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春秋随笔 卷下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1a 页 WYG0181-067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随笔卷下
          泸溪县知县顾奎光撰
桓宣继弑而书即位者外援既定内位既固从容成礼
无复危疑畏惮之心可以见乱贼之得志也
桓公元年三月公会郑伯于垂即书郑伯以璧假许田
所以结郑也宣公元年夏书公会齐侯于平州公子遂
如齐即书齐人取济西田所以赂齐也此与会于稷以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1b 页 WYG0181-0678d.png
成宋乱取郜大鼎于宋皆同盖乱贼所畏不在强大而
在无欲
晋赵盾帅师救陈下书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会晋师于
棐林伐郑言伐郑故书会晋师而赵盾已见于上文不
必复书赵盾文自简明谨礼于微诸说俱可不必
晋虽大国独当一楚犹或不敌复加以秦则晋不支矣
故晋与秦合而楚败楚与秦合而晋败殽之后秦晋报
复纷然自是晋之全力在秦而不在楚至楚人灭庸而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2a 页 WYG0181-0679a.png
秦楚之交合矣赵穿侵崇求成益为失策不能合秦以
拒楚而怒秦以资楚舛矣
经不书师败绩而书获其君与将者韩原之获晋侯郑
获蔡公子燮盖君与将虽见获而师徒不至大崩也其
书败其师而获君与将者以蔡侯献舞归获莒挐获宋
华元获陈夏齧获齐国书皆师先败而君将复见获者
也或疑岂有君将见获而师徒不至大崩者不知韩之
战晋戎马还泞而止是以见获而秦伯亦几为晋止为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2b 页 WYG0181-0679b.png
庆郑所误耳是晋侯虽获而师未动也传叙城濮之战
楚惟中军不败邲之战晋惟下军获全始书败绩则知
书败与否皆据实而言但君将见获败亦可想见矣
赵盾舍灵公而欲立公子雍秉国者如此便是大事糊
涂令狐以后秦晋之搆兵盾为之也其邢政偏颇绝无
执守内不得于君而外不竞于敌三传所纪如锄麑弥
明灵辄等事人艳称之吾谓厚施养士使君侧左右皆
为之死党后来游侠气习已开于此桃园之贼即赵氏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3a 页 WYG0181-0679c.png
羽翼穿特为之首耳
盾于赵穿曲徇其意正欲得其死力如求成于秦而反
伐其与国秦非畏晋者安得成盾非不知此以穿欲得
兵柄故遂使之侵郑之役合诸侯之师力非不足而去
之亦缘君臣相图意不在郑弑械于此成矣其亡也以
君委穿而已且中立不成则奔成则复穿愚而盾巧矣
亡不越竟而非谓越竟讨贼遂可免罪即使盾归罪于
穿执而戮之终无以自解刘氏(敞/)谓盾之免与不免在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3b 页 WYG0181-0679d.png
乎讨与不讨而不在越与不越此未是司马昭即斩贾
充亦何以谢天下何况成济
鲁宣继弑齐惠亦继弑故宣之立不事晋而事齐郑襄
继弑晋成亦继弑故襄之立不附楚而附晋所谓同恶
相济
齐侯止公以叔姬免(五年/春)晋侯止公以赂免鲁本望国
至是辱甚矣(黑壤之盟/在七年冬)
仲遂之卒上书公子下书氏及名互详之也春秋未尝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4a 页 WYG0181-0680a.png
贬曷为不贬遂之恶无待于贬也
弑君大恶天地所不容载非文字间贬斥得蔽其辜故
文姜哀姜犹称夫人小君庆父仲遂犹称公子正欲天
下后世见其为夫人公子罪乃益重若不书与常人等
耳文姜孙齐不书姜氏哀姜丧归不书姜恐是遗阙姑
为说之耳
葬我小君敬嬴雨不克葬胡传曰著咎徵焉此说为胜
潦车载蓑笠士犹备之岂有葬君母而无备者宣公亲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4b 页 WYG0181-0680b.png
母且由以得立未必苟简从事不克葬则雨甚矣弑君
逐嫡而居然正夫人之位生荣死哀岂复有天道乎雨
甚水至踰时淹日不能成礼亦足觇天人之理矣
宣公三年楚侵郑书人四年伐郑书爵胡氏曰与之也
归生有可讨之罪而楚非讨罪之师春秋安得与之乎
五年伐郑书人九年伐郑又书爵胡氏曰下书晋却缺
帅师救郑则知其非与之然则四年伐郑果可为与乎
吾谓楚之伐郑皆非予词君行则书爵大夫行则称人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5a 页 WYG0181-0680c.png
耳若晋郤缺帅师救郑与阳处父帅师伐楚以救江同
意有救之名无救之实力不足畏德不足怀救江而江
灭救郑而郑叛犹之弗救而已春秋愤楚之凭陵而书
救以解嘲耳故十年楚伐郑士会之救遂不书盖谓晋
救不足为有无也
楚人杀陈夏徵舒予楚也合下入陈纳孔宁仪行父二
事观之固未尝以讨贼予楚盖自徵舒言之则弑君之
贼虽蛮夷戎狄亦得明正其罪而又伤王法之不申伯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5b 页 WYG0181-0680d.png
威之不竞此书杀徵舒意也自楚言之则既有利心复
纳乱臣以间之若正本清源二人当与徵舒同辟一杀
