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六
卷六十六 第 1a 页 WYG0592-010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蜀中广记卷六十六
            明 曹学佺 撰
 方物记第八
   盐谱
世本曰廪君乘土船至盐阳盐水神女子止廪君廪君
不听盐神为飞虫诸神从而飞蔽日日为之晦廪君不
知东西所向者七日七夜乃以青缕遗盐神曰缨此与
卷六十六 第 1b 页 WYG0592-0100b.png
尔俱生盐神受而缨之廪君应青缕而射盐神死按廪
君宕渠巴賨之先世也后汉书曰成哀间成都罗裒訾
至钜万初贾京师随身数十百万为平陵石氏持钱其
人彊力石氏訾次如苴亲信厚资遣之令往来巴蜀数
年间致千馀万裒举其半赂遗曲阳定陵侯依其权力
赊贷郡国人莫敢负擅盐井之利期年所得自倍遂殖
其货焉
   川西井
卷六十六 第 2a 页 WYG0592-0101a.png
蜀都赋家有盐泉之利华阳国志蜀郡广都县有盐井
又有小井十数所犍为郡牛鞞县有阳明盐井又云李
冰识齐水脉穿广都盐井诸陂池蜀于是盛有养生之
饶焉郡国志云唐武德二年分魏城置盐泉县以地有
盐井民得采漉为四方贾售之地按广都今双流牛鞞
今简州魏城今属左绵也陵井监图经汉时有山神号
十二玉女为道人张陵指陵上开盐井因此陵上有井
故名陵州云笈七签云张天师经行陵州山中有十二
卷六十六 第 2b 页 WYG0592-0101b.png
玉女来谒愿奉箕帚天师知其地下阴神也谓之曰汝
等何以为献将观厚薄而纳焉玉女各献玉环径皆数
寸天师曰献同奈何乃化十二环为一环径尺投入地
约曰有得者即纳之投地地陷成井玉女争脱衣入井
以探环天师取其衣藏石匮中玉女遂不得出即陵井
也井直下五百七十尺透两重大石方及咸水今每年
一淘洗须歌唱喧聒然后入否则必见玉女祼居井中
不利淘时或絙索断损皮囊坠落唯于天师前炷香良
卷六十六 第 3a 页 WYG0592-0101c.png
久自有为挂结者云是玉女之灵也十二玉女戌亥二
神在天馀十支在井煎盐至戌亥时水必歇寰宇记云
益部盐井最多而陵井最大在仁寿县纵广三十丈深
八十丈汲以大牛皮囊刑徒充役甚苦后废陵井更开
狼毒井今之煮井是也又云仁寿县五井二井存曰营
井在县南二十五里隋大业元年开水淡遂废至宋乾
德三年重开日收盐四十斤曰蒲井在县南四十里唐
武德初开水淡遂废至宋太平兴国三年重开日收盐
卷六十六 第 3b 页 WYG0592-0101d.png
三十八斤五两三井废曰赖宾井石羊井赖因井 有
丽甘井取玉女美丽其盐味甘为名又有聂甘井古盐
井也其傍有神庙谓之聂社云 又贵平县一井曰上
平在陵州东北九十三里唐朝日收盐一石七斗五升
与百姓分利伪蜀废乾德三年重开日收盐一百七十
斤益州记贵平有主井官有两灶二十八镬一日一夜
收盐四石如霜雪也 舆地纪胜云唱车庙在贵平旧
县南九里汉朱辰为巴郡守有恩于人及罢吏人送辰
卷六十六 第 4a 页 WYG0592-0102a.png
到蜀回至此又为立庙以其山近咸井闻推车唱歌之
声为庙号 寰宇记云井研县二十一井曰研井在陵
州南百三十三里唐时日收盐八斗贞观二十一年崩
坏总章二年重修伪蜀浅塞宋乾德三年重开日收盐
四十九斤曰思陵井在州南一百九里唐时官私日收
