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九
卷三十九 第 1a 页 WYG0708-013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黄氏日抄卷三十九    宋 黄震 撰
 读本朝诸儒理学书(七/)
  南轩先生文集
   词赋诗
风雩亭词末章云希踪兮奈何盍务勉乎敬恭其布置
 归宿大率与晦庵白鹿洞赋相表里而可以救近世
 揣摩气象流入空虚者之弊
卷三十九 第 1b 页 WYG0708-0136b.png
唐帝庙词亦类晦翁舜帝庙词
竹林迎神章惟感慨而不及寇公身事最得体
遂初赋为发明复之意方以羲文之复明收而末句仅
 以一语及孙兴公此理之所在亦文法也
续杞菊赋云天壤之间孰为正味厚或腊毒淡乃其至
送鲜于大任入幕诗莫邪虽云利宁作囊锥露又安国
 晚酌分韵驱车万里道中涂可停辅其厉志如此道
 旁见穫者诗姑宽目前饥讵有卒岁乐其忧民如此
卷三十九 第 2a 页 WYG0708-0137a.png
 盖同一所见之远也南轩诗大率主义理而语自工
   律诗
人立千峰秋色里月生沧海暮云边又万里烟云归老
 眼千年形势接中州皆先生胸次所寄也其寿定叟
 绝句云驷马安车遵大路正须缓辔不须忙正大之
 情如此有用之则行气象
   表
严州江陵到任等表皆平叙民情国事文从字顺德人
卷三十九 第 2b 页 WYG0708-0137b.png
 之言也
   经筵讲义
讲葛覃一诗大略谓人心易动贵骄易溺使为国者每
 念乎稼穑之劳而其后妃又不忘乎织纴之事则心
 不存焉者寡矣口奏又谓或云要得立事扰人不奈
 何臣以为此等议论乃坏国家元气毒药又进曰家
 法之美无如我宋光献曹太后方英宗之初有功社
 稷宣仁高太后致元祐之治号为女中尧舜钦圣向
卷三十九 第 3a 页 WYG0708-0137c.png
 太后建中靖国之初有功社稷钦慈孟太后靖康建
 炎间社稷之功又冠前古实子孙万世无穷之法愚
 按此晦翁取而附此以为敬夫所以尧舜吾君而不
 愧其父师之传者所宜三复而深思
   答周漕启
虽故岁之幸稔尚前歉之未偿仁哉言乎富人之窘宿
 逋贪官之督零税者岂复念及此乎世有岁幸一稔
 小民反以为苦者多矣
卷三十九 第 3b 页 WYG0708-0137d.png
   记
学记九篇皆言人伦孝弟惟雷州记明善与利云自学
 校之教不明为士者亦习于利而已(静江郴雷三学/皆撤废寺为之)
岳麓书院记开宝中郡守朱洞创始李允则言于朝乞
 书时山长周式以行义召拜国子主簿使归教授诏
 以岳麓书院名增赐中秘书时祥符八年也绍兴辛
 亥兵火乾道改元刘侯复其旧
尧山漓江二坛记山川之所以为神灵者以其气之所
卷三十九 第 4a 页 WYG0708-0138a.png
 蒸能出云润泽群物后世固亦有山川之祠而人其
 形宇其地则其失也久矣
楚望记江陵山虽去郡远然联络以属于当阳巫峡之
 间其浸则如蜀江瀰亘千里爰筑二坛扁曰楚望
道永韶南康军濂溪四祠堂记发明道学之原最详
石鼓山诸葛武侯祠昭烈牧荆州时侯以军师中郎将
 驻临蒸临蒸今衡阳县也有天地则有三纲若汨于
 利害之中而忘夫天理之正则虽有天下不能一朝
卷三十九 第 4b 页 WYG0708-0138b.png
 居此侯所以讨贼至死不悔
浏阳杨龟山画像记靖康为谏议追夺王金陵王爵罢
 去配飨
昭州邹侍郎祠堂记元符中为右正言直谏贬新州建
 中初入从崇宁二年又贬昭州四年归没于常州人
 臣不以犯颜敢諌为难而忠诚笃志之为贵士君子
 不以一时名节为至而以进德终身之可慕公再位
 于朝忧国弥切重斥炎荒凛不少沮
卷三十九 第 5a 页 WYG0708-0138c.png
建宁游胡祠记游公二程高弟元符三年冬为监察御
 史有中庸语孟说垂于世胡公与游谢杨游而讲程
 说所自得在春秋执经入侍
静江题名记静江经略领郡二十五其外则羁縻之州
 七十二又其外则诸小蕃罗殿白杞特磨白衣之属
 环之又其外则交趾大理等国属焉
敬斋记二篇为崔子霖作者尤起发人意
拙斋记前论士病于不拙人所易到后论病学者之不
卷三十九 第 5b 页 WYG0708-0138d.png
 拙此意极有益于人
仰止堂记云人生天地之中而与天地同体出乎万世
 之下而与圣人同心其惟仁乎古之人起居寝食之
 间精察主一不知有外物之可慕他事之可为不知
