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七

卷十七 第 x 页
** 报国章第十七
卷十七 第 1a 页
为人臣者官于君。


郑玄注:
臣之官禄,
君实锡之。


先后光庆,
皆君之德。

卷十七 第 2a 页
郑玄注:
光格祖考,
庆垂子孙。


不思报国,
岂忠也哉?


郑玄注:
忠则必报,
不报非忠。

卷十七 第 3a 页
君子有无禄而益君,
无有禄而已者也。


郑玄注:
君临天下,
谁不为臣?
食土之毛,
皆衔君德。
昏衢迷于日月,
君子之怀帝恩,
故偃息山林,
有能审国。
况荷君禄位而无闻焉?

卷十七 第 4a 页
报国之道有四:
一曰贡贤。


郑玄注:
进得其才,
君可端拱。


二曰献猷。

卷十七 第 5a 页
郑玄注:
纳当其善,
君可依行。


三曰立功。


郑玄注:
功吾其膺,
君可无患。

卷十七 第 6a 页
四曰兴利。


郑玄注:
殖致其厚,
君可与足。


贤者、国之干。

卷十七 第 7a 页
郑玄注:
干可以立。


猷者、国之规。


郑玄注:
规可以执。

卷十七 第 8a 页
功者、国之将。


郑玄注:
将可以禦。


利者、国之用。


郑玄注:
用可以给。

卷十七 第 9a 页
是皆报国之道,
惟其能而行之。


郑玄注:
各以其能而报于国,
道斯广矣。


《诗》云:
「无言不酬,
无德不报。」
况忠臣之于国乎!

卷十七 第 10a 页
郑玄注:
凡人之间,
一言一德犹必报。
君臣之义,
重恩重焉,
如何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