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五
卷七十五 第 1a 页 WYG0592-023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蜀中广记卷七十五
            明 曹学佺 撰
 神仙记第五
  川东道
集仙传云云华夫人王母第二十三女太真王夫人之
妹也名瑶姬受徊风混合万景鍊神飞化之道尝游东
海还过江上有巫山焉峰岩挺拔林壑幽丽巨石如坛
卷七十五 第 1b 页 WYG0592-0237d.png
留连久之时大禹理水驻山下大风卒至崖振谷陨不
可制与夫人相值拜而求助即敕侍女授禹策召鬼神
之图书命其神狂章虞余黄魔大翳庚辰童律等助禹
斩石疏波决塞导阨以循其流禹拜而谢焉禹尝诣夫
人崇巘之岭顾盻之际化而为石或倏然飞腾散为轻
云或油然而止聚为夕雨或化游龙或为翔鹤千态万
肰不可亲也禹疑其狡狯怪诞非真仙也问诸童律童
律曰天地之本者道也运道之用者圣也圣之品次真
卷七十五 第 2a 页 WYG0592-0238a.png
人仙人矣其有禀气成真不脩而得道者木公金母是
也盖二气之祖宗阴阳之原本仙真之主宰造化之元
先云华夫人金母之女也昔师三元道君受上清宝经
素书于紫清阙下为云华上宫夫人主玄教童真之士
理玉映之台隐见变化盖其常也亦由凝气成真与道
合体非寓胎禀化之形是西华少阴之气也且气之弥
纶天地经营动植大包造化细入毫发在人为人在物
为物岂止于云雨龙鹤飞鸿腾凤哉禹然之复往诣焉
卷七十五 第 2b 页 WYG0592-0238b.png
忽见云楼玉台宫阙森然暨夫灵官侍卫不可名识师
子抱关天马启涂毒龙电兽八威备轩夫人宴坐于瑶
台之上禹稽首问道召禹使坐而言曰夫圣世肇兴剖
太混之一朴散为亿万之体发大蕴之一苞散为无穷
之物故步三光而立乎晷景封九域而制乎邦国刻漏
以分昼夜寒暑以成岁纪兑离以正方面山川以分阴
阳城郭以聚人民器械以卫众志章服以表贵贱禾黍
以备凶歉凡此之制上禀乎星辰而取法乎神真下以
卷七十五 第 3a 页 WYG0592-0238c.png
养于有形之物物也是故日月有幽明生杀有寒暑雷
电有出入之期风雨有动静之常类气浮乎上而众精
散于下废兴之数治乱之运贤愚之质善恶之性刚柔
之气寿夭之命贵贱之位尊卑之叙吉凶之感穷达之
期凡此者禀之于道悬之于天而圣人为之纪也性发
乎天而命成乎人立之者天行之者道道存则有道去
则无非道而物不可存也非脩而道不可致也玄老有
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将自复复谓归于道而常存也
卷七十五 第 3b 页 WYG0592-0238d.png
道之用也变化万端而不失其一是故天参玄玄地参
混黄人参道德去此之外非道也哉长久之要者天保
其玄地守其物人养其气所以全也则我命在我非天
地杀之鬼神害之失道而自逝也志乎哉勤乎哉子之
功及于物矣勤逮于民矣善格乎天矣而未闻至道之
要也吾昔于紫清之阙受书宝而勤之我师三元道君
曰上真内经天真所宝封之金台佩入太微则云轮上
征神武抱关振衣瑶房遨宴希林长招仙公右栖白山
卷七十五 第 4a 页 WYG0592-0239a.png
而下盻太空汎乎天津则乘云骋龙游此名山则真人
诣房万神奉卫山精伺迎动游八景玉轮静则宴处金
堂亦谓之太上玉佩金珰之妙文也汝将欲越巨海而
无飙轮渡飞砂而无云轩陟阨涂而无所舆涉泥波而
无所乘陆则困于远绝水则惧于漂沦将何以遵百谷
而浚万川也危乎悠哉太上悯汝之志亦将授以灵宝
真文陆策虎豹水制蛟龙斩馘千邪检驭群凶以成汝
之功也其在乎阳明之天耶吾所受宝书亦可以出入
卷七十五 第 4b 页 WYG0592-0239b.png
水火啸咤幽冥收束虎豹呼召六丁隐沦八地颠倒五
星久视存身与天相倾也因命侍女陵容华出丹玉之