 有富贵之可喜忧患之可戚盖其中心汲汲于求仁
 而已
一乐堂记上饶徐衡仲名安国为龚氏后既第感正本
 明宗之义言于朝归徐姓父母俱存合百五十有六
卷三十九 第 6a 页 WYG0708-0139a.png
 岁伯仲季氏亦皆无故以一乐名其堂记略云民生
 莫不有父母之亲兄弟之爱此性之所具而天之所
 为也苟惟强离其所系而合于其所不可合是岂性
 也哉是故神不歆非祀民不祀非族圣人书莒人灭
 鄫岂不深切著明哉
洁白堂记天地其父母乎父母其天地乎不以事天之
 道事亲者不得为孝子不以事亲之道事天不得为
 仁人
卷三十九 第 6b 页 WYG0708-0139b.png
名轩室记轩名时习室名不贰
游东山记先生游永之山东置酒僧寺之西轩零陵张
 纡公饰预焉叹曰此范忠宣公故居也公居此时某
 始年十三四先人辱为公客故某亦得侍公公目疾
 手执寸许玉摩按某视之旁有儿曰此石也公愕然
 曰非也此之谓玉公存诚至于不欺孺子又诸孙与
 僧戏僧至诟骂语微及公公漠然若不闻永之士有
 问范某于丞相为何亲盖斥文正公之名公蹙頞久
卷三十九 第 7a 页 WYG0708-0139c.png
 而曰先公也又一日问郡士登科者某人独未归耶
 或曰试学官也公愀然曰吏事近民精心于此学之
 要也始登科顾徒求便安耶
   序
南岳唱酬序乾道丁亥十一月先生与晦翁游衡岳三
 山林择之与焉甲戌宿草衣岩山林川壑之观已觉
 胜绝乙亥抵岳丁丑渡兴乐江宿雾尽捲诸峰玉立
 由马迹桥登山暮抵方广气象深窈八峰环立所谓
卷三十九 第 7b 页 WYG0708-0139d.png
 莲花峰也戊寅穿小径入高台寺门外万竹森然雪
 厚几数尺望石廪如素锦屏出西岭过天柱下福严
 历马祖庵过大明寺犹萦迂数里乃至上封山高草
 木坚瘦云气嘘吸其间望祝融绝顶褰裳径往群峰
 错立远近异态其外四峰渺然不知所极如大瀛环
 海中真奇观也湘水环带山下五折乃北去苍莽中
 洞庭在焉己卯同游仙人桥再上绝顶过南岭庚辰
 游前岭以下凡七日经行数百里景物之美不可殚
卷三十九 第 8a 页 WYG0708-0140a.png
 叙更迭唱和倒囊得百四十九篇方己卯之夕中夜
 凛然念吾三人数日间亦荒于诗矣始定约束翌
 日当止是后虽有可歌者亦不复见于诗矣
送张荆州安国告之以讲学送曾裘父序云天资秀美
 之士往往为他岐所陷溺送方耕道序云当观气质
 变化之浅深而知学力之进否送钟尉云气质虽美
 而有限天理至微而难明
   静江谕俗文
卷三十九 第 8b 页 WYG0708-0140b.png
一归罪坟墓不吉掘棺寄寺名出祖一斋筵侈靡不能
 办者停丧一婚姻帏帐华靡以至男女失时一生子多
 不举一病不服药妄听淫祀一诱他人妻贩卖谓之
 捲伴亦缘细民兴贩不返妻室无依
   史论
汉楚争战听三老董公之说三军缟素于是五十六万
 之师不谋而来从使斯时高帝不入彭城置酒高会
 率诸侯兵穷引所至而诛之天下即定
卷三十九 第 9a 页 WYG0708-0140c.png
萧曹○萧何守关中荐韩信曹参虽不逮然以摧锋陷
 阵之气施之治民能尽敛芒角亦宽裕有识矣至不
 知吕氏之祸已著当逆为之处惠帝忧不知所出但
 为淫乐而不能引义以强其君心为可罪也
张子房有儒者气象五世相韩笃春秋复雠之义始终
 以之愚谓复雠固其义也以其人则智谋之士也儒
 者气象恐又别先生之言盖自有为而𤼵
王陵陈平周勃处吕后事何如○人臣之义当以王陵
卷三十九 第 9b 页 WYG0708-0140d.png
 为正二子者乃唯然从之吕氏欲篡汉二子实助之
 也二子方对吕氏时特畏死耳未有安汉之谋也抑
 二子安刘氏之计亦疏矣使郦寄不可劫北军不可
 入吕媭之谋行则亦殆矣忠于人国者顾如是哉
文帝○入践大统知为汉社稷非为巳请建太子则先
 示慱求贤圣请王诸子则先推诸兄无后者施惠于
 民皆有诚意其待夷狄一以实情惜大臣不过绛灌
 申屠嘉之徒独贾谊为英俊而又多所可恨卒亦不
卷三十九 第 10a 页 WYG0708-0141a.png
 见用故以帝之贤仅为小康如淮南薄昭之事未免
 陷于刑名至于怠肆而新垣平邪说入之然终以天
 资高旋即悟其终诏有曰惟年之久长惧于不终可
 见帝之能察乎此矣
贾董○贾生英俊之才然未免有激发暴露之气天人
 之对虽若缓而不切然反覆诵味渊源纯粹以武帝
 好大喜功多欲之心使听仲舒则天下蒙福矣
武帝○奢侈穷黩然不至乱亡者有四事高帝文景流
卷三十九 第 10b 页 WYG0708-0141b.png
