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四
卷二十四 第 1a 页
春秋正义卷第二十四 襄公
  国子祭酒上护军曲阜县开国子臣孔 颖达 等奉
  敕撰
传注在二至仪会 正义曰凡传却言前事者皆举时事为验二
十四年二十五年频年会于夷仪恐其事无以相别故复言齐人
城郏以明秦晋为成在二十四年也不直言齐人城郏者以其非
经故也此已连经举之故下文乌馀奔晋直举城郏之岁不言会
于夷仪 注不结至失之 正义曰汉书艺文志云左氏传三十
卷则丘明自分为三十也丘明作传使文㔟相接为后年之事而
年前发端者多矣文十年传云厥貉之会麇子逃皈十一年云楚
子伐麋宣十一年传云厉之役郑伯逃皈十二年而云楚子围郑
皆传在前卷之末豫为后卷之始此为后年脩成发其前成不结
其事与彼相类不宜独载卷首知其当继前年之末也而特跳出
在于此卷之首者是传写失之也学者以此语字多𣣔令与下相
接故辄断彼末写于此首后人因循不敢改易故失之言失其夲
卷二十四 第 1b 页
真也说文云跳跃也谓足绝地而高举也魏晋仪注写章表别起
行头者谓之跳出故杜以跳言之二十六年注衎虽至叛也
正义曰叛者背君之名嫌无君不得为叛故注明之林父畏衎入
杀已以邑先叛故衎今虽未居位林父以背国之故犹为叛也
注复其至义例 正义曰复其位曰复皈成十八年传例也僖二
十八年卫侯郑复皈于卫曹伯襄复皈于曹与此卫侯衎皆书其
名成十六年曹伯皈自京师不书名俱是皈国立文不同传无义
例史异辞也 注卿会至贬之 正义曰僖二十九年传曰在礼
卿不会公侯会伯子男可也是卿会公侯皆合贬良霄亦当贬也
俱向戌会公巳自当贬而又有后期之责仲尼书经方责向戌后
期故书良霄以駮之书良霄所以责向戌非是舍霄罪也若良霄
与晋宋皆贬称人则嫌向戌直以会公被贬其后期之责不见故
书良霄名退宋班明向戌有二罪也案春秋诸国之会后至者多
唯退班在下不褒进先至之人此直退宋人在郑人之下于文自
足必特书良霄以駮向戌者以向戌宋之执政上卿鲁公亲自在
卷二十四 第 2a 页
会后期而至惰慢之甚故特书良霄深责向戌异于他例也 注
未同盟而赴以名 正义曰宣十七年许男锡我卒宁即锡我之
子嗣立以来未与鲁会盟而赴以名也 传注御进至当行 正
义曰言当进侍君受君命也行人非一更递进御此日次朱当御
次而不使是黜之也 注拂衣褰裳也 正义曰拂者振迅之义
以其将斗知拂衣即褰裳也对则上衣下裳散则可以相通故以
褰裳解拂衣 平公至卑乎 正义曰平公见其臣斗而言其庶
乎者以其臣争为国国事必兴故庶几于治也刘炫云不心竞而
力争不务德而争善皆道子朱之心非叔向之罪杜言二子不心
竞似亦并责叔向者以斗虽一曲一直乃是两人争理故以二子
言之据其斗而言力争则叔向亦争争善则叔向无之叔向以子
员无私𣣔令应客纵子员应客亦非叔向争善叔向无可争杜云
争谓所行为善唯言子朱之心也杀子叔及大子角 正义曰服
虔云杀大子角不书举重者案晋侯宋公杀其世子及陈侯之弟
招杀陈世子皆书经则世子不轻于大夫也孔父荀息之徒弑君
卷二十四 第 2b 页
之下并亦言大夫大夫既书于经则弑君并杀世子世子亦当书
不得为举重也杜既不解当以不告故耳注子叔至谥故 正
义曰此剽是穆公之孙黑背之子于献公为从父昆弟成十年卫
侯之弟黑背帅师侵郑传云卫子叔黑背侵郑是黑背字子叔即
以子叔为族也元年卫侯使公孙剽来聘传云卫子叔来聘是举
族而称之也今云杀子叔亦是举其族为剽无谥故称族也书
曰至戮也 正义曰春秋书叛者有此孙林父与宋华亥宋公之
弟辰晋赵鞅晋荀寅五者经皆书叛邾庶其莒牟夷邾黑肱皆
以地来奔虽文不称叛传谓此三人为三叛人则三者亦是叛也
所言叛者或据邑而距其君或窃地他国皆为有地随巳故称
为叛昭二十二年宋花亥向宁花定自宋南里出奔楚定十四年
宋公之弟辰自萧来奔地不随巳则不称叛是叛虽反背之辞皆
由地以生名也叛者判也𣣔分君之地以从他国故以叛为名焉
叛无凡例传言书曰是仲尼书为叛也人君赐臣以邑以为禄食
臣之禄谓所食邑也君实有之言其不得专以为巳有也君臣以
卷二十四 第 3a 页
义而合义则进以事君受此禄食否则奉身而退当身奔他国而
以禄皈君专君之禄以周旋从已于法为罪戮之人故书入于戚
以叛罪孙氏也释例曰古之大夫或锡之田邑或分之都城故有
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君之禄义则进否则奉身而退若专禄以周
旋虽无危国害主之实皆书曰叛叛者反背之辞也庶贱之人不
齿于列故虽有善恶不章显名氏若乃披邑害国则以地重必书
其名且终显其恶也适鲁则书地曰来奔来奔则叛可知盖记事
外内之辞也刘贾记三叛人以地来奔不书叛谓不能专也此直
外内之辞既以地来妻公之姑姊还其大邑不得复言不能专也
是杜以庶其之等皆为叛也专禄者谓专君之禄以为巳有东西
随巳谓之为专服虔云专禄谓以戚叛也既叛卫亦不臣于晋自
谓若小国是为专禄其意言专独有之不属人也若不属晋何故
被卫侵而愬于晋地若不入晋复何以戌之传言以戚如晋服
言不臣于晋是反丘明以解传也 注公闻至之言 正义曰沈
氏云大叔文子闻宁喜许公之言而发叹本非面荅宁喜之言而
卷二十四 第 3b 页
云荅者时闻宁喜之言遂自评论不许于宁子与对面相荅无异
故言荅也 注先路至于王 正义曰周礼巾车云服车五乘孤
乘夏篆卿乘夏缦大夫乘墨车则礼于卿大夫所当乘者名车
不名路也传称王赐叔孙豹郑子蟜者云大路知此先路次路
皆王所赐车之揔名也赐车称路从王赐之名必是禀王之命
故云盖诸之于王也宣十六年传云晋侯请于王以黻冕命士会
知诸侯命臣有请王之法故云盖也 注以路至二升 正义曰
礼遗人以物皆以轻先重后故以路及命服为邑之先也周礼小