笈开上清宝文以授禹拜受而去又得庚辰虞余之助
遂能导波决川以成其功奠五岳别九州而天锡玄圭
以为紫庭真人也其后楚大夫宋玉以其事言于襄王
王不能访道要以求长生筑台于高唐之馆曰阳台之
宫以祀之宋玉作神女赋以寓情荒淫托词芜秽高真
上仙岂可诬而降之耶有祠在山下世谓之大仙隔岸
卷七十五 第 5a 页 WYG0592-0239c.png
有神女之石即所化也复有石天尊神女坛坛侧有竹
垂枝若彗有槁叶因风落坛上竹则因风扫之终岁莹
洁不为所污楚人世祀焉 咸通末岁今翰林舍人兰
陵萧公遘自右史窜黔南秋八月二十七日溯三峡次
秭归时蜀水方涨横涛蔽目公积悸而寝梦神人赤发
碧眸且云险不足惧公异之再寐又梦公诘其所自则
曰我黄魔神也居紫极宫之西北隅将祐助明公出于
北境公曰吾斥去荒徼危殆末已神能惠祐之或以朝
卷七十五 第 5b 页 WYG0592-0239d.png
夕期幸与吾俱游息吾不敢忘亟言之神许诺自是抵
于黔又迁于罗每陟险艰神恍如在洎公迁于朝神梦
告归公曰将设庙列塑于宫之傍丁酉岁公从弟兟自
沣阳尹亚西蜀路出祠下以囊金致公意谓前制不专
请别修敬太守清河公承命感异亲营之心匠既陈层
轩以新神乐来斯灵仪蹲蹲按灵宝经南方有大魔其
中央曰黄天魔王横天担力谓能力扶昊苍周覆万有
天其或者以公有弘济之业将扶危定倾作镇天步俾
卷七十五 第 6a 页 WYG0592-0240a.png
黄魔降鉴为公之兆朕乎噫天为功必藉于大贤神之
灵固辅于有德是必有鸿猷盛绩萃于公之身未可知
也循以学官谪秭归奉太守命弗敢让所记乾符丁酉
岁仲春九日司户参军袁循记按黄魔神即云华夫人
之使也故得附见
真诰云秦时有巴陵侯姜叔茂者来往句曲山下种五
果并五辛菜今名此地为姜巴注云秦时未置巴陵县
此是巴蜀之巴也
卷七十五 第 6b 页 WYG0592-0240b.png
后汉王远字方平东海人举孝廉除郎中明天文图谶
学桓帝问以灾祥题宫门四百馀字帝令人削之墨入
板里后去官隐去魏青龙初飞升于平都山见广成先
生神仙传 按平都山今之酆都县也又新都志方平
常采药于县之真多山有题名云王方平采药此山童
子歌玉炉三涧雪信宿乃行
独角者巴郡人也年可数百岁俗失其名顶上生一角
故谓之独角或忽去积载或累旬不语及有所说则旨趣
卷七十五 第 7a 页 WYG0592-0240c.png
精微莫能测焉所居独以德化亦颇有训导一日与家
辞因入舍前江中变为鲤鱼角尚在首后时时暂还容
状如平生与子孙饮宴数日辄去 按渝州图经仙池
在州西南江津县界岷江南岸其池周回二里水深八
尺流入岷江古老传闻有仙人姓然名独角自扬州来
居此池边起楼聚香草置楼下独角忽登楼命仆自下
起火乃飞空而去因名仙池见有石岩一所向岷江西
面在
卷七十五 第 7b 页 WYG0592-0240d.png
司马紫微集七十二福地第四十五平都山在忠州是
阴真君上升之处云笈七签云阴长生者新野人汉和
帝永元八年三月己丑立皇后阴氏即长生之曾孙也
少处富贵之门而不好荣位潜居隐身专务道术延光
末闻有马明生得度世之道入诸名山求之到南阳太
和山中得与相见乃执奴仆之役亲运履舄之劳明生
但与之高谈荣华当世之事治生园圃之业十馀年长
生未尝懈怠同时有共事明生者十二人皆怨恚归去
卷七十五 第 8a 页 WYG0592-0241a.png
独长生礼敬弥肃而明生数因言语得失之际屡骂之
长生乃和颜悦心奉谢不及如此积二十年后清閒之
日明生问其所欲长生跽曰惟乞生尔今以粪草之身
委质天匠不敢有所汲汲惮于迟速也明生哀其语乃告
之曰子真能得道者也乃将长生入青城山中煮黄土
为金以示之立坛歃血即日以太清金液神丹授之欲
别去长生乃叩头陈谢暂留仙驾拜辞曰弟子少长豪
乐希执卑逊刻身励已若临冰谷不能弘道赞德宣畅
卷七十五 第 8b 页 WYG0592-0241b.png
妙味徒尸素壁立而老耄及之是以心存生契舍世寻
真天赐嘉会有幸遭遇自执箕帚二十二年常惧毁替
