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七
卷二十七 第 1a 页
恒北岳恒山也衡南岳衡山也释例土地名云东岳泰山奉高县
泰山也南岳长沙湘南县衡山也西岳弘农华阴县西南华山也
北岳中山曲阳县西北恒山也郭璞注恒山名常山辟汉文帝讳
耳尔雅于释山发首言此四山明其即是四岳故注者皆以岳解
之且诸书史传谶纬皆以岱衡华恒为四岳四岳必是此四山也
释山又云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岱
泰衡霍二文不同者此二岳者皆一山而二名也白虎通云岳者
何岳之为言桶也桶功德也应劭风俗通云岳桶也桶考功德
黜陟也然则四方方有一山天子巡狩至其下桶考诸侯功德而
黜陟之故谓之岳也风俗通又云泰山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岱始
也宗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为五岳长王者受命恒封禅之
衡山一名霍山言万物霍然大也华变也万物成变由于西方也
恒常也万物伏北方有常也是解衡之与霍泰之与岱皆一山有
二名也张揖云天柱谓之霍山汉书地理志云天柱在庐江灊县
风俗通亦云霍山庙在庐江灊县如彼所云则霍山在江北而淂
卷二十七 第 1b 页
 与江南衡山为一者本江南衡山一名霍山汉武帝移岳神于天
 柱又名天柱为霍山故汉魏以来衡霍别耳郭璞注尔雅云霍山
 今庐江灊县灊水出焉别名天柱山汉武帝以衡山辽旷故移其
 神于此今其土俗人皆呼之为南岳岳本自以两山为名非从近
 来也而学者多以霍山不淂为南岳又云从汉武帝来始有名即
 如此言为武帝在尔雅之前乎斯不然也是解衡霍二名之由也
 书传多云五岳此传云四岳者中岳嵩高即大室是也下别言
 之故此云四岳 三涂正义曰服虔云三涂大行轘辕崤渑也
 谓三涂为三处道也杜云在河南陵浑县南则以三涂为一释例
 土地名云三涂河南陆浑县南山名或曰三涂伊阙大谷轘辕三
 道也传曰晋将伐陆浑而先有事于洛与三涂先祭山川也谓三
 道皆非也是杜据彼十七年传文知三涂是山川非三道也阳城
 正义曰阳城山名也土地名云河南阳城县东北山洧水所出也
 大室 正义曰大室即嵩高也释山云嵩高为中岳郭璞云大室
 山也别名外方今在河南阳城县西北土地名云大室河南阳城
卷二十七 第 2a 页
县西嵩高山中岳也地理志云武帝置嵩高县以奉大室之山是
为中岳又有少室在大室之西也 注亨通也 正义曰易文
言云亨者嘉之会也嘉命礼通谓之亨是亨为通也言治民
事神使人神通说故云以亨神人也 注于国至为宇 正义曰
易称上栋下宇宇谓屋檐也于屋则檐边为宇也于国则四
垂为宇也四垂谓四竟边垂 莫匡其君 正义曰释言云匡正
也孝经云君子之事上也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其馀至不至
正义曰言其馀诸侯君之威力所能及谁敢不来至楚者也 圣
人至为灾正义曰无雹谓无害物之雹虽有依时小雹不与物
为灾也刘炫云既云无雹复云虽有不为灾者言有相形之㔟也
圣人在上无雹言必无虽有不为灾覆见无雹之意犹论语祭肉
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注陆道至藏之 正义曰释天云
北陆虚也西陆昴也孙炎云陆中也北方之宿虚为中也西方之
宿昴为中也彼以陆为中杜以陆为道者陆之为中为道皆无正
训各以意言耳杜以西陆朝觌谓奎星朝见昴为西方中宿则昴
卷二十七 第 2b 页
未淂见宿是日行之道尔雅高平曰陆高平是道路之处故以陆
为道也日在北陆谓夏之十二月也十二月日在玄枵之次小寒
节大寒中汉书律历志载刘歆三统历云玄枵之初日在婺女
八度为小寒节在危初度为大寒中终于危十五度是夏之十二
月日在虚危也于是之时寒极冰厚故取而藏之也周礼凌人正
岁十有二月令斩冰诗云二之日凿冰冲冲月令季冬冰盛水腹
命取冰郑玄云腹厚也以此知日在北陆谓夏之十二月也 西
陆朝觌而出之 正义曰觌见也西道之宿有早朝见者于是而
出之谓奎星晨见而出冰也 注谓夏至东方正义曰杜以西
陆为三月日在大梁之次清明节谷雨中三统历云大梁之初日
在胃七度为清明节在昴八度为榖雨中终于毕十一度是夏之
三月日在昴毕于是之时蛰虫巳出有温暑臭秽宜当用冰故
以是时出之也历法星去日半次则淂朝见三统历春分日在娄
四度宿分奎有十六度乃次娄则春分之日奎之初度去日己二
十度矣故春分之中淂早朝见东方也西方凡有七宿传言西陆
卷二十七 第 3a 页
朝觌于传之文未知何宿觌也服虔以为二月日在娄四度春分
之中奎始晨见东方以是时出冰月令仲春天子乃献羔启冰是
也服虔又以此言出之即是仲春启冰故为此说案下句再言其
藏其出覆此藏出之文言其出之也朝之禄位宾食丧祭于是乎
用之即是班冰之事非初启也安淂以出之为启冰也如郑玄答
其弟子孙皓问云西陆朝觌谓四月立夏之时周礼夏班冰是也
与杜说异理亦通也刘炫云春分奎星巳见杜以夏三月仍云奎
始朝见非其义也杜郑及服三说郑为近之今知非者杜以西陆
朝觌实是春分二月故杜此注云春分之中奎星朝见东方及下
献羔启之注云谓二月春分献羔祭韭是也皆据初出其冰公始
用之时也所以杜又注云谓夏之三月日在昴毕蛰虫出而用冰
者以此传云西陆朝觌而出之下传覆之云其出之也朝之禄位
宾宾丧祭于是乎用之既云朝之禄位宾食丧祭则是普赐群
臣故杜云谓夏三月又下注云言不独共公是据普班之时也故
下传又云火出而毕赋是也然冰之初出在西陆始朝觌之时冰
卷二十七 第 3b 页
之普出在西陆朝觌之后揔而言之亦淂称西陆朝觌而出之也
刘炫不细观杜意以为杜既言春分朝见又言谓夏三月以规杜
失非也 其藏至取之 正义曰此传再言其藏其出者上言取
之用之之处下言藏之出之之礼也山则远而难穷故言深山也
谷则近而易尽故言穷谷也固牢也冱闭也牢阴闭寒言其不淂
见日寒甚之处于是乎取之 注冱闭至为灾 正义曰周礼鳖
人掌互物郑司农云互物谓龟鳖有甲㒼胡是冱为闭也深山穷
谷之冰至夏犹未释阳气起于下隔于冰伏积而不能出愤发
或散而为雹藏冰必取此山谷之内积阴之冰所以道达其气使不
为灾也藏冰凌室所藏不多积阴之冰不可取尽不取川池之冰
以示道达阳气耳未必阳气皆待此而达 其出至用之 正义
曰此谓公家用之也朝廷之臣食禄在位大夫以上皆当赐之冰
也其公家有宾客享食公家有丧有祭于是乎用之言其不独
共公身所用也周礼凌人去春始治鉴几内外饔之膳羞鉴焉凡
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鉴宾客共冰大丧共夷槃冰是公
卷二十七 第 4a 页
家所用冰也 注黑牡至其神正义曰此祭玄冥之神非大神
且非正祭计应不用大牲杜言黑牡黑牲当是黑牡羊也秬黑黍
释草文也启冰唯献羔祭韭藏冰则祭用牲黍者启唯告而已藏
则设享祭之礼祭礼大而告礼小故也月令于冬云其神玄冥故
知司寒是玄冥也北方之神故物皆用黑从其方色也有事于冰
故祭其寒神 注桃弓至尊故正义曰说文云弧木弓也谓空
