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九
卷二十九 第 1a 页 WYG0591-035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蜀中广记卷二十九
            明 曹学佺 撰
 名胜记第二十九
  川北道
   潼川州一
汉郪县三国志云先主入蜀攻刘璋遣诸葛亮等分定
州郡略地至郪百姓以牛酒犒师于会军堂山即此地
卷二十九 第 1b 页 WYG0591-0356d.png
东广汉郡后主置也十道记云广汉之地有盐井铜山
之富蔬食果实之饶宋刘甲人物志序唐以前凡称梓
潼者即今之隆庆称涪者即今之绵州惟称郪及广汉
县乃潼川也 杨炯送梓州周司功诗御沟一相送征
马屡盘桓言笑方无日离忧独未宽举杯聊劝酒破涕
暂为欢别后风清夜思君蜀路难卢照邻送梓州高参
军还京诗京洛风尘远褒斜烟雾深北游君似智南飞
我异禽别路琴声断秋山猿鸟吟一乖青岩酌空伫白
卷二十九 第 2a 页 WYG0591-0357a.png
云心王维送梓州李使君诗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
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司空曙送崔校书赴梓幕诗碧
峰天柱下鼓角镇南军管记催飞檄蓬莱辍校文栈霜
朝似雪江雾晚成云想出褒中望巴庸方路分李洞送
东川高仆射诗油幢影里拜清风十里貔貅一片雄三
印锁开霜满地四门关定月当空泉浮山叶人家过诏
惹炉香鸟道通新起画楼携客上弦歌筵内海榴红李
卷二十九 第 2b 页 WYG0591-0357b.png
义山梓州罢吟寄同舍诗不拣花朝与雪朝五年从事
霍嫖姚君缘接座交珠履我为分行近翠翘楚雨含情
皆有托漳滨多病竟无憀长吟远下燕台去唯有衣香
染未锁元稹诗序元和四年三月七日予以监察御史
使东川往来鞍马间赋诗凡三十二章秘书省校书郎
白行简为予手写为东川卷云 唐梓州参军苏荣丞
相味道之父到职授书乡人曰顷注吏部州参子号县
带郪名由来不涉老身并是妇儿官职孙光宪北梦琐
卷二十九 第 3a 页 WYG0591-0357c.png
言云西川人言梓州者我东门之草市也柳仲郢为东
川节度使美绩流闻尝语人曰吾仕朝廷三十年清华
备历今日始与西川作市令耶人皆以为善谑 州治
名世堂画司马相如王褒扬雄严君平屈原陈子昂李
太白苏子瞻八人皆蜀产而秭归在蜀汉时为建平郡
故三闾得兼收之东坡送周正孺知东川诗为公扫棠
溪画像或相继自注云蜀中太守贤者无不画像矣
元和郡国志州城宋元嘉中筑旧潼川志云州之子城
卷二十九 第 3b 页 WYG0591-0357d.png
上红楼董璋时建碑目云后唐武信军军衙记广政间
欧阳烱撰莲花漏天圣中燕肃为守日置以候昏晓仍
自为记也 杜甫春日梓州登城楼诗行路难如此登
楼望欲迷身无却少壮迹有但羁栖江水流城郭春风
入鼓鞞双双新燕子依旧已衔泥孙樵梓潼移江记云
涪缭于郪迫城如幡淫涨秋狂突堤荡庐荣阳公始至
则思所以洗民患乃凿江东壖地别为新江东北注流
使水道与城相远百姓利赖之魏了翁潼川府新城铭
卷二十九 第 4a 页 WYG0591-0358a.png
云嘉定中永嘉曹君奉使按刑乃建治城隍且包牛峰
移西溪为久远之计矣 通典云左带涪水右挟中江
水经涪水出广汉涪县西北南至小广魏与梓潼水合
注云小广魏即广汉县地王莽更名曰广信也经又云
梓潼水出其县北界西南入于涪又西南至小广魏南
入于垫江注云昔岑彭与臧宫伐公孙述从涪水而上
即此亦谓之内水也郑谷东蜀春晚诗如此浮生更别
离可堪长恸送春归潼江水上杨花雪刚逐孤舟缭绕
卷二十九 第 4b 页 WYG0591-0358b.png
飞 方舆胜览云城东三里有东山寺一名普惠寺寺
有苏公泉临川门下瞰涪江志云隔江修阜如长城有
