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首
卷首 第 1a 页
东莱吕太史春秋左传类编目录
   纲领
   周 齐
   晋(齐晋)(晋楚)
   吴越 夷狄
   附庸 诸侯制度
   风俗 礼
  氏族 官制
  财用 刑
  兵制 地理
卷首 第 1b 页
 春秋前事 论议
卷首 第 2a 页
卷首 第 3a 页
卷首 第 4a 页
卷首 第 5a 页
卷首 第 6a 页
卷首 第 7a 页
卷首 第 8a 页
卷首 第 9a 页
卷首 第 10a 页
卷首 第 11a 页
卷首 第 12a 页
卷首 第 13a 页
卷首 第 14a 页
卷首 第 15a 页
卷首 第 16a 页
卷首 第 17a 页
卷首 第 18a 页
卷首 第 19a 页
卷首 第 20a 页
卷首 第 21a 页
卷首 第 22a 页
卷首 第 23a 页
卷首 第 24a 页
卷首 第 25a 页
卷首 第 26a 页
卷首 第 27a 页
卷首 第 28a 页
卷首 第 29a 页
卷首 第 30a 页
卷首 第 31a 页
卷首 第 32a 页
纲领
论语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
 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
 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
 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
 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
 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
 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陈成子弑简公孔子
 沭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
卷首 第 32b 页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公曰告夫三子者之
 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孟子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
 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
 子曰述职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入其疆土地
 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庆以地入其疆土地
荒芜遗老失贤掊克在位则有让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
 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是故天子讨而不伐诸侯伐
 而不讨五霸者搂诸侯以伐诸侯者也故曰五霸者三王之
 罪人也五霸桓公为盛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
卷首 第 33a 页
 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才以
 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无忘宾旅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
 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五命曰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
 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今之诸侯皆
 犯此五禁故曰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长君之恶其罪小
 逄君之恶其罪大今之大夫皆逄君之恶故曰今之大夫今
 之诸侯之罪人也
论语子贡曰管仲非仁者欤桓公杀公子紏不能死又相之子
 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
 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
卷首 第 33b 页
 莫之知也(孟子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
(矣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蹙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
(比予于𬋩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
(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刘向战国策叙周室文武始兴崇道德隆礼义设辟雍泮宫庠
 序之教陈礼乐弦歌移风之化叙人伦正夫妇天下莫不晓
然论孝悌之义惇笃之行故仁义之道满乎天下卒致之刑
 措四十馀年远方慕义莫不宾服雅颂歌咏恩德其上及康
 昭之后虽有衰德其纲纪尚明及春秋时已四五百载矣然
 其馀业遗烈流而未灭五霸之起尊事周室五霸之后时君
卷首 第 34a 页
 虽无德人君辅其君者若郑之子产晋之叔向齐之晏婴挟
 君辅政以并立于中国犹以仁义相支持歌说以相感聘觐
 以相交期会以相一盟誓以相救天子之命犹有所行会享
 之国犹有所耻小国得有所依百姓得有所息故孔子曰能
 以礼让为国乎何有周之流化岂不大哉及春秋之后众贤
 辅国者既没而礼义衰矣孔子虽论诗书定礼乐王道粲然
 分明以匹夫无势化之者七十二人而已皆天下之俊也时
 君莫尚之是以王道遂用不兴故曰非威不立非势不行仲
 尼既没之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至秦
 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疆而已矣
卷首 第 34b 页
 夫篡盗之人列为侯王诈谲之国兴立为疆是以传相放效
 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
 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湣然道德绝矣晚世
 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
 耻竞进无餍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
 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当此之时虽有道德不
 得施设有谋之强负阻而恃固连与交质重约结誓以守其
 国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
 于俗秦始皇因四塞之固㩀崤函之阻跨陇蜀之饶听众人
 之筴乘六世之烈以蚕食六国兼诸侯并有天下仗于谋诈
卷首 第 35a 页
 之弊终无信笃之诚无道德之教仁义之化以缀天下之心
 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学士上小
 尧舜下邈三王二世愈甚惠不下施情不上达君臣相疑骨
 肉相疏化道浅薄纲纪坏败民不见义而悬于不宁抚天下
 十四岁天下大溃诈伪之弊也其比王德岂不远哉孔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
 且格夫使天下有所耻故化可致也苟以诈伪偷活取容自
 上为之何以率下秦之败也不亦宜乎
杜预序韩宣子适鲁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
 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
卷首 第 35b 页
礼记孔子曰呜呼哀哉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鲁
 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杞之郊也禹也宋之郊也契也
