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三
卷二十三 第 1a 页
春秋正义卷第二十三 襄公
  国子祭酒上护军曲阜县开国子臣孔 颖达 等奉
  敕撰
二十三年注五同盟正义曰丐以七年即位九年盟于戏十一年
于亳城北十六年于溴梁十九年于祝柯二十年于澶渊皆鲁𣏌
俱在是五同盟 注卑我至故书正义曰杜从贾说以为庶其
之党同有窃邑叛君之罪刘炫规过云杜此注云庶其之党庶其
奔鲁三年若是其党邾人即应讨之何因至今始奔庶其以邑奔
鲁鲁人还以赐之卑我不淂彼邑窃邑之状复何在焉释例又曰
小国之卿或命而礼仪不备或未加命数故不书之邾卑我之等其
奔亡亦多所书唯数人而已知其合制者少也如彼所说又以卑我
是卿何为两说自相矛楯乎炫以为释例是集解非今删定知不
然者原杜之意以二十一年邾庶其窃邑来奔去此既近邾更无事
今卑我来奔必是庶其之党同有窃邑叛君之罪春秋之例命卿
有罪出奔皆书名卑我书名罪其与庶其同党非谓卑我非命
卷二十三 第 1b 页
卿与释例不违刘不晓杜旨妄为规过非也 注书名至义例
正义曰被杀书名是罪之文故以专国叛君为二庆罪状成十七
年晋杀其大夫郤锜郤犨郤至哀四年蔡杀其大夫公孙姓公孙
霍皆不言及文九年晋杀其大夫士谷及箕郑父与此并言及传
无其说知是史异辞无义例也 注兵败至言叛正义曰案传
栾盈潜入曲沃乃率曲沃之甲以入晋都及败又入于曲沃潜入之
时晋人不觉及败后更入晋人以其状告故先书复入于晋后言
入于曲沃谓其败而后入故云兵败奔曲沃也不言叛者叛谓以邑
叛属他国栾盈既入曲沃据曲沃之众与君战争兵败而死终亦不
附他国故不言叛也然败昭二十一年宋华亥入于宋南里以叛定十
一年宋公之弟辰入于萧以叛十三年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荀寅
入于朝歌以叛皆非叛属他国而并书叛者彼皆与国相拒不胜而
即出奔得归乃言复国皆有叛属他国之意故本国皆以叛告此
栾盈与君争胜不胜即死未有叛属他国之意故晋人不以叛告也
注两事故言遂正义曰遂者因上事生下事之辞是两事故曰遂
卷二十三 第 2a 页
僖二十八年晋侯侵曹晋侯伐卫亦是一举而为两事不言遂者于
彼注云再举晋侯者曹卫两来告然则此言遂者齐人来告以齐
告为文故言遂也 注书名至罪之正义曰书名是罪之文案传
纥为孟氏所谮其奔非纥之罪故杜以阿顺季氏废长立少为纥
之罪状也 注轻行至有事正义曰庄二十九年传例曰凡师有
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是轻者舍其辎重倍道轻行掩其不
备曰袭传言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经不言遂者间有他事
故也若然僖六年夏公会齐侯云云伐郑秋楚人围许诸侯遂救
许二十八年公会晋侯云云于温天王狩于河阳云云诸侯遂围
许彼亦间有他事而言遂者两事言遂取其省文彼二者公皆
亲在事不待告故远承上事揔言诸侯遂行此书齐事虽告称
遂行袭莒亦不可书遂为间有数事与前文隔绝故也
传注礼诸至责之 正义曰𣏌孝公晋平公之舅也尊同则相为
不降平公于礼为舅当服缌麻三月但缌服既轻其恩不过邻国
故传言礼为邻国阙也杜言诸侯绝期者据礼之正法言诸侯尊
卷二十三 第 2b 页
降其亲虽有本服期者亦当为之阙故以邻国责之礼父在为母
服期丧绝旁期非母也 君子至于常正义曰杜言庆氏以陈
叛叛不书不以告则传载君子之言其意不为经也君子自论庆
氏之罪所为不义不可放肆以为宜其诛灭故引尚书康诰言天
命之不于常有义则存无义则亡庆氏族有二卿为不义之故而
并丧亡故君子论其事伤之也服虔以为传发此言为不书庆氏
以陈叛为楚所围称国以杀不成恶人肆其志也服意见元年围
宋彭城追书系宋不登叛人谓此亦宜然故为此解然叛是大罪
若书为叛其恶益明何当匿其罪名谓之不可肆也若庆氏不可
放肆故不书其叛则林父华亥赵鞅荀寅之徒岂皆可使放肆而
书其叛乎且传文不言书经之意知其不为经也故杜以为叛不告
故不书耳 晋将至媵之 正义曰晋将嫁女为吴之夫人齐以女
为媵使析归父送媵女于晋令与适俱行也礼媵同姓适异姓今
晋嫁女于同姓齐以异姓为媵皆非礼也而不言非礼者但传本主
说栾盈不言事之可否注悼子至听从正义曰十三年传云
卷二十三 第 3a 页
荀罃卒十四年传言盈生六年而武子卒是其少也知悼子荀首
之孙中行吴荀林父之曾孙首是林父之弟首为知氏林父为中
行氏是同祖也悼子是荀吴二从叔父故相听从计悼子年十六
不得为十七是故沈氏云后人传写误刘炫以此而规杜氏非也
程郑嬖于公 正义曰郑虽非卿亦是彊族言嬖于公见其不助