盐五斗五升龙朔元年坏上元元年重开伪蜀浅塞乾
德二年重开日收盐三十斤一十两曰棱井在州南百
里日收盐五十三斤八两曰律井在州南九十里日收
卷六十六 第 4b 页 WYG0592-0102b.png
盐五十五斤曰田井在州南百五十一里日收盐三十
六斤俱乾德重开已上五井存曰獠母曰还曰赖伦曰
石烈曰茫曰宋曰桶曰柳泉曰赖郎曰遮曰新曰董村
曰潘令曰小罗曰依郎曰带已上十六井废 井研志
县北二里井镬山神唐僖宗入蜀时见命祠之其山俯
临镬井因以为名盖盐神也 寰宇记始建县七井曰
罗泉井旧废至宋乾德三年重开日收盐三十五斤今
存曰塔泥井石缝井赖胡儒井赤石井赖子井赖溲井
卷六十六 第 5a 页 WYG0592-0102c.png
已上六井废 文同丹渊集云井研县自庆历已来始
因土人凿地植竹谓之卓筒井以取咸泉鬻鍊盐色后
来其民尽能此法为者甚众遂与官中略出少月课乃
倚之为奸恣用镌琢广专山泽之利以供侈靡之费豪
家至有一二十井其次亦不减七八向时朝廷尝亦知
其如此创置无已深虑寖久事有不便遂下本路转运
司止绝不许开造今本县界内已仅及百家其所谓卓
筒井者以其临时易为藏掩官司悉不能知其的实多
卷六十六 第 5b 页 WYG0592-0102d.png
少数目每一家须役工匠四五十人至三二十人皆是
他州别县浮浪无根著之徒抵罪捕逃变易名姓来此
佣身赁力平居无事则俯伏低折与主人营作一不如
意则递相扇诱群党哗噪算索工直偃蹇求去聚墟落
入镇市饮博奸盗靡所不至已复又投一处习以为常
按始建今入井研县
陵井监图经云井有玉女庙号灵真夫人乃监司奏立
者若以火投井中即雷吼沸涌烟气上冲溅泥漂石甚可
卷六十六 第 6a 页 WYG0592-0103a.png
畏也或谓井泉傍通江海微有败船木浮出云 郡国
志张道陵于此得盐源因投纸排车引役人唱排车乐
祀玉女于井内俗传玉女无夫岁取一少年掷井中配
之否则水竭又云狼毒井有毒龙藏井中及盐神玉女
十二为祟天师以道力驱出毒龙禁玉女于井下然后
人获咸泉之利及周平蜀宇文贵为益州总管闻玉女
之事乃曰吾为媒以嫁玉女可乎于是择日张乐迎玉
女像置于西山神祠云将玉女配山神也是时成都西
卷六十六 第 6b 页 WYG0592-0103b.png
山有蟒害土人祠之岁用一童女置祠中蟒吸去则吉
不然则乱伤人云
云笈七签天师初以陵地荒梗无人安居山川不可耕
植化盐井以救穷民民聚居井傍户口日众遂置州统
之以天师名故曰陵州师誓曰我所化井以养贫民若
官夺其利千年外井当陷又云项年陵井属东川有张
常侍主盐务于事稍怠而课不登交替后縻留不得解
去替人素崇道与虔告于天师愿借神力增加所出为
卷六十六 第 7a 页 WYG0592-0103c.png
其填纳自是每日所煎水数如常而盐数羡溢五六日
内课足仍煎如旧数无复增矣
沈存中梦溪笔谈云陵州盐井深五百馀尺皆石也上
下甚宽广独中间稍狭谓之杖鼓腰旧自井底用柏木
为干上出井口自木干垂绠而下方能至水井侧设大
车绞之岁久井干摧败屡欲新之而井中阴气袭人入
者辄死无缘措手惟候天雨则阴气随雨而下稍可施
工雨晴复止后有人作木盘盖井上满中贮水盘底穿
卷六十六 第 7b 页 WYG0592-0103d.png
小窍酾水一如雨点谓之雨盘令水下终日不绝如此
数月井干为之一新而利复旧
文同奏避张陵名状云臣到本州求所以得名之由据
