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a 页
春秋正义卷第十二 僖公
  国子祭酒上护军曲阜县开国子臣孔 颖达 等奉
 敕撰
十六年注陨落至而书正义曰陨落释诂文公羊传曰曷为先
言霣而后言石霣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是随闻
见先后而死之也传称陨星也则石亦是星而与星陨文倒故解
之彼见星之陨不见在地之验此见在地之石不见始陨之星史
各据事而书故文异也三十三年书陨霜者亦见在地之霜不见
在天之验故霜上言陨与此同也星石霜言陨雪雹螽言雨者
其状似雨者称雨不似雨者即称陨 注是月至故书 正义
曰月令诸言是月皆是前事之月知此是陨石之月也石陨鹢退
俱是宋事相类而同时告故重言是月嫌同日也告者不以鹢
退之日告故言是月以异之鹢水鸟者相传为然春秋考异
邮云鹢者毛羽之虫生阴而属于阳洪范五行传曰鹢者阳禽
鹢字或作鹢广志云鹢古退飞者今以其首为船头庄子云鹢之
卷十二 第 1b 页
之相视眸子不运而风化博物志云雄雌相视则孕或曰雄鸣上
风雌承下风则亦孕是也鸟飞不能自退传言风也是鸟高飞过
风而退却也公羊传曰视之则六察之则鹢徐而察之则退飞是
亦随见先后而书之鲁史而记宋事知知其宋人以为灾告于诸
侯故书 注称字至书日 正义曰季是其字友是其名犹如仲
遂叔肸之类皆名字双举刘炫以季为氏而规杜过非也炫云季
友仲遂皆生赐族非字也 注临淮郡左右正义曰淮水发源
入海其路甚长会于淮者必是会于水旁不得会于水内杜𣣔
指其处无以可明故云临淮郡左右传注但言至陨星
正义曰下云风也是风使鹢退此若直言星也则嫌是星使石陨
故重言陨星以明所陨之石即是星也易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则星之在上其形不可知也古今之说星陨至地皆言为石经书
在地之验故言陨石传本在天之时故言陨星不知星之在上其
形本是石也为当既陨始变为石圣䝨不说难得而知 注祥吉
至所在正义曰中庸云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
卷十二 第 2a 页
孽则事之先见善恶异名吉之先见谓之祥凶之先见谓之妖此
㧾云祥者彼对文耳书序云亳有祥桑榖共生于朝五行传云青
祥白祥之类恶事亦称为祥祥是㧾名公问是何祥也吉凶焉
在故杜并以吉凶解之言吉凶先见皆为祥也襄公以为石陨鹢
退能为祸福之始故问其所在盖当虑其在已故问之 注鲁丧
至知之 正义曰此三者叔兴止言其事不说知之所由或观政
教刑法或他事别有占验故云别以政刑他占知之言知之不由
石鹢也刘炫云政者若周大夫入陈竟见官职不修君臣南冠如
夏氏知简夷将乱子贡见公执玉卑知其替死也刑者若夷吾忌
克多怨君子知其不终也吉凶有二阴阳调序四海玉烛时吉也
阴阳错逆寒暑失度民多疠疫五榖不登时凶也父慈子孝君义
臣忠人吉也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人凶也 注言石至
告人 正义曰刘炫云言是阴阳之事也则知事由阴阳若阴阳
顺序则物皆淂性必无妖异故云阴阳错逆所为非人吉凶所生
也传称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人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洪范
卷十二 第 2b 页
咎徵曰狂恒雨若之类皆言人有愆失乃致阴阳错逆而云阴阳
错逆昨人所生者石陨鹢飞事由阴阳错逆阴阳错逆乃是人行
所致襄公不问巳行何失致有此异乃谓既有此异将来始有吉
凶故荅云是乃阴阳之事非将来吉凶所生言将来若有吉凶恊
此石鹢之异耳非始从石鹢而出也襄公不知阴阳错逆为既往
之咎乃谓将来吉凶出石鹢之间是不知阴阳而空问人事故云
君失问也叔兴若以实对当云由君愆失致有此异今乃别以政
刑他占横说齐乱鲁丧自以对非其虞恐为有识所讥故退而告
人以此言也服虔云鹢退风咎君行所致非吉凶所从生襄公
不问已行何失而致此变但问吉凶焉在以为石陨鹢退吉凶所
从而生故云君失问是刘炫用服义为说也今删定以杜注云石
鹢阴阳错逆所为非人所生则阴阳错逆自然有此非由人事之
失致此错逆又吉凶不由石鹢所生故传云是阴阳之事非吉凶
所生是吉凶不由石鹢石鹢不由于人则吉凶之来别由人行得
失耳故释例云或异而无感或感而不可知如此之类是也其传
卷十二 第 3a 页
云乱则妖灾生洪范曰狂恒雨若此皆假之阴阳以为劝戒神道
助教非实辞也但圣䝨之说未知孰是故两载其义以俟后䝨
注积善至以对 正义曰积善馀庆积恶馀殃易文言文也言将
来吉凶由人行所致行善则有吉行恶则有凶吉凶自由于君不
从石鹢而出吾不敢逆君之心故假他占以对之 注狐厨至入
河 正义曰汾水从平阳南流折而西入于河临汾县在汾水北
狐谷疑是狐厨乃在县之西北则狐厨受铎皆在汾北狄自北而
侵南涉汾水至于昆都昆都在汾南也 十七年注项国至讳之
正义曰知非师少不言师而言讳之者沈云襄十三年传云用大