 是天子之事守也(先祖法度子/孙所当守)故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
 祝嘏莫敢易其常古是谓大假(假亦/大也)祝嘏辞说藏于宗祝巫
 史非礼也是谓幽国(藏于宗祝巫史言君不知有也幽/闇也国闇者君与大夫俱不明也)盏斝
 及尸君非礼也是谓僣君(僣礼之君也盏斝皆先王之爵也/唯鲁与王者之后淂用之尔其馀)
(诸侯用时王/之器而已)冕弁兵革藏于私家非礼也是谓胁君大夫具
 官祭器不假声乐皆具非礼也是谓疵国故仕于公曰臣仕
 于家曰仆二年之丧与新有昏者期不使以衰裳入朝与家
 仆杂居齐齿非礼也是谓君与臣同国(君臣共国无尊卑也/有丧昏不归唯君尔)
卷首 第 36a 页
(臣有丧昏当致仕而/归仆又不可与士齿)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
 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故天子适诸侯
 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以礼籍入/谓大史典)
(礼执简记/奉讳恶也)诸侯非问疾吊丧而入诸臣之家是谓君臣为谑
传惠之二十四年师服曰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
 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啇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传隐公八年无骇卒羽父请谥与族公问族于众仲众仲对曰
 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诸侯位/卑不淂)
(赐姓故其臣因/氏其王父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
 之
卷首 第 36b 页
周礼太宰乃施典于邦国而建其牧立其监设其参傅其伍陈
 其殷置其辅(侯伯有功德者加命作州长谓之牧所谓八命/作牧者监谓公侯伯子男各监一国书曰王启)
(监厥乱为民参谓卿三人伍谓大夫五人殷众也谓众士也/王制诸侯上士二十有七人其中士下士各居其上之三分)
(辅府史庶/人在官者)乃施则于都鄙而建其长立其两设其伍陈其殷
 置其辅(长谓公卿大夫王/子弟食采邑者)乃施法于官府而建其正立其贰
 设其考陈其殷置其辅(正谓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也贰谓小宰小司徒小宗伯小司马)
(小司寇小司空也考成也佐成事者谓宰辅乡师军司马士/师也司空亡未闻其考)
传昭公四年叔孙豹卒杜泄将以路葬且尽卿礼南遗谓季孙
 曰叔孙未乘路葬焉用之且冢卿无路介卿以葬不亦左乎
季孙曰然使杜泄舍路不可曰夫子受命于朝而聘于王王
卷首 第 37a 页
 思旧勋而赐之路复命而致之君君不敢逆王命而复赐之
 使三官书之吾子为司徒实书名夫子为司马与工正书服
 孟孙为司空以书勋今死而弗以是弃君命也书在公府而
 弗以是废三官也若命服生弗敢服死又不以将焉用之乃
 使以葬
前汉食货志易称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
 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财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养成群生
 奉顺天德治国安民之本也故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
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亡寡安亡倾是以圣王域民筑城郭
 以居之制庐井以均之开市肆以通之设庠序以教之士农
卷首 第 37b 页
 工啇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曰士辟土殖榖曰农作巧成器曰
 工通啇鬻货曰啇圣王量能授事四民陈力受职故朝亡废
 官邑亡敖民地亡旷土理民之道地著为本故必建步立亩
 正其经界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
 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亩公田十亩
 是为八百八十亩馀二十亩以为庐舍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疾病相救民是以和睦而教化齐同力役生产可得而平也
 民受田上田夫百亩中田夫二百亩下田夫三百亩岁耕种
 者为不易上田休一岁者为一易中田休二岁者为再易下
 田三岁更耕之自爰其处农民户人已受田其家众男为馀
卷首 第 38a 页
 夫亦以口受田如比士工啇家受田五口乃当农夫一人此
 谓平土可以为法者也若山林薮泽原陵淳卤之地各以肥
 硗多少为差有赋有税税谓公田什一及工啇衡虞之入也
 赋共车马甲兵士徒之役充实府库赐予之用税给郊社宗
 庙百神之祀天子奉养百官禄食庶事之费民年二十受田
 六十归田七十以上上所养也十岁以下上所长也十一以
 上上所疆也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田中不淂有树用妨
 五榖力耕数耘收穫如寇盗之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
 果蓏殖于疆埸鸡豚狗彘母先其时女修蚕织则五十可以
 衣帛七十可以食肉在壄曰庐在邑曰里五家为邻五邻为
卷首 第 38b 页
 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乡万二千五百
 户也邻长位下士自此以上稍登一级至乡而为卿也于里
 有序而乡有庠序以明教庠则行礼而视化焉春令民毕出
 在壄冬则毕入于邑其诗曰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
 亩又曰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嗟我妇子聿为改岁入此室处
 所以顺阴阳备寇贼习礼文也
传昭四年郑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曰其父死于路已为虿尾
 以令于国国将若之何子宽以告子产曰何害苟利社稷死
 生以之且吾闻之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民不可逞
 度不可改诗曰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吾不迁矣浑罕曰国
卷首 第 39a 页
 氏其先亡乎君子作法于凉其敝犹贪作法于贪敝将若之
 何姫在列者蔡及曹滕其先亡乎偪而无礼郑先卫亡偪而
 无法政不率法而制于心民各有心何上之有
传哀公十一年季孙欲以田赋(丘赋之法因其田财通出马一/匹牛三头今欲别其田及家财)
(各为一赋/故言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曰丘不识也三发卒曰子
 为国老待子而行若之何子之不言也仲尼不对而私于冉
 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
 是则以丘亦足矣(丘十六井出戎马一/匹牛三头是赋常法)若不度于礼而贪冒
 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而法则周公
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访焉弗听(论语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
卷首 第 39b 页
(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尚书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䲭义奸
 宄夺攘娇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
 无辜爰始淫为劓刵㭬黥越兹丽刑并制罔差有辞民兴胥
 渐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虐威庶戮方告无辜于上
 上帝监民罔有馨香德刑发闻惟腥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
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
格群后之逮在下明明棐常鳏寡无盖皇帝清问下民鳏寡
有辞于苗德威惟畏德明惟明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
