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一
卷二十一 第 1a 页 WYG0152-051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左氏博议卷二十一
            宋 吕祖谦 撰
  晋侯秦伯围郑(僖三十年秋晋侯秦伯围郑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
   (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
   (知亡矣若亡郑而冇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
   (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困乏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
卷二十一 第 1b 页 WYG0152-0511b.png
   (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把/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天下之事有非出于人情之常者其终必不能安受施
者致其报施者享其报人情之常也居施者之地而为
报者之事非人情之常也矫也其所以矫情而为之者
抑有说矣彼徒见夫有德于人者责报则两伤忘报则
两全也遂以谓忘报者犹足以全其恩况吾度越常情
卷二十一 第 2a 页 WYG0152-0511c.png
之外居施者之地而为报者之事其恩厚岂有涯哉抑
不知君子不尽人之欢亦不尽己之欢不竭人之忠亦
不竭己之忠人与己无二情也人受施于我其报犹有
时而厌况我有施于人反仆仆然为报者之事是果人
情之所安乎惟其不出于吾情之所安虽矫而行之激
而为之矫者怠激者衰则吾情终有时而不能继矣恩
之而不能继则衅隙生焉曾不如相忘者之为安也常
理之外不可加一毫之理常情之外不可加一毫之情
卷二十一 第 2b 页 WYG0152-0511d.png
是故过厚者必薄过亲者必疏过爱者必憎过喜者必
怒情岂有过而不反者哉盖尝观秦穆晋文之争端然
后知常情之果不可加也晋文以一亡公子而列于五
霸揆厥本原果谁之力耶流离之时使无秦穆则为尪
为瘠为僵为殍吕郤之难使无秦穆则为灰为烬为烟
为埃始拔之于尪瘠僵殍之中终脱之于灰烬烟埃之
外使袭先祀使君万民使专土疆使擅利势一身之间
自冕及舄皆秦穆所致也有丘山之施而不受涓滴之
卷二十一 第 3a 页 WYG0152-0512a.png
报在秦穆既为盛德矣今秦穆非特不责报于晋乃反
致其报于晋务欲加于常情以结晋之欢焉呜呼情果
可加则圣人已先加之矣圣人所不能加而秦穆则欲
加之岂自以为胜于圣人耶秦穆始欲加圣人之所不
能加终则自不能继而怨随之隙开于郑之围而成于
殽之役吾是以知始之加乃终之损也或者咎秦穆与
晋俱围郑反背晋而成之吾谓是固秦穆之罪然其祸
源正不在是一室之人同盘而食辛甘酸咸所嗜犹杂
卷二十一 第 3b 页 WYG0152-0512b.png
然而不齐况二国并立形异势异利异害异秦穆乃以
秦徇晋无役不会无盟不同挟未报之德矫情屈意反
若受役于晋者是安可久耶衅隙不发于今必𤼵于后
烛之武之说三大夫之戍特衅隙之迹而非其端也噫晋
人初受秦穆生全之际怀恩未报方以为我负秦习见
秦穆服从之久少有不合遽以为秦负我是秦穆之以
恩召怨固可责晋人之以恩为怨尤可责也以恩为怨
少知自爱者皆耻之独秦穆之失不得不𤼵之以告学
卷二十一 第 4a 页 WYG0152-0512c.png
者焉露之濡根茎苗节无不沾雨之降丘陵原隰无不
被天之恩物至矣然日出阳升则天不知有露也云归
空霁则天不知有雨也种一草植一木幸而滋荣则朝
环夕绕认以为己恩爬搔培壅未必不反为物之害者
其秦穆类耶
  秦穆出师袭郑(僖三十二年把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
   (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
