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二十六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a 页 WYG0641-043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六
 州郡
  宋(京畿路/路) (京东路/) (京西路/) (河北路/) (河东/)
宋初有州百一十一县六百三十八(按舆地考云宋太/祖受周禅凡州府)
(军监一百三十九县六百/六卜一与宋史异谨附识)太祖建隆四年取荆南得州
府三(江陵府/归峡)县一十七平湖南得州一十五监一(潭衡/邵郴)
(道永全岳□朗奖/辰锦溪叙桂阳监)县六十六乾德三年平蜀得州府四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b 页 WYG0641-0435d.png
十六(益彭眉嘉邛蜀绵汉资简梓遂黎雅陵戎泸维茂/昌荣果阆渠合龙普利兴文巴剑蓬壁夔忠万集)
(开渝涪黔施/达洋兴元府)县一百九十八(按舆地考作县二百四/十与宋史异谨附识)
宝四年平广南得州六十(广韶潮循封端英连雄恭惠/康恩春泷勤新高潘雷罗辨)
(桂贺昭梧蒙龚象富融宜柳严思唐邕澄贵峦横宾钦/浔容牢白廉党绣郁林藤窦义禺顺琼崖儋万安振)
县二百一十四八年平江南得州一十九军三(升宣歙/池洪润)
(常鄂筠饶信虔吉袁抚江/汀建剑江阴雄远建昌)县一百八太宗太平兴国三
年陈洪进献地得州二(漳/泉)县十四钱俶入朝得州十三
军一(杭苏越湖衢婺台明/温秀睦福处衣锦)县八十六四年平太原得州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a 页 WYG0641-0436a.png
十军一(并汾岚宪忻代/辽沁降石宝兴)县四十(按舆地考作县四十/一与宋史异谨附识)
(按宋史本纪李继捧献地系太平兴/国七年事志作五年误谨改正)李继捧来朝得
州四(夏银绥宥雍熙元年复以四州授继捧自后不复/领职方 按陜西路有绥德军即绥州熙宁三年)
(收复𨽻延州元符二年改为军又有银州银川城俱详/见史志是绥州银州复领职方所不领者夏州宥州耳)
(注未晰载/谨附识)县入是时天下既一未入职方氏者惟燕云
十六州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仁宗天圣析为十
八神宗元丰又析为二十三曰京东东西曰京西南北
曰河北东西曰永兴曰秦凤曰河东曰淮南东西曰两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b 页 WYG0641-0436b.png
浙曰江南东西曰荆湖南北曰成都梓利夔曰福建曰
广南东西徽宗崇宁四年复置京畿路大观元年别置
黔南路三年并黔南入广西以广西黔南为名四年仍
旧为广南西路宣和四年又置燕山府及云中府路天下
分路二十六大约繇建隆初讫英宗治平末州郡沿革无
大增损神宗熙宁以来始务辟土而种谔取绥州韩绛取
银州王韶取熙河章惇取懿洽谢景温取徽诚熊本取
南平郭逵取广源最后李宪取兰州沈括取葭芦米脂
卷一百二十六 第 3a 页 WYG0641-0436c.png
浮图安疆等砦迨哲宗元祐后以葭芦等四砦给赐夏
人而分画久不能定绍圣遂罢分画督诸路各乘势攻
讨进筑凡陜西河东建州一(安/西)军二(晋宁/绥德)关三(龙平会/宁金城)
城九(安西平夏威戎兴平定/边威羌金汤白豹会川)砦二十八(平羌平戎殄羌/暖泉米脂克戎)
(安疆横山绥远宁羌灵平高平西平新泉荡羌通峡天/都临羌定戎龛谷大和通秦宁河弥川宁远神泉乌龙)
(砦按注内仅列二十七/ 于数不合疑有脱误)堡十(开光通塞石门通会大和/通泰宁河弥川宁川三交)
又取青唐(鄯/)邈川(湟/)宁塞(廓/)龙支(宗/哥)等城徽宗建中靖
国时悉还吐蕃故壤崇宁中变前议蔡京任童贯王厚更
卷一百二十六 第 3b 页 WYG0641-0436d.png
取湟鄯廓三州二十馀垒陶节夫钟传邢恕胡宗回曾
孝序之徒又相与凿空驾虚驰骛于元符封域之表讫
于重和复立靖夏(泾/原)制戎(鄜/延)制羌(西/宁)三城盖自崇宁以
来益梓夔黔广西荆湖南北迭相视效斥大土宇靡有
宁岁凡所建州军关城砦堡纷然莫可胜纪厥后建燕
山云中两路粗阅三岁祸变旋作职方所纪漫不可考
高宗南渡驻跸吴会中原陜右尽入于金东画长淮西
割商秦之半以散关为界其所存者两浙两淮江东西
卷一百二十六 第 4a 页 WYG0641-0437a.png
湖南北西蜀福建广东广西十五路而已今据宋史元
丰所定并京畿为二十四路首之以京师终之以燕云
而宋之土宇大略著见矣
京畿路仁宗皇祐五年以京东之曹州京西之陈许郑
滑州为辅郡𨽻畿内并开封府合四十二县置京畿路
至和二年诏京畿毋领辅郡崇宁四年又于京畿四面
置四辅郡颍昌府为南辅郑州为西辅澶州为北辅建
拱州于开封襄邑县为东辅并属京畿大观四年罢四
卷一百二十六 第 4b 页 WYG0641-0437b.png
辅废拱州复以襄邑县𨽻开封府政和四年襄邑县复
置拱州并以颍昌府郑州开德府复为东南西北辅宣
和二年罢四辅颍昌府郑州开德府各还旧𨽻拱州𨽻
京东西路旧开封府界依旧为京畿
开封府宋因周之旧为都曰东京县十六开封(赤/)祥符
(赤东魏浚仪县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改)尉氏(畿/)陈留(畿/)雍邱(畿/)封邱(畿/)
(畿/)阳武(畿/)延津(畿旧酸枣县/政和七年改)长垣(畿隋匡城县宋建/隆元年改为鹤邱)
