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五
卷七十五 第 1a 页 WYG0640-046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七十五
 礼(凶/)
  未踰年天子崩议(元/) (明/)
元泰定帝致和元年三月崩怀王即位七月暴崩从葬
诸帝陵是月皇太子即位十二月知枢密院事臣额布
勒等议请上尊谥曰翼献景孝皇帝庙号明宗文宗至
顺三年八月崩十月鄜王即位十一月崩葬起辇谷顺
卷七十五 第 1b 页 WYG0640-0463b.png
帝至元四年三月上谥曰冲圣嗣孝皇帝庙号宁宗(按/元)
(史顺帝纪太常礼仪院礼部官定议宁宗皇帝尊谥庙/号在至元二年十二月而宁宗纪作四年三月元史之)
(前后互/异如此)
明神宗万历四十八年七月崩八月丙午朔太子即位
九月己丑崩熹宗即位从廷臣议上尊谥庙号光宗葬
庆陵
  (臣/)等谨案杜典作未踰年天子崩诸侯薨议其所
  载止北乡侯一条北乡侯是未踰年天子非诸侯
卷七十五 第 2a 页 WYG0640-0463c.png
  也诸侯自唐以来不见史册明顾鼎臣等言今之
  公卿即古之诸侯夏言驳之云世无诸侯久矣古
  之诸侯建邦启土世有其国今之所谓公卿者能
  以君道自处乎故凡杜氏所载诸侯礼槩不续纂
  藩王入继大统为先君服议(宋/)
宋嘉祐八年三月晦日仁宗崩英宗立丧服制度并用
定陵故事礼院言故事大祥变除服制以四月二十九
日祥至五月二十九日禫六月二十九日禫除至七月
卷七十五 第 2b 页 WYG0640-0463d.png
一日从吉已蒙降敕谨案礼学王肃以二十五月为毕
丧而郑康成以二十七月通典用其说又加至二十七
月终则是二十八月毕丧而二十九月始吉盖失之也
元圣中更定五服年月敕断以二十七月今士庶所同
遵用夫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不宜有异请以四月二十
九日为大祥五月择日而为禫六月一日而从吉于是
大祥日不御前后殿开封府停决大辟及禁屠至四月
五日待制观察以上及宗室管军官日一奠二十八日
卷七十五 第 3a 页 WYG0640-0464a.png
而群臣俱入奠二十九日禫除群臣皆奉慰焉时宰相
韩𤦺言濮安懿王德盛位隆所宜尊礼陛下受命先朝
躬承圣统顾以大义后其私亲请下有司议濮安懿王
及谯国太夫人王氏襄国太夫人韩氏仙游县君任氏
合行典礼详处其当以时施行诏须大祥后议二年四
月诏议崇奉濮王典礼以闻翰林学士王圭等相顾不
敢先天章阁待制司马光独奋笔立议议成王圭即敕
吏以光手槁为案其议曰臣等谨案仪礼丧服为人后
卷七十五 第 3b 页 WYG0640-0464b.png
(按雷氏云此文当云为人后者为所后之父阙此五/字者以其所后之父或早卒又或后祖父或后曾高)
(祖故阙/之也)傅曰何以三年也受重者必以尊服服之(按受/重谓)
(继宗祀尊/服为斩衰)为所后者之祖父母妻妻之父母昆弟昆弟
之子若子若子者皆如亲子也又为人后者为其父母
傅曰何以期也不二斩也持重于大宗者降其小宗又
为人后者为其昆弟傅曰何以大功也为人后者辟其