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农殖嘉榖三后
卷首 第 40a 页
 成功惟殷于民士制百姓于刑之中以教祗德穆穆在上明
 明在下灼于四方罔不惟德之勤故乃明于刑之中率乂于
 民棐彝(穆王训夏赎刑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诘四方)
传昭公六年三月郑人铸刑书叔向使诏子产书曰始吾有虞
 于子今则已矣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
 也犹不可禁禦是故闲之以义紏之以政行之以礼守之以
 信奉之以仁制为禄位以劝其从严断刑罚以威其淫惧其
 未也故诲之以忠耸之以行教之以务使之以和临之以敬
 涖之以疆断之以刚犹求圣哲之上明察之官忠信之长慈
 惠之师民于是乎可任使也而不生祸乱民知有辟则不忌
卷首 第 40b 页
 于上并有争心以徵于书而徼幸以成之弗可为矣夏有乱
 政而作禹刑啇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
 之兴皆叔世也今吾子相郑国作封洫立谤政制参辟铸刑
 书将以靖民不亦难乎诗曰仪式刑文王之德日靖四方又
 曰仪刑文王万邦作孚如是何辟之有民知争端矣将弃礼
 而徵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礼贿赂并行终子之
 世郑其败乎
周礼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
 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
 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
卷首 第 41a 页
卷首 第 42a 页
 牛十二头甲士三人卒七十二人干戈备具是谓乘马之法
(郑氏曰甲士/在车上也)一同百里提封万井(李奇曰提举也/举四封之内也)除山川沈
 斥城池邑居园圃术路三千六百井(如淳曰术大道也师古/曰川谓水之通流者也)
(沈谓居深水之下/也斥咸卤之地)定出赋六千四百井戎马四百匹兵车百
 乘此卿大夫采地之大者也(师古曰采官也因/官食地故曰采地)是谓百乘之
 家一封三百一十六里提封十万井定出赋六万四千井戎
 马四千匹兵车千乘此诸侯之大者也是谓千乘之国天子
 畿方千里提封百万井定出赋六十四万井戎马四万匹兵
 车万乘故称万乘之主戎马车徒干戈素具春振旅以搜夏
 拔舍以苗秋治兵以狝冬大阅以狩皆于农隙以讲事焉五
卷首 第 42b 页
 国为属属有长十国为连连有帅三十国为卒卒有正二百
 一十国为州州有牧连帅比年简车卒正三年简徒群牧五
 载大简车徒此先王为国立武足兵之大略也周道衰法度
 至齐桓公任用管仲而国富民安桓公问行伯用师之道
 管仲曰公欲定卒伍修甲兵大国亦将修之而小国设备则
 难以速得志矣于是乎乃作内政而寓军令焉故卒伍定乎
 里而军政成乎郊连其什伍居处同乐死生同忧祸福共之
 故夜战则其声相闻昼战则其目相见缓急足以相死其教
 以成外攘夷狄内尊天子以安诸夏齐桓既没晋文接之亦
 先定其民作被庐之法总帅诸侯迭为盟主然其礼已颇僭
卷首 第 43a 页
差又随时苟合以求欲速之功故不能充王制二伯之后䆮
 以陵夷至鲁成公作丘甲哀公用田赋蒐狩治兵大阅之事
皆失其正春秋书而讥之以存王道于是师旅亟动百姓罢
敝无㐲莭死难之谊孔子伤焉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故
称子路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而子路亦曰千
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治其兵赋教以礼义之谓也
杜预释例曰天有列宿之号地有山川之名尚矣与人伦并今
 其遗文禹贡及山海经载其大略(大史公曰禹本纪言河山/昆崙其高二千五百馀里)
(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后也穷河源恶暏本纪所谓昆崙者乎故言九州山川)
卷首 第 43b 页
(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而春秋经国邑之名又详然书
 契以来其名号处所因缘改变加以四方之语音声有楚夏
 文字有异同或一地二名二地一名或他国之人录得他国
 田邑县以为已属既难综练且多缪误疑阙似是而非似非
 而是者甚众非精敏兼通不能奄济其始终以独见于千载
 之表也六合之内山川国邑道涂关津春秋多见其事盟会侵
 伐各有所趣周旋迂直可得而推日月远近可得而校然详
 而究之非书无以志古非图无以志形坐乎堂宇之内瞻天
 下之广居究古今之委曲可以行可以言可以鉴可以观多
 识山川分野之别贤愚成败得失之迹虽千载之外若指诸
卷首 第 44a 页
 掌图书之谓也
杜预序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
 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纪远近别同异也故史之所记必表
 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周礼有史官
掌邦国四方之事达四方之志诸侯亦各有国史大事书之于
策小事简牍而巳孟子曰楚谓之梼杌晋谓之乘而鲁谓之
 春秋其实一也仲尼因鲁史策书作经左丘明以为经者不
刋之书也故传或先经以始事或后经以终义或依经以辩
理或错经以合异随义而发其例之所重旧史遗文略不尽
举非圣人所修之要故也身为国史躬览载籍必广记而备
卷首 第 44b 页
言之其文缓其旨远将令学者原始要终寻其枝叶究其所
 穷优而柔之使自求之餍而饫之使自趋之若江海之浸膏
 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啖子曰左氏比馀/传其功最高博采)
(诸家叙事尤备令百代之下见本末又汎论大义得其本源/解三数条大义亦以原情为说欲令后人推此以及馀事)
(赵子曰论语云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丘明者盖夫子以前/贤人)
荥阳公发明义理郑伯入许许庄公奔卫郑伯使许大夫百里
 奉许叔以居许东偏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
 无寘于许我死乃亟去之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
 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
 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为知礼矣
卷首 第 45a 页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
 国不相征也而左氏以为有礼异乎吾所谓有礼者也(荥阳/公吕)
(氏讳希哲发明/义理公之遗书)
上蔡谢先生良佐与胡文定公安国书春秋之学向见河南先
 生言须要广见诸家说因能熟读左氏为佳人之情伪文章
 根本备于是矣自昔有志之士未有不玩心于此者
卷首 第 45b 页

隐元年宰咺归赗(平/王)郑以王师伐卫 祭伯来非王命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怨周郑交质隐三年王
 崩平王孙桓王林立将畀虢公政郑取周麦禾(六年郑始朝/周王不礼焉)
(八年虢公忌父/始作卿士于周)
求赙(隐/二)求库(桓十/五)求金(文/九)
 四年石厚问定君于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可五年曲沃伐翼
 王使尹氏武氏助之秋曲沃叛王王命虢伐曲沃立翼侯
 六年京师告饥公为之请籴于宋卫齐郑
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宣十二年随季对楚曰昔平王命/我先君文侯曰与郑夹辅周室)
卷首 第 46a 页
 七年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戎朝发币于公/卿凡伯弗宾)郑公子忽在王
 所陈侯请妻之
 八年郑伯以齐人朝王
 九年宋公不王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 蔡人卫人
 郕人不会王命郑齐讨之
 十一年郑伯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
 孙日失其序夫许大岳之胤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
 许争乎
王取邬刘蔿邘之田于郑而与郑人苏忿生之田(苏氏叛王十/二邑王弗能)
(有)
