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1a 页 WYG0164-041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金锁匙       元 赵汸 撰
元年春王正月
 春秋书元年自隐公始春秋书王正月亦自隐公始
 元年云者谨人君继世体元之始也王正月者谨天
 下奉周正朔之始也一则存一国之体一则存一王
 之体春秋严矣
无骇帅师入极柔会宋公盟于折(隐二年年/桓十一)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1b 页 WYG0164-0414d.png
 春秋以前征伐之权不下于大夫也而大夫专兵自
 无骇之帅师入极始春秋以前礼乐之权不下于大
 夫也而大夫专盟自柔之会宋盟折始圣人于无骇
 去其氏者谨大夫专兵之始也于柔去其氏者谨大
 夫专盟之始也
齐侯宋人会于北杏宋齐伐郳(庄十三年/十五年)
 伯主专天下礼乐之权自齐桓北杏之会始伯主专
 天下征伐之权自齐桓伐郳之役始春秋于北杏之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2a 页 WYG0164-0415a.png
 会人四国之君者谨其从伯之始所以不与伯主以
 礼乐之权也于伐郳之役加宋于齐之上者谨其搂
 诸侯之始所以不与伯主以征伐之权也
齐侯郑伯盟于石门蔡侯郑伯盟于邓(隐三年/桓二年)
 齐楚争郑之势成于庄僖之世而其机萌于隐桓之
 时春秋书石门之盟者谨郑从齐之始也书于邓之
 会者谨郑惧楚之始也
滕侯薛侯来朝公及齐侯郑伯入许(隐十一年/)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2b 页 WYG0164-0415b.png
 春秋书朝三十六而滕薛之朝为之始灭国三十六
 而灭许为之始是邦交兵交之变也非天子不旅见
 于诸侯而旅见于诸侯可乎许无罪而覆宗亡国至
 分为东西偏亦亡矣春秋特以旅见书忧朝觐之始
 变也不以灭许书而以入许书忧封建之始坏也是
 特笔也是隐辞也
公至自唐公至自伐郑(桓二年/十六年)
 戎盟唐而至自唐为致会之始伐郑至自伐郑为致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3a 页 WYG0164-0415c.png
 伐之始交戎人于会盟者非义之礼也纳厉公于会
 伐者非义也威也鲁虽有非义之礼而春秋则不忍
 亏中国之礼故书至自唐危之也鲁虽有非义之威而
 春秋则不忍亏中国之威故书至自伐不得意皆谨
 始之书也
季孙行父(止/)战于鞍季孙宿叔老(止/)会于向
 春秋以来大夫帅师者有矣未有四卿帅师者也四
 卿帅师自成公二年于鞍之战始大夫列会者有矣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3b 页 WYG0164-0415d.png
 未有二卿列会者二卿列会自襄公十四年于向之
 会始春秋之法将称元帅使举上客而二卿列会四
 卿帅师所以著大夫之张也亦所以谨其始也
元年春王正月西狩获麟
 春秋之作所以明王道者也大而礼乐刑政圣人盖
 律之以文武成康之盛小而纪纲法度圣人亦律之
 以文武成康之盛也盖甚欲王道之复行于天下也
 作始于王正月之一语以王道正春秋之始也以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4a 页 WYG0164-0416a.png
 为由是而尚可以为成康之盛也奈何天下之事不
 能尽如圣人之意内而诸侯不奉一王之法外而四
 裔不奉一人之法然犹未有以知王道之果不可行
 也至于麟出焉然后知王道之无徵也绝笔于西狩
 获麟之一语以天道正春秋之终也以为占之于天
 必将有战国之衰也
齐郑盟于石门荆败蔡师于莘晋师虞师灭下阳吴伐
郯于越败吴于槜李齐国书帅师及吴战于艾陵公会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4b 页 WYG0164-0416b.png
晋侯及吴子于黄池楚公子申帅师伐陈于越入吴晋
魏曼多帅师侵卫
 成春秋二百年之世变者齐为之首也楚为之次也
 其次晋也其次吴也越又其次者也天下无齐晋楚
 吴越春秋不作可也石门之盟齐患之始也败蔡之
 师楚患之始也下阳之灭晋患之始也伐郯之役吴
 患之始也槜李之败越患之始也艾陵之战齐患之
 终也黄池之会吴患之终也伐陈之役楚患之终也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5a 页 WYG0164-0416c.png
 入吴之举越患之终也侵卫之举晋患之终也然世
 变之始来也三五强国纷纭纵横犹相望于二百年
 间此春秋之所以犹得为春秋者也及世变之已极
 也三五强国交举迭作遂见于不数年之间此春秋
 之所以不可复为春秋者也
陈人蔡人从王伐郑齐侯卫侯伐晋(桓五年/哀元年)
 春秋之所以始也为天下之无王也春秋之所以终
 也为天下之无伯也春秋之初周为天下之共主而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5b 页 WYG0164-0416d.png
 郑伯不朝至勤王之伐则天下无王之祸郑实为之
 也春秋之终晋为中国伯主而齐景不服至敢晋国之
 伐则天下无伯之祸齐实为之也一则无王一则无
 伯此固春秋之所以始终也
陈人秦人从王伐郑刘子单子以王猛入于王城
 春秋之所以得为春秋之初者以王室犹能自立于
 天下而诸侯犹知以臣从君之义也春秋之所以遂
 为春秋之终者以王室不能自立于天下而不能不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6a 页 WYG0164-0417a.png
 有赖于臣下之扶持也始则从王终则以王亦可见
 为春秋世变之始终矣
莒人入向郑人伐卫楚公子申伐陈于越入吴
 春秋书入国之事凡二十有一而始于入向终于入
 吴书伐国之事凡二百十有三而始于伐卫终于伐
 陈圣人于莒人以入向书于郑人以伐卫书者所以
 正世变之始也于越以入吴书于楚人以伐陈书者
 所以正世变之终也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6b 页 WYG0164-0417b.png
郑伯使弟语来盟齐高子来盟楚屈完来盟于师卫侯
使孙良夫来盟
 来盟不书而春秋必书郑语齐高子卫良夫之来盟
 者所以详内录也来盟不书而春秋必书楚屈完之
 来盟者所以为大中夏也详内录者备一国之体也
 大中夏者体天下之变也
郑人来输平宋人及楚人平暨齐平及齐平及郑平
 平不书必有关于我鲁而后书外平不书必有关于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7a 页 WYG0164-0417c.png
 天下之大故而后书由郑人之输平以至于暨齐平
 及郑平之事皆无关于天下之大故者也而春秋必
 书之者以其有关于我鲁也来输平之后暨齐平之
 前其事非有关于我鲁者也而春秋亦必书之者以
 其有关于天下之大故也
及宋人盟于宿公及齐大夫盟于蔇及高傒盟于防及
晋处父盟
 及盟未有不书其人之姓氏者书其人之姓氏者义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7b 页 WYG0164-0417d.png