昆弟也以此观之为人后者不敢顾私亲圣人制礼尊
无二上若恭爱之心分施于彼则不专一于此故也是
卷七十五 第 4a 页 WYG0640-0464c.png
以秦汉以来帝王有自旁支入继大统或推尊父母以
为帝后皆见非当时取讥后世臣等不敢引以为圣朝
法前代之入继者多宫车晏驾之后援立之策或出母
后或出近臣非如仁宗皇帝年龄未衰深惟宗庙之重
祇承天地之意于宗室众多之中简拔圣明授以大业
陛下身为先帝之子然后继体承祧光有天下濮安懿
王虽于陛下有天性之亲顾复之恩然陛下所以负扆
端冕富有四海子子孙孙万世相承者皆先帝之德也
卷七十五 第 4b 页 WYG0640-0464d.png
臣等愚浅不达古今窃谓今日所以崇奉濮安懿王典
礼宜准先朝封赠期亲尊属故事高官大国极其尊荣
襄国太夫人仙游县君亦改封大国太夫人考之古今
实为宜称议上中书奏王圭等议未见详定濮王当称
何亲圭等议濮王于仁宗为兄皇帝宜称皇伯而不名
如楚王泾王故事中书又奏案仪礼为人后者为其父
母服及案令文五服年月敕并云为人后者为其所后
父母斩衰三年为其父母齐衰期即出继之子于所继
卷七十五 第 5a 页 WYG0640-0465a.png
所生父母皆称父母又汉宣帝光武皆称其父为皇考
今圭等议皇伯于典礼未见明据请下尚书省集议从
(按东都事略欧阳修著濮议引丧服记以为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服降三年为期而不没其父母之名以)
(见服可降而名不可没也今议者欲以为人后之故使/一旦反视父母若未尝生我者其绝之也甚矣与中书)
(议/同)台誎皆是王圭太后闻之内出手书切责韩琦等不
当议称皇考上命权宜罢议令有司博求典故以闻范
镇时判太常率礼官上言汉宣帝于昭帝为孙光武于
平帝为祖则其父容可称皇考然议者犹或非之谓其
卷七十五 第 5b 页 WYG0640-0465b.png
以小宗而合大宗之统也今陛下既考仁宗又考濮王
则其失又非汉宣光武比也凡称帝称皇称皇考立寝
庙论昭穆皆非是侍御史知杂事吕诲言臣窃原敕意
直欲加濮安懿王为皇考与仁庙同称如是则尊有二
上服有二斩律礼之文皆相戾臣恭以陛下龙跃藩邸
入继大统南面尊临皆先帝之德也方勤孝养上奉慈
颜犹惧其不足矧复顾私恩别亲疏而忘大义哉人言
不已诚有累于圣躬欲解天下之疑莫若发睿断特以
卷七十五 第 6a 页 WYG0640-0465c.png
手诏自中而下以王圭等前议为定追封濮安懿王大
国诸夫人典礼称是慰厌人心于体为顺皆留中不下
司马光又言圣人举事与众同欲故能下叶人心上顺
天意洪范曰三人占从二人言盖国有大疑则决之于
众自上世而然矣伏见向者诏诸臣议濮安懿王合行
典礼翰林学士王圭等二十馀人皆以为宜准先朝封
赠期亲尊属故事凡两次会议无一人异辞盖欲奉濮
王以礼辅陛下以义也而政府之意独欲尊濮王为皇
卷七十五 第 6b 页 WYG0640-0465d.png
考巧饰词说误惑圣德不顾先王之大典蔑弃天下之
公议使宪室疏属皆已受奉赠而崇濮王之礼未能知
二议是非臣更为陛下别白言之政府言仪礼令文五
服年月敕皆云为人后者为其父母即出继之子于所
生皆称父母臣案礼法必须指事立文使人晓解今欲
言为人后者为其父母之服若不谓之父母不知如何
