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定孝经注 序
御定孝经注 序 第 1a 页 WYG0182-0255a.png
御制孝经序
 朕惟孝者首百行而为五伦之本天地所以成化圣人
 所以立教通之乎万世而无斁放之于四海而皆准至
 矣哉诚无以加矣然其广大虽包乎无外而其渊源实
 本于因心溯厥初生咸知孺慕虽在颛蒙即备天良故
 位无尊卑人无贤愚皆可以与知而与能是知孝者乃
 生人之庸德无甚玄奇抑固有之秉彝非由外铄诚贵
 乎笃行而非语言之间所得而尽也虽然降衷之理固
御定孝经注 序 第 1b 页 WYG0182-0255b.png
 根于凡民之心而觉世之功必赖夫圣人之训苟非著
 书立说以迪天性自然之善抒人子难已之情使天下
 之人晓然于日用之恒行即为大经大法之所存而敦
 行不怠以全其本始夫亦孰由知孝之要尽孝之详以
 无忝所生也哉此孔子孝经之书所由作也朕万几之
 暇时加三复自开宗明义迄于终篇见其言近而指远
 理约而该博本之立身以行道推之移风而易俗爱敬
 所著公卿士庶皆得循分以承欢感应所通东西南北
御定孝经注 序 第 2a 页 WYG0182-0256a.png
罔不渐被而思服诚万世不刋之懿矩百圣不易之格
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不可一日阙者夫子所谓吾志
在春秋行在孝经良有以也自汉以来去圣日远诠释
滋多厥旨寖晦孔安国尚古文郑玄主今文互有异同
各矜识解魏晋而降诸儒群兴析疑阐奥代不乏人源
流攸分不无繁芜迨及开元更立注疏亦既萃一代之
菁英垂表章于奕世矣而详略或殊讵云至当宋之邢
炳元之吴澄辈标新领异间有发挥然揆之美善或未
御定孝经注 序 第 2b 页 WYG0182-0256b.png
尽焉至于明季著述纷纭或拾前贤之绪馀文其谫陋
或摘古人之纰缪肆彼讥弹不知天怀既薄问学复疏
因心之理未明空文之多奚补其于作经之意均未当
耳夫亲恩罔极高厚难酬德至圣人犹虞未尽同为人
子孰不佩至教而兴永锡之感乎然则训诂未确渐摩
弗力欲其相观而善厥路无由朕为此虑爰集古今之
注更互考订其得中而窾綮者采辑之其妄逞而臆说
者删除之譬诸沙砾既披美镠始出稂莠尽剪嘉禾乃
御定孝经注 序 第 3a 页 WYG0182-0256c.png
登至若流览之馀时获一是或足以补未发之蕴者辄
为增入聊备参观总以孝之为道甚大而平故不必旁
求隐怪用益高深誇示繁缛徒滋复赘惟以布帛菽粟
之言昭广大中正之理虽未知于作者之旨能尽吻合
可无枘凿与否然而前代诸儒之书瑕瑜难掩与夫近
代群言之失淆乱不稽者于兹正之庶几发矇启锢四
方亿兆咸知效法而允迪共底于大顺之休焉夫如是
将见至德要道由此而广和睦无怨由此而成矣
御定孝经注 序 第 3b 页 WYG0182-0256d.png
顺治丙申仲春望日序
御定孝经注 序 第 4a 页 WYG0182-025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六
御定孝经注       孝经类
   提要
     (臣/)等谨案孝经注一卷顺治十三年大学士
     蒋赫德恭纂仰邀
  钦定
  御制序文冠首孝经词近而旨远等而次之自天子
     以至于庶人推而广之自闺门可放诸四海
御定孝经注 序 第 4b 页 WYG0182-0257b.png
     专而致之即愚夫愚妇可通于神明故语其
     平近则人人可知可行语其精微则
  圣人亦覃思于阐绎是编
  御定注一万馀言用石台本不用孔安国本息今古
     文门户之争也亦不用朱子刋误本杜改经
     之渐也义必精粹而词无深隐期家喻户晓
     也考历代帝王注是经者晋元帝有孝经传
     晋孝武帝有总明馆孝经讲义梁武帝有孝
御定孝经注 序 第 5a 页 WYG0182-0257c.png
    经义疏今皆不存惟唐玄宗御注列十三经
    注疏中流传于世司马光范祖禹以下悉不
    能出其范围今更得
 圣制表章使孔曾遗训无一义之不彰无一人之不
    喻回视玄宗所注度而越之不啻万倍矣乾
    隆四十六年八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