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639-017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十四
 食货
  漕运
唐至德以后因史朝义分兵出宋州淮运于是阻绝租
庸盐铁溯汉江而上河南尹刘晏为户部侍郎兼勾当
度支转运盐铁铸钱使以江淮粟帛由襄汉越商于以
输京师代宗出陜州关中空窘于是盛转输以给用广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639-0173b.png
德二年废勾当度支使以刘晏专领东都河南淮西江
南东西转运租庸转输至上都凡漕事皆决于晏晏即
盐利雇佣分吏督之随江汴河渭所宜故其时转运船
由润舟陆运至扬子费钱十九晏命囊米而载以舟减
钱十五由扬州距河阴斗米费钱百二十晏为歇艎支
江船二千艘每船受千斛十船为纲每纲三百人篙工
五十人自扬州遣将部送至河阴上三门号上门填阙
船斗米减钱九十调巴蜀襄汉麻葈竹条为绹挽舟未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639-0173c.png
十年人人习河险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
渭江南之运积扬州汴河之运积河阴河船之运积渭
口渭船之运入太仓岁转粟至百一十万石无升斗溺
者又分官吏主丹阳湖禁引溉自是河漕不涸大历时
李芄为陈州刺史复开陈颖路以通漕挽八年以关内
丰穰减漕十万石自扬炎为相修晏素隙罢其职以户
部郎中崔河图代之而漕事渐坏德宗贞元初关辅宿
兵斗米千钱诏浙江东西至今年入运送上都米七十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0639-0173d.png
五万石更于本道两税折纳米一百万石并江西湖南
鄂岳福建等道先支米并委浙江东西节度使韩滉处
置船运数内送一百万石至东渭桥输纳馀赈给河北
等诸军及行营粮料其淮南及寿濠等道先支米洪潭
屯米并委淮南节度使杜亚勾当其船运数内送二十
万石至东渭桥馀支充行营粮料天下两税钱物并委
本道观察使本州刺史遣官部送上都复陜虢观察使
李泌益凿集津仓山西径为运道属于三门仓治上路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639-0174a.png
以回车又为入渭船方五板输东渭仓米至凡百三十
万石遂罢南路陆运十五年诏令江淮转运米宜二百
万石迩来虽有此命而运米不过四十万石旧例江淮
米岁运抵河阴者数五十万斛久不盈其数惟李巽
度支转运使乃登足数焉至太和初岁旱河涸掊沙而
进米多耗咸阳令韩辽请修秦汉时兴城堰自咸阳抵
潼关三百里可以罢车挽之劳文宗从其议堰城罢挽
车之牛以供农关中实赖其利云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639-0174b.png
梁罗绍威镇魏博日以临淄海岱罢兵岁久储庾山积
唯京师军民多而食寡愿于太行伐木下安阳淇门斲
船三百艘置水运自大河入洛口岁以给宿卫太祖深
然之
后唐庄宗同光二年敕郓州差兵二千自黎阳开河以
通漕运明宗天成元年四月制曰先缘漕运京师租庸
司多借水船今既分兵就食漕运并停其诸河渡水船
即付本主时洋州修魏门仓一百间充贮转运下峡漕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639-0174c.png
米斛斗三司使张延朗奏于洺中预备一二年军粮除
水运外深冬百姓稍闲请差运一转又请诸道运粮百
石以实京师诏然之时车驾在汴论者以运粮百万劳
民托近臣奏之帝乃命东地数州运粮十万石至汴州
司勋员外郎夏侯晤上言曰诸道运转为实辇下军储
今闻多是轻赍却至京中籴纳请下令禁止长兴元年
凤州奏开修唐仓湖田路通凤翔馈运又幽州进新开
东南河路图自王马口至淤口长一百六十五里可胜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0639-0174d.png
漕船千石又三司使奏河水运自洺口至京往年牵船
下卸皆用水运衙官今洺岸至仓门稍远衙官转运艰
难欲于洺河北岸别凿一湾引船直至仓门下卸其功
役欲于诸军内差借从之
周世宗显德二年诏曰今州戍兵旧制沿江发运务差
均邓两州人户自备舟船水运粮盐供馈军食近闻彼
民颇甚劳弊及今有司按本州税积所纳常赋可以岁
给军储其水运舟船并宜停废四年诏疏汴水一派北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639-0175a.png
入于五丈河又东北达于济由是齐鲁舟楫皆至京师
六年命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自京东疏汴水入
于蔡河侍卫步军都指挥使袁彦浚五丈河以通漕运
宋都大梁有四河以通漕运(汴河黄河惠/民河广济河)本祖建隆二
年给事中范阳刘载往定陶督漕军丁夫三万浚五丈
渠自都城北历曹济及郓以通东方之漕开宝五年计
汴蔡两河公私船运江淮米数十万石以给兵食是时
京师岁费有限漕事尚简至太宗太平兴国初两浙既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639-0175b.png