卷首 第 46b 页
桓四年王师秦师围魏
 五年王使仍叔之子来聘弱也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蔡
 卫陈从王伐郑祝𥅆射王中肩
 六年纪侯来朝请王命以求成于齐公告不能
 八年祭公逆王后于纪
 七年郑齐卫伐盟向王迁盟向之民于郏
 七年曲沃伯诱晋小子侯杀之八年王命虢仲立晋哀侯
 之弟缗于晋九年虢仲苪伯梁伯荀侯贾伯伐曲沃
 十年虢仲谮其大夫詹父于王詹父有辞以王师伐虢虢公
 出奔虞
卷首 第 47a 页
 经十五年桓王崩子庄王立(佗)
 十八年周公欲弑庄王而立王子克辛伯告王遂与王杀周
 公黑肩王子克奔燕
庄元年锡桓公命 三年五月葬桓王(注七年/乃葬)五年公会齐
 宋陈蔡伐卫纳惠公六年王人子突救卫卫侯入
 十二年庄王崩子僖王立(胡/齐)经传不书
 十四年齐请师于周单伯会伐宋
 十六年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鲁庄三年经书
 葬桓王自此以来周有庄王又有僖王崩葬皆不见于经传
 王室微弱不能复自通于诸侯故传因周公忌父之事而见
卷首 第 47b 页
 惠王(庄十六/年注)
 十七年僖王崩子惠王(阆)立传经不书
 十八年虢公晋侯朝惠王虢晋郑使原庄公逆王后于陈实
 惠后
 初王姚嬖于庄王生子颓有宠庄十九年苏子以卫师燕师
 伐周立子颓二十年郑以王处于栎二十一年郑虢纳王杀
 王子颓(王与郑鞶鉴与虢/爵郑伯始恶于王)
 三十年王命虢公讨樊皮虢公执樊仲皮归于京师
僖五年王召郑伯逃齐盟(齐会王世/子于首止)晋灭虞归其职贡于王
七年齐侯修礼于诸侯官受方物 惠王崩子襄王郑立襄王
卷首 第 48a 页
恶大叔带之难不发丧而告难于齐八年诸侯盟洮谋王室
襄王定位而后发丧
十年苏子叛王即狄又不能于狄狄灭温
十一年王子带召戎伐京师入王城焚东门秦晋伐戎以救周
 十二年王子带奔齐冬齐侯使管夷吾平戎于王二十二年
 王子带自齐复归于京师召之也(二十/四年)郑伐滑王使伯服游
孙伯请滑郑伯执二子王以狄伐郑以其女为后王子带
通狄后以狄师攻王王出适郑处于汜大叔以隗氏居于温
 二十五年晋侯纳王杀大叔晋侯请隧弗许曰王章也未有
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与之阳樊温原攒茅之田
卷首 第 48b 页
二十六年臧孙见楚子玉道之伐齐宋以其不臣也
二十八年晋侯作王宫于践土(襄王闻晋战/胜自往劳之)七月天王狩于河
 阳
文元年晋襄公朝王于温
三年晋以江故告于周王叔桓公晋阳处父伐楚救江
五年正月王使荣叔归含且赗三月葬我小君成风王使召昭
 公来会葬
 八年襄王崩子顷王(壬)
九年二月叔孙得臣如京师辛丑葬襄王(卿共葬/事礼也)
 十四年顷王崩子匡王班立周公阅与王孙苏争政不赴匡
卷首 第 49a 页
 王叛王孙苏使尹氏与𥅆启讼周公于晋赵宣子平王室而
 复之(成十一年郤至与周争鄇田/王命刘康公单襄公讼请晋)
宣二年匡王崩见经弟定王瑜立
三年楚子观兵周疆问鼎(定/王)
七年王叔桓公临黑壤之盟
十五年王孙苏与召氏毛氏争政杀召公戴及毛伯卫十六年
 晋侯使士会平王室(为毛召之难/故王室复乱)
成元年晋平戎于王刘康公徼戎将遂伐之叔服曰背盟而欺
 大国此必败王师败绩于茅戎
二年晋侯使巩朔献齐捷于周王不见(甥舅不献功巩伯/未有职司于王室)王以
卷首 第 49b 页
巩伯宴而私贿之 五年十一月己酉定王崩子简王夷立
十一年周公楚与伯与争政十二年周公出奔晋
十三年公及诸侯朝王遂从刘康公成肃公会晋侯伐秦 襄
 元年简王崩子灵王泄心立
 五年王使王叔陈生愬戎于晋(王叔贰于戎/晋人执之)
 十年晋灭偪阳偪阳妘姓也使周内史选其族嗣纳诸霍人
王叔陈生与伯舆争政晋平王室王叔与伯舆讼焉王叔奔晋
十四年王使刘定公赐齐侯命(将昏于/齐故也)
 二十四年齐人城郏(郏王城也于是谷雒斗毁王宫/齐叛晋欲求媚于天子故为王城之)
二十六年晋韩宣子聘于周王使请事对曰晋士起将归时事
卷首 第 50a 页
于宰旅无他事矣王闻之曰韩氏其昌阜于晋乎辞不失旧
 襄公二十八年灵王崩子景王贵立
 二十九年葬灵王郑上卿有事子展使印段往伯有曰弱不
 可子展曰与其莫往弱不犹愈乎
天王杀其弟佞夫王子瑕奔晋
昭九年周甘人与晋阎嘉争阎田晋梁丙张趯率阴戎伐颍王
 使詹桓伯辞于晋叔向谓宣子曰王辞直宣子说王有姻丧
 使赵成如周吊且致阎田与禭
 十七年晋侯使屠蒯如周请有事于雒与涂三涂苌宏曰其
 伐戎乎乃警戎备晋灭陆浑周大获
卷首 第 50b 页
十八年周毛得杀毛伯过
王子朝有宠于景王昭二十二年王崩王子朝作乱刘子单子
 逆悼王(王子/猛)于庄宫以归王子还(子朝/党)夜取王以如庄宫单
 子出王子还奉王以追单子盟而复单子杀还子朝奔京巩
 简公甘平公败绩于京(为子/朝败)单子以王次子皇晋纳王于王
 城十一月王子猛卒敬王即位二十三年王子朝入于尹单
 子刘子以王如刘王子朝入于主朝天王居于狄泉尹氏立
 王子朝二十六年晋知跞赵鞅帅师纳王十一月晋师克巩
 召伯盈逐王子朝王子朝奉周之典籍以奔楚王入于成周
 二十七年十二月晋籍秦致诸侯之戍于周三十二年王使
卷首 第 51a 页
 富辛如晋请城成周范献子曰与其戍周不如城之虽有后
 事晋勿与知可也十一月晋魏舒韩不信今诸侯之大夫令
 城成周定元年城成周定五年王人杀子朝于楚定六年周
 儋翩率王子朝之徒因郑人将以作乱于周晋阎没戍周且
 城胥靡十二月天王处于姑莸辟儋翩之乱也七年周儋翩
 入于仪栗以叛四月单武公刘桓公败尹氏于穷谷冬十一
 月单子刘子逆王于庆氏晋藉秦逆王已已王入于王城八
 年二月单子伐榖城刘子伐仪栗辛卯单子伐简城刘子伐
 盂以定王室
十六年卫庄公立使鄢武子告于周王使单平公对曰余嘉乃
卷首 第 51b 页
 成世复尔禄次
十九年冬叔青如京师敬王崩故也
畿内诸侯
 隐元年祭伯 隐七年凡伯 隐十一年苏氏
 桓四年渠伯 桓五年周公 桓十八年辛伯
 庄元年单伯 庄十八年原庄公原伯 庄十九年边伯
 庄二十七年召伯 庄三十年樊仲皮 僖二十四年甘昭
 公毛伯 昭九年詹伯
卷首 第 52a 页
卷首 第 53a 页

齐小白入于齐公伐齐纳子紏战于乾时败绩鲍叔帅师来言
 请讨子紏受𬋩召𬋩仲请囚及堂阜而脱之归而以告曰管
 夷吾治于高徯使相可也公从之齐伐我战长勺齐败绩六
 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公败宋师于乘丘齐师乃还(庄九年)
(庄十年)
 齐侯之入也诸侯皆贺谭不至冬齐师灭谭(庄十年)
 会于北杏(十二年/齐/宋陈蔡邾)以平宋乱(宋/万)遂人不至齐人灭遂而
 戍之冬公会齐侯盟于柯(始及/齐平)齐陈曹伐宋(宋背/北杏)请师于周
 单伯会之取成而还冬单伯会齐侯宋卫郑于鄄
卷首 第 53b 页
齐侯宋陈卫郑会于鄄齐始霸也秋诸侯为宋伐郳(宋王兵/序齐上)
 人间之而侵宋(庄十/五年)宋齐卫伐郑(宋王/兵)秋楚伐郑冬会齐侯
 宋陈卫郑许滑滕同盟于幽郑成也王命曲沃伯为晋侯(十/六)
(年)齐人执郑詹郑不朝也夏齐人歼于遂(十七/年)齐宋陈伐我
 西鄙(公子结及/齐众盟)王子颓作乱(十九/年)夏王处于栎冬齐人伐戎
(二十/年)虢郑纳王杀王子颓(二十/一年)陈公子完奔齐使为二正秋
 及齐高傒盟于防冬公如齐纳币(二十/二年)荆人来聘十二月公
 会齐侯盟于扈(二十/三年)戎侵曹(二十/四年)公伐戎秋公会宋人齐人
 伐徐(宋主兵二/十六年)公会齐侯宋陈郑同盟于幽陈郑服也王
 使召伯廖赐齐侯命且请伐卫(赐命为侯伯/二十七年)齐人伐卫卫败
卷首 第 54a 页
 绩数之以王命取赂而还楚伐郑公会齐宋救郑楚师夜遁
(二十/八年)郑侵许(二十/九年)齐人降鄣(三十/年)是年冬公及齐侯遇于
 鲁济齐人伐山戎以其病燕故也齐侯来献戎捷(三十/一年)春城
 小谷为管仲也(公感齐桓之德故/为管仲城私邑)齐侯为楚伐郑之故请会
 于诸侯宋公请先见遇于梁丘(三十/一年)
狄伐邢管仲曰请救邢以从简书齐人救邢八月公及齐侯盟
 于落姑请复季友齐侯召诸陈冬齐仲孙湫来省难(公曰鲁/可取乎)
(仲孙湫对曰/犹秉周礼)晋侯灭耿灭霍灭魏(闵元/年)齐人迁阳秋齐人杀
 哀姜(弑闵/公)冬齐高子来盟十二月狄入卫卫之遗民立戴公
 以庐于曹齐戍曹归公乘马祭服五称牛羊豕鸡狗皆三百
卷首 第 54b 页
 与门材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二年)齐师宋师曹师次
 于聂北救邢邢人溃出奔师师遂逐狄人迁邢于夷仪诸侯
 城之(邢迁如归/卫国忘亡)楚伐郑郑即齐故也八月公会齐宋曹邾于
 柽谋救郑也(僖元/年)诸侯城楚丘而封卫焉秋齐侯宋公江黄
 盟于贯服江黄也齐寺人貂始漏师于多鱼(僖元/年)秋齐侯宋
 江黄会于阳榖谋伐楚也楚人伐郑(僖元/年)公会齐侯宋陈卫
 郑许曹侵蔡(嫁蔡姫)蔡溃遂伐楚次于陉楚屈完来盟于师
 盟于召陵执陈辕涛涂(误军/道)秋江人黄人伐陈十二月公孙
 兹会齐宋郑许曹侵陈陈成归辕涛涂(召陵陈诸侯之师与/屈完观之曰以此众)
(战谁能/禦之)五年夏公及齐侯宋陈卫郑许曹会王世子于首止
卷首 第 55a 页
 郑伯逃归不盟(惠王以惠后故将废太子郑而立王子带故/齐桓帅诸侯会王太子以定其位王恨齐桓)
(定太子之位故召/郑伯使叛齐也)楚人灭弦十二月晋灭虢还袭虞灭之六
 年夏公会齐侯宋陈卫曹伐郑围新城楚子围许以救郑诸
 侯救许乃还七年齐伐郑七月公会齐侯宋陈郑世子华盟
