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五
卷八十五 第 1a 页 WYG0640-059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八十五
 乐
  (臣/)等谨案杜佑作乐典以为古者因乐著教将欲
  闲其邪正其颓非乐无由故其叙乐也上自皇初
  下终天宝举夫因革之大凡制作之得失以及铿
  锵缀兆之节殊方下里之音本末灿然声容毕具
  而类例所不能赅者又为诸议以补其缺百世而
卷八十五 第 1b 页 WYG0640-0592d.png
  下所谓闻其乐以知其德者将于是乎在也唐自
  肃代以后国事倥偬乐文坠缺洎乎五代虽有制
  造鲜足观者宋兴太祖太宗留心雅乐至皇祐间
  始定大安之名一代讲求声律家如司马光周子
  朱子蔡元定诸人类皆有夙悟神解可垂不朽顾
  当时不尽见用而所谓播在乐府荐之郊庙者乃
  出自李照魏汉津者流盖古乐之难复久矣辽金
  元大都沿汉津之旧至明李文利主三寸九分为
卷八十五 第 2a 页 WYG0640-0593a.png
  黄钟朱载堉为开方乘除之说则又私心自用去
  古益远方之自桧不亦宜乎今去其缪者存其要
  始唐至德间迄于明代以续通典之后云
 第一历代沿革上
 第二历代沿章下
 第三十二律 五声八音名义 五声十二律旋相
   为宫 五声十二律相生法
   历代制造
卷八十五 第 2b 页 WYG0640-0593b.png
 第四权量
   金一 石二 土三 革四 丝五 木六
   匏七 竹八 八音之外又有七
   乐悬
 第五歌 杂歌曲 舞 杂舞曲
 第六清乐 坐立部伎 四方乐 散乐 前代杂
   乐
 第七大祠与忌日同者不去乐议 古乐淡且和议
卷八十五 第 3a 页 WYG0640-0593c.png
    律尺议 元丰朝会乐十议 杨杰大乐七
   失议  用正声废中声议  大正少三等
   八条议  崇宁之乐可变议  黄钟三寸
   九分不合于理议   琴以第三弦为宫为
   中和议
  历代沿革上(唐/) (五代/) (宋/)
唐代宗宝应二年六月太常奏玄宗室请奏大运之舞
调用太蔟肃宗室请奏惟新之舞调用夷则德宗即位
卷八十五 第 3b 页 WYG0640-0593d.png
十一月礼仪使奏代宗室乐用保大之舞贞元二年三
月以昭德皇后庙乐章九首付有司帝令有司议庙舞
之号礼官请号坤元之舞从之十四年二月帝自制中
和舞又奏九部乐及禁中歌舞伎者十数人布列在廷
上御麟德殿会百寮观新乐作诗令太子书示百官十
九年四月修德明兴圣及献懿二祖庙迁神主于庙太
常寺奏德明兴圣献祖懿祖庙乐用宫悬诏可宪宗永
贞元年十二月有司请德宗庙室酌献奏文明之舞用
卷八十五 第 4a 页 WYG0640-0594a.png
黄钟宫元和元年有司奏顺宗室奏大顺之舞中书侍
郎平章事段文昌撰乐章穆宗以元和十五年正月即
位四月礼仪使奏宪宗皇帝庙乐请用象德之舞六月
祔庙请用当月均调林钟宫谨按律历志曰黄钟太蔟
林钟谓之三正律皆音之君也今祔飨始于六月辛未
声应林钟之宫制可中书侍郎平章事段文昌进撰乐
章敬宗以长庆四年正月即位有司奏穆宗室奏和宁
之舞中书侍郎平章事牛僧孺奉敕撰奏乐章文宗以
卷八十五 第 4b 页 WYG0640-0594b.png
宝历二年即位有司奏敬宗庙奏大钧之舞中书侍郎
平章事韦处厚撰乐章
梁太祖开平元年既受唐禅始建宗庙凡四室每室有
登歌酌献之舞肃宗宣元皇帝室曰来仪之舞烈祖文
穆皇帝室曰昭德之舞二年正月太祖将议郊禋有司
撰进乐名舞名乐曰庆和之乐舞曰崇德之舞皇帝行
奏庆顺之曲奠玉币登歌奏庆平之曲迎俎奏庆肃之
曲酌献奏庆熙之曲饮福酒奏庆隆之曲送文舞迎武