(后又/改)东明(畿本东昏镇乾德元年置隆按太平寰宇记/东明镇在东昏城之东建 四年于本镇置)
卷一百二十六 第 5a 页 WYG0641-0437c.png
(县仍以东明为名/与宋史异谨附识)扶沟(畿/)鄢陵(畿/)考城(畿崇宁四年与/太康同𨽻拱州)
(大观四年废拱/州二县复来𨽻)太康(畿宣和二年复𨽻拱/州六年仍𨽻京畿)咸平(畿旧通/许镇𨽻)
(陈留真宗咸/平五年置县)
京东路至道三年以应天兖徐曹青郓密齐济沂登莱
单濮潍淄淮阳军广济军清平军宣化军莱芜监利国
监为京东路熙宁七年分为东西两路以青淄潍莱登
密沂徐州淮阳军为东路郓兖齐濮曹济单州南京为
西路元丰元年割京西路齐州属东路割东路徐州属
卷一百二十六 第 5b 页 WYG0641-0437d.png
西路元祐元年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并为京东路京西
南路京西北路并为京西路其后仍分为两路
东路府一州七军一县三十八
青州(望/)北海郡(按舆地广记北海郡政和元年改识/为齐郡宋史不载疑系脱略谨附)
海军节度建隆三年以北海县置军太宗淳化五年改
军名仁宗庆历三年初置京东东路安抚使县六益都
(望/)寿光(望/)临朐(望/)博兴(上/)千乘(上/)临淄(上/)
密州(上/)高密郡(按宋史阙郡名今据王/存元丰九域志增入)防禦开宝五年
卷一百二十六 第 6a 页 WYG0641-0438a.png
升为安化军后降防禦六年复为节度县五诸城(望/)
(望唐辅唐县梁改安邱县晋改/胶西县宋开宝四年复今名)(望/)高密(上/)胶西(元/祐)
(三年以板桥镇为胶西县兼临海军使注按胶西县/宋史□注望𦂳等字谨仍其旧后凡阙 者仿此)
济南府(上/)济南郡兴德军节度(按李攸宋朝事实治平二年/升为兴德军节度宋史)
(脱去升建年/分谨附识)本齐州(按齐州宋史误作济州考济州自/属西路此当作齐州今据舆地广)
(记元丰九域/志诸书改正)先属京东路咸平四年废临济县元丰元
年割属京东东路政和六年升为府县五历城(𦂳/)禹城
(𦂳/)章邱(中真宗景德三年以章邱县置清平军熙宁二/年废军即县沼置军使 按宋朝事实咸平四)
卷一百二十六 第 6b 页 WYG0641-0438b.png
(年省临济县入章邱/宋史不载谨附识)长清(中至道二年/徙城于刺榆)临邑(中建隆元/年河决公)
(乘渡口壤城三年移治孙/耿镇政和元年升为望)
沂州(上/)琅琊郡防禦县五临沂(望/)(望/)沂水(望/)(望/)
(中/)
登州(上/)东牟郡防禦县四蓬莱(望/)文登(中/)(望/)牟平(𦂳/有)
(乳山阎家/口二砦)
莱州(中/)东莱郡防禦县四掖(望/)莱阳(望/)胶水(望/)即墨(中/)
潍州(上/)团练建隆三年以青州北海县建为北海军乾
卷一百二十六 第 7a 页 WYG0641-0438c.png
德二年升为州(按舆地广记政和元年曰/北海郡宋史未详谨附识)县三北海(望/)
昌邑(望本隋都昌县后废宋建隆三年置与按宋朝事/实建隆三年析北海县地置昌邑县 宋史异谨)
(附/识)昌乐(𦂳本唐营邱县后废宋乾/德中复置安仁县后又改)
淄州(上/)淄州郡军事县四淄川(望/)长山(中/)邹平(中下景/德元年)
(移治济/阳废县)高苑(下景德三年以县置宣化军熙宁三/年废军为县𨽻州即县治置军使)
淮阳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七年以徐州下邳县建为军并
以宿迁县来属县二下邳(望/)宿迁(中/)
西路府四州五军一县四十三
卷一百二十六 第 7b 页 WYG0641-0438d.png
应天府河南郡归德军节度本唐宋州宋至道中为京
东路景德三年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建为南京
熙宁五年分属西路(按宋志京东路称熙宁七年分郓/兖齐濮曹济单州南京为西路此)
(云大中祥符七年建为南京熙宁五年分属西/路前作熙宁七年此作五年彼此互异谨附识)县六宁
(畿与楚邱同𨽻拱州大观四年复来𨽻政/和四年又拨𨽻拱州宣和六年复来𨽻)宋城(赤/)
(畿/)下邑(畿/)楚邱(畿/)虞城(畿/)
袭庆府鲁郡泰宁军节度(按舆地广记唐泰宁军周降/为防禦宋建隆元年复泰宁)
(军宋史未/详谨附识)本兖州大中祥符元年升为大都督政和入
卷一百二十六 第 8a 页 WYG0641-0439a.png
年升为府县七瑕(上大观四年以/瑕邱县为瑕县)奉符(上本汉乾封县/宋开宝五年移)
(治岱岳镇大中祥符元年改封按汉乾封县据舆地/广记当云汉博县唐高宗乾 元年更名乾封县)
(上/)(上大观四年以/龚邱县为龚县)仙源(中魏曲阜县宋大中祥符/五年改 按方舆纪要云)
(汉置鲁县晋为鲁郡治宋及后魏因之隋文帝开皇三/年改县日汶阳十六年又改曰曲阜则是曲阜之名隋)
(始有之注云魏曲阜/县魏字疑误谨附识)莱芜(中/)(下熙宁五年省为镇/入仙源元丰七年复)
一莱芜(主铁/冶)
徐州大都督彭城郡武宁军节度本属京东路元丰元
年割属京东西路县五彭城(望/)(望/)(望/)(𦂳/)(𦂳/)
卷一百二十六 第 8b 页 WYG0641-0439b.png
二宝丰(元丰六年置铸/铜钱八年废)利国(主铁/冶)
兴仁府(辅/)济阴郡彰信军节度本曹州建中靖国元年
改赐军额曰兴仁崇宁元年升为府大观二年以拱州
为东辅升督府政和元年罢督府复为辅郡县四济阴
(望/)宛亭(望元祐元年改冤句县为宛亭史按舆地广/记大观二年改为宛亭县与宋 异谨附识)
(紧/)南华(上/)
