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七
卷十七 第 1a 页 WYG0639-021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十七
 选举
  (臣/)等谨按杜佑作选举典始自周官大司徒宾兴
  之制其自序以为成周俊造之目已不及唐虞之
  官人三代而降选举之法日增大约以科目取士
  以铨除注官非后之制不古若也时势然也唐代
  选举多循隋制中叶以后令格间存两宋迄明士
卷十七 第 1b 页 WYG0639-0216b.png
  人出身较易设科加少流内外官注选亦递变司
  衡之较文司铨之勘籍公私互进毁誉纷岐欲立
  法以救弊贵因时为变通夫州县察举一也两汉
  则理魏晋则乱吏部集选一也神龙则紊开元则
  理昭在前事未可槩非第设官多则举士之门不
  得不稍广广且滥焉而其得官益壅滞而愈难孔
  子曰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广荐论之门杜倖冒
  之路后之科目铨除犹上世之畴咨询考士大夫
卷十七 第 2a 页 WYG0639-0217a.png
  患不为三代上之人材毋以不如三代上之造士
  论官为患也考言惟华佑虽不满荐召徵辟讵尽
  宜今贤不拘方典不祧近得失具在因之革之盖
  亦选举之衡镜也欤佑历代制三卷前二卷先举
  后选按时代直叙不主行文第三卷专叙唐制文
  遂错综马端临讥其孝秀与铨选不分意盖指此
  今续采唐代宗以后至前明故实若德宗贞元间
  佑有蒐辑未尽者并著于篇其行文略依佑前二
卷十七 第 2b 页 WYG0639-0217b.png
  卷而杂议论亦兼采云
 第一历代制上
 第二历代制中
 第三历代制下(考绩附/)
 第四杂议论上
 第五杂议论中
 第六杂议论下
  历代制上(唐/) (五代/)
卷十七 第 3a 页 WYG0639-0217c.png
唐代宗广德元年敕两馆生(崇文/弘文)皆以资荫补充其经
业楷体通七者与出身永泰元年始置两都贡举(先是/广德)
(二年侍郎贾至言岁方艰歉举人赴省者两都试之至/是敕礼部侍郎官号皆以知贡举为名两地别放及第)
(大历七年停东都贡举太和元年复/敕权置其国子监举人试上都如故)上尝御宣政殿亲
试讽谏主人茂才异等智谋经武博学专门等四科举
人帝亲慰勉赐御厨珍馔茶酒礼甚优异(时方炎暑帝/其朝衣永日)
(危坐读太宗贞观政要及举人策成悉皆观览一百馀/道将夕有策未成者命大官给烛令尽其才夜分而罢)
登科者凡一十五人德宗贞元五年诏明经举人所习
卷十七 第 3b 页 WYG0639-0217d.png
尔雅多是草木鸟兽之名无益理道宜令改习道德经
(十二年司业/裴肃奏复之)六年礼部侍郎亲故移试考功谓之别头
至十六年罢之嗣是屡复屡罢十八年敕今后每年考
试所取明经不得过一百人进士不得过二十人宪宗
元和元年命宰臣已下监试应制举人于尚书省以制
举人皆先朝所徵故不亲试三年明经停口义复试墨
义十条(七年侍郎韦贯之奏停/墨义依旧格问口义)五经取通五明经取通
六其尝坐法及为州县小吏虽艺文可采勿举穆宗长
卷十七 第 4a 页 WYG0639-0218a.png
庆元年侍郎钱徽所举送覆试多不中选徽坐贬(段文/昌奏)
(徽取士以私诏白居易王起覆试而黜者过半后故事/进士唱第讫所试杂文及策送中书门下详覆 废建)
(中三年复行长庆三年侍郎王起言向放榜而始详/覆今请先详覆而后放榜议者多以避嫌失职非之)
年立三史科及三传科(从谏议大夫/殷侑请也)先是进士试诗赋
及时务策五道明经策三道德宗时中书舍人赵赞权
知贡举乃以箴论表赞代诗赋而皆试策三道文宗太