卷八十五 第 5a 页 WYG0640-0594c.png
舞奏庆融之曲亚献终献奏庆休之曲太庙迎神舞开
平之舞
后唐庄宗同光二年正月将有事于南郊光禄大夫简
较尚书左仆射行太常卿充南郊礼仪使李燕进太庙
登歌乐章洎舞名其懿祖昭烈皇帝室登歌酌献曰昭
德之舞献祖文皇帝室登歌酌献曰文明之舞太祖武
皇帝室登歌酌献曰应天之舞昭宗皇帝室登歌酌献
曰永平之舞从之明宗天成元年八月太常定庄宗庙
卷八十五 第 5b 页 WYG0640-0594d.png
堂酌献舞武成之舞
晋高祖天福五年八月详定院秦先奉诏正冬二节朝
会旧仪废于离乱之时兴自和平之代将期备物全系
用心须议择人同为定制其正冬朝会礼节乐章二舞
行列等事宜差太常卿崔棁御史中丞窦贞固刑部侍
郎吕锜礼郎侍郎张允与太常等官一一详定礼从新
意道在旧章庶知治世之和渐见移风之善今众官检
讨典礼具述制度按礼云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大
卷八十五 第 6a 页 WYG0640-0595a.png
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又曰安上治人莫善
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故乐书议舞曰夫乐在耳曰
声在目曰容声应乎耳可以听知容藏于心难以貌睹
故圣人假干戚羽旄以表其容发扬蹈厉以见其意声
和合则大乐备矣又按义镜问鼓吹十二案合于何所
答云周礼鼓人掌六鼓四金汉朝乃有黄门鼓吹崔豹
古今注云因张骞使西域得摩诃兜勒一曲李延年增
之分为二十八曲梁置鼓吹清商令二人唐又有扛鼓
卷八十五 第 6b 页 WYG0640-0595b.png
金钲大鼓长鸣歌箫笳笛合为鼓吹十二案大享会则
设于悬外此乃是设二舞及鼓吹十二案之繇也今议
一从令式排列教习文舞郎六十四人分为八佾每八
佾人左手执籥礼云苇籥伊耆氏之乐也周礼有籥师
教国子尔雅曰籥如笛三孔而短大者七孔谓之簅历
代以来文舞所用凡用籥六十有四右手秉翟周礼所
谓羽舞也书云舞干羽于两阶翟山雉羽分析连攒而
为之二人执纛前引数于舞人之外舞人冠进贤冠服
卷八十五 第 7a 页 WYG0640-0595c.png
黄纱袍白纱中单白领褾白练𧛾裆白布大口裤革带
乌皮履白布袜武舞郎六十四人分为八佾左手执干
干楯也今之旁牌所以翳身也其色赤中画兽形故谓
之朱干周礼所谓兵舞取其武象用楯六十有四右手
执戚戚斧也上饰以玉故谓之玉戚二人执旌前引旌
似旗而小绛色画升龙二人执鼗鼓二人执铎周礼有
四金之奏其三曰金铎以通鼓形如大铃仰而振之金
錞二每錞二人举之一人奏之周礼四金之奏一曰金
卷八十五 第 7b 页 WYG0640-0595d.png
錞以和鼓铸铜为之其色元其形圆若椎上大下小高
三尺六寸有六分圆二尺四寸上有伏虎之状旁有耳
兽形衔环二人执铙以次之周礼四金之奏二曰金铙
以止鼓如铃无舌摇柄以鸣之二人掌相在左礼云理
乱以相制如小鼓用皮为里实之以糠抚之以节乐二
人掌雅在右礼云讯疾以雅以木为之状如漆甬而掩
口大二围长五尺六寸以羖皮鞔之旁有二细髹画宾
醉而出以器筑地明行不失节武舞人服弁手尚帻金
卷八十五 第 8a 页 WYG0640-0596a.png
丝布大袖绯丝竹布两裆甲金饰白练𧛾裆锦腾蛇起
梁带豹文大口布裤乌皮靴工人二十数于舞人之外
舞弁朱褠革带乌皮履白练𧛾裆白布袜殿廷仍加鼓
吹十二案义镜云帝设毡案以毡为床也今请制大床
容九人振作歌乐其床为熊罴貙豹腾倚之状以承之
象百兽率舞之意分置于建鼓之外各三案每案羽葆
鼓一大鼓一金錞一歌二人箫二人笳二人十二案乐
工一百有八人舞助一百三十有二人取年十五以上
卷八十五 第 8b 页 WYG0640-0596b.png