立文此乃政府欺罔天下之人谓其皆不识文理也又
言汉宣帝光武皆称其父为皇考臣案宣帝承昭帝之
卷七十五 第 7a 页 WYG0640-0466a.png
后以孙继祖故尊其父为皇考而不敢尊其祖为皇考
以其昭穆同故也光武起布衣诛王莽亲冒矢石以得
天下名为中兴其实创业虽自立七庙犹非大过况但
称皇考其谦损甚矣今陛下亲为仁宗之子傅曰国无
二君家无二尊若复尊濮王为皇考则置仁宗于何地
乎诲前后十一奏乞依王圭等奏定濮王崇奉典礼不
(杜典但载继兄弟统制服议/今补纂继大统为先君服议)
  天子为继兄弟统制服议(唐/) (宋/) (金/) (明/)
卷七十五 第 7b 页 WYG0640-0466b.png
唐陈贞节苏献等议曰按礼论晋太常贺循议云礼兄
弟不相为后也故殷之盘庚不序阳甲而上继于先君
汉之光武(按唐志如此/或作武宣非)不嗣于孝成而承于元帝又曰
晋惠帝无后怀帝承绝怀帝自继于世祖而不继于惠
帝此盖礼之常例也
宋真宗咸平元年判太常礼院李宗讷等言太祖宜称
皇伯后宜称皇伯妣事下尚书省议户部尚书张齐贤
等言王制天子七庙谓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前
卷七十五 第 8a 页 WYG0640-0466c.png
代或有兄弟继及亦移昭穆之列是以汉书为人后者
为之子所以尊本祖而重正统也又云天子绝期丧安
得宗庙中有伯氏之称乎其唐及五代有所称者盖礼
官之失非正典也请自今有事于太庙则太祖并诸祖
室称孝孙孝曾孙嗣皇帝太宗室称孝子嗣皇帝刘敞
为兄后议云天子诸侯或传之诸兄或傅之诸弟既已
受国家天下则所傅者虽非子亦犹子道也傅之者虽
非其父亦犹父之道也以天下国家为重矣春秋僖公
卷七十五 第 8b 页 WYG0640-0466d.png
实闵公之兄闵公遭弑僖不书即位明臣子一体也公
孙婴齐卒春秋谓之仲婴齐以谓为人后者为之子当
下从子例不得复顾兄弟之亲称公孙也儒者或疑礼
无后兄弟之文遂以春秋书仲婴齐为不与子为父孙
非也子为父孙诚非礼之正有不得已者春秋正其为
臣子一体而已故实公孙婴齐而谓之仲婴齐若春秋
本不听其为后者则当书曰公孙婴齐卒学者问之曰
此仲婴齐曷为谓之公孙婴齐不与为兄后也乃可矣
卷七十五 第 9a 页 WYG0640-0467a.png
夫春秋家犹重之况国乎国犹重之况天下乎故凡继
其君虽兄弟必使子之继其大宗虽兄弟必使子之如
继其君继其大宗而不使子是教不子而轻其所托也
此文公所以受逆祀之贬也自汉世以来其议尤众皆
曰兄弟不相为后不当以昭穆格之妄也若不以昭穆
格之则天下受之谁乎凡人君以兄弟为后者必非有
子者也引而为嗣臣子一体矣而当嗣者反以兄弟之
故不继所受国而继先君则是所受国者竟莫有嗣之
卷七十五 第 9b 页 WYG0640-0467b.png
者也不可一矣生则以臣子事之死则以兄弟治之忘
生悖死不可二矣已实受之后君不受之先君今当自
继先君者不惟弃后君命已之命且废先君命兄之命
不可三矣天下国家则归之已而父子之礼则耻不为
不可四矣推生嗣死独可悖哉(按礼为人后者为之子/本不指兄弟相后而言)
(所谓大宗无子则立支子是也若兄弟相继虽亦为嗣/统究不同于以侄继伯叔但当持三年之服而不得竟)