苏公泉暨石塔在焉杜甫陪章梓州王阆州苏蓬州李
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诗春日无人境虚空不住天莺
花随世界楼阁倚山巅迟暮身何得登临意惘然谁能
解金印潇洒共安禅魏了翁临发潼上许侍郎奕提刑
饯于东山赋诗留别云人生出处亦何常又到涪江江
上乡山色如逢故人语松声仍作去年香红裳大舶满
卷二十九 第 5a 页 WYG0591-0358c.png
清镜翠潋白沙明夕阳未省此欢何日竟拟邀明月照
昏黄 李膺益州记云桃花溪在东三十里从涪城县
南流入涪水也 本志云西郊有亭宋蒲规记以为蜀
相高平公所建杜甫有郪城西原送李判官兄武判官
弟赴成都诗 寰宇记云牛头山在郪县西南二里高
一里形似牛头四面孤绝俯临州郭上有长乐寺楼阁
烟花为一方之胜槩方舆胜览云郪江源出铜山县赤
岸溪绕牛头山足入涪水亦谓之中江水也又云石谷
卷二十九 第 5b 页 WYG0591-0358d.png
溪源出当州杜山下亦绕牛头而入中水 九州要记
云牛头山葛仙翁多游于此今立寺与白兽山相连秦
时有白兽为害夷人射之因刻石于此山今遗像尚存
图经云牛头山永福寺据其顶广化寺据其冈罗汉院
据其麓本志云永福寺梁武赐名长乐唐名灵瑞宋名
永福也杜甫上牛头寺诗青山意不尽滚滚上牛头无
复能拘碍真成浪出游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何处
啼莺切移时独未休李洞秋宿牛头寺诗月去檐三尺
卷二十九 第 6a 页 WYG0591-0359a.png
川云入寺楼灵山顿离众列宿不多稠篆字焚初(阙/)
经诵若流窗閒二江泠帘捲半空秋话散松梢别棋终
竹节收静增双阙念高并五翁游鹤梦生红日云门锁
梓州望空工部眼搔乱广文头石室僧调马银河客问
牛晓楼归下界大地一浮沤柳公绰题牛头寺云一出西
城第二桥两边山木晚萧萧井花净洗行人耳留听溪
声入夜潮 按灵瑞寺有浮图隋开皇建王勃碑略云
牛头山者广汉之名峰也圆裔几乎数里直上逾乎百
卷二十九 第 6b 页 WYG0591-0359b.png
仞苍岑隐嶙旁分玉砌之阶碧洞逶迤下趣金陵之苑
因危立户跨险分荣又于山顶别立浮图每至两江春
返四野晴初山川霁而风景凉林窗清而云雾绝赏因
时并笔为神驱有情君子谁为舍乎 神僧传云牛头
山半有洞人传八百里与眉州通曾有避罪者匿其中
后于青神中岩见之碑目云洞门寺一名天宁在牛头
山麓旧镌洞门宇于嵓侧 本志云西五里三台山下
有鲁交洞交读书于此即宋仁宗手录其清夜吟者
卷二十九 第 7a 页 WYG0591-0359c.png
卢照邻集云梓州城南池亭者长史张公听讼之别所
也观其岩嶂回复州流灌注云窗绮阁负绣堞之逶迤
涧户山楼带金隍之缭绕信巴蜀之奇观矣圆潭写镜
光浮落日之津杂树开帷彩缀飞烟之路藤萝杳霭挂
疏阴以送秋凫雁参差结流音而将夕百年之欢不再
千里之会何常下客悽惶暂停归辔高人赏玩岂辍斯
文咸请赋诗六韵成章云尔照邻得池字诗曰二条开
胜迹大隐叶冲规亭阁分危岫楼台绕曲池长薄秋烟
卷二十九 第 7b 页 WYG0591-0359d.png
起飞梁古蔓垂水鸟翻荷叶山虫咬桂枝游人惜将晚
公子爱忘疲愿得回三舍琴樽长若斯杜甫宴章梓州
水亭诗云城晚通云雾亭深到芰荷吏人桥外少秋水
席边多近属淮王至高门蓟子过荆州爱山简吾醉亦
长歌 胜览云兜率寺在南山一名长寿亦隋开皇建
即东坡诗所称牛头与兜率云木蔚堆垄也林泉紏合
之势山川表里之形抽紫岩而四绝叠丹峰而万变连
溪拒壑所以控引太虚蒸云驾雨所以荡泄元气此见
卷二十九 第 8a 页 WYG0591-0360a.png
诸王勃本寺浮图碑矣杜甫上兜率寺诗云兜率知名
寺真如会法堂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庾信哀虽久
何颙好不忘白牛车远近且欲上慈航文同题兜率寺