弱冠已下容止端正者其歌曲名号乐章词句中书条
奏差官修撰从之
汉高祖天福十二年九月权判太常寺张昭奏改唐祖
孝孙所定治康之舞为治安之舞凯安之舞为振德之
舞又改贞观中九功舞为观象之舞七德舞为讲功之
舞其治安振德二舞请依旧郊庙行用以文舞降神武
舞送神其观象讲功二舞请依旧宴会行用昔周奏六
代之乐即今二舞之类是也其宾祭常用别有九夏之
卷八十五 第 9a 页 WYG0640-0596c.png
乐即肆夏皇夏等是也梁武帝善音乐改九夏为十二
雅前朝祖孝孙改雅为和示不相沿也臣令改为成取
韶乐九成之义十二成乐曲名祭天神奏豫和之乐请
改为禋成之乐祭地祇奏顺和请改为顺成祭宗庙奏
永和请改为裕成祭天地宗庙登歌奏肃和请改为肃
成皇帝临轩奏太和请改为政成王公出入奏舒和请
改为弼成皇帝食举及饮宴奏休和请改为德成皇帝
受朝皇后入宫奏正和请改为扆成皇太子轩悬出入
卷八十五 第 9b 页 WYG0640-0596d.png
奏成和请改为允成元日冬至皇礼会登歌奏昭和请
改为庆成郊庙俎入奏雍和请改为骍成皇帝祭享酌
献读祝文及饮福受胙奏寿和请改为寿成祖孝孙原
定十二和曲开元朝又奏三和遂有十五和之名凡制
作礼法动依典故梁置十二雅盖取十二天之成数契
八音十二律之变轨益以三和有乖稽古又缘祠祭所
用不可尽去臣取其一焉祭孔宣父齐太公庙降神奏
宣和请改师雅之乐三公升殿会讫下阶履行奏祴和
卷八十五 第 10a 页 WYG0640-0597a.png
请废同用弼成享先农耕耤田奏丰和请废同用顺成
周太祖广顺元年五月太常卿边蔚上太庙四室奠献
舞词表谓西汉诏叔孙通重定礼乐始有庙乐及降神
纳俎登歌荐祼等曲迨至唐朝降神用文舞送神用武
舞其馀即奏十二和之乐一曲则别立舞名降及前朝
亦徇此制今者将新郊庙严配祖宗合更率舞之名仰
咏累功之盛请信祖睿和皇帝室酌献奏肃雍之舞僖
祖明宪皇帝室酌献奏章德之舞义祖翼顺皇帝室酌
卷八十五 第 10b 页 WYG0640-0597b.png
献奏善庆之舞庆祖章肃皇帝室酌献奏观成之舞又
奏改前朝治安为政和之舞振德为善胜之舞观象为
崇德之舞讲功为象成之舞又议改十二成乐曲为十
二顺曰昭顺曰宁顺曰肃顺曰感顺曰治顺曰忠顺曰
康顺曰雍顺曰温顺曰礼顺曰禋顺曰福顺
宋太祖建隆三年二月有司请改一代乐名并太庙四
室酌献迎俎送神乐章诏翰林学士窦俨撰进四月俨
上新定二舞十二乐曲名并乐章改周文舞崇德之舞
卷八十五 第 11a 页 WYG0640-0597c.png
为文德之舞武舞象成之舞为武功之舞改乐章十二
顺为十二安盖取治世之音安以乐之义祭天为高安
祭地为静安(先农耤田/同静安)宗庙为理安天地宗庙登歌为
嘉安皇帝临轩为隆安王公出入为正安皇帝食饮为
和安皇帝受朝皇后入宫为顺安皇太子轩悬出入为
良安正冬朝会为永安(文宣王武成/王同永安)郊庙俎豆入为丰
安祭享酌献饮福受胙为禧安五月俨上太庙四室舞
名并登歌辞禧祖室舞大善之舞奏大善之曲顺祖室
卷八十五 第 11b 页 WYG0640-0597d.png
舞大宁之舞奏大宁之曲翼祖室舞大顺之舞奏大顺
之曲宣祖室舞大庆之舞奏大庆之曲乾德元年翰林
学士承旨陶榖等奉诏撰定祀感生帝之乐章曲名降
神用大安太尉行礼用保安奠玉弊用庆安司徒奉俎
用咸安酌献用崇安饮福用广安亚献终献用文安送
神用普安四年和岘言按唐贞观十四年景云见河水
清张文收采古朱雁天马之义作景云河清歌名燕乐
元会第二奏者是也伏见今年荆南进甘露京兆东州
卷八十五 第 12a 页 WYG0640-0598a.png
进嘉禾黄州进紫芝和州进绿毛龟黄州进白兔欲依
月律撰神龟甘露紫芝嘉禾玉兔五瑞各一曲每朝会
登歌首奏之六年岘又言汉朝获天马赤雁神鼎白麟
之瑞并为郊歌国朝合州进瑞木成文驯象南方自至
秦州获白乌黄州获白雀并合播在管弦荐于郊庙诏
岘作瑞文驯象玉乌皓雀四瑞乐章以备登歌太宗太