师焉曰灭此既称灭故知用大师刘炫云案传齐人以为讨讨其
灭国非讨用师既不讳灭何以讳师炫谓将卑师少称人不可自
言鲁人故不称师炫不达此旨以为脟卑师少以规杜过非也
夫人至于卞正义曰妇人送迎不出门见兄弟不踰阈今出会
齐侯无讥文者凡夫人之行得礼失礼直书其事善恶自明故
于文悉无褒贬此时公为齐人所止夫人会以释之纵使违礼不
卷十二 第 3b 页
合贬责 注与僖至以名 正义曰元年盟于荦三年公子友如
齐涖盟五年于首止七年于宁母八年于洮九年于葵丘十五年
于牡丘四年与屈完盟于召陵诸侯皆在公亦与焉故为八也同
盟相赴以名主谓当时两君但与其父盟亦得以名赴其子耳与
僖盟既多故不复通数庄闵也传注过十至曰孕 正义曰十
月而产妇人大期又家语云人十月而生故知过期过十月也易
称妇孕不育说文云孕怀子也 注国养至曰妾 正义曰昭七
年传曰马有圉牛有牧内则云聘则为妻奔则为妾是也 犹有
至讳之也 正义曰实无诸侯之事而言至自会者尚似有诸侯
之事焉注雍巫至易牙 正义曰周礼掌食之官有内雍外雍
此人为雍官名巫而字易牙也 十八年注狄称至义例
正义曰决上狄救齐不称人也于例将卑师众称师将卑师少称
人谓中夏诸侯之例此称邢人是将卑师少者夷狄既无爵命
非有君臣之别文多称戎称狄令君臣同文或单称狄或称狄人
是时史异辞非褒贬也榖梁传曰狄其称人何也善累而后进之伐
卷十二 第 4a 页
卫所以救齐也其意以为上已救齐今复伐卫救齐故进之称人
左氏无此义故为史异辞传注楚金利正义曰考工记云吴
越之剑是也 十九年注称人至从赴 正义曰此云宋人执滕
子下云邾人执鄫子二君于传无不道之状而皆称人以执是宋
公欲重其罪以罪及民告故史从而书之以示虚实释例曰凡诸
侯无加民之恶而称人以执皆时之赴告欲重其罪以加民为辞
国史承之书之于策而简牍之记具存夫子因示虚实故传随
而著其本状以明淂失也滕子鄫子皆称人见执宋欲重二国之
罪故以不道赴或名或不名从所告之文也传具载子鱼之辞
以虐二国之君见义明非罪也杜言书名从赴者诸侯被执其罪
与不罪直以执者称人称侯为异传例不以书名为义释例曰
诸见执者已在罪贱之地书名与否非例所加故但言执某侯也
其意言被执已是罪贱书名更无可加故不复以名为义既不以
为义而被执者有名与不名知其从赴也 注曹虽至见围
正义曰哀十二年传曰诸侯之会侯伯致礼地主归饩桓十四年
卷十二 第 4b 页
公会郑伯于曹传曰曹人致饩礼也春秋诸会于国都者即以国
都名为会地地主不序于列此会地于曹南则在曹之都也在曹
之都而曹人在列是曹虽与盟而心犹不服秋宋人围曹传曰讨
不服也以不服而被围知此地以曹南即是不服之状明是不肯
致饩无地主之礼以此故不以国地而曰曹南所以及秋而见围
以秋见围知此时不服故注言之 注不及至如会 正义曰诸
侯盟于曹南鄫子欲往会之未至于曹诸侯既罢以邾既盟讫故
如邾会之本意欲往会盟未至于曹诸侯已去其实至于邾国
故书会盟于邾言其意欲盟也二十八年践土盟下云陈侯如会
彼谓往至会所此不至会所故书其所至而不言如会襄七年鄬
之会下郑伯髡顽如会未见诸侯丙戌卒于鄵亦不至会所而云
如会者其意欲会而在道身丧故亦书其所至义与此同但卒
执事异故文异耳鄫子不及曹南而至于邾国盖宋公知其在
邾故使邾子执之 注称人至他命正义曰昭十一年楚执蔡
世子友用之与此执鄫子用之皆恶其无道直书用之言其若
卷十二 第 5a 页
用畜牲所以恶楚宋也恶宋而以邾自用为文者南面之君善恶
自专不得托之他命事实恶宋亦所以恶邾也传称用之于社而
经不书于社故云赴不及也刘炫规过云执蔡世子友用之不言
冈山此何须云于社今删定知不然者以庄二十五年鼓用牲于
社今鄫子既同畜牲而用当云邾人用鄫子于社今不云于社故
知赴不及则昭十一年执蔡世子友用之亦赴不及也注地于至
与盟 正义曰地于齐者言即以齐为所盟之地也传称陈穆公
请脩桓公之好而为此盟明是齐亦与盟地于齐而齐不序诸
盟会以国都而地主不列于序者地主亦与盟会皆以此而知之
耳 注以自至恶梁 正义曰诸侯受命天子分地建国无相灭
之理此以自亡为文不书所取之国以为梁国自亡非复取者之
罪所以深恶梁耳非言秦得灭人国也释例曰作事不时则怨讟
动于民彼梁伯者虚兴无虞之功诈称无害之寇遂沟其宫以
荡百姓之心开大国之志是妖衅之先徵自亡之实应故不言
秦灭梁而以自亡为文 传欲以属东夷 正义曰属训聚也杀
卷十二 第 5b 页
鄫子以惧东夷使东夷聚来归已也齐桓以德属诸侯诸侯聚
归齐桓 注睢水至用祭 正义曰释例曰汴水自荧阳受河睢
水受汴东经陈留梁国谯郡沛国至彭城县入泗凡水首从水出
谓之受流归他水谓之入汉书之例为然言汴从河出睢从汴出
也次谓水旁也下云用诸淫昏之鬼则此祀不在祀典故云此水
次有妖神妖神而谓之社传言以属东夷则此是东夷之神故言
东夷皆社祠之刘炫云案昭十年季平子伐莒献俘始用人于亳
社彼亳社旧不用人杜何以知此社杀人而用祭乎今知不然者
彼传云始用人于亳社故知旧来不用此云使邾文公用鄫子于
次睢之社既不言始明知旧俗用之刘取彼而规杜过非也
注司马至用马 正义曰尔雅释畜马牛羊豕犬鸡谓之六畜周
礼谓之六牲养之曰畜用之曰牲其实一物也此云六畜不相为
用昭十一年传曰五牲不相为用彼注不云马而以其馀当之明