恩养不酬夙夜感慨告以更生顿受灵秘是将灰朽质
蒙延续之年炎林燋草惠膏泽之沾若绝气获其苏息
瞽闇开其视听感荷殊戴非陋词所谢昔太岁庚辰闻
先生与南岳真人洪崖公云成公瀛洲仙女数人共坐
论传授当委绢之誓有交带之盟应祭九老仙都九气
丈人诸君祷祠授之大药乃灵不祭而受为之不成弟
卷七十五 第 9a 页 WYG0592-0241c.png
子预在曲室尝侍帷侧亦具闻诸仙起末得道之言说
昔受丹节度矣先生今日见谕不复陈此或非先生所
受之不尽将恐是弟子困穷尔马明生慰谕之曰非有
不尽汝性耽玄味专气而和灵官幽鉴已久相察不复
烦委为俗人之信耳于是长生入武当山石室中合丹
但服半剂不即升天而大作黄金数万斤以布施天下
穷之不问识与不识周行天下与妻息相随举门皆寿
后委之入平都山白日升天其临去作诗二篇书九篇
卷七十五 第 9b 页 WYG0592-0241d.png
诗曰维余之先佐命唐虞爰逮汉世紫艾重纡予独好
道而为匹夫高尚其志不事王侯贪生得生亦又何求
超迹苍霄乘飞驾浮青要乘翼与我为仇入火不灼蹈
波不濡逍遥太极何忧何虑遨戏仙都顾闵群愚年命
之逝如彼波流奄忽未几泥土为俦驰走索死不肯暂
休予之圣师体道知真升腾变化松乔为邻又云维予同
学一十三人寒苦求道历三十年中多怠惰志放六经
辟世自匿二十馀年名山之侧寒不遑衣饥不暇食思
卷七十五 第 10a 页 WYG0592-0242a.png
不敢息奉事圣师承颜悦色面垢足胝乃见哀识遂传
要诀恩深不测妻子延年咸享无极黄白已成货行不
悭痛乎诸子命也自天天不妄授道不(缺/)归贤勤加精研
勿投幽壤何时可还嗟尔流俗富贵所牵神丹一成乘
彼九天寿同三光何但亿千又维予垂发少好道德弃
家随师东西千亿役使鬼神玉女侍侧予得度世神丹
之力黄庭坚题其后云忠州平都山仙都观朝金殿西
壁有天成四年人书阴真君诗三章余同年许少张以
卷七十五 第 10b 页 WYG0592-0242b.png
为真汉人文章也余考之信然因试笔偶得佳纸为钞
此诗与王泸州补之季子观阴君所学守尸法耳犹须择
师勤苦如是乃能得之何况千载之后尚友古人求知
道德之真宰者乎阴仙自序其书略曰上古仙者多矣
不可具记而论但汉兴已来高士得仙者四十五人迨
予为六矣二十人见尸解去馀者白日升天焉弟子丹
阳葛洪曰谚言不夜行则不知道上有夜行人今不得
仙者亦安知天下山林间密自有学道得仙者耶阴君
卷七十五 第 11a 页 WYG0592-0242c.png
已服神药虽未升天然方以类聚同声相应便自与仙
人相寻求闻见故知此近世诸仙人之数尔而俗人谓
为不然已所不闻则谓之无有不亦悲哉夫草泽閒士
以隐逸得志经籍自娱不耀文彩不扬名声不修求友
不营闻达犹不能识之又况仙人亦何急令朝菌之徒
知其所云为哉 按仙都山阴君洞验记云君将欲升
天谓门人刘玄远曰此山孤峙势若龙蟠其首东向必
当吐云送我言讫有五色云从地涌出乘云升天出云
卷七十五 第 11b 页 WYG0592-0242d.png
之处呀成洞穴水旱祈祷立有感通大历九年七月十
五日邑人宇文万年女人阿仵等一十五人以元节之
晨奉香花于洞门礼拜忽见洞中波涛涌溢出一金手
一玉手其大如扇良久乃隐水波亦不复见长庆元年
江陵人傅缃闻洞中雷吼之声咸通初道士王芳芝闻
洞中声如群乌飞异香纷郁遍于山顶乡人常以之占
岁鹤翔必致于年丰鹿鸣必致于岁歉不栖凡鸟每有
二乌广明辛丑岁刺史陈觥修置道场有祥云天乐之
卷七十五 第 12a 页 WYG0592-0243a.png
应甘露泫于丛林宠诏褒美中和甲辰年赐紫大德曹
用言准诏斋醮有卿云瑞雪之祥时既毕黄录道场未
撤门纂有神人见曰云山斋醮必命神祗主张我即近
庙之神差卫坛壝斋功既毕门纂未移我不敢辄还本
庙道众闻言睹异遽折门纂其神见形愧谢而去
列仙传䢴子者蜀人也好畋猎知相犬犬走入山穴中
䢴子随入十馀宿行度数百里乃至一山上有台殿宫
府松柏森然仙吏侍卫甚严见故妇主洗鱼与邗符一