平兴国二年冬至上寿复用教坊乐淳化三年元日朝
贺毕再御朝元殿群臣上寿复用宫县二舞登歌五瑞
卷八十五 第 12b 页 WYG0640-0598b.png
曲自此遂为定制真宗咸平四年太常言乐工习艺匪
精每祭享郊庙止奏黄钟宫一调未尝随月转律望示
条约乃命侍读学士夏侯峤判寺郭贽同按试择其晓
习月律者悉增月奉自馀权停廪给再俾学习以奖励
之虽颇振纲纪然亦未能精备盖乐工止以年劳次补
而不以艺进至有抱其器而不能振作者故难于骤变
景德二年诏翰林学士李宗谔权判太常寺复以龙图
阁待制戚纶同判寺事乃命太常乐鼓吹两署工校其
卷八十五 第 13a 页 WYG0640-0598c.png
优劣黜去滥吹者五十馀人宗谔因编次律吕法度乐
物名数目曰乐纂又裁定两署工人试补条式及肄习
程课先是惟天地感生帝宗庙用乐亲祀用宫县有司
摄事止用登歌自馀大祀未暇备乐至是诏自今诸大
祀并宜用乐皆同感生帝六变八变如通礼所载大中
祥符元年判太常礼院孙奭上言按礼文飨太庙终献
降阶之后武舞止太祝彻豆丰安之乐作一成止然后
理安之乐作是谓送神郊祀录载登歌彻豆一章奏无
卷八十五 第 13b 页 WYG0640-0598d.png
射羽然则宗庙之乐礼有登歌彻豆今于终献降阶之
后即作理安之乐诚恐缺失望依旧礼增用诏判太常
寺李宗谔与检讨详议以闻宗谔等言国初撰乐章有
彻豆丰安曲辞乐署因循不作望如奭所请从之时以
将行封禅诏改酌献昊天上帝禧安之乐为封安皇地
祇禧安之乐为禅安饮福禧安之乐为祺安别制天书
乐章瑞安灵文二曲每亲行礼用之又作醴泉神芝庆
云灵鹤瑞木五曲施于朝会宴享以纪瑞应五年上制
卷八十五 第 14a 页 WYG0640-0599a.png
荐献圣祖文舞曰发祥流庆之舞武舞曰降真观德之
舞自是玉清昭应宫景灵宫亲荐皆备乐用三十六虡
景灵宫以庭狭止用二十虡上又取太宗所撰万国朝
天曲曰同和之舞平晋曲曰定功之舞亲作乐辞奏于
郊庙仁宗景祐二年帝亲制乐曲以夹钟之宫黄钟之
角太蔟之徵姑洗之羽作景安之曲以祀昊天更以高
安祀五帝日月作太安以享景灵宫罢旧真安之曲以
黄钟之宫大吕之角大蔟之徵应钟之羽作兴安以献
卷八十五 第 14b 页 WYG0640-0599b.png
宗庙罢旧理安之曲景安兴安惟乘舆亲行则用之以
姑洗之角林钟之徵黄钟之宫太蔟之商南吕之羽作
祐安之曲以酌献五帝以林钟之宫太蔟之角姑洗之
徵南吕之羽作宁安之曲以祭地及太社太稷罢旧静
安之曲于时制诏有司以太祖太宗真宗三圣并侑乃
以黄钟之宫作庆安之曲以奠币彰安之曲以酌献又
诏躬谒奉慈庙章献皇后之室作达安之曲以奠瓒厚
安以酌献章懿皇后之室作报安之曲以奠瓒衍安以
卷八十五 第 15a 页 WYG0640-0599c.png
酌献皇帝入出作乾安罢旧隆安之曲常祀至日祀圜
丘太祖配以黄钟之宫作定安以奠币英安以酌献孟
春祀感生帝宣祖配以太蔟之宫作皇安以奠币肃安
以酌献祈榖祀昊天太祖配作仁安以奠币绍安以酌
献孟夏雩上帝太祖配以仲吕之宫作献安以奠币感
安以酌献夏至祭皇祇地太祖配以蕤宾之宫作恭安
以奠币英安以酌献季秋大飨明堂真宗配以无射之
宫作诚安以奠币德安以酌献孟冬祭神州地祇太宗
卷八十五 第 15b 页 WYG0640-0599d.png
配以应钟之宫作化安以奠币韶安以酌献又造冲安
之曲以七均之为八十四皆作声谱以授有司冲安之
曲独未施行亲制郊庙乐章二十一曲财成颂体告于
神明诏宰官吕夷简等分造乐章参施群祀又为景祐
乐髓新经凡六篇第一释十二均第二明所主事第三
辨音乐第四图律吕相生并祭天地宗庙用律及阴阳
数配第五十二管长短第六代历度量衡皆本之于阴
阳配之于四时建之于日辰通之于鞮竺演之于壬式
卷八十五 第 16a 页 WYG0640-0600a.png
遁甲之法以授乐府以考正声以赐群臣焉皇祐二年