一纳于义安居书入书纳可见楚之非伯讨矣
左氏叙邲之战说楚之所以胜在晋人口中叙出晋之
所以败在楚人口中叙出其叙楚之胜在楚之不欲战
处见之叙晋之败在晋之或欲战或不欲战处见之不
必看到交锋接刅己自胜负燎然
晋杀其大夫先縠不正其邲之罪而加以召狄者何也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6a 页 WYG0181-0681a.png
桓子请死而士贞子救之若赵穿魏锜皆无讨焉则无
辞以诛縠故置邲事不问而以召狄中之可见縠之刚
愎不容于晋矣
宋人及楚人平(宣十五/年夏)左传言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
之床而起之子反惧与之盟而告王公羊言司马子反
乘堙而窥宋城宋华元亦乘堙而出见之二传不同公
羊语为可信子反为大将军中守备护卫必然严密何
以夜入登床如无人焉果尔则必如后世剑侠之术也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6b 页 WYG0181-0681b.png
异矣
春秋书饥书有年重民命也桓宣书有年说者(胡氏/孙氏)
为不宜有夫其君是恶其民何罪此正见天心之仁爱
耳复何异乎汪氏(克/宽)曰幸其仅有年也得之矣亲戚间
财帛交际若我贫彼富不可不分明我富彼贫又太分
明不得锱铢计较纵是分所应得亦能致怨
宣十四年秋九月楚子围宋至十五年五月而后宋及
楚平其服宋也可谓难矣宋人告急晋安得不救而伯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7a 页 WYG0181-0681c.png
宗之言曰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
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君其待之晋本畏楚而伯宗复以此言佐之晋益不振
矣楚虽强而顿兵坚城之下已踰半载师老财匮势如
弩末使晋救之未必不退而包羞忍耻不敢出师顺天
者存果如是乎书宋人及楚人平所以伤中夏之无盟
主而讥晋也说春秋者乃以专政擅名罪华元子反岂
识轻重哉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7b 页 WYG0181-0681d.png
楚围宋而晋不救于是宋未下而鲁先降矣(十五年春/公孙归父)
(会楚子/于宋)使晋能救宋鲁犹有所恃也
孟献子谋鲁荐贿以求免其恇懦无策与伯宗同而一
则以礼意文之一则以天意诿之故谋国者论时势不
容以盛衰强弱委之天意而不知自强论道理又不可
珠玉皮币之事为以小事大之礼后世若汉唐之和亲
宋之岁币孟献子之故智也宋之偏安伯宗之故智也
二人言皆可听而误国不小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8a 页 WYG0181-0682a.png
断道之盟(宣十/七年)五国之君皆在故书爵非予之而贵之
也外楚既无事实谋齐亦出私愤何予之而贵之有(予/之)
(赵氏鹏飞说贵/之家氏铉翁说)
宣公即位以来事齐甚至末年乃谋伐之必不堪其诛
求也依人自立者必受其敝以力服人者必反为雠石
晋之于契丹亦犹是矣
宣公弑立而叔肸非之织屦而食终身不食宣公之禄
与之财则曰我足矣谷梁以为通恩胡氏以为明亲亲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8b 页 WYG0181-0682b.png
厉不轨其贤于春秋宜也书字必赐氏也胡氏以不用
事不见经为疑非也不食其食矣其不用事可知也赐
氏自是宣公之恩叔肸有不得而辞者未有君不赐氏
春秋贤之而特加以字者也叔肸以加字为贤则仲遂
当去字为贬遂不可去字则肸亦不可加故断其为宣
公赐也
鲁肸卫鱄皆公弟之贤者卫献无信故去之鲁宣有恩
故留之所遇异也杨氏(士/勋)以春秋字肸而名鱄强分优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9a 页 WYG0181-0682c.png
劣非是然则仲遂亦字谓遂贤于鱄可乎
楚子旅书卒不书葬公羊以为辟其号是也孙氏(复/)
贬之也春秋于列国之君不备礼不书葬不往会不书
葬皆非贬词如贬之则于吴楚并不书卒可矣何独不
书其葬哉
宣公薨而归父逐榖梁曰捐殡而奔其父之使者是亦
奔父也胡氏曰罪成公君臣死君而忘父逐之亟也论
固正矣然使旧主耄昏奸权擅柄新君嗣政大憝不除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9b 页 WYG0181-0682d.png
而执三年无改之说袭其秕政用其私人因循而莫敢
动何以明赏罚而新号令若归父则固不必逐而逐之
若是亟者以欲去三桓之怨也行父始不能治仲遂之
恶而比之继不能忍归父之怨而逐之则是为死君而
已矣
鞍之战(成公/二年)四卿并将扫境兴师大夫气焰赫然而公
室微矣然亦不独鲁也战鞍之后即为袁娄之盟征伐
者大夫会盟者亦大夫虽其来有渐而是役实一大关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10a 页 WYG0181-0683a.png
目也
自鞍以后六年侵宋则仲孙蔑叔孙侨如昭公十年伐
莒则季孙意如叔弓仲孙貜定公八年侵卫则季孙斯
仲孙何忌哀公二年伐邾则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
忌而鞍之役尚有臧孙许公孙婴齐伐莒之役尚有叔
弓馀则无非三家者故大夫擅兵自翚帅师而已然若