用木无骨饰也服虔云桃所以逃凶也棘矢者棘赤有箴取其名
也盖出冰之时置此弓矢于凌室之户所以禳除凶邪将御至尊
故慎其事为此礼也此传言其出之也虽覆上文出之之文其实
此出之谓二月初出之时公将用之故设弓矢也刘炫云此言出之
覆上西陆朝觌知是火出时事二月已启此方用弓矢者二月启
冰始荐宗庙此公将用之故设弓矢也 注食肉至食者 正义
曰在官治事官皆给食大夫以上食乃有肉故鲁人谓曹刿曰肉
食者谋之又说子雅子尾之食云公膳日双鸡是大夫淂食肉也
传言食肉之禄禄即此肉是也若依礼常所合食案玉藻云天子
卷二十七 第 4b 页
日食少牢诸侯日食特牲大夫特豕士特豚则士亦肉食但彼是
在家之礼非公朝常食也杜言谓在朝廷治其职事就官食者以
明在官之食有冰耳下云自命夫命妇无不受冰谓赐之冰受以
皈在家用之也 大夫至用冰 正义曰丧服传曰大夫吊于命
妇锡衰命妇吊于大夫亦锡衰此传与彼命妇之文皆与大夫相
对故杜知是大夫妻也丧大记云君设大盘造冰焉大夫设夷盘
造冰焉士并瓦盘无冰郑玄云礼自仲春之后尸既袭既小敛先
内冰盘中乃设状于其上不施席而迁尸焉秋凉而止士丧礼君
赐冰亦用夷盘是当丧之时特赐之冰浴讫乃设故云丧浴用冰
祭寒至启之 正义曰上已云其藏冰也黑牡秬黍以享司寒今复
云祭寒而藏之与上一事而重其文者𣣔明献羔而启之还是
献之于寒神故更使藏之启之文相对也 注谓二至冰室 正
义曰诗云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四之日即夏之二月也告神而
始开冰室始荐宗庙荐神之后公遂用之俱在春分之月 注火
星至月中 正义曰十七年传云火出于夏为三月于啇为四月
卷二十七 第 5a 页
于周为五月此云火出而毕赋谓以火出而后赋之以火出为始也
周礼云夏颁冰谓正岁之夏即四月是也故杜兼言四月 注山
人至遂属 正义曰周礼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知山人虞官也周
礼五县为遂是县为遂之属也 注霖雨为人所患苦正义曰
诗云以祈甘雨此云苦雨雨水一也味无甘苦之异养物为甘害物
为苦耳月令云孟夏行秋令则苦雨数来五榖不滋是霖雨为人
所患谓之苦也郑玄云申之气乘之苦雨白露之类时物淂而伤
也注震霆也 正义曰说文云震劈历震物者释天云疾雷
为霆霓郭璞云雷之急激者谓霹雳则霆是震之别名雷出
不震言有雷而不为霹雳也下云雷不发而震言无雷而有霹
雳也 无菑至不降正义曰霜雹即是菑言无此菑害之霜雹
也寒暑失时则民多疠疾疠疾天气为之故云降也 注短折至
为札 正义曰洪范六极一曰凶短折孔安国曰短未六十折示三
十是短折为少夭之名也周礼膳夫大析则不举郑玄云大札疫
疠也谓遭疫疠而大死也疠疫谓民病大札谓人死故云夭死为
卷二十七 第 5b 页
札 风不至而震 正义曰风不以理舒散而暴疾杀物雷不深
缓动发而震击为害 注七月至宗庙 正义曰凌人十二月
令斩冰月令十二月令取冰当是即以其月纳于室也诗言三凌
之日纳于凌阴即是正月矣不以凿冰之月即纳之者郑玄云豳
土晚寒故可以正月纳冰言由晚寒故也上言将𣣔颁赋公始用
之知蚤开冰室唯荐宗庙何休膏盲难此云春秋书雹以为政
之所致非由冰也若今朝廷藏冰亦不于深山穷谷何故或无雹天
下群县皆不藏冰何故戓不雹若言有之于古者必有验于今此其
不合于义失天下相与之意郑玄箴之曰雨雹政失之所致是固
然也国之失政君子知其大者其次知其小者藏冰之礼凌人掌
之月令载之豳诗歌之此独非政与故其小者耳夫深山穷谷固
阴冱寒极阴之处冰冻所聚不取其冰则气畜不泄结滞而为伏
阴凡雨水阳也雪雹阴也雨水而伏阴薄之则凝而为雹雨雪而
愆阳薄之则合而为霰申丰见时失藏冰之礼而有雹推之阴阳
知此伏阴所致亦圣人之寓言也详载其言者以著藏冰之礼不
卷二十七 第 6a 页
可废耳炫谓郑言是也申丰寄言于此以諌失政其雹不是尽由
冰也邾不会 正义曰宋之盟邾滕为私属不许交相见而楚
召邾滕使从会者邾滕自𣣔辟役不宋盟又晋合诸侯常列在
于会襄二十九年城杞三十年会于澶渊邾滕皆在楚知其事
故使召之此申之会滕至而邾不至 夏启至之会 正义曰此
六王之事唯周武王孟津之誓尚书有其事武王伐殷作泰誓三
篇是也其馀五者皆书传无文不能知其本末 注周成至西北
正义曰书序云成王归自奄在宗周诰庶邦作多方其经云告尔
四国多方则于时诸侯大集故谓歧阳之蒐在此时也 吾用齐
桓正义曰用会召陵之礼出自王意也服虔云召陵之役齐桓
退舍以礼楚灵王今感其意是以用之 注其礼六仪 正义曰
以言礼六故言其礼六仪当是会上有此六仪不知六者何谓也
注郑伯至之异正义曰杜知其礼同所从言之异者以左师献
公合诸侯之礼六子产献伯子男会公之礼六若其各异凡十二
礼下椒举云礼吾所未见者六焉故知其礼同也于公言之云合
卷二十七 第 6b 页
诸侯之礼于伯子男言之云会公之礼是所从言之异 武城
正义曰土地名楚之武城在南阳宛县北也鲁之武城在泰山当
武城县也有澹台子羽冢将堕币焉正义曰杜唯云将因诸
侯会布币乃相见不解堕之义案隐六年公羊传郑人来输平输
平者何输平犹堕成也然则堕是输之义也朝聘之礼客必致币
于主据主则为受据客则为输襄三十一年传子产论币云其输
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是谓布币为输币也言将
待输币之时乃相见见既在后故遣我来敢谢后见也服虔云堕
输也言将输受宋之币于宗庙案礼之享币皆令宰受不以荐
宗庙虽训为输义不当也 八月甲申正义曰长历推此年七
月己未朔二十六日淂甲申八月己丑朔其月无甲申而传上有
七月下有九月月不容误故知日误弱其孤 正义曰崔杼弑庄
公豆其弟景公孤谓景公也以其幼小轻弱之 以盟诸侯 正
义曰灵王即位以来经传不见与诸侯盟事盖楚子自与属楚诸
侯私盟不告鲁而庆封知之 注丘十至一年正义曰丘十六井
卷二十七 第 7a 页
当出马一匹牛三头司马法之文也服虔以为子产作丘赋者赋
此一丘之田使之出一马三牛复古法耳丘赋之法不行久矣今
子产复脩古法民以为贪故谤之案春秋之世兵革数兴郑在晋
楚之间尤当其剧止当重于古不应废古法也若往前不脩此法
岂淂全无赋乎故杜以为今子产于牛马之外别赋其田如鲁之
田赋田赋在哀十一年彼注云丘赋之法因其财通出马一匹田
牛三头今𣣔别其田及家财各为一赋故言田赋然则此与彼同
赋敛家资使出牛马又别赋其田使之出粟若今输租更出马一
匹牛三头是一丘出两丘之税案周礼有夫征家征夫征谓出税
家征谓出车徒给徭役此牛马之属则周礼之家征也其大征十
一而税是与家征别 姬在至卫亡正义曰浑罕意讥子产将
言郑之先亡故遂博言诸国亡之先后杜据世本史记作世族谱
说诸国灭亡之年此下十一年楚灭蔡十三年蔡复封春秋后二
世十八年而楚灭蔡也哀八年宋灭曹也滕以春秋后六世而齐
灭之郑在春秋后五世九十一年而韩灭郑卫在春秋后十一世
卷二十七 第 7b 页
二百五十八年而秦灭卫也据蔡之前亡则浑罕之言终亦验矣
注棘檪至檪亭正义曰吴来伐楚入此三邑知此三邑皆楚东
鄙故疑新蔡县东北有檪亭者是此檪也郑有檪邑者则河南阳
翟县是也 注襄二至六岁 正义曰穆子还鲁传无皈岁襄二
