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十六 (自动笺注)
欽定四庫全書
 蜀中廣記卷九十六
            明曺學佺
 著作第六
  地理志部
   山海經十八卷
呉越春秋曰禹南巡南岳得金玉字通水之理遂行四瀆所至使益疏而記之名山海經
   地理指掌一卷
陳氏曰蜀人税安禮元符中欲上之朝未及而卒書肆所刋皆不著名書亦頗闕不備蜀本涪右任慥序言之頗詳
   輿地圖十六卷
陳氏曰金華王象之輿地紀勝逐州為圖逐路為卷其捜求亦勤至四蜀諸郡尤詳其兄觀之漕䕫門所得眉山李説季允為之序
   蜀紀
經籍云漢揚雄撰載蠶叢以前洪荒之事下迄西漢本紀有傳常璩李膺多引用之
   蜀都賦
亦雄撰北齋司馬膺之註今無全篇僅存者萟文類聚所載一段
   
後漢廣漢李尤伯仁太平御覽引之
   鄉俗
後漢漢中趙寗華陽國志蜀守陳留髙眹續文翁之後雅播文教太尉趙公瑶初為九卿適子還蜀眹命為文學鄉俗
   三巴巴中異物
蜀漢譙周水經注寰宇記多引用之
   本蜀論
蜀漢光禄大夫來敏酈道元注水經引之
   陳術益部耆舊傳
蜀志申伯中人博學多聞位歴三郡太守又著釋問七篇臨卭鄭厪伯邑亦作耆舊傳
   陳夀益部耆舊十篇
王獻之與人書益部耆舊傳今送想催驅寫取了慎不可淹留常寛續耆舊作梁益篇又作後賢
   華陽國志十二卷
晋常璩自序巴蜀厥初開國載在書籍或因文緯或見史記久逺隠没實多疎畧及周之世侯伯擅威雖與牧野之師希同盟要之㑹而秦資其富用兼天漢祖階之奄有四海梁益及晋分寜司馬相如君平揚子雲陽子玄鄭伯邑尹彭城常侍給事等各集傳記作本紀略舉其隅其次稱賢仁人志士言為世範行為表則者名挂史録陳君承祚别為耆舊始漢及魏焕乎可觀三州土地不復載地理志頗言山水歴代傳久郡縣分建地名改易於以居然辨物方猶未詳于時漢晋方隆官司星列提封圖簿嵗集司空故人學士髙堂帷幙綜物不必本紀矣曩遭厄函夏滔堙李氏據蜀兵連戰結三州傾墜生民殱盡府庭化為狐狸之窟城郭蔚為熊羆之宿宅遊雉鹿田虎豹平原之苗千里雞狗之響邱城邑莫有名嗟乎三州近為荒裔桑梓之域曠為長野反側惟之心若焚灼遐棄城陴靡聞迺考諸舊紀先宿所傳并南裔志騐以漢書取其近是及自所聞以著斯篇又采公孫述書及咸熙以來䘮亂之事約取耆舊士女英彦肇自開闢終乎永和三年凡十篇號曰華陽國志書契五善達道義章法戒通古表功而後旌賢能恨短少無逺不早援翰執素廣訪博咨流離困瘵方資腐帛於顛墻之下求餘光於灰塵之中劘滅多故有所闕愈於遺忘焉蜀紀言三皇乘祗車出谷口秦宓曰今之斜谷也及武王伐紂蜀亦從行史記貞王之十六年秦厲公南鄭谷道之通久矣而説者以為蜀王石牛始通不然本紀既以炳明世俗間横有為蜀傳者言蜀王蠶叢之間周迴三千嵗又云荆人鼈靈死屍西土後為蜀帝萇宏之血變成碧珠杜宇之魄化為子鵑又言蜀椎髻左衽未知文翁始知書學按蜀紀帝居房心決事參伐則蜀分野言蜀在帝議政之方帝不議政王氣流於西故周失紀綱而蜀先王七國皆王蜀又稱帝此則蠶叢自王杜宇自帝皆周之叔世安得三千嵗且太素資始有生死死終物也自古以來未聞死者更生當世或遇有之則為怪異所不言况能為帝王碧珠不一處地之相距動數千里一人之血豈能致此鵑鳥今云是或曰嶲周四海有之何必在蜀昔唐帝