栾氏 注七舆官名正义曰僖十年传言七舆大夫杜云侯伯七
命副车七乘谓副车每车有一大夫主之则此七舆大夫杜亦为
主副车之官也刘炫云若是主公车则当情亲于公不应曲附栾
氏服虔云下军舆帅七人炫谓服言是 且栾至民柄正义曰
栾氏多怨言易克既有为利之权又执民之八柄 注赏罚为民
柄 正义曰周礼大宰以八柄诏王驭群臣一曰爵二曰禄三曰予
四曰置五曰生六曰夺七曰废八曰诛此八者爵禄予置生是赏也
夺废诛是罚也赏罚二争分为八名此时临与敌战唯赏罚而已
故以赏罚言之郑玄云柄所秉执以起事者也然则柄以器物为喻
若用斧之执其柄也 注夫人有𣏌丧正义曰隐元年传说葬
卷二十三 第 3b 页
之节云士踰月外姻至则姻是外亲之揔名𣏌孝公卒夫人有兄
弟之服是有𣏌丧也传言公有姻丧注言夫人有杞丧者下文乐
王鲋使宣子墨缞冒经诈为夫人故也案经葬𣏌孝公之下始书
栾盈复入干晋则栾盈之入在孝公葬后杜解诸侯既葬除服
而夫人有服者葬𣏌孝公书鲁使去之日栾盈入晋当在葬𣏌
孝公之前故夫人犹有服故淂诈为之也 墨缞冒绖 正义曰
夫人为其兄弟当大功丧服大功布衰裳牡麻绖冒绖者言以绖
冒其首也乐王鲋使宣子诈为夫人孝服也 奉公以如固宫
正义曰晋语云范宣子以公入于襄公之宫盖襄公有别官牢固故
谓之固宫 注盖犯至其罪正义曰周礼司厉职云其奴男子入
于罪隶女子入于春槁郑玄云奴从坐而没入县官者男女同名杜
用郑说以无正文故云盖以斐豹请焚丹书知以丹书其籍近世
魏律缘坐配没为工乐杂户者皆用赤纸为籍其卷以铅为轴此
亦古人丹书之遗法 注鲂栾氏族正义曰服虔云鲂盈之子
俱无文也计栾盈宣子之外孙胥午谓为孺子未淂有子已堪战
卷二十三 第 4a 页
十九年栾鲂已帅师伐齐必非栾盈子故杜以为栾氏族世族谱
栾鲂为栾氏族以栾乐为杂人不知杜意何故也 申鲜虞之传
挚为右 正义曰俗本多云申鲜虞之子今案注云传挚申鲜虞
之子若传先有子字无烦此注故今定本皆无 注左翼曰启
正义曰左翼曰启右翼曰胠贾逵以为此言或当有成文也且此传
上下先驱申驱是前军也大殿是后军也明启胠是在旁之军说文
云胠掖下也胠是在旁明矣凡言左右以左为先知启是左也名之曰
启或使之先行诗云以先启行服虔引司马法谋帅篇曰大前驱启
乘车大晨倅车属焉大晨大殿也音相似如服言古人有名军为
启者 注张武军谓筑垒壁正义曰宣十二年传称楚既战胜
潘党请筑武军昭十三年传子于帅陈蔡之师入楚陈蔡请为
武军蔡公曰𣣔速且役病矣请藩而已乃藩为军以此知武军谓
筑垒壁也张谓张设筑作之具服虔云张设旗鼓也 注赵胜
至大夫 正义曰昭二十二年传曰荀吴略东阳遂袭鼓灭之鼓在
钜鹿居山之东山东曰朝阳知东阳是宽大之语揔谓晋之山东
卷二十三 第 4b 页
故为魏郡广平以北二年齐晏弱城东阳以偪莱哀八年吴伐鲁
克东阳而晋齐鲁皆有东阳名同而实异服虔以东阳为鲁邑缪
之甚矣东阳之师谓下文叔孙豹所帅者也 注救盟主故曰礼
正义曰公羊传曰曷为先言救而后言次先通君命也僖元年齐师
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公羊传曰曷为先言次而后言救君也
其意言君则进止自由故先次后救臣则先通君故先救后次贾
氏取以为说谓此传云礼者言其先救后次为得礼也释例曰所记
或次在事前次以成事也或次在事后事成而次也皆随事实无义
例也叔孙豹次于雍榆传曰礼者善其宗助盟至非以次为礼也齐
桓次于聂北救邢亦存邢具其器用师人无私见善不在次也杜以
此故言救盟主故曰礼所以明异旧说也 注献酬至为旅正义
曰案乡饮酒礼主人席于阼阶上西面宾席于堂户西南面介席于
西阶上东面众宾席于上宾之西南面初宾介及众宾至立于门外
东面主人出迎于门外西面主人延宾入及介众宾等立于西阶下主
人揖宾升主人酌酒于阼阶上拜献宾宾西阶上拜受饮卒爵酌酒以
卷二十三 第 5a 页
酢主人主人阼阶上饮卒爵又酌酒先自饮以酬宾宾拜受酬
酒奠于荐东宾降主人又酌酒于西阶上献介介于西阶上受爵
饮卒爵酌以酢主人主人于西阶上受爵饮卒爵介降主人又酌酒
于西阶上献众宾众宾饮讫降引乐工入歌诗主人献乐工又引笙入
立于堂下主人献笙师讫主人及宾介众宾等皆升就席乃立相者
为司正使弟子一人举觯于宾宾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众宾是为
旅也杜言献酬礼毕者谓献酬宾介及众宾礼毕也言通行为
旅者谓一人举觯于宾旅众相酬通至于下案乡饮酒礼未旅以
前宾介皆立此传云大夫皆起则季氏饮大夫酒未必纯如乡饮酒
礼则献酬事讫大夫皆坐然则既献召悼子者谓献臧纥及大夫
讫而召悼子至旅酬之时而召公锄 若能至民可也 正义曰
悼子既为适将承季氏之后故谓悼子为季氏下言为孟孙其子
