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第 1a 页
巳姓不知谁赐之姓者十一世兹丕公方见春秋共公以下微弱
不复见四世楚灭之向则唯此见经不能知其终始 注向小至
三年 正义曰将卑师少称人者周礼万二千五百人为军二千
五百人师五百人为旅用兵多少其数无常重其举大事动大众
满师则书之不满则不书轻其众少故经皆不书旅也师者众也
虽复五军三军悉皆以师为名取其众义故经亦不书军也释
例曰春秋不书军旅壹皆曰师从众辞是其义也经之大例君自
将者言君不言师卿将者满师则将并书不满则空举将名大
夫将者满师则称师不满则称人所以然者定四年传曰君行师
从卿行旅从则君行必有师卿行必有旅文虽不见理足可明君
将不言帅师卿将不言帅旅以其可知故也卿行不合师从今乃
帅领一师若不言师则师文不见卿尊自合书名师文又须别见
故师将并举言某帅师也其师少者卿自须见唯举将名不云师
旅言众少不足录也大夫爵位卑下名氏不合见经但所帅满师
师自须见故言师不言将也若不满师者一旅之众则例所不书
不复见四世楚灭之向则唯此见经不能知其终始 注向小至
三年 正义曰将卑师少称人者周礼万二千五百人为军二千
五百人师五百人为旅用兵多少其数无常重其举大事动大众
满师则书之不满则不书轻其众少故经皆不书旅也师者众也
虽复五军三军悉皆以师为名取其众义故经亦不书军也释
例曰春秋不书军旅壹皆曰师从众辞是其义也经之大例君自
将者言君不言师卿将者满师则将并书不满则空举将名大
夫将者满师则称师不满则称人所以然者定四年传曰君行师
从卿行旅从则君行必有师卿行必有旅文虽不见理足可明君
将不言帅师卿将不言帅旅以其可知故也卿行不合师从今乃
帅领一师若不言师则师文不见卿尊自合书名师文又须别见
故师将并举言某帅师也其师少者卿自须见唯举将名不云师
旅言众少不足录也大夫爵位卑下名氏不合见经但所帅满师
师自须见故言师不言将也若不满师者一旅之众则例所不书
卷三 第 1b 页
大夫位卑又名不当见则空举其将谓之为人人即大夫身也其
将尊师少及将卑师众若其序列则将卑师众者在上襄二年晋
师宋师卫宁殖侵郑是也隐五年公羊传曰曷为或言率师或不
言率师将尊师众称某率师将尊师少称将将卑师众称师将卑
师少称人君将不言率师书其重者也释例曰大夫将满师称师
不满称人而巳卿将满师则两书不满则直书名氏君将不言帅
师卿将不言师旅此史策记注之常此用公羊为说也刘炫云盟
会例卿则书名氏非卿则书人人当名氏之处由是将卑师少则
书人亦与盟会同 注无骇至八年 正义曰春秋之例卿乃见
经今名书于经传言司空故知无骇是鲁卿诸名书于经皆是卿
也故于此一注以下不复言之又王制云上大夫卿则卿亦大夫
也故注多以大夫言卿下注云裂繻纪大夫如此之类皆是卿也
其名见于传而注云大夫者则其爵真大夫也榖梁以极为国杜
云附庸者沈云以费伯帅师城郎因淂胜极则极是竟内故云附
庸凡卿出使必具其名氏以尊君命今不书氏故解云未赐族无
将尊师少及将卑师众若其序列则将卑师众者在上襄二年晋
师宋师卫宁殖侵郑是也隐五年公羊传曰曷为或言率师或不
言率师将尊师众称某率师将尊师少称将将卑师众称师将卑
师少称人君将不言率师书其重者也释例曰大夫将满师称师
不满称人而巳卿将满师则两书不满则直书名氏君将不言帅
师卿将不言师旅此史策记注之常此用公羊为说也刘炫云盟
会例卿则书名氏非卿则书人人当名氏之处由是将卑师少则
书人亦与盟会同 注无骇至八年 正义曰春秋之例卿乃见
经今名书于经传言司空故知无骇是鲁卿诸名书于经皆是卿
也故于此一注以下不复言之又王制云上大夫卿则卿亦大夫
也故注多以大夫言卿下注云裂繻纪大夫如此之类皆是卿也
其名见于传而注云大夫者则其爵真大夫也榖梁以极为国杜
云附庸者沈云以费伯帅师城郎因淂胜极则极是竟内故云附
庸凡卿出使必具其名氏以尊君命今不书氏故解云未赐族无
卷三 第 2a 页
族可称故也贾云极戎邑也极为戎邑传无文焉戎之于鲁本无
怨恶言修惠公之好则是求与鲁亲公未信戎心故辞其盟耳秋
即与盟复修戎好若巳共戎会故不与盟旋令师入其都然后结
好其为恶行亦不是过让位䝨君固应不尔良史直笔焉淂无讥
传乃本其胜之所由而归功于费伯也 注高平至有误 正义
曰杜勘检经传上下月日制为长历此年八月壬寅朔其月三日
甲辰十五日丙辰二十七日戊辰其月无庚辰也七月壬申朔则
九月有庚辰杜观上下若月不容误则指言日误若日不容误则
指言月误此则上有秋下有九月则日月俱淂有误故云日月必
有误也 注裂繻至放此 正义曰此书逆女传曰卿为君逆也
宣五年齐高固来逆叔姬传曰书曰叔姬卿自逆也是为君逆则
称女自逆则书字故云以别卿自逆也释例曰天子娶则称逆王
后卿为君逆则称逆女其自为逆则称所逆之字尊卑之别也此
不言纪侯使裂繻而成八年经书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俱是昏
礼而立文不同故解之也言昏礼不称主人者主人谓婿也为有
怨恶言修惠公之好则是求与鲁亲公未信戎心故辞其盟耳秋
即与盟复修戎好若巳共戎会故不与盟旋令师入其都然后结
好其为恶行亦不是过让位䝨君固应不尔良史直笔焉淂无讥
传乃本其胜之所由而归功于费伯也 注高平至有误 正义
曰杜勘检经传上下月日制为长历此年八月壬寅朔其月三日
甲辰十五日丙辰二十七日戊辰其月无庚辰也七月壬申朔则
九月有庚辰杜观上下若月不容误则指言日误若日不容误则
指言月误此则上有秋下有九月则日月俱淂有误故云日月必
有误也 注裂繻至放此 正义曰此书逆女传曰卿为君逆也
宣五年齐高固来逆叔姬传曰书曰叔姬卿自逆也是为君逆则
称女自逆则书字故云以别卿自逆也释例曰天子娶则称逆王
后卿为君逆则称逆女其自为逆则称所逆之字尊卑之别也此
不言纪侯使裂繻而成八年经书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俱是昏
礼而立文不同故解之也言昏礼不称主人者主人谓婿也为有
卷三 第 2b 页
廉耻之心不𣣔自言娶妇故卿为君昏行者必禀君母之命妇人
之命不淂通于邻国若言卿辄自来非君所命故裂繻不言使也
其无母者臣无所禀不得不称君命故公孙寿言宋公使也史皆
随其实事而书之非褒贬之例也公羊传曰何以不称使昏礼不
称主人然则曷称称诸父兄师友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则其称
主人何辞穷也辞穷者何无母也然则纪有母乎曰有有则何以
不称母母不通也妇人之言不通外国故不言君使亦不言母命
作自来之文也公羊言无母者称父兄师友宋公不称父兄者诸
侯臣其父兄故不淂称也昏礼记曰宗子无父母命之亲皆没巳
躬命之以宗子之尊尚不称父兄况诸侯也其称父兄师友谓大
夫以下非宗子者耳昏礼记所云支子则称其宗弟称其兄是也
注子帛至密乡 正义曰杜云比之内大夫而在莒子上者
案诸经文鲁大夫出会他国皆先书鲁大夫下即云及某人今子
帛之下不云及者不可全同鲁大夫故也 注桓未至三年
正义曰妾子为君其母成为夫人敬嬴齐归是也仲子实妾桓未
之命不淂通于邻国若言卿辄自来非君所命故裂繻不言使也
其无母者臣无所禀不得不称君命故公孙寿言宋公使也史皆
随其实事而书之非褒贬之例也公羊传曰何以不称使昏礼不
称主人然则曷称称诸父兄师友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则其称
主人何辞穷也辞穷者何无母也然则纪有母乎曰有有则何以
不称母母不通也妇人之言不通外国故不言君使亦不言母命
作自来之文也公羊言无母者称父兄师友宋公不称父兄者诸
侯臣其父兄故不淂称也昏礼记曰宗子无父母命之亲皆没巳
躬命之以宗子之尊尚不称父兄况诸侯也其称父兄师友谓大
夫以下非宗子者耳昏礼记所云支子则称其宗弟称其兄是也
注子帛至密乡 正义曰杜云比之内大夫而在莒子上者
案诸经文鲁大夫出会他国皆先书鲁大夫下即云及某人今子
帛之下不云及者不可全同鲁大夫故也 注桓未至三年
正义曰妾子为君其母成为夫人敬嬴齐归是也仲子实妾桓未
卷三 第 3a 页
为君故仲子不应称夫人也今称夫人薨是隐成之让桓为大子
成其母丧传例曰不赴则不曰薨故知称薨是赴于诸侯故经于
此称夫人也五年考仲子之宫公羊传曰桓未君则曷为祭仲子
隐为桓立故为桓祭其母也然则何言尔成公意也是言隐公成
仲子为夫人也 传注许其至而足 正义曰戎贪而无信盟或
背之公未淂戎意恐好不久成故不许其盟也禦夷狄者不壹而
足文九年公羊传文言制禦夷狄当以渐教之不一度而即使足
也三年注日行至七年 正义曰古今之言历者大率皆以周
天为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行比月为迟每日行一度故一
岁乃行一周天月行比日为疾每日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故
一月内则行一周天又行二十九度过半乃逐及日言一月一周
天者略言之耳其实及日之时不啻一周天也日月虽共行于天
而各有道每积二十九日过半行道交错而相与会集以其一会
谓之一月每一岁之间凡有十二会故一岁为十二月日食者月
掩之也日月之道互相出入或月在日表从外而入内或月在日
成其母丧传例曰不赴则不曰薨故知称薨是赴于诸侯故经于
此称夫人也五年考仲子之宫公羊传曰桓未君则曷为祭仲子
隐为桓立故为桓祭其母也然则何言尔成公意也是言隐公成
仲子为夫人也 传注许其至而足 正义曰戎贪而无信盟或
背之公未淂戎意恐好不久成故不许其盟也禦夷狄者不壹而
足文九年公羊传文言制禦夷狄当以渐教之不一度而即使足
也三年注日行至七年 正义曰古今之言历者大率皆以周
天为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行比月为迟每日行一度故一
岁乃行一周天月行比日为疾每日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故
一月内则行一周天又行二十九度过半乃逐及日言一月一周
天者略言之耳其实及日之时不啻一周天也日月虽共行于天
而各有道每积二十九日过半行道交错而相与会集以其一会
谓之一月每一岁之间凡有十二会故一岁为十二月日食者月
掩之也日月之道互相出入或月在日表从外而入内或月在日
卷三 第 3b 页
里从内而出外道有交错故日食也二十九日过半月及日者以
历家一日分为九百四十分则四百七十分为半今月来及日凡
二十九日又四百九十九分是过半校二十九分也日有食之言
有物来食之也日月同处则日被月映而形魄不见圣人不言日
被月食而云日有食之者以其月不可见作不知之辞榖梁传曰
其不言食之者何也知其不可知知也是言慎疑故不言月也朔
则交会故食必在朔然而每朔皆会应每月常食故解之言日月
动物虽行度有大量不能不小有盈缩故有虽交会而不食者或
有类交而食者自隐之元年尽哀二十七年积二百五十五年凡
三千一百五十四月唯三十七食是虽交而不食也襄二十一年
九月十月频食二十四年七月八月频食是频交而食也食无常
月唯正阳之月君子忌之以日食者阴侵阳也当阳盛之月不宜
为弱阴所侵故有伐鼓用币之事馀月则否其日食例皆书朔巳
巳之下经无朔字长历推此巳巳实是朔日而不书朔史失之也
此注作大判言耳战国及秦历纪全废汉来渐候天时始造其术
历家一日分为九百四十分则四百七十分为半今月来及日凡
二十九日又四百九十九分是过半校二十九分也日有食之言
有物来食之也日月同处则日被月映而形魄不见圣人不言日
被月食而云日有食之者以其月不可见作不知之辞榖梁传曰