献地岁运米四万石雇民挽舟吏因缘为奸所在附载
钱帛杂物乃择干彊之臣在京分掌水陆路发运事以
革其弊端拱元年罢京城水陆发运以其事𨽻排岸司
及下卸司先是四河所运未有定制太平兴国六年汴
河岁运江淮米三百万石粟一百万石(按李焘续通鉴/长编章俊卿山)
(堂考索皆作/二百万石)黄河粟五十万石菽三十万石惠民河粟
四十万石菽二十万石广济河粟十二万石凡五百五
十万石非水旱蠲放民租未尝不及其数至道初汴河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639-0175c.png
运米计五百八十万石真宗大中祥符初至七百万石
江南淮南两浙荆湖路租籴于真扬楚泗州置仓受纳
分调舟船溯流入汴以达京师诸州岁造运船至道末
三千二百七十馀艘(按三千二百七十馀艘非/止运粮兼缗钱布帛在内)天禧末
减四百二十一先是诸河漕数岁久益增景德四年定
汴河岁额六百万石仁宗天圣四年荆湖江淮州县和
籴上供小民阙食自五年后权减五十万石庆历中又
减广济河岁漕二十万石后黄河岁漕益减才运菽三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0639-0175d.png
十万石岁创漕船市材木劳费甚广嘉祐四年罢所运
菽减漕船三百艘自是岁漕三河而已江河上供米旧
转运使以本路纲输真楚泗州转船仓(按宋史作转般/仓似误今按通)
(鉴长编山堂考/索皆作转船仓)载盐以归舟还其郡卒还其家汴州诣
转船仓运米输京师岁摺运者四河冬涸舟卒亦还营
至春复集名曰放冻卒得番休逃匿者少汴船不涉江
路无风波沉溺之患后发运使权益重六路上供米团
纲发船不复委本路独专其任文移坌并事目繁夥不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0639-0176a.png
能检察操舟者赇诸吏得诣富饶郡市贱贸贵以趋京
师自是江汴之舟混转无辨籍多空名漕事大弊嘉祐
三年以诸路纲不集下诏切责英宗治平初诏复依旧
日成例大加振刷漕粟至京师汴河五百七十五万五
千石惠民河二十六万七千石广济河七十四万石诸
路创漕船二千五百四十艘京师税米支五岁馀而漕
运吏卒上下共为侵盗贸易甚则托风水沉溺以灭迹
官物陷折岁不减二十万斛神宗熙宁二年薛向为江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0639-0176b.png
淮等路发运使始募客舟与官舟分运互相稽察旧弊
乃去岁漕常数既足募商舟运至京师者又二十六万
馀石乃请充明年岁计之数三司吴充言宜自明年减
江淮漕米二百万石令发运司易轻货二百万缗计五
年所得无虑缗钱千万转储备边王安石谓骤变米二
百万石米必陡贱骤致轻货二百万贯货必陡贵当令
发运使度米贵州郡折钱变为轻货储之河东陜西要
便州军用常平法粜籴为便诏如安石议七年京东路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0639-0176c.png
察访邓润甫等言山东沿海州郡地广丰岁则榖贱募
人为海运山东之粟可转之河朔以助军食诏京东河
北路转运司相度后江淮上供榖至京师者三分不及
一宣徽南院使张方平言今京师古所谓陈留天下四
冲八达之地利漕运而赡师旅国初浚河渠三道以通
漕运计各河之数立上供年额近罢广济河而惠民河
粟又不入太仓众所赖者汴河议者屡作改更并致汴
河日失其旧十二月诏浚广济河增置漕舟其后河成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0639-0176d.png
岁漕京东榖六十万石东南诸路上供杂物旧陆运者
增舟水运押汴河江南荆湖纲运七分差三班使臣三
分军大将殿侍又令真楚泗州各造浅底舟百艘分为
十纲入汴元丰五年罢广济河辇运司及京北排岸司
移上供物于淮阳计置入汴立清河辇运司言者谓广
济安流而上与清河溯流入汴远近险易不同诏转运
提点刑狱比较利害蒋之奇陈祐甫等开龟山运河乃
免风涛之患诏各迁两官馀官减年循资有差八年罢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0639-0177a.png
岁运百万石赴西京先是常运东南粟入洺下至是户
部奏罢之徽宗崇宁三年户部尚书曾孝广言往年南
省真州江岸北至楚州淮堤以堰潴水不通重船船剥
劳费遂于堰旁置转船仓受逐州所输更用运河船载
之入汴以达京师虽免推舟过堰之劳然侵盗之弊由
此而起请将六路上供斛斗依东南轻货杂运直至京
师诏可其奏自是六路郡县各认岁额虽湖南北至远
处亦直抵京师号直达纲继因盐法已坏回舟无所得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0639-0177b.png
舟人逃散法亦大坏政和中谭正上言祖宗建立真楚
泗州转船仓一以备中都缓急二以防漕渠阻节三则
纲船装发资次运行更无虚日自其法废河道日益浅
涩遂致中都粮储不继淮南三转船仓不可不复乞自
泗州为始次及真楚既有籴本(按籴本宋史作瓦木乃/传刻之误今从文献通)
(考及名臣/奏议改正)顺流而下不甚劳费俟岁丰计置储蓄仍立
转船仓依前法计置至钦宗靖康元年又诏东南六路
上供额斛除淮南两浙依旧直达其江湖四路并措置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0639-0177c.png