 泽渗漉一也表章六经聘召儒生二也轮台之诏三
 也审所付托四也
杂霸○王道如精金美玉岂容杂杂之则是亦霸而已
 自高帝取天下固以天下为己利文帝亦杂黄老刑
 名设施动皆有术至宣帝则威文之罪人也西京之
 亡自宣帝始
丙魏○魏相假许史为重进不以正为相奏异闻谏伐
 丐奴书有可取者丙吉德厚可称至韩延寿杨恽之
卷三十九 第 11a 页 WYG0708-0141c.png
 死莫能救才识不逮相远矣
萧望之刘向○元帝初外有史高总朝廷之事内有恭
 显制枢机之权二子处其间可谓危矣而二子用人
 惟其附巳以郑朋之倾邪使之待诏至华龙之污秽
 亦欲入其党不严如是欲不败其可得乎史称袁安
 任隗素行高梁冀未有以害之斯言诚有味也
汉儒○名节之称起于衰世衰世实亦有赖乎此汉自
 叔孙通固以利禄为事至公孙弘取相印学士皆歆
卷三十九 第 11b 页 WYG0708-0141d.png
 慕之其流至夏侯胜之刚果犹有明经取青紫之语
 宜乎王莽篡窃贡符献瑞一朝成群能自洁者班班
 仅见也光武力矫斯弊桓灵之后亦君子维持之力
 然则名节之称在君子则为未尽而于国家何负哉
元成以后大臣○汉末大臣有正论者王嘉何武师丹
 耳然若不循其本而姑因一人一事而指陈无益也
 故哀帝之末董贤虽去王氏即起遂亡汉矣
汉自高帝外诸将○汉将以赵充国为最凡将之病患
卷三十九 第 12a 页 WYG0708-0142a.png
 于勇而不详谨充国驰至金城而西戎坐消此不特
 为贤将殆可相也
光武比高祖○高祖洪模大略非光武所及光武之善
 守复非高祖所及
光武不任功臣○寇邓贾复识明而行修量洪而器远
 以光武所用大臣论之三子过之远甚顾乃执一槩
 之嫌废大公之义是反为私意而已抑光武所责于
 大臣特为吏事故不知用大臣之道
卷三十九 第 12b 页 WYG0708-0142b.png
李固杜乔○李固方举于朝即就梁商之辟此其失之
 于前方质帝之弑也固为首相固独推究侍医等此
 其失之于后杜乔在九卿若怀是见必赞固为之矣
 及继固为相已制命于冀相与就死李杜二公精忠
 劲节但恨节目间处之未尽耳
东京党锢○时不我用既昧处困之道进而居位又失
 亨屯之法使在圣门当入仲由之科陈太丘送宦者
 之葬以此免祸君子亦不贵也郭有道足为当世人
卷三十九 第 13a 页 WYG0708-0142c.png
 物之领袖然收敛之功犹未之尽黄叔度气象温厚
 圭角浑然使在圣门作成之当居颜子之科矣
窦武陈蕃○宦者盘据其势已成而武等但欲速决举
 动草草使之人人自疑观朱瑀所谓中宫放纵者自
 可诛我曹何罪使蕃武施之有道则此曹亦心服矣
 况武于灵帝践阼之初一门三侯妄自封殖故王甫
 后来亦得以藉口蕃辞爵而不能力止武之封是亦
 洁身之为耳任天下之重顾止如此哉
卷三十九 第 13b 页 WYG0708-0142d.png
两汉选举○左雄之奏尤为责实当时虽以限年为嗤
 然是举所得乃陈蕃李膺陈球辈为一代名臣
晋元帝○元帝初以怀帝之命来临江左怀帝卒以蒙
 尘迄不闻勤王之举悯帝再蒙尘惧天下之议己则
 阳为出师之势终归罪于运饷稽缓斩一无辜令史
 赤眚之异亦深切矣夫受君父之委而觊幸以自利
 三纲沦矣
谢安淝水之功○玄有谋虑善使人而牢之勇锐出众
卷三十九 第 14a 页 WYG0708-0143a.png
 使玄将重兵于后使牢之将精兵迎敌于前秦兵既
 近洛涧牢之直搏而胜之夺其心矣淝水之战其胜
 算已在目中故安静而不挠其矫情镇物岂固为是
 哉至于却上流之兵又其一奇也得之不足以助益
 而适足以销薄声势动摇人心桓冲是举亦无谋矣
 若安者其在东晋人物中杰出者哉
温峤○太真少时尝以孝友笃至称一旦奉刘琨之檄
 将命江左母崔固止之不可至于绝裾而就行使太
卷三十九 第 14b 页 WYG0708-0143b.png
 真能佐晋室剋复神州勋烈如浮云之过太虚耳岂
 足以塞其天性之伤
   仁说
人之性仁义礼智四德具焉其爱之体则仁也是乃天
 地生物之心而人所由生者也故仁为四德之长也
 人惟巳私蔽之以失其性之理是以为仁莫要乎克
 已己私既克爱之理无所蔽则与天地万物血脉贯
 通而其用亦无不周
卷三十九 第 15a 页 WYG0708-0143c.png
   记甘露李文饶事
曾畋所总丹阳类集载熙宁中僧应夫治故殿基得李
 文饶手记云宝历间创甘露刹以资穆皇之冥福文
 饶有祭言禅师文云因甘露之降瑞立仁祠于高标
