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142-074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辨定祭礼通俗谱卷一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
古礼不传久矣曲台十七篇祗得士礼而李氏所上周
官经则专记周代官政而不切民用若戴马礼记率战
国以后学徒所录零论襞屑并无一通全之礼可为世
法而汉宋群儒则又各起而聚讼其间于是古礼亡即
俗礼亦沫沫焉幼时与仲氏学礼伤时俗蛊坏思一补
卷一 第 1b 页 WYG0142-0745b.png
救而无可考證不得已取朱氏家礼一书为之胚模而
其书鲜据不惟古礼不甚合即时俗有未便行者会崇
祯之末东江被兵与仲氏分窜者久暨 鼎定未几子
复以避人故流离走四方学既荒落而壮齿又复磨灭
胸腹无所记即有记途路无书难用为引断因思礼制
烦赜或得先取二重礼所云民食丧祭者略为之考辨
以存初志而中间被
召留京师十年暨归田而仲氏已亡予亦老不亲学矣
卷一 第 2a 页 WYG0142-0745c.png
大司成汪霦予同年同馆庐墓湖滨与其子曰讲三礼
予敬而就之新安姚际恒著礼记释滞论时作主客而
仁和学师氏唐彪每以祠堂礼下询因慨然于心仍取
朱氏家礼并各族祠堂礼酌啐而条理之先辑为祭礼
通俗谱以备参考若夫二重之未具则仲季论丧尚馀
杂录世多学人岂无起而踵成之者予重有待焉
  一祭所
凡家屋有前堂(俗名/前厅)后室(俗名/内堂)两重者以后室东一间
卷一 第 2b 页 WYG0142-0745d.png
(凡屋不能皆南向其曰东西南/北者祗左右前后也后仿此)藏先世神主于其中名
曰家堂即无两重者祗以前堂栋北架柱间(凡屋五架/七架不同)
(以向后二/架为度)立壁以分其半而藏神主于后半之西壁东
向置一庪阁以安之(庪阁即庋阁/接木为庪)其名同前
 古礼最重者贵贵故祭先之礼惟贵者始得立庙如
 王制祭法所云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适士二士
 官师一庶人祭父于寝其多寡等杀皆以爵位为升
 降此惟三代封建之世世爵世官得以行之今则贵
卷一 第 3a 页 WYG0142-0746a.png
 不长贵贱不长贱父贱而子贵则子立庙子贵而孙
 贱则孙又毁庙即一人而朝进其官则朝立庙夕褫
 其爵则夕又毁庙(若世官褫爵则其子替之/矣如酖叔牙而立其后类)不转瞬
 间而骤立骤毁岂可为制是以汉唐以来俱无建庙
 之文即南渡绍兴嘉泰诸年每为秦太师韩平原郡
 王屡请立庙而制终未定于是朱文公熹创为家礼
 一书间取文潞公司马温公祠堂之制以为祭典谓
 庙不可得则姑以祠堂代之而不知祠堂似庙而实
卷一 第 3b 页 WYG0142-0746b.png
 非庙庙祗一主而祠堂无限主庙必有名(如祖庙/祢庙类)
 祠堂无可名其中所祭之主与主祭之人俱周章无
 理即揆之于今准之于古而百不一当(说见/后)然且聚
 族祭赛事近蛮俗而究其实则仍与帝王祫禘之礼
 显相僭越(祫礼合亲庙及祧庙之主皆/升食祖庙汉儒说禘礼亦然)况庙尊祖猊