年始见于经疑是其年新还也成十六年传云子叔声伯使叔孙
豹请逆于晋师于时豹犹在鲁疑其因使而遂奔齐盖自郑过鲁
而去故淂宿于庚宗成十六年出奔襄二年始还凡经五年故竖牛
五六岁能奉雉也计竖牛至襄二年四岁也杜言五六岁者竖牛
见穆子未必即以还年见之曰唯正义曰曲礼云父召无诺
先生召无诺唯而起郑玄云应辞唯恭于诺 故怒至逆之 正
义曰怒者怒其妻也忿其母遂及其子其子在齐成长而后逆之
归鲁非谓逆其妻也 强与孟盟 正义曰孟虽适妻之子叔孙
未立为嗣竖牛𣣔乱其室望已有之未应即𣣔为适使孟事已强
与盟者𣣔其与已同心使已淂专恣耳注际接至接见 正义
曰释诂云际接捷也郭璞曰捷谓相 续也大夫将立适子必须
卷二十七 第 8a 页
接见同寮季武子立纥饮大夫酒是其事也孟丙未与大夫交接
故为之作钟因落钟令与相见 注以豭至曰落 正义曰说文云
衅血祭也杂记衅庙之礼云雍人举羊升屋自中中屋南面刲羊
血流于前是衅祭之法以血浇落之知落之即是衅也杂记又曰
凡宗庙之器其名者成则衅之以豭豚是知以豭猪之血也记称宗
庙之器成乃衅以豭豚此叔孙为孟作钟非是宗庙之器亦衅之
者周礼小子职曰衅邦器及军器郑玄云邦器谓礼乐之器及祭
器之属此钟是礼乐之器故衅也 使竖牛 正义曰孟不自请
使竖牛者内则云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郑玄云异宫者崇敬
也以其异宫故使竖牛 牛谓至见矣正义曰而如同是语辞
故注云而何如何牛谓叔孙曰以仲见君何问何故以仲见君也叔
孙怪其语故曰何为牛曰不将仲见君乎若不将见则既自见君
矣言不待父命所以怒叔孙也大夫立子为适必自见之于君宣
十四年申舟见犀而行定六年乐祁见溷而行是其事也或曰竖
牛谓叔孙曰今将仲见君其事如何叔孙以已见病故怪之曰何
卷二十七 第 8b 页
为以下同 注寘置至西厢 正义曰礼置器物于地皆谓之寘
是寘为置也月令天子居左个右个是个为东西厢也 吾子至
书勋正义曰杜泄是叔孙家臣故称已君为夫子工正是司马
之属官也季孟亦有属官共书其事但季孟身在不假言属以
叔孙已亡取属官为徵故兼言之所以司徒书名者周礼大司徒
掌十二教十有一曰以贤制爵十有二曰以庸制禄故司徒书名
定位号也司马与工正书服者周礼夏官司马其属有司士掌
群臣之政亦以德诏爵以功诏禄工正虽不属司马掌作车服故
与司马书服之案周礼司勋属夏官今司空书勋者春秋之时
又是诸侯之法不可尽与礼同 注诬叔至季孙正义曰季孙
因叔孙之弱𣣔四分公室已取其二故谋去中军竖牛云夫子固
𣣔去之是诬叔孙以媚季孙五年传舍中军卑公室也 正义
曰襄十一年初作三军十二分其国民三家淂七公淂五国民不
尽属公公室已是卑矣今舍中军四分公室三家自取其税减已
税以贡于公国民不复属于公公室弥益卑矣是舍中军者三
卷二十七 第 9a 页
家所以卑弱公室也作中军卑公室之渐舍中军卑公室之极初
作云作三军今不云舍三军者初云作者旧有二军今更增一军
人数不足故惣皆浑破各毁其乘足成三军故云作三军此则唯
舍中军分中军之众属上下二军其上下二军依旧不动故唯云
舍中军也刘炫云四分公室制法别耳还作三军不淂言舍三军
注罢中至军名 正义曰鲁之军名传无其号晋作三军为上中
下则鲁之三军亦当然也其废中军之后上下二军分为四分哀
十一年齐师伐鲁称孟孺子泄帅右师冉求帅左师冉求季传
氏宰也又言叔孙武叔退而蒐乘更无别称知自以叔孙为军名
也 注取其令名 正义曰取其令名者季孙实𣣔自厚令诸大
夫议论似若已之不与取其令善廉絜之名也刘炫以为施者舍
也臧者善也成诸臧氏取其令名也其二家谓叔孟非谓施臧二
氏也 初作至半焉正义曰将述其舍例本其初初作中军谓
襄十一年也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民皆分属三家就中减以与
公令公自税取也季氏尽征之不减入于公令尽属于己也叔
卷二十七 第 9b 页
孙氏臣其子弟明其更有父兄以一家之内有此四品叔孙氏则
以父兄之税入公子弟之税入巴㧾率所属之人悉皆如此若㧾
计父兄之数不足以子弟添父兄若子弟不足以父兄添子弟大
率半属于公半属于已以父兄归公者尊公室也孟氏则于子
弟之中而取其半于一家之内或取其子或取其弟大率而言三
分归公一分入已也或以为其军分为四分假以父兄子弟四分
托之若以假托为言何淂云若子若弟直云叔孙氏两分归公两
分入已孟氏三分归公一分入已于文简略其事易知何须以父
元子弟虚为假托故知不然也鲁之三卿季彊孟弱纵使如此若
之季氏犹应以一分归公言尽征之者季氏专恣也 及其至择
二 正义曰李氏因叔孙家祸退之使同于孟孙独取其半为专
已甚又择取善者是专之极故传言择二以见之 注不以至正
门 正义曰叔孙饿死而带言葬鲜知不淂以寿终者名之为鲜
言年命鲜少也叔仲带淂以此言告季孙则季孙知竖牛饿杀叔
孙矣而不计者季孙利其祸而已淂专故舍之而不计也杜泄云
卷二十七 第 10a 页
卿丧自朝知西门非正门 注从生至正路 正义曰服虔云言
卿葬三辞于朝从朝出正门卿佐国之桢干君之股肱必过于朝
重之也案檀弓云君于大夫将葬吊于宫及出命引之之步则止
如是者三君退是君当就家视之无造君朝之礼且杜泄不𣣔从
西门所竞道路耳假令自朝而去犹淂更从西门不须言自朝也
故杜以自朝为从生存朝觐之正路盖以西门幽辟故𣣔从正路
而出南门 大库之庭 正义曰十八年传梓慎登大庭氏之库
是鲁城内有大庭氏之虚于其上作库谓之大庭氏之库此言大
库明是彼也此言之庭庭是堂前地名仲士在此库之庭前竖牛
就攻之此庭非大庭也 使乱大从 正义曰杜云使从于乱服
度云使乱大和顺之道 注披折至见罪 正义曰昭子若知竖
牛饿杀其父则当显加诛戮不应直以杀适立庶为大罪也若昭
子知雠不杀则昭子有大罪矣仲尼不宜善其不以立己为功劳
也是昭子不知竖牛饿杀其父但言见罪仲尼又据其见言而善
之 遇明夷之谦 正义曰离下坤上为明夷离为日坤为地彖
卷二十七 第 10b 页
卷二十七 第 10b 页
中故为隅中也若据时之先后则从旦至食乃至于中宜以左旋
为次今传以配十位从中而右旋者以人之道高以下为基贵以
贱为本𣣔从贱而渐至于贵也若从中左旋则位乃渐退非进长
之义故右旋也 注融朗至旦乎 正义曰明而未融则融是大
明故为朗也释言云明朗也樊光云诗云高朗令终日月光明
是朗为大明也据卦离下坤上日在地中之象又爻变为谦谦是
卑退之意日未出而又卑退故曰明而未融日明未融故曰其当
旦也若于易之明夷据日入之后故明夷象云初登于天照四国
也后入于地失则也此传明夷据日未出前者以日未出与日己
入皆日在地下其明不见故各取象为义也 注离为至于飞
正义曰说卦离为日为雉雉为鸟也离之一卦为日为鸟日为高
明鸟为微细今日之谦退不淂高明下当微细是日光不足故当
鸟也 注明夷至而行 正义曰卦有六位初三五奇数为阳
也二四上耦数为阴位也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位相值为相应
之所求者阴阴之所求者阳阳阴相值为有应阴还值阴阳还
卷二十七 第 11a 页
卷二十七 第 12a 页
邢丘是敬楚也此兼顾上文故云诸侯畏敬其使 注往有至赠
