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092-022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经国书卷六    宋 郑伯谦 撰
   内外上(论三官兼/统内外)
或问小宰宰夫推广太宰之法而耸动警饬百官府之
治其于事则为宜而于势则为顺矣至于王宫之戒令
政令则自有宫正宫伯以掌之王内之政令则又有内
宰以治之而复预内事何也曰先王之制事权欲合于
一而内外庭之势本不容于分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卷六 第 1b 页 WYG0092-0222d.png
余尝于冢宰属官论之矣若夫此二官之佐冢宰其所
以通内外而合事权者则犹有可论者焉夫宫正宫伯
虽曰掌王宫然不过宫中徒役之事子弟宿卫之职与
夫诸官府之在内者耳其于后宫则初无所预内宰虽
曰掌王内又不过以礼仪教王后夫人与夫九嫔世妇
凡女宠近习之在左右者耳其于王宫之徒役宿卫则
又略不相关各掌其一而遗其二势既不能以相统而
权亦不能以相临统而临之则惟太宰焉故宫正宫伯
卷六 第 2a 页 WYG0092-0223a.png
内宰皆𨽻于太宰而小宰宰夫皆佐太宰而兼掌其事
职虽列于外而通于内权虽分于二而总于一自今考
之曰建邦之宫刑曰治王宫之政令曰宪禁于王宫曰
令修宫中之职事此王宫也凡宫之纠禁则王宫后宫
无不在所掌也自其掌王宫也则兵卫郎卫凡宿卫之
人皆领之饮膳衣服洒埽启闭次舍幄帟凡供奉之人
皆领之宫禁之秘藏王后世子之好用凡财用之司存
皆领之其间多寡丰约用舍去取天子始不得以自私
卷六 第 2b 页 WYG0092-0223b.png
而小臣始不得以自便矣自其掌后宫也则六宫六寝
无王内之限九御无女官之别诏其礼乐正其服位禁
其奇邪稽其功绪其间损益增减采择进御始有宴私
玩狎之节而无侵窃感移之患矣盖世未有家不齐而
国可治者未有国不治而天下可平者太宰之治所以
兼统内外而以小宰为始小宰之宫刑既以齐其家宰
夫之朝法又已治其国然后太宰之邦典始可以治天
下矣文王道化之行近至于汝坟远至于江汉反而求
卷六 第 3a 页 WYG0092-0223c.png
之不过于后妃夫妇之际侍御仆从之间盖其事存乎
二南之风而载于穆王之命所谓刑于寡妻以御于家
邦旦夕承弼厥辟出入起居罔有不钦而下民祇若者
其道盖如此也幽王不道二雅交讥而并刺之然皇父
作相而内宰膳夫内史师氏犹得其人向使幽王不淫
其色夫岂不能遏艳妻之煽巷伯之雅所谓萋菲成贝
锦哆侈成南箕乃寺人之贤者伤于谗而为世德下衰
家法犹未尽坏若内若外若小若大犹遴其选而择其
卷六 第 3b 页 WYG0092-0223d.png
贤有如成王周公亲继文武之志其事固可知矣是以
论太宰之兼统内外当自小宰宰夫之齐家治国又自
文王之家法始
   内外下(论三官兼/统内外)
或问周官之制内外庭固一体矣继周如汉其制亦尝
有近于周者乎曰岂惟汉近于周虽秦亦然秦人变古
不道无复先王之旧制然至于内外之相属其事则犹
有可言者外之九卿如少府犹得置尚书在内主发文
卷六 第 4a 页 WYG0092-0224a.png
书而掌奏下诸事外之三公如御史大夫犹得置中丞
在内受公卿奏事而举劾案章又外之三十六郡如监
郡者皆是御史之属为之犹得以天下之利害径达于
御史大夫而大夫径达于天子汉兴惟监郡之制变为
部刺史若夫少府之尚书御史之中丞则一切因秦之
旧而不改非因秦也盖因周也尚书中丞非周制而曰
因周何哉秦人虽变周之名而未尝变周之意汉亦惟
存周之意而不暇复周之名以百官公卿表观之少府
卷六 第 4b 页 WYG0092-0224b.png
属官自尚书而下有符节太医太官汤官有东西织室
有庖人三长丞有上林十池监以至中书谒者黄门钩
盾尚方御府永巷内者宦者皆属于少府又复以私府
永巷仓厩祠祀食官宦官分属于大长秋御史大夫属
官有两丞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权尊势
重与人主亲近事下中丞则中丞白之大夫大夫白之
丞相是中丞在内丞相御史在外外得以统内也内领
侍御史外督部刺史刺史掌奉诏例察州郡治状黜陟
卷六 第 5a 页 WYG0092-0224c.png