(以兄为父刘敞之议据三傅闵僖相继以立言考杜预/范宁孔颖达诸说皆谓僖本闵兄而曾为之臣故不可)
(以逆祀非谓僖即当为闵之子其祖祢之说虽见于公/谷而左传本无此文也盖不可紊者国绕之序而不可)
卷七十五 第 10a 页 WYG0640-0467c.png
(改者天伦之名弟可以继兄不可以祢兄设如刘氏之/说弟继兄统即为兄之子则商时阳甲至小乙兄弟四)
(人相承阳甲当为小乙之曾祖考矣有是理乎宋真宗/为太祖之从子而张齐贤欲称孝孙是祢太宗而祖太)
(祖矣真宗既以太祖为祖则太宗当以太祖为父太宗/之享太祖称曰孝弟已二十馀年至真宗而追改之于)
(理亦为不顺当日从宋湜言祭太/祖祝文并称孝子殆为得其中云)哲宗元符三年正月
崩徽宗即位(按宋史本纪哲宗系神宗第/六子徽宗系神宗第十一子)太常寺言太
宗皇帝上继太祖兄弟相及虽行易月之制实斩衰三
年以重君臣之义公除已后庶事相称具载国史今皇
帝嗣位哲宗实承神考之世已用开宝故事为哲宗服
卷七十五 第 10b 页 WYG0640-0467d.png
衰重今神主已祔百官之服并用纯吉皇帝服御宜如
太平兴国二年故事礼部言太平兴国中宰臣薛居正
表称公除以来庶事相称独命彻乐诚未得宜公除后
除不举乐外释衰从吉事理甚明今皇帝常服素纱展
脚幞头淡黄衫黑犀带请下有司裁制宰臣请从礼官
议乃诏候周期服吉时诏不由门下径付有司给事中
龚原言丧制乃朝廷大事今行不由门下是废法也臣
为君服斩衰三年古未尝改且陛下前此议服礼官持
卷七十五 第 11a 页 WYG0640-0468a.png
两可之论陛下既察见其奸其服遂正今乃不得已从
之臣窃为陛下惜开宝时并汾未下兵革未弭祖宗栉
风沐雨之不暇其服制权宜一时非故事也原坐黜知
南康军于是诏依元降服丧三年之制其元符三年九
月自小祥从吉指挥改正高宗绍兴三十一年金国使
至以钦宗讣闻(按宋史本纪钦/宗系高宗之兄)诏朕当持斩衰三年之
服以申哀慕权礼部侍郎金安节等请依典故以日易
月自五月二十二日立重安奉几筵至六月十七日大
卷七十五 第 11b 页 WYG0640-0468b.png
祥所有衰服权留以待梓宫之还从之
金大定二十九年有司言世宗与熙宗为兄弟不相为

明武宗正德十六年二月礼部尚书毛澄等言兹者大
行皇帝大丧成服已毕伏望皇上以宗庙社稷为重少
节哀情于西角门视事文武百官行奉慰礼上曰朕哀
痛方切未忍遽离丧次其以二十七日视朝具仪来闻
于是澄等具上仪注曰本月二十七日早上服衰服御
卷七十五 第 12a 页 WYG0640-0468c.png
西角门视朝文武百官素服乌纱帽黑角带皂靴行奉
慰礼二十八日以后上仍衰服御西角门视朝五月十
八日遵依遗诏二十七日服制已满自十九日以后合
照孝宗敬皇帝服制上释衰服易素翼善冠麻布袍腰
绖御西角门视事俱不鸣钟鼓文武百官仍素服乌纱
帽黑角带皂靴朝参至百日后变服如常候梓宫发引
之时另行奏请上从之(按世宗于武宗为兄弟而服用/二十七日之制是既服三年之)
(服矣继乃恩礼渐/衰则议礼之后也)
卷七十五 第 12b 页 WYG0640-0468d.png
  天子不降服及降服议(周/) (晋/) (宋/)
周制丧服为祖父母期为曾祖父母齐衰三月贾公彦