和七年敕贡举人先帖大小经二十帖次对正义十道
次议论各一道不试诗赋策八年贡院奏复试诗赋上
卷十七 第 4b 页 WYG0639-0218b.png
从内出题试之谓侍臣曰吾患文格浮薄昨试差胜乃
诏礼部岁取登第者三十人无人不必充数文宗好学
嗜古郑覃以经术位宰相深嫉进士浮薄屡请罢之帝
曰敦厚浮薄色色有之进士科取人二百年矣不可遽
废故事礼部试进士将及第人名先呈宰相然后放榜
是年宰相王涯奏礼部取士反先以榜示中书非至公
之道请罢先呈之例一以委有司九年中书门下奏每
年贡士仅千人据格所取其数绝少望付所司精求行
卷十七 第 5a 页 WYG0639-0218c.png
艺添满四十人及第仍委礼部于所试诸色贡举人元
格内减一十五人都守每年放出身黄衣人数庶令才
人速得自效从之开成元年诏勋臣子弟有能应进士
明经及通诸科者有司先加奖引五年中书门下奏贡
举人并不许于京兆河南两府取解仰于两都国子监
就试(大中六年仍准/于两府集试)武宗会昌五年定公卿百寮子弟
及京畿士人寄客外州府等修明经进士业者并𨽻名
所在监及官学精加考试所送人数其国子监明经旧
卷十七 第 5b 页 WYG0639-0218d.png
格每年三百五十人今请送二百人进士依旧格三十
人其𨽻名明经请送二百人宗正寺进士送二十人东
监同华河中所送进士不得过三十人明经不得过五
十人凤翔山南西道东道荆南鄂岳湖南郑滑浙西浙
东鄜坊宣商泾邠江南江西淮南西川东川陜虢等道
所送进士不得过一十五人明经不得过二十人河东
陈许汴徐泗易定齐德魏博泽潞幽孟灵夏淄青郓曹
兖海镇冀麟胜等道所送进士不得过一十人明经不
卷十七 第 6a 页 WYG0639-0219a.png
得过十五人金汝盐丰福建黔府桂府岭南安南邕容
等道所送进士不得过七人明经不得过十人其诸支
郡所送人数请申观察使为解都送不得诸州各自申
解所试进士杂文据元格合封送省宣宗大中元年礼
部侍郎魏扶奏封彦卿崔瑑郑延休三人皆因贵胄不
敢选取所试诗赋并封进奏命翰林学士韦琮等考之
中程奉进止并放及第又谕有司考试只合在公如涉
徇私自有刑典令后但依常例取舍不得别有奏闻吏
卷十七 第 6b 页 WYG0639-0219b.png
部尝试宏辞举人漏泄题目为御史台所纠其登科人
并落下时诸科取人犹滥中书门下奏礼部贡院见置
九科(开元礼三礼三传三史学/究道举明算明法童子)徒添入仕之门曾无实
艺请起大中十年权停三年满后赴试者令有司先进
名令中书舍人覆问本业精通堪备朝廷顾问即作等
第进名候敕处分如事业荒芜考官当议朝责其诸道
州府荐送童子须实年十一二仍须精熟一经能自书
写者(广德二年停童子岁贡大历三年再停开成三年/敕诸道不得更以童子关荐然虽有是命而荐者)
卷十七 第 7a 页 WYG0639-0219c.png
(仍比比/有之)如违条例本道长吏亦议惩罚懿宗咸通四年
进士皮日休请以孟子为学科不报十年以军兴停举
(通考作十一年/今从册府元龟)于十二年别许三十人及第昭宗天复
元年令新及第进士中有久在名场才沾科级年齿已
高者不拘常例各授一官礼部以王希禹等闻时人谓
之五老榜哀帝天祐四年礼部奏朝廷累年多事在远
举人并阻随计逐年所司放榜皆量其人数临事增减
今干戈稍戢水陆渐通求试虽不广于往年而贡籍颇
卷十七 第 7b 页 WYG0639-0219d.png
甚其屈誉拟于去年数外更放三数人报可唐制举之
名多至八十有六凡七十六科其尤贵者进士岁贡常
不减八九百人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
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都会谓之举场通称谓之
秀才投刺谓之乡贡得第谓之前进士互相推敬谓之
