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149-056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左传谳卷五    宋 叶梦得 撰
成公

二年
 楚之讨陈夏氏也庄王欲纳夏姬申公巫臣曰不可
 君召诸侯以讨罪也今纳夏姬贪其色也贪色为淫
 淫为大罚周书曰明德慎罚文王所以造周也明德
 务崇之之谓也慎罚务去之之谓也若兴诸侯以取
 大罚非慎之也君其图之王乃止
卷五 第 1b 页 WYG0149-0561d.png

楚庄王贤君也以夏徵舒之恶讨陈而杀之经与


之以讨贼之辞岂有复纳夏姬者乎至言君召诸


侯以讨罪按经但书楚人杀夏徵舒楚子入陈诸


侯无在焉何召之有则庄王之纳巫臣之谏皆无


实也

冬楚师郑师侵卫
十有一月公会楚公子婴齐于蜀
卷五 第 2a 页 WYG0149-0562a.png
丙申公及楚人秦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齐人曹人邾
人薛人鄫人盟于蜀
 宣公使求好于楚庄王卒宣公薨不克作好公即位
 受盟于晋会晋伐齐卫人不行使于楚而亦受盟于
 晋从于伐齐故楚令尹子重为阳桥之役以救齐将
 起师子重曰君弱群臣不如先大夫师众而后可诗
 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夫文王犹用众况吾侪乎且
 先君庄王属之曰无德以及远方莫如惠恤其民而
 善用之乃大户已责逮鳏救乏赦罪悉师王卒尽行
卷五 第 2b 页 WYG0149-0562b.png
 彭名御戎蔡景公为左许灵公为右二君弱皆强冠
 之冬楚师侵卫遂侵我师于蜀使臧孙往辞曰楚远
 而久固将退矣无功而受名臣不敢楚侵及阳桥孟
 孙请往赂之以执斲执针织纴皆百人公衡为质以
 请盟楚人许平十一月公及楚公子婴齐蔡侯许男
 秦右大夫说宋华元陈公孙宁卫孙良夫郑公子去
 疾及齐国之大夫盟于蜀卿不书匮盟也于是乎畏
卷五 第 3a 页 WYG0149-0562c.png
 晋而窃与楚盟故曰匮盟

经先书楚师郑师侵卫继书公会婴齐于蜀而后


书公与楚及诸国人盟会与盟自两事蜀鲁地也


使楚果尝侵我入其境经何为而不书乎传乃谓


因楚侵我我以赂请盟楚人许之乃盟误合会与


盟为一事妄矣且盟者十一国鲁畏侵而请盟何


与他国之事而十一国之大夫亦岂能卒然并集


于鲁哉盖是时楚庄王卒共王初立而弱婴齐欲

卷五 第 3b 页 WYG0149-0562d.png
以威胁中国悉率王卒而行因侵卫之师召诸国


而盟之鲁欲附楚故公即其地先会以为好尔经


恶楚强诸大夫靡然从之故皆贬而称人谓之畏


晋而窃与楚盟亦非是何以知诸国书人为大夫以


婴齐在焉而称楚人则诸国之人固皆大夫也

三年春王正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
二月公至自伐郑
 三年春诸侯伐郑次于伯牛讨邲之役也遂东侵郑
卷五 第 4a 页 WYG0149-0563a.png
 郑公子偃帅师禦之使东鄙覆诸鄤败诸丘舆皇戌
 如楚献捷