东平府东平郡天平军节度本郓州庆历三年初置京东西
路安抚使大观元年升大都督府政和四年移安抚使于
卷一百二十六 第 9a 页 WYG0641-0439c.png
应天府宣和元年改为东平府县六须城(望/)阳榖(望景/德三)
(年徙/孟店)中都(紧/)寿张(上/)东阿(紧/)平阴(上/)监一东平(宣和三/年置政)
(和三/年罢)
济州(上/)济阳郡防禦县四钜野(望/)任城(望/)金乡(望/)郓城
(望/)
单州(上/)砀郡建隆元年升为团练县四单父(望/)砀山(望/)
成武(𦂳/)鱼台(上/)
濮州(上/)濮阳郡团练县四鄄城(望/)雷泽(𦂳/)临濮(上/)(上/)
卷一百二十六 第 9b 页 WYG0641-0439d.png
州保庆军节度本开封府襄邑县崇宁四年建为州
赐军额为东辅以开封之考城太康南京之宁陵楚邱
柘城来𨽻大观四年废拱州复为襄邑县还隶开封政
和四年复为州又复为辅郡宣和二年罢辅郡仍𨽻京
东西路以襄邑太康宁陵为属县六年又以宁陵归南
京太康归开封复割柘城来属县二襄邑(按此似亦畿/县史失注)
柘城(畿/)
广济军本汉定陶县唐为镇𨽻曹州(按本汉定陶县以/下据舆地考增入)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0a 页 WYG0641-0440a.png
宋太平兴国二年建为军四年割曹澶濮济四州地复
置县𨽻焉熙宁四年废军以县𨽻曹州元祐元年复为
军县一定陶(上/)
京西路旧分南北两路后并为一路熙宁五年复分南
北两路
南路府一州十军一县三十一
襄阳府(望/)襄阳郡山南东道节度本襄州宣和元年升
为府县五襄阳(𦂳/)邓城(望/)榖城(𦂳/)宜城(中/下)中庐(中下隋/义清县)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0b 页 WYG0641-0440b.png
(宋太平兴国元年改/绍舆五年省入南漳)
邓州(望/)南阳郡武胜军节度旧为上郡政和二年升为
望郡建隆初废临濑县(按宋朝事实建隆初废临濑/县入穰县宋史未详谨附识)
五穰(上/)南阳(中下虔历四年废方城县为镇/入焉元丰元年改为县𨽻唐州)内乡(中/下)
(中下㨿按淅川县宋史失/载今 舆地广记增入)顺阳(中下太平兴国六/年升顺阳镇为县)
随州(上/)汉东郡崇信军节度乾德五年升为崇义军节
度太平兴国元年改今名县三随(上熙宁元年废光/化县为镇入焉)
(中/下)枣阳(中/下)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1a 页 WYG0641-0440c.png
金州(上/)安康郡乾德五年改昭化军节度(按宋朝事实/改节度下有)
(复为防禦四/字谨附识)县五西城(下/)洵阳(中乾德四年废渚阳县/入焉 按渚阳当作淯)
(阳/)汉阴(中/)石泉(下/)平利(下熙宁六年省为/镇入西城元祐复)
房州(下/)房陵郡保康军节度开宝中废上庸永清二县
(按元丰九域志废上庸永清二/县并归竹山宋史未详谨附载)雍熙三年升为军县二
房陵(上/)竹山(下/)
均州(上/)武当郡武当军节度本防禦乾德六年移入上
州防禦宣和元年赐军额县二武当(上/)郧乡(上广按舆/地 记乾)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1b 页 WYG0641-0440d.png
(德六年废丰利县入郧/乡宋史不载谨附识)
郢州(上/)富水郡防禦县二长寿(上/)京山(下/)
唐州(上/)淮安郡建隆元年升为团练开宝五年废平氏
县县五泌阳(中/下)湖阳(中下有/银埸)比阳(中/下)桐柏(下/)方城(下后/魏县)
(庆历四年废为镇入邓州南/阳县元丰元年复为县𨽻州)
光化军(同下/州)乾德二年以襄州阴城镇建为军析榖城
县三乡置乾德县𨽻焉熙宁五年废军改乾德为光化
县𨽻襄州元祐初复县一乾德(望/)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2a 页 WYG0641-0441a.png
北路府四州五军一县六十三
河南府洛阳郡宋因梁晋之旧为西京熙宁五年分𨽻
京西北路县十六河南(赤/)洛阳(赤熙宁五年省入/河南元祐二年复)永安(赤/奉)
(陵寝景德四/年升镇为县)偃师(畿庆历二年废四年复熙宁五年省/入缑氏八年复置省缑氏县为镇𨽻)
(焉/)颍阳(畿庆历二年废四年复熙宁五年省入登封元/祐二年复置 按舆地广记洛阳偃师颍阳三)
(县皆云熙宁八年省/与宋史异谨附识)(畿/)(畿崇宁四年割𨽻郑/州宣和一年还𨽻府)新安
(畿/)福昌(畿熙宁五年省入寿/安元祐元年复为县)伊阳(畿熙宁二年割栾川/治镇入虢州卢氏县)
(五年废伊关县为镇入/河南六年改𨽻伊阳)渑池(畿仁宗景祐四年/改铁门镇曰延禧)永宁(畿/)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2b 页 WYG0641-0441b.png
长水(畿/)寿安(畿庆历二年废/为镇四年复)河清(畿开宝元年移治白监/佊镇熙宁八年置铁)
登封(畿/)监一阜财(熙宁七年/置铸铜钱)
颍昌府(次/府)许昌郡忠武军节度本许州元丰三年升为
府崇宁四年为南辅大观四年罢辅郡政和四年复为
辅郡宣和二年复罢辅郡依旧𨽻京西北路县七长社
(次赤熙宁四年省/许田县为镇入焉)郾城(次/畿)阳翟(次/畿)长葛(次/畿)临颍(次/畿)舞阳
(次/畿)(中元𨽻汝州崇/宁四年来𨽻)