转船高宗建炎元年诏诸路纲米以三分之一输送行
在馀输京师二年诏二广湖南北江东西纲运赴江宁
府福建两浙路输送平江府(按宋史输送平江府句上/脱赴江宁府福建两浙路)
(九字文义不明今据玉/海及山堂考索增入)京畿淮南京东西河北陜西及
川纲输送行在其二广湖南北纲运如过两浙许便输
送平江府福建纲运过江东西亦许乘便输送江宁府
三年又诏粮运输送建康府至绍兴初因地之宜以两
浙之粟供行在以江东之粟饷淮东以江西之粟饷淮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0639-0177d.png
西荆湖之粟饷鄂岳荆南量所用之粟责漕臣将输而
归其馀于行在三十年定制科拨上供米鄂兵岁用米
四十五万馀石于全永郴邵道衡潭鄂鼎科拨荆南兵
岁用米九万六千石于德安荆南澧纯潭复荆门汉阳
科拨池州兵岁用米十四万四千石于吉信南安科拨
建康兵岁用米五十五万石于洪江池宣太平临江兴
国南康广德科拨行在合用米一百一十二万石就用
两浙米外于建康太平宣科拨其宣州见屯殿前司牧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0639-0178a.png
马岁用米并折输马料三万石于本州科拨其诸路转
运司桩发时计内外诸军岁费米三百万斛而四川不
与焉
辽圣宗太平九年燕地饥户部副使王嘉请造船募习
海漕者移辽东粟饷燕后因道险不便而止
金世宗大定初刘玑同知漕运司事奏言漕户顾直太
高虚费官物宜酌量裁损若减三之一岁可省官钱一
十五万馀贯宣宗元光元年六月造舟运陜西粮由大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0639-0178b.png
庆关渡以抵湖城哀宗天兴元年八月发丁壮五千人
运粮以饷喀齐喀喀齐喀时为枢密使将兵应完颜锡
林等自汝州急入援故饷之
元世祖中统四年诏北京运米五千石赴开平其车牛
之费并从官给至元十三年遣泸州屯田军四千转漕
重庆丞相巴颜献海运策江南之粮分为春夏二运当
巴颜平江南时尝命朱清张瑄等以宋库藏图籍自崇
明州从海道载入京师而运粮则自浙西涉江入淮由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0639-0178c.png
黄河逆水至平滦旱站陆运至淇门入御河以达于京
后又开济州泗河自淮至新开河由大清河至利津河
入海因海口沙壅又从东河旱站运至临清入御河又
开胶莱河道通海劳费不赀卒无成功十九年巴颜追
忆海道载宋图籍之事以为海运可行于是请于朝廷
命上海总管罗璧朱清张瑄等造平底海船六十艘运
粮四万六千馀石从海道至京师然创行海洋沿山求
澳风信失时明年始至直沽时朝廷尚未知其利是年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0639-0178d.png
十二月立京畿江淮都漕运司二仍各置分司以督纲
运每岁令江淮漕运司运粮至平滦京畿漕运司自平
滦运至大都二十年又用王积翁议令阿巴齐等广开
新河然新河候潮以入船多损坏民亦苦之而蒙古岱
所督海运之舟悉皆至焉于是罢开新河颇事海运立
万户府二以朱清为中万户张瑄为千户蒙古岱为万
户府达噜噶齐未几又分新河军士水手及船于扬州
平滦两处运粮命三省造船二千艘于济州河运粮犹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0639-0179a.png
未专于海道也济州役夫万二千人初江淮岁漕米百
万石于京师海运十万胶莱六十万石而济之所运三
十万石水浅舟不能达更以百石之舟运用四人故夫
数增多二十四年始立行泉府司专掌海运增置万户
府二遂罢东平河运粮二十五年内外分置漕运司二
其在外者于河西务置司领接运海道粮事二十八年
又用朱清张瑄之请并各府为都漕运万户府止令清
瑄二人掌之其属有千户百户等官分为各翼以督岁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0639-0179b.png
运先是中统二十九年从郭守敬言开通惠河守敬尝
陈水利十一事其一欲道昌平县白浮村神仙泉过双
塔榆河引一𤱔玉泉诸水入城汇于积水潭从东折而
南入旧河每十里置一闸以时蓄泄帝称善复置都水
监命守敬领之丞相以下皆亲操畚锸为之倡置闸之
处往往于地中得旧时砖木人服其识逾年毕工自是
免都民旱运之劳上悦赐名通惠武宗至大四年遣官
至江浙议海运事时江东宁国池饶建康等处运粮率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0639-0179c.png
令海船从扬子江逆流而上江水湍急又多石矶走沙
涨浅粮船俱坏岁岁有之又湖广江西之粮运至真州
入海船船大底小亦非江中所宜于是以嘉兴松江秋
粮并江淮江浙财赋府岁办粮悉充海运海漕之利至
是益博初海运之道自平江刘家港入海经扬州路通
州海门县黄连沙头万里长滩开洋沿山㠗而行抵淮
安路盐城县历西海州海宁府东海县密州胶州界放
灵山洋投东北路多浅沙行月馀始抵成山计其水程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0639-0179d.png
自上海至杨村马头凡一万三千三百五十里至元二
十九年朱清等言其路险恶复开生道自刘家港开洋
至撑脚沙转沙觜至三沙扬子江过匾担沙大洪又过
万里长滩放大洋至青水洋又经黑水洋至成山过刘