云簿领迷人喜暂閒聊寻古寺陟孤峦柏藏一径中间
窄云敛千峰四面宽远目已将飞鸟过寸心更乞老僧
安若为借得禅房宿卧看龛灯一点残 寺内有文冢
铭云文冢者长沙刘蜕复愚为文不忍弃其草聚而封
之也蜕愚而不锐于百工之技天不工蜕也而独文蜕
卷二十九 第 8b 页 WYG0591-0360b.png
焉故饮食不忘于文晦冥不忘于文悲戚怨愤疾病嬉
游群居行役未尝不以文之为怀也适当无事而天下
将以文为贵号文明代生植明晦皆效文用故日月星
辰文乎旂常鱼虫鸟兽文乎彝器徐方之土文于侯社
夏翟之羽文于旗旄登龙于章升玉于藻百工妇人雕
砻染练以供宗庙祭祀之用岂独蜕也生知效用不及
时文哉然而意尝获助于天不获助于人故其穷虽穷
无憾也当勤意之时不敢嚏不敢咳不敢唾不敢跂倚
卷二十九 第 9a 页 WYG0591-0360c.png
嗜欲躁竞忘之于心其祗祗畏畏如临上帝故有粲如
星光如贝气如蛟宫之水又有黯如屯云如久阴如枯
腐熬燥之色则有如春阳如华川逶逶迤迤则有如运
海如震怒动荡怪异夫十为文不得十如意少如意则
岂非天助乎常欲使天下闻之而必行劝之而必蹈散
之茫洋以为道演之浸润以及物然后为农文之使风
雨以时兵文之使戎虏以顺文于野文于市使得其所
幽隐之士以出口者使之言材者使之用然而自振者
卷二十九 第 9b 页 WYG0591-0360d.png
无力终知者甚稀岂非不获于人助乎呜呼十五年矣
实得一千一百八十纸有涂者乙者有注楷者有覆背
者有珠墨围者于是以周易筮之遇复之同人筮者曰
鸣于地中殷殷隆隆七日不复复来其天下昭融乎它
日更召龟而令之将听袭吉卜于火如秦兆惟曰不吉
卜于水不成乎河洛兆则亦惟曰不吉卜于木而闷闷
土叶吉累累为冢则汲之兆乎峭峭为壁则鲁之兆乎
且其占曰土之文为阿山为英华将不崩不竭为滋味
卷二十九 第 10a 页 WYG0591-0361a.png
而传乎结为丘陵为其设险乎融为川渎率其朝宗乎
华为百榖以洁祭祀之粢盛乎不然使其速腐为墟壤
生刍槁以食牛羊乎化为泥涂甄陶以作器乎将块为
五色而分封茅社乎流为乐为土鼓为木槎以泄其和
声乎夷为都邑以兴宫庙坎为洿池以泽生植乎祀为
坛灶乎窾为井墓乎吾皆不得而知也尝既不得为吾
用惟速化为百工之用慎母朽为芝菌以怪人自媚慎
母坚为金铁以作货起争慎母潏为酿泉以味乎谄口
卷二十九 第 10b 页 WYG0591-0361b.png
慎母祷为城社以狐鼠凭妖慎母耸为良材以雕斲伤
性慎母萌为兰茝以佩服见亵呜呼介而为石使之服
言舒而为螾使之饮泉既而他年游魂之未返者亦命
巫以巾三招之号曰在几阁而来归兮视不汝丑在
口吻而来归兮誉不汝久噫笔绝之年而麟见祟文其
无含乎含非珠玉敛无裙襦后世诗礼之儒无惊吾之
幽墟其冢也在莽苍之野大块之邱时大唐大中之丁
卯而戊辰之季秋铭云文乎文乎有鬼神乎风水维贞
卷二十九 第 11a 页 WYG0591-0361c.png
将利其子孙乎按蜕字复愚唐懿宗朝为左拾遗上书
言令狐绹之子滈不宜为言官贬山阳令后寓居潼川
又北梦琐言云刘蜕桐庐人早以文学进士其父尝戒
之曰任汝举进取穷之与达不望于汝吾没后慎勿祭
祀乃乘扁舟以渔钓自娱竟不知其所适蜕后登华贯
出典商于霜露之思于是乎止临终亦戒其子如先考
之命蜀礼部尚书纂即其息也常为同列言之益部谈
资云文冢庭前古柏数百株皆虬枝而龙干矣 通志
卷二十九 第 11b 页 WYG0591-0361d.png
云州南五里印台山趾方而顶圆故名其右三四里有
落马崖昔有易玄子乘马至此马化为龙跃入江 舆
地纪胜云州南七里有鹤林寺杜诗牛头望鹤林梯径
绕幽深春色浮山外天河宿殿阴传灯无白日布地有
黄金休作狂歌客回看不住心 碑目云王勃庾信护
圣寺碑在城北本寺内又云唐护圣寺钟铭龙纪二年
节度使顾彦晖铸有铭又云护圣寺水陆净土岩北有
甘泉亭碑李潮八分书又云甘泉寺誓犀碑李邕书又
卷二十九 第 12a 页 WYG0591-0362a.png
云护圣寺弥勒崖佛颂唐大中年东川判官李商隐文