郑州(辅/)荥阳郡奉宁军节度熙宁五年废州以管城新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3a 页 WYG0641-0441c.png
郑𨽻开封府省荥阳荥泽为镇入管城原武县为镇入
阳武元丰八年复州元祐元年还旧节度崇宁四年建
为西辅大观四年罢辅郡政和四年又复宣和二年又
(按宋史于郑州称辅是终为辅郡矣宣和二年/又罢之后不知何年又复史无明文疑有脱略)县五
管城(望/)荥泽(中/)原武(上/)新郑(上/)荥阳(𦂳滑按以上五县/及 州所领之县)
(通考俱/入开封)
滑州(辅/)灵河郡太平兴国初改武成军节度熙宁五年
废州县并𨽻开封府元丰四年复元祐元年还旧节度县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3b 页 WYG0641-0441d.png
三白马(中熙宁三年废灵河县𨽻焉宋按舆地广记治/平三年省灵河县入白马与 史异瑾附识)
韦城(望/)昨城(𦂳是按昨城/当 胙城)
孟州(望/)河阳三城节度政和二年改济源郡县六河阳
(望/)济源(望/)(望/)汜水(上熙宁五年省入河阴元丰二年/复置大中祥符四年改武牢国曰)
(行/庆)河阴(中/)王屋(中熙宁五年自河南来𨽻与按舆地广/记王屋县庆历三年来属 宋史异谨)
(附/识)
蔡州(𦂳/)汝南郡淮康军节度(按宋朝事实景祐二年升/淮康军节度宋史脱去升)
(建年分/谨附识)县十汝阳(上/)上蔡(上/)新蔡(中/)褒信(中/)遂平(中/)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4a 页 WYG0641-0442a.png
(中/)确山(中隋朗山县宋大/中祥符五年改)真阳(中/)西平(中/)平兴(中/)
淮宁府(辅/)淮阳郡镇安军节度本陈州政和三年改辅
为上宣和元年升为府县五宛邱(𦂳/)项城(上/)商水(中宋/按)
(朝事实建隆元年改溵水镇/为商水县宋史末详谨附识)西华(中/)南顿(中熙宁六年/省为镇入商)
(水项城二县/元祐元年复)
顺昌府(上/)汝阴郡旧防禦后为团练本颍州开宝六年
复为防禦元丰二年升顺昌军节度政和六年改为府
县四汝阴(望开宝六年移治/于州城东南十里)泰和(望六按舆地广记开/宝 年析汝阴之百)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4b 页 WYG0641-0442b.png
(尺镇置万寿县舆地考万寿县注云宣/和后改为泰和县宋史未详谨附识)颍城(𦂳/)沈邱(𦂳/)
汝州(辅/)临汝郡陆海军节度本防禦政和四年赐军额
县五梁(中/)襄城(𦂳/)(上/)鲁山(中/)宝丰(中旧名龙兴熙宁/五年省为镇入鲁)
(山元祐元年复宣和/二年改为宝丰县)
信阳军(同下/州)唐义阳郡本申州开宝九年降为义阳军
废钟山县(按宋朝事实开宝九年省钟山/县入义阳宋史未详谨附识)太平兴国元
年改为信阳军县二信阳(中下年按舆地广记太平兴/国元 改义阳县为信阳县)
(宋史未详/谨附识)罗山(中下开宝九年废太/宋雍熙二年复置)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5a 页 WYG0641-0442c.png
河北路旧分东西两路后并为一路熙宁六年再分为
两路
东路府三州十一军五县五十七(按东路府州军共领/县五十六史作五十)
(七/误)
大名府魏郡庆历二年建为北京八年始置大名府路
安抚使统北京澶怀卫德博滨棣通利保顺军熙宁六
年分属河北东路县十二元城(赤熙宁六年省大/名县为镇入焉)(畿/)
大名(次赤熙宁六年省入元城绍圣/二年复政和六年徙治南乐镇)内黄(畿/)成安(畿熙/宁六)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5b 页 WYG0641-0442d.png
(年省洹水县/为镇入焉)(次/畿)馆陶(畿熙宁五年省永济县为镇/又焉寻以永济改𨽻临清县)
(次/畿)夏津(畿/)清平(畿宋初自博州来𨽻熙宁二年又割/博平县明灵砦𨽻焉本县移置明灵)
冠氏(畿/)宗城(畿熙宁五年省临清县为镇入焉当/年后旧六年又省经城县为镇入焉)
开德府(上/)澶渊郡镇宁军节度本澶州崇宁四年建为
北辅五年升为府(按舆地广记大观元年升/开德府与宋史异谨附识)宣和二
年罢辅郡仍𨽻河北东路县七濮阳(中/)观城(望皇祐元/年省入濮)
(阳顿邱四年后置城按舆地广记雍熙四/年省临黄县入观 宋史不载谨附识)临河(𦂳/)清丰
(中庆历四年徙清丰县治德清军即县置/军使𨽻州熙宁六年省顿邱县入清丰)卫南(中/)朝城(畿/旧)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6a 页 WYG0641-0443a.png
(𨽻大名府崇宁四/年与南乐同来𨽻)南乐(畿/)德清军(见/上)
沧州(上/)景城郡横海军节度县五清池(望熙宁四年省/饶安县为镇入)
(清池有乾符巷姑三女泥姑小南河五砦政和二年改/巷姑曰海清三女曰三河泥姑曰河平 按元丰九城)
(志熙宁五年省饶安/县与宋史异谨附识)无棣(望治平中徙无棣县治保/顺军即县治置军使𨽻州)
(𦂳/)乐陵(𦂳熙宁二年/徙治成平镇)南皮(中熙宁六年省/临津县入焉)保顺军(周/置)
(军于沧州无棣县南二十里宋开宝三年又以沧/棣二州界保顺吴桥二镇之地益焉仍𨽻沧州)
冀州(上/)信都郡旧团练庆历八年升安武军节度县六
