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三十七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a 页 WYG0641-057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七
 州郡
  元
云南诸路行中书省为路三十七府二属府三属州五
十四属县四十七其馀甸寨军民等府不在此数(马站/七十)
(四处水站四处比案云南至元始𨽻版□州郡沿革/悉照元志详注 他处特繁缘宋志所不载故也)
云南诸路道肃政廉访司(大德三年罢云南行御/史台立肃政廉访司)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b 页 WYG0641-0575d.png
中庆路(上/)唐姚州閤罗凤叛取姚州其子凤伽异增筑
城曰柘东六世孙劵丰祐改曰善阐历五代迄宗羁縻
而已(案明史稿云南府本滇国地汉置益州郡隋为昆/州后废唐复置寻为南诏蒙氏所据五代时大理)
(段氏为善阐/府谨附识)元世祖征大理凡收府八善阐其一也郡
四部三十有七其地东至普安路之横山西至缅地之
江头城凡三千九百里而远南至临安路之鹿沧江北
至罗罗斯之大渡河凡四千里而近宪宗五年立万户
府至元七年改为路(八年分大理国三十七部为南北/中三路路设达噜噶齐并总管)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a 页 WYG0641-0576a.png
十三年立云南行中书省初置郡县遂改善阐为中庆
路设录事司领县三州四州领八县昆明(中倚郭唐置/元宪宗四年)
(分其地立千户二至元十二年改善州领昆明县二十/一年州革县如故 案明史槁昆明本汉滇池县地谨)
(附/识)富民(下至元四年立黎灢千户十二年即黎灢立县/ 案明史稿富民本唐西宁州地谨附识)
宜良(下唐匡州即其地蛮酋罗氏于此立城居之名曰/罗裒龙元宪宗六年立太池千户𨽻嵩明万户至)
(元十三年升宜良州治太池县二/十一年州罢为县后废太池来属) 嵩明州(下/)州在中
庆东北治沙札卧城乌蛮车氏所筑白蛮名为嵩明昔
汉人居之后乌白蛮强盛汉人徙去盟誓于此因号嵩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b 页 WYG0641-0576b.png
盟汉人尝立长州筑金城阿葛二城蒙氏兴改长州为
嵩盟部(案明史稿云唐时南诏置长城/郡宋时大理改嵩盟郡谨附识)段氏因之元宪
宗六年立嵩明万户至元十二年复改长州十五年升
嵩明府二十二年降为州领二县杨林(下在州东南治/杨林城乃杂蛮)
(枳氏车氏斗氏么氏四种所居之地城东门内有石如/羊形故又作羊唐有羊林部落即此地元宪宗七年立)
(羊林千户至元/十二年改为县)卲甸(下在州西治白邑村无城郭车蛮/斗蛮旧城名为束甸以束为卲宪)
(宗七年立卲甸千户/至元十二年改为县) 晋宁州(下/)唐晋宁县蒙氏段氏
皆为阳城堡部元宪宗七年立阳城堡万户至元十二
卷一百三十七 第 3a 页 WYG0641-0576c.png
年改晋宁州领二县 呈贡(下西临滇泽之滨在路之/南州之北其间相去六十)
(里有故城曰呈贡世为些莫强宗部蛮所居元宪宗六/年立呈贡千户至元十二年割诏营切龙呈贡雌甸塔)
(罗和罗忽六城及乌/纳山立呈贡一县)归化(下在州东北呈贡县南西滨/滇泽地名大吴龙昔吴氏所)
(居后为些莫徒蛮所有世𨽻善阐宪宗六年分𨽻呈/贡千户至元十二年割大吴龙安江安立归化县)
昆阳州(下/)在滇池南僰獹杂蛮所居有城曰巨桥(案明/史稿)
(昆阳州注云唐置河东等州没/于南诏大理筑巨桥城谨附识)今为州治閤罗凤叛唐
令曲嚩蛮居之段氏兴𨽻善阐元宪宗并罗畐等十二
城立巨桥万户至元十三年改昆阳州领二县三泊(下/至)
卷一百三十七 第 3b 页 WYG0641-0576d.png
(元十三年于/那龙城立县)易门(下在州之西治市坪村世为乌蛮所/居段氏时高智升治善阐奄而有之)
(至元四年立洟门千/户十二年改为县) 安宁州(下/)唐初置安宁县𨽻昆
(案明史槁本滇国螳螂川/地汉益州连然县谨附识)閤罗凤叛唐后乌白蛮迁
居蒙氏终善阐酋孙氏为安宁城主及袁氏高氏互有
其地元宪宗七年𨽻阳城万户至元三年立安宁千户
十二年改安宁州领二县禄丰(下在州西治白村其地/瘴热非大酋所居惟乌)
(杂蛮居之迁徙不常至元十三年割安宁千户之碌琫/化泥骥琮笼三处立禄丰县因江中有石如甑俗名碌)
(琫译谓碌为石琫/为甑讹为今名)罗次(下在州北治压磨吕白村本乌/蛮罗部地险俗悍至元十二年)
卷一百三十七 第 4a 页 WYG0641-0577a.png
(因罗部立罗次州𨽻中庆路二十四/年改州为县二十七年𨽻安宁州)
威楚开南等路(下/)为杂蛮耕牧之地蛮名俄碌历代无
郡邑后爨酋威楚筑城俄碌睒居之唐时蒙舍诏閤罗
凤合六诏为一侵俄碌取和子城今镇南州是也后閤
罗凤叛于本境立郡县诸爨尽附蒙氏立二都督六节
度银生节度即今路也及段氏兴银生𨽻姚州又名当