兵柄悉属三家则自此始耳
成公以前民犹公家之民兵犹公家之兵故师则命帅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10b 页 WYG0181-0683b.png
将必属卿至是则各自为帅有专属而无兼统故分则
独出合则并出然三家之中季孙为主后此书并将无
有不合季孙者惟六年侵宋不预耳
阳桥之役王卒尽行楚以众胜而晋亦辟之故侵卫书
师盟蜀书人皆著其众也人楚故并列国之卿人之又
以见服从楚者众也中书公会楚公子婴齐于蜀见侵
卫盟蜀者为婴齐也非贬词盖不待贬耳三年伐郑晋
宋卫曹并书爵则以其君自行亦非予词夫冬盟蜀则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11a 页 WYG0181-0683c.png
即楚而背晋(在十/一月)春伐郑则即晋而背楚(正/月)反覆无常
二三其德难乎其立国矣屡书公而不讳亦危之也
郯伯姬来归杞叔姬来归皆见出也虽未审其事然为
不安于国则同叔姬之归杞伯先来朝而后复逆其丧
者杞素畏鲁故未敢决绝耳未见叔姬之优于伯姬也
虫牢之盟左氏曰郑服也郑以讼许不胜急而求合非
力屈而服非心悦而服虽汲汲为此盟而必不能固矣
吴伐郯(成公七/年春)家氏(铉/翁)曰贵郯而贱吴也夫吴为太伯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11b 页 WYG0181-0683d.png
之后而周章武王所封何贱焉孙氏(复/)曰恶其僣号也
是时楚僣王号方主夏盟春秋书子书卒业已与诸夏
同何独恶吴之僣号其书国者始通上国犹略之之词
逮盟会渐数故至襄五年于戚则书吴人襄十年书吴
子卒则详之矣楚见于经始亦称荆(庄公十年九月书/荆败蔡师于莘)
至庄公二十三年书荆人僖元年书楚人四年书楚屈
完二十一年书楚子亦渐详之也蛮夷渐盛交于诸夏
而无攘却之者圣人忧而伤之则有之矣若曰书国书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12a 页 WYG0181-0684a.png
人皆为恶斥之词则其强盛之时尤当痛绝不应严于
前而恕于后也以书国为贱以书爵为贵则盂之会黄
池之会可谓贵之乎
吴与楚敌已久蛮夷自相攻伐圣人弗责也至是则兵
连上国矣故以伐郯始犹楚之见经以败蔡师于莘始

易首乾坤诗始关雎书重釐降礼谨大昏春秋为国史
于男女夫妇之间未尝不反覆致意以其为人伦之始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12b 页 WYG0181-0684b.png
也故于纳币亲迎致女逆女来媵来归苟非得礼为常
事莫不悉书于大美大恶则尤言重词复不厌其详于
文姜则详之(会禚亨祝/丘之类)志淫也于哀姜则详之(纳币观/社遇榖)
(盟扈/之类)志乱也内女之贤详书之者纪叔姬媵也而书归
书卒书葬宋伯姬尤详凡七见经皆以其守贞而全义
也此不特见史法详略之宜而圣人重男女夫妇之节
亦显然矣
孔氏(颖/达)云史称有屠岸贾者有宠于灵公此时为司寇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13a 页 WYG0181-0684c.png
追论赵盾弑君之事诛赵氏杀赵朔赵同赵括而灭其
族案三年传栾书将下军则于时朔已死矣同括为庄
姬所谮此年见杀(成公/八年)赵朔不得与同括俱死也于时
晋君明诸臣强无容有屠岸贾辄厕其间得如此专恣
又说云公孙杵臼取他儿代武死程婴匿武于山中居
十五年因晋侯有疾韩厥乃请立武为赵氏后与左传
背违马迁妄说不可从也汪(克/宽)氏曰史记称屠岸贾诛
赵氏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皆灭其族而春秋止书杀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13b 页 WYG0181-0684d.png
同括不书杀朔婴则不惟与传牴牾亦且与经相戾此
据经驳史尤无可疑左氏于赵氏事如锄麑提弥明灵
辄辈皆记之岂有杵臼程婴所为略不一及而其事又
非寻常不容泯泯反覆覈之史所言恐无稽也
使召伯来锡公命称天子益知天王之称王非贬词也
孔氏(颖/达)曰称天王者二十五称王者六称天子者一王
称并行传无异说故知天子天王王者之通称也
生而赐氏者三季友仲遂叔肸也以父字为氏者一仲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14a 页 WYG0181-0685a.png
婴齐也皆变礼故书之
晋侯执曹伯归之于京师书爵者书其归京师为天讨
也虽伯主必能尊王而后可以讨罪晋侯是举能正已
矣负刍弑立稽三载而执之则缓列之会而执之则谲
春秋善善从长无不足之词盖初时诸侯请讨晋以伐
秦为劳请俟他年此与之会负刍不敢不至因而执之
则不兴师旅罪人斯得皆有息民之意焉此春秋之所
恕也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14b 页 WYG0181-0685b.png
公如京师(成十三/年三月)因伐秦也不书朝王必其不成朝王
之礼也宣伯欲赐请先使王以行人之礼礼焉孟献子
从王以为介而重贿之是时凌替已甚更不如河阳践
土时矣王待诸侯之臣若此则诸侯可知当时局景岂
特下堂而已若使朝王成礼虽以他事至而存之二百
四十年以志饩羊之意未必非春秋所乐书也故传言
朝王而经不书
子鱼让宋襄公子西让楚昭王子良让郑襄公子臧让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15a 页 WYG0181-0685c.png