 (说文尊先/祖猊也)以堂宇得名(尔雅有东西厢曰/庙无者曰寝曰室)而祠则祭
 之别称(祠祭也又说/文春祭曰祠)史凡立祠建祠毁其祠皆谓建
 祭与废祭非谓创其庙毁其庙也即后渐误祠作庙
卷一 第 4a 页 WYG0142-0746c.png
 亦未尝祠庙溷称如立诸葛祠而祭其庙类(诸葛亮/亡向充)
 (谓宜立祠于沔阳欲祭/者皆限至庙以断私祠)岂可以祠之一字作庙屋称
 乎
 古庙在家屋之内曲礼曰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
 以庙在宅居左也故檀弓曰丧不虑居以庙在居前
 若因丧虑居而卖其宅将必并庙而卖之故不虑则
 庙在屋内明矣但庙制二层前堂后室室即寝也(月/令)
 (注凡庙前曰庙后曰寝寝即室之别/名如王宫曰小寝后室为内寝类)家屋亦然(前堂/后室)
卷一 第 4b 页 WYG0142-0746d.png
 今既不立庙则即借所居之室而分为庙室以藏主
其中且以当庶人祭寝之寝其必在东一间者周礼建
 国神位左宗庙右社稷考工记匠人营国左祖右社
 而汉书直曰宗庙居阳示不忍死亲之义则明在东
 矣乃不学之人谓神道尚右当在西首且引汉后唐
 初庙制(汉庙制同堂异室以西为首唐/贞观间许敬宗所奏庙制亦同)与宋人祠堂
 式为据(司马公文潞公祠堂式/皆神主并列以西为首)不几与先王左祖之
 义相乖反乎若神座考妣考西妣东则礼坐尚右如
卷一 第 5a 页 WYG0142-0747a.png
 燕坐布席以西为上礼坐飨宾以西为尊类不必神
 道尚右始然也若神道尚右则仍死亲矣岂礼意乎
 或者所居庳狭有堂无室则割堂之半后为寝(庙制/前楹)
 (为庭后壁为寝先仲氏曰庙庭如今之前轩庙寝如/今之后轩类但庭亦有名寝者如檀弓注两楹之间)
 (名路寝类惟庙寝之寝则多/指庙后之室与庙半之后言)汉傅昭仪传注所云庙
 之前曰殿半以后曰寝是也其曰西壁东向者古者
 堂室之制无不南向庙制皆然(庙所以象王之有朝/故王于庙祭赐卿王)
 (南面卿北/面受之)今曰庙有东向者无学之言也但堂室庭
卷一 第 5b 页 WYG0142-0747b.png
 楹虽俱南向而室之为制则南设一牖而启户于东
 南之一隅从户入室则转身向西以西为室尽至尊
 之地藏主于此(西壁穴为石室/藏主故曰宗祏)而夹于西南之奥与
 西北屋漏之间此其势不得不东向是其所谓东向
 者主也非室也今前堂后室则屋皆南向故主在东
 间而仍南向若在半寝则中当通门势不得不如藏
 主之室而西负东向此准之古酌之今而两相合者
 其曰庪阁者亦以寝狭便安置也此皆自然之礼也
卷一 第 6a 页 WYG0142-0747c.png
凡祭祗在室遇有贵者则迎主而祭于前堂否则仍返
祭在室其为半室亦如之
 礼大夫士祭于庙庶人祭于寝今既无庙制则当依
 古礼以堂后之室为寝使庶人祭于此已不为僭傥
 或骤贵则仍可依立庙之制祭于前堂盖卿士已上
 之祭原兼堂室藏主设主皆在室而迎祭于堂所谓
 室事交室堂事交堂者傥其后不继贵则仍可返而
 祭之于室是不需立庙亦不需毁庙冥然无形迹之
卷一 第 6b 页 WYG0142-0747d.png
 可间而且前不悖古后不戾今人人可行户户可仿
 此良法也即半室之寝士大夫庶人皆可藏主而庶