 与此记合则文饶岂真知恶异教者哉愚按李文饶
 平生毁僧寺而独创一甘露寺恐无此理或僧徒故
 为此事以污之如伪撰韩文公作大颠书之类耳
   黄鹤楼记
卷三十九 第 15b 页 WYG0708-0143d.png
武昌黄鹤楼以山得名而唐图经为怪说谓费文祎仙
 去驾鹤憩此阎伯误记中乃实其事或者又引梁任
 昉所记谓驾鹤之宾乃荀叔伟非文祎也此皆因黄
 鹤之名而妄为之说楼旁有石照亭不知何妄男子
 题诗窗间遽相传曰此吕洞宾所书而苏子瞻亦载
 冯当世之说有羽衣着屐之诗呜呼宁有是理哉
   书
与刘共父○近世再临旧镇者声望率减于前或曰上
卷三十九 第 16a 页 WYG0708-0144a.png
 下玩习之故某以为不然殆由在我者有忽之之心
 耳○某效职于此佩心诚求之之训味哀矜勿喜之
 言怵惕黾勉诸变一以信义待之如买马一事旧弊
 革去凡数十事最苦是盐银辄亏其轻重帅司先利
 出剩银之得其下官吏率从而减剋乾没今先去出
 剩银招马官先以此意出塞喻蛮落旧来马至二月
 末方有来者而罗殿又四年不来今方中冬邕州已
 申罗殿将马千七百疋近塞矣益知忠信之可行而
卷三十九 第 16b 页 WYG0708-0144b.png
 在我者诚当自检也
 与湖守薛士龙○闻欲招陈君举来学中此固善但
 (阙/)
卷三十九 第 17a 页 WYG0708-0144c.png
 欲因程文而诱之读书则义未正今日一种士子将
 先觉言语耳剽口诵用为进取之资转趋于薄此极
 害事
与吴晦叔○仁右道左之说右为阳而用之所行左为
 阴而体之所存也○黄老翕张取与之意窃弄造化
 之机故其流为刑名
与朱元晦○七十三篇盖南轩生平所资而期于明道
 救世者晦翁一人而已其规切晦翁之语如曰闻兄
卷三十九 第 17b 页 WYG0708-0144d.png
 在乡里因岁歉请于官得米储之春秋偿所取之息
 不过备耗或者妄有散青苗之讥兄闻之作而言曰
 介甫独有散青苗一事是耳奋然欲作社仓记以述
 此意某以为此则过矣是乃意之所加不自知其偏
 者也又来者多云会聚之间酒酣气散悲歌慷慨如
 此等类恐皆平时血气之习未能消磨不可作小病
 看又虑元晦学行为人所尊敬眼前多出已下平时
 只是箴规他人见他人不是觉已是处多他人亦惮
卷三十九 第 18a 页 WYG0708-0145a.png
 元晦辨论之劲排辟之严纵有所疑不敢以请深恐
 䛕言多而拂论少异日流弊不可免念世间相知孰
 踰于元晦切磋之义其敢后于他人其论晦翁著述
 云论语章句精确简严足诏后学中庸大学章句极
 涵蓄有味太极图解析理精详西铭之论甚精克齐
 铭敬齐箴皆当书之座右也其自以所著述资晦翁
 者云语说荐待指论极为开警奉教以礼书中不当
 去冠礼事甚当其言所与同时诸儒云伯恭近来尽
卷三十九 第 18b 页 WYG0708-0145b.png
 好说话于苏氏父子亦甚知其非又云伯恭爱弊精
 神于閒文字中徒自损何益如编文海何补于治道
 何补于后学徒使精力困于翻阅亦可怜耳承当编
 比文字非亦所以承君德又云陆子寿兄弟如何肯
 相听否澧州教授传梦泉乃是陆子静一流其人亦
 刚介有立但所谈学多类扬眉瞬目之机子静此病
 曾磨切人物又云刘共父今日达官似皆不能过之
 又云今日所谓正人端士固有之惟是不知学不可
卷三十九 第 19a 页 WYG0708-0145c.png
 望以向上事业耳其自言广右之政谓自静江之外
 诸郡匮缺愿与宪漕通融均济之偶两台阙官时暂
 兼摄遂乞增拨诸州一分盐息钱及增边州米钱又
 请以见在三十万缗专备借诸州搬盐本此乃一路
 性命所系几为小人尽刮以献又云本路盐法正缘
 诸州荒寒全仰漕司拨盐息往年行客钞卖数极不
 多却有折米钱甚重民深病之改为官般而罢折米
 广东不便而争之再行客钞然所卖数多钞大积压
卷三十九 第 19b 页 WYG0708-0145d.png
 于是复行官般但漕司拨得息少则抑卖增价之事
 生故论奏增给大抵此路穷薄祖宗时全仰外路应
 副今每岁反应副外路鄂渚大军钱靖州岁计钱及
 买马钱合二十一万缗此路盗贼之多缘配隶之人
 萃焉比严首捕之科收其强壮为效用故少戢其自
 言江陵之政谓今军事在都统司财赋属总司帅司
 所当以固结民心为本帅司兵但有神劲马步合千
 人荆鄂大军屯营在此者亦万五千馀人务以信义
卷三十九 第 20a 页 WYG0708-0146a.png
 待之号令则不可少犯此间(阙/)
 