贿正义曰聘礼宾至于近郊君使卿朝服用束帛劳及聘事皆
毕乃云宾遂行舍于郊公使卿赠如觌币聘既如此朝亦当然其
朝据大行人上公三劳主国使下大夫劳于畿卿劳于远郊主君
自劳于近郊其去赠贿无文聘尚有贿明朝亦然但礼文不具耳
其文据公去言故云往有也赠据晋言故云去有也 民食于他
正义曰言公如民然求食于他也其时四分公室民皆属三家三
家税以贡公公仰他给食自无食也 思莫至其终正义曰群
臣思虑无在公者不为公图谋其终言其终必祸败无为谋者
奉吾至二国 正义曰朝聘之礼享用币帛致国之所有送女虽
则非聘亦以币帛通意故云奉吾币帛慎吾威仪也信当守而无
失故云守之以信也礼当勉力履行故云行之以礼也礼无不
敬故以敬为始也始敬则终亦敬终恐其惰故云思终也思终亦
思始终始无有不可复行之事行必淂理使皆可复行也曲从则
失仪从而不失仪不曲从也过敬则无威敬而不失威不妄敬也
卷二十七 第 12b 页
圣人教训之辞用之以通意故言道之也聘使旧故之法奉承以
致命故言奉之也用先王之礼以成其交好故言考之也量二国
形势以传通时事故言度之也皆准事为文 注刖足使守门
正义曰周礼掌戮云墨者使守门劓者使守关宫者使守内刖
者使守囿髡者使守积则守门者当以墨也知不以韩起为墨者
楚子意在辱晋必将加之重罪墨是刑之轻者知其必非墨也
且𣣔以叔向为宫刑明起刑亦次宫也庄十九年传称鬻拳
刖楚人以为大阍知此亦是刖也𣣔以叔向为司宫为奄宫之长
则韩起为𨵽亦𣣔令为门官之长刑若鬻拳故以鬻拳之刑解之
朝聘有圭正义曰周礼典瑞云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
子执榖璧男执蒲璧以朝觐宗遇会同于王诸侯相见亦如之是
朝有圭也又曰瑑圭璋璧琮以覜聘是聘有圭也聘用圭璧其饰
虽与君同共长降君一等聘礼记曰所以朝天子圭与缫皆九寸
问诸侯朱绿缫八寸问即聘也郑玄云九寸上公之圭也于天子
曰朝于诸侯曰问记之于聘文互相备郑云互相备者言诸侯相
卷二十七 第 13a 页
朝与朝天子同也遣使聘天子与诸侯同也彼典瑞及聘礼托聘
圭八寸据上公为文耳公之使既降公一等知侯伯之使当瑑圭六
寸子男之使当瑑璧四寸考功记玉人云瑑圭璋八寸璧琮八寸
以覜聘亦谓上公之聘也其实子男君臣用璧云朝聘有圭者据
公侯伯言之 注圭以为信正义曰郑玄典瑞注云人执以见
曰瑞礼神曰器瑞符信也用圭朝聘所以为信故执之 享覜有
璋正义曰郑氏先儒以为朝聘之礼使执玉以授主国之君乃
行享礼献国之所有覜见也谓行享礼以见主国之君也案小行
人合六币圭以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锦琥以绣璜以黼郑玄云
上公享王圭以马享后璋以皮侯伯子男享王璧以帛享后琮以
锦公侯伯于诸侯则享用璧琮子男于大国享君琥以绣于夫人
璜以黼此云享覜有璋者据上公享后言之所以特举享后者举
璋与圭相对其实享礼圭与璧琮琥璜皆有今检杜注意义则
不然谓主国设酒食以飨宾宾则执璋以行礼故云享覜有璋注
云享飨也破享献之享为飨食之飨杜必然者以此传下云设
卷二十七 第 13b 页
机而不倚爵盈而不饮宴有好货飧有陪鼎皆论飨礼及飨宴
之事故破享为飨即大行人三飨三食三宴之类是也但飨礼既
亡执璋无文耳故杜云臣为君使执璋则诗云奉璋峨峨尚书大
保秉璋以酢之类是也 注诸侯至述职正义曰孟子云天子
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
所职也其意言诸侯职在治国家事天子以时入朝述脩其所职
也天子职在立诸侯抚下民以时巡狩省视其功劳也 设机至
不饮 正义曰朝聘之礼有设几进爵之时朝礼虽亡而聘礼有
其略也聘义曰聘射之礼至大礼也质明而始行事曰几中而后
礼成非强有力者弗能行也酒清人渴而不敢饮也肉乾人饥而不
敢食也是言务在行礼不敢倚机不敢饮酒也 注宴饮至所无
正义曰谓主国宴宾以货财为恩好谓衣服车马在客所无者与
之也明年晋享季武子重其好货僖二十九年介葛卢来礼之加
宴好诗序云鹿鸣燕群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
将其厚意是也 注熟食至殷勤正义曰聘礼宾始入馆宰夫
卷二十七 第 14a 页
朝服设飧饪一牢在西鼎九羞鼎三郑玄云食不备礼曰飧饪熟
也其鼎实如饔饩羞鼎则陪鼎也以其实言之则曰羞以其陈
言之则曰陪是飧有陪鼎郑以飧礼小饔饩礼大故云食不备礼
曰飧言饔饩备而飧不备也杜以饩生而飧熟故云熟食为飧聘
礼又云君使卿韦弁归饔饩五牢饪一牢鼎九设于西阶前陪鼎
当内廉郑玄云陪鼎三牲臛膷臐膮也陪之庶羞加也服虔云陪
牛羊豖鼎故云陪鼎周礼掌客云凡诸候之礼上公飧五牢饔饩
九牢侯伯飧四牢饔饩七牢子男飧三牢饔饩五牢是朝聘皆
有飧也案聘礼归饔饩五牢于宾馆饪一牢鼎九设于西阶前
牛鼎一羊䁀一豕䁀一鱼䁀一腊䁀一肠胃䁀一肤䁀一鲜鱼䁀
一鲜醋䁀一凡九䁀从北向南而陈又有陪䁀三其一曰膷䁀牛
臛也在牛䁀之西其一曰肿䁀羊臛也在羊䁀之西其一曰膮䁀
豕臛也在豕䁀之西其陪所设当西阶之内廉腥二牢陈于东阶
之前南陈牢别七䁀无鲜鱼鲜腊也并上饪一牢所谓死牢三又
饩二牢陈于门内之西是卿之饔饩五牢案郑注掌客其子男
卷二十七 第 14b 页
饔饩五牢与卿同其腥䁀加鲜鱼鲜腊牢别有九也其陈设如卿
之礼侯伯饔饩七牢死牢四饪一牢在西腥三牢在东饩三牢在
门西其陈设如子男之礼上公饔饩九牢死五牢饪一牢在西腥
四牢在东饩四牢陈于门西其陈皆如侯伯之礼也大行人注云爵
卿也则飧二牢饔饩五牢爵大夫也则飧大牢饔饩三牢 以败
于鄢正义曰以上文类之当注云言兵祸始于邲而不注者从可
知也 韩须受命而使 正义曰三年传云韩须如齐逆少姜是
受命出使之事注皆韩起庶子 正义曰贾逵云然杜依用之
杜以上箕襄邢带食邑于箕邢故为韩氏之族叔禽叔椒皆连
叔为文羽又称子事似兄弟故云皆韩起庶子刘炫以为叔禽等
亦是韩起之族既无明證而妄规杜氏非也 注四族至四人
正义曰家语孔子曰铜鞮伯华不死天下其定矣其人名赤字伯
华食邑于铜鞮叔鱼名鲋见于十三年传叔虎见于襄二十一年
传于时虎已死今淂数叔虎者虽身死其族犹在故传不言羊舌
四人而云四族明指其族也据传文叔向兄弟四人有叔虎案世本
卷二十七 第 15a 页
叔向兄弟有季夙疑季夙即是虎也故服氏数伯华叔向叔鱼季
夙刘炫以为叔虎于时已死别有季夙而规杜氏非也 注韩氏
至彊家正义曰杜以家县为一故并韩赋七邑与羊舌四族乃
为十一而言十家举大数也羊舌四族族有一县则又大多故以为
四家共二县也刘炫以为韩须是起之门子不别更称家去韩须
之外韩氏唯有六家并羊舌四族故为十家也今知不然者以传
历序韩襄为公族大夫韩须受命而使即云箕襄以下皆大家
故知韩须在其内也又韩赋七邑则韩须有邑既有其邑自然称
家哀二年传曰上大夫受县论语云百乘之家家即县也刘以为
韩须不淂为家家不淂称县以为韩氏六家羊舌四家为十家而
规杜氏非也 长毂 正义曰考工记车人云兵车乘车轮崇六
尺六寸田车轮崇六尺三寸兵车毂长三尺三寸又云大车半柯
长尺半是短也 何不可之有 正义曰启彊发首言可此云何