其不言食之者何也知其不可知知也是言慎疑故不言月也朔
则交会故食必在朔然而每朔皆会应每月常食故解之言日月
动物虽行度有大量不能不小有盈缩故有虽交会而不食者或
有类交而食者自隐之元年尽哀二十七年积二百五十五年凡
三千一百五十四月唯三十七食是虽交而不食也襄二十一年
九月十月频食二十四年七月八月频食是频交而食也食无常
月唯正阳之月君子忌之以日食者阴侵阳也当阳盛之月不宜
为弱阴所侵故有伐鼓用币之事馀月则否其日食例皆书朔巳
巳之下经无朔字长历推此巳巳实是朔日而不书朔史失之也
此注作大判言耳战国及秦历纪全废汉来渐候天时始造其术
卷三 第 4a 页
刘歆三统以为五月二十三分月之二十而日一食空淂食日而
不淂加时汉末会稽都尉刘洪作乾象历始推月行迟疾求日食
加时后代修之渐益微密今为历者推步日食莫不符合但无频
月食法故汉初以来殆将千岁为历者皆一百七十三日有馀而
始一交会未有频月食者今频月而食乃是正经不可谓之错误
世考之历术事无不验不可谓之疏失由是注不能定故未言之
也又汉书高祖本纪高祖即位三年十月十一月晦日频食则日
有频食之理其解在襄二十四年榖梁传曰言日不言朔食晦日
也朔日并不言食晦夜也朔日并言食正朔也言朔不言日食既
朔也 天王崩 正义曰曲礼下曰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
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郑玄云异死名者为人亵其无知若犹
不同然也自上颠坏曰崩薨颠坏之声卒终也不禄不终其禄死
之言澌也精神澌尽也是由天子尊若山崩然诸侯卑取崩之声
以为尊卑之差也不书天王名者以海内之主至尊之极故敬而
不敢名也榖梁传云高曰崩厚曰崩尊曰崩天子之崩以尊也以
不淂加时汉末会稽都尉刘洪作乾象历始推月行迟疾求日食
加时后代修之渐益微密今为历者推步日食莫不符合但无频
月食法故汉初以来殆将千岁为历者皆一百七十三日有馀而
始一交会未有频月食者今频月而食乃是正经不可谓之错误
世考之历术事无不验不可谓之疏失由是注不能定故未言之
也又汉书高祖本纪高祖即位三年十月十一月晦日频食则日
有频食之理其解在襄二十四年榖梁传曰言日不言朔食晦日
也朔日并不言食晦夜也朔日并言食正朔也言朔不言日食既
朔也 天王崩 正义曰曲礼下曰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
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郑玄云异死名者为人亵其无知若犹
不同然也自上颠坏曰崩薨颠坏之声卒终也不禄不终其禄死
之言澌也精神澌尽也是由天子尊若山崩然诸侯卑取崩之声
以为尊卑之差也不书天王名者以海内之主至尊之极故敬而
不敢名也榖梁传云高曰崩厚曰崩尊曰崩天子之崩以尊也以
卷三 第 4b 页
其在民上故崩之其不名何也大上故不名也苏氏云王后崩大
子卒不书者赴不及鲁也今以为略之例所不书也告丧礼云
告王丧曰天王登假此言崩者鲁史裁约为文不道当时赴不
言登假也 注周平至不会 正义曰今检杜注无葬者皆显
言其谥此为无葬故言周平王也仲尼修经当改正真伪以为
褒贬周人赴不以实孔子从伪而书者周人𣣔令诸侯速至故远
其崩曰以赴也不书其实而从其伪言人知其伪则过足章矣故
即传其伪以惩创臣子之过释例曰天王伪赴遂用其虚明日月
阙否亦从赴辞君子不变其文以慎其疑且虚实相生随而长之
真伪之晴可以两见承赴而书之亦所以示将来也 君氏卒
正义曰君氏者隐公之母声子也谓之君氏者言是君之母氏也
母之与子氏族必异故经典通呼母舅为母氏舅氏言其与巳异
氏也 注武氏至释也 正义曰武氏者天子大夫之姓直云武
氏子不书其字则其人未成为大夫也若是上士例当书名又不
应系之父族谓之为子明其是大夫之子也又王使至鲁皆言天
子卒不书者赴不及鲁也今以为略之例所不书也告丧礼云
告王丧曰天王登假此言崩者鲁史裁约为文不道当时赴不
言登假也 注周平至不会 正义曰今检杜注无葬者皆显
言其谥此为无葬故言周平王也仲尼修经当改正真伪以为
褒贬周人赴不以实孔子从伪而书者周人𣣔令诸侯速至故远
其崩曰以赴也不书其实而从其伪言人知其伪则过足章矣故
即传其伪以惩创臣子之过释例曰天王伪赴遂用其虚明日月
阙否亦从赴辞君子不变其文以慎其疑且虚实相生随而长之
真伪之晴可以两见承赴而书之亦所以示将来也 君氏卒
正义曰君氏者隐公之母声子也谓之君氏者言是君之母氏也
母之与子氏族必异故经典通呼母舅为母氏舅氏言其与巳异
氏也 注武氏至释也 正义曰武氏者天子大夫之姓直云武
氏子不书其字则其人未成为大夫也若是上士例当书名又不
应系之父族谓之为子明其是大夫之子也又王使至鲁皆言天
卷三 第 5a 页
王使某此复不言王使明其不称王命也以此知此人父丧巳终
宜嗣父位但平王未命而崩新王居丧未淂行其爵命政事听于
冢宰冢宰使之适鲁冢宰不淂专命故作自来之文传言王未葬
者意兼两事王丧在殡新王不淂加臣爵位故此人仍系父族王
又不淂命臣出行故此人不称王使以未葬之故阙此二事故传
以未葬解之 注鲁使至六年正义曰文九年叔孙淂臣如京
师葬襄王昭三年叔弓如滕葬滕成公如此之类遣卿行者皆书
其使名此不书使名知是大夫往也大夫奉命出使位贱不合书
名故直书其所为之事而巳盟则云及某盟会则云会某人葬则
云葬某公举其所为之事明有使往可知也释例曰先生之制诸
侯之丧士吊大夫送葬及其失也礼过于重文襄之伯因而抑之
诸侯之丧大夫吊卿共葬事夫人之丧士吊大夫送葬犹过古制
故公子遂如晋葬襄公传不言礼葬秦景公传曰大夫如秦葬景
公特称礼也一以示古制二以示书他国之葬必须鲁会三以示
奉使非卿则不书于经此丘明之微文也是言大夫淂正而卿过
宜嗣父位但平王未命而崩新王居丧未淂行其爵命政事听于
冢宰冢宰使之适鲁冢宰不淂专命故作自来之文传言王未葬
者意兼两事王丧在殡新王不淂加臣爵位故此人仍系父族王
又不淂命臣出行故此人不称王使以未葬之故阙此二事故传
以未葬解之 注鲁使至六年正义曰文九年叔孙淂臣如京
师葬襄王昭三年叔弓如滕葬滕成公如此之类遣卿行者皆书
其使名此不书使名知是大夫往也大夫奉命出使位贱不合书
名故直书其所为之事而巳盟则云及某盟会则云会某人葬则
云葬某公举其所为之事明有使往可知也释例曰先生之制诸
侯之丧士吊大夫送葬及其失也礼过于重文襄之伯因而抑之
诸侯之丧大夫吊卿共葬事夫人之丧士吊大夫送葬犹过古制
故公子遂如晋葬襄公传不言礼葬秦景公传曰大夫如秦葬景
公特称礼也一以示古制二以示书他国之葬必须鲁会三以示
奉使非卿则不书于经此丘明之微文也是言大夫淂正而卿过
卷三 第 5b 页
礼也诸侯曰薨礼之正名鲁史自书君死曰薨若邻国亦同书薨
则与巳君无别国史自在已国承他国赴告为与巳君同故恶其
薨名虽赴称薨皆改书卒略外以别内也至于书葬则五等之
爵皆举谥称公者会葬者在于国外据彼国之辞彼国臣子称君
曰公书使之行不得不称公也又云恶其薨名改赴书者释例曰
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古之制也春秋所称曲存鲁史之
义内称公而书薨所以自尊其君则不得不略外诸侯书卒以自
异也至于既葬虽邾许子男之君皆称谥而言公各顺臣子之辞
两通其义是其说也案礼杂记赴告之辞云君计于他国之君曰
寡君不禄敢告于执事然则赴辞本无薨语而云恶其薨名者以
夫人薨例云不赴于诸侯则不曰薨明其以薨告人故书薨也是
知王侯丧者其通国命皆以崩薨相告记之所称谓荅主人之问
饰其文辞耳若以记文无薨即疑不以薨告记称大夫士赴人之
辞皆云不禄岂大夫无卒名也以此知相赴策书必以薨为文但
摈者口传赴辞义在谦退从士之不禄故礼记言之赴则必以薨
则与巳君无别国史自在已国承他国赴告为与巳君同故恶其
薨名虽赴称薨皆改书卒略外以别内也至于书葬则五等之
爵皆举谥称公者会葬者在于国外据彼国之辞彼国臣子称君
曰公书使之行不得不称公也又云恶其薨名改赴书者释例曰
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古之制也春秋所称曲存鲁史之
义内称公而书薨所以自尊其君则不得不略外诸侯书卒以自
异也至于既葬虽邾许子男之君皆称谥而言公各顺臣子之辞
两通其义是其说也案礼杂记赴告之辞云君计于他国之君曰
寡君不禄敢告于执事然则赴辞本无薨语而云恶其薨名者以
夫人薨例云不赴于诸侯则不曰薨明其以薨告人故书薨也是
知王侯丧者其通国命皆以崩薨相告记之所称谓荅主人之问
饰其文辞耳若以记文无薨即疑不以薨告记称大夫士赴人之
辞皆云不禄岂大夫无卒名也以此知相赴策书必以薨为文但
摈者口传赴辞义在谦退从士之不禄故礼记言之赴则必以薨
卷三 第 6a 页
但改赴书卒耳史之书事莫不在国会葬者自可在外书策者国
内书之而云据彼国之辞者书使行之事言使为此事行故文从
彼称不谓书不在国也卿为君逆谓之逆女亦是书已之使据彼
称女与此同也 传注夫人至详矣正义曰僖八年致夫人传
曰不赴于同则弗致故知赴者赴于同盟之国也礼檀弓记葬礼
云既封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反日中而虞士丧礼既葬乃反
哭于庙遂适殡宫而虞是既葬日中自墓反虞于正寝正寝即殡
宫也僖三十三年传与檀召记皆云卒哭而祔丧服小记曰妇祔
于祖姑杂祀曰妾祔于妾祖姑是祔于姑者祔于祖姑也此三者
皆夫人之丧礼夫人丧礼有三史策所书有二唯卒葬两事而巳
其卒之异者或云夫人某氏薨仲子文姜之类是也或云某氏卒
定姒孟子是也葬之异者或云葬我小君某氏文姜敬嬴之类是
也或云葬某氏葬定姒是也或则不书葬也今声子三礼皆阙经
异常辞必是阙一事则变一文但传既并释注不显配虽言释例
详之例亦未甚分明此传故上三事故下三事若以次相配则不
内书之而云据彼国之辞者书使行之事言使为此事行故文从
彼称不谓书不在国也卿为君逆谓之逆女亦是书已之使据彼
称女与此同也 传注夫人至详矣正义曰僖八年致夫人传
曰不赴于同则弗致故知赴者赴于同盟之国也礼檀弓记葬礼
云既封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反日中而虞士丧礼既葬乃反
哭于庙遂适殡宫而虞是既葬日中自墓反虞于正寝正寝即殡
宫也僖三十三年传与檀召记皆云卒哭而祔丧服小记曰妇祔
于祖姑杂祀曰妾祔于妾祖姑是祔于姑者祔于祖姑也此三者
皆夫人之丧礼夫人丧礼有三史策所书有二唯卒葬两事而巳
其卒之异者或云夫人某氏薨仲子文姜之类是也或云某氏卒
定姒孟子是也葬之异者或云葬我小君某氏文姜敬嬴之类是
也或云葬某氏葬定姒是也或则不书葬也今声子三礼皆阙经
异常辞必是阙一事则变一文但传既并释注不显配虽言释例
详之例亦未甚分明此传故上三事故下三事若以次相配则不
卷三 第 6b 页
赴于诸侯故不曰薨不反哭于寝故不称夫人不祔于姑故不言
葬文次相属事乃似然但顾下传义则不尔定十五年姒氏卒传
曰不称夫人不赴且不祔也哀十二年孟子卒传曰死不赴故不
称夫人不反哭故不言葬小君彼二传皆以不赴解不称夫人以
不反哭解不书葬然则由不赴故不曰薨由不反哭故不书葬也
二事既然则由不祔故不称夫人断可知矣传文不以次相配者
初死即赴葬乃反哭反哭之后始祔三者依事之先后为文也至
于书经则夫人与薨共文故先言不称夫人后言不书葬顺经之
先后为文也礼之本意必赴乃称薨祔乃称夫人反哭乃书葬者
夫人与君同体死必赴于邻国若不以赴告于邻国则夫人之礼
不成尊成以否义由赴告成尊之状在于书薨故赴则称薨不赴
