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
卷一百 第 1a 页 WYG0592-060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蜀中广记卷一百
            明 曹学佺 撰
 著作记第十
  集部宦游于蜀及蜀中所辑刻者
   诸葛氏集二十四篇
晋陈寿表曰臣前在著作郎侍中领中书监济北侯臣
荀勖中书令关内侯臣和峤奏使臣定故蜀丞相诸葛
卷一百 第 1b 页 WYG0592-0608b.png
亮故事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然犹存录其言耻善有
遗诚是大晋光明至德泽被无疆自古以来未之有伦
也辄删除复重随类相从凡为二十四篇篇名如右亮
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
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
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
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
卷一百 第 2a 页 WYG0592-0608c.png
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
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
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备称尊号拜亮
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
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
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
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
卷一百 第 2b 页 WYG0592-0608d.png
化肃然也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
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
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
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
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
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
已之长未能兼有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
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
卷一百 第 3a 页 WYG0592-0609a.png
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青龙二年春亮帅众出
武功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
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
召公郑人之歌子产足以远譬也孟轲有云以逸道使
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信矣论者或怪
亮文彩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臣愚以为咎繇大贤也
周公圣人也考之尚书咎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
而悉何则咎繇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故也亮
卷一百 第 3b 页 WYG0592-0609b.png
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然其声教
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
意理而有补于当世伏惟陛下迈踪古圣荡然无忌故
虽敌国诽谤之言咸肆其辞而无所革讳所以明大通
之道也
   诸葛氏集目录
开府作牧第一    权制第二
南征第三      北出第四
卷一百 第 4a 页 WYG0592-0609c.png
计算第五      训励第六
综覈上第七     综覈下第八
杂言上第九     杂言下第十
贵和第十一     兵要第十二
传运第十三     与孙权书第十四
与诸葛瑾书第十五  与孟达书第十六
废李平书第十七   法检上第十八
法检下第十九    科令上第二十
卷一百 第 4b 页 WYG0592-0609d.png
科令下第二十一   军令上第二十二
军令中第二十三   军令下第二十四
右二十四篇凡十万四千 百一十二字泰始十年所

   武侯十六策一卷
晁氏曰序称谨进便宜十六事一治国二君臣三视听
四纳言五察疑六治民七举措八考黜九治军十赏罚
十一喜怒十二治乱十三教令十四斩断十五思虑十
卷一百 第 5a 页 WYG0592-0610a.png
六阴察陈寿录孔明书不载此策疑依托者按此板翻
刻在大梁李献吉序
   郤令先序
蜀汉郤正字令先河南偃师人安贫好学博览坟籍弱
冠能属文仕为秘书郎澹于荣利而耽意文章自司马
王扬班傅张蔡之俦遗文篇赋及当世美书善论益部
有者则钻凿推求略皆寓目蜀亡后主东之洛阳大臣
无翼从者惟正及殿中督汝南张通舍妻子单身随侍
卷一百 第 5b 页 WYG0592-0610b.png
后主赖之所著述诗论赋之属垂百篇其释讥一篇详
见本传陈寿以其可继崔骃达旨
   吕雅格论十五篇
陈寿志雅蜀尚书令吕乂之子南阳人也仕蜀为谒者
清厉有文才
   向朗集
蜀志朗字巨达襄阳宜城人少师事司马德操与徐元
直韩德庞士元皆亲善仕诸葛丞相长史随征汉中以
卷一百 第 6a 页 WYG0592-0610c.png
马谡逃亡朗与之善知情不举免还成都少时涉猎文
学然不治素检以吏能见称自去官优游无事垂三十
年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年踰八十犹手自校书刋
定谬误积聚篇卷于时最多开门纳宾诱纳后进但讲
论古义而已
   陶靖节年谱一卷 年谱辩證一卷 杂记一
   卷
陈氏曰吴仁杰斗南为年谱张演季长辩證之又杂记
卷一百 第 6b 页 WYG0592-0610d.png
晋贤论靖节语此蜀本也季长蜀人
   和陶集十卷
苏轼兄弟追和共注
   唐三百家文粹四百卷
眉山成叔阳编后溪刘氏序略曰往时有唐文粹百卷
姚铉之所铨纂已倍于古今眉山成君乃增益之至三
百家为四百卷呜呼何其多也文之多者可以察治言
之富者可以观德眉士乡多藏书叔阳所以尽力乎其
卷一百 第 7a 页 WYG0592-0611a.png