曰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葬为之齐衰者皆三月藏
其服至葬更服之葬后乃除(按此则天子诸侯不降服/其曾祖父母也祖父母不)
(降可/知)又曰大功章曰适妇注云适子之妇傅曰何以大
功也不降其适也既无所指斥明关之天子诸侯也
晋挚虞议天子无服殇之义绝期故也(以上杜典不/载今补纂)
宋太祖开宝元年皇姝燕国大长公主高氏卒礼官言
卷七十五 第 13a 页 WYG0640-0469a.png
皇帝为公主高氏降服大功仁宗天圣二年五月申国
大长公主卒礼官言皇帝降服大功朱子语类期之丧
天子诸侯绝大夫降然诸侯大夫尊同则亦不绝不降
姊妹嫁诸侯者则亦不绝不降此皆贵贵之义杨信斋
云天子诸侯绝旁期尊同则不降正统之期不降于众
子绝而无服
  天子为皇后父母服议(皇后为父母祖父母服附/周 后魏 宋 明)
周制丧服为妻之父母缌子夏傅曰何以缌从服也宋
卷七十五 第 13b 页 WYG0640-0469b.png
庾蔚之云嫡子为妻子父母服则天子诸侯亦服妻之
父母可知也(按小记云世子不降妻之父母初不言天/子诸侯也庾蔚之因世子而推及天子诸)
(侯未为/确论)
后魏孝静帝武定五年正月齐献武王(即高/欢)薨时秘凶
问六日孝静皇帝举哀于太极东堂服齐衰三月(按妻/之父)
(母当服缌麻三月兹乃隆以齐衰三月是明畏其/势而为此过情之礼也 以上杜典不载今补纂)
宋制皇帝临皇后父母丧出宫服常服至所临处变服
素服中宫为祖父母成服仪讣至命太史择日成服前
卷七十五 第 14a 页 WYG0640-0469c.png
一日有司于主人第正寝东设皇后次周以帘帷又设
内外命妇次于中门内外其日皇后服常服乘肩舆侍
卫如常仪至主人第次前降舆尚仪前引诣坐俟时至
皇后释常服服素服讫尚仪诣次前俛伏跪奏具官臣
某姓名言请皇后为祖父某官薨成服(祖母曰祖妣某/夫人某氏馀丧)
(各随/所称)奏讫俛伏兴又躬奏请举哭十五举音又躬奏请
哭止皇后哭止赞者引内命妇诣次前奉慰次引外命
妇笺慰讫皇后释素服服常服乘肩舆还内如常仪
卷七十五 第 14b 页 WYG0640-0469d.png
明制凡中宫父母祖父母薨未成服前内使监令尚服
制皇后齐衰及应从临命妇孝服俟丧家成服之日尚
服奉齐衰进于皇后服讫侍女扶引皇后哭诣灵前从
临命妇亦服孝服立哭于其后(按宋政和礼中宫遇祖/父母丧服常服至主人)
(第俟成服时至始服素服逮哭止奉慰以后仍服常服/还内明集礼但云中宫为父母祖父母成服日至丧家)
(服齐衰则自宫中诣丧家及成服后还宫时仍当服常/服如宋制也 杜典冇皇后为父母服而祖父母无之)
(今采宋政和礼/明集礼补纂)
  天子为庶祖母持重服议(五代/) (明/)
卷七十五 第 15a 页 WYG0640-0470a.png
晋出帝天命三年七月太皇太后刘氏崩(欧阳史高祖/天福七年尊)
(太妃刘氏/为皇太后)高祖之庶母也遗诰服纪园陵毋用后礼皇
帝不得废军国机务既而礼官奏准令式为祖父母齐
缞周又准丧葬令皇帝本服周者三哭而止请准后唐
同光三年皇太妃北京薨庄宗于洛京西内发哀素服
不视事三日从之(欧阳史皇祖母刘氏崩辍视朝三日/注云高祖时尊为皇太后矣其崩也)