 
 
 
 
 
 
卷三十九 第 20b 页 WYG0708-0146b.png
 
 
 
 之否其于胡氏之学则曰知言疑义开发甚多不是
 指摘前辈也又云胡氏春秋传多有合商量处又云
 读史管见病败不言可看来多是为桧设言天下之
 理而特为讥刺一夫不亦隘且陋乎因晦翁论武后
 事既立长子难诛其母则云中宗虽是武后所废然
卷三十九 第 21a 页 WYG0708-0146c.png
 尝欲传位与后父是得罪宗庙不可负荷五王若能
 正大义于唐家见存子孙中公选一人以承天序告
 于宗庙诛此老媪则义正理顺唐有泰山之安矣其
 论当世(阙/)
卷三十九 第 22a 页 WYG0708-0147a.png
 我玩味之久自识别之
答陈择之○异端自谓直指人心而初未尝识心也使
 果识心则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是乃人道之经而本
 心之所存也其忍断弃之乎
答陈平甫○言自己工夫
答沙市孙监领○楚乃伍员之宗国岂有假手于雠覆
 其宗国快心于其君耶狄梁公乃与大禹太伯一例
 存之前辈尝谓梁公偶未之思耳今敕额在吴以慰
卷三十九 第 22b 页 WYG0708-0147b.png
 吴人之思可也在楚则不可以施乐祀典有功德于
 民则祀员于此地何止无功德而已哉
答陆子寿○讲学不可以不精也元晦卓然特立真金
 石之友也
答李贤良○盛名之下难居而问学之方无穷责人者
 易为言而克已者难为功
答胡直夫○世固有不取异端之说者然不知其说乃
 自陷于异端而不知又云君子亦岂无欲乎而莫非
卷三十九 第 23a 页 WYG0708-0147c.png
 天命之流行不可以人欲言常人亦岂无一事之善
 哉然其所谓善者未必非人欲也愚谓二者皆本原
 上精明之语
答俞秀才○论饥食渴饮昼作夜息是义云孟子只(阙/)
 
 
 
 
卷三十九 第 23b 页 WYG0708-0147d.png
 
 
 
 乃吴蜀腰领自襄阳至此仅六百里要当以死守之
 往年刘信叔号名将张安国素豪俊然为帅时闻少
 警便要为移治江北之计此乃大谬又云义勇民兵
 是为荆渚之卫近来振激之使受县宰节度共父与
 免役极害事今亦修正之辰沅等五郡刀弩手北列
卷三十九 第 24a 页 WYG0708-0148a.png
 上为久远计堤岸系一方之命近城十数里最所恃
 者今为久远之计不敢草也其泛及民事云见李寿
 翁侍郎申明乞依旧法义米各积榖在逐乡都分中
 户部固已沮之矣望兄试为画项见教
与吕伯恭○衣冠不整举止或草草此恐不可作小病
 看外之不肃而谓能于外可乎以不当忧责为幸此
 意殊不厚存心既尔若一旦临事岂复更自力乎大
 抵老兄平日似于果断未足虽是过于厚伤于慈为
卷三十九 第 24b 页 WYG0708-0148b.png
 君子之过然在他人观我则观过可以知仁在我自
 检点则终是偏处仁义之道常相须若于义不足则
 所谓仁者亦失其正矣去年闻从学者甚众某殊谓
 未然若是为举业而来先怀利心岂有就利上诱得
 就义之理今巳谢遣甚幸
答胡季随○元晦所编遗书皆存元本其间真伪在(阙/)
卷三十九 第 25a 页 WYG0708-0148c.png
 
 
 
 
 
 
 