卷七十五 第 12b 页 WYG0592-0243b.png
函使还与成都令桥君君发函有鱼子也著池中养之
一年皆为龙邗复送符还山上其犬色更赤有长翰常
随䢴往来百馀年遂留止山上时下来护其宗族蜀人
立祠穴口常有鼓吹传呼声西南数十里共奉祠焉
按道籥记昔蜀䢴子已成丹不能出神有仙童来告曰
月生之月君之亲族犹有不禁者阴德未远故迟君成
仙期耳䢴子于是家书一纸与之明年蜀大疫䢴子亲
族无一人染者予考缉柳编所载鸡生于寅正月食鸡
卷七十五 第 13a 页 WYG0592-0243c.png
者夺算豕生于卯鸭生于辰鱼生于已蟮生于午虾生
于未鳖生于申鹅生于酉犬生于戌蟹生于亥羊生于
子牛生于丑当其月食之俱不利此即仙童月生之说
也华阳国志巴郡名山有石书䢴山即䢴仙逐犬处也
华阳国志江州郡涂山有禹庙及涂后祠祠北水有铭
书祠云汉犍为张君为太守忽得仙道从此升渡今民
曰张府君祠
涉正者字玄真巴东人也说秦始皇时事了了似及见
卷七十五 第 13b 页 WYG0592-0243d.png
汉末从数十弟子入吴而正常闭目虽行犹不开弟子
随之数十年莫有见其开目者有一弟子固请之正乃
为开目目开有声如霹雳而光如电照于室宇弟子皆
不觉顿踬良久乃能起正已复还闭目正道成莫见其
所服食施行而授诸弟子皆以行气房室及服石脑小
丹云李八百呼正为四百岁儿
万县志云杨卓者魏文帝时人居木枥山修炼山有池
水色如乳卓饮之上升一云卓庵道人在西山绝尘龛
卷七十五 第 14a 页 WYG0592-0244a.png
上脩道蜕去有巨人锁子骨在焉
梁山蟠龙洞碑云张卞者为蜀先主将因谏先主伐吴
不听入山遇樵叟自称鸱夷人授以丹诀修炼洞穴莫
知所终
晋杜兰香别传曰杜兰香自称南阳人以建兴四年春
数诣张传传年十七望见钿车在门外婢通言阿母所
生遣授配君君何不敬从传先改名硕硕呼女前视可
十八九说事邈然久远其婢子二人大者萱支小者松
卷七十五 第 14b 页 WYG0592-0244b.png
支钿车青牛上饮食皆备作诗曰阿母处灵岳时游云
霄祭众女侍羽仪不出墉宫外飘轮送我来岂复耻尘
秽从我与福俱嫌我与祸会至其年八月旦复来作诗
曰逍遥云雾开呼吸发九嶷流沙不稽路弱水何不之
出薯蓣子三枚大如鸡子云食此令君不畏风波辟寒
温硕食二欲留一不肯令硕尽食言本为君作妻情无
旷远以年命未合小乖太岁东方卯当还求君 征途
记曰张硕与杜兰香相别后于巴县见一青衣云兰香
卷七十五 第 15a 页 WYG0592-0244c.png
在白帝君所若闻白帝野寺钟声随风而来则兰香亦
随风而至际夜果闻钟声兰香亦至焉
重庆志云徐神翁者常居乐温之北真观相传神翁于
此飞升去今观之右有飞仙台仙人迹尚存后人有仙
翁去后留踪迹丹灶沉沉锁翠烟之句题咏甚多
宋岑象万州虚鉴真人岑公洞记云周文王异母弟耀
之子渠成王封诸岑古梁国岑亭是也汉魏而下𨽻南
阳棘阳县今唐州胡阳西北四十里有棘阳城盖岑世
卷七十五 第 15b 页 WYG0592-0244d.png
家于此党锢起公避地盐官又为盐官人其后去梁居
江陵隋末天下乱公溯江逃难至南浦爱龛岩遂止其
下片衣粒米悉无所营晏坐凡二十年兀然逝去郡人
慕之塑像龛间世世奉侍无懈唐独孤霖段文昌皆为
文记公之德熙宁十年夏五月大旱靡神不举久靳膏
泽守臣诣公恳祷即日雨大霔一境沾足部刺史表其
事天子嘉之优诏贲饰赠公虚鉴真人公之道遂大昭
著窃原公去世馀六百岁名迹几泯一旦神灵显发称
卷七十五 第 16a 页 WYG0592-0245a.png
谓与庄老文列等其故何也请以宗姓言之光武起宛
叶征南以才武奋兵行如神所向无不风靡位参四七
之列梁武苦于奉佛宝唱以术业敷扬秘典首载僧史
东晋僧猛以孤节卓行冠比邱尼唐太宗经营洪业中
令景仁以清材奥识为房杜亚夫或迹耀清简或名标
宝藏皆事暴一时誉高当世岑公趣向惟清虚静默未
尝有一言垂后寂灭已久而隐德升闻膺此褒录声实
暴白与岭云江月辉映三峡品目高远迨非偶然盖征