(丧葬不用后礼见恩礼之薄不书曰皇太/后者于帝为庶祖母也曰崩正其名也)
明世宗嘉靖元年十一月寿安皇太后崩(宪宗之妃兴/献王之生母)
卷七十五 第 15b 页 WYG0640-0470b.png
(也/)世宗服丧二十七日而除(按自汉以后天子由支庶/登大位者莫不尊其所生)
(同之于适没则服以三年若没于其孙之世则其孙以/父之所尊也莫不奉以太皇太后之礼而亦服以三年)
(此后世之/常礼也)
  天子为母党服议(南/) (北朝宋/) (魏/) (宋/)
宋文帝元嘉三年殷景仁为中领军太祖所生章太后
早亡上奉太后所生苏氏甚谨六年苏氏卒车驾亲往
临哭下诏曰朕夙罹偏罚情事兼常每思有以光隆懿
戚少申罔极之怀而礼文遗逸取正无所鉴之前代用
卷七十五 第 16a 页 WYG0640-0470c.png
否又殊故怀疑累年在心未遂苏夫人奄至倾殂情理
莫寄追思远恨与事而深日月有期将卜窀穸便欲粗
依春秋以贵之义式遵二汉推恩之典但动藉史笔傅
之后昆称心而行或容未允可其详论以求其中执笔
永怀益增感塞景仁议曰至德之感灵气厥祥文母伣
天实熙皇祚主上聿遵先典号极徽崇以贵之义礼尽
于此苏夫人阶缘戚属情以事深寒泉之思实感圣怀
明诏爰发询求厥中谨寻汉氏推恩加爵于时承秦之
卷七十五 第 16b 页 WYG0640-0470d.png
弊儒术蔑如自君作故罔或前典惧非盛明所宜轨蹈
晋监二代朝政之所因君举必书哲王之所慎体至公
者悬爵赏于无私奉天统者每屈情以申制所以孚作
王国贻则后昆臣豫蒙博逮谨露庸短帝从之(按魏明/宋文皆)
(欲为外祖母制服而廷臣执议不从盖皆据天子绝期/之义也乃杜典载谯周庾蔚之以为当服者特据诸侯)
(适子为外祖父母妻父母行服而推类言之耳不知诸/侯适子无君国子民之责其行服固宜天子而欲等之)
(于诸侯之子儗非其伦矣且天子于五服之旁亲皆不/服则外戚无服可知也乃以为母族之正统而不降此)
(果何所本乎情固宜从厚而礼又贵/乎得中则殷景仁之议未可谓非也)
卷七十五 第 17a 页 WYG0640-0471a.png
魏胡国珍女生肃宗即灵太后也神龟元年四月国珍
薨肃宗服小功服举哀于太极东台(以上杜典不/载今补纂)
宋章穆太后母楚国太夫人吴氏薨太常礼院言皇帝
为外祖母本服小功详开宝通礼即有举哀成服之文
又缘近仪大功以上方成服今请皇太后择日就本宫
挂服雍王以下为外祖母给假其后太后适母韩国太
夫人薨亦用此制焉
  天子吊大臣服议(宋/) (明/)
卷七十五 第 17b 页 WYG0640-0471b.png
宋制皇帝临宗戚贵臣等丧出宫服常服至所临处变
服素服天圣丧葬令皇帝临臣之丧一品服锡衰三品
以上缌衰四品以下疑衰(按周礼司服王为三公锡衰/为诸侯缌衰为大夫士疑衰)
(郑司农云锡麻之滑易者十五升去其半冇事其布无/事其缕缌亦十五升去其半有事其缕无事其布疑衰)
(十四升衰郑康成云/疑之言拟也拟于吉)皇从兄节度使乐安郡王惟正薨
诏礼官议服奏言天子为群臣二品宗室大功以上为
服据惟正本小功亲本官三品礼不当挂服特诏择日
挂服皇帝皇太后并素服(按期功以下天子绝服宋制/为二品宗室大功亲以上为)
卷七十五 第 18a 页 WYG0640-0471c.png
(服已为过当至惟正本小功亲本官/三品而特为之服尤不足为据矣)