先辈俱捷谓之同年有司谓之座主京兆府考而升者
谓之等第州府不试而贡者谓之拔解将试各相保谓
卷十七 第 8a 页 WYG0639-0220a.png
之合保群居而赋谓之私试造请权要谓之关节激扬
声价谓之还往既捷列名于慈恩寺塔谓之题名大燕
于曲江亭子谓之曲江会籍而入选谓之春关不捷而
醉饱谓之打毷氉匿名造谤谓之无名子退而肄业谓
之过夏执业以出谓之夏课(亦谓之/秋卷)挟藏入试谓之书
策其大略如此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才识兼茂明于
体用诸科亦称得人中叶以后未尝废置然前代皆天
子策览升黜之权一出于上唐则全以付之有司故牛
卷十七 第 8b 页 WYG0639-0220b.png
僧孺辈以直言忤权倖考官坐累而刘蕡所陈尤忠愤
鲠切宰相而下皆不敢为之明白虽当时阉宦之势可
畏亦由素无亲览之事故此辈得以劫制衡鉴之人也
至铨法自肃宗至德后天下战讨启丐填委永泰后稍
稍平定而元载用事非贿谢不与官常衮为相思革其
弊凡奏请一杜绝之惟文辞入第乃得进然无所甄异
贤愚同滞崔佑甫代之欲收时望荐引无虚日作相未
踰年除官八百人前后相矫终不得其适(德宗谓佑甫/曰人或谤卿)
卷十七 第 9a 页 WYG0639-0220c.png
(所用多涉亲故何也对曰苟生平之未/识何以谙其才行而用之上以为然)又河西陇右河
南河北不上计吏员大率减天宝三之一而入流者加
一故士人二年居官十年待选而考选迁除之法浸坏
德宗兴元四年以京师寇盗之后天下蝗旱谷贵选人
不能赴调乃命吏部侍郎刘滋知洪州选事以便江岭
之人贞元四年吏部奏艰难以来两都士类散在远方
三库敕甲又经失坠人多罔冒吏或诈欺分见官者谓
之擘名承已死者谓之接脚所以集选加众真伪混然
卷十七 第 9b 页 WYG0639-0220d.png
谨其由历状样乞委观察使诸州府县于界内应有出
身以上合依样通状发到所司攒勘八年从宰相陆贽
请以内外员三分之计阙集人岁以为常天下称便(唐/制)
(岁集以孟冬而选尽季春之月乾元后率三岁一调稽/壅淆冒吏缘为奸士或十年不得官员阙亦累年不补)
九年中丞韦正伯奏按选格铨状自书试日书迹不同
即驳放殿选宪宗元和二年制江淮大县每岁据阙委
三省御史台诸司长官节度观察使各举堪任县令不
限选数许赴集台省官及刺史赤令有阙先于县令中
卷十七 第 10a 页 WYG0639-0221a.png
拣择如有能否与元举人同赏罚复置具员簿以序内
外庶官三年四月诏重定举县令之法委吏部精加考
覈仍令四时注拟其观察刺史所举不得授以本州府
县令(是年三月诏秘书省弘文馆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正字宜委吏部于平留选人中择行艺注拟综)
(覈限考入畿县/簿尉任依常格)七年八月令州府五品以上官替后本
道观察使量其才行干能堪奖用者每岁冬季闻荐穆
宗长庆二年诏诸道荐送大将其随节使归朝者令神
策六军使及南衙常参官具由历功绩牒送中书门下
卷十七 第 10b 页 WYG0639-0221b.png
量加奖擢其常参武官准具年月日改转诸道军府大
将监察以上官三年改转盖自宪宗御宇凡朔方吴蜀
洎山东两河累兴问罪之师帝自藩邸习闻谓戎臣武
卒常宜姑息降诏优假复有工贾胥吏窥升朝籍者厚
持缗货纳于方镇方镇嗜利即以大将文符给之伪其
职秩年月未几则求荐闻必曰某以岁久宜迁某以殊
勋合奖宰臣奏拟下得王官流弊有不可诘者文宗即
位宰臣次第矫举太和元年敕诸道诸军诸使应奏判
卷十七 第 11a 页 WYG0639-0221c.png
官并每年冬荐者除新开幕府据元额署外向后阙某
职奏某人充如更奏者即云某职某人缘某事停奏某
人替台省官两考者不在冬荐限又敕釐革两畿及诸
道奏请散官州县等官惟三剑三川硖内及诸道比远