 系于其人也若盟宿而书宋人则微者而名氏未登
 于史册也盟防而书高傒盟晋而书处父则意在抑
 二子之敢于上抗也不书其人之姓氏者义不系于
 其人也于蔇之盟上不同于宿之盟下不同于高傒
 处父之例春秋盖深恶大夫之专而谨其自齐始也
及高傒盟于防及晋处父盟及晋荀庚盟及卫孙良夫

 及盟而言其地者盟于国都之外也高傒之盟是也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8a 页 WYG0164-0418a.png
 及盟而不书其地者盟于吾国之都也荀庚良夫之
 盟是也至若处父之盟则与高傒盟防相似而非荀
 庚良夫之比矣春秋书之不例于高傒盟防之法而
 例于荀庚良夫之法者不忍使我公往晋而与处父
 盟矣
晋侯(云云/)伐秦公至自伐秦
 春秋之法前事大则以前事致后事大则以后事致
 晋文会温之后诸侯有围许之师围许之事盖大于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8b 页 WYG0164-0418b.png
 会温也春秋致围许而不致会温非以围许之事为大
 也以诸侯犹能奉王法也成公如京之后诸侯有伐
 秦之举伐秦之事不大于如京也春秋致伐秦而不
 致如京非以伐秦之事为大也以诸侯为急于徇伯
 主也
公会齐侯(止/)侵蔡遂伐楚公至自伐楚公会齐侯(止/)
郑诸侯遂救许公至自伐郑
 中国之患楚为之齐桓是以有伐楚之师而伐楚之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9a 页 WYG0164-0418c.png
 先则有侵蔡之役楚人之患郑为之齐桓是以有伐
 郑之师而伐郑之后则有救许之役春秋前则不以
 侵蔡致而以伐楚致者以伐楚之事为大于侵蔡也
 圣人恶楚之心甚于恶蔡也后则不以救许致而以
 伐郑致者非以伐郑之义为大于救许也圣人恶郑
 之心甚于恶许也
遂伐楚盟于召陵公至自伐楚公会晋侯(止/)伐郑会于
萧鱼公至自会(僖四年年/襄十一)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9b 页 WYG0164-0418d.png
 春秋于齐桓不致以盟于召陵而致以伐楚者圣人
 以齐桓之所以服楚者在于八国之伐有以挫其志
 而不在于召陵之盟有以得其心也盖王贡不供受
 以为罪有不待于盟于召陵之日也于晋悼不致以
 伐郑之师而致于萧鱼者圣人以晋悼之所以服郑
 者在于萧鱼之会有以怀其心而不在伐郑之师有
 以挫其志也盖乐器车甲以赂晋侯有以待于萧鱼
 既会之时也君子观乎我鲁告至之书而二伯成功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10a 页 WYG0164-0419a.png
 之实为不可掩矣
侵蔡遂伐楚公至自伐楚公如京师遂会晋侯(止/)伐秦
公至自伐秦(僖四年年/成十三)
 齐桓以侵蔡伐楚二事出疆而告至之书春秋舍前
 事而录后事者圣人非以蔡人附楚扰夏之罪为可
 恕也以齐桓之本志在于伐楚也晋厉以如京伐秦
 二事出疆而告至之书春秋舍前事而录后事者圣
 人非以相率朝王之事为非礼也以晋厉之本志在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10b 页 WYG0164-0419b.png
 于伐秦也
遂伐楚盟于召陵公会刘子晋侯(止/)于召陵侵楚
 既伐之后而有盟则盟者所以收伐之功也未伐之
 先而有会则会者所以开伐之端也齐桓帅诸侯以
 伐楚而后为召陵之盟则召陵之盟不过收遂伐之
 成功而非以谋诸侯之不协也晋昭合诸侯以伐楚
 而先为召陵之会则先为召陵之会所以谋诸侯之
 不协而非以收侵楚之成功也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11a 页 WYG0164-0419c.png
公会齐侯宋公(止/)侵蔡遂伐楚晋阳处父伐楚以救江
(僖四年/文三年)
 终春秋一经伐楚之书惟齐桓与晋襄有之耳圣人
 不以侵蔡系之伐楚之下而加于其上者以伐楚为
 因侵蔡而行也所以著桓公之御外服者为有其道
 也不以救江加之伐楚之上而系之其下者非以救
 江为因伐楚而行也所以著晋襄之救与国为非其
 道也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11b 页 WYG0164-0419d.png
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叔孙豹救晋次于雍榆
(僖元年三年/襄二十)
 不曰救邢次于聂北而以救邢系于次之下者盖后
 言救则是犹有救患之行圣人以为桓之救邢终不
 至如他人之以次而遂无心以救患者也不曰次于
 雍榆以救晋而以救晋加于次之上者盖后不言救
 则是终无救患之心圣人以为豹之救晋不能如齐
 桓之既次而犹有心于救患者也观于春秋书次先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12a 页 WYG0164-0420a.png
 后之异而其心同异可知矣
春王正月不雨夏四月不雨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僖三年年/文十三)
 不雨每时而一书者闵雨也不雨历时而总书者不
 忧雨也春秋喜其有志乎民故春不雨而书夏不雨
 而书辞繁而不削者以著其勤于民也春秋恶其无
 志乎民故自正月不雨至秋七月而书辞简而不赘者
 以著其慢于民也惟其闵雨故夏四月之下继之曰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12b 页 WYG0164-0420b.png
 不雨惟其不忧雨故秋七月而下不书不雨笔削之
 旨明矣
遂伐楚次于陉次于厥貉伐麋(僖四年/文十年)
 不言次于陉伐楚而以伐楚系于次陉之上者盖既
 伐之后而次则其次为有整兵慎战之意不言伐麋
 次于厥貉而以厥貉加于伐麋之上者盖未伐之先
 而次则其次为声威恐人之意齐桓以伐楚之后而
 次于陉而君子以其次为善者以齐为能修文告以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13a 页 WYG0164-0420c.png
 感敌也楚子未伐麋之先次于厥貉而君子不以其
 次为善者以楚为藏祸心以凭夏也
公救成至遇叔孙豹帅师救晋次于雍榆
 救成而至遇其事与救晋次于雍榆无以大相远也
 而春秋于救成以至遇书而不以次书者圣人以为
 襄公之于成实有救之之心第畏齐而不敢进非终
 无此心而外为是以欺人也于救晋以次于雍榆书
 而不以至书者圣人以为襄公之于晋实无救之之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13b 页 WYG0164-0420d.png
 心第欲掠取为义之名非畏齐而不敢进者之比也
 盖至者至此之谓也他日之进固未可知也次者止
 此而已他日之不进固可前知也
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遂次于匡公孙敖帅师
及诸侯之大夫救徐
 后言次而先序三国之师是三国之次于聂北以救
 邢而次也先言次而后举救徐之大夫是诸侯之次
 于匡不以救徐而次也以救邢而次者伯主拯患之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14a 页 WYG0164-0421a.png