不可之有言其可也结上可之言服虔云何不可之有如是是大
不识文势王𣣔至不能正义曰王𣣔调叔向以为敖乐以其
卷二十七 第 15b 页
所不知不解之处试之而竟不能王之所为叔向悉解故杜云叔
向之多知 今君至衅鼓 正义曰言今君奋起威严如天震电
盛为瞋怒虐执云云是也 难易有备正义曰言知楚为患难
则吴易有防备也 且吴社稷是卜 正义曰恐楚王言女既云
吉何故今𣣔被杀故言此以塞之 国之守龟正义曰又恐王
言龟既言吉而使人被杀则是龟不信故又言此以答之 六年
注再同盟正义曰益姑以襄二十四年即位二十五年盟于重
丘鲁杞俱在二十九年又杞子来盟是再同盟 注合比至罪之
正义曰寺人柳有宠大子佐恶之合比请杀之求媚于大子而欲
杀君之宠臣是事君不以道也以此而自取奔亡故书名以罪之
传注合先至之礼正义曰先王之制诸侯之丧士吊大夫送莽
三十年传文也释例曰先王之制诸侯之丧十吊大夫送葬及其
失也礼过于重文襄之伯因而抑之诸侯之丧大夫吊卿共丧事
夫人之丧士吊大夫送葬犹过古制故公子遂如晋葬襄公传不
言礼葬秦景公传曰大夫如秦葬景公特称礼也一以示古制
卷二十七 第 16a 页
二以示书他国之葬必须鲁会三以示奉使非卿则不书于经此
皆丘明之微文也 注铸刑书于䁀正义曰传直言铸刑书知
铸之于䁀者二十九年传云晋赵鞅荀寅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
䁀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彼是铸之于䁀知此亦是䁀也 注
临事至争端 正义曰尚书伊训云先王肇脩人纪制官刑儆于
有位又穆王命吕侯训夏赎刑作吕刑之篇其经云墨罚之属于
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属二百五
刑之属三千周礼司刑掌五刑之法以丽万民之罪墨罪五百劓
罪五百宫罪五百刖罪五百杀罪五百据此二文虽王者相变条
数不同皆是豫制刑矣而云临事制刑不豫设法者圣王虽制刑
法举其大纲但共犯一法情有浅深式轻而难原或重而可怒临
其时事议其重轻虽依准旧条而断有出入不豫设定法告示下
民令不测其浅深常畏威而惧罪也法之所以不可豫定者于小
罪之间或情有大恶尽皆致之极刑则本非应重之罪悉令从其
轻比又不足以创小人也于大罪之间或情有可怒尽加大辟则枉
卷二十七 第 16b 页
害良善轻致其罚则脱漏重辜以此之故不淂不临时议之准状
加罪今郑铸之于䁀以章示下民亦既示民即为定法民有所犯
依法而断设令情有可怒不敢曲法以矜之罪实难原不淂违制
以入之法既豫定民皆先知于是倚公法以展私情附轻刑而犯
大恶是无所忌而起争端也汉魏以来班律于民惧其如此制为
比例入罪者举轻以明重出罪者举重以明䡖因小事而别有大
罪者则云所为重以重论皆不可一定故也 闲之至其淫 正
义曰义者宜也合于事宜闲谓防卫也闲之以义防卫之使合于事
宜也政者正也齐正在下纠谓举治也纠之以政举治之使从于
齐正也礼当勉力履行故行之以礼也信当守而勿失故守之以
信也仁心所以养物故奉之以仁也位以序德禄以酬勤有德能
勤则居官食禄制为禄位以劝其从顺教令也其有犯罪则制之
刑罚故严断刑罚以威其骄淫放佚也严断言其不放舍也对文
则加罪为刑收赎为罚散则刑罚通也闲之以下皆言在上位者
行此事治民也 惧其至以刚 正义曰此上言行事此又言用
卷二十七 第 17a 页
心言虽行上事惧其未从教也故复劳心以抚之于文中心为忠
如心为恕谓如其己心也事亲事君远及诸物宜恕以待之不得
虚诈忠是万事之本故陈忠恕之事以训诲之行善淂善行恶淂
恶举善恶之行以恐惧之时之所急民或不知故教示之以当时
之务居上位者失于以威迫人故使之以和当和说以使之临涖一也
临谓位居其上俯临其下涖谓有所施为临抚其事临谓平常之
时涖谓常事之时居上位者失于骄慢临之以敬言常共敬以临
之其监于行事者失于懈倦涖之以彊言当彊力以临之柔而少
决为政之病故断之以刚彊此云断之以刚即上严断之义严谓威
可畏刚谓情无私此皆论心故重言之 注耸惧也 正义曰释
诂文也彼作竦音义同注施之于事为涖正义曰涖亦临也
而与临别文故解之周礼肆师称涖卜曲礼云涖官春秋书涖盟
皆谓当其事而临之故云施之于事为涖则临谓平常涖谓当事
以此为异故别文也若散而言之涖亦临也故论语云不庄以涖
之则民不敬是也 注义断恩 正义曰丧服四制云门内之治
卷二十七 第 17b 页
恩掩义门外之治义断恩尚书胤征云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
允罔功是断狱者皆当义断恩 犹求至使也 正义曰以刚以上
虽率意教人犹为未善更求圣哲王公之上制明察大夫之官法
忠诚信著之长则慈爱温惠之师教用此四法以教民民于是乎可
任使也 注权移至畏上 正义曰刑不可知威不可测则民畏上
也今制法以定之勒䁀以示之民知在上不敢越法以罪已又不能
曲法以施恩则权柄移于法故民皆不畏上 注因危至巧伪
正义曰法之设文有限民之犯罪无穷为法立文不能网罗诸罪
民之所犯不必正与法同自然有危疑之理因此危文以生与上争
罪之心缘侥幸以成其巧伪将有实罪而获免者也注夏商至
以制 正义曰夏商之有乱政在位多非贤哲察狱或失其实断
罪不淂其中至有以私乱公以货枉法其事不可复治乃远取创
业圣王当时所断之狱因其故事制为定法亦如郑䁀所铸遵旧
施行言不能临时议事以制刑罪也 注周之至九刑 正义曰
准夏商所作当为文武周公之制不以圣王名刑而谓之九刑者
卷二十七 第 18a 页
盖周公别为此名故称之耳 注言刑至之世 正义曰三辟谓
禹刑汤刑九刑也辟罪也三者断罪之书故为刑书皆是叔世所
为言刑书不起于始盛之世始盛之世议事制罪叔世不复能然
采取上世决事之比作书以为后法其事是始盛之世作书于衰
乱之时也服虔云政衰为叔世叔世踰于季世季世不能作辟也
注制参至末法正义曰制参辟铸刑书是一事也为其文是制
参辟勒于鼎是铸刑书也三代之辟皆取前世故事制以为法子
产亦取上世故事故谓之制参辟言其所制用三代之末法非谓
子产所作还写三代之书也子产盖亦采取上世所闻见断狱善
者以为书也 诗曰至四方正义曰周颂我将之篇祀文王之
乐歌也杜言文王以德为仪式刑法也则仪式刑三者皆为法也
言以德为仪式法者是文王之德也由其以德为法故能日日有
安靖四方之功也服虔云仪善式用刑法靖谋也言善用法文王
之德日日谋安四方此解于文便于杜也 民知至于书 正义
曰端谓本也今铸䁀示民则民知争罪之本在于刑书矣制礼以
卷二十七 第 18b 页
卷二十七 第 18b 页
不挠之威违众用已以表难测之知至有积骸满阱流血丹野郅
都被苍鹰之号延年受屠伯之名若复信其杀伐任其纵舍必将
喜怒变常爱憎改意不淂不作法以齐之宣众以令之所犯当条
则断之以律疑不能决则谳之上府故淂万民以察天下以治
圣人制法非不善也古不可施于今今人所作非能圣也足以周
于用所谓观民设教遭时制宜谓此道也 若吾子之言 正义
曰若如也诚如吾子之言也 吾以救世也 正义曰当时郑国
大夫邑长盖有断狱不平轻重失中故作此书以令之所以救当
世也 注象类至致灾 正义曰作刑书以示民教民使争罪故