间岂徒然哉
   唐六十家集
陈氏序王右丞集云大抵蜀刻唐六十家集多异于他

   又玄集三卷
五代韦庄选唐人诗
   才调集十卷
后蜀韦縠选唐人诗以李青莲白乐天居首海虞赵玄
卷一百 第 7b 页 WYG0592-0611b.png
度有抄本
   花间集十卷
陈氏曰孟蜀赵崇祚著崇祚字宏基仕至卫尉少卿其
词自温飞卿而下十八人凡五百首此近世倚声填词
之祖也诗至晚唐五季气格卑陋千人一律而长短句
独精巧高丽后世莫及此事之不可晓者放翁陆务观
之言云尔欧阳炯序曰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裁花
剪叶夺春艳以争鲜是以唱云谣则金母词清挹霞醴
卷一百 第 8a 页 WYG0592-0611c.png
则穆王心醉名高白雪声声而自合鸾歌响遏青云字
字而偏谐凤律杨柳大堤之句乐府相传芙蓉曲渚之
篇豪家自制莫不争高门下三千玳瑁之簪竞富樽前
数十珊瑚之树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
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辞
用助娇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何止言
之不文所谓秀而不实有唐已降率土之滨家家之香
径春风宁寻越艳处处之红楼夜月自锁嫦娥在明皇
卷一百 第 8b 页 WYG0592-0611d.png
朝则有李太白应制清平乐词四首近代温飞卿复有
金筌集迩来作者无愧前人今卫尉少卿字宏基以拾
翠洲边自得羽毛之异织绡泉底独殊机杼之功广会
众宾时延佳论因集近来诗客曲子词五百首分为十
卷以炯粗预知音辱请命题仍为序引昔郢人有歌阳
春者号为绝唱乃命之为花间集庶以阳春之曲将使
西园英哲用资羽盖之欢南国婵娟休唱莲舟之引时
大蜀广政三年夏四月日序
卷一百 第 9a 页 WYG0592-0612a.png
   唐章怀太子摘瓜辞
本传名贤字明允数岁读书一览辄不忘常招集诸儒
注后汉书永隆年武后谮废为庶人徙于巴州作黄瓜
辞有台见存
   王勃入蜀纪行诗
自序云总章二年五月癸卯余自长安观景物于蜀遂
出褒斜之隘道抵岷峨之绝径超玄溪历翠阜迨弥月
而臻焉山川之感召多矣余能无情哉爰戒文律用宣
卷一百 第 9b 页 WYG0592-0612b.png
行唱编为三十首投诸好事者
   杜工部集二十卷 年谱一卷
宋嘉祐中华阳王琪君玉刻而序之以微仲在成都时
常为谱其年月
   杜诗集注三十六卷
陈氏曰蜀郭知达所集九家注世有称东坡杜诗故事
者随事造文一一牵合而皆不言其所自出且其辞气
首末出一口盖妄人依托以欺乱流俗者书坊辄剿入
卷一百 第 10a 页 WYG0592-0612c.png
集注中殊败人意此本独削去之
朱晦庵曰子美自称诗入夔而神然子美诗好处亦是
仿选诗夔州诸作不然也
   杜诗补遗正谬注
宋安岳杜田撰
   岑嘉州集十卷
晁氏曰岑参南阳人嘉州刺史杜鸿渐表置幕府为职
方郎中兼侍御史罢终于蜀集有杜确序
卷一百 第 10b 页 WYG0592-0612d.png
陆游曰予自少时绝好岑嘉州诗往在山中每醉归倚
胡床睡辄令儿曹诵之至酒醒或睡熟乃已尝以为太
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今年自唐安别驾来摄犍为既
画公像斋壁又杂取世所传公遗诗八十馀篇刻之以
传知诗律者不独备此邦故事亦平生素意也
   韦述集
本传述京兆万年人澹于荣利家厨书二千卷张说荐
为直学士典掌图书禄山反述抱国史藏南山陷贼污
卷一百 第 11a 页 WYG0592-0613a.png
伪官贼平流渝州
   元子十卷 琦玕子一卷 文编十卷
陈氏曰元结次山著蜀本但载自序江州本以李商隐