 于宁母谋郑也齐侯修礼于诸侯诸侯官受方物(诸侯官司/各于齐受)
(其方所当贡/天子之物)郑太子华言于齐侯若去泄孔子人氏之族我
 以郑为内臣将许之管仲谏齐侯辞焉冬郑伯请盟于齐
 八年正月公会王人齐侯宋卫许曹陈盟于洮谋王室也郑
 伯乞盟请服也(王人会洮还而后/襄王定位发丧)九年夏公会宰周公齐侯
 宋卫郑许曹于葵丘九月诸侯盟于葵丘王使宰孔赐齐侯
卷首 第 55b 页
 胙命无下拜齐侯下拜登受宰孔先归遇晋侯曰可无会也
 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
 略之不知西则否矣晋侯乃还 是年齐侯以诸侯之师伐
 晋及高梁而还讨晋乱也齐隰朋帅师会秦师纳晋惠公十
 年周公忌父王子党会齐隰朋立晋侯(晋侯杀里/克以说)夏齐侯许
 男伐北戎十一年王子带召戎伐京师秦晋伐戎以救周十
 二年诸侯城卫楚丘之郛惧狄难也夏楚灭黄冬使管仲平
 戎于王隰朋平戎于晋王以上卿之礼飨管仲管仲辞下卿
 之礼而还十三年春狄侵卫公会齐侯宋陈会郑许曹于咸
 淮夷病杞故且谋王室也秋为戎乱故诸侯戍周十四年诸
卷首 第 56a 页
 侯城缘陵而迁杞焉有阙(阙谓器用不具/城池未固而去)秋狄侵齐郑十五
 年楚人伐徐徐即诸夏故也三月公会齐侯宋陈卫许曹盟
 于牡丘遂次于匡公孙敖帅师及诸侯之大夫救徐七月齐
 师曹师伐厉以救徐也冬宋人伐曹楚人败徐于娄林秦获
 晋侯十六年夏齐伐厉不克救徐而还王以戎难告于齐齐
 徵诸侯而戍周十二月公会齐侯宋陈卫郑许邢曹于淮谋
 鄫且东略也城鄫役人病有夜登丘而呼曰齐有乱不果城
 而还十七年齐人为徐伐英氏以报娄林之役夏灭项齐人
 以为讨而止公齐侯多内宠与管仲属孝公于宋襄公以为
 太子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十月乙亥齐桓公卒易牙入与
卷首 第 56b 页
 寺人貂因内宠以杀群吏而立公子无亏孝公奔宋十二月
 乙亥赴辛巳夜殡十八年宋襄公伐齐立孝公
卷首 第 57a 页

僖二十四年正月秦伯纳晋公子重耳子犯授璧请亡二月入
 于晋师杀怀公于高梁寺人披竖头须求见二十五年秦伯
 将纳王狐偃言于晋侯曰求诸侯莫如勤王晋侯辞秦师而
 下纳王杀大叔请隧弗许与之阳樊温原攒茅之田阳樊不
 服围之(取其土/出其民)冬晋侯围原原降赵衰为原大夫二十六年
 宋叛楚即晋二十七年楚子陈蔡郑许围宋晋狐偃曰若伐
 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前年楚使申叔/侯戍谷以逼齐)于是蒐于被庐
 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郤榖可可使狐偃将上军让于狐毛
 而佐之命赵衰为卿让于栾枝先轸作执秩以正其官二十
卷首 第 57b 页
 八年春晋侯侵曹伐卫取五鹿二月郤谷卒原轸将中军(先/轸)
(以下军佐/超将中军)卫人出其君以说于晋楚人救卫不克晋侯围曹
 入之(称舍/于墓)宋人告急先轸曰使宋舍我而赂齐秦藉之告楚
 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楚爱曹卫必不许也喜
 赂怒顽能无战乎楚子使申叔去榖使子玉去宋子玉请战
 王少与之师子玉告晋曰请复卫侯而封曹臣亦释宋之围
 先轸曰不如私许复曹卫以携之执宛春以怒楚曹卫告绝
 于楚子玉怒从晋师晋师退三舍(子犯曰报楚惠君/退臣犯曲在彼矣)四月晋
 侯齐宋秦及楚战于城濮楚师败绩是月至于衡雍作王宫
 于践土(襄王闻晋战/胜自往劳之)晋侯及郑伯盟五月王策命晋侯为侯
卷首 第 58a 页
 伯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公会晋侯齐宋蔡郑卫莒/卫侯奔楚使叔武受盟)六月晋
 人复卫侯七月振旅恺以入于晋冬公会晋侯齐宋蔡郑陈
 莒邾秦于温晋人执卫侯归之于京师(卫侯杀叔武/元咺讼于晋)天王狩
 于河阳晋侯以诸侯见诸侯遂围许(再会/不至)复曹伯晋侯作三
 行以禦狄二十九年公会王子虎晋狐偃齐宋陈蔡秦盟于
 翟泉(寻践土/之盟)三十年晋人侵郑夏狄侵齐(间晋之/有郑虞)晋侯使医
 衍酖卫侯宁俞货医使薄其酖不死秋乃释卫侯九月晋侯
 秦伯围郑(以无礼/于晋)秦伯与郑人盟戍之乃还晋侯亦去之介
 人侵萧三十一年春取济西田(晋分曹田/以赐鲁)秋晋蒐于清原作
 五军以禦狄赵衰为卿(罢三/行)冬狄围卫卫迁于帝丘三十二
卷首 第 58b 页
  年楚斗章请平于晋阳处父报之晋楚始通夏卫人侵狄
  秋卫人及狄盟卒冬晋文公卒
三十三年四月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襄/公)秋晋人败狄于箕
(先轸/死狄)先且居将中军晋陈郑伐许楚令尹子上侵陈蔡陈
蔡成晋阳处父侵蔡子上救蔡阳处父归文二年晋侯及秦师
战于彭衙秦师败绩六月盟于垂陇冬晋伐秦取彭衙三年
秦伐晋取王官封殽尸遂霸西戎四年曹伯如晋会正秋晋
伐秦围邧新城五年晋赵成子卒六年晋赵盾将中军(夷/之)
(蒐易/三帅)夏秦穆公卒八月晋襄公卒灵公少晋人欲立长君赵
盾如秦逆公子雍
卷首 第 59a 页
文七年赵盾畏偪乃立灵公败秦师于令狐八月诸侯盟于扈
 八年晋归匡戚之田于卫夏秦伐晋取武城九年陈郑服楚
 十年晋伐秦取少梁夏秦伐晋取北徵十二年冬秦伯伐晋
 取羁马晋禦之于河曲出战交绥秦师夜遁复侵晋入瑕十
 四年公会宋公陈卫郑许曹晋赵盾同盟于新城从于楚者
 服故也(陈郑/宋卫)十五年郤缺入蔡十一月晋侯宋卫蔡陈郑许
 曹盟于扈谋伐齐齐赂晋故不克十七年晋荀林父卫陈郑
 人伐宋六月晋侯合诸侯于扈不见郑伯郑人为书以告赵
宣子晋巩朔行成于郑十月郑太子夷为质于晋宣元年郑
受盟于楚秋楚侵陈宋(受盟/于晋)晋赵盾伐郑(楚囚晋解/杨晋乃还)晋侯侈
卷首 第 59b 页
 故不竞于楚二年秦伐晋围焦(报元年/伐崇)晋灵公不君赵盾骤
 谏晋侯伏甲攻之盾出奔赵穿弑灵公盾未出山而复使赵
 穿逆公子黑臀于周立之
宣三年春晋侯伐郑(成/公)郑及晋平五年晋伐陈(陈及/楚平)楚伐郑晋
 荀林父救郑六年晋卫侵陈七年郑及晋平诸侯会于黑壤
(冬盟王叔/桓公临之)八年春白狄会晋伐秦郤缺为政冬陈及晋平楚
 伐陈取成而还九年晋侯宋卫郑曹会于扈晋侯卒于扈
十年六月郑及楚平晋宋卫曹伐郑(景/公)取成而还冬楚师伐郑
 晋士会救郑逐楚师于颍北诸侯之师戍郑十一月陈郑服
 楚十二年六月晋荀林父救郑及楚子战于邲晋师败绩
卷首 第 60a 页
 秋晋师归林父请死晋侯欲许之士贞子谏晋侯使复其位
 十四年晋侯伐郑告于诸侯蒐焉而还中行桓子之谋也(郑/人)
(惧使子张代/子良于楚)十五年六月晋灭赤狄潞氏秦人伐晋(魏颗败/秦师于)
(辅/氏)十六年晋士会灭赤狄甲氏献狄俘晋侯请于王以黻冕
 命士会将中军且为太傅十七年八月晋范武子请老郤克
 为政十八年晋卫伐齐齐侯会晋侯盟于缯成二年六月季
 孙行父会晋郤克卫曹及齐师战于鞍齐师败绩七月及齐
 国佐盟于袁娄冬楚侵卫鲁晋辟楚畏其众也三年公会晋侯
 宋卫曹伐郑(郑败晋偏/军于兵舆)四年楚伐许晋栾书将中军救许伐
 郑楚子反救郑五年郑请成于晋十二月公会晋侯齐宋卫
卷首 第 60b 页
 郑曹杞邾同盟于虫牢郑服也六年三月晋侵宋(辞/会)四月晋迁
 于新田六月楚伐郑晋栾书救郑与楚师遇于绕角楚师还
 晋师遂侵蔡楚救蔡晋师还七年楚伐郑诸侯救郑申公巫
 臣通吴于晋八年晋栾书侵蔡遂侵楚九年正月公会晋侯
 齐宋卫郑曹莒𣏌同盟于蒲(为归汶阳之田故诸侯/贰于晋晋/人惧寻盟)秋晋人执
 郑伯伐郑(郑伯会/楚于邓)晋归钟仪于楚使求成冬十一月秦人白
 狄伐晋诸侯贰故也十二月楚子使公子辰如晋修好十年
 晋侯有疾五月立太子州蒲为君会齐宋鲁卫曹伐郑归郑
 伯六月晋侯卒
十一月冬宋元如楚遂如晋合晋楚之成(厉/公)秦晋为成秦伯归
卷首 第 61a 页
 而背晋成十二年晋会楚公子罢盟于晋郑伯如晋听成夏公
 会晋侯卫侯于琐泽成故也十三年晋侯使吕相绝秦五月
 公会晋侯宋卫郑曹邾滕伐秦(败秦/麻队)十五年楚背晋盟侵郑
 卫会吴于钟离始通吴也十六年郑叛晋从楚晋侯伐郑楚
 子救郑范文子曰吾先君之亟战也有故秦狄齐楚皆彊今
 三彊服矣盍释楚以为外惧六月晋侯及楚子郑伯战于鄢
 陵楚师败绩秋公会晋侯齐卫宋华元邾于沙随(不见/公)公会
 尹子单子晋侯齐国佐邾伐郑侵陈遂侵蔡十七年郑侵晋
 虚滑夏公会尹子单子晋侯齐宋卫曹邾伐郑六月同盟于
 柯陵楚救郑诸侯还冬公会单子晋侯宋卫曹齐邾伐郑楚
卷首 第 61b 页
 救郑诸侯还十八年正月晋栾书中行偃弑厉公逆周八子
 于京师而立之
是年二月晋悼公即位于朝夏晋侯使士丐来聘(拜公/朝)冬楚伐
 宋韩献子为政晋侯师于台谷以救宋遇楚师于靡角之谷
 楚师还十二月仲孙蔑会晋侯宋卫邾齐同盟于虚朾襄元
 年仲孙蔑会晋栾黡宋卫曹莒邾滕薛围宋彭城彭城降晋
 五月晋伐郑侵楚秋楚侵宋二年郑伐宋六月晋宋卫侵郑
 七月仲孙蔑会晋荀罃宋卫曹邾于戚(谋/郑)冬仲孙蔑会晋荀
 罃齐宋卫曹邾滕薛小邾于戚遂城虎牢(偪/郑)郑人乃成三年
 六月公会单子晋侯宋卫郑莒邾齐同盟于鸡泽(逆吴子吴/子不至)
卷首 第 62a 页
 陈侯使袁侨如会大夫及袁侨盟冬晋荀罃伐许(不会/鸡泽)
 年楚侵陈冬陈人围顿(楚使顿/伐陈)晋魏绛和戎五年夏仲孙蔑
 孙林父会吴于善道公会晋侯宋陈卫郑曹莒邾滕薛齐世