岛芝罘沙门二岛放莱州大洋抵界河口其道差为径
直后千户殷明略又开新道从刘家港入海至崇明州
三沙放洋向东行入黑水大洋取成山转西至刘家岛
又至登州沙门岛放莱州大洋入界河当舟行风信有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0639-0180a.png
时自浙西至京师不过旬日而已视前二道较便然风
不测船易漂没亦有船坏而弃其米云
明太祖洪武元年命浙江江西及苏州等九府运粮三
百万石于汴梁已而大将军徐达令忻崞代坚台五州
运粮大同中书省符下山东行省募水工发莱州洋海
仓饷永平卫其后海运饷北平辽东令户部于苏州太
仓储粮二千万石以备海运供给辽东其西北边则浚
开封漕河饷陜西自陜西转饷宁夏河州其西南令川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0639-0180b.png
贵纳米中盐以省远运于时各路皆就近输得利便矣
成祖永乐元年纳户部尚书郁新言始用淮船受三百
石以上者道淮及沙河抵陈州颖岐口跌坡用浅船可
载一百石以上者运至跌坡别以巨舟入黄河抵八柳
树等处车运赴卫河输北平与海运相参其时海运粮
六十五万一千二百二十石于北京时车驾数临幸百
费仰给不止饷边也淮海运道凡二十二年海运粮四
十八万四千八百一十石于通州又卫河攒运粮四十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0639-0180c.png
五万二千七百七十六石于北京所谓海陆兼运也自
浚会通河(按会通河浚于九年春二月己未命工部尚/书宋礼都督周长开会通河自济宁至临清)
(旧通舟楫先是洪武中河岸冲缺河道淤塞故于河道/置八递运所每所用民丁三千车二百辆岁久民困其)
(役永乐初屡有言开河便者上重民力未许至是济宁/同知潘叔正言会通河道四百五十馀里其淤塞者三)
(之一浚而通之非唯山东之民免转输之劳实国家无/穷之利也乃命礼等往视礼等极言疏浚之便且言天)
(气和霁宜及时用工于是遣侍郎金纯发山东直𨽻徐/州民丁及应天镇江等府民丁并力开浚民丁皆给粮)
(犒赏蠲他役及今年田租命宋礼总督之功成以汶泗/为源河水出宁阳县泗水出兖州至济宁而合置闸以)
(分其流南流通于淮而新开河则居其西北流由新开/河道东昌入临清计三百八十五里自济宁至临清置)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0639-0180d.png
(十五闸以时启闭又于宁阳筑冈城坝遏汶水尽入漕/河礼还京上言会通河源于汶泗夏秋霖潦泛溢则马)
(常泊之流亦入焉汶泗合流至济宁分为二河一入徐/州一入临清河流深浅舟楫通塞系乎泊水之消长泊)
(水夏秋有馀冬春不足非经理河源及引别水以益之/必有浅涩之患今汶河上流上自宁阳县已筑坝堰使)
(其水尽入新河东平州之东境有沙河一道本汶河支/流至十里口通马常泊比年流沙淤塞河口宜及时开)
(浚况沙河至十里口故道具存不必施工河口当/浚者仅三里河身宜筑堰者计百八十丈从之)功既
迄成乃复命都督贾义尚书宋礼以舟师运礼以海船
大者千石工窳辄败乃造浅船五百艘运淮扬徐兖粮
百万以当海运之数(按会通河既成后令浙江嘉湖杭/与直𨽻苏松常镇等秋粮除存留)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0639-0181a.png
(并起运南京供内府等项外其馀原坐太仓海运之数/尽改拨运淮安仓交收扬州凤阳淮安三府秋粮内每)
(岁定拨六十万石运至徐州仓交收徐州并山东兖州/府秋粮内每岁定拨三十万石俱令民运赴济宁仓交)
(收河南山东税粮令民运至临清仓交收仍令浅河船/于会通河以三千只支淮安粮运至济宁仓以二千只)
(支济宁粮运赴通州仓每岁通运四次其天津并通州/等卫各拨官军于通州接运至京于是海运不复行矣)
平江伯陈瑄继之于各路置仓运以就近官军而支运
之法举行海陆二运俱废惟存遮洋船每岁于河南山
东小滩等水次兑粮三十万石十二输天津十八由直
沽入海输蓟州而已不数年官军多所调遣道远数愆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0639-0181b.png
期宣宗宣德四年瑄及尚书黄福建议复支运法乃令
江西湖广浙江民运百五十万石于淮安仓苏松宁池
庐安广德民运粮二百七十四万石于徐州仓应天常
镇淮扬凤太滁和徐民运粮二百二十万石于临清仓
令官军接运入京通二仓民粮既就近入仓力大减省
乃量地近远粮多寡抽民船十一或十三五之一以给官
军惟山东河南北直𨽻则径赴京仓不用支运寻令南
阳怀庆汝宁粮运临清仓开封新德卫辉粮运德州仓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0639-0181c.png
其后山东河南皆运德州仓六年瑄言江南民运粮诸
仓往返几一年误农业令民运至淮安瓜洲兑与卫所
官军运载至北给与路费耗米则军民两便是为兑运
命群臣会议吏部蹇义等言官军兑运民粮加耗则例
以地远近为差如有兑运不尽仍令民自运赴诸仓不
愿兑者亦听其自运军既加耗又给轻赍银为洪闸盘
拨之费且得附载他物皆乐从事而民亦多以远运为
艰于是兑运者多而支运益少计运粮之数四百万石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0639-0181d.png
京仓贮十四通仓贮十六英宗正统初计四百五十万