所作序冠其首蜀本拾遗一卷中兴颂五规二恶之属
皆在焉江本分置十卷
   江山集
唐咸通中汾州薛能以监郡摄嘉州刺史政暇题咏甚
多编为江山集
卷一百 第 11b 页 WYG0592-0613b.png
   洞庭集一卷
陈氏曰唐薛莹撰文宗时人集中多蜀诗其曰壬寅岁
者在前则为长庆四年后则为中和二年未知定何年
也观者考之
   韩文公志五卷 外集一卷
陈氏曰金堂樊汝霖泽之撰汝霖尝为韩集谱注四十
五卷又集其碑志祭文序谱之属为一编此是也外集
但据嘉祐蜀本刘烨所录二十五篇而附以石刻联句
卷一百 第 12a 页 WYG0592-0613c.png
诗文之遗见于他集者
   李文公集十卷
蜀本分二十卷有苏舜钦序文唐李翱习之也
   孟东野咸池集
晁氏曰蜀人蹇浚用退之赠郊句纂咸池集二卷凡一
百八十篇东野自有集十卷
   李绅追昔游集
晁氏曰唐李绅字公垂亳州人与元稹李德裕同时号
卷一百 第 12b 页 WYG0592-0613d.png
三俊追昔游者盖赋诗纪其生平所游历谓起梁汉归
諌署播越荆楚分务东州守蜀镇梁也
   贾长江集十卷
晁氏曰唐贾岛浪仙诗共三百七十九首唐书称岛范
阳人累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坐飞谤谪长江主簿终普
州司仓参军今长江祠堂中有石刻大中九年墨制大
中宣宗年号也与传不合
陈氏曰韩退之有送僧无本诗无本即岛也后返初举
卷一百 第 13a 页 WYG0592-0614a.png
进士不第会昌初为普州参军今遂宁刋本首载大中
墨制云比者礼部奏卿风狂遂且养疾关外今却携卷
轴潜至京城遇朕微行闻卿讽咏观其志业可谓屈人
是用显我特恩赐卿墨制宜从短簿别俟殊科与传所
称飞谤不同盖宣宗好微行小说载岛应对忤旨好事
者撰此制以实之也安有微行而显著训词者乎首称
奏卿风狂尤为好笑当以本传墓志为正唐贵进士科
故志言责授长江如温飞卿亦谪方城尉当时谓乡贡
卷一百 第 13b 页 WYG0592-0614b.png
进士不博上州刺史则簿尉固宜谓之责授使今世进
士得罪而责授簿尉则惟恐责之不早耳
   元微之寄白乐天诗二十卷
时在通州与乐天书云稹九岁学赋诗长者往往惊其
可教年十五六粗识声病时贞元十年已后德宗皇帝
春秋高理务因人最不欲文法吏生天下罪过外阃节
将动十馀年不许朝觐死于其地不易者十八九而又
将豪卒愎之处因丧负众横相贼杀告变络绎使者迭
卷一百 第 14a 页 WYG0592-0614c.png
窥旋以状闻天子曰某邑将某能遏乱众宁附愿为帅
名为众情其实逼诈因而可之者又十八九前置介倅
因缘交授者亦十四五由是诸侯敢自为旨意有罗列
儿孙以自固者有开道蛮夷以自重者省寺符篆扃固
几阁甚者碍违诏旨视一境如一室刑杀其下不啻仆
畜厚加剥夺名为进奉其实贡入之数百一焉京城之
中亭第邸店以曲巷断侯甸之内水陆腴沃以乡里计
其馀奴婢资财生生之备称之朝廷大臣以谨慎不言
卷一百 第 14b 页 WYG0592-0614d.png
为朴雅以时进见者不过一二亲信直臣义士往往抑
塞禁省之间时或缮完隤坠豪家大帅乘声相扇延及
老佛土木妖炽习俗不怪上不欲令有司备宫闼中小
碎须求往往持币帛以易爵饵吏缘其端剽夺百货势
不可禁仆时孩騃不惯闻见独于书传中初习理乱萌
渐心体悸震若不可活思欲发之久矣适有人以陈子
昂感遇诗相示吟玩激烈即日为寄思玄子诗二十首
故郑京兆于仆为外诸翁深赐怜奖因以所赋呈献京
卷一百 第 15a 页 WYG0592-0615a.png
兆翁深相骇异秘书少监王表在座顾谓表曰使此儿
五十不死其志义何如哉惜吾辈不见其成就因召诸
子训责之仆亦窃不自得由是勇于为文又久之得杜
甫诗数百首爱其浩荡津涯处处臻到始病沈宋之不
存寄兴而讶子昂之未暇旁备矣不数年与诗人杨巨
源友善日课为诗性复僻懒人事常有閒暇间则有作
识足下时有诗数百篇矣习惯性灵遂成病蔽每公私
感愤道义激扬朋友切磨古今成败日月迁逝光景惨
