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四
卷七十四 第 1a 页 WYG0592-022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蜀中广记卷七十四
            明 曹学佺 撰
 神仙记第四
  川南道
山海西经皇人之山皇水出焉又有中皇西皇之山按
峨眉图经皇人中皇西皇山即所谓三峨矣五符经曰
皇人在峨眉山北绝岩之下苍玉为屋黄帝往受真一
卷七十四 第 1b 页 WYG0592-0220b.png
五牙之法焉路史曰泰壹氏是为皇人开图挺纪执大
同之制调大鸿之气正神明之位者也是故九皇传授
以素其自然之所生复自然之解与天地之所始昔者
神农常受事于泰壹小子而黄帝老子皆受要于泰壹
元君盖范元形尝元味要会久视操法揽而长存者有
兵法杂子阴阳云气黄冶及泰壹之书兵法云气书传
间出而黄冶杂子汉后不复见其书言黄帝谒峨眉见
天真皇人拜求玉堂三一之道皇人曰而既已君统矣
卷七十四 第 2a 页 WYG0592-0221a.png
又咨三一无乃朗抗乎古之圣人盍三辰立晷景封域
以判邦国山川以分阴阳寒暑以平岁道执以卫众交
质以聚民备械以防奸车服以章等皆法乎天而鞠乎
有形者也天地有启闭日星有薄失治乱有运会阴阳
有期数贤愚之蔽寿夭之质贵贱之事吉凶之故一成
而不变类气浮于上而精气萃于下性发乎天命成乎
人使圣人以为之纪是以圣人欲治天下必先身之立
权以聚财葵财以施智因智以制义繇义以出信仗信
卷七十四 第 2b 页 WYG0592-0221b.png
以著众用众以行仁安仁以辅道迪道以保教善教以
政俗从俗以毓质崇质以恢行勤行以典礼制礼以定
情原情以道性复性以一德成德以叙命和命以安生
而天下自尔治万物自尔得神志不劳而真一定矣子
以蕞尔之身而百夫之所为备故天和莫至悔吝屡庚
生杀失寒暑之宜动静戾刚柔之节而贪欺终无所用
无乃已浮乎黄帝乃终身弗违而天下治其为教也至
矣水火大渊之事曷足言哉真文经曰昔天真皇人于
卷七十四 第 3a 页 WYG0592-0221c.png
峨眉山中告皇帝曰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位
犹宫室也四肢之列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神
犹君也血犹民也能知治身则知治国矣夫爱其民所
以安其国吝其气所以全其身民散则国亡气竭则身
死亡不可复存死不可复生至人消未生之患治未病
之疾坚守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之于既逝之后民难养
而易散气难保而易失审威德者保其理割嗜欲者保
其无得不勤哉得不成哉
卷七十四 第 3b 页 WYG0592-0221d.png
道迹经曰越巂郡邛都县有小山名濛治山其高无踰
伊尹于此学道上有芝英金液草服之度世治应奎宿
黎州图经昔人有驾牛采樵入蒙秦山见二老奕棋其
人系牛坐斧而观局未终老人谓曰非汝久留之所樵
者起而斧柯已烂枯矣 按蒙秦治道家下品第七治
也云伊尹赵升俱得道于此
彭祖古陆终氏第三子篯铿也自尧历夏殷时封于天
彭周衰始浮游四方晚复入蜀抵武阳家焉按神仙传
卷七十四 第 4a 页 WYG0592-0222a.png
彭祖姓篯名铿帝颛顼之玄孙也殷末已七百六十七
岁而不衰专好恬静不恤世务不营名誉不饰车服唯
以养生治身为事殷王闻之以为大夫常称疾不与政
事善于补𨗳之术恒有少容然性沉重终不自言有道
亦不作诡惑变化鬼怪之事又有采女者亦少得道知
养性之方年二百七十岁视之如五六十殷王奉事之
于掖庭乃令采女往问道于彭祖请延年益寿之法具
授采女以教王王试之有验屡欲秘之乃下令国中有
卷七十四 第 4b 页 WYG0592-0222b.png
传祖之道者诛又欲害祖以绝之祖知之乃去其后七
十馀年有人于流沙国西见之 按今彭山县有彭祖