意亦然富倍季氏言可过悼子也奸回不轨更获罪戾非徒贫贱
而已是为信下民故杜云祸甚于贫贱也 孟氏之御驺正义曰
成十八年传曰程郑为乘马御六驺属焉使训群驺知礼注云六驺
卷二十三 第 5b 页
六闲之驺则驺是掌马之官盖兼掌御事谓之御驺 信有力于
臧氏矣 正义曰不应得而得之则彼荷其恩故功力多也立于
户侧 正义曰丧大记云大夫之丧主人坐于东方此立于户侧则
在室户之东西面立也礼记云坐此云立者以季孙来故立耳
孟孙至石也 正义曰治病药分用石本草所云钟乳矾磁石之
类多矣 夫石犹生我 正义曰服虔云夫谓孟孙也桓十三年
传夫固谓君夫岂不知服虔云夫谓斗伯比也二十六年传夫不恶
女乎服杜并云夫谓大子也其年又曰夫独无族姻手杜云夫谓晋
也三十一年传夫亦愈知冶矣杜云夫谓尹何皆谓所斥前人为夫
此言之类也 注正夫遂正 正义曰七年传称叔仲昭伯为隧正
谓南遗请城费吾多与而役是役是役夫遂正所主知此正夫是遂正也
遂正当属司徒臧氏为司寇而借之于臧氏者盖当时臧氏兼主
掌之 注鲁南城东门 正义曰盖旧名犹在相传如此也且邾
在鲁之东南奔邾出此门为便 注侄穆至毗弟 正义曰释亲
云妻之姊妺同出为姨孙炎曰同出俱已嫁也然则据父言之谓之姨
卷二十三 第 6a 页
据子言之当谓之从母但子效父语亦呼为姨姨子昆弟即丧服
从母昆弟是也故曰姨昆弟 注大蔡大龟 正义曰汉书食货
志云元龟为蔡论语云臧文仲居蔡家语称漆彫平对孔子云臧
氏有守龟其名曰蔡文仲三年而为一兆武仲三年而为二兆是大
蔡为大龟蔡是龟之名耳郑玄云出蔡地因以名焉非也 注言应
有后 正义曰礼天子封诸侯以国诸侯赐大夫以族天子不灭国
诸侯不灭族有小罪则废其身择立次䝨使绍其先祀论语云兴灭
国继绝世谓此也必有大罪乃淂灭之周礼大司马云外内乱鸟兽
行则灭之是也武仲自言罪轻不及于不祀言其应有后也 注二
勋文仲宣叔 正义曰哀二十四年传曰晋侯将伐齐使来乞师曰昔
臧文仲以楚师伐齐取榖臧宣叔以晋师伐齐取没阳寡君𣣔徼
福于周公愿乞灵于臧氏是二勋谓文仲宣叔也 季孙召外史
正义曰周礼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今季孙召外史盖鲁亦立
此官也 夜入且千之隧 正义曰既入而又淂出宿知所入非城邑
也故杜以为狭道檀弓说此事云齐庄公袭莒于夺𣏌梁死焉
卷二十三 第 6b 页
言于夺则当为地名郑玄引此传云隧夺声相近言其与此一事
则谓此亦为地名若是地名不得云且于之隧即如记文盖当且于
之旁别有夺地非此且于之隧也 注妇人至贱也正义曰檀弓
云哀公使人吊蒉尚遇诸道辟于路画宫而受吊焉曾子曰蒉
尚不如𣏌梁之妻之知礼也 郑玄云行吊礼于野非也然则男子亦
不淂受野吊而言妇人无外事者檀弓云君遇柩于路必使人吊
之郑玄云君于民臣有父母之恩是男子从柩在野则得野受吊妇
人无外事虽从柩亦不得野受吊耳若男子得受野吊而曾子非
蒉尚者以蒉尚在朝显箸故宜吊于其家若君遇柩于路使人吊
之者谓庶人及微小之臣也檀弓因蒉尚而说此事云𣏌梁死其妻
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则𣏌梁之妻于时从𣏌梁柩虽从柩而辞
不受吊是由异于男子故也服虔以下从上读言敝庐在下礼记
无下知下犹贱谦言贱妾也 不穴于寝庙正义曰一解鼠不
敢穿寝庙墉以为穴者即畏人故也但寝则近人庙则幽静鼠
不穿庙岂是畏人故知寝庙间雅鼠不即以为穴必须穿壁始
卷二十三 第 7a 页
敢安处止为畏人故也计燕巢鼠穴自是其常假喻言之不可执
此为难也 作不至怒也 正义曰服虔云不顺谓阿季氏废
长立少也不恕谓恶孟氏立庶也然则作而不顺当如服言传无恶
孟氐之事故不取当谓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不恕也二十四年秋七
至之既 正义曰汉书律历志载刘歆三统之术以为五月二十三
分月之二十乃为一交以为交在望前朔则日食望则月食交在
望后望则月食后月朔则日食交正在朔则日食既前后望不食
交正在望则月食既前后朔不食而二十一年九月十月频月日食
此年七月八月频月日食凡交前十五度交后十五度并是食竟
去交远则日食渐少去交近则日食渐多正当交则日食既若前
月在交初一度日食则至后月之朔日犹在交之末度未出食竟
月行天既匝来及于日或可更食若前月日在交初二度以后则
后月复食无理今七月日食既而八月又食于推步之术必无此
理盖古书磨灭致有错误刘炫云汉末以来八百馀载考其注记
莫不皆尔都无频月日食之事计天道转运古今一也后世既无
卷二十三 第 7b 页
其事前世理亦当然而今有频食于术不得有交之所在日月必