谓之争辟火出而象之类也谓以类相感而致灾也同气相求象
易文言文也周礼司爟云季春出火民咸从之季秋内火民亦如
之郑玄云火所以用陶冶民随国而为之是火星未出不淂用火
今郑大未出而用火以铸䁀及火星出则相感以致灾服虔云铸
䁀藏争辟故今出火与五行之火争明故为灾在器故称藏也
注周礼大夫三献正义曰周礼卿五献大夫三献故郑注掌客
卷二十七 第 19a 页
爵卿也饔饩五牢爵大夫也饔饩三牢献视饔饩之数故言大夫
三献也若依古礼大小国之卿皆五献大夫三献故聘礼侯伯之卿
出聘饔饩五牢献同饔饩之数至春秋之时唯大国淂从古礼
故昭元年郑人享赵孟注云朝聘之制大国之卿五献其次国以
下卿则从大国大夫之礼故今武子云淂贶不过三献周礼无此
文大行人云上公九献侯伯七献子男五献献各如其命数典命
云公侯伯之卿皆三命知其当三献也大夫卿之㧾名故注云三
献也 今豆有加 正义曰上言加笾此言豆者笾豆并加互举
其一也 寡君犹未敢正义曰鲁侯爵礼当七献上文唯言享
有加笾止知加于常礼不知几献笾豆未必过七献也言寡君
犹未敢当此者谦耳 诗曰至斯畏正义曰大雅板之篇凡伯
刺厉王之诗也言宗子之固惟若城也即谓宗子为城言宗人当
固之毋使此城倾坏倾坏则女独矣女既独此必有所畏惧也
注共而有礼 正义曰见如见王是共也辞不敢见是礼也 不
樵树不采蓻 正义曰不樵树不伐树以为樵不采蓺不采所种
卷二十七 第 19b 页
之菜果 不抽屋不强丐正义曰服虔云抽裂也言不毁裂所
舍之屋也丐乞也不就人强乞也 且吊败也 正义曰如上注
不以败告故不书而淂吊败者本自为聘闻败因吊之故言且也
士丐相士鞅 正义曰世族谱以王正为杂人诸本及王肃薰遇
注皆作王正俗本或误为士丐此人不当与士鞅之父同姓名而
为之介也 七年注暨与至可知正义曰暨与释诂文也此直
言暨齐平不知谁与齐平谷梁传云以外及内曰暨谓此为鲁与
齐平贾逵何休亦以为鲁与齐平许惠卿以为燕与齐平服虔云
襄二十四年仲孙羯侵齐二十五年崔杼伐我自尔以来齐鲁不
相侵伐且齐是大国无为求与鲁平此六年冬齐侯伐北燕将纳
简公齐侯贪贿而与之平故传言齐求之也齐次于虢燕人行成
其文相比许君近之案经例即燕与齐平当书燕鲁与诸侯平皆
言暨下三月公如楚叔孙婼如齐涖盟公不在国故齐无来者据
经言之贾君为淂杜则从许说也故两载其说意从贾解其所疑
云前年冬齐伐燕文接此春间无异事故不云燕省文也又此年
卷二十七 第 20a 页
称齐暨燕平之月传所举经文知此是燕与齐平也释例曰昭六
年冬齐侯伐北燕七年春而平冬春相接间无异事省文故不重
言燕犹桓五年冬州公如曹六年春因书寔来也传以其不分明
故起见齐燕平之月以正之也 注公将至旧好 正义曰鲁与
齐邻公远适楚虑其或来侵伐遣使与之盟寻旧好也案经婼之
如齐在公如楚下杜言将适楚者叔孙婼非公命则不淂书经明
是公未发时命之公发后始去杜言将见此意 卫侯恶卒 正
义曰谷梁传曰卿曰卫齐恶今曰卫侯恶此何为君臣同名也君
子不夺人名不夺亲之所名重其所以来也王父名子也注云不
夺人名明臣虽𣣔改君不当听也君不听臣易名者𣣔使人重父
命也父受名于王父王父卒则称王父之命名之曲礼云卒哭乃
讳郑玄云敬鬼神之名也生者不相辟名卫侯名恶大夫有石恶
君臣同名春秋不非谓此事也然则此君卒哭之后臣当辟其讳
曲礼云君子已孤不更名当舍名而称字 注元年大夫盟于虢
正义曰虢会不盟而言盟者令尹围请读旧书加于牲上虽不为
卷二十七 第 20b 页
载书亦以名告神与盟同也 传齐求之也 正义曰传云齐求
之自言其平之意下云盟于濡上是其平之事也下言齐侯次于
虢燕人行成则是燕先发意而言齐求之者齐若志在伐燕不当
在竟久次久次而不行即是求之之状也燕必知其意乃行成耳
注濡水至易水 正义曰今案高阳无此水也水源皆出于山其
出平地皆是山中平地燕赵之界无泉出者未知杜言何所案据
注瑶玉至玉爵正义曰孔安国尚书传云瑶美石此云瑶瓮王
椟与玉别文亦似非玉杜以瑶为玉者诗毛传云琼瑶美玉则瑶
之为物在玉石之间与玉小别故或以为石或以为玉琼是玉之
美名诗以琼瑶为玉故毛言美玉耳周礼醢人王举则共醢六
十瓮以齐醢菹臡实之则瓮是小器当以瓦为之以瑶为瓮故
为宝也论语云龟玉毁于椟中是椟为盛物之匮也明堂位云
爵夏后氏以盏殷以斝周以爵郑玄云斝画禾稼也斝是爵名
文承玉椟之下明亦以王为之言耳者蓄此器旁有耳若今之柸
故名耳注析羽至于轸 正义曰析羽为旌周礼司常文也郑
卷二十七 第 21a 页
玄云析羽皆五采系之于旞旌之上所谓注旄于干首也凡九旗
之帛皆用绛然则干首有羽羽为旌名遂以旌为旗称其垂至轸
者谓游至轸非羽至轸也礼纬稽命徵云礼天子旗九刃曳地诸
候七刃齐轸大夫五刃齐较士三刃齐首周礼节服氏衮冕六人
维王之大常郑玄云王旌十二旒两两以缕缀连旁三人持之礼
天子旌曳地杜以楚虽僭号称王未必即如天子不应建大常旌
曳地故以诸侯解之言王旌游至于轸谓楚王旌也盖建交龙之
旗而游至轸耳然诸侯之旌短于王旌二刃大夫旌亦短于诸之
侯之旌二刃案周礼轸去地四尺较去轸并五尺五寸而礼纬云
诸侯齐轸大夫齐较于事为疑不可知也 芋尹 正义曰芋是
草名哀十七年陈有芋尹盖皆以草名官不知其故 天子至正
封正义曰庄二十一年注云略界也则此略亦为界也经营天
下以四海为界界内皆为已有故言略有四海谓有四海之内也
天子界内天子自经营之故言经略也诸侯封内受之天子非已
自营故言正封谓不侵人不与人正之使有定分 诗曰至王臣
卷二十七 第 21b 页
正义曰北山大夫刺幽王也役使不均云溥天之下云云郑笺云
此言王之土地广矣王之臣又众矣何求而不淂何使而不行率
土之滨者地之形㔟水多于土民居水畔故云循土之涯也 王
臣至臣台 正义曰文十八年传云舜臣尧者谓舜为臣以事尧
也此云王臣公者谓上以下为臣文同而意异也公者五等诸侯
之㧾名环齐要略云自营为厶八厶为公言公正无私也大夫者
夫之言扶也大能扶成人也士者事也言能理庶事也服虔云皂
造也造成事也舆众也佐皂举众事也隶隶属于吏也僚劳也共
劳事也仆仆竖主藏者也台给台下微名也此皆以意言
之循名求义不必淂本故杜皆略而不说 注仆区刑书名正
义曰引其言戒刑法知是刑书名也名曰仆区未知其义服虔云
仆隐也区匿也为隐亡人之法也 注行善至汝水 正义曰文
王之法所以淂天下言行善法所以淂为天子也仆区之法所以
封汝言去盗贼所以大启封疆也哀十七年传曰彭仲爽申俘也
文王以为令尹实县申息朝陈蔡封畛于汝是文王启疆至汝
卷二十七 第 22a 页
水 昔武至渊薮正义曰此在尚书武成篇也武王既克殷归
至于丰乃陈伐纣之事告于诸侯言将伐之时以啇之罪告于皇
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曰今啇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是言天下罪人逋逃者以纣为主集而归
之如鱼入深渊兽奔薮泽也 注宫室至城内 正义曰杂记云
成庙则衅之路寝成则考之而不衅衅屋者交神明之道也郑
玄云言露寝生人所居不衅者不神之也考之者设盛食以之落
尔檀弓曰晋献文子成室诸大夫发焉是也然则不衅似无祭而
杜言宫室始成祭之为落者以其言落必是以酒浇落之虽不如