则不称薨也礼适祔于适祖姑妾祔于妾祖姑亦既不祔于姑便
是适妾莫辩故祔则称夫人不祔则不称夫人也既葬于墓反哭
于寝哀之尤极情之最切既葬而不反哭全是不念其亲葬与不
葬殆无以异故不反哭则不书葬也皆所以惩臣子责其不行礼
葬文次相属事乃似然但顾下传义则不尔定十五年姒氏卒传
曰不称夫人不赴且不祔也哀十二年孟子卒传曰死不赴故不
称夫人不反哭故不言葬小君彼二传皆以不赴解不称夫人以
不反哭解不书葬然则由不赴故不曰薨由不反哭故不书葬也
二事既然则由不祔故不称夫人断可知矣传文不以次相配者
初死即赴葬乃反哭反哭之后始祔三者依事之先后为文也至
于书经则夫人与薨共文故先言不称夫人后言不书葬顺经之
先后为文也礼之本意必赴乃称薨祔乃称夫人反哭乃书葬者
夫人与君同体死必赴于邻国若不以赴告于邻国则夫人之礼
不成尊成以否义由赴告成尊之状在于书薨故赴则称薨不赴
则不称薨也礼适祔于适祖姑妾祔于妾祖姑亦既不祔于姑便
是适妾莫辩故祔则称夫人不祔则不称夫人也既葬于墓反哭
于寝哀之尤极情之最切既葬而不反哭全是不念其亲葬与不
葬殆无以异故不反哭则不书葬也皆所以惩臣子责其不行礼
卷三 第 7a 页
也人之行礼有勤有惰未必废则但废行则皆行此声子自三礼
皆阙其馀或可一行一否释例曰夫人子氏赴而不反哭故不书
葬定姒则反哭而不赴故书葬而不言小君以此二者据传则然
理在不惑但不知赴而不祔祔而不赴者辞当云何耳薨者夫人
之死号不称夫人必不得称薨也小君者夫人之别号不称夫人
必不得称小君也孟子卒下注云不称夫人故不言薨是夫人与
薨文相将也葬定姒传曰不称小君不成丧也注云不赴不祔故
不称小君传以不赴不祔解不称夫人注以不赴不祔解不称小
君是夫人小君文相将也夫人也薨也小君也三者相将之物不
可致诘盖赴祔二礼课行一事则具此三文二事并废则三文皆
玄耳何则检此传相配不赴则不曰薨不祔则不称夫人是称夫
人由祔不由赴也孟子之传乃云不赴故不称夫人是称夫人由
于赴不由于祔也定姒之传云不称夫人不赴且不祔又以二事
并解不称夫人注云赴同祔姑夫人之礼二者皆阙故不曰夫人
明是二者俱阙乃玄夫人课行一事则称夫人称夫人则必书薨
皆阙其馀或可一行一否释例曰夫人子氏赴而不反哭故不书
葬定姒则反哭而不赴故书葬而不言小君以此二者据传则然
理在不惑但不知赴而不祔祔而不赴者辞当云何耳薨者夫人
之死号不称夫人必不得称薨也小君者夫人之别号不称夫人
必不得称小君也孟子卒下注云不称夫人故不言薨是夫人与
薨文相将也葬定姒传曰不称小君不成丧也注云不赴不祔故
不称小君传以不赴不祔解不称夫人注以不赴不祔解不称小
君是夫人小君文相将也夫人也薨也小君也三者相将之物不
可致诘盖赴祔二礼课行一事则具此三文二事并废则三文皆
玄耳何则检此传相配不赴则不曰薨不祔则不称夫人是称夫
人由祔不由赴也孟子之传乃云不赴故不称夫人是称夫人由
于赴不由于祔也定姒之传云不称夫人不赴且不祔又以二事
并解不称夫人注云赴同祔姑夫人之礼二者皆阙故不曰夫人
明是二者俱阙乃玄夫人课行一事则称夫人称夫人则必书薨
卷三 第 7b 页
书薨则必称小君所异者不反哭则不书葬若不书葬则小君之
文无所施耳即仲子是也赴同祔姑皆是夫人之礼故赴而不祔
祔而不赴则皆曰夫人某氏薨惠公自有元妃别为仲子立庙则
仲子未必祔姑盖以赴同之故淂称夫人薨也 注不书至妾媵
正义曰辟正夫人谓辟仲子耳何则妾子为君则其母淂为夫人
不须辟孟子也但公以让位之故不从正君之礼故亦不备于其
母使之辟仲子也释例曰凡妾子为君其母犹为夫人虽先君不
命其母母以子贵其适夫人薨则尊淂加于臣子外内之礼皆如
夫人矣故姒氏之丧责以小君不成成风之丧王使会葬传曰礼
也隐以让桓摄位故不成礼于声子假称君氏以别凡妾媵盖是
一时之宜隐之至义也是其辟仲子之意也 注四月至阳县也
正义曰此直言秋秋有三月若是季秋则今之七月杜必知秋今
之夏者以此传在武氏之上案经武氏之下有八月宋公和卒则
知此是七月故为今之夏谓今之五月也麦熟在夏而云麦禾皆
未熟者谓四月之时麦未熟七月之时禾未孰二者异时故言皆
文无所施耳即仲子是也赴同祔姑皆是夫人之礼故赴而不祔
祔而不赴则皆曰夫人某氏薨惠公自有元妃别为仲子立庙则
仲子未必祔姑盖以赴同之故淂称夫人薨也 注不书至妾媵
正义曰辟正夫人谓辟仲子耳何则妾子为君则其母淂为夫人
不须辟孟子也但公以让位之故不从正君之礼故亦不备于其
母使之辟仲子也释例曰凡妾子为君其母犹为夫人虽先君不
命其母母以子贵其适夫人薨则尊淂加于臣子外内之礼皆如
夫人矣故姒氏之丧责以小君不成成风之丧王使会葬传曰礼
也隐以让桓摄位故不成礼于声子假称君氏以别凡妾媵盖是
一时之宜隐之至义也是其辟仲子之意也 注四月至阳县也
正义曰此直言秋秋有三月若是季秋则今之七月杜必知秋今
之夏者以此传在武氏之上案经武氏之下有八月宋公和卒则
知此是七月故为今之夏谓今之五月也麦熟在夏而云麦禾皆
未熟者谓四月之时麦未熟七月之时禾未孰二者异时故言皆
卷三 第 8a 页
也 涧溪至之菋 正义曰毛即菜也而重其文者溪沼言地之
陋蘋藻言菜之薄故文重也 注溪亦至毛草 正义曰尔雅释
山云山夹水涧李巡曰山间有水释名曰言水在两山间也释水
曰水注川曰溪李巡曰水出于山入于川释山又云山渎无所通
溪李巡曰山中水渎虽无所通与水注川同名宋均曰无水曰谷
有水曰溪然则溪亦山间有水之名是涧之类故云溪亦涧也沼
者池之别名张揖广雅亦云沼池也应劭风俗通云池者陂池从
水也声沚与时音义同释水曰小渚曰沚释名曰沚止也小水可
止息其上草是地之毛周礼宅不毛谓宅内无草木也故杜以毛
为草草即下句蘋蘩蕴藻是也蘩陆菜而云沼沚之毛者或采之
水旁非皆水内也 注蘋大至聚藻也 正义曰释草云苹蓱其
大者蘋舍人曰苹一名萍大者名蘋郭璞曰水中浮萍江东谓之
藻陆机毛诗义疏云今水上浮蓱是也其粗大者谓之蘋小者曰
蓱季春始生可糁烝为茹又可苦酒淹以就酒释草又云蘩皤蒿
孙炎曰白蒿也陆机疏曰凡艾白色为皤蒿今白蒿春始生及秋
陋蘋藻言菜之薄故文重也 注溪亦至毛草 正义曰尔雅释
山云山夹水涧李巡曰山间有水释名曰言水在两山间也释水
曰水注川曰溪李巡曰水出于山入于川释山又云山渎无所通
溪李巡曰山中水渎虽无所通与水注川同名宋均曰无水曰谷
有水曰溪然则溪亦山间有水之名是涧之类故云溪亦涧也沼
者池之别名张揖广雅亦云沼池也应劭风俗通云池者陂池从
水也声沚与时音义同释水曰小渚曰沚释名曰沚止也小水可
止息其上草是地之毛周礼宅不毛谓宅内无草木也故杜以毛
为草草即下句蘋蘩蕴藻是也蘩陆菜而云沼沚之毛者或采之
水旁非皆水内也 注蘋大至聚藻也 正义曰释草云苹蓱其
大者蘋舍人曰苹一名萍大者名蘋郭璞曰水中浮萍江东谓之
藻陆机毛诗义疏云今水上浮蓱是也其粗大者谓之蘋小者曰
蓱季春始生可糁烝为茹又可苦酒淹以就酒释草又云蘩皤蒿
孙炎曰白蒿也陆机疏曰凡艾白色为皤蒿今白蒿春始生及秋
卷三 第 8b 页
香美可生食又可烝一名游胡北海人谓之旁勃故大戴礼夏小
正传曰蘩游胡游胡旁勃也许慎说文云藻水草从草从水巢声
或作藻从澡毛诗传曰藻聚藻也然则此草好聚生蕴训聚也故
云蕴藻聚藻也陆玑疏云生底有二种其一种叶如鸡苏茎大
如箸长四五尺其一种茎大如钗股叶如蓬谓之聚藻又云扶风
人谓之藻聚为发声也此二藻皆可食煮熟搂去腥气米面糁烝
为茹嘉美剔州人饥荒可以当榖食 注方曰至曰锜 正义曰
此皆诗毛传郑笺之文也说文云筥饭牛筐也广雅云锜釜也
注潢汗至流潦 正义曰停水谓水不流也行道也雨水谓之潦
言道上聚流者也服虔云畜小水谓之潢水不流谓之汗行潦道
路之水是也此水用为饮食故引泂酌之篇藻虽潦水所生要此
潦非生菜处也 可荐至王公 正义曰上言鬼神此言王公是
生王公也或以为王公亦谓鬼神非生王公也此传之意取诗为
言泂酌论天子之事是羞于王也采蘩云公侯之事是羞于公也言
荐又言羞者郑玄注庖人云备品物曰荐致滋味乃为羞 雅有
正传曰蘩游胡游胡旁勃也许慎说文云藻水草从草从水巢声
或作藻从澡毛诗传曰藻聚藻也然则此草好聚生蕴训聚也故
云蕴藻聚藻也陆玑疏云生底有二种其一种叶如鸡苏茎大
如箸长四五尺其一种茎大如钗股叶如蓬谓之聚藻又云扶风
人谓之藻聚为发声也此二藻皆可食煮熟搂去腥气米面糁烝
为茹嘉美剔州人饥荒可以当榖食 注方曰至曰锜 正义曰
此皆诗毛传郑笺之文也说文云筥饭牛筐也广雅云锜釜也
注潢汗至流潦 正义曰停水谓水不流也行道也雨水谓之潦
言道上聚流者也服虔云畜小水谓之潢水不流谓之汗行潦道
路之水是也此水用为饮食故引泂酌之篇藻虽潦水所生要此
潦非生菜处也 可荐至王公 正义曰上言鬼神此言王公是
生王公也或以为王公亦谓鬼神非生王公也此传之意取诗为
言泂酌论天子之事是羞于王也采蘩云公侯之事是羞于公也言
荐又言羞者郑玄注庖人云备品物曰荐致滋味乃为羞 雅有
卷三 第 9a 页
行苇正义曰采蘩采蘋泂酌上传所言皆有彼篇之事其言未
及行苇今言行苇者其意别取忠厚非以结上也 武氏至葬也
正义曰苏氏云案文九年毛伯来求金传曰不书王命未葬也此
传直云王未葬不同者毛伯直释不称使故云不书王命此武氏
子非但不称使又称父族二事皆由未葬故直云王未葬也
而立寡人 正义曰曲礼下曰诸侯见天子曰臣某侯某其与民
言自你曰寡人今与臣言亦云寡人则知其对臣民自称同也老
子曰孤寡不榖王侯之谦称故以下诸侯自称亦多言不榖命以
义夫正义曰义宜也错心方直动合事宜乃谓之为义宣公
之立穆公知穆公之䝨必以义理不弃其子今穆公方卒命孔父
以义事而立殇公是穆公命立殇公出于仁义之中故杜云命出
于义也必知命以义夫谓穆公命立殇公者以杜注云帅义而行
则殇公宜受此命宜荷此禄公子冯不师父义终伤咸宜之福明
知殇公受穆公之命与殷汤武丁同有咸宜是知穆公命殇公是
为义也 商颂至谓乎 正义曰啇颂玄鸟之卒章言殷汤武丁
及行苇今言行苇者其意别取忠厚非以结上也 武氏至葬也
正义曰苏氏云案文九年毛伯来求金传曰不书王命未葬也此
传直云王未葬不同者毛伯直释不称使故云不书王命此武氏
子非但不称使又称父族二事皆由未葬故直云王未葬也
而立寡人 正义曰曲礼下曰诸侯见天子曰臣某侯某其与民
言自你曰寡人今与臣言亦云寡人则知其对臣民自称同也老
子曰孤寡不榖王侯之谦称故以下诸侯自称亦多言不榖命以
义夫正义曰义宜也错心方直动合事宜乃谓之为义宣公
之立穆公知穆公之䝨必以义理不弃其子今穆公方卒命孔父
以义事而立殇公是穆公命立殇公出于仁义之中故杜云命出
于义也必知命以义夫谓穆公命立殇公者以杜注云帅义而行
则殇公宜受此命宜荷此禄公子冯不师父义终伤咸宜之福明
知殇公受穆公之命与殷汤武丁同有咸宜是知穆公命殇公是
为义也 商颂至谓乎 正义曰啇颂玄鸟之卒章言殷汤武丁
卷三 第 9b 页
此二王者受天之命皆淂其宜故天之百种之禄于是荷负之
言天禄皆归故淂而荷负也今穆公立殇公亦淂其宜故殇公宜
荷此禄诗之意其是此事之谓乎注诗颂至啇颂正义曰唐
虞之代契为司徒封于啇十四世至汤王有天下遂以啇为代号
后世有武丁者中兴䝨君时有作诗颂之者谓之啇颂美汤与武
丁能荷天禄今殇公亦荷天禄与诗义同故引以證之公羊传言
宋之祸宣公为之尤其舍子立弟果令冯有争心以冯之争为宣
公之过今此传善宣公故申明其事若使师义而行则殇公宜受
此命宜荷此禄但公子冯不帅父义失其咸宜故知人之称唯在
宣公止善宣公知穆公耳冯自争国非宣公之罪故善之传言使
公子冯出居于郑则是父使之出注言忿而出奔者四年传曰公
子冯出奔郑郑人𣣔纳之又卫告宋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是冯
出奔郑求入𣣔害宋国也父使居郑𣣔以辟殇公冯乃因郑𣣔以
害殇公故据父言之则云使之出居据冯言之则云忿而出奔各