食日食在朔月食在望日月共尽一体日食少则月食多日食多
则月食少日食尽则前后望月不食月食尽则前后朔日
不食以其交道既不复相掩故也此与二十一年频月日食理必不
然但其字则变古为篆改篆为隶书则缣以代简纸以代缣多
历世代年数遥远丧乱或转写误失其本真先儒因循莫敢改
易执文求义理必不通后之学者宜知此意 注陈针子八世孙
正义曰世本文也 传注陶唐至以上 正义曰如杜此注陶唐共
为一名即是晋阳县也释例云晋大卤大原大夏参虚晋阳六名
大原晋阳县也唯载六名而言不及唐释例又别记小国所都唐
大原晋阳县也亦云唐是晋阳而言不及陶则以陶与唐别不是
共为一名也史记云帝尧为国陶唐氏韦昭云陶唐皆国名犹汤
称殷商也案经传契居商故汤以商为国号后盘庚迁殷故殷商双
举历检书传未闻帝尧居陶而以陶冠唐盖地以二字为名所称
或单或复也张晏云尧为唐侯国于中山唐县然则唐是中山
卷二十三 第 8a 页
县名非晋阳也尧自唐侯而升为天子既为天子乃治于晋阳故
杜于晋阳六名言不及唐记其诸国之都乃云唐是晋阳言尧为
天子号曰陶唐其治在晋阳耳唐非晋阳县内之地名也舜受尧
禅封尧子丹朱为王者之后犹称为唐其名不易终虞之世以陶唐
为号故曰自虞以上也 注谓刘至九年正义曰昭二十九年传
曰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优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夏后嘉
之赐氏曰御龙 注豕韦至韦城 正义曰郑语云祝融之后八姓
大彭豕韦为商伯矣又曰彭姓彭祖豕韦则商灭之矣贾逵云大彭
豖韦为商伯其后世失道殷德复兴而灭之然则商之初豕韦国君
为彭姓也其后乃以刘累之后代之亦不知殷之何王灭彭姓而封
累后也昭二十九年传称夏王孔甲嘉刘累赐氏曰御龙以更豕
韦之后则赐刘累身封豕韦而比云在商为豖韦氏者杜于彼
注云刘累代彭姓之豕韦累寻迁鲁县豖韦复国至商而灭累
之后世复承其国为豕韦氏是杜解刘累及其世再封豕韦之
事注唐杜至杜县 正义曰以国语杜伯文不连唐知唐杜二国
卷二十三 第 8b 页
名又以豕韦为一嫌唐杜亦一故辨之也昭元年传称尧迁实沈于
大夏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及成王灭唐而封
大叔是言周成王灭唐也周语曰周之衰也杜伯射宣王于镐是周
有杜国故杜以为成王灭唐迁之于杜为杜伯也晋语訾祏对范
宣子云昔隰叔子违周难奔于晋生子舆为司空世及武子佐文襄
为卿以辅成景后之人可则是以受随范贾逵云宣王杀杜伯其
子逃而奔晋子舆士蔿字武子士会也会士蔿之孙是隰叔四世
及士会食邑于范为范氏也刘炫云案杜于昭元年注人唐人若刘
累之等累迁鲁县此在大夏即如彼言则居唐之人非累之裔此
注何云豕韦国于唐也又据何文知初封于唐后封于杜乎今知
刘说非者彼注虽似有异其义与此不殊彼传云唐人是因杜以
唐人非一人之称故云刘累之等谓累之子孙故云之等也累迁
鲁县传云唐人是因因居大夏则累之子孙迁居大夏也杜知殷
末封之于唐者以周成王灭唐故也知后封于杜者以宣王时有杜
伯故也是成王之时有唐无杜宣王之时有杜无唐故杜为此解刘
卷二十三 第 9a 页
炫又规云唐非豕韦之胤杜亦未必是后安知灭唐迁于杜也贾
逵注国语云武王封尧后为唐杜二国以为并时为国非灭唐封
杜刘以为唐非刘累之后又取贾逵注国语武王封尧后为唐杜
二国以为二国并封而规杜氏非也炫谓宣子历言已之宗族于上
世有国有家未必继体相承炫于处秦为刘谓非兵明之笔豕
韦唐杜不信元恺之言已之远祖数自讥许或闻此义必将见嗤
但传言于人惧误后学意之所见不敢有隐唯䝨者裁之
大上至立言正义曰大上其次以人之才知浅深为上次也大上
谓人之最上者上圣之人也其次次圣者谓大䝨之人也其次又
次大䝨者也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
于无穷故服以伏羲神农杜以黄帝尧舜当之言如此之类乃
是立德也礼运称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后代人主之选计成王非圣
但𣣔言周公不得不言成王耳禹汤文武周公与孔子皆可谓立德者
也立功谓极厄除难功济于时故服杜皆以禹稷当之言如此之类
乃是立功也祭法云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
卷二十三 第 9b 页
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禦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法施