地志梁以前常为怀仁郡西魏时始改为陵州因境内
有陵井故名焉陵井始后汉张陵开兴因陵以名井后
复因井以名州隋易为隆山郡唐改仁寿郡至乾元中
复为陵州遂因仍至今矣按陵本沛人世有别传载其
异事者尤多臣不敢以闻然观其为井之功实非常人
卷六十六 第 8a 页 WYG0592-0104a.png
所能建置此州之民既赖之以为生复畏之以为神凡
过其祠庙及道其所以昔日为井之事皆懔然如肃不
敢少懈如在其上与其前后若是之恭也国家亦殊仰
其所利以赡给诸郡凡三载郊礼颁赏军校一切皆于
此取之是所谓有功于国而有利及民者也但今以其
名配井与州而使其下负薪刍操瓢囊者无男子妇人
稚幼耇老之属日日道其名千万在口臣愚窃谓州取
其名于国体固无嫌若属之斯民臣恐于义或有未安
卷六十六 第 8b 页 WYG0592-0104b.png
者已臣闻晋羊祜开府南夏惠流百姓后人讳其名并
改户曹为祠曹王舒除会稽内史上言其父名会求换
他郡朝议以字同音异不许舒云音虽异而字同乃特
命以会为郐授之唐阳城号卓行阳山道中有驿曰阳
城元稹过其处易之为避贤孟浩然独能诗襄阳有浩
然亭郑諴为刺史更其题曰孟亭此意皆谓贤者之名
当与隐避不欲使其下常斥之也同又奏免陵州井纳
柴状云臣自至当州访问得所以为民之深害久而不
卷六十六 第 9a 页 WYG0592-0104c.png
能去者惟管内仁寿等四县百姓每岁输陵井监煎盐
木柴共计三十八万四千二百馀束当时立法但以五
等人户每税钱上以二文一分科令纳柴一束故其等
高者不下千束虽下户亦三二十束矣其柴若常时私
下货卖自可每束直三四十文足钱官中向亦以其不
易每束更支盐六两后来常见其亏损百姓不复支盐
却改每束与见钱七文五分是官中大约破九文已来
贴折氏下三四十文柴一束其百姓所得贴钱悉为出
卷六十六 第 9b 页 WYG0592-0104d.png
旁引揽之人诸头销使寻亦随手散尽又官中科配尽
须要纳乾柴其百姓自入夏已来以蚕麦务忙不暇豫
先营置放令乾燥皆于二税欲起之时若本家田内所
产乏少则须望林回买生湿杂木剪截赍擎上州赴场
送纳依自来体例愿以两束折纳一束是三四十文一
束之柴又只得四文有馀矣加此倍之则近纳七八十
万束生湿柴也偏州小县尽是山坡田土瘠薄别无他
产而每年于二税送纳疋帛斛斗并科买红花紫草出
卷六十六 第 10a 页 WYG0592-0105a.png
助役还青苗外又复有此七八十万束木柴之役比诸
他州此方之民实被其苦臣子细体问得二三十年已
前本州止有官井数处所烧柴茅若不甚费其价亦不
至高大自许人开凿卓筒之后郡下至今已及数百井
故栽种林木不能供得公私采斫以至山谷童秃极望
如赭纵有馀蘖才及丈尺已为刀斧所环争相剪伐去
输官矣臣今管见辄谓官中虽有陵井止能供得成郡
府一路州军公使军食等盐外并无略有所获虽言招
卷六十六 第 10b 页 WYG0592-0105b.png
召客人将丝绢展博其本监日煎盐色皆是先已支过诸
州军每年所定合销纲数更无赢馀见在以备客人入中
臣愚欲乞朝廷特下指挥令本路转运提刑司一就用
出卖酒坊体例先为相度擘划诸州军公使并军食等
盐乞不于本监支给召人买穙上件陵井监官中自可
端然收纳羡利臣尝试约之除馀利可以沾及买穙人
外依卓筒小井课利用五分折纳钱绢官中并无穈费
岁可获一万三千八百馀疋绢帛井见大钱七千二百
卷六十六 第 11a 页 WYG0592-0105c.png