司徒四升为邑故杜以八邑为三十二升刘炫云案论语有千室
之邑又杜注免馀邑为一乘之邑又宋郑之间六邑岩戈锡等杜
何以知此邑非彼等之邑必以为四井之邑今知不然者邑之为
名大小无足子展子产为卿日久先有采邑今以入陈有功加赐
田土不应更以八介大邑而又与之至于免馀辞邑云唯卿备百
邑故杜以为一乘之邑合论语百乘之家其实一乘称邑文无所
出周礼称四井为邑社以正邑解之故云三十二井得为渐赐土
卷二十四 第 4a 页
田之义又八邑六邑为节级之差刘以为大邑而规杜氏非也
注上卿至在四 正义曰十五年传云郑人以子西伯有子产之
故纳赂于宋是伯有在子西之下也十九年传曰子展当国子西
听政当国谓摄君事听政谓为上卿是子西次子展故此注以子
西为二良霄为三二十七年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子展伯有子西
子产子大叔二子石从如彼文次伯有在子西之上二十九年裨
谌论子产位次云天又除之夺伯有魄子西即世政焉辟之先言
伯有后言子西又是子西在伯有之下者据十九年传子西必在
伯有之上盖其后更有进退杜据传上文以次之耳秦不其然
正义曰秦不肯其如是也 注戚城至井也 正义曰传言西鄙
懿氏则西鄙之地以懿氏为名也谓之懿氏则以懿为氏族之名
盖上世有大夫姓懿氏食邑于此地因以其姓名其城也杜以懿
氏既为邑名而云取其六十故以为取田六十井服虔云六十邑
刘炫以服言为是今知非者此六十之文揔属懿氏懿氏不见经
传则卑细可知既非卿大夫何得广有土地分六十之邑而与孙
卷二十四 第 4b 页
氏且直言六十本无邑文故杜以为六十井刘从服说以规杜氏
非也 赵武至所也 正义曰僖二十九年诸侯之卿会公于翟
泉皆贬之称人传曰卿不书罪之也八年诸侯之卿会晋侯于邢
丘亦贬称人传曰大夫不书尊晋侯也然则尊公侯罪大夫其义
一也传文互相见耳此言赵武不书尊公也亦是罪武也故杜云
罪武会公侯也其会公侯之罪向戌良霄与赵武亦同但为别有
见义不贬良霄不得揔云卿不书罪之故特言赵武不书尊公明
良霄向戌亦为尊公不应书也向戌不书后也言既为会公侯复
为后会期故不得如良霄书名氏也会之班次以国大小为序诸
会郑在宋后此会郑先于宋为郑依期而至不失所也如不失其
所自是常事非有善可褒而得进其班者郑班常在卫下此会齐
卫不至无常班宋自当次晋此直退宋耳非进郑也言其不失所
直是不失常亦非褒文也计良霄会公亦应合贬所以得书名者
方责向戌后期故书良霄以駮向戌非为舍霄罪也释例曰澶渊
之会赵武向戌良霄以大夫而会鲁侯违在礼之制其罪一也戌
卷二十四 第 5a 页
加后会之尤霄有不失所之进文不得并言卿不书罪之故特言
尊公明公尊非三人之所敌三人之罪既正而二人独以他义别
叙也以是杜言良霄会公亦合贬也言霄有不失所之进者正谓
不使与宋俱退得进复其本班耳非有升进异于常也宋以后至
退班不在曹人下者宋是大国退居郑下足以为责故令仍在曹
上此会国最小其班正当居末曹人非后至也案翟泉之盟诸卿
敌公则没公此亦诸卿敌公不没公者翟泉之盟杜注云鲁侯讳
盟天子大夫是以没公然则此大夫敌公非公有罪是以不没公
也 注晋将至不书 正义曰下云卫侯如晋晋人执而囚之是
于此会为将势之不得与会也不得与会而传云卫侯会之言其
至会所耳注嘉乐至于天 正义曰嘉乐君子以下皆诗之文
也晋侯赋此言已嘉乐二君也二君以晋侯乐巳之故故齐赋蓼
萧言泽及于巳郑赋缁衣言不敢远晋所以荅嘉乐也服虔云晋
侯自嘉乐愚之甚也叔向至贰也 正义曰沈氏云赋蓼萧
喻晋侯德泽及诸侯言晋侯有德是安我宗庙也其言与注合缁
卷二十四 第 5b 页
衣首章云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
粲兮𣣔常进衣服献饮食是其不二心也刘炫云蓼萧首章云
既见君子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言晋侯有声誉常处位是
得宗庙安也 注逸诗至刚马正义曰汉书艺文志无周书篇
目其书今在或云是孔子删尚书之馀案其文非尚书之类彼引
诗云马之刚矣辔之柔矣马亦不刚辔亦不柔志气麃麃取与不
疑此诗馀无所见故谓彼文是也 注子展至七穆 正义曰居
身俭而用心壹叔向自以察貌观言而知之其知不申赋诗也子
然二子孔三族巳亡十九年传文也子羽不为卿者案成十三年
郑公子班自訾求入于大宫不能杀子印子羽不书于经故知不
为卿也杜注彼云皆穆公子也又世族谱云子羽穆公子其后为
羽氏即羽师颉是其孙此非行人子羽公孙挥也世族谱以公孙
挥为杂人自外唯有罕驷礼游即国良七族见于经传皆出穆公
故称七穆也 注惠墙氏伊戾名 正义曰服虔云惠伊皆发声
实为墙戾杜以下文单称伊戾是舍族称名故以惠墙为氏伊戾
卷二十四 第 6a 页
为名也内师者身为寺人之官公使之监知大子内事为在内人
之长也 大子知之 正义曰知之谓与楚客旧相知故请野享
之 注聒欢也 正义曰声乱耳谓之聒多为言语欢誮乱其耳
故聒为护也 左师至受之 正义曰夫人氏者氏犹家也言夫
人家之马也痤死佐为大子弃即正为夫人步马之时夫人名巳
定矣故对云君夫人氏也但弃本是妾左师𣣔令夫人重巳故佯
不知之夫人闻之惧己不得为夫人故自称为妾馈之锦马也左
师喜得其赐故令使者改命曰君夫人而后拜受之使弃成为夫
人传言左师之䛕也 注声子至举也 正义曰声子则经传所
云蔡公孙皈生是也传言其子伍举足明举为参之子声子文不
系朝故云子朝之子以辨明之 伍举至复故 正义曰楚语云
椒举将奔晋蔡声子遇之于郑郊飨之以璧贿曰子尚良食尚能
事晋君以为诸侯主辞曰非所愿也若得皈骨于楚死且不朽声
子曰子尚良食吾皈子故椒举降三拜纳其乘马声子受之是杜
所云共议皈楚之事传云言复故谓此也 注平在明年正义