从其实而为之文也谥法短折不成曰殇布德执义曰穆 注既
言天禄皆归故淂而荷负也今穆公立殇公亦淂其宜故殇公宜
荷此禄诗之意其是此事之谓乎注诗颂至啇颂正义曰唐
虞之代契为司徒封于啇十四世至汤王有天下遂以啇为代号
后世有武丁者中兴䝨君时有作诗颂之者谓之啇颂美汤与武
丁能荷天禄今殇公亦荷天禄与诗义同故引以證之公羊传言
宋之祸宣公为之尤其舍子立弟果令冯有争心以冯之争为宣
公之过今此传善宣公故申明其事若使师义而行则殇公宜受
此命宜荷此禄但公子冯不帅父义失其咸宜故知人之称唯在
宣公止善宣公知穆公耳冯自争国非宣公之罪故善之传言使
公子冯出居于郑则是父使之出注言忿而出奔者四年传曰公
子冯出奔郑郑人𣣔纳之又卫告宋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是冯
出奔郑求入𣣔害宋国也父使居郑𣣔以辟殇公冯乃因郑𣣔以
害殇公故据父言之则云使之出居据冯言之则云忿而出奔各
从其实而为之文也谥法短折不成曰殇布德执义曰穆 注既
卷三 第 10a 页
盟至日误 正义曰释言云偾僵也舍人曰背踣意也车路而入
济是风吹之队济水非常之事故云传记异也禹贡导流水东流
为济入于河溢为泶释例曰济自荥阳卷县东经陈留至济阴北
经高平东经济北东北经济南至乐安博昌县入海案检水流之
道今古或殊杜既考校元由据当时所见载于释例今一皆依杜
虽与水经乖异亦不复根寻也庚戌无月而云十二月者以经盟
于石门在十二月知此亦十二月也经书十二月下云癸未葬宋
穆公计庚戌在癸未之前三十三日不得共在一月故长历推此
年十二月甲子朔十一日有甲戌二十三日有丙戌不得有庚戌
而月有癸未则月不容误知日误也 卫庄至庄姜 正义曰齐
国侯爵谱云姜姓大公望之后其先四岳佐禹有功或封于吕或
封于申故大公曰吕望也大公股肱周室成王封之于营丘今临
淄是也僖公九年鲁隐公之元年也简公四年获麟之岁也简公
弟平公十二年春秋之传终矣平公二十五年卒后二世七十年
而田氏夺齐大公之后灭矣案齐世家庄公生僖公东宫得臣未
济是风吹之队济水非常之事故云传记异也禹贡导流水东流
为济入于河溢为泶释例曰济自荥阳卷县东经陈留至济阴北
经高平东经济北东北经济南至乐安博昌县入海案检水流之
道今古或殊杜既考校元由据当时所见载于释例今一皆依杜
虽与水经乖异亦不复根寻也庚戌无月而云十二月者以经盟
于石门在十二月知此亦十二月也经书十二月下云癸未葬宋
穆公计庚戌在癸未之前三十三日不得共在一月故长历推此
年十二月甲子朔十一日有甲戌二十三日有丙戌不得有庚戌
而月有癸未则月不容误知日误也 卫庄至庄姜 正义曰齐
国侯爵谱云姜姓大公望之后其先四岳佐禹有功或封于吕或
封于申故大公曰吕望也大公股肱周室成王封之于营丘今临
淄是也僖公九年鲁隐公之元年也简公四年获麟之岁也简公
弟平公十二年春秋之传终矣平公二十五年卒后二世七十年
而田氏夺齐大公之后灭矣案齐世家庄公生僖公东宫得臣未
卷三 第 10b 页
知何公大子案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卫庄公之立在春秋前二十
五年齐僖公之立在春秋前八年然则庄姜必非齐僖公之女盖
是庄公之女僖公姊妹也淂臣为大子早死故僖公立也不言僖
公姊妹而系淂臣者见其是适女也淂臣为大子云常处东宫者
四时东为春万物生长在东西为秋万物成就在西以此君在西
宫大子常处东宫也或可据易象西北为乾乾为君父故君在西
东方震震为长男故大子在东也 所为赋硕人也 正义曰此
赋谓自作诗也班固曰不歌而诵亦曰赋郑玄云赋者或造篇或
诵古然则赋有二义此与闵二年郑人赋清人许穆夫人赋载驰
皆初造篇也其馀言赋者则皆诵古诗也 又娶于陈正义曰陈
国侯爵谱云妫姓虞舜之后当周之兴有虞遏父者为周陶正武
王赖其利器用与其先圣之后以元女大姬妃遏父之子满封于
陈赐姓曰妫号胡公桓公二十三年鲁隐公之元年也湣公二十
一年获麟之岁也二十四年楚灭陈此当桓公时二妫盖桓公姊
妹也注妫陈至未定正义曰谥法暴慢无亲曰厉典礼无愆
五年齐僖公之立在春秋前八年然则庄姜必非齐僖公之女盖
是庄公之女僖公姊妹也淂臣为大子早死故僖公立也不言僖
公姊妹而系淂臣者见其是适女也淂臣为大子云常处东宫者
四时东为春万物生长在东西为秋万物成就在西以此君在西
宫大子常处东宫也或可据易象西北为乾乾为君父故君在西
东方震震为长男故大子在东也 所为赋硕人也 正义曰此
赋谓自作诗也班固曰不歌而诵亦曰赋郑玄云赋者或造篇或
诵古然则赋有二义此与闵二年郑人赋清人许穆夫人赋载驰
皆初造篇也其馀言赋者则皆诵古诗也 又娶于陈正义曰陈
国侯爵谱云妫姓虞舜之后当周之兴有虞遏父者为周陶正武
王赖其利器用与其先圣之后以元女大姬妃遏父之子满封于
陈赐姓曰妫号胡公桓公二十三年鲁隐公之元年也湣公二十
一年获麟之岁也二十四年楚灭陈此当桓公时二妫盖桓公姊
妹也注妫陈至未定正义曰谥法暴慢无亲曰厉典礼无愆
卷三 第 11a 页
曰戴是皆谥也石碏言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诸定州吁明大子之
位未定卫世家言立完为大子非也弗纳至过也 正义曰骄
谓恃巳陵物奢谓夸矜僣上淫谓耆𣣔过度泆谓放恣无艺此四
者之来从邪而起故服虔云言此四者过从邪起是也刘炫云此
四者所以自邪巳身言为之不已将至于邪邪谓恶逆之事刘又
难服云邪是何事能起四过若从邪起何须云四者之来宠禄过
也宠禄岂是邪事四者淂从而来乎且言弗纳于邪惧其缘骄以
至于邪非先邪而后骄也 夫宠而至鲜矣 正义曰恃君宠爱
未有不骄亦既骄矜必不能自降其心强降其心未有不恨亦既
怨恨必不能自重其身释言云眕重也言恨则思乱必不能自安
自重也宠而必骄降而必憾言其势必自然故言其能不然者少
也骄而不能降憾而不能眕言其心难自抑故言其能然者少也
鲜训少以一鲜㧾四事言四事皆鲜也 贱妨至破义 正义曰
贱妨贵谓位有贵贱少陵长谓年有长幼楚公子申多受小国之
赂以偪子重子辛是贱人而妨贵人也邾捷菑以弟而𣣔夺兄位
位未定卫世家言立完为大子非也弗纳至过也 正义曰骄
谓恃巳陵物奢谓夸矜僣上淫谓耆𣣔过度泆谓放恣无艺此四
者之来从邪而起故服虔云言此四者过从邪起是也刘炫云此
四者所以自邪巳身言为之不已将至于邪邪谓恶逆之事刘又
难服云邪是何事能起四过若从邪起何须云四者之来宠禄过
也宠禄岂是邪事四者淂从而来乎且言弗纳于邪惧其缘骄以
至于邪非先邪而后骄也 夫宠而至鲜矣 正义曰恃君宠爱
未有不骄亦既骄矜必不能自降其心强降其心未有不恨亦既
怨恨必不能自重其身释言云眕重也言恨则思乱必不能自安
自重也宠而必骄降而必憾言其势必自然故言其能不然者少
也骄而不能降憾而不能眕言其心难自抑故言其能然者少也
鲜训少以一鲜㧾四事言四事皆鲜也 贱妨至破义 正义曰
贱妨贵谓位有贵贱少陵长谓年有长幼楚公子申多受小国之
赂以偪子重子辛是贱人而妨贵人也邾捷菑以弟而𣣔夺兄位
卷三 第 11b 页
是年少而陵年长也齐东郭偃棠无咎专崔氏之政而侮崔成崔
彊是疏远而间亲戚也晋胥童夷羊五淂君宠而去三郤是新臣
而间旧臣也息伐郑曹奸宋是小国而加大国也陈灵蔡景奸秽
无度是邪淫而破正义也妨谓有所害陵谓加尚之间谓居其间
使彼疏远也加亦加陵破谓破散淫义不两立行恶则破善故言
破也 去顺效逆 正义曰州吁于逆则少陵长于顺则弟不敬
是去顺效逆也六顺六逆因事广言非谓州吁遍犯之也 注老
致至始事正义曰礼七十而致事言还其所掌之事于君也传
之初始有此故言传先经以始事馀不注从可知也四年莒人
至牟娄正义曰谱云𣏌姒姓夏禹之苗裔武王克殷求禹之后
淂东楼公而封之于杞今陈留雍丘县是也九世及成公迁缘陵
文公居淳于成公始见春秋湣公六年获麟之岁也湣公弟哀公
三年春秋之传终矣哀公十年卒自哀公以下二世十三年而楚
灭杞检𣏌于此巳见于经桓二年有杞侯来朝庄二十七年有𣏌
伯来朝于传并无号谥又不书其卒僖二十三年𣏌成公卒其
彊是疏远而间亲戚也晋胥童夷羊五淂君宠而去三郤是新臣
而间旧臣也息伐郑曹奸宋是小国而加大国也陈灵蔡景奸秽
无度是邪淫而破正义也妨谓有所害陵谓加尚之间谓居其间
使彼疏远也加亦加陵破谓破散淫义不两立行恶则破善故言
破也 去顺效逆 正义曰州吁于逆则少陵长于顺则弟不敬
是去顺效逆也六顺六逆因事广言非谓州吁遍犯之也 注老
致至始事正义曰礼七十而致事言还其所掌之事于君也传
之初始有此故言传先经以始事馀不注从可知也四年莒人
至牟娄正义曰谱云𣏌姒姓夏禹之苗裔武王克殷求禹之后
淂东楼公而封之于杞今陈留雍丘县是也九世及成公迁缘陵
文公居淳于成公始见春秋湣公六年获麟之岁也湣公弟哀公
三年春秋之传终矣哀公十年卒自哀公以下二世十三年而楚
灭杞检𣏌于此巳见于经桓二年有杞侯来朝庄二十七年有𣏌
伯来朝于传并无号谥又不书其卒僖二十三年𣏌成公卒其
卷三 第 12a 页
谥乃见于传未知此年𣏌国定是何君当是成公之父祖耳牟娄
祀邑莒伐取之自是以后常为莒邑昭五年莒牟夷以牟娄来奔
是也文三年秦人伐晋传称取王官及郊襄襄二十三年齐侯伐
晋传称取朝歌并书伐不书取此伐取两书者彼告伐不告取此伐
取并告故也昭元年伐莒取郓书取不书伐昭十年伐莒取郠书
伐不书取者元年兵未加莒而郓逆服故书取不书伐十年晋以
取郠讨公故书伐不书取其伐国囲邑书囲以否亦从告也 注
书取至娄乡正义曰襄十三年传例曰凡书取言易也知此书
取亦言易也地理志云陈留郡雍丘县故𣏌国武王封禹之后东
楼公是𣏌本都陈留雍丘县也志又云北海郡淳于县应劭曰春
秋州公如曹左氏传曰淳于公如曹臣瓒案州国名淳于国之
所都此淳于县于汉属北海郡晋时属东莞郡故释例土地名云
州国都于东莞淳于县以雍丘淳于虽郡别而竟连也桓五年传
称淳于公如曹度其国危遂不复六年春寔来虽知其国必灭不
知何国取之襄二十九年晋师诸侯城𣏌昭元年祁午数赵文子
祀邑莒伐取之自是以后常为莒邑昭五年莒牟夷以牟娄来奔
是也文三年秦人伐晋传称取王官及郊襄襄二十三年齐侯伐
晋传称取朝歌并书伐不书取此伐取两书者彼告伐不告取此伐
取并告故也昭元年伐莒取郓书取不书伐昭十年伐莒取郠书
伐不书取者元年兵未加莒而郓逆服故书取不书伐十年晋以
取郠讨公故书伐不书取其伐国囲邑书囲以否亦从告也 注
书取至娄乡正义曰襄十三年传例曰凡书取言易也知此书
取亦言易也地理志云陈留郡雍丘县故𣏌国武王封禹之后东
楼公是𣏌本都陈留雍丘县也志又云北海郡淳于县应劭曰春
秋州公如曹左氏传曰淳于公如曹臣瓒案州国名淳于国之
所都此淳于县于汉属北海郡晋时属东莞郡故释例土地名云
州国都于东莞淳于县以雍丘淳于虽郡别而竟连也桓五年传
称淳于公如曹度其国危遂不复六年春寔来虽知其国必灭不
知何国取之襄二十九年晋师诸侯城𣏌昭元年祁午数赵文子
卷三 第 12b 页
卷三 第 12b 页
国以弑言众所共绝也称臣者谓书弑者之名以示来世终为不
义然则此称州吁之名称臣弑君是臣之罪也言完非无道而州
吁为贼也州吁实公子而不称公子者传文更无无褒贬直是告
辞不同史有详略耳公子虽复非族而文当族处春秋书书族
以否大有乖异故杜备言之释例曰寻案春秋诸氏族之称甚多
参差而先儒皆以为例𣣔托之于外赴则患有人身自来者例
不可合因以辟陋未赐族为说弑君不书族者四事州吁无知
不称公子公孙贾氏以为弑君取国故以国言之案公子啇人
亦弑君取国而独称公子宋督贾氏以为督有无君之心故去
氏案传自以先书弑君见义不在于氏也宋万贾氏以为末赐
族案传称南宫长万则为己氏南宫不淂为未赐族也执杀大夫
不书族者二事楚杀淂臣与宜申贾氏皆以为陋案楚杀大
夫公子侧大夫成熊之等云七人皆称氏族无为独于此二