萬國時雍虞舜光宅八表大禹功濟九州后稷封殖天下井田之制庠序之教由來逺矣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彭祖本生蜀為殷太史夫人為國作為聖則仙自上世見稱在昔及周之末服事于秦首為郡縣雖濵戎夷亦有冠冕故蜀紀曰大人鄉方大之國也至于漢興反當荒服而無書學漢書郡國之有文學文翁若然以前齊魯當無文學漢末漢中祝元靈性滑稽州牧劉焉談調之末與蜀士燕胥聊著翰墨當時以為極歡後人有以為惑恐此之類必起于元靈之由也惟智者辨其不然幸也綜其理數以為西土嶮固襟帶易守世亂先違道後服呉楚然故逋迯必萃奸雄闚覦帝王統天理物必居土中膺命運非可恃險以干常亂紀饕竊名號終於絶宗殄祀何者天命不可以詐詭而邀神器不可以僥倖而取也是四岳三塗陽城太室九州之險而不一姓冀之北土馬之所産古無興國恃險憑危不階歴數而能傳國垂世未有故公孫劉氏以敗於前而諸李踵之覆亡於後天人之際存亡之術可以永鍳干運犯歴破家喪國可以京觀也今齊之國志貫之一揆同見不臣所以狂狡奸萌以崇春秋敗絶之道也而顯賢能著治亂以為奬勸
   晋孫盛世譜
裴松之三國志引之
   巴蜀
晋袁休明撰其畧云髙山嵯峨巖石磊落傾側縈迴下臨峭壑行者攀縁牽援帶索全書不傳此數語見酈道元水經注碎金殘璧也
   傅玄蜀都賦
休奕北地泥陽博學属文秀才晋武受禪諫官侍中司隷校尉追封清泉侯所著蜀都賦初學記多採
   左思蜀都賦
公元63年
太冲三都賦載筆自隨十年乃就蜀其一也其事物多得張載父収為蜀郡太守之任作有劍閣銘成都白莵樓詩
   補闕蜀都賦
王逸少益州書云省疏具悉土山川之竒故知揚雄左太冲蜀都賦不備蒼溪嚴大猷因之作補闕蜀都賦
   辨蜀都賦
宋王騰著序略云予讀左思蜀都賦見其薄蜀陋呉謟魏以諛晋之君臣苟售一時聲價而滅天下忠義甚矣原思之詞似欲尊正統而黜偏方然不顧正氣之淪溺乃知蜀之被枉其所由來者豈朝夕哉故作蜀都賦以申人之憤氣商略土風採摭人物不該治亂興衰之變邪正是非之理者不在鋪列之限
   益州二卷
梁太僕卿涪城李膺公輔撰時為本州别駕樂史寰宇記引用之按公輔一作公胤先是譙周任豫劉欣期各有益州散見類書
   段氏逰蜀記錦里新聞三卷
唐段成式著見寰宇記及宋史經籍志
   唐鄭暐蜀記二卷
陳振孫雜記事人古跡寺觀之属人代未詳按蜀志補罅以暐為成都人復著有天寳西幸略云
   元澄一卷
出宋史新未詳人代
   唐盧求成都五卷
公元前201年
序曰蜀國自秦始通秦遺蜀王五美女蜀亦遣五丁迎之到梓潼見一大蛇入山穴中一人掣其尾不能得五人相大呼拽之山崩五丁秦女皆死恵王遂遣張儀司馬錯石牛道滅蜀因封公子通蜀侯陳莊為相置巴蜀郡秦人萬家實之民始能秦言以若為太守前時王開明尚納美女為妃盖五都山之精也及死葬于城西北五丁擔其本山之土以為塚今有二石尚存古老五丁擔土擔也陳莊既為秦公子相數年遂謀反秦公子秦伐蜀誅封子惲為蜀侯後母誣惲有罪賜劍自殺蜀人以其寃因為立祠封子綰為蜀侯後復疑綰反誅死自此但置守而已後以李冰為蜀守始鑿三江引水行舟岷山梓栢大竹坐致材木又溉水稻於是沃野千里號為陸海復置綿洛二水用便溉灌石犀五以厭毒蛟命曰犀牛更為耕牛二又作三石人立水中非常也與江神約曰水竭不致足盛不没肩