   (可乎师知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
卷二十一 第 4b 页 WYG0152-0512d.png
   (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
   (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禦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
   (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秦师过周北
   门(僖三十三年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
   (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及滑郑商人弦高将)
   (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孟明曰郑有)
   (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
   (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
卷二十一 第 5a 页 WYG0152-0513a.png
   (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𤼵命夏四月败秦师/于殽𫉬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文嬴)
   (请三帅公舍之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
   (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𤯝掩大德)秦使孟明为政(文元年殽/之役晋人)
   (既归秦帅秦大夫及左右皆言于秦伯曰是败/也孟明之罪也必杀之秦伯曰是孤之罪也周)
   (芮良夫之诗曰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听言则对/诵言如醉匪用其良覆俾我悖是贪故也孤之)
   (谓矣孤实贪以祸夫子/夫子何罪复使为政)晋秦战彭衙复用孟明
   (文二年秦孟明视帅师伐晋以报殽之役二月/晋侯禦之甲子及秦师战于彭衙秦师败绩秦)
卷二十一 第 5b 页 WYG0152-0513b.png
   (伯犹用孟明孟明增修国政重施于民赵成子/言于诸大夫曰秦师又至将必辟之惧而增德)
   (不可当也诗曰毋念尔祖聿修厥德/孟明念之矣念德不怠其可敌乎)秦济河焚
   舟(文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殽尸而还遂霸西戎)
   (用孟明也君子是以知秦穆公之为君也举人/之周也与人之壹也孟明之臣也其不解也能)
   (惧思也子桑之忠也其知人也能举善也诗曰/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秦穆)
   (有焉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孟明有/焉诒厥孙谋以燕翼子子桑有焉)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
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
卷二十一 第 6a 页 WYG0152-0513c.png
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僖三/十年)何移之速也
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