 不笃也不以救徐而次者伯主号令之不严也拯患
 之不笃而号令之犹严此所以为伯主之始号令之
 不严而拯患之不笃此所以为伯业之终
齐师宋师次于郎楚子蔡侯次于厥貉
 次于郎齐创伯之难也次于厥貉楚争伯之难也人
 心之始不忍于无王而决于从伯故齐桓创伯之为
 难人心之终不忍于无伯而决于从夷故楚子之
 争伯为难惟齐桓之创伯难故以次于郎书惟楚子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14b 页 WYG0164-0421b.png
 之争伯难故以次于厥貉书盖次者人心不决于去
 就之义也
围宋彭城遂城虎牢
 以伯主攘外患安中国之地非外服所可得专以伯
 讨不服从之国则天下之险非诸侯之所得私是故
 彭城非宋有也伯主为宋讨则还系之宋虎牢本郑
 地也伯主当讨郑则不系之郑一笔一削春秋明王
 制以示予夺之正也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15a 页 WYG0164-0421c.png
臧孙辰告籴于齐公子遂如楚乞师
 不曰如齐告籴而曰告籴于齐盖先言告籴则其情
 急后言告籴则其情缓圣人急其辞于告籴之书者
 深讥鲁之君臣政事不修遇事苟且非所以为国也
 不曰乞师于楚而曰如楚乞师盖先言乞师则其情
 急后言乞师则其情缓圣人缓其词于乞师之书者
 不忍言中国之诸侯有求于荆楚如此其急也
围宋彭城围戚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15b 页 WYG0164-0421d.png
 不曰围彭城而曰宋彭城者不与荆楚取中国之地
 以与叛臣也不曰围卫而止曰戚者不与齐卫二国
 之大夫助子以围父也春秋之微意也
诸侯城缘陵仲孙羯会晋荀盈(云云/)城把
 齐桓之城把也公其心于救天下之患者也晋平之
 城把也私其心救一国之患者也惟夫公其心于救
 天下之患故缘陵之城以诸侯书其意若曰诸侯同心
 于救天下之患其书不可以一二序也惟夫私其心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16a 页 WYG0164-0422a.png
 救一国之患故城把之城列序诸侯其意若曰诸侯
 无心于救一国之患其书不容以先后序也均之为
 城把也而春秋所书若此得非以公心救患者非私
 心救患者所可比耶
戍陈戍郑虎牢
 悼公之戍陈也实欲断荆楚之路以为陈蔽也非驻
 师扼险以恐陈也悼公之戍郑也实欲驻师扼险以
 逼郑也非断荆楚之路以为郑蔽也悼公之志在于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16b 页 WYG0164-0422b.png
 断荆楚之路以蔽陈故春秋戍陈而不斥其地者若
 曰公之所戍在于一国所以大公之为也悼公之志
 在于驻师扼险以逼郑故春秋书戍郑而直称虎牢
 者若曰公之所戍在于一邑所以小公之为也
齐师宋师曹师城邢城楚丘
 邢危而安之是方伯恤患之义也当为而为也卫亡
 而存之是天子封国之权也不当为而为之也春秋
 言城邢而不书夷仪者以天下大义可自伯主出也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17a 页 WYG0164-0422c.png
 言城楚丘而不言卫者以天下大权不可不自天子
 出也
公朝于王所公如京师
 僖公之朝王也不于京师之地而于王所似非圣人
 之所与也而春秋则不以王所非其所之故而大书
 朝者以僖公之心诚于朝王也成公之朝王也不于
 王所而于京师之地宜圣人所深予也而春秋则不
 以朝王于京师之故而直书如者以成公之心为不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17b 页 WYG0164-0422d.png
 诚于朝王也朝者以臣事君之礼也僖公之事周为
 其王岂成公之比乎如者列国相朝之礼也成公之
 视周如列国又岂僖公之比乎
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公如齐仲孙蔑如京师
 僖公之于周也有公子遂如京师之事宣公之于周
 也有仲孙蔑如京师之事僖公之于周曰如于晋曰
 如不过昧轻重之等而一槩施之耳而先如京师后
 如晋国固未尝失先后之序也宣公之先如齐国后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18a 页 WYG0164-0423a.png
 如京师不惟失先后之序也而君如齐臣如周殆失
 轻重之等而倒行逆施之矣
公如齐公如晋公如京师公如楚
 如者列国相朝之谓也齐楚为天下伯主鲁公之朝
 以朝书可也而乃以如书者圣人以为齐晋虽强且
 大爵则同列故也至于王室则非齐晋比矣鲁君之
 朝以朝书之谁曰不宜而亦以如书者圣人以为鲁
 之所以事周者无异于事伯故也至于楚则固不可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18b 页 WYG0164-0423b.png
 以上侔周室而下与齐晋同日语者也鲁之朝也削
 而不书可也而亦以如书之者圣人以为鲁之所以
 事楚者殆无异于事周故也视王室如列国视楚国
 如王室春秋盖不能不致憾于秉礼之鲁云
天王使周公来聘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取济西田公
子遂如晋
 天王使冢宰来聘其为礼盖甚厚也鲁于周室亦宜
 视施为报矣而公子遂之如京师乃以二事出所以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19a 页 WYG0164-0423c.png
 报乎周者于是为不专焉晋侯以济西之田归我其
 为利甚微也鲁人于此视施为报可也而公子遂之
 如晋不闻以二事出所以报乎晋者于是为甚专焉
 圣人比而书之所以著鲁之慢王畏伯也
公如京师公自京师遂会诸侯(止/)伐秦公至自伐秦
 周天子也可以言朝不可以言如如京大事也不可
 以不致而乃以伐秦小事致春秋书如京师者以为
 诸侯之徇私而忘公也是以原其从伯之实也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19b 页 WYG0164-0423d.png
诸侯城缘陵大夫盟溴梁
 缘陵之城伯主在也春秋以伯主书也盖未害也乃
 以诸侯自城书而不以伯主列序者以为天下于是
 而后无伯主也天下非果无伯主也而所以为伯主
 者皆天下之诸侯也溴梁之盟诸侯在也春秋以
 诸侯书也亦未害也乃以大夫书而不系于诸侯
 者以为天下于是而后无诸侯也天下非果无诸侯
 也而所以为诸侯者皆天下之大夫也自缘陵既城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20a 页 WYG0164-0424a.png
 而齐伯衰溴梁既盟而晋伯微矣
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扈宋公陈侯(云云/)会晋师于棐
林伐郑
 晋以大夫主盟多矣而未尝直以晋大夫为言者独
 至于扈之盟则大书诸侯于上而于晋大夫不纪其
 名圣人盖以为于是之时大夫专盟天下已不知晋
 之有君也晋以大夫主征伐者亦多矣而未尝不斥