 云若专指夫妇间人所不睹不闻者却似未稳愚意
卷三十九 第 25b 页 WYG0708-0148d.png
 南轩之说是矣经旨夫妇之愚对圣人而言特指匹
 夫匹妇之愚者耳
答胡广仲主谢上蔡心有所觉为仁之说云知觉是知
 觉此又岂可遂以知觉为仁哉
答陈平甫主昼作夜息为天理云异教中亦拈此孟子
 只拈出爱亲敬长之端最为亲切○答其欲经纪明
 道横渠之后云此有位者之责不当窃取而任之若
 与之相识则或周之助之可也
卷三十九 第 26a 页 WYG0708-0149a.png
答宋伯潜问舜明于庶物之物云道外无物愚恐太宽
答周允升问王通谓夫子与太极合德云天可言配指
 形体也太极不可言合太极性也
答吕子约问敬鬼神而远之云遗书中亦未说到深远
 处且大纲说敬愚谓鬼神事夫子此一语尽之矣又
 本旨在务民之义若说到深远处恐便与夫子不同
答俞秀才云周公欲代武王死是浑全诚意其谓金縢
 策祝之词不无妄传则似不必疑也
卷三十九 第 26b 页 WYG0708-0149b.png
   跋
跋孙子西汉艺文志载武所著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
 杜牧谓武书数十万言曹操削之为十三篇
跋王介甫帖○例多匆匆草草丞相平生何有许忙迫
 时耶
少傅刘子墓志公初侍其父忠显公韐守越守真定及
 京城不守忠显死之公义不与共戴天佐张忠献诛
 范琼陜西之失用吴玠守大散关公知兴元迁守三
卷三十九 第 27a 页 WYG0708-0149c.png
 泉为壁潭毒山上卒全蜀张公罢公贬白州起知泉
 州又坐张公贬漳州起知镇江秦桧罢之归子珙克
 世其家初朱松以家事托公教其子(阙/) 盍与己子
 均是为晦翁
吏侍李公浩○建昌人不见年魁秦熺其后论者争言
 桧时事公言蚩尤五兵李斯篆隶苟便于世不以人
 废知台州破豪民郑宪之家为其讼冤赖刘珙免知
 静江浚灵渠争买马市象事
卷三十九 第 27b 页 WYG0708-0149d.png
工书廖公刚○顺昌人居乡喻盗使反业堂名世䌽章
 惇之追贬封还章杰章仅补外之诏在台多所论列
 自公之去言事者多承望而缙绅窜逐相继矣
同諌王公缙○其先自严家于明知英州盗过其坟无
 犯朱胜非当国故乡监官至都堂亦使趋庭自列公
 不肯入堂言多采用公之存子孙悉从吏部选无诣
 堂者
秘阁詹公至○严州人初为河州士曹薄寨主王渊之
卷三十九 第 28a 页 WYG0708-0150a.png
 罪后渊显张浚韩世忠皆其旧部曲其言为诸将所
 信故张忠献任之凡军事非文檄所能传者必公往
 谕意尝佐世忠解济州之围行至熙河请驻山阳世
 忠不从而败刘光世解兵柄料吕祉涖之必败
教授刘靖之○述其撤近岁太守部使者之祠而祠濂
 溪以训学者义理其文甚悉
吴监庙○述其望得官而不露
魏元履○名掞之举遗逸任太学录请去王安石父子
卷三十九 第 28b 页 WYG0708-0150b.png
 而进爵程氏又白太学岂当专以浮言取人临终戒
 用僧凡五招晦庵以终事为托
鲜于广○少母安人常氏广襁褓时去其家既冠而知
 之则常氏没矣广追念哀疚属南轩为哀词
   劝农文
首告以勤吾力既尽至礼歉则天焉而亦由于人事此
 则太守与官属之责而亦有系于百姓者焉文字宛
 转周于事情
卷三十九 第 29a 页 WYG0708-0150c.png
   祭文
祭虞雍公云论有异同正惟公义之报
   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传
传后云或谓侯劝昭烈取荆州为不义不知刘琮既已
 迎降于操则荆州固魏之荆州矣于以取之岂不正
 乎惜昭烈之失此机也又或谓魏延之策惜侯不用
 不知夫天将昌汉以侯之举措扫禽乱贼直馀事耳
 行险侥倖非侯志也呜呼秦汉以来士狃于战国之
卷三十九 第 29b 页 WYG0708-0150d.png
 馀习张子房为拔出者而犹未免乎杂以伯术若侯
 真豪杰之士无文王犹兴者耶然使侯得游于洙泗
 之门讲学以终之则其所至又非予所知也又曰朱
 元晦以予不当不载以管乐自许事谓侯为后主写
 申韩管子六韬之书及劝昭烈取荆益可见其所学
 未免驳杂然方曹氏篡窃之际侯以身从帝室之胄
 允执大刚终始不渝使侯当齐侯时其肯自富其国
 而忘天下之大训乎使侯当燕昭时其肯志在土地
卷三十九 第 30a 页 WYG0708-0151a.png
 珍宝而自以为功莫大乎故不欲书以惑观拔本塞
 源之意也予读出师表所以告后主一出于正殊非
 刻核阴谋之语故于手写申韩等书之事疑则可阙
 也侯在草庐一见昭烈遂定取荆益之计盖以兴复
 汉室为己任则诸侯内怀他图者得以正名而讨之
 然昭烈小不忍而妨大计故刘琮降操荆益可取而
 不取是侯之策昭烈未能尽从也及狼狈而遁藉吴
 败操又迫于吴而入蜀以谲计取之予知侯有不得
卷三十九 第 30b 页 WYG0708-0151b.png