 子光吴鄫于戚(会吴且命/戍陈也)冬戍陈楚子囊伐陈公会晋侯宋
 卫郑曹齐世子救陈六年秋莒人灭鄫十二月齐侯灭莱七
 年十月晋韩献子告老楚子囊围陈十二月公会晋侯宋陈
 卫曹莒邾于鄬陈侯逃归(服/楚)八年春公如晋听朝聘之数夏
 郑人侵蔡获蔡公子燮季孙宿会晋侯郑齐宋卫邾于邢丘
 以命朝聘之数冬楚子囊伐郑郑及楚平九年秋秦人侵晋
 宋冬公会晋侯宋卫曹莒邾滕薛杞小邾齐伐郑郑人行成
卷首 第 62b 页
 十二月同盟于戏晋人不得志于郑以诸侯复侵郑而还楚
 子伐郑郑及楚平晋侯归谋所以息民十年公会晋侯宋卫
 曹莒邾薛杞小邾齐世子光会吴于祖遂灭偪阳六月楚子
 囊郑子耳伐宋晋荀罃伐秦报其侵也(侵在/九年)秋莒人伐我东
 鄙公会晋侯宋卫曹莒邾齐滕薛杞小邾伐郑十月诸侯之
 师城虎牢而戍之晋师灭梧及制郑及晋平楚子囊救郑十
 一月诸侯之师还郑而南至于阳陵楚师不退郑与楚人盟
 诸侯之师还侵郑北鄙而归楚人亦还十一年夏郑公孙舍
 之帅师侵宋公会晋侯宋卫曹齐莒邾滕薛杞小邾伐郑七
 月同盟于亳城北楚子郑伯伐宋(楚将伐郑郑/逆之伐宋)九月公会晋
卷首 第 63a 页
 侯宋卫曹齐莒邾滕薛杞小邾伐郑会于萧鱼(郑/服)晋侯赐魏
 绛郑乐曰微子寡人无以待戎不能济河冬秦人伐晋(秦晋/战于)
(栎晋师/败绩)十二年二月莒人伐我东鄙围台季孙宿帅师救台
 遂入郓冬楚公子贞帅师侵宋十三年荀偃将中军范宣子
 让其下皆让十四年正月季孙宿会晋士丐齐宋卫郑曹莒
 邾滕薛杞小邾会吴于向(范宣子数吴伐楚丧退之执/莒公子务娄以其通楚使)四月
 叔孙豹会晋荀偃齐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伐秦报栎
 之役也及棫林而还卫侯出奔齐晋侯舍新军莒人侵我东
 鄙秋楚公子贞帅师伐吴冬季孙宿会晋士丐宋卫郑莒邾
 于戚(卫立公孙剽/因而定之)范宣子假羽毛于齐而弗归齐人始贰
卷首 第 63b 页
  十五年夏齐侯伐我北鄙围成(贰于晋/故也)秋邾人伐我南鄙晋
  将为会以讨邾莒晋侯疾乃止十一月晋悼公卒
 十六年春晋平公即位三月公会晋侯宋卫郑曹莒邾薛杞小邾
 于溴梁戊寅大夫盟晋人执莒子邾子以归(齐高厚/逃归)六月晋
 荀偃伐楚楚公子格战败于湛阪晋师遂侵方城之外(报十/二年)
(侵/宋)十八年十月公会晋侯宋卫郑莒曹邾滕薛杞小邾同围
 齐楚公子午伐郑十九年晋范丐为政齐及晋平盟于大隧
  二十年六月公会晋侯齐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盟于
 澶渊(齐/服)二十一年秋晋栾盈出奔楚冬公会晋侯齐宋卫郑
 曹莒邾于啇任(锢栾/氏)二十二年冬公会晋侯齐宋卫郑曹莒
卷首 第 64a 页
 邾薛杞小邾于沙随(复锢/栾氏)二十三年晋栾盈复入于曲沃(齐/侯)
(纳/之)帅曲沃之甲入绛败奔曲沃秋齐侯伐卫遂伐晋冬晋人
 杀栾盈二十四年会夷仪将以伐齐水不克楚伐郑诸侯还
 救郑二十五年晋侯会于夷仪伐齐齐人以庄公说七月赵
 武为政二十六年秦伯之弟针如晋修成(二十四年/秦晋为成)卫侯如
 晋晋人执而囚之卫人归卫姫于晋乃释卫侯二十七年夏
 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屈建秦卫陈郑许曹于宋秋七月豹及
 诸侯之大夫盟于宋(向戍弭诸/侯之兵)晋楚之从交相见盟先楚二
 十八年夏齐侯陈侯蔡侯北燕伯杞伯胡子沈子白狄朝于
 晋宋之盟故(陈侯蔡侯胡/子沈子楚属)二十九年仲孙羯会晋荀盈齐高
卷首 第 64b 页
 止宋华定卫世叔仪郑曹莒滕薛小邾人城𣏌(晋平公杞出/也故治杞)
 昭元年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宋卫陈蔡郑许曹于
 虢(读旧/书)十二月赵文子卒(郑伯如/晋吊)二年晋韩起为政晋少姜
卒公如晋晋辞四年楚子使椒举如晋求诸侯晋侯许之椒
举遂请昏五年晋韩宣子如楚送女十年七月晋侯彪卒
十一年秋季孙意如会晋韩起齐宋卫郑曹杞于厥慭(昭/公)谋救
蔡也(不果/救)晋人使狐父请蔡于楚弗许十二年齐侯卫侯郑
 伯如晋朝嗣君也(投壶齐侯曰寡人/中此与君代兴)六月荀吴假道于鲜虞
灭肥冬晋伐鲜虞因肥之役也十三年楚公子比自晋归于
楚弑其君虔于乾溪晋成祁诸侯朝而归者皆有二心乃
卷首 第 65a 页
 并后会告于吴吴人辞秋公会刘子晋侯齐宋卫郑曹莒邾
 滕薛杞小邾于平丘(治兵于邾南/甲车四千乘)公不与盟(邾莒愬/于晋)荀吴侵
 鲜虞大获而归十五年荀吴伐鲜虞克鼓十六年八月晋昭
 公卒
昭十七年八月晋荀吴帅师灭陆浑之戎(顷/公)二十一年鼓
 叛晋二十二年荀吴袭鼓灭之二十六年晋知跞赵鞅帅师
 纳王二十七年会于扈令戍周且谋纳鲁昭公也范献子取
 货于季孙乃辞小国而以难复二十八年晋魏舒为政三十
 年六月晋侯去疾卒
三十二年冬仲孙何忌会晋韩不信齐宋卫郑曹莒薛杞小邾
卷首 第 65b 页
 城成周(定/公)定三年鲜虞人败晋师于平丘蔡侯如晋以其子
 元为质而请伐楚四年公会刘子晋侯宋蔡卫陈郑许曹莒
 邾顿胡滕薛杞小邾齐于召陵侵楚晋荀寅求货于蔡侯弗
 得言于范献子曰中山不服不如辞蔡侯乃辞蔡侯晋于是
 乎失诸侯五年阳虎囚季桓子晋士鞅围鲜虞六年郑灭许
 七年秋齐侯郑伯盟于咸徵会于卫卫欲叛晋诸大夫不可
 齐侵卫乃盟于琐八年晋师将盟卫侯于鄟泽涉佗捘卫侯
 之手及捥乃叛晋晋人请改盟弗许九年齐侯伐晋夷仪十
 年执涉佗以求成于卫卫人不许晋人杀涉佗十一年冬及
 郑平始叛晋也十三年齐侯卫侯次于垂葭使师伐晋济河
卷首 第 66a 页
 锐师伐河内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冬晋荀寅士吉射入于
 朝歌以叛晋赵鞅归于晋(赵鞅杀邯郸午范氏中行氏伐赵/氏赵鞅奔晋阳荀跞韩不信魏曼)
(多奉公以伐范氏中行氏荀寅士吉/射奔朝歌韩魏以赵氏为请赵鞅入)哀元年秋齐侯卫侯伐
 晋四年齐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逆畤阴人盂壶口五年晋
 园桓人荀寅士吉射奔齐六年晋伐鲜虞七年师入邾以邾
 子益来(邾茅夷鸿请救吴/曰鲁弱晋而远吴)八年宋灭曹十年赵鞅侵齐十三
 年夏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十七年赵鞅围卫齐救卫简
 子乃还冬晋复伐卫卫人出庄公而与晋平二十年齐人来
 徵会夏会于廪邱
卷首 第 66b 页
卷首 第 66b 页
齐晋
孟献子请城虎牢知武子曰罃将复于寡君而请于齐
晋将合诸侯使士丐告齐乞盟(襄三)
晋人将寻盟齐人不可叔向告于齐(昭十三/平丘)
宋向戍欲弭诸侯之兵如晋许之如楚亦许之如齐许之告于
 秦秦亦许之皆告于小国为会于宋赵孟曰晋楚齐秦匹也
 晋之不能于齐犹楚之不能于秦也(宋盟晋楚之从/交相见释齐秦)
卷首 第 67a 页
卷首 第 68a 页

桓二年蔡侯郑伯会于邓始惧楚
桓六年楚武王侵随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
我则使然(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八年楚子合诸侯于沈鹿黄随
 不会让黄伐随九年大败邓师十一年楚屈瑕将盟贰轸郧
 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莫敖败郧师于蒲骚卒
盟而还十二年屈瑕大败绞为城下之盟而还十三年楚屈
 瑕伐罗大败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以听刑楚子曰
 孤之罪也皆免之庄四年楚武王伐随卒于樠木之下令尹
莫敖盟随侯而还
卷首 第 68b 页
庄六年楚文王伐申还伐邓(十六年伐/邓灭之)十年败蔡师于莘以蔡
 侯献舞归十四年楚子灭息以息妫归十三年楚入蔡
 十六年秋郑伯自檪入缓告于楚秋楚伐郑及栎初楚武王
 克权迁于那处及文王即位巴叛楚取那处伐楚庄十九年
 楚子禦之败还鬻拳弗纳遂伐黄败黄师还卒是年堵敖立
 庄二十二年弟成王篡立
庄二十三年荆人来聘(成/王)二十八年楚令尹子元伐郑诸侯救
 郑楚师夜遁三十年申公斗班杀子元斗榖于菟为令尹
 自毁其家以舒楚国之难僖元年秋楚伐郑郑即齐故也冬
 复伐郑四年诸侯伐楚盟召陵五年楚斗谷于菟灭弦于是
卷首 第 69a 页
 江黄道柏方睦于齐皆弦姻也弦子恃之而不事楚故亡六
 年楚子围许以救郑(五年郑逃盟从楚/今年诸侯讨之)诸侯救许乃还冬蔡
 穆侯将许僖公以见楚子面缚衔璧黄人不归楚贡(恃/齐)十二
 年楚灭黄十五年楚伐徐楚败徐于娄林十七年齐桓公
 卒十八年郑伯始朝于楚二十年随以汉东诸侯叛楚冬楚
 斗榖于莬帅师伐随取成而还二十一年宋人为鹿上之盟
 以求诸侯于楚楚人许之诸侯会宋公于盂楚执宋公以伐
 宋冬会于薄以释之二十二年郑伯如楚宋公伐郑楚人伐
 宋以救郑战于泓宋师败绩(二十三年宋公/卒伤于泓故也)二十三楚成得
 臣帅师伐陈讨其贰于宋也遂取焦夷城顿而还子文以为
卷首 第 69b 页
 之功使为令尹二十四年宋及楚平宋成公如楚二十五年
 啇密降秦师楚令尹追秦师不及遂围陈纳顿子于顿二十
 六年臧文仲如楚乞师道之伐齐宋秋楚灭夔宋叛楚即晋
 冬楚子玉子西伐宋围缗公以楚师伐齐取榖寘桓公子雍
 于榖楚申公叔侯戍之二十七年楚子及诸侯围宋二十八
 年楚子入居于申使申叔去谷使子玉去宋子玉请战王怒
