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卷十 第 1a 页 WYG0163-011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十      元 郑玉 撰
二十有三年春公至自齐
 张氏曰至者告于庙也庄公忘父雠而娶其女冒母
 丧而往纳币以此告庙以为有人心者宜于此焉变
 矣此与他日书至不可同日语也
祭叔来聘
 谷梁氏曰祭叔天子之内臣不正其私交故不与使
卷十 第 1b 页 WYG0163-0118d.png
 也临江刘氏曰祭者何邑也叔者何字也曷为邑而
 字天子之大夫也谢氏曰祭叔天子内臣祭公也祭
 公比外诸侯以聘礼至鲁故夺爵书字张氏曰祭叔
 祭公之臣为祭公而聘鲁 愚按祭叔当是祭伯之
 弟为祭伯来聘也胡氏曰祭伯来朝而不言朝祭叔
 来聘而不言使尹氏王子虎刘卷来讣而不书其爵
 秩皆所以正人臣之义也人君而明此不容下比之
 臣人臣而明此不为私交之计党锢之祸息矣
卷十 第 2a 页 WYG0163-0119a.png
夏公如齐观社
 曹刿谏曰不可夫礼所以整民也故会以训上下之
 则制财用之节朝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征伐
 以讨其不然诸侯有王王有巡狩以大习之非是君
 不举矣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 高氏曰齐
 社与鲁社同尔又何足观观公之行事如此而春秋
 所书之意盖可见矣张氏曰襄公二十四年齐社蒐
 军实使客观之其废礼典而夸愚俗兆于此矣故左
卷十 第 2b 页 WYG0163-0119b.png
 氏外传载曹刿之言曰齐弃太公之法观民于社君
 为是举而往观之非故业也天子祀上帝诸侯会之
 受命焉诸侯祀先公卿大夫佐之受事焉不闻诸侯
 之相会祀也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程子曰
 婚议尚疑故以观社再往请议后一年方逆盖齐难
 之
公至自齐
荆人来聘
卷十 第 3a 页 WYG0163-0119c.png
 公羊氏曰荆何以称人始能聘也谢氏曰聘问之礼
 通于中国故荆进称人陈氏曰聘未有书人者其称
 人荆未有大夫也聘未有不称使者其不称使荆未
 有君也荆未有君大夫也而称人于是始盖进之也
 进之也者忧之也高邮孙氏曰略之曰荆人犹言其
 微尚可禦也至文九年使椒来聘其国已盛而交通
 诸夏诸夏与之等矣春秋不复外之用见楚人之盛
 中国不能外之也家氏曰书荆书楚子每书辄异者
卷十 第 3b 页 WYG0163-0119d.png
 著其渐盛与中国争衡非进之也
公及齐侯遇于谷
 高氏曰及者公意也婚议犹未定故公往见齐侯于
 谷无诸侯相见之礼故曰遇此见公不恤国家之事
 惟婚姻是务家氏曰庄公之为此遇继纳币观社而
 书著其急于得偶而求之惟恐其未至也说者谓谷
 之遇齐人要鲁以盟而后与鲁为婚故是冬复为扈
 之盟明年乃以姜氏归孟子谓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卷十 第 4a 页 WYG0163-0120a.png
 其庄公之谓与或曰如强弱弗敌何曰齐桓之始入
 柯之未盟未尝一往会齐亦无责乎鲁意者齐桓犹
 知义之所在念其父雠未雪而不敢责之以常人之
 礼及高傒来盟以大夫伉君公反因是以纳币而请
 婚焉齐人愈傲而公愈卑自是受欺于齐益甚盖有
 以自取之
萧叔朝公
 薛氏曰萧叔附庸之君也朝公何因公出而朝乎外
卷十 第 4b 页 WYG0163-0120b.png
 胡氏曰谷齐地为礼必当其物与其所而后可以言