于民乃谓上圣当是立德之人其馀勤民定国禦灾捍患皆是立
功者也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记传称史逸有言论语称周
任有言及此臧文仲既没其言存立于世皆其身既没其言尚存
故服杜皆以史佚周任臧文仲当之言如此之类乃是立言也老庄
荀孟管晏扬墨孙吴之徒制作子书屈原宋玉贾逵扬雄马
迁班固以后撰集史传及制作文章使后世学习皆是立言者
也此三者虽经世代常不朽腐故穆子历言之 注祊庙门
正义曰释宫云祊谓之门李巡曰祊故庙门名也孙炎曰诗云祝祭
于祊谓庙门也 诗云至名也夫 正义曰诗小雅南山有台之篇
旨美也言有乐美之德君子以有乐美之德故为邦家之基本也
此诗所言言此君子有令德也夫又引诗大雅大明之篇诗人谓武王
云上天之意临视女武王矣言武王为天所临不敢怀贰于女之
心此诗所言言武王有令名也夫乐美君子者言君子有可乐可美
之德也刘炫云诗人谓武王云上天之意临视女武王故在下臣民无
卷二十三 第 10a 页
怀贰于女之心也 母宁至生乎正义曰无宁宁也言人等作
二事为不取人财宁使人谓子实能生养我民也为多取人财使
人言子不能自活而须我民财以生活乎此二者孰胜也 注焚
毙也 正义曰焚是烧也象不烧死故训为毙服虔云焚读曰
偾偾僵也为生齿牙僵仆其身 无有至一也 正义曰射大
之意言家与彼俱是大夫无有国士大小人民众寡之异其在我
上彼此一也其意言我下郑卿亦下晋卿彼若是卿我当下之
彼是大夫我不下之 注部娄至大国正义曰释地云大陆曰阜
大阜曰陵李巡曰大陵谓土地高大名曰阜阜最大为陵则阜地
之高者是丘陵之类也部娄小阜相传为然大山有松柏小阜无
松柏小阜异于大山喻小国异于大国不得与大国之人等也服虔
云喻小国无䝨材知勇之人而与大国等也 注转衣装 正义
曰踞谓坐其上也战车所有可坐其上明是衣囊耳当是盛衣甲
之囊也下云取胄于櫜当别有小囊盛冑定本作衣装
曩者至怯也 正义曰曩犹向也向者志入前敌而驰驰入遇怯
卷二十三 第 10b 页
而出非是故不告也 注郏王至城之 正义曰传称成王定鼎于
郏鄏周公就而营之谓之洛邑亦名王城其地旧名为郏故以郏
为城名周语云灵王二十二年榖洛斗毁王宫计灵王以二年即
位往年为二十二年往年毁坏其城故齐人今岁为王城之也
注问自降下之道正义曰下注阶犹道也知问降阶者问自降
下之道程郑既得为卿以卿是高位𣣔降意下人故问自降下
之道其有至忧也 正义曰程郑匆问降阶然明议其将死
故云此程郑身有罪祸惧奔亡之衅而辄问降阶也若不然则
有迷惑之疾将死而忧手何休难此云善言者君子所尚有小
人道之辄为死徵是善言不可出口此未得传之意也然明者郑
之知人知程郑以佞媚嬖幸得升卿位非有谦退止足之心今忽
问降阶是改其常度以其改常知其将死故疑其知将有亡衅
惑疾而忧故能出此语耳善言非其常所以知其死非谓口出
善言即当死也赵文子䝨人也将死其语偷程郑小人也将死
其言善俱是失常无所怪惑也 二十五年注子产至详之
卷二十三 第 11a 页
正义曰释例曰陈蔡楚之与国郑𣣔求亲于晋故伐而入之晋士
庄伯诘其侵小问陈之罪子产荅以东门之役故免于讥及其侵
蔡既无晋命又无直辞君死主少兴师以求媚于晋义取乱略不
能以德怀亲又不能以直报怨故二大夫异于子产也陈之见伐本
以助晋晋不逆劳而以法诘之得盟主远理故仲尼曰晋为伯郑入
陈非文辞不为功善之也 注夷仪至经误 正义曰僖五年公及
齐侯云云会王世子于首止秋八月诸侯盟于首止公羊传曰诸
侯何以不序一事而再见者前目而后凡也是言前序后揔取省
文之义故此直言诸侯犹是上夷仪之诸侯也刘炫云定四年公
会刘子云云于召陵五月公及诸侯盟于皋鼬杜云复称公者会
盟异处故此亦异处而不言公者炫谓史异辞于彼有规传云七
月经言八月杜以长历校之七月十二日有己巳知是经误也
注夷仪至之例正义曰僖元年邢迁于夷仪是夷仪本是邢地
僖二十五年卫灭邢而有之还名其地为夷仪故为卫之邑也释
例曰春秋称入其例有二施于师旅则曰不地在于归复则曰国
卷二十三 第 11b 页
逆国逆又以立为例逆而不立则皆非例所及诸在例外称入直是自
外入内记事者常辞义无所取而贾氏虽夫人姜氏之入皆以为
例如此甚多是杜以先儒妄以入例故显言非国逆也于时剽为卫
君非国逆又不得位而称侯者晋人称为卫侯以告鲁故书侯也
桓十五年郑伯突入于栎与此同也 吴子至巢卒正义曰诸
侯不生名此吴子名在伐楚上者为卒书名上之以省文犹郑伯髡
顽如会丙戌卒于鄵也 传注棠公至大夫 正义曰楚僣号称
王故县尹称公齐不僣号亦邑长称公者盖其家臣仆呼之曰公
传即因而言之犹伯有之臣云吾公在壑谷也 注丁公正义曰
