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六
卷二十六 第 1a 页 WYG0591-033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蜀中广记卷二十六
            明 曹学佺 撰
 名胜记第二十六
  川北道
   保宁府三
   剑州
汉阳山州之主山也武功康海德涵剑州重阳亭记所
卷二十六 第 1b 页 WYG0591-0330d.png
云頫枕闻溪前对汉阳是矣碑目云剑州石柱文晋太
元十八年刻东园闻泉赋唐贞元中苏洪之刻开元寺
重修中和极乐院铭大顺三年刘崇望记宣诏亭碑蜀
天成四年四月一日记宋高宗籍田手诏碑皆治内之
琳琅也 碑目重阳亭大中八年太守蒋公侑始建李
商隐序而铭之石刻在郡东山之阳志云东南一里东
山又名鹤鸣山上有磨崖颜书元结中兴颂蒋侑重阳
亭在焉李义山记略侯讲天子意三年大理乃大铲险
卷二十六 第 2a 页 WYG0591-0331a.png
道绲石见土其平可容考工车四轨建为南北亭以便
劳饯又亭东山号曰重阳以醉风日南北经贯若出平
地无有噫嘻侯姓蒋氏名侑铭曰仁之为道隆磊英杰
天简其劳羡以事物惟君之(缺/)撮取不穷有如武库蒋
之有世以仁为归伯氏之宜仲氏之思厥弟承之绳而
不䊵以令为侯天子之德汝侯为理剑有盈昃君南臣
北父坐子伏饮牛沤菅田讼以直市正狱清谒归告休
朝雨滂滂湿其帩头民乐以康愿有显庸侯作南亭北
卷二十六 第 2b 页 WYG0591-0331b.png
亭是双至于东山乃三其功摧险为夷大石是矼亦既
三年民走乞留伯氏南梁重弓二矛古有鲁卫惟我之
曹惟仁之归有世在下其摅其超尾马鬣马惟蒋之融
由唐庞嘏惟是亭铭得其粗且大中八年九月一日太
学博士河内李商隐撰 宋阆州通判吴师孟记略东
山一峰特竦千仞众小山迤逦卑附如奔走如侍从茂
林苍崖烟霭蒙密有一亭焉冠于山椒碧瓦鳞差朱栏
霞明长溪清浔流影不去乃唐刺史蒋侑所建重阳亭
卷二十六 第 3a 页 WYG0591-0331c.png
李商隐序而铭之者也权知州军郭子皋题其碑后曰
李义山记重阳亭曰作亭东山以醉风日而不记名亭
之因予读张平子西京赋有云集重阳之清澄释云上
为阳下为阴清澄亦为阴则斯亭也上据高巘下瞰澄溪
蒋公名亭之意其得之于此耶释碑以告来者元丰六
年题又康德涵记以为亭畔有石刻古重阳亭四字宋
张珖笔 按东山即卧龙山寰宇记卧龙山在县东二
里盘围州市高百丈其上为九龙山高三百丈唐天宝
卷二十六 第 3b 页 WYG0591-0331d.png
六年敇改龙祠山山上曾置九龙祠也 州北为故垒
山益州记云山有姜维拒钟会故垒其山峭壁俯临绝
涧 又二十里即剑门关栈阁相望颜师古曰栈即阁
也按史记蔡泽谓范雎曰今君相秦计不下席坐制诸
侯栈道千里通于蜀汉华阳国志云诸葛亮相蜀凿石
架空始为飞阁以通行道如此则栈阁为二矣蜀汉以
前曰石牛道史记秦欲伐蜀而不知道乃作五石牛以
金置尾下言能粪金以遗蜀蜀王负力而贪使五丁开
卷二十六 第 4a 页 WYG0591-0332a.png
道引之秦因使张仪司马错寻路灭蜀 唐李远五丁
力士开蜀门赋云在昔褒斜未通荒僰异域物产难究
封疆罕测秦王将欲广其南敚其北张仪因度其势量
其力假牛之计斯设馈女之功是克蜀王乃命力士辟
高山贪功饕餮忘情险难扪峰峦于日侧扶虺蜮于云
间将以砥崭崒等跻攀俄而白日荡摇玄天忽霍鬼哭
神怨风号雾廓怒发森植雄心震跃洒珠汗以雹散瞪
星眸而电落将欲断烟霭排嵓崿谓巨灵之所拓蹂重