信都(望/)(上/)南宫(上皇祐四年升新河镇为县废南宫/六年省新河为镇入焉 按宋史既)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6b 页 WYG0641-0443b.png
(称皇祐四年废南宫而又有六年省新河县为镇入之/语疑六年复置南宫故仍省新河以入之但㨿舆地广)
(记又称皇祐四年省当阳县入南宫则似并未尝废而/舆地考称堂阳县元丰间省为镇又与舆地广记互异)
(谨附/识)枣强(上熙宁元年省为镇/入信都十年复置)武邑(上/)衡水(中/)
河间府(上/)河间郡瀛海军节度本瀛州防禦至道三年
以高阳𨽻顺安军旧名关南太平兴国元年改名高阳
关庆历八年始置高阳关路安抚使统瀛莫雄贝冀沧
永静保定乾宁信安十州军大观二年升为府赐军额
县三河间(望雍熙中置平虏砦景/德二年改为肃宁城)乐寿(望至道二年自/深州来𨽻熙宁)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7a 页 WYG0641-0443c.png
(六年省景城/为镇入焉)束城(上熙宁六年省为镇/入河间元祐元年复)
博州(上/)博平郡防禦县四聊城(望/)高唐(望/)堂邑(望/)博平
(紧熙宁二年割明/灵砦𨽻北京清平)
棣州(上/)乐安郡防禦建隆二年升为团练俄为防禦县
三厌次(上/)商河(中/)阳信(下/)
莫州(上/)文安郡防禦熙宁六年省长丰县为镇又省莫
县入任邱元祐二年复莫县寻又罢为镇县一任邱(上/有)
(马村王家二砦宋政和三年改/马村砦曰定安王家砦曰定平)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7b 页 WYG0641-0443d.png
雄州(中/)防禦本唐涿州瓦桥关宋政和三年赐郡名曰
易阳县二归信(中有张家木埸三桥双柳大涡七姑垣/红城新垣八砦 按舆地广记周世宗)
(显德六年置雄州治归义县宋太平兴/国元年改为归信县宋史未详谨附识)容城(中建隆四/年复置)
(按五代史职方考雄州周显德六年克瓦桥关置治归/义割易州之容城为属寻废宋史但载建隆复置而不)
(原始废之时似/未详晰谨附识)
霸州(中/)防禦本唐幽州永清县地后置益津关周置霸
州以莫州之文安瀛州之大城来属宋政和三年赐郡
名曰永清县二文安(上景祐二年废永清县入焉有刘/家涡刀鱼莫金口阿翁雁头黎阳)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8a 页 WYG0641-0444a.png
(喜涡鹿角八砦元丰四年割鹿角砦𨽻信安军政和三/年改刘家涡砦曰安平阿翁曰仁孝雁头曰和宁喜涡)
(曰喜/安)大城(上/)
德州(上/)平原郡军事宋初省归化县景祐二年废安陵
县入将陵后割属永静军熙宁六年省德平县为镇入
安德县二安德(望/)平原(𦂳/)
滨州(上/)军事大观二年赐渤海郡名大中祥符五年废
蒲台县(按舆地广记大中祥符中省蒲/台县入渤海宋史未详谨附识)县二渤海(望/)
(上庆历三年升招安镇为县熙宁六年省为镇入渤/海元丰二年复为县 按宋朝事实舆地广记俱云)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8b 页 WYG0641-0444b.png
(析渤海县地置招安/县与宋史异谨附识)
恩州(下/)清河郡军事唐贝州晋永清军节度周为防禦
宋初复为节度庆历八年改州名罢节度县三清河(望/太)
(宗端拱元年徙治永宁镇淳化五年/徙今治熙宁四年省清阳县入焉)武城(望/)历亭(𦂳至/和元)
(年废漳南/县入焉)
永静军(同下/州)唐景州周降为通远军宋太平兴国六年
以军直属京淳化元年以冀州阜城来属景德元年改
军名县三东光(𦂳/)将陵(望景祐元年移/治于长河镇)阜城(中仁宗嘉/祐八年省)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9a 页 WYG0641-0444c.png
(为镇入东光熙/宁十年复为县)
清州(下/)本乾宁军幽州芦台军之地晋陷契丹周平三
关置永安县属沧州宋太平兴国七年置军改县曰乾
宁𨽻焉(按宋朝事实太平兴国七年以永安县/之范桥镇置乾宁县与宋史异谨附识)大观二
年升为州(按宋朝事实舆地广记各书并云大观二年/河清七昼夜因改为清州宋史未详谨附识)
政和三年赐郡名曰乾宁县一乾宁(熙宁六年省为镇/元符二年复崇宁)
(三年再省政/和五年又复)砦六(钓台独流北独流/东当城沙涡百万)
信安军(同下/州)太平兴国六年以霸州淤口砦建破虏军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9b 页 WYG0641-0444d.png
景德二年改为信安(按曾巩隆平集作景德元年与宋/史志异考史真宗本纪景德元年)
(十二月甲辰改威虏诸州名是时新与契丹讲和故有/是事则信安军自当与保定军同为元年所改志盖误)
(也谨/附识)砦七(周河刀鱼田家狼城佛圣涡鹿角李详元丰/四年霸州鹿角砦始𨽻军 按刀鱼鹿角二)
(砦并见前霸州文安县注此注祇云鹿角砦元丰四年/始𨽻军与前文安县注称元丰四年割鹿角𨽻信安军)
(之说合独刀鱼不详何时/来𨽻而前后两载谨附识)
保定军(同下/州)太平兴国六年以涿州归信县(按归信县/三字据舆)
(地广记/补入)新镇建平戎军景德元年改为保定军景祐元
年析霸州文安大城二县五百户𨽻军宣和七年废军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0a 页 WYG0641-0445a.png
为保定县𨽻莫州寻依旧砦二(桃花父母政和三年/改父母砦曰安宁)