 言大夫之名氏者独至棐林之役则列序诸侯而以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20b 页 WYG0164-0424b.png
 会晋师为文圣人盖以为当此之时晋付其权于大
 夫而天下惟知晋之有大夫也天下不知晋之有君
 非天下之小变也天下惟知晋之有大夫非天下之
 细故也考当时行事之迹究春秋笔削之旨斯可以
 见圣人忧世变之心矣
盟鸡泽豹及诸侯之大夫及陈袁侨盟会溴梁大夫盟
 鸡泽之盟晋人伯业方盛之日也伯业方盛则盟誓
 之权虽大夫而统其权者犹在诸侯既盟而陈使袁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21a 页 WYG0164-0424c.png
 侨如会则书曰叔孙豹及诸侯之大夫以大夫归之
 诸侯以诸侯为犹能统其权也溴梁之盟晋人伯业
 已衰之日也伯业已衰则盟誓之权既付之诸大夫
 而诸侯失政则无以统其权矣故诸侯皆在而使诸
 侯之大夫自相为盟则书曰大夫盟矣不以大夫归
 之诸侯以诸侯无以统其权也
及晋处父盟公孙敖会晋士縠盟于垂陇
 前此未有大夫盟鲁者也自处父始他日却犨荀庚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21b 页 WYG0164-0424d.png
 祖述于此矣前此亦未有大夫出主诸侯盟会者也
 自士縠始他日大夫盟鸡泽盟溴梁又以此为口实
 矣处父及盟不书公所以存望国之君之体也不使
 晋大夫强于望国之君也况公如晋不书其为鲁会
 也可知矣士縠书于诸侯之下所以存列国之君之
 体也不使晋大夫加于外国之君也以宋书公陈书
 侯郑书伯其尊君卑臣也可知矣
遂伐楚诸侯遂围许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22a 页 WYG0164-0425a.png
 楚之为国毕献方物之礼盖亦有闻也而王贡不入
 包茅不供齐是以有遂伐之师春秋之世之伐诸侯
 者多矣未有伐当其罪如此者故春秋于此以继事
 之辞书而书遂许之为国班瑞辑瑞之礼盖亦有闻
 也而践土不朝河阳不会是以有遂围之讨春秋之
 世之围诸侯者多矣未有围当其罪如此者故春秋
 于此亦以继事之辞书而书遂
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齐侯伐卫遂伐晋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22b 页 WYG0164-0425b.png
 如京之与如晋其事为孰重伐卫之与伐晋其事为
 孰大公子遂之如京师礼也而如京师之后继以如
 晋则于礼非矣齐庄公之伐卫未害也而伐卫之后
 继以伐晋则为罪大矣春秋不以如京如晋并书而
 以如晋为遂事者著鲁之敢于无王也以为自是而
 后天下将不知有王也不以伐卫伐晋并书而以伐
 晋为遂者责齐之敢于无伯也以为自是而后天下
 将不知有伯也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23a 页 WYG0164-0425c.png
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公如京师遂会晋侯(止/)伐秦
 公子遂之如京师本以如晋之后而后有行也而春
 秋不以如京师为遂事而以如晋为遂事者以明聘
 王之事为大于聘伯所以为人臣之礼也成公之如
 京师也本以伐秦之故而后有行也而春秋不以如
 京师为遂事而以伐秦为遂事者以明朝王之事为
 大于伐秦亦所以存人臣之礼也
公会齐侯宋公(止/)侵蔡遂伐楚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23b 页 WYG0164-0425d.png
 齐之伯王室之忧也楚之伯中国之忧也齐桓之侵
 蔡伐楚春秋不各书之而以伐楚侵蔡之为遂事者
 所以著齐桓之伯也以为自是而后征伐诸侯之权
 专于齐桓也楚庄之侵陈侵宋春秋不各书之而以
 侵宋侵陈之为遂事者所以著楚庄之伯也以为自
 是而后征伐诸侯之权专于楚庄为中国之忧方大
 圣人安得不致微意于遂之一字乎
齐侯伐卫遂伐晋晋士鞅侵郑遂侵卫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24a 页 WYG0164-0426a.png
 晋自文公既伯以来世主夏盟未有敢伐之者也而
 伐晋之师首见于齐庄复伯之时卫自晋之为伯以后
 世事伯主未有忍伐之者也而伐卫之师首见于晋
 定不能为伯之日春秋于伐晋书遂者所以著齐人
 之果于伐盟主也以盟主而果于伐之则其果于伐
 他国者从可知矣侵卫而书以遂者所以著晋人之
 果于伐与国也以与国而果于伐之则其果于伐他
 国者又可知矣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24b 页 WYG0164-0426b.png
遂及齐侯宋公盟遂如晋(庄十九年/僖三十年)
 春秋之书遂一也而有善恶存焉亦观其行事之是
 非而已矣利害出于一时而制之于千里之外当此
 时而不遂不可也上不足以利国下不足以利民可
 以复命而后请当此时而遂不可也公子结将及齐
 宋盟而书遂者圣人盖曰大夫出疆可以专安国家
 利社稷之事也公子遂如京修聘因以如晋而书遂
 者圣人盖曰大夫骄蹇而自专则公不得为政矣均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25a 页 WYG0164-0426c.png
 之为书遂也而褒贬不同君子则考其行事之当否
 则见之矣
公会王人齐侯(止/)盟于洮会王人(止/)盟于翟泉
 齐桓于洮所盟者实王朝之下士也非王朝之卿士
 也春秋以王人书者直其辞以著其实也以桓公为
 能尽尊王之礼也晋文翟泉之所盟者实王朝之卿
 士也春秋亦以王人书者婉其辞以隐其实也以文
 公不能尽尊王之礼也考其事迹之异而观其书法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25b 页 WYG0164-0426d.png
 之同亦可见圣人之意矣
盟于鹿上会于黄池(僖二十一年/哀十三年)
 鹿上之盟三伯为盟之时也春秋不以三伯之辞书
 之者隐其事于不书以见当时之去齐桓之伯犹未
 远也黄池之会两伯为会之时也春秋遂以两伯之
 辞书之者著其事于大书以见当时之去文悼之伯
 已远也齐桓之伯未远而世道之变有三伯交主夏
 盟之事圣人于是盖不忍于有言也文悼之伯既远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26a 页 WYG0164-0427a.png
 而世道之变有两伯并主诸侯之事圣人于是盖不
 容于无言也
公会晋侯(云云/)吴人于戚会于宋豹及大夫盟于宋(襄/五)
(年七襄二/十 年)
 襄公五年于戚之会晋与其盟也春秋止书会不书
 盟者以前乎此吴未尝争伯于中国也二十七年于
 宋之会晋与楚盟也春秋既书会又书盟者以为前
 乎此楚盖尝争伯于中国也吴未尝有争伯中国之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26b 页 WYG0164-0427b.png
 事而其端见于戚之会圣人诚有所不忍书也楚盖
 尝有争伯中国之事而其事极于宋之会圣人诚不
 容于不书也吴楚之盟不可与列国之盟齿亦可以
 见圣人之忧心矣
齐侯次五氏(定九/年)次垂葭(十三/年)齐侯卫侯伐晋(哀元/年)
