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九
卷四十九 第 1a 页 WYG0640-008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四十九
 礼(吉/)
  朝日 夕月(唐/) (宋/) (辽/) (金/) (元/) (明/)
唐玄宗天宝三载三月戊寅诏曰祭之为典以陈至敬
名或不正是相夺伦日月照临下土式瞻既超言象之
外宜极尊严之礼立为中祀颇紊大猷自今已后升为
大祀仍以四时致祭庶昭报之诚格于上下钦崇之称
卷四十九 第 1b 页 WYG0640-0085b.png
合于典则(按开元礼日月列中祀祭/以二分朝夕至是俱改)
宋真宗天禧初太常礼院以监察御史王博文言详定
准礼春分朝日于东郊秋分夕月于西郊国语大采朝
日少采夕月又曰春朝朝日秋夕夕月唐柳宗元论云
夕之名者朝拜之隅也古者旦见曰朝暮见曰夕按礼
秋分夕月盖其时昼夜平分大阳当午而阴魄已生遂
行夕拜之祭以祀日未前十刻大官令率宰人割牲未
后三刻行礼盖是古礼以夕行朝祭之仪又按礼云从
卷四十九 第 2a 页 WYG0640-0086a.png
子至已为阳从午至亥为阴参详典礼合于未后三刻
行礼仁宗庆历三年定朝日夕月之圭皆五寸其祭品
羊豕各二笾豆十二簠簋俎二皇祐五年定朝日坛旧
高七尺东西六步一尺五寸增为八尺广四丈如唐郊
祀录夕月坛与隋唐制度不合从旧则坛小如唐则坎
深今定坎深三尺广四丈坛高一尺广二丈四方为陛
降入坎中然后升坛坛皆二壝壝二十五步增大明夜
明坛山罍二笾豆十二神宗元丰六年礼部言熙宁祀
卷四十九 第 2b 页 WYG0640-0086b.png
仪朝日坛广四丈夕月坛广二丈以唐王泾郊祀录考
之夕月坛方广四丈今止二丈盖礼仪之误请依制度
改造夜明坛从之高宗绍兴三年司封员外郎郑士彦
言春分朝日秋分夕月祀典未举望诏礼官讲求从之
其后于城外惠照院望祭位版日书曰大明月书曰夜
明玉用圭璧大明币用赤夜明币用白礼如祀感生帝
辽太祖天赞三年九月拜日于蹛林穆宗应历二年日
南至始用旧制行拜日礼圣宗统和元年十二月千龄
卷四十九 第 3a 页 WYG0640-0086c.png
节拜日月(按辽史拜日仪皇帝升露台设褥向日再拜/上香应拜臣僚殿左右阶陪位再拜皇帝升)
(座奏榜讫时相以下通名/再拜奏圣躬万福又再拜)
金初朝日用本国礼太宗天会四年正月始朝日于乾
元殿(按金制朝日坛曰大明在施仁门外之东北当阙/之卯地门壝之制皆同方丘夕月坛曰夜明在彰)
(义门外之西北当阙酉地掘地污之为坛其中春分朝/日于东郊秋分夕月于西郊朝日玉用青璧夕月用白)
(璧币皆如玉之色牲各用羊一/豕一有司摄三献司徒行事)熙宗天眷二年定朔望
朝日仪皆就殿南向再拜世宗大定二年以无典故罢
十五年言者谓今正旦并万春节宜令有司定拜日之
卷四十九 第 3b 页 WYG0640-0086d.png
礼有司援据汉唐春分朝日升烟奠玉如圜丘之仪又
按唐开元礼南向设大明神位天子北向皆无南向拜
日之制今已奉敕以月朔拜日宜遵古制殿前东向拜
诏姑从南向十八年上拜日于仁政殿始行东向之礼
如常仪章宗明昌五年初定日月常祀(宣宗贞祐后每/月吉拜日以为)
(常/)
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正月祭日于司天台(按司天台/为测日观)
(星之地非交神明之所盖/未尝特设坛坎故祭于此)
卷四十九 第 4a 页 WYG0640-0087a.png