许奏县令录事参军每道不得过三五人其馀并停二
年诏曰内外官曹上自要重下至卑散班行府县更无
阙员荐请沿替为弊滋深况文武名分授受各殊其诸
使诸道等今后宜依注例除旧有正官外不得兼受正
卷十七 第 11b 页 WYG0639-0221d.png
官三年权停东选(大宗时东人选者集/于洛州谓之东选)又诏诸道进奏
官有奏请带正官者不得兼简较及宪官如准诸道诸
军诸使例请简较兼宪官充则不得带正员官四年中
书门下奏河北诸道沧景德棣之类经破伤之后灵夏
邠宁鄜坊泾原振武丰州全无俸料有出身人及正员
官悉不肯去吏部从前多不注拟如假摄有劳许于诸
色人中量事奏三数员从之六年从御史台奏诸道节
度观察防禦经略等使有子孙授京城及诸州府官勒
卷十七 第 12a 页 WYG0639-0222a.png
归本任不得奏请勾留七年中书门下奏亲人之切无
如县令又录事参军纠察属县课责下僚一郡纪纲藉
其提举吏曹注拟真伪难知岂若考绩效于理所听善
恶于氓谣望令京兆河南尹及天下刺史各于本府本
道常选人中择堪为县令司录录事参军人名具课绩
才能闻荐其诸州先申牒观察使都加考覈申吏部集
(吏部尚书侍郎引诣铨曹试时务状一道访以理/人之术及陈历仕课绩但取事理明切不假词华)
理识优长者为等第便于大县难理处注拟(仍取税五/万贯以下)
卷十七 第 12b 页 WYG0639-0222b.png
(县注授免占/常选人阙员)如有犯赃以本州长吏处分(百贯已下刺/史量削阶秩)
(百贯已上移/守僻远小郡)观察使委中书门下奏听进止其犯赃官
纵遇恩赦不在收叙之限八年正月吏部奏准疏理诸
色入仕人等今诸司流外令吏府史掌固礼生楷书医
工及诸军诸使承优官典(总一千九百七十二员/请减六百五十七员)兵部
奏应管左右仗千牛仆寺殿中省进马左右金吾仗长
(共一百六十一员/请减六十七员)文简武简三卫每年定数(六十/人)
部奏明经弘文馆生太庙郊社斋郎掌坐等(共五百五/十二人减)
卷十七 第 13a 页 WYG0639-0222c.png
(一百三/十人)并请权减从之初中书门下以诸色科目选人
凡未有出身未有官只合于礼部应举其有出身有官
者方合于吏部赴科目选比年格文差互多有白身及
用散试官并称乡贡者及注拟之时即妄论资次曾无
格例其宏词拔萃学究一经则有定例然亦不在用散
试官限其三礼三传一史三史明习律令并令所司荐
试及第明习律令同明经一史三礼三传同进士三史
当年关送吏部(唐选举之法州府所升者试之礼部礼/部所升试之吏部其法截然然观贞元)
卷十七 第 13b 页 WYG0639-0222d.png
(九年御史中丞韦正伯劾奏七年冬京兆府踰滥解送/之人已授官六十六人则未经礼部者径入吏部知唐)
(中叶以后法度/废紊者多矣)至太和九年又奏国家取士远法前代
进士科得人为盛然于入仕须更练达起来年进士及
第后三年任选委吏部依资尽补州府参军𦂳县簿尉
宦满之后来年许选三考后听诸使府奏用便入协律
郎四卫佐未满者不在奏限(如任江淮官特/与免其纲使)开成二年
二月左卫大将军张克勤请以叙一子官回与外甥不
(前请回授并蒙允许至是准左司员外郎裴夷直断/若无已子许及周亲自有息男不得妄移他族遂定)
卷十七 第 14a 页 WYG0639-0223a.png
(为/例)时诸道有以试御奏授州县官者上曰每年选人辛
苦尚无缺员与之试御奏授不可轻许(惟河北道吏部/不注许其奏请)
由是倖进暂息又诏曰近日诸色入流人多官途隘窄
诸道军将自有衣粮月俸若更占州县员阙则文吏无
所容身今后诸道节度团练防禦等使不得更奏军将
充巡内上佐等官京有司有专知别当及诸色职掌近
日诸司奏请州县及六品已下充本司职掌援引旧例
色目渐多致溢旧额今后各于本司见任官内拣择差
卷十七 第 14b 页 WYG0639-0223b.png