卷二十六 第 4b 页 WYG0591-0332b.png
林回绝壑疑夏后之所凿吁可畏哉江标峻栈之形呀
然地裂阙斗高峰之色騞若天开已而后患方启前心
莫遂道路无阻关梁鲜备五丁死而蛮党移一径通而
秦人至也 舆地广记曰石牛道者山有小石门穿山
通道六丈馀汉永平中司𨽻杨厥又凿而广之诸葛孔
明以大剑至此有隘束之称乃立剑门县复于阁道置
尉以守之常璩云阁道三十里至险有阁尉桑下兵民
也晋书李特入蜀至剑阁顾盻险阻曰刘禅有此地而
卷二十六 第 5a 页 WYG0591-0332c.png
面縳于人岂非庸才耶 隋置阁之地皆有关官而于
剑阁独未置关至唐始置剑门关后又置大剑戍小剑
戍五代董璋遣兵扼剑门关又为七砦按图经云关官
许令直受颁降诏赦亦许直行申发文字圣节月旦亦
有表疏异时训饬关吏至亲洒宸翰所以重设险也
周地图云大剑山亦曰梁山山海经高梁之山其上多
垩其下多砥砺其木多桃枝钩端有草焉状如葵而赤
华实白跗可以走马王隐晋书张载随父收入蜀作剑阁
卷二十六 第 5b 页 WYG0591-0332d.png
铭益州刺史张敏见其文乃表天子刻石于剑阁焉又
有小剑山在西北三十里故此为大剑崔鸿十六国春
秋苻坚使杨安伐蜀其将徐成破二剑是也东连莎鼻
西接绵州凡二百三十一里故左太冲云缘以剑阁矣
 碑目云剑阁有魏太尉邓公神庙记唐剑州刺史邢
册题又邓卫圣侯碑唐刺史郭淮立石又有唐李复撰
剑阁碑唐鲁叔明剑门记贞元二年张允书唐剑门制
置记广明元年立俱在弃繻亭南百步 寰宇记云隋
卷二十六 第 6a 页 WYG0591-0333a.png
始州铭在剑门县二十里许有古州基自县至彼攀木
缘壁至此稍平一丰碑字名磨灭开皇三年李德林文
土人谓之剑门县盖隋时以此为始州也 唐书元和
元年令狐楚贺收剑门表云臣得上都进奏院官高振
报严砺下告捷官严公贶奏正月二十三日收复剑门
破贼五千斩伪授剑州刺史武德昭讫 碑目云唐韦
表微剑阁铭在报国寺灵泉侧昔唐僖宗巡幸至此有
微恙饮其泉顿愈因名为报国灵泉今有石刻存焉
卷二十六 第 6b 页 WYG0591-0333b.png
又云唐清义何氏古碑在剑门县登高台光宅中建所
载有名幕者生四子孝弟义逊家八十口不异居仪凤
二年敇赐清义门 又云剑门有修关石刻天成五年
立又有五代敇牒甚多皆天成长兴广政间刻 方舆
胜览云有玉女台在大剑绝顶峭壁千仞下瞰古道行
人如蚁有小石刻云玉女炼丹之所 又有仙女观图
经云在北崖顶唐先天二年置去观一里渡仙女桥有
炼丹台岩畔有仙女影近代以来改为禅院 有志公
卷二十六 第 7a 页 WYG0591-0333c.png
殿刘俟记云剑阁之下有寿圣寺在石壁之西偏由益
昌道中望之隐隐如行僧顶伽帽每秋时出或见光景
陆游剑南诗藁云剑门东石壁间影有若僧负杖者杖
端彷佛有刀尺拂子状 有梁山寺产茶亦为蜀中奇
品东坡南行录诗有飞檐如剑寺之句其注云出剑门
东望有一寺山巅楼阁隐隐可见有一二碑皆磨灭政
唐碑也 有龙嵓洞穴幽邃雨雪亝小说云王建为盗
朝廷捕之急逃于剑门巨石穴中即此洞口宋人隶书
卷二十六 第 7b 页 WYG0591-0333d.png
龙岩二字 有思贤楼在水门上画张孟阳李太白杜
子美柳子厚像 有文焰堂本记云按剑门题诗以太
白子美为重而世未有并祠之者会从李参预壁所得
所赐阜陵御书蜀道难又从李左史得赵忠定汝愚大
书剑门诗因建祠刻二诗于侧榜其堂曰文焰取韩退
之诗语也 按晋张载剑阁铭云岩岩梁山积石峨峨
远属荆衡近缀岷嶓南通邛僰北达褒斜狭过彭碣高
踰嵩华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曰剑阁壁立千仞穷地