 人则专祭于此贵者则兼祭在堂其与前堂后室之
 礼无一不同傥或贵有赢财另辟后室夫谁禁之
 凡祭谓凡人之祭指庶人言若祭法则有专在室者
 如虞于室类(小记虞杖不入室士虞/曰虞于寝寝即室也)有兼堂室者如
 诏祝于室坐尸于堂类(此郊特牲文若礼器又有纳/牲诏于庭血毛诏于室羹定)
 (诏于/堂类)但古祭贵周遍自室至门大祭必周今迎尸绎
卷一 第 7a 页 WYG0142-0748a.png
 祊俱无其事则祗在堂行礼而迎室主以就之亦势
 为之也
 少仪凡祭于室中郑注天子诸侯有坐尸于堂之礼
 卿大夫以下无之正祭馈食并在室中此云迎主而
 祭于堂非僭也以为卿大夫适士俱当祭庙惟庶人
 祭寝此以堂当庙故在堂况诸侯有祭堂之礼傥爵
 尊则儗之诸侯庸为僭乎
若在通族之长支则另辟前堂之左三间藏远祖之神
卷一 第 7b 页 WYG0142-0748b.png
位于其中(若所居庳狭则祗辟一间临祭则迎位而祭/于前堂以通族多人虑不容也若又不足则)
(通族助/成之)通祭之以为合宗之礼名曰宗堂若旧有祠堂
者则就其堂以行事其名同前(但名宗堂或仍名祠堂/今俗名宗祠非是说见)
(前/)
 前专祭之所此则通祭所也古天子诸侯之弟另立
 一宗主祭祀燕飨以为合宗收族之法所谓宗子也
 今其制已不可行而且以长支代宗子其名与实俱
 不通则但仿其礼意而仍以长支称之使其家立通
卷一 第 8a 页 WYG0142-0748c.png
 祭所而祭远祖于其中远祖者谓高祖以上之祖祭
 法所谓远庙程伊川所谓始祖与先祖俱是也祠堂
 本俗制其祭法亦甚乖舛而以之收族则未尝不可
 用者位与主有别说俱见后
  二所祭者
乃设父祖曾三主为三宔(音与/主同)而藏以三匰(音/箪)曰考室
曰祖考室曰曾祖考室复设高祖牌藏一匰曰高祖考
室始祖牌一匰曰始祖考室复设本房先世之贤者贵
卷一 第 8b 页 WYG0142-0748d.png
者有功者为不祧祖牌合一匰曰世室(即不/祧祖)每室设考
妣二宔而祔妾妣傍其易为牌亦如之卑幼散祔
 古所祭有等杀天子七庙自始祖外祭父祖曾高四
 亲并高祖之父高祖之祖七世而止所谓七世之庙
 也(汉韦郑二家皆谓止四亲庙/非是见予庙制折衷卷内)诸侯五庙自始祖外
 祭及高祖而止所谓五世之庙也大夫三庙无始祖
 祭及曾祖而止适士二庙及祖而止官师一庙与庶
 人止祭其父则士庶祭祖已为非分况可自始祖以
卷一 第 9a 页 WYG0142-0749a.png
 下父祖以上同堂飨祀以自取罪戾乎但追远孝先
 不嫌过厚宋程氏伊川原有士庶一祭亦不害上及
 高祖之说而明儒湛若水释祭法谓大夫三庙则高
 曾可同一庙适士二庙则高曾祖可同一庙庶人祭
 寝则四亲可共一寝虽其说不经而意亦甚善尝考
 追王之典止及三世诗书每祭皆称曾孙(如诗曾孙/燕喜书惟)
 (有道曾孙/周王发类)则四亲并祭特重三亲况明初礼官用行
 唐县知县胡秉中议许庶人祭及三代今俗祭祝词
卷一 第 9b 页 WYG0142-0749b.png
 尚有称三代尊亲者则既遵古礼又奉王制限祭三
 代甚为允当于是先立三代神主以为士庶之祭所
 自始然而祭不可限万一遇有贵者当祀四亲则方
 其贵时须增设高祖一主及其贱而又毁之与前所
 云建庙毁庙同一非制且始祖之祭在大夫已无之