其俱为祭祀所用彼此同也周礼校人春祭马祖郑玄云马祖天
驷也孝经说曰房为龙马六畜之言先祖者唯此一文而已以外
卷十二 第 6a 页
牛羊之等其祖不知为何神也谓若祭马先不用马略举一隅据
有文者言之耳沈氏云春秋说天苑主牛又有天鸡天狗天豕以
马祖类之此等各有其祖小事不用大牲 正义曰杂记言衅
庙用羊门夹室皆用鸡隐十一年传称郑伯之诅使卒出豭行出
犬鸡如此之类皆是不用大牲也 注三亡国鲁卫邢正义曰
齐语云鲁有夫人庆父之乱二君弑死国绝无嗣桓公使高子存
之狄人攻邢桓公筑夷仪以封之狄人攻卫卫人出庐于曹桓公
城楚丘以封之是也卫则狄灭之矣鲁邢不灭而言亡者美大齐
桓之功耳二十年注鲁城至文也 正义曰鲁城南门本名稷
门今新作者新脩彼稷门更令高大因改名高门此事非有所据
鲁人相传云然今时鲁人其言犹如此也新者易旧之意作者与
事之辞皆是更造之文也刘贾先儒皆云言新有故木言作有
新木故为此言以异之释例曰言新意所起言作以兴事通谓
兴起功役之事㧾而言之不复分别因旧与造新也 注郜姬姓
国正义曰二十四年传富辰所云郜之初封文王之子聃季
卷十二 第 6b 页
之弟以后更无所闻唯此年一见而已无时君谥号不知谁灭之
注西宫至六年 正义曰榖梁以西宫为闵公之庙礼宗庙在左
不得称西宫也公羊传曰西宫者何小寝也小寝则曷为谓之西
宫有西宫则有东宫矣此注取公羊为说故云公别宫也传注
门户至之例 正义曰传唯言启塞从时不知启塞之言意何所
谓服虔云阖扇所以开键闭所以塞月令仲春脩阖扇孟冬修键
闭从时从此时也传既云作门不时更发从时之例则启塞之事
当是城门之类安得以为闺扇键闭细小之物乎若是仲春孟冬
传何以不言春冬而直云从时知从何时岂丘明作传不了待月
令而后明哉故杜更为别说虽杜之言亦无明證正以门户道桥
所以开人行路故以为启城郭墙堑所以障蔽往来故以为塞虽
言无所据而理在可通此二事者皆官民之所开闭终当须之不
可一日而阙言从时者特从坏时而脩之不得拘以土功时月也
此新作南门者当时不是倾坏僖公欲脩饰使高大耳非开闭之
急得待土功间月今以日至之后兴造此门故以土功之制讥之
卷十二 第 7a 页
云书不时也传既讥僖公作门不时嫌门户墙堑之类交急之事
亦待土功之月故别起从时之例言启塞不须待时其彩作门须
待时耳杜云城郭谓之塞亦淂从坏时而治之所以春秋筑城每
云书不时者谓非因破坏而辄脩理故谓之不时释例曰门户道
桥城郭墙堑官民之开闭不可一日阙者也故特随坏时而脩之
皆当其时而讫不必用土功之常时也故传既曰书不时又曰启
塞从时重发以明二义其他急事亦包之也鲁城南面三门隐公
元年开一门故今南有四门僖公意更缮治高大稷门非启塞
之义而以日至之后兴功故经书春传曰书不时言失土功之
时也启塞之事犹淂从宜而脩之 二十一年注雩不至不收
正义曰春秋之例旱则脩雩雩必为旱而从或书雩或书旱
者云而淂雨喜雩有益书雩不书旱雩不淂雨则书旱明
灾成此时雩不获雨故书旱也周之夏即今之二月三月四月
也于时方𣣔下种此月不雨未能成灾而书夏大旱者此后虽得
少雨而终是不堪生殖从夏及秋五稼悉皆不收不收之后择最
卷十二 第 7b 页
旱之月而书之故书夏大旱也刘炫云大旱而不书饥者传云是
岁也饥而不害故不书饥 注诸侯至诸侯 正义曰诸侯之
被执者皆不书其释释而公不与又不告故鲁史不得书之此
由公往与盟见其得释故书之耳文七年公会诸侯晋大夫盟
于扈传曰公后至故不书所会凡会诸侯不书所会后也后
至不书其国辟不敏也此盟亦揔言诸侯不书其国似是公之
后期故解之鲁先不属楚公本无会期闻盟而往故书公会诸
侯非后期也公非后期而㧾书诸侯者此则会盂之诸侯也一事
而再见者前目而后凡自谓前已历序故后揔言耳非为鲁公变
文也 传注巫尪至焚之 正义曰周礼女巫职云旱暵则舞雩
此以为旱𣣔焚之故知巫尪女巫也并以巫尪为女巫则尪是劣
弱之称当以女巫尪弱故称尪也或以为尪非巫也巫是祷神之
人尪是瘠病之人二者非一物也尪是病人天恐雨入其鼻俗有此
说不出传记义或当然故两解之也檀弓云岁旱穆公召县子而
问然曰天久不雨吾𣣔暴尪而奚若曰天则不雨而暴人之疾
卷十二 第 8a 页
子虐无乃不可与郑玄云尪者面乡天觊天哀而雨之又曰然则
吾𣣔暴巫而奚若郑玄云巫主接神亦觊天哀而雨之彼𣣔暴人
疾而求雨故郑玄以为觊天哀而下雨此𣣔烧杀以求雨故杜以
为天哀之而不雨意异故解异也礼记既言暴尪又别言暴巫巫
尪非一物记言暴人之疾则尪是病人或说是也注樯俭也
正义曰穑是爱惜之义故为俭也襄二十四年榖梁传曰五榖不
升谓之大侵大侵之礼君食不兼味台榭不涂弛侯廷道不除
百官布而不制鬼神祷而不祀曲礼云岁凶年榖不登君膳不
祭肺马不食榖如此之数皆是务为俭也务为俭穑而修城郭者
服虔云国家凶荒则无道之国乘而加兵故脩城郭为守备也
注此邾至诸夏 正义曰蛮夷猾夏舜典文猾训为乱故云乱诸
夏也此注引昭二十三年传当云叔孙婼曰遍捡古本皆作豹字
盖主后即写误 二十二年注须句至须句 正义曰上传云须
句子则须句子爵故云虽别国而不能自通为鲁私属若襄公
之世鄫国属鲁故知如颛臾之氏略不备书也传其礼先亡
卷十二 第 8b 页
矣 正义曰其中国之礼先亡矣 注允姓至年信 正义曰
昭九年传曰先王居梼杌于四裔故允姓之奸居于瓜州伯父惠