明太祖洪武三年礼部言古者祀日月之礼有六(按明/史载)
(原疏文历引周礼礼记等书经/注舛讹与本文不合今从删辑)其因郊而祀之非正祀
也类禜而祀之与觐诸侯而礼之非常祀也唯春分朝
之于东门外秋分夕之于西门外者祀之正与常也盖
天地至尊故用其始而祭以二至日月次天地春分阳
气方永秋分阴气方长故祭以二分为得阴阳之义自
秦祭八神六曰月主七曰日主雍又有日月庙汉郊太
乙朝日夕月改周法常以郊泰畤质明出行宫东向揖
卷四十九 第 4b 页 WYG0640-0087b.png
日西向揖月又于殿下东西拜日月宣帝于成山祠日
莱山祠月魏明帝始朝日东郊夕月西郊唐以二分日
朝日夕月于国城东西宋人因之升为大祀元郊坛以
日月从祀其二分朝日夕月皇庆中建议立而未行今
当稽古正祭之礼各设坛专祀朝日坛宜筑于城东门
外夕月坛宜筑于城西门外朝日以春分夕月以秋分
星辰则祔祭于月坛从之其祀仪与社稷同其坛制朝
日坛高八尺方广四丈夕月坛高六尺方广四丈俱两
卷四十九 第 5a 页 WYG0640-0087c.png
壝每壝二十五步燎坛方八尺高一丈开上南出户方
三尺神位版以松柏为之长二尺五寸阔五寸趺高五
寸朱漆金字祭器并设太尊二著尊二山罍二在坛上
东南隅北面象尊二壶尊二山罍二在坛下笾豆各十
簠簋各四玉币玉并用圭璧五寸币大明用赤夜明星
辰并用白牲大明用赤犊夜明用白犊星辰用纯色犊
酒齐太尊实醴齐著尊实盎齐山罍实清酒其明水元
酒各实于上尊笾豆之实笾实以石盐乾鱼乾枣栗黄
卷四十九 第 5b 页 WYG0640-0087d.png
榛子仁菱仁芡仁鹿脯白饼黑饼豆实以韭菹醯醢菁
菹鹿醢芹菹兔醢笋菹鱼醢脾析菹豚胉祭服服衮冕
四年正月诏定亲祀朝日夕月服兖冕陪祭官各服本
品梁冠祭服九月乙亥诏亲祀日月斋三日降香斋一
日著为令二十一年三月增修南郊坛壝于大祀殿丹
墀内叠石为台四东西相向以为日月星辰四坛从祀
其朝日夕月禜星之祭悉罢之世宗嘉靖九年帝谓大
报天而主日配以月大明坛当与夜明坛异且日月照
卷四十九 第 6a 页 WYG0640-0088a.png
临其功甚大太岁等神岁有二祭而日月星辰止一从
祭义所不安大学士张璁亦以为缺典遂定春秋分之
祭如旧仪朝日坛于甲丙戊庚壬年亲祭馀遣文大臣
摄之夕月坛于丑辰未戍年亲祭馀遣武大臣摄之朝
日无从祀夕月以五星二十八宿周天星辰共一坛南
向祔焉春祭时以寅迎日出也秋祭时以亥迎月出也
祭品用犊一羊一豕一登一铏一簠簋各二笾十豆十
玉爵三夕月金爵三酒尊三红瓷夕月白瓷酒盏三十
卷四十九 第 6b 页 WYG0640-0088b.png
红玛瑙玉一夕月白璧一帛一红色夕月白色篚一祝
案一夕月有从位一坛南向笾十豆十帛十青红黄玄
各一白六祝版朝日红楮版朱书夕月白楮版墨书上
亲填于文华殿如遇遣官之岁则中书官代填是年用
夏言议改建四郊兆日于东郊兆月于西郊朝日坛在
朝阳门外二里许西向为制一成方广五丈高五尺九
寸坛面砖用红色琉璃(按王圻续通/考作青琉璃)四出陛九级圆壝
墙七十五丈高八尺一寸厚二尺三寸棂星门六正西
卷四十九 第 7a 页 WYG0640-0088c.png
三东南北各一西门外为燎炉瘗池西南为具服殿东
北为神库神厨宰牲亭灯库钟楼北为遣官房外围墙
前方后圆西北各三门曰天门北天门外西北有石坊
曰礼神街西天门外迤南为陪祀斋宿房护坛地一百亩
夕月坛在阜城门外南二里许东向为制一成方广四
丈高四尺六寸坛面砖白色琉璃四出陛六级方壝墙
二十四丈高八尺厚二尺二寸八分棂星门六正东三
南北西各一东门外为瘗池东北为具服殿南门外为
卷四十九 第 7b 页 WYG0640-0088d.png