谥法远义不克曰丁 遇困之大过正义曰坎下兑上为困兑为
泽坎为水水在泽下则泽中无水也易困象曰泽无水困泽以钟
水润生万物今泽无水则万物困病故名其卦为困也巽下兑上
为大过彖曰大过大者过也阳大阴小二阴而夹四阳大者过也
史皆曰吉 正义曰史者筮人也史有多人皆言为吉阿崔子之意
也服虔云皆二卦妄也 注坎为至以动 正义曰坎彖云习坎重
卷二十三 第 12a 页
险也说卦坎为水水之险者为石也石不可动往而遇石是往不济
也 注坎为至则伤正义曰兑为泽说卦文也释草云茨蒺藜
郭璞曰布地蔓生细叶子有三角刺人蒺藜有刺是草之险者
践之则被刺故恃之则伤也 注易曰至所归正义曰所引易
曰易下系辞文也孔子引此爻之辞而以此言述之非所困而困者谓
六三是坎坎为水水之险者为石遇石当须辟之非合所困而乃
困之故名必辱也非所据而据谓六三在坎之上泽之下于蒺藜之间
应当辟之非合所据而乃据之故身必危也石未即害身之物所以
云名必辱蒺藜害体之物故云身必危既有困辱且复倾危此
死时其将至矣妻其可得见乎孔子述此爻之义如是今卜昏而
遇此卦是不吉之象也六三以阴居阳位是失位也三应在上下亦
阴爻是无应也动而无应是丧失所归故不见其妻也刘炫云困
卦六三上承九四四非三应而三𣣔附之附之不入自取其困不应为
此困而为之名必辱也六三失位而下乘九二以柔乘刚非安身之
道不应据而据之身必危也 不为至冠乎 正义曰公意言冠
卷二十三 第 12b 页
易得不足惜纵使馀人不为崔子者其可无冠乎况崔子富贵其
当自有冠也刘炫云冠是首服之大名周礼司服卿玄冕此崔子
之冠盖玄冕也今知非者以礼运云冕弁兵革藏于私家非礼也
崔子冕在公府非助君祭不得用之将以赐人人非是卿何处施用
案传云骤如崔氏以崔子之冠赐人当谓就崔子家以崔子冠赐
人当是玄冠也或冠模制作有异故以赐人也 注于掫至他命
正义曰昭二十年传说齐公孙青聘卫之事云宾将掫主人辞
宾曰若不获捍外役是不有寡君也乃亲执铎终夕与于燎燎
即是掫之事捍外役即是干之义也故先儒相传皆以干掫为
行夜说文云掫夜戒守有所击从手取者夜捍寇盗手有所击
故以干掫为行夜官名也服虔云一曰于捍也诹谋也言受崔子
命捍禦谋淫之人有此谬说故掫字或误从言也今定本作干掫
受崔子之命又受公命是为二命故云受崔子命讨之不知他命也
又射之中股正义曰上未有射公之文而云又射之者以公未踰
墙必已射公但射公不中传文不载以踰墙射之中股故传言其事
卷二十三 第 13a 页
而云又也 注丧车至六翣 正义曰周礼缝人掌衣翣柳之材
郑玄云必先缠衣其木乃以张饰也丧大记云饰棺君黼翣二黻
翣二画翣二郑玄云汉礼翣以木为筐广三尺高二尺四寸方两
角高衣以白布画者画云气其馀各如其象柄长五尺车行使
人持之而从既窆树于圹中檀弓曰周人墙置翣是也是说翣之
制也方言云自关而东谓扇为翣则翣是扇之类也礼器云天
子八翣诸侯六翣大夫四翣郑玄云八翣者加龙翣二 不跸
正义曰礼丧车乘人专道而行无贵贱一也跸者止行人也此不
止行人略贱之 注下车至降损 正义曰服虔云下车遣车也
杂记云遣车视牢具郑玄云言车多少各如所包遣奠牲体之
数也然则遣车载所包遣奠而藏之者与遣奠天子大牢包
九个诸侯亦大牢包七个大夫亦大牢包五个士少牢包三个大夫以
上乃有遣车如郑之所言遣车者乃是明器涂车刍灵载所
包遣奠藏之于圹中下车若是明器则甲兵亦是明器当云无
甲兵不得云不以甲兵也杜言送葬之车则谓此为贰车非遣车
卷二十三 第 13b 页
也言下车者盖谓粗恶之车非良车也周礼大行人云上公贰车
九乘侯伯贰车七乘子男贰车五乘则齐是侯爵法当车七乘
耳今传举七乘言其不依旧法知齐旧依上公之礼贰车九乘
其送葬又有甲兵今皆降损也用甲兵者葬是送终大礼法当
备列军陈若汉葬霍光发材官轻车比军伍校士军 陈至茂
陵以送其葬所以荣之也注以弑庄公说晋也 正义曰刘
炫云杜意晋谋代齐齐人乃弑庄公以说晋也炫谓庄公死后
晋始谋代齐齐人以庄公伐晋晋𣣔报伐庄公既以此说晋言晋
雠既死今新君服从晋也 男女以班 正义曰刘炫云哀元年
蔡人男女以辨与此同杜意男女分别将以赂晋也炫谓男女分
别示晋以恐惧服罪非以为赂也 注五吏至属官 正义曰此
齐以晋将来伐就会赂之则五吏三十帅皆军内之官也三军将
佐有六与六正数同故以六正为六卿也其五吏三十帅皆是军内
之官以三军与六正数同必是在军之官但军官不复可知下句言
三军之大夫百官之正长则军内群官是包之矣于大夫之上言五
卷二十三 第 14a 页
吏三十帅此吏帅未必贵于大夫当以有所掌故先言之耳以吏
者治也故为文职帅者有所率领故为武职杜氏以意而解不能
审悉故云皆军卿之属官略言之耳既以帅为武职则帅是大
帅下句复云师旅明当小于此帅故杜以下师旅为小将帅蕫遇