邲之役在宣十二年晋本以救郑而师自败非郑


之罪也盖晋败而郑复从楚故十四年书晋侯伐


郑传曰为邲故也安有更七年而复讨乎此盖为


二年冬楚师郑师侵卫故尔非讨邲也传例有钟


鼓曰伐无曰侵今经但书伐郑而已而传言东侵


郑安有已声钟鼓言伐而复侵之者乎

秋叔孙侨如帅师围棘
卷五 第 4b 页 WYG0149-0563b.png
 秋叔孙侨如围棘取汶阳之田棘不服故围之

以棘为汶阳之邑公羊亦云然始赂齐者以田而


已邑不与焉今田复归我而我取之邑何为而不


服哉详左氏意鲁取汶阳之田棘不服故围之盖


谓汶阳为棘田齐归我田不归我邑故汶阳不服


而侨如围棘以其围我旧邑故得与内邑同见围


然而经书取汶阳田在二年明年始围棘夫言取

卷五 第 5a 页 WYG0149-0563c.png

则既得之矣何为复围棘哉其实齐初但侵我汶


阳之田而已棘犹在也汶阳田既归我而邑别自


叛两者初不相干故三年但见围棘如围费围郈


围成尔

冬十有一月晋侯使荀庚来聘
卫侯使孙良夫来聘
丙午及荀庚盟丁未及孙良夫盟
 冬十一月晋侯使荀庚来聘且寻盟卫侯使孙良夫
 来聘且寻盟公问诸臧宣叔曰中行伯之于晋也其
卷五 第 5b 页 WYG0149-0563d.png
 位在三孙子之于卫也位为上卿将谁先对曰次国
 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
 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
 夫上下如是古之制也卫在晋不得为次国晋为盟
 主其将先之丙午盟晋丁未盟卫礼也

聘一事也盟一事也诸侯大夫未有以二事出者


审实使之来聘因以寻盟则当如天王使荣叔归

卷五 第 6a 页 WYG0149-0564a.png

含且赗书来聘且盟今聘事既毕而复书盟岂以


两事并出者乎经之例一事而再见者卒名之非


一事虽晋侯侵曹晋侯伐卫犹各书今荀庚孙良


夫皆不系国非再见而略之贬其专也且自公即


位惟晋尝为赤棘之盟而卫盟于蜀自主于楚何


寻之云安得为礼或曰及国佐盟于袁娄亦不系


齐何以为中无事而不为贬乎此连鞍战之役将


在军中盟所得专也

六年春
卷五 第 6b 页 WYG0149-0564b.png
二月辛巳立武宫
 二月季文子以鞍之功立武宫非礼也听于人以救
 其难不可以立武立武由已非由人也

武宫武公之宫也犹言立炀宫何与于立武而谓


之非礼乎此盖传误以潘党劝楚子立武军之事


言之杜预知其说而以筑武军又作先君武公宫


两言之虽巧于附会要不能救传之误也立炀宫

卷五 第 7a 页 WYG0149-0564c.png

传以为季孙意如祷于炀公逐昭公而为之立然


则武宫或由鞍之战祷于武公而立也

取鄟
 取鄟言易也

鄟杜预以为附庸国是矣而传以取言易则非吾


尝言之矣

卫孙良夫帅师侵宋
 三月晋伯宗夏阳说卫孙良夫宁相郑人伊雒之戎
 陆浑蛮氏侵宋以其辞会也师于针卫人不保说欲
卷五 第 7b 页 WYG0149-0564d.png
 袭卫曰虽不可入多俘而归有罪不及死伯宗曰不
 可卫惟信晋故师在其郊而不设备若袭之是弃信
 也虽多卫俘而晋无信何以求诸侯乃止师还卫人
 登陴

此事与经书绝不相类经书卫而不书晋如杜预


言晋不告或可也二国既同侵宋何为反自相袭


乎据伯宗言卫唯信晋故师在其郊而不设备若

卷五 第 8a 页 WYG0149-0565a.png

然是晋侵宋师过卫境而欲袭之然前亦不得言


晋卫侵宋传之言首尾自相戾

冬季孙行父如晋
 冬季文子如晋贺迁也

鲁往贺迁则晋尝来告矣经凡迁国未有不书如


卫迁于帝丘蔡迁于州来之类何晋迁反不书乎


然则行父如晋非贺迁也

八年春
宋公使华元来聘
卷五 第 8b 页 WYG0149-0565b.png
 宋华元来聘聘共姬也

是时共姬犹未纳币安得为聘共姬或是因聘以


图婚然亦不得谓之聘共姬

夏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
 夏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礼也