署不得别更奏官四年停岭南五管及黔中道选补初
两道得任土人遣郎官御史为选补使亦有不遣御史
者元和间令五年一集选前一年南曹先牒催文解太
和五年(玉海作/三年)权停至是吏部以请诏曰两道选补停
罢多时极为利便隔年举奏挠动远情议者以人远地
便不足为虑不知一方之政得其人则一境之人受其
福苟非其人则假摄之官皆授里人至有胥贾用贿求
假本州令录裒剥恣私宜更停五年七月诏诸道并不
卷十七 第 15a 页 WYG0639-0223c.png
得奏人唯河北诸道河东泽潞山剑三川京北京西管
内官员稍多假摄之中悉有劳效每年许奏两三人(仍/须)
(元额阙不得替见任人时岭南节度使卢钧奏海峤择/吏与江淮不同若非谙熟土风即难搜求人瘼且岭中)
(往弊南选今弊北资臣尝管二十二州惟韶广官僚每/年吏部选授道路遐远瘴疠交侵更以俸入单微号为)
(比远非下司贫弱即远处无能之流比及到官皆有积/债鲜识廉耻臣任四年备知情状其潮州官吏伏望特)
(循往例不令吏部注拟且委本道求才若摄/官廉慎有闻依前许观察使奏正敕旨依之)至武宗时
以州县摄官常怀苟且委本州刺史于当州诸县分配
公事勾当如官员数少力实不逮即于前资官选择差
卷十七 第 15b 页 WYG0639-0223d.png
摄不得取散试官充又令进士至合选年许诸道依资
奏授试官充职如奏授州县官即不在兼职之限又县
令阙人许观察使于前资摄官内荐论宣宗大中六年
令县令司录录事参军今任四上考减两选馀官得四
上考县令司录参军得三上考并减一选懿宗咸通十
二年依中书门下奏河东潞府邠宁泾原灵武盐夏振
武天德鄜坊沧德易定三川等道观察防禦等使及岭
南五管每道每年除令录外许量奏簿尉及中下州判
卷十七 第 16a 页 WYG0639-0224a.png
司县丞共三人(偏州不在奏/州县官限)诸道节度及都团练防禦
使下将校奏转试官及宪御等令诸节度使每年量许
五人都团练防禦量许三人其御史中丞已下须有战
伐功劳任具事绩申奏简勘处分以外不得更有奏请
僖宗广明元年敕选人粟错长名驳放者除身名踰滥
及欠选欠考外以比远残阙收注(文宗开成二年帝以/粟错长名驳放选人)
(经冬穷悴哀诉可矜敕吏部简勘如非大段瑕病即与/重收注拟不得用平留阙如员阙不相当一唱不伏官)
(者便任冬集其未经中书门下陈状者/敕下后不得续收今年以后亦不为例)哀帝天佑二年
卷十七 第 16b 页 WYG0639-0224b.png
诏曰吏曹注拟申到中书过验酌量三铨旷务今后州
府令录委吏部注拟中书门下不除授时选人多有重
叠磨勘之际各有争论铨司言具状须与注拟到任替
阙参差请准旧条殿选如是格式申送员阙不得更妄
指射旋以梁王朱全忠请令三铨处分常调选人并准
旧例其四镇管内官员候本道申阙到省方与注拟
五代当干戈抢攘之岁贡举未尝废也惟土宇分割人
士流离故每年所取进士其多者仅及唐盛时之半但
卷十七 第 17a 页 WYG0639-0224c.png
三礼三传学究明经诸科唐时所取甚少而晋汉后明
经诸科中者动以百人计盖帖书墨义承平之时士鄙
其学国家亦贱其科而不取丧乱以来文字坠废为士
者往往从事帖诵之末国家亦姑以为士子进取之途
故其所取反数倍于唐盛时也
梁太祖开平元年凡诸道贡举人秋荐时藩方不加亲
试号为拔解者并令止绝又敕礼部贡院每年所放明
经及第不得过二十人先后诏求卓荦不羁沈潜用晦
卷十七 第 17b 页 WYG0639-0224d.png
究古今刑政之源达礼乐质文之奥者奏试所长待以
不次然有其制而无其实也礼部所放进士薛钧以父
延圭为左司侍郎敕令落下其后兵部尚书知贡举(唐/开)
(元时以礼部侍郎专知贡举其后或以他官领多用中/书舍人及诸司四品清资官惟会昌中命太常卿王起)
(知贡举时亦检校仆射至五代时或以兵部尚书或以/户部刑部侍郎为之不复专主礼部盖自乾化元年以)