 礼大夫宗妇觌用币则非其物也萧叔朝公在齐之
 谷则非其所也嘉礼不野合而朝公于外是委之于
 野矣故礼非其所君子有所不受必反之于正此亦
 春秋拨乱之意也
秋丹桓宫楹
 高氏曰庄公不能为桓复雠而反娶其女以奉祭祀
 其无父之心夫人皆知之而庄公恶人之讥已也故
卷十 第 5a 页 WYG0163-0120c.png
 丹楹刻桷以示孝心之不忘甚矣其无父甚矣其行
 诈也夫宗庙之饰国有彝典而妄肆奢丽加于祢宫
 乱王制渎先君不恭莫大焉圣人直书其事具文见
 意故凡加非礼于先君之庙者皆春秋之所诛也后
 世人君崇侈庙宇踰礼越制自谓吾严奉之勤而臣
 子一有敢议者则指以为不忠不孝而加罪焉是皆
 不知春秋所书之旨也
冬十有一月曹伯射姑卒
卷十 第 5b 页 WYG0163-0120d.png
十有二月甲寅公会齐侯盟于扈
 程子曰遇于谷盟于扈皆为要结姻好也高氏曰此
 离盟齐已霸矣复为离盟者婚议虽定齐犹疑之故
 为盟此盟齐志也齐侯以公求婚之急甘心卑下恐
 有心报齐不惮屈辱为可忧也于是致公于扈以盟
 冀绝婚后悔吝云尔
二十有四年春王三月刻桓宫桷
 御孙谏曰臣闻之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先君有
卷十 第 6a 页 WYG0163-0121a.png
 共德而君纳诸大恶无乃不可乎 胡氏曰公将逆
 姜氏丹桓宫之楹刻其桷为盛饰以誇示之自常情
 而观丹楹刻桷宜若小失而春秋详书于策御孙以
 为大恶何也桓公见杀于齐则不能复而盛饰其宫
 誇示仇人之女乃有乱心废人伦悖天道而不知正
 者也御孙知为大恶而不敢尽言春秋谨礼于微正
 后世人主之心术者也故详书于策为后世鉴家氏
 曰禽兽知有母而不知有父人知有父而复沿其父
卷十 第 6b 页 WYG0163-0121b.png
 之所从出而知有其祖有曾有高焉又沿其曾高之
 所从出而有始祖焉皆为之庙以祀之礼自天子至
 诸侯公卿大夫士隆杀有等夫然后尽其礼不以踰
 礼而为荣也不以僭礼而为孝也今庄公忘父之雠
 徇母之欲娶雠女以为夫人知有母而不知有父既
 又自知其非丹桓宫之楹而刻其桷是悖礼也以悖
 礼施之亲庙不足以荣其亲适足以悖其祖知有母
 而不知有父无父也隆于父而薄于祖无祖也无父
卷十 第 7a 页 WYG0163-0121c.png
 无祖禽兽之道也
葬曹庄公
夏公如齐逆女
 谷梁氏曰亲迎恒事不志此其志何也不正其亲迎
 于齐也
秋公至自齐入月丁丑夫人姜氏入
 谷梁氏曰入者内弗受也何用不受也以宗庙弗受
 也其以宗庙弗受何也娶仇人子弟以荐舍于前其
卷十 第 7b 页 WYG0163-0121d.png
 义不可受也泰山孙氏曰公亲迎于齐不俟夫人而
 至失夫之道也妇人从夫者也不从公而入失妇之
 道也高邮孙氏曰夫人之至尝告庙矣然圣人不与
 庄公以雠人之女而见其父也特变文而书曰夫人
 姜氏入以明仇雠之女无时而可与通况取其女以
 事先君之庙乎高氏曰夫妇正始之道王化之基也
 夫人淫于二卿杀其二子几丧鲁国而终见讨于父
 母之邦由其始之不正也是以春秋尽其辞焉胡氏
卷十 第 8a 页 WYG0163-0122a.png
 曰庄公不胜其母越礼踰时俟雠人之女荐舍于宗
 庙以成好合卒使宗嗣不立弑逆相仍几致亡国故
 春秋详书其事以著不孝之罪家氏曰自纳币为始
 至用币为卒春秋备书以责之彼愚人何足责哉彼
 鲁庄公亦何足责哉实备书以责齐桓也桓为盟主
 方将秉法以示诸夏谓鲁庄不当请婚襄女则明义
 以斥绝之孰曰不然苟欲镇抚鲁国而许之则当谨
 于用礼饬齐女以行妇道母使为二国羞今也不然
卷十 第 8b 页 WYG0163-0122b.png
 纳币未几要以观社观社未几而有谷之遇扈之盟
 最后逆女姜乃不与公偕归是孰使之然哉不责齐
 桓而谁责哉及哀姜骄淫不妇以害其君然后取而