冢苏轼题诗曰猖狂战国古神仙曳尾泥涂老更安厌
世乘云人不见空坟聊复葬衣冠又有烧香盘在县治
仪门外以石为之其形四方有台高八尺许相传为祖
烧香祝延之地
列仙传葛由者羌人也周成王时常刻木为羊卖之一
旦骑羊入蜀蜀中王侯贵人追之上绥山绥山在峨眉
卷七十四 第 5a 页 WYG0592-0222c.png
山西南其高无极随之者不复还皆得仙道故里谚曰
得绥山一桃虽不得仙亦足以豪山下立祠数十处
灵仙篇云犍为郡东十馀里有道观名东观在深岩中
石壁四壅有颜道士居之观殿有石函长三尺馀其上
錾出鸟兽花卉文理纤妙邻于鬼工而缄锁极固泯然
无毫缕之隙里人相传云是尹喜石函真人事迹显于
纪传详矣将上升之日以石函付门弟子约之曰此函
中有符箓慎不得启启之必有大祸于是郡人尽敬之
卷七十四 第 5b 页 WYG0592-0222d.png
唐大历中清河崔君为犍为守素以刚果自恃既至郡
闻有尹真人函笑谓属官曰辛垣平之诈见矣即诣之
且命破锁颜道士曰真人遗教云启吾函者且有大祸
幸君侯勿轻犯之崔君怒曰尹真人死千岁安得独有
石函在乎吾不信于是命破其锁久之而坚然不可动
崔君怒又以巨絙系函鼻用数十牛拽其絙鞭而驱之
石函遂开中有符箓数十轴以黄缣为幅丹书其文炳
然如新崔君既观毕顾谓颜道士曰吾向者意函中有
卷七十四 第 6a 页 WYG0592-0223a.png
奇宝故开而阅之今徒有符箓而已于是令缄锁既归
郡是夕暴卒后三日而寤其官属将吏辈悉诣门讯焉
崔君曰吾甚戆未尝闻神仙事前者偶开尹真人石函
果为冥官追摄初见一人衣紫衣至寝谓吾曰我吏于
冥司者也今奉命追君君固不可拒拒则祸益大矣宜
疾去吾始闻忧欲以辞免然不觉与使者俱出郡城仅行
五十里至冥司其冥官即故相吕諲也于吾友善相见
悲泣已而谓吾曰尹真人有石函在贵郡向为辄开今
卷七十四 第 6b 页 WYG0592-0223b.png
奉上帝命召君按验将如之何吾谢曰昏俗聋瞽不识
神仙事故辄开真人函罪诚重然以三宥之典不识不
知者俱得原赦傥公宽之庶复自新耳諲曰帝命至严
地府卑屑何敢违乎即招按掾出崔君籍有顷至白曰
崔君馀位五任馀寿十五年今上帝有命折寿十三年
尽夺其官諲曰折寿削官则固不可逃然可以为足下
致三年假职优其廪禄用副吾子之托乃载拜谢言粗
毕忽有云气蔼然红光自空而下諲及庭掾仆吏惊而
卷七十四 第 7a 页 WYG0592-0223c.png
起曰天符下遂揖吾于一室中吾于隙间潜视之见諲
具巾笏率庭掾分立于庭咸俛而拱云中有一人紫衣
金鱼执一幅书宣道帝命于是諲及庭掾再拜受书便
驾云而上顷之始没諲命吾出坐启天符视之且叹且
泣谓吾曰子识元三耶吾曰乃布衣之旧耳諲曰血属
无噍类可悲夫我虽然与元三为友至是亦无能拯之
徒积悲叹而已语罢又泣既而命一吏送归再拜而出
与使者俱行入郡城廨中已身卧于榻妻孥辈哭而环
卷七十四 第 7b 页 WYG0592-0223d.png
之使者俱行俯于榻魂与身翕然而合遂寤家中云卒
三日矣本郡以白廉使崔即治装尽室往蜀具告于宁
宁遂署摄副使月给俸钱二十万时元载方知国政宁
与载善书遗甚多闻遗之言惧其连坐因命亲吏赍五
百金赂载左右并得其书百馀幅皆焚之后月馀元载
籍没又二年崔亦终矣
列仙传云陆通者楚狂接舆也好养生食橐卢木实及
芜菁子游诸名山住蜀峨眉山上人世世见之历数百
卷七十四 第 8a 页 WYG0592-0224a.png
年也 按晋皇甫谧作高士传宋刘孝标注世说唐陈
子昂赋感遇诗皆以接舆为避楚入蜀隐于峨眉今有
接舆歌凤台焉
列仙传曰丁次卿者欲还峨眉山语主人丁氏云当相
为作漆以罂十枚盛水覆口从次唾之百日乃发皆成
漆也
秦马成子扶风人志欲脩道弃家访师遇黄盖童子授
以胎元炼气之法乃入蜀之鹤鸣山石洞中复遇异人
卷七十四 第 8b 页 WYG0592-0224b.png
授以神丹曰气为内丹药为外丹今授子此丹服之当
列高真矣成子遂白日升天
方舆胜览白鹤山在邛州城西八里常璩曰临邛名山
曰四明亦曰群羊即今之白鹤也汉胡安尝于山中乘
白鹤仙去弟子即其处为白鹤台司马相如从胡安先
生授易于此
列仙传宿山图陇西人马踏折脚山中道人教服地黄