杜预谓纳币使卿为礼内女嫁为夫人纪伯姬杞


伯姬皆不书纳币常事故也则宋女安得独以纳

卷五 第 9a 页 WYG0149-0565c.png

币为礼而书乎此盖为言使者父母没自婚之辞


与纪裂繻来逆女不言使者母在母命之辞为得


礼故各书以一见正尔非传所谓礼也

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
 晋赵庄姬为赵婴之亡故谮之于晋侯曰原屏将为
 乱栾郤为徵六月晋讨赵同赵括武从姬氏畜于公
 宫以其田与祁奚韩厥言于晋侯曰成季之勋宣孟
 之忠而无后为善者其惧矣三代之令王皆数百年
 保天之禄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也周书曰不敢
卷五 第 9b 页 WYG0149-0565d.png
 侮鳏寡所以明德也乃立武而反其田焉

若尔同括之死本无罪以庄姬之谮尔据传例杀


大夫无罪则不称名故宋杀其大夫传曰不称名


众也且言非其罪也今同括何为而书名此乃赵


氏之强晋史有为之辞者传不知此国杀大夫之


义而妄信之不然晋既以谗杀之矣经遂可以谗


而实其罪乎

卷五 第 10a 页 WYG0149-0566a.png
冬十月癸卯杞叔姬卒
 冬杞叔姬卒来归自杞故书

女出则夫家之义已绝自不得以夫人书卒此齐


子叔姬郯伯姬所以皆不书卒也杞何得独书乎


此盖虽归而未许之绝故明年复逆其丧以归则


固外夫人法所应书也杜预谓悯其见出来归故


书若更适大夫则不书此附会之辞也

卫人来媵
 卫人来媵共姬礼也凡诸侯嫁女同姓媵之异姓则
卷五 第 10b 页 WYG0149-0566b.png
 否

媵不皆以同姓先儒固有言其非者矣今必以卫


人晋人来媵为礼则齐人来媵又何以为礼乎杜


预谓异姓非礼然则礼者亦书非礼者亦书何以


为别非春秋之义也此盖不知宋得用王礼备三


媵以重书尔

九年春王正月杞伯来逆叔姬之丧以归
卷五 第 11a 页 WYG0149-0566c.png
 九年春杞桓公来逆叔姬之丧以归请之也杞叔姬
 卒为𣏌故也逆叔姬为我也

夫妇之道既绝则不可复合不为伋也妻则不为


白也母岂可归为鲁女犹得为我而为杞伯妻乎


非知礼之言也

城中城
 城中城书时也

土功时则不书盖是时楚方伐莒莒溃楚人入郓

卷五 第 11b 页 WYG0149-0566d.png
我无素备畏逼而恃城以为守故虽时犹书以是


贬非谓时也

十年
五月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
 郑公子班闻叔申之谋三月子如立公子繻夏四月
 郑人杀繻立髡顽子如奔许栾武子曰郑人立君我
 执一人焉何益不如伐郑而归其君以求成焉晋侯
 有疾五月晋立太子州蒲以为君而会诸侯伐郑郑
卷五 第 12a 页 WYG0149-0567a.png
 子罕赂以襄钟子然盟于脩泽子驷为质辛巳郑伯
 归