五月明堂礼仪使言明堂所用乐皆当随月用律九月
以无射为均五天帝各用本音之乐于是内出明堂乐
曲及二舞名迎神曰诚安皇帝升降行止曰仪安昊天
上帝皇地祇神州地祇位奠玉币曰镇安酌献曰庆安
太祖太宗真宗位奠币曰信安酌献曰孝安司徒奉俎
曰饎安五帝位奠玉币曰镇安酌献曰精安皇帝饮福
曰胙安退文舞迎武舞亚献终献皆曰穆安彻豆曰歆
卷八十五 第 16b 页 WYG0640-0600b.png
安送神曰诚安归大次曰憩安文舞曰右文化俗武舞
曰威功睿德又出御撰乐章镇安庆安信安孝安四曲
馀诏辅臣分撰庚戌诏御所撰乐曲名与常祀同者更
之遂更常所用圜丘雩祭明堂诚安之曲曰宗安祀感
生帝庆安之曲曰光安奉慈庙信安之曲曰慈安六月
内出御撰明堂乐八曲以君臣民事物配属五音凡二
十声为一曲用宫变徵变者天地人四时为七音凡三
十声为一曲以子母相生凡二十八声为一曲皆黄钟
卷八十五 第 17a 页 WYG0640-0600c.png
为均又明堂月律五十七声为二曲皆无射为均又以
二十声二十八声三十声为三曲亦无射为均皆自黄
钟宫入无射如合用四十八或五十七声即依前谱次
第成曲其彻声自同本律及御撰鼓吹警严曲合宫歌
并肄于太常七月御撰明堂无射宫乐曲谱三皆五十
七字五音一曲奉俎用之二变七律一曲饮福用之七
律相生一曲退文舞迎武舞及亚献终献彻豆用之是
月上封事者言明堂酌献五帝精安之曲并用黄钟之
卷八十五 第 17b 页 WYG0640-0600d.png
均声此乃国朝常祀五时迎气旧法若于亲行大飨即
所未安且明堂之位木室在寅火室在已金室在申水
室在亥盖木火金水之始也土室在西南盖土王之次
也既皆用五行本始所王之次则献神之乐亦当用五
行本始月律各从其音以为曲其精安五曲宜以无射
之均太蔟为角献青帝仲吕为徵献赤帝林钟为宫献
黄帝夷则为商献白帝应钟为羽献黑帝诏两制官同
太常议而尧臣等言大飨日迫事难猝更诏俟过大礼
卷八十五 第 18a 页 WYG0640-0601a.png
详定以闻于是中书门下集两制太常官置局于秘阁
详定大乐王尧臣等言天章阁待制赵师民博通今古
愿同详定及乞借参知政事高若讷所校十五等古尺
并从之三年二月诏两制及礼官参稽典制以定国朝
大乐名中书门下审加详阅以闻初胡瑗请太祖庙舞
用干戚太宗庙兼用干羽真宗用羽籥以象三圣功德
然议者谓国朝七庙之舞名虽不同而干羽并用又庙
制与古异及瑗建言止降诏定乐名而已七月尧臣等
卷八十五 第 18b 页 WYG0640-0601b.png
言按太常天地宗庙四时之祀乐章凡八十九首自景
安而下七十五章率以安名曲岂特本道德政教嘉靖
之美亦缘神灵祖考安乐之故臣等谨上议国朝乐宜
名大安诏曰朕惟古先格王随代之乐亦既制作必有
称谓缘名以讨义繇义以知德盖名者德之所载而行
远垂久之致焉故韶以绍尧夏以承舜濩以救民武以
象伐傅之不朽用此道也国家举坠正失典章交备独
斯体大而有司莫敢易言之朕悯然念兹大惧列圣之
卷八十五 第 19a 页 WYG0640-0601c.png
休未能昭揭于天下之听是用申敇执事远求博讲而
考定其衷今礼官学士迨三有事之臣同寅一辞以大
安之议来复且谓艺祖之戡暴乱也安天下之未安其
功大二宗之致太平也安天下之既安其德盛洎朕之
承圣烈也安祖宗之仁其仁厚祗览所议熟复于怀恭
唯神德之造基神功之戢武章圣恢清净之名冲人蒙
成定之业虽因圣之迹各异而靖民之道同归以之播
钟球文羽籥用诸郊庙告于神明曰大且安诚得其正
卷八十五 第 19b 页 WYG0640-0601d.png
嘉祐四年九月御制祫享乐舞名僖祖奏大基顺祖奏
大祚翼祖奏大熙宣祖奏大光太祖奏大统太宗奏大
昌真宗奏大治孝惠皇后奏淑安孝章皇后奏静安淑
德皇后奏柔安章怀皇后奏和安迎神送神奏和安皇
帝升降奏肃安奠瓒奏顾安奉俎彻豆奏充安饮福奏
僖安亚献终献奏祐安退文舞迎武舞奏显安皇帝归