石而兑运者二百八十万馀石淮徐临德四仓支运者
十之三四耳土木之变复尽留山东直𨽻军操备苏松
诸府运粮仍属民景帝景泰六年乃复军运宪宗成化
初以运粮未有定额乃定制四百万石七年乃有改兑
之议时应天巡抚滕昭令运军赴江南水次交兑加耗
外复石增米一斗为渡江费后数年帝乃命淮徐临德
四仓支运七十万石之米悉改水次交兑由是悉变改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0639-0182a.png
兑而官军长运遂为定制孝宗弘治五年户部尚书叶
淇言苏松诸府连岁荒歉民买漕米每石银二两而北直
𨽻山东河南岁供宣大二边粮料每石亦银一两去岁
苏州兑运已折五十万石每石银一两今请推行于诸
府而稍差其直灾重者石七钱稍轻者石仍一两俱解
部转发各边抵北直𨽻三处岁供之数而供三处本色
以输京仓则费省而事易集从之自后岁灾辄权宜折
银而折价以六七钱为率无复至一两者穆宗隆庆中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0639-0182b.png
运道艰阻议者欲开胶莱河复海运由淮安清浦口历
新坝马家壕至海仓口径抵直沽止循海套不泛大洋
疏上遣官勘报以水多沙碛而止神宗万历时折银渐
多三十年漕运抵京仅百三十八万馀石而抚臣议截
留漕米以济河工仓场侍郎赵世卿争之言太仓入不
当出计二年后六军万姓将待新漕举炊倘输纳愆期
势事不可问矣原其初灾伤折银本折漕粮以抵京军
月俸其后更以给边饷世卿故力争之自后仓储渐匮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0639-0182c.png
漕政益弛矣
  (臣/)等谨案漕运之制必视水道所宜以裕民而益
  国唐都关中置转输之仓由江淮汴河以达于渭
  宋都大梁以四河通漕运皆行水之正道也至元
  人始重海运其讲求海道沿山求澳与夫相风避
  碛之法可谓备矣今考之元史至元二十八年漂
  米至二十四万五千有奇至大三年漂米至二十
  万九千有奇而每岁漂溺以什百千万计者不与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0639-0182d.png
  焉原其立法之初本欲省经费而罢牵挽究乃举
  仓庾之正供及转漕之官吏士卒悉弃诸不测之
  渊利害昭然无俟较量然终元之世不能废海运
  者以运渠未浚舍此更无以便漕也自明臣宋礼
  陈瑄等浚会通河以通漕舟后复改为兑运省民
  间输挽之劳仓储正额岁有常经不同海运之轻
  为尝试至天启以后徐鸿儒李青山相继为乱有
  司𠞰治无方运道为梗沈廷扬复议海运终于难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0639-0183a.png
  行明末纲纪不振即此可见矣
  盐铁
唐肃宗乾元二年盐铁铸钱使第五琦立盐法就山海
井灶近利之地置监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
鬻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𣙜盐铁使尽𣙜天下盐斗加
时价百钱而出之及刘晏为盐铁使复上盐法轻重之
宜出盐之乡因旧监置吏亭户粜商人纵其所之江岭
去盐远者有常平盐每商人不至则减价以粜民官收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0639-0183b.png
厚利而人不知贵晏又以盐生霖潦则卤薄暵旱则土
溜坟乃随时为令遣吏晓导倍于劝农吴越扬楚盐廪
至数千积盐二万馀石有涟水湖州越州杭州四场嘉
兴海陵盐城新亭临平兰亭永嘉太昌侯官富都十监
岁得钱百馀万缗以当百馀舟之赋晏之始至也盐利
岁四十万缗至代宗大历末六百馀万缗天下之赋盐
利居半宫闱服御军镶百官俸禄皆仰给焉至包佶为
汴东水陆运两税盐铁使屡更其法盐估益贵商人乘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0639-0183c.png
时射利远乡贫民困高估至有淡食者其后军费日增
盐价浸贵有以榖一斗易盐一升宪宗元和时盐铁使
李锜奏减江淮盐价然锜多专利于巳旋以罪诛仍增
所减盐价至李巽为盐铁使始复刘晏之制
后唐庄宗同光三年敕应税盐钱宜令租庸司指挥并
淮元徵本色输纳不得更改折纽之法明宗为监国下
教百姓合散蚕盐每岁祗二月内一度俵散依夏税限
纳钱长兴元年制曰应天下府州所徵各税土地节气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0639-0183d.png
各有早晚访闻天下州县官吏于省限前预先徵促致
百姓生持送纳博买供输既不利其生民今特议其改革
宜令所司更展期限于是户部奏三京邺都诸道州府
逐年所徵盐曲起徵条流内河南府华耀陜绛郑孟怀
陈齐棣延兖沂徐宿汶申安滑濮澶商襄均房雍许邢
邓雒磁唐随郢蔡同郓魏汴颍复曹鄜宋亳蒲等州节
候常早其蚕盐六月五日起徵至八月二十日纳足幽
定镇沧晋隰燕密青登淄莱邠宁庆衍等州节侯较晚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0639-0184a.png
蚕盐六月十日起徵八月二十五日纳足
晋高祖天福中以百姓犯盐禁乃以食盐钱于诸道计