西路府四州九军六县六十五
真定府(次/府)常山郡唐成德军节度本镇州宋开宝六年
废九门石邑二县端拱初以鼓城𨽻祁州淳化九年以
东鹿𨽻深州庆历八年初置真定府路安抚使统真定
磁相邢赵洺六州县九真定(次/赤)稿城(次/畿)栾城(次/畿)元氏(次/畿)
井陉(次畿熙宁六年省入获鹿平山八年复置徙治天/威军即县治置军使𨽻府有天威军小作口王家)
(谷三/砦)获鹿(次/畿)平山(次畿有甘泉岚州沂州檀明夫妇相/岭黄岗洪山赤箭抱儿石虎中子雕)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0b 页 WYG0641-0445b.png
(拱东临山西/临山十五砦)行唐(次/畿)灵寿(次畿熙宁六年省为镇入行/唐八年复有赤陉飞吴二砦)
一北砦(咸平二年置熙宁八年/析行唐县二乡𨽻砦)天威军(见/上)
相州(望/)邺郡彰德军节度县四安阳(𦂳熙宁五年省永/和县入焉 按舆)
(地广记天圣七年改永定县曰永和熙/宁六年省并安阳宋史未详谨附识)汤阴(𦂳宣和三/年以汤阴)
(县𨽻浚州/寻复来𨽻)临漳(𦂳熙宁五年/省邺县入焉)林虑(中/)
中山府(次/府)博陵郡本定州建隆元年以易北平来属太
平兴国初改定武军节度庆历八年始置定州路安抚
使统定保深祁广信安肃顺安永宁八州政和三年升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1a 页 WYG0641-0445c.png
为府改赐名曰中山县七安喜(𦂳定按舆地广记仁宗/康 元年省唐昌县入)
(安喜宋史不/载谨附识)无极(𦂳祁按舆地广记唐昭宗景福二年/属 州宋景德元年来属宋史不载)
(谨附/识)曲阳(上/)(上/)望都(中/)新乐(中/)北平(中/下)砦一军城(𨽻/曲)
(阳/县)北平军(庆历二年以北平砦建军四年复/𨽻州即北平县治置军使𨽻州)
信德府(次/府)钜鹿郡后唐安国军节度本邢州宋宣和元年
升为府县八邢台(上宣和二年改/龙岗县为邢台)沙河(上/)(中/)尧山(中/)
平乡(上熙宁六年省平乡县为/镇入钜鹿元祐元年复)内邱(上熙宁六年省尧/山县入焉元祐元)
(年/复)南和(中熙宁五年省任县为/镇入焉元祐元年复)钜鹿(上/)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1b 页 WYG0641-0445d.png
浚州平川军节度本通利军端拱元年以滑州黎阳县
为军(按方舆纪要云黎阳县唐属卫州五代晋改属滑/州宋初因之雍熙中改属澶州端拱初建通利军)
(据此则当云以澶州黎阳县为/军宋史作滑州疑误谨附识)天圣元年改通利为安
利四年以卫州卫县𨽻军熙宁三年废为县𨽻卫州元
祐元年复为军政和五年升为州号浚川军节度改今
额县二卫(上熙宁六年废为/镇入黎阳后复)黎阳(中/)
怀州(雄/)河内郡防禦建隆元年升团练俄为防禦县三
河内(𦂳熙宁六年省武/德县为镇入焉)脩武(上熙宁六年省为镇/入武陟元祐元年复)武陟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2a 页 WYG0641-0446a.png
(中/)
卫州(望/)汲郡防禦县四汲(中/)新乡(𦂳熙宁六年废为镇/入汲元祐二年复)
获鹿(上天圣四年/自怀州来𨽻)共城(中/)监一黎阳(熙宁七年/置铸铜钱)
洺州(望/)广平郡建隆元年升为防禦熙宁三年省曲周
县为镇入鸡泽六年省临洺县为镇入永年元祐二年
曲周临洺复为县寻复为镇四年曲周鸡泽依旧别为
两县县五永年(上/)肥乡(望/)平恩(𦂳/)鸡泽(中/)曲周(中/)
深州(望/)饶阳郡防禦雍熙四年废陆泽县县五静安(望/本)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2b 页 WYG0641-0446b.png
(汉下博县周置静安军以县𨽻俄复焉宋太平兴国七/年又𨽻静安军雍熙二年军废还属三年县废四年复)
(置改/今名)束鹿(望淳化中自/真定来属)安平(望/)饶阳(望/)武强(望/)
磁州(上/)滏阳郡团綀旧名慈政和三年改作磁(按唐地/理志惠)
(州本磁州昭宣帝天祐三年以慈磁声一更名五代史梁/改惠州唐复曰磁州不知何年复为慈州至宋政和三)
(年始改作磁别/无可考谨附识)县三滏阳(上熙宁六年省昭/德县为镇入焉)邯郸(上/)
武安(上有固镇永安/黄泽海回四砦)
祁州(中/)蒲阴郡团练端拱初以镇州鼓城来属景德元
年以无极𨽻定州熙宁六年省深泽县为镇入鼓城元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3a 页 WYG0641-0446c.png
祐元年复县三蒲阴(望/)鼓城(𦂳/)深泽(中/)
庆源府(望/)赵郡庆源军节度本赵州军事大观三年升
为大藩崇宁四年赐军额宣和元年升为府县七平棘
(望/)宁晋(望/)临城(上唐县宋熙宁元年省隆平/县为镇入焉元祐元年复)高邑(中熙/宁五)
(年省柏乡赞皇二县为/镇入焉元祐元年皆复)隆平(中宋按舆地广记唐昭庆/县 开宝五年改为隆平)
(宋史未详/谨附识)柏乡(中/)赞皇(下/)
保州(下/)军事本莫州清苑县建隆初置保塞军太平兴
国六年建为州政和三年赐郡名曰清苑县一保塞(望/太)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3b 页 WYG0641-0446d.png
(平兴国六年析易州满城之南境入焉史按宋朝事实/太平兴国六年改清苑县为保塞县宋 未详谨附识)
