比年士大夫只揀一邊好底於已則利矣如義何此風一長望舍生取義殺身成仁决無此理
陳監酒犒賞諸軍楊存中私置不過小小
 伍之長居之後雖歸之朝廷亦視為至賤之職
   記
公元1213年
安慶府廟學記嘉定癸酉蜀人張嗣古建安慶舊舒
 州也文翁學正舒之人今以蜀之人興學於舒用此為結其前用晦庵教人之說而中叙事
公元1181年
南康白鹿書院淳熈八年朱文公洞學舊基而
公元1219年
 興三十有八年嘉定十年之子再守南康而增修之從公學而通其說者講授
公元1208年
吉州永新縣學記嘉定元年盗發荆潭禍連數州越數
 年始永新徃來之衝縣焚蕩無存者事定而縣尉范君建學因叙慶元開禧排士之修學者為偽輕啟兵端東南困竭州縣方且民財苞苴此盗之所由起則弭盗安民舍學何以
袁州韓文公碑記歴叙堯舜相傳孟子臯陶
 尹萊朱之倫亦與知道者自周襄至韓文公始以道自任天之所命之謂性公則所以為性者五曰仁義禮智信率性而行之之謂道公則曰由仁義而之焉之謂道修道以導民之謂教公則曰其法禮樂刑政其位君臣父子觀公之所見則公之以道自任可知矣世之稱公者既不足以知公之深甚者則指公為文人而又以文為道愚按知公深論公之的至此無以復加東坡所作潮州廟碑文人之文哉
陽五先生成均之法擇有道德者使教焉没則
 祭於瞽宗謂之先聖先師無人則取諸其鄰與其鄉鄰而嘗仕於其國者二程生於黄陂漢陽鄰壤門人游氏嘗守是邦而原其學之所自周先生實倡其始朱先生實成其終
鄂州四賢祠記四賢濂溪二程晦翁也此記極陳道原
 之自出以及道統之由傳可以成誦
和靖記謂其歴險難而不變貴顯而不動抱仁履
 義終其身而不悔為程門退然如愚之顔子
徽州朱文公文公高明之姿奮强毅之學潛心
 密察篤信力行精粗不遺毫釐必辨至其德盛仁熟明義歴代相傳之道粲然昭著
李貫之貫之蜀人李道傳以不執經朱先生
 之門為恨凡從先生游者皆詘首與之交篤信力行卓然可敬
仰止堂記丞相正獻陳公晦翁館其家其子大府丞
 虙嘗摳衣焉思之而作此堂
敬義堂記為長溪楊呉老作
劉正之初堂記言子弟不滛富貴之義可讀
次山怡閣記明兄弟之義
重齋記為家抑作言以宏毅任重
無欲齋記為家□作發性靜無欲之義甚明
自欺齋記為蜀李德進作以精一知行意甚明潔斯庵劉草堂舊居之旁章貢曾堅伯所築
瑞蓮堂記蓮花君子也蓮而瑞君子道長之祥也龍門庵記講學以充其所禀之氣庻博碩宏偉負兹
 土之勝
矩堂記為萍鄉社倉
戒殺記若省食肉亦覺志氣清明用度自少免分外
 求不可以其說類釋氏不思
   序
輔仁錄序朋友列於人倫所以綱紀人倫者也
鄉飲酒儀序鄉飲親睦也今之羣飲者教侈也誨滛
 也恣欲無非所以人心故為明其義按此序叙儀物甚詳
表兄弟序以正月十日六月二十日酒肴相㑹世俗
 俚下之詞閨闥米鹽之賤謹勿出諸口
送陳元平宰邵武序叙其氣豪而幸有志於學願以(闕)
    志帥氣則氣足以賛吾自治之决且属其式
 尚書黄公之閭其必有所感夫春江渺瀰兩涘之間不辨牛馬霜降水涸蛟龍蟄藏者乃天下全功君尚勉之按此序極可玩味