 已者非草庐所以告昭烈之本意也然侯于学未足
 故昭烈谲取刘璋终为有愧若夫开国建后大事也
 而奉册所立者乃亡国之宗妇以日易月后世之大
 失也而昭烈之丧冢宰所赞者乃固缪之礼然则当
 断之曰若侯者体正大而学未至者也
  谨按先生讲学专主涵养持敬谋国专主致君雠
  敌居官专主恤民练军乾淳诸儒议论与晦翁相
  表里者先生一人而已晦翁之言精到开拓足集
卷三十九 第 31a 页 WYG0708-0151c.png
  诸儒之大成先生之文和平含蓄庶几程氏之遗
  风晦翁精究圣贤之传排辟异说所力任者在万
  世之道统先生将命君父之间誓诛雠敌所力任
  者在万世之纲常元气胥会二儒并出其更相切
  磨友谊卓然又足使千载兴起呜呼此其所以为
  乾淳之盛欤
  南轩先生语录
   论语类
卷三十九 第 31b 页 WYG0708-0151d.png
谓学而时习不特效人之善如观天行健则自强不息
 之类皆是也愚谓此于学字上推广若本旨又重在
 时习上
射不主皮与为力而射者不同科愚意似不必添与字
 只作为其力之不同亦自明白
论敬鬼神而远之因言横渠挂夫子像见而不拜又不
 可遂捲起
梦见周公五峰谓必曾于画像中见之所以梦见愚谓
卷三十九 第 32a 页 WYG0708-0152a.png
 世之不识其人而梦之者甚多但梦中以为其人耳
 如子孙之于祖先亦然此何足怪而转生画像之说
 耶大抵梦境所见与青天白日识认人面目不同梦
 见周公何可议论
论夫子与上大夫下大夫言云最是更端处难盖以为
 一时之间既与上言又与下言也愚意随应而不同
 亦未必同是一时
论乡原自以为是便休是以终身为原人愚谓此说极
卷三十九 第 32b 页 WYG0708-0152b.png
 平又有益于后学
龟山云惠及穷困之人是为天禄之终愚谓此虽一说
 恐改了经文耳
犹之与人训犹为若愚恐之字无着处且合依古注
 训俱
   中庸类
君子居易以俟命非专俟其通
   易
卷三十九 第 33a 页 WYG0708-0152c.png
蛊之上九不事王侯只是不立其朝尔人却言天子不
 得臣诸侯不得友是无人伦
   诗类
振鹭取其洁亦谓其翔而后集愚按诗本喻有客之容
 馀皆推广尔
   礼类
曾子易箦季孙以人情赐之曾子以人情受之若以此
 终则不可
卷三十九 第 33b 页 WYG0708-0152d.png
冠礼见于母母拜之只不坐受其礼皆谓之拜今小儿
 便穿秉是以名器为戏玩既冠可也
丧祭既不用浮屠蚤晚临之类不可不备
神主神所依主字无出处但恐古者贵贱有少别尔
   春秋
德寿问长勺之战对曰曹刿所论特血气之勇所以易
 竭若报父兄之怨虽百鼓不竭愚按刿所言是临阵
 一时之事先生乃借以言胸中忠赤之蕴
卷三十九 第 34a 页 WYG0708-0153a.png
   孟子
气次焉次焉者继之谓也无是馁也不可使此馁也
   道学
或逞利欲不知天地不只生尔一个何不将此身在天
 地间公共看
恐利害仓卒之间错了路岐
延对须直言盖士人初见君父此时可欺则无往而非
 欺
卷三十九 第 34b 页 WYG0708-0153b.png
附丽匪人如黥如劓虽欲湔洗而痕迹尚在夫人得而
 指之不复为完人矣
遭人谤谤得是固当改谤得不是必思何以致此
   性理
良心岂无发见之时引而伸之涵养而扩充之天理自
 明人欲自消因循怠惰此人欲所以肆也
吴晦叔说恻隐曰有所恻然隐于吾心东莱曰此正如
 说隐着脚相似
卷三十九 第 35a 页 WYG0708-0153c.png
   本朝诸子
濂溪学问如此而举世不知为南安掾程太中始知可
 见无分毫矜夸方是朴实下工夫人
温公自陜归洛以俸馀贾布洛布贾高即以陜贾买之
 先生曰不如伊川塌麦有来问麦贾者曰依市贾欲
 损之不答先生曰若减贾便是近名
康节云君子赢得做君子小人枉了做小人先生言嬴
 得是有利心不若改云君子本分做君子愚谓词义
卷三十九 第 35b 页 WYG0708-0153d.png
 于此乎益精矣然欲警切人心使其锐于为善恐仍
 不若本语之精神孔门云惠而不费亦不以计较为
 嫌也
康节与韩魏公游龙门憩栎林见坠枝而知其将伐磨
 而不磷涅而不缁须还孔子吾人只当学子路龟山
 晚年一出自处地位高大
龟山见明道归再与总老语总老曰必曾遇异人来更
 不敢与争辨
卷三十九 第 36a 页 WYG0708-0154a.png
南轩初见五峰五峰辞以疾以其家学佛再见乃授业
 焉
文海事伯恭错承受昔温公作通鉴似不为无益前辈
 犹谓其枉用心
陆子静谓不当编程氏遗书晦叔曰若如其言六经可
 烧先生曰是
   古君臣
霍光天资重厚如朝谒进止常不差尺寸似乎知学者
卷三十九 第 36b 页 WYG0708-0154b.png
唐太宗政要中载孔明语云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
 重
一士大夫不畏死常风浪中过鄱阳湖晦庵闻之曰当