户配之作五等令人逐便兴贩其后盐货顿贱乃重置

周世宗显德三年敕齐州管内元于秋苗上俵配蚕盐
谓之察头盐每一石徵钱三千文苗𤱔虽减于旧时盐
数不少于往日且闻黎庶颇亦艰辛其沧棣滨淄青五
州管内祈请蚕盐每一石徵绢一匹地理相接苦乐顿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0639-0184b.png
殊输轻者量与增添赋重者时宜蠲减庶无偏党用示
均平其齐州所纳盐价钱特与减放一半只徵钱一千
五百文其沧棣滨淄青等州每盐一石旧徵绢一匹起
来年后加一匹
宋自削平诸国天下盐利皆归县官官鬻通商随州郡
所宜然亦变革不常而尤重私贩之禁凡禁𣙜之地官
立标识候望以晓民其颗盐通商之地京西则蔡襄邓
随唐金房均郢州光化信阳军陜西则京兆凤翔府同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0639-0184c.png
华耀乾商泾原邠宁仪渭鄜坊丹延环庆秦陇凤阶成
州保安镇戎军及澶州诸县之在河北者其末盐通商
之地京东则登莱州河北则大名真定府贝冀相卫邢
洺深赵沧磁德博棣祁定保瀛莫雄霸州德清通利永
静乾宁定远保定广信安肃永定军唯益州煮井盐禁
不得出川峡真宗咸平中度支使梁鼎言陜西沿边解
盐请勿通商官自鬻之诏以鼎为陜西制置使又以内
殿崇班杜承睿同制置陜西青白盐事承睿言鄜延环
卷十四 第 24b 页 WYG0639-0184d.png
庆仪渭等州自禁青盐之后今商人入刍粟运解盐于
边货鬻其直与青盐不至相悬是以民食贼盐颇知畏
法而蕃部青盐难售今闻运解盐于边欲与内地同价
边民必冒法图利却入蕃界私贩青盐是助寇资而结
民怨矣继又有上疏言其不便者鼎请侯至边部干运
及乘传至解池即禁止商贩旋运盐赴边公私大有烦
费而边民顿无入市物论纷扰于是命判盐铁勾院林
特知永兴军张咏详议以为公私非便请复旧商贩诏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0639-0185a.png
切责鼎罢度支使后定制禁𣙜之地皆官役乡户衙前
及民夫谓之帖头水陆漕运而通商州军并边秦延环
庆渭原保安镇戎德顺又募人入中刍粟以盐偿之继
又以禁𣙜之法赋税反致不给军官辇运百姓困于转
输仁宗天圣八年上书者言县官禁盐得利微而为害
博两池积盐为阜其上生木合抱数莫可较宜听通商
平估以售可以宽民力诏翰林学士盛度御史中丞王
随议更其制度因条奏通商五利上之曰方禁商时伐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0639-0185b.png
木造船辇运兵民不胜疲劳今去其弊一利也陆运既
差帖头又役军户贫人惧役连岁逋逃今悉罢之二利
也船运有沉溺之患纲吏侵盗杂以泥沙硝石其味苦
恶今皆得食真盐三利也钱币国之货泉欲使流通富
家多藏镪不出民用益蹙今岁得商人出缗钱六十馀
万助经费四利也岁减盐官兵卒畦夫佣作之给五利
也十月诏罢三京二十八州军𣙜法听商人入钱若金
银其法既定岁课顿增庆历中复行禁𣙜之法兵民辇
卷十四 第 26a 页 WYG0639-0185c.png
运不胜其苦州郡骚然法又大坏太常博士范祥极言
其弊以祥为陜西提点刑狱兼制置解盐事使推行之
其法旧禁盐地一切通商听盐入蜀罢九州军入中刍
粟令入实钱偿以盐视入钱州军远近及所指东西南
盐第优其直东南盐又听入钱授以要劵即池验劵按
数而出尽弛兵民辇运之役又以延庆环渭原保安镇
戎德顺地近乌白池奸人私以青白盐入塞侵利乱法
乃募人入中池盐予劵优其估还以池盐偿之以所入
卷十四 第 26b 页 WYG0639-0185d.png
盐官自出鬻禁人私售峻青白盐之禁又令三京及河
中河阳陜虢解晋绛濮庆成广济官仍鬻盐须商贾流
通乃止行之数年黠商贪贾无所侥倖关中之民得安
其业公私便之其后祥缘事罢职以转运使李恭代之
并边复听入刍粟以当实钱而虚估之弊滋长劵直亦
从而贱岁损官课无虑百万三司使张方平及包拯请
复用祥乃复以祥总盐事法又复旧神宗时王安石当
国复为官卖民间骚怨安石去位乃罢之后沈希颜复
卷十四 第 27a 页 WYG0639-0186a.png
行安石之法侍御史黄降劾之又复旧制通商徽宗宣
和三年大改盐法旧税盐并易为钞盐凡未卖税盐钞
引及已请算或到仓已投暨未投者并赴𣙜货务改给
新法钞引方许通贩南渡以后虽屡改钞法而日久弊
生理宗端平二年都省言淮浙岁额盐九十七万四千
馀袋近二三年积亏一百馀袋民食贵盐公私俱病有
旨三路提举茶盐司各置主管文字一员专以兴复盐
额收买散盐为务
卷十四 第 27b 页 WYG0639-0186b.png
辽太祖时以所得汉民数多即八部中分古汉城别为
一部冶城在炭山南有盐池之利即后魏滑盐县也八
部皆取食之及征幽蓟还次于和拉泺命取盐给军自
后泺中盐益多上下足用太宗会同初晋献十六州地
而瀛莫在焉始得河间煮海之利置𣙜盐院于香河县
于是燕云迤北暂得沧盐一时产盐之地如渤海镇城
海阳丰州阳洛城广济湖等处五京计司各以其地领

卷十四 第 28a 页 WYG0639-0186c.png
金地滨海多产盐上京东北二路食肇州盐率宾路食
海盐临潢之北有大盐泺乌库哩实垒部有盐池皆足
以食境内之民尝徵其税及得中土盐场倍之故设官
立法加详世宗大定以后定制置山东沧宝坻莒解北
京西京七盐司定军私煮盐及盗官盐之法命明安穆
昆巡捕凡部族值饥岁罢其盐池税章宗时谕有司曰
比因猎知百姓多有盐禁获罪者民何以堪宜从平滦
均办例令民自煎诏百官议之户部尚书邓俨等谓若