大次奏定安登楼礼成奏圣安驾回奏采茨文舞曰化
成治定武舞曰崇功昭德帝自制迎神送神乐章诏宰
卷八十五 第 20a 页 WYG0640-0602a.png
臣富弼等撰大祚至采茨曲词十八七年八月御制明
堂迎神乐章皆肄于太常英宗治平元年六月太常寺
奏仁宗配享明堂奠币歌诚安酌献歌德安神宗元丰
三年杨杰上十二均图帝取所上图考其说乃下范镇
刘几参定而王朴阮逸之黄钟乃当李照之太蔟其编
钟编磬虽有黄钟大吕而全阙四清声非古制也朴之
太蔟夹钟则声失之高歌者莫能追逐平时设而不用
圣人作乐以纪中和之声所以导中和之气清不可太
卷八十五 第 20b 页 WYG0640-0602b.png
高重不可太下必使八音协谐歌者从容而能永其言
镇等因请择李照编钟编磬十二参于律者增以王朴
无射应钟及黄钟大吕清声以为黄钟大吕太蔟夹钟
之四清声俾众乐随之歌工咏之中和之声庶可以考
请下朴二律就太常钟磬择其可用者用之其不可修
者别制之而太常以为太乐法度旧器乞留朴钟磬别
制新乐以验议者之术诏以朴乐钟为清声毋得销毁
六年春正月御大庆殿初用新乐二月太常言郊庙乐
卷八十五 第 21a 页 WYG0640-0602c.png
虡若遇雨雪望祭即设于殿上三月礼部言有司摄事
昊天舞名请初献曰帝临嘉至亚终献曰神娭钖羡太庙
初献曰孝熙昭德亚终献曰礼洽储祥诏可九月礼部
言周礼凡大祭祀王出入奏王夏明入庙门已用乐矣
今既移祼在作乐之前皇帝诣罍洗奏乾安则入门亦
当奏乾安庶合古制其入景灵宫及南郊壝门乞如之
哲宗元祐三年范镇乐成乐下太常杨杰著元祐乐议
破镇说曰镇谓清声不见于经惟小胥注云钟磬者编
卷八十五 第 21b 页 WYG0640-0602d.png
次之十六枚而在一虡谓之堵至唐又有十二清声其
声愈高尤为非是国朝旧有四清声置而弗用至刘几
用之与郑卫无异按编钟编磬十六其来远矣岂徒见
于周礼小胥之注哉汉成帝时犍为郡于水滨得古磬
十六枚帝因陈礼乐雅颂之声以风化天下其事载于
礼乐志不为不详岂因刘几然后用哉且汉承秦秦未
尝制作礼乐其称古磬十六者乃二帝三王之遗法也
其王朴乐内编钟编磬以其声律太高歌者难逐故四
卷八十五 第 22a 页 WYG0640-0603a.png
清声置而弗用及神宗庙下三律则四清声皆用而谐
协矣周礼曰凫氏为钟薄厚之所震动清浊之所由出
则清声岂不见于经哉今镇箫笛埙篪巢笙和笙献于
朝廷箫必十六管是四清声在于其间矣自古无十二
管之箫岂箫韶九成之乐已有郑卫之声乎礼部太常
亦言镇乐法自系一家之学难以参用而乐如旧制徽
宗崇宁三年秋七月景钟成景钟者黄钟之所自出也
垂则为钟仰则为鼎鼎之大终于九斛中声所极制炼
卷八十五 第 22b 页 WYG0640-0603b.png
玉屑入于铜齐精纯之至音谐清越其高九尺拱以九
龙惟天子亲郊乃用之立于宫架之中以为君围于是
命翰林学士承旨张康国为之铭四年七月铸帝鼐八
鼎成八月大司乐刘炳言大朝会宫架旧用十二熊罴
案金錞箫鼓觱篥等与大乐合奏今所造大乐远稽古
制不应杂以郑卫诏罢之又依炳改定二舞各九成每
三成为一变执籥秉翟扬戈持盾威仪之节以象治功
庚寅乐成列于崇政殿有旨先奏旧乐三阕曲未终帝
卷八十五 第 23a 页 WYG0640-0603c.png
曰旧乐如泣声挥止之既奏新乐天颜和豫百寮称颂
九月朔以鼎乐成帝御大庆殿受贺是日初用新乐太
尉率百寮奉觞称寿有数鹤从东北来飞度黄庭回翔
鸣唳乃下诏曰礼乐之兴百年于此然去圣愈远遗风
弗存乃者得隐逸之士于草茅之贱获英茎之器于受
命之邦适时之宜以身为度铸鼎以起律因律以制器
按协于庭八音克谐昔尧有大章舜有大韶三代之王
亦各异名今追千载而成一代之制宜赐新乐之名曰
卷八十五 第 23b 页 WYG0640-0603d.png
大晟朕将荐郊庙享鬼神和万邦与天下共之其旧乐
勿用先是端州上古铜器有乐钟验其款识乃宋成公