卷一百 第 15b 页 WYG0592-0615b.png
舒山川胜势风云景色当花对酒乐罢哀馀通滞屈伸
悲欢合散至于疾恙躬身悼怀惜游凡所对遇异于常
者则欲赋诗又不幸年三十二时有罪谴弃今三十七
矣五六年之间是丈夫心力壮时常在閒处无所役用
性不近道未能淡然忘怀又复懒于他欲全盛之气注
射语言杂糅精粗遂成多大然亦未常缮写适值河东
李明府景俭在江陵时僻好仆诗章谓为能解欲得尽
取观览仆因撰成卷轴其中有旨意可观而词近古往
卷一百 第 16a 页 WYG0592-0615c.png
者为古讽意亦可观而流在乐府者为乐讽词虽近古
而止于昑写性情者为古体词实乐流而止于摹像物
色者为新题乐府声势沿顺属对稳切者为律诗仍以
七言五言为两体其中有稍存寄兴与讽为律讽不幸
少有伉俪之悲抚存感往成数十诗取潘子悼亡为题
又有以干教化者近世妇人晕淡眉目绾约头鬓衣服
脩广之度及匹配色泽尤剧怪艳因为艳诗百馀首词
有今古又各尔体自十六时至是元和七年矣有诗八
卷一百 第 16b 页 WYG0592-0615d.png
百馀首色数相从共成十体凡二十卷自笑冗乱亦不
复置之于行李昨来京师偶在筐箧及通州司马行尽
置足下仅亦有说仆闻上士立德其次立事不遇立言
凡人急位其次急利最下急食仆天与不厚既乏全然
之德命与不遇未遭可为之时性与不慧复无垂范之
言兀兀狂痴行近四十徼名取位不过于第八品而冒
宪已六七年授通之初有习通之熟者曰通之地湿垫
卑褊人事稀少近荒札死亡过半邑无吏市无货百姓
卷一百 第 17a 页 WYG0592-0616a.png
茹草木刺史以下计粒而食大有虎貘蛇虺之患小有
蟆蚋浮尘蜘蛛蛒蜂之类皆能钻啮肌肤使人疮痏夏
多阴霪秋为痢虐地无医巫药石万里病者有百死一
生之虑夫何以仆之命不厚也如此智不足也又如此
其所诣之忧险也又复如此则安能保持万全与足下
必复京辇以须他日立言事之验耶但恐一旦与急食
相扶而终使足下受天下友不如己之诮是用悉所为
文留秽箱笥比夫格奕摴塞之戏犹曰愈于饱食仆所
卷一百 第 17b 页 WYG0592-0616b.png
为不又愈于格奕摴塞之戏乎昨行巴南道中又有诗
五十一首文书中得七年已后所为尚二百篇繁乱冗
杂不复置之执事前所为寄思元子者少岁云为文不
能自足其意贵其起予之始且志京兆翁见遇之由今
亦写为古讽之一移诸左右仆少时受吹嘘之术于郑
先生病懒不就今在开处思欲怡神保和以求其病异
日亦不复费词于无用之文矣省视之烦庶亦已于是

卷一百 第 18a 页 WYG0592-0616c.png
   白长庆集五十卷 年谱一卷
陈氏曰苏本蜀本编次不同知忠州汉嘉何友谅以乐
天旧治既刋其文集又作年谱刻之集首云始予为谱
既成妺夫王泳叔永守忠录寄之则忠已有此谱视予
谱详略互见亦各有发明
   李观后集二卷
晁氏曰唐李观元宾贞元八年进士中宏词科终太子
校书郎为文不袭前人时谓与韩愈相上下者有文编
卷一百 第 18b 页 WYG0592-0616d.png
三卷外集二卷其后蜀人赵昂又得其安边书至晁错
论一十四首为后集二卷
   李洞集
洞字才江京兆人唐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因入蜀以
铜铸浪仙像事之如神昭宗时不第还蜀卒
   陆龟蒙笠泽丛书四卷
陈氏曰丛书为甲乙丙丁诗文杂编政和中朱衮刋之
吴江未有四赋用蜀本增入蜀本七卷郫人樊开所序
卷一百 第 19a 页 WYG0592-0617a.png
   辩谤略三篇
唐开州刺史唐次在任十年不迁乃撰辩谤略三篇上
之改夔州宪宗立召还
   薛洪度诗一卷
薛涛字洪度工为诗当时名人多与酬赠武元衡奏为
校书郎太和中卒李肇云乐妓而工诗者涛亦文妖也
   韦庄浣花集五卷 笺奏四卷
晁氏曰伪蜀韦庄字端已仕王建至吏部侍郎平章事
卷一百 第 19b 页 WYG0592-0617b.png
集乃其弟蔼所编以所居即杜甫草堂旧址故名伪史
称庄有集二十卷今止存此