当归羌活玄参一年病愈身轻追道人问自云五岳使
卷七十四 第 9a 页 WYG0592-0224c.png
也能随吾汝便不死山图追随六十馀年归来行母服
复去莫知所之 按华阳国志宕渠县出石蜜是山图
所采也蜀都赋云丹砂蜜房山图采而得道矣
舆地纪胜刘景鹤者汉景帝弟也性好修炼安期生谓
之曰南溪平盖山有洞深数十里洞中冰结倒垂如玉
笋山之木叶上作符文汝往居焉景鹤遂来脩道及魏
武帝时始跨鹤仙去宋王宰于洞中见抛下琴剑作诗
有骑鹤仙人去不还却留琴剑在人间之句南溪志景
卷七十四 第 9b 页 WYG0592-0224d.png
鹤仙人洞中琴国朝正德间犹藏在民间景氏及流贼
乱遂被携去
青神志云汉光武时有史通平者自会稽来蜀谒天皇
真人得授三一之法及五行诀结庐于县之北平山顶
炼大丹龙虎成形饵之白日升举
宋蒲江令郭贤长秋观石蟾记云县东十里山名长秋
观号太清按图志汉唐王杨二真人栖隐之所观有龙
洞洞有石蟾乡老相传汉时县主簿王兴好道一旦遇
卷七十四 第 10a 页 WYG0592-0225a.png
白蟾引至此山升仙而去后人以白石琢蟾像置于洞

眉州志云东南五十里大旺山顶有井现一物圆赤如
斗形状活动剖之甘香异常得一脔者即时羽化临邛
主簿闻之乘騊駼上山仅剩少许食之羽化騊駼舐馀
沥亦化去后人呼为主簿山
寰宇记云瞿君字鹊子后汉犍为人入峨眉山四十年
得仙乘白龙还家于平冈治白日上升有系龙桥在新
卷七十四 第 10b 页 WYG0592-0225b.png
津县东七里会安乡尚存记称瞿君得仙与家人别乘
龙于此 按新津志谓鹊子上升在县东南雪峰顶今
太清宫是其处 又按系龙潭在彭山县北四里旧经以
为瞿君武也庞籍诗云巢凤阁边劳远梦系龙滩下认
前题
洞仙传云徐道季者少住鹄鸣山后遇真人谓曰夫学
道当巾天青咏大历蹠双白徊二赤此五神道之秘事
其语隐也大历者三皇文是矣道季乃修行而得道焉
卷七十四 第 11a 页 WYG0592-0225c.png
紫阳真人姓周讳义山字季通汝阴人也周丞相勃之
七世孙登峨眉山入空洞金府遇宁先生受大丹隐书
八禀十诀退登岷山遇阴先生受九赤班符又退登鹤
鸣山遇阳安君受金液丹经九鼎神丹图
晋葛玄字孝先句容人天才超轶名振江南州郡辟为
掾固辞乃从左慈精思学道慈有异术能缩地脉得不
死药玄欣受之尝居昌州之峰脑山修炼餐松实咽黄
精自谓曰一炷清香一卷经一轮明月一张琴吾以此
卷七十四 第 11b 页 WYG0592-0225d.png
自老焉忽谓人曰吾将不久此山招山下人宴以冰桃
碧藕乃去而之武都山得雄黄色如鹤冠喜曰吾丹砂
可成也后至洪雅之花溪居嵓洞下道成乃上升
洞仙传云郭志生字通明朱提郡人晋元帝时云已四
百岁见之如五十许人有短卷书满两箧中常负之多
止乌伤张绩家每叹曰兵荒方至毒流生民将以沟渎
为棺材苍蝇为孝子必然之期可为痛心后二年孙恩
妖乱冬夏杀害及饿死者十不遗一忽谓绩曰应亡为
卷七十四 第 12a 页 WYG0592-0226a.png
吾备粗材器殡不须钉材亦不须埋但送山岩中以石
镇材上后少日而死绩谨依斯教经数日绩亲人自富
阳还见志生骑白鹿山中行作书与绩也
周天和间合江有道士王法兴者以补气绝粒为事登
安乐山扪萝陟险至绝顶昂而立默而坐甚爱之遂居
焉四方请谒甚众舟车络绎有赍金帛而献者先生曰
金帛世重予无用此至拜馈甚勤不得已留之以经葺
佛宇偶夜半群盗持刃入室左右奔骇窜匿先生俨然
卷七十四 第 12b 页 WYG0592-0226b.png
安坐群盗挥刃迫胁厉声恐动先生瞑目不对群盗异
之凝湛顷刻顾谓盗曰尔辈斯来必有图也藏中金帛
非欲私诸已将为圣境修造之费尔辈欲取予无吝也
群盗挈诸物将奔散先生又曰听吾一言而去此金帛
将归养父母给亲戚可也苟为酒肉费久而耗竭必复
有觊觎人神赫怒自陷宪章彼时欲改过自新无由得
也岂若留负贩以保厥身群盗惊顾相谓曰逼之不惧
取之不吝又训我以慈爱诚真人矣遂投金帛于地拜
卷七十四 第 13a 页 WYG0592-0226c.png
伏而去一日与诸弟子诀吾当向绵竹去复来脱一舄置
榻下端坐解面如生弟子为具棺殓积薪将化之举棺