卷二十四 第 6b 页
曰明年声子始说子木传于此言之者盖伍举以此年去楚故传
记之于此年也 赏不僭而刑不滥 正义曰僣谓僭差滥谓滥
佚赏不僭所赏必有功不僭差也刑不滥所刑必得罪不滥佚也
诗曰至谓也 正义曰诗大雅瞻卬之篇也言国内䝨人之既云
巳丧亡矣则邦国尽皆困病此诗之意言无善人之谓也故夏
至善也 正义曰此在大禹谟之篇皋陶论用刑之法也经常也
言若用刑错失等与其杀不罪之人宁失于不常之罪谓实有罪
而失于妄兔也此书之意惧失善也 注为下至天子 正义曰
此啇颂殷武之篇诗注谓天命汤于在下之国此云为下国所命
谓下国诸侯推命汤为天子则啇书云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又云室家相庆日后来其苏是也 将刑至彻乐 正义曰周礼
膳夫职云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以乐侑食郑玄云杀牲
盛馔曰举又曰大丧则不举大荒则不举大札则不举天地有灾
则不举邦有大故则不举郑众云大故刑杀也庄二十年传曰司
寇行戮君为之不举是礼法将刑为之不举也举则以乐劝食不
卷二十四 第 7a 页
 举故彻去乐县大司乐云大札大凶大灾大臣死凡国之大忧令
 弛县郑玄云弛释下之释下即是彻县也大司乐弛县之内不言
 刑杀大故文不具耳射御驱侵 正义曰教之驱车侵伐人也
 注塞井夷灶以为陈 正义曰成十六年传说此事云范丐趋进
 曰塞井夷灶陈于军中则此谋范丐所为今以为苗贲皇之计
 者郑众云此范丐所言苗贲皇亦言之故声子引以为喻 栾
 范易行以诱之 正义曰贾逵郑众皆读易为变易之易贾以
 行为道也栾为将范为佐二人分中军别将之𣣔使栾与范易
 道令范先诱楚栾以良卒从而击之郑谓易行中军与下军易
 卒伍也计设谋之时军既未动道未定分何以言改道也将卒相
 附系属久矣无容临战而改易将卒且言易行行非卒伍之名
 安得为易卒伍也二者之说皆不可通杜以传言诱之则谓羸师
 毁军示弱以诱敌故读易为简易之易谓简易行陈少其兵备令
 楚贪巳不复顾二穆之兵使中行二郤得克二穆也楚语说此事
 云雍子谓栾书曰楚师可料也在中军王族而已若易中下楚必
卷二十四 第 7b 页
歆之韦昭云中下中军之上下也歆犹贪也简易栾范之行示
之弱以诳楚也是韦昭已读为简易之易故杜从之也此与楚语
俱述声子之言传言鄢陵之败苗贲皇之为楚语亦论鄢陵之
役而云雍子之为二文不同或丘明传闻两说两记之也刘炫以为
国语非丘明所作为有此类往往与左传不同故也注四萃四面
集攻之 正义曰楚语云三萃以攻其王族必大败之韦昭云时
晋有四军言三集者中军见入而上下及新军乃三集以致攻
之韦昭见彼为三字故说之使通耳盖二文不同必有一误 注
夷伤至为熸 正义曰月令云瞻夷察伤知夷亦伤也于时吕锜
射王中目是王伤也吴楚之间谓火灭为熸相传有此语也言军
师之败若火灭然 子木至逆之 正义曰楚语说此事云子木
愀然曰夫子何如召之其来乎对曰亡人得复何为不来子木曰
不来则若之何对曰资东阳之盗杀之其可乎子木曰不可我为
楚卿而赂盗以贼一夫于晋非义也子为我召之吾倍其室乃使
椒鸣召其父而复之 夫小至从之 正义曰于时郑国勇夫皆
卷二十四 第 8a 页
贪𣣔禦寇望败楚以成巳名故子产为此言以破之夫此郑国𣣔
得战者小人之性奋动于勇贪于祸乱冀得战斗以足满其性而
自求成武勇之名焉𣣔得禦寇者皆自为其身非国家之利也若
何得从之言禦寇之计不可从也 注衅动至从也 正义曰贾
郑先儒皆以衅为动也王肃云衅谓自矜奋以夸人王延寿鲁
灵光殿赋云仡奋衅以轩鬐是衅为奋动之意也啬是吝惜
之名故为贪也诗云民之贪乱宁为荼毒是小人之性贪祸乱也
言郑人𣣔得与楚战者皆是奋动于勇贪求名誉之人𣣔望因
有祸乱以成巳名非能为国家计虑希长久之利不可从也定
本云啬养也非也 注于汜至南皈 正义曰杜检汜是地名
非水名而云涉于汜是于汜地涉水耳释例土地名云楚伐郑师
于汜襄城县南汜城是也汝水出南阳鲁县东南经襄城是知于
汜城下涉汝水而南皈也 注起宣至斥尊正义曰周礼大国
之卿三命天子上士亦三命曲礼云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
某士是诸侯大夫入天子之国礼法当称士也以其人官卑故下
卷二十四 第 8b 页
士独得旅称周礼大宰之属官有旅下士三十有二人是知宰旅
为冢宰之下士也刘炫云知时事四时贡职者小行人云春入贡
秋献功王亲受之郑玄云贡谓六服所贡功谓考绩之功是诸侯
大夫贡时事之义也 注乌馀至城是 正义曰释例土地名以
廪丘为齐地案廪丘地在东郡则是卫之邦域齐竟不至此也
羊角高鱼皆在东郡廪丘与之相近齐不得别有廪丘乌馀齐
之大夫得以廪丘奔晋者盖齐人往前取得卫邑以赐乌馀如郑
公孙段之得州宋乐大心之有原也宋郑夫夫得以晋地为采邑
是知齐大夫得以卫地为采邑杜见齐人以之奔晋故释例以为
齐地明年计乌馀皆取其邑而皈诸侯盖以廪丘皈齐也注取
鲁至未间 正义曰服虔云取鲁高鱼及反之皆不书盖讳之杜
以被人取邑无所可讳故云其义未闻庄十八年公追戎于济西
传云不言其来讳之也戎来不觉国以为讳盗窃鲁邑而云无
可讳者所言讳者讳国恶礼也候不在疆戎来不觉是国无政令
故讳之此守高鱼者不觉介于其库直是守者罪耳非国之耻故诸
卷二十四 第 9a 页
被伐取鲁邑皆不讳也昭二十五年齐侯取郓书而不讳知失邑
无可讳也此亦战于麻隧之类盖经文脱漏耳 于是至治之
正义曰乌馀以二十四年奔晋二十五年范宣子卒赵文子代之
为政至明年始讨乌馀故云乃卒治之传先言治之下乃述其治
之事也二十七年注案传至恶下正义曰案传诸国大夫及
诸侯之身至宋者有晋楚齐秦鲁卫陈蔡郑许曹邾滕并宋为