庙以血涂其上当祭中霤之神以安之 日我至北望正义曰
日谓往日也婴齐与鲁盟于蜀事在成二年共王之初共王即
望鲁朝故言往日我先君共王引领北望也董遇注无日字谥法
既过能改曰共 宠灵至贶矣 正义曰言开其恩宠赐以威灵
以及楚国以明受命于蜀之事不虚致令君之嘉惠于楚即是寡
君受贶矣 注祖祭道神正义曰诗云韩侯出祖仲山甫出祖
卷二十七 第 22b 页
是出行必为祖也曾子问曰诸侯适天子与诸侯相见皆云道而
出是祖与道为一知祖是祭道神也周礼大驭掌驭玉路以祀及
犯軷王自左驭驭下祝登受辔犯軷遂驱之郑玄云行山曰軷犯
之者封士为山象以菩刍棘柏为神主既祭以车轹之而去喻无
险难也又聘礼记云出祖释軷祭酒脯乃饮酒于其侧郑玄云祖
始也行出国门止陈车骑释酒脯之奠于軷为行始也诗传曰軷
道祭也谓祭道路之神春秋传曰軷涉山川然则軷山川之名也
道路以险阻为难是以委土为山或伏牲其上使者为軷祭酒脯
祈告也卿大夫处者于是饯之饮酒于其侧礼毕乘车轹之而遂
行是说祖軷之事也诗云取羝以軷谓诸侯也天子则以大故大
人云伏瘗亦如之郑司农云伏谓伏大以王车轹之是也大夫用
酒脯 注卫地至降娄正义曰周礼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
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是在地封域必当天星之分但古书亡失
郑注保章氏引堪馀云寅析木燕也卯大火宋也辰寿星郑也己
鹑尾楚也午鹑火周也未鹑首秦也申实沈晋也酉大梁赵也戍
卷二十七 第 23a 页
降娄鲁也亥娵訾卫也子玄枵齐也丑星纪吴越也秦汉以来
地分天次娵訾卫也降娄鲁也娵訾之次一名豕韦故云卫地豕
韦也三统历娵訾初日在危十六度立春节在营室十四度雨水
中终于奎四度也降娄初日在奎五度惊蛰节在娄四度春分中
终于胃六度也此时周四月今二月故日在降娄但闺有前却不
知日在何度而食也言去卫地如鲁地盖始入降娄之初耳 诗
所至不臧 正义曰十月之交大夫刺幽王也十月之交朔月辛
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注云日为君辰为臣辛金也卯木也又以
卯侵辛故甚恶也又云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诗作此此云彼者师读不同也 对曰至之灾 正义曰士文伯
缘公之问设劝戒之辞言人君为政不善可以感动上天则自取谴
责于日月之灾以日食之灾由君行之所致也昏义云天子听男
教后听女顺天子治阳道后治阴德是故男教不脩阳事不淂适
见于天日为之食妇顺不脩阴教不淂适见于天月为之食此传
彼记皆是劝戒辞耳日月之会自有常数每于一百七十三日有
卷二十七 第 23b 页
馀则日月之道一交交则日月必食虽千岁之日食皆豫算而尽
知宁复由教不脩而政不善也此时周室微弱王政不行非复能
动天也设有天变当与天下为灾何独卫君鲁卿当其咎也若日
食在其分次其国即当有咎则每于日食必有君死岂日食之岁
常有一君死乎足明士文伯言卫君鲁卿之死不由日食而知矣
人君者位贵居尊志移心溢或淫恣情欲坏乱天下圣人假之神
灵作为鉴戒夫以昭昭大明照临下土忽尔歼亡俾昼作夜其为
怪异莫斯之甚故鸣之以鼓柝射之以弓矢庶人奔走以相从啬
夫驰骋以告众降物辟寝以哀之祝币史辞以礼之立贬食去乐
之数制入门废朝之典示之以罪己之宜教之以脩德之法所以
重天变警人君也天道深远有时而验或亦人之祸衅偶与相逢
故圣人淂因其变常假为劝戒知达之士识先圣之幽情中下之
主信妖祥以自惧伹神道可以助教不可专以为教神之则惑众
去之则害宜故其言若有若无其事若信若不信期于大通而己
世之学者宜知其趣焉注前汝至𣏌田正义曰下云君之在
卷二十七 第 24a 页
楚于晋罪也知晋人以此故复来治𣏌田也宋之盟云晋楚之从
交相见今复恨者于时不逆楚意为此盟耳私心不𣣔诸侯向楚
又无辞可以禁之故内怀恨而治其田 使长鬣者相 正义曰吴
楚之人少须故选长鬣者相礼也 注大屈弓名 正义曰贾逵
云大屈宝金可以为剑大屈金所生地名服虔云一曰大屈弓名
鲁连书曰楚子享鲁侯于章华之台与大曲之弓既而悔之蔿
启疆见鲁侯鲁侯归之大屈即大曲之 今梦至寝门 正义曰
诸本皆作熊字贾逵云熊兽也说文云熊兽似豕山居冬蛰释兽
云罴如熊黄曰文孙炎引书云如熊如罴则熊似罴似豕之兽即
今之所谓熊是也释兽又云熊虎丑其子狗李巡曰熊虎之类其
子名狗则熊兽似虎非熊也又释鱼云鳖三足能樊光曰鳖皆四
足今三足故记之彼是鳖之异状张衡东京赋云能鳖三趾梁主
云鲧之所化是能鳖也若是熊兽何以能入羽渊但以神之所化
不可以常而言之若是能鳖何以淂入寝门先儒既以为兽今亦
以为熊兽是也汲冢书顶语云晋平公梦见赤熊窥屏恶之而有
卷二十七 第 24b 页
卷二十七 第 24b 页
虞夏祖宗异代者孔子曰殷周祖宗其庙可以不毁则其他所祖
宗者功德不殊虽在异代亦可以无疑矣周人爱召公犹敬其树
况祖宗其功德而可以不尊奉其庙哉注言周至群神 正义
曰祭法曰有天下者祭百神诸侯在其地则祭之亡其地则不祭
然则鲧非晋地之神晋人不合祭之也但周室既衰晋为盟主淂
佐助天子祭祀群神故不祀鲧而鲧为崇也晋语说此事云昔者
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举
之夫鬼神之所及非其族类则绍其同位今周室少卑晋实继之
其或者未举夏郊邪宣子以告祀夏郊董伯为尸五日晋侯疾间
是言晋当继周淂佐天子祀群神也僖三十一年传云相之不享
于此久矣非卫之罪也祀鄫何事然则杞是夏后自当祀相卫不
祀相而晋祀鲧者相无功唯子孙当祀鲧则列在祀典天子祀之
故晋继周当祀鲧 祀夏郊正义曰言祀夏家所郊者故注云
祀鲧方䁀正义曰服虔云䁀三足则圆四足则方 注传言
至不谅正义曰贞而不谅论语文也贞正也谅信也段受晋邑
卷二十七 第 25a 页
卒而归之正也知宣子𣣔之而言畏惧后祸是不信也 注公孙
段丰氏党正义曰刘炫云段即丰氏当言驷氏党字之误以规
杜氏今知非者段为丰氏传有明文杜既注传无容不委盖后人
转写之误刘君虽规未必是杜之失 子产至图说正义曰言
立公孙泄者所以解说民心也伯有作乱而死不应立其后祀今
立良止民必怪之为伯有之身无义立后而图谋自解说于民也
解说者以子孔良霄俱被诛杀今并立二人言若国家自以大义
存诛绝之后不为妖鬼立良止也以此解说民心 从政至媚也
正义曰反之谓反正道也媚爱也从其政事治国家者有所反于
正道以取民爱也反正道者子孔诛绝于道理不合立公孙泄今
既立良止恐民以鬼神为惑故反违正道兼立公孙泄以取媚于
民令民不惑也段与带之卒自当命尽而终耳未公必良霄所能杀
也但良霄为厉因此恐民民心不安义须止遏故立祀止厉所以
安下民也何休膏盲难此言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以鬼神为政必
惑众故不言也今左氏以此令后世信其然废仁义而祈福于鬼
卷二十七 第 25b 页
神此大乱之道也子产虽立良止以托继绝此以鬼赏罚要不免
于惑众岂当述之以示季末郑玄荅之曰伯有恶人也其死为厉