箸验及高升泰执大理国柄封其侄子明量于威楚筑
外城号德江城传至其裔长寿元宪宗三年征大理平
卷一百三十七 第 4b 页 WYG0641-0577b.png
之六年立威楚万户至元八年改威楚路置总管府领
县二州四州领一县威楚(下倚郭至元十五年升威州/仍立富民净乐二县二十一)
(年降州为威楚县/革二县为乡来属)定远(下在路北地名目直睒杂蛮居/之诸葛亮征南中经此睒后号)
(为牟州唐蒙氏遣爨蛮酋抬萼镇牟州筑城曰耐笼至/高氏专大理国政命云南些英徒酋夷羡徙民二百户)
(于黄蓬阱其台萼故城𨽻高氏元宪宗四年立牟州千/户黄蓬阱为百户至元十二年改为定远州黄蓬阱为)
(南宁县后革县为乡/改州为县𨽻本路) 镇南州(下/)州在路北昔朴落蛮
所居川名欠舍中有城曰鸡和至唐时蒙氏并六诏征
东蛮取和子鸡和二城置石鼓县又于沙却置俗富郡
卷一百三十七 第 5a 页 WYG0641-0577c.png
沙却即今州治至段氏封高明量为楚公欠舍沙却皆
𨽻之元宪宗三年其酋内附七年立欠舍千户石鼓百
户至元二十二年改欠舍千户为镇南州立定边石鼓
二县二十四年革二县为乡仍𨽻本州 南安州(下/)
在路东南昔黑爨蛮祖瓦晟吴居之不𨽻他部至高氏
封威楚方𨽻焉元宪宗立摩刍千户𨽻威楚万户至元
十二年改千户为南安州𨽻本路领一县广通(下县在/州之北)
(旧名路睒杂蛮居之南诏閤罗凤曾立路睒县至段氏/封高明量于威楚其后宜州酋些莫徒裔易裒等附之)
卷一百三十七 第 5b 页 WYG0641-0577d.png
(至高长寿遂处于路瞍易裒去旧堡二十里山上筑城/白龙戏新栅宪宗七年长寿内附立路睒千户至元十)
(二年改为广通/县𨽻南安州) 开南州(下/)州在路西南其川分十二
甸昔朴和泥二蛮所居也至蒙氏兴立银生府后为金
齿白蛮所陷移府治于威楚开南遂为生蛮所据自南
诏至段氏皆为徼外荒僻之地元中统三年平之以所
部𨽻威楚万户至元十二年改为开南州 威远州(下/)
州在开南州西南其川有六昔朴和泥二蛮所居至蒙
氏兴开威楚为郡而州境始通其后金齿白蛮酋阿只
卷一百三十七 第 6a 页 WYG0641-0578a.png
步等夺其地元中统三年征之悉降至元十二年立开
南州及威远州𨽻威楚路
武定路军民府(下/)唐𨽻姚州在滇北昔獹鹿等蛮居之
至段氏使乌蛮阿𠠝治纳洟胒共龙城于共甸又筑城
名曰易龙其裔孙法瓦浸盛以其远祖罗婺为部名元
宪宗四年内附七年立为万户𨽻威楚至元八年并仁
德于矢入本部为北路十二年割出二部改本路为武
定领州二州领四县 和曲州(下/)州在路西南蛮名叵
卷一百三十七 第 6b 页 WYG0641-0578b.png
簉甸僰𤡊诸种蛮所居元宪宗六年改叵簉甸曰和曲
至元二十六年升为州领二县南甸(下路治本县蛮曰/瀼甸又称洟陬笼)
(至元二十六/年改为县)元谋(下旧名环州元治五甸/至元十六年改为县) 禄劝州(下/)
州在路东北甸名洪农碌劵杂蛮居之至元二十六年
立禄劝州领二县易笼(下易笼者城名在州北地名倍/场县境有二水蛮语谓洟为水)
(笼为城因此为名昔罗婺部大酋居之/为群酋会集之所至元二十六年立县)石旧(下县在州/东有四甸)
(曰掌鸠曰法块曰抹捻曰曲蔽掌鸠甸有溪绕其三/面凡数十渡故名今讹名石旧至元二十六年立县)
鹤庆路军民府(下/)府治在丽江路东南大理路东北蛮
卷一百三十七 第 7a 页 WYG0641-0578c.png
名其地曰鹤川样共昔𨽻越析诏汉唐未建城邑唐元
宗开元末閤罗凤合六诏为一称南诏徒治羊苴城地
近龙尾鹤柘今府即其地也文宗太和中蒙劝封祐于
样共立谋统郡蒙氏后经数姓如故元宪宗三年内附
为鹤州七年立二千户仍称谋统𨽻大理上万户至元
十一年罢谋统千户复为鹤州二十年为燕王分地𨽻
行省二十三年升为鹤庆府领一县剑川(下县治在剑/川湖西亦名)
(罗鲁城旧案唐史南诏有六节度剑川其二也初蒙氏/未合六诏时有浪穹诏与南诏战不胜遂保剑川更称)
卷一百三十七 第 7b 页 WYG0641-0578d.png
(浪剑德宗贞元中南诏击破之夺剑共诸川地其酋徒/居剑睒西北四百里号剑羌蒙氏终至段氏改剑川为)
(义督睑元宪宗四年内附七年立义督/千户至元十一年罢千户立剑川县)
云远路军民总管府元贞二年置
彻里军民总管府大德中置(大德中云南省言大彻里/地与八百媳妇犬牙相错)
(势均力敌今大彻里胡念已降小彻里复控扼地利每多/相杀掠胡念日与相拒不得离遣其弟胡伦入朝指画地)
(形乞别立彻里军民宣抚司择通习蛮夷情状者为之/帅招其来附以为进取之地乃立彻里军民总管府)
广南西路宣抚司(阙/)
丽江路军民宣抚司汉越巂郡西徼地昔么蛮些蛮居
卷一百三十七 第 8a 页 WYG0641-0579a.png
之遂为越析诏二部皆乌蛮种居铁桥唐德宗贞元中
其地归南诏元宪宗三年征大理从金沙济江么些负
固不服四年春平之立察罕章管民官至元八年立宣
慰司十三年改为丽江路立军民总管府二十二年府
罢于通安巨津之间立宣抚司领府一州七州领一县
 北胜府在丽江之东唐南诏时铁桥西北有施蛮者
贞元中为异牟寻所破迁其种居之号剑羌名其地曰
成偈睒(案明史稿云唐时南诏始开其地名北方睒及/么些诸蛮居之号成偈睒互有异同谨附识)