(尚书左仆射杨/涉知贡举始也)姚洎言曩时进士不下千人近岁观光
之士人数不多加以在位臣僚罕有子弟就其寡少复
避嫌疑实恐因循渐为废坠请令在朝公卿亲属将相
卷十七 第 18a 页 WYG0639-0225a.png
子孙有文行可取者许所在州府荐送以广毓才之义
从之翰林学士郑珏连知贡举邺人赵都赂之人报翌
日登第都乡人聂屿闻不捷诟来人以吓之珏惧亦与
屿第时吏部拟官中书除授多行请托但假货财虽严
敕有司官长仍徇私情而靡才实焉
后唐庄宗同光二年中书门下请权停贡选一年不允
三年以新进士符蒙正等不塞舆望敕翰林院覆试(宣/徽)
(使李绍宏之毁也升王彻为第一桑/维翰第二符蒙正第三成僚第四)并敕今后礼部所
卷十七 第 18b 页 WYG0639-0225b.png
试委中书门下子细详覆奏闻又童子科委本州府依
诸色举人例考试结解送省任称乡贡童子长吏不得
表荐若无本处解送本司不在考试之限(长兴元年敕/每年所放童)
(子不得/过十人)四年正月五科举人许维岳等一百人进状言
伏见新定格文三礼三传每科祗放两人方今三传一
科五十馀人三礼三十馀人三史学究一十人若每年
祗放两人及一人逐年又添初举纵谋脩进皆恐滞留
伏见长庆咸通年放举人元无定式又同光元年春榜
卷十七 第 19a 页 WYG0639-0225c.png
亦一十三人请依此例以劝进脩奉敕依为永例明宗
天成三年赵凤知贡举备陈场中利病七月敕今后应
三传三礼三史开元礼学究等考试本业毕后引试对
策时宜令主司于时务中取要当策题精详考校但能
周通典切即放及第不及此格者本业虽精亦须黜落
应九经五经明经帖书及格后引试对义主司于大经
泛出问义五通于帘下书于试纸令隔帘逐段解说但
不失疏注义理通二通三始得入策策并于时务中采
卷十七 第 19b 页 WYG0639-0225d.png
取对策许直言其事初进士帖经通三者准放五年礼
部贡院奉敕进士帖经本朝旧制近来此道稍坠负艺
者虽多能帖经者甚少恐此一节或滞群材今年应进
士举所试文策及格帖经或不及通三与放及第来年
秋词赋人所习一大经许令对义今逐处解到进士当
司引试杂文帖经后令别于所习一大经内对义目五
道考试通二通三准帖经例予其入格长兴元年二月
敕此后贡院应试三传三礼宜令准进士九经五经明
卷十七 第 20a 页 WYG0639-0226a.png
经例逐场去留不得候终场方定仍具所通否粗一一
于榜内告示其学究不在念书可特示墨义三十道亦
准上指挥(五科中惟学究文书最少乃令念其经而通/其义故曰学究今祗许墨义即学者皆专于)
(此科时/论非之)五月停宏词拔萃明算道举百篇等科复明法
科时及第新进士李飞赋内犯韵李谷犯韵一处又诗
内错写一字中书门下奏恕其误其馀多放再解就试
师门门生诸称及落第举人无故改名者悉予禁止四
年礼部贡院奏贡人至元日列在方物之前以备充庭
卷十七 第 20b 页 WYG0639-0226b.png
之礼(始于唐长寿三年从/左拾遗刘承庆之请)近来直至临锁院前赴天应
门外朝见今后请令举人复赴正仗如旧法并从之(或/以)
(人数不少祗取诸科解头一人就/列其馀续至者俟齐日别令朝见)旧例举人就试日皇
城司差人于院门前听察举人挟带文书放榜日设棘
于门又闭院门以防下第不逞者贡举考试官侵星便
出及第人赴五凤楼前谢恩赴国学谢先师和凝知贡
举彻棘启门至晚始出请令举子于朝堂谢恩讫即赴
国学永为定制自唐末丧乱缙绅之家或以告敕鬻于
卷十七 第 21a 页 WYG0639-0226c.png
族姻至有舅叔拜甥侄者选人伪滥郭崇韬奏革其弊
令未合格人及无名驳放者将伪滥人陈论其见任官
及诸道选人身死并须申报本州令录于告身书身死
月日选人亦不得周岁逗留致作京债有惧罪逃移者
所司申奏勿齿时澄汰甚严放弃田闾涂毁告身者十