 时入湖中当得甚高节先生曰元晦说极是若舍生
 只得死何用琴张欲吊宗鲁孔子曰齐豹之盗孟絷
 之贼女何吊焉琴张只见宗鲁死便以为难事不知
 其不义也子路为孔悝死始初不知所择虽谓之不
 得其死也可自古不曾见圣人被役
卷三十九 第 37a 页 WYG0708-0154c.png
人有静而死不乱者有赴死如归而死不乱者有信其
 死去之西天而死不乱者
武昭仪称制褚遂良谏不听孰若高宗初幸尼寺取才
 人入宫之时大臣一言可去与杨妃事同
维州事李德裕初固不当受牛僧孺后所处亦非彼悉
 怛谋乃慕义而来当先与吐蕃约以金帛赎其罪然
 后归之致堂读史论维州本中国地德裕受之是
陆宣公奏议善开明人主及为相却与为词臣不同当
卷三十九 第 37b 页 WYG0708-0154d.png
 奏白而行之不从则去不应复抗疏累千言若宣公
 只是词臣无宰相才
本朝人物范文正公本朝第一等人寄元均帖云此去
 南阳亦且读书涉道贵深退即自乐非升沉之可摇
 也忠宣公岂能及观其救蔡确谓逆曾参反尔之言
 违老氏好还之戒又语同列以不当开此路是论一
 己利害平生心术见于此矣司马温公改新法或劝
 其防后患曰天若祚宋必无此事更不论一己利害
卷三十九 第 38a 页 WYG0708-0155a.png
君相不当恶士大夫之好名惟朋友相切磋则不当好
 名耳
邹道卿贬昭州气终不衰胡澹庵大节极好赵忠简人
 品甚高党籍至忠简始除江圣锡不妄假人以词色
 得大臣体李巽岩议论如雪中桧柏
   治道
莫易于宰相形便势利有人可以任事莫难于宰相少
 有私意便隔绝矣施设不过举其大纲先使官(阙/)
卷三十九 第 38b 页 WYG0708-0155b.png
       得其人君子聚于朝中人皆可化而
 为善小人得用中人皆被引去
大农尽知州郡之财尽数括取而不恤州郡之有无官
 兵俸给于何取之
祖宗朝置江南六路发运与钱六十万贯为籴本如某
 路某州熟则依时价籴之某路某州旱潦则发几千
 万石减价籴之故京师不告劳而江南终无水旱饥
 荒之厄前此茶盐皆无钞只是某州纲船到则发盐
卷三十九 第 39a 页 WYG0708-0155c.png
 载回某州卖本钱归发运司利则润州郡自胡师文
 为发运以本钱为羡馀献之其后却就诸州再括六
 十万为籴本而法始弊
屯田用军中子弟分之田亩假之农具更一说可募百
 姓
当今天下之势择一人帅建康兼两淮制置一人帅兴
 元兼四川制置一人帅荆南兼襄汉制使自选属治
 兵积榖刘共父在建康甚好更得元晦发脱得必又
卷三十九 第 39b 页 WYG0708-0155d.png
 显焕伯恭可佐之因又及治内汪圣锡可参政元晦
 可御史中丞兼侍读伯恭可谏议大夫兼侍讲敌人
 闻之必丧胆太平可期矣
东汉无数君子其亡尤速
   立朝
先生每登对必自盟曰切不可见上喜便随顺
张说除签书先生极论其不可又责宰相虞允文曰宦
 官执政自京黼始近习执政自相公始允文谓同僚
卷三十九 第 40a 页 WYG0708-0156a.png
 难论列先生曰张九龄论牛仙客陆贽论裴延龄非
 同僚耶允文不能答曾觌除某官中书舍人赵雄当
 制在假先生戏其为樊须雄由是深怨与允文表里
 谮先生于上谓其目献寿为胡舞欲窜之上于是出
 先生知袁州
   政事
戒约州县以诚相待或言武人难驾御先生曰不如开
 怀待之
卷三十九 第 40b 页 WYG0708-0156b.png
   训门人
不为吴晦叔志墓云依妻家
答郑自明书云工于论人者察已常疏狃于能直者所
 发多弊
   文章
作诗不可直说破须婉而成章
退之圣德颂先断腰膂处子由非之先生曰退之笔力
 高欲藩镇闻之耳
卷三十九 第 41a 页 WYG0708-0156c.png
   异端
宗果问先生如何是一以贯之时先生年甚少曰某今
 未敢便与尔说一以贯之且道如何是忠恕宗果叹
 服
不接僧道曰公厅岂见异教之所
   杂类
弓调然后求劲马服然后求良士必诚悫然后求智能
 傅梦泉对先生云
卷三十九 第 41b 页 WYG0708-0156d.png
门人门生乃学者所称愚按周曰士秦汉曰生皆指学
 者汉书载学于其门者为门下生唐世采誉望而取
 士凡投文字而获选者因称门生今世获荐举者亦
 循其例称门生虽理所不必要之生亦士之通称也
 近或不明其义以生为卑谦之名靡然为謟者则必
 称门生介然自立者则羞称门生达为贵官者则又
 嫌人之称其官而欲其称先生不知生即士之称先
 生即老士人之称此何异事而举世视此为轻重僭
卷三十九 第 42a 页 WYG0708-0157a.png
 因南轩之说而及之
  读南轩议论当观其天性忠孝以义理发为政事
  处
 
 
 
 
 
卷三十九 第 42b 页 WYG0708-0157b.png
 
 
 
 
 
 
 
 黄氏日抄卷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