负刍季札让僚及光皆能敝屣千乘者而子臧季札尤
称其贤然较争夺篡弑之人虽过百倍而反使争夺篡
弑者偃然得志君父大雠不复关念惟知归洁其身非
圣贤所许也晋人执负刍将见子臧于王而立之其将
亡也国人皆将从之外为大国所与内为国人所归而
不能正负刍之罪是其守节适以成就乱贼而已
鲁两婴齐仲婴齐仲遂子也公孙婴齐叔肸子也叔老
叔弓叔辄叔鞅始以叔为氏而婴齐称公孙故知以王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15b 页 WYG0181-0685d.png
父字为氏者正也仲婴齐其变也
钟离会吴通吴以牵楚也
范文子其大臣乎忧深而虑远伐郑之役(成十/六年)则曰若
逞吾愿诸侯皆叛晋可以逞若惟郑叛晋国之忧可立
俟也盖逆知必有楚师矣及战于鄢陵则曰夫合诸侯
非吾所能也以遗能者我若群臣辑睦以事君多矣又
曰惟圣人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盍释楚
以为外惧乎鄢陵之反至于祈死而死盖厉公之侈栾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16a 页 WYG0181-0686a.png
郤之不协外嬖与诸大夫之相争势必作难而又胜楚
以益其疾故鄢陵之胜晋君臣之祸也孟子曰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春秋诸臣惟文
子知此意贤哉
榖梁曰四体偏断曰败此言败则目也其说固矣春秋
书败绩者其君皆折肱伤股乎
伐郑之役王臣始会伐(成十六/年秋)自尹子而后以诸侯用
王师而王臣奔走与诸国大夫无异此又一变也非挟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16b 页 WYG0181-0686b.png
天子以令诸侯乃挟诸侯以令天子矣高氏(闶/)谓其扶
义以令天下岂不谬哉
王臣会伐自刘康公成肃公从伐秦始至尹武公同伐
郑经始书之继是复伐郑则尹单二公并预柯陵之盟
歃血要言王官与列卿夷矣然首止葵丘会而不盟翟
泉为盟之始此则会伐而同盟之始(僖公八年洮之盟/王人与焉微者也)
(且王室有难/故无讥焉)
晋弑其君州蒲称国以弑不得其主名也或本国史官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17a 页 WYG0181-0686c.png
书之或鲁史书之则圣人因之否则不得而悬坐也董
狐南史所以可贵
行父乱贼之尤也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小善耳岂足掩
其夫恶哉仲遂弑君而人谓之贼行父与于弑君而人
谓之忠欺世盗名又甚于遂矣
简王崩于九月辛酉讣告未及邾子之朝晋卫之聘皆
无贬焉此亦幸耳当时诸侯即讣告已及亦岂能因闻
丧而辍朝聘哉杨氏(士/勋)谓鲁是有礼之国焉得受之不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17b 页 WYG0181-0686d.png
知鲁非昔日之鲁春秋时天王之待鲁为最殷勤而鲁
之事天子极偃蹇落穆特较之射王中肩首犯不韪者
稍愈耳
孔氏(颖/达)曰经云六月庚辰郑伯睔卒传言七月庚辰郑
伯睔卒杜以长历校之此年六月壬寅朔其月无庚辰
七月壬申朔九日得庚辰则传与历合知传是而经误
也经在当时日月不应误意是传写讹耳其它残脱舛
漏亦不能无读经者不可概忽为传疑亦不可强生别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18a 页 WYG0181-0687a.png
解也
遂城虎牢扼吭拊背得地利之胜者也然悼公即位诸
侯大睦故能偪郑以制楚盖先得人和矣
襄四年公如晋请属鄫晋侯许之五年穆叔觌鄫世子
巫于晋九月穆叔以属鄫为不利使鄫大夫听命于会
六年莒人灭鄫鲁既属鄫而不能庇故晋人以为讨春
秋鄫极微弱宋人用之邾人戕之其受凌虐亦无如鄫
者至是见灭于莒非必如榖梁立异姓以莅祭祀之说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18b 页 WYG0181-0687b.png
也小国互相并吞而大国莫正其罪利其赂则请为属
不利则听其亡鲁岂有字小之义乎晋不讨莒而讨鲁
未为偏也
季友赐费在僖元年至襄七年南遗为宰始城费自后
南蒯以费叛(昭十/二年)弗狃以费叛(定八/年)至定十二年堕之
大夫方张陪臣继叛此天道也
晋栾书中行偃弑君而书晋弑则漏其主名矣然犹知
其为弑也郑公子騑弑君而以疟疾赴竟若非弑者然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19a 页 WYG0181-0687c.png
乱贼益巧而史益无直笔矣
初税亩(宣十/五年)始征私田也用田赋(哀十/二年)则又加征矣公
田之法什取其一今又履其馀亩复什收其一(杜氏预/说合于)
(哀公二犹不足之言故朱子从之榖梁曰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是尚未至什而取二故杜说为长)
已为什而取二至哀公托名军用加敛于田数之多寡
不可知要之又多于税亩矣古者田出租里出赋赋之
本义专为出军租取民财田主供之赋取民力商贾之
里廛供之国语孔子对冉有之言曰先王制土籍田以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19b 页 WYG0181-0687d.png