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
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
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
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晋穆必翻然从之矣是则把子袭
郑之谋实烛之武有以开之也举郑国之人咸诵烛之武
退两国之师续百年之祀于颊舌之间孰知危亡之衅亦
卷二十一 第 6b 页 WYG0152-0513d.png
已牙于武之颊舌乎秦穆从烛之武之言而戍郑者非爱
郑也利在焉故也从把子之言而袭郑者非憎郑也利
在焉故也心无晋郑惟利之趋岂有轻绝数十年缔交
之晋而反重结数年始附之郑者乎烛之武以利始之
把子以利终之使外无弦高之谋内有三子之应岂复
有郑乎是烛之武之留戍乃所以留祸虽免国于晋而
输国于秦也君子之重言利其以是哉秦穆既以利轻
绝晋亦必以利轻绝郑利心一开不能自窒宜其蔑蹇
卷二十一 第 7a 页 WYG0152-0514a.png
叔之谏而取殽之败也殽之役说者或归其曲于晋以
谓秦所袭者郑所灭者滑于晋未有朝夕之急乃冒丧
而邀之吾以为晋固可责秦穆亦不得无罪焉孙权与
刘备约同伐刘璋备方𤼵被发入山之辞以拒权不旋
踵而自取之此权所以深怨而有荆州之师也(见三/国志)
与秦同围郑秦独退师留戍以背晋不旋踵而自袭之
此晋所以深怨而有殽之师也前则恐人分其利后则
以己专其利最人情之所甚恶知权之怨备则知晋之
卷二十一 第 7b 页 WYG0152-0514b.png
怨秦矣安可独归曲于晋乎然秦穆惩殽之败仍用孟
明增修国政竟刷大耻夫子骤列其悔过之誓于二帝
三王之后者抑有意焉一悔可以破百非一善可以涤
百利秦穆在春秋中朝议暮贬左瑕右玷虽擢发不足
以数其罪及入于书则温然粹然不见微隙是典谟诰
誓之秦穆而非复春秋之秦穆也圣人之劝深矣自时
厥后晋有邲之败(宣十/二年)齐有鞍之败(成二/年)楚有鄢陵之
(成十/六年)其馀败军者未易槩举如秦之惩败而悔过者
卷二十一 第 8a 页 WYG0152-0514c.png
则无闻焉此书之所以止于秦也继秦穆而有悔过自
誓之举则夫子之序书讵终于秦耶
  齐国庄子聘鲁郊劳赠贿礼成而加之以敏(僖三/十三)
   (年齐国庄子来聘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成而加/之以敏臧文仲言于公曰国子为政齐犹有礼)
   (君其朝焉臣闻之服/于有礼社稷之卫也)郑公孙段相郑伯礼无违
   (昭三年夏四月郑伯如晋公孙段相甚敬而卑/礼无违者晋侯嘉焉授之以策曰子丰有劳于)
   (晋国余闻而弗忘赐女州田以胙乃旧勋伯石/再拜稽首受策以出君子曰礼其人之急也乎)
   (伯石之汰也一为礼于晋犹荷其禄况以礼终/始乎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其是之谓乎)
卷二十一 第 8b 页 WYG0152-0514d.png
   昭公如晋郊劳赠贿无失礼(昭五年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
   (失礼晋侯谓女叔齐曰鲁侯不亦善于礼乎对/曰鲁侯焉知礼公曰何为自郊劳至于赠贿礼)
   (无违者何故不知对曰是仪也不可谓礼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今政令在)
   (家不能取也有子家羁不能用也奸大国之盟/陵虐小国利人之难不知其私公室四分民食)
   (于他思莫在公不图其终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礼之本末将于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
   (以亟言善于礼不亦远乎/君子谓叔侯于是乎知礼)孟僖子不能荅郊劳
   (昭七年三月公如楚郑伯劳于师之梁孟/僖子为介不能相仪及楚不能荅郊劳)孟僖