 戮之亦已晚矣
戊寅大夫宗妇觌用币
 御孙曰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兽以章物也女贽不
 过榛栗枣脩以告虔也今男女同贽是无别也男女
 之别国之大节也而由夫人乱之无乃不可乎 公
卷十 第 9a 页 WYG0163-0122c.png
 羊氏曰宗妇者何大夫之妻也觌者何见也用者何
 不宜用也 胡氏曰公事曰见私事曰觌见夫人礼
 也曷为以私言之夫人不可见于宗庙则不可以临
 诸臣故以私言之也高邮孙氏曰圣人罪庄公娶雠
 人之女而又侈之至于失礼故书曰大夫宗妇觌用
 币所以见币非妇人之贽也
大水
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
卷十 第 9b 页 WYG0163-0122d.png
 杜氏曰羁盖曹之世子即位踰年而不称爵不能君
 也赤不系国不称公子盖庶孽也谢氏曰戎之侵曹
 也羁微弱不能保其位故羁弃国出奔羁之出也赤
 为所纳而人心从之故赤归曹春秋首书戎侵曹而
 继以羁出赤归者以明曹国废立之命皆制于戎也
 庄公之卒也羁以世子嗣位已逾年矣称名不称国
 以其绝于国人也赤以公子入国非正也非正而称
 归以罪羁失人心而国人归赤也其于羁也称国以
卷十 第 10a 页 WYG0163-0123a.png
 明正去爵以示绝其于赤也去国以明非正称归以
 明得国而羁之丧失君道赤之进不由正于此见矣
 胡氏曰宋人执郑祭仲而忽出突归权在宋也戎侵
 曹而羁出赤归制在戎也使郑忽曹羁明而能断虽
 有宋戎之众突赤之孽何缘而起以国储君副不能
 自定其位于谁责而可故虽以国氏皆不书爵为居
 正者之戒张氏曰赤以庶逐适戎以逆间顺而天子
 方伯不能正比事属辞简明之旨可见亦以累齐也
卷十 第 10b 页 WYG0163-0123b.png
 高氏曰按史记世家自曹庄公之后僖公夷昭公班
 各立九年今考经文自赤归至班卒共十八年合之
 于史则各据九年疑赤即僖公而世家误作夷也
郭公
 上下必有阙文误字或曰郭亡亦强通之也当传疑
二十有五年春陈侯使女叔来聘
 始结陈好也 女叔三传皆以为字独刘朔以为陈
 大夫名陈氏曰前乎此非王室若姻邻无聘者矣于
卷十 第 11a 页 WYG0163-0123c.png
 是交聘齐桓公为之也自女叔之后诸侯之会数而
 朝聘皆之盟主矣春秋所以作也
夏五月癸丑卫侯朔卒
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谷梁氏曰天子救日置五麾陈五兵五鼓诸侯置三
 麾陈三鼓三兵大夫击门士击柝言充阳也朴乡吕
 氏曰声阳类也鼓所以作阳而助声也书曰乃季秋
 月朔辰弗集于房鼓奏鼓啬夫驰庶人走而周官救
卷十 第 11b 页 WYG0163-0123d.png
 日月则有鼓人以诏王鼓有太仆以赞王鼓详于用
 鼓者急于助阳也天子伐鼓于社者社阴之神也日
 食则阴胜阳也天子尊诸侯卑天子责神诸侯自责
 而已诸侯而鼓于社则失正矣复用牲非礼也凡天
 灾有币无牲薛氏曰礼天子伐鼓于社诸侯用币于
 社伐鼓于朝胡氏曰讥不鼓于朝而鼓于社又用牲
 也
伯姬归于杞
卷十 第 12a 页 WYG0163-0124a.png
 谷梁氏曰其不言逆何也逆之道微胡氏曰逆者非
 卿其姓氏不登于史册则书归以志礼之失也高氏
 曰若时君之女则加子字以别之此伯姬若桓公末
 年所生之女则于今殆二十馀岁盖已失时公既娶
 而后嫁之也
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
 左氏曰凡天灾有币无牲非日月之𤯝不鼓高邮孙
 氏曰日食必鼓者必阴侵阳其验甚远而为灾未见
卷十 第 12b 页 WYG0163-0124b.png