大鑿巖崖沫水導江之龍大怒乃持刀入水與龍闘龍死遂無水害迄今䝉利蜀人稱郫繁為膏腴綿洛為浸沃云昭襄王時又有白虎為患廩君之魂也歴四郡千二百人王乃募能殺之者邑萬家金帛稱是巴夷朐忍廖中藥何謝作白的弩於髙樓瞰而射之死王嫌其夷人刻石復頃田不租十妻不數傷人不論殺人不死與之盟曰秦人犯夷輸黄龍一䨇夷人犯秦償清一鍾人安之遂號白虎夷其族又有濮賨賨尤武勇渝水夾水以居為漢髙祖前鋒䧟陣善舞巴與蜀代仇讎嘗封弟葭萌於漢中號苴侯命其邑曰葭萌漢髙六年分置廣漢郡髙后僰道青衣文帝末以廬江文翁郡守穿湔油口溉田千七百頃立文學選吏子弟就學俊乂之士張叔等十八人東詣博士七經還以教授於是岷絡之地學齊魯孝景帝嘉歎天下郡國皆立文學文翁始也文翁天文灾異後以博士徵至侍中揚州刺史孝武帝四部都尉俾立十八郭於是郡縣城觀矣又分牂柯益州是為南益州宣帝地節三年穿臨卭塩井二十置塩鐵官漢興哀平牧守仁宣徳立教英偉命代之士其出如林璽書束帛交馳梁益之地矣雖魯之洙泗齊之稷下未足多也且漢徵八士蜀預其四髙帝蜀郡北鄙置廣漢武帝南鄙犍為遂有三蜀之號王莽郡守為帥正以蜀郡導江公孫述為帥正治臨卭僭號漢光武帝還為蜀郡順帝即位復為益州郡依舊州治大城郡治少城靈帝末以劉焉為牧及卒子璋偽嗣建安十九年璋迎漢左將軍劉備至遂滅璋稱帝繼漢號稱先主成都魏末司馬昭平蜀復為益州晋受魏禪以州領郡武帝末以成都為國封子頴為其王後賨人李雄僭稱晋穆帝永和初桓温滅之復為蜀郡譙縦反安帝命朱齡石討平之至梁分益州更置南北益州武陵王紀刺史帝號領兵東下湘東王所殺後魏廢帝前二年尉遲逈益州總管舉義不受代為隋主堅所戮(按史舉義旗事恐是隋文帝若據益州不受代則王謙也)隋開皇元年總管行臺蜀王秀西南道行尚書令三年復為總管大業元年總管為州又改州為郡聖唐武徳元年復為總管三年行臺改為益州太尉秦王益州道行臺總管改為大都督府天后益州置彭蜀漢三州開元二年始以齊景胄劔南節度營田姚嶲州處兵馬使自此始有節度使八年李濬為使去兵馬章仇兼瓊山南西道採訪使其後或兼或否亦無定制上元二年始分東西川廣徳二年復合為一大歴二年分兩川至不改天寳三載復為大都督府十四載玄宗皇帝巡幸車駕五月至徳二年改為成都府置尹比東西二京南京後復停大凡今之推名鎮為天下第一者曰揚以揚為首聲勢人物繁盛悉皆土著江山羅錦之麗管絃歌舞之多伎巧百工其人勇且譲其地腴以善熟較其要妙不足以侔其半况赤府畿縣與秦洛並故非上將賢相殊勲重徳望實為人所歸服者則不得居此况控帶蠻落阨戎限羗非文武寛猛包羅法度君子則不得中以是聖庭慎擇尤難其任凡使號有三節度觀察安撫先時南蠻六部不相臣服天子恩賞各頒一詔六詔開元末節度使王昱受賄上奏合六為一乃封大酋越國公䝉歸義雲南王獨稱南詔楊國忠遥領蜀郡太守採訪使遂擾邉閫立功伐乃有瀘南不利之變貞元中韋令公臯節帥招復雲南背蕃歸漢十一月八日置使安撫兼統西山八國近界羌蠻等使是為三使韋令公本以竒勲旄鉞思立邊効在鎮嵗久南詔為其用拓地逺公既卒劉闢繼公後以兵守險為不順誅死家籍没後京兆杜公為節帥酷易軍政不以封域為念戍卒罔代邊蠻積忿太和三年十二月䝉□巔遂以兵剽掠至城下杜填門不敢與爭㑹監軍使矯詔宣諭蠻人退工散失良民殱殄其耗半矣列政補完不克大中六年四月詔以丞相太原公駈制羌戎成績由邠寜節度司