 王制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此言别
 子为大夫者(见注疏及予/庙制折衷)若等为大夫则祭法祗以
 父祖曾当三庙之数而不及太祖何况士庶然而木
卷一 第 10a 页 WYG0142-0749c.png
 本水源贵在返始故家国建祭皆特重始封之君与
 始官之人而小记别子为祖在孔疏原有异地来此
 便为始祖之说则凡家之远祖有官阀开基与始来
 迁此地者当立为始祖一祭况今时出仕上自三公
 下及监司反有贵于诸侯及大夫者则孝先崇厚在
 始祖一祭不为非分但竟设一主则庶人嫌于侵贵
 而不为设位则立主毁主仍复多事因并设高祖一
 牌始祖一牌各藏诸一室使备荐礼而后待贵者祭
卷一 第 10b 页 WYG0142-0749d.png
 之(说见/后)谓为四亲而实非四亲谓为五庙而实非五
 庙谓为三代而实不止三代在下不偪在上不僭此
 真酌古准今审经会礼之至善者也至于不祧则家
 国一理天子以下俱宜有之其云贤者即忠孝节义
 之人以德祀者也有功者功于家(若功于国即在/忠义一类矣)
 功祀者也贵者以贵祀古祭重贵贵者得祀贵者得
 奉祀三代世爵世官与汉后阀阅氏族皆是也然此
 祗本房者也
卷一 第 11a 页 WYG0142-0750a.png
 祭法称父为考祖为王考曾为皇考高为显考始祖
 为祖考其称名有定数矣乃朱氏家礼称父为考祖
 为祖考曾高祖为曾高祖考而皆加皇字于其上此
 本曲礼皇考与仪礼皇祖皇尸之文而误用之者诸
 礼所记本天子诸侯通称故唐僖宗朝曾禁称皇字
 而易以显字即家礼所称明儒杨慎亦复以显字易
 之夫皇与朕在周时不禁而秦后禁之则禁之矣今
敢有朕已者乎若祭法以皇属曾以显属高则又与他
卷一 第 11b 页 WYG0142-0750b.png
 经皇考皇祖之称不合且显义亦未安(康诰惟乃丕/显考文王显)
 (与考不属如孟子/丕显哉文王谟类)今世所称考祖考曾祖考高祖考
 始祖考而上无加字在主与牌与祝则概以先字冠
 之此据周礼舞大武以享先祖舞大濩以享先妣类
 较最确当者至于世室之称则本春秋世室屋坏及
 明堂位文世室武世室之文皆指诸侯不祧者言自
 宋儒少学误以文武世室为文王武王之庙遂以此
 为天子之制非也文世室伯禽武世室鲁武公也
卷一 第 12a 页 WYG0142-0750c.png
 主者神主也宔者主之函也一作□说文云藏主之
 器是也若朱氏礼作椟则藏龟玉器亵尊甚矣牌者
 揭也以木为榜而揭其称也许慎五经异义谓大夫
 已毁主则结帛士则结茅今以木为之耐久也主有
 宔而牌无宔所制有隆杀也近亲用主远祖用牌者
 近者隆远者杀也高祖在四亲之近而亦杀之不敢
 祀四亲也若室者则又藏宔与牌之外匮其制稍高
 广如屋平顶而前有槅门古本名匰周礼司巫祭祀
卷一 第 12b 页 WYG0142-0750d.png
 共匰主说文云宗庙盛□器是也今朱氏礼不知何
 据又妄名为龛按说文龛龙猊博雅鋡龛受盛也字
 书龛与勘同引杨子刘龛西阳为证至宋作广韵始
 有塔下室之注而毛晃增韵谓之为浮图之室则龛
 非室名即名室亦佛氏为之而可以之名祖堂乎(唐/苏)
 (颋有利州北佛龛诗则其名/不始广韵但字注始此耳)
 每室设考妣二主男西女东(说见/前)若有妾者则祔妾