 少与之师四月子玉与晋战城濮败绩及连谷而死晋侯闻
 之喜曰莫予毒也已蔿吕臣实为令尹奉已而已不在民矣
 三十二年楚斗章请平于晋晋楚始通晋文公卒三十三年
 晋陈郑伐许讨其贰于楚也文元年楚太子啇臣弑成王而
卷首 第 70a 页
 立
文四年楚灭江(穆/王)五年秋楚灭六冬楚灭蓼九年范山言于楚
 子曰晋君少不在诸侯北方可图也楚子伐郑郑及楚平晋
 赵盾鲁宋卫许救郑不及楚师秋楚伐陈陈及楚平冬楚子
 使椒来聘十年陈侯郑伯会楚子于息冬遂及蔡侯次于厥
 貉将以伐宋宋逆楚子听命十一年楚子伐麇十二年群舒
 叛楚夏子孔执舒子平及宗子遂围巢
文十四年楚庄王立公子燮斗克作乱以楚子出庐戢黎及叔
 麋诱杀之初斗克囚于秦秦有殽之败而使归求成成而不
 得志遂作乱十六年楚大饥庸人率群蛮以叛楚楚人谋徙
卷首 第 70b 页
 于阪高蔿贾曰不可乃出师灭庸盟群蛮(师叔曰彼骄我怒/而可克也先君鼢)
(冒所以服/陉隰也)宣元年郑受盟于楚秋楚侵陈宋(受盟/于晋)晋赵盾伐
 郑楚蔿贾救郑(楚囚晋解/杨晋乃还)二年郑受命于楚伐宋获华元晋
 赵盾侵郑楚斗椒救郑赵盾去之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
 至于雒观兵于周疆问鼎之大小轻重夏楚人侵郑郑即晋
 故也四年若敖氏攻王秋战于皋浒灭若敖氏冬楚子伐郑
 五年楚伐郑陈及楚平六年楚伐郑取成而还(厉之役/盖在此)七年
 郑及晋平八年楚为众舒叛故伐舒蓼灭之盟吴越而还陈
 及晋平楚伐陈取成而还九年楚子为厉之役伐郑晋郤缺
 救郑郑伯败楚师于柳棼十年六月郑及楚平诸侯伐郑取
卷首 第 71a 页
成而还冬楚子伐郑晋逐楚师十一年春楚子伐郑夏楚
 子陈侯郑伯盟于辰陵陈郑服也楚侵宋令尹蔿艾猎(孙叔/敖)
 城沂冬楚子为陈夏氏乱故伐陈入陈杀夏徵舒因县陈申
 叔时谏乃复封陈十二年春楚子围郑(郑既受盟于辰/陵又徼事于晋)三月
 克之退三十里而许之平六月晋师救郑及楚子战于邲晋
 师败绩冬楚子灭萧十三年楚伐宋(以其/救萧)十四年楚子围宋
(杀楚使/申舟)十五年宋及楚平七月楚子旅卒
成二年楚申公巫臣奔晋(共/王)楚子为阳桥之役以救齐冬楚师
 侵卫遂侵我师于蜀侵及阳桥十一月公及楚公子婴齐蔡
 许秦宋陈卫郑齐盟于蜀五年郑服晋(许愬郑于/楚/郑伯如/楚讼不/胜/故/请成)
卷首 第 71b 页
(于/晋)六年楚伐郑晋救而还晋侵蔡楚救而还七年申公巫臣
 通吴于晋教之叛楚蛮夷属服于楚者吴尽取之八年晋侵
 楚九年楚人以重赂救郑郑伯会公子成于邓秋晋人执郑
 伯伐郑楚子重侵陈以救郑晋归钟仪使求成十一月楚子
 重自陈伐莒莒溃十二月楚公子辰如晋结成十二年宋华
 元合晋楚之成盟于宋郑伯如晋听成十五年楚背盟侵郑
 卫十六年楚以汝阴田求成于郑郑叛晋晋伐郑楚救郑败
 于鄢陵晋吕锜射共王中目杀子反十七年楚戍郑舒庸道
 吴人围巢楚公子橐师袭舒庸灭之十八年夏楚子郑伯伐
 宋纳宋鱼石彭城冬楚人郑人侵宋晋侯救宋楚师还襄元
卷首 第 72a 页
 年楚救郑侵宋二年郑服晋三年楚子重伐吴吴伐楚取驾
 楚子辛为令尹侵欲于小国陈如晋求成楚侵陈四年陈成
 公卒楚伐陈闻丧乃止陈不听命夏楚侵陈襄五年楚杀令
 尹子辛(使陈/叛故)子囊为令尹冬子囊伐陈诸侯救之七年楚子
 囊围陈陈侯自会逃归(服/楚)八年冬楚子囊伐郑讨其侵蔡也
 郑及楚平九年秦景公乞师于楚将以伐晋子囊曰当今吾
 不能与晋争楚子曰吾既已许之矣秋楚子师于武城以为
 秦援十一月郑服晋十二月楚子伐郑郑及楚平十年六月
 楚子囊郑子耳伐宋卫侯救宋郑皇耳帅师侵卫楚令也卫获
 郑皇耳秋七月楚子囊郑子耳伐我西鄙还围萧克之九月
卷首 第 72b 页
 子耳侵宋北鄙十月诸侯之师城虎牢郑及晋平楚子囊救
 郑郑人与楚人盟十一年晋伐郑郑与晋盟楚子囊乞旅于
 秦秦右大夫詹帅师从楚子将以伐郑郑伯逆之伐宋九月
 诸侯悉师以复伐郑郑服于晋使良霄石㚟如楚楚人执之
 十二年冬楚子囊秦庶长无地伐宋报晋之取郑也秦嬴归
 于楚十三年九月楚子审卒吴侵楚子庚大败吴师于庸浦
十四年楚子囊伐吴还弗儆吴人败之(康/王)楚子囊卒(遗言谓子/庚城郢)
 十五年楚子庚为令尹(楚能/官人)冬晋悼公卒十六年晋侵方城
之外十八年郑子孔欲去诸大夫将叛晋而起楚师以去之
子庚弗许王使出师楚师伐郑郑子展子西入保子孔不敢
卷首 第 73a 页
 会楚师子庚门于纯门而还二十年蔡公子燮欲以蔡之晋
(楚人使/蔡无常)蔡人杀之二十一年楚子庚卒二十三年庆氏以陈
 叛屈建从陈侯围陈陈人杀庆虎庆寅二十四年楚子为舟
 师以伐吴无功而还冬楚子伐郑以救齐(会于夷仪/将伐齐)诸侯还
 救郑楚子还二十五年楚屈建为令尹舒鸠叛子木伐之吴
 人救之吴师大败楚灭舒鸠十二月吴子诸樊伐楚巢牛臣
 射之卒二十六年楚子秦人侵吴遂侵郑冬楚子蔡侯陈侯
 伐郑二十七年秋晋赵武楚屈建诸侯大夫盟于宋晋楚争
 先卒先楚(向戍/弭兵)二十八年为宋之盟故公及宋公陈侯郑伯
 许男如楚及汉楚康王卒屈建卒
卷首 第 73b 页
二十九年楚郏敖即位王子围为令尹昭元年晋赵武楚公子
 围诸侯会于虢三月盟令尹围请用牲读旧书加于牲上而已
 十一月公子围至入问王疾缢而弑之葬王于郏谓之郏敖
是年楚灵王即位四年夏楚子蔡陈郑许徐滕顿胡沈小邾宋
 淮夷会于申楚子示诸侯侈楚人执徐子七月以诸侯伐吴
 八月执齐封而尽灭其族遂以诸侯灭赖吴伐楚入棘栎麻
 五年晋韩宣子如楚送女十月楚子以诸侯东夷伐吴越大
 夫常寿过帅师会楚子于琐闻吴师出薳启彊帅师从之吴
 人败诸鹊岸六年楚伐徐吴救之令尹子荡伐吴吴人败其
 师于房钟八年陈公子招杀悼太子陈哀公缢九月楚公子
卷首 第 74a 页
 弃疾奉孙吴围陈冬灭陈九年迁城父人于陈迁方城外人
 于许十一年四月楚子虔诱蔡侯般杀之于申公子弃疾帅
 师围蔡十一月楚子灭蔡用隐太子于冈山十二月城陈蔡
 不羹使弃疾为蔡公十三年薳氏及群丧职之族启越大夫
 常寿过作乱克息舟城而居之(申之会越/大夫戮焉)观从召子干奉蔡
 公帅陈蔡不羹许叶之师以入楚杀太子禄公子比为王公
 子弃疾为司马使观从从师于乾溪而遂告之师及訾梁而
 溃王缢于芋尹申亥氏弃疾使惊子干子干自杀弃疾即位
 名曰熊居葬子干于訾实訾敖
是年平王封陈蔡复迁邑(复九年/所迁邑)楚之灭蔡也灵王迁许胡沈
卷首 第 74b 页
道房申于荆焉平王既封陈蔡而皆复之十九年太子建聘
 于秦费无极劝王取之楚城州来沈尹戍曰城州来以挑吴
 能无败乎(宫室无量/民人日骇)二十年费无极谗太子建伍奢建奔宋杀
 伍奢奢子员如吴二十三年吴伐州来楚救州来败于鸡父
 楚囊瓦为令尹城郢二十四年楚子为舟师以略吴疆越公
 子仓帅师从王王及圉阳而迁吴人踵楚而边人不备遂灭
 巢人钟离而还二十六年九月楚平王卒太子壬立
十七年鄢将师费无极谮郤宛令尹尽灭郤氏之族(昭/王)九月子
 常杀费无极鄢将师三十年吴子使徐人执掩馀使钟吾人
执烛庸二公子奔楚楚子大封而定其徙吴子怒执钟吾子
卷首 第 75a 页
 遂灭徐定三年蔡昭侯唐成公如楚子常三年止之(蔡佩裘/唐马)
 蔡侯如晋请伐楚四年公会刘子晋侯宋蔡卫陈郑许曹莒
 邾顿胡滕薛杞小邾齐于召陵侵楚沈人不会于召陵晋人
 使蔡灭沈秋楚为沈故围蔡冬蔡侯吴子唐侯伐楚吴师大
 败楚师于桓举子常奔郑吴入郢楚子奔随申包胥如秦乞
 师五年申包胥以秦师救楚败吴师灭唐又战于公婿之溪
 吴师大败吴子乃归楚子入于郢(子西子期会/秦师败吴)六年吴太子
 终累败楚舟师子期又以陵师败于繁扬令尹子西喜曰乃
 今可为矣于是乎迁郢于鄀而改纪其政哀六年楚子救陈
 卒于城父
卷首 第 75b 页
九年楚人伐陈(惠/王)十六年白公胜作乱杀子西子期而劫惠王
 叶公攻白公白公奔山而缢十七年楚公孙朝灭陈
卷首 第 76a 页
晋楚
公欲求成于楚而叛晋季文子曰不可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
 字我乎(成五年)
郑成公卒子驷请息肩于晋杜预注欲辟楚役(襄二年)
楚子辛为令尹侵欲于小国陈成公使袁侨如会求成(襄三年)
楚伐郑郑子驷欲从楚子展欲待晋曰亲我无成鄙我是欲(襄)
(八年)
楚人使蔡无常公子燮求从先君以利蔡不能而死(襄二十年)
卷首 第 76b 页
卷首 第 76b 页
吴越
宣八年楚盟吴越成七年吴伐郯郯成晋申公巫臣使吴吴子
寿梦说之乃通吴于晋以两之一卒适吴教之射御教吴乘
 车教之战陈教之叛楚寘其子狐庸焉吴始伐楚子重子
 反于是乎一岁七奔命蛮夷属楚者吴尽取之是以始大九
 年诸侯会于蒲将始会吴吴人不至十五年会吴于钟离始
 通吴也十七年吴围巢伐驾围釐虺襄三年楚伐吴吴伐楚
 取驾诸侯盟鸡泽使逆吴子吴子不至五年吴子使寿越如
 晋请听诸侯之好晋人将为之合诸侯使鲁卫先会吴于善
 道且告会期九月盟于戚会吴十年春会于柤会吴子寿梦
卷首 第 77a 页
 也十二年秋吴子寿梦卒十三年楚共王卒吴侵楚子庚大
 败之十四年诸侯会于向为吴谋楚范宣子数吴之不德也
 以退吴人(吴伐/楚丧)吴子诸樊既除丧将立季札弃其室而耕乃
 舍之十四年楚子囊伐吴还吴人自皋舟之隘要击败之二
 十四年吴人为楚舟师之役故(在此/年夏)召舒鸠人舒鸠人叛楚
 二十五年楚伐舒鸠吴人救之楚败吴师十二月吴子诸樊
 伐楚门于巢巢牛臣射之卒二十六年楚子秦人侵吴及雩
 娄闻吴有备而还二十九年吴人伐越获俘焉以为阍使守
 舟吴子馀祭观舟阍以刀弑之三十一年吴子(夷/昧)使屈狐庸
 聘于晋通路也昭四年秋七月楚以诸侯伐吴克朱方冬吴
卷首 第 77b 页