徒同平章事鎮蜀蜀為奥壤領州十四縣十一户百萬兵士五萬外壃接兩蕃人性勁勇易化以道難誣以智公至以儉約帥之以謹亷不伐臨之以刑賞法制平治之人歡且舞旦夕詠公之徳矣先是西蜀圖經甚備朝野士多寄聲寫録主茲務者不勝其煩遂盡削而潛焚之長吏至即據顯者集為一軸以獻繇是不書大中八年户曺參軍弘宗好學目覩司徒相國之異績願付以傳示于後然不以文自任剪截疎長言不畧相國屬于小子令刋益之且曰不以徐疾歸於流布以為不朽之事受命震怖又不欲以圖經為目乃捜訪編簡目為成都五卷經與圖附益之願終弘宗之職庶以此助也大中九年八月五日
   續成都一卷
五代杜光庭著見宋史經籍志
   錦里耆舊傳
五代進士張𩇕著見人物志
   續錦里耆舊傳
公元969年
陳振孫曰前應靈縣平陽句延慶昌裔開寳二年秘書丞劉蔚榮州得此傳其詞蕪穢延慶修之改曰成都理亂天成後别加編次咸通九載乾徳乙丑平蜀之後朝廷命令官僚姓名政事因革以至李順王均劉旰作亂之迹皆略載之知新繁縣太常博士張約序按延慶成都人
   蜀程記一卷
五代韋莊著見宋史
   華陽
蜀廣政中荷澤院僧仁顯古今記取
   蜀江十卷劔南風物録二十八種
並宋東陽沈立撰慶歴間洪雅縣
   離𡺾志十卷
見新不知作者
   梁益十卷
晁公武曰任弁撰天禧申弁游宦成都以蜀記數家言皆無據乃引書傳刋正其謬自為
   古今
陵州志云宋續耆來守是州暇日作蜀古今趙清獻公成都古今記實摭用之
   成都古今集記三十卷
公元1074年
晁氏曰趙抃慶歴熙寜四入蜀知蜀事為詳摭其故實以類相従分百餘門時熙寜七年自序曰僕繇慶歴至今四入蜀凡蜀中利情偽風俗好惡瞭然見之不疑嘗謂前世之士編摭記述不失疎略則失於漫漶不失鄙近則失於舛雜治平末因取續耆舊傳而脩正去年陳和叔翰林以書見貽俾僕著古今集别為一書此固僕之夙心未有自發繇此參訪舊老周咨碩生緝以事類三十卷不始乎蠶叢而始乎牧誓之庸蜀従經也従經則蠶叢不必書而書之于後何也揚雄紀之吾棄之不可參取之而已矣事或至於數説何也久論之難詳也昔者齊太公於周司馬遷三説焉疑以傳疑可也神怪死生之事不可以教書之何也吾將以待天下窮理者也書亂所以小人書寇盗所以出没蠻夷所以盡制禦之本末終之以伐蜀使萬世下知蜀之終不可以苟竊也其間一事一物皆酌考衆書釐正譌謬然後落筆關侯墓今聖寺闖然有榜而僧仁顯華陽記云墓在草塲廟在聖此目撃之所當棄而従之者若夫知之有未至編之有未及則亦一人之功不可以求備然竊意十得八九矣後之君子其亦有照於斯
公元1072年
范百禄序曰成都蜀之都㑹土沃腴厥民阜繁百物浩麗見謂天府縑縷之賦數路取贍勢嚴望卓越郡朝廷席五聖之厚基萬齡之㤗明燭外遐愛均畿輔選建師長一時名徳中外皆曰可然後以尹兹土其優馭西南之意槩古邈非獨於今也蜀之所以為重於天下雖窮隅鴂舌共知之而可以文載而久者則往志蹐錯近事缺絶不足以彰其重熙寜壬子八月詔以參知政事趙公為資正殿大學士再蒞此府蜀之黔黎夙云易擾小異故常必厪上心是時天子惻然矜之故不憚委公以逺公倍道而來下車之初釐所當恤亟即民心平紛觧累人乃説懌盡知明天子覆育逺方之意甚厚公亦自謂宜於蜀也㑹翰林學士陳公和叔寓之書曰蜀事可觀惜其墜落泯泯不耀公慨然留意政事閒隙延多學博識之士與之講求故實掇採舊聞耳目所及參諸長老攷覆是非