馀贯及免得酬与监中主当公人等一十一处场务及
监内诸般销费共一万八百馀贯其馀外州军盘盐纲
役酬奖尚不在其数内如此则七八十万束之柴能害
于民者尽去而五六万贯之钱能利于国者尽得矣
   川南井
华阳国志南安县有盐□滩李冰所平也在汉有盐井
按今嘉州之红崖是其故处矣寰宇记云荣州有盐井
五十七所朝野杂记云彭山有瑞应井味稍硝得隆荣
卷六十六 第 11b 页 WYG0592-0105d.png
卤饼杂煎之然后成元礼崇宁两尝禁止以食者多病故也
杜预益州记云益州有卓王孙井旧常于此井取水煮
盐又火井县西五里有静边盐井皆邛州地华阳国志
孝宣帝地节中穿蒲江盐井二十所增置盐铁官寰宇
记蒲江县金釜等八井见岁出课盐六万三千斤东坡
志林云蜀去海远取盐于井陵州井最古淯井富顺监
亦久矣惟邛州蒲江县井乃祥符中民王鸾所开利人
为至厚焉雅安志州南十五里多白石盐土人钻取之
卷六十六 第 12a 页 WYG0592-0106a.png
名曰盐崖
华阳国志江阳县有富义盐井以其出盐最多商旅辐
辏言百姓得其饶富故名按此井深二百五十尺凿石
以达咸泉口俗亦称玉女泉也乾德四年割为富顺监
而县废管盐井大小六岁出盐货三十馀万贯胜览云
盐井惟富顺监最大旧日为额八百馀斤今日额千五
百馀斤杨光清操堂记三荣富顺产盐其地号为贪泉
矣富顺志云富义井在县西一里近年为淡水渗溢灶
卷六十六 第 12b 页 WYG0592-0106b.png
丁淘远近旧井赔课而此井遂废今盐井十四曰邓漆
园秦家富小新罗米谢家来周泉狗鸣鹤圆埧罗芹月
岩溪口石栏相者是 九域志云古金川庙盐井神也
旧志在郭下井神王姓井主梅泽神梅姓本夷人晋太
康初见石上出泉饮之咸乃凿至二百尺咸泉涌出煎
成盐及死官为立祠祀之长宁县淯井在县北宝屏山
下古老云昔诸葛孔明登山谓此处当出一宝否则产
英贤及下山见井曰此足以当之矣舆地纪胜云淯井
卷六十六 第 13a 页 WYG0592-0106c.png
脉有二一自对溪报恩寺山趾度溪而入尝夜有光如
虹乱流而济直至井所一自宝屏随山而入谓之雌雄
水初人未知有井夷人罗氏汉人黄姓者因牧而辨其
咸佥议刻竹为牌浮于溪流约得之者以井归之汉人
得牌闻于官井遂为汉有后人立庙祀黄罗二神按十
州五团记羁縻十州献其盐池官后为淯井监一统志
亦云长宁治北淯井二脉一咸一淡取以煎盐塞其一
则皆不流谓之雌雄井矣唐贞观五年置南通州析置
卷六十六 第 13b 页 WYG0592-0106d.png
盐泉县以隶之王象之谓叙州近边之地别无盐泉意
者即今长宁之境则唐初必输官矣元岁课办盐三十
万斤今岁课办盐四十二万五千五百斤按唐筠州下
有盐水县者是志云筠连县南二十五里亭台山像若
亭台状溪边有盐井即木桶井
吉州刘立之通判泸州州有盐井蜀大姓王蒙正者请
岁倍输以自占蒙正与庄献明肃太后连姻转运使等
皆不敢予夺君曰倍输于国家犹秋毫耳奈何使贫民
卷六十六 第 14a 页 WYG0592-0107a.png
失业遂执不与见欧阳修传华阳国志定笮县渡泸水
宾刚徼白摩沙夷有盐池积薪以齐水灌而后焚之成
盐汉末夷皆锢之张嶷往争夷帅岑槃木明不肯服嶷
擒而杀之厚赏馀类乃安今北沙河是也
   川东井
华阳国志巴郡临江县枳东西百里接胊䏰有盐官在
监涂二溪一郡所仰其豪门亦家有盐井水经注云江
水又东径临江县南王莽之盐江县也自县北入盐井