 伐楚入棘栎麻以报朱方之役五年楚伐吴吴人败诸鹊岸
 楚师及汝清吴不可入楚子遂观兵于坻箕之山楚子惧吴
 使沈尹射待命于巢薳启疆待命于雩娄六年楚伐徐吴救
 之令尹子荡帅师伐吴次于乾溪吴人败其师于房钟十三
 年楚师还自徐吴人败诸豫章获其五帅晋侯会吴子于良
 水道不可吴人辞吴灭州来十七年吴伐楚楚大败吴师获
 其乘舟馀皇吴公子光大败楚师取馀皇以归十九年楚城
 州来二十年楚杀伍奢奢子员如吴言伐楚之利于州于公
 子光曰是宗为戮而欲反其雠不可从也员曰彼将有他志
 余姑为之求士而鄙以待之乃见鱄设诸焉而耕于鄙二十
卷首 第 78a 页
 三年吴人伐州来楚薳越及诸侯之师救州来七月吴
 败顿胡沈蔡陈许之师于鸡父胡子髡沈子逞灭获陈夏齧
 楚师大奔(吴公子光曰七国/同役而不同心)楚太子建之母在郥召吴人而
 启之冬十月甲申吴太子诸樊入郥取楚夫人与其宝器以
 归(楚司马)薳越追之不及缢于薳澨二十四年吴灭巢及钟
 离二十七年吴子使公子掩馀公子烛庸帅师围潜楚莠尹
 然工尹麇帅师救潜吴师不能退吴公子光使鱄设诸弑
 吴公子
掩馀奔徐公子烛庸奔钟吾吴王十年吴子执钟吾
 子遂灭徐(偃馀烛/庸奔楚)吴子问伍员伐楚对为三师以肄阖庐从
 之楚于是始病三十一年吴侵潜六楚救潜吴师还吴师围
卷首 第 78b 页
 弦楚救弦吴师还三十二年夏吴伐越始用师于越也定二
 年吴子使舒鸠氏诱楚人秋楚囊瓦伐吴吴败之遂围巢克
 之四年伯州黎之孙嚭为吴大宰蔡侯以其子为质于吴冬
 十一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楚师败绩楚囊瓦出奔
 郑吴入郢楚子奔随(吴以班/处宫)五年越入吴吴在楚也申包胥
 以秦师救楚大败吴人九月夫槩王归自立也以与王战而
 败奔楚为堂溪氏秦楚又败吴师吴子乃归十四年吴伐越
 越于勾践禦之陈于槜李吴大败阖闾伤指卒哀元年吴王
 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也(夫差使人立于庭苟出入必谓/已曰夫差而忘越王之杀尔父)
(乎三年/乃报越)越于保于会稽行成吴子许之伍员谏不听八月吴
卷首 第 79a 页
 侵陈二年冬吴迁蔡于州来(元年楚围蔡/蔡请迁于吴)六年吴伐陈七年
 公会吴于鄫吴来徵百牢秋师入邾以邾子益来邾茅夷鸿
 请救于吴八年吴伐我次于泗上盟于莱门而还齐侯使如
 吴请师将以伐我乃归邾子邾子又无道吴囚之使诸大
 夫奉太子革以为政九年齐侯使公孟绰辞师于吴(齐与鲁/平故辞)
(吴/师)夏楚人伐陈陈即吴故也秋吴城䢴沟通江淮十年公会
 吴子邾子郯子伐齐齐人弑悼公赴于师楚子期伐陈吴延
 州来季子救陈十一年五月公会吴伐齐甲戌齐国书
 帅师及吴战于艾陵齐师败绩获齐国书吴伐齐越子率其
 众以朝王及列士皆有馈赂吴人皆喜唯子胥谏不听使于
卷首 第 79b 页
 齐属其子于鲍氏为王孙氏反役王闻之使赐之属镂以死
 十二年公会吴于囊皋卫侯会吴于郧公及卫侯宋皇瑗盟
 而卒辞吴盟吴人藩卫侯之舍子贡见太宰嚭乃舍卫侯十
 三年夏公会单平公晋定公吴夫差于黄池六月越子伐吴
 大败吴师获太子友入吴七月盟吴晋争先乃先晋人冬吴
 及越平十五年楚子西子期伐吴及桐汭十七年三月越子
 伐吴吴子禦之泽越子败吴师十九年春越人侵楚以误吴
 也二十年十一月越围吴二十一年五月越人始来二十二
 年邾隐公自齐奔越曰吴为无道执父立子越人归之十一
 月越灭吴吴王缢二十三年八月叔青如越始使越也越诸
卷首 第 80a 页
 鞅来聘报叔青也二十四年邾子又无道越人执之以归公
 如越将妻公而多与之地季孙惧使因太宰嚭而纳赂焉乃
 止二十六年五月叔孙舒帅师会越皋如后庸宋乐茷纳卫
 侯卫公孙弥牟重赂越人师还二十七年春越子使后庸来
 聘且言邾田封于骀上(康子/病之)二十七年公欲以越伐鲁而去
 三桓因孙于邾乃遂如越
卷首 第 80b 页
夷狄
隐二年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秋盟唐桓二年盟唐庄十八
 年公追戎济西 戎朝周发币于公卿 陆浑戎(允姓/之戎)
 戎(姜姓之戎/居晋南鄙)廧咎如(赤狄之/别种)桓六年北戎伐齐郑救齐
 败戎诸侯戍齐 杨柜泉皋伊雒之戎(皆居伊水/雒水之间)淮夷(僖/十)
(三)大戎(唐叔子孙/别在戎狄)小戎(允姓/之戎)骊戎男(在京兆新礼县/其君姫姓其爵)
(男)犬戎(西戎别在中国者周/幽王为犬戎所杀)东山皋落氏(赤狄/别种)
山戎杜预注北狄史记西汉丐奴传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
 粥颜师古曰皆丐奴别号
僖八年晋败狄采桑(闵二年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僖/十六年狄侵晋取狐厨受铎涉汾及昆)
卷首 第 81a 页
(都因晋败也/僖二十八年晋作三行以禦狄/僖三十年/狄间晋有郑虞侵齐/僖三十一年晋作五军以禦狄/三)
(十三年狄侵晋及箕晋败之获白狄子先轸死焉/宣六年/赤狄伐晋围怀/宣七年赤狄侵晋/八年白狄及晋平)
(十一年晋郤成子求成于众狄众狄疾赤狄之役会于攒函/遂服于晋/十三年赤狄伐晋及清/十五年晋灭赤狄路)
(氏/十六年晋灭赤狄甲氏及留吁铎辰/成三年晋郤克/卫孙良夫伐廧咎如讨赤狄之馀廧咎如溃/成九年秦人)
(白狄伐晋/十二年狄侵晋晋败狄于交刚/行穆子败狄于无终及群狄太原/昭元年晋中)
戎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胜不相让败不相救(隐九年/公子突)狄无耻
 从之必大克(僖八年/梁由靡)聋昧顽嚚(富辰/狄)戎狄贵货易土(魏/绛)
狄相酆舒(文七酆舒有三隽才宣/十五晋灭潞氏杀酆舒)
鄋瞒(长狄防风/之后漆姓)赤狄(宣/六)白狄(宣/八)
(文十六年戎伐/楚戎山戎也)茅戎(成/元)
卷首 第 81b 页
百濮离居(濮夷无/屯聚)
鞍之战齐侯入狄卒(狄人从晋讨齐者/戎子驹支曰晋之百/役与我诸戎相继于时)
无终子嘉父因魏庄子纳虎豹之皮以请和诸戎(魏绛言和戎/五利)
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先王居梼杌于
 四裔以禦螭魅故允姓之奸居于瓜州(阴戎之祖瓜/州今燉煌)惠公归
 自秦诱以来使入郊甸(昭/九)
(僖公二十二年秋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襄十四年向/之会范宣子曰来姜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我)
(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与女剖分而食之/吴灭陆浑之戎/昭十七年晋使荀)
晋假道于鲜虞灭肥(鲜虞白狄别种在中山新市县肥白狄也/昔阳肥国都名昭十二)
楚然丹诱戎蛮子嘉杀之遂取蛮氏(河南新城县/东南有蛮城)
卷首 第 82a 页
九州之戎(晋藉谈帅九州之戎纳/王注陆浑戎州乡属也)
楚人既克夷虎袭梁及霍(梁河南梁县西南故城也梁/南有霍阳山皆蛮子之邑也)围蛮氏
 蛮氏溃蛮子奔晋阴地司马起丰折与狄戎以临上雒晋执
 以卑楚
卫庄公登城以望见戎州公曰我姫姓也何戎之有焉
哀十九年楚沈诸梁伐东夷三夷男女及楚师盟于敖(从越之/夷三种)
僖二十九年春介葛卢来舍于昌衍之上(杜云介东夷国)
舒庸(成十七年楚灭舒/庸杜注云东夷国)
根牟(宣九年见经杜/注云东夷国)
穆王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犬戎以其职来王必以不享征之
卷首 第 82b 页
 其无乃废先王之训吾闻夫犬戎树惇能帅旧德而守终纯
 固其有以禦我矣(自是荒服者/不至/周语)翟无列于王室(周/语)戎翟坐诸
 门外而使舌人体委与之(周/语)
防风氏守封嵎之山(在吴郡/永安县)为漆姓在虞夏啇为汪茫氏于周
 为长翟今为大人(鲁/语)肃慎氏贡武王楛矢石砮上
齐桓公北伐山戎刜令支斩孤竹而南归西征攘白狄之地(齐/语)
文公纳襄王行赂于草中之戎与丽土之翟以启东道(晋/语)
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牟守燎故
 不与盟
卷首 第 83a 页
卷首 第 84a 页
附庸
庄三年纪季以酅入于齐纪于是乎始判杜预注言分为附庸
 始于此庄三十年齐人降障杜预注障纪附庸国 僖二十
 年滑人叛郑而服于卫夏郑入滑 僖二十二年伐邾取须
 句反其君焉杜预注须句别国而削弱不能自通为鲁私属
 若颛臾之比 文十四年宋高哀为萧封人以为卿杜预注
 萧宋附庸 成三年许恃楚而不事郑郑子良伐许 宣十
 年滕人恃晋而不事宋宋伐滕 宣十三年齐伐莒(恃晋而/不事齐)
 成十五年许灵公畏偪于郑襄二年知武子曰滕薛小邾
 之不至皆齐故也杜预注三国齐之属 襄四年请属鄫五
卷首 第 84b 页
 年穆叔以属鄫为不利使鄫大夫听命于晋会 襄二十七
 年盟于宋齐人请邾宋人请滕皆不与盟 昭三年小邾穆
 公来朝穆叔曰曹滕二邾实不忘我 叔向曰因邾莒杞鄫
之怒以讨鲁罪
定元年城成周宋仲几不受功曰滕薛郳吾役也
哀七年邾茅夷鸿告吴曰邾赋六百乘君之私也
卷首 第 8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