时帝以端王继大统故诏言受命之邦而隐逸之士谓
魏汉津也朝廷旧以礼乐掌于太常至是专置大晟府
大司乐一员典乐二员并为长贰大乐令一员协律郎
四员又有制撰官为制甚备于是礼乐始分为二时蔡
攸提举大晟府不喜佗人预乐有士人田为者善琵琶
无行攸乃奏为大晟府典乐遂不用中声八寸七分琯
卷八十五 第 24a 页 WYG0640-0604a.png
而但用九寸琯又为一律长尺有八寸曰太声一律长
四寸有半曰少声是为三黄钟律矣律与容盛又不翅
数倍黄钟既四寸有半则圜钟几不及二寸诸品大小
皆随律盖但以器大者为太小者为少乐成始试之于
政事堂执政心知其非然不敢言因用之于明堂布政
望鹤愈不至攸弟绦曰宴乐本杂用唐声调乐器多夷
部亦唐律徵角二调其均自隋唐间已亡政和初命大
晟府改用大晟律其声下唐乐已两律然刘炳止用所
卷八十五 第 24b 页 WYG0640-0604b.png
谓中声八寸七分琯为之又作匏笙埙篪皆入夷部至
于徵招角招终不得其本均大率皆假之以见徵音以
其曲谱颇和美故一时盛行于天下然教坊乐工嫉
之如雠其后蔡攸复与教坊用事乐工附会又上唐谱
徵角二声遂再命教坊制曲谱既成亦不见克行而止
然政和徵招角招遂傅于世矣二年八月罢大晟府制
造所并协律官四年十月洪州奏丰城县民锄地得古
钟大小九具状制奇异各有篆文验之考工记其制正
卷八十五 第 25a 页 WYG0640-0604c.png
与古合令乐工击之其声中律之无射绘图以闻七年
十二月诏革弊事废诸局于是大晟府及教乐所教坊
额外人并罢靖康二年汴京失守凡大乐轩架乐舞图
舜文二琴教坊乐器乐书乐章明堂布政闰月体式景
阳钟并虡九鼎皆亡矣高宗绍兴元年始飨明堂时初
驻会稽而渡江旧乐复皆燬散太常卿苏迟等言国朝
大礼作乐依仪合于坛殿上设登歌坛殿下设宫架今
亲祠登歌乐器尚阙宣和添用籥色未及颁降州郡无
卷八十五 第 25b 页 WYG0640-0604d.png
从可以创制宜权用望祭礼例止设登歌用乐工四十
有七人乃访旧工以备其事四年再飨国子丞王普言
按书舜典命夔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盖古
者既作诗从而歌之然后以声律协和而成曲自历代
至于本朝雅乐皆先制乐章而后成谱崇宁以后乃先
制谱后命词律不相谐协且与俗乐无异乞复用古制
又按周礼奏黄钟歌大吕以祀天神黄钟堂下之乐大
吕堂上之乐也郊祀之礼皇帝版位在午阶下故还位
卷八十五 第 26a 页 WYG0640-0605a.png
之乐当奏黄钟明堂版位在阼阶上则还位当歌大吕
今明堂礼不下堂而袭郊祀还位例并奏黄钟之乐于
义未当寻皆如普议又礼部侍郎施坰奏礼经蕃乐出
于荒政盖一时以示贬抑昨内外暂止用乐今徽考大
事既毕慈宁又已就养其时节上寿理宜举乐一如旧
制礼部寻言太母还宫国家大庆四方来贺自冬至及
元正举行朝贺之礼依前朝故事今设大仗及用乐舞
等庶几明天子之尊旧典不至废坠有诏俟来年举行
卷八十五 第 26b 页 WYG0640-0605b.png
孝宗淳熙六年始举明堂禋礼命五使按雅乐并严更
警场于贡院奉诏将乐器依堂上堂下仪制排设五使
及应赴官僚从旁立观按阅仍听往来察视时大礼使
赵雄言前例阅乐至皇帝诣饮福位一曲即五使以下
皆立而每阅奠玉帛及酌献等乐皆坐自如于礼未尽
不当袭用前例故有是诏既而礼官讨论自绍兴以来
凡五飨明堂礼毕还辇并未经用乐即无作乐节次可
考乃参酌礼例成礼称贺并用皇祐大飨典故施行其
卷八十五 第 27a 页 WYG0640-0605c.png
南郊明堂仪注实述绍兴成宪又命有司兼酌元丰大
观旧典为后世法程其用乐作止之节粲然可观前三
日太常设登歌乐于坛上稍南北向设宫架于坛内南
壝之外立舞表于酂缀之间(明堂登歌设于堂上前/两楹间宫架设于庭中)
一日设协律郎位二押乐官一太常丞于登歌乐虡北