卷十四 第 28b 页 WYG0639-0186d.png
令民计口定课民既输乾办钱又必别市而食是重费
民财而徒增煎贩之利且今之盐价盖昔日钱币易得
时之所定今昔不同况太平日久户口蕃息食盐税课
宜有羡增而反无之何哉缘官估高贫民利私盐之贱
致亏官课尔近已减宝坻山东沧盐价所售必多自有
羡馀乞令平滦乾办盐课亦宜减价各路巡盐弓手不
得自专巡捕庶革诬罔之弊礼部尚书李晏亦请减价
使公私价同而刑部尚书郭邦杰左諌议大夫图克坦
卷十四 第 29a 页 WYG0639-0187a.png
镒皆请乾办宰臣复集议以减价为是其盐官出巡约
所属同往不同获者不坐上命宝坻山东沧盐每斤减
价馀从所请又以大理司直伊喇久胜努广宁推官宋
扆议北京辽东盐司利病复置北京辽东盐使司承安
三年尚书省奏盐利至大今天下户口蕃息食者倍于
前军储支引者不甚多况日用不可阙之物岂以价之
低昂而有多寡若不随时取利则失矣于是各盐司俱
酌增其价泰和四年以七盐司课额七年一定为制每
卷十四 第 29b 页 WYG0639-0187b.png
斤增其价后以涿州刺史瓜尔佳博诺言以莱州民所
纳盐钱听输丝锦银钞宣宗贞祐二年户部言阳武延
津原武荥泽河阴诸县饶咸卤民私煎不能禁遂诏置
场设判官管勾各一员𨽻户部河东南权宣抚副使乌
库哩庆寿言河中乏粮既不能济而又邀籴以夺之夫
盐乃官物有司陆运至河复以舟达京兆凤翔以与商
人贸易艰得而甚劳而陜西行部每石复邀籴二斗是
官物而自籴也夫转盐易物本济河中而陜西复强取
卷十四 第 30a 页 WYG0639-0187c.png
之非夺而何乞彼此悉听民便则公私皆济上从之兴
定中以延安行六部员外郎卢进建言绥德之嗣武城
义合克戎寨近河地多产盐请设盐场管勾一员输钱
以佐军诏用其言设官鬻盐给边用又以李复亨言以
河中西岸解盐旧所易粟麦充关东之运寻命解盐不
得通陜西以北方有警河禁方急也元光二年内族鄂
和言民运解盐有助军食诏修石墙以固之
元制盐法各路异其制大抵皆因时制宜随时救弊其
卷十四 第 30b 页 WYG0639-0187d.png
大都之盐顺帝元统二年御史台奏窃睹京畿民居繁
盛日用盐不可阙大德中因商贩把握行市民食贵盐
乃置局设官卖之泰定间因所任局官不得其人在上
者失于钤束致有短少之弊于是巨商趋利者营属当
道以局官侵盗为由辄奏罢之复从民贩卖无籍之徒
私相犯界煎卖独受其利官课为所侵碍而民食贵盐
益甚贫者多不得食甚不副朝廷恤民之意宜仍旧设
局官为𤼵卖省部议如所奏于南北二城置十有五处
卷十四 第 31a 页 WYG0639-0188a.png
每局日卖十引设卖盐官二员以岁一周为满责其奉
公𤼵卖至正三年监察御史王思诚侯思礼等建言京
师自大德七年设官卖盐法久弊生其起运在船则有
侵盗渗溺之患到局则有和杂灰土之弊官盐起运凡
运司所遣之人擅作威福南抵临清北自通州所至索
截河道舟楫往来无不被扰又其舟小而不固渗漏侵
盗弊病多端当时设局置官但为民食贵盐殊不料官
卖之弊反不如商贩之贱宜将元设监局合准革罢听
卷十四 第 31b 页 WYG0639-0188b.png
从客旅兴贩奏上如所议行其馀各路行盐之处如河
间山东陜西河东辽阳两淮两浙福建广东广海四川
诸路俱商贩而办其课至岁额多寡往往随时酌定或
以运司领其事或兼辖于行御史台及行中书省皆无
定制祗以合时宜也
明太祖初起即立盐法置局设官令商人贩鬻二十取
一以资军饷既而倍征之寻用胡深言复初制后于产
盐之地次第设官其盐一引岁额多随时酌办因所产
卷十四 第 32a 页 WYG0639-0188c.png
之地制法不同故课亦各有多少解州之盐风水所结
宁夏之盐刮地得之淮浙之盐熬波川滇之盐汲井闽
粤之盐积卤淮南之盐煎淮北之盐晒山东之盐有煎
有晒(按畿辅通志明洪武初年长芦岁办盐引即有正/课正统中议准长芦盐课量场分远近为四等召)
(商中/卖云)然明代盐法莫善于开中洪武三年山西行省言
请令商人于大同仓入米一石太原仓入米一石三斗
给淮盐一小引商人鬻毕即以原引赴所在官司缴之
如此则转运费省而边储充帝从之召商输粮而与之
卷十四 第 32b 页 WYG0639-0188d.png
盐谓之开中其后各行省边境多召商中盐以为军储
盐法边计相辅而行四年定中盐例输米临濠开封陈
桥襄阳安陆荆州归州大同太原孟津北平河南府陈
州北通州诸仓计道里近远自五石至一石有差先后
增减则例不一率视时缓急米直高下纳者利否道远
地险则减而轻之编置勘合及底簿发各布政司及都
司卫所商纳粮毕书所纳粮及应支盐数赍赴各转运
提举司照数支盐其法颇善成祖即位以北京诸卫粮
卷十四 第 33a 页 WYG0639-0189a.png
乏悉停天下中盐专于京卫开中唯云南金齿卫楚雄
府四川盐井卫陜西甘州卫开中如故不数年京卫粮
米充羡而大军征安南多费甘肃军粮不敷百姓疲于
转运迨安南新附饷益难继于是诸所复召商中盐他
边地复以次及矣仁宗立以钞法不通议所以敛之之
道户部尚书夏原吉请令有钞之家中盐宣宗宣德元
年停中钞例三年夏原吉以北京官吏军匠粮饷不支
条上预备策言中盐旧例太重商贾少至请更定之乃
卷十四 第 33b 页 WYG0639-0189b.png
定每引自二斗五升至一斗五升有差召商纳米北京
英宗正统三年宁夏总兵官史昭以边军缺马而延庆
平凉官吏军民多养马乃奏请纳马中盐上马一匹与
盐百引次马八十引既而定边诸卫递增二十引其后
河州中纳者上马二十五引中减五引松潘中纳者上
马三十五引中减十引久之复如初制中马之始验马
乃掣盐既而纳银于官以市马银入布政司宗禄屯粮