公归自秦而诱以来是此戎为允姓也彼注云瓜州今敦煌则陆
浑是敦煌之地名也徙之伊川复以陆浑为名故至今为陆浑县
十一年传称伊洛之戎同伐京师则伊洛先有戎矣而以今始迁
戎为辛有言验者盖今之迁戎始居被发祭野之处故耳
注婢子妇人之卑称 正义曰礼云夫人自称于其君曰小童
世妇以下自称曰婢子是婢子为妇人之卑称 诗曰至孔云
正义曰诗小雅正月之篇也毛传云洽合邻近云旋也言王者和
合亲比其近亲则昏姻甚回旋而相归附其诗之意𣣔令王亲亲
以及远 敬之至易哉 正义曰诗周颂群臣进戒成王之辞
言为国君者宜敬之哉敬之哉天之道唯明见思言天之临下
善恶必察奉承天命不易哉言其承天命甚为难蜂虿有
毒 正义曰说文云蜂飞虫螫人者也虿毒虫也方言云燕
赵谓蜂为蠓螉其小者谓之蠮螉通俗文云虿长尾谓之蠍蠍
卷十二 第 9a 页
毒伤人曰蛆(张列/反)字或作蜇 注胄兜鍪 正义曰说文云冑
兜鍪首铠也书传皆云胄无兜鍪之文言兜鍪举今以晓古盖
秦汉以来语 注门官至尽也 正义曰周礼虎贲氏掌先
后王而趋以卒伍军旅会同亦如之舍则守王闲王在国则守
王宫国有大故则守王门诸侯之礼亡其官属不可得而知此门
官盖亦天子虎贲氏之类故在国则守门师行则在君左右近公
故尽死也歼尽释诂文舍人云歼众之尽也 不鼓不成列
正义曰军法鸣鼓以战因谓交战为鼓彼不成列而鼓以击之是
诈以求胜故注云耻以诈胜 具今至吾敌也正义曰言用兵
之法前敌无门强弱不可遗留且复若留强者还为巳害故曰且今
之陈上不被损伤材力强者皆能与吾相敌若其不杀还来害
我是以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恩义于二毛之人虽及胡
耇 正义曰谥法保民耆艾曰胡胡是老之称也释诂云者寿也
舍人曰耇觏也血气精花觏竭言色赤黑如狗矣孙炎曰耇面
如冻梨色似浮垢老人寿徵也 若爱至服焉 正义曰如犹
卷十二 第 9b 页
不如古人之语然犹似敢即不敢若爱彼重伤则不如本勿伤之
若爱其二毛不𣣔伤害则不如早服从之何须与战注鼓以至
声气 正义曰言金鼓以声气谓金鼓佐士众之声气下文声
盛致志者谓士众由闻金鼓声气满盛能致勇武之志以击
前敌为此前敌儳岩未陈鼓而击之可也注不言金当以金
有止众之时不是尽尽故也周礼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
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以金錞和鼓以金镯节鼓以金
铙止鼓以金铎通鼓是錞镯铎皆助鼓以声气其铙则鸣之以
止鼓大司马教战法亦云三刺之后乃鼓退鸣铙且却哀十一年
传书曰此行也吾闻鼓而已不闻金矣杜云鼓以进军金以退军
不闻金言将死也是金有止鼓之时尽用以声气注不言金见此
意也 注楚子至郑地 正义曰以芊是楚姓姜是齐姓故云
楚女齐女耳亦无无明文言之二者共以夫人冠之盖俱是夫人
礼无二适而有两夫人者当时僣恣不如礼也 注师缙至截耳
正义曰书传所言师旷师曹师蠲之类皆是乐师知此师缙亦
卷十二 第 10a 页
乐师也释诂云俘取也馘获也李巡云囚敌曰俘伐执之曰取郭
璞云今以获贼耳为馘毛诗传曰杀而献其耳曰馘郑笺云馘
所格者左耳也然则俘者生执囚之馘者杀其人截取其左耳𣣔
以计功也 注阈门限 正义曰释宫云柣谓之阈孙炎曰柣门
限也经传诸注皆以阈为门限谓门下横木为外内之限也
注用上至礼毕正义曰周礼大行人云上公九献侯伯七献子
男五献案仪礼主人酌以献宾宾酢主人主人又酌以酬宾乃成
一献之礼九献者九为献酬而礼始毕也楚实子爵以霸王自
许故郑以柽礼待之 注庭中至百也 正义曰飨礼既亡庭
实所有及所加笾豆无以言之然郑注周礼享礼兼燕礼食礼
与飧礼略同掌客云饔饩之礼其死牢如飧之陈上公飧五牢
饪一牢陈在西阶之前正鼎九牛一羊二豕三鱼四腊五肠胃
六肤七鲜鱼八鲜腊九从北南陈又有陪鼎三膷鼎一在牛鼎
之后臐鼎一在羊鼎之后膮鼎一在豕鼎之后腥四牢陈于东阶
之前牢别九鼎无陪鼎也侯伯飧四牢饪一牢腥三牢子男飧
卷十二 第 10b 页
三牢饪一牢腥二牢其陈列皆如上公又上公醯六十瓮从陈于
庭碑东醢六十瓮从陈于碑西侯伯醯醢百瓮子男八十瓮其
陈如上公又上公未百有二十筥横陈于醯醢之间侯伯百筥子
男八十筥陈如上公此飧礼庭实之物饔饩亦然掌客上公豆
四十侯伯三十二子男二十四郑注云公四十豆堂上十六西夹
东夹各十二侯伯三十二豆堂上十二西夹东夹各十子男二十四
豆堂上十二西夹东夹各六然笾数亦然其笾豆之物者周礼笾
人掌四笾之实朝事之笾其实麷蕡白黑形盐膴鲍鱼鱐馈
食之笾其实枣栗桃乾䕩榛实加笾之实菱芡栗脯羞笾
之实糗饵粉餈醢人掌四豆之实朝事之豆其实韭菹醓醢
昌本麋臡菁菹鹿臡茆菹麋臡馈食之豆其实葵菹嬴醢
脾析螷醢蜃蚳醢豚拍鱼醢加豆之实芹菹兔醢深蒲醓醢
箈菹雁醢笋菹鱼醢羞豆之实酏食糁食此等所陈虽为祭祀
下云宾客亦如之是宾客与祭祀不异故三十年飨有昌歜白
黑形盐公食大夫礼亦有昌本之属此云加笾豆六品必是此
卷十二 第 11a 页
卷十二 第 12a 页
休膏肓难左氏云杞子䘚岂当用夷礼死乎故解之此杞成公始