觉轻乃复启视惟所脱舄在众惊叹暮有樵夫自山前
来逢道士去闻者愕然已道士后身生汉州绵竹县刘
氏是为刘真人
隋刘真人讳珍字善庆绵竹人前身即合江道士王法
兴也龆龀风神秀异未尝作儿戏迨十馀岁即慕道父
母不能止尝厌廛市乃曰非云岩石窦无以养神非金
卷七十四 第 13b 页 WYG0592-0226d.png
虎木龙无以升天内药既成外丹必应曾忆安乐山峰
峦峭峻神仙境也将复往焉历戎泸至合江顾瞻安乐
曰戎之平盖山浊而不清泸之方山清而不秀此地清
秀可托因谒邑大夫洎耆旧询安乐已事一叟曰安乐
自王法兴大化后堂殿荒落不可往先生拊髀曰吾全
真故处也虽蹈水火不避遂傍溪径披荆棘而上遍登
遗址完葺弥月芟藤蔓辟旧洞以居焉邑之宿儒耆献
深入烟萝寻至绝顶谒之有老人起而曰吾少时从父
卷七十四 第 14a 页 WYG0592-0227a.png
老游此山谒王真人俨若先生先生颔之刘即王也绝
粒垂数十年一日召左右请耆庶士人皆至先生曰吾
累生积功今已毕矣四月十五日吾当升天设棚高二
丈七尺四面悬绝无梯先生至其所一跃而上北面拜
而跪如有伺候须臾东方紫云缥缈有音乐声乘云而
去时开皇十九年四月十五日也是日降于隋文帝殿
帝惊讶曰何神降于此先生具言其所来言讫辞去帝
下殿仰祝之迤逦不见骇叹异事敕使驰骑合江县问
卷七十四 第 14b 页 WYG0592-0227b.png
实本县实录以闻帝令出省库钱于仁寿间修成上中
下三观仍赐田土禁樵采天复元年元济奉诏来牧因
览图经知安乐山在合江县乃刘先生修道之处具状
奏乞圣旨蒙降敕命依奏施行元济据图籍之所传虑
胜事之或泯次为传记用广其闻天祐四年泸州守张
元济撰 按泸州图经开皇中刘真人在泸州安乐山
忽取所赍道经钟磬封于石室曰后六十年当有圣君
取之及唐高宗天宝间果遣使取丹经钟磬以进显庆
卷七十四 第 15a 页 WYG0592-0227c.png
中李淑撰三观记韪其事
隋赵昱字仲明与兄冕俱隐青城山从事道士李珏
业末炀帝闻其名徵召不赴督让益州太守臧剩强起
昱至京师縻以上爵不就乞蜀郡从之拜嘉州守时犍
为潭中有老蛟为害截没舟船蜀人患之昱莅政五月
方欲除之会使人往青城山制药渡江溺(原缺/)
卷七十四 第 16a 页 WYG0592-0228a.png
 
 
 
 
 
 
 
 
卷七十四 第 16b 页 WYG0592-0228b.png
                 燩迅乎电
驺倏炼景逝飘滭星游是日下还只此丹邱舒阐荼垒
辔策灵州太空逸麟羁络岂由阆圃閒羽罗絙不由洞
天皓朗炉鞴经秋此即真人所书矣 按酉阳杂俎玄
宗幸蜀梦思邈乞武都雄黄乃命中使赍雄黄十斤送
于峨眉顶上中使上山未半见一人幅巾被褐须鬓皓
白二童青衣丸髻夹侍立屏风侧以手指大盘石曰可
致药于此上有表录上皇帝中使视石上朱书百馀字
卷七十四 第 17a 页 WYG0592-0228c.png
遂录之随写随灭写毕石上无复字矣须臾白气漫起
因忽不见 又按法苑珠林王蜀时有僧居成都大慈
寺恒诵法华经尝入青城大面山采药沿溪越险忽然
云雾四起不知所适有顷见一翁揖之序寒暄翁曰庄
舍不远略迂神足得否僧曰甚愿少顷云散见一宅字
阴森既近翁曰且先报庄主人僧入门睹事皆非凡调
问曰还斋否曰未遂焚香且觉非常郁浡请念所业经
此僧朗声诵经翁令诵彻部所馈斋馔皆大慈寺前食
卷七十四 第 17b 页 WYG0592-0228d.png
物斋毕青衣负竹器以香草荐之乃施钱五贯为师市
胡饼之费翁合掌送出问人或云孙思邈先生此僧到
寺已经月馀矣其钱将入寺则黄金货泉也王主闻之
收金钱别给钱五百贯其僧散施之后嘉州罗目县复
有人遇孙山人赁驴不偿直诉县乞追摄县令惊怪出
钱代偿其人居山下及出县路见思邈先生取钱二百
以授之曰吾元伺汝于此何遽怪乎
集仙录云黄观福者雅州百丈县民之女也自幼不食
卷七十四 第 18a 页 WYG0592-0229a.png
荤血好清净家贫无香取柏子焚之每凝然静坐经日
不以为倦或食柏叶饮水自给不嗜五谷既笄父母欲
嫁之忽谓父母曰门首水中极有异物随往看水果汹
涌不息乃自投水中良久不出父母捞摝得一木像天