力而砥其远迩赋里以入而量其有无任力以夫而议
其老幼于是乎有鳏寡孤疾有军旅之出则征之无则
已其岁收田一井出稯禾六百四十斛秉刍二百四十
斗出米十六斗不过是也先王以为足胡传取国语谓
田以出粟为主而足食赋以出军为主而足兵弛力薄
征当以农民为急而增赋竭作不使末业者独幸而免
也观此则用田赋者乃令出粟者复出军既失重本抑
末之意而更假军旅之名为聚敛之实不过加征以足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20a 页 WYG0181-0688a.png
用耳(吕大圭曰陈君举谓以丘赋为未足又以田赋之/田赋之者家一人以为兵也然九夫为井六十四)
(井为甸甸出革车一乘则是五百七十六夫而出七十/五人今几受田者皆出兵一人比古七倍恐加兵不至)
(如是之甚贾逵以为周制十六井赋戎马一匹牛三头/今使一井之田出十六井之赋是多于常赋十六倍于)
(理亦/未然)论语有哀公问有若之言是举宜出于哀公然自
襄十一年作三军而民之属公者仅十二分中之五至
昭五年舍中军公室无复有民矣此虽哀公之意亦三
家为之故季氏使冉求访于孔子可见哀公不得而为
主也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20b 页 WYG0181-0688b.png
初税亩首坏田制也作丘甲首坏军制也至用田赋则
田制军制俱乱矣(于倍征后加征是乱田制/令出粟者出兵是乱军制)六书故上
取诸下曰赋禹贡厥赋惟上上错注赋谓土地所生以
供天子周礼以九赋敛财贿太宰八则五曰赋贡注曰
率出泉也贡功也九职之功所税也是租亦云赋故曰
赋税而计口率泉乃属兵赋(周礼辨其夫家之众寡与/其可任者国中自七尺以)
(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即汉之口赋也)左传言悉索敝赋则以兵
为赋汉邢法志畿方千里有税有赋税以足食赋以足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21a 页 WYG0181-0688c.png
兵始分赋税为二矣
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一百四/十四夫)四丘为甸(五百/七十)
(六/夫)甸地方八里旁加一里为成一成之赋长毂一乘戎
马四匹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二十五人
为一甲积四丘而具一乘每丘出十有八人耳作丘甲
则使一丘出一甲士二十四步卒而长毂牛马之数亦
加四之一是每甸增一甲也(杜民谓使丘出/一甸之赋太过)此与用田
赋不同作丘甲专为益兵而用田赋乃是加征耳(九夫/为井)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21b 页 WYG0181-0688d.png
(实则八家盖去公田百亩矣/一丘止应一百二十八家也)税亩在宣公十五年丘甲
在成元年踰三年耳变乱先王成法自其君始而其臣
遂无顾忌矣成法既坏则由是而作三军舍中军无所
不可故公室之分宣公先启之也
鲁本有三军而此言作者分公室之始也专擅改作不
足责而弱公强私之罪大
始则三分其民三家各得其一继则四分其民季氏独
得其二故作三军而三家并强舍中军而季氏独强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22a 页 WYG0181-0689a.png
邢丘之会(襄八/年)命朝聘之数也大夫听命已为过矣况
诸侯乎胡氏曰朝聘事之大者而使大夫听命无乃以
姑息爱人而不由德乎是不知晋命朝聘之数为以天
子自居而欲使诸侯亲自頫首于坛坫之下以成其僣
妄也榖梁曰见鲁之失正也不知此正以公不与会稍
为得体以为失政非也陈氏(傅/良)曰大夫不书尊晋侯也
亦无此意伯主尊大自为典制彼不尊周室春秋何为
独尊晋侯哉晋侯亲发命郑伯亲听命则书晋侯郑伯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22b 页 WYG0181-0689b.png
而已无所庸其尊高厚向戍辈知有伯主不知有天子
奉命惟谨微之则书人而已亦无所庸其贬
溴梁之会(襄十/六年)高厚歌诗不类荀偃怒且曰诸侯有异
志矣使诸大夫盟高厚高厚逃归大夫遂自盟是大夫
之盟固有君命矣孔氏(颖/达)云君使之盟非自专也高厚
是大夫盟高厚故使大夫无诸侯盟大夫之礼公榖胡
氏皆以为诸侯失政大夫不臣殆未考本事政在大夫
岂自今日始哉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23a 页 WYG0181-0689c.png
悼公三驾襄十年秋戍郑虎牢一也十一年秋同盟于
亳城北二也九月会于萧鱼三也三驾而后得郑诸侯
之劳肄亦甚矣盟则不如召陵战则不如城濮其得计
者在城虎牢以逼郑而通吴以牵楚故郑服而楚亦不
争其不与楚战终是畏楚之意多以为疲楚者非也
吴子寿梦卒临于周庙礼也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
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是故鲁为诸姬
临于周庙为邢凡蒋茅胙祭临于周公之庙是则传所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23b 页 WYG0181-0689d.png
言周庙者宗庙也文王庙也周公之庙者祖庙也诸侯
不敢祖天子而有文王庙非礼也
杜氏(谔/)曰宣十八年录楚子旅卒者甚其暴盛此书吴