 高僧传云梓州城北有白门兰若在长平山即北山
也山长而平故名碑目云梓州官僚磨崖赞唐武后时
司法参军杨炯作在北崖字十六七磨灭不可读炯又
为北山惠义寺铭曰长平山兮建重阁上穹隆兮下磅
礴纷被丽兮骈交错俨灵相兮冲寂寞谁所为兮天匠
作杜甫惠义寺送王少尹赴成都分得峰字诗云苒苒
谷中寺娟娟林表峰阑干上处远结构坐来重骑马行
卷二十九 第 12b 页 WYG0591-0362b.png
春径衣冠起晚钟云门春寂寂此别惜相从
   射洪县
李膺益州记云娄偻滩东六里有射江土人语讹以江
为洪后周从俗因改射洪矣注水经云涪江水又东南
合射江志云县东十五里射江源自剑州历梓至独坐
山下与涪江合流也 杨用脩杂字韵宝云谼大壑也
俗省作洪川中之射洪徐州之吕梁洪义皆取此其言
不知何据然按寰宇记云万顷泽田在通泉县东北二
卷二十九 第 13a 页 WYG0591-0362c.png
十二里泽内方万顷则亦与大壑之义近矣通泉今并
当县 陈子昂故宅在东武山下本集云子昂四世祖
陈方庆好道隐于此有唐朝道观址而真谛寺在其左
有晖上人者子昂与之往还本集酬晖上人夏日林泉
诗云闻道白云居窈窕青莲宇岩泉流杂树石室千年
古林卧对轩窗山阴满庭户方释尘劳事从君袭兰杜
又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诗云皎皎白林秋微微翠
山静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风泉夜声绝月露宵光
卷二十九 第 13b 页 WYG0591-0362d.png
冷多谢忘怀人尘忧未能整又酬晖上人独坐山亭有
赠诗云钟梵经行罢香床坐入禅岩庭交杂树石濑泻
鸣泉水月心方寂云霞思独玄宁知人世里疲病苦攀
缘又晖上人房饯齐少府使入京府序云永淳二年四
月孟夏东海齐子宦于此州虽黄绶位轻而青云器重
故能委邦君而坐啸屈刺史而知名属乎銮驾巡方诸
侯纳贡将欲对扬天子命我行人执玉帛而当朝拥骖
骈而戒道指途河渭发引岷嵎粤以丙丁之日次于晖
卷二十九 第 14a 页 WYG0591-0363a.png
公别舍盖言离也尔其岩泉列坐竹树交筵吐青蔼于
轩窗栖白云于左右参差池榭乱山水之清阴缭绕阶
庭杂峰崖之异势入禅林而避暑肃风景于中庭开水
殿而追凉彻氛埃于户外瑶琴合奏翠斝时行谭窈窕
于天人极留连于晷刻既而欢乐极良晨征攀白日而
不回唱浮云而告别山光黯黯凝绿树之将曛岚气沉
沉结苍云而遂晚虽同交未阻风月可留岐路方乖关
山咸恨嗟乎朝廷子入期富贵于崇朝林岭吾栖学神
卷二十九 第 14b 页 WYG0591-0363b.png
仙而未毕青霞路绝朱绂途遥言此会之何时愿相逢
而谁代永怀千古岂知仁者之交凡我三人盍崇不朽
之迹斯文未丧题之此山同疏六韵云尔 碑目云陈
拾遗故宅有赵彦昭郭元振题壁杜甫过陈拾遗故宅
诗云拾遗平昔居大屋尚脩椽悠扬荒山日惨淡故园
烟位下曷足伤所贵者圣贤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
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同游英俊人多秉辅佐权彦
昭超玉价郭振起通泉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盛事
卷二十九 第 15a 页 WYG0591-0363c.png
会一时此堂岂千年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编图经载
陈拾遗建德碑大历六年赵儋代梓州鲜于刺史作予
过县之东门阛阓中榜曰唐拾遗陈公宗祠想必其后
迁徙入城者 子昂读书在金华山志云上拂霄汉下
瞰涪江有玉京观在本山上方舆云东晋陈勋学道山
中白日仙去梁天监中建观有唐明皇所铸老君像陈
拾遗祠中有卢藏用祭文陆鲁望云枝峰蔓壑秀气磅