開國權輿分野象州號名因革之别其鎮其浸岡聯派属之都城邑神祠佛廟府寺宫室學宫樓觀苑囿池沼建創之目門閭巷市道里亭館方面形勢至於神仙隠逸技藝術數先賢遺宅碑版名氏事物種種瓌譎竒詭纎嗇畢書繇秦漢已來凡為守令犖犖風迹若干人有唐迄今知府事居多閎碩端毅若干人其行事暴於圖史不可勝述其始至若代去之年月序次昭然著矣厥生鉅人千古不乏澤我文化雋乂迭起選徳相踵于朝數百年間無一遺者物有其善雖毫釐云補實足以一方盛觀自昔僭賊民凶菑事變不同久近亦異悉其致冦之由及王師夷難底平之迹與夫歴世蠻獠叛服不常中國所以驅除覊縻得失之故又足以不虞不若明鑒嗚乎既有以孚其恵又為書以憲厥後公之於蜀可謂志得而備矣書成凡若干以類相従三十卷名曰成都古今集記令觀之者信蜀為重於天下非虚也哉
   續成都古今集記二十二卷
公元1160年
陳氏曰知府事王剛中居正紹興三十年余嘗手寫洛陽名園記而題其後晋王右軍成都府漢時講堂秦時城池門屋樓觀慨然逺想一逰其與益州帖盖數致意近時吕太史有感宗少文卧逰之語凡昔人紀載人境之勝録為一編奉祠亳社也自以為譙沛真源恍然在目而兗之太極嵩之崇福華之雲臺皆將卧逰噫嘻弧矢四方志髙達士懐古今一也顧南北分裂蜀在境内逺患不往爾往則至矣亳兗嵩華視蜀猶邇封也欲往其可得乎然則太史之情其可悲也已余近得此記手寫一通東京長安河南夣華諸書並蔵而時自覽焉是亦卧逰之意云耳于時嵗在己丑蜀故無恙後七年而有虜禍秦漢故迹焚蕩無遺今其可見者惟此二記耳而板本不可復得矣嗚呼悲夫自昔清獻公刪取張𩇕勾延慶鄭暐盧求周封等書為成都古今集記三十卷興廢遷徙及城郭宫府坊市庫厩儒宫佛室仙館神祠陵墓渠堰樓臺池苑名數風俗好惡人物臧否方伯監司之至去蠻夷寇盗起滅木石殊尤蟲魚變怪靡不畢載其采獲貫穿亦勤且詳矣自熙寜訖今凡八十七年事當紀述者盖難遽數而舊記莫或踵繼見聞異辭日月寖久恐遂湮滅可不惜哉晋陵胡承公嘗命僚属論次未究端緒尋遷宣撫使事復中輟余來此將周嵗國威邊堠帖息斯民安堵如故以閒捜訪纂緝作續記二十二卷前記古事往往有差誤則辨正之脱遺則補足清獻所云知之有未至編之有未及者余固不免也其亦有待於後之君子
   成都古今丙記十卷
公元1074年
宋淳熙制置知府范成大自序前記趙清獻公作於熙寜七年甲寅凡三十卷蜀之始封及分野梁益州劔南西川成都府屬郡得名所自廢置因革不同攷之詳矣後八十七年紹興三十年庚辰王恭簡公續為之記有辨差誤附益其未載者二記今皆具存續記之成距今纔十有八年雖事之當書者不至甚夥然恐自是日月䆮久來者難考乃蒐耳目所及者繼書之名曰丙記其二記已載者皆不重出云
   成都古今丁記二十五卷
淳熙中制置胡元質長文自序成都古今記起自熙寜甲寅前帥趙閲道集之凡三十卷後八十七年紹興庚辰王時亨復為續記二十二卷廢置因革纎悉巨細靡不載也又十有八年當淳熙丁酉范至能復為丙記十卷時亨日未逺雖不至如前續記之多然二書所不及者則加詳矣予以是年秋代匱帥蜀四路兵民之寄實在焉蜀久困於征輸𣙜酤之額雖減塩茗之課猶重其他邊防民政事所當行利興害去皆有端緒可覆而考也居三年綴為丁記二十五卷粗成一書沈黎番部繹騷踰時方定變之所起以迄無事隨宜措畫本末具存姑俟論定别為一編成都四記而觀之往事頓前得過半矣
   蜀人物志
寳謨閣學士劉甲師文淳熙進士嘉州人