尊古昔所制金彩已驳状貌与女无异水即澄清无复
他物便以木像置于路侧号泣惊异而归其母时来视
之忆念不已忽有彩云仙乐导卫观福与女伴三人下
其庭中谓父母曰女本上清仙人也有小过谪在人间
卷七十四 第 18b 页 WYG0592-0229b.png
年限既毕复归上天无至忧念同来三人一是玉皇侍
女一是大帝侍晨女一是上清侍女也今年此地疾疫
死者甚多幸移家益州以避凶岁即留金数饼升天而
去父母如其言移之蜀郡其岁疫毒雅地尤甚十丧三
四即麟德之年矣今俗呼为黄冠佛盖以不识天尊像
仍是相传语讹以黄观福为黄观佛也
总志云唐景云中京兆道人杨昭庆笃尚玄虚入蜀巡
游至北平化叹曰史先生得真一之道修之于已白日
卷七十四 第 19a 页 WYG0592-0229c.png
升天后岂无继者乎遂居青神之游仙观三十馀年感
五岳丈人希受真君授以朱明龙文得尸解
唐成无为者开元间丹棱女道士也自幼慕道出家誓
死不嫁卜居龙鹤山下调形鍊骨却粒茹芝年踰知命
升仙而去栖隐之处有龙洞遗迹羽士赵仙舟奏进其
衣履见松柏山碑记本记又载眉山李炼师天宝九载
得道在松柏山云
集仙录云杨正见者眉州通义县民杨宠女也幼而聪
卷七十四 第 19b 页 WYG0592-0229d.png
悟雅尚清虚既笄父母字同郡王生王亦钜富好宾客
一旦舅姑会亲旧市鱼使正见为鲙宾客博戏于厅日
昃而盘馔未备正见怜鱼之生盆中戏弄之竟不忍杀
既晡矣舅姑促责食迟正见惧窜于邻里但行野径中
忽数十里至一山舍有女冠在焉具以其由白之女冠
曰子有仁悯好生之心可教也因留止之山舍在蒲江
县主簿化侧其居无水常使正见汲涧泉女冠素不食
为正见故时出山外求粮以赡之如是数年正见恭慎
卷七十四 第 20a 页 WYG0592-0230a.png
勤恪执弟子之礼未尝亏怠忽于泉所有一婴儿洁白
可爱才及岁馀见人喜且笑正见抱而抚之以为常矣
由是汲水归迟者数四女冠疑怪而问之正见以事白
女冠曰若复然必抱儿径来吾欲一见耳自是月馀正
见汲泉此儿复出因抱之而归渐近家儿已僵矣视之
但若草树根重数斤女冠见而识之乃茯苓也命洁甑
以蒸之会山中粮尽女冠出求粮给正见柴三小束谕
曰甑中之物但尽此三束柴火勿辄视之女冠出山期
卷七十四 第 20b 页 WYG0592-0230b.png
一夕而还是夕大风雨山水溢道阻数日不归正见食
尽饿甚闻甑中物香因窃食之数日都尽女冠方归闻
之叹曰神仙固当有定分向不遇雨水坏道汝岂得尽
食灵药乎吾师常云此山有人形茯苓食者白日升天
吾伺之二十年矣汝今遇而食之真得道者也自是正
见容肰益异光彩射人常有群仙降其室与之论真宫
天府之事岁馀白日升天即开元二十一年壬申十一
月三日也尝谓其师曰得食灵药即日便合登仙所以
卷七十四 第 21a 页 WYG0592-0230c.png
迟回者幼年之时见父母拣税钱输官有明净圆好者
窃藏二文玩之以此为隐藏官钱过罚居人间更一年
耳其升天处即今邛州蒲江县主簿化也汲水之处存
焉 按临邛图经杨正见乡民杨宠之女年三十无家
开元时入蒲江长秋山修炼垦田艰水忽见白牛语曰
我伏地下有神水可穿丈馀得水正见如其言果有涌
泉后得道上升羽士赵仙甫以事闻进其衣履井迹见存
仙传拾遗云许老翁者不知何许人也隐于峨眉山唐
卷七十四 第 21b 页 WYG0592-0230d.png
天宝中益州士曹柳某妻李氏容色绝代时节使章仇
兼琼新得吐蕃安戎城差柳送物至城所三岁李在官
舍重门未尝启忽有裴兵曹诣门云是李之中表丈人
李云无裴家亲门不令启裴固言李小名兼说其中外
氏族李方令开门到拜因致餐裴人质甚雅因问柳郎
去几时荅云已三载矣裴云三载义绝古人所言今欲
如何且丈人与子业因合为伉俪愿无拒此礼也而竟
为裴丈所妻似不由人可否裴兵曹者亦既娶矣而章
卷七十四 第 22a 页 WYG0592-0231a.png
仇公闻李之姿容亦欲窥觇乃令夫人特设筵会屈府
县之妻罔不毕集唯李以夫婿在远辞焉章仇之妻必
得一见云但来无苦辞李惧责遂行着黄罗银泥裙五
晕罗银泥衫子单丝罗地银泥帔子盖益部之盛服也
裴顾衣而叹曰世间乃华如此衣服顾谓小仆可归开