   王锴集
前蜀王氏朝伪相王锴字鳣祥家藏书数千卷一一皆
亲札并写藏经每趋朝于白藤担子内写书书法尤谨
   张蠙诗一卷
晁氏曰伪蜀张蠙字象文清河人唐乾宁中进士为校
书郎栎阳尉犀浦令王建开国拜膳部员外郎后为金
卷一百 第 20a 页 WYG0592-0617c.png
堂令王衍与徐太后游大慈寺见壁间书墙头细雨垂
纤草水面回风聚落花爱之问知蠙句给札令以诗进
蠙以百首献衍颇重之将召为知制诰宋光嗣以其轻
傲止赐白金而已蠙生而颖秀幼能为诗作中有与韦
庄杜光庭贯休诗唐末三人皆在蜀疑其同时避乱入
蜀云
   宝月诗一卷
晁氏曰唐僧贯休撰字德隐姓姜氏婺州人后入蜀号
卷一百 第 20b 页 WYG0592-0617d.png
禅月大师初吴融为之序其弟子昙域削去别为序引
伪蜀乾德中献之
   卢延让诗一卷
晁氏曰伪蜀卢延让子善范阳人唐光化九年进士为
朗陵雷满所辟满败归王建及建僭号授水部员外郎
累迁给事中卒官刑部侍郎延让师薛能诗不尚奇巧
人多诮其浅俗独吴融以其不蹈袭大奇之
   牛峤歌诗三卷
卷一百 第 21a 页 WYG0592-0618a.png
晁氏曰伪蜀牛峤字延峰陇西人唐相僧孺之后博学
有文以歌诗著名乾符五年进士历拾遗补阙尚书郎
王建镇西川辟判官及开国拜给事中卒集本三十卷
自序云窃慕李长吉所为歌诗辄效之
   出麾小集 西州猥藁
宋祁出守益州所著晁氏曰景文通小学故其文多奇
字苏子瞻称其集渊源皆有考奇险或难句
   张忠定公语录四卷
卷一百 第 21b 页 WYG0592-0618b.png
晁氏曰张咏守蜀有善政门人李畋纪其语论可以垂
世者
   三好诗三十章
阆州志载熙宁中遂宁守向公著遂宁好十章寄阆守
郑公申郑答以南隆好十章薛奎为成都太守亦有春
游好十章
   忠嘉集
宋汝为著汝为丰县人建炎初使谕刘豫为兀术所得
卷一百 第 22a 页 WYG0592-0618c.png
亡归秦桧将械送于金以脩好乃徒步遁入蜀青城山
而卒
   清献集三卷
赵抃字阅道为蜀中御史琴鹤自随有诗集三卷刻在
成都
   西征小集
范成大著陆游序曰石湖居士范公待制敷文阁来帅
成都兼制置成都潼川利夔四道成都地大人众事已
卷一百 第 22b 页 WYG0592-0618d.png
十倍他镇而四道大抵皆带蛮夷且北控秦陇所以临
制捍防一失其宜皆足致变故于呼吸顾盻之间以是
幕府率穷日夜力理文书应期会而故时巨公大人亦
或不得少休及公之至也定规模信命令弛利惠农选
将治兵未数月声震四境岁复大登幕府益无事公时
从其属及四方之宾客饮酒赋诗公素以诗名一代故
落纸墨未及燥士女万人已更传诵被之乐府弦歌或
题写素屏团扇更相赠遗盖自蜀置帅守以来未有也
卷一百 第 23a 页 WYG0592-0619a.png
或曰公之自桂林入蜀也舟车鞍马之间有诗百馀篇
号西征小集尤隽伟蜀人未有见者盍请于公以传屡
请而公不可弥年乃仅得之于是相与刻之而属某为
序淳熙三年上已日
   赵秘阁文集
陆游序曰汉孝武帝好文淮南王安以高帝孙为诸侯
王而学问文辞在汉庭诸儒甲乙中其所著大小山至
与雅颂离骚并魏陈思王唐太白长吉则又以帝子及
卷一百 第 23b 页 WYG0592-0619b.png
诸王孙落笔妙古今冠冕百世河出昆崙墟首四渎经
天下以入于海彼源委固自不同无足异也宋兴宗室
深居宫中不与外庭接故虽博学轶材不得著见然以
诗文飞白书诏藏秘府者亦不乏人熙宁元丰间始与
群臣并进于朝积数十年而德麟伯山属文英妙䆮见
推于诸公间矣汉王五世孙秘阁公讳不拙字若拙少
以进士奋主司及流辈皆伏其工初家贫无以养乃教
授诸生以自给其勤苦殆有非窭人子所堪者既得第
卷一百 第 24a 页 WYG0592-0619c.png
犹不废也晚入蜀为州遂持使者节学益不厌文益妙
予行南充阆中小益至成都历山邮津亭及浮屠老子
之庐见穹碑巨版多公遗文每观之至忘食已而尚书
孙公仲益端明汪公圣锡侍御王公龟龄文益出于世