卷一百三十七 第 8b 页 WYG0641-0579b.png
又改名善巨郡蒙氏终段氏时高智升使其孙高大惠
镇此郡(案明史稿云段氏/改成纪镇谨附识)后𨽻大理元宪宗三年其酋
高俊内附至元十五年立为施州十七年改为北胜州
二十年升为府 顺州在丽江之东俗名牛睒昔顺蛮
种居剑川共唐贞元间南诏异牟寻破之徙居铁桥大
婆小婆三探览等川其酋成斗族渐盛自为一部迁于
牛睒至十三世孙自瞠犹𨽻大理元宪宗三年内附至
元十五年改牛睒为顺州 蒗蕖州治罗共睒在丽江
卷一百三十七 第 9a 页 WYG0641-0579c.png
之东北胜永宁南北之间罗落么些三种蛮世居之至
元九年内附十六年改罗共睒为蒗蕖州 永宁州昔
名楼头睒接吐蕃东徼地名答蓝么些蛮祖泥月乌逐
出吐蕃遂居此睒世属大理元宪宗三年其三十一世
孙和字内附至元十六年改为州 通安州治在丽江
之东雪山之下昔名三睒仆繲蛮所居其后么些蛮叶
古乍夺而有之世𨽻大理元宪宗三年其二十三世孙
麦良内附中统四年以麦良为察罕章管民官至元九
卷一百三十七 第 9b 页 WYG0641-0579d.png
年其子麦兀袭父职十四年改三睒为通安州 兰州
在兰沧水之东汉明帝永平中始通博南山道渡兰沧
水置博南县唐为卢鹿蛮部至段氏时置兰溪郡𨽻大
理元宪宗四年内附𨽻察罕章管民官至元十二年改
兰州 宝山州在雪山之东(案明史稿宝山州本/汉邪龙县地谨附识)昔么
些蛮居之其先自楼头徙居此二十馀世元世祖征大
理自卞头济江由罗邦至罗寺围大匮等塞其酋内附
名其寨曰察罕呼鲁罕至元十四年以大匮七处立宝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0a 页 WYG0641-0580a.png
山县十六年升为州 巨津州昔名罗波九睒北接三
川铁桥西邻吐蕃么些大酋世居之元宪宗三年内附
至元十四年于九睒立巨津州盖以铁桥自昔为南诏
吐蕃交会之大津渡故名领一县临西(下县在州之西/北旧名罗裒间)
(居民皆么些二种蛮至元十四年立大理州/县于罗裒间立临西县以西临吐蕃境故也)
东川路(下/)至元二十八年立
茫部路军民总管府(下/)领州二 益良州(下/) 强州(下/)
孟杰路(自东川路以下阙元泰定帝泰定三年八/百媳妇蛮请官守置木安孟杰二府之地)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0b 页 WYG0641-0580b.png
普安路(下/)治在盘町山阳巴盘江东古夜郎地秦为黔
中地两汉𨽻牂牁郡蜀𨽻兴古郡隋立牂州唐置西平
州后改兴古郡为盘州蒙氏叛唐其地为南诏东鄙东
爨乌蛮七部落居之其后爨酋阿宋逐诸蛮据其地号
于矢部世为酋长元宪宗七年其酋内附命为于矢万
户至元十三年改普安路总管府明年更立招讨司十
六年改为宣抚司二十二年罢司为路
曲靖等路宣慰司军民万户府曲靖二州在汉为夜郎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1a 页 WYG0641-0580c.png
味县地蜀分置兴古郡隋初为恭州协州唐置南宁州
东西爨分乌白蛮二种自曲靖州西南昆川距龙和城
通谓之西爨白蛮自弥鹿升麻二川南至步头通谓之
东爨乌蛮太宗贞观中以西爨归王为南宁都督袭杀
东爨首领盖聘南诏閤罗凤以兵胁西爨徙之至龙和
皆残于兵东爨乌蛮复振徙居西爨故地世与南诏为
婚居故曲靖州元宗天宝末征南诏进次曲靖州大败
其地遂没于蛮元宪宗六年立磨弥部万户至元八年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1b 页 WYG0641-0580d.png
改为中路十三年改曲靖路总管府二十年以𨽻皇太
子二十五年升宣抚司领县一州五州领六县南宁(下/倚)
(郭唐以西爨归王为南宁州都督治石城及閤罗凤叛/州废蒙氏改石城郡至段氏乌蛮磨弥部酋据五城元)
(宪宗三年内附六年立千户𨽻磨弥部万户/至元十三年升南宁州二十二年革为县) 陆凉州
(下/)即汉牂牁郡之平夷县(案明史稿云晋于汉之平夷/县置平夷郡唐属盘州谨附)
(识/)南诏叛后落温部蛮世居之元宪宗三年内附立落
温千户属落蒙万户至元十三年改为陆凉州领二县
芳华(下/)河纳(下治/蔡村) 越州(下/)在路之南其州名鲁望普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2a 页 WYG0641-0581a.png
么部蛮世居之元宪宗四年内附六年立千户𨽻末迷
万户至元十二年改越州𨽻曲靖路 罗雄州(下/)与溪
洞蛮獠接壤历代未尝置郡其地为塔敝纳夷甸俗传
盘瓠六男其一曰蒙由邱后裔有罗雄者居此甸至其
孙普恐名其部曰罗雄元宪宗四年内附七年𨽻普么
千户至元十三年割夜苴部为罗雄州𨽻曲靖路 马
龙州(下/)地名曰撒匡昔僰刺居之盘瓠裔纳垢逐旧蛮
而有其地至罗苴内附于本部立千户元至元十三年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2b 页 WYG0641-0581b.png