云五吏谓一正有五吏为三十帅之长亦以意言之耳俗本三十帅
为三十师非也 注皆以男女为赂正义曰杜以上句男女以班
与赂连文故云皆以男女为赂刘炫以为男女以班示降服于晋有
赂者皆有货财赂之非以男女为赂与杜异也 注晋侯至宜退
正义曰案传会于夷仪伐齐以报朝歌之役齐人以庄公说则晋
初伐齐之日未知庄公已死齐人以说方始知之齐既有丧师自须
退纵今受赂未合致讥故杜为此解而刘以为齐弑君之后晋始
来伐而规杜氏非也 崔子至五鹿正义曰卫侯本以妻子奔
齐今卫侯将入夷仪崔子止其帑于齐所以止之以求五鹿故也
卫侯若得卫国望以五鹿与齐故止其妻子以质之以 注累
自至待命正义曰宣十二年楚子入郑郑伯肉祖牵羊所以不
卷二十三 第 14b 页
别以男女囚系以待命者此虽降服犹望国存故以囚系男女拟
为郑之仆隶彼则恐其遂灭请俘江南国巳亡灭男女非巳之有
故与此不同 注祓除至还也正义曰周礼女巫掌岁时祓除
衅浴郑玄云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
薰草药沐浴彼言祓除知此祓社是祓除也其祓除之事当如郑
之言也周礼有掌节之官节为兵符若今之铜虎符竹使符也
陈国既乱致使官司废阙民人分散符节失亡故令陈之司徒招
致民人司马集致符节司空检致土地使各依其旧师乃回还也
刘炫云陈国既乱民节与地非复陈有子展子产心不灭陈各使
巳之官属各依其职事致之于陈使民依职领受具其众官备其
所职以安定之乃还也诸官皆郑人在军有此官者盖权使摄为
之未必是正官服虔以为祝与司徒等皆是陈人各致其所主于
子产案传陈侯拥社自抱以逆又何须祝祓之子美数俘获尚不
取何当取其民地使陈致之既致乃还则是灭矣何以云入陈也
注伐齐至同盟正义曰杜以经言同盟传言伐齐直书诸侯同
卷二十三 第 15a 页
盟齐人不序于列故据同盟之言以明齐示与盟刘炫以为齐直
遣庆封如师齐侯不与盟今知非者以五月齐弑庄公之后即立
景公及七月始盟传言齐成故也明齐侯在会庄十六年同盟于幽
传云郑成也二十七年同盟于幽传云陈郑服也并与此文同又传称
重丘之盟未可忘也故知齐亦同盟刘以为齐侯不与盟而规杜氏
非也 注令尹屈建正义曰赵文子初始为政与令尹相知望其
在后兵息知是新令尹也下文始言屈建为令尹者因伐舒鸣而追
序之其实蔿子冯卒在此盟前故服杜皆以令尹为屈建也
注垫隘虑水雨正义曰成六年注云垫隘羸困也方言云垫下也
吴地下湿久驻于此虑水雨大至民将困病故恐为人所禽制也
注献入至其俘 正义曰上云数俘而出不将以归知其空献功不
献俘也 注戒服至朝服 正义曰周礼司服云凡兵事韦弁服
郑玄云韦弁以韎韦为弁又以为衣裳也诸侯之朝服玄冠缁布
衣素积以为裳是戎服异于朝服也 注庸用至满也 正义曰
庸声近用故为用也史记陈世家云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
卷二十三 第 15b 页
舜传禹而舜子商均为封国夏后之时或失续周武王克殷求舜
后得妫满封之于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 注周得至三恪
正义曰乐记云武王克殷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
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而封夏后氏之后于𣏌投殷之
后于宋郊特牲云天子存二代之后犹尊䝨也尊䝨不过二代郑
玄以此谓𣏌宋为二王之后蓟祝陈为三恪杜今以周封夏殷之后
为二王后又封陈并二王后为三恪杜意以此传言以备三恪则以
陈备三恪而已若远取蓟祝则陈近矣何以言备以其称备知其
通二代而备其数耳二代之后则各自行其正朔用其礼乐王者示
尊之深也舜在二代之前其礼转降恪敬也封其后示敬而已
故曰恪虽通二代为三其二代不假称恪唯陈为恪耳何故侵小
正义曰陈大于郑而谓之侵小者言陈对晋为小不言小于郑也
子展代陈此言侵谓侵陵之非用兵之侵也 列国一同 正义
曰周法大国五百里此为一同者引夏殷时国小以讥晋国之宽
大权以拒晋耳 衰差降正义曰中国七十小国五十是降差
卷二十三 第 16a 页
注枢机至之主 正义曰易系辞文也郑玄云枢户枢也机弩牙
也户枢之发或明或闇弩牙之发或中或否以譬言语之发有荣
有辱传言子产善为文辞于郑有荣也 注庀治 正义曰庀
训为具而言治者以下说治赋之事治之使具故以庀为治也
治鸠聚至之处正义曰鸠聚释诂文也释地有十薮李巡曰薮泽
之别名也周礼泽虞有大泽大薮小泽小薮郑玄云泽水所钟也
水希曰薮其职云若大田猎则莱泽野是薮为田猎之处或焚其