能否以六条问事而奏事复上于中丞是部刺史在外
中丞在内内得以统外也要之汉之官制三公九卿虽
列职于外而皆有属以在内以周官之遗意求之则丞
相犹太宰也御史大夫犹小宰也御史之中丞少府之
尚书犹宰夫也少府之下又有大长秋犹内宰也大长
秋属少府少府中丞属丞相御史是秦与汉之制皆近
于周之制也不特此也高帝之世御史大夫周昌尝燕
见奏事见高帝拥戚姬吕后之世审食其为相监宫中
卷六 第 5b 页 WYG0092-0224d.png
如郎中令公卿百官皆因之以奏事武帝之世丞相公
孙弘亦得数宴见上或时不冠此虽非礼貌大臣之意然
亦可以见其洞然无内外之限矣夫是以阉宦虽宠丞
相犹得以檄召而诘责而大长秋中常侍犹参用士人
而为之自武帝晚年宴游内庭不出不复与士大夫接
用宦者主中书而典尚书之章奏尚书之官于是废矣
既以中书居中而受事又置诸吏居中而举法故当时
奏下诸事自中书递送两府自两府下九卿自九卿下
卷六 第 6a 页 WYG0092-0225a.png
郡国而不由中丞中丞之官于是不得居中制事而内
之侍御史外之部刺史并废矣将军列侯而下皆得加
官而丞相御史独不加名曰尊之而实疏外之于是丞
相御史无复有至内庭者矣末年以霍光为大司马而
领尚书事宜若内外合为一然已非丞相职任俨然号
称内朝而并夺丞相御史之权昌邑之废丞相杨敞不及
与议不惟不得至内庭且不复预内庭之事矣夫宦官
典中书之任中丞无制事之权三公无加官之号大将
卷六 第 6b 页 WYG0092-0225b.png
军领尚书之职霍光告车千秋所谓令光治内君侯治
外内外朝判然如此此汉治所由以盛衰也宣帝中兴
复遵汉初之制魏相为御史大夫外则遣丞相掾吏案
事郡国而不遣使内则奏封事而不经尚书去副封而
不令壅蔽加给事中而得宴见言事是以霍山方秉枢
机相乃讼言其过杜延年居中用事相乃列奏其奸中
外之政复合为一然犹未知复中丞之权元帝以来石
显用事丞相之权复去而尽归于尚书哀平之际又归
卷六 第 7a 页 WYG0092-0225c.png
外戚纪纲散坏内外不足以相统而西汉遂趋于亡光
武惩外戚之用事愤大臣之窃命于是取三公之官以
为閒职而取尚书及中丞专委任之以为台阁之长以
举法归中丞而以奏事归尚书二官虽复用事然疏外
庭而亲内庭矣舍大臣而近小臣矣置三公而事归台
阁矣变前世参用士人之制而专任奴仆薰腐之馀矣
威灵之季御史之权尽移于尚书尚书之权又移于宦
官尚书宦官合为一党而宰相疏隔于外御史缄默于
卷六 第 7b 页 WYG0092-0225d.png
内是以太尉杨秉奏侯览而尚书召秉掾属诘之曰设
官分职各有司存三公统外御史察内当是时也御史
岂真得以察内邪事权之失已久小人徒借察内之名
以自便耳盖自古外内之不相属未有若东汉之甚者
也而其源实始于光武极其源而论之则又始于武帝
使武帝不改汉初之制以三公九卿在外而以中丞尚
书在内内外相属而关节脉理相应则汉之制周官太
宰之制也奈何快意于法度之外使内外事权分裂四
卷六 第 8a 页 WYG0092-0226a.png
出而不专领于大臣其末流遂以若此极也盖尝观之
自出纳之要职不领于大臣而宰夫之官遂去为尚书
中书之任尚书中书迭用事而霍光之权重弘恭石显
之事起尚书中书之形成矣自宿卫之亲人不领于大
臣而宫正宫伯之官遂去为光禄勋之任光禄勋之属
日益亲而门下遂为省加官遂为司侍中遂为宰相矣
自供奉之近习不领于大臣而膳夫而下掌次而上遂
去为少府太常之任比其极也门下太仆之司又分为
卷六 第 8b 页 WYG0092-0226b.png
殿中省为内诸司使矣以至玉府财用之司既非大臣
之所与闻则汉鸿都之卖爵唐琼林大盈之名库夫谁
得而检之女宠近习之嬖既非大臣之所与闻则母后
临政下令不出房闼国命寄之刑人或享专土之封夫
谁得而制之此其源皆起于武帝是以其流至于不可
救其祸反生于杀戮大臣而无顾忌之心事权之不合
于一此宜太宰之所拳拳而小宰宰夫之所以佐太宰
而兼掌其事也兼则治散则乱合则盛离则衰自三代
卷六 第 9a 页 WYG0092-0226c.png
以下其治乱盛衰之变凡几见其变而复周官以救之
此为治之大源
 
 
 
 
 
 
卷六 第 9b 页 WYG0092-0226d.png
 
 
 
 
 
 
 
 太平经国书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