七人(左拾遗李慎仪吏部员外王松上言崇韬行矫枉/过直之道成欲益反损之文选人一事阙违并涉)
(踰滥文书一纸有误数任皆不勘详自天下乱离将五/十载无人不遇兵革无处不遭焚烧文书保全固应极)
(少至二年以来选人不败赴集诸道皆是摄官恩泽不/行禄秩皆废且摄官祗自州府多因贿赂朝廷不知姓)
卷十七 第 21b 页 WYG0639-0226d.png
(名所司不考课绩皆无拘束得恣贪残若不别为条例/不惟时病难息益乱国章请委铨曹子细简量但可去)
(其踰滥不失本规酌中以为定制从之惟诸道犹奏请/州县乃令节度使管三州已上者每年许奏管内官三)
(人三州已下者许奏二人防禦使每年许奏一人天成/二年许各多奏一人其刺史无荐奏之例不得指请)
天成二年令选人过格十年外不在赴集之限有隐忧
者殿五选(制曰人伦之责孝道为先既/有负于尊亲定不公于州县)初冯道等议常
调选人限于格例铨注以至留滞而州县吏员多以颜
情兼摄乃议减选补吏以杜倖门然是时九州既未混
同十道半违声教吏员多益州县无添至长兴四年行
卷十七 第 22a 页 WYG0639-0227a.png
减选之敕(一选者无可减两选三选者减一选四选五/选者减两选六选七选者减三选八选九选)
(者减四选十选十一选者/减五选十二选者减六选)诸色劝进人及山陵行事官
兼每年黄衣选人数千皆援减选并合除官宰相将至
内门则数百为群喧诉诘难驺吏不能止后追罢此敕
废帝清泰二年三铨注拟选人有自超一资至五资亦
有三两人超六资七资八资者门下省言天成三年已
前许超折一资者不过三两人天成三年后格不许超
折而中书以重议改移便成淹滞今年请据所注押定
卷十七 第 22b 页 WYG0639-0227b.png
从之三年诏以内外臣僚迭均劳逸其两使判官畿赤
县长取郎中员外补阙拾遗三丞五博少列官僚选擢
晋高祖天福三年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权知贡举
崔棁奏今年就举比常岁倍多科目之中凶豪甚众每
驳榜出时有喧张互相朋扇请令举人落第后或不甘
心令自投状披陈却请所试与疏义对證兼令其日一
甲共较傥实负抑屈所司难逭宪章如妄有陈论痛加
惩断其明年停举又明年罢明经童子宏词拔萃明算
卷十七 第 23a 页 WYG0639-0227c.png
道举百篇等科(先是废及第人与主司选胜宴及中书/舍人靸鞋接见举人兵部礼部引人过)
(堂日幕次酒食/会客悉皆罢之)惟明法一科敕令五选集合格注官优
与处分出帝开运元年复明经童子二科其考试进士
仍以三条烛为限有怀藏书册者不令就试(长兴二年/改昼试时)
(又有容纵怀藏者乃从/知贡举窦贞固所请)高祖初行军副使等例从替罢
者许就家居一年赴阙后即据资比拟以免候阙委困
又令正官满日长吏预前奏闻不得朝摄暮替又令参
选考验时所司简点文书如有粟错详酌事理非藏奸
卷十七 第 23b 页 WYG0639-0227d.png
隐倖者免其驳放然是时选格甚繁每月送阙不过五
员七员开运中吏部侍郎王易简请南曹详定解样兼
备录长定格取解条例各下诸州如礼部贡院版样立
州县门每选人取解时各准条件遵给行从之
汉隐帝时刑部侍郎边归傥言每年贡举人动应五举
六举多至二千三千事业不精人文何取请敕三京邺
都就道州府长官合发诸色贡举人文解者精加考校
不得滥有举送其选法多依后唐及晋事例令州县官
卷十七 第 24a 页 WYG0639-0228a.png
幕府官曾受命契丹者追文书毁废者取唐晋出身文
书本选外仍殿两选降三资注拟凡唐晋诸科及第人
于契丹年号内出给冬集者许追毁换给仍据新给年
月日理选又从右拾遗高守琼言敕年未三十者不得
任县令七十者并宜注优散官
周太祖广顺三年礼部侍郎赵上交请增改贡院诸科
规条时翰林学士承旨刑部侍郎权知贡举徐合符又
参酌新旧陈奏条制(九经元格帖经一百二十帖对墨/义泛义口义共六十道策五道赵)