草则散失泽薮之用故聚成使不得焚燎之也 注辨别至之地
正义曰释丘云绝高为之京非人为之丘李巡曰丘高大者为京也
孙炎曰为之人所作也则京为丘类人力所作也释地云大陆曰阜
大阜曰陵李巡曰大陆谓土地高大名曰阜阜最大为陵也檀弓
称赵文子与叔誉观于九原观晋诸大夫之墓也僖三十二年传
云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故知别丘陵以为葬墓
之地 注淳卤至赋税 正义曰贾逵云淳咸也说文云卤西方
咸地也从西省象盐形安定有卤县东方谓之斥西方谓之卤吕
卷二十三 第 16b 页
氏春秋称魏文侯时吴起为邺令引漳水以灌田民歌之曰决漳
水以灌邺旁终古斥卤生稻梁是咸薄之地名为斥卤禹贡云
海滨广斥是也淳卤地薄收穫常少故表之轻其赋税 注疆
界至租入 正义曰贾逵以疆为彊㯺硗埆之地郑众以为疆
界内有水潦者案周礼草人凡粪种彊㯺用蕡郑玄云彊㯺
强坚者则彊地犹堪种植非水潦之类故从郑众之说数其疆
界有水潦者计数减其税租也孙毓读为疆潦注云砂砾之田
也 注偃猪至多少正义曰禹贡徐州大野既猪孔安国云水
所停曰猪檀弓云有弑其父者洿其宫而猪焉是猪者停水之
名偃猪谓偃水为猪故为下湿之地规度其地受水多少得使田
中之水注之 注广平至㖽町正义曰广平曰原释地文李巡
曰谓土地宽博而平正名曰原释丘云坟大防孙炎曰谓堤也堤
防之间或有平地不得平正以为井田取其可耕之处别为小顷
町也说文云町田践处曰町史游急就篇云顷町界亩是町亦顷类
故连言文也谓广平为原者因尔雅之文其实此原谓堤防之间
卷二十三 第 17a 页
也刘炫云广平曰原土地宽平当与隰相配非是不得为井田也
释地于陆阜陵阿之下云可食者曰原孙炎曰可食谓有井田也
陵阿山田可种榖者亦曰原也谓彼陵阿之间可食之地非广
平也 注隰皋至之地 正义曰释地云下湿曰隰李巡曰下湿
谓土地窊下名为隰也诗云鹤鸣于九皋毛郑皆以皋为泽之
坎是皋为水岸也下隰与水岸不任耕作故使牧牛马于中以
为刍牧之地 注衍沃至为井正义曰周礼大司徒以土会
之法辨五地之物生四曰坟衍五曰原隰衍地高于原也传称郇瑕
氏之地沃饶鲁语云沃土之民逸则衍沃俱是平美之地衍是高
平而美者沃是下平而美者二者并是良田故如周礼之法制之
以为井田贾逵云下平曰衍有溉曰沃所指虽异俱谓良美之田
也六尺为步以下皆司马法之文自度山林以下至此有九事贾逵
以为赋税差品其注云山林之地九天为度九度而当一井也薮
泽之地九夫为鸠八鸠而当一井也京陵之地九夫为辨七辨而
当一井也淳卤之地九夫为表六表而当一井也疆潦之地九夫
卷二十三 第 17b 页
为薮五数而当一井也偃猪之地九夫为规四规而当一井也原防
之地九夫为町三町而当一井也隰皋之地九夫为牧二牧而当一井
也衍沃之地亩而为夫九夫为井周礼小司徒云乃经土地而井牧
其田野郑玄云隰皋之地九夫为牧二牧而当一井今造都鄙授
民田有不易有一易有再易通率二而当一是之谓井牧是郑
贾同此说也案周礼所授民田不过再易唯有三当一耳不得
有九当一也山林薮泽京陵偃猪本非可食之地不在授民之
限虽九倍与之何以充税而使之当一井也且以度鸠之等皆为
九夫之名经传未有此目故杜不用其说 量入脩赋 正义曰
量其九土所宜观其收入多少乃准其所入脩其赋税其九土之
内偃猪京陵无物可入而言九土之所入者揔言之 赋车籍马
正义曰赋与籍俱是税也税民之财使备车马因车马之异故别
为其文 赋车兵徒兵 正义曰车兵者甲士也徒兵者步卒也
知非兵器者上云数甲兵下云甲楯之数故知此兵谓人也刘炫云
兵者战器车上甲士与步卒所执兵各异也司兵掌五兵郑众云
卷二十三 第 18a 页
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又曰军事建车之五兵郑玄云车之五
兵郑司农所云者是也步卒之五兵无夷矛而有弓矢事或当然
我躬至我后 正义曰诗小雅小弁之篇 书曰至不困正义曰
尚书蔡仲之命云慎厥初惟厥终终以不困此所引者盖是彼文
学者各传所闻而字有改易或引其意而不全其文故不同也
注弈围棋 正义曰方言云围棋谓之弈自关东齐鲁之间皆
谓之弈盖此戏名之曰弈故说文弈从拱言竦两手而执之孟子
称弈秋善弈秋人自以善弈而著名也棋者所执之子故云弈者
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谓举子下之不定则不胜其耦是棋为子也
以子围而相杀故谓之围棋沈氏云围棋称弈者取其落弈之
义也
春秋正义卷第二十三
          计一万二千八百五十五字
卷二十三 第 1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