(乘即/寿梦)卒亦以其暴盛此说无理国君薨卒来赴告则
书之否则不书此常例也若云甚其暴盛则春秋书卒
如杞邾莒之君亦书岂有暴盛意乎盟会侵伐其暴盛
于生时为甚何反于书卒而见之乎
襄十三年春公至自晋传云孟献子书劳于庙礼也桓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24a 页 WYG0181-0690a.png
二年传曰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至舍爵策勋焉公之
如晋也以朝且拜士鲂之辱其事伯主卑恭已极告事
而已何劳可书而谓之礼乎长樗之盟孟献子相(襄三/年夏)
公稽首知武子曰天子在而君辱稽首寡君惧矣恭不
近礼识者非之献子有贤德而不知事大之礼使其君
屈体强大仆仆道途又自以为功可谓无耻矣
晋侯蒐于绵上以治兵士丐让荀偃韩起让赵武栾黡
让韩起传言晋国之民是以大和诸侯遂睦其事在襄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24b 页 WYG0181-0690b.png
十三年至十四年春会于向将执戎子驹支范宣子亲
数诸朝则云今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是与诸侯
遂睦之语相背矣及夏伐秦之役荀偃欲战栾黡径归
而栾针死士鞅逐其不和如此一年之间事语不相应
自为矛盾左氏可尽信乎
卫侯出奔齐以臣逐君不可训也故失国而不名晋为
伯主当正林父之罪而纳卫侯乃听师旷荀偃之言反
助林父而立剽政邢既失则齐人之贰正不在假羽毛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25a 页 WYG0181-0690c.png
而弗归也师旷之言似识道理荀偃之言似识时势此
谓巧言乱德
襄十九年八月仲孙蔑卒而二十年正月仲孙速会莒
人盟于向二十三年秋仲孙速卒而二十四年春仲孙
羯帅师侵齐此不行三年丧之始
季武子废弥(公/锄)立纥(悼/子)而公锄即为仲孙废秩立羯武
子明知秩长当立而无以荅公锄故曰身不行道不行
于妻子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25b 页 WYG0181-0690d.png
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啖氏曰不言叛为内讳也非也
叛者从其国言之如卫孙林父宋华亥宋弟辰晋赵鞅
等是也书来奔者词系于鲁而不系于邾何由书叛
经书三叛人襄二十年邾庶其昭五年莒牟夷三十一
年邾黑肱皆季氏为逋逃之主而公不在国也季氏外
倚强臣内受叛臣所谓同恶相济
庄公之弑晏婴不死其言曰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
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26a 页 WYG0181-0691a.png
此贾举州绰之徒所以不得为死节也然身为大臣于
君之失德无谏诤之节君之临危无捍卫之谋及君既
死不能讨贼复不能洁身而去徒以婴言为贪生苟免
之计则害义矣
宋公杀其世子痤(襄二十/六年秋)谗痤者伊戾也杀痤者向戌
也大臣不贤女寺得计能使人君父子不能相保而无
敢明白其事者江充之谗戾太子使为宰相者能持重
而以田千秋之告武帝者入奏帝未必不悟乃仓黄发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26b 页 WYG0181-0691b.png
兵至于两败张九龄去而太子瑛死李泌在而广宁王
安由是观大臣之系于国家岂浅鲜哉
向戌以弭兵为名而晋楚之从交相见自此南北两伯
而中夏诸侯皆南面朝楚乃东西并帝之权舆也故宋
之会为春秋一大关键(襄二十/七年夏)
向戌之弭兵又即战国合纵之始也但此主通和彼主
拒秦耳其游说列国颇类苏秦
宋之盟成于二十七年之秋至明年而宋郑陈许皆旅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27a 页 WYG0181-0691c.png
见于楚公留楚七月至使亲禭见辱如此谓非向戌之
罪乎然晋已不竞无能庇诸侯其折而服从楚亦势也
襄二十九年夏五月阍弑吴子馀祭与吴子使札来聘
文不隔月盖馀祭使札在先被弑在后札之至鲁未及
闻丧故请观周乐而后去鲁据吴赴则馀祭弑在前季
札至在后则追书于来聘之上杜注孔疏皆极明白传
言城杞在六月而士鞅之聘杞子之盟俱在城杞之下
则札来在六月可知春秋于夏五月下连系七事更不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27b 页 WYG0181-0691d.png
隔月者盖使五月书吴子弑六月书吴子使札则将以
札为夷昧所使而君尚未葬概行吉礼益滋后人之疑

襄二十八年十有二月天王崩(灵/王)乙未楚子昭卒明年
春王正月书公在楚夏五月书公至自楚不奔天王之
丧而送楚子之葬何也三十年夏四月蔡世子般弑其
君固冬十月葬蔡景公即书会于澶渊宋灾故不讨弑
君之贼而恤失火之灾何故公在楚为天王崩而书非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28a 页 WYG0181-0692a.png
以存君宋灾故为葬蔡景公而书非为失信
子野卒而立禂穆叔不欲而季孙立之盖立长立贤权
臣所忌也
莒人弑其君密州程子曰莒子虐国人弑之而立展舆
展舆非亲弑是也如传云展舆因国人以攻莒子则弑