 定公季年齐卫已有叛伯伐晋之师而春秋止书次
 不书伐者以为犹可以不书也哀公元年齐卫又有
 叛伯伐晋之师而春秋不书次大书伐者以为不可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27a 页 WYG0164-0427c.png
 以不书也齐卫叛晋中国于是乎无盟主矣夷仪之
 伐河内之师圣人诚有所不忍书也哀公既立春秋
 于是将绝笔矣乾侯之师棘蒲之役圣人不得不书
 也均之为叛伯伐晋之师也而春秋或书或不书亦
 可见圣人忧世之心也
晋秦战于河曲(文十/二年)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及郓
 河曲之战晋秦四五十年兵争之终也诸郓之城莒
 鲁百馀年兵争之始也秦晋四五十年之兵争终于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27b 页 WYG0164-0427d.png
 河曲之一战而春秋以诸郓书而不系之莒者兵争
 方始诚不忍于有言也圣人于此则曰秦晋者他日
 兵争已极之莒鲁也莒鲁者前日兵争方始之秦晋
 也或要其终或究其始斯可以断春秋书诸侯兵争
 之事矣
公会晋大夫盟于扈(文七/年)宋公陈侯(止/)会晋师于棐林
 晋以大夫主诸侯之盟者旧矣其事不始于扈之盟
 也然流而至于扈之盟圣人虽欲尽为之隐而有不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28a 页 WYG0164-0428a.png
 可得者故变其常辞以晋大夫书若曰自是而后天
 下惟知晋之有大夫也晋以大夫用诸侯之师者多
 矣其原乃自棐林伐郑始也其原始于棐林之役圣
 人虽欲不为之隐而不可得者故变其常辞而以晋
 师书若曰是役也晋卫未尝以大夫用诸侯之师也
 以大夫主诸侯之盟其事极于扈而圣人不为之隐
 以大夫用诸侯之师其事始于棐林而圣人犹为之
 隐何也盖棐林之役犹前日以大夫主诸侯之盟之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28b 页 WYG0164-0428b.png
 始而于扈之役犹后日以大夫用诸侯之师之终也
蔡以吴及楚战于柏举会于黄池(定四年年/哀十三)
 于蔡书以者以蔡为用大国之兵也是以书大国之
 辞书吴也于黄池书会以及者以吴与晋为两伯也
 是以书伯者之辞书吴也柏举之战吴人欲争伯于
 中国之时也而春秋止以书大国之词书之者以为
 吴人争伯之时犹可遏也黄池之会吴人与晋共主
 诸侯之时也而春秋不以书大国之辞书遂以书伯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29a 页 WYG0164-0428c.png
 主之辞书之者以为吴人争伯之势于是为不可遏
 也吴人争伯之势犹可遏而圣人止以待大国之礼
 待之者不忍使吴伯中国也吴人争伯之势不可遏
 而圣人遂以待伯主之礼待之者不容不使吴伯中
 国也
齐侯来献戎捷楚人使宜申来献捷(庄三十一年/僖二十一年)
 通春秋一体献捷之事凡两书一则齐人之献戎捷
 也一则楚人之献宋捷也齐之献戎捷以远略而誇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29b 页 WYG0164-0428d.png
 与国也楚之献宋捷以内侮威中国也然而在齐可
 以俘戎名在楚不可以俘宋名此一王之大法也春
 秋于齐献捷而书戎者著其实也著其实者以齐可
 以俘戎也于楚献捷不书宋者没其实也没其实者
 不以楚得俘宋也
遂会晋侯(止/)伐秦公会尹子晋侯(止/)伐郑公会尹子单
子晋侯(止/)伐郑
 伐秦之役二王卿在而春秋不书刘子成子会伐者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30a 页 WYG0164-0429a.png
 此隐于不书也所以尊王室也伐郑之役王卿亦在
 而春秋屡书尹子单子主兵者此显于屡书也亦所
 以尊王室也
宋人齐人伐郳会盟于齐(庄十五年/僖十九年)
 春秋之法会盟征伐以主者先例之常也伐郳之役
 齐桓为志非宋主兵也而春秋不以齐主兵而加宋
 于齐上者不以中国征伐之权与齐也以为以伯主
 而主诸侯前乎齐桓之所未见也盟齐之役楚子为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30b 页 WYG0164-0429b.png
 志非陈主盟也而春秋不以楚主盟而加陈于楚上
 者不以中国会盟之权予楚也以为以荆楚而主夏
 盟前乎是时之所未有也
公孙敖会宋公(云云/)晋士縠盟于垂陇叔老会郑伯晋
荀偃卫宁殖宋人伐许
 春秋之法会盟征伐以主者先垂陇之盟晋为伯主
 则晋主也晋主之则曷为不先书晋而先书宋大夫
 不可以先诸侯也春秋以士縠序诸侯之下者不以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31a 页 WYG0164-0429c.png
 会盟之权予大夫欲推而属之宋也伐许之役晋为
 伯主则亦为之主也晋主之曷为不先书晋而先书
 郑大夫不可以先诸侯也春秋以荀偃序郑伯之下
 者不以征伐之权予大夫欲推而属之郑也春秋之
 为书所以正名而定分者也
城楚丘蔡侯庐归于蔡陈吴归于陈
 卫尝灭矣楚丘之城齐桓复封之也齐桓复封之则
 其不言齐桓封卫何也封国天子之大权不与齐桓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31b 页 WYG0164-0429d.png
 以封卫者以为天子之大权不可得而自伯主出也
 陈蔡亦尝灭矣庐吴之归楚平复封之也楚平复封
 之则其不言楚封陈蔡者以为天子之大权不可逸
 而归于夷狄也
宋陈卫(云云/)会晋师于棐林公会晋师于瓦
 终春秋十二公之世不以晋大夫名氏书而以晋师
 书者二始于棐林终于瓦棐林之不以赵盾书何也
 赵盾者晋之大夫大夫不可以敌诸侯者也列序诸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32a 页 WYG0164-0430a.png
 侯而以会赵盾为文则臣疑于君不可以训不若以
 晋师总言也于瓦而不以晋士鞅书者又何也士鞅
 者晋之大夫大夫不可以敌人君者也大书我公而
 以会晋士鞅为文则臣疑于君不可以训又不若以
 晋师书也于此见春秋之谨于分也
豹及大夫盟于宋(襄二十/七年)盟于皋鼬
 于宋之盟楚主夏盟而春秋隐之使若为鲁主诸侯
 之盟者其意若曰于宋之盟虽楚主之而楚为荆蛮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32b 页 WYG0164-0430b.png
 决不可以主中夏之盟以叔孙豹及之者推其权以
 属诸鲁也以为中国不幸而有楚也皋鼬之盟晋主
 诸侯而春秋隐之使若为鲁主诸侯之盟者其意若
 曰皋鼬之盟虽晋主之而晋政衰微决不能以主诸
 侯之盟故以我公及之者推其权以与诸鲁也以为
 中国不幸而无伯也
宋人以齐蔡卫陈伐郑宋人齐人卫人伐郑
 宋以诸侯伐郑之役伯主专诸侯之兵之端也齐合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33a 页 WYG0164-0430c.png
 宋卫伐郑之役伯主专诸侯之兵之始也圣人于宋
 人书以者不与宋人之以诸侯也以为他日伯主专
 诸侯之兵固始于此也圣人序齐桓于宋下者不与