主人凡十四国也齐秦不交相见邾滕为人私属皆不与于盟为
盟而为此会故不盟者会亦不序也宋为地主法当不序于列故
经唯序九国大夫也案传楚先晋歃则当先书楚传言书先晋晋
有信也是仲尼贵晋有信故先书赵武也释例班序谱晋合诸侯
二十国起僖二十八年尽哀十四年大率皆陈后次蔡蔡后次卫
是陈于晋会常在卫上也今孔奂乃降于蔡卫在右恶之下故知
奂非上卿故也成三年传曰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
是计卿位为班也知非奂后至者以传称与蔡公孙皈生同至故
也案传七月之下乃云庚辰子木等至自陈陈孔奂蔡公孙皈生
卷二十四 第 9b 页
至则诸侯大夫七月始集于宋而此会书在夏者事虽在秋行还
乃告追以叔孙豹发时书之十年夏会于柦而经书在春注云经
书春书始行此亦彼之类也 注宁喜至从赴 正义曰大夫见
杀书名者皆是罪之文案此杀喜之传乃为专而杀之喜之于衎
未为罪当死也故杜迹其应死之状弑君之贼于法当诛衎虽不
以弑剽致讨其于大义宜追讨之故虽非国人讨贼因其被杀亦
以国讨为文书其名以罪喜也不以弑君之罪讨之故言追也
注卫侯至罪兄 正义曰释例曰仲尼因母弟之例以兴义郑伯
怀害弟之心天王纵群臣以杀其弟夫子探书其志故显书二兄
以首恶佞夫称弟不闻反谋也郑段去弟身为谋首也然则兄而
害弟者称弟以章兄罪弟又害兄则去弟以罪弟身也推此以
观其馀秦伯之弟针陈侯之弟黄卫侯之弟鱄皆是兄害其弟者
也统论其义兄弟二人交相杀害各有曲直书弟则示兄曲也是
杜以鱄之出奔非鱄之罪故迹其事以为卫侯罪状也卫侯始者
使鱄与宁喜言云苟得反国政由宁氏祭则寡人如是则宁喜专
卷二十四 第 10a 页
权未为负约而今公患其专政故免馀请杀公复缓荅免馀任令
杀喜既负其言信又不能友于䝨弟使至出奔故书其弟以罪兄
也昭元年秦伯之弟针出奔晋传曰罪秦伯知此亦罪卫侯也
注夏会至备矣 正义曰杜云夏会之大夫者因经书在夏故云
夏会其实会在秋耳诸国朝会而因有他事者皆前目而后凡
故此不复序而㧾云诸侯之大夫还是夏会之大夫也豹去叔孙
者传言季孙以公命命豹使视邾滕而叔孙不从不书其族言违
公命故贬之也从公之命于理顺也不视邾滕其是小也顺君之
命其礼大不视邾滕为是小豹不倚此顺道以显弱命之君而辨
小是以自从故以违命贬之也于时鲁国君弱臣强政令出于季
氏鲁君不得有命臣之理臣之小者季氏以己意命之皆不敢不
从也叔孙豹秉心强直季氏所惮恐不从巳意故假以公命命之
诸传言以公命者实非公命而假称公耳其时鲁君未尝有命
此称公命是假可知豹虽心知是假若其即以为贡共敬从命则
国内义士皆将生心必相告云豹是国之大䝨我等仰以取法闻
卷二十四 第 10b 页
是公命虽非亦从则知公之所命悉不可违岂不使季氏惧而公
室尊也从公之命是为顺也如此虽实非公命豹但倚此顺道以
从公命则弱命之君命得显矣尊君卑臣在此一举比视邾滕未
为大夫豹乃辨其小是以从巳心违君之命故贬之释例曰季氏
专鲁禄之去公室三世矣制命出于私门非国所知也叔孙豹鲁
之䝨臣𣣔用难以矫时故季孙惮之不敢以巳意假公命以敦叔
孙也邾滕之班不列于会豹不登朝固请受命而行邾滕降次事
非杬危既不驰请又不辞会而率意改命失命之甚其君民食
于深宫今一出命共命之使所宜崇长虽有小失遂而伸之国内
固知我君之命不可以违则季氏有惧而义士生心君子以豹不
倚顺以显弱命之君而辨小是以自从故以违命贬之也杜书辨
小是者豹云宋卫吾匹不视邾滕于理是也但比于申弱君之命
使臣卑而君尊此为小耳注今长至经误正义曰此经言十
二月而传言十一月今杜以长历推之乙亥是十一月朔非十二
月也传曰辰在申再失闰矣者是十二月当为辰在亥以申为亥
卷二十四 第 11a 页
则是三失闰非再失也推历与传合知传是而经误也传使乌
馀具车徒 正义曰必使乌馀具车徒者以三国皆具车徒若不
使亦具车徒恐其惊而觉也且乌馀窃邑诸侯不能治之则乌
馀之众强也虑其迸散𣣔聚以执之下云尽获之是也 皆取至
于晋 正义曰古本亦有不重言诸侯者今定本重有诸侯若重
言诸侯则天下诸侯以此事故皆睦于晋也刘炫云晋宋古本皆
不重言诸侯则唯谓齐鲁宋三国睦耳不重是也 注献公至所
杀 正义曰十四年传曰公使子蟜子伯子皮与孙子盟于丘宫
孙子皆杀之彼所杀者皆是公子而此臣是公孙公言臣也无罪
父子死余知是尔时死耳亦不知彼所杀者谁是臣之父也子鲜
至难乎正义曰逐我者应死而得生出纳我者有功而更身死
章明也沮止也罚有罪所以止人为恶赏有功所以劝人为善今
赏罚既无章明何以得为止劝乎刑法也君失其信违信而杀
宁喜而国无法赏罚无所章明以此为国不亦难乎言治国难
也 注自誓不仕终身 正义曰终身不仕叙事辞也言自誓不
卷二十四 第 11b 页
仕以终其身故传言终身不仕也此终身者子鲜之身终也下云
公丧之终身者献公之身终也献公以二十九年夏卒其子鲜之
卒盖差在献公之前耳故公丧服以终身也 注税即至终身
正义曰传云公丧之者言公为之服丧服也礼无税服之名如税
服者不知何服也服虔云衰麻巳除日月巳过乃闻丧而服是为
税服税服服之轻者案礼记过而追服实名为税以闻凶之日为
服丧之始其服追过而服之衰麻不为有异何云服之轻者公若
依彼税服法其兄弟之服则还是齐衰期耳何以得云如也杜以
其义不通故云税即繐也当是声相近而字改易耳丧服有繐
衰裳牡麻经既葬除之其章唯有诸侯大夫为天子以外无人
服此服也丧服传曰繐衰者小功之繐也郑玄云治缕如小功而
成布四升半细其缕者以恩轻升数少者以服至尊凡布细而疏
者谓之繐是繐者缕细而希疏也丧服之文在大功之下小功之
上是非五服之常也既葬除之是本无月数也礼天子诸侯绝旁
期计公于子鲜不应为之服献公痛悯子鲜特为服此服也此服
卷二十四 第 12a 页