改为州即旧马龙城也领一县通泉(下在州西南与嵩/明州杨林县接壤)
(纳垢之孙易陬分居其地元初为易龙百户𨽻/马龙千户至元十三年改名通泉县𨽻马龙州) 沾益
(下/)在本路之东北据南盘江北盘江之间唐初置州
(案明史稿云沾益州汉宛温县地属牂/牁郡唐初置西平州改盘州谨附识)天宝末没于蛮
为僰刺二种所居后唐弥部夺之元初其孙普垢𠠝内
附宪宗七年以本部𨽻曲靖磨弥万户府至元十三年
改沾益州领三县交水(下治易陬龙城其先磨弥部酋/蒙提居之后大理国高护军逐)
(其子孙据之宪宗五年内附/至元十三年即其城立县)石梁(下系磨弥部又名伍/勒郎其酋世为巫居)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3a 页 WYG0641-0581c.png
(石梁原山至元/十三年为县)罗山(下亦名落蒙山/乃磨弥部东境)
澄江路(下/)治在滇池东南唐属牂州𨽻黔州都督府开
元中降为羁縻州其地曰罗伽甸初么些蛮居之后为
僰蛮所夺南诏蒙氏为河阳郡至段氏么些蛮之裔复
居此甸号罗伽部元宪宗四年内附六年以罗伽部为
万户至元三年改万户为中路十六年升为澄江路领
县三州二州领三县河阳(下内附后为千户至元十六/年为河阳州二十六年降为)
(县/)江川(下在澄江路南星云湖之北蒙氏叛唐使白蛮/居之至段氏些么徒蛮之裔居此城更名步雄)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3b 页 WYG0641-0581d.png
(部其后弄景内附即本部为千户元至元/十三年改千户为江川州二十年降为县)阳宗(下在本/路西北)
(明湖之南昔么些蛮居之号曰强宗部其酋/卢舍内附立本部千户至元十三年改为县) 新兴州
(下/)汉新兴县唐初𨽻牂州后南诏叛降为羁縻州(案明/史稿)
(云汉青蛉弄栋二县地梁没/于西爨唐羁縻求州谨附识)蒙氏为温富州段氏时么
些蛮分居其地内附后立为千户元至元十三年改新
兴州(案明史稿云元置部傍千户所改休纳/县又置新兴州寻省县入州谨附识)𨽻澄江路
领二县普舍(下在州西北昔有强宗部蛮之裔长曰部/傍据普具龙城次曰普舍据普札龙城二)
(城之西有白城汉人所筑二酋屡争其地莫能定后普/舍孙苴𠠝内附立本部为千户至元十三年改千户为)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4a 页 WYG0641-0582a.png
(普舍县治普札/龙城𨽻新兴州)研和(下么些徒蛮步雄居之其孙龙钟/内附立百户至元十三年改为县)
 路南州(下/)州在本路之东木名路甸有城曰撒吕黑
爨之裔落蒙所筑子孙世居之因名落蒙部元宪宗朝
内附即本部立万户至元七年并落蒙罗伽末迷三万
户为中路十三年分中路为二路改罗伽为澄江路(案/前)
(澄江路注云宪宗六年以罗伽部为万户至元三年改/万户为中路十六年升为澄江路与此处年分不合考)
(云南通志至元十三年赛音谔德齐以改定云南诸路/名号来上凡为路三十七澄江之升当在此时前作十)
(六年盖误/谨附识)落蒙为路南州𨽻澄江路领一县邑市(下至/元十)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4b 页 WYG0641-0582b.png
(三年即邑市弥歪二城立邑市县弥沙等五城/立弥沙县二十四年并弥沙入本县𨽻路南州)
普定路本普里部归附后改普定府大德七年改为路
仁德府昔僰刺蛮居之其部曰仲札溢源后乌蛮之裔
新丁夺而有之至四世孙因其祖名新丁以为部号语
讹为仁地(案明史稿云南诏/为寻甸部谨附识)元宪宗五年内附明年立
本部为仁地万户至元初复叛四年降之仍为万户十
三年改万户为仁德府领县二为美(下县治在府北地/夕溢浦适侣瞍甸)
(即仁地故部至元/二十四年置县)归厚(下县治在府西地名易浪湳龙/旧𨽻仁地部至元二十四年分)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5a 页 WYG0641-0582c.png
(立二县曰倘俸曰为美二/十五年改倘俸曰归厚)
罗罗蒙庆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建昌路(下/)本古越巂地唐初设中都府(案唐书地理志/作中都督府元)
(志盖/误)治越巂肃宗至德中没于吐蕃贞元中复之懿宗
时蒙诏立城曰建昌府以乌白二蛮实之其后诸酋争
强不能相下分地为四推段兴为长其裔浸强遂并诸
酋自为府主大理不能制传至阿宗娶落兰部建蒂女
沙智元宪宗朝建蒂内附以其婿阿宗守建昌至元十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5b 页 WYG0641-0582d.png
二年析其地置总管府五州二十三建昌其一路也设
罗罗宣慰司以总之本路领县一州九州领县一中(县/治)
(在住头回甸盖越巂之东境也所居乌蛮自别为沙麻/部以酋长所立处为中州至元十年内附十四年仍为)