 齐桓之专诸侯也以为是伯主搂诸侯以专征伐之
 始也不与宋之以诸侯者所以塞其源不与齐之专
 诸侯者所以防其流塞其源防其流而后征伐之权
 犹可以自王室出也
秦人伐晋晋处父伐楚以救江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33b 页 WYG0164-0430d.png
 伐晋而秦伯成矣春秋止以人书不以伯书不以伯
 权予秦也伐楚救江请师于周而王叔下临春秋止
 书处父不书王叔不以王命予伯主也圣人盖曰王
 命非伯权之资而伯权非秦所可有也
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宋公(云云/)会晋师于棐林伐郑
 侵郑遂侵宋楚人之争伯权也会棐林伐郑赵盾之
 专伯权也春秋不以秦可杂伯权故书侵不书伐所
 以抑之也春秋不以大夫主伯权故书会晋师不书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34a 页 WYG0164-0431a.png
 会赵盾亦所以抑之也圣人之所以若是者欲以正
 内外之分上下之纲也
晋侯伐卫晋处父伐楚以救江
 晋襄之伐卫也先行礼于王室也处父之伐楚也上
 告王室也春秋书伐卫而不书朝王于温者圣人不
 欲以伯权间王室之礼也春秋书处父而不书王叔
 桓公者圣人不欲以王命予伯国之盛也盖尊王大
 义不可以伯权而屈王室之命不可以伯威而损所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34b 页 WYG0164-0431b.png
 以两不书也
处父伐楚救江公会晋宋于黑壤
 伐楚救江止书处父帅师是征伐之权不自天子出
 也故王叔桓公不书不以主征伐为得也不以王命
 予晋侯也所以全一王之体也会于黑壤止书公会
 是礼乐之权不自天子出也故王叔桓公不书不以
 主盟会为得也不以王命予晋侯也亦以全一王之
 法也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35a 页 WYG0164-0431c.png
齐人伐卫公会晋侯(止/)盟于践土
 齐桓伯天下则征伐之权之专于桓公必矣而伐卫
 之役天王又使召伯厚赐齐侯命则吾恐自是而后
 征伐之权于是不自王室出也晋文伯天下则礼乐
 之权之专于文公也必矣践土之盟天王又使王子
 虎策命诸侯则吾恐自是而后礼乐之权于是不自
 王室出也春秋止书伐卫不书赐命不忍以王命予
 齐桓也止书践土不书策命不忍以王命予晋文也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35b 页 WYG0164-0431d.png
狄伐郑遂会晋侯(止/)伐秦
 襄王以狄师伐郑不书天王赐命若狄自伐然讳之
 也所以存王室之体也以王室用外裔于中夏为不
 可言也晋厉以王师伐秦不书刘成会伐若诸侯自
 伐然讳之也亦所以存王室之终也以伯主侪列卿
 于列国不可言也
公会宋公(止/)于袤伐郑宋公陈侯(止/)于棐林伐郑
 春秋之法一美一恶不嫌同辞故有以地而后伐为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36a 页 WYG0164-0432a.png
 疑辞者亦有以地而后伐为美词者四国伐郑先会
 于袤而春秋以其会为疑词者所以著四国之疑于
 为义而果于为不义也六国伐郑会晋棐林而春秋以
 其会为美词者所以著五国知郑人之罪为不可赦也
公会齐侯(云云/)会世子于首止诸侯盟首止会于咸诸
侯城缘陵
 首止之会同于尊王而诸侯之势大合也于咸之会同
 于谋把而诸侯之势已散也惟其诸侯之势合故首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36b 页 WYG0164-0432b.png
 止之盟复举诸侯者所以著诸侯之合也惟其诸侯
 之势散故缘陵之城复举诸侯者所以著诸侯之散
 也著诸侯之合而书诸侯者若曰同心协力不可以
 一二叙也著诸侯之散而书诸侯者若曰虽至不齐
 不可以先后序也一美一恶无嫌于同也
公及齐侯宋公(止/)会王世子于首止叔孙侨如(止/)会吴
于钟离
 王世子不可以下同诸侯之会而首止之会世子在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37a 页 WYG0164-0432c.png
 焉圣人以为不可以训故书及以会者使若为王世
 子在是而诸侯自往会焉示不可得而抗也外裔不
 可以与诸侯之会而钟离之会吴人在焉圣人以为
 不可以训故书曰会以会者使若为诸侯在是而吴
 人自来会焉示不可得而同也均之为殊会也而褒
 贬若是班者一美一恶无嫌于同也
公会宰周公齐侯(止/)于葵丘诸侯盟于葵丘公会刘子
晋侯(止/)于平丘同盟于平丘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37b 页 WYG0164-0432d.png
 会盟同地再言葵丘书之重词之复其中必有大美
 恶存焉葵丘之盟美之大者也申以五命大明王禁
 而诸侯咸喻桓公之志束牲载书而不歃血是故会
 盟同地再言葵丘美之也会盟同地再言平丘书之
 重词之复其中必有大美恶存焉平丘之盟恶之大
 者也主盟中国奉承齐牺而矜其威力恐迫诸侯以
 逞其私忿也是故会盟同地再言平丘恶之也
齐师(止/)城邢仲孙何忌(止/)城成周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38a 页 WYG0164-0433a.png
 城诸侯之国而以国书者法之常也城王者之都而
 亦以国书者例之变也夷仪之城齐桓伯天下之日
 也春秋不以城夷仪书而书城邢者以为邢国犹能
 自立于天下足以与诸侯并也成周之城晋昭伯天
 下之日也春秋不以城京师书而书成周者以为周
 室不能自立于诸侯之上不过与列国等也均之以
 为国书也而褒贬若此得不以王室之大尽乎天下
 而诸侯之大止于一国乎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38b 页 WYG0164-0433b.png
不郊犹三望闰月不告朔犹朝于庙
 春秋书犹一也而其义有二焉亦观其行事之是非
 而已矣曰如此而犹如此者甚之之辞曰不如此而
 犹如此者幸之之辞也鲁人不郊而望祭山川春秋
 书之以犹者以为鲁之郊祭已为非礼而况三望乎
 书之曰犹所以甚其可已而不已也鲁人不告闰月
 而朝于宗庙春秋书以犹者圣人以告月之礼虽不
 可复见而其朝则犹可识也书之曰犹所以幸其可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39a 页 WYG0164-0433c.png
 已而犹未已也
楚子(止/)淮夷会于申楚子蔡侯(止/)越人伐吴
 春秋内诸夏而外四裔而昭公四年于申之会淮夷
 在焉春秋不殊会之者以为楚灵结其强暴威胁中
 夏以为申之会而中国诸侯俛首听命莫之或违是
 在会诸侯皆畏慑其行也昭公五年伐吴之役于越在
 焉春秋骤进于中国者以为楚灵大振兵威执信讨
 罪以为伐吴之役而微若于越非索赋受职不敢或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39b 页 WYG0164-0433d.png
 后是越人之善与中国无以大异也均之为不殊会
 外裔也而褒贬若是班者春秋盖曰所为恶则中国
 不殊于外裔所为善则外裔可进于中国也