箱取第三衣来李云不与第一而与第三何也裴曰第
三乃非人世所有矣须臾衣至异香满室裴再视笑谓
小仆衣服当须尔耶老章仇何知但恐许老翁知耳乃
卷七十四 第 22b 页 WYG0592-0231b.png
登车诣节度家既入夫人乃坐客悉皆降阶致礼李既
服天衣貌益殊异观者爱之坐定夫人令白章仇章仇
径来入院戒众勿起见李服色叹息数四因借帔以观
之知非人间物试之水火亦不焚污因留诘问之李具
陈本末使人至裴居处则不见矣兼琼乃易其衣而进
并奏许老翁之事敕令以计须求许老章仇意疑仙者
往来必在药肆因令药师候其出处居四日得之初有
小童诣肆市药药师意是其徒乃以恶药与之小童往
卷七十四 第 23a 页 WYG0592-0231c.png
而复来且嘱云大人怒药不佳欲见捶挞因问大人为
谁童子云许老翁也药师甚喜引童白府章仇令劲捷
百人卒更五十人随童诣山且申敕令山峰巉绝众莫
能上童乃自下大呼须臾老翁出石壁上问何故领尔
许人来童具白其事诸吏叩头求哀云大夫深慕翁已
表矣久之翁亦至焉章仇见之再拜俯伏翁无敬色勤
恳不已以亲吏随侍许谓吏曰返府我亦随至及吏问
娶李者是谁翁曰此是上元夫人衣库之官俗情未尽
卷七十四 第 23b 页 WYG0592-0231d.png
耳章仇求谒帝许云往亦不难乃与奏事者剋期至长
安先期而至有诏引见玄宗致礼甚恭敬既坐问云库
官有罪天上知否翁云已被流作人间一国主矣又问
之竟何如许云设席施衣于清净之所当有人来取上
敕如其言初不见人俄有旋风卷衣入云顾瞩之间亦
失许翁所在
灵验经云嘉州刺史张评士中年已来夫妇俱患瞽疾
求方术者不能致退居别墅杜门自责唯祷醮星辰以
卷七十四 第 24a 页 WYG0592-0232a.png
祈所祐岁久家业渐虚精诚不退元和七年壬辰八月
十七日有书生诣门请谒家人曰主公夫妇抱疾不接
宾客久矣书生曰吾虽是书生亦医术人闻使君有疾
故此来尔家人入白评士欣然曰久疾不接宾客客既
有方药愿垂相惠书生曰但一见使君自有良药评士
闻之扶疾相见已书生曰此疾不假药饵明日请丁夫
十人锹锸之属为开一井眼当自然痊愈评士如其言
而备焉书生即选胜地自晨穿一井至夕见水令评士
卷七十四 第 24b 页 WYG0592-0232b.png
斋洁焚香志心取水洗之评士眼疾即时明净平复如
初夫妇感而谢之厚遗金帛书生辞曰焉用为吾非世
间人太白星官也以子抱疾数年不忘于道精心祷醮
上感星辰五帝星君使我降授此术以荅子修奉之心
金帛之遗非吾所要因留此法令传教世人以救疾苦
用增阴德其法曰子午之年五月酉戌日十一月卯辰
日丑未之年八月戌亥日十二月辰巳日寅申之年七
月亥子日正月巳午日卯酉之年八月子丑日二月午
卷七十四 第 25a 页 WYG0592-0232c.png
未日辰戌之年三月寅丑日九月未申日巳亥之年十
月申酉日四月寅卯日取其方位年月日时即为福地
浚井及泉必有良效评士再拜受之言讫书生上升而去
神仙感遇传云僧悟玄不知何许人也虽寓迹缁褐而
潜心求道自三江五岭黔楚诸名山无不游历每遇洞
府必造之焉入峨眉山闻有七十二洞自雷洞外诸崖
石室邃冗之间无所遗焉偶歇于巨木下有老叟自下
而上相挹而坐问其所诣悟玄具述寻访名山灵洞之
卷七十四 第 25b 页 WYG0592-0232d.png
事叟曰名山大川皆有洞穴不知名字不可辄入访须
得洞庭记岳渎经审其所属定其名字的其里数必知
神仙所居与经记相合然后可游耳不然有风雷洞鬼
神洞地狱洞龙蛇洞误入其中害及性命求益反损深
可戒也悟玄惊骇谢教因问曰今峨眉洞天定可游否
叟曰神仙之事吾不敢多言但谒洞主自可问耳悟玄
又问洞主为谁叟曰洞主姓张今在嘉州市门屠肉为
事中年而肥者是也语讫别去悟玄复至市门求之张
卷七十四 第 26a 页 WYG0592-0233a.png
生在焉以前事告之张曰无多言也命其妻烹肉与悟
玄为馔以肉三器与之悟玄辞以不食肉久矣张曰游
山须得气力不致饥乏然后可行若不食此无由得到
勉之再三悟玄亦心自计度恐是神仙所试不敢拒命
食尽二器厌饫弥甚张又劝之固不能食矣食讫求去
张伏地拾一瓦子以授之曰入山至某峰下值某洞门