人陋也𣣔以为通例则有若此之错𣣔以为无义例则传曰嘉
之故不名书曰仲孙嘉之书曰崔氏非其罪翚溺师皆曰疾之
义然则此称州吁之名称臣弑君是臣之罪也言完非无道而州
吁为贼也州吁实公子而不称公子者传文更无无褒贬直是告
辞不同史有详略耳公子虽复非族而文当族处春秋书书族
以否大有乖异故杜备言之释例曰寻案春秋诸氏族之称甚多
参差而先儒皆以为例𣣔托之于外赴则患有人身自来者例
不可合因以辟陋未赐族为说弑君不书族者四事州吁无知
不称公子公孙贾氏以为弑君取国故以国言之案公子啇人
亦弑君取国而独称公子宋督贾氏以为督有无君之心故去
氏案传自以先书弑君见义不在于氏也宋万贾氏以为末赐
族案传称南宫长万则为己氏南宫不淂为未赐族也执杀大夫
不书族者二事楚杀淂臣与宜申贾氏皆以为陋案楚杀大
夫公子侧大夫成熊之等云七人皆称氏族无为独于此二
人陋也𣣔以为通例则有若此之错𣣔以为无义例则传曰嘉
之故不名书曰仲孙嘉之书曰崔氏非其罪翚溺师皆曰疾之
卷三 第 13a 页
称族尊君命舍族尊夫人尊晋罪已之文炳然著明以此推之知
亦非仲尼所遗也斯盖非史策旧法故无凡例当时诸国以意而
赴其或自来聘使者辞有详略仲尼修春秋因采以示义义之所
起则刋而定之不者即因而示之不皆刋正也故蔡人嘉赴而经
从称季传曰蔡人嘉之书崔氏传亦曰且告以族明皆从其本也
书司马华孙来盟亦无他比知非大例也然则㧾而推之春秋之
义诸侯之卿当以名氏备书于经其加贬损则直称人若有褒异
则或称官或称氏若内卿有贬则特称名文不宜言鲁人故异于
外也若无褒无贬传所不发者则皆就旧文或未赐族或时有详
略也推寻经文自庄公以上诸弑君者皆不书氏闵公以下皆书
氏亦足明时史之异同非仲尼所皆刋也是杜解州吁不称公子
之意杜知然者正以经之所书无常比例褒则或胥官或书氏贬
则或称人或去族既无定例明非旧典仲尼有所起发则刋正旧
史无所褒贬则因循故策仲尼改者传辨其由传所不言则知无
义正是史官自有详略故耳戊申在癸未之后二十五日更盈一
亦非仲尼所遗也斯盖非史策旧法故无凡例当时诸国以意而
赴其或自来聘使者辞有详略仲尼修春秋因采以示义义之所
起则刋而定之不者即因而示之不皆刋正也故蔡人嘉赴而经
从称季传曰蔡人嘉之书崔氏传亦曰且告以族明皆从其本也
书司马华孙来盟亦无他比知非大例也然则㧾而推之春秋之
义诸侯之卿当以名氏备书于经其加贬损则直称人若有褒异
则或称官或称氏若内卿有贬则特称名文不宜言鲁人故异于
外也若无褒无贬传所不发者则皆就旧文或未赐族或时有详
略也推寻经文自庄公以上诸弑君者皆不书氏闵公以下皆书
氏亦足明时史之异同非仲尼所皆刋也是杜解州吁不称公子
之意杜知然者正以经之所书无常比例褒则或胥官或书氏贬
则或称人或去族既无定例明非旧典仲尼有所起发则刋正旧
史无所褒贬则因循故策仲尼改者传辨其由传所不言则知无
义正是史官自有详略故耳戊申在癸未之后二十五日更盈一
卷三 第 13b 页
周则八十五日往年十二月癸未葬宋穆公则此年二月不淂有
戊申虽承二月之下未必是二月之日故长历推此年二月癸亥
朔十日壬申二十二日甲申不得有戊申也三月壬辰朔则十七
日有戊申也此经上有二月下有夏淂在三月之内不是字误故
云有日而无月僖二十八年冬下无月而经有壬申公朝于王所
有日而无月经有比类故知此亦同之凡如此者有十四事注
遇者至清亭正义曰曲礼下云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相见于
郤地曰会然则会者豫谋间地克期聚集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
节示威于众各重其礼虽特会一国若二国以上皆称会也遇者
或未及会期或暂须相见各简其礼若道路相逢遇然此时宋鲁
特会𣣔寻旧盟未及会期卫来告乱故二国相遇若三国简礼亦
曰遇故庄四年齐侯陈侯郑伯遇于垂是也曲礼称未及期而相
见指此类也周礼冬见曰遇则与此别刘贾以遇者用冬遇之礼
故杜难之释例曰过者仓卒简仪若道路相逢过者耳周礼诸侯
冬见天子曰遇刘氏因此名以说春秋自与传违案礼春曰朝夏
戊申虽承二月之下未必是二月之日故长历推此年二月癸亥
朔十日壬申二十二日甲申不得有戊申也三月壬辰朔则十七
日有戊申也此经上有二月下有夏淂在三月之内不是字误故
云有日而无月僖二十八年冬下无月而经有壬申公朝于王所
有日而无月经有比类故知此亦同之凡如此者有十四事注
遇者至清亭正义曰曲礼下云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相见于
郤地曰会然则会者豫谋间地克期聚集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
节示威于众各重其礼虽特会一国若二国以上皆称会也遇者
或未及会期或暂须相见各简其礼若道路相逢遇然此时宋鲁
特会𣣔寻旧盟未及会期卫来告乱故二国相遇若三国简礼亦
曰遇故庄四年齐侯陈侯郑伯遇于垂是也曲礼称未及期而相
见指此类也周礼冬见曰遇则与此别刘贾以遇者用冬遇之礼
故杜难之释例曰过者仓卒简仪若道路相逢过者耳周礼诸侯
冬见天子曰遇刘氏因此名以说春秋自与传违案礼春曰朝夏
卷三 第 14a 页
曰宗秋曰觐冬曰遇此四时之名今者春秋不皆同之于礼冬见
天子当是百官备物之时而云过礼简易经书季姬及鄫子遇于
防此妇呼夫共朝岂当复用见天子之礼于理皆违是言春秋之
遇与周礼冬遇异也草次犹造次造次仓卒皆迫促不暇之意
注他国至鲁人 正义曰案郑伯使宛来归祊庚寅我入祊及齐
侯伐我北鄙及我师败绩然鲁事皆淂称我则巳之卿佐被贬亦
可称我人所以不然者凡云我者皆上有他国之辞故对他称我
鲁人出会他国上未有他国之文不可发首言我人故也 注州
吁至水名 正义曰春秋之世王政不行赏罚之根不在天子弑
君取国为罪虽大若巳列于诸侯会者则不复讨也其有臣子杀
之即与弑君无异未必礼法当然要其时俗如是宣公杀恶取国
纳赂于齐以请命传曰会于州以定公位杜云篡立者诸侯既
与之会则不淂复讨臣子杀之与弑君同故公与齐会而位定是
其义也释例又云诸侯篡立虽以会诸侯为正此列国之制也至
于国内策名委质即君臣之分巳定故诸杀不成君者亦与成君
天子当是百官备物之时而云过礼简易经书季姬及鄫子遇于
防此妇呼夫共朝岂当复用见天子之礼于理皆违是言春秋之
遇与周礼冬遇异也草次犹造次造次仓卒皆迫促不暇之意
注他国至鲁人 正义曰案郑伯使宛来归祊庚寅我入祊及齐
侯伐我北鄙及我师败绩然鲁事皆淂称我则巳之卿佐被贬亦
可称我人所以不然者凡云我者皆上有他国之辞故对他称我
鲁人出会他国上未有他国之文不可发首言我人故也 注州
吁至水名 正义曰春秋之世王政不行赏罚之根不在天子弑
君取国为罪虽大若巳列于诸侯会者则不复讨也其有臣子杀
之即与弑君无异未必礼法当然要其时俗如是宣公杀恶取国
纳赂于齐以请命传曰会于州以定公位杜云篡立者诸侯既
与之会则不淂复讨臣子杀之与弑君同故公与齐会而位定是
其义也释例又云诸侯篡立虽以会诸侯为正此列国之制也至
于国内策名委质即君臣之分巳定故诸杀不成君者亦与成君
卷三 第 14b 页
同义然杜前注云篡立者诸侯既与之会臣子杀之与弑君同则
若未会诸侯臣子杀之不与弑君同似与释例违者释例所云诸
弑不成君亦与成君同义者即庄九年齐人杀无知及此年卫人
杀州吁以其未会诸侯故不书爵犹不从两下相杀之例故云亦
与成君同义若既会诸侯则臣弑称爵则文十八年齐人弑其君
啇人是也曹伯负刍杀其大子而自立成十五年诸侯同盟于戚
曹伯既列于会然后晋人执之十六年传称曹人请于晋曰若有
罪则君列诸会矣是列会即成君矣此州吁未列于会故不称君
曹人之辞即是成例故云例在成十六年杀之于濮谓死于水旁
也释例土地名此濮下注云阙哀二十七年传濮下注云濮自陈
留酸枣县受河东北经济阴至高平钜野县入济彼濮与此名同
实异故杜于此不言阙直云濮陈地水名 注卫人至八年 正
义曰成十八年传例曰凡去其国国逆而立之曰入此公子晋去
卫居邢卫人迎而立之于法正当书入宜与齐小白同文传言书
曰卫人立晋众也是仲尼善其淂众故改常例变文以示义也
若未会诸侯臣子杀之不与弑君同似与释例违者释例所云诸
弑不成君亦与成君同义者即庄九年齐人杀无知及此年卫人
杀州吁以其未会诸侯故不书爵犹不从两下相杀之例故云亦
与成君同义若既会诸侯则臣弑称爵则文十八年齐人弑其君
啇人是也曹伯负刍杀其大子而自立成十五年诸侯同盟于戚
曹伯既列于会然后晋人执之十六年传称曹人请于晋曰若有
罪则君列诸会矣是列会即成君矣此州吁未列于会故不称君
曹人之辞即是成例故云例在成十六年杀之于濮谓死于水旁
也释例土地名此濮下注云阙哀二十七年传濮下注云濮自陈
留酸枣县受河东北经济阴至高平钜野县入济彼濮与此名同
实异故杜于此不言阙直云濮陈地水名 注卫人至八年 正
义曰成十八年传例曰凡去其国国逆而立之曰入此公子晋去
卫居邢卫人迎而立之于法正当书入宜与齐小白同文传言书
曰卫人立晋众也是仲尼善其淂众故改常例变文以示义也
卷三 第 15a 页
传注请二至之怨 正义曰二年伐卫见经故以属之未必往前
更无怨也卫世家称桓公十六年乃为州吁所弑则隐之二年当
桓之世服虔以先君为庄公非也何则宣公烝夷姜生急子公纳
急子之妻生寿及朔朔能构兄寿能代死则是年皆长矣宣公以
此年即位桓十二年卒终始二十年矣虽寿之死未知何岁急子
之娶当在宣初若隐之二年庄公犹在岂于父在之时巳淂烝父
妾生急子也史记虽多谬语此当信然 注蔡今至蔡县正义
曰蔡国侯爵谱云蔡姬姓文王子叔度之后也武王封之于汝南
上蔡为蔡侯作乱见诛其子蔡仲成王复封之于蔡至平侯徙新
蔡昭侯徙九江下蔡宣侯二十八年鲁隐公之元年也昭侯子成
侯十年获麟之岁也成侯子声侯四年春秋之传终矣声侯十四
年卒自声侯以下二世二十八年而楚灭蔡地理志云汝南上蔡
县故蔡国周武王弟叔度所封 阻兵而安忍 正义曰阻训恃
也恃兵以求胜而征伐不已安忍行虐事刑杀过度也故书至
疾之也 正义曰案元年传邾人郑人盟于翼公子豫请径公不
更无怨也卫世家称桓公十六年乃为州吁所弑则隐之二年当
桓之世服虔以先君为庄公非也何则宣公烝夷姜生急子公纳
急子之妻生寿及朔朔能构兄寿能代死则是年皆长矣宣公以
此年即位桓十二年卒终始二十年矣虽寿之死未知何岁急子
之娶当在宣初若隐之二年庄公犹在岂于父在之时巳淂烝父
妾生急子也史记虽多谬语此当信然 注蔡今至蔡县正义
曰蔡国侯爵谱云蔡姬姓文王子叔度之后也武王封之于汝南
上蔡为蔡侯作乱见诛其子蔡仲成王复封之于蔡至平侯徙新
蔡昭侯徙九江下蔡宣侯二十八年鲁隐公之元年也昭侯子成
侯十年获麟之岁也成侯子声侯四年春秋之传终矣声侯十四
年卒自声侯以下二世二十八年而楚灭蔡地理志云汝南上蔡
县故蔡国周武王弟叔度所封 阻兵而安忍 正义曰阻训恃
也恃兵以求胜而征伐不已安忍行虐事刑杀过度也故书至
疾之也 正义曰案元年传邾人郑人盟于翼公子豫请径公不
卷三 第 15b 页
许遂行彼则不书又不加贬责此公子翚之行公亦不许而书于
经又加贬责者公子豫公不许私窃而行翚则强梁固请公事不
获巳令其出会故以君命而书又加贬责 王觐为可 正义曰
于王处行觐礼此事是为可也 宣公即位 正义曰贼讨乃立
自继前君故不待踰年也 五年注书陈至鱼台 正义曰陈鱼
者兽猎之类谓使捕鱼之人陈设取鱼之备观其取鱼以为戏乐
非谓既取得鱼而陈列之也其实观鱼而书陈鱼者国君爵位尊
重非蒐狩大事则不当亲行公故遣陈鱼而观其捕获主讥其陈
故书陈鱼以示非礼也传曰非礼也且言远地故知书棠讥远地
也九月至六羽 正义曰三年之内木主特祀于寝宫庙初成
木主迁入其中设祭以安神也祭则有乐故初献六羽初始也往
前用八今乃用六也献者奏也奏进声乐以娱神也六羽谓六行