往往见公名字于其间许与甚至然后知天下自有公
论也公之子善发善零皆取世科善发字正已尤以文
学称其为汉州判官也囊公之文万里请予于山阴泽
中曰愿有以冠篇右顾公平生知已久已凋落予材下
卷一百 第 24b 页 WYG0592-0619d.png
徒以后死不得让愧可量哉庆元六年三月丁巳
   王荆公诗注十五卷
陈氏曰参政眉山李壁季章谪居临川时所作也魏鹤
山序
   黄山谷诗注二十卷
陈氏曰新津任渊子渊注鄱阳许尹序大抵不独注事
而兼注意用工为深
   剑南诗藁续藁八十七卷
卷一百 第 25a 页 WYG0592-0620a.png
华文阁待制山阴陆游务观撰游左丞佃之孙也绍兴
末召对赐出身隆兴初为密院编脩官乡用矣坐漏泄
省中语阜陵以为反覆斥远之后以夔倅入蜀益自放
肆不护细行自号放翁在蜀九年乃归
   陆游东楼集诗
自序余少读地志至蜀汉巴僰辄怅然有游历山川揽
观风俗之志私窃自怪以为异时或至其地以偿素心
未可知也岁庚寅始溯硖至巴中闻竹枝之歌后再岁
卷一百 第 25b 页 WYG0592-0620b.png
北游山南凭高望鄠万年诸山思一醉曲江渼陂之间
其势无繇往往悲歌流涕又一岁客成都唐安又东至
于汉嘉然后知昔者之感盖非适然也到汉嘉四十日
以檄得还成都因索在笥得古律三十首欲出则不敢
欲弃则不忍乃叙藏之乾道九年六月二十一日
   昭德晁公文集六十卷
四川制置使侍郎晁公武子止撰后溪刘氏序略曰国
家丙午之变中原衣冠不南渡则西入于蜀其入于蜀
卷一百 第 26a 页 WYG0592-0620c.png
有能言当时理乱兴丧之由而明乎得失之迹历历道
往事诵京洛之遗风者鲜矣藉令有之而能达之乎文
辞可使耳目尚接乎而后之人有传焉者亦又鲜焉昭
德晁公盖能言当时理乱兴丧之由而明乎得失之迹
道往事诵遗风而又能达之乎文辞以传焉者也其经
事之多尝艰之久而学日益强文日益力犹以为未足
其答进士刘兴宗书曰仆少时贯穿群书出入百氏旁
逮释老恢诡之学一再终星其勤亦至矣亡得焉反而
卷一百 第 26b 页 WYG0592-0620d.png
求之六艺似于道有见也乃愿师董仲舒心奇贾生而
病其杂也则公之学可观矣
   晁氏具茨集三卷
晁冲之叔用著乾道间其子公武为四川安抚制置翻
刻于成都喻汝砺序云予尝从叔用商近朝人物嘉言
善行朝章国典礼文损益靡不贯洽由叔用之学而达
诸廊庙温厚足以代言渊博足以顾问则以诗鸣者是
岂叔用之志也哉虽然叔用既已油然栖志于林涧旷
卷一百 第 27a 页 WYG0592-0621a.png
远之中遇事写物形于兴属渊雅疏亮未尝为悽怨危
愤之音予于是有以见叔用于消长用舍之际未尝不
安而乐之者也嗟乎所谓含章内奥而深于道者非耶
秦汉以来士有抱奇怀能流落不遇往往操心汗笔有
怨诽沉抑之思气候急刻不能閒远古之词人皆是也
所以往往无所建立于天下唯深于道者遗于世而不
怨发于词而不怒君子是以知其必能有为于世者也
嗟乎吾于叔用岂直以诗人命之哉
卷一百 第 27b 页 WYG0592-0621b.png
   晁文元集二十一卷
晁公武曰予五世祖文元公讳迥字明远澶州人也自
公徙家彭门登太平兴国五年进士以太子少保致仕
终少傅年八十四谥文元集皆自有序自经兵乱六世
图书焚弃无孑遗法藏碎金十卷世传最广先得之于
赵郡苏符昭德新编三卷则得之于丹棱李焘道院集
要十五卷则得之于知阆州王辅耄智馀言三卷则得
之于眉山程敦厚云
卷一百 第 28a 页 WYG0592-0621c.png
   吕东莱集二十卷
汪玉山曰应辰顷知成都始得东莱吕正献公著集盖
散逸之馀裒辑补缀非当时全书矣然见所未见亦不
为少方全盛时士大夫家集之藏未必轻出中更党禁
愈益閟匿故一旦纷扰遂不复见而此虽残缺不全未
易得也
 
 
卷一百 第 28b 页 WYG0592-0621d.png
 
 
 
 
 
 
 
 蜀中广记卷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