卷七十五 第 16b 页 WYG0592-0245b.png
南以功唱以学猛以行中令以才而公以道修蕴涵蓄
深浅不同故其报有崇卑久近之异无足怪也郡守盖
君休璟谓予忝预末𣲖使来求文故为述其由来系以
赞云虚造冲漠兮鉴察幽隐秉德既然兮锡号惟允静
无所营兮动无所蕴稽神灵之显发兮庸讵非道力之
强睯公居此岩二十年兮万人奉公也甚庄公去此岩
二十世兮万人思公兮未央孤云投壑兮谓公之袂落
霞垂岫兮想公之裳公乎曷归兮俨遗像于岩房望崆
卷七十五 第 17a 页 WYG0592-0245c.png
峒之辽邈兮谩传广成之修炼顾石室之依然兮深怅
赤松之弗见念馀𣲖涓涓其不泯兮振起奚望于孤生
惟真迹之绵绵兮无预海田之变元符元年六月三日
朝请大夫知襄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兼提举房随郢
州兵马巡检公事柱国借紫岑象象求撰 按蜀志补
遗云岑公洞在万县隋末岑道愿尸解于此陆游诗大
业征辽发闾左军兴书檄煎膏火此时也复有閒人自
引岩泉拾山果
卷七十五 第 17b 页 WYG0592-0245d.png
黄姑者唐贞观家于万岁县古城东五里白马渡南
岸乃黄道士之女也因洗菜江干见青衣数童子持青
旄白马揖请揽辔者数姑却归语其嫂嫂异之翌日姑
嫂偕至旧所童马亦然嫂曰试诸姑方揽辔上马即登
天而去俄顷五色云气结于东山郡人皆知遂号东山
曰神仙山唐太常卿吉于渠为守作小姑步虚词十九

唐闾邱师姓杜氏开元中居铜梁山得玄修静养之术
卷七十五 第 18a 页 WYG0592-0246a.png
山上有洞深丈馀内有石床可坐十馀人傍有石室丹
台灵泉邱寓此十馀年访其所善蓬州太守于公署越
三日告还行十馀里不见惟有笠蓑悬树是日已在铜
梁山矣寻脱化去今石室丹台棋局石磴尚存宋周茂
叔程伊川及眉州三苏相继游之多题咏
唐女冠范志玄天宝间修炼于合州北之纯阳山时朝
使任安至慕其姿容命卢姓者通好志玄不从任君怒
欲焚其庐阳许之择日具礼亲迎至山麓至玄化为男
卷七十五 第 18b 页 WYG0592-0246b.png
子腾云而去人追至十馀里外望入云门不及而还
按宋刘仪凤诗云谁家游冶郎门首窥香闼但见脸如
花不知心似铁一夕变其躯雪质映绀发昔为桃李花
今作松篁节
韦昉蜀人尝夜渡涪江忽遇龙女遣骑迎入宫后昉登
第知简州罢归日龙女复遗书相迎敕命昉充北海水
仙见景焕閒话
紫房真人世传壁山人未详其名氏唐时隐居茅来山
卷七十五 第 19a 页 WYG0592-0246c.png
得玄修之术后游方外莫知所终今茅来恭天观之侧
有恭天洞存 按重庆志云赵延之大历中为巴州令
时资泸夷寇掠县境延之率民兵袭破之以功授合州
刺史兼渝合资泸经略安抚使其后挈家入茅来山恭
天洞修炼今铜梁县西有望仙桥志言土人于此望延
之仙去也一说延之死为壁山神今庙在巴县重壁山
宋时封感烈侯而壁山县灵壁庙亦祀之
仙传拾遗云翟乾祐云安人也庞眉广颡巨目方颐尝
卷七十五 第 19b 页 WYG0592-0246d.png
于黄鹤山师事来天师尽得其道能行气丹篆陆制虎
豹水伏蛟龙云安井自大江溯别𣲖凡三十里近井十
五里澄清如镜舟楫无虞近江十五里皆滩石险恶难
于沿溯乾祐念商旅之劳于汉城江上结坛考召远近
犀龙凡一十四处皆化老人应召而至乾祐谕以鸿浪
之险害物劳人使皆平之一夕之间风雷震击十馀里
尽为平潭矣唯一滩仍旧龙亦不至乾祐复严敕神吏
追之又三日有一女子至焉因责其不服应召之意女
卷七十五 第 20a 页 WYG0592-0247a.png
子曰某所以不来者欲助天师广济物之功耳且富商
大贾力皆有馀而佣日负运者力皆不足云安之贫民
自江口负财货至于井潭以给衣食者众矣今若轻舟
利涉平坦无虞则邑之贫民无佣负之所绝衣食之路
所困者多矣所以不至者理在此也乾祐善其言因使
诸龙各复其故风雷顷刻而长滩如旧唐天宝中诏赴