方明父歸岳陽序尊晦庵之學蜀有李貫之後得家本
 仲今又得明父明父又言番易師魯為人因告曽孟以剛毅而傳
襲夢錫晦庵語録言之於口不若㑹之於心者其
公元1213年
 㫖深玩之於書不若體之於身者其理實嘉定癸酉七月書於臨川
   雜著
厯銘上動靜象天地前推一盪象六晝夜運行
 不已祖精紛綸物資君子省身顧諟無小無大本一理
醉牀銘責酒清易責人清難智者於酒可以反觀
陶器一綫之漏足以敗酒一念之差得無敗所守乎安慶勸諭周世宗兩淮淮人結集保伍截紙為甲
 號曰甲軍大敗周師淮人忠實勇健若能固習雖有强敵能為患又唐咸通間浙東裘甫掠諸州惟明州人相與謀曰賊若入城妻子為葅醢况貨財能保之乎相帥出財勇士治器立柵浚溝斷橋固守不敢犯况我淮民
臨川勸諭榜謂工於訟者自絶天地毁辱父母破蕩
 業殃及後代言具精到可為世戒
晦庵先生行狀延平李先生學於豫章羅先生云云
 至是殆天所以斯文篤生哲人以大斯道之傳也共八板當别録成誦
   墓誌銘
果州李道傳誌銘隆州井研人逆□見脅君抗節
 撓進官二等太常愽士請以周邵張五人從祀知真州築城築城兩名埧浚二濠决州之東北陳公塘以水為阻築倉儲糴補忠勇按閱弩手民兵六合戍兵拓㧞大武土木偶殺江中江東提舉屬部貪吏十餘黥逐胥吏百餘人狴獄二百餘人逮繫池陽戍將之杖統制官者分賑宣池歙三郡兵部辭得果州以郊歸卒年四十八愚按君蓋蜀人尊信文公道學之倡也兄心傳史學顯弟性傳後仕至執政有為心傳後名獻可者其子
董叔重番昜人名晦庵高第偽學禁嚴學者
 變節逃散叔重正色諭之翕然以定晚年登第仕止金華
  乾淳之晦庵南軒東萊稱三先生晦庵先生得年最高講學最久尤為集大成晦庵没門人如閩中潘謙之楊志仁林正卿林子武李守約李公晦江西則甘吉父黄去私張元德江東李敬子胡伯量蔡元思中則葉味道潘子善黄子洪皆號高弟又獨勉齋先生强毅自立任負如輔漢卿疑惡不可不謂性如李公晦喜怒哀樂聲色臭味為人心由仁義智者為道心如林正卿大易本為垂教伏羲文王特借之以卜筮眞公近思後語先近思而後四書先生皆一一辨明不少甚至晦庵春秋止是直書勉齋則謂其間亦有曉然若出於微意晦庵近思太極勉齋則謂名近思反若逺思晦庵解人不知不愠成德者能之勉齋云是君子然後能不非不然後為君子晦庵解敏於事而慎於言以慎為不敢其所有餘勉齋提慎字本無不敢盡之意特以言易故當謹耳凡其於晦庵殁後講學精審不苟如此豈惟確守其師之說而已若其見之行事則如宰臨川新淦推行實政守安慶漢陽慷慨事功又皆卓卓在人耳目然則晦庵門人弟子中獨授之屋妻之女奏之官親倚獨切夫豈無見而然哉勉齋之文宏肆暢達髣髴晦翁晦翁不為講義勉齋講義三十二章足發明斯道其誨學者嘗曰人不知理義無以自别於物周旋出自少至老不過情欲利害之間甚至三綱九法斁亦將何所不至其言哀痛至此其為天下後世慮也亦逺矣勉齋之生雖在諸儒後故以居乾淳三先生之次明晦庵之傳在焉
 
 黄氏日抄卷四十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