晋侯生而立其子是禅之也历春秋未见有为此


者审有之亦大事矣经何无异文以示义乎凡诸


侯出奔有二君者未尝不书名以为别今繻一晋


侯也州蒲亦一晋侯也经但书公会晋侯安知其


为州蒲而非繻乎盖传蔽于大厉之妄谓晋侯先


有疾不得会故因为是言也

十有一年春王三月公至自晋
卷五 第 12b 页 WYG0149-0567b.png
 十一年春王三月公至自晋晋人以公为贰于楚故
 止公公请受盟而后使归

公请受盟而后使归则即晋可以盟矣何待归乎


此文与晋荀庚卫孙良夫同以郤犨之专盟也当


是籴茷归知其无贰于楚公假盟以免祸而郤犨


遂从之耳

夏季孙行父如晋
卷五 第 13a 页 WYG0149-0567c.png
 夏季文子如晋报聘且涖盟也

鲁臣出从诸国盟未有不书涖盟者行父何独不


书乎杜预谓郤犨文子交盟鲁晋之君其意一也


故但书来盟举重略轻则郤犨何以既书聘又书


盟而今反不以盟为重盖传不知讥专盟之意既


误以郤犨为来盟故又以行父为往涖盟也

十有二年春周公出奔晋
 十二年春王使以周公之难来告书曰周公出奔晋
 凡自周无出周公自出故也
卷五 第 13b 页 WYG0149-0567d.png

自周无出是矣以为周公自出则非也此盖左氏


不知三公与王同体之义夫既言出奔则何以别


其为自出乎若然王子瑕王子朝亦周臣也而奔


晋奔楚皆不言出岂可以是反谓瑕朝之正尤可


见其妄矣

夏公会晋侯卫侯于琐泽
 宋华元克合晋楚之成夏五月晋士燮会楚公子罢
卷五 第 14a 页 WYG0149-0568a.png
 许偃癸亥盟于宋西门之外曰凡晋楚无相加戎好
 恶同之同恤菑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
 晋楚亦如之交贽往来道路无壅谋其不协而讨不
 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其师无克胙国郑伯如
 晋听成会于琐泽成故也

琐泽之会杜预谓晋既与楚成合诸侯以申成好


然经书公会晋侯卫侯于琐泽见卫侯而不见郑


伯岂传误以卫侯为郑伯与然其载宋西门之盟

卷五 第 14b 页 WYG0149-0568b.png
亦非是始九年传言晋归钟仪使求成于楚十一


年言华元善于令尹子重又善于栾武子闻楚既


许籴茷成使归复命故华元如楚遂如晋合晋楚


之成明年遂为此盟吾谓晋诚欲与楚成既钟仪


谋之于前籴茷请之于后何与于宋而必待华元


合之乎审有是盟岂琐泽之会犹告诸侯得书西


门之盟反不告诸侯而不书乎然则琐泽自鲁卫


以他事与晋为好无与于楚西门之盟未必有传

卷五 第 15a 页 WYG0149-0568c.png

但见郑伯尝以贰楚执于铜鞮故谓晋楚合而听


成遂误以卫侯为郑伯尔此相继言晋郤至如楚


聘且涖盟冬书楚公子罢如晋聘且涖盟十二月


晋侯及楚公子罢盟于赤棘晋楚之成实在此晋


愧其求成于楚故不以告是在传之中而不悟也

秋晋人败狄于交刚
 狄人间宋之盟以侵晋而不设备秋晋人败狄于交
 刚
卷五 第 15b 页 WYG0149-0568d.png
传不知中国败异域与鲁败外同辞之义自拘未


陈曰败例故妄以间宋盟及不设备言之姑以成


其说而非事实也

十有三年春
三月公如京师
 三月公如京师宣伯欲赐请先使王以行人之礼礼
 焉孟献子从王以为介而重贿之公及诸侯朝王遂
 从刘康公成肃公会晋侯伐秦成子受赈于社不敬
卷五 第 16a 页 WYG0149-0569a.png
 刘子曰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
 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之以福不
 能者败以取祸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勤礼莫如
 致敬尽力莫如敦笃敬在养神笃在守业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今成子
 惰弃其命矣其不反乎