遂伐楚处父伐楚救江侵楚
 终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伯主加兵于楚之事凡三
 而圣人则以为莫善于齐桓莫不善于晋定而晋襄
 则上虽不能及齐桓下犹不至如晋定者也于齐桓
 书遂伐楚书法之一变也而问胶舟责包茅之师为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40a 页 WYG0164-0434a.png
 善之善者也于晋襄书伐楚以救江书法之再变也
 以会王叔门方城之师为未尽善也于晋定不以伐
 楚书而书侵楚书法之三变也以晋之求货于蔡侯
 而不与以有为也均之为加兵于楚也而书法凡三
 变圣人之心夫亦可见矣
蔡人(止/)从王伐郑公会晋侯齐侯于温仲孙何忌(止/)
成周
 桓王讨郑之举虽不能无赖于陈蔡之师而征伐之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40b 页 WYG0164-0434b.png
 权犹自王室出也是世道之一变也王室犹可为也
 迨至襄王之时不能自靖其国之难而有待于伯主
 诸侯之谋于是征伐之权降自诸侯出矣是世道之
 再变也然而靖之而已耳王室犹可扶持也迨至敬
 王之时王室实蠢蠢焉不惟不能自立而京师之城
 且以伯主为焉依之主矣是世道之三变也于是王
 室为不可复扶持也观乎王室之势日微于一日可
 以见春秋之世变日下于一日也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41a 页 WYG0164-0434c.png
蔡人(止/)从王伐郑王人子突救卫王师败绩于茅戎
 终十二公之世王师之见于经者为是三事焉君子
 观其事迹之同异亦可以见盛衰之故矣伐郑之举
 虽用之不当而陈蔡犹以从王书圣人盖以为是时
 王室犹有可兴之机也救卫之师虽诸侯无从而王
 人之微犹以子突书圣人盖以王室于是时犹可以
 为天下之共主也至于徐吾氏之役不惟王室无制
 要荒之道而败绩之事亦是大书而不隐焉圣人盖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41b 页 WYG0164-0434d.png
 以为王室于是时自失正于天下也
公孙敖会宋公(止/)盟于垂陇叔孙豹及诸侯大夫及陈
袁侨盟大夫盟
 垂陇之盟士縠莅也春秋不以晋大夫书而书其名
 氏者以为盟誓之权虽付之大夫而统其权者犹在
 晋君是世道之一变也鸡泽之盟袁侨如会而叔孙
 豹与诸侯之大夫及之盟春秋不列书其名氏而总
 以诸侯之大夫为言虽若大夫已专盟誓之权而归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42a 页 WYG0164-0435a.png
 大夫于诸侯则大夫犹诸侯之臣也是世道之再变
 也迨至于溴梁之役诸侯不在大夫自盟而春秋上
 不列序大夫之盟誓中不系大夫于诸侯者以为为
 政者皆天下之大夫而天下于是为无诸侯也是又
 世道之三变也
会陈人蔡人楚人盟于齐楚子(止/)盟于辰陵公及楚人
(止/)盟于蜀
 于齐之盟楚始与中国盟也然而大国无与主盟载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42b 页 WYG0164-0435b.png
 者非楚世道其尚庶几乎辰陵之盟楚始主中夏之
 盟也然而大国不至从之盟者惟从楚之国世道之
 忧犹未也至于于蜀之盟非于齐始与夏盟之比而
 亦非辰陵始主夏盟之比矣大国如齐宋小国如邾
 莒莫不奔走于刑牲歃血之下则世道之忧方殷也
 观乎会盟离合之道而夷夏之盛衰可考矣
公会(止/)于琐泽叔孙豹会晋楚于宋叔孙豹会晋楚于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43a 页 WYG0164-0435c.png
 琐泽之盟晋人和楚之始也于宋之会晋人和楚之
 中也于虢之会晋人和楚之终也其始也隐楚人于
 不书圣人以为天下之事犹可为而晋伯犹可以扶
 持之也其终也又著楚于大书圣人以为不惟天下
 之事不可复为而晋之伯于是亦不可以扶持也矣
叔孙豹救晋郑驷弘救曹吴救陈
 春秋之末世变盖有三焉鲁之救晋世道之一变也郑
 之救曹世道之再变也吴之救陈世道之三变也其始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43b 页 WYG0164-0435d.png
 也伯主不能以自立而有待于诸侯之救其中也中国
 无伯主之可控告而诸侯之自相救其终也中国不足
 以为中国于是勾吴救陈矣诸侯救伯主犹可也诸侯
 救诸侯亦可也至于吴人之救陈则诸夏亦几于亡矣
初税亩作丘甲用田赋
 初税亩田赋之一变也作丘甲田赋之再变也用田
 赋田赋之三变也税田而书初者以是为始变法也
 丘甲而书作者以是为不宜作也田赋而书用者以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44a 页 WYG0164-0436a.png
 为不可用也什一天下之中正而先王取民之良法
 也税亩矣丘甲作矣田赋用矣先王取民之良法于
 是而变易尽矣此固圣人之所必诛而不以法者也
会齐侯(止/)盟于幽公会齐侯(止/)同盟于幽诸侯盟于首

 幽之初盟齐桓伯业未盛之日也惟其未盛故会不
 书公而盟以同书幽之再盟齐桓伯业将盛之日也
 惟其将盛故盟书同而会不没公首止之盟则齐桓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44b 页 WYG0164-0436b.png
 伯业既盛之日也惟其既盛故不叙诸侯不必书同
 盟书盟而会不书公是望国有疑于伯主也会书公
 而盟尚书同则望国虽无疑于伯主而天下诸侯犹
 有未同也至于不序诸国不书同盟而直以诸侯盟
 大书焉则以为凡为诸侯者于是而后无不同也
盟于召陵及国佐盟袁娄叔孙豹及大夫及陈袁侨盟
 召陵之盟春秋泯齐桓之及于不书书法之一变也
 齐桓之待楚盖善之善也袁娄之盟春秋以及书而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45a 页 WYG0164-0436c.png
 没晋侯于不录书法之再变也晋景之待齐盖已不
 能如齐桓待楚之为善也袁侨之盟春秋不惟以及
 书而且以及又及书书法之三变也晋悼之待陈不
 惟不能如齐桓之待楚而亦不能如晋景之待齐也
 其始也不书及其中之书及其终也书及以及三变
 之法即是可知而桓景悼待楚齐陈之得失于是而
 可见矣
把侯来朝荆人来聘把伯来朝楚椒来聘把子来朝楚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45b 页 WYG0164-0436d.png
薳罢来聘
 把夏禹之后也其来朝也以侯书也一变而伯再变
 而子何也大扺杞人违周之制礼则弗与中国齿愈趋
 愈下圣人患之故再夺其爵以示贬楚南方之夷也
 其始聘也以荆人书也一变而书其臣之名再变而
 书其名氏何也大扺楚虽僣王其行也以礼则可与中
 国齿每进每善圣人予之故再进其法以示褒
公如晋卫侯会公于沓公及晋侯盟公还自晋郑伯会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46a 页 WYG0164-0437a.png
公于棐
 文公之如晋也假道于卫卫侯闻之故请平于晋其
 请平也是信已著而后至也信未著而已至者迫于