 大水则灾及于物其验已明其灾已著其灾未见则
 圣人为伐鼓之法以救阳且以警于人君也验已著
 者则无事于鼓也谢氏曰社主土门主出入大水之
 为患也鲁人欲以声骇变故鼓欲以土胜水故用牲
 于社欲以门禦水故用牲于门凡天地之变先王责
 诸已求诸人而已犹以为未也又以阴阳象类致力
 乎祈禳祭享之间所以尽救灾之道也方是时庄公
 君道不脩国事不治久矣鲁人不知所以消变而一
卷十 第 13a 页 WYG0163-0124c.png
 切求之祈禳之间其祈禳一切以意而不以礼夫救
 灾之道远矣大水漂荡而欲以鼓骇之不亦愚乎大
 水出为国害而欲以社胜之以门禦之不亦惑乎
冬公子友如陈
 杜氏曰鲁出朝聘皆书如谢氏曰友庄公弟以公子
 为卿故书公子朴乡吕氏曰公子母弟一也或称弟
 或称公子者礼诸侯绝期而臣诸父昆弟君臣者分
 之别也昆弟者恩之属也礼不可以无分异贵贱则
卷十 第 13b 页 WYG0163-0124d.png
 礼法严臣不可以敌君申私恩则公义废然则春秋
 之书公子乃其常也其书弟者变之正也友如陈报
 女叔之聘也
二十有六年春公伐戎夏公至自伐戎
 朴乡吕氏曰庄十八年公追戎于济西必以乘閒而
 侵我也二十年而齐人伐之必以奸纪而为暴也今
 又侵曹以出羁因乱以纳赤其𫝑浸盛矣许氏曰齐
 鲁伐戎而中国崇隐桓以来世有戎盟至于庄公戎
卷十 第 14a 页 WYG0163-0125a.png
 始变渝我是以有济西之役于此伐戎义以胜矣
曹杀其大夫
 高邮孙氏曰礼曰刑不上大夫者一国之选而人君
 之所尊任者也选之得其人而任之当其才故君臣
 相与而国家以治不幸其选之非人而任之不见其
 功则放之而已盖大夫有罪而放之为之君者已有
 罪矣况刑之乎故曰刑不上大夫也张氏曰诸侯虽
 专一国之权而卿大夫非大罪极恶不得擅加以刀
卷十 第 14b 页 WYG0163-0125b.png
 锯必以闻于天子此王制之所甚谨盖视为一体则
 恩意之笃自足以感其忠敬之心于无穷视犹土芥
 无罪而杀之则寇雠之视有所必至此春秋于杀大
 夫所以详书而谨之上下相杀之变至于定哀而极
 也胡氏曰称国以杀者国君大夫与谋事不请于天
 子而擅杀之也义系于杀则止书其官曹杀其大夫
 宋人杀其大夫是也义系于人则兼书其名氏楚杀
 其大夫得臣陈杀其大夫泄冶之类是也所谓义系
卷十 第 15a 页 WYG0163-0125c.png
 于杀者罪在于专杀而见杀者之是非有不足纪也
 故止书其官而不复录其名氏也古者诸侯之卿大
 夫士命于天子而诸侯不敢专命也其有罪则请于
 天子而诸侯不敢专杀也及春秋时国无大小卿大
 夫士皆专命之而不以告于王朝有罪无罪皆专杀
 之而不以归于司寇无王甚矣五伯三王之罪人而
 葵丘之会犹曰无专杀大夫故春秋明书于策备天
 子之禁也凡诸侯之大夫方其交政中华会盟征伐
卷十 第 15b 页 WYG0163-0125d.png
 虽齐晋上卿止录其名氏至于见杀虽曹莒小国亦
 书其官或抑或扬或夺或与圣人之大用也明此然
 后可以司赏罚之权矣陈氏曰凡杀大夫恒名之此
 其不名何恶君也庄公卒有戎难羁出奔陈赤于是
 篡曹篡而杀其大夫则必不义其君者也宋杵臼之
 弑也始不书贼而曰宋人以是为君无道也无道而
 杀大夫则亦不义其君者也是故曹僖公之大夫不
 名宋昭公之大夫不名
卷十 第 16a 页 WYG0163-0126a.png
秋公会宋人齐人伐徐
 胡氏曰按书伯禽尝征徐戎则戎在徐州之域为鲁
 患旧矣是年春伐戎秋又伐徐必戎与徐合兵表里
 为鲁国之患也故虽齐宋将卑师少而公独亲行
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二十有七年春公会杞伯姬于洮
 家氏曰杜氏以伯姬为庄公之女即二十五年归于
 杞者陆氏谓春秋时有子叔姬者三皆谓时君之女