既无月数献公服之不自云几月当止献公寻自身薨至死未释
此服故云终身也兄弟之服本服期耳献公骄淫之君不应过其
常月杜言献公寻薨谓此子鲜之卒差在献公前耳 注此一至
通称 正义曰司马法成方十里出革车一乘此一乘之邑每邑
方十里也论语云百乘之家大夫称家邑有百乘是百乘为采邑
之极此云唯卿备百邑知所言邑者皆是一乘之邑非四井之邑也
杜以一乘名邑书传无文故引论语千室十宣明其大小通称邑
也注蠹害物之虫 正义曰释虫云蝎桑蠹李巡云蝎木中虫
也穆天子传云天子蠹书于羽陵曝去书内简中之虫是虫在木
中谓之为蠹昭三年传云公聚朽蠹则在诸物之中皆名为蠹故
云害物之虫也害物之虫既名为蠹故害于物者皆以蠹言之孙
子兵书云兴军十万曰费千金是兵为财用之蠹也注折俎至
之事 正义曰折俎谓体解节折升之于俎周语文也宣十六年
传曰王享有体荐宴有折俎公当享卿当宴王室之礼也彼传之
意言享公当依享法有体荐也享卿当如宴法有折俎也彼王自
卷二十四 第 12b 页
言之故云王室礼耳其诸侯之待公卿礼法木当然也故此享赵
孟而置折俎合卿享宴之礼故曰礼也周礼大司马云大会同
则帅士庶子而掌其政令大祭祀飨食羞牲鱼是司马掌会
同荐羞之事故宋人享令司马置折俎也 仲尼至文辞
正义曰此文甚略本意难知盖于此享也宾主多有言辞时人迹
而记之仲尼见其事善其言使弟子举是宋享赵孟之礼以为后
人之法丘明述其意仲尼所以特举此礼者以为此享多文辞
以文辞可为法故特举而施用之 注宋向至文辞 正义曰杜
以宾主之辞礼有定式于此享也何以独多故解其多辞之意服
虔云以其多文辞故特举而用之后世谓之孔氏聘辞以孔氏有
其辞故传不复载也所言孔氏聘辞不知事何所出实享礼而谓
之为聘举旧辞而目曰孔氏事亦不必然也 注赵武命盈追巳
正义曰沈氏曰知非晋侯命者若是晋侯应云甲寅荀盈至今云
从武至故知赵武命也杜云后武遣盈如楚见此意耳以藩为
军正义曰古人行兵止则筑为垒堑以备不虞此以藩篱为军
卷二十四 第 13a 页
者方𣣔弭兵以示不相忌也 注伯夙荀盈正义曰伯夙即是
荀盈于传亦无明据未测何以知之服虔云伯夙晋大夫其意以
为别有伯夙非荀盈也 志将至及三 正义曰志将逞乎言其
不得逞也在心为志出口为言志有所之言乃出口故志以发言
也与人为信必言以告之故言以出信也于人有信志乃得立故
信以立志也人之处身于世常恐不得安定参即三也言也信也
志也三者俱备然后身得安定𣣔安其身用此三者以定之信亡
则志不立失志必死不久何以得及三年 匹夫至其死 正义
曰匹夫谓贱人也贱人一为不信犹尚不可况国卿也不信之人
尽踣其死言无得生者前覆曰踣谓倒地死也 食言者不病
正义曰不病者不唯病害而已必至于死也言之不用若食之消
散故谓无信为食言也 夫能至及是 正义曰夫谓宋也宋能
致死助我今晋师与宋致死不但唯敌于楚虽更力倍于楚可也
子何须惧焉又想楚人之情不应及是之恶 注两事至敦之
正义曰案传上文六月戌申叔孙豹至丁卵向戌如陈从子木成
卷二十四 第 13b 页
言于楚子木乃请晋楚之从交相见则叔孙发鲁之时未有此交
相见之议也子木既有此请季孙在国闻之季孙使谓叔孙者使
人就宋谓之也于时季氏专鲁国之利害季孙所量自虑两属
贡赋必重疑邾滕将为人之私故令豹比视小国此直季孙意耳
非公意也若是馀人为使季孙以巳意命之无敢违者但叔孙强
直季孙所惮告以巳意恐不见从故假称公命以敦劝之望其敬
公命而遂巳志也长历丁卯是六月二十一日也辛巳是七月五
日也丁卯巳有此议辛己方始结盟则叔孙既得公命其去盟日
犹远反鲁覆请足得往来但叔孙知非公命不复更请临盟则
率巳之意自从所𣣔故释例云豹不登朝固请受命而行邾滕降
次事非杬危既不驰请又不辞会率意改命失命之甚是言其间
足得反请而叔孙不请故责之也 注季孙至贬之正义曰季
孙专政于国鲁君非得有命此以公命非公可知叔孙亦知非公
命故不肯从之其实叔孙违命止违季孙意耳但季孙假以公命
谓之叔孙虽内知非公而其辞称公即须从命叔孙既得此命
卷二十四 第 14a 页
宜应内自思省我君由来无命今君唯以此命命我事虽非理亦
宜听从如是则敬君之情深矣豹宜崇此大顺之道以显弱命之
君而乃校计公言是非不肯同于小国遂其小是以忘大顺故贬
之此义至妙唯杜始得之矣贾逵云叔孙义也鲁疾之非也服虔
云叔孙𣣔尊鲁国不为人私虽以违命见贬其于尊国之义得之
案经去其族是文贬也传言违命是实恶也贾服违经反传背
左氏异孔子孔子贬之贾逵赏之丘明言其违命服虔善其尊
国是不以丘明之言解左传不以孔子之意说春秋也且晋至
久矣 正义曰陈蔡郑许乍南乍北成二年楚公子婴齐为蜀之
盟诸夏之国大夫皆在是晋楚更代主诸侯之盟实久也注小
国主辨具正义曰盟实大国为主而此云小国主盟知其主辨
具也哀十七年公会齐侯盟于蒙孟武伯问于高柴曰诸侯盟谁
执牛耳季羔曰鄫衍之役吴公子姑曹发阳之役卫石魋武伯曰
然则彘也所言主辨具者如彼执牛耳之类皆小国主备之法
当小国执牛耳鄫衍吴公子执之者于时吴为盟主夷不知礼故
卷二十四 第 14b 页
自使其人执之也盟法大国制其言小国尸其事此盟争先歃不
争主备叔向以小国主盟为言者叔向以久争不决或将战因盟
时小国有所主𣣔令赵孟下楚假此以劝之耳 注客一至为客
正义曰享宴之礼宾旅虽多特以一人为客燕礼者诸侯燕臣之
礼也经云小臣纳卿大夫卿大夫皆入门右北面东上乃云射人
请宾公曰命某为宾宾出立于门外更使射人纳宾公降一等揖
之宾即客也是客一坐所尊也季孙饮大夫酒臧纥为客二十三
年传也鲁语云公父文伯饮南宫敬叔酒路堵父为客羞鳖小堵
父怒相延食鳖辞曰将使惊长而食之遂出文伯母闻之怒曰吾
闻之先子曰祭羪上尸享羪上宾鳖于何有而使夫人怒也是一
坐所尊敬之事也案燕礼记曰公与卿燕则大夫为宾与大夫燕
亦大夫为宾又聘礼燕聘宾则以上介为宾此宋公享大夫以赵