王之卿士会诸侯伐未有不书于经者二公诚行


安得不书乎杜预谓二公不书兵不加秦既言会

卷五 第 16b 页 WYG0149-0569b.png
则便当书矣何必更问所加况后言麻隧之胜则


兵非不加秦也以礼考之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


刘康公成肃公虽畿内诸侯然亦兄弟之国也国


有祭焉自应受脤传不知此故妄以为会伐尔然


刘子之言亦非是脤膰皆祭祀之肉也膰以熟言


脤以腥言本不别戎祀古者以血祭祭社稷五祀


则腥也故社稷五祀之肉谓之脤以馈食享先王


则熟也故宗庙之肉谓之膰凡腥皆当为脤师行

卷五 第 17a 页 WYG0149-0569c.png

必受于社故以脤言而脤非兵祭之称安得言戎


有受脤此疑亦非刘子之言而传附益之也

 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
 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祸晋
 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
 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
 之师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文公躬
 擐甲胄跋履山川踰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
 之胤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郑人怒君之疆场
卷五 第 17b 页 WYG0149-0569d.png
 我文公帅诸侯及秦围郑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
 及郑盟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文公恐惧绥静诸侯
 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无禄文公即
 世穆为不吊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殽地奸绝我
 好伐我保城殄灭我费滑散离我兄弟挠乱我同盟
 倾覆我国家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
 是以有殽之师犹愿赦罪于穆公穆公弗听而即楚
卷五 第 18a 页 WYG0149-0570a.png
 谋我天诱其衷成王陨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伐与侵皆讨罪之名其好固已绝矣不必先绝而


后举也而此辞大抵多不实姑举是二者言晋文


公征东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文公之霸


但侵曹伐卫败楚而已何虞夏商周胤之有而晋


方为霸主亦未尝朝秦也僖三十年经书晋人秦


人围郑据传文公自以亡过郑不礼且贰于楚讨


之无郑人怒秦之事且是时唯秦同伐亦安得言

卷五 第 18b 页 WYG0149-0570b.png
帅诸侯秦伯以烛之武之言与郑盟固非秦大夫


而谓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者前既无同伐诸


侯则此何人致命自殽之役终襄公之世秦晋用


师盖未尝息故秦既战彭衙其明年又有王官之


役又明年晋复围秦邧新城锜安得谓襄公愿赦


罪于穆公乎斗克归楚求成此自秦楚欲平其隙


是时穆公方霸非恃楚以为强者楚頵之弑何与


于秦而谓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此盖附会彭

卷五 第 19a 页 WYG0149-0570c.png

衙之败然秦人终取晋王官及郊晋畏而不敢出


则秦非不克逞志者也其言皆无据此亦战国说


士之言杜预知其非故以为晋诬秦夫岂有请于


天子合诸侯之师以讨人而诬其罪诸侯乃肯从


乎传亦若知其不然者故以令狐之盟及召狄与


楚伐晋为晋辞若然晋直以是三事绝之固有名


矣何必先加之诬凡左氏不能辨当时杂家之言


每务博取而曲成其说类若此

夏五月公自京师遂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
卷五 第 19b 页 WYG0149-0570d.png
邾人滕人伐秦
 五月丁亥晋师以诸侯之师及秦师战于麻隧秦师
 败绩获秦成差及不更女父

经伐而不战则书伐而不书战伐而战则书战而


不书伐惟桓书及郑师伐宋丁未战于宋战伐并


见盖以别嫌非常法也今经但书伐秦审有麻隧


之胜安得反志伐而不志败乎杜预谓经文阙漏

卷五 第 20a 页 WYG0149-0571a.png

传文独存此不知战伐不并见之义妄以附传而


诬经也不更本战国时秦爵盖与前吕锜之辞相


连皆后人之辞尔

十有四年
九月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
 九月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舍族尊夫人也故
 君子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
 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卷五 第 20b 页 WYG0149-0571b.png
称族舍族之妄吾固言之其所载君子之辞虽传