 患难而来也信已著而后至者慕于信义而来也
公如齐公至自齐齐人归济西田公如齐公至自齐
 齐人来归田之先宣公有如齐之举矣齐人既归田
 之后宣公又为如齐之举矣始之如齐患得之心为
 之也终之如齐患失之心为之也宣公所以为国者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46b 页 WYG0164-0437b.png
 未得之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故前后而不惮烦也
公会齐侯(止/)同盟于幽诸侯盟于葵丘同盟于新城
 伯业未盛则书同盟伯业既盛则不书同伯业方盛
 则不书同伯业既衰则书同盟此春秋之法也葵丘
 之盟齐桓伯业之极盛而亦二百四十年间盟会之
 极盛者也前乎葵丘桓有于幽之盟矣其盟也不可
 谓不盛也而圣人之书之也以同书也是于幽之盟
 盖齐桓未盛之时也不然则圣人曷为不以书葵丘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47a 页 WYG0164-0437c.png
 之法书之乎后乎葵丘者有新城之盟矣其盟也亦
 不可谓不盛也而圣人之书之也以同书也是新城
 之盟盖晋伯既衰之时也不然则圣人曷为不以书
 葵丘之法书之乎
会郑于垂郑假许田及郑伯盟越
 未得许田之先而为会则为会之志出于郑庄而不
 出于鲁既得许田之后而为盟则为盟之志出于我
 鲁而不出于郑庄惟其志不出于我鲁故春秋以会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47b 页 WYG0164-0437d.png
 书会者外为志也惟其志出于我鲁故春秋以及书
 及者内为志也
齐侯(止/)会阳谷遂伐楚盟于召陵及江黄伐陈
 齐桓之于江黄也未伐楚之先则与之从事于阳谷
 之会既盟楚之后则与之从事于伐陈之役盖功之
 未成不容无以怀其心是以为阳谷之会功之既成
 不容无以警其心是以有伐陈之及
齐人伐戎齐人伐山戎诸侯盟于葵丘齐侯伐北戎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48a 页 WYG0164-0438a.png
 葵丘未盟以前齐人有伐戎伐山戎之事葵丘既盟
 以后齐桓有伐北戎之事盖葵丘之盟伯业之极盛
 于是而伯业之衰亦始于是葵丘以前之桓公有志
 于天下者也故伐戎伐山戎以公不以私葵丘以后
 之桓公无志于天下者也故伐北戎之事以私不以
 公
宋人(止/)伐郑荆伐郑
 齐之伐郑是伯图之将盛也楚之伐郑是荆蛮之骤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48b 页 WYG0164-0438b.png
 强也春秋抑伯图之将盛故先书宋后书齐春秋抑
 外侮之骤强故不书楚止书荆先书宋后书齐以常
 辞正其公也不书楚止书荆以微辞正其名也
会齐侯(止/)同盟于幽公追戎于济西
 天下不可以无王而幽之初盟鲁首事伯中国不可
 以有外侮而济西之追鲁不知戎兵之至春秋为忧
 王室而作故幽不言公春秋为忧中国而作故济西
 不言来幽不言公者以隐辞存君臣之大经也济西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49a 页 WYG0164-0438c.png
 不言来者以隐词存荆蛮之分也
豹及大夫盟于宋王正月公在楚
 以中国而与荆蛮盟已非矣况以中国而朝楚乎甚
 矣鲁之非礼也前书豹及诸侯大夫盟为其嫌于无
 诸侯也故书及后书公在楚公至自楚为其嫌于无
 王室也故书公在楚见天下不可一日无王室也亦
 不可一日无中国也春秋忧世变之极故特笔谨之
 有不可以细故末节观者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49b 页 WYG0164-0438d.png
会吴于钟离会吴于柤会吴于向会于黄池
 钟离于柤于向之役会以会书之一书法也黄池之
 役会以及书之又一书法也盖钟离柤向之役晋为
 伯主而吴人效顺春秋一书严内外之分故书会又
 会以外之至于黄池之役则吴晋两伯于天下春秋
 抚天下之两伯伤世变之已极故书会又会以治之
 此皆非细故也
会吴于钟离会吴于戚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50a 页 WYG0164-0439a.png
 钟离之会诸侯往与吴会而以吴为主也于戚之会
 吴人来与诸侯会而不敢为主也惟诸侯往与吴会
 而以吴为主故贬而称国惟吴人来与诸侯会而不
 敢为主故进而称人均之为会吴也而春秋所书若
 此所以明内外之义也
天王使毛伯来锡公命天子使召伯成来赐命
 春秋特笔王命凡二一称天王一称天子一书锡公
 命一书赐命襄王君臣加恩于人望之鲁春秋之纪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50b 页 WYG0164-0439b.png
 事虽特笔也亦绝笔也惟其为特笔故称天王称锡
 命称天王者天下之公也以君与臣曰锡是王政之
 犹重也惟其为绝笔故称天子称赐命称天子者一
 人之私也彼此相予曰赐是王政之已轻也
从王伐郑王人子突救卫
 正刑讨罪一王之大法也分灾救患一王之大典也
 从王伐郑书者以王室正刑讨罪之法犹足以耸动
 天下之诸侯也庄王救卫之举是匡灾之义也春秋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51a 页 WYG0164-0439c.png
 于王人以子突救卫书者以王室救患分灾之典犹
 足以耸动天下之诸侯也
滕薛来朝滕子来朝郳黎来来朝小邾子来朝
 滕朝于隐方以侯书距桓公之初年两三岁耳而再
 朝之事乃降而称子者时王黜之也郳朝于庄方以
 名书距僖公之初年固未久而再朝之书乃进而称
 邾子者时王爵之也以时王而犹能黜降诸侯爵命
 诸侯此盖春秋之时王室犹可以有为之时自滕侯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51b 页 WYG0164-0439d.png
 降而为滕子之后而王室降黜诸侯之命不行于天
 下矣自黎来为小邾之后而王室爵命诸侯之典亦
 不行于天下矣
会齐侯宋公(止/)同盟于幽会陈公(止/)盟于齐会王人(止/)
于翟泉
 春秋假鲁以扶持世道之变者也以伯主而主诸侯
 前乎齐桓未之闻也而肇于幽之盟以荆蛮而与是
 盟前乎楚未始有是也而始于齐之役以诸侯大夫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52a 页 WYG0164-0440a.png
 而上盟王臣前乎晋文未之闻也而创自翟泉之歃
 使鲁而不与则犹足以为世变中流之砥柱使鲁而
 与则世变盖有靡然纪极之忧此春秋所以于是三
 盟没公不纪使鲁之为不与是盟者也
盟恶曹盟鹿上同盟于清丘
 恶曹之盟中国未有伯之时也鹿上之盟中国始无
 伯之时也清丘之盟中国又将无伯之时也圣人皆
 以人书之者其意若曰恶曹之盟是中国未伯而人
春秋金锁匙 春秋金锁匙 第 52b 页 WYG0164-0440b.png
 自为盟之盟也鹿上之盟是中国始无伯而人自为
 盟之盟也清丘之盟又中国将无伯而人自为盟之
 盟也非以是为众辞也所以著其为人而人各有心
 不可得而合也
 
 
 
 春秋金销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