之人秉羽舞也 注成仲至名宫 正义曰考成释诂文也言初
献六羽者谓初始而献非在后恒用知者案宣十五年初税亩杜
云遂以为常故云初杜于此不解初义明不与彼同故春秋之经
经又加贬责者公子豫公不许私窃而行翚则强梁固请公事不
获巳令其出会故以君命而书又加贬责 王觐为可 正义曰
于王处行觐礼此事是为可也 宣公即位 正义曰贼讨乃立
自继前君故不待踰年也 五年注书陈至鱼台 正义曰陈鱼
者兽猎之类谓使捕鱼之人陈设取鱼之备观其取鱼以为戏乐
非谓既取得鱼而陈列之也其实观鱼而书陈鱼者国君爵位尊
重非蒐狩大事则不当亲行公故遣陈鱼而观其捕获主讥其陈
故书陈鱼以示非礼也传曰非礼也且言远地故知书棠讥远地
也九月至六羽 正义曰三年之内木主特祀于寝宫庙初成
木主迁入其中设祭以安神也祭则有乐故初献六羽初始也往
前用八今乃用六也献者奏也奏进声乐以娱神也六羽谓六行
之人秉羽舞也 注成仲至名宫 正义曰考成释诂文也言初
献六羽者谓初始而献非在后恒用知者案宣十五年初税亩杜
云遂以为常故云初杜于此不解初义明不与彼同故春秋之经
卷三 第 16a 页
有文同事异如此之类是也注以祭文不见故辨之云成仲子宫
安其主而祭之以其与献羽连文知考谓祭以成之非谓始筑宫
成也又解立宫之意惠公以仲子手有夫人之文因即娶之虽不
以为夫人有欲以为夫人之意礼诸侯不再娶于法无二适孟子
入惠公之庙仲子无享祭之所盖隐公成父之志为别立宫仲子
以二年十二月薨四年十二月巳再期矣丧毕即应入庙至此始
成宫者仲子立庙本非正法丧服既终将为吉祭主无祭处始议
立之故晚成也传云始用六佾不书佾而书羽者以公问羽数故
书羽也妇人法不当谥仲子无谥故因姓以名宫也立宫必书于
策羽则非当所书善其复正故书之传载众仲之对而言公从之
是其善之意也为书六羽故言考宫言其因考以献羽也若不为
羽当云立仲子之宫如立武宫炀宫然不须言考也礼杂记下云
成庙则衅之路寝成则考之而不衅似庙则当衅寝则当考此庙
言考者考是成就之义庙者鬼神所居祭祀以成之寝则生人所
宅饮食以成之杂记注云路寝者生人所居不衅者不神之也考
安其主而祭之以其与献羽连文知考谓祭以成之非谓始筑宫
成也又解立宫之意惠公以仲子手有夫人之文因即娶之虽不
以为夫人有欲以为夫人之意礼诸侯不再娶于法无二适孟子
入惠公之庙仲子无享祭之所盖隐公成父之志为别立宫仲子
以二年十二月薨四年十二月巳再期矣丧毕即应入庙至此始
成宫者仲子立庙本非正法丧服既终将为吉祭主无祭处始议
立之故晚成也传云始用六佾不书佾而书羽者以公问羽数故
书羽也妇人法不当谥仲子无谥故因姓以名宫也立宫必书于
策羽则非当所书善其复正故书之传载众仲之对而言公从之
是其善之意也为书六羽故言考宫言其因考以献羽也若不为
羽当云立仲子之宫如立武宫炀宫然不须言考也礼杂记下云
成庙则衅之路寝成则考之而不衅似庙则当衅寝则当考此庙
言考者考是成就之义庙者鬼神所居祭祀以成之寝则生人所
宅饮食以成之杂记注云路寝者生人所居不衅者不神之也考
卷三 第 16b 页
之者设盛食以落之是也庙成衅之者尊而神之盖木主未入之
前巳行衅礼也案杂记衅庙之礼云祝宗人宰夫雍人皆爵弁纯
衣雍人拭羊宗人视之宰夫北面于碑南东上雍人举羊升屋自
中中屋南面刲羊血流于前乃降门夹室皆用鸡先门而后夹室
其衈皆于屋下割鸡门当门夹室中室有司皆乡室而立门则有
司当门北面既事宗人告事毕乃皆退是衅庙之礼此言考宫献
羽自为主巳入庙则祭以成之非衅礼与彼异也故公羊传曰考
宫者何考犹入室也始祭仲子也是谓祭为考也服虔云宫庙初
成祭之名为考将纳仲子之主故考成以致其五祀之神以坚之
其意谓考即是衅也案杂记衅庙之礼止有鸡羊既不用乐何由
献羽言将纳仲子之主则是仍未入宫然则作乐献羽敬事何神
考仲子之宫唯当祭仲子耳又安淂致五祀之神乎苏氏云不称
夫人宫者桓宫僖宫不言公则仲子例不合称夫人宫也不称庙
而言宫者于经例周公称大庙群公称宫故仲子依例称宫也若
然案文十三年大室屋坏大庙称室者谓大庙之室屋坏耳若传
前巳行衅礼也案杂记衅庙之礼云祝宗人宰夫雍人皆爵弁纯
衣雍人拭羊宗人视之宰夫北面于碑南东上雍人举羊升屋自
中中屋南面刲羊血流于前乃降门夹室皆用鸡先门而后夹室
其衈皆于屋下割鸡门当门夹室中室有司皆乡室而立门则有
司当门北面既事宗人告事毕乃皆退是衅庙之礼此言考宫献
羽自为主巳入庙则祭以成之非衅礼与彼异也故公羊传曰考
宫者何考犹入室也始祭仲子也是谓祭为考也服虔云宫庙初
成祭之名为考将纳仲子之主故考成以致其五祀之神以坚之
其意谓考即是衅也案杂记衅庙之礼止有鸡羊既不用乐何由
献羽言将纳仲子之主则是仍未入宫然则作乐献羽敬事何神
考仲子之宫唯当祭仲子耳又安淂致五祀之神乎苏氏云不称
夫人宫者桓宫僖宫不言公则仲子例不合称夫人宫也不称庙
而言宫者于经例周公称大庙群公称宫故仲子依例称宫也若
然案文十三年大室屋坏大庙称室者谓大庙之室屋坏耳若传
卷三 第 17a 页
文则大庙或称宫即大宫之椽是也群公或称庙即同宗于祖庙
同族于称庙是也注邾主至郑上 正义曰天下有道诸侯不
淂专行征伐春秋之时专行征伐以其不禀王命故以主兵为首
虽小国主兵即序于大国之上欲见伐由其国善恶所归故也虽
大夫为主国君从之亦序主兵于上僖二十七年楚人陈侯蔡侯
郑伯许男囲宋注云传言楚子使子玉去宋经书人者耻不淂志
以微者告犹序诸侯之上楚主兵故是微人主兵亦序国君之上
史策之常法也 注虫食至故书正义曰释虫云食苗心螟食
叶食节贼食根柔舍人曰食苗心者名螟言冥冥然难知也李
巡曰食禾心为螟言其奸冥冥难知也食禾叶者其假贷无厌
故曰也食其节者言其贪狼故曰贼也食其根者言其税取万
民财货故曰柔也孙炎曰皆政贪所致因以为名郭璞曰分别虫
啖食禾所在之名耳李巡孙炎以政致为名舍人郭璞以食处为
名陆机疏云旧说螟蟊贼一种虫也如言寇贼奸宄内外言之
耳故犍为文学曰此四种虫皆蝗也实不同故分别释之然则螟
同族于称庙是也注邾主至郑上 正义曰天下有道诸侯不
淂专行征伐春秋之时专行征伐以其不禀王命故以主兵为首
虽小国主兵即序于大国之上欲见伐由其国善恶所归故也虽
大夫为主国君从之亦序主兵于上僖二十七年楚人陈侯蔡侯
郑伯许男囲宋注云传言楚子使子玉去宋经书人者耻不淂志
以微者告犹序诸侯之上楚主兵故是微人主兵亦序国君之上
史策之常法也 注虫食至故书正义曰释虫云食苗心螟食
叶食节贼食根柔舍人曰食苗心者名螟言冥冥然难知也李
巡曰食禾心为螟言其奸冥冥难知也食禾叶者其假贷无厌
故曰也食其节者言其贪狼故曰贼也食其根者言其税取万
民财货故曰柔也孙炎曰皆政贪所致因以为名郭璞曰分别虫
啖食禾所在之名耳李巡孙炎以政致为名舍人郭璞以食处为
名陆机疏云旧说螟蟊贼一种虫也如言寇贼奸宄内外言之
耳故犍为文学曰此四种虫皆蝗也实不同故分别释之然则螟
卷三 第 17b 页
非以虫名食苗之处为名耳注大夫至所及正义曰檀弓下
云君于大夫将葬吊于宫君亲吊之而不书者吊丧问疾人君
之常假有得失不足褒如此小事例皆不书葬若国家所营则
亦不可不书大夫之葬皆臣子自为非公家所及事不关国无以
淂书葬也他国之君书葬者遣使往会须书君命故耳传观鱼
者 正义曰说文云渔捕鱼也然则捕鱼谓之鱼天官䱷人掌以
时䱷为梁凡䱷者掌其政令是谓捕鱼为鱼鱼者犹言猎者也
臧僖至败也 正义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者物谓事物旌旗车
服之属若其为教战祭祀等大事故布设陈列则可如其细碎盘
游虽陈其物不堪足以讲习大事止谓不为大事而陈此物故云
不足以讲大事也其材不足以备器用者材谓皮革齿牙之属若
其为饰器用故狩猎取材则可如其因游宴戏乐所淂之材不堪
足以备饰器用止谓不为器用而取此材故云不足以备器用也
人君一国之主在民之上当直巳而行之以法民而纳之于善
故云人君将纳民于䡄物者也言当为轨为物纳民于其中也既
云君于大夫将葬吊于宫君亲吊之而不书者吊丧问疾人君
之常假有得失不足褒如此小事例皆不书葬若国家所营则
亦不可不书大夫之葬皆臣子自为非公家所及事不关国无以
淂书葬也他国之君书葬者遣使往会须书君命故耳传观鱼
者 正义曰说文云渔捕鱼也然则捕鱼谓之鱼天官䱷人掌以
时䱷为梁凡䱷者掌其政令是谓捕鱼为鱼鱼者犹言猎者也
臧僖至败也 正义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者物谓事物旌旗车
服之属若其为教战祭祀等大事故布设陈列则可如其细碎盘
游虽陈其物不堪足以讲习大事止谓不为大事而陈此物故云
不足以讲大事也其材不足以备器用者材谓皮革齿牙之属若
其为饰器用故狩猎取材则可如其因游宴戏乐所淂之材不堪
足以备饰器用止谓不为器用而取此材故云不足以备器用也
人君一国之主在民之上当直巳而行之以法民而纳之于善
故云人君将纳民于䡄物者也言当为轨为物纳民于其中也既
卷三 第 18a 页
言民归轨物更解轨物之名故讲习大事以准度轨法度量谓之
为轨准度轨量即谓习战冶兵祭祀之属是也取鸟兽之材以章
明物色采饰谓之为物章明物采即取材以饰军国之器是也刘
炫云捕鱼猎兽其事相类此諌大意言人君可观猎兽不可观捕
鱼凡物者广言诸物鸟兽鱼鳖之类也材谓所有皮革毛羽之类
也器谓车马兵甲军国所用之物也凡此诸物捕之不足以讲习
兵事其材不足以充备器用如此者则人君不亲举焉其意言猎
之坐作进退可以教战陈兽之齿牙皮革足以充器用人君可以
观之捕鱼不足以教战陈鳞甲不足以为器用人君不宜观之人
君以下云云同今若人君所行不淂其轨举动不顺器服不当其
物上下无章如是则谓之荒乱之政也乱政数行国家之所以祸
败也其意言鱼非讲事是不轨材不充用是不物今君观鱼是为
乱国之政祸败之本故不用使公行也事度轨量正谓顺时狩猎
以教习戎事也材章物采正谓取其皮革以脩造器物也下云四
时田猎治兵振旅以习威仪覆此讲事也肉不登俎材不登器则
为轨准度轨量即谓习战冶兵祭祀之属是也取鸟兽之材以章
明物色采饰谓之为物章明物采即取材以饰军国之器是也刘
炫云捕鱼猎兽其事相类此諌大意言人君可观猎兽不可观捕
鱼凡物者广言诸物鸟兽鱼鳖之类也材谓所有皮革毛羽之类
也器谓车马兵甲军国所用之物也凡此诸物捕之不足以讲习
兵事其材不足以充备器用如此者则人君不亲举焉其意言猎
之坐作进退可以教战陈兽之齿牙皮革足以充器用人君可以
观之捕鱼不足以教战陈鳞甲不足以为器用人君不宜观之人
君以下云云同今若人君所行不淂其轨举动不顺器服不当其
物上下无章如是则谓之荒乱之政也乱政数行国家之所以祸
败也其意言鱼非讲事是不轨材不充用是不物今君观鱼是为
乱国之政祸败之本故不用使公行也事度轨量正谓顺时狩猎
以教习戎事也材章物采正谓取其皮革以脩造器物也下云四
时田猎治兵振旅以习威仪覆此讲事也肉不登俎材不登器则
卷三 第 18b 页
公不射覆此章物也别言川泽之实非君所及指言不可观鱼辞
有首引自相配成也 注臧僖至与戎 正义曰僖伯名彄字子
臧世本云孝公之子即此冬书公子彄卒是也谥法小心畏忌曰
僖是僖为谥也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不
淂祖诸侯乃以王父之字为氏计僖伯之孙始淂以臧为氏今于
僖伯之上巳加臧者盖以僖伯是臧氏之祖传家追言之也成十
三年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故知大事祀与戎也必知兼祀者
以下云鸟兽之肉不登于俎故也刘炫云田猎止教戎而言祀者
猎狩主以祭祀故并祀言之下注云俎登宗庙器见此意也 注
言器至所起 正义曰车马旌旗衣服刀剑无不皆有法度器用
众物不入法度广言之也器不当法用非其物则为不轨不物政