神库西南为宰牲亭神厨祭器库北门外为钟楼遣官
房外围方墙东北各三门曰天门东天门外北有石坊
亦曰礼神街护坛地三十六亩十年礼部上朝日夕月
仪朝日迎神四拜饮福受胙两拜送神四拜(先是朝日/仪自迎神)
(至送神皆再/拜夕月仪同)夕月迎神饮福受胙送神皆再拜馀并如
旧仪是年夕月坛以铁炉置于坎上焚燎不必造燎坛
以称祭月于坎之义穆宗隆庆三年礼部上朝日仪言
正祭遇风雨则设小次于坛前驾就小次行礼其升降
卷四十九 第 8a 页 WYG0640-0089a.png
奠仪俱以太常寺执事官代制曰可
  大蜡(宋/)
宋初以有司言用木德木生火宜以火德王遂以戍日
为腊太祖建隆三年十二月戊戌腊有司画日以前七
日辛卯蜡太常博士和岘奏议曰蜡始于伊耆后历三
代及汉其名虽改而腊与蜡其实一也唐贞观间以前
寅日蜡百神卯日祭社宫辰日飨宗庙开元定礼三祭
皆于腊辰以应土德圣朝腊用戌而以辛卯日蜡礼官
卷四十九 第 8b 页 WYG0640-0089b.png
之失也事下有司请准唐礼蜡百神祀社稷享宗庙皆
同用腊日从之蜡百神坛高四尺东西七步二尺南北
六步四尺仁宗天圣三年礼官陈诂言蜡祭一百九十
二位而祝文所载一百八十二位无五方田畯五方邮
表畷一十位请增入庆历用羊豕各二大明夜明坛增
山罍为二笾豆十二皇祐定坛高八尺广四丈嘉祐加
羊豕各五神宗元丰六年详定礼文所言记曰八蜡以
记四方年不顺成八蜡不通历代蜡祭独在南郊惟周
卷四十九 第 9a 页 WYG0640-0089c.png
隋有四郊之兆又月令以蜡与息民为二祭故隋唐息
民祭在蜡之后日请蜡祭四郊各为一坛有不顺成之方
则不修报其息民仍在蜡后从之徽宗政和三年礼局
上新仪腊前一日蜡百神四方蜡坛广四丈高八尺四
出陛两壝每壝二十五步东方设大明位西方设夜明
位以神农后稷氏配配位以北为上南北坛设神农氏
位以后稷氏配五星二十八宿十二辰五官五岳五镇
四海四渎及五方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井泉田畯
卷四十九 第 9b 页 WYG0640-0089d.png
苍龙朱鸟麒麟白虎玄武五水庸五坊五虎五鳞五羽
五介五毛五邮表畷五裸五猫五昆虫各依其方设位
中方镇星后土田畯设于南方蜡坛酉阶之西中方岳镇
以下设于南方蜡坛午阶之西伊耆氏设于北方蜡坛
卯阶之南其位次于星辰高宗绍兴中有司检会五礼
新仪以腊前一日蜡东方西方百神为大祀礼料视感
生帝南方北方百神为中祀礼料视岳镇海渎孝宗乾
道四年太常少卿王瀹请于四郊各为一坛以祀其方
卷四十九 第 10a 页 WYG0640-0090a.png
之神如政和之制其后南蜡于圜坛望祭殿行礼北蜡
于馀杭门外精进寺行礼(元明蜡祭不行明邱浚曰大/蜡之祭三代已有之夏曰嘉)
(平殷曰清祀而在周则曰大蜡焉本朝于古祀典所当/举者未尝或废惟于蜡祭阙焉盖此祭也与藉田相为)
(始终当夫东作方兴之始既举藉田之礼以祀先农于/春而以帅先农民以兴其务本之心则夫百谷告成之)
(后载举大蜡之礼以报先啬于冬而以劳来农民以报/其勤动之苦是故举先王莫大之礼是亦广圣君莫大)
(之恩也陆东蜡议云按八蜡神祠制也相沿以春秋仲/月戌日致祭考之典礼于义未当礼曰蜡索也岁十二)
(月合聚万物而索享之盖终岁劳农是日饮乐以享君/恩也亦曰腊也汉应劭曰周曰大蜡汉改曰腊汉火行)
(衰于戌故此日腊也由是观之蜡之祭当以十二月汉/戌魏丑日则不一王肃谓丑之明日便寅则丑之义为)
卷四十九 第 10b 页 WYG0640-0090b.png