鬼厉者阴阳之气相乘不和之名尚书五行传六厉是也人也体
魄则降知气在上有尚德者附和气而兴利孟夏之月令雩祀百
辟卿士有益于民者由此也为厉者因害气而施灾故谓之厉鬼
月令民多厉疾五行传有禦六厉之礼礼天子立七祀有大厉诸
侯立五祀有国厉欲以安鬼神弭其害也子产立良止使祀伯有
以弭害乃礼与洪范之事也子所不语怪力乱神谓虚陈灵象于
今无验也伯有为厉鬼著明若此而何不语乎子产固为众愚将
惑故并立公孙泄云从政有所反之以取媚也孔子曰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子产达于此也 人生至曰魂 正义曰人禀五常
以生感阴阳以灵有身体之质名之曰形有嘘吸之动谓之为气
形气合而为用知力以此而彊故淂成为人也此将说淫厉故远
本其初人之生也始变化为形形之灵者名之曰魄也既生魄矣
魄内自有阳气气之神者名之曰魂也魂魄神灵之名本从形气
卷二十七 第 26a 页
而有形气既殊魂魄亦异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附形
之灵者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
附气之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是魄在于前
而魂在于后故云既生魄阳曰魂魂魄虽俱是性灵但魄识少而魂
识多孝经说曰魄白也魂芸也白明白也芸芸也形有体质取
明白为名气唯嘘吸取芸动为义郑玄祭义注云气谓嘘吸出
入者也耳目之聪明为魄是言魄附形而魂附气也人之生也魄
盛魂彊及其死也形消气灭郊特牲曰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
以魂本附气气必上浮故言魂气归于天魄本归形形既入土故言
形魄归于地圣王缘生事死制其祭祀存亡既异别为作名改生
之魂曰神改生之魄曰鬼祭义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
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死必归土此之谓鬼其气发扬于上神
之著也是故魂魄之名为鬼神也檀弓记延陵季子之哭其子云
骨肉归复于士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尔雅释训云鬼之为言
归也易系辞曰阴阳不测之谓神以骨肉必归于工故以归言之
卷二十七 第 26b 页
魂气无所不通故以不测名之其实鬼神之本则魂魄是也刘炫
云人之受生形必有气气形相合义无先后而此云始化曰魄阳
曰魂是则先形而后气先魄而后魂魂魄之生有先后者以形有
质而气无质寻形以知气故先魄而后魂其实并生无先后也
注阳神气也 正义曰以形有质故为阴魂无形故为阳既以化
表形故以阳见气气为阳知形为阴互相见也 用物至魄彊
正义曰魂既附气气又附形形彊则气彊形弱则气弱魂以气彊
魄以形彊若其居高官而任权势奉养厚则魂气彊故用物精
而多则魂魄彊也 注物权势正义曰物非权势之名而以物
为权势者言有权势则物能备物谓奉养之物衣食所资之㧾名
也 是以至神明正义曰此言从微而至著耳精亦神也爽
亦明也精是神之未著爽是明之未昭权势重用物多养此精
爽至于神明也 从政三世 正义曰子良子耳良霄三世皆为
卿注相尚至以酒 正义曰相尚以奢食无度也相困以酒饮无
度也 罕朔杀罕魋 正义曰公孙锄子展之弟展生子皮锄
卷二十七 第 27a 页
生罕朔朔是子罕之孙礼谓之从父昆弟 使从嬖大夫 正义
曰子产数游楚云子晰上大夫女嬖大夫不尊贵也则晋之嬖大
夫亦是下大夫子产云朔亚大夫也今晋侯使朔为下大夫故杜
云为子产故使降一等不以罪降 诗曰至急难 正义曰小雅
常棣之篇也以䳭鸰之在原喻兄弟之急难也䳭鸰水鸟也今而
在原失其常处飞则鸣行则摇不能自舍也喻人当居平安之世
今有兄弟在急难相救之情亦不能自舍也但鸟有飞行可言人
之不能自舍无状可言耳 注䳭鸰鹦渠 正义曰释鸟文郭璞
曰雀属 注陟登至哀策 正义曰陟登恪敬释诂文也周礼所
云上帝皆是天也如今之哀策者汉魏以来贤臣既卒或赠以本
官印绶近世或更赠以高官褒德叙哀载之于策将葬赐其家以
告柩如今之哀策谓此也 注二圉至命者 正义曰案周本纪
高圉是公刘玄孙之孙高圉生亚圉亚圉大王亶父之祖也并为
殷之诸侯今王追命襄公而云不忘二圉知其亦是受殷王追命
此杜以意言耳二圉之受追命无文也 注孔丘年三十五正义
卷二十七 第 27b 页
曰当言三十四而云五盖相传误耳 注孔子六代祖 正义曰
家语本姓篇云宋泯公熙生弗父何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
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其后以孔为氏也孔父生木金父金父
生皋夷父夷父生防叔防叔辟华氏之偪而奔鲁生伯夏伯夏生
梁纥梁纥即生孔子也 饘于至余口 正义曰释言云糊饘也
郭璞云糜也又云鬻糜也孙炎曰淖糜也然则糊饘鬻糜相类之
物稠者曰糜淖者曰鬻糊饘是其别名将糜向口故曰以糊余口犹
今人以粥向帛黏使相著谓之糊帛 注圣人至考父 正义曰
圣人谓殷汤也不当世谓不淂在位为国君也上文具言考父之
德知此圣人之后有明德而不淂在世当大位者止谓正考父也
既是圣人之后而又有明德身无贵位必庆隆子孙故言其后必
有达人谓知能通达之人于夫子身为大夫乃称夫子此时仲尼
未仕不得称为夫子以未仕之时为仕后之语是丘明意尊之而
失事实陈恒未死言谥亦此类也 注南宫敬叔正义曰说南
宫氏也敬谥也叔字也又字容也字括也名讥一名绦 诗曰至
卷二十七 第 28a 页
事国正义曰小雅北山大夫刺幽王也役使不均已劳于从事而
不淂养其父母焉或燕燕居息燕燕安息貌或尽瘁事国尽力劳
病以从国事此作憔悴盖师读不同 岁时日月星辰 正义曰
释天云载岁也夏曰岁周曰年李巡曰载一岁莫不覆载也孙炎
曰四时一终曰岁取岁星行一次也年取年榖一熟是言岁即年也
时谓四时春夏秋冬也曰谓十日从甲至癸也月从正月至十二
月也星二十八宿也辰谓日月所会一岁十二会从子至亥也周
礼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
位谓此六物也大岁所在十二年始匝故为十二岁 辰而莫同
正义曰东南隅有辰也大火谓之辰也又有日月之会辰也又北
方有辰星也日月会谓之辰者辰时也言日月聚会有时也 故
以配日 正义曰言辰无常所分在十二以十干配之明非一所
也 注梦时元未生 正义曰知者传曰婤姶生孟絷即云成子
梦若已生讫当云婤姶生孟絷及元然云孔成子梦说梦以下且
乃云晋韩宣子聘岁生元明未生也 之足不良 正义曰当断
卷二十七 第 28b 页
以下原阙
卷二十七 第 29a 页
卷二十七 第 3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