有长松下有回溪上有峭壁此天真皇人所居也以瓦
扣之三二十声门开则入每遇门即扣之则神仙之境
卷七十四 第 26b 页 WYG0592-0233b.png
可到矣依教入山果得洞与所指无异以瓦扣之良久峭壁
中开洞内高广平稳可通车马两面皆青石莹洁时有
悬泉流渠夹路左右凡行十馀里又值一门扣之复开
大而平阔往往见天花夹道及禽鸟花卉之异人物往
来之盛多是名姝丽人仙童玉女时有仙官道士部伍
车骑憧憧不绝又遇一门扣之弥切瓦片碎尽门竟不
开久之闻震霆之音疑是山石摧陷惶惧而出奔走三
五十步已在洞门外无复来时景趣矣复访洞主已经
卷七十四 第 27a 页 WYG0592-0233c.png
月馀屠肆宛然而张生已死十许日自此志栖名山誓
求度世入峨眉不知所之
感遇传云宋文才者眉州彭山县人也少年时与乡里
数人游峨眉山已及绝顶偶遗其所赍巾履步求之去
伴稍远见一老人引之徐行皆广陌平原奇花珍木数
百步乃到宫阙玉砌琼堂云楼霞馆非世人所睹老人
引登萼台顾望群峰棋列于地有道士奕棋青童采药
清渠濑石灵鹤翔空文才惊骇问老人曰此为何处荅
卷七十四 第 27b 页 WYG0592-0233d.png
曰名山小洞有三十六天此峨眉洞天真仙所居第二
十三天也揖坐之际有人连呼文才名老人曰同侣相
求不可久住他年复求可耳命侍童引至门外与同侣
相见回顾失仙宫所在同侣曰相失已半月矣每日来
求今日乃得相见文才具述所遇之异焉
太平广记昔有叟遇一道人于息台山携酒偕其子共
饮之道人因取籍检视谓其子寿年止十八叟哀求之
遂举笔改为八十其后子寿果如其言 按息台山在
卷七十四 第 28a 页 WYG0592-0234a.png
眉州冶西东馆镇之北
志云牟罗汉眉山人名安以厢兵隶倅厅如岷山陟上
清坂苦饥忽遇髯者顾笑曰汝饥何不食柏子邪摘柏
子投其口顾髯者不复见矣遂不火食亦往往通老庄
偶一日江水暴涨舟不可行或戏指其笠曰乘此渡可
乎牟遂置笠水面趺坐其上截江以济观者异之
张远霄眉州人一日见老人持竹弓一铁弹三质钱三
百文张无靳色老人曰吾弹可辟疫疠宜宝而用之再
卷七十四 第 28b 页 WYG0592-0234b.png
见老人遂授以度世法熟视其目中各有两瞳子后往
白鹤山垂钓西湖峰上见一老人叩之不荅旁一人指
曰此君之师四目老翁也不记授竹弓铁弹时耶张大
悟 按舆地纪胜仙人张远霄故宅在眉州治西北宋
时园中双桧犹存李石诗野草閒花不记年亭亭双桧
欲参天读书却得骑鲸老买药来寻跨鹤仙 又按临
邛志白鹤山卢舍那院异时张远霄仙迹俱在远霄生
眉山自号四郎以灵符神弹救世病苦忽一日书符于
卷七十四 第 29a 页 WYG0592-0234c.png
壁如四目老翁状符就落壁隐身不见人即其地立祠

江安志胡羊道人容貌奇异美髯明眸唐季在县东南
七里山峰绝顶屏世事专志修炼自号胡羊尝适梓州
见狱吏王昌遇有阴德投以仙诀丹成戒以百日后方
可服昌遇如其言未几郡遣来泸南计事毕夜遇道人
于江滨投以马使乘之马行如飞比鸡鸣落梓州五里
石崖上马化为龙入江去至州檄印尚未乾守疑之系
卷七十四 第 29b 页 WYG0592-0234d.png
狱遣人验明始释果百日乃饵丹赋诗举家于大中
末白日飞升道人寻亦仙去后人因名其山为胡羊山
所栖处曰胡羊观灶迹见存今重修为青云观潼川有
马落崖古碑存
感遇传云王从玘者宦官也蜀主初节制邛蜀黎雅为
永平军从玘为监军判官自是收剋成都罢镇为郡从
玘栖寓蜀中十馀年食贫好善不常厥居适邛市有老
叟睨而视之曰将有大厄滨于死所探怀袖中小瓢以
卷七十四 第 30a 页 WYG0592-0235a.png
丹砂十四粒与之曰饵此旬中而髯生勿为怪也可以
免难矣服之三五日髯果生焉丹馀诏诛宦官从玘亦
在其数人或劝其遁去荅曰君父之命岂可逃乎俛首
赴絷太守哀而上请蜀王特乞宥之视其状貌且于思
乃放还
录异记云嘉州夹江令检校工部尚书朱播尝居官得
疾四支不能运用每转侧皆须数人扶舁以为风废药
饵攻之不效忽眼痛且尰昼夜烦楚又数日俄而渴作
卷七十四 第 30b 页 WYG0592-0235b.png
嗜水及汤饮不知石斗之量又数日狂愤愤若有所睹