之有自然施之于此亦非其义其于邾黑肱以滥


来奔为欲盖而名彰齐豹书盗为求名而不得皆


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婉而辩亦非两书本意其辞


仍详略不同尤以见左氏非正受经者间闻其说


而不知其孰谓是以言之每不当其处也

十有五年春
三月
卷五 第 21a 页 WYG0149-0571c.png
癸丑公会晋侯卫侯郑伯曹伯宋世子成齐国佐邾人
同盟于戚晋侯执曹伯归于京师
 十五年春会于戚讨曹成公也执而归诸京师书曰
 晋侯执曹伯不及其民也凡君不道于其民诸侯讨
 而执之则曰某人执某侯不然则否

曹负刍杀太子而篡国晋合诸侯以讨执而归之


京师讨罪之正孰善于此则可谓不及民而以人


执为重乎夫君与民孰大负刍之恶未有以见贬

卷五 第 21b 页 WYG0149-0571d.png
至书晋侯执之而后始著必以不道于君为侯执


而轻不道于民为人执而重颠倒君臣之义而纵


失负刍之罪岂春秋之义哉盖传不知以侯执为


伯讨以人执为非伯讨之说是以轻重正相反也

宋华元出奔晋宋华元自晋归于宋
宋杀其大夫山
宋鱼石出奔楚
 荡泽弱公室杀公子肥华元曰我为右师君臣之训
卷五 第 22a 页 WYG0149-0572a.png
 师所司也今公室卑而不能正吾罪大矣不能治官
 敢赖宠乎乃出奔晋二华戴族也司城庄族也六官者
 皆桓族也鱼石将止华元鱼府曰右师反必讨是无
 桓氏也鱼石曰右师苟获反虽许之讨必不敢且多
 大功国人与之不反惧桓氏之无杞于宋也右师讨
 犹有戍在桓氏虽亡必偏鱼石自止华元于河上请
 讨许之乃反使华喜公孙师帅国人攻荡氏杀子山
 书曰宋杀其大夫山言背其族也鱼石向为人鳞朱
 向带鱼府出舍于睢上华元使止之不可冬十月华
卷五 第 22b 页 WYG0149-0572b.png
 元自止之不可乃反