   子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昭七年九月公至自/楚孟僖子病不能相)
卷二十一 第 9a 页 WYG0152-0515a.png
   (礼乃讲学之苟能礼者从之及其将死也召其/大夫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吾闻将有达)
   (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我若𫉬没必属说与何/忌于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故孟懿)
   (子与南宫敬/叔师事仲尼)赵简子问子太叔揖让周旋之礼(昭/二)
   (十五年夏会于黄父谋王室也赵简子令诸侯/之大夫输王粟具戍人曰明年将纳王子太叔)
   (见赵简子简子问揖逊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简子曰敢问何谓礼对曰吉也闻诸)
   (先大夫子产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云云)
同言者权之以事同事者权之以人国庄子聘鲁郊劳
赠贿礼成加敏而臧文仲称之鲁昭公朝晋郊劳赠贿
卷二十一 第 9b 页 WYG0152-0515b.png
无失礼而晋平公称之至于赵简子之问礼亦止于揖
逊周旋之间焉是三者其言同也其事同也因其同而
同之则女叔齐之对平公子太叔之对简子既皆以为
仪而不以为礼彼臧文仲其亦知仪而不知礼者欤是
殆未尝权之以人也臧文仲何如人也其身死其言凛
然在春秋中如砥柱之屹横流非女叔齐子太叔辈所
敢仰望也臧文仲之所知女叔齐子太叔所不能知者
多矣未有女叔齐子太叔之所知臧文仲反不能知者
卷二十一 第 10a 页 WYG0152-0515c.png
也今女叔齐子太叔尚识其为仪而臧文仲乃指以为
礼其必有说矣道无精粗无本末未尝有礼外之仪亦
未尝有仪外之礼也升降裼袭与穷神知化者本无二
涂扫洒应对与存心养性者本无二说未有析礼与仪
为两物者也礼与仪既不可离故古者言礼与仪亦未
尝有所择专言礼者如曰大礼如曰有礼非谓礼中无
仪也专言仪者如曰多仪如曰威仪非谓仪中无礼也
随意而言随言而足曷尝闻指一物而为礼又指一物
卷二十一 第 10b 页 WYG0152-0515d.png
而为仪者哉春秋之初去古犹近是理未亡此臧文仲
之论所以不数数然为之区别也德又下衰礼与仪始
判而不合见拜者止谓之拜见揖者止谓之揖见献者
止谓之献见酬者止谓之酬遂以此为礼之极而至理
精义漫不复知矣故女叔齐子太叔不得已而指之曰
此仪也非礼也仪之外当知复有所谓礼也二人者夫
岂不知言出而道离哉亦有所不得已焉耳使其居臧
文仲之时肯判礼仪以开破裂之渐耶是非女叔齐子
卷二十一 第 11a 页 WYG0152-0516a.png
太叔之说变于臧文仲之说盖女叔齐子太叔之时薄
于臧文仲之时也孔子不攻异端(孔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而孟
子则攻之(孟子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岂乐异于孔子哉亦
迫于时耳世俗乃谓因孟子之言而异端之害始出因
女叔齐子太叔之言而礼仪之辨始明抑不知君子硕
如孔子之不攻而不硕如孟子之攻愿如臧文仲之不
辨不愿如女叔齐子太叔之辨昏昏之毁吾所甘受察
察之名乃吾力辞而不可得者也此岂易与世士言耶
卷二十一 第 11b 页 WYG0152-0516b.png
鲁昭公知郊劳赠贿之礼而不知乾侯之危(二十/九年)孟僖
子不知郊劳摈相之礼而反知孔子之圣当时之所谓
礼者不足以定贤愚如此为君子者安得不力辨于毫
釐之际耶苟尚如臧文仲之信国庄子则吾恐伯石之
汰亦可以声音笑猊取州田之赏矣吾是以知女叔齐
子太叔之谓有所不得已也
  狼瞫死秦师(文二年春秦孟明率师伐晋秦师败/绩晋襄公缚秦囚使莱驹以戈斩之)
   (囚呼莱驹失戈狼瞫取戈以斩囚禽之以从公/乘遂以为右箕之役先轸黜之而立续简伯狼)
卷二十一 第 12a 页 WYG0152-0516c.png