卷六十六 第 14b 页 WYG0592-0107b.png
溪有盐井营户沿注溪井水矣郡志云武隆县距白马
津东三十馀里江岸有咸泉初康定间有程运使舟次
鹘岸闻江中有硫黄气袭人谓此必有咸泉驻舟召工
开之果得咸脉是时两岸薪蒸赡足民未知烹煎之法
乃于忠州迁井灶户十馀家教以煮盐之法未几有四
百馀灶由是两岸林木芟薙童然寰宇记彭水县东九
十里有盐井一今煎昌元县南北五十里井九山侧亦
有盐井
卷六十六 第 15a 页 WYG0592-0107c.png
荆州图副云八阵图东南三里有一碛东西百步南北
广四十步碛上有盐泉井五口寰宇记云夔州永安宫
南碛上盐井以木为桶昔常取盐即时沙壅冬出夏没
又云诸葛盐井有十四自山下至山上其十三井常空
盛夏水涨则盐泉迤逦迁去于江水之所不及东坡诗
五行水本咸安择江与井如何不相入此意复谁省人
心固难足物理偶相逞犹嫌取未多井上无閒绠荆州
记云朐䏰县北岸有阳溪溪南有盐井百二十所按阳
卷六十六 第 15b 页 WYG0592-0107d.png
溪水源出云安县北六百里又水经注胊䏰县翼带盐
井一百所巴川资以自给粒大者方寸中央隆起形如
张伞故因名之曰伞子盐有不成者形亦必方异于常
盐王隐晋书地道记曰入汤口四十三里有咸石大者
如升小者如拳煮之水竭而盐成盖蜀火井之伦水火
相得乃佳矣水经注建平郡北井县南有盐井井在县
北故县名北井建平一郡之所资也
宋开宝六年以夔州大昌县盐井镇置大宁监治距宝
卷六十六 第 16a 页 WYG0592-0108a.png
山十有七里距大昌六十九里其土多石刚裂不受陶
冶官民屋宇多覆茅竹及板以瓦者无几突小不谨辄
火饮食旋给不忧冻馁不织不耕恃盐以易衣食按朝
野杂记大宁监宝山有洞穴咸泉流出如瀑故老相传
其初属民袁氏因猎于山下逐一白鹿入洞不见得泉
饮之自后置镬煎盐盖神所启云
夔志曰袁氏遇泉虽不知始于何时然代不乏嗣有坤
贵者藏遗残诰命三四幅一幅置制防禦使牌前(缺/)
卷六十六 第 16b 页 WYG0592-0108b.png
袁定立补(缺/)职唐僖宗广明年物一幅敕荆南峡中盐
务院大昌置制所牒驱使官袁定立准敕补催遣官昭
宗乾宁年物一幅宁江军节度安居镇新补巡检将袁
万恭后蜀孟昶广政二十四年物 大宁井庙三一曰
盐溪龙王二曰盐水龙王三曰古祠龙王 淳化中将
作监丞雷说知监事见井场人户争汲强弱相凌多抵
于讼乃于穴傍创石为池以潴水外设横板穿三十窍
承以脩竹谓之笕筒盖咸泉初出势暴不可遏故疏池
卷六十六 第 17a 页 WYG0592-0108c.png
为墟而三杀之泉流既平均节入笕无复奔冲不平之
患矣至嘉定中岁久弊滋事闻于朝遣荣州资官令孔
嗣宗按置穷访民瘼有不便者皆除之泉自穴入笕跨
溪为篊而分之南得十三北视南加二各立长以司其
平岁一易笕其法视旧益详矣民为立祠号孔长官祠
段氏游蜀记云通开二州有盐漆之利宣汉长腰井场
咸源出大江龙骨窟中滩名羊门两崖峭峻咸源自出
遂煎成盐寰宇记曰开县温汤其井有三曰柏木曰龙
卷六十六 第 17b 页 WYG0592-0108d.png
马曰杉木俱出白盐
   川北井
华阳国志巴西郡南充国县和帝时置有盐井蜀都赋
注充国县有盐井数十益州记曰南充县西南六十里
有昆井即古盐井也南部志县西五十里宝马寺有宝
井出盐日可易一马人共宝之故名寰宇记云新井县
武德元年割南部晋安地置界颇有盐井因斯立名