上京恩遇隆厚岁馀还故山寻得道而去 按酉阳杂
俎云翟天师峡中人长六尺手大尺馀每揖人手过胸
卷七十五 第 20b 页 WYG0592-0247b.png
前卧常虚枕晚年往往言将来事常入夔州市大言曰
今夕当有八人过此可善待之人不知悟其夜火焚数
百家八人乃火字也每入山虎群随之曾于江岸与弟
子数十玩月或曰此中竟何有翟笑曰可随吾指观弟
子中两人见月规半天琼楼金阙满焉数息间不复见
 又按唐韦德融云安洞灵观翟天师记天师姓翟名
法言字乾祐夔州云安西县玉石乡人也本命乙卯生
于有唐开元三年少好玄门性亲道艺茹清素不食五
卷七十五 第 21a 页 WYG0592-0247c.png
辛住山院而斋洁焚修远世宝而纤尘不染天宝十四
载乙未岁年四十一矣四月七日夜因溪水泛涨柴木
并流雨歇多时爽然晴朗法言梦见䨥童来报曰二真
人传语三洞来日辰巳间可来溪畔相寻自有灵丹秘
箓相奉事须在留意无使过日言讫天师惊觉犹见童
形惊叹不已乃独携一斧寻溪求薪二真人已在溪侧
石盘上东西而坐对棋同唤曰法言来也西坐仙语东
坐请分付法言秘箓东坐荅曰时未至法言稽首设礼
卷七十五 第 21b 页 WYG0592-0247d.png
次二真人拂袖而起曰汝但来云升宫相趁传汝三般
秘箓俄顷云雾冥晦忽然不见后三召而役使乃赐药
一贴内有一百二十馀丸以一小合盛之云此药每遇
正旦以酒服一丸可如数寿命又于石盘上新画棋盘
处遗一黑二白棋子三枚须臾二真腾空而去法言遂
归本家香汤沐浴寻时便赴云升朝礼尊像只闻房内
有人谈经之声称云法言已来可付秘章也法言设礼
毕二真人云此山西池有五龙居之仰领肘后召□秘
卷七十五 第 22a 页 WYG0592-0248a.png
章一册计百二十通(缺/)法言既得二物再拜礼谢二真
人语之曰吾亦非妄要传子缘汝名标仙籍近检灵异
经记分明具载汝但服食此药更能修真炼气即可上
朝诸天真君有间大须努力又当普济贫乏是为妙行
既而曰弟子可归他日有请即来也勉志修炼于是法
言独于殿内开览所得秘章三科一是三将军秘术二
是紫虚秘术三是太上正一明威毕法其内各有醮炼
科仪兼题云法言得此秘箓便当舍弃俗宅别建净宅
卷七十五 第 22b 页 WYG0592-0248b.png
洁志修行方与道契于是遂置一小院居玉石村侧依
所注科仪七祭七炼感二真人与日月星辰夜降其户
从此道行驱役鬼神护民救世至庆德三年乙巳岁荆
南节度使王玘亲至云安传授秘箓乃令县司立小坛
并所指馆舍斯观是焉先是云安凿五井成众迎天师
作颂誓其水曰云升五龙付吾管领分之一龙治此一
井虽有大江清浊无定众所共需龙宜护净用善一方
天地同永誓讫特召一龙专治观前之井故其水甘冷
卷七十五 第 23a 页 WYG0592-0248c.png
异常一境之人赖焉初王玘以十月朔日半夜升坛拜
受天师秘法是夕感太宗皇帝梦荆南节度使王玘将
三神人周游天下其明日特差中使马承静急徵王玘
归阙问以所梦之因玘奏言臣近属之内夔州西县有
玄士姓翟名法言善三将军秘箓臣要保命是夜传度
斯法非敢他谋帝叹其神仍赐玘钱一百贯绫绢各二
十疋又颁手诏曰朕为六甲殿门失去金钥累令冶工
开之不得缘内有金箱玉简其殿宇系七宝合成不欲
卷七十五 第 23b 页 WYG0592-0248d.png
毁损卿既称管内道士翟法言艺术孤高可为朕遣至
以术开之也玘既准敕命与监押使胡匡祚驰归差人
船就云安军迎天师到荆南与前同行赴阙法言既登
涂感长安土地神差鬼使以朱鬣白马至七日程远迎
天师将至敕旨令道侣郊候归大内安下是日朝见毕
乃赐坐帝问曰朕为六甲殿门不开已是二百馀年道
人可开得否奏曰此是小事不难于是以酒噀殿门廓
开其日金箱玉简俱现函上有一篆是金缕书之题云
卷七十五 第 24a 页 WYG0592-0249a.png
此殿遇翟者开帝大悦赐号通虚天师及颁章服旬日
后辞归夔驾礼饯郊外天师复奏曰伏见殿内有少微
灾请以炭万斤烧赤于殿上作河置炭其中令后妃太