孟为客者燕礼谓与己之臣子燕嫌卿敌公故以大夫为宾聘礼
据特来聘者敬其使人故使介为宾此则兼享晋楚大夫异于
常礼以尊敬霸主之国故令赵孟为客服虔云楚君恒以大夫为
卷二十四 第 15a 页
宾者大夫卑虽尊之犹远君也楚先歃为盟主故尊赵孟为客案
此享宋为主非楚为主服之妄也刘炫云兼享晋楚之大夫不以
屈建为宾者宾唯一人出自当时意耳 子木至对也 正义曰
上云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䝨是也 注五君谓文襄灵成景
正义曰晋语訾祐对范宣子曰武子佐文襄诸侯无贰心为卿以
辅成景军无败政及为无帅居大傅国无奸民是以受随范是其
光蜅五君也服虔云文公为戎右襄灵为大夫成公为卿景公为
大傅 注鹑之至君也 正义曰伯有赋此诗者义取人之无善
行者我以此为君是有嫌君之意于时郑简公是穆公之玄孙良
霄是穆公之曾孙君非良霄之兄杜言并取人之无良我以为兄
者周诗成文故连言之刘君以为非兄而规杜非也 注第箦也
正义曰释器云箦谓之第孙炎曰床也郭璞曰床版也然则床是
大名箦是床版檀弓云大夫之箦与箦名亦得统床故孙炎以为
床也 保家之主也 正义曰大夫称主言是守家之主不亡族
也下云数世之主亦然 诗以至宾荣正义曰在心为志发言
卷二十四 第 15b 页
为诗是诗所以言人之志意也郑君实未有罪伯有称人之无良
是诬其上也但伯有不臣被公之所怒以公怨怒当自须掩盖而
赋诗道公无良反将公之所怨以为宾之荣宠刘炫云而公显然将
比来之怨以为对宾之荣乐也 乐以至可乎 正义曰即段赋
蟋蟀义取好乐无荒无荒即不淫也好乐则用乐以安民也其使
民也又不淫以使之民皆爱之守位必固在人后亡不亦可乎
注𣣔宋至邑也 正义曰服虔云向戌自以止兵民不战斗自矜
其功故求免死之赏也如服此言免死谓止兵不斗民免死也杜
以为谦则向戌自以为己免死也若使计谋不当则罪合死自矜
其功言巳得免死故请赏邑也 废兴至诸侯 正义曰言之术
者谓德刑礼义是兴存盛明之法术也骄淫残虐是废亡昏闇
之法术也皆兵之由者谓皆畏惧此兵行善不行恶畏之则兴不
畏则亡故云皆兵之由也言不亦诬乎者谓废兴存亡悉皆由兵
向戌之意以废兴存亡不须用兵是实须而诬罔云不须故云不
亦诬乎服虔云毙踣也一曰罢也则知服本作弊王肃董遇本
卷二十四 第 16a 页
皆作蔽谓以诬人之道掩诸侯也杜本作蔽当如王董为蔽掩之
也 削而投之 正义曰宋公赏邑书之于礼向戌执之以示子
罕子罕削其字而又投之于地也向戌初谋此事子罕不即止之
而至此始怒者盖初谋子罕不知或子罕初亦不觉久思乃知其
非也 注有恶疾也 正义曰若非恶疾犹堪为后以疾而废明
是恶疾恶疾疾之恶者也不知其何疾也论语称伯牛有疾不𣣔
见人淮南子云伯牛癞此崔成犹能作乱未必是癞也强无疾亦
不得立者爱后妻𣣔立明故也 父兄莫得进矣正义曰成强
是崔杼之子而云父兄者成彊之意以崔杼任无咎与偃弃远宗
族不可自斥于巳故举宗族父兄也 崔氏堞其宫正义曰谓
新筑女墙而守之 注谓斗至详矣 正义曰斗建从甲至癸十
者谓之日从子至亥十二者谓之辰传言辰在申者谓其日昏时
斗柄所指于十二辰为在申也九月当建戌而建申故为再失闰
也文十一年三月至今七十一岁应有二十六闰者历法十九年
为一章有七闰从文十一年至襄十三年凡五十七年巳成三章
卷二十四 第 16b 页
当有二十一闰又从襄十四年至今为十四年又当有五闰故
为应有二十六闰也长历推得二十四闰者杜以长历实于其
间分置二十四闰释例云闰者会集数年馀日因宜以安之故闰
月无中气斗建斜指两辰之间也鲁之司历渐失其闰至此年日
食之月以仪审望知斗建之在申斗建在申乃是周家九月也而
其时历称十一月故知再失闰也于是始觉其谬遂顿置两闰以
应天正以叙事期然则前闰月为建酉后闰月为建戌十二月为
建亥而岁终焉是故明年经书春无冰传以为时灾也若不复顿
置二闰则明年春是今之九月十月十一月也今之九月十月十
一月无冰非天时之异无缘㧾书春也寻案今世所谓鲁历者
不与春秋相符殆来世好事者为之非贡也今俱不知其法术具
依春秋经传反覆其终始以求之近得其实矣杜言以仪审望者
大史铸铜作浑天仪列二十八宿之度设机关候望以测七曜所
在故于彼铸铜仪而审望之知此月斗建申也长历称大凡经传
有七百七十九日汉末宋仲子集七历以考春秋鲁历得五百
卷二十四 第 17a 页
二十九日失二百五十日是其不与春秋相符也刘炫云远取文
十一年三月甲子者以三十年绛县老人云臣生之岁正月甲子
朔以全日故又云言通计者若据前闰以来短计不得有再失之
理今远从文十一年以来计之是为通计也二十八年注十二至
日误 正义曰甲寅之后四十二日始得乙未则甲寅乙未不得
同月长历推此年十二月戊戌朔甲寅是十七日其月无乙未也
经有十一月十二月月不容误知日误也 传注梓慎至其事
正义曰此年传郑游吉云岁之不易宋向戌云饥寒之不恤是
今年言之也明年传云郑䬧子皮饩固人粟于是宋亦饥子罕请
于平公出公粟以贷是详其事也 注岁岁至失次正义曰左
传及国语所云岁在者皆谓岁星所在故云岁岁星也五星者五
行之精也历书称木精曰岁星火精曰荧惑土精曰镇星金精
曰大白水精曰辰星此五者皆右行于天二十八宿则著天不
动故谓二十八宿为经五星为纬言若织之经纬然也天有十二
次地有十二辰丑子亥北方之辰也次之与辰上下相值故云星
卷二十四 第 17b 页
纪在丑玄枵在子释天云星纪斗牵牛也主枵虚也孙炎曰星纪
日月五星之所终始也故谓之星纪虚在正北北方色玄故曰玄
枵枵之言耗耗虚之意也汉书侓历志云星纪初斗十二度终于
婺女七度玄枵初婺女八度终于危十五度是星纪为斗牛之次
玄枵为虚危之次也九年传称晋侯问公生岁乃曰十二年矣是
谓一终一星终也言岁星大率十二年而一周天也十八年晋董