经书华元出奔晋又书华元自晋归于宋凡经书


自某归者皆有奉也是华元至晋以晋之奉而得


归今传所书华元乃为鱼石所止不至于晋而反


则经安得书自晋归乎此盖不知书自之义而妄


信宋史之辞以失经意杜预迁就其说乃谓华元


欲挟晋以自重故以外纳告夫华元所以挟晋者

卷五 第 23a 页 WYG0149-0572c.png

将以胜国人而讨乱耳何与于他国使华元实无


晋之援而徒假以赴告亦何足以为重也 传以


荡泽杀公子肥而谓攻荡氏杀子山言背其族则


以子山即荡泽邪非荡泽邪若以为即荡泽以背


族贬而去氏则经当书杀其大夫泽不当言山若


以为非荡泽则安知山非荡氏之族杀公子肥者


乃山而非泽乎盖传不知公子非三命不氏之义


每以称族舍族为褒贬故或以山去族为罪然不悟

卷五 第 23b 页 WYG0149-0572d.png
其例杀大夫而名者为有罪安在其不氏也然则


经见山不见泽以经为正则泽宜为山之字左氏


欲以参见而误以泽为名也凡传书此事皆不可


据其失华元之事详于前矣其后又言杀子山而


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五大夫出奔事皆不


近实为乱者荡氏一族鱼石等何与而俱奔经亦


何以独书鱼石不书四子则向为人以下皆未必


尝奔鱼石既自止华元援之而归何惧而反出以

卷五 第 24a 页 WYG0149-0573a.png

吾观之鱼石盖与荡山同恶荡山既杀则鱼石自


不得安故其后复据彭城为乱皆无与四子事也

十有六年
郑公子喜帅师侵宋
 郑子罕伐宋宋将锄乐惧败诸汋陂退舍于夫渠不
 儆郑人覆之败诸汋陵获将锄乐惧宋恃胜也

经书郑公子喜帅师侵宋传例伐与侵固不同则


经言侵传安得谓伐乎杜预谓经传异文经从告

卷五 第 24b 页 WYG0149-0573b.png
传言实尤非是若经但从告反不若传之实则变


有告易是非颠倒胜败者经一皆从之褒贬予夺


何足以为经附会之弊一至于此且传谓诸侯有


命告则书不然则否师出臧否亦如之古人本不


讳败若宋果尝为郑所覆获其二将则宋以为耻


不告可矣既不耻而来告岂败于人而反告侵乎


经既言侵则自伐而下皆不足据

楚杀其大夫公子侧
卷五 第 25a 页 WYG0149-0573c.png
 王使谓子反曰先大夫之覆师徒者君不在子无以
 为过不谷之罪也子反再拜稽首曰君赐臣死死且
 不朽臣之卒实奔臣之罪也子重使谓子反曰初陨
 师徒者而亦闻之矣盍图之对曰虽微先大夫有之
 大夫命侧侧敢不义侧亡君师敢忘其死王使止之
 弗及而卒

经书楚杀其大夫公子侧侧即子反此君杀大夫


之辞若据传所言则楚子本不杀子反而子反自

卷五 第 25b 页 WYG0149-0573d.png
杀则经何以称国而杀乎吕氏春秋言荆王闻酒


臭罢师而去之斩子反以为戮与传不同而实合


乎经则传所载未必然也盖欲实郤至二卿相恶


之言故欲归子反之死于子重而不悟其违经

公至自会
 曹人请于晋曰自我先君宣公即世国人曰若之何
 忧犹未弭而又讨我寡君以亡曹国社稷之镇公子
 是大泯曹也先君无乃有罪乎若有罪则君列诸会
卷五 第 26a 页 WYG0149-0574a.png
 矣君惟不遗德刑以伯诸侯岂独遗诸敝邑敢私布
 之

十五年诸侯同盟于戚传言讨曹成公也执而归


诸京师则戚之会乃所以执负刍安得以列诸会


为无罪乎杜预谓诸侯虽有篡弑之罪侯伯已与


之会则不复讨此言害教为甚且卫州吁弑完石


厚问定君于石碏碏曰王觐为可岂以诸侯为会


而免哉况负刍实未尝得列会者曹人必不应反

卷五 第 26b 页 WYG0149-0574b.png
妄言之以欺霸主杜预以为毕乃执之故曹人以


为无罪此虽强欲附会不知其与十五年讨曹成


公者戾也

九月晋人执季孙行父舍之于苕丘
 九月晋人执季文子于苕丘公还待于郓使子叔声
 伯请季孙于晋郤犨曰苟去仲孙蔑而止季孙行父
 吾与子国亲于公室对曰侨如之情子必闻之矣若
 去蔑与行父是大弃鲁国而罪寡君也若犹不弃而
卷五 第 27a 页 WYG0149-0574c.png
 惠徼周公之福使寡君得事晋君则夫二人者鲁国
 社稷之臣也若朝亡之鲁必夕亡以鲁之密迩仇雠
 亡而为雠治之何及郤犨曰吾为子请邑对曰婴齐
 鲁之常隶也敢介大国以求厚焉承寡君之命以请
 若得所请吾子之赐多矣又何求范文子谓栾武子
 曰季孙于鲁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可不谓
 忠乎信谗慝而弃忠良若诸侯何子叔婴齐奉君命
 无私谋国家不贰图其身不忘其君若虚其请是弃
 善人也子其图之乃许鲁平赦季孙
卷五 第 27b 页 WYG0149-0574d.png