晋太康地记曰梓潼县出伞子盐九州要记云玄武县
卷六十六 第 18a 页 WYG0592-0109a.png
盐井二近江水淡煎盐不成飞乌县管井七见煎三井
馀塞寰宇云郪县盐井四十三眼二十二眼见煎馀废
志云梓州旧无盐井有僧一新者不知何代人指地教
人凿井咸泉涌出为利无穷及卒土人置寺奉其遗躯
为塔祀之每岁暮春鹦鹉群飞塔上至宋犹然
寰宇云涪城县管盐井五十五所十眼煎馀塞又云富
国监者本梓州郪县富国镇新井煎盐之场也宋置监
以董其事兼领通井飞乌等井地去梓州九十里又云
卷六十六 第 18b 页 WYG0592-0109b.png
通泉县管盐井七十四所
蜀记云灵江东盐亭井古方安县也周地图记梁大同
元年于此立亭因井名县管盐井三煎一有女徒山在
县东二十五里从阆州新井县界来故老相传昔有女
徒千人于通泉县康督井配役遇贼于此乃于山顶置
栅禦捍遂破贼俗为之置祠今富顺盐井皆妇人推车
汲水由此而论则女徒之山可录矣寰宇记东关县管
盐井四见煎三井馀废永泰县管盐井五
卷六十六 第 19a 页 WYG0592-0109c.png
蓬溪志云常铁冠不知何许人天圣间寓蓬溪赤城山
县东五里有盐井或咸水短少井民勾氏以告常曰此
一虾蟆作祟塞水眼耳即为出仪文三卷醮之其水如
血者累日咸源复通后用其仪文祷井屡验
   井课
杜氏通典云蜀道陵绵等十州盐井总九十所每年课
盐都当钱八千五十八贯注云陵州盐井一所课都当
钱二千六十一贯绵州井四所都当钱二百九十二贯
卷六十六 第 19b 页 WYG0592-0109d.png
资州井二十八所都当钱一千八十三贯泸州井五所
都当钱一千八百五十贯荣州井十三所都当钱四百
贯梓州都当钱七百一十七贯遂州四百一十五贯阆
州一千七百贯普州二百七贯果州二十六贯
图经云唐万岁通天二年右补阙郭文简奏陵井监卖
水一日夜得四十五 半百姓贪利失业长安二年停
卖水依旧税盐先天二年加课利岁有三千六百二贯伪
蜀时井塞宋乾德三年平蜀陵州通判贾琏重开旧井
卷六十六 第 20a 页 WYG0592-0110a.png
一昼夜汲水七十五函每函煎盐四十斤日获三千斤
至雍熙兀年春冬日收三千八百一十七斤秋夏日收
三千四百四十七斤盖水源之有长短也
朝野杂记仙井岁产盐二百馀万斤𨽻转运司蒲江亚
之𨽻总领所大宁监二百五十馀万斤岁取其四分𨽻
总领所淯井盐四十馀万斤岁取其赢五万馀缗为军
食之用自祖宗以来民间自煮盐岁输课利钱八十万
缗赵应祥变盐法增至四百馀万缗又逃绝之井许人
卷六十六 第 20b 页 WYG0592-0110b.png
增其额以承认盐既益多遂不可售绍熙三年杨嗣勋
总计栈阁助筒二千盐由是顿易自后井户稍纾而民
间食盐愈贵矣
太平兴国初有司言昌州盐岁收虚额十一万八千五百
馀斤及开宝中知州李佩率意掊敛以希课最于岁额
外别役部民煮盐民甚以为苦转运使以闻诏悉除之
夔府旧志昔大宁盐井𨽻监淳熙甲辰部使者杨公辅
更法归之漕司监不复与熙宁中岁额四百馀万斤绍
卷六十六 第 21a 页 WYG0592-0110c.png
兴中以二百四十万斤为额闰年加十万斤为二百五十万斤
宋史熙宁中蜀盐私贩者众禁不能止欲尽实私井运
解池盐以足之议未决神宗以问修起居注沈括对曰
私井既容其穙买则不得无私易一切实之而运解池
盐使一出于官售此亦省刑罚笼遗利之一端然忠万
戎泸间夷界小井尤多止之实难若列堠加警恐所得