卷二十六 第 8a 页 WYG0591-0334a.png
之险极路之峻世浊则逆道清斯顺闭由往汉开自有
晋秦得百二并吞诸侯齐得十二田生献筹矧兹狭隘
土之外区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昔
在武侯中流而喜山河之固见屈吴起兴实在德险亦难
恃洞庭孟门二国不祀自古迄今天命不易凭阻作昏
鲜不败绩公孙既没刘氏衔璧覆车之轨无或重迹勒
铭山阿敢告梁益 柳宗元剑阁铭曰井络坤垠时以
饶足喋血誓士玄机在握分命貔貅陈为犄角右逾崛
卷二十六 第 8b 页 WYG0591-0334b.png
山左直剑门攻出九地上披重云攀天蹈空夷视阻艰
破裂层垒殄歼群顽内获固圉外临平原天兵徐驱卒
乘啴啴大憝囚戮戎夏咸欢帝图厥功惟梁是先开国
进位南服于藩邦之清夷人以完安铭功鉴乱永代是
观 欧阳詹剑门栈道铭云天覆地焘本亦备设大象
难全或漏或(阙/)损多益寡圣贤代工被虽有(阙/)与无(阙/)
同惟北曰秦惟南则蜀地(阙/)其间绅维不续斗起断岸
屹为两区秦人路绝蜀火烟孤天实不通贤斯有造钻
卷二十六 第 9a 页 WYG0591-0334c.png
坚剡劲无蹊以道若川匪舟若陆非车缘危转虚步骤
交如构虽在功存亦由德项怫刘怒从完以踣隋落我
荣自颠而植地非革势材不易林踣植之致惠怨之心
勿谓斯道不常勿谓斯道可久礼不以礼可有而无恭
不以恭可无而有创之之意如彼固之之理若兹彼知
不易兹而易知勒铭道左其同我思 李文饶集剑门
铭注云剑门当中有一岑峻岭横峙望若萧屏此一峰最
奇而说者未尝及也故铭云群山西来波积云屯地险
卷二十六 第 9b 页 WYG0591-0334d.png
所会斯为蜀门层岑峻壁森若戈戟万壑奔东双飞高
阙翠岭中横黯然黛色树若雄屏以卫王国 梁张悰
蜀道难诗云梁山镇地险积石阻云端深谷下寥廓层
岩上郁盘飞梁驾绝岭栈道接危峦揽辔独长息方知
斯路难唐玄宗巡狩言归驻跸剑门诗云剑阁横空峻
鸾舆出狩回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灌木萦旗转仙
云拂马来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王勃普安建阴题
壁云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
卷二十六 第 10a 页 WYG0591-0335a.png
还卢照邻大剑送别刘右史云金碧禺山远关梁蜀道
难相逢属晚岁相送动征鞍地咽绵川泠云凝剑阁寒
倘逢忠孝所为道忆长安李颀送张諲入蜀云出门便
为客惘然悲徒御四海维一身茫茫欲何去经山复历
水百恨将千虑剑阁望梁州是君断肠处孤云伤客心
落日感君深梦里蒹葭渚天边橘柚林蜀江流不测蜀
路险难寻木有相思号猿多愁苦音莫向禺山隐禺山地
非近故乡可归来眼见芳菲尽岑参入剑门寄杜杨二
卷二十六 第 10b 页 WYG0591-0335b.png
郎中云不知造化初此山谁开坼双崖倚天立万仞从
地劈云飞不到顶鸟去难过壁速驾畏岩倾单行愁路
窄平明地仍黑亭午日暂赤凛凛三伏寒巉巉五丁迹
与时忽开闭作固或顺逆磅礴跨岷峨巍蟠限蛮貊星
当觜参分地处西南僻陡觉烟景殊杳将华夏隔刘氏
昔颠覆公孙曾败绩始知德不修恃此险何益相公总
师旅远近罢金革杜母来何迟蜀人应更惜暂回丹青
虑少用开济策二友华省郎俱为幕中客良筹佐戎律
卷二十六 第 11a 页 WYG0591-0335c.png