 主于妣傍即改主为牌亦设考妣而使妾祔之所谓
卷一 第 13a 页 WYG0142-0751a.png
 与主同也其又曰卑幼散祔者则谓主祭者之妻妾
 及子侄或先身而亡但散祔室外以俟主祭者亡后
 分别祧祔有子者入之亲堂殇无后者祔于祧室(见/后)
 各有安置若丧服小记云妻妾先亡则祔之祖姑祖
 妾之傍所谓中一以祔(中一间/一位也)孙祔祖曾祔父者然
 说多难通如欲祔妾者当祔祖妾傍傥祖无妾则又
 中一而祔于高祖妾傍高祖又无妾则无所中一矣
 乃又曰可返而祔于考妣之傍依回如此是何如散
卷一 第 13b 页 WYG0142-0751b.png
 祔室外之为当乎若子侄之祔当祔祖室兄弟之祔
 当祔曾室万一有子侄之子当祔主祭者一辈之室
 而身见主祭祖父并未亡也如之何则散祔室外最
 为确当馀说见前
 高祖易主为牌则主埋墓间或焚之凡易牌易博牌
 (见/后)皆同或曰焚非古礼则古凡立学祭先圣先师有
 以暂设主而焚去者即结帛结茅亦然若埋主墓间
 与汉制埋陵园意同必依何休注埋两阶间保无失
卷一 第 14a 页 WYG0142-0751c.png
 足致践踏乎(凡分祭之家即三亲/亦设牌以无二主也)
乃设神于家堂北壁三分之而裕其中(言中一/分广也)
安始祖考室近西北隅负壁南向安世室于西南隅亦
南向安高祖考室于东北隅倚壁西向安祖考室于东
之东南隅亦西向安曾祖考室于西之西北隅倚
壁东向安考室于西南隅亦东向各屏以朱版而题之
曰祏祏前共设神案一不设座其在庪阁亦如之
 此安置礼也广韵栖谓之床神床者神所栖也本作
卷一 第 14b 页 WYG0142-0751d.png
 言隐藏也贾公彦作觐礼注谓庙皆并列而并南
 向今神并列而室皆异向尊卑不偶坐也礼堂尊
 西北始祖居之(说见/前)示尊也且以避庙主之居中位
 也(宋人祠堂式恐侵/庙制有虚其中者)迤南为世室次于尊也与始
 祖同向类始祖也(始祖世室/俱不祧)庙式皆南向主皆东向
 (说见/前)而高祖以下或西向或东向重昭穆也高祖本
 四亲而位中不敢祀四亲也高祖始祖同薄壁(祖/以)
 (背负壁高/以右倚壁)而不嫌于偪异向也且得与曾祖为昭穆
卷一 第 15a 页 WYG0142-0752a.png
 也(高中床向西为昭/曾西床向东为穆)东西安四亲而东阙一者所以
 待高祖也曰贵则祀高祖耳盖合观为四亲而分观
 之祗得为三代也(东西两床/祗三室)其蔽以版者曰此祏制
 也古以石藏主曰祏今木之(说见/后)盖以室为匰藏匰
 者则为祏也其各为屏者向使祭三代乎则第启左
 右而蔽其中若不为相闻者也使合祭乎则齐启其
 屏略无间然此真经营安置委曲斟酌之尽善者庪
 阁虽卑狭而中分为三而蔽以屏亦犹是也不设座
卷一 第 15b 页 WYG0142-0752b.png
 未出主也且以杜夫人之或坐之也
 左传典司宗祏杜预云祏者宗庙藏主石室也盖古
 藏主于庙室穴西壁为塪而蔽之以石故左传又云
 反宗祏于西圃而徐注说文谓以石为藏主之室是
 也晋唐以后别名为坎今以木为而亦名祏者以
 坎与则皆有塪祏义耳
 或疑匰盛主器不必是室贾公彦注谓以匰盛主来
 祭所太祝取主而退匰似偶然盛主升庙之物非也
卷一 第 16a 页 WYG0142-0752c.png