叔曰天道多在西北是言其年岁星在亥也岁星右行于天至此
年十一年耳行未及周故此年岁星常法当在星纪明年乃当在
玄枵今年巳在玄枵是其淫行失次也汉书律历志载刘歆三统
历歆以为岁星一百四十四年行天一百四十五次一千七百二十
八年为岁星岁数言数满此年剩得行天一周也三统之历以庚
戌为上元此年距上元积十四万二千六百八十六岁置此岁数
以岁星岁数一千七百二千八除之得积终八十二去之岁馀九
百九十以一百四十五乘岁馀得十四万三千五百五十以一百
四十四除之得九百九十六为积次不尽一百二十六为次馀以
卷二十四 第 18a 页
十二除之得八十三去之尽是为此年更发初在星纪也欲知入
次度者以次馀一百二十六乘一次三十度以百四十四除之得
二十六度馀是岁星本平行此年之初己入星纪之次二十六度
馀当在㜈女四度于法未入于玄枵也传言淫于玄枵未知己在
玄枵元度此举其大率耳而五星之次行有迟有疾有留伏逆顺
于历法更自别有推步之术此不可详也 注时菑至发泄正
义曰传先言无冰乃载梓慎之语则梓慎之语为无冰而发知时
菑谓春无冰也言以有时菑者以此岁星淫行之年而有天时温
暖之菑四时之序冬月当寒故温则为菑害也冬月盛阴用事阴
寒在地当遏阳使不出时应寒而温无冰是阴阳相竞阴气不能
胜阳故阳气出地地气发泄而使时温无冰也岁星自淫行天
时自温暖其温不由岁星梓慎以其年有二事而揔言其占耳
服虔云岁为阳玄枵为阴岁乘阴进至玄枵阴不胜阳故温无冰
案下云蛇乘龙乃谓玄枵乘岁星非岁星乘玄枵也若必以此无
冰谓岁乘玄枵所致则成元年春无冰者岂谓岁星乘玄枵
卷二十四 第 18b 页
乎成十六年雨木冰者复是玄枵岁星也 注蛇玄至所乘
  正义曰虫兽在地而有象在天二十八宿分在四方方有七
宿共成一象东方为青龙之象西方为白虎之象皆南首北尾
也南方为朱鸟之象北方为玄武之象皆西首东尾也曲礼说军
陈象物云行前朱鸟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是玄武在北方也龟
蛇二虫共为玄武故蛇是玄武之宿虚危之星也七星共为玄武
但岁星淫行在虚危之分故特指虚危言之耳传言蛇乘龙龙
即岁星也岁星木精木位在东方东方之宿为青龙之象故岁
星亦以龙为名焉龙行疾而失次出于虚危宿下龙在下而蛇
在上是龙为蛇所乘也岁星天之贵神福德之星今被乘势屈是
不能祐其本国之象故知宋郑䬧也 注岁星至之星正义曰
岁星属木木位在东方东方之次皆是龙分天之分野卯为大
火辰为寿星大火房心为宋分寿星角亢为郑分故龙为宋郑
之星也然则寅为析木之津析木燕之分野梓慎言不及燕别当
有以知之非吾徒所能测也 枵耗至何为 正义曰枵声近耗
卷二十四 第 19a 页
故枵是耗之名也次有三宿虚为其中土虚不实而人民秏损不
饥何为也地气发泄而使时温无冰即是土虚之事也于时鲁国
无冰是鲁亦地气发泄下子服惠伯云饥寒之不恤是鲁亦饥矣
经不书饥饥当差于宋郑故梓慎唯言宋郑饥耳注陈侯至蓟
县正义曰传言宋之盟故虽文在诸国之下止为楚属发传故
杜明之陈蔡胡沈为宋盟朝晋其齐燕𣏌狄先非楚属其朝不为
宋之盟也谱云北燕姬姓召公奭之后也周武王封之于燕居渔
阳蓟县其国辟小不通诸夏自召公至简公𣢾二十九世始见经
简公子献公十二年获麟之岁也献公子孝公七年春秋之传终
矣孝公立十五年卒孝公以下六世始大称王十二世二百二十
五年秦灭之小事至礼也 正义曰言小国之事大国也当每
事顺从若未获大国所命之事但如其志之所𣣔即不待彼命逆
即从之如其志意礼也礼者自卑而尊人故先承意志是事大之
礼也 君小国事大国 正义曰晋宋古本及王来注其文皆如
此君国谓为国君言其为君之难也今定夲作小国 今执至敢
卷二十四 第 19b 页
惮正义曰执事谓楚也楚人诘大叔唯有止还之语耳令游吉
还使郑伯来故游吉原其意为此辞作甚之言而执事有不利
焉违盟言阙君德是于楚为不利也小国是惧惧楚不利耳不
敢自惮劳也 注复上至故凶 正义曰卦从下起从下而画阴
爻至上六为纯坤又将从下变之故复为极阴反阳之卦也上处
极位位极更无所往故为迷也既迷而后反本从下积而至迷是
为失道已远上应在三三亦阴爻远而无应故凶也复易注云复
反也还也阴气侵阳阳失其位至此始还反起于初故谓之复阳
君象君失国而还反道德更兴也颐养也易注云颐者口车辅之
名震动于下艮止于上口车动而上因辅嚼物以羪人故谓颐为
养也 注谓𣣔至其愿 正义曰楚子本意愿郑伯来朝全不顾
道理唯𣣔复其本愿 注元近至亦难 正义曰几近释诂文也
十者数之小成言失道远者复之亦难故举成数以言之周易复
卦上六爻云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
十年不克征是易有十年之语故游吉期之以十年服虔云此行
卷二十四 第 20a 页
也楚康王卒至昭四年楚灵王合诸侯于申距今八年故曰不几
十年是谓十年不克征也 注旅客至所在 正义曰易有旅卦
传言羁旅旅皆是客故为客处也岁星常行之度此年当在星纪
星纪是其所居之次也今岁星弃其所居星纪之次乃客处在于
明年所居之次言其未应往而往向彼玄枵之次为客寄也
昭三十二年传云越得岁而吴伐之必受其凶是岁星所在其国
有福当福之冲其国有祸今失次于北故祸冲在南子午之位南
北相冲淫于玄枵冲当鹑火南方为朱鸟之宿帑者细弱之名于
人则妻子为帑于鸟则鸟尾曰帑妻子为人之后鸟尾亦鸟之后
故俱以帑为言也天之分野鹑火周分鹑尾楚分岁星之冲当此
周楚之分故周王楚子受其咎也岁星客在玄枵唯冲鹑火而鹑
尾亦有咎者盖以岁星渐西冲则渐东尾之于鸟犹是一身故冲
其身而及其尾此则裨灶能知亦非吾徒所测也此与上文俱论
岁星过次所古不同其事俱验而丘明两载之是传故备举以示
卜占放验惟人所言其知之在于人各自有意见也注至敌