精理皆硕画高文出诗骚奥学穷讨赜圣朝无外户寰
宇被德泽四海今一家徒然剑门石杜甫剑门诗云惟
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两崖
崇墉倚刻画城郭状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珠玉走
中原岷峨气悽怆三皇五帝前鸡犬各相放后王尚柔
远职贡道已丧至今英雄人高视见霸王并吞与割据
极力不相让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恐此复偶然临
风默惆怅王维送崔五太守云长安厩吏来到门朱文
卷二十六 第 11b 页 WYG0591-0335d.png
露网动行轩黄花县西九折坂玉树宫南五丈原褒斜
谷中不容幰唯有白云当露冕子午山里杜鹃啼嘉陵
水头行客饭剑门忽断蜀川开万井双流满眼来露中
远树刀州出天际澄江巴字回使君年纪三十馀少年
白晰专城居欲持画省郎官笔回与临邛父老书李白
蜀道难云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
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
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
卷二十六 第 12a 页 WYG0591-0336a.png
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
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
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
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
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
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
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奔崖转石
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
卷二十六 第 12b 页 WYG0591-0336b.png
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
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
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
咨嗟孙逖送靳十五侍御使蜀云天使出霜台行人择
吏才传车春色送离兴夕阳催驿绕巴江转关迎剑道
开西南一何幸前后二龙来张乔送蜀客云剑阁缘空
去西南第几州丹霄行客语明月杜鹃愁露带山花落
云随野水流相如曾醉地莫滞少年游李端送郑宥入
卷二十六 第 13a 页 WYG0591-0336c.png
蜀迎觐云宁亲西陟险君去异王阳在世谁非客还家
即是乡剑门千转尽巴字一支长请语愁猿道无烦促