礴不啻神仙登临也观至有宋治平二年赐号玉京延
卷二十九 第 15b 页 WYG0591-0363d.png
祐元年道士陈若海重脩二年岁次乙卯九月丙午朔
重九日甲寅前渠州学正杜文炳记本集春日登金华
观诗云白玉仙台古丹邱别望遥山川乱云日楼榭入
烟霄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
邀杜甫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云
涪右泉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
舟接绝壁杖策穷潆洄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云岭
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露里仙人来陈公读
卷二十九 第 16a 页 WYG0591-0364a.png
书堂石柱仄青苔悲风为我起激烈伤雄材卢藏用赞
曰岷山导江回薄万里浩瀚鸿溶东注沧海灵光氛氲
上薄紫云其瑰宝所育则生异人于戏才可兼济屈而
不伸行通神明困于庸竖子曰道之将丧也命矣夫
其相近者为黄溪志云在县北一里即黄初平叱石成
羊处 为上方寺志云北关外唐有释氏文公知名杜
甫赠之诗云野寺隐乔木山僧高下居俯视万家邑烟
尘对阶除吾师雨花外不下十年馀长者自布金禅龛
卷二十九 第 16b 页 WYG0591-0364b.png
只晏如 为石镜寺志云在县北二里金华山之侧卢
照邻诗古墓芙蓉塔神铭松柏烟鸾沉仙镜底花没梵
轮前铢衣千古佛宝月两重圆隐隐香尘夜钟声彻九
天按寺宋淳熙间复建至今成化三年僧继圆于草莽
中得古碑字漫灭不可考惟存一诗云昔日朱轮守经
过野寺家柱间留墨迹泉下隔年华云去空雕槛风来
捲碧沙江山虽似画每到动吁嗟继圆因遗址重脩
其稍远者益部谈资云射洪北三十里山岩回合梯磴
卷二十九 第 17a 页 WYG0591-0364c.png
逶迤谷口石刻风磴云门四字乃唐何将军山林也杜
少陵与郑广文同游处矣 少陵早发射洪县南诗寒
日出雾迟清江转山急盖指通泉路也 子昂之墓在
独坐山寰宇记云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周回一里高
一百丈卓然孤峻南枕涪梓二水志云此山似人巍然
独坐故名在县南十五里卢藏用题曰道丧千载而得
陈君子昂郭廷谓诗魂逐东流水坟依独坐山 按此
山东北有公成山唐时梓潼官吏掘得石龛龛中有尊
卷二十九 第 17b 页 WYG0591-0364d.png
像一真人六狮子昆仑各二于时王维为留司表贺略
云是圣祖见于万春乡语绛都人而指其处也周流六
虚言于晋而验于蜀混成一气出于有而入于无未达
斋心初迷三里之雾既符真气俄成五色之云山腹洞
开仙容俨若万物今睹千劫未逢矣 其近者为悬岩
山寰宇记云在县南一十五里远望悬崖皎如白雪旧
名白崖山天宝三年敕改梓州志白厓即玉屏山下有
陆使君祠使君讳弼梁代谪泸州刺史卒于官榇过射
卷二十九 第 18a 页 WYG0591-0365a.png
洪之玉屏山而舟覆泸人哀之为立庙于此土人呼曰
白崖庙宋世赐号显惠梁书有传即陆放翁所云以杜
诗为签谱往往有验者详见诗话中 为龙门洞志云
在卧龙山右里许宋艮庵先生隐处紫岩张公尝访之
大书龙门二字左有紫岩叟图书又其下题云淳熙戊
申仲冬十三日秦国张煜自翠麓纵步艮庵龙门获睹
先公大师魏国忠献遗迹江山增重矣煜敬拂尘不胜
感慨 为全真观志云县南二十五里全真观有古柏
卷二十九 第 18b 页 WYG0591-0365b.png
形如卧龙又名木龙观 远之为乾明寺志云治南五
十里唐贞观间僧慧悟开山宋熙宁中僧居信建王安
石赠以诗云如今别我去成都始觉吾师道更殊坐看