   (瞫怒其友曰盍死之瞫曰吾未获死所其友曰/吾与女为难瞫曰周志有之勇则害上不登于)
   (明堂死而不义非勇也共用之谓勇吾以勇求/右无勇而黜亦其所也谓上不我知黜而宜乃)
   (知我矣子姑待之及彭衙既陈以其属驰秦师/死焉晋师从之大败秦师君子谓狼瞫于是乎)
   (君子诗曰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又曰王赫斯怒/爰整其旅怒不作乱而以从师可谓君子矣云)
   (云/)
誉人之所毁者未必皆近厚也毁人之所誉者未必皆
近薄也然君子常欲求善于众毁之中而不忍求恶于
众誉之外是文毁为誉者君子之本心变誉为毁者要
卷二十一 第 12b 页 WYG0152-0516d.png
非君子之得已也狼瞫之死左氏之所誉也自左氏既
誉之后更千百年大不见排于君子小不见嗤于众人
共相保持其名而至于今日我乃一旦抉其隐𤼵其匿
堕毁其千百年所保持之名是岂君子之所忍邪瞫为
戎右先轸不知其勇而黜之瞫不死于先轸而死于秦
师抑其怒于私雠𤼵其怒于公战是固世所共誉也苟
以正义责之则瞫在所毁不在所誉何也瞫怒先轸不
知其勇其死于秦者所以彰先轸之不知人也名则忠
卷二十一 第 13a 页 WYG0152-0517a.png
晋而实愧先轸也呜呼是诚瞫过也同于为过有轻重
焉有小大焉阳处父易贾季之班(文六/年)先轸黜狼瞫之
右同是时也同是事也同是怨也贾季则积其忿而杀
阳处父狼瞫则移其忿而死秦师观贾季之狠则知狼
瞫之贤矣虽曰不免于过焉其轻重大小非可以贾季
并论也自子文之无愠而视狼瞫则可责自贾季之报
怨而视狼瞫则可嘉君子之待狼瞫当恕而不当严也
必严以正义责之夺其忠晋之誉而归以愧先轸之毁
卷二十一 第 13b 页 WYG0152-0517b.png
何其责人无己耶抑不知春秋诸臣憾于黜免肆其悖
逆因收秩而逐王者吾于石速见之矣(庄十/九年)因夺政而
逐君者吾于司寇亥见之矣(昭二十/五年)孰肯如瞫死敌以
愧人耶使当时之臣被黜免者皆如瞫死敌以愧人则
为国者惟患愧人者之不多耳苟诚多焉邻敌外寇将
无容足之地矣论者盍奖其死敌之功而怜其愧人之
情勿探其愧人之情而掩其死敌之功也吾故曰君子
之待狼瞫当恕而不当严也然瞫烈士也回犯上之气
卷二十一 第 14a 页 WYG0152-0517c.png
而为徇国之勇虽未中节要非常人之所能望也待常
人当以常法待非常人不当以常法恕常法也所以待
常人也拊摩戏狎所以待孩孺加之成人则为侮阔略
优容所以待乡邻加之益友则为疏苟以待常人之恕
而待非常之人则恕之适所以辱之也以瞫之义烈岂
仆仆乞怜而求人之恕者耶瞫虽往矣吾想其心必硕
受人之责而不愿受人之恕也请得而备责之人心当
知所止职当战则战当守则守职当先则先当后则后
卷二十一 第 14b 页 WYG0152-0517d.png
心止于事事止于心非可出其位也惟各止其位故冉
有之用戈不为雠齐(家/语)颜回之后至不为惧匡(论/语)子思
之守国不为厚卫曾子之避寇不为畏越(孟/子)皆止其所
止而已矣狼瞫前日为右死敌可也既不为右固可以
止今乃无职而侵在职者之忧轻进而死于敌则是心
不止于事而思出其位矣思不出位出位则邪思之所
𤼵既邪虽所成之功壮伟劲厉外为人之所叹誉而一
心之间实忿怼怨恨之所集也当瞫赴敌之时忿怼怨恨
卷二十一 第 15a 页 WYG0152-0518a.png
交冲竞起含毒而没虽得千百年之虚誉岂能救其心
之扰哉我实清渊人以我为污渠于我何损我实丘垤
人以我为岱华于我何加君子当自观之吾之所以为
吾者如何耳人之毁誉何有焉九原可作吾意狼瞫乐
闻吾之言未必不过于左氏之誉也
  楚人灭江秦伯降服(文四年楚人灭江秦伯为之/降服出次不举大夫谏公曰)
   (同盟灭虽不能救敢不矜乎吾自惧也君子曰/诗云惟彼二国其政不获惟此四国爰究爰度)
   (其秦穆/之谓矣)
卷二十一 第 15b 页 WYG0152-0518b.png
天下之可惧者惟出乎利害之外乃能知之风涛浩荡
舟中之人不知惧也而舟外之人为之惧酣醉怒骂席
上之人不知惧也而席外之人为之惧狂之既瘳追思
方狂之时不知何以自容痛之既定追思方痛之时不
知何以自处身游乎吉凶祸福之涂志战乎抢攘争夺
之境眩瞀颠错昏惑舛逆未有知惧之为惧者也春秋
之世王泽既竭反道败德乱伦悖理不可槩举尊莫尊
于王而有如子颓之出王(庄十/九年)有如子带之出王(僖二/十四)