行夷礼以终其身故于卒贬之卒者人之终于终贬之见其终身
行夷礼也于时𣏌实称伯唯此独称子是仲尼以文贬之称子贬
之而曰子者曲礼曰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四夷之
君爵不过子故贬之为子言如夷狄之大国耳不书至敏也
正义曰隐七年已有例矣今重发者释例曰杞侯降爵嫌有异
同故传重发不书之例又更发凡者以明虽薨赴有法若或违之
国史亦承告而书不必改正也赴以名则亦书之者谓诸侯虽不
同盟或以名赴也不然则否辟不敏者谓虽同盟而赴不以名则
亦不书以审违谬也享其生禄 正义曰人以禄生故谓之生
禄 注胥臣至大功 正义曰胥氏也臣名也晋有臼邑盖食采
于臼邑字季子而为司空之官故名氏互见也不言狐毛贾佗
独举此五人者䝨而有大功故也颠颉归晋寻即被戮而言大功
者当为从亡之时有大功也晋语称公子长事贾佗佗非不䝨盖
传文意之所在便即言之未必五人皆䝨于贾佗注廧咎至隗姓
卷十二 第 12b 页
正义曰成三年晋郤克卫孙良夫伐廧咎如传曰讨赤狄之馀焉
彼言赤狄之馀知是赤狄之别种也女曰叔隗季隗知为隗姓也
乞食至 之正义曰晋语云过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举块以
与之公子怒将鞭之子犯曰天赐也民以土服又何求焉天事必
象十二年必获此土二三子志之岁在寿星及鹑尾其有此土乎
天以命矣复于寿星获于诸侯天之道也由是始之有此其以
戊申乎所以申土也再拜稽首受而载之及齐至杀之 正义
曰晋语云齐侯妻之甚善焉有马二十乘将死于齐而已曰民生
安乐孰知其他桓公卒孝公即位诸侯叛齐子犯知齐之不可
以动而知文公之安齐有终焉之心𣣔行而患之与从者谋于枼
下蚕妾在焉莫知其在也妾告姜氏姜氏杀之 醒以戈逐子
犯 正义曰晋语云逐子犯曰若无所济吾食舅氏肉其知
餍乎舅犯走且对曰若无所济吾未知死所谁能与豺狼争食
若克有成公子无亦晋之柔嘉是以甘食偃之肉腥臊将焉用
之遂行 及曹至观之 正义曰断其裸以上为句裸谓赤体
卷十二 第 13a 页
无衣也骈胁非裸不见故𣣔观其裸伺其浴乃逼迫以观之晋语
云曹共公闻其骈胁𣣔观其状止其舍谍其将浴设微薄而观之
孔晁云谍候也微蔽也注薄迫也骈胁合干正义曰薄者逼近
之意故为迫也说文云骈胁并干也肋胁骨也广雅云胁干谓
之肋孔晁云闻公子胁干是一骨故𣣔观之通俗文曰腋下谓之
胁如此诸说则胁是腋下之名其骨谓之肋干是肋之别名骈训
比也骨相比迫若一骨然 天之所启 正义曰启开也凡是天
开道者非人所能及𣣔令郑伯礼之 天其或者 正义曰天意
不可必知故言或者谓天意或当然也 男女至不蕃 正义曰
礼取妻不取同姓譬违礼而取故其生子不能蕃息昌盛也晋语
曰同姓不昏惧不殖也又曰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异类虽近
男女相及以生民也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
虽远男女不相及畏黩故也黩则生怨怨乱育灾灾育灭姓是
故取辟同姓畏乱灾也周礼不淂取同姓彼遂演说其意耳未
必取同姓者皆灭姓也 注国语至卿才 正义曰晋语云僖负
卷十二 第 13b 页
羁言于曹伯曰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卿才三人从之可谓䝨乎
宋公孙固言于襄公曰晋公子好善不厌父事狐偃师事赵襄
而长事贾佗此三人者实左右之公子居则下之动则咨焉僖负
羁言有卿才公孙因说其名氏知是一物故并引之 注弭弓至
逐也正义曰释器云弓有缘者谓之弓无缘者谓之弭李巡曰
骨饰两头曰弓不以骨饰两头曰弭孙炎曰缘谓缴束而漆之弭
谓不以缴束骨饰两头者也二说虽反俱以弭为弓末也诗云载
櫜弓矢则弓失所藏俱名櫜也昭元年传位举请垂櫜而入
注云示无弓则櫜亦受弓之物方言云弓藏谓之鞬此櫜鞬二
物必一弓一矢以鞬是受弓故云櫜以受箭因对文而分之耳
孔晁云马鞭及弓分在两手𣣔辟右带櫜鞬之文故云左执
广而至能力 正义曰广大者失于奢僭故美其能俭也文华
者失于傲慢故美其能有礼也能敬者失于褊急故美其能宽
容也忠诚者未必有力故美其能勤也此四者每两事相反而
美其能兼有之 注匜沃至湔也 正义曰说文云匜似羹魁
卷十二 第 14a 页
柄中有道可以注水盥澡手也从臼水临皿然则匜者盛水器也
盥谓洗手也沃谓浇水也怀嬴奉匜盛水为公子浇水令公子
洗手既而以湿手挥之使水湔污其衣故云挥湔也注去上至
谢之 正义曰晋语说此事云公子𣣔辞司空季子子犯子馀劝
取之乃皈女而纳币且逆孔晁云归怀嬴更以贵妾礼迎之也服
虔云申意于楚子申于知已降服于怀嬴屈于不知已注六月至
于此 正义曰杜言全引诗篇者多取首章之义刘炫规过云
案春秋赋诗有虽举篇名不取首章之义者故襄二十七年
公孙段赋枼扈赵孟曰匪交匪敖乃是卒章又昭元年云令尹
赋大明之首章既特言首章明知举篇名者不是首章今删
定知不然者以文四年赋湛露云天子当阳又文十三年文子赋
四月是皆取首章若取馀章者传皆指言其事则赋戴驰之四
章绿衣之卒章是也所以令尹特言大明首章者令尹意特取