卷十七 第 24b 页 WYG0639-0228b.png
(上交请罢帖书泛义口义对墨义一百五十道今去泛/义口义都对墨义六十道其帖书对策依元格五经元)
(格帖书八十帖对墨义五十道今请对墨义十五道明/法元格帖律令一十帖对律令墨义二十道策试十条)
(去年罢帖对义六十道今请依元格学究元格念书对/墨义各二十道策五道去年罢念书都对墨义五十道)
(今请依去年起请三礼对墨义九十道去年添四十道/今请依元格三传对墨义一百一十道去年对四十道)
(今请依元格开元礼三史元格各对墨义三百道策五/道去年加对五十道请依元格进士试杂文诗赋帖经)
(二十帖对墨义五十道去年代帖经对义别试杂文二/首今请依别试杂文其帖书对义依元格童子念书二)
(十四道请添念五十/道及三十通者放)有敕宜依仍于引试之时精加考
校逐场去留无艺者虽应举年深不得饶借场数有艺
卷十七 第 25a 页 WYG0639-0228c.png
者虽遭黜落并许陈诉祗不得于街市省门故为喧竞
及投无名文字讪毁主司违者配流边远同保人永不
得赴举又今后举人须取本贯文解远者祗许两京给
解世宗显德二年礼部侍郎刘温叟于进士十六人敕
令看详黜落十二人五年右谏议大夫刘涛于东京试
士后率新进士刘坦已下十五人赴行在以所试诗赋
进呈上以其词多纰缪命翰林学士覆试退落七人涛
坐责官翰林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窦仪奏比来取解者
卷十七 第 25b 页 WYG0639-0228d.png
诪张荐托举送者启倖徇情致令就试不下三千登科
罕踰一百且明经童子二科尤宜敕罢其进士请今后
省卷限纳五卷以上于中须有诗赋论各一卷馀外杂
文歌篇并许同纳祗不得有神道碑志文之类其帖经
对义并须实考通三以上为合格将来却复昼试其不
及第人以文艺优劣定为五等文字乖舛词理纰缪甚
者为第五等殿五举次者为第四等殿三举以次稍优
者为第三第二第一等并许次年赴举三礼解试省试
卷十七 第 26a 页 WYG0639-0229a.png
第一场礼记第二场周礼第三场仪礼三传第一场左
氏第二场公羊第三场谷梁并终而复始学究周易尚
书并为一科每经对墨义三十道仍问经考试毛诗依
旧为一科对墨义六十道及第后并为上选集诸科举
人第一场十否者殿五举第二场三场十否者殿三举
其三场内有九否者并殿一举其进士及诸科所殿举
数并于试卷朱书封送中书门下考试及第进士先具
姓名杂文申送中书覆奏讫下当司与诸科一齐放榜
卷十七 第 26b 页 WYG0639-0229b.png
四年诏天下诸色人中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经学
优深可为师法详闲吏治达于教化者不限前资见任
职官黄衣草泽并许应诏其逐处州府依每年贡举人
式例差官试解尚书吏部(试策论三道共三千字已上/取文理俱优人物爽秀者方)
(得解/送)取来年十月集上都其登朝官亦许上表自举自
晋汉以来设官分治釐革失中广顺初颇加更定前资
朝官罢令赴阙(汉隐帝时杨邠以前资官在/外虑有游说祗令两京居止)州郡不得
奏荐无前官及无出身人亲没未葬者不得辄求仕进
卷十七 第 27a 页 WYG0639-0229c.png
而百司奏补官吏不择事言笔札至有不能举其条目
者显德二年敕曰诸司寺监收补职员须无讹滥今后
勒诸司关送吏部验考其中者更具引验可否连所试
书迹并本州府不系色役回文及正身引送中书后吏
部具名闻奏候敕下勒本司补收
 
 
 
卷十七 第 27b 页 WYG0639-0229d.png
 
 
 
 
 
 
 
钦定续通典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