经书晋人执季孙行父舍之于苕丘舍之犹言释


之今乃以为执于苕丘许鲁平而后赦季孙是为


始置之而未释也故杜预谓舍之苕丘明不以归


误矣大夫执之书舍之书所以见重也苟姑置之


而未释则如传言犹以为执何用但记其不以归


乎盖传见行父以九月执十二月方盟意此三月


之间犹未得释故云尔不知侨如在鲁十月已奔

卷五 第 28a 页 WYG0149-0575a.png

齐若非知晋悟侨如之谮而释行父则何由遽奔


若晋人执行人叔孙婼传言乃馆诸箕此乃传所


谓舍者而经自不书矣

冬十月乙亥叔孙侨如出奔齐
 冬十月出叔孙侨如而盟之侨如奔齐

传言出若云逐也侨如以十月出奔季孙行父以


十二月与郤犨盟公至自会则方侨如之奔公与


行父俱未归也而谁逐之乎杜预谓公未归命国

卷五 第 28b 页 WYG0149-0575b.png
人逐之若然经亦当书放侨如不当以自奔为文


按侨如本与穆姜同谋害公者穆姜在内侨如若


无所畏岂国人所能逐襄二十三年将谋臧氏季


孙召外史掌恶臣问盟首曰无或如叔孙侨如欲


废国常荡覆公室此盖侨如知晋舍行父其谋不


行惧而出奔尔鲁人因与诸大夫共盟于后非盟侨


如也

十有二月乙丑季孙行父及晋郤犨盟于扈
卷五 第 29a 页 WYG0149-0575c.png
 十二月季孙及郤犨盟于扈归刺公子偃召叔孙豹
 于齐而立之

按十六年传穆姜欲去季孟公不从姜怒公子偃


公子锄趋过指之曰女不可是皆君也若是则偃


未有罪穆姜假之以胁公尔而经书刺公子偃此


杀有罪之辞也偃盖与侨如同恶者前言不尽其


实也

十有七年
六月乙酉同盟于柯陵
卷五 第 29b 页 WYG0149-0575d.png
 乙酉同盟于柯陵寻戚之盟也

此乃伐郑之诸侯也与戏及亳城北同文盖郑服


而共盟也郑继叛故后复见伐戚盟乃讨曹负刍


何寻之云

冬公会单子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人邾人伐郑
 冬诸侯伐郑十月庚午围郑楚公子申救郑师于汝
 上十一月诸侯还
卷五 第 30a 页 WYG0149-0576a.png

伐与围二事春秋举重围重于伐故言围不言伐


设有见焉则围伐并见者有之矣未有舍围而言


伐也杜预谓畏楚救不成围而还若是则未尝围


矣传安得言围哉

十有八年
夏楚子郑伯伐宋宋鱼石复入于彭城
 楚子辛郑皇辰侵城郜取幽丘同伐彭城纳宋鱼石
 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焉以三百乘戍之而还书曰
 复入凡去其国国逆而立之曰入复其位曰复归诸
卷五 第 30b 页 WYG0149-0576b.png
 侯纳之曰归以恶曰复入

传为此四例皆不可通于经蔡季蔡人召之于陈


此国逆也而不书入卫侯朔入于卫此复其位也


而不书复归宋鱼石复入于彭城此诸侯纳之也


而不书归卫孙林父入于戚以叛此以恶入也而


不书复入若此之类不可概举盖左氏不辨逆顺


难易之理又不别君臣之义不可以同辞而一之

卷五 第 31a 页 WYG0149-0576c.png

故其说每相戾凡归皆顺辞也易辞也入皆逆辞


也难辞也四者各即其实言之其善恶褒贬不在


于是复者以位言也国君出奔其位未绝故可言


复归大夫去国则绝矣故不可言复归是故君皆


言复君而不言复者不与其复也臣皆不言复臣


而言复者求为复者也

卷五 第 31b 页 WYG0149-0576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