   劔南廣記四十卷
龍州助教友直
   成都
慶元中制置使建安袁説友作者不知為誰按費著全蜀郡志成都志有文類今文五十卷為袁所集則志必出其手而自序
   成都
至正中費著自序成都全蜀上游名稱西漢始按禹貢梁州之分岷山導江東别為沱今導江與沱名縣鎮於成都三代而上地志見于書而不可誣者文王化行江漢之域江有沱詠於二南之先然漢統江以朝宗沱附於江以起興江首四瀆歴代祠其神於成都成都為江之源而荆揚之江特其委爾考禹迹聲教之所被稽文王美化之所行徵諸武王逖矣西土誓言全蜀泝源成都上游導江則孰有逾於詩書之為可信而有據者哉謂三代而下秦恵伐蜀而後得與中國通文翁興學成都而後得與齊魯不端本於夫子刪定之經惟遷史之言是信亦學者之過也若曰周衰而諸侯叛蜀據阻自安職貢廢而文教弛秦恵伐之而後道路通文翁學而風化復斯可矣捨詩書斷自秦漢以論蜀則未可全蜀郡志無慮數十家惟成都志有文類兵餘版燬莫存憲官搜訪百至得一寫本參稽訂正僅就編帙郡邑沿革夫人風俗亦槩可考焉遂鳩工鋟梓以廣其傳若文類之詳則有待於後之好事者
   青城山甲記一卷
晁氏曰偽蜀道士杜光庭賓聖撰集水若山在青城者悉本道家之言
   青城山乙記一卷
范仲立
   岷山異事三卷
宋史台符
   永康軍志今灌縣
教授張増
   茂州圖經
郡守史憲序
   資中志今資縣
扈自中編李折序
   金淵志今金堂縣
郡守韓植
   龍門志今龍安府
楊熹
   龍門續志
宋之源
   隂平縣記今青川
公元852年
唐大中六年周茵撰
   嘉州二卷
本志序云宋吕勤守命張開峩眉志至吕昌朝嘉州圖經増廣之為嘉州二卷
   嘉定
郭公益編
   續志
林潔已編
   峩眉三卷
晁氏曰張開郡守吕勤圖經傳記石刻綴緝成書析為十四門宋白呉中復詩文附于後
   峩眉山一卷
史新編此次在盧鴻
   榮州圖經榮縣
公元1163年
隆興元年李燾守命教官勾演編
   武陽十卷彭山縣
公元1170年
陳氏曰乾道六年教授葛元隲太守廖遲元達
   武陽二十七卷
友諒著見宋經籍
   眉州古志
孫汝聴
   通義二十五卷眉州
經籍趙善贑
   通義
家安國
   江鄉志亦眉州
伯虞劉光祖
   臨卭二十卷補遺十卷卭州
宇文紹奕撰見經籍
   雅安志今雅州
李嗣文
   沉黎志二十三卷黎州
宋史王寅孫撰
   戎州記今叙州府
唐書李仁實頓邱人官至左史
   叙州圖經三十卷
俞聞中撰見宋史
   瀘州地里書
蒲江髙載瀘州録事參軍州守吏部范君委修筆削周詳為時所重
   江陽志今瀘州
教授李濬
   江陽
永嘉曺叔逺
   江州圖經一卷重慶府
見新編不載作者
   江州事迹三卷
史經籍志韓昱撰
   南平志今南川縣
郡守趙彦邁
   南平郡圖經一卷
作人見新
   涪陵一卷涪州
史云馮忠恕
   古涪志十七卷
經籍志云王寛夫撰
   龜陵志今涪州
楊興
   龜陵新志
鄭鑑
   忠州圖經一卷
新編失名
   南賔志今忠州
樊漢炳
   平都山仙觀二卷酆都縣
見宋經籍未詳人代
   墊江三十卷合州
郡守任逢編見宋史
   靖南志今榮昌縣
太守黎伯巽
   珍州圖經三卷遵義府真安州
見宋經籍失名