不酬所费议遂寝按括本传云市易司患蜀盐不禁欲
尽实私井而辇解池盐给之言者论二事如织皆不省
卷六十六 第 21b 页 WYG0592-0110d.png
沈括侍侧帝顾曰卿知籍车乎曰知之帝曰何如对曰
敢问欲何用帝曰北边以马取胜非车不足以当之括
曰古人所谓兵车者轻车也五御折旋利于速今民间
辎车重大日不能三十里世谓之太平车但可施于无
事之日尔帝曰人言无及此者遂问蜀盐事对曰臣恐
得不足偿费帝颔之明日二事俱寝
   井法
类要云盐泉有绞篊引泉踏溪每一笕用一篊其笕与
卷六十六 第 22a 页 WYG0592-0111a.png
篊每年十月旦日以新易陈郡守作乐临之井民相庆
谓之绞篊节
志林云庆历皇祐以来蜀始开筒井用圜刃凿如碗大
深者数十丈以巨竹去节牝牡相衔为井以隔横入淡
水则咸泉自上又以竹之差小者出入井中为桶无底
而窍其上悬熟皮数寸出入水中气自呼吸而启闭之
一筒可致水数斗凡筒井皆用机械利之所在人无不
知后汉书有水鞴此法唯蜀中铁冶用之大略似盐井
卷六十六 第 22b 页 WYG0592-0111b.png
取水筒太子贤不识妄以意解非也 近时射洪士人
马骥撰盐井图说云盐井其来旧矣先世尝为皮袋井
围径三五尺许底有大塘利饶课重工力浩钜非一载
弗克竣今皆湮没殆尽不可考民循故业以纳课率多
从竹井制其施为次第在井匠董之凡匠氏相井地多
于两河夹岸山形险急得沙势处鸠工立石圈尽去面
上浮土不计丈尺以见坚石为度而凿大小窍焉大窍
大铁釬主之小窍小铁釬主之釬一也大釬则有釬头
卷六十六 第 23a 页 WYG0592-0111c.png
扁竟七寸有轮锋利穿凿兴井日北口傍树两木横一
木于上有小木滚子以火掌绳釬末附于横木滚子上
离井六七步为一木桩纠火掌篾而耦舂之滚竹运釬
自上下相乘矣匠氏掌釬篾坐井口傍周遭圜转令其
窍圆直初则灌水凿之及二三丈许泉蒙四出不用客
水无论上石釬触处俱为泥水每凿一二尺匠氏命起
釬用筒竹一根约丈馀通节以绳系其梢筒末为皮钱
掩其底至泥水所在匠氏揉绳伸缩皮欹水入挹满搅
卷六十六 第 23b 页 WYG0592-0111d.png
出泥水渐尽复下釬凿焉次第疏凿不计功程力大较
至二三十丈许见红石岩口大窍告成矣随议下竹竹
有木竹㮖竹二种木竹取坚也刳木二片以麻合其缝
以油灰衅其隙㮖竹出马湖山中亦以麻裹之木竹末
为大麻头累累节合下尽全竹四溃淡水障阻不能浸
淫乃截去大釬头用釬梢凿小窍法如大窍然凿至二
十丈中见白沙数丈有咸水数担名曰腰脉水去咸水
不远寻凿之而咸水渊涓自见也水有广水昼夜力汲
卷六十六 第 24a 页 WYG0592-0112a.png
不竭然味近淡有咸水昼夜计有数然味亦不齐有一
担而煮盐五六斤者有八九斤至十二三斤者顾遇何
如耳厥工既就始树楼架高可似敌楼上为天滚有辘
轳声制筒索吸水如前吸泥水法而枢轴则管于车床
也床横木为槃槃有两耳作曲池状左右低昂逆施左
揖地右伸右揖地左伸循环用力索尽筒出咸水就灰
笆泼水而煎烧有绪矣转辘轳者盖三人为之力厚者则
制牛车车状大力逸而功倍也此自成井而论耳若掘
卷六十六 第 24b 页 WYG0592-0112b.png
凿之际釬偶中折而坠其中者或遭淤泥作阻者其出
法亦巧而为器亦异釬带火掌篾而堕者以搅镰钩出
为力易易惟釬半堕或止堕釬头者取之之法制为铁
五爪如覆手状爪背入木数寸以竹三尺许劈碎一尺