首章明德故传指言首章与馀别也杜言多取首章言多则
非是揔皆如此刘以春秋赋诗有不取首章以规杜氏非也
卷十二 第 14b 页
二十四年天王出居于郑 正义曰出居实出奔也出谓出畿内
居若移居然天子以天下为家所在皆得安居故为天子别立此
名释例曰天子以天下为家故传曰凡自周无出今以出居为名而
不书奔殊之于别国 传注羁马羁绁马缰正义曰说文云羁马
络头也又曰马绊绁系也少仪云犬则执绁牛则执纼马则执靮
服虔云一曰犬缰曰绁古者行则有犬杜今正以绁为马缰者绁
是系之别名系马系狗皆淂称绁彼对文耳散则可以通巡于天
下用马为多故主于马耳 注子祀至皦日 正义曰诸言有如
皆是誓辞有如日有如河有如皦日有如白水皆取明白之义言
心之明白如日如水也有如上帝有如先君言上帝先君明见其
心意亦同也 夫祛犹在 正义曰夫辞也彼时斩祛之恨今日
犹在 蒲人至狄乎 正义曰言献公之时君为蒲邑人惠公之
时君为狄国人余未事君何有恩义于君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
乎言有人在蒲在狄为君犹是也 行者至刑臣 正义曰公言
女其行乎𣣔使之出奔也公若反齐桓念旧恶则出奔者甚众多
卷十二 第 15a 页
矣岂唯刑臣一人乎言畏罪者皆将去 注新有至纪纲正义
曰新有吕郤之难国未辑睦恐晋人情不可信故秦伯以兵卫文
公也说文云纲维纮绳也纪丝别也则纲是维之大绳纪者别理
丝缕诸门户仆隶之事皆使秦卒共之与晋人为纪纲谓为之首
领主帅也 注头须至小吏 正义曰一曰里凫须者史记谓之
里凫须与传文不同必有一谬故辨出其别不敢正之郑玄周礼
注云竖未冠者之官名 沐则心覆正义曰韦昭云沐则低头
故心反覆也 下义至处矣 正义曰在下者以贪天之功为立
君之义是下义其罪也在上者以立君之勋赏盗天之罪是上
赏其奸也居下者义其罪是下欺上也居上者赏其奸是上欺
下也如此上下相欺蒙难可与并居处矣 大上至及也 正义
曰曲礼云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郑玄以大上为帝皇之世其次
谓三王以来则以大上其次为世代之先后也襄二十四年传曰
大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杜以立德谓黄帝尧舜立功谓禹
稷立言谓史佚周任则以人之䝨愚为上次非复年代之先后也
卷十二 第 15b 页
然则大上谓人之最大上上圣之人也以德抚民唯能是用不简
亲疏也其次圣之人则亲其所亲以渐相及而至于远人为下周
公亲亲之事张本也周公亦是上圣不以德而先亲者制法为后
不独为身圣人之身不恃亲也 昔周至胤也 正义曰伯仲叔
季长幼之次也故通谓国衰为叔世将亡为季世昔周公伤彼夏
殷二国叔世疏其亲戚令使宗族之不同心以相匡辅至于灭亡
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篱屏蔽周室言封此以下文武
周公之子孙为二十六国也此二十六国武王克啇之后下及
成康之世乃可封建毕矣非是一时封建非尽周公所为富辰尽
以其事属周公者以武王克殷周公为辅又摄政制礼成一代大
法虽非悉周公所为皆是周公之法故皈之于周公耳昭二十八
年传曰昔武王克啇光有天下之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
十人彼言由其克啇乃淂封建兄弟皈功于武王耳亦非武王之
时已建五十五国其后不复封人也昭二十六年传曰昔武王克
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蕃屏周昭九年传曰文武
卷十二 第 16a 页
成康之建母弟以蕃屏周则康王之世尚有封国非独周公时也
且见于经传者管叔蔡叔霍叔周公摄政之初以流言见黜则
三叔之国已是武王封矣尚书康诰之篇周公营洛之时始封康
叔于卫洛诰之篇周公致之月始封伯禽于鲁书传称成王削
相叶为圭以封唐叔如此之类不得为武王封也凡蒋邢茅胙
祭周公之胤也岂周公自封哉固当成王即政之后或至康王之
时始封之耳 注吊伤至兄弟 正义曰吊伤俱是悼往之辞咸
训为皆故为同也昭六年传曰夏有乱政而作禹邢商有乱政而
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邢三辟之兴皆叔世也彼叔世谓三代
之末世知此二叔亦二代之末世也二代之末疏其亲戚以至灭
亡周公创其如此故制礼设法亲其所亲广封兄弟以自蕃卫也
蕃屏者分地以建诸侯使与京师作蕃篱屏捍也郑众贾逵皆
以二叔为管叔蔡叔伤其不和睦而流言作乱故封建亲戚郑玄
诗笺亦然案其封建之中方有管蔡岂伤其作乱始封建之马融
以为夏殷叔世故杜同之 注十六至县东正义曰文之昭者
卷十二 第 16b 页
自后稷以后一昭一穆文王于次为穆故文子为昭武子为穆昭
二十八年传称武王兄弟之国十五人此十六彼十五者人异故
说异耳非武王时十五而周公加一也此十六国所在之地蔡郕
鲁卫郜曹滕七国当时皆在已经解讫霍在闵元年原在隐十一年
郇在此年春亦已解讫其毛聃阙故唯解管雍毕酆也武穆四