   䕫州圖經
相國安陽源乾曜參軍時修
   䕫舊圖經
李國緯編
   䕫州圖經四卷
經籍劉徳禮撰
   䕫州十三卷
新編云馬導撰
   通川十五卷達州
宋史馬景修著
   大寜監圖經六卷
史云不知作者
   南浦志今萬縣
趙善贛
   萬州新志亦萬縣
王子申
   梁山軍圖經梁山縣
教授黄震仲編
   閬苑新記三十卷保寜府
新編王震
   隆苑記亦保寜府
宋陟文
   閬苑前記
何求文
   閬苑續記
公元1100年
無忌保寜志云閬中何求以宋陟隆苑記疎略乃裒次三十卷閬苑其後縣曺無忌又續為二十六卷其書自元符三年起修紹興二十五年
   寜武志今廣元縣
鄒卿楊炎正
   清化前志巴州
教授劉甲
   清化續志
教授李鈞
   果州圖經五卷順慶府
宋史無作者名
   開漢志順慶府
郡守朱繁序云紀將軍信加封詔詞有云實漢業故建樓命名曰開漢郡志名編亦曰開漢
   廣安
公元1208年
嘉定改元郡守廖唐英
   宕渠二卷廣安州
編集姓名郡守題名仙釋詩文等類
   蓬州五卷
公元1105年
秘書少監劔門羅畸疇老撰凡十五門崇寜四年
   梓潼古今記今潼川州
淳熙間孫汝聴
   梓潼風俗
元祐間教授石慶嗣作
   新潼川
劉甲
   潼川府圖經十一卷
史新編袁觀撰
   遂寜
崇文
   普慈三十卷安岳縣
宋郡守楊泰之青神人
   西南夷事狀二十卷西戎二卷
唐韋臯
   西南備邊十三卷
陳氏曰唐宰相李徳裕文饒太和中鎮蜀所作録内州縣城鎮兵食之數大畧具焉
李巽岩曰今存者只一卷崇文總目相符豈嘉祐以前亡逸徳裕深謀逺慮至今可用也而所存止此可惜
   西南備邊十二卷
陳氏曰嘉定進士嘉猷紹興末犍為有蠻擾邊初莫知其何種也已而有能别識其為虚恨蠻者時蜀邊久無事既去而朝廷憂之詔有司經度嘉猷取秦漢以來訖于本朝史傳所載蠻事皆著于篇時乾道中也其為志九為圖一
   邊和録五卷
陳氏曰承議郎河東伯彊撰載胡世將承公宣撫川陜事
   西南條著
趙瞻威州以威茂雜羣獠險而難守不若之而建郡汶川條著其詳為書熙寜中經理西南取其書考
   益部方物畧記
宋端明殿學士吏部侍郎益州安陸宋祁子京撰序曰益為西南一都㑹左阻劍門右負夷番内坦夷百里環以長江裹以複岑川陸盛氣礙而不得東逥蜿蜒還負一方珍木為怪草為鳥魚之饒日𤾉雨雨嘘和吐妍層出雜見不可勝狀岷精緼靈示完富瓌璚於兹壤也嘉祐建元明年予來領州得東陽沈立所録劔南方物二十八種按名索實尚未之盡故遍詢西人又益數十物列而圖之物為之贊圖視狀贊言生之所以然更名益部方物畧記凡東方所無及有而自異皆取之兾禆風土聚邱之遺云
   三川官下二卷
宋敏求撰見宋史經籍志
   續東京益州地里圖若干
史李常著常字公擇東坡友也
   峽程記一卷
五代韋莊撰見宋史
   峽山履平集一卷
司馬儼撰見宋經籍
   峽山利渉一卷
潘子韶著見宋史
   蜀北路秦程記一卷
宋史陳延禧撰
   呉船録一卷
范成大至能撰公自蜀帥東歸紀逰門泊呉萬里船之句為名
 
 
 
 
 
 
 
 
 
 
 蜀中廣記卷九十六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