卷二十一 第 16a 页 WYG0152-0518c.png
(年/)此天下之大变也此事之大可惧者也亲莫亲于父
而有商臣之弑父(文十/四年)有如蔡般之弑父(襄三/十年)此天下
之大变也此事之大可惧者也自是而降则如灭国之
祸尤所谓惨烈而可惧者国于天地有与立焉封殖于
唐虞长育于夏商溉灌润泽于文武成康之际庙陈四
代之鼎彝府藏百世之典籍朝有世臣野有世农肆有
世工市有世贾虽蕞尔小国不知几人之力几日之功扶
持保卫而至于斯也一旦忽为强暴之所陵灭系其君
卷二十一 第 16b 页 WYG0152-0518d.png
俘其臣墟其宫迁其社刋其木堙其井圣贤千馀年之
所培养者芟灭无馀此岂小故也哉凶威虐焰可骇可
愕可悯可伤而当时之君视之恬不以为惧赴告之车
未反而金石之乐已淫简册之墨未乾而淫虐之令已
下此无他惟处于危乱之中而不知惧之可惧也秦穆
公于江之灭独怵然戒惕然悟避朝贬食不胜其忧非
出于危乱之外岂能深见可惧之真者乎天下诸侯皆
处于危乱之内而穆公独出于危乱之外何也盖自殽
卷二十一 第 17a 页 WYG0152-0519a.png
函一悔之后(僖三十/三年)虚气俱尽正心徐还回视前日之
所誇者今皆可惭回视前日之所安者今皆可怪股慄
于众人熟寝之时目眩于众人交贺之际此避朝贬食
之事秦之群臣以为过而穆公犹以为不足也穆公信
能推此惧心而充之视天下之诸侯国一灭则心一警
心一警则政一新是伤彼所以药此损彼所以增此也
固可以离危亡之门而卜治安之基矣岂止西戎之霸

卷二十一 第 17b 页 WYG0152-0519b.png
  随会能贱而有耻(注见/前卷)
凡人之疾能仰而不能俯谓之籧篨能俯而不能仰谓
之戚施二者均疾也彼之不能仰犹此之不能俯其疾
岂有深浅之辨哉形而有疾心亦有疾可贵而不可贱
者籧篨之类也厥疾之證有馀于节廉而不足于劳苦
可贱而不可贵者戚施之类也厥疾之證有馀于劳苦
而不足于节廉證虽不同同于为疾而已矣世俗乃喜
其一而恶其一能贵而不能贱者则谓之高能贱而不
卷二十一 第 18a 页 WYG0152-0519c.png
能贵者则谓之卑是说既行狷介之士竞以高亢自喜
闻金谷米盐之语则傲晲而不听视鞭扑箠楚之事则
呕哕而不观清远閒旷梦寐于大庭尊庐之上周旋于
浮丘洪崖之间方无事时非不可喜也一旦纳之于浩
攘丛剧之场投之于迫急颠顿之地则艴然骇怵然惧
虽舆台皂𨽻平昔屏息避道仰望之于泥涂之下者皆
得而靳侮之前日之高乃所以为今日之卑受岂非世
俗之说误之乎身有俯仰而疾无浅深疾有贵贱而名
卷二十一 第 18b 页 WYG0152-0519d.png
无高卑以籧篨之所有易戚施之所无是谓无疾之人
以贵者之所有易贱者之所无是谓无偏之士乌可喜
其一而恶其一哉晋人之称随会者前后相望独郤成
子能贱而有耻一语非特可以见随会之全德亦可以
起后世一偏之疾此吾所以三复其言而不厌也负于
途贩于肆耕于野泯泯棼棼所谓贱者天下岂少哉然
彼皆当贱者也非能贱者也以随会之雅量旷识乃不
屑不厌下亲劳苦之事宜廊庙而安闾阎是以谓之能
卷二十一 第 19a 页 WYG0152-0520a.png
贱宜圭组而安布韦是以谓之能贱宜钟鼎而安簟瓢
是以谓之能贱既甘贱者之劳苦而复去贱者之卑污
全人之所不能全斯其所以为全德欤想随会身亲贱
事之时趋则皆趋役则皆役焦焦然一庸保也至于临
之以利迫之以害则劲厉之节凛然于冒没争夺之中
清微之风肃然于埃土氛翳之表昂屹涌溢挺拔而出
盖有不可得而掩者随会无贱者之所短贱者无随会
之所长其独称全人于晋国有以也哉抑尝深味郤成
卷二十一 第 19b 页 WYG0152-0520b.png
子之语能贱者固难于有耻然所以无耻者实由乎不
能贱也公卿大臣出入禁门吁谟帝所一有失节则天
下之责四面而至彼岂不知为可耻哉其所以忍愧负
辱徘徊而不敢𤼵者正所以能贵而不能贱也彼其心
以谓一旦忤旨谴责随至冕服褫矣徒驭散矣宾客落
矣一闻其语犹心悸而神泣况身履之耶此所以宁受
耻而不顾也向使其贵而能贱则安能郁郁坐受天下
之谯责耶故郤成子之语又当以马文渊之说终之
卷二十一 第 20a 页 WYG0152-0520c.png
 
 
 
 
 
 
 
 
卷二十一 第 20b 页 WYG0152-0520d.png
 
 
 
 
 
 
 
 左氏博议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