卷十 第 16b 页 WYG0163-0126b.png
 称子者以别先君之子公谷以为同母姊妹非也则
 此伯姬未必是庄公之女藉是庄公女于洮亦非归
 宁之地春秋书公会杞伯姬于洮非归宁之义也谢
 氏曰伯姬鲁女洮鲁地女有归宁于国无出会于境
 洮之会在鲁有败礼之愆在杞失正家之道陆氏微
 旨曰参讥之也公及杞侯伯姬俱失正矣
夏六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郑伯同盟于幽
 陈郑服也 愚按十六年会于幽始书同盟至是再
卷十 第 17a 页 WYG0163-0126c.png
 会于幽复书同盟然前盟会者九国今止五国特以
 陈郑反覆至是始服故齐侯会公及宋望国而盟之
 不再盟他国也程子曰同志而盟非率之也谢氏曰
 明年荆伐郑公会二国救郑然则郑苦于楚欲与中
 国同盟可知也高氏曰齐侯九合诸侯此其二也十
 三年北杏之会称人十五年鄄之会不称公而去年
 伐徐之役犹以宋主兵故谷梁氏谓此盟授之诸侯
 授之诸侯齐桓得众也胡氏曰同盟之例有恶其反
卷十 第 17b 页 WYG0163-0126d.png
 覆而书同盟此盟郑伯之所欲而书同盟者也凡盟
 皆小国受命于大国不得已而从焉者也其有小国
 愿与之盟非出于勉强者则书同盟所以志同欲也
 前此郑伯尝贰于齐矣至是齐桓强盛有伯中国攘
 夷狄之势诸侯皆归之郑伯于是焉有畏服之心其
 得与于盟所欲也故特书同
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
 原仲季友之旧也 高氏曰大夫不交诸侯诸侯不
卷十 第 18a 页 WYG0163-0127a.png
 行使乎大夫今公子友往会他国大夫之葬盖私行
 也鲁人听其出故同出使之文而系之葬原仲以重
 其罪谢氏曰诸侯相葬礼也人臣无境外之交卿非
 君命不越境公子友以私事出境葬大夫其专命僭
 制不待贬绝而自见矣 愚按春秋书人臣出境未
 有著其事者此独书葬原仲何也盖不著其事则嫌
 于出聘故特书其事以明其以私事出境而更不加
 讥贬之词所谓直书其事而义自见也
卷十 第 18b 页 WYG0163-0127b.png
冬杞伯姬来
 归宁也 赵氏曰合礼者常事不书岂有二百四十
 二年内女惟两度归宁乎盖知非礼而来故书高邮
 孙氏曰春秋内女适诸侯者多矣于其归宁未尝曰
 子某归宁常事无书也伯姬非庄公子义不当归故
 书曰杞伯姬来也薛氏曰非公之子不归宁非公之
 子而归故曰来也陈氏曰内女为夫人凡八见于经
 未有书公者而会自伯姬始由是来朝其子由是来
卷十 第 19a 页 WYG0163-0127c.png
 求妇伯姬之为皆未之前闻也是故终伯姬之世但
 书来
莒庆来逆叔姬
 高氏曰叔姬者伯姬之妹皆非庄公女也谷梁氏曰
 诸侯之子嫁于大夫主大夫以与之程子曰人臣之
 礼无外交故大夫非君命不越境以莒庆国卿而与
 鲁为婚是外交也不书逆女而云逆叔姬以别卿为
 君逆也临江刘氏曰莒庆非有君命叔姬非适诸侯
卷十 第 19b 页 WYG0163-0127d.png
 也何以得书以公之自为之主敌则书也胡氏曰诸
 侯嫁女于大夫而自主之非礼也
杞伯来朝
 谢氏曰伯姬在鲁故杞伯来朝 愚按杞二王之后
 爵本上公在桓公时犹称侯至是称伯其后遂称子
 或曰为时王所黜或曰齐桓之伯以弱强为次或曰
 以其用夷礼或曰自侯而伯自伯而子盖浸以微弱
 或曰滕薛杞爵号不同皆口授传写小国多误众论
卷十 第 20a 页 WYG0163-0128a.png
 纷纭阙之可也
公会齐侯于城濮
 
 
 
 
 
 
卷十 第 20b 页 WYG0163-0128b.png
 
 
 
 
 
 
 
 春秋阙疑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