国晋时见在故唯解应韩邘也周公之胤邢国见在隐七年解
讫凡祭阙故唯解蒋茅胙也 召穆至其侮 正义曰常棣之
诗周公所作故周语说此事云周文公之诗曰即明是周公作也
召穆公厉王时人于时周德既衰兄弟道缺召穆公思周德之
不善致使兄弟之恩缺收合宗族于成周为设燕会而作此周公
乐歌之诗曰常棣之木华鄂鄂然外发之时岂不而光明乎
以众华俱外发实而光明以喻兄弟众多而相和睦岂不
强盛而有光辉乎言兄弟和睦实强盛而有光辉兄弟和睦则
强盛如是然则凡今日天下之人𣣔致此之盛莫如兄弟之
相亲也其四章曰兄弟或有自不相善可争讼于墙内若有他人
卷十二 第 17a 页
侵之则同心合意外禦其他人之侵侮也 注类善至小雅
正义曰类善释诂文纠者聚合之意故为收也召穆公厉王宣王
之臣诗江汉序云命召公平淮夷经曰王命召虎是也思周德之
不善故知是厉王之时周德衰微兄弟道缺也召穆公于东都会
宗族盖当宣王之时若当厉王之时天子疏之召公虽则聚会不
能使之亲也于会之上作此周公之乐歌𣣔感切宗族使相亲也
刘炫云杜云常棣诗属小雅明是周公所作也 注常棣至
正义曰常棣释木文也舍人曰常棣一名棣郭璞曰今关西山中
有棣树子似樱桃可啖鄂鄂然华外发者华聚而发于外鄂
鄂然而光明也不乎言其实也古之人语有声而倒者
诗文多有此类 注阋讼争貌 正义曰释言云阋很也孙炎
云相很戾也李巡李作恨注云相怨恨以心相怨恨而为阋是
为争讼貌也 庸勋至奸之大 正义曰亲昵尊是爱敬之辞
也即从与是依就之意也其庸即用也用其有功勋者亲其亲族
亲者昵其道路近者尊其有䝨行者此四事是德之大者也即
卷十二 第 17b 页
训就也就其耳聋者从其目昧者与其心顽者用其口嚚者此四
事是奸之大者也勋亲近䝨据事上为名聋昧顽嚚据身上为名
以狄无他事故于耳目心口之上为恶名耳下文各以四事覆之
唯弃嬖宠而用三良是言郑伯之䝨与上文倒随便言耳杜言三
良叔詹堵叔师叔所谓尊䝨如杜此注则谓郑伯尊䝨与上文尊
䝨乖者能用三良则是郑伯之䝨王则当此郑伯但杜注省略耳
 王德狄人 正义曰荷其恩者谓之为德古人有此语也
狄固贪惏 正义曰方言云杀人取财曰惏 注周礼至二人
正义曰周礼无御士之官唯夏官大仆之属有御仆下士十有二
人掌王之燕令郑玄云燕居时之令以亲近王故欲为王禦寇
注原毛皆采邑 正义曰此原伯毛伯盖是文王之子原毛之
后世为王臣仍为伯爵或本封绝灭食采畿内故云皆采邑也
注郑南至县南 正义曰南汜是襄城县南则郑之西南之竟南
近于楚西近于周故王处于汜及楚伐郑师于汜皆以为南汜其
东汜在中牟县南去郑城既近三十年秦晋围郑秦军汜南故
卷十二 第 18a 页
为东汜各随其所近而言也注鹬 至之服 正义曰释鸟云
翠鹬李巡曰鹬一名为翠其羽可以为饰樊光云青羽出交州郭
璞云似燕绀色生郁林说文云翠青羽雀也案汉书尉他献文帝
翠鸟毛然则鹬羽可以饰器物聚此鹬羽以为冠也 注夏书
至为宜 正义曰此是大禹谟之文以说禹事故传通以其篇为
夏书彼孔安国云水土治曰平五行序曰成水土既治是地平其
化五行既序是天成其施杜虽不见孔传于义亦不相违也
注宋吊至谢之 正义曰礼吊丧之法皆主人拜其吊者谢其动
劳吊者不荅拜以其为事而来不自同于宾客此皆据吊及主人
敌礼以上若其臣下来吊则主人不拜宋是先代之后王以敌礼
待之故拜其来吊其馀诸侯则否 省视官具正义曰郑伯与
三大夫每日亲自省视当国官司令具其器用送之于汜而后听
其私政也 二十五年注卫邢至罪之 正义曰曲礼曰诸侯不
生名灭同姓名传云同姓也故名然则诸侯位贵居尊故不斥其
名书名则是罪绝之事故云罪之注五同盟 正义曰燬以
卷十二 第 18b 页
元年即位四年盟于召陵五年于首止八年于洮九年于葵丘十
五年于牡丘皆鲁卫俱在是五同盟也 注伯姬至故书正义
曰伯姬鲁女而以宋荡冠之知为宋大夫荡氏妻也妇者薱姑之
文始即伯姬故知自为子来逆妇公羊传曰宋荡伯姬者何荡氏
之母也其称妇何有姑之辞也榖梁传曰妇人既妇不踰竟是妇
人越竟逆妇非礼也以非礼故书之纪裂繻来逆女此云逆妇者
姑自来逆故即称妇也宋有荡氏者宋桓公生公子荡荡生公孙
寿寿生荡意诸意诸之后以荡为氏则此人字荡也故云荡氏
妻注顿迫至纳故 正义曰围陈而纳顿子明顿子迫于陈
而出奔也楚人纳之知其出奔楚也公羊传曰何以不言遂两之
也一举兵而行此两意非因前生后故不言遂明此围陈纳顿子
正是一事释例曰传称诸侯纳之曰归今经诸称纳者皆有兴师
见纳之事不待例而自明故但言纳不复言皈皈纳不须两见故
云顿子不言皈兴师见纳故 注洮鲁至赐族正义曰八年盟
于洮杜云曹地三十一年鲁始得曹田此时不得为鲁地注注误
卷十二 第 19a 页
耳礼先君既葬则嗣子成君此文公既葬成公不称爵者释例曰
文公𣣔平莒于鲁未终而薨故卫子寻父之志鲁人由此亦脩文
公之好此孝子之至感而人情之所笃故成公虽已免丧至于此
盟会降以在丧自名犹武王伐纣称大子发故经随而书子传从
而释之曰脩文公之好也是说书子善之事传掖以赴外正义
曰说文云掖持臂也谓执持其臂投之城外也掖本持臂之名遂
谓臂下胁上为掖是因名转而相生也 继文之业 正义曰言
𣣔继文侯之功业而使信义宣布于诸侯今曰纳王是为可矣
注黄帝至为吉 正义曰大戴礼五帝德曰黄帝与赤帝战于