安肃军(同下/州)本易州遂城县太平兴国六年建为静戎
军析易州遂城三乡置静戎县𨽻焉景德元年并县改
安肃军宣和七年废军为安肃县知县事仍兼军使寻
依旧县一安肃(中/)
永宁军(同下/州)雍熙四年以定州博野县建宁边军景德
元年改永宁军(按舆地广记景德元年改永定军天圣/四年改永宁军宋史不载永定军改永)
(宁军又误为景/德时事谨附识)宣和七年废为博野县知县事仍兼军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4a 页 WYG0641-0447a.png
使寻依旧县一博野(望/)
广信军(同下/州)太平兴国六年改易州遂城县为威虏军
景德元年改广信军县一遂城(中/)
顺安军(同下/州)本瀛州高阳关砦太平兴国七年置唐兴
砦淳化三年建为顺安军至道三年以瀛州高阳县来
属熙宁六年省县为镇十年复县一高阳(中/)
河东路府三州十四军八县八十一(按河东路府州军/共领县八十二史)
(作八十/一误)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4b 页 WYG0641-0447b.png
太原府太原郡河东节度太平兴国四年降为紧州(按/宋)
(朝事实作降为并州/与宋史异谨附识)军事废太原县(按元丰九域志废/太原县归榆次宋)
(史未详/谨附识)以平定乐平二县属平定军交城属大通监旧
领河东路安抚使元丰为次府大观元年升大都督府
县十阳曲(次赤有百井/阳兴二砦)太谷(次/畿)榆次(次/畿)寿阳(次/畿)(次/畿)
(次畿开宝元年/自大通监来𨽻)文水(次/畿)(次/畿)清源(次/畿)平晋(中熙宁三/年废入阳)
(曲政和五年复国按舆地广记建隆四年以平晋县为/平晋军太平兴 四年废军为县宋史未详谨附识)
监二大通永利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5a 页 WYG0641-0447c.png
隆德府大都督府上党郡昭义军节度太平兴国初改
昭德旧领河东路兵马钤辖兼提举泽晋绛州威胜军
屯驻泊本城兵马巡检事本潞州建中靖国元年改为
军崇宁三年升为府仍还昭德旧节县八上党(望/)屯留
(上/)襄垣(上/)潞城(上/)壶关(中/)长子(中/)(中/)黎城(中天圣三/年徙治涉)
(之东南白马驿熙宁五年/省入潞城县元祐元年复)
平阳府(望/)平阳郡建雄军节度本晋州政和六年升为
府县十临汾(望/)洪洞(紧/)襄陵(紧熙宁五年废慈州乡宁/县分𨽻焉有雕掌豹尾二)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5b 页 WYG0641-0447d.png
(砦/)神仙(上有韩买安国/史壁叠头等堡)赵城(上熙宁五年省为镇𨽻/洪洞元丰三年复为县)
西(中有厚裔青岸石/桥青山边柏五砦)霍邑(中/)冀氏(中有府城永兴二砦/陶川白练当谷横岭)
(四/堡)岳阳(中/下)和川(中下太平兴国六年废沁州以县来属/熙宁五年省为镇入冀氏元祐元年复)
(为/县)务二炼矾矾山庆祚军(政和三年以赵城造父始封/之地升为军以军事领之)
绛州(雄/)绛郡防禦县七正平(望/)曲沃(望/)太平(望熙宁五/年废慈州)
(以乡宁县分/𨽻太平稷山)翼城(上/)稷山(中/)(中有中山花/崖华山三砦)垣曲(下有/铜钱)
(一/监)
泽州(上/)高平郡县六晋城(紧/)高平(上/)阳城(上/)端氏(中/)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6a 页 WYG0641-0448a.png
(中/)沁水(中/下)关一雄定(旧天井关属晋城县钦/宗靖康元年改今名)
代州(上/)雁门郡防禦景德二年废唐林县(按舆地广记/省唐林入崞)
(县宋史未/详谨附识)县四雁门(中下有西陉胡/谷雁门三砦)(中下有楼板阳/武石峡土墱四)
(砦/)五台(中/下)繁畤(下有繁畤茹越大石义兴治/宝兴军瓶形梅回麻谷八砦)
忻州(下/)定襄郡团练县二秀容(紧熙宁五年省定襄入/焉元祐元年定襄复为)
(县有石岭关忻口/云内徒合四砦)定襄(中/下)
汾州(望/)西河郡军事县五西河(望有永/利西监)平遥(望/)介休(上/)
灵石(中有阳凉南/关阳凉北关)孝义(上太平兴国元年改为中阳后/复为孝义熙宁五年省为镇入)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6b 页 WYG0641-0448b.png
(介休元祐/元年复)
辽州(下/)乐平郡熙宁七年州废省平城和顺二县为镇
入辽山县𨽻平定军省榆社县为镇入威胜军武乡县
元丰八年复置州县镇并复来𨽻元祐元年复置榆社
和顺平城县县四辽山(下有黄/泽砦)和顺(下/)榆社(中/下)平城(中/)
宪州(中/)汾源郡军事初治楼烦咸平五年移治静乐军
(按此下疑脱/之静乐三字)县遂废军又废(按又废二/字疑衍)楼烦改𨽻岚州
(按宋史所载宪州沿革未详据隆平集宋朝事实并云/咸平三年以岚州静乐塞为静乐军五年改静乐军为)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7a 页 WYG0641-0448c.png
(宪州元丰九域志云废静乐军/置宪州以楼烦县𨽻州谨附识)熙宁三年废宪州以静
乐县𨽻岚州十年复宪州仍领静乐县政和五年赐郡
名县一静乐(中咸平五年废天/池元池二县入焉)
岚州(下/)楼烦郡军事太平兴国五年以岚谷𨽻岢岚军
县三宜芳(中有飞/鸢堡)合河(中下有/乳浪砦)楼烦(下咸平五年/自宪州来𨽻)