赖其沉顿不能转动若不然亦将披发裸走无所畏惮
矣旬日之中四疾相属风露之危期在旦夕忽见七仙
人列坐在前才长五六寸衣帔冠服眉目髭发历历分
明五人相倚而坐二人两畔横坐播心自思之正坐即
有横坐如何忽闻侧畔空中有人应曰既为仙人无所
不可何怪横坐闻讫亦不见所语之人七仙人亦复不
见自此常觉有人为握搦手足扪拍背膊所疾渐损其
卷七十四 第 31a 页 WYG0592-0235c.png
日所嗜冷水汤饮顿减一半如是三五日便能主持公
事祇附宾客所疾全愈因画北斗七星真人供养焉
东坡志林云吾八岁入小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童子
几百人师独称吾与陈太初者太初眉山市井人子也
余稍长学日益遂第进士制策而太初乃为郡小吏其
后余谪居黄州有眉山道士陆惟忠自蜀来云太初已
尸解矣蜀人吴师道为汉州太守太初往客焉正岁日
见师道求衣食钱物且告别持所得尽与市人贫者反
卷七十四 第 31b 页 WYG0592-0235d.png
坐于戟门下遂卒师道使卒舁往野外焚之卒骂曰何
物道士使吾正旦舁死人太初微笑开目曰不复烦汝
步自戟门至金雁桥下趺坐而逝焚之举城人见烟焰
上𦕈𦕈焉有一陈道人也
东坡陆道士墓志铭云道士陆惟忠字子厚眉山人家
世为黄冠师子厚独狷洁精苦不容于其徒去之远游
始见余黄州出所作诗论内外丹指略盖自以为决不
死者然余尝告之曰子神清而骨寒其清可以仙其寒
卷七十四 第 32a 页 WYG0592-0236a.png
亦足以死其后十五年复来见余惠州则得瘦疾骨见
衣表然诗益工论内外丹益精曰吾真坐寒而死矣每
从事于养生辄有以败之类物有害吾生者余曰然子若
死必复为道士以究此志余时适得美石如黑玉曰当
以是志子墓子厚笑曰幸甚久之子厚去余之河源开
元观客于县令冯祖仁而余亦谪海南是岁五月十九
日竟以疾卒年五十祖仁葬之观后盖绍圣四年也铭
曰呜呼多艺此黄冠诗棋医卜内外丹无求于世宜坚
卷七十四 第 32b 页 WYG0592-0236b.png
完龟饥鹤瘦终难安哀哉六巧坐一寒祝子复来少宏
宽毋复清诗助痟酸龙虎丸成无或奸往驾赤螭骖青

东坡众妙堂记云眉山道士张易简教小学常百人予
幼时亦与焉居天庆观北极院予盖从之三年谪居海
南一日梦至其处见张道士如平昔汛治庭宇若有所
待者曰老先生且至其徒有诵老子者曰玄之又玄众
妙之门予曰妙一而已容有众乎道士笑曰一已陋矣
卷七十四 第 33a 页 WYG0592-0236c.png
何妙之有若审妙也虽众可也因指洒水薙草者曰是
各一妙也予复视之则二人者手若风雨而步中规矩
盖焕然雾除霍然云消予惊叹曰妙盖至此乎庖丁之理
解郢人之鼻斲信矣二人者释技而上曰子未睹真妙
庖郢非其人也是技与道相半习与空相会非无挟而
径造者也子亦见夫蜩与鸡乎夫蜩登木而号不知止
也夫鸡俯首而啄不知仰也其固也如此然至蜕与伏
也则无视无听无饥无渴默化于荒忽之中候伺于毫
卷七十四 第 33b 页 WYG0592-0236d.png
发之间虽圣知不及也是岂技与习之助乎二人者出
道士曰子少安须老先生至而问焉二人者顾曰老先
生未必知也子往见蜩与鸡而问之可以养生可以长
年广州道士崇道大师何德顺学道而至于妙者也故
榜其堂曰众妙书来海南求文以记之因以梦中语为
记绍圣六年三月十五日蜀人苏轼书
舆地纪胜云富顺太平兴国观相传山有异人绍兴中
玉籍彦室尝行山间遇道人款话以腹枵告归道人笑
卷七十四 第 34a 页 WYG0592-0237a.png
以肘扪其腹三彦室顿觉异常归即辟谷踰年复梦见
道人啖以枣呼之过溪彦室曰吾亲在此乃止
纪胜云李夔字虞卿既葬父母庐墓有白兔白乌驯扰
遇异人与夔语夔不荅题墓石云口口思量到此间先
知巽六下南山生来自秀培来秀到底恩深有分攀世
人晓得斯言者去会蓬莱宝洞间
 
 
卷七十四 第 34b 页 WYG0592-0237b.png
 
 
 
 
 
 
 
 蜀中广记卷七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