(中州二十二年降/为县𨽻建昌路) 建安州(下/)即总府所治建蒂既平
分建昌府为万户二又置千户二至元十五年割建乡
城十四村又建蒂四村立宝安州十七年改本千户为
建安州二十六年革宝安州以其乡村来属 永宁州(下/)
建昌之东郭唐时南诏立建昌郡领建安永宁二州元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6a 页 WYG0641-0583a.png
至元九年西平王平建蒂十六年分建昌为二州在城
曰建安东郭曰永宁俱𨽻建昌路 泸州(下/)州在路西
昔名沙城睑即诸葛武侯擒孟获之地段氏立城名洟
笼𨽻建昌元宪宗时建蒂内附复叛至元九年平之十
五年改洟笼为泸州 礼州(下/)州在路西北所治日笼
么城南诏末诸蛮相侵夺至段氏兴并有其地裔孙阿
宗内附复叛元至元九年平之设千户十五年改为礼
州领一县泸沽(县在州北昔罗落蛮所居至蒙氏霸诸/部以乌蛮酋守此城后渐盛自号曰落)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6b 页 WYG0641-0583b.png
(兰部或称罗落其裔蒲德遣其侄建蒂内附建蒂继叛/杀蒲德自为酋长并有诸部至元九年平之设千户十)
(三年升万户/十五年改县) 里州(下/)唐𨽻巂州都督蒙诏时落兰部
小酋阿都之裔居此因名阿都部元宪宗时其酋纳空
随建蒂内附中统三年叛至元十年其子耶吻效顺𨽻
乌蒙十八年设千户二十二年同乌蛮叛奔罗罗斯二
十三年升军民总管府二十六年府罢为州𨽻建昌路
 阔州(下/)州治密纳甸昔仲由蒙之裔孙名科居此因
以名为部号后讹为阔至三十七世孙僰罗内附至元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7a 页 WYG0641-0583c.png
九年设千户二十六年改为州 邛部州(下/)州在路东
北大渡河之南越巂之东北唐立邛部县后没于蛮至
宋岁贡名马土物封其酋为邛都玉今其地称为邛部
川治乌弄城昔么些蛮居之后仲由蒙之裔夺其地元
宪宗时内附中统五年立邛部川安抚招讨使𨽻成都
元帅府至元十年割属罗罗斯宣慰司二十一年改
为州 隆州(下/)州在路之西南与汉邛部县接境(案汉/书地)
(理志越巂郡有邛都/县元志作邛部盖误)唐会川县之西北蒙氏改会川为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7b 页 WYG0641-0583d.png
会同逻立五睑本州为边府睑其后睑主杨大兰于睑
北垲上立城分派而居名曰大隆城即今州治也元至
元十三年内附十四年设千户十七年改隆州 姜州
(下/)姜者蛮名也乌蛮仲牟由之裔阿坛绛始居閟畔部
其孙阿罗仕大理国主高泰是时会川有城曰龙纳罗
落蛮世居焉阿罗高氏之势攻拔之遂以祖名曰绛
部元宪宗时随閟畔内附因𨽻焉至元八年为落兰部
酋建蒂所破九年平之遂𨽻会川后属建昌十五年改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8a 页 WYG0641-0584a.png
为姜州二十七年复属閟畔部后又属建昌
德昌路军民府(下/)汉邛都县地唐没于南诏路在建昌
西南所居蛮号屈部元至元九年内附十二年立定昌
路以本部为昌州二十三年罢定昌路并入德昌路治
本州葛鲁城领州四 昌州(下/)路治本州初乌蛮阿屈
之裔寖强用祖名为屈部其孙乌则至元九年内附十
二年改本部为州兼领普济威龙𨽻定昌路二十三年
罢定昌路并𨽻德昌 德州(下/)在路之北其地今名吾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8b 页 WYG0641-0584b.png
越甸城曰亦苴龙所居蛮苴郎以远祖名部曰赪綖宪
宗时内附至元十二年立千户十三年改为德州𨽻德
平路二十三年改𨽻德昌 威龙州(下/)州在路西南本
名巴翠部领小部三一曰沙娲普宗二曰鸟鸡泥祖三
曰娲诺龙菖蒲皆獹鲁蛮种也至元十五年合三部立
威龙州𨽻德昌 普济州(下/)州在路西北本名玗甸昔
为荒僻之地獹鲁蛮世居之后属屈部至元九年随屈
部内附十五年于玗甸立定昌路(案前德昌路注云至/元十二年立定昌路)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9a 页 WYG0641-0584c.png
(此处作十/五年疑误)二十三年路革改𨽻德昌
会川路(下/)路在逮昌南唐移邛部于此其地当征蛮之
要冲诸酋听会之所故名天宝末没于南诏立会川都
督府又号清宁郡至段氏仍为会川府元至元九年内
附十四年立会川路治武安州领州五 武安州(下/)
称龙泥城至元十四年立管民千户十七年改为武安
州 黎溪州(下/)蛮云黎彄讹为今名初乌蛮与汉人杂
处及南诏閤罗凤叛徙白蛮守之蒙氏终罗罗逐去白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9b 页 WYG0641-0584d.png
蛮段氏兴令罗罗蛮乞夷据其地至元九年其裔阿夷