(长议立春于除前则用立春前丑日立春于/来岁则用下旬丑日庶祭义协而祀事专矣)
  灵星(宋/) (明/)
宋诸星祠有灵星之祭仁宗庆历以立秋后辰日祀灵星
为小祀其坛东西丈三尺南北丈二尺皇祐定如唐制坛
周八步四尺其享礼笾八豆八在神位前左右重三行俎
二在笾豆外簠簋一在二俎间象尊二在坛上东南隅北
向西上徽宗政和新仪立秋后辰日祀灵星如旧制
明太祖洪武元年太常寺奏汉高帝命郡国立灵星祠
卷四十九 第 11a 页 WYG0640-0090c.png
唐制立秋后辰日祀灵星今拟如唐制为坛于城南从
之二年礼部尚书崔亮奏八月望日祀灵星遣官行礼
三年罢之
  风师雨师及诸星等祠(唐/元) (五代/明) (宋/) (辽/) (金/)
唐德宗贞元二年诏问风师雨师祝版署讫合拜否太
常寺奏本是小祀准礼无至尊亲祭之文今虽请御署
检详经据并无拜礼诏曰风师雨师为中祀有烈祖成
命况在风雨至切苍生今礼虽无文朕当屈己再拜以
卷四十九 第 11b 页 WYG0640-0090d.png
申子育万民之意仍永为常式三年徙风师坛于浐水
东宪宗元和十五年太常奏来年正月三日皇帝有事
于南郊同日立春后丑日宜祀风师按遍祭之仪百神
咸秩风师既是星神礼当厌降如非遇郊祀其特祭如
常仪
梁太祖乾化二年五月诏委中书省各差官祈风师雨

后唐庄宗同光二年九月置水于城门以禳荧惑
卷四十九 第 12a 页 WYG0640-0091a.png
宋制以立春后丑日祀风师立夏后申日祀雨师真宗
咸平二年旱诏有司祀雷师雨师景德三年知枢密院
事王钦若请祀寿星诏有司详定请以秋分日飨寿星
及角亢七宿用灵星小祀礼其坛制亦如之大中祥符
初泽州请立风伯雨师庙令礼官考仪式颁之有司言
唐制诸郡置风伯坛于社坛东雨师坛于社坛西各稍
北数十步卑下于社坛祀用羊一笾豆各八簠簋各二
奏可仁宗康定元年十二月诏南京祠大火(时南京鸿/庆宫灾集)
卷四十九 第 12b 页 WYG0640-0091b.png
(贤校理胡宿请祠大火礼官议国家有天下之号实本/于宋五运之次又感火德宜因兴王之地商邱之旧为)
(坛北祀大火以阏伯配建辰建戌出内之月内降祝版/留同长吏奉祭行事乃上坛制高五尺广二丈四出陛)
(一壝壝祀用羊豕/一器器准中祀)庆历四年灵台郎王大明言按占书主
河江淮济沟渠溉灌之事十九星汴口祭河渎七位而
不及星司天监详定亢池北河南河土司空皆不主江
淮济箕计奎三星颛主津渎请与东井天津天江咸池
积水天渊天潢水位水府四渎九坎天船王良罗堰等
十七星在天河内者当祠二月诏汴口祭河兼祠十七
卷四十九 第 13a 页 WYG0640-0091c.png
星神宗元丰详定局言周礼兆五帝于四郊四类亦如之郑
氏曰日月星辰运行无常以气类为之位兆日于东郊
兆月与风师于西郊兆司中司命于南郊兆雨师于北
郊各以气类祭之谓之四类汉仪县邑常以丙戌日祠
风伯于戍地以己丑日祀雨师于丑地亦从其类也熙
宁祀仪兆风师于国城东北兆雨师于国城西北司中
司命于国城西北亥地则是各从其星位而不以气类
也请稽旧礼兆风师于西郊祠以立春后丑日兆雨师
卷四十九 第 13b 页 WYG0640-0091d.png
于北郊祠以立夏后申日兆司中司命司禄于南郊祠
以立冬后亥日其坛兆则各从其气类其祭辰则各从
其星位仍依熙宁仪以雷师从雨师之位以司民从司
中司命司禄之位又言国朝秋分享寿星于南郊于坛
上设寿星一位南向坛下卯阶之南设角亢氐房心尾
箕七位东向按尔雅寿星角亢也说者曰数起角亢列
宿之长故曰寿星非此秋分所享之寿星也晋天文志
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极见则治平主寿昌常以秋