 汉杜子春曰匰盛主器名而晋挚虞谓藏主有石函
 函内有笥以盛主曰匰则匰者复函也宔祗藏一主
 而匰则合祖妣而并藏之祏则又合诸匰而统藏之
 虽俱名藏室而多寡不同
 始祖与不祧之祖俱南面似乎无据按祫祭迎尸出
 堂之时后稷与文武二尸俱南向馀尸俱昭穆东西
向夫后稷始祖也文武不祧祖也后稷文武俱南向则
 始祖与不祧主其俱宜南向明矣若夫文武二庙韦
卷一 第 16b 页 WYG0142-0752d.png
 郑以为在七庙之内夫七庙昭穆东西向者也曾文
 武南向而犹在七庙中乎予作庙制折衷成未及此
 节因并志之
若夫宗堂三间则中一间为神者三一如家堂之为
制而第合通族之不祧者为世室至于左右二间则皆
东西相向为夹室每向各五室共十室自始祖以下高
祖以上凡所祧祖俱入之而易牌而为博牌每一世为
一室一室共一牌次第书此一世祖名于博牌之间每
卷一 第 17a 页 WYG0142-0753a.png
名合祖妣而直书之自北而南名曰祧室凡十室以次
迁毁外各屏以版与中堂同至通族无后者各依世并
列祧室殇则祔末室以次迁毁祠堂如之堂一间亦如

 长房虽领宗而其祭三代荐始祖则犹之诸房也故
 三并列与家堂同而独不祧一室则合诸房之不
 祧者而共藏其中所以备夫贵子孙合祭之礼而长
 房之不祧者则已祔其中焉特四亲递祧当立祧庙
卷一 第 17b 页 WYG0142-0753b.png
 曾子问所称迁庙者各为主而藏其中至大祫则合
 而祭之公羊所谓升合食于太祖者今士庶之祭皆
 所不及然祭法去坛为鬼而郑氏说礼以为凡鬼不
 可祭而皆可以荐即贾公彦注亦谓大夫之鬼荐于
 祖坛官师之鬼荐于父庙是古凡祧主已去坛墠者
 皆可私荐故程伊川有冬至祭始祖立春祭先祖之
 说所谓先祖者正指高祖以上始祖以下之祧祖也
 今合宗收族饮食燕飨逮及生人而每岁一荐尚不
卷一 第 18a 页 WYG0142-0753c.png
 能遍及先祖夫岂人情因于宗堂两傍各设为祧主
 之室东西列焉古庙东西厢名为夹室而今则以堂
 左右当之东昭西向西穆东向尚存庙意而第藏祧
 室于堂旁则又与庙别曰不敢庙也一世为一室辨
 等也合一牌祛烦重也祖妣直书者虑赜且虑其相
 溷也自北而南从上以至下也限十世祭有尽也曰
 十世则亦可以毁矣(世以十为远如论语子张问十/世可知史犹当十世宥皆指至)
 (远可/验)否则族大者虑不容也古殇无后者则祭于宗
卷一 第 18b 页 WYG0142-0753d.png
 子之室今祔宗堂者则犹之祔宗室也无后者依世
 并列准祧室世次而祔以等也殇十五至十九为长
 十二至十五为中八岁至十一为下其祔末室者祔
 祧主之末一室也其迁去以次者下殇终父母之身
 中殇终兄弟之身长殇终兄弟之子之身也此所祭
 之数也
 古祔无后者皆间一以祔如伯叔父无后必祔曾祖
 伯叔祖父无后必祔高祖然万一有伯叔曾祖父于
卷一 第 19a 页 WYG0142-0754a.png
 此而无后则四亲已绝无所祔矣故依世并列十世
 则毁此至当不易之礼馀说见前
 
 
 
 
 
 
卷一 第 19b 页 WYG0142-0754b.png
 
 
 
 
 
 
 
 辨定祭礼通俗谱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