不在君则乱败之所起也 注蒐索至择也 正义曰尔雅释天
四时之猎名与此同说者皆如此注故杜依用之周礼大司马职
中春教振旅遂以蒐田中夏教茇舍遂以苗田中秋教治兵遂以
狝田中冬教大阅遂以狩田其名亦与此同郑玄解苗田与此小
有首引自相配成也 注臧僖至与戎 正义曰僖伯名彄字子
臧世本云孝公之子即此冬书公子彄卒是也谥法小心畏忌曰
僖是僖为谥也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不
淂祖诸侯乃以王父之字为氏计僖伯之孙始淂以臧为氏今于
僖伯之上巳加臧者盖以僖伯是臧氏之祖传家追言之也成十
三年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故知大事祀与戎也必知兼祀者
以下云鸟兽之肉不登于俎故也刘炫云田猎止教戎而言祀者
猎狩主以祭祀故并祀言之下注云俎登宗庙器见此意也 注
言器至所起 正义曰车马旌旗衣服刀剑无不皆有法度器用
众物不入法度广言之也器不当法用非其物则为不轨不物政
不在君则乱败之所起也 注蒐索至择也 正义曰尔雅释天
四时之猎名与此同说者皆如此注故杜依用之周礼大司马职
中春教振旅遂以蒐田中夏教茇舍遂以苗田中秋教治兵遂以
狝田中冬教大阅遂以狩田其名亦与此同郑玄解苗田与此小
卷三 第 19a 页
异言择取不孕任者若治苗去不秀实者孙炎亦然桓四年公羊
传曰春曰苗秋曰蒐冬曰狩三名既与礼异又复夏时不田榖梁
传曰四时之田皆为宗庙之事也春曰田夏曰苗秋曰蒐冬曰狩
皆与礼异者良由微言既绝曲辨妄生丘明亲受圣师故独与礼
合汉代古学不行明帝集诸学士作白虎通义因榖梁之文为之
生说曰王者诸侯所以田猎何为苗除害止以共宗庙下以简集
士众也春谓之田何春岁之本举本名而言之也夏谓之苗何择
其怀任者也秋谓之蒐何蒐索肥者也冬谓之狩何守地而取之
也四时之田㧾名为田何为田除害也案苗非怀任之名何云择
去怀任秋兽尽皆不瘦何云蒐索取肥虽名通义义不通也故先
儒皆依周礼左传尔雅之文而为之说其名亦有意焉虽复春猎
获则取之不能择取不孕夏猎所取无多不能为苗除害为因时
异而变文耳谓之猎者蔡邕月令章句云猎者捷取之名也 注
各随时事之间 正义曰隙训间也四仲之月自是常期就其月
中简选间日虽则农月必有间时故曰随时事之间也仲冬农之
传曰春曰苗秋曰蒐冬曰狩三名既与礼异又复夏时不田榖梁
传曰四时之田皆为宗庙之事也春曰田夏曰苗秋曰蒐冬曰狩
皆与礼异者良由微言既绝曲辨妄生丘明亲受圣师故独与礼
合汉代古学不行明帝集诸学士作白虎通义因榖梁之文为之
生说曰王者诸侯所以田猎何为苗除害止以共宗庙下以简集
士众也春谓之田何春岁之本举本名而言之也夏谓之苗何择
其怀任者也秋谓之蒐何蒐索肥者也冬谓之狩何守地而取之
也四时之田㧾名为田何为田除害也案苗非怀任之名何云择
去怀任秋兽尽皆不瘦何云蒐索取肥虽名通义义不通也故先
儒皆依周礼左传尔雅之文而为之说其名亦有意焉虽复春猎
获则取之不能择取不孕夏猎所取无多不能为苗除害为因时
异而变文耳谓之猎者蔡邕月令章句云猎者捷取之名也 注
各随时事之间 正义曰隙训间也四仲之月自是常期就其月
中简选间日虽则农月必有间时故曰随时事之间也仲冬农之
卷三 第 19b 页
最隙故大备礼也 注虽四至众也 正义曰虽每年常四时讲
武犹复三年而一大习犹如四时常祀三年而复为禘祭意相类
也出曰治兵者以其初出始治其事也入曰振旅者以治兵礼毕
整众而还振讯是整理之义故振为整也旅众也释诂文治兵振
旅坐作进退其礼皆同所异者唯长幼先后耳释天云出为治兵
尚威武也入为振旅反尊卑也孙炎曰出则幼贱在前贵勇力也
入则尊老在前复常法也庄八年榖梁传曰出曰治兵习战也入
曰振旅习战也公羊传曰出曰治兵入曰振旅其礼一也皆习战
也是其礼同也何休公羊为出曰祠兵休云杀牲飨士卒郑玄诗
笺引公羊亦作治兵是其所见本异也此治兵振旅亦四时教之
但于三年大习详其文耳周礼春教振旅秋教治兵者四时教民
各以其宜春即止兵收众专心于农秋即缮甲厉兵将威不轨故
异其文耳 注饮于至获也 正义曰桓二年传例曰凡公行告
于宗庙反行饮至彼饮至在庙知此言饮至亦饮于庙也军之资
实唯有车徒器械猎则有所获诗序车攻美宣王脩车马备器械
武犹复三年而一大习犹如四时常祀三年而复为禘祭意相类
也出曰治兵者以其初出始治其事也入曰振旅者以治兵礼毕
整众而还振讯是整理之义故振为整也旅众也释诂文治兵振
旅坐作进退其礼皆同所异者唯长幼先后耳释天云出为治兵
尚威武也入为振旅反尊卑也孙炎曰出则幼贱在前贵勇力也
入则尊老在前复常法也庄八年榖梁传曰出曰治兵习战也入
曰振旅习战也公羊传曰出曰治兵入曰振旅其礼一也皆习战
也是其礼同也何休公羊为出曰祠兵休云杀牲飨士卒郑玄诗
笺引公羊亦作治兵是其所见本异也此治兵振旅亦四时教之
但于三年大习详其文耳周礼春教振旅秋教治兵者四时教民
各以其宜春即止兵收众专心于农秋即缮甲厉兵将威不轨故
异其文耳 注饮于至获也 正义曰桓二年传例曰凡公行告
于宗庙反行饮至彼饮至在庙知此言饮至亦饮于庙也军之资
实唯有车徒器械猎则有所获诗序车攻美宣王脩车马备器械
卷三 第 20a 页
因田猎而选车徒故知数军实者数车徒器械及所获也说文云
械器之㧾名虞喜云器械谓铠甲兜鍪也宣十二年传言楚国无
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襄二十四年传曰齐社蒐军实使客观之
二注并云军实军器不言车徒及所获者彼无猎事故不言也
注车服旌旗 正义曰周礼巾车职曰革路建大白以即戎木路
建大麾以田司服职曰凡兵事韦弁服凡甸冠弁服郑玄云甸田
猎也计田猎当乘木路服冠弁但三年治兵乃习兵大礼不宜乘
田车服田服天子盖乘革路服韦弁也在军君臣同服公卿以下
盖亦乘兵车服兵服也其旌旗则尊卑异建治兵之礼为辨旗物
必不建大白大麾大司马职曰中秋教治兵辨旗物之用王载大
常诸侯载旂军吏载旗师都载旃乡遂载物郊野载旐百官载旟
遂以称田郑玄云军吏诸军帅也师都遂大夫也乡遂乡大夫也
或载旃或载物众属军吏无所将也郊谓乡遂之州长县正以下
也野谓公邑大夫载旐者以其将羡卒也百官卿大夫也载旟者
以其属卫王也凡旌旗有军众者画异物无者帛而已然则治兵
械器之㧾名虞喜云器械谓铠甲兜鍪也宣十二年传言楚国无
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襄二十四年传曰齐社蒐军实使客观之
二注并云军实军器不言车徒及所获者彼无猎事故不言也
注车服旌旗 正义曰周礼巾车职曰革路建大白以即戎木路
建大麾以田司服职曰凡兵事韦弁服凡甸冠弁服郑玄云甸田
猎也计田猎当乘木路服冠弁但三年治兵乃习兵大礼不宜乘
田车服田服天子盖乘革路服韦弁也在军君臣同服公卿以下
盖亦乘兵车服兵服也其旌旗则尊卑异建治兵之礼为辨旗物
必不建大白大麾大司马职曰中秋教治兵辨旗物之用王载大
常诸侯载旂军吏载旗师都载旃乡遂载物郊野载旐百官载旟
遂以称田郑玄云军吏诸军帅也师都遂大夫也乡遂乡大夫也
或载旃或载物众属军吏无所将也郊谓乡遂之州长县正以下
也野谓公邑大夫载旐者以其将羡卒也百官卿大夫也载旟者
以其属卫王也凡旌旗有军众者画异物无者帛而已然则治兵
卷三 第 20b 页
旌旗当如司马职文也案司常职云及国之大阅赞司马颁旗物
王建大常诸侯建旂孤卿建旃大夫士建物师都建旗州里建旟
县鄙建旐道车载旞斿车载旌计大阅治兵俱是教战而旌旗之
物所建不同者郑玄云凡颁旗物以出军之旗则如秋以尊卑之
常则如冬大阅备军礼而旌旗不如出军之时空辟实然则大阅
所建尊卑之常治兵所建出军之礼此三年治兵与秋教治兵其
名既同建当不异故服虔解此亦引司马职文明是旌旗所建用
秋辨旗物之法案大司马职教治兵王载大常所以巾车云大麾
以田又云大白以即戎者先儒以为王田春夏则大麾秋冬则大
常旌旗所用虽如治兵之时然王若亲军则建大白 鸟兽至于
器 正义曰说文云革兽皮治去其毛革更之然则有毛为皮去
毛为革周礼掌皮秋㪘皮冬㪘革以其小异故别时㪘之散文则
皮革通也颔上大齿谓之为牙鸟翼长毛谓之为羽齿牙毛羽各
自小异故历言之也登于俎谓升俎以共祭登于器谓在器以为饰
诸器之饰有用此材者 注俎祭宗庙器 正义曰飨燕之馔莫
王建大常诸侯建旂孤卿建旃大夫士建物师都建旗州里建旟
县鄙建旐道车载旞斿车载旌计大阅治兵俱是教战而旌旗之
物所建不同者郑玄云凡颁旗物以出军之旗则如秋以尊卑之
常则如冬大阅备军礼而旌旗不如出军之时空辟实然则大阅
所建尊卑之常治兵所建出军之礼此三年治兵与秋教治兵其
名既同建当不异故服虔解此亦引司马职文明是旌旗所建用
秋辨旗物之法案大司马职教治兵王载大常所以巾车云大麾
以田又云大白以即戎者先儒以为王田春夏则大麾秋冬则大
常旌旗所用虽如治兵之时然王若亲军则建大白 鸟兽至于
器 正义曰说文云革兽皮治去其毛革更之然则有毛为皮去
毛为革周礼掌皮秋㪘皮冬㪘革以其小异故别时㪘之散文则
皮革通也颔上大齿谓之为牙鸟翼长毛谓之为羽齿牙毛羽各
自小异故历言之也登于俎谓升俎以共祭登于器谓在器以为饰
诸器之饰有用此材者 注俎祭宗庙器 正义曰飨燕之馔莫
卷三 第 21a 页
不用俎独言宗庙器者明田猎取禽主为祭祀若止共燕食则公
亦不为下注云法度之器其义亦然非法之器公亦不举登训为
升服虔以上登为升下登为成二登不容异训且云不成于器为
不辞矣又器以此物为饰宁复待之乃成也周礼䱷人凡祭祀共
其鱼之鲜薧特牲少牢祭祀之礼皆有鱼为俎实肉登于俎公则
射之而以观鱼为非礼者此言不登于俎者谓妄出游猎虽取鸟
兽元不为祭祀不登于器亦谓盘游元不为取材以饰器物今公
观鱼乃是游戏故以非之然登俎登器之物虽君所亲至于庶羞
杂物细小之伦虽为祭祀亦君不射礼水土之品笾豆之物苟可
荐者莫不咸在岂皆公亲之也刘炫云此言田猎之时小鸟小兽
则公不射虽讲事而田尚不射小物况鱼非讲事不宜辄举不谓
登俎之物皆公所亲射祭祀水土云云同 若夫至及也 正义
曰山林之实谓材木樵薪之类川泽之实谓菱芡鱼蟹之属此皆
器用之所资须贱人之所守掌非人君所宜亲及之也此虽意谏
观鱼而广言小事故注云取此杂猥之物以资器备非诸侯所亲
亦不为下注云法度之器其义亦然非法之器公亦不举登训为
升服虔以上登为升下登为成二登不容异训且云不成于器为
不辞矣又器以此物为饰宁复待之乃成也周礼䱷人凡祭祀共
其鱼之鲜薧特牲少牢祭祀之礼皆有鱼为俎实肉登于俎公则
射之而以观鱼为非礼者此言不登于俎者谓妄出游猎虽取鸟
兽元不为祭祀不登于器亦谓盘游元不为取材以饰器物今公
观鱼乃是游戏故以非之然登俎登器之物虽君所亲至于庶羞
杂物细小之伦虽为祭祀亦君不射礼水土之品笾豆之物苟可
荐者莫不咸在岂皆公亲之也刘炫云此言田猎之时小鸟小兽
则公不射虽讲事而田尚不射小物况鱼非讲事不宜辄举不谓
登俎之物皆公所亲射祭祀水土云云同 若夫至及也 正义
曰山林之实谓材木樵薪之类川泽之实谓菱芡鱼蟹之属此皆
器用之所资须贱人之所守掌非人君所宜亲及之也此虽意谏
观鱼而广言小事故注云取此杂猥之物以资器备非诸侯所亲
卷三 第 21b 页
也杂猥谓诸杂猥碎也资谓器之资财侍此而备器之所用及所
盛皆是也榖梁传曰礼尊不亲小事卑不尸大功鱼卑者之事也
公观之非正与此同也若然月令季冬命渔师始渔天子亲往尝
鱼先荐寝庙彼礼天子亲往此讥公者彼以时鱼絜美取之以荐
宗庙特重其事天子亲行意在敬事鬼神非𣣔以为戏乐隐公观
鱼志在游戏故讥之也 注孙辞至否矣正义曰僖九年传曰
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又十六年传曰谋鄫且东略也略者巡行