卷四十九 第 14a 页 WYG0640-0092a.png
分候之南郊后汉于南郊立老人星庙以仲秋祀之则
寿星谓老人星矣请依后汉于坛上设寿星一位祀老
人星其坛下东方七宿位不宜复设从之徽宗建中靖
国元年建阳德观以祀荧惑既又建荧惑坛于南郊赤
帝坛壝外令有司以时致祭增用圭璧以阏伯配俱南
向五方火精神等为从祀政和三年礼局定风师坛广
二十三步雨师雷师坛广十五步皆高三尺四陛并一
壝二十五步其雨雷坛同壝又请祀风师雨师司中司
卷四十九 第 14b 页 WYG0640-0092b.png
命用乐仍制乐章以为降神之节祭以少牢仍用体解
并从之南渡后寿星风师雨师雷师诸祠并仍旧制高
宗绍兴三年太常寺言应天府祀大火今道路未通宜
于行在春秋设位七年五月命举荧惑寿星之祀
辽圣宗统和二年四月辛卯祭风伯道宗清宁元年皇
帝射柳讫诣风师坛再拜
金章宗明昌五年为坛于景风门外东南阙之巽地岁以立
春后丑日祀风师牲币进熟又为坛于端礼门外西南阙之
卷四十九 第 15a 页 WYG0640-0092c.png
坤地岁以立夏后申日祀雨师羊豕各一仪并如中祀是日
祭雷师于位下礼同小祀一献羊一无豕并令有司摄之
元世祖至元初敕二分二至及圣诞节日祭星于司天
台七年大司农请于立春后丑日祭风师于东北郊立
夏后申日祭雷雨师于西南郊(延祐五年始立/坛壝其仪注阙)二十六
年十二月命回回司天台祭荧惑(元祀仪皆礼官所拟/而定于中书日星始)
(祭于司天台而回回司/天台遂以禜星为职事)成宗初即位五月壬子祭太阳
太岁火土等星于司天台庚申祭紫微星于云仙台仁
卷四十九 第 15b 页 WYG0640-0092d.png
宗即位禜五星于司天台
明太祖洪武初以太岁风雷雨师从祀圜丘增云师于
风师之次其司中司命司民司禄寿星依唐制分日而
祀二年以太岁风云雷雨诸天神合为一坛又从礼部
尚书崔亮奏每岁圣寿日祭寿星同日祭司中司命司
民司禄皆遣官行礼三年罢寿星等祀从礼部议于城
南诸神享祭坛正南向增九间以圣寿节前三日于此
祭周天星辰四年帝躬祀周天星辰正殿共十坛中设
卷四十九 第 16a 页 WYG0640-0093a.png
周天星辰位仪如朝日六年命天下祀风云雷雨之神
世宗嘉靖十一年釐正祀典改叙云雨风雷祭期每岁
仲春秋上旬择日行事并同社稷仪注
  太一(九宫贵神附/) (唐/) (五代/) (宋/) (金/) (元/)
  (臣/)等谨按汉书郊祀志神君最贵者曰太一其佐
  曰太禁司命之属皆从之宋马贵与谓太一莫知
  其何神天官书言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
  居则其为星象也明矣武帝惑于方士之说具太
卷四十九 第 16b 页 WYG0640-0093b.png
  一祠坛在五帝之上谄渎不伦至唐始祀九宫贵
  神其后别置太一神坛宋时祀十神太一又别建
  九宫贵神坛壝所谓九宫者太一天一招摇轩辕
  咸池青龙太阴天符摄提是也十神者五福君基
  大游小游天一臣基直符民基四神地一是也其
  说鲜有经据大抵出于星历五行之家缪悠支离
  难可订證然自唐暨元递相附会祀典所载非复
  司中司命等祠可比而同考杜佑通典朝日夕月
卷四十九 第 17a 页 WYG0640-0093c.png
  后别列禋六宗一条其礼迄于后魏而止自唐以
  还罕有述者固宜缺而弗书而诸星祠内隋代祀
  天一太一杜典本无专条然唐宋九宫十神之典
  已升为大祀不当复在风伯雨师之列今谨稽诸
  正史类纪其异同沿革之故以备议礼者之参考