子俱渡河可禳也后如法禳有验是日京城佩章服大
师皆随驾祖饯天师以所将净巾放在御食案上诸大
师曰翟法言是巴峡小师擅将净巾放在御食案事当
不敬乞陛下裁决法言曰玄门之内法高为先若今日
对御诸大师能捻得法言净巾起即当北面礼大师或
卷七十五 第 24b 页 WYG0592-0249b.png
捻之不起则当为法言弟子帝乃令诸大师揭其净巾
若粘在案并力揭之不得法言自揭应手而起诸国师
奉帝命礼法言为师次各粘在本坐处起身不得默而
不言帝乃大笑谓天师曰如何法言奏曰令起不难略
与诸大师小戏耳乃喝令起诸大师始起立遂皆跪礼
天师愿为弟子既离长安止三日到荆南玘复驰奏之
乃敕加通天大师之号修传箓之坛永为阴阳灵山之
瑞也方天师在京日慈母何氏为虎所伤既归至云安
卷七十五 第 25a 页 WYG0592-0249c.png
乃亲诣云升西北大歇堂傍是母被伤处结坛三昼夜
行符布召杀母之虎是夜土地神领虎而至白天师曰
母何氏宿生合管八难之数去年十二月九日奉阎罗
王敕命令兽来毕师母之命非敢自专天师曰我母既
系八难奉天符而杀只合过命岂得便食其肉据此合
有罪无遂以铁鞭决虎数十放去其地因名伏虎冈焉
自后天师专以救民为务行符箓而除疫疠炼黄白以
施贫家大和七年癸丑岁十二月一日召众弟子谓曰
卷七十五 第 25b 页 WYG0592-0249d.png
将取今月五日升遐朝谒诸天真君可与法言叠一石
坟拜造方棺一具上盖一片帐应曰诺师仍留下水符
一百二十道令贴在身者可寿一百二十也至日沐浴
了处分但于五日指挥及不得闭盖墓门一日三时须
得揭棺看吾颜色于是弟子冉善之等一依天师嘱付
葬送未逾一日至黄昏时忽闻半天有钟铎声喧阗宣
祭拜见五色之云缭绕天际师在其上语弟子曰汝等
修炼至道宜在勉旃言毕而没不复可见遂往坟内揭
卷七十五 第 26a 页 WYG0592-0250a.png
棺视之止遗所着履一只坟今在观之东北焉天师既
谢世经一十二年有旧识李文盛往西川见天师于市
肆中置酒共话宛然如故云吾暂往青城飘然而去德
融学虽浅薄久附师颜一依目击躬际缘由直书永以
为记赞曰天师仙籍名标系方得真人来感契付度秘
章三要科件件依收陈七祭日月真人同降户二物遗
条明示诲因兹道法转孤高远近居人皆顶戴立坛传
法授王臣梦感圣君人警戒徵书直入内宫中百辟迎
卷七十五 第 26b 页 WYG0592-0250b.png
逢加礼待一噀六甲殿门开并渡炭河消怪害金箱玉
简显然逢兼有篆文明所载蒙恩赐紫号通灵颁及章
衣亲礼拜辞天命驾返夔门圣主躬亲送郊外不逾三
日到荆南奏上方知促地界重加帝泽号通天法艺精
金谁可会忽然钟铎远来迎独步䌽云朝上帝
酉阳杂俎有道士佯狂俗号为灰袋翟天师晚年弟子
也翟每戒其徒勿欺此人吾所不及尝大雪中衣布褐
入青城山暮投兰若求僧寄宿僧曰贫僧一衲而已天
卷七十五 第 27a 页 WYG0592-0250c.png
寒如此恐不能相活但言容一床足矣至夜半雪深风
起僧虑道者已死就视之去床数尺气蒸如炊流汗袒
寝僧始敬异天未明不辞而去多住村落不逾信宿曾
病口疮不食数月状若将死人素神之因为设道场斋
散忽起就谓众人曰试窥吾口中有何物也乃张口如
箕五藏悉露同类惊异作礼问之唯曰此足恶此足恶
后不知所终
北梦琐言唐乾宁中云安县汉城宫道士扬云外常以
卷七十五 第 27b 页 WYG0592-0250d.png
酒自晦行止异常前进士钱若愚甚敬之一旦薰沐诣
其山观宿于道斋翌日虔诚敛衽而白之曰师丈小子
凡鄙神仙之事虽聆其说果有之乎杨曰有之我即其
人也寻示以飞空蹑虚履水蹈火之术于是郡日千万
人来就看因腾跃上升冉冉在空中良久而下若愚稽
颡自是信有神仙事 按唐商真君飞升记云安风俗
淳厚陶染真风如瞿法言杨云外之徒继出故琳宫秘
馆独盛它处
卷七十五 第 28a 页 WYG0592-0251a.png
唐姚道真合州石照人舍家得道俗谓之姚仙自言
咸通末从吕洞宾往来倾药十二丸授之得仙也