之名也公曰吾将略地焉言𣣔案行边竟是孙辞也若国竟之内
不应讥公远游且言远地明是他竟也释例曰旧说棠鲁地据传
公辞𣣔略地则非鲁竟也释例土地名棠在鲁部内云本宋地盖
宋鲁之界上也 注矢亦陈也 正义曰释诂云矢陈也 注曲
沃至国县 正义曰晋国侯爵谱云姬姓武王子唐叔虞之后也
成王灭唐而封之今大原晋阳县是也燮父改之曰晋燮父孙成
侯徙都曲沃今河东闻喜县是也穆侯徙都绛鄂侯二年鲁隐公
之元年也定公三十一年获麟之岁也出公八年而春秋之传终
盛皆是也榖梁传曰礼尊不亲小事卑不尸大功鱼卑者之事也
公观之非正与此同也若然月令季冬命渔师始渔天子亲往尝
鱼先荐寝庙彼礼天子亲往此讥公者彼以时鱼絜美取之以荐
宗庙特重其事天子亲行意在敬事鬼神非𣣔以为戏乐隐公观
鱼志在游戏故讥之也 注孙辞至否矣正义曰僖九年传曰
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又十六年传曰谋鄫且东略也略者巡行
之名也公曰吾将略地焉言𣣔案行边竟是孙辞也若国竟之内
不应讥公远游且言远地明是他竟也释例曰旧说棠鲁地据传
公辞𣣔略地则非鲁竟也释例土地名棠在鲁部内云本宋地盖
宋鲁之界上也 注矢亦陈也 正义曰释诂云矢陈也 注曲
沃至国县 正义曰晋国侯爵谱云姬姓武王子唐叔虞之后也
成王灭唐而封之今大原晋阳县是也燮父改之曰晋燮父孙成
侯徙都曲沃今河东闻喜县是也穆侯徙都绛鄂侯二年鲁隐公
之元年也定公三十一年获麟之岁也出公八年而春秋之传终
卷三 第 22a 页
矣出公十七年卒自出公以下五世八十二年而韩赵魏灭晋也
地理志云河东闻喜县故曲沃也武帝元鼎六年行过改名应邵
曰武帝于此闻南越破改曰闻喜志又曰赵国襄国县故邢国然
则于汉属赵国于晋属广平注南燕至燕县 正义曰燕有二
国一称北燕故此注言南燕以别之世本燕国姞姓地理志东郡
燕县南燕国姞姓黄帝之后也小国无世家不知其君号谥唯庄
二十年燕仲父见传耳 注郕国至郕乡 正义曰史记管蔡世
家称郕叔武文王子武王之母弟后世无所见既无世家不知其
君号谥唯文十二年郕大子朱儒奔鲁书曰郕伯来奔见于经传
则郕国伯爵也 注万舞也 正义曰案公羊传曰万者何干舞
也籥者何羽舞也则万与羽不同今传云将万焉问羽数于众仲
是万与羽为一者万羽之异自是公羊之说今杜直云万舞也则
万是舞之大名也何休云所以仲子之庙唯有羽舞无干舞者妇
人无武事独奏文乐也刘炫云公羊传曰万者云云籥者云云羽
者为文万者为武武则左执朱千右秉玉戚文则左执籥右秉翟
地理志云河东闻喜县故曲沃也武帝元鼎六年行过改名应邵
曰武帝于此闻南越破改曰闻喜志又曰赵国襄国县故邢国然
则于汉属赵国于晋属广平注南燕至燕县 正义曰燕有二
国一称北燕故此注言南燕以别之世本燕国姞姓地理志东郡
燕县南燕国姞姓黄帝之后也小国无世家不知其君号谥唯庄
二十年燕仲父见传耳 注郕国至郕乡 正义曰史记管蔡世
家称郕叔武文王子武王之母弟后世无所见既无世家不知其
君号谥唯文十二年郕大子朱儒奔鲁书曰郕伯来奔见于经传
则郕国伯爵也 注万舞也 正义曰案公羊传曰万者何干舞
也籥者何羽舞也则万与羽不同今传云将万焉问羽数于众仲
是万与羽为一者万羽之异自是公羊之说今杜直云万舞也则
万是舞之大名也何休云所以仲子之庙唯有羽舞无干舞者妇
人无武事独奏文乐也刘炫云公羊传曰万者云云籥者云云羽
者为文万者为武武则左执朱千右秉玉戚文则左执籥右秉翟
卷三 第 22b 页
此传将万问羽即似万羽同者以当此时万羽俱作但将万而问
羽数非谓羽即万也经直书羽者与传互见之 注六六三十六人
正义曰何休说如此服虔以用六为六八四十八大夫四为四八
三十二士二为二八十六杜以舞势宜方行列既减即每行人数
亦宜减故同何说也或以襄十一年郑人赂晋侯以女乐二八为
二佾之乐知自上及下行皆八人斯不然矣彼传见晋侯减乐之
半以赐魏绛因歌钟二肆遂言女乐二八为下半乐张本耳非以
二八为二佾若二八即是二佾郑人岂以二佾之乐赂晋侯晋侯
岂以一佾之乐赐魏绛夫舞至八风 正义曰舞为乐主音逐
舞节八音皆奏而舞曲齐之故舞所以节八音也八方风气寒暑
下同乐能调阴阳和节气八方风气由舞而行故舞所以行八风
也 注八音至其情 正义曰八音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周礼
大师职文也郑玄云金钟镈也石磬也土埙也革鼓鼗也丝琴瑟
也木柷敔也匏笙也竹管箫也八风八方之风者服虔以为八卦
之风乾音石其风不周坎音革其风广莫艮音匏其风融震音竹
羽数非谓羽即万也经直书羽者与传互见之 注六六三十六人
正义曰何休说如此服虔以用六为六八四十八大夫四为四八
三十二士二为二八十六杜以舞势宜方行列既减即每行人数
亦宜减故同何说也或以襄十一年郑人赂晋侯以女乐二八为
二佾之乐知自上及下行皆八人斯不然矣彼传见晋侯减乐之
半以赐魏绛因歌钟二肆遂言女乐二八为下半乐张本耳非以
二八为二佾若二八即是二佾郑人岂以二佾之乐赂晋侯晋侯
岂以一佾之乐赐魏绛夫舞至八风 正义曰舞为乐主音逐
舞节八音皆奏而舞曲齐之故舞所以节八音也八方风气寒暑
下同乐能调阴阳和节气八方风气由舞而行故舞所以行八风
也 注八音至其情 正义曰八音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周礼
大师职文也郑玄云金钟镈也石磬也土埙也革鼓鼗也丝琴瑟
也木柷敔也匏笙也竹管箫也八风八方之风者服虔以为八卦
之风乾音石其风不周坎音革其风广莫艮音匏其风融震音竹
卷三 第 23a 页
其风明庶巽音木其风清明离音丝其风景坤音土其风凉兑音
金其风阊阖易纬通卦验云立春调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
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阊阖风至立冬不周风至
冬至广莫风至风体一也逐天气随八节而为之立名耳调与融
一风二名昭十八年传曰是谓融风是其调融同也沈氏云案乐
纬云坎主冬至乐用管艮主立春乐用埙震主春分乐用鼓巽主
立夏乐用笙离主夏至乐用弦坤主立秋乐用磬兑主秋分乐用
钟乾主立冬乐用柷敔此八方之音既有二说未知孰是故两存
焉更说制乐之夲节音行风之意以八音之器宣播八方之风使
人用手以舞之用足以蹈之节其礼制使不荒淫次序人情使不
蕴结也蟋蟀诗曰无以大康职思其居是节其制也舜歌南风曰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人之财兮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人之愠
兮是序其情也 注鲁唯至用六 正义曰襄十二年传曰鲁为
诸姬临于周庙是鲁立文王之庙也文王天子自然用八礼记祭
统曰昔者周公且有勋劳于天下成王康王赐之以重祭朱千玉
金其风阊阖易纬通卦验云立春调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
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阊阖风至立冬不周风至
冬至广莫风至风体一也逐天气随八节而为之立名耳调与融
一风二名昭十八年传曰是谓融风是其调融同也沈氏云案乐
纬云坎主冬至乐用管艮主立春乐用埙震主春分乐用鼓巽主
立夏乐用笙离主夏至乐用弦坤主立秋乐用磬兑主秋分乐用
钟乾主立冬乐用柷敔此八方之音既有二说未知孰是故两存
焉更说制乐之夲节音行风之意以八音之器宣播八方之风使
人用手以舞之用足以蹈之节其礼制使不荒淫次序人情使不
蕴结也蟋蟀诗曰无以大康职思其居是节其制也舜歌南风曰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人之财兮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人之愠
兮是序其情也 注鲁唯至用六 正义曰襄十二年传曰鲁为
诸姬临于周庙是鲁立文王之庙也文王天子自然用八礼记祭
统曰昔者周公且有勋劳于天下成王康王赐之以重祭朱千玉
卷三 第 23b 页
戚以舞大武八佾以舞大夏此天子之乐也康周公故以赐鲁明
堂位曰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是周公之庙用八也
传曰始用六佾则知前用八何休云僭齐也下效上之辞鲁之
僣效必有所因故本其僭之所由言由文王周公庙用八佾他公
之庙遂因仍僭而用之今隐公详问众仲众仲因明大典公从其
言于仲子之庙初献六羽故传亦因言始用六佾谓仲子之庙用
六佾他公则仍用八也至襄昭之时鲁犹皆亦用八故昭二十五
年公羊传称昭公谓子家驹曰吾何僭哉荅曰朱干玉戚以舞大
夏八佾以舞大武此皆天子之礼也是昭公之时僭用八也此减
从正礼尚书于经若更僭非礼无容不书自此之后不书僭用八
佾知他庙僭而不改故杜自明其證其后季氏舞八佾于庭知唯
在仲子庙用六也 注诸侯至不听 正义曰诗伐木篇毛传曰
天子谓同姓诸侯诸侯谓同姓大夫皆曰父异姓则称舅觐礼载
天子呼诸侯之称曰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则曰伯舅同姓
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则曰叔舅然则诸侯之国有大小之异大
堂位曰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是周公之庙用八也
传曰始用六佾则知前用八何休云僭齐也下效上之辞鲁之
僣效必有所因故本其僭之所由言由文王周公庙用八佾他公
之庙遂因仍僭而用之今隐公详问众仲众仲因明大典公从其
言于仲子之庙初献六羽故传亦因言始用六佾谓仲子之庙用
六佾他公则仍用八也至襄昭之时鲁犹皆亦用八故昭二十五
年公羊传称昭公谓子家驹曰吾何僭哉荅曰朱干玉戚以舞大
夏八佾以舞大武此皆天子之礼也是昭公之时僭用八也此减
从正礼尚书于经若更僭非礼无容不书自此之后不书僭用八
佾知他庙僭而不改故杜自明其證其后季氏舞八佾于庭知唯
在仲子庙用六也 注诸侯至不听 正义曰诗伐木篇毛传曰
天子谓同姓诸侯诸侯谓同姓大夫皆曰父异姓则称舅觐礼载
天子呼诸侯之称曰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则曰伯舅同姓
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则曰叔舅然则诸侯之国有大小之异大
卷三 第 24a 页
夫无地之大小明以年之长少为异庄十四年传称郑厉公谓原
繁为伯父礼记祭统称卫庄公呼孔悝为叔舅诸侯呼异姓大夫
为伯舅同姓大夫为叔父者虽则无文明亦然矣僖伯者孝公之
子惠公之弟惠公立四十六年而薨则子臧此时年非幼少呼曰
叔父者是隐公之称叔父也此注自言呼臣之大法耳
春秋正义卷第三 计一万七千九百八字
繁为伯父礼记祭统称卫庄公呼孔悝为叔舅诸侯呼异姓大夫
为伯舅同姓大夫为叔父者虽则无文明亦然矣僖伯者孝公之
子惠公之弟惠公立四十六年而薨则子臧此时年非幼少呼曰
叔父者是隐公之称叔父也此注自言呼臣之大法耳
春秋正义卷第三 计一万七千九百八字
卷三 第 24b 页
卷三 第 2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