  亦以见违经训崇淫祀之无当于礼意云
唐肃宗乾元二年初置太一神坛于圜丘东命宰相王
玙摄行祠事二年亲祀九宫贵神(先是明皇天宝三载/术士苏加庆上言请)
卷四十九 第 17b 页 WYG0640-0093d.png
(于朝日坛东置九宫贵神坛其坛三成成三尺四陛其/上依位置九坛坛尺五寸东南曰招摇正东曰轩辕东)
(北曰太阴正南曰天一中央曰天符正北曰太一西南/曰摄提正西曰咸池西北曰青龙五为中数戴九履一)
(左三右七二四为上六八为下符于遁甲以四孟曰祭/礼次昊天上帝而在太清宫太庙上用牲牢璧币类于)
(天地神祇明皇亲祀之如/有司行事即宰相为之)初九宫神位四时改位乾元
以后不易位文宗太和二年监察御史舒元舆奏臣伏
见祀九宫贵神祝版陛下亲署御名称臣王者父天母
地兄日姊月此九神于天地犹子男于日月犹侯伯也
陛下尊为天子岂可称臣于天之子男耶诏都省议皆
卷四十九 第 18a 页 WYG0640-0094a.png
如元舆言乃降为中祀祝版称皇帝不署名武宗会昌
元年中书门下奏九宫贵神司水旱兵荒累年水旱愆
侯恐是有司祷请诚敬稍亏请自今以后用大祀之礼
御署祝版以社稷为准敕依
梁太祖乾化二年五月诏委中书省各差官祈九宫贵

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诏作太一宫于都城南雍熙元
年八月亲祀太一宫真宗咸平四年从直秘阁杜镐请
卷四十九 第 18b 页 WYG0640-0094b.png
二仲祭九宫贵神为大祀仁宗天圣六年作西太一宫
景祐二年学士承旨章得象等定司天监生于渊等所
请祀九宫太一依逐年飞移位次之法按郗良遇九宫
法有飞棋立成图每岁一移主九州灾福事请依唐礼
遇祭九宫之时遣司天监官一员诣祠所随每年贵神
飞棋之方以定祭位仍自天圣己巳入历太一在一宫
岁进一位飞棋巡行周而复始诏可神宗熙宁四年司
天中官正周琮言五福太一自国朝雍熙元年甲寅岁
卷四十九 第 19a 页 WYG0640-0094c.png
入东南巽宫修东太一宫天圣七年己巳岁入西南坤
位修西太一宫今五福太一移入中都请稽详故事崇
建祠宇迎之京师诏建中太一宫于集禧观元丰六年
太常博士何洵直言祀九宫贵神祝版宜依会昌故事
及开宝通礼书御名而不称臣又贵神九位共用二少
牢于腥熟之俎骨体不备谓宜每位一牢凡九少牢诏
下太常修入祀仪哲宗元祐七年监察御史安鼎言十
神太一九宫太一与汉所祀太一共是一神今祀十神
卷四十九 第 19b 页 WYG0640-0094d.png
用素馔而九宫并荐羊豕似非礼意诏礼官详定言十
神九宫各有所主即非一神故自唐讫今九宫皆用牲
牢别无祠坛用素食礼遂依旧制徽宗政和三年礼局
上五礼新仪立春日祀东太一宫立夏季夏土旺日祀
中太一宫立秋日祀西太一宫立冬日祀中太一宫高
宗绍兴间诏择地建太一宫太常寺主簿林大鼐言十
神太一九宫太一皆天之贵神国朝分而为二并为大
祀比新太一宫而九宫贵神尚寓屋而不坛乃诏临安
卷四十九 第 20a 页 WYG0640-0095a.png
府于国城之东建九宫贵神坛壝其仪如祀上帝
金宣宗兴定元年七月以久旱祀九宫贵神于东郊
元成宗大德元年建五福太一坛以道流主之文宗至
顺元年以立冬祀五福十神太一真君二年正月敕每
岁四祭五福太一星二月建五福太一宫于京城乾隅
 
 
 
卷四十九 第 20b 页 WYG0640-0095b.png
 
 
 
 
 
 
 
钦定续通典卷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