泪行李德裕题剑门云奇峰百仞悬清眺出岚烟迥若
戈回日高疑剑倚天参差霞壁耸合沓翠屏连想是三
刀梦森然在目前戎昱入剑门云剑门兵革后万事尽
堪悲鸟鼠无巢冗儿童话别离山川同昔日荆棘是今
时征战何年定家家有画旗许棠送张员外西川从事
云为郎不入朝自是赴嘉招豸角初离首金章已在腰
卷二十六 第 13b 页 WYG0591-0336d.png
剑横阴绿野栈响近丹霄迎驿应相续悬愁去路遥顾
非熊送李廊侍御赴剑南云鸟道见狼烟元戎正急贤
图书借朋友吟咏入戈鋋山色城池近江声鼓角连不
应誇战胜知在檄蛮篇李商隐题剑门寄上西蜀司徒
杜公云峭壁横空限一隅划开元气建洪枢梯航百货
通邦计键闭诸蛮屏帝都西蹙犬戎威北狄南吞荆郢
制东吴千年管钥谁镕范只自先天造化炉杨凝送客
入蜀云剑阁迢迢梦想间行人归路绕梁山明朝骑马
卷二十六 第 14a 页 WYG0591-0337a.png
摇鞭去秋雨槐花子午关于邵送穆司法赴剑亭序云
决曹椽穆侯理行归于剑十月寒矣艰哉是行休于嘉
陵之阳日与樵牧为伍而吾子言涉江水至于室庐告
軷之期不远千里然则取诸羽翮击彼风水时之来也
鸣可惊人而爱亲之道敬养为切安得择仕而以三语
为屈哉东江剑门又足助兴地气初闭河风稍严青冥
为空黄落向尽感物论别者庶存乎歌诗其二云人谓
穆子通于理者也袖然作掾荣问所致故陇之下清风
卷二十六 第 14b 页 WYG0591-0337b.png
可挹人能尽驩邵真知勉矣顷以令弟仕于剑太夫人
就养适乎远虽迫王事心驰倚阁朝辞府庭夕次郊郭
不俟高驾拂衣而南群公锡类讵敢留心各以壶酒垂
杨好阴金秋始交火云犹赫指日献寿在原增光送君遂
行千万无尽也 剑门东南有七盘岭以山曲折而七
盘也方舆云武连县在七盘山上按武连县旧为武功
县故郭璞谶云县路翠武功贵县路青武功荣其后青
城何琰宰是邑遂刻石于县门志云逍遥楼废址在武
卷二十六 第 15a 页 WYG0591-0337c.png
连旧县唐颜真卿书扁三大字碑刻在焉元改武连县
学为魏公书院以唐魏徵所生之地也学正王惠为之
记 有灵泉剑南诗藁云过武连县安国院有二泉传
云唐僖宗幸蜀至此饮之而甘赐名灵泉其诗云滴沥
珠玑翠壁间异时曾得奉龙颜即此 有都竹水寰宇
记都竹水从武连县流入普安县南流至掌天山下入
阆州益州记云掌天山在临津县山多柘堪为良弓虽
檿丝燕角不能胜也志云柘溪水出柘谷山多生柘木
卷二十六 第 15b 页 WYG0591-0337d.png
 有下辩城寰宇记废下辩城即临小潼水李膺益州
记云宋元嘉二十九年以武都流人于下辩县安置大
明二年改为武连县寰宇记小潼津发源京兆山分水
岭谓之京兆水也 本志云武连县九龙山有洞石壁
如屋内有九井 又云群仙洞在武连县洞中无他物
惟石窟数间如堂宇有水自西向东不知所来山下长
老云曾有数人耘苗见洞中声乐嘹亮密觇于洞口见
列坐如天人状奏乐者无数欲进前观之即不见自后
卷二十六 第 16a 页 WYG0591-0338a.png
人数见焉因名为群仙洞按武连下辩二县皆因秦人
侨置者 剑之西南有黄安县晋置宋改为普成县县
在跨鹤山一名驾空山山腹有紫霄观崖上有僧怀素
草书多缺落不可辨跋云右怀素草字绛台潘氏载入
法帖误缀张长史书末今潘氏墨本不可多得因刋于
驾空山崖石与伯英草圣并列共传永久隆兴元年癸
未季冬浓洄野叟识 志云城南百二十里有汉王潭
在黄安县之东境上有汉王庙 又云普成县南一里
卷二十六 第 16b 页 WYG0591-0338b.png
紫霄观旧名普成晋宋间有李隐君名普成者炼形其
间与其弟普露普济白日升去是普成县以仙名也县