五代史补云尔朱先生忘其名蜀人也功行甚至遇异
人与药一丸先生欲服异人曰今若服必死未若见浮
石而后服之则仙道成矣先生如其教自是每遇石必
投之水欲其浮如此者殆一纪人皆以为狂或聚而笑
之而先生之心愈坚居无何因游峡上将渡江有叟舣
舟相待先生异之且问曰叟何姓氏对曰石氏此地何
卷七十五 第 28b 页 WYG0592-0251b.png
所荅曰涪州先生豁然悟曰异人浮石之言斯其应乎
遂服前药即轻举矣 按李石续博物志尔朱先生伪
蜀广政中饮酒食猪脏渝川刺史谓其幻惑以竹笼沉
之江至夔为渔人所得上升 又按张商英尔朱仙传
先生名通微自号归元子一日遍游成都新都广都间
至暮仍还丹室有日游三都夜宿金鸡之谚东坡志林
云尔朱道士客涪州爱其所产丹砂虽琐细而皆矢镞状
莹彻不杂土石遂止炼丹数年竟于涪之白石仙去
卷七十五 第 29a 页 WYG0592-0251c.png
北梦琐言伪蜀时巫山高唐观道士黄万户本巴东万
户村民学白虎七变术又云学六丁法于道士张君常
持一铁鞭疗疾不以财物介怀然好与乡人争讼州县
不知重也戎州刺史文思辂亦有戏术曾剪纸鱼投于
盆内而活万数复授符化獭而食之其铁鞭为文思辂
收取归至涪州亡其鞭而却归黄矣有杨希古来传其
术坐未安忽云子家中已有丧秽不果传俄得家讣母亡
又蜀王建召入宫列诸子示之俾认储后万户乃指后
卷七十五 第 29b 页 WYG0592-0251d.png
主其术他皆仿此唯一女为巫山民妻有男传授秘诀
将卒戒家人勿殓经七八日再活不久即殒也青城县
旧有马和尚宴坐三十五年道德甚高万户将卒谓家
人曰青城马和尚来遂长逝矣是年马师亦迁化
录异记云黄万祜者修道于黔南无人之境累世常在
每三二十年一出成都卖药言人灾福无不神验蜀王
建迎入宫尽礼事之问其服食皆袐而不言曰吾非神
仙亦非服饵之士但虚心养气仁其行鲜其过而已问
卷七十五 第 30a 页 WYG0592-0252a.png
其齿则曰吾只记夜郎侯王蜀之岁蚕丛氏都郫之年
时被请出尔后乌兔交驰花开木落竟不记其甲子矣
忽一日南望嘉州曰犍为之地何其火炎请遣人赴之
如其言使至嘉州市肆已为瓦砾矣后坚辞归山建泣
留不住问其后事皆不言既去于所居壁间题曰莫交
牵动青猪足动即炎炎不可扑鸷兽不欲两头黄黄即
其年天下哭智者不能详之至乙亥年起师东取秦凤
诸州报捷之际宫内延火珍宝帑藏并为煨烬乃知太
卷七十五 第 30b 页 WYG0592-0252b.png
岁乙亥是为青猪应焚爇之期也后三年岁在戊寅土
而建殂方知寅为鸷兽戊寅纳音俱是土土黄色是以
言鸷兽两头黄也按万祜疑即万户音同而事颇类
录异记云夔州道士王法玄舌大而长呼文字不甚典
切常以为恨因发愿读道德经梦老君与剪其舌觉而
言词轻利精诵五千言颇有徵验一本作王法朗未详
王帽仙不知何许人寓居涪州尝出入阛阓为人修敝
冠号王帽子暮则宿于天庆观一夕尸解而去道士为
卷七十五 第 31a 页 WYG0592-0252c.png
葬之月馀自果山贻书来谢人始知为仙
覃佺忠州人幼在洞真观学道清苦得解悟年八十过
倚天山仙洞之西见水淼语二童子曰此吾休息之所
遂刻珉为室越二年携友至室歌咏畅饮羽衣而化
按倚天山在忠州东南六十里
宋赵觉者未详何许人修炼于合州之东山嘉祐中冲
举而去今山顶有飞龙观石宝丹井井不盈尺常乾水
可愈疾人欲取之以净巾覆口默祷少顷水自满又有
卷七十五 第 31b 页 WYG0592-0252d.png
礼斗台今石上衣佩履迹见存
酆都道士未详何许人元大德戊戌栖隐雪峰山岁乙
卯召集道友曰吾化矣大道坦然皎如日月虽由人弘
岂随人往诸生宜遵道而行毋令半途而废偈曰朴庵
寄住有年东西南北依然里面浑无一物只有玄文数
篇今日草茅朽腐须要改换栋椽眼底风波太恶不容
久住山巅选得幽居去处和区移上六天端坐而逝
 蜀中广记卷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