缠扼爪木令坚致上一尺亦劈碎则活系撞子釬不令
拘泥偏向中一尺通其节以待撞子釬假道挞伐垂爪
入井爪定所堕釬头匠氏从上督索撞子釬由筒中击
木木击五爪数击则爪攫剿釬头者牢不可以游滑自
卷六十六 第 25a 页 WYG0592-0112c.png
匿虽欲不出不可得矣若被淤泥填溢大小窍犹关格
症然甚者制为搜子以和解其胶密搜子者铁条之有
啮齿者也未甚者制为漕釬以冲击其脂凝漕釬者撞
子釬之有啮齿者也支解既析则为刮筒以取其泥刮
筒之制与盐筒殊科不通其节而每节之始凿为方口
投井中吸泥亦如汲水式盖水可以疏通翕受泥则踰
节不可是则匠氏作法意也嗟乎一井之成其次第节
目如此亦云劳矣乃劳归灶丁利归商贩富灶任逸佣
卷六十六 第 25b 页 WYG0592-0112d.png
灶任力终岁穷日疲竭若何而徵输又告急矣至有坍
塌而乾赔国课者有逋负而逃徙流离者是在上之人
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赐云
   火井油井
蜀都赋云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王逸少
与周益州书彼盐井火井皆有否足下目见不为欲广
异闻异苑云蜀郡临邛县有火井汉室之隆则炎赫弥
炽暨桓灵之际火势渐微诸葛亮一瞰而更盛矣
卷六十六 第 26a 页 WYG0592-0113a.png
博物志云临邛火井一所从广五尺深二三丈在县南
百里十道要记云火井有水郡人以竹筒盛之照路接
其光而无炭常璩云蜀郡临邛县有布濮水从布濮来
合火井江有火井夜时光映上昭民欲其火光以家火
投之顷许如雷声火焰出通耀数十里以竹筒盛其光
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井有二水取井火煮之一斛
水得五㪷盐家火煮之得无几也
方舆云长江县火井在客馆镇之北二里伏龙山下地
卷六十六 第 26b 页 WYG0592-0113b.png
洼若池以火引之则有声隐隐然发于池中少顷炽炎
夏月积雨停水则焰生水上水为之沸而寒如故水涸
则土上有焰观者至焚其衣裾
蓬池火井在县西南三十里水涸时投火其中焰从地
出移时方灭若掘深一二丈颇有水出
陆游跋火池碑云予昔在征西幕府尝得小校言火山
军池枯燥不可锄犁及地不及尺烈火随出今江吴间
穿地尺馀则见水北人闻之亦未必信也夜读蜀彭君
卷六十六 第 27a 页 WYG0592-0113c.png
火井碑乃知天地间何所不有亦喜彭君之善记事也
嘉泰壬戌闰月十有五日
通志云国朝正德末年嘉州开盐井偶得油水可以照
夜其光加倍沃之以水则焰弥甚扑之以灰则灭作雄
硫气土人呼为雄黄油亦曰硫黄油近复开出数井官
司主之此是石油但出于井尔盖由与产雄硫石脂诸
处源脉相通故有此物益部谈资油井嘉眉青神井研
洪雅犍为诸县有之居人皆用以燃灯官长夜行则以
卷六十六 第 27b 页 WYG0592-0113d.png
竹筒贮而当炬一筒可行数里价减常油之半而光明
无异 予以辛亥赍捧过犍为得井油少许令人试之
信然但其性暴烈不可向迩传火之时稍不及避则焚
其手因为匡庐僧持去以广山中闻见
 
 
 
 蜀中广记卷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