傍有石麒麟每天旱土人讽经取水洗之即雨 又南
八十里有义津即古临津县地碑目唐卢照邻悟本寺
记在故临津县悟本寺内
   梓潼县
水经曰梓潼水出其县北界西南入于涪注云故广汉
郡也公孙述改为梓潼郡昭烈嘉霍峻守葭萌之功又
卷二十六 第 17a 页 WYG0591-0338c.png
分广汉以北别为梓潼郡以峻为守焉王勃梓潼南江
泛舟序云咸亨二年六月癸巳梓潼县令韦君以清湛
幽凝镇流靖俗境内无事舣舟于江潭纵观于丘壑渺
然有山林陂泽之思遂长怀悠想周览极睇思其人则
吕望藉茅于磻溪之阴屈平制芰于涔阳之浦觉瀛洲
方丈森然在目于是间以投壶雠以妙论亦有嘉肴旨
酒鸣弦朗笛以补寻幽之致焉预于斯者若干人 唐
书天宝之乱左拾遗房琯独驰蜀路至普安郡谒见玄
卷二十六 第 17b 页 WYG0591-0338d.png
宗与语大悦之即日拜吏部尚书门下平章事复次梓
潼寰宇记云明皇过梓潼望见山上有一窟近臣奏云
汉司马相如读书之窟遂敕名为长卿山 志云山上
有长卿寺下有汉侍御史李业石阙旧经云前汉侍御
史李业葬此遭赤眉乱二阙以临关俱破坏志又云县
东北有二石阙其一题曰汉沛国相范伯友墓其一题
曰汉赵相国雍辅君之墓 宋周必大曰予得光武时
梓潼扈君墓砖先叙所历之官末云千秋之阙模脱隶
卷二十六 第 18a 页 WYG0591-0339a.png
书而非镌也 搜神记云有神姓张名亚道术显著庙
在梓潼玄宗幸蜀著灵追封左丞相唐书广明二年僖
宗幸蜀神又见于利州桔柏津封为济顺王亲幸其庙
解剑以赠神也郡国志云济顺王本张亚子战死而庙
存昔亚子西至长安见姚苌谓曰却后九年君当入蜀
若至梓潼七曲山幸当见寻至建元十二年苌随杨安
南伐将至七曲迷道游骑贾君蒙忽见一鹿驰去逐至
庙门鹿自死追骑共剥之有顷苌至悟曰此是张君为
卷二十六 第 18b 页 WYG0591-0339b.png
我设主客之礼烹食而去按此即世所奉祀梓潼帝君
也唐判度支萧遇和王铎作张亚子庙诗云青骨祀吴
谁让德紫华居越亦知名未闻一剑传唐主长拥千山
作蜀城斩马威棱应扫荡截蛟锋刃俟升平酂侯为国
新箫鼓堂上神筹更布兵文同丹渊集出守陵州有祭
梓潼神文 梓潼又有百神庙在县南四里咸通十一
年卢耽除西川节度时蛮寇围成都大将军吴行鲁
师过此见断碑皆古卿相之名默致祷焉既而王师大
卷二十六 第 19a 页 WYG0591-0339c.png
捷乾符三年行鲁除东川节度遂于路侧置百神之庙
景福大顺间庙遭兵火王氏僣号梦神人求祠宇称是
梓潼百神因重与置 又有五妇山在县北十二里高
四百二十丈按蜀记云梓潼县有五妇山秦王遗蜀王
美女五人蜀王遣五丁迎女至梓潼五丁蹋地大呼惊
五女并化为石蜀王筑台而望之不来因名为五妇候
台汉书地里志云梓潼五妇山碑志存有五妇神庙李
膺又云梓潼有鸣湍折碑祠西临潼水湍迅激流俗呼
卷二十六 第 19b 页 WYG0591-0339d.png
张湍祠亦呼为石碑祠 又有隐剑泉在五丁力士庙
西一十步古老云五丁开剑路迎秦女拔蛇山摧五丁
与秦女俱毙于此馀剑隐在路傍忽生一泉又云此剑
每庚申日现 又有蛟龙神祠在县东十九里兜鍪山
上俗呼为兜鍪神古老相传此神昔用生人祭之不则
瘴疾水潦为害张道陵戒之遂绝 又有葛山志云梓
潼县西南二十里葛山又名卧龙相传武侯伐魏驻兵
于此见虎豹蛇虫势恶自卧草中兽皆俯伏有古碑在
卷二十六 第 20a 页 WYG0591-0340a.png
此山之景福院
 
 
 
 
 
 
 
卷二十六 第 20b 页 WYG0591-0340b.png
 
 
 
 
 
 
 
 蜀中广记卷二十六