明制凡大臣讣奏太史监择皇帝临丧日期拱卫司设
大次于丧家大门外设御座于正厅中其日銮驾至大
次降辂升舆入易素服百官皆易服皇帝降舆诣灵座
前哭百官皆哭太常卿奏止哭三上香三祭酒出至正
厅御座主丧以下诣厅下拜位再拜承制官诣丧主前
云有制丧主以下皆跪宣制讫皆再拜退立于厅西太
常卿奏礼毕皇帝升舆出就大次易服
卷七十五 第 18b 页 WYG0640-0471d.png
  天子为大臣及诸亲举哀议(五代/ 明) (宋/) (辽/) (金/)
周世宗显德二年枢密使郑仁诲薨其日世宗车驾幸
其私第赞礼者引丧主哭于大门内望见乘舆止哭再
拜引丧主立于庭皇帝至幕殿改服素服就临升殿南
间丧主内外再拜皇帝哭十五举音丧主内外皆哭皇
帝诣祭所三奠酒丧主以下再拜皇帝退止哭从官进
名奉慰皇帝改常服还内及五年王朴薨世宗临丧更
不具仪
卷七十五 第 19a 页 WYG0640-0472a.png
晋高祖天福五年四月曹州防禦使石晖卒帝之从弟
也礼官奏天子为五服之内亲本服周者三哭而止从

宋真宗时太尉兼侍中王旦薨上临哭辍视朝三日发
哀于苑中仁宗时忠武军节度使王德用薨诏辍视朝
三日发哀于苑中其临丧故事车驾将至所幸之第赞
礼者引丧主哭于大门内望见乘舆止哭再拜立于庭
皇帝至幕殿改素服就临丧主内外再拜皇帝哭十五
卷七十五 第 19b 页 WYG0640-0472b.png
举音丧主内外皆哭皇帝诣祭所三奠酒丧主以下再
拜皇帝退止哭从官进名奉慰皇帝改常服还内(按朱/子语)
(类本朝于大臣之丧待之甚哀贺孙举哲宗哀临温公/事曰温公固是如此至于尝为执政已告老而死祖宗)
(亦必为之/亲临罢乐)
辽兴宗重熙十二年萧孝忠薨帝素服哭临赦死囚数
人为孝忠荐福葬日亲临赐官户守冢
金熙宗皇统元年五月梁宋国王宗干薨庚戌上亲临
百官奏戌亥不宜哭泣上曰君臣之义骨肉之亲岂可
卷七十五 第 20a 页 WYG0640-0472c.png
避之遂哭之恸六月纪王宗强薨上亲临如宗干丧世
宗大定六年布萨忠义薨上亲临哭之恸辍朝奠祭赙
银千五百两重䌽绢各五十世宗将幸西京复临奠命
参知政事唐古安礼护丧事凡葬祭从优厚官为给之
十二年赫舍哩志宁薨上辍朝临其丧行哭而入哀动
左右将葬上致祭见陈甲柩前复恸哭之赙银千五百
两重䌽五十端绢五百匹葬事祠堂皆从官给宣宗兴
定五年越王永功薨上亲奠于殡所
卷七十五 第 20b 页 WYG0640-0472d.png
明制乘舆为王公大臣举哀凡王公薨讣报太常司告
示百官拱卫司前期于西华门内壬地设御幄南向陈
御座于正中上置素褥侍仪司设讣者位于御幄前之
南设文武官陪哭位于幄前东西相向奉慰位于讣者
位之北北向设赞礼二人位于讣者拜位之北东西相
向引讣者二人位于赞礼之南东西相向引文武官四
人于文武官之北东西相向其日拱卫司仪仗于奉天
门奉迎车驾引礼引文武官素服由西华门入就陪哭
卷七十五 第 21a 页 WYG0640-0473a.png
位引讣者亦由西华门入立位于西南侍仪版奏外办
皇帝素服乘舆诣幄仪仗分列于幄前之左右和声郎
陈乐于御幄之南设而不作太常卿于幄西跪奏某官
来讣某年某月某日臣某官以某疾薨请举哀皇帝哭
(十五/声)文武官在位者皆哭(其哭音随/上为节)太常卿跪奏请止