石州(下/)昌化郡军事旧带岚石隰三州都巡检使元丰
五年置葭芦吴堡二砦𨽻州因置二砦沿边都巡检使
遂令三州各带沿边都巡检使哲宗元符二年升葭芦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7b 页 WYG0641-0448d.png
砦为晋宁军以州之临泉县𨽻焉大观三年复以定胡
县𨽻晋宁军县三离石(中/)平夷(中有伏/落津砦)方山(下/)
隰州(下/)大宁郡团练熙宁五年废慈州以吉乡县𨽻州
即县治置吉乡军使仍省文城县为镇𨽻焉元祐元年
复慈州七年以州之上平永宁两关俯逼西界以州为
次边县六隰川(上/)温泉(上有碌矾一务水/头白壁先降三砦)(中/)大宁(中/)
石楼(中有上平/永宁二砦)永和(中/)
慈州(下/)团练旧领吉乡文城乡宁三县熙宁五年废州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8a 页 WYG0641-0449a.png
以吉乡县𨽻隰州即县治置吉乡军使仍省文城为镇
𨽻焉又以乡宁入晋州襄陵县元祐元年复吉乡军为
慈州县一吉乡(中/)
麟州(下/)新秦郡乾德五年升建宁军节度端拱初改镇
西军节度县一新秦(上政和四年废银城连谷二县入/焉有神堂静羌二砦惠宁镇川二)
(堡银城有屈野川五原塞银城神木建宁三砦肃/定神木通津阑干四堡连谷有屈野川横阳堡)大和
(地名大和谷元符/二年进筑赐名)大和堡(元符二年/进筑赐名)
府州(中/)靖康军节度夲永安军崇宁元年改军额政和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8b 页 WYG0641-0449b.png
五年赐郡名曰荣河旧置麟府路军马司以太原府代
州路钤辖领之县一府谷(下有安丰宁府百第三砦/河滨斥堠靖安西安三堡)
川堡(府州安丰砦外第九/砦元符元年赐名)宁边砦(地名端正平元符/二年进筑赐名)
宁疆堡(宣和六年独移/庄岭建堡赐名)震威城(宣和六年铁炉/骨堆建砦赐名)
丰州(下/)庆历元年元昊攻陷州地嘉祐七年以府州萝
泊川掌地复建为州夲军事政和五年赐郡名宁丰砦
二永安保宁
咸胜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三年(按隆平集作太平兴国/二年与宋史异谨附识)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9a 页 WYG0641-0449c.png
潞州铜鞮县乱柳石围中建为军(按宋朝事实舆地广/记并云并沁州入焉)
(宋史未详/谨附识)县四铜鞮(中太平兴国初与/武乡自潞州来𨽻)武乡(上熙宁七/年废辽州)
(以榆社县为镇入焉元丰八/年复置辽州以榆社往𨽻)沁源(中下太平兴国六年/废沁州以县来𨽻)
绵上(中下仁宗宝元二年自大通监来𨽻庆历六年徙/治军西北大觉寺地 按宋朝事实太平兴国六)
(年废沁州以绵上县属大通监宝/元二年来属宋史未详谨附识)
平定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二年以镇州广阳砦建为军四
年以并州平定乐平二县来属县二平定(中唐广阳县/宋太平兴国)
(四年改有故井/陉关百井砦)乐平(中有静阳砦伐按方舆纪要乐平/县宋乾德初 北汉取之升为平)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9b 页 WYG0641-0449d.png
(晋军旋复故改属平定/军宋史未详谨附识)
岢岚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五年以岚州岚谷县建为军县
一岚谷(下熙宁三年废元丰六年/复置有永和洪谷等六砦)
宁化军(同下州化按舆地广记太平兴国四年析岚州/地置宁 县五年于县置军宋史未详谨附识)
县一宁化(熙宁三年废元祐元年复崇宁三年又/废为镇有西阳脑子细腰窟谷四砦)
火山军(同下/州)本岚州之地太平兴国七年建为军(按舆/地广)
(记以岚州雄勇镇建为/军宋史未详谨附识)治平四年置火山县四年废之
(按宋朝事实熙宁四年/县废宋史脱误谨附识)砦一下镇(火山军旧领雄勇偏/头董家横谷桔槔护)
卷一百二十六 第 30a 页 WYG0641-0450a.png
(水六砦庆历初置下镇砦嘉祐六年废偏头/砦熙宁元年废桔槔砦元丰九域志领砦一)
保德军(同下/州)淳化四年析岚州(按舆地考作/宪州谨附识)地置定羌
军景德元年改津二大堡沙谷
晋宁军夲西界葭芦砦元丰五年收复六年并吴堡砦
并𨽻石州元祐四年给赐夏人绍圣四年收复元符二
年以为晋宁军割石州之临泉𨽻焉知军领岚石路沿
边安抚使兼岚石隰州都巡检使大观三年复以石州
定胡县来𨽻县二定胡(中旧领定胡天浑津吴堡三/砦按吴堡砦元丰四年收复)
卷一百二十六 第 30b 页 WYG0641-0450b.png
(中下旧领剋胡葭芦二砦桉葭芦/砦乃元丰五年收复后为晋陵军)神泉砦(地名榆木/川在废葭)
(芦砦北元符/元年赐今名)三交堡(地名三交川岭元符元年/神泉砦筑堡毕工赐名)乌龙砦
(元符二年/进筑赐名)通秦砦(地名星罗岭元/符二年赐名)宁河砦(地名库实页岭/元符二年赐)
(名/)弥川砦(地名弥勒川元/符三年赐名)通秦堡(地名精移堡元符/二年同砦赐名)
河堡(地名哥厓岭元符/二年同砦赐名)弥川堡(地名小红厓元符/二年同砦赐名)靖川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