空中云与雁五湖明月一轮孤寺中有御书阁其下为
堂庭可容百人柱皆连抱两山盘礴桧柏森然此知军
州事陈鹏所记矣已上是通泉西界 高僧传云通泉
县西山有大佛像高百三十尺两边泉流唐贞观慧震
所镌也 有归云洞志云在县南五十里洞深四丈五
卷二十九 第 19a 页 WYG0591-0365c.png
尺广八尺馀其高如广之度中有石榻二石龛二茶灶
石棋局各一宋岑象求先生读书处按象求通志称中
江人第进士官至侍讲出将指使入侍经筵存心制行
为士所矜式也 又远之百里则沉水出焉为昔通泉
县治矣黄浒名川大浸名寺皆取流泉交注之义也寰
宇记云沉水在通泉县北即汉臧宫破公孙述将延岑
处又云通泉山在县西北二十里东临涪江绝壁二百
馀丈水从山顶涌出下注涪江涌泉郡故城在此老杜
卷二十九 第 19b 页 WYG0591-0365d.png
通泉驿诗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一川何绮丽尽日
穷壮观杨天惠连鳌阁记通泉为梓名邑江山秀润土
田平夷盖俱咏叹其美也 碑目云晋云南太守段宗
仲德政碑在通泉县碑在墓下又云唐薛稷书慧普寺
三字方径三尺笔画雄劲在通泉寿圣寺聚古堂按慧
普寺梁大同中建初造弥勒下生一座相好端足唐贞
观年放光户牖皆明烛人称异焉王勃颂曰长江旧域
广汉遗区川分潼峡塞接岷渝闾阎四会亭障咸纾爰
卷二十九 第 20a 页 WYG0591-0366a.png
开宝地实控名都霞墙百雉云甍四注紫阙寻烟赪楼
结雾波流虹起雷奔蠖步网罩星鹑珰栖月兔灵机藻
綷禅室安閒雕金范玉举翠浮丹神功不夜虚室长寒
光超有色贶出无端清露花径飞泉叶户涧绿苔秋山
苍树古茫茫庶类巍巍净土鹙鹭同归华夷共聚第一
义谛寥廓法门迹离生灭思举乾坤情迷则复道在为
尊唯名与器万古长存 张彦远名画记云薛稷画鹤
在通泉县署屋壁后老杜诗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
卷二十九 第 20b 页 WYG0591-0366b.png
即此处也唐诗纪事郭元振神龙间尉通泉任侠使气
不事小节武后召欲诘问既与语奇之索所为文章上
宝剑篇后览之嘉叹杜甫过代公宅诗豪杰初未遇其
迹或脱略代公尉通泉放意何自若及夫登衮冕直气
森帷薄磊落见异人岂伊常情度我行得遗迹池馆皆
疏凿高咏宝剑篇神交付冥漠志云郭代公墓在通泉
县东按普惠寺小园有代公姬薛氏殡地陈子昂为志
铭矣 予观李知几义冢偈信达者之言也并录之偈
卷二十九 第 21a 页 WYG0591-0366c.png
云佛子初出母胎时云何便有人我相布施悭贪分两
种是义不义相对治恩怨一堕于有情亲爱路人生异
见我今施汝大屋宅与汝普忏诸有情同丹胡越遇黑
风忽然得此大洲岛熙熙于于相劳问语笑相接如一
家佛子便当具正见此本无情而相聚不作思惟能相
忘此义广大无情故弹指赞叹诸佛子愿如流水大池
鱼同日上生忉利天受诸天子大快乐长者亦以无情
施是故不名为义者淳熙二年九月己卯朔朝散郎前
卷二十九 第 21b 页 WYG0591-0366d.png
成都府路转运判官李石撰 右方舟先生所述射洪
雍氏义冢记邑士高君喻持以相示乃为记曰骨肉毙
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此神之著也夫
生于土归于土虽物理之常要其死而不忘者其神存
也若专冥漠之中轮转且久一旦得块土掩骼所托何
厚若犹有知而不昧归趣吾将以观其复而为生生化
化之候淳熙丙申甲寅迪功郎潼川府射洪县主簿管
学事韩南杞谨跋
卷二十九 第 22a 页 WYG0591-0367a.png
 
 
 
 
 
 
 
 
卷二十九 第 22b 页 WYG0591-0367b.png
 
 
 
 
 
 
 
 蜀中广记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