卷二十四 第 20b 页
至郊劳 正义曰聘礼宾至于近郊君使卿用束帛劳无设坛之
法下云先君适四国未尝不为壈盖以朝礼君亲行事重故有之
也礼有坛墠者先儒以为除地曰墠封土曰坛此并言除地封土
者尚书金縢云三坛同墠是作壈在除地之内故除地封土并言
之服虔本作墠解云除地为墠王肃本作坛而解云除地坦坦者
则读为墠也案下云作坛以昭其功以昭其祸若是除地草秽寻
生不足以昭示后人杜言坛是也下言中舍者不为坛则不除地
故为草舍耳亦皆循之 正义曰言因循不废也 国迁朝焉
正义曰庆封虫与舍政使舍知政事耳封犹有当国之重故国之
卿大夫皆迁就嫳家朝焉 使诸至反之 正义曰崔氏之乱但
是庄公之党崔氏以之为贼当时辟难并悉出奔崔氏既亡庆封
召令还国故言使诸逃亡之人得贼名而出者以已情告而悉反
之 宗不余辟 正义曰男女辨姓则女亦辟宗癸谓庆舍为
宗言彼宗不于我处相辟也 公膳日双鸡 正义曰案礼记玉
藻云天子日食少牢朔月大牢诸侯日食特牲朔月少牢其大夫
卷二十四 第 21a 页
则日食特豚朔月特牲今膳日双鸡者齐国临时之事不如礼也
更之以鹜 正义曰释鸟云舒凫鹜舍人曰凫野名也鹜家名也
李巡曰野曰凫家曰鹜郭璞曰鸭也然则谓之舒者舒迟也家养
驯不畏人故飞行迟以迟别野名耳其为鸭一也 以其洎馈
正义曰说文云洎灌釜也周礼士师职云祀五帝则洎镬水郑玄
云洎谓增其沃汁也然则洎者添釜之名添水以为肉汁遂名肉
汁为洎去肉而空以汁馈𣣔其怨之深也 注二子皆惠公孙
正义曰昭三年传云二惠竞爽犹可又十年传曰齐惠栾高氏皆
耆酒是知皆惠公孙也 注庆封至之道 正义曰释官云六达
谓之庄注尔雅者皆以为六道旁出杜以九达并九轨故亦以庄
为六轨也 庆奊为上献 正义曰祭祀之礼主人先献下文庆
舍死公惧而皈则于时公亲在矣又此此祭庆舍涖事公与庆舍
不为上献而奊为上献者庆舍使为之不可以礼责也奊即绳也
为下杀庆绳张本注优俳正义曰优者戏名也晋语有优施史
记滑稽传有优孟优旃皆善为优戏而以优著名史游急就篇云
卷二十四 第 21b 页
偪优俳笑是优俳一物而二名也今之散乐戏为可笑之语而令
人之笑是也宋大尉袁淑取古之文章令人笑者次而题之名
曰俳谐集庆氏之马善惊正义曰善惊谓数惊古人有此语
今人谓数惊为好惊好亦善之意也注鱼里至观之 正义曰
杜以优在鱼里士往观之刘炫以为国人从旁为优引行以至鱼
里以规杜氏但传文不显古事难知刘辄以为规一何烦碎注甍
屋栋 正义曰先儒相传为然也张衡西京赋曰甍宇齐平言诸
屋栋檐高下等也说文云甍栋梁也是又名为梁此是屋上之
长材椽所以冯依者也今俗谓之屋脊注礼食至不共 正义
曰礼法食必先祭祭古之先食以示有所先也公食大夫礼云宾
升席坐韭菹以偏擩于醢上豆之间祭又言祭铏羹于上铏之
间祭饮酒于上豆之间是祭食之礼各有其处论语云汎爱众汎
是宽傅之语故知汎祭为远散所祭言其不共也 注句馀至吴
邑 正义曰此时吴君是馀祭也明年馀祭死乃夷末代立昭十
五年吴子夷末卒是也服虔以句馀为馀祭社以为夷末者以庆
卷二十四 第 22a 页
封此年之末始来奔鲁齐人来让方更奔吴明年五月而阍弑馀
祭计其间未得赐庆封以邑故以句馀为夷末也 注六十邑
正义曰传直言六十社知六十邑者下云与北郭佐邑六十则此
亦是六十邑也 外不得宰正义曰外犹以外宰犹益也以邶
殿为外也言吾先有邑更不得益邶殿耳夫民至幅之正义
曰人皆𣣔生计重厚而多财用利益心既无厌于是乎用正德以
幅之言用正德以为边幅使有度也 武王有乱臣十人 正义
曰尚书泰誓文也乱治也以武王自言我有治理政事者十人郑
玄论语注云十人谓文母周公大公召公毕公荣公大颠闳夭散
宜生南宫适不十人不足以葬正义曰案武王有乱臣十人而得
天下崔子若有十人唯得葬者武王圣人十人皆大德故有天下
崔子是罪人又有十人是凡人故唯可以葬也所引武王十人者唯
取同心之义 与我其拱璧 正义曰其者其崔杼也故云崔氏
大璧拱谓合两手也此璧两手拱抱之故为大璧 注始求至知
之正义曰始求崔杼尸不得嫌以他尸代之传言国人犹知之皆曰
卷二十四 第 22b 页
崔子言犹尚识其形知是真崔子也 济泽至敬也 正义曰此
意取采蘋之诗也诗云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彼诗采蘋于涧采藻于
潦此并言行潦之蘋藻又别言济泽之阿者以其亦是出菜之处
故先言之也独言济者以济在鲁国故穆叔独举所见而言也女
将行嫁就宗子之家教之以四德三月教成设祭于宗子之庙此
诗述教成之祭寘诸宗室谓荐于宗子之家庙也诗言季女而此
言季兰谓季女服兰草也案宣三年传曰兰有国香人服媚之
如是是女之服兰也向戌至楚也 正义曰鲁宋俱是朝楚向
戌与叔仲昭伯言不同者二者并为楚是大国故朝其君昭伯𣣔
令公行故以国大劝公言大国可畏也向戌𣣔令公还故以君身规
公言君死且反也意异故言异耳注徵审至发例正义曰昭
三十年传云非公且徵过杜云徵明也则此徵之训亦为明明审
此缓告者非有事故宜缓直是臣子怠慢耳杜序以故书为新意
故此发新例以明诸无事故而缓来告者皆是䛃其怠慢也
卷二十四 第 23a 页
春秋正义卷第二十四
      计一万六千一百四十六字
卷二十四 第 23b 页
卷二十四 第 23b 页
    春秋正义单疏夲为世间罕见
    之书日夲宫内肖图书密藏有
    传钞夲不知何日流出二册予于
    己酉年淂之书肆不忍令此秘
    笈归于散佚因以之归图书密
    俾成完璧亦蓻林佳话也
     宣统二年田吴炤记于七 会
    得图书密假钞 本以为酬
卷二十四 第 24a 页
卷二十四 第 2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