太常卿于宫架北省牲之夕押乐太常卿及丞入行乐
架协律郎展视乐器祀之日乐正帅工人二舞以次入
皇帝乘舆自青城斋殿出乐正撞景钟降舆入大次景
卷八十五 第 27b 页 WYG0640-0605d.png
钟止(明堂不/用景钟)服大裘衮冕自正门入协律郎跪俯伏举
麾兴工鼓柷宫架乾安之乐作凡升降行止皆奏之(明/堂)
(奏仪/安)至午阶版位西向立协律郎偃麾戛敔乐止(明堂/至阼)
(阶下/乐止)礼仪使奏请行事宫架作景安之乐(明堂作/诚安)文舞
进左丞相等升诣神位前乐作六成止皇帝执大圭再
拜内侍进御𠤷帨宫架乐作帨手毕乐止礼仪使前导
升坛宫架乐作至坛下乐止升自午阶(明堂并升/自阼阶)登歌
乐作至坛上乐止登歌嘉安之乐作(明堂至堂/上作镇安)奠镇圭
卷八十五 第 28a 页 WYG0640-0606a.png
奠玉币于上帝乐止诣皇地祇太祖太宗神位前如上
仪礼仪使导还本位登歌乐作降阶乐止(明堂降/自阼阶)宫架
乐作至版位乐止奉俎官入正门宫架丰安之乐作(明/堂)
(作禧/安)跪奠俎讫乐止内侍以御𠤷帨进宫架乐作帨手
拭爵乐止礼仪使导升坛宫架乐作至午阶乐止升自
午阶登歌乐作至坛上乐止(明堂无/升坛)登歌禧安之乐作
(明堂作/庆安)诣神位前三祭酒少立乐止读册皇帝再拜每
诣神位并如之礼仪使导还版位登歌乐作降阶乐止
卷八十五 第 28b 页 WYG0640-0606b.png
宫架乐作至版位乐止奏请还小次宫架乐作入小次
乐止武舞进宫架正安之乐作(明堂作/穆安)舞者立定乐止
亚献升诣酌尊所西向立宫架正安之乐作(明堂皇太/子为亚献)
(作穆/安)三祭酒以次酌献如上仪乐止终献亦如之奏请
诣饮福位宫架乐作至午阶乐止升自午阶登歌乐作
将至位乐止登歌禧安之乐作(明堂作/胙安)饮福礼毕乐止
礼仪使导还版位登歌乐作降阶乐止宫架乐作至版
位乐止(明堂不/降阶)彻豆登歌熙安之乐作(明堂作/歆安)送神宫
卷八十五 第 29a 页 WYG0640-0606c.png
架景安之乐作一成止(明堂作/诚安)诣望燎望瘗位宫架乐
作至位乐止(明堂有/燎无瘗)燎瘗毕还大次宫架乾安之乐作
(明堂作/慰安)至大次乐止皇帝乘大辇出大次乐正撞景钟
鼓吹振作降辇还斋殿景钟止百官宗室班贺于端诚
殿奏请圣驾进发军乐导引至丽正门大乐正令奏采
茨之乐入门乐止(明堂就贺于紫/宸殿不奏采茨)光宗受禅崇上寿皇
圣帝寿成皇后暨寿圣皇太后尊号寿皇乐用乾安寿
圣寿成乐用坤安三殿庆礼在当时侈为盛仪寻以礼
卷八十五 第 29b 页 WYG0640-0606d.png
部太常寺言国朝岁飨上帝太祖肇造王业则配冬飨
于圜丘太宗混一区宇则春祈榖夏大雩秋明堂俱配
焉高宗身济大业功德茂盛所宜奉侑仰继祖宗以协
先儒严祖之义以彰文祖配天之烈乃季秋升侑于明
堂奠币用宗安之乐酌献用德安之乐并登歌作大吕
宫及加上高宗徽号奉册宝以告用显安之乐宁宗即
位孝宗升祔祧僖祖立别庙礼官言僖祖既仿唐兴圣
立为别庙遇祫则即庙以飨孟冬祫飨日合先诣禧祖
卷八十五 第 30a 页 WYG0640-0607a.png
庙室行礼其乐舞欲依每岁别庙五享设乐礼例于僖
祖添设登歌乐如僖庙行礼就庙殿依次作登歌其宫
架乐则于太庙殿上通作从之嘉定十四年诏山东河
北连城慕义奉玉宝来献其文曰皇帝恭膺天命之宝
实惟我祖宗之旧及明年元日上御大庆殿受宝用鼓
吹导引备陈宫架大乐奏诗三章一曰恭膺天命二曰
旧疆来归三曰永清四海并奏以太蔟宫理宗享国四
十馀年凡礼乐之事式遵旧章未尝有所改作先是孝
卷八十五 第 30b 页 WYG0640-0607b.png
宗庙用大伦之乐光宗庙用大和之乐至是宁宗祔庙
用大安之乐
 
 
 
 
 
钦定续通典卷八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