哭皇帝止哭百官在位者皆止哭(按明史礼志洪武二/年开平王常遇春卒)
(讣至礼官请如宋太宗为/赵普举哀故事遂定制)
  公主服所生议(宋/)
卷七十五 第 21b 页 WYG0640-0473b.png
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七月白衣领御史中丞何承天
奏曰尚书剌海盐公主所生母蒋美人丧海盐公主先
离婚今应成服撰仪参详宜下二学礼官博士议公主
所服轻重太学博士顾雅议今既咸用士礼便宜同齐
衰削杖布带疏履期礼毕心丧三年博士周野王议又
云今诸王公主咸用士礼谯王衡阳王为所生太妃皆
居重服则公主情礼宜亦家中期服为允其博士庾邃
之颜测殷明王渊之四人同雅议何惔王罗云二人同
卷七十五 第 22a 页 WYG0640-0473c.png
野王议台按今之诸王虽行士礼是施于旁亲及自已
以下至于为帝王所厌犹一依古典又永初三年九月
符修仪亡广德三主以馀尊所厌犹服大功海盐公主
体自宸极当上厌至尊岂得遂服台据经傅正文并引
事例依源责失而博士顾雅周野王等悍不肯从方称
自有宋以来皇子蕃王皆无厌降同之士礼著于故事
缌功之服不废于末戚顾独贬于所生是申其所轻夺
其所重岂缘情之谓台伏寻圣朝受终于晋凡所施行
卷七十五 第 22b 页 WYG0640-0473d.png
莫不上稽礼文兼用晋事又太元中晋恭帝时为皇子
服其所生陈氏练冠縓缘此则前代施行故事谨依礼
文者也又广德三公主为所生母符修仪服大功此先
君馀尊之所废者也元嘉十三年第七皇子不服曹媫
妤止于麻衣此厌乎至尊者也博士既不据古又不依
今背违施行而多作浮辞自卫乃云五帝之时三王之
季又言长子去斩衰除禫杖皆是古礼今世博士虽复
引此诸条无救于失又诘台云蕃国得遂其私情此意
卷七十五 第 23a 页 WYG0640-0474a.png
出何经记臣按南谯衡阳太妃并受朝命为国小君是
以二王得遂其服岂可为美人比例寻蕃王得遂者圣
朝之所许也皇子公主不得申者由有厌而然也台登
重更责失制不得过十日而复不詶答既被催摄二三
日甫输怙辞虽理屈事穷犹闻义耻服臣闻丧纪有制
礼之大经降杀攸宜国家旧典古之诸侯众子犹以尊
厌况在王室而欲同之士庶此之僻谬不俟言而显太
常统寺曾不研却所谓同乎失者亦未得之宜加裁正
卷七十五 第 23b 页 WYG0640-0474b.png
宏明国典谨按太学博士顾雅国子助教周野王博士
王罗云颜测殷明何惔王渊之前博士迁员外散骑侍
郎庾邃之等咸蒙抽饰备位前疑既不谨守旧文又不
审据前准遂上背经典下违故事率意妄作自造礼章
太常臣敬叔位居宗伯问礼所司腾述往反了无研却
混同兹失亦宜及咎请以见事并免今所居官解野王
领国子助教雅野王初立议乖舛中执捍愆失未违十
日之限虽起一事合成三愆罗云掌押捍失三人加禁
卷七十五 第 24a 页 WYG0640-0474c.png
锢五年诏敬叔白衣领职馀如奏(杜典不载/今补纂)
 
 
 
 
 
 
 
卷七十五 第 24b 页 WYG0640-0474d.png
 
 
 
 
 
 
 
钦定续通典卷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