内附改其部为黎溪州 永昌州(下/)在路北治故归依
城即古会川也唐天宝末没于南诏置会川都督至蒙
氏改会同府置五睑徙张王李赵杨周高段何苏龚尹
十二姓于此以赵氏为府主居今州城赵氏弱王氏据
之及段氏与高氏专政逐王氏以其子高政治会川元
宪宗三年征大理高氏逃去九年故酋王氏孙阿龙率
众内附至元八年以其男阿禾领会川十四年改管民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0a 页 WYG0641-0585a.png
千户十七年立永昌州𨽻会川路 会理州(下/)州在会川
路东南唐时南诏属会川节度地名昔陀有蛮名阿坛
绛亦仲由蒙之遗种其裔罗于则得昔陀地居之取祖
名曰绛部后强盛尽有四州之地号蒙歪元宪宗八年
其孙亦芦内附𨽻閟畔万户至元四年属落兰部十三
年改𨽻会川十五年置会理州仍𨽻会川路二十七年
复属閟畔部 麻龙州(下/)麻龙者城名也地名棹罗能
乌蛮蒙次次之裔祖居閟畔东川后普恐迁苗卧龙其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0b 页 WYG0641-0585b.png
孙阿麻内附至元五年为建蒂所并十二年属会川十
四年立管民千户𨽻会川路十七年立为州二十七年
割属閟畔部
柏兴府汉为定笮县𨽻越巂郡唐立昆明县天宝末没
于吐蕃后复属南诏改香城郡元至元十年其盐井摩
沙酋罗罗将𤡊鹿茹库内附十四年立盐井管民千户
十七年改为闰盐州以𤡊鹿部为普乐州俱𨽻德平路
二十七年并普乐闰盐二州为闰盐县立柏兴府𨽻罗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1a 页 WYG0641-0585c.png
罗宣慰司领县二闰盐(下倚郭以县境/有盐井故名)(下县在府北/汉越巂郡北)
(境与吐蕃接元至元十五年立为金州/后降为县以县境斛僰和山出金故名)
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兼管军万户府
临安路(下/)唐𨽻牂州(按明史槁云古句町国汉句町县/属牂牁郡唐羁縻牂州地谨附识)
天宝末没于南诏蒙氏立都督府二其一曰通海郡段
氏改为秀山郡阿僰部蛮居之元宪宗六年内附以本
部为万户至元八年改为南路十三年又改为临安路
领县二千户一州三州领二县河西(下县在把麓湖之/南又名其地曰休)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1b 页 WYG0641-0585d.png
(腊昔庄蹻王其地唐初于姚州之南置西宗州领三县/河西其一也天宝后没于蛮为步雄部后阿僰蛮易渠)
(夺而居之元宪宗六年内附七年即阿蛮部立万户休/腊𨽻之至元十三年始为河西州𨽻临安路二十六年)
(降为/县)蒙自(下县界南邻交趾西近建水州县境有山名/自则汉语讹为蒙自上有故城白蛮所筑即)
(今县治下临巴甸南诏时以赵氏镇守至段氏阿僰蛮/居之元宪宗六年内附继叛七年平之立千户𨽻阿僰)
(万户至元十三年改阿僰万/户为临安路以本千户为县) 舍资千户(蒙自县之东/阿僰蛮所居)
(地昔名褒古又曰部袅踵甸传至裔孙舍资因以为名/内附后𨽻蒙自千户至元十三年改蒙自为县其地近)
(交趾遂以舍资为安南道/防送军千户𨽻临安路)建水州(下/)在本路之南治故
建水城唐元和间蒙氏所筑又称步头亦云巴甸每夏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2a 页 WYG0641-0586a.png
秋溪水涨溢如海蛮谓海为惠大为𠠝故名惠𠠝汉语
曰建水历赵杨李段数姓皆仍旧名些么徒蛮所居内
附后元立千户𨽻阿僰万户至元十三年改建水州𨽻
临安路 石平州(下平按云南通志石平/州 当作坪谨附识)在路之西南
阿僰蛮据之得石坪聚为居邑名曰石坪至元七年改
邑为州𨽻临安路 宁州(下/)在本路之东唐置黎州(案/明)
(史稿云唐分南宁州地置西/宁州于此后改黎州谨附识)天宝末没于蛮地号浪旷
蛮语谓旱龙也步雄部蛮些么徒据之后属爨蛮酋阿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2b 页 WYG0641-0586b.png
几以浪旷割与宁酋豆圭元宪宗四年宁酋内附至元
十三年改为宁州𨽻临安路旧领三县通海嶍峨西沙
西沙在州东宁部蛮世居之其裔孙西沙筑城于此因
名西沙笼宪宗四年其酋普提内附就居此城为万户
至元十三年立为西沙县二十六年以𨽻宁州至治二
年并入州领二县通海(下倚郭元初立通海千户𨽻善/□万户至元十三年改通海县)
(𨽻宁海府二十七年府革/直𨽻临安路今割𨽻宁州)嶍峨(下县在河西县之西旧/属滇国昔嶍猊蛮居之)
(后阿僰酋逐嶍猊据其地至其孙阿次内附以其部立/千户至元十三年改为州领邛洲平甸二县二十六年)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3a 页 WYG0641-0586c.png
(降为县并二县为乡𨽻/临安路今割𨽻宁州)