修边赈济展转支销银尽而马不至而边储亦自此告
卷十四 第 34a 页 WYG0639-0189c.png
匮矣于是召商中淮浙长芦盐以纳之令甘肃中盐者
淮盐十七浙盐十三淮盐惟纳米麦浙盐兼收豌豆青
稞淮盐直贵商多趋之故令淮浙兼中然旧例中盐户
部出榜召商无径奏者富人吕铭等托势要奏中两淮
存积盐中旨允之户部尚书马昂不能埶正盐法之坏
自此始由是势豪多搀中商人失利江南北私贩愈多
课亦渐减宪宗末宦侍窃势奏讨淮浙盐无算两淮积
久至五百馀万引商引壅滞户部及巡盐御史屡有建
卷十四 第 34b 页 WYG0639-0189d.png
白终无补益后清理两淮盐法侍郎请令商人买馀盐
补官引(按馀盐乃灶户正课外所/馀之盐或系不取正课者)且停各边开中盖以
馀盐补充正课而盐法一小变然是后馀盐盛行正盐
守支日久愿中者少馀盐第领勘合即时支卖愿中者
多自弘治时以馀盐补正课初以偿逋课后令商人纳
价输部济边至世宗嘉靖时延绥用兵辽左缺饷尽发
两淮馀盐之引于二边开中自是馀盐行又设处置科
罚名色于是正盐未𣲖先估馀盐商灶俱困给事中管
卷十四 第 35a 页 WYG0639-0190a.png
怀理言盐法之坏其弊有六开中不时米价腾贵召籴
之难也势豪大家专擅利权报中之难也官司科罚吏
胥侵索输纳之难也下场俟掣动以数年守支之难也
定价太昂息不偿本取赢之难也私盐四出官盐不行
市易之难也有此六难正课壅矣而司计者因设馀盐
以佐之馀盐利厚商固乐从然不以开边而以解部虽
岁入钜万无益军需尝考祖宗时商人中盐纳价甚轻
而灶户煎盐工本甚厚今盐价十倍于前而工本不能
卷十四 第 35b 页 WYG0639-0190b.png
十一何以禁私盐使不行也故欲通盐法必先处馀盐
欲处馀盐必多减正价大抵正盐贱则私贩自息定价
之后不必解赴太仓俱令开中关支馀盐以尽收为度
正盐价轻既利于商馀盐收尽又利于灶未有商灶既
利而国课不充者也事下所司户部复以为馀盐银仍
解部如故而边饷益虚矣神宗万历二十六年以鸿胪
寺主簿田应璧奏命中官鲁保鬻没官馀盐给事中包
见捷极陈利害不听保既视事遂议开存积盐户部尚
卷十四 第 36a 页 WYG0639-0190c.png
书杨俊民言明旨覈没官盐而存积非没官也额外加
增必亏正课保奏不可从御史马从聘亦争之俱不听
保乃开存积盐越次超掣压正盐不行商民大扰而奸
人争起董琏吴应麒等争言盐利山西福建诸税监皆
领盐课而盐法更坏至庄烈帝崇祯中给事中黄承昊
条上盐政颇欲有所釐革时兵饷大绌迄不能行
铁课自宋时稍弛无一定税法孝宗乾道四年谢师稷
为福建提刑奏免输铁叶钱
卷十四 第 36b 页 WYG0639-0190d.png
辽太祖父色勒迪始置铁冶教鼓铸太祖并室韦其地
产铜铁其人善作铜铁器又有哈准部多铁部置三冶
及征幽蓟师还次山麓得银铁命置冶后得东平县本
汉襄平县故地产铁置采鍊者三百户随赋供纳及征
渤海迁其民于辽城建长乐县民四千户令一千户纳
铁又广州本渤海铁利府太祖改曰铁利州亦多铁置
冶兴宗重熙二年禁夏国使沿路私市金铁道宗清宁
八年禁南京不得私货铁咸雍六年禁鬻生熟铁于回
卷十四 第 37a 页 WYG0639-0191a.png
纥卓木布等界
金太祖开国之初税牛具耕器海陵正隆三年遣使检
视诸路铁冶章宗泰和时李复亨奏民间销毁农具以
给军器臣窃以为未便汝州鲁山保丰邓州南皆产铁
募工置治可以获利且不厉民从之
元世祖中统三年诸王塔齐尔请置铁冶从之六月敕
武宁军岁输产铁又立小峪芦子武宁军赤泥泉铁冶
四所至元四年阿哈玛特请兴河南等处铁冶以漏籍
卷十四 第 37b 页 WYG0639-0191b.png
户一万八千八百附籍四千三百各处起冶岁课铁四
百八十万七十斤又以礼部尚书摩和纳领已括户三
千兴煽铁冶岁输铁一百三万七十斤就铸农器二十
万事易粟四万石输官河南随处城邑市铁之家令仍
旧鼓铸十二年阿哈玛特等以军兴国用不足议复立
都转运司量增课程元额鼓铸铁器官为局卖又立铁
冶总管府从綦公直言设冶场于伯什巴里鼓铸农器
成宗元贞元年又置河东山西铁冶提举司武宗至大
卷十四 第 38a 页 WYG0639-0191c.png
元年罢顺德广平铁冶提举司听民自便有司税之如
旧后各路所设铁冶之官或归中政院或仍以其事𨽻
有司或以年饥而免其课皆因时制宜无定制也然设
法较各代差详其铁之等亦不一有生黄铁生青铁青
瓜铁蕳铁其制铁法亦有引如盐例禁私贩之条较盐
法稍轻云
明太祖洪武六年置江西进贤新喻分宜湖广兴国黄
梅山东莱芜广东阳山陜西巩昌山西吉州二太源泽
卷十四 第 38b 页 WYG0639-0191d.png
潞各一凡十三所岁输铁七百四十六万馀斤河南四
川亦有铁冶继又益以茶陵十五年广平吏王允道言
磁州产铁元时置官岁收百馀万斤请如旧帝以民生
甫定复设必重扰杖而流之海外十八年罢各布政司
铁冶既而工部言山西交城产云子铁旧贡十万斤缮
治兵器他处无有乃复设已而武昌吉州以次复焉后
以工部言复尽开令民得自采鍊每三十分取其二永
乐时设四川龙州辽东都司三万卫铁冶孝宗弘治十
卷十四 第 39a 页 WYG0639-0192a.png
七年广东归善县请开铁冶有司课外索赂因以致乱
旋复讨平武宗正德十四年广州置铁厂以盐课提举
司领之禁私贩如盐例世宗嘉靖二十四年开建宁延
平诸府铁冶隆万以后率因旧制未尝特开恐致扰也
 
 
 
 
卷十四 第 39b 页 WYG0639-0192b.png
 
 
 
 
 
 
 
钦定续通典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