君与父不容不书且经云密州传云买朱锄显与经异
当以经为正
宋之会晋楚并伯申之会(昭四/年夏)楚专会诸侯而独伯矣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28b 页 WYG0181-0692b.png
然鲁辞以祭卫辞以疾曹邾辞以难楚威虽盛而诸侯
之未肯甘心服从犹可见也在会而执徐子盖欲以威
诸侯至秋而伐吴则宋郑滕小邾亦不与矣
中军之舍(昭五/年春)乘叔孙豹之卒(豹卒于四年/冬十二月)不特卑公
室并以弱仲叔二家也
惠墙伊戻之谗太子痤也以坎牲加书平公既知痤之
冤而烹伊戻矣及寺人柳之谗华合比也亦坎牲加书
平公又信之一法再施而又屡验何以接踵蹈袭平公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29a 页 WYG0181-0692c.png
明而复闇佐无左师之聒亦绝不为解也此传之可疑

昭七年春王正月暨齐平传曰齐求之也若谓与燕平
则下云燕人行成盟于濡上且归燕姬赂以瑶瓮玉椟
斝耳是燕求之不应云齐求之若云与鲁平则齐鲁十
数年中并无怨隙自崔杼伐我北鄙之后(襄二十/五年)已有
庆封之聘未尝搆怨何事议和即云昭公即位以来未
尝与齐通好然但求通好会可也盟可也何必言乎李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29b 页 WYG0181-0692d.png
(廉/)谓下文又有叔孙涖盟正与叔还涖盟之事相类
然郑人来输平(隐六/年)则平狐壤之怨定十年及齐平则
平八年侵齐伐鲁之怨定十一年及郑平则平六年侵
郑取匡之怨独此与下涖盟后虽有属而前则无根以
经文求之则暨齐平即蒙上伐北燕为文间时不间事
而叔孙涖盟在三月公如楚之后间事复间时则以为
燕齐平较优
葬陈哀公谁葬之舆嬖袁克葬之是未必成葬礼诸侯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30a 页 WYG0181-0693a.png
未必敢往会葬楚灵之暴并未必能葬故君以示恩而
春秋书葬者与下书会陈陈灾同为特笔以绌楚而存
陈也
楚子虔诱蔡侯般杀之于申书楚子名变例也公羊曰
绝之胡氏曰恶之高氏(闶/)曰同斥其名以见其罪同说
皆是然楚灵罪大极恶非书名足以蔽辜(毛西/河说)实未得
确然之义(春秋非失国而生名/者卫侯煅及楚子虔)
许世子止弑其君买三传皆以为非弑诸儒释之又以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30b 页 WYG0181-0693b.png
不尝药为无解于弑以合经文然左氏言止奔晋榖梁
言止未踰年而死其纪已有参差吾谓春秋原情定罪
竟以许止蔡般一例并书未免漫无区别欧阳公竟以
止为弑君非无见也公羊曰葬许悼公是君子之赦止
也然则葬蔡景公亦赦般乎髡顽之弑以疟疾赴楚麇
之弑以疟疾赴所以掩饰者亦复略同
曾子问曰诸侯之祭社稷俎豆既陈闻天子崩后之丧
君薨夫人之丧如之何孔子曰废然则是四者虽祭亦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31a 页 WYG0181-0693c.png
告卿大夫之卒则不告也(榖梁言大夫之卒/虽祭礼皆告于君)
檀弓仲遂卒犹绎仲尼曰非礼也卿卒不绎然则卿大
夫之丧正祭不可废而绎祭可废也何休言礼大夫死
为废一时之祭有事于庙而闻之者去乐卒事而闻之
者废绎是故万入去籥非礼之礼也绎祭尚可废岂去
籥足以明待大臣之礼乎叔弓盖涖事而卒于庙非当
祭而告也去乐卒事乃礼之正与去籥一失一得
昭二十二年六月叔鞅如京师葬景王王室乱此春秋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31b 页 WYG0181-0693d.png
特笔也鲁之如京师者止此矣王室之乱亦无复能安
定之者矣既伤无王兼惜无伯昔时子颓子带之难恃
有桓文起而定之今则两王并立共主播迁至四年之
后始为黄父之会犹曰将待明年怠敖至此欲其勤王
以求诸侯者亦不可得故特书王室乱所以重责盟主
而兼及诸侯
子朝告诸侯之词甚直其言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
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穆后及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32a 页 WYG0181-0694a.png
太子寿早夭即世单刘赞私立少以间先王亦惟伯仲
叔季图之盖子朝是庶长而王猛敬王是太子母弟刘
单奉嫡以绌庶尹毛奉长以绌幼故子朝以齿序为辞
自春秋书王子猛卒又书天王居于狄泉尹氏立王子
朝然后天位大定而庶长不得干嫡幼之分明矣
王城曰东都对西京而言此一东西周也东都自平王
东迁以来世居之洛诰所谓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
传所谓定鼎于郏鄏是也亦名上都成周下都也周公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32b 页 WYG0181-0694b.png
迁殷顽民于此洛诰所谓卜瀍水东亦惟洛食是也而
成周在王城东故子朝据王城敬王入成周苌弘以敬
王为东王子朝为西王此又一东西周也敬王不居王
城晋率诸侯城成周遂定都焉则以下都为东周而非
郏鄏之旧矣洎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曰河南桓公乃