广西路(下/)东爨乌蛮弥鹿等部所居唐为羁縻州𨽻黔
州都督府后师宗弥勒二部寖盛蒙氏段氏莫能制元
宪宗七年二部内附𨽻落蒙万户至元十二年籍二部
为军立广西路十八年复为民领州二 师宗州(下/)
路之东南昔爨蛮逐獠僰等居之其后师宗据匿弄甸
故名师宗部至元十二年立为千户十八年复为民二
十七年改为州 弥勒州(下/)在路南昔些么徒蛮之裔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3b 页 WYG0641-0586d.png
弥勒得郭甸巴甸部笼而居之故名其部曰弥勒至元
十二年为千户十八年复为民二十七年改为州
元江路(下/)古西南夷地阿僰诸部蛮自昔据之(案明史/稿云元)
(江唐时南诏属银生节度𢓺白蛮十姓戌之后和泥据/之居罗槃甸宋时为么些徒蛮阿僰诸部所有谨附识)
元宪宗四年内附七年复叛率诸部筑城以拒命至元
十三年遥立元江府以羁縻之二十五年命云南王讨
平之割罗槃马笼步日思么罗丑罗陀步腾步竭台威
台阳设栖你陀十二部于威远立元江路步日部(在本/路之)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4a 页 WYG0641-0587a.png
(西蒙氏立比甸徙白/蛮镇之名步日睑)马笼部(因马笼山立寨在本路之/北所居蛮阿僰元初立为)
(千户属宁州万户至元十三年改/𨽻元江万户二十五年属元江路)
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大理路军民总管府(上/)本汉楪榆县地(案汉书楪榆作/叶榆谨附识)
唐于昆明之弄栋州(案汉书梇栋作/弄栋谨附识)置姚州都督府治
楪榆洱河蛮(案明史稿云汉为益州永昌二郡地蜀汉/属云南郡晋属宁州唐羁縻匡州地谨附)
(识/)后蒙舍诏皮罗閤逐河蛮取大和城至閤罗凤号大
蒙国云南先有六诏至是请于朝求合为一从之蒙舍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4b 页 WYG0641-0587b.png
在其南故称南诏徙治太和城至异牟寻又迁于喜郡
史城又徙居羊苴乖城即今府治改号大礼国其后郑
赵杨三姓互相篡夺至石晋时段思平更号大理国元
宪宗三年收附六年立上下二万户至元七年并二万
户为大理路设录事司领县一府二州五府领一县州
领二县太和(倚郭宪宗七年于城内外立上中下三千/户至元二十六年即中千户立录事司上)
(下二千户立县元案明史稿云本汉叶榆隋时洱河蛮/居此置太和城 收大理国地置理州及河东县寻省)
(州改县曰太/和谨附识) 永昌府唐时蒙氏据其地历段氏高氏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5a 页 WYG0641-0587c.png
皆为永昌府(案明史稿古哀牢国地汉置不韦县属益/州郡东汉属永昌郡唐属姚州后入于蛮)
(谨附/识)元宪宗七年分永昌之永平立千户至元十一年
立永昌州十五年升为府𨽻大理路领一县永平(下县/在府)
(东鹿沧江之东即汉博平县唐蒙氏改胜乡郡属永昌/元至元十一年改永平县 案后汉书永昌郡有博南)
(县永平中置疑博平县/系博南县之讹谨附识) 腾冲府在永昌之西即越睒
地唐置羁縻郡蒙氏九世孙异牟寻取越睒逐诸蛮有
其地为软化府其后白蛮徙居之改腾冲府元宪宗三
年酋高救内附至元十一年改藤越州又立藤越县十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5b 页 WYG0641-0587d.png
四年改腾冲府二十五年罢州县府如故 邓川州(下/)
在本路北蛮有六诏邆睒其一也唐置邆川州治大釐
蒙氏袭而夺之后改德原城𨽻大理段氏因之元宪宗
三年内附七年立德原千户𨽻大理上万户至元十一
年改德原城为邓川州领一县浪穹(下本名弥茨乃浪/穹诏所居之地唐)
(初其王铎罗望与南诏战不胜保剑川更称浪剑贞元/中南诏破之以浪穹施浪邆睒总三浪为浪穹州元宪)
(宗七年内附立浪穹千户𨽻大理上/万户至元十一年降为县𨽻邓川州) 蒙化州(下/)本蒙
舍城唐置阳瓜州天宝间凤伽异为州刺史段氏为开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6a 页 WYG0641-0588a.png
南县元宪宗七年以蒙舍立千户属大理上万户至元
十一年立蒙化州十四年升为路二十年降为州复𨽻
大理路 赵州(下/)昔为罗落蛮所居地蒙氏立国有十
睑赵州睑其一也蛮为睑若州皮罗閤置赵郡閤罗凤
改为州段氏改天水郡元宪宗七年立赵睑千户𨽻大
理下万户至元十一年改为州又于白崖睑立建宁县
𨽻本州即古勃弄地二十五年县革入州𨽻大理路
姚州(下/)唐于弄栋川置姚州都督府天宝间閤罗凤叛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6b 页 WYG0641-0588b.png
取姚州附吐蕃终段氏为姚州(案明史稿云南诏置弄/栋府大理段氏改曰姚)