阪泉之野晋语云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为姬
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韦昭注云济当为挤灭也史记称
黄帝伐炎帝之后于阪泉之野炎帝即神农也黄帝将战卜淂吉
兆今卜复得彼兆故以为吉也 战克而王飨 正义曰卜遇
黄帝吉兆是战克也筮得大有是王享也 注阙地至而下
正义曰隐元年传曰阙地及泉隧而相见是阙地通路曰隧也天
卷十二 第 19b 页
子之葬棺重礼大尤须谨慎去圹远而阙地通路从远处而渐邪
下之诸侯以下棺轻礼小临圹上而直县下之故隧为三之葬礼
诸侯皆县柩而下故不得用隧晋侯请隧者𣣔请以王礼葬也
注都本至鄀县 正义曰言本在商密者据在后移都称旧都以
为本耳其实此时在商密后始迁于鄀县国至彼县而灭故彼县
专淂鄀名当此秦晋伐鄀之时国名为鄀所都之邑名啇密楚
以申息之师戍商密者正谓戍鄀国也析是鄀之别邑戍人居析
地为啇密之援 注言其至行也 正义曰杜以径犹行者以传
文为径故释为行上读为义刘炫改俓为经谓经历饥馁下属为
句辄改其其字以规杜氏非也二十六年齐人至弗及正义曰
于例将卑师少称人将卑师众称师此来去一也而师人异文者
榖梁传曰其侵也曰人其追也曰师以公之弗及大之也此传无
解或如榖梁之言美公能逐其师若言追大师然变文以美公
犹嘉季子之获而书莒挐也公追戎于济西不言所至此言至酅
者美公远追能远至齐地故书之也桓十年齐侯卫侯郑伯来
卷十二 第 20a 页
战于郎传曰不书侵伐我有辞也此齐人侵我讨洮向二盟与莒
和好我亦无罪而书侵者于时晋文初起诸侯无伯齐侯是桓
公之子𣣔以盟主自居鲁不告齐而私为此盟非齐正礼可辞齐
侯容淂侵伐故从本文 注公子至之辞 正义曰公子遂名书
于经则是卿也而云大夫者大夫是㧾辞也今定本为鲁卿乞
则自我之心淂否在于彼国乞者执谦之意不保必淂之辞释例
曰凡乞者深求过理之辞执谦以偪成其计故虽小国之乞大国
大国之乞小国亦皆从不与谋之例臧宣叔却锜乞师是也然则
与谋者彼此合计同谋共行乞师者取彼之力我独用之故不从
与谋之例公羊传曰乞者何卑辞也曷为内外同辞重师也曷为
重师师出不正反战不正胜榖梁亦同其意以为兵凶器战危事
用师必有死伤不可必全淂皈本不可谓之假借故皆以乞为名
传注劳齐师正义曰犒者以酒食饷馈军师之名也服虔云以
师枯槁故馈之饮食劳苦谓之劳也鲁语云使展喜以膏沐犒
师 注柳下惠正义曰鲁语展禽对臧文仲云获闻之是其人
卷十二 第 20b 页
氏展名获字禽柳下是其所食之邑名谥曰惠列女传柳下惠死
门人将谥之妻曰夫子之谥宜为惠乎门人从以为谥庄子云柳
下季者季是五十字禽是二十字 注如而至当恐 正义曰服
虔云言室屋皆发撤榱椽在如县罄孔晁曰县罄但者桷无覆盖
杜以下云野无青草言在野无青草可食明此在室无资粮可
啖故改如为而言居室而资粮县尽刘炫云如罄在县下无粟
帛炫乃以服义规杜非也 注祝融至其祝 正义曰楚世家云
楚之先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黎
为高辛氏火正帝喾命曰祝融帝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居火
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季连季连芈姓楚 其后也其
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不能纪其世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
裔曰鬻熊事文王鲁孙熊绎成王封于楚是祝融鬻熊皆为楚
之远祖也自祝融至鬻熊司马迁不能纪其世杜言十二世不
知出何书故刘炫规杜云计其间出有一千二百年而言之则
百年为一世计父子为十二世何以淂近千二百年乎今删定
卷十二 第 21a 页
知不然者以其间或兄弟伯叔相及皆为君故年多而世少或可
转写误刘更无别文以意而规杜氏未为淂也 注熊挚至夔
子 正义曰传言熊挚有疾是以失楚明是适子有疾不淂嗣
位楚世家无其事不知熊挚是何君之适何时封夔案郑语
孔晁注云熊䋇玄孙曰熊挚有疾楚人废之立其弟熊延熊挚
自弃于夔子孙有功王命为夔子亦不知何所据也 凡师至
曰以 正义曰能左右者谓𣣔左则左𣣔右则右故注云谓进退
在巳释例曰凡师能左右之曰以谓求助于诸侯而专制其用征
伐进退帅意而行故变会及之文而曰以施于匹敌相用者若伯
主之命则上行于下非例所及也吴虽大国顺蔡侯之请自将其
众唯蔡侯之命故亦言以吴子也传例称师则诸不言师者皆不
用以为例也以之于言所涉甚多刘贾许颍既不守例为断又亦
不能尽通诸以唯杂取晋人执季孙以归刘子单子以王猛居于
皇尹氏毛伯以王子朝奔楚随示以义数事而已又云诸称以皆
小以大下以上非其宜也寻案晋侯以季孙归又非下以上也荆
卷十二 第 21b 页
卷十二 第 21b 页
卷十二 第 2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