前东都(即子朝所据/称为西周)威烈王时桓公孙惠公复封其少
子班于巩曰东周惠公韩赵即其所封分为二显王寄
居东周(巩/也)赧王复迁西周(东都/也)而周遂亡此又一东西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33a 页 WYG0181-0694c.png
周则又以巩为东周而非下都矣
昭公两朝晋而一见止五如晋而四不得入此失国出
奔之由也季氏所畏者晋而无忌于齐使公朝必见盟
会必与睦于盟主则季氏逐君讵能晏然惟意如结援
晋臣而恶公于晋使晋视公藐然若无而不复有敬礼
之心使公亦与晋愈疏而不敢倚以自固臣交日密主
势日孤然后无君之心大逞公虽流徙播迁无复援而
纳之者季氏竟安意肆志据有鲁国矣故公之见辱于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33b 页 WYG0181-0694d.png
晋正意如之谋而薨于乾侯张本也
释春秋而责昭公是以成败论人假令鬷戾不救平子
出亡则将以刚果善断许之而不复罪其轻发矣公若
公为公果公贲郈氏臧孙皆以私怨若禘于襄公万者
二人而众万于季氏则大夫之怨平子乃公愤也僚祖
告公至于再三而曰非小人所及亦非一味轻举特误
以公果辈为可恃而不知其亦徼倖于一胜耳然伐季
氏而入其门无敢倒戟而禦者即孟叔二家观望不动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34a 页 WYG0181-0695a.png
登台之请惶急已甚此际能有操纵使孟叔不救而听
其出亡未至一败涂地是公之伐季氏在不知人而不
可专责以逞私妄动也
谗人以君侥倖夺门诸臣是矣
昭公入国甚易而竟薨于乾侯者由齐晋无助之者也
凡君出奔者必立一君以为之敌如郑之突卫之叔武
及剽皆是而昭公既出君仍虚位未尝别立新主意如
虽强然孟孙终不为助而甚畏于晋车马衣屦之馈伪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34b 页 WYG0181-0695b.png
为周旋晋定使荀跞一讯词哀而理屈不敢悍然出无
君之言较之祭仲高渠弥元咺孙林父宁喜辈其恶不
如至若叔孙昭子孟懿子皆欲纳公未尝得罪通国而
卒不得归者其不能自归则为从者所劫其不能正季
氏之罪而归鲁君者则在齐晋之君皆昏弱臣皆贪黩
而无勤恤之意也梁丘据取货而齐为季援矣范献子
取货而晋为季援矣景及顷定皆瞢然无定见纷纷之
议反若季氏逐君为顺天而存昭公失国为逆天而亡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35a 页 WYG0181-0695c.png
者伯图不竞君臣之义益不明于天下经书曰次于阳
州齐侯唁公于野井齐侯使高张来唁公晋侯使荀跞
唁公于乾侯控于大邦唁之而已使在桓文时安得至
此此春秋所伤也
公至自齐居于郓其设主以行告至之礼与否不可知
也前年次于阳州唁于野井皆齐地此书至自齐者明
郓之犹为鲁地也然上言齐侯取郓后言郓溃(二十/九年)
此一隅之地犹藉人之力有之而卒不能有自是削迹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35b 页 WYG0181-0695d.png
于鲁而一民尺土非公有矣
城成周说者以为善列国非也王室之乱在昭公二十
二年踰年而晋有围郊之师四年而晋有黄父之会及
成周之城阅十年矣有怠慢若此而谓之尊王勤王者
乎天王入于成周无一字及晋纳王见春秋之深恶晋

公薨于乾侯甚意如之恶也有君不事致淹恤在外八
年而卒客死其罪上通于天矣其不敢篡不敢别立君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36a 页 WYG0181-0696a.png
者外惧讨而内则孟叔不同心也说春秋者反责昭公
可谓不识轻重是必祭则寡人含羞忍垢而老死牖下
者乃为贤也是犹以高贵乡公为罪而末减司马氏也
定公即位于六月戊辰六月以前为昭六月以后为定
然不可一年两君而昭之薨在十二月故即书定元年
仍是踰年改元之例若昭薨于正月则定虽六月即位
不得书定元年
正月二月无事故书春王三月左氏公榖离而析之故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36b 页 WYG0181-0696b.png
诸儒有正始而明王法不与季氏颁朔之论惟邵氏(宝/)
赵氏(恒/)余氏(光/)之说最简易其竟不书正月者昭公之
丧未归定公之位未定故不欲如隐庄闵僖之例无事
亦书所以存其实也
以不讨贼责定公是又欲其上告天子下告方伯也可
谓不识时务(汪氏克宽以/不讨贼责之)而家氏(铉/翁)并例定于篡更深
文矣春秋但据事直书书日者见犹是殡而即位之常
书即位者正以明嗣君继及之始不与季之得专废立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37a 页 WYG0181-0696c.png
也书法详明岂有先罪定公之意
定公初年夫子不仕是未有用之者说者更谓昭定之
际子有所歉故然集注于子奚不为政亦及此意实则
非也若云恶定公之立不正与季氏之逐君当始终痛
绝决志不仕何以恶于初年而恕于中叶又何以恶平
子而恕桓子乎
秋七月癸巳葬我君昭公痛之也距薨则八月距丧归
则踰月又葬之墓道南是不成乎为葬而犹曰我君也
春秋随笔 卷下 第 37b 页 WYG0181-0696d.png
此鲁臣所泚颡也我君而如此薨如此丧归又如此葬
也此圣人所痛心也
 
 
 
 
 
 春秋随笔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