(府谨/附识)元宪宗三年内附七年立统矢千户大姚堡千户
至元十一年罢统矢立姚州𨽻大理路领一县大姚(下/唐)
(置西濮州后更名髳州南接姚州统县四一曰青蛉即/此地夷名大姚堡与弄栋川相接元宪宗七年立千户)
(𨽻大理下万户至元十一年/罢千户立大姚县𨽻姚州) 云南州(下/)唐以汉云南
县置郡蒙氏至段氏并为云南州元宪宗七年立千户
(案云南通志唐初置云南州贞观中改匡州又于州东/南置镜州蒙氏为云南睑改品甸县宋段氏复为云南)
(州元立品甸千户/史志未详谨附识)𨽻大理下万户至元十一年立云南州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7a 页 WYG0641-0588c.png
蒙怜路军民府(至元二十七年从云南行省请以蒙怜/甸为蒙怜路军民总管府蒙莱甸为蒙)
(莱路军民总/管府其馀阙)
蒙莱路军民府(阙/)
金齿等处宣抚司其地在大理西南兰沧江界其东与
缅地接其西土蛮凡八种曰金齿曰白夷曰僰曰峨昌
曰骠曰繲曰渠罗曰比苏元宪宗四年平定大理继征
白夷等蛮中统初金齿白夷诸酋各遣子弟朝贡二年
立安抚司以统之至元八年分金齿白夷为东西两路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7b 页 WYG0641-0588d.png
安抚司十二年改西路为建宁路东路为镇康路十五
年改安抚为宣抚立六路总管府二十三年罢两路宣
抚司并入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
柔远路在大理之西永昌之南其地曰潞江曰普坪睑
曰申睑僰寨曰乌摩坪僰蛮即通典所谓黑爨也中统
初僰酋阿八思入朝至元十三年与茫施镇康镇西平
缅麓川俱立为路𨽻宣抚司
茫施路在柔远路之南泸江之西其地曰怒谋曰大枯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8a 页 WYG0641-0589a.png
睒曰小枯睒即唐史所谓茫施蛮也中统内附至元十
三年立为路𨽻宣抚司
镇康路在柔远路之南兰江之西其地曰石睒亦黑僰
所居中统初内附至元十三年立为路𨽻宣抚司
镇西路在柔远路正西东隔麓川其地曰于赖睒曰渠
澜睒白夷蛮居之中统初内附至元十三年立为路𨽻
宣抚司
平缅路北近柔远路其地曰骠睒曰罗必四庄曰小沙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8b 页 WYG0641-0589b.png
摩弄曰骠睒头白夷居之中统初内附至元十三年立
为路𨽻宣抚司
麓川路在茫施路东其地曰大布茫曰睒头附赛曰睒
中弹吉曰睒尾福禄培皆白夷所居中统初内附至元
十三年立为路𨽻宣抚司
南睒在镇西路西北其地有阿赛睒午镇睒白夷峨昌
所居元初内附至元十五年𨽻宣抚司
  附各甸寨军民府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9a 页 WYG0641-0589c.png
乌撒乌蒙宣慰司在本部巴的甸乌撒者蛮名也其部
在中庆东北七百五十里旧名巴凡兀姑今曰巴的甸
自昔乌杂蛮居之今所辖部六曰乌撒部阿头部易溪
部易娘部乌蒙部□畔部其东西又有茫布阿晟二部
后乌蛮之裔折怒始强大尽得其地因取远祖乌撒为
部名元宪宗征大理累招不降至元十年始附十三年
立乌撒路十五年为军民总管府二十一年改军民宣
抚司二十四年升乌撒乌蒙宣慰司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9b 页 WYG0641-0589d.png
木连路军民府(以下阙/)
蒙光路军民府
木邦路军民府(案续舆地考云旧名孟都一名孟邦元/至元二十六年立木邦路军民总管府)
(谨附/识)
孟定路军民府(案续舆地考云旧名景麻元至元二十/六年改孟定路军民总管府谨附识)
谋粘路军民府(案方舆纪要孟定府有废谋/粘路元至元中置谨附识)
南甸军民府(案续舆地考云旧名南宋元至/元中立军民总管府谨附识)
六难路甸军民府
卷一百三十七 第 30a 页 WYG0641-0590a.png
陋麻和管民官
云龙甸军民府(案续舆地考云旧云龙甸元至/元末立军民总管府谨附识)
缥甸军民府
二十四寨达噜噶齐
孟隆路军民府
木朵路军民总管府(至元三十年以金齿木朵甸户口/增置立下路总管府其为长者给)
(两珠/虎符)
金齿孟定各甸军民官
卷一百三十七 第 30b 页 WYG0641-0590b.png
孟爱等甸军民府(至元二十一年金齿新附孟爱甸酋/长遣其子来朝即其地立军民总管)
(府/)
蒙兀路
通西军民总管府(大德元年蒙阳甸酋领缅吉纳款遣/其弟阿不剌等赴阙进方物且请岁)
(贡银千两及置郡县驿/传逐立通西军民府)
木来军民府(至元二十九年云南省言新附金齿适当/蒙古图鲁默色出征军马之冲资其刍粮)
(拟立为木来路中